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育部评估

2024-04-15

民办高校教育部评估(精选8篇)

篇1:民办高校教育部评估

高校教育结果的结果评估研究

摘 要: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促使人们对教育质量的重视,基于高等教育学习结果的评估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新焦点。文章介绍国际上基于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估的现状,简要介绍欧美一些国家的实践经验,总结这种新型评估形式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估前言

背景 2 0世纪 8 0年代以来,世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发达国家则进入普及化阶段。基于此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不断得到关注,而评估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地 被世界各国所采用。但是目前的高等教育评估仍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大多重视教育投入,在教育产出方面,关注的主要是授课、科研成果、学 位授予以及学校声望等。对于其他方面,特别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却很少去关注和研究,成为一个信息空白区。然而,从根本上来说,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质量到底 如何,最终要由学生的学习结果来决定。所以 脱离学生学习结果进行的质量保障和评估难免舍本逐末,这样的绩效指标并没有显示高等学校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程度。因此,根据这种评估形成的评级和排名并没有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的教育质量。2 0 0 6年6月,在希腊雅典举行的O E C 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教育部长会议上,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估作为一个鲜亮的主题被正式提 出来。目前OECD正带领其成员国进行高等教 学习结果评估的可行性研究。2009年7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也强调基于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估这一新形式。在此之前,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墨西哥、英国、美国等已经在开展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估方面积 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并取得了一定 的效果,OEC所领导的基于学习结果的国际评估也充 分吸收了这些国家的良好实践经验和做法。基于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估现状

(1)澳大利亚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

澳大利亚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主要有三 类,包括毕业生技能评估(G S A)、课程学习经验问卷调查(C E Q)和毕业生去向调查(G D S)。其中第一类采用的是直接评估,对学生进行测试;而后两类均为间接评估,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毕业生技能评估自2 0 0 0年开始实行,测试的设计和分析 由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ACER)负责。评估内容包括 一般技能(如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书面交流),特殊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人际理解能力的非认知性学习结

果。高校向A C E R订购评估资料,然后在高校实施评估,并由教师监督。这种测试每年两次,包括一次入学考试和一次结业考试。它通过横向评估的形式对入门级和毕业级的学生进行测试,两次测试的差异被看作是学生受高等教育后知识、技能以及非认知性学习结果 的提高程度。评估结果以学生的个性化报告方式给出,测试的每一部分都包含总分及其在整个测试参与群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

毕业生去向调查主要评估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其中,课程学习经验问卷调查(C E Q)是毕 业生去向调查的一部分,自1993年开始实施。课程学习经验研究是形成大学教学质量绩效指 标的重要依据,是比较学生对总体课程学习经验满意度的重要数据来源。问卷的设计和分析由澳大利亚毕业生职业理事会(GCCA)和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ACER)负责。评估项目 包括:通用技能(如问题解决技能、分析技能、书面沟通技巧),非认知结果(如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对教学、目标、标准、工作量的满意度)以及一般能力(如处理不熟悉情境的信心、计划工作的能力)这种评估每年一次,评估对象是已经完成任何一种高等教育学历要求的应届毕业生。CEQ由澳大利亚大学副校 长委员会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首先由GCCA 向高校提供调查问卷,高校通过邮件将问卷寄给调查对象,要求填写后用已印好回信地址的信封寄回;调查完毕后,负责测试分析的部门对调查问卷进行处理分析; 然后将每一个高校的有关数据报告给教育科学与培训部,高校接受 DEST的摘要报告。对于学科和课程评估结果是公开的,对教师个人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是保密的,但会以恰当的形式告知教师个人,并附以改进意见。最后,新闻界和商业出版、物利用评估结果为公众进行大学排名。

(2)美国高校的质量评估

美国高校的质量评估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中心开展,到目前为止已历经2 5年形成 了独特的评估模式。主要评估方式有调查型和测验型两种,评估种类多样,包括大学生学习评估(C L A)、美国全国学生投入调查(NSSE)、大学生学术能力评估(C A A P)等。大学生学习评估(C L A)于 2 0 0 2年实施,目前已有134个学院和大学参与这项评估。测试 开发的主要资助单位有:纽约卡内基、威廉和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福特基金会,露明纳基金会等。测试设计和分析则由教育援助理事会(CAE)负责,由国家认可的心理测验和评估领域 的专家进行具体设计。评估以直接测试的形式,每年一次,评估对象是大一新生和大四学生。大多数高校一般选择横向测试,但有时也采用纵向测试来衡量高等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即学生学习的增值。评估内容包括批判性思维、分析推理、问题解决和书面交流能力。CLA是通过互联网在学校的计算机实验室中。对参与网上测试的学生实施,并配有监考人员。测试完成后,答案通过网络上传和分配给进行评价的在线人员。学生在网上可以收到成绩报告,参

与高校也可收到总结报告,若学生允许,高校可获得学生报告的副本。总结报告将情况相似的学生(以S A T成绩计算)、相似的高 校(卡内基分类)和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进行比较,然后将结果公布于众。美国全国学生投入调查(N S S E)于2000年开始实施,从学生投入各项有效学习活动的程度来体现大学教学质量。N S S E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为四年制大学院校的一年级与四年级学生。评估内容为非认知性学习结果,即学生 投人学习的信息,包括如何分配和利用时间,从课程、课外活动和高等教育服务中得到了什么。评估流程一般为: 参与的高校先与调查机构签订协议,并选择调查方式;然后向调查机构提供学生的有关信息和资料; 调查机构根据学生资料进行随机抽样并发放问卷调查表;问卷回收后,研究中心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最后将结果通报学校。NSS不仅向大学公布评估结果,还显示该校在和其他学校竞争中所处的位置。

