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西部助学

2024-05-03

格桑花西部助学(精选17篇)

篇1:格桑花西部助学

感谢信

尊敬的格桑花西部助学基金:

您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叶格乡寄校全体师生,向您们致以最忠心的问候。因为,您们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为学校的发展、学生的生活浸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感情,而且多次深入学校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不仅极大的解决了学校存在的困难,而且使寄校学生从您们身上学到了助人为乐的良好品德,使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你们为叶格乡寄校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科教兴县,教育奠基,这对于您们来说,决不是一种时髦和潮流,而是实实在在的措施和行为,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爱心行为和行动,将表现得更加有声有色,高潮迭起。因此,将爱心倾注到这种凝聚着无穷的精神财富、蕴藏着无尽的物质财富的事业中去,其价值将超过任何一项生产投资,得到的回报也远远胜出任何一项生产投资所获得的利润,因为它的价值和回报属于未来,属于社会,受益者往往是世世代代,甚至是叶格之外更大范围的社会,更广泛的人群。然而投资者却可以成为人们铭刻心中的无私奉献、造福社会的精神丰碑,在更大范围内,在更广泛的人群中被传诵、敬仰,从而,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虽然,你们的本意并非在此。

我们还应该欣喜地看到,这种爱心大行动的意义远远不只在物质和金钱的援助上,更重要的还在于精神的鼓励和鞭策。无私奉献,真诚相助,这种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传统美德,必将成为一种巨大的无形的精神力量,激发出受助者更大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懈努力。同时,这种精神上的营养和食粮也远远不只停留于受助者身上,它必将作为一种精神财富,滋养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茁壮成长,激励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学有所成,满怀激情地自觉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造福桑梓,回报社会。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感谢的话儿说不完,诚挚的真情道不尽。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关爱孩子,关怀下代,是一个政党、一届政府为构建和谐社会,着眼当前,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的高度体现,更是全社会为实现中华之崛起而所做的努力。最后让我再一次用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话:把爱献给教育,献给下一代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相信你的爱心行动会使您们变成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曲麻莱县叶格乡寄校

二0一0年十一月三日

篇2:格桑花西部助学

开在人们心中的格桑花

我去过草原,我到过大漠,也去过西部广茅的原野,可是,我没有见过格桑花。也许,她不开在大地上,而是开在人们的心中。

当挤奶的阿妈拉着孩子徘徊在毡房的周围,孩子用乞求的目光说;“阿妈,我要上学”。阿妈捏着空空的钱袋,无奈的望着远方。这时,格桑花开了!送来了无限的希望,让那孩子走进了学堂。阿妈笑了。脸上的`无奈,随着草原上空的云飘走了。孩子笑了,在草地上翻着斤头。

大雪纷飞的季节,阿爸带着孩子倦缩在冰冷的毡房,没有棉衣,没烧得红红的火搪。只有阵阵寒风抽打在阿爸的心头上。阿爸默默的低语:“孩子,没有棉衣,你怎样去那不远不近的学堂”。这时,格桑花开了!送来了厚厚的棉衣,送来了大堆的木碳。阿爸笑了,暖暖的碳火,抚平了他脸上的绉纹。孩子笑了,在学堂的门前堆起了雪人。

学堂的房子破了,不遮风,不挡雨。先生的愁容如同连绵起伏的沙丘。先生长长的叹息:“唉!这样的房子,让孩子怎样的念书”。这时的格桑花开了!送来了木料,送来了水泥,送来了白灰。先生笑了,脸上的愁容,随着抹在墙上的白灰,尽情的舒展。孩子笑了,嫩嫩的小手,擦着窗上明亮的玻璃。

课本旧了,知识要更新了,阿爸和阿妈用企求的目光望着先生,先生用无助的眼神望着孩子,孩子用渴望的眼睛望着课桌上那陈旧的课本。这无边的压抑弥漫在学堂的上空。这时,格桑花开了!送来了崭新的课本,送来了崭新的知识。阿爸笑了,阿妈笑了,先生笑了,孩子们笑了!!!这开怀的笑声在蓝蓝的天上久久的回荡。

在这宗教的圣地,我没有看到人们对心中偶像的顶礼。却看到了人们对格桑花的无比爱戴。当人们把格桑花当做神灵供奉的时候,也燃起了我无比的敬意。

篇3:木兰故乡的格桑花

我知悉晓苏的大名, 是源于有一次周末在区图书馆中看书, 好友向我推荐她刚看到的一篇晓苏的小说《花被窝》。《花被窝》描写了琐碎细小冗杂的婆媳关系, 在伦理森严的农村, 婆婆发觉儿子出门打工、独自在家的儿媳妇与人幽会, 由此发生在她们间的微妙斗争、缠绕纠结。晓苏作为男性作家, 这篇小说却很贴心很特别地写出了“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苦涩味道, 婆媳俩都是农村无男人依傍的生存弱者, 更同时折射出打工一族的空房婚姻、寡居女人的感情依附、空巢老人的精神抚慰等现代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矛盾, 人性的、伦理的、社会舆论的……小说事件很微小, 结尾折射出蕴藏着人性的温情和感动, 将矛盾巧妙地妥协处理, 婆媳两人因为似同的境遇而举杯对饮、柳暗花明又一村。

