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优秀教案

2024-04-13

蜀相优秀教案(共6篇)

篇1:蜀相优秀教案

让语文教学绽开诗意的花朵

——《蜀相》教学案例

【案例展示】①

师:今天我们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杜甫的一首名诗《蜀相》。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求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在括号里填什么词或词组?为什么填这个词或词组?

生一:我填的是“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生二:我填的是“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应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生三:我填的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杜甫生活在唐朝晚期…… 师:是唐朝晚期吗? 生:是由盛转衰时期。

生三: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战争,了解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生四:我填的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我记得他有这样的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带来痛苦的诗文。

生五:我填的是“一个爱国的杜甫”。杜甫许多诗篇表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无比热爱之情, 字里行间渗透着爱国的热诚,如《春望》,描写了沦陷后的长安城池残破、杂草丛生的荒凉景象,以及因战乱不休、家人音讯隔绝而引发的愁苦心情。

生六:我填的是“一个不得志的杜甫”。他渴望报效国家,但统治者并没有给他机会。师:看来大家对杜甫有较深的了解。请同学们看注释,这首诗写于哪一年? 生:公元760年。

师:哪位同学能简单介绍这一年前后杜甫的情况? 生一:他刚到成都,到成都躲避战乱来了。生二:当时安史之乱好像结束了…… 师:安史之乱哪一年结束的? 生二:记不清楚了。

师:有谁记得?(同学们摇头。)安史之乱755年爆发,762年结束。看来大家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还不算特别了解,老师为大家介绍一下。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当时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令他忧心忡忡,苦闷彷徨。

【点评:一切文学皆人学;一切文学皆时学。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歌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因此,学诗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基调和时代背景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这对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极为重要。否则,是断难设身处地的体味其中妙处的。】

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代诗文,尤其要重视诵读。我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希望大家读准字音和节奏。生:(齐读课文)

师:字音、节奏把握得较好,可惜语速太快了。大家说说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一:是悲凉的。生二:应该比较伤感。师:该用怎样的语速读?

生一: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师:我们再读一遍。生:(齐读)。

师:比上一次好多了。我还想请我们班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来读一读。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们推荐)

生:(被推荐的同学读课文,声情并茂,赢得掌声如潮。)师:读得非常有水平。

【点评:“三分诗靠七分吟”,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朗读吟诵,其实是在有限的课堂里拓展学生无限的想像空间,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从而引导学生步入诗境,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与诗人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融。】 师:诗言志。我们读诗,要学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生一:我会想到诗中的“寻”字。师:为什么?

生一:因为作者表达的是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寻”能表达这种感情。师:有多少人认为是“寻”字?请举手。(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师:没举手的同学想到的是哪一个字呢?

生二:我觉得是“泪”字。因为全诗表达得是作者的惋惜之情,为诸葛亮出师未捷而惋惜,为不得志的英雄而惋惜。

师:同意这种观点的同学有多少?(近半数同学举手。)师:这首诗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景仰之情和惋惜之情。

【点评:诗歌跳跃性强,整体把握情感走向,旨在启发学生用想像去连缀和补充被省略的内容。诗歌最富灵气。诗的灵气在于简洁,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而灵气就在空白间。读诗就要读出“空白”,读出诗人的情感主调来。】 师:接到上课的邀请后,我让同学们提出疑问交给班长。昨晚,班长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发给了我,归结了一下,同学们大致有五个问题(投影):

⑴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凭吊,为什么题目用“蜀相”而不用“诸葛祠”? ⑵“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为什么用“自”与“空”字,好在哪里? ⑶“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柏”有什么特殊用意吗?

⑷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的分别是什么 ?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概括诸葛亮的功绩? ⑸“英雄”包括杜甫吗?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师:下面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稍后我们进行交流。生:(前后左右相互讨论,约6分钟。)师:哪位同学谈谈第一个问题?

生一:标题改为“诸葛祠”不好。我认为本诗表达的感情是对诸葛亮的景仰。

生二:全诗着眼点在诸葛亮这个人,而不在诸葛祠这个地,如果用“诸葛祠”立意就偏了。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许多专家也这样解读。不过老师有另外一种看法,提出来供大家参考。题目用“蜀相”,说明杜甫在意的是诸葛亮的政治身份。杜甫当时身处乱世,渴望有圣君贤相来匡扶摇摇欲坠的大唐江山。再说,“做贤相”是杜甫的志向,可惜自己报国无门,功业未就,所以选此角度能抒发个人的郁闷和隐痛。这个视角,使“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惜痛之情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圣主良相,千载难逢的一对绝配,仍然壮志难酬,可知天道弄人,后世怀才不遇者的伤痛是不是更深呢? 师:谁接着发言? 生三:我说说“自”和“空”字的妙处。我觉得这两个字写出了诸葛祠庙荒凉的景象,与作者的心境相符。

生四:我认为“碧草春色”“黄鹂好音”不能算荒凉,应该是“春意盎然”。诗人要表达的意思是,景再好,我也无心欣赏。师: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生四:是反衬,以乐景反衬哀情。

师:有多少人同意这种意见。(三分之二的同学举手)

师:我也赞同这种理解。在士大夫类的潜意识里,芳草本为贤者设,赞歌只为英雄唱,红花绿叶,芳草美人,方相得益彰。眼前的武侯祠,尽管碧草依然映阶,黄鹂还在啼鸣,可诗人想到和这生机勃勃的一切相衬的诸葛武侯类人物却不复存在,因而心中涌起无限的感伤和凄凉。物故人非,观眼前景,思祠中人,再美的芳草也只是应和季节漠然映阶,无所期盼;再是动听的黄鹂的啼鸣,也失去了应有的和谐和惬意。所以,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

师:“柏森森”中的“柏”有什么特殊用意吗?

