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2022-04-23

【摘要】近几年,全国高等院校不断申报书法学本科专业,促进了书法本科教育的发展。我国大、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始终在完善教学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民办高等院校的书法教育日渐兴盛。根据目前的相关报告显示,申报书法学专业的民办高等院校不在少数。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篇1:

安徽省民办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摘  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安徽省民办高校健美操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进行调查,从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信息资源及课外资源五个方面的资源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徽省民办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1问题的提出

2018年安徽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在全省高校推行公共体育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1],健美操教学改革力度随之深入加大,其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显现的尤为重要,原有的课程资源满足不了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本研究立足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以安徽省民办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为研究对象,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将健美操课程资源分为:人力、体育设施、课程内容、信息及课外资源,本研究将从这五个方面进行研究。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安徽省四所民办高校(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安徽三联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3安徽省民办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分析

3.1人力资源开发程度有待提高

国外将人力资源视为第一性开发资源,教师的能力及经验对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决定作用。通过调查走访(表1),四所民办高校健美操教师共计9人,女教师占比更多,均是中青年教师,讲师占比更多;健美操教师89%没有参与培训机会,这与学校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说明当前安徽省相关部门在组织教师培训方面有所欠缺,不仅健美操,其他体育项目培训亦如此,将民办高校边缘化。健美操教学中对课程资源基本概念模糊,甚至认为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未能真正掌握课程与课程资源的关系。[2]个别教师因为个人问题,安于现状,接触新知识的积极性不高,造成教学观念相对落后,疏于课程研究,淡化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3.2经费短缺影响体育设施资源落后

场地器材是健美操课程开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物质保障。据统计(表2)四所民办高校场地均是非标准的教学场地,音响均是便携式移动设备,仅有安徽外国语学院设置把杆,体育设施相对差,教学质量相对落后,达不到专业化水平。四所民办高校健美操经费来源均是学校提供,随着高校的扩招,学校为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往往将经费投入到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基础设施,对于体育方面的投入相对减少,造成场地器材人均占有量不是很乐观,与教师学生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

3.3课程内容资源开发急需完善

2018年安徽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在全省高校推行公共体育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高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四所民办高校都在尝试进行俱乐部教学模式,现在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扩展教学内容资源,常规教学材料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应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所创新,课程内容更贴切学生的需求,编制健美操应符合实际情况。然而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四所民办高校教学内容基本上来源于健美操教材,在课程内容开发层面上,健美操教师缺乏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虽然在新课改的影响下,健美操教师能够形成相应的改革理念和内容资源开发体系,但由于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相关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难以得到有效地落实。

图1健美操教学内容来源途径

3.4信息资源开发不足

教师和学生对健美操信息资源获取方式不尽相同,教师获取信息主要方式是电子网络、媒体、同事朋友之间的交流等,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从教师处获取,上课时讲授,课后通过微信群、QQ群等网络工具将教学内容、信息与学生共享。从调查结果看,四所民办高校都通过网络平台接受、传递信息,很少运用多媒体资源,其他信息资源开发程度较低,譬如慕课、远程教育等。究其原因在于健美操教师并没有构建出清晰的信息资源开发体系,没有从宏观层面出发,探析信息资源的开发渠道及方向,导致信息资源开发路徑出现扁平化问题,严重影响到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的质量。

3.5课外资源开发重视程度不够

课外资源的开发是对原有课程很好的补充完善,对于健美操课程的教学与训练具有很好的帮助。调查结果显示,四所民办高校健美操课程已试探性地向课外开发资源,如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健美操协会与周边社区展开合作交流。但课外资源开发重视程度,学生与教师课外时间被其他的休闲方式所占据,这就需要引导,还需要各方面协调共同完成,把健美操课外资源方面发挥的淋漓尽致。

4安徽省民办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对策

4.1加强师资力量培训,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

各有关部门领导应当鼓励加强民办高校教师参加培训,民办高校不重视,有关部门应有所强制措施。学校不予支持,教师个人也可自费参加一些培训[3],接触掌握前沿技能组合、理论知识。在培训的内容方面,介绍国内外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的动态、案例,健美操课程相关文件等。定期选派健美操教师参观开展较好的地方学习,拓宽视野,增强健美操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而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民办高校应构建相互协调的人才培养体系,使健美操教师深入到其它院校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资源开发工作中,通过观摩考察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及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4.2增加经费投入,完善场地器材设施建设

经费是保障高校健美操活动开展重要物质基础,针对民办高校健美操经费资源紧张的情况,我们首先应采取多种途径获取经费支持,民办高校应注重加大健美操场地器材的投入比例,提高对体育设施的重视程度,提升健美操教学设施及设备的完整性。其次,努力争取社会、政府的资助;吸引商家赞助,达到双赢的效果。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凭借政府部门的引导功能和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及企业机构投入到校企联合治学的过程中,进而引入社会资本,提升高校办学的质量。最后是自主经营。自主经营是很好的发展模式,能给健美操场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条件;能够帮助学生在加强自身技能学习的同时,及时地参加商演及比赛活动,为学校活动基础的教育经费及设施建设经费提供条件和可能。