再后来, 又不经意间得知晓苏还是《语文教学与研究》的主编。这本刊物从我读师范时就是我们几乎人手一摞的课外读本, 尤其是当年初分配到中学教书时, 年长慈爱的语文教育组长曾多次极力推崇初登讲台的我一定要多看看《语文教学与研究》!每周一次的教研会印象深刻的是反复提到多看优秀的教辅资料, 如《语文教学与研究》, 称赞上面的文章, 能帮助提高教学水平, 尤其是新教改之后要学习新的教材教法。还说如果谁有幸能在这本教育界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文章, 那就是不得了的大事了, 年终能获得如何的奖励……

在那位瘦瘦高高的语文教导主任、慈爱的教研组长的家中, 我很虚心地陆续借来翻看该刊, 那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还试着投过稿, 有时遇上好文章细细的看罢还不罢休, 一度将全文抄录下来, 以备还书后的不时之需。

时隔多年, 当年我是初登讲台的小女孩, 认认真真地做事, 懵懵懂懂地看书。如今有机会能见到这本刊物的主编, 我心中不禁生出一种特别的感情。

虽然房间中众人围桌而坐, 笑声不绝于耳, 可见到心仪已久的作家晓苏如同照片中的人儿一般模样对我微笑, 盛夏时节顶烈日冒酷暑骑着电动车一路上奔波携带的雾霾尾气热浪等仿佛都统统悄然而逃, 只剩下我拘谨的一笑。他的低调随和, 化解了我的不安, 随着谈话深入, 他的幽默博识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如同波澜壮阔的海水涌向大海, 大海回报它的是划过心间处的一道涟漪。虽是初次见面, 但我觉得我们早就认识了, 从看他的小说的那个时候就认识了。

饭后, 一行人来到木兰草原。仰望路边威武的木兰将军塑像, 恣意张扬的格桑花, 在偌大花海中我将自己当做偌大花山上的一朵花蕊, 和旁边高扬着细长脖子的格桑花媲美, 在繁花的清香当一朵娇俏的女人花, 相随的友人寻得一处佳境留下美好的瞬间, 细想想:也许摆姿势照相的那位美女恰似娇艳的花朵, 拍照的那位摄影师就是捕捉精彩的一瞬的勤劳蜜蜂了!

路上的时光很短暂, 我念念不忘的是晓苏一边诙谐幽默地为大家讲笑话, 一边拿着相机为大家拍照, 照完这个, 又拍那个。晓苏讲笑话, 让别人笑死, 他自已却一丝不笑。他拍照, 总能找到一些具有隐喻意味的背景, 把人从生活中推到文学里去, 或者说把文学照进生活。因为晓苏的笑话, 因为晓苏的拍照, 木兰草原上到处飘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

从景点往住宿的度假村返回时, 晓苏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黄陂的假草原比呼伦贝尔的真草原还好玩!”这话引起了我们的共鸣。我们感到, 晓苏说的是生活, 更是文学。

和晓苏一行人匆匆离别, 我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 不同的是我的书桌上多出一本他签名相赠的小说集《花被窝》。

《花被窝》这部书, 既有显著的感性特色, 又带有理性的真知灼见。没有装腔作势的语言, 没有学院派的八股。大众化和平民化的甚至是俚语的风格, 让人感觉平和与务实、没有阿谀奉承, 都是实话实说的农村巷社里弄, 仿佛这也是他文字描写的一大特色。譬如, 书中有篇《有个女人叫钱眼》是评论某个农村女性为了金钱不惜出卖一切的荒诞行径, 他就毫不回避这个女人的缺点, 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当然更多的他的文章有着柔情的鼓励, 如《花被窝》《看稀奇》, 也有刚性的批评, 如《陈仁投井》, 他的作品是由一股刚柔并济的力量交织而成。

我爱看书, 爱每天晚上手捧一本书的闲暇时光。在这条并不宽敞的写作路上能认识晓苏, 我很幸运。我想坚持看书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修为, 悠悠岁月的沉淀后, 也许我始终只是一个文学的爱好者, 这样其实也很好, 读书写作充实了我的生活。

篇4:格桑花西部助学

“格桑花西部助学”,成立于2005年2月19日,是关注西部的志愿者响应国家倡导自发组织的民间公益性助学组织。他们以网站作为平台,为青海、西藏、甘肃、四川等西部地区贫困孩子提供资助,着力从西部最困难的地方和最薄弱的环节做起,提升最贫困地区教育供给能力、提高最困难人群受教育水平,保障困难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格桑花的工作团队由来自全国各地充满爱心的义工组成,实行一对一捐款、捐物、个人结对、团体结对、助学支教等。