生五:“柏”这个意象在古代诗歌中象征着坚强、忠贞,正好可以烘托诸葛亮的形象,如果用“树”就无法表达出这种效果。

师:回答得不错,能结合意象特殊含义分析,有水平。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的分别是什么?从这个角度概括诸葛亮的功绩?

生一:我认为上联是“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侧面映衬诸葛亮的才智。下联是“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国,“济”指辅佐刘禅继位。这表达出作者对诸葛亮的敬仰。师:其他同学同意这种说法吗?

生二:我认为是“天下计”和“老臣心”。“天下计”说明他的雄才大略。“老臣心”说明他忠心耿耿,无私报国。

师:历代文人有不少人赞美诸葛亮,比如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有一副对联这样评价诸葛亮:“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可赞美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什么选取“天下计”和“老臣心”这两点呢? 生三:说明杜甫特别欣赏他这两点。师:为什么呢? 生三:(摇头。)

师:请同学们结合诗题和作者的生平理想思考。生四:是要突出诸葛亮“蜀相”的身份特点吧。上联突出他身为人臣能“尽智”,下联突出他历刘备父子二朝,忠心不二,彰显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对一代名相无以伦比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师:大家同意吗? 生:(大多数)同意。

师:为什么选取这一角度?老师揣摩可能有以下因素:其一,杜甫的志向是当一名臣相,杜甫有这样的诗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意思是辅佐皇上,使之成为堪与历史上的尧舜相比肩的有道明君,让老百姓过上男耕女织、秩序良好、民风淳朴的生活。可惜理想落空,他觉得诸葛亮做的正是他想做的。其二,当时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能臣,缺乏尽忠,没有能臣,让杜甫担忧。因此,他瞻仰诸葛祠,着力强调的正是诸葛亮的“贤相”风范。

师:“英雄”具体指哪些人?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生一:我认为指像诸葛亮一样忧国忧民但壮志未酬的人。师:包括杜甫吗? 生一:包括。

师: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

生一:因为许多人与诸葛亮经历相似,也壮志未酬,他们甚至还不如诸葛亮,如杜甫,尽管想当贤相,却不得重用,只有仰慕别人的份,因此必然会“泪满襟”。

师:分析得在理。《唐诗钞》中就有这样的批注:“公之为武侯恨,正所以自恨也。”杜甫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实际上也唱出了普天下壮志难酬者的心声。比如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这些都说明了杜甫这首诗的成功,显示了杜诗的魅力。清人邵子湘评论这首诗的后四句说:“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理,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

【点评:诗言志,诗歌其实是作者心志的外显。作者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对内心有了梦想、思索、困惑、迷茫、觉悟、感慨、痛苦、喜悦……凡此种种,积蓄日久,必有一吐而后快的冲动,于是诉诸笔端、化为文字。读这些文字,与文本对话,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渴望听懂作者心声,渴望做作者知己的精神追求。文本作为一种召唤结构,在让学生分享作者有关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的同时,又在不断地勾起学生原有的关于人生、自然、社会、内心的种种经验。这勾起的种种经验,足以让学生产生一吐而后快的冲动,这正是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过程中,师生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这种过程,正是学生在平等话语权下,自我品读,自我表达,积极鉴赏、领悟体会的过程,是“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受快乐,享受学习的过程。如此,学生身处课堂所感受到的不是压抑而是幸福,不是枯燥而是萦绕于生命周围的浓浓诗意。】

师:诗人在长期的创作中,会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包括选材,包括意境等等。大家看下面三首诗,请大家判断一下,哪一首是杜甫的作品?(投影)

(1)送韩侍御之广德

作者?

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shì)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

(2)南征 作者?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3)辛夷坞 作者?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师:(约1分钟后)哪首是杜甫的? 生一:我觉得是第二首。生二:我也觉得是第二首。师:能谈谈推断的理由吗?

生二:我是从“偷生”“沾襟”“百年歌自苦”等词句及其整体意境推断的。

师:有多少同学同意这一观点?(约四分之三的同学举手。)看来绝大多数同学的推断是正确的。其他两首诗的作者呢?

生三:第一首我感觉是王维的,第三首感觉是陶渊明的。生四:我觉得第一首是李白的,第三首是陶渊明的。师:为什么觉得第一首是李白的?

生四:里面有“何足荣”“贳(shì)酒”“赊月色”等字句,李白的诗歌也经常提到酒、月色,并且诗风比较浪漫? 师:浪漫? 生四:豪放。

师:推断得很正确,分析得也很精彩,好。为什么觉得第三首是陶渊明的? 生四:感觉是田园诗,陶渊明是田园诗人。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五:是李商隐的吧。师:同意吗?