4.3总结整合,资源共享,丰富课程内容资源

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健美操内容适当精简,教材内容注重学生身体健康的全面发展,减少健美操教材竞技性内容,充分体现健美操运动的娱乐性、健身性、休闲性等功能。教师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教训、参考文献,因地制宜自己编写教材,自编教材能够让健美操教师紧抓时代发展的特征及特点、了解健美操教学的新方向及新趋势,进而结合学生的学习特征及心理发展特点,将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及时有效地呈现在教材中,优化整合课程教学质量与手段、工作机制与评价体系。与其他学科资源交流,参考学习其他学科的实践经验,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健美操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然而为实现该目标,民办高校必须构建出相应的电子教材体系,使教材在保留基础性、理论性知识的同时,涵盖更多的时代性资源或内容。

4.4多渠道开发,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优化

信息资源的开发,优点在于网络传媒快速实效,及时掌握当前健美操发展的最新动态。多媒体手段参与教学,如制作课件,使学生更形象了解健美操操基础知识;电视录像更直观分析研究健美操技术动作,提高教学质量。整合网络资源,建立健美操学术网站,对于健美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帮助更大,借助了网站将课程教案、课程教学理念、比赛视频共享。特别是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通过线上授课教学,加强了师生的沟通交流,实现了信息资源的最优化,对民办高校健美操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健美操教师需要结合慕课、远程教育等新兴网络教学技术,延伸信息资源开发范畴,使学生在健美操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4.5加强联动模式建设,丰富课外资源

“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实践中渗透理论知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每学期安排约4课时,扩大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认知能力。”[4]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多元化实践模式,如(图一)建立“高校—社区”、“高校—企业”、“高校—中小学”模式,将健美操与相关体育赛事联系起来。这种联动模式既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发挥专长的平台,也解决了其他单位部门急缺健身指导的难题,联动模式丰富课外资源的开发,同时为民办高校体育发展探索出新的路径。除此之外,健美操教师也可采用直播平台,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健美操教学理论,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让学生在健美操直播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不足,提升自身的意识,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继而使课堂教学与网络直播得有有机的结合,真正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健美操教学的质量。然而无论采取哪种联动模式,健美操教师或民办高校都需要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监督机制,使健美操实践和课外资源开发更彻底、更有效。

5结语

健美操教学一直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开发的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民办高校针对现状采取科学有效的整改方式优化健美操课程资源,改造创新,构建多元化实践模式,将这一探索路径用于其他体育项目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 安徽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在全省高校推行公共体育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教学改革的意见》[EB/OL].http://jyt.ah.gov.cn/tsdw/gdjyc/tzgg/39854472.html.

[2] 袁焰.对构建新型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6:85-87.

[3] 张虎,苏蕊,崔丽.体育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利用问题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1)1:13-15.

[4] 曾吉,吴明智,李智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7(1):95-98.

基金项目:校级重点教研项目:高校健美操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项目编号:2018xjy07)

作者簡介:葛盼盼(1988,12-),女,汉族,安徽省灵璧县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王磊(1983,10-),男,汉族,安徽省泗县人,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作者:葛盼盼 王磊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篇2:

构建民办高校书法教育的对策

【摘 要】近几年,全国高等院校不断申报书法学本科专业,促进了书法本科教育的发展。我国大、中、小学的书法教育始终在完善教学体系和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民办高等院校的书法教育日渐兴盛。根据目前的相关报告显示,申报书法学专业的民办高等院校不在少数。将民办高等院校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针对现阶段民办高等院校书法教育的相关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研究,以推进书法学专业的长足发展,弥补民办院校书法专业体系构建之不足。

【关键词】民办高校;书法教育;专业定位;通识教育

【作者简介】1.赵元苍,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书法教师,讲师,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2.邵子枫,西安外事学院(陕西西安,710077)书法教师,助教,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来,高等书法教育无论从学科发展,还是推广普及方面都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呈现出可喜的局面。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如何构建适应民办高校书法教育体系?如何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相应贡献?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民办高校书法教育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书法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书法教育也得到一定的发展,在现有的形势下,民办高校发展书法教育大有可为。

(一)发展机遇良好

2015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确定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通过开展艺术素质的评测工作,推动学校美育的改革与发展,其中涵盖学科包含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相关学科,并要求有条件的中小学开设书法课。高等院校本科书法学的不断新设也证明了当前有天时、地利、人和之优势,这为民办高校发展书法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办学特色明显

