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还语文课堂一片朗朗书声

2023-02-22

自取消了中小学生的早读后, 中学语文教学似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即陷入了哑巴语文的绝境。课堂静悄悄的, 老师大多充分利用有限的40分钟时间进行课文分析, 结构梳理。至于朗读, 管它呢, 反正考试也不考。即便是读, 也是匆匆忙忙, 一带而过。这样一来, 学生似乎已经没有了朗读的习惯, 一张嘴, 就读错音, 断错句;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 情感的把握似乎更与朗读风马牛不相及了。这种现状与传统的语文教学背道而驰。古语说得好,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写三味书屋老先生读“铁如意, 指挥倜傥, 一座皆惊呢”的情形就更加形象了, 这种表现, 状貌也许在我们看来是近乎可笑的, 但那种认真体会文章韵味的态度却是值得肯定的。只要多读几遍,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由此看来, 读才是语文课最应该做的一项工作, 读的过程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 更是个性化地理解文本, 解读文意的过程。

一、读可以发现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和断句

如有的学生将辛弃疾的《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马作的卢飞快”误读成“马作的/卢/飞快”, 在课堂上就可以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如果仍是“哑巴语文”, 错误也许就在沉默中淹没。

二、多读能有助于增强语感, 理解文意

读能培养我们良好的语感, 感受作者情感的脉动。如曹操的《龟虽寿》, 初一的学生初读感觉理解很困难, 不明其意。但在老师的指导下多读之后, 有不少同学就从“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中体会到了曹操宝刀未老, 雄心勃勃, 渴望建功立业的慷慨激情, 并进一步领会了诗歌的内涵。

三、多读能体会祖国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中国语言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 还表现在声音上, 节奏、韵律、排比、对仗, 只有用嘹亮的声音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如《理想》一课, 虽然学生对于作者流沙河提出的理想观感觉很抽象, 也与现实生活中的所谓“理想”有了一定的距离, 但在整齐, 对称的句式 (如: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 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 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 引你走到黎明) 中, 他们读出了铿锵有力的气势, 感觉到了那个时代的人对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也对自己的人生观, 世界观有了一定的反思。

因此, 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读,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文章, 学生自然能感知课文形象, 体会节奏韵味, 领悟风格特点, 就能产生无穷的美感。我在语文朗读指导中有以下体会:

一是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朗读。朗读不是走过场, 更不能蜻蜓点水, 一掠而过, 只有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敲词句, 把握文意。如在教学现代诗歌《在山的那边》时, 我让同学们先自己读两遍, 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评比, 看谁读得好。这下子同学们热闹了, 重音, 升降调, 停顿------等问题都提出来了。我因势利导, 正好引导他们辨析, 为什么这个词应该读重音, 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为什么那个地方应该读升调, 它传达了怎样的语气?------最后, 读得好的同学进行范读, 全班同学齐读。这种充分的朗读看似影响了课程的进度, 但调动了几乎所有同学的积极性, 使大家都参与到对课文的分析中来, 也使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显得水到渠成。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对诗歌的教学。

二是利用多媒体教学, 创设美好情境。好的朗读, 能愉悦人的心情, 陶冶人的情操。要达到这种境界, 首先对朗读要产生兴趣。课堂上, 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声音, 影像结合的特点, 给学生以视觉, 听觉上的享受, 创设出美好的情境, 从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 参与意识。如初一上第三单元的几篇课文《春》, 《济南的冬天》, 《夏感》, 《秋天》分别是描绘四季的名篇, 但如何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 就要先启动他们的感官。在讲《夏感》这篇课文时, 我选择了很多的画片:成片的草原, 金黄的麦浪, 星星点点的野花, 树上的蝉儿, 田间的老农, 荷塘中的浮萍-------组合在一块儿, 形象非常鲜明, 色彩非常丰富, 再配上较为急促的音乐, 一下子调动了学生对家乡——号称火炉重庆的夏天直观的感受。再来看课文, 似乎也开始变得鲜活, 让人有跟着这节奏朗读的欲望。于是, 在老师的引导下, 同学们很快进入状态, 朗读得声情并茂。

三是讲读结合, 激发共鸣。好的朗读应该是个体对作品的再创造, 它里头包含了我们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理解。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让思想的火花进行碰撞, 从而进行辩论, 求同存异, 也许能更好地与作品产生共鸣。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时, 我让同学们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有一位同学朗读这句——“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 那时关于生死谜, 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茂的花朵的光辉中, 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 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时使用了非常悲愤, 伤心的语气, 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议。有同学说应该很伤心, 难过, 痛苦, 因为作者在文革中家庭惨遭巨变, 文革结束后弟弟又死了, 对她的打击当然很大了;也有同学提出反驳说, 作者固然为弟弟的死难过, 但走出文革阴影的她看到祖国百废俱兴, 又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了, 获得了安慰。我欣慰地发现, 通过这种讲读结合, 使同学们更深地挖掘了课本之外的东西, 也对离他们很遥远的文革多了一些了解。

摘要:朗读应该是语文课堂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可以发现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和断句;能增强语感, 理解文意;体会祖国语言的音韵美和节奏美。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中学生的朗读, 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

关键词:朗读习惯,时间充分,多媒体教学,讲读结合

参考文献

[1] 《朗读默写背诵》 (徐世荣著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

[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8期《让朗读与语文课堂同行》李旺东.

上一篇: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下一篇:我国县级财政支出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