生六:是田园诗,是陶渊明的。生七:是王维的。王维也是田园诗人。师:有同意这个观点的吗?

生八:我觉得是王维的。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有一种禅味。感觉这一首也有这个特点。而且唐代也是有山水田园诗派的。

师:这个同学真不简单,推断正确,而且理由充分。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杜甫的这首《南征》,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和对作者的了解,任选一个角度比较一下这首诗与《蜀相》的异同。(投影)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①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君恩:指经严武表荐,蒙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一事。

背景:此诗是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这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诗篇反映了诗人极度矛盾的思想感情。师:(学生思考1分钟左右后)谁能谈谈? 生一:我觉得两首诗都用了写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师:能说具体一点吗?

生一:《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乐景衬哀情,这首诗中“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也是。

生二:《蜀相》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和对壮志难酬的英雄的叹惋之情,而这首诗表达的是渴望报效国家可是疾病缠身的矛盾心情。

生三:两首诗都写到了“泪”,《蜀相》中“泪满襟”,这首诗有“沾襟”之说。生四:我觉得风格相同,意境都很哀婉。

师:这位同学能从风格的角度比较两首诗,很好。知道杜甫诗风如何评价吗? 生一:沉郁顿挫。师:什么意思?

生二:指杜甫的诗歌忧国忧民,感情浓烈。

师:有补充意见吗?(生摇头或沉默)“沉郁”是指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表现国家安危,关心生民疾苦的主题。“顿挫”是指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感情深沉阔大。【点评:比较赏析,多方探求,多方体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促使学生对诗文的感悟,从而更深入地解读作品,认识作者。】

师:学习诗歌,我们应养成摘抄、点评的好习惯。我们可以就所学的某首诗歌进行赏析,写评点或随笔。如:(1)乐景衬哀,倍增其哀——谈“空”“自”的表达效果;(2)寻找“对接点”——借古抒怀诗探微;(3)因“寻”生悲,悲由“寻”来——“寻”之妙用管窥。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式与作者对话。如:(1)为诗人拟对联、拟颁奖辞;(2)选取一个角度,进行专题研究;(3)多角度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写散文、诗歌等。下面是老师读了《蜀相》之后写的一首诗,请同学们读一读,体会老师是如何解读杜甫的。(投影)

倾听杜甫 茹清平

杜甫,你是寻找宝藏的孩子/携着诗歌的巨臂在唐朝的风烟里寻找、迷失/记下了每一个黄昏、雨夜和徘徊的足音/当我找不到哪间茅屋可以盛放你高洁的灵魂时/我渴望,渴望能倾听你的心声

我想听/你这位读书破万卷的名门之后/何时走出书斋,裘马轻狂/何时登临绝顶,睥睨众山/又是在何处与李白同醉,与高适和唱

我想听/一个高洁的灵魂怎堪朝扣富门、暮随马尘/老妇的告白,征人的陈述/路边的饿殍,朱门的歌舞/又是如何搅乱你伤痕累累的心湖

我想听/你如何宽慰新安吏抓来的壮丁/如何慰藉新婚别夫的妇人/烽火连三月如何传递可抵万金的家书/风雨飘摇中迈着怎样的步履走进羌村

我想听/何处的翠柳边有两个黄鹂/何处的小舟上有独立的危樯/知时的好雨何时敲打游子的无眠/放歌纵酒后的你可曾穿过巫峡回到洛阳

我想听/西郊草堂的床头屋漏是否修葺/千万间广厦为何只庇天下寒士/锦官城的蜀相为何让英雄洒泪如雨/安史之乱中你与妻儿有怎样的分合离聚

我还想听/贫穷何以成就伟大/困窘怎样坚守内心/国家不幸为何诗家幸/满目疮痍的时代为何有你这样仁厚深沉的诗人 /……

我想听,我想听你的心声/然后跟着你往洛阳走,往西南走、往大唐的土地走/体会沉郁顿挫,体会忧国伤时/或者泡在你的泪水里/寻找有厚度的人性,有张力的精神/…… 生:(掌声。)【点评: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既体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单元教学要求,又大大拓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之内容,使学生带着所学的内容,融入生活,去探索文学更为广阔的天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师:今天我们采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欣赏了杜甫的《蜀相》,相信大家对杜甫其人,对这首诗会有新的感悟。下面老师和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感情很投入,很整齐。)

师:读得不错,可惜语速快了一点。我们站起来,一起把这首诗有感情地背诵一遍。师生:(齐诵,声情并茂。读完下课铃响,全场掌声雷动。)

【点评:再次诵读,再次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里浮现、加工,展现一幅幅立体的图景,达到与诗人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交融,寻常课堂绽开诗意的花朵。】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生:老师再见!