这次来到镇江的青海省互助县第一中学同学,主要以土族为主。互助县地处祁连山东南麓,是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相接地带,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被誉为“彩虹的故乡”。8月12日中午,“行走的格桑花”2016年镇江探索营出现感人的一幕。上海资助人任晶秋女士,早晨乘坐6点的火车赶到镇江,为的是见一见她资助的5位学生。当得知孩子们正在活动时,她利用孩子们就餐的空隙与他们见面。当这几位同学站在任晶秋面前,并喊着“妈妈”时,任女士的眼泪夺眶而出。孩子们眼里也都噙着泪花,一边替任女士擦眼泪,一边汇报到镇江活动的经历……任女士与孩子们合影留念。分别时,饱含感情的泪眼再次模糊了彼此的双眼,拥抱,拥抱,再拥抱……

格桑花镇江工作站站长孙海明女士,先后九次到西部,为孩子们当场发放助学金。据不完全统计,格桑花西部助学已为青海、甘肃、西藏、四川省等地县市80多所中小学校的2000多名贫困学生提供了一对一捐资助学,募集学习用品近6000件,书籍2万多册,并为助学地区受雪灾侵害的孩子募集了衣物20多吨、燃料50吨、食品5吨。资助总额达100多万元。

感人的例子还有很多。刚到镇江时,同学们感到温度太高,不停地用手当扇子扇风。接站的阿姨把微信发到镇江探索营群里,一个叫“守候一生”的网友立刻买来40把扇子,发给同学们。细心的海明阿姨发现同学们只带了一条外裤,在群里发了一条孩子们缺少外裤的信息,一个叫“大鲲”的网友要求自己来承担,很快解决了孩子所需的外裤。在参加镇江电视台组织的新华书店读书活动中,金山慧禅师父也来到书店,为他资助的学生购买书籍和眼镜。电视台主持人陈静为每位同学购买一本他们自己挑选的图书,新华书店也赠送给每位同学一本图书……

在藏语中,“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格桑花西部助学,正在上海、北京、杭州、宁波、无锡、扬中、常州、厦门、广州、深圳等城市推广助学项目,让更多的人加入格桑花行动,为西部孩子在正常成长与奔小康道路上不掉队付出更多爱心。

(责编 冯春富)

篇5:状物作文:格桑花

话题作文 描写格桑花的作文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中考作文-高考作文-节日作文及各类中小学生作文永远最可爱的奋战在一线的武警官兵们,感受到什么是官兵们,官和兵,正如邓刚、周明那样的官和其它可爱的兵。这是真实的题材改编的。记得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记得一句句真挚发自肺腑的话,正如邓刚告诉李青格为什么还要留在山里,因为是修路的部队,所以是铁打的兵,流水的营。他说,他都这么有经验长年带兵在这里,知道哪里容易雪崩哪里容易倒塌,却还会出事故。那么如果他调回城市了,换了别人到他这个位置来带兵。肯定更容易出事故。所以,这一呆就是一年接着一年……

李青格说,在秀兰嫂子她们面前,他和安静时不时吵一吵显得多少幼稚可笑……却依然吵着闹着。安静说,在灾难面前,她觉得多么渺小,为了挤到警戒线前希望能看一眼李青格,却看到一个个被抬出来的灾民和受伤的战士,她觉得自己的想法是那么的自私。

里面讲到,李青格希望安静留校当老师,不要去当艺人。他说,教师和当兵精神上是同一个层面的,都是讲求奉献的。如果安静当了艺人,那么两个完全不同一世界的人是不会走到一起的。说到这个精神层面,想到自己。只说说做好自己。新的一个学期马上又要开始了,每次学期初都要好好思考思考的。

人都是挣扎着不断成长的。成长就是痛并快乐着。我想是这样的。记忆很深的是郭红在大年三十晚上,思想挣扎着,跑下楼又跑上来,这时邓刚的一个新年好的电话让她安心,至少那一刻,她知道坚守是对的。对得起自己。

篇6:美丽格桑花作文

爱菊,是因为菊花像那隐逸的君子一般,爱莲,是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牡丹,是因为那雍容富贵的姿态,我爱格桑,则纯粹是为了它那独特的含义。

在西藏,“格桑”是“幸福”的意思。而在藏族百姓心中,它已然成为了一种精神,成为了一种美好的象征。我觉得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着如格桑花一样的,能给人带来幸福并成为一种精神的人,将他们称为“最美中国人”也根本不足为过。

在字典里,“美”的释义有许许多多,其中的一个便是“善”,“善”则常指心地仁爱,品质淳厚,如此来讲,在关键时刻勇于承担责任,大胆释放爱心的心灵最美的人就是我们常常说的“最美中国人”。

他们播撒爱的种子,传播爱的正能量,在成就“最美”自我的同时,也为伟大的祖国奉献异彩纷呈的“最美”。

在我看来,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他们弘扬着人性的本质,传播着中国人的美德,他们所做的事使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升华,而他们又使人类在这大自然中渺小的身影骤然变得伟大了起来。

篇7:美丽格桑花作文

每一朵格桑花如同那穿着粉红的裙子在春风里跳舞的小女孩。格桑花是一种团结的花。八片花瓣如同那薄薄的小贝壳片,有序地紧紧地挨在一起,组成一个圆形。那黄色花蕊呀,像一个小小的蜂巢,蜂巢中间探出几个褐色的小脑袋。每朵格桑花像一只只长满翅膀的蝴蝶,轻巧地停在纤细的花茎上,生怕把这细细的花茎压弯了。如果你不仔细看格桑花的叶子,还真以为它的叶子是几棵小草呢!