3、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启示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重点是教学工作评估,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研究刚刚起总结以上几个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提出几点建议,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

(1)重视高等教育学习结果的评估

丰富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高等教育质量是一个多维的综合性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局限于科研、声望学习结果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进行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高等教育质量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学习结果来体现。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估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手段。虽然 目前我国的高校评估工作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方面工作都很不健全,但是随着高校评估工作的深人进行,我国有必要引进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估,引导高校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视。这既丰富了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顺应社会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要求,也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透明度和可 比性。

(2)注重学习结果评估的全面性

我国教育部于2007年3月发布了《关于进 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 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l 6 』。高等教育学习结果评估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性学习结果,而且还非常重视非认知性学习结果;不仅关注学生的特 殊学科能力,而且还特别强调一般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而言,高校尤其要重视学生的非认知性学习结果和培养学生的一般能力与技能,注重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人际关系、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估。因为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科学知

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 要通过高等教育来完善 自己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因此,我国高校要通过开设各种课程或服务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情感,并将其纳入教育评估的范围。

参考文献:

[ 1 ] 美 国纽 约 时 装 学 院 [ E B / O L] .h t t p ://w w w.itnyc.e du.

[ 2 ]美 国帕森设 计学 院 [ E B/O L] h t t p//w w w.B e

wsc hoo1.e d u /.Parsons/fashionschool /.

[ 3 ]意大利马兰戈尼设计学院[ E B / O L ] . h t t p : / / w w w .i s t i t ut o ma r a n g o ni . c or n/.

[ 4 ]意大利多摩斯设计学 院[ E B/O L].h t t p //w w w.Do musacademy.com//e n

g/i n de x.ph p

篇2:民办高校教育部评估

陕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胡海宁、中国西部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宏荣、陕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干事何文来出席会议。

我校全体校领导、教师代表,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负责人、书院院长等参加了会议。

会议分两个阶段,分别由副校长郭捷、专家组组长范迅主持。

党委书记马永侠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与会专家、领导表示热烈欢迎。马永侠指出,学校成立23年来,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本,立志建成有责任担当、有情怀的高水平民办大学。接受首轮审核评估,旨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突出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他表示,学校将全力配合专家组的工作,虚心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真诚期待专家不吝赐教,诊断把脉,开出良方,使西京学院发展得更快更好,为我国高水平民办大学的健康发展做一些有益探索。

专家组组长范迅教授就本次教学审核评估的目的意义、考察重点、审核方法进行梳理。他指出,本科教学是一流大学的灵魂,作为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各高校越来越认识到本科教育的重要性,都在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专家组一行将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在掌握学校自评报告、教学状态数据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要求,通过进校实地考察、结合相关材料,全面审核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重点考察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专家组将严格遵守评估纪律,认真履行专家职责,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问题导向,全面了解西京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公正客观的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对学校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希望学校师生员工能以平常心、正常态配合专家工作,通过专家组和学校共同工作,努力完成审核评估任务。

陕西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胡海宁指出,近年来,陕西高等教育全面转入内涵发展阶段,省委、省政府召开高规格教育工作会议,部署“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核心主线是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点任务是推进“四个一流”建设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力争在2020年建成高等教育强省。面对新形势,高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把本科教学作为基础工作,先夯实基础,再争创一流。

胡海宁强调,此次审核评估对西京学院尤为重要。西京学院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5所民办高校之一,也是本轮审核评估中唯一一所民办高校,多年来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新时期,西京学院如何发扬特色,如何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追赶超越,需要一次高水平的检阅与指导,需要一场高水平的讨论与实践,审核评估审的是本科教学,评的是办学水平,为学校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内涵发展提供了重大契机。他希望专家组放手工作,把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找准找实找充分。学校以审核评估为契机,求真务实,认真配合好专家工作,实事求是亮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专家的意见建议变成整改措施,在整改提高上下功夫、显特色、出实效。

校长任芳向专家组作了《无私奉献 追求卓越 努力建设高水平西京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汇报。汇报围绕学校定位目标、办学特色、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和困难及今后努力方向等展开。她指出,学校创始人任万钧教授办学初心,是为了“把我国沉重的人口包袱转化为人力资源”,坚持公益性,致力于创办百年传承的“有使命、有远见、有智慧的大学”。23年的发展历程,凝聚了创始人与全体西京创业者的奋斗与心血,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近年来,学校努力提高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的能力,把握“一带一路”及陕西的产业变革与技术革新的趋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以创新驱动技术开发、工程研究、先进技术转移等为目标,努力成为区域和行业的科技服务基地、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创新创业基地。与此同时,学校也清醒认识到,由于改革探索的时间还比较短,现阶段本科教学工作依然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待继续研究与有效实施,教师队伍稳定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校将以改进提高的态度迎接审核评估,并以此次评估作为发展良机,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建设“一流学院”。

见面会之后,审核评估组专家与校领导一起参观了建筑工程实训中心、大学生工程实训中心、工程舫、图书馆、艺术馆、校史馆、实验楼等。

随后,专家组将通过听课、听取汇报、深度访谈、实地考察、查阅材料等方式,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评估。