震撼之外还应该有教师的一种榜样示范的作用。如果还有时间,让学生先写,然后和老师一起交流,也许学生的受益更大吧。(天津市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副理事长 伊道恩)

篇2:蜀相优秀教案

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了解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景物描写对揭示诗歌主旨的作用。

把握诗歌的景与情,学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典诗歌相关知识复习。

二、我们刚感受了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风格,其中大胆的想象和夸张所塑造的华丽神奇的景象给我留下了深刻得印象,接下来我将要认识的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通过他的作品,去解读他的思想。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自号“少陵野老”,他的一生正好赶上了安史之乱,备尝了人生坎坷的艰辛。这也使他形成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并且在他得作品中得到体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生活状态都写进了诗歌,所以他的诗历来被称为“诗史”,而他则被称为“诗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安史之乱期间作者在成都时所写的一首《蜀相》。

三、确定《蜀相》一诗的形式,七律诗,有八句,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诗歌的学习,诵读是非常重要的。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今天虽然不提倡写古体诗,但是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无疑会大有好处。今天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基调、格律等方面来学习古诗的诵读。

四、诵读指导:如果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读得慢,低沉些,读出点感伤。反之则相反。就如刚刚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应该要轻快些。

请一个学生,再请学生评,再让评的学生读,再集体朗读全诗。

五、《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请同学们据此给《蜀相》的诗句划分节拍。学法指导二: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集体朗读。

六、读准了音节后,接下来我们需要的是感情了

记得在学《威尼斯》的时候,我们重点分析过其中的景色描写,透过这些景色描写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心情,还记得王国维对此概括的一句话吗?在写作中,景色的描写很重要,他能揭示文章的主旨,我们写作个简单的练习,大家来写写“雨”。

中国古代的诗歌中也十分注意景色的描绘,以此寄托作者的情。我们说诗歌中寄托了作者感情得景物叫意象,而这些意象所形成的氛围就是意境(以《沁园春•长沙》作示范)。所以我们发现要理解一首诗歌对于对于意象的把握很重要。

七、接下来,我们看这首诗,很明显也有景的描写和主旨的揭示,哪几联在写景?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简要分析,“自”“空”:该怎么理解? 改为 尽,皆 有何不同)

由此很自然地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感伤。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这就叫情景交融。奠定了本诗的感情基调)

八、分析本诗的关键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颈联两句诗中写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绩(三顾茅庐,定天下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西取四川,开创蜀汉,济助后主,平定叛乱,六出祈山,九伐中原,出师未捷,身死五丈原。)

2、该怎样来理解两句诗中包含的思想情感呢?(诗句表达出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称颂,崇敬,仰慕的思想感情。

3、尾联简要分析,谈谈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4、学生感受诗意,诵读诗歌。

九、以此类推,用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的方法,分析两首杜甫其他的两首诗。《春夜喜雨》《春望》

十、背诵

篇3:《蜀相》教学设计、实录与思考

教学目标:1.运用诵读法体会诗意;2.通过改诗法玩味诗意;3.体会杜甫的伟大情怀。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杜甫是一位怎样的诗人。2.初步感知:通过诵读品评体会诗歌内容, 把握诗歌思想感情。3.玩味诗意:运用增删改字对原诗进行再创作。4.难点探讨:“英雄泪”所蕴含的思想情感。5.课堂小结:呼唤古典情怀, 不做时代小丑。

●课堂实录

师:老师今年39 岁, 略显沧桑。 (笑声。) 怪就怪这艰难的岁月!一千多年前, 我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 他也经历了艰难的岁月, 他格外瘦削, 他就是诗圣杜甫。他瘦, 却瘦得有风骨, 有精神! (板书《蜀相》。) 老师检查一下学案的完成情况, 请用一个词或词组来说明, 杜甫是一位怎样的诗人?

生:杜甫是一位心怀天下的诗人。

…………

师:老师很欣慰, 没有一位同学说“他是一位很忙的诗人”, 这充分说明了同学们具有良好的人文情怀! (生笑。) 通过预习, 大家能够初步体会诗歌的内容。下面, 进入第二个环节:诵读品味。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中国古典名曲“阳关三叠”。 (配乐介绍:阳关三叠, 源自唐·王维《渭城曲》, 根据古琴曲改编。乐曲情意真切, 婉转沉郁。) 下面, 在音乐的伴奏下我们共同走进诗歌《蜀相》。 (生齐读, 后师范读。)

师:初读这首诗, 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很凄凉。

师:为什么有这种感受?

生:这首诗写杜甫来到武侯祠堂, 想起了当年叱咤风云的诸葛亮, 再想到衰老的唐王朝, 比较感伤。

师:很好。这首诗咏史怀古, 睹物思人, 蕴含着深沉的感慨。而这感慨之中还含有丰富的内容。下面, 我们进入第三环节:玩味诗意。玩味诗意的方式有很多种, 今天, 我们采取一种新的方式, 变换诗歌的“言”, 改一下七言律诗《蜀相》……中国古诗始于“二言”, 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诗。五言诗, 一般认为最早的是班固的《咏史》。汉代的乐府诗如《江南》《白头吟》《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也是五言。五言诗的一般特点是:节奏明快, 音节灵活, 有音乐美, 如李白的《关山月》。我们先来欣赏同学们的创作吧!