格桑花颜色虽不如牡丹的艳丽,三角梅的热烈如火,却令游人们赏心悦目。当你还在观赏着玫瑰红,粉红的格桑花时,却惊喜地发现还有一片白色的呢!它们大概是开得太匆忙了,赶着在这最美的时光里绽放,都忘记给自己着色了。当粉的、红的、白的都交错在一起时,就神奇地变成了画家倾泻在草地上的那一大片粉红色的颜料。

这是一片长势喜人的花海,一直延伸到草地的尽头。

篇8:听听格桑花说话

初到西藏,是在一个乌云密布的夏天清晨。

拉着行李箱走出拉萨火车站时,天很阴沉。导游说,在拉萨每天晚上都会下雨,但是第二天清晨就会停,所以天气会很冷。“那么在拉萨,岂不是每天的空气都是干净的?”我心想。

我们住的旅馆在拉萨市的西郊,四面都是雄伟的山峦。每天清晨,站在落满雨水的阳台上就可以眺望远处晨雾笼罩的群山和烟雨蒙蒙中的布达拉宫。

西藏的日出和日落都很晚,通常在晚上七八点钟时还可以欣赏到烂漫而宁静的夕阳,那是只属于西藏的颜色,少有的干净,因而格外美丽。

晴朗的天气,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看到的场景竟是惊人的相似,一样拥有很多前来朝拜的信徒。每一个人的眼神都是如此清澈,清澈得就像头顶上西藏的天空;每个人的表情都是那么虔诚,没有丝毫的伪装。藏民们围着寺院的门口,静静地向大殿内的佛像五体投地地跪拜,他们的额头沾满了灰土,脸也被这里绚烈的阳光晒得黝黑,可依然那么平静。一位六旬的藏族老汉正在寺院的门口行跪拜礼,他衣衫褴褛,皮肤黝黑,满脸的皱纹似乎都书写着这尘世沧桑的变化,可是眼神却是那么纯净,让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在寺里,我问一个懂汉语的老藏民:“佛是什么?”他严肃地攥起右手放在心口,说:“在这里。”我看着他那坚定的眼神,忽然特别感动,想起了佛经中的一句话:“心中有佛,人人皆佛……”

跟着朝拜的人们,一起进入了灯光黯淡的幽深殿堂。跨入门槛的那一刻,我就在想:这里一定是最干净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所有人的心都是最干净的。这殿宇并不金碧辉煌,也不属于凡尘俗世,拥有的只是简简单单的红木梁柱、悠悠飘缈的烛光、浓重的藏香和酥油混合的奇特而庄严的味道,梁上还悬挂着藏传佛教中典型的精巧细致的编织品。

不知不觉,随着人群走到了那尊传说是释迦牟尼亲自开光的12岁等身佛像前。信徒们纷纷在佛像前磕着等身头,他们每一个人都是那么认真,那么虔诚。一个戴着毡帽的老喇嘛手拈一串檀木佛珠,用我听不懂的藏语讲着经,他的表情是如此慈祥。我静立在佛像前,凝视着佛像似睁似闭的双目。那一刻,仿佛世界上所有嘈杂所有纷乱全部消失了。我轻轻地闭上了双眼,听着高僧慢慢地讲经,静静体会着,虽然我一点也听不懂。

以前曾经听过藏民中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在西藏,谁可以找到拥有7片花瓣的格桑花,就可以得到一生的幸福吉祥。不知道有没有人找到,有没有人得到了一生的幸福……

第一次看到格桑花,是在海拔五千多米的米拉峰山口。它只有很小的一小丛,金灿灿的花瓣在风中颤动,很冷的天气,但是嫩黄的花蕊仍像温暖的太阳一般照耀着这个寒冷的山口。听藏民说格桑花有剧毒,所以牦牛和羊群不会去吃,因而它可以适应高原喜怒无常的恶劣天气,坚强地生长。我想:是不是因为上天造物时,看见格桑花太小太弱,所以赋予了它们剧毒,来保护自己呢?是不是因为上天偏爱格桑花,所以给了它如此刚烈而绚烂的生命,来做人间的天使呢?