民办高校在办学中更加注重特色,以期在后发的办学中脱颖而出,如西安外事学院在办学中彰显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教育、德育教育三大特色,倡导“发展个性,注重养成”。正蒙书院创全国高校传统文化特色艺术教育之先,集书法、古琴、茶艺为一体,教学环境优雅,教学特色鲜明,“学院+书院”的办学模式也为书法学科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民办高校书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书法学专业建设滞后,与民办高校的学科发展不相适应

2019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西安文理学院、大理大学等11所高等院校获批书法学本科专业。目前,全国已有128所高等院校开设书法本科专业,但民办大学仅有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18所,占开设书法专业院校的14%,开设书法硕士点的民办高校为零,这与快速发展的民办教育学科建设极不协调。

(二)课程设置不足,普及性书法教育氛围尚未形成

民办高校书法普及性素质教育的范围有公共课、公选课以及艺术类的必修课,目前在普及性书法教育方面发展不够均衡:一是开设书法学专业的高校主要着重于本校专业的发展;二是一些没有开设书法专业的高校在其他专业开设了书法选修课,但仅限于汉语言文学等少数人文类专业,因此,尚未形成浓厚的书法学习氛围。

(三)教学力量欠缺,影响了书法教育的开展

民办高校书法教师队伍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数量不足,特别是书法学专业的硕士和博士极为欠缺;二是课程设置门类较少,技法类课程较多,《中国书法史》《书法美学》《书法理论》以及书法专题性课程较少,严重制约和阻碍了民办高校书法教育的发展。

三、构建民办高校书法教育体系的对策

(一)加强学科建设,发挥书法学专业的引领作用

民办高校在书法学科建设方面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创造条件申报书法学专业,发挥书法学专业在民办高校书法教育方面的引领作用,发挥专业建设的集群效应,以专业聚集人才,以专业带动科研,进而带动全校书法教育的开展。

(二)把书法融入相关学科的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如何普及高等院校的书法教育是目前最大的难题。笔者结合西安外事学院书法实践,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做法:

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开设书法系列课程,如西安外事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书法欣赏》《中国书法史》等网络课程,同时,配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线下辅导。在人文艺术类专业中,开设书法必修课与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对书法课程的学习需求。

2.把书法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西安外事学院注重书法学科的建设及完善,在现有专业如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均开设书法必修课。尤其在小学教育专业加大书法教学力度,增加教学课时,把书法作为毕业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3.丰富专业内涵,增加课程的艺术性和文化性。

西安外事学院注重书法特色课程建设,注重课程的艺术性和文化性,参照书法学科特点开设篆、隶、楷、行、草,《中国书法史》《书法理论》等书法专业课程,同时开设茶艺、围棋等课程,丰富了专业内涵,为书法学专业之外的当代高等书法教育做了有益的探索。

(三)把书法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着眼于高等书法教育的普及

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目前为止已成为欧美大学的必修课程。通识教育的核心是继承“自由”和“人文”的传统,通识教育的改革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新时代對“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根本要求,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以文化人,方能致远”,鲁迅先生曾经讲过“文化是骨髓里的东西”,书法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依托。因此,把书法课程列入通识教育,推动全校的书法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切实可行的。

西安外事学院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学校大力实施通识教育改革,强化人格教育和行为养成,以“诗”“礼”“乐”篇章的通识课程为体系:“兴于诗”——诗歌创作、“立于礼”——书法绘画、“成于乐”——古琴文化。在“立于礼”中,开展书法笔会和书法社团活动,开展“书法大讲堂”,邀请西安及全国著名专家教授不定期举办系列讲座,增加学生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法与创作能力。

(四)科学定位书法学科方向,与公办高校协同发展、错位发展

公办高校在书法学专业建设上已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许多高校在培养本科人才的同时,还开展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教育,这些是民办高校所不及的。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借助公办高校的办学经验,奋起直追,走联合协同发展之路。如西安外事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联合,在师资、教学资源、课程设置等方面取得公办高校的大力支持。

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的生源层次差异较大,因此,民办高校书法学专业的定位应该根据自身生源特点,发展自身优势,与公办高校错位发展。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必要的文化理论修养必须加强,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好,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和阅历,全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重点应该在应用型、书法实践技法上下功夫。

(五)发挥区域书法文化优势,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书法教育体系

发挥区域书法文化优势,充分利用当地书法文化资源,构建校内外一体化的书法教育体系,开展书法研究、书画活动。如西安外事学院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联合省市书法家协会举办了“笔韵墨情”书画展。

西安外事学院与西安碑林博物馆联合成立西安外事学院碑林书法院,以及西安外事学院金石研究所,在碑林博物馆建立西安外事学院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等。全国开设书法专业的各高校来西安碑林实地考察时,可以开展书法相关的学术互动与交流,为本校书法教育打开了空间,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民办高校书法教育体系的建立,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民办高校需要积极发展书法学专业学科建设,发挥专业优势,以专业引领书法教育的发展。发挥区域优势,采取各种措施,形成合力,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体的书法教育体系,在发挥书法专业优势的同时,着力书法的普及性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作者:赵元苍 邵子枫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论文 篇3:

探索推进应用型民办高校艺术育人的实践与研究

摘要:将应用型民办高校艺术育人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秉承和发扬革命精神,将新时代先进的文化之中,融入到学生提升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等信念,注入思政铸魂,塑造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加强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将应用型民办高校多学科与艺术有机融合,加强资源整合艺术育人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完善评价机制,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形成多方协作、积极活力、高效开放的民办高校艺术育人新格局。

关键词:应用型;民办高校;艺术;育人;实践

一、国内应用型民办高校艺术育人的现状与探究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明确指出了教育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现在的学生要将德智体美劳相结合做到全面发展。虽然我国的艺术教育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还相对落后,但是国家的艺术教育正在抓紧步伐快速发展。2020年,教育部发布信息,为了跟随时代的脚步高校应全面的加强和完善美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其要求规定,高校应将艺术课程与教学相融合,让学生做到全面发展,学生只有修满相关课程的学分方可毕业。

经过调研考察和资料收集,应用型民办高校的艺术教育管理与教学管理体制正在不断健全,但相对公办高校还有待完善。民办高校的“艺术教育中心”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大多由校团委负责,其职能包括“艺术课教学”;课外及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三个主要方面。学校团委更加注重艺术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艺术队伍的建设;教务处负责公共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反映了对艺术课程的正式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民办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管理混乱、多头管理或忽视的现象。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教学与教研管理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处于“零散、临时、应对、浅薄、经验性”的状态。

二、推进应用型民办高校艺术育人的研究内容

1.推进应用型民办高校艺术育人的实践与研究,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性和思辨思维。

培养应用型民办大学生的艺术情怀,让他们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艺术表达方式,并在发展中不断发现自己。在教授中需要把艺术体现出来,也需要老师在教学上的引导保障。同时也要优化艺术育人的整体大环境,陶冶人的情操,匡正人的品性。高校内优美的环境本身就是艺术品。在理解“艺术美育”功能的基础上,提倡“环境育人、以物化人”,致力于建设生态校园、人文校园。同时也追求一个灵活的内化环境,陶冶师生的素养,将艺术素养和身体健康的提高纳入专业成长的范畴。

2.推进应用型民办高校艺术育人的实践与研究,规划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将艺术教育与大量的实践课程相结合,让受教育者在个人的实践认识中积累经验。学生的艺术永远在丰富的艺术理论基础上,推动艺术理论对创新意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艺术育人与专业课程体系相融合开发应用型民办高校学生的相关技能和重要的思维习惯,技能的提升不仅指对手艺和技巧的掌握,还包括诸如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3.推进应用型民办高校艺术育人的实践与研究,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美术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机渗透,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努力探索学科的艺术元素,将艺术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将艺术教育渗透到各学科的课堂中,以美启智,以美育德,以美健身,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谐全面发展。同时,要注重教育和教学方法,培养有技能、有技术的人。教师运用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将知识与审美融为一体。逐步完善“艺术素养+艺术技能+艺术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作实践等核心素质,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艺术特长。

三、结语

推进应用型民办高校艺术育人的实践与研究,通过艺术来教导学生如何去审美,并且培养审美意识、审美经验和提升的国民通识教育。经由艺术认知美,根据不同程度的教育活动制訂切合应用型民办高校教育对象认知能力的审美能力。并且通过艺术与课程融合,编制艺术品、艺术常识将艺术历史作为教学背景教材,以达到普及教育的目的。艺术教育就是要坚持继承和弘扬、引导和实践建设一系列强大的思想活力。培养学生的精神品位、技能传播、多元化的艺术创作、哲匠的育人之道,构建中国艺术校园繁荣的新体系。根据艺术规律,加强学生综合思维和知识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更适合自身个性发展的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发挥新时代青年学子们创新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王晶.推动思政铸魂与艺术教育深度融合[N].经济日报,2019-10-31.

[2]张朝霞,亢莹,武晓霞.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路径探究——以大连艺术学院《追梦·青春》构建“三全育人”模式为例[J].长江丛刊, 2019(10).

[3]高月斌.“先研究·后应用”艺术设计学专业教学模式——大连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 2017(7).

[4]刘姝彤.新时代新常态: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深入发展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19(9).

作者简介:高月斌(1984-),男,汉族,辽宁省大连人,艺术硕士,大连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学教学与管理、设计创新研究与实施。

项目来源: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立项课题《推进应用型民办高校艺术育人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LMJX2021205)

作者:高月斌

上一篇:信息技术环境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师范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