生:祠堂何处寻?锦官柏森森。碧草自春色, 黄鹂空好音。三顾天下计, 两朝老臣心。未捷身先死, 英雄泪满襟。

…………

师:大家很有创造性!到底留哪些词更好, 还需要我们仔细斟酌。金圣叹曾腰斩《水浒传》, 今天, 老师要腰斩《蜀相》, 大家看看好不好?

蜀相

祠堂何处寻?城外柏森森。

碧草自春色, 黄鹂空好音。

频烦天下计, 开济老臣心。

未捷身先死, 英雄泪满襟。

师:怎么样? (生笑。)

生:我认为第一句还可以, 但第二句不行, 把“映阶”和“隔叶”都去掉了就没有意境了。 (掌声。)

…………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看来, 经典就是经典。下面我们进一步挑战六言诗。《诗经》中已有六言散句, 但六言诗成熟在建安时期, 如曹植的《亲薄命》。我们先欣赏一下王维的六言经典《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师:六言诗有什么特点?

生:六言诗两个字一个节拍, 节奏感比较强, 而且比较舒缓。

师:感受力不错。下面, 我们就尝试着将《蜀相》变为六言诗! (给学生3 分钟时间讨论。)

生: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锦官城外森森。

映阶碧草春色, 隔叶黄鹂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 两朝开济老臣。

出师未捷先死, 英雄泪下沾襟。

师:这位同学非常大胆, 颈联中竟然把“心”去掉了! (生笑。) 她改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首联中的“寻”字不应该去掉。“寻”是寻找的意思, 也就说明杜甫是怀着追寻的心情去寻觅丞相祠堂的。同样“, 柏森森”的“柏”代表着高洁, 也不能去掉。

师:的确如此。“寻”字在李清照的词《声声慢》中也有。一个“寻”字能表达出茫然寻找的意味。

生:我认为第二联中的两个字“自”和“空”去掉也不行, 因为这两个字最能表现出一种凄凉的心境。

师:为什么呢?

生:如果没有这两个字, 这一联写的景物就显得特别美好, 是“乐景”。而杜甫的心境是凄凉的。

师:分析得很好。若没有这两个字, 我们就容易想起“间关莺语花底滑”“两个黄鹂鸣翠柳”那样的意境。这两个字的出现, 让“乐景”之中现出哀情啊!

生:我还认为颈联中的“心”不能去掉。“老臣”表现的就是年迈, 表示岁月的流逝, 而“老臣心”则表现的是赤胆忠心! (掌声。)

师:那该怎么改呢?

生:我认为不如写成“三顾频繁大计, 两朝开济臣心。” (有反对声。)

…………

师:有想法, 我们群策群力, 呈现了这首《六言蜀相》。

蜀相

祠堂何处找寻?城外松柏森森。

映阶碧草空绿, 隔叶黄鹂低吟。

三顾频烦大计, 两朝开济臣心。

出师未捷身死, 英雄泪下满襟。

师:改得怎么样? (生笑。) 是啊, 不管怎么改, 都不能取尽原诗的妙处。我们在推敲诗意之时不难体味到诗人的辛酸、无奈以及内心深沉的郁愤。下面, 我们换一种方式品味诗意, 请听古诗吟唱。吟, 是中国古诗特有的一种诵读方式, 讲究“无腔无调, 随意而出”, 意在通过吟诗, 心中复现情景, 领会诗情。而吟唱需要音乐的配合, 借助音乐更准确地把握诗意, 表现诗歌蕴含的思想情感。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当代著名学者、辽南吟诵传承人张本义先生的《蜀相》。 (欣赏吟唱, 师生静听。)

师:听着张先生的吟唱, 我们的心弦是否再次被轻轻触碰?唐代政治家王叔文, 在革新遭到挫败时, 就曾反复吟诵此诗, 为之流涕不已;南宋爱国将领宗泽临终时, 就是“诵此二语“”三呼渡河”而卒的。是什么打动了他们?

生:是诗歌中的诸葛亮形象打动了他们。诸葛亮雄才大略, 又遇到了明君, 但也有终生遗憾, 这使有抱负的人深感叹息。

…………

师:很有道理。正是因为诗句蕴含着一颗爱国的赤诚之心, 才引起了后代无数仁人志士的共鸣。我们来看下面一段话。 (幻灯片展示: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 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的哀痛……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为芸芸众生而流, 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流下感激的泪。———琦君《泪珠与珍珠》)

师:好一个“眼泪不为一己而流”!在路途艰难的背景下, 杜甫一如古代失意文人那样, 遭受了仕途、生活等多重压力。在仕途失意之时, 他没有落泪;在贫病交加之时, 他没有落泪;在衣食无着漂泊西南之时, 他仍旧没有落泪。但, 他“初闻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喜欲狂”;当江山残破国势倾颓之时, 他想起了诸葛丞相, “长使英雄泪满襟”!他想的不是自己, 而是国家, 在诗歌的平平仄仄的背后, 是一颗博大悲悯的赤子之心。最后, 请允许我用一首小诗, 向我们的伟大诗人致敬。

追怀杜甫

少有凌绝志, 万卷吟成诗。奈何严风里, 行迈一何迟。

登高终寂寞, 放歌能几时?斯心长浩浩, 千载有人知!