藏区的藏民们都非常喜欢格桑花,他们说格桑花是神圣的。我想: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坚强的花啊,可以随时适应天气的变化。等到花开的季节,走进藏北草原,遍地都是盛开的格桑花,轻轻地坐下来,看着只属于高原的清澈天空,听着淳朴的藏民嘹亮的歌声,静静地凝视格桑花,是可以听得见它们在说话的。

记得,格桑花的花语是幸福和吉祥吧。

篇9:格桑花作文

——题记

小时候的我,不知为什么,总是哭闹不停。尤其是睡觉,每每到了很晚时候,我却像吃了兴奋药,哇哇的大哭,弄得邻里都不得安宁。所以,母亲总是时常地给邻里赔情道歉,说孩子小,不懂事,请大家见谅。而我却像有了理似的,依然倔强的哭着。母亲从未生过气,总是用双手环住我,将我抱起,唱着摇篮曲,哄我入睡。我又甚是奇怪,总是在母亲的怀抱中睡的很香甜,却当母亲想要把我放回小床时,毫无征兆地又一次大哭起来。母亲便又把我抱起来,重复着一遍又一遍的歌曲,哄我入睡。而我却不知道,母亲的胳膊早已麻木,眼睛也已充满了血丝,疲惫不堪。

现在母亲跟我说起这小时候的事时,总是充满了幸福的微笑,没有一丝厌倦,总是津津乐道。我想,也许当时的我在母亲的怀抱中也是这种感觉吧,要不,为什么会那么依恋于母亲的怀抱呢?

你像一朵代表幸福的格桑花,用柔曼的花瓣,把我环于其中。

慢慢长大后,我变得顽劣。在学校欺负同学——在别人站着的时候悄悄抽掉人家的凳子,让人家摔个又疼又狠的屁股墩。用剪刀剪其它女孩子的长头发,并在她们气得哇哇大哭时,我哈哈地笑。老师总说:“这孩子没救了,家长怎么教育的啊。”于是,妈妈便又被“请”到了学校,听老师狠狠地把我数落一顿,之后便领着我回家。母亲通常不会骂我,而是失望地低头看看我。不知道为什么,慢慢我却惧怕了这感觉。从此便决心做一个乖孩子。

当我现在问母亲为什么不训斥我时,母亲总说:“你看,你现在不是很好么。训斥有时是没有用的。”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也许这就是母亲要告诉我的人生哲理吧,但我还未能理解。

你像一朵代表幸福的格桑花,用并不坚实的枝条,指引了我人生的方向。

现在,我开始懂得母亲的点点用心。明白母亲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甚至是一个对于语言有些笨拙的人。但是她却用自己的.心,给了我幸福的感受。在我失望时,给我一个肩膀;在我犯错时,给我一个改过的机会;在我心中不平衡时,给我一架天平;在我暗伤时,给我一盏微亮的油灯。

你是一朵花,一朵明艳却又不刺眼的格桑花,带着幸福的誓言,游离在我的指尖。

篇10:格桑花美文

从某年始,开在高原的花,在风中,倔强地会想些什么。——-格桑花一地落。

不再清晰地记得,的哪天,有人问我,什么是格桑花,我回答说,不知道,只是感觉着,这名字,让人有梦回牵萦的味道,说不出为什么,格子落落,桑花一地,苏格兰的格子花,也便一袭溅开。很多时候,我们一直追求着的,只是感觉,而我们,从未明白地知道,那是什么。

胡乱地画一些文字,莫名其妙地以为是出自某个高人之手,然后在某个有风吹着窗帘的夜晚,在被窝里梦到奥斯卡,以及梵高一抹若有若无的笑。哪里和哪里都对不上号,可我们却觉得那么动人。

高原的人们,米白色带些许褶皱和灰尘的头巾,黝黑的眸子里,了望格桑花,写下崇敬,当鹰在那双手合十的指缝间飞过的时候,他们会知道,这是天堂的使者,会带来幸福,安详。

它们生长得太远,让我们的想像不敢勇敢太久。遗忘,是我们不可更改的宿命,所有的一些就好像是没有对齐的`图纸,从前的,回不到过去,就这样,慢慢延伸,一点点错开,错开了,就回去了已往。

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春天的时候也是,天色渐晚街角暖黄色的路灯,那灯下的狗尾巴草,是否还会光合作用,草长莺飞的城市,哪里还有格桑花的静谧。匆匆的来回,人们早已忘了初衷。不知道的我们,一点点被同化。

没有主题,没有连续,文字在我的笔下不叫文字,是一种不痛不痒的无家可归的不知所措,每一个字,流浪到这儿就成了这儿。

就这样了,从某天起,写下一个梦,一个人,去西藏,只为看格桑花。

末:

这文字前后写了很久,有了近三个月,每一次都很想写,可往往,写下一句后,想到了很多,思绪飞得很快_那西藏的一幕幕,格桑花,以及我们的生活……最后,文字跟不上了,也只能作罢,也就是这样,断断续续,会很失一个简单的节奏。

篇11:遇见格桑花散文

盛夏的热情已然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秋的薄凉。

都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那只是有耕耘的人才有的收获。没有付出过的,就只有独自体味这一天胜似一天的寒意。

这样的日子平淡无奇,但也简单安然。时间总是按照它固有的步伐前进,不会因为谁而停顿。握住了的,就拥有,握不住的`,便是过眼云烟。星星还是那些星星。只是各自不在了原来的位置,距离也不是原来的距离。这就是斗转星移了吧!