篇3:民办高校教育部评估

关键词:质量评估,民办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一、引言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对非国家投资和非国营企事业单位投资举办的高等教育机构通称。民办高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 面向社会依法举办的高等院校。截止到2012年底, 我国拥有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1300余所, 较2000年时的42所增加了约30倍;在校生数由当时的7万人增长到690万人, 增长了约100倍。在这10年多期间,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如此大的发展, 原因很多, 其中包括民办大学在创办体制、制定办学方向和发展战略, 确定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及决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等方面较公办大学占有较大优势外, 更得益于2002年12月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 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颁布的《民办教育促进法》, 首次从法律的角度确定了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社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这无疑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 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的到来, 各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关系到数以千万计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 所以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也是国家教育部门对民办高等院校实施宏观调控的有力举措, 由此使得受良好高等教育的青少年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并不下滑。

二、民办高等教育形式

1. 民办普通高等院校

这类学校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 具有能直接颁发本校的高等专科、本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等院校。招收部分计划内专业学生, 由学校所在省市级招生部门统一录取。统招学生须达到规定的录取分数线, 学历与公办普通和成人高校一样被同等认可, 享受同等待遇, 学生毕业时由所在学校颁发毕业证书 (和公办毕业证一样) , 国家承认学历。

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院校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 是以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通过国家考试促进广泛的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活动, 推进在职专业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 造就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教文化素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 专业类型可分为专科专业、本科 (可分为基础段和本科段) 专业和独立本科段专业, 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相一致。这类民办高等教育组织学生进行全日制教学, 然后组织学生参加国家自学考试, 通过后由省市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主考院校颁发本科、专科毕业证书, 国家承认学历。

3. 高等教育职业资格考试院校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 而职业资格证书体制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项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权威认定体系, 这两者有着天然而又密切的关系这类民办高校向省市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 依据有关规定, 为学生颁发某项职业或专业的毕业证书或专业证书、资格证书等, 国家承认其专业技能和从业资格。

4. 国外教育合作院校

这类院校是经省市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准的民办高校与国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国内学生可以获得国外教育机构的资格证书或学业证书, 或者是国内学校通过与国外教育机构实行学分相互承认的合作形式, 学生在国内教育机构学习期满, 由国外教育机构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或学业证书。

5. 高等教育文凭考试院校

它原本是国家对尚不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学生组织的学历认定考试。它不同于目前国家批准举办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这类学校的学生, 由学校面向社会自主招生, 学生毕业时由国家教委、院校所在省市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学历文凭考试学校联合考试, 联合盖章, 发给毕业证书, 国家承认学历。但2004年7月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2005年起民办高等教育全面停止招收学历文凭考试学生。

以上除高等教育文凭考试外, 前4种是国家目前认可的民办高等教育的几种形式,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公办教育的不足, 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它与公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 同等重要。

三、教学质量评估作用

1. 高校在各自的定位上办出特色, 提高教学质量

近来更多人担心高校扩招之后会不会影响它的本科教学质量。的确, 我国高校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地区性和复杂性特点, 这样各类民办高校的目标定位、性质任务和社会服务的行业范围将有所不同, 其教学科研活动也将具有不同的情况和学科特点。但是, 不管是普通高等教育院校还是其他形式民办学校, 评估都是以推动质量建设为目的, 要达到指标体系的要求, 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何况评估不只是衡量教学活动是否达到某个确定的标准, 而是衡量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活动是否利于学生的成才, 是否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在严格评估的推动下, 各高校自觉地形成良好的教学理念, 建立一个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机制, 使校领导和教师们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关注本科教育教学, 老师们在教与学中寻找快乐, 学生们在学与练中找到自我, 这也正是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估的初衷。

2. 迎评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建设过程

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评建结合, 重在建设, 这是高校本科评估的基本原则。由于建立了5年一轮的评估制度, 在各高校来说迎评促建是一项重要工作, 对政府尤其对高校感到压力大、任务重。有些学校很早就注意专业设置、培养计划、队伍建设, 评估形成的压力促使学校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实现了评估的积极作用。而对于即将参评的学校就会把迎评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去改进, 真正做到以评促改, 加强制度建设, 在保持原有特色和优良作风的基础上, 向评估优秀的学校不断学习先进经验, 理顺办学思路, 建立有效的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会导致高校品牌、特色和个性的竞争, 学校要想争取更多更好的生源, 必须在社会上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 这是学校生存的根本, 由此各民办高校也就将迎评的压力变为动力, 负担其实就是机遇。

3.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对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动力源的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通过评估, 教师队伍建设开始走上正规化、法制化轨道, 教师队伍总体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人员结构趋向更合理, 学术梯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学校内部管理改革深化, 强化教师考核制度, 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 用人效益明显提高, 教师队伍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发挥, 涌现了更多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高教评估使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 抓住机遇, 积极进取, 锐意改革, 民办高校不仅在培养具有高级技能专门人才方面, 而且为发展我国的应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也做出了突出贡献。

4.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大幅度提高

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能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促使教师自觉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和职责。使高校教师在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感召下, 主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增强职业责任感,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淡泊名利、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甘为人梯。