●思考

当下, “核心素养”成为最新的教改热词, 然而, 这个内涵难以界定的词语很容易成为摆设。我认为, “核心素养”其核心旨意在于它代表了未来需要的素养。作为教师, 我们必须大胆求新, 才能在新时代引领教改潮流。

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我认为是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其核心应该是对语言的感悟, 有了感悟, 才能理解, 才会运用, 更能由浅而深, 体会语言背后深邃的文学文化蕴涵。因此, 此课上, 我作出了如下探索:

1.以兴趣为引导, 引导学生推敲古诗词语言

当我说要改诗的时候, 学生跃跃欲试, 那是融合了他们的理解、思考甚至个性的尝试。课上完了, 但学生的热情没有消退, 而且有的学生认为, 古诗吟唱很有意思。除此之外, 对经典的玩味更激发了学生的反思和创新意识, 群体参与修改也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

2.由浅入深, 追求合理的课堂生成

课前所发学案里有背景知识和作者介绍, 还有对于诗歌的评论。学案上的小问题个性化地概括了诗人及诗歌内容。课堂上由对诗人的印象, 到阅读感悟, 都是为玩味诗意做铺垫, 而玩味诗意不能停留于语言的推敲, 要为体会诗歌深层情感做铺垫。在听《蜀相》吟唱之时, 没有一点笑声, 就说明前面的铺垫是成功的。

3.将“听说读写”融合, 充分调动学生思维

在“听”上, 有音乐与吟唱, 有师生的诵读;在“说”上, 有师生互动交流, 有生生互动讨论;在“读”上, 有齐读、范读、品读;在“写”上, 有学案的概括训练, 有课堂的改写玩味。“听说读写”完全可以融合。这样的课堂既可以尊重学生个性, 又能张扬学生共性, 也能实现师生共生, 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篇4:《蜀相》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创作背景,把握重点词语和景物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歌寓情于景、借古抒怀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反复吟诵,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问答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重点词语和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学生课前搜集积累后人吟咏诸葛亮的诗词,了解作者作品相关知识,并背诵这首诗。

一、课前积累,展示成果:(由一名学生在上课前结合问答,用课件展示积累成果。)

后人吟咏诸葛亮及其表的诗词示例:

1.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明游俊题在“三顾堂”正门的对联)

3.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武侯祠楹联)

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二、复习回顾,走近作者:(学生回答完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诗圣”。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杜工部集》。

三、连线背景,知人论世: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排斥功臣。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胸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理想的杜甫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心情很是苦闷,到成都武侯祠去凭吊,不禁百感交集,心潮翻滚,以至泪流满襟,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的无限景仰。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王国维先生说:“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了解了创作背景,我们就来尝试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这首诗。

四、诵读感知,体会情味:

1.听一听:学生听配乐朗读。(让学生课前将这首诗写在黑板上,听完朗读后用斜线划出朗读停顿)

2.读一读:要求学生把握诗歌情感基调——悲凉、伤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读完后,老师启发学生把握诗歌感情)“诗言志”我们读诗,要学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要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泪。

3.背一背:学生集体背诵。

五、设疑导读,赏析诗歌:

【设疑一】首联“寻”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描写郁郁葱葱的翠柏有什么作用?

【明确】寻——用得好。说明诗人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表达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追慕诸葛亮的心情,为后面颂扬诸葛亮埋下伏笔,使全诗和谐统一。

翠柏特点:柏森森,即高大茂盛。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作用:一是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渲染静谧、肃穆的气氛;二是高大茂密的柏树是丞相祠的标志,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是诸葛亮伟大人格的象征,它衬托出诸葛亮高大、正直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设疑二】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两句能否改成“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师问生答,互动完成)

【明确】“自”“空”二字与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不能。比较阅读: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这两句描写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表达欣喜愉悦的情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作者独特的感受:青草自绿,黄鹂啼啭,春色固然美好,却无人欣赏,英雄长逝,遗迹荒落,祠堂显得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孤寂伤怀!所以,诗人才有“自”“空”二字的深沉感慨。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草色越青,鸟音越美,越能突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可谓寓情于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设疑三】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你最佩服和崇敬诸葛亮的哪一方面?(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诚。

这两句概括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十分准确。诸葛亮为刘制定统一天下的大计,辅助刘备开创基业、建立蜀汉,又辅佐后主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如此,还表达了他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也表明了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那么,同学们最崇敬和佩服诸葛亮的什么呢?