昨晚出去锻炼,外环路边有很长一段绿化带,开满了格桑花。虽已是中秋时节,却开的如此热闹,我不由得欣喜万分。我喜欢这种花,简简单单,整整齐齐,不妖艳,不芬芳,纤细但不失挺拔,柔弱但不失坚韧。它们的脚下是石块和砂土,但它们依然开的灿烂。格桑花是幸福花,在西藏象征爱情。因为喜欢,就不由的想摘几朵。太多的一片,摘几朵构不成破坏——我且这样为自己的私心找理由。于是格桑花就开在我手里。紫色的,粉色的,还有一朵花上有两种说不出来颜色的。而我特别想要一朵洁白的。白色象征无暇吧!幸福和爱情,就应该是这样。一路向前走,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寻找。眼前出现一朵白色的,我停下来,欲伸手,却又缩回来。也许前面会有比这朵更大的。继续走,又看到几朵,又停下,又犹豫,或者前面会有更洁白的吧……这样走走停停许多次,始终没有找到自己心目中最美丽的那朵白色。突然我脚步停下,怔住了。原来只顾着看花,路已到尽头。前面是在建的工地,一片狼藉。格桑花也到这里,没有了。我开始后悔,为什么没有采那朵,或者那朵……我只好在最后的一片花中,选了一朵。一路走回来,一路怅然。

其实我可以折回去,再重新去找,但是我没有。人生的路走过了就走过了,永远不可能折返。错过的人如同错过的那些花儿,再回去,也找不回来。

格桑花的花语就是:珍惜眼前人。如何学会珍惜,或许是值得人一生学习的事情。但有些人懂得,有些人并不懂。缘分并不是天注定,而是自己把握的。就像格桑花,我真正想要的那朵,就在我的举棋不定中与我擦肩而过。

篇12:草原,格桑花

梦中踏上浩渺绿波,匍匐于你温情的怀抱,贪婪地吮吸着你绿色的乳汁。何需炫耀生命,就算枯竭了,也愿把它留给冬天,留给牛羊。扬起一张笑脸,骄傲地观赏你发髻上的一朵朵紫色的格桑花,亭亭玉立地书写着坚韧,不攀附,不缠绕。忽转眼,满目的金叶,满目的枫红。顿悟此刻,你是因为羞涩把迷人的美丽悄悄隐藏。

心中的草原,不论是清晨还是傍晚,走近你,都想裁一片白云,为你赶制嫁衣,你是坝上最美丽的新娘。带着你,走遍天涯海角,却发现,我不过是那嫁衣上的流苏,你才是乌兰牧骑,于风雨中蓬勃不息,一步留下一曲铿锵。

格桑花儿,不奢望雨露,于守望中凋零,落得刚毅,落得俊朗。绿茵葳蕤繁茂一生,甘愿迎着凛冽风干自己,在霜打飘雪中泛黄,留得遒劲挺拔的身躯在朔野上傲首。

空旷里,飘出一曲低沉的长调,含着花的馥郁,在我心中徜徉。心中的草原,那是前世不可改变的约定,无论你何时书写绿意,我都会陪伴你生长。愿这化作一首不息的长歌,从日落到日出,永远在草原上回响……

篇13:观一路格桑花有感

我觉得还是安静这个人物刻画的比较真实。作为一名非常有潜力的舞蹈女孩,她有自己的追求与梦想,在琐碎的现实与梦想之间摇摆不定,更真实的显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某种心理状态。如果不是因为王珏事件,如果不是遇到李青格,也许他就是另外的一个王珏。生活教会我们渐渐长大。

陈凯作为一名商人追求金钱是他的商业本色,捐资助演也不是每个商人所能做到的。他的一句“我身边根本就不缺女人”真实的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一面。

其实在剧中更应该被人称颂的应该是邓刚、李青格等人,他们在边境的生活是常人所无法想像和理解的。正像商人陈凯所说:他们是男人中的极品。正是有了他们这样一群勇于奉献和牺牲的人,才有了我们正常的生活。

篇14:格桑花策划书解读

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团工委 2009年 9月 “格桑花在西财绽放” ——献爱心活动

一、活动背景: 在巍巍昆仑,苍苍唐古拉雪峰的孕育下.中华的母亲河 长江、黄河和流入东南亚的第一大河湄公河(即澜沧江都 发源于玉树曲麻莱。这里是年均气温不到三度,大气含氧 量只有为海平面的一半的地域。

曲麻莱是一个美丽而有神奇的地方, 这里有绵延的雪 山,成群的牦牛、七月的草原到处盛开着美丽的格桑花。美 丽的经幡 , 挂在峰顶山口、江畔河边、道旁以及寺庙等被认 为有灵气的地方。幡的上面印有佛经,随风而舞的经幡飘动 一下,就是诵经一次,他在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 神的庇佑。风幡所在即神灵所在,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的祈 求所在。风幡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