5. 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 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 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发展科学技术文化,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立在学校自评基础上的高教质量评估根本目的, 是促进学校加强教学工作的基本建设, 推动高校教学改革, 使学校能够建立一套较规范、较完备的教学管理制度, 建一套自我监控、自我完善的体系, 最终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通过评估, 学校就会有意识地将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让那些思想道德优秀、专业技术过硬的一流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使学生接受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 让他们养成理性思维、求真务实、严谨审思、认真细致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开拓创新的品格作风, 同时造就他们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提高综合素质的本领。这样民办高校培养的毕业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同样“上手快”而且“后劲足”。

四、结束语

实践证明, 本科教学评估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对学校明确办学方向、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行的评估模式也存在一定缺陷, 如评估标准过于统一, 这种单一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使得对不同办学形式、不同层次院校难以开展针对性的有效评估, 所以希望评估标准向分校而立的方向发展。现在更多把整所大学作为评估对象同时又是对学校的全局工作进行评估也不十分合理, 应借鉴英、美高校评估制度, 将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分别评估, 开展不同学校间的同一学科评估, 引导学校注重内涵发展, 创品牌特色。我们相信,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和机制的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 在促进和保障高等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更深远、更广博的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高立军.浅谈教学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校外教育, 2011, (9) 85-86.

[2]玄黎娜, 何茂炳.依托教学评估, 促进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黑龙江教育, 2012, (5) :68-69.

[3]赵文辉.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不足及对策探讨.中国校外教育, 2009, (8) :366-367.

篇4:民办高校教育部评估

本文紧紧围绕民办高校实际,从组织机构建设方面,教育主体方面,教育客体方面,教育环境方面,教育过程评估方面以及教育绩效6个方面入手,建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深入探索其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的建立与完善,建立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

民办高校评估指标体系是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根据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以及民办高校学生的实际,确立评估指标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机构建设评估指标

教计【1993】129号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第五条:民办高等学校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保证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学校要建立共产党、共青团和工会组织,以及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组织领导部门,主要是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部门机构以及人员健全情况,是否有学校以及院系的党组织机构设置,是否有工会,机构设置里是否有专门工作人员,主要是评估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效能。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评估指标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主体构成评估指标体系和主体素质评估指标体系。主体构成评估指标体系主要是思想政治队伍建设情况,它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保障,是驱动力。主体素质指标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前提条件。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构成指标

①专兼职政治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主要是考察是否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设置专兼职辅导员,比例是否按照1:200设置,主要是评估组织人员是否满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需要。⑵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教师队伍建设,主要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业务教师年龄、职称、师生比例以及专兼职教师比例等情况。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指学生的组织,院系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机构是否健全以及介入思想政治教育情况,主要评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学生发挥了那些作用。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素质指标

主体素质指标主要是指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职工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主要是指两课教师,辅导员工作队伍。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职能素质和身体素质,必须热爱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做到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模范作用。

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评估指标体系

(一)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评价指标,主要指民办高校学生的素质评估指标,包含学生的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学习态度,纪律观念,以及奖惩情况。这部门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学生座谈来进行。主要是对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进行评价。

(二)学生党员发展指标,主要是指民办高校中学生党员发展比例是否达到比例要求,发展的程序是否遵照十六字方针,以及发展党员的基本素质情况。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绩效,可以结合先进集体的评选表彰进行。

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评估指标

(一)内在环境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建设、管理监督体系、队伍建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经费支出等。主要是考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形式是否多样化,制度化,师资是否满足需要,决策监督体系是否健全,经费的支出是否有保障。

(二)外在环境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校园文化活动,校外基地建设,校内舆论宣传阵地,网络建设以及奖励等指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应该有自己的宣传阵地,以致能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五、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评估指标体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計划评估指标,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规划、计划的评估,考察计划是否符合系统工程的指导思想,与上级下达的规划、计划要求是否一致。

(二)组织实施评估指标,主要是对机构设置和设施设备的评估,机构设置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部门是否健全,尤其是党组织的建设情况;设施设备主要包括专有工作场所, 满足工作需要的仪器设备;学生的测评设备,以及设备的引进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设备的投入经费比例应依据本校教学情况而定;这一指标的评估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来进行。

(三)方法途径指标,具体包括举办的形式政策报告情况,思想政治课程的开设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情况,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情况。在形式政策报告方面能否能定期举办报告,对学生进行政策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课课程方面有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单位,有独立设置教研室;课程以国家 或省统编教材为教材,教学大纲,教案等材料齐备;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有心理咨询室,能定期举办心理健康报告,根据学校不同情况,适时开展咨询工作;社会实践方面能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学校有专业实习基地;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方面学校有就业指导机构,能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创业服务;助学帮困制度健全,工作规范,执行透明;建立了奖、助、贷、补、勤等奖励资助体系,成效显著。

六、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估指标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价指标,主要通过在校生的满意率、往届毕业生的满意率、教师的满意率、学生家长以及用人单位的满意率来进行评价,既有纵向的评价也有横向的评价,纵向的评价开不同时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横向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学生群体产生的效果对比。这种评估,不仅仅只在校内,也在校外,比如往届毕业生的满意率,学生家长的满意率以及用人单位的满意率等,都是绩效的评价。

(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研究指标,主要是指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研究方面是否有投入以及投入的绩效如何,主要通过科研项目和表彰奖励来进行考察。