生一:人们最崇敬和佩服的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生二:我认为人们最崇敬和佩服的是他的神机妙算,大智大慧。

生三:我认为人们最崇敬和佩服的是他忠心报国的赤子之心。

(老师做总结点评,充分肯定学生的观点)

【设疑四】想想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借此问题对全诗内容作整体感知)

【讨论】分组讨论约三分钟,交流信息,总结记录,选代表发言,老师总结。

生一组: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议论。

生二组:诗人以“泪”串珠,先是寻访,后绘祠景,接着评价功绩,最后深表悼念,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明确】(老师点评学生发言并根据学生回答引导总结)这首诗在章法结构上的特点是:起承转合、结构紧凑。首联紧扣诗题,写专程寻访丞相祠堂,这是“起”;颔联直承上文,写祠堂内的春日景色,这是“承”;颈联推开一层,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这是“转”;尾联收束全诗,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这是“合”。前两联写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后两联抒情议论,画龙点睛,叙事贯穿全诗,结构紧凑,互相关联,自然融成一体,感情深挚,格调沉雄,充分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五、链接高考,沙场练兵:

将《蜀相》与下面这首诗作比较,说说在思想内容方面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咏怀古迹(其五)

杜 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注】①〔纡〕曲折。②〔伊吕〕伊、吕,商代伊尹,周代吕尚,皆辅佐贤主的开国名相。③〔萧曹〕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汉初的名相。④〔祚〕帝位。

【讨论】老师先释诗意,然后分组讨论约三分钟,交流信息,总结记录,选代表发言,老师总结。

【明确】《蜀相》的核心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既是对诸葛亮未竟事业的叹惋,也是诗人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感触。《咏怀古迹(其五)》侧重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六、拓展延伸,指点迷津:(由此诗引导学生总结鉴赏怀古、咏史类诗词的方法)

怀古咏史类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诗人往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寄、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怀古、咏史类诗词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赏析:

1.弄清史实和有关人物。对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累一些历史知识,把握典故内容和用典目的。

2.知人论世,体会写作意图。作者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要联系作者身世和时代背景,用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3.推敲态度,领悟感情。把握怀古、咏史诗的内容特点,领悟感情。

①追慕古贤,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如杜甫的《蜀相》、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如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④悲叹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体会写法:

①一般上阕写景起兴,下阕抒情议论;结构为: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②多用典故、对比,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

③风格多为雄浑豪放、苍劲悲壮。

七、课堂小结:这首咏史诗通过诗人对丞相祠堂的寻访,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寓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篇5:蜀相教案

一、课前背诵必修三第二单元中的《杜甫诗三首》

二、复习导入

三、今天我们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中杜甫的一首名诗《蜀相》。首先看题目“蜀相”,什么意思?作者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我们在必修阶段学习过鉴赏诗歌的一种方法,还记得叫什么吗?什么法?(三看法)从选修开始,我们又接触到了类外一种方法,在上节课我们已经共同学习过了,八个字?叫什么(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好,大家把书打开到第二页一起齐读“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含义,用这种方法欣赏诗歌时具体要怎么样做?

我们今天要利用这两种赏析诗歌方法以及对比阅读法,共同学习这篇课文,首先看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按照三看法,上看题目作者,你能掌握哪些信息?

1.看题目,我们猜测一下这首诗歌的题材?(咏史怀古诗){板书:怀古

咏史}我们现在立刻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做过的诗歌积累,咏史怀古诗歌的内容是什么?常用的手法有哪些?(内容:借古喻今 叹个人命运的坎坷;手法:对比,用典等)那么本文应该是作者借追怀诸葛亮而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做。

2.我们在看作者,这应该是我们在熟悉不过的诗人了,下面根据我们对作者的了解,将大屏幕中的信息填写完整。还有一点我们应该牢牢的印在我们心里,那就是杜甫的诗歌风格是什么(沉郁顿挫){板书在作者旁边}

3.好,我们暂时先不急着进行第二部“看意象”,我们首先朗读这首诗,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古代诗文,尤其要重视诵读。我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希望大家读准字音和节奏。(学生读,老师指点请大家看这一课的探究与讨论一)根据书上的诵读指导,我们先自己自由朗读,体会一下,然后我找一位同学来给大家做示范,(声情并茂,读得非常有水平。)我们再来齐读。

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部“看意象”,我们都知道怀古就是追念古代的人物、事件和古迹,从诗中我们作者是到哪里去追怀诸葛亮?丞相祠堂,也就是武侯祠{板书 祠堂},那么武侯祠在什么位置呢?(板书 城外)

5.到达武侯祠作者看到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试着找一找作者描写了祠堂的哪些景物?或者说作者都写到哪些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意境?(PPT展示)

教师提示:注意在这里我们应该用到“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切忌主观臆断。学生找到答案后{板书

碧草

黄鹂 },找的很准确,作者渲染了怎样的意境呢?(找学生回答)

以意逆志法要求我们要“识字”就是是要正确理解字义和词义,那么首先看看紧随这两个意象后边的字“自”和“空”,诗人用了这两个用的好不好?为什么,请做简要分析,各位这样的题目大家熟悉吗?这是什么题?(炼字题)那么大家应该如何回答了吧?(一、解释这个字在诗句中意思;

二、将字带回到诗句中还原画面;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简言之,释含义,描景象,谈作用)现在谁能试一下?(找学生回答,另外一名做补充,教师总结)

教师提示:大家注意鉴赏诗歌第三部“下看注释”也能提供给我们些许信息,本文写于760年,在这个时间上,大家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件吗?(安史之乱)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当时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令他忧心忡忡,苦闷彷徨。

“自春色”的“自”在这里应该怎么解释?自成春色,自享春色,碧草映照在台阶上,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凄凉 “空好音”的“空”指的是空有,空有好的声音,我们看一下这一句使用了哪种写景手法(以动衬静)突出这里的静,寂寥,悄无人迹

篇6:蜀相 教案

杜甫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意象,梳理作品脉络,把握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2、学会联系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来欣赏作品。

教学重点

把握关键词语及诗句的内涵,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联系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人生经历欣赏诗歌。

教学难点

“自”“空”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对联,猜名人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个人就是诸葛亮,我们今天来学习杜甫怀念诸葛亮的著名诗篇《蜀相》

二、作者简介,了解写作背景

读懂一首诗,应该了解诗人,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问题:如果让你用“一个

的杜甫”介绍作者,你会填什么?为什么填这个词?