但是在这个地方,学校没有通电,只有柴油发电,因为 经费问题,能不开灯就不开,孩子们晚上也无法看书,孩子 们要喝着不干净的水。没有足够的书籍,没有足够的体育设 施,没有足够的老师。

希望大家献出一份爱心,帮助他们,给他们一个台阶, 与我们共沐阳光。

二、活动目的:

建国以来,在政府与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帮助下,边远山 区整体教育水平得到了较大发展,入学率逐年上升。但是,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还有很多边远地区乡村的教育条件依 旧十分落后。许多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困难,每年基本生活无

法自给, 更无法接受教育。教学设备长期欠修, 大都已损坏, 并且数量严重不足。2009年 10月,我院团工委学生会准备 组织一次募捐活动,想为这群生活在西部,时刻渴求知识的 孩子们带来希望,让他们也像我们一样能在知识的天空自由 翱翔。!

三、活动地点: 西安财经学院 1号食堂前

四、活动时间: 2011年 4月份

五、活动对象: 西安财经学院全体师生

六、活动内容: 召集整个西安财经学院各班同学,以及各级领导、老师在 2号食堂前进行募捐活动。

七、活动流程:(一宣传方面:

1、在学校 1号食堂设立捐助点,摆放 17块展板向全体 师生说明此次捐助地区的情况以及那里的儿童的情况的简 单介绍,并且告知捐款的物品为钱款,书籍,用品等都可

2、制作宣传画,分别布置在二号教学楼与一、二号食 堂门口;宣传内容:制作宣传板,在二号教学楼与一号食堂 门口,会场现场布置一块;宣传板内容:聚沙成塔,请为西

部困难儿童献上你们的绵薄之力;印刷部分有关于活动的宣 传单,于现场分发。(二活动现场布置及进程:

1、于一号食堂设立捐助点,设置募捐箱,两条签名横 幅。并有相关人员发放宣传单,与学生互动。每收到一笔 捐助都要详细登记。

2、预计进行一个星期,每天从早上 10点至晚上 7点。

3、办公室负责每天的物品钱款清点。汇总登记在册。

4、每天的捐助钱款物资在宣传板上公布。

5、活动结束后,将此次活动的总体花费物资等等,在 展板上公示。活动全程由领导老师监督。

八、活动意义: 此次爱心捐助活动旨在加强现代大学生的思想与道德 建设,是广大师生更加富有爱心,体现我华夏儿女的仁爱之 心。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不仅体现了我团工委无私团结合 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我西财学子的仁善的精神!

九、活动经费: 签名横幅×2=189元 签字笔×3=9元 水彩颜料×1=25元 共计:223元

九、注意事项

1、在募捐进行过程中,每天记录完整的捐款项目。以及在捐款结束时,清点详细的数目。

2、在捐款地点,要安排人员进行各种相关的工作, 并保证人员按时到。

3、每天在活动结束时,及时把各种募捐物品进行 整理分类。以保证在整个活动结束时,所有的募捐物品 可以以最短的时间送到灾区人民手中。

篇15:美丽的格桑花作文

格桑花随着季节变幻,颜色也会转变,它喜爱高原的阳光,也耐得住雪域的风寒,美而不娇,柔弱但不失挺拔。它生长在海拔5000米以上,属翠菊科的格桑花,就是杜鹃花,又称娑萝,它的故乡是西藏。藏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

“格桑”为藏语,即好时光之意,它是说,在春夏交际雪域高原有一个璀璨的好季节,风姿绰约的格桑花儿就会如约来到草原上,为青春亮丽的姑娘们带来好时光,也带来幸福。所以,格桑就是幸福的.意思.

我喜欢格桑花,是因为她的美丽而不娇艳,柔弱但不失挺拔,它虽然被上帝抛弃在雪域高原上,但是它依然不畏严寒的开放,骄傲的怒放生命的美丽,不屈不挠,不卑不亢。所以我喜欢它,也希望自己能拥有格桑的品格,迎接挑战,笑对生活!

我也相信格桑的幸福,因为幸福属于执着追求的人,属于不以来环境,创造生活和改造生活的人,所以我努力生活,期待格桑花开的幸福。

篇16:姐妹格桑花

这是玉树震难后的第6天。当江永卓玛从昏昏沉沉的睡梦中醒来时,她隐隐觉得有些冷。抬眼看去,天阴着,像要下雪。

“弟弟妹妹,起床了。”江永卓玛推醒了睡在身边的弟弟妹妹。妹妹揉着睡眼,要哭:“二姐,我梦到大姐了,大姐一直抱着我,不愿撒手。”

“不哭,让大姐看到会笑你的。”江永卓玛微微一怔,随即拍拍妹妹的手,转身走出了帐篷。出门的刹那,无声的泪水扑簌簌地流满了脸庞。昨晚,她也梦到了姐姐单么永吉。姐姐就站在门前的山坡上,笑盈盈地看着她,笑得就像高原上盛开的格桑花。