(三)安全稳定指标,主要是指民办高校有无发生重大影响社会稳定的政治性事件。重大政治事件主要是指受到中央、教育部门或省政府领导和社会的关注的静坐、上访、罢餐、罢课等影响较大的事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名单[Z]2011—5—23

[2]费鹤翔,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创新[J]思想教育研究,2009(11)

[3]陈荣贵,民办高校如何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12)

[4]张治银、程美东,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定位[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0(4)

[5]卢彩晨、邬大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回顾与前瞻[J]教育发展研究,2007(3B)

[6]张胜利、曾文,浅析教育与公平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7(9)

[7]刘静、张励仁,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2)

[8]任静,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殊性及教育机制研究[J]知识经济, 2011(1)

篇5:民办高校教育部评估

摘要:提高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建设与发展水平,是保障我国网络教育质量的关键.教育质量评估是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做好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佑工作,不仅要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佑系统,包括评估主体、教学管理、网络教学过程和网络技术支持几部分,而且应认真抓好我国高校网络评佑系统的实施工作.

关键词:高校 网络 教育质量 评估系统

在我国,虽然政府对网络学院的办学资格进行了规定和限制,但并非所有的网络学院都是按照政府的规定行事,各标准也不统一,网络高等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提高和保障我国网络高等教育质量直接关系着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育质量评估不仅是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也关系到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长远发展。

一、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里评估的原则

评估体系是评估的依据,制定符合我国高校网络教育人才培养特色的评估体系十分重要。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有助于促进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反之则起到较大的反作用。具体应遵守以下原则:

(1)一致性原则是制定评估体系的关键性原则。一致性在这里主要是评估标准与总体评估目标相一致,下级评估指标与上一级及总目标相一致。

(2)可测性原则指评估体系中的评估内容应该是具体可测量的,即要求具有可操作性。

(3)独立性原则指同一层次的评估标应相互独立,不能相互包含,同一级评估指标的含义应明确。

(4)可比性原则指考虑评价对象的共同属性,评估标准的尺度必须在同值的基础上比较。

(5)科学性原则是制定评估体系的基础性原则。科学性在饮里主要是指评估体系的构建必须建立在真实、合理和可行的基础之上。

(6)完备性原则是制定评估体系的前提。高校网络教育中的要素如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学生的因素、教学环境、课程设置等都是独立的因素,但又互相联系,构成高校网络教育这一有机的整体,所以应以全面提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为目标,构建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二、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且评估系统的构成

(一)网络教育质量的评估主体

评估的主体可以是政府、学校或学生。政府作为评估主体,主要评估学校是否具备办学条件;评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满足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要;学校作为评估主体,是因为学校考虑自身发展需要以及培养的毕业生是否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而开展的自我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评估促进学校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学生作为评估主体,是评估他所选择的学校和专业能够为他提供多少知识和能力。在这三三位一体的评估系统中,政府评估具有指导和导向作用,学校自身评估起检查和管理作用,学生对学校的评估,将对学校的自身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构建

网络教育是采用一种新的方式和手段不断重复地培养人才的新生事物,只有依据培养目标,制定出网络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才能有效地把网络教育各个环节中的各种要素合理地组织起来,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真正实现网络教育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因此,质量标准是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系统的`基础和依据,也是评价和衡量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质量的一个尺度。没有网络教育的各类标准,就无从进行管理,也就谈不上质量保证体系。

网络教育的质量标准可以直接采用国际或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如ETB质量研究“欧秒财政部浏览器项目质量研究项目”,ISO9000(1944)映射“美国地方授权委员会网络教育指南与ISO9000(1994)条款的对照”、DESIRE“欧洲研究与教育信息服务的开发”、ECC标准网络课程认证标准。也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依据,制定本校、本部门的质量标准。

将网络教育的各种质量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就形成了一个网络教育的质量评估体系。网络教育质量是衡量网络教育工作的综合指标,它几乎涉及到网络教育的各方面,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1.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标准是对网络教育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技术支持以及其他管理事项所使用或制定的标准。高水平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尤其是根据国际教育发展提出的教学理念和根据自己学校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提出的适合自己学校教学的指导思想,更是教学工作的灵魂。在此前提下制订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及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对教学过程每个环节的管理措施是抓好教学质量的前提。

2.网络教学过程。网络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支持学生学习。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准备、开展教学活动、评价反思三个基本环节。教学准备和评价反思是成功教学的基础,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是师生交互的过程。

(1)教学准备。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加工、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设计方案的编写等。教学准备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习者。教师要了解、明确教学任务和学习者的特征;学习者的任务是明确学习目的,为学习活动作好物质和心理的准备。

(2)开展教学活动。即师生围绕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开展有意义的交互活动,这是教学过程中最复杂、最关键的环节。

(3)评价反思。其目的是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教学和学习效果。教师通过评价学习者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来判断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活动的恰当性。学习者需要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监控,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3.网络技术支持。网络技术作为支持网络教育的辅助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网络技术支持包括网络硬件技术支持和网络软件技术支持。网络硬件技术主要指网络仪器设计的建设,如服务器、客服端、路由器、网关、网桥、网线、网络教室等的架设。网络软件技术支持是开展网络教育的核心,包括通信协议、网速、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网络教育系统体系结构等。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规范:(1)从资源的技术开发方面考虑,提出一些最低技术要求;(2)从方便用户使用考虑,需要对素材的属性进行标记,因而对属性的数据类型及编写类型进行规范;(3)从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对资源管理系统以及远程教学支持平台所应具备的功能要求。(4)网络教学支持系统的功能要求,网络教学支持系统不仅是先进计算机科学和技术水平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要符合现代化教育的一般规律,使得网络教育成为一个真正高效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网络教育系统建设包括四个层次:

(1)教育资源库建设,教学资源应包括:丰富的题库、多媒体素材库、网络课件库、案例库;

(2)网络课程库建设;

(3)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

(4)通过网络教学支持平台的开发。所有教学资源的建设应该围绕课程这个核心来组织,统一服从网络课程的建设要求,在网络课程建设中所用到的媒体素材、题库、网络课件、案例和文献资料等,应该纳人到网络教学资源库中统一管理冈。

三、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且评估的实施

(一)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的具体实施步骤

成立该评估体系的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应该是多维的,不能只单一包括某一层级的人员,应包括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评估小组应根据评估体系的要求,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要做到目标明确,分工落实,进行有序,限期完成。

评估工作应由主管部门领导,成立下属的专家组,专家组由评估组根据待评估的指标项的性质聘请若干专家组成。评估专家组应该在评估实施正式开始前召开准备工作会议,就评价尺度作统一认识。评估专家组应采取专访、审查材料、现场考查和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被评对象的各项指标水平,并根据评估体系中各评估要素的要求逐个量化打分,进行对比分析,对被评对象进行评级、有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努力方向等写出详细评估报告。

评估结束后,应再次召开会议,由专家组向综合评估小组通报评估结果和有关情况,并征求多方面的意见,以便对评估体系进行修改再实施,直至达到尽量完善。

(二)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的作用

1.通过对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工作,促进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基础建设。

2.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工作,增强我国网络教育建设。虽然有些地区高校的网络教育工作做了不少,但效果并不明显,其中主要原因是因为缺少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详细的规划以及恰当的评估系统。

3.提高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自觉性。在评估体系建设与实施过程中,通过与评估指标体系的各项指标相对照,会发现现行教学中的种种薄弱环节,以此为据,评估小组通过深人地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教改便会有方向和动力,我国高校网络教育才会全面发展。

4.通过评估,全面了解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为教学管理提供依据。通过评估,会发现一些评估指标体系和润衬古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1)自评时,自评单位评估带有主观意识;

(2)评估小组在开展网络教育质量评估工作的初期,对评估指标体系缺乏深刻的理解;

篇6:民办高校教育部评估

时间:2014-01-15 08:35:19 来源:

威海新闻网讯(记者 闫振虎 通讯员 谭志远)1月13日,记者从文登市教育局了解到,自2014年起,文登市对所有民办教育机构办学评估工作实行年度评估制,评估后整改复检仍不合格的将停办。

文登市共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9家,涉及语言类、文艺类和特长类等。近年来,这些民办教育机构的不断出现,拓宽了市民对各类知识、技能和育儿抚育的需求,但是有的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在管理和硬件上存在短板,从而影响了培训的质量。此次开展的教育机构评估范围,包括全市范围内持有办学许可证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及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主要采取审阅学校自查报告和办学状况统计表、实地考察、核查学校档案材料、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各民办教育机构先按照办学评估方案的要求,依据评估细则开展自查、自评,市教育局对各民办学校的自查、自评情况进行逐一核查、复评。威海市教育局将对民办教育机构的年度复评结果进行分类抽查。对于民办教育机构办学状况评估达到优秀、合格、整改、不合格等级的学校,将向社会公示。

篇7:民办高校教育部评估

各民办学校、幼儿园:

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市民办学校的管理,促进民办学校依法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河北省民办教育条例》的有关规定,以及唐山市教育局唐教职成字【2009】27号有关要求,决定对市属民办学校进行2009年检查评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范围

经遵化市教育局正式审批设立的所有民办培训机构,均要接受本次评估。

二、评估内容

1、办学指导思想与执行法律法规、有关政策情况;

2、办学条件与校园环境建设;

3、制度建设与常规管理;

4、师资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

5、校园安全与饮食安全工作等。

三、时间安排及方法步骤

1、自接本通知之日起至2010年1月4日,各民办学校对照《遵化市民办学校评估指标体系》搞好自评,填写《遵化市民办学校评估报告书》、《遵化市民办学校评估指标体系》自评打分和存在问题,将上述材料与办学许可证副本复印件、2009财务决算表、2009工作总结与2010工作计划,一并报教育局成教办。2、2010年1月5日开始,教育局成教办组织成评估组到各民办学校进行实地检查评估(具体检查时间另行通知)。3、2010年5月上旬,教育局成教办对评估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确定评估结果,并将评估结果在市级报刊教育网站等媒体予以公告。

4、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确定为年终评估不合格:(1)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六十二条所列情形之一的;(2)不按规定退还学生学费和住宿费,造

成恶劣社会影响的;(3)学校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4)违反唐教职成字[2005]18号文件精神,租用国办中小学场地办学的;(5)无特殊情况的,未在规定时限内接受评估的;(6)评估得分未达到合格标准的(评估指标体系总分为500分,合格标准为300分)。

对无故不参加年检的单位,视为自动放弃办学资格;年检评估合格学校,具有当年办学资格;年检评估不合格学校,责令其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视情节取消其当年招生资格或责令停止办学。