参考:一个可怜的杜甫。因为他才华横溢,却没有得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个有才气的杜甫。因为他写了许多有名的诗作,被人们称为诗圣

一个历经磨难的杜甫。因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经历了安史之乱,亲历了战争,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自己也在战争中东奔西走。

一个忧国忧民的杜甫。有诗句为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写过《三吏》《三别》等反映残酷兵役给人民带来痛苦的诗文。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三、诵读感知

读准字音、节奏

读出感情、韵味

(1)揣摩感情基调——伤感、叹惋——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听朗诵,然后学生读)

(2)如果要你将全诗表达的情感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诗中哪个字? 寻,泪。在这首诗中作者表达的正是这两种情感: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他和像他一样的英雄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惋惜之情。

提问:

1、这首诗的题材是?怀古诗

2、既是怀古诗,为何不以《题成都武侯祠》或《武侯祠怀古》为题?

本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与丰功伟绩,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另以《蜀相》为题更能突出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独一无二的位置。

四、鉴赏诗歌

首联: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问题

1、:“寻”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柏森森”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

柏森森——自问自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首联句意: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映照着台阶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特写镜头,从祠堂的外部到内部,内景

(颔联句意: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

问题

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明确:自,空)问题

3、比较理解:“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与“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映阶碧草尽春色,隔叶黄鹂皆好音”有两层含义①春意盎然、赏心悦目的景色②欣喜愉悦的情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以此二字修饰,则所含之情便大有转折:青草自绿,无人光顾;黄鹂好音,无人倾听,这是何等凄凉伤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虽是写景,字里行间却 寄寓着感物思人的情怀。手法:景语含情,情景交融

颈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频繁——多次。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天下计——推崇其济世雄才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生平业绩和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正是诗人之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澿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尾联句意: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问题

4、“英雄”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这英雄也包括着老杜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老杜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本诗的艺术技巧:】寓情于景

借古抒怀 【概括主旨】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的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五、迁移训练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六、【拓展一(炼字)——-分析诗眼意蕴的题型】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1,解释这个字

2,解释这句话。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

3,答手法。如果有技法,必需答出用了什么手法。

4,答思想感情。结合主旨谈这句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找诗眼

① 山青花欲燃”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明确:① 山青花欲燃”,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炼动词

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炼形容词

③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炼数量词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炼虚词

⑤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词类活用

七、课堂总结:学习诗歌一定要对诗人的思想、经历,诗歌的写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结合多方面去理解诗歌,深入理解其内涵,理解古人的情思,才能领会其意蕴美。诗歌一定要多读,仔细品味。

教后反思:一堂课下来感觉还是相当成功的。当然,学生们课前的预习必不可少,再加上课件尽量用一些直观的图片,提一些让学生既感兴趣又能解决的问题,当堂提问效果也很不错,说明学生学习很用心。整堂课内容很多,只有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才能很顺利地解决所有问题。

高中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肖彩芸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

如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语文就被他们打入了“冷宫”。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一部分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的态度比冷漠型要积极些,但也只是应付,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由于基本功差和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尽管在语文学习上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不见提高甚至出现倒退,于是,他们便对语文学习失去了信心,怕上语文课,怕碰语文书,对能否学好语文存在忧虑。随着考试的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情绪慌乱,时刻担心失败,并想象失败后的情境,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样几个轮回之后,他们有种一筹莫展的感觉,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需要能生成目的,目的能推动行动,行动能优化心态。高中学生学习语文之所以出现种种消极心理,很大程度上是部分同学认为凭着十多年积累的老底够了,“我不需要学了”,如果能让他们自己发现知识上的“空洞”,产生“我想学,我要学”的心理,他们就能付诸行动。笔者曾在学生高二时搞过一个试验,让学生分析、提炼、积累课本中的作文素材。每个班分成6个组。一个小组负责一册课本和读本的内容。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组长负责把本书里的重要课文分配到人。然后收集整理的资料,并加工处理,如修改、装订等。准备工作做好后,班上组织交流。最后教师收齐,装订成册,作为一个学生课题来处置。这样,原来不够重视课本的人,懂得了课本的价值;原来感到作文无料可写的人,也大有收获。因而,他们再也不小看课本,高三时候,还有一些学生在自觉梳理所有课本里的知识材料。他们再也不认为课本无用了。

因此,教者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爱好和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如复习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

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上一篇:写给小学女儿的一封信下一篇:优秀教师代表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