姐姐,你在天堂孤单吗?江永卓玛在心里默默地问,她是在废墟上知道姐姐走了的。姐姐上大四,地震发生时正在电信局实习。从小到大,江永卓玛非常爱姐姐。姐姐一到她就读的西宁大学,就会带她去吃饭,一起买衣服。回到家,她最喜欢和姐姐头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翻看明星画册。可如今,一切美好的情景都被灾难变成了回忆。

出了帐篷,江永卓玛爬上树折回一捆树枝,开始在砖头垒筑的灶上烧水,泡方便面。刚给弟弟妹妹泡好面,一车救济物资便运到了不远处的公园里。她顾不上吃饭,起身跑去。排了一个小时的队,领到了两箱方便面和两根蜡烛。

安置好弟弟妹妹,江永卓玛就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手挖掘埋在废墟下的被褥和衣服。挖完自家的东西,一家人又走了近一小时的路,去了爸爸的一个朋友家。爸爸说:虽然家里也遭了灾,但还是要尽一个朋友的责任。

江永卓玛知道,爸爸说的责任,其实是爱。人在难处,最需要的就是爱。如果姐姐在,她也会这么做的。一提起姐姐,妈妈就不停地哭、不停地转经。而江永卓玛不能哭,因为她知道如果她一哭,爸妈会更伤心。她只能躺在媽妈的身边,望着帐篷顶给姐姐念一个小时的经。震前,姐姐每有空闲就会为她祈福,祝她永远开心,永远漂亮;现在,她也要为姐姐祈福,祝愿远在天堂的姐姐永远开心,永远漂亮。还有个秘密,江永卓玛从没和别人说起过。昨晚在梦里,姐姐捧着她的脸,认真地说:“妹妹,这个家姐姐托付给你了,照顾好爸妈,照顾好弟妹,也照顾好自己。姐姐相信你会做得比姐姐好。”

江永卓玛爱姐姐,对姐姐的话深信不疑。以前,有姐姐在,她从没做过饭,从没担心过父母的身体,也从没想过该为这个家做点什么。仿佛是一夜之间,江永卓玛长大了,学会了照顾弟妹、安慰父母,也学会了耐着性子去领救济物资……当记者走近她时,她说:姐姐会给我力量,我会成为一家人的主心骨。因为姐姐说,我也是一株高原上的格桑花。

篇17:远处的格桑花散文

芦笛岩那一带又开满了格桑花,花期可持续两个月之久。一朵一朵,红色的、粉色的、黄色的、白色的,谁也没有忘记开放,风姿绰约的样子点缀了郊外好大一片草地。

格桑花据说生长在青藏高原,藏族把它作为幸福与爱情的象征,所以也叫幸福花。藏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不管是谁,只要找到了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美丽的爱情与幸福。其实传说岂能当真呢,这只是藏族人民对幸福与美满爱情的期盼与向往罢了。

格桑花初始开放时的盛况让人惊讶,成片成片的样子,好似爱情初始时的不可遏止,充满了激情与遐想。一朝情动时,那片天空浮云悬荡,星月幽渺,如同柏拉图的`洞穴,以及水月中朴朔迷离的影子,让你看不清楚未来的方向。可是永恒的激情浪漫是不可能的,一如格桑花的花期,再美也有凋谢的时候,回归现实生活的朴素状态。无非是“薄薄酒,胜茶汤,粗粗衣,胜无裳”的现实。

不过人的生命历程本就是丰富多彩,形形色色,也应该有一些激情的存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活力,至少证明我来这世上也曾体验过世间百态,认真的活过了。

我喜欢站在远处观看那一大片的格桑花海,朦朦胧胧又不失真意,风来时,你推我攘,好似各色鲜艳的蝴蝶扬扬起舞,更多了些梦幻的色彩。我想若是我走上前,可以更清晰的看清楚她们的样子,只是拿什么来成全我心中那份美好的想象呢?也许我会看见某一朵残败的花,也许会看见某一处花丛的不完美,我没有三国时孔明的先见之明,更没有庄子击瓦而笑的淡然,索性干脆我不去发现她们的不完美,也许心里反而会少了许多遗憾的可能。

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不论是花还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总是存在我们的心中与想象中,常常经不起真实的面对。我们也常感叹喜新厌旧,其实厌的不是旧,而是日复一日,因为时间的浸润以及想象距离的缩短,曾经那份美好的想象被真实所替代了而已。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格桑花西部助学】相关文章:

从美国西部开发看我国西部发展05-18

西部区域05-26

西部计划志愿05-26

西部怀想散文05-07

西部法制报05-20

西部国企员工05-12

西部落后地区05-30

给西部的信05-22

西部的精神诗歌05-26

西部文化产业论文04-17

上一篇:钱伟长教授与江南大学下一篇:巾帼示范岗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