篇8:民办高校教育部评估

一、高校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

信息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学习工具, 其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根据教育部的规定, 所有高校均开设了计算机使用的相关课程, 在校大学生被要求参加各级计算机等级考试, 以测试他们对计算机运用的熟悉程度,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成为大学生水平的重要标志。更是教师的主要教学与创作工具, 各高校对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许多学校都定期给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如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网络师生交流平台的搭建、课程评定的信息化管理、学生创作团队的指导等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除此之外, 越来越多的学科专业需要学习信息技术的课程, 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以浙江某校动画专业为例, 信息技术应用类课程占到总课时的40%以上。高校的多数专业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现代产业更多地运用现代技术、注重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要求社会成员更快的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这些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同时,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教师提出了以下新的要求:如要求每个教师都应会熟练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 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具备对信息技术风险的预测能力。具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 能够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 扬长避短,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发扬合作精神。

可以说, 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师生的工作与学习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信息技术的掌握与使用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更是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二、高校中教育信息技术使用的失范问题

(一) 信息道德的缺损引发的抄袭、学术剽窃。

信息技术使得信息获取快捷、渠道拓宽、成本低廉。信息的公用性和开放性, 以目前的信息技术可以轻易地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海量性, 使得信息比对工作量巨大, 难以开展;同时, 目前的信息技术不能对剽窃进行简单而快速的界定。因此,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术剽窃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信息道德的缺损竟广泛的在于学术气氛浓厚的大学教师、教授、院士的群体当中。

(二) 网络安全威胁。

从技术上讲网络安全的核心是保证信息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但信息系统自身设计存在的漏洞, 被黑客利用通过编制计算机病毒, 攻击、传染网络, 使得信息的安全性极端脆弱, 尽管已经采用的种种信息安全技术措施, 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来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安全威胁时时存在。

(三) 网络诽谤。

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和网络对个体采取数字化符号表述, 人们可以随意的发布信息。利用网络的该特性, 进行的人身攻击、散布谣言的行为日益增多, 造成网络诽谤。由于网络信息核实困难, 常常无法取证, 但其影响力和破坏力远超过传统媒介, 所以杀伤力巨大, 尤其涉及个人隐私, 保护困难。

(四) 信息污染。

虚假信息、重复信息、过时信息占据网络空间, 降低网络运行效率, 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 并逐步成为影响信息利用开发的最大障碍。

还有许多新的安全问题在不断地出现。对高校教育来说, 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信息技术教育。一方面我们要培养师生提高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的提高, 同时我们要让高校的师生学会信息技术安全的防范, 更重要的是严格信息技术应用的规范, 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道德水平。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各种便利但也让我们具有更多的风险, 每个风险的出现我们都应有应对风险的措施, 这些措施的采取应首先立足于对它的一个正确评估。

三、高校教育信息技术的风险评估

Dudley和Vidovich在1995年指出, 一个完整的规章体系反映的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环境, 同时反映一个国家在政策制定时的意识形态。在进入具体的分析之前, 先来分析一下在信息技术使用方面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 自2000年以来, 中国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鼓励信息技术的使用。特别是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 教育部明确提出了实施“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行动指南, 指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从国家出台的有关教育信息化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来看, 教育部已经将教育信息化作为近期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从基础设施建设——“校校通”入手, 推进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其中强调教师信息化水平, 提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 重点强调“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当然在以国家名义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 需要一种一致标准, 国家层面上的标准制定已在进行中。

各高校在贯彻教育部政策的前提下, 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信息技术的使用。根据文献的分析方法, 规章体系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展开。因此, 本文先从浙江某校动画专业的教学、课程设置、工作机构、领导权利和纪律等方面进行分析。就教学而言, 每个学期开始前, 教师需要制订教学计划, 申报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在课程设置方面, 除了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外, 还有一定比例的课程需要信息技术的辅助, 这些课程设置均以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 并允许每个学期开始前做相应的调整。在硬件管理反面, 多媒体教室张贴了使用和维护教室教学环境的规章制度, 并明确要求师生遵守;在办公及其他配备计算机的场所, 不允许使用计算机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尽管校方已经预见了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 并采取规章制度进行预防, 但却在信息技术所来的道德风险和对师生个体发展的不利因素方面的警示缺少系统的工作。

为对信息技术使用所带来的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 作者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7所高校863名师生 (其中238名教师625名学生) 进行调查, 针对网络依赖性、学术行为不端、隐私权等十个问题分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两个方面进行测评 (5分制打分) , 并将两项得分相乘取总分值, 并按总分值来划分等级, 描述和评估各项所带来的风险。以此分析信息技术风险的可能性、后果的严重性和破坏程度。具体如表1所示:

必须说明的是, 此风险评估表不包括技术层面的风险, 如完整性风险、存取风险、获得性风险、体系结构风险及其他与技术相关风险;研究焦点在于信息技术给师生个体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将风险划分为三个等级, 15分以上 (包含15分) 为风险最高, 其次是8—14分, 7分以下 (包含7分) 为风险较小。

从表格中, 可以清楚地看到最严重的一个风险是依赖性。也就是说, 信息技术的过度使用会使人过度地依赖技术, 从而减弱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特别是人的创造性。在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我们人类会不会被机器所主宰?其次, 学术不端行为和剽窃也有较高的可能性, 由于信息技术的便捷高速, 又缺乏相应的强有力监督措施, 师生中确实存在着学术不端行为, 甚至剽窃, 并且后果非常严重。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而是道德和法律的问题。

四、教育信息技术风险管理策略

对管理者来说, 风险管理的重点不能只关注可能的负面结果, 关键是领导学校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正如Clarke (2000) 所说, “领导必须学会如何将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化, 把失败的可能性最小化”, 努力提高师生对信息技术风险的认识。

笔者采用微软公司的信息技术风险管理过程模型, 来描述针对师生个体发展风险管理的策略 (图1) :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风险管理涉及五个过程:第一, 风险确定, 主要为甄别来源、重要性, 本文最为关心的是信息技术对师生个体发展的风险;第二, 分析和评估, 建立风险评估档案;第三, 制定风险管理规划;第四, 风险跟踪, 关注风险变化, 及时掌握管理的效果;第五, 风险控制, 根据既定目标, 检验风险变化的反应, 及时修正措施, 保证结果。风险管理关键就是控制风险。这是一个不断的出现的过程, 基于不同的目标在风险确定和甄别时对所出现的问题的重要性确定有所不同, 在本文中所关注的重点是师生的个体发展, 所以通过分析评估后依赖性、学术行为不端和剽窃、隐私权被确定为是风险最大。根据分析的结论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在最大风险的防范上进行规划, 我们应通过做什么工作和多长时间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呢?每个具体的学校都应该有一个详尽的规划。下面的几项工作可以在我们的规划中体现。

(一) 举办作品创作竞赛和论文评比并进行展出, 让公众评判优秀作品, 鼓励全校监督。由于定期的分别举办教师和学生的创作作品比赛, 让师生的作品经常公开的得到校内外师生和专业人士的评判。可以公开的成果要尽量公开, 一方面让大家学习, 一方面接受大家的监督。

(二) 进行知识产权法规培训, 清晰制定信息技术使用准则。对于利用各种手段获取的信息运用有明细的规定, 引用说明, 出处标注等有规范的要求。定期对教师和学生进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提高知识保护的能力, 从法律角度对信息技术运用进行规范。

(三) 进行学术规范和道德培训, 提高学术不端的机会成本, 让学术剽窃远离高校。针对社会上出现的学术不规范的实例, 进行解剖性的分析教育。对学术行为, 特别是学术论文进行规范研究, 树立学术正气, 树立学术道德模范。做学问道德放在首位, 对学术腐败, 学术道德失范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 予以重罚。并从制度上加以处罚, 让学术不端的行为从各个方面付出沉重代价。特别是在科研单位和高校中要彻底的消除学术不规范的行为。

(四) 举办现代信息技术能力培训, 让公众更多的掌握信息技术, 增加监督群体和能力。更多的人有更高的水平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我们的目标, 既可以使我们用更快更好的手段获取更多的信息, 又可以使更多的人加入到监督队伍当中, 监督的群体越大越有效。

(五)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 但我们在培养大学生的时候就要让学生知道同样会带来问题, 防范这些风险要从学生开始。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就要得到正确的体现, 教会学生正确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方法, 更要明确学会这些手段的目的。在整个过程中做好规划逐步培养好我们的大学生, 让他们有正确道德观和熟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六) 扩大学生创作团队的作用, 充分挖掘学生的原创潜力, 全面开发团队创作需要的整体性、创作所需的思维及各种综合能力发展, 鼓励团队合作精神。目前在大学生中的各种创作团队越来越多, 团队的合作在创新中的需要越来越多, 通过团队间的合作使学生能很快的获取更多的信息。让团队来甄别信息可以避免许多错误的出现, 利用合作的过程来学会分析风险、避免风险。

(七) 每个教师轮流在一定的时期举办一次内部讲座, 宣讲近期研究方向并寻求帮助。这样的工作有利与教师团队建设, 让研究方向接近的教师自觉的聚集到一起, 从而形成研究团队, 教学团队。通过这样的工作一方面促使大家都来做学术, 同时也有利于让大家来帮助他获得更多的信息, 同时帮助他除去错误的信息。

通过这些工作, 让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好处和风险。引导教师和学生思考信息技术给自身发展带来了什么, 技术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面对风险应该如何正确应对。每一项工作的完成和每个阶段的工作都要进行跟踪, 并写出跟踪报告, 报告中应包含师生对此项活动的欢迎程度, 在此项活动中加深了那方面的理解, 此项活动可以对防范哪方面的风险起到帮助。并从中分析出这些具体规划对职工个体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最终达到对风险实现自我控制。风险的出现与风险的等级是变化的, 当我们控制了一些风险后, 要对新的风险进行下一个过程进行控制。学会风险控制, 正确的运用好信息技术使自己成为21世纪最有竞争力的人才, 面对更多的挑战, 使自己具有更好的发展是我们的目的。

总而言之, 风险管理是高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特别是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 信息技术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后的工作中, 更要求主动掌握现代技术使用的规律, 减少对现代技术的依赖, 做现代技术的驾驭者而不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奴隶。

参考文献

[1]焦允, 周九常.信息网络技术下的情报道德伦理教育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7 (3) .

[2]蔡屏, 梁昌娟.由浙大副教授贺海波论文抄袭所想到的信息素养问题[J].中国科技信息, 2009.12.

上一篇:初中森林防火作文下一篇:版党员转正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