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形象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4-04-26

对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形象管理的几点思考(共9篇)

篇1:对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形象管理的几点思考

构建和谐城市

近年来,城市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城市不仅是决定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还是影响该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途径。社会发展到今天,城市已经不仅仅是对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生活秩序的建设和维护,事实上,城市日趋表现为对城市这一代表城市的无形资产所进行的维护和。城市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城市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更是一个城市获得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从城市角度看,城市的核心在于城市文化形象、城市产业资源和城市创新能力。

城市文化形象

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城市的基础就是城市的文化形象。因此,要树立城市,首先就要对城市的文化形象进行识别和。城市形象的定位和识别是一种主动的策略安排,表明城市者希望城市如何被认知。

城市识别一般要从城市时空属性、城市核心价值、城市文化内涵、城市个性气质四个层次来加以规定和提炼。香港的城市形象表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并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香港从2000年初便委托国际设计及调研公司,在香港和世界各地就香港的城市形象进行调查,最后确认香港城市的核心价值是“文明进步、自由开放、安定平稳、机遇处处、追求卓越”,而香港所具备的精神特质则是“大胆创新、都会名城、积极进取、卓越领导、完善网络”。为与香港的文化特质相契合,香港又制定出“亚洲国际都会”这一城市的主题定位,集中体现了香港作为通往中国内地和亚洲其他经济体系的门户地位。香港对城市文化形象的成功定位和,不仅构筑了香港城市的坚实根基,也促进了香港经济的成功转型,其宝贵经验值得内地城市加以借鉴。

城市产业资源

城市的产业和企业不仅是城市的经济支撑,也是城市活力元素的重要来源。因此,对城市的产业结构特色进行系统分析,并对城市产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将极大地促进城市的建设。具体来说,我们首先应当加大城市与城市产业的关联度,使城市根植于产业优势。以广州为例,广州云集了日本丰田、本田和日产三大制造厂商,再加上正在洽谈的韩国现代、法国雷诺,广州产业优势显著,并且已经在行业树立起了强大的城市形象。广州市可充分利用广州的产业资源,效仿美国的底特律,使自己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城。不仅如此,与企业还可通过协商、合作和激励的方式来进行城市的与推广,以确保城市的及相关资源的最优配置。例如青岛早在“七五”期间,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名牌战略”,开展争创“青岛金花”的活动。多年以来,、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密切的合作和协同,孕育了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岛啤酒、双星等一批名牌企业,探索出一条以名牌企业成就城市的成功道路。

城市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力的核心,也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城市文明的进步史,就是一部无止境的创新史。正因如此,城市者在城市的塑造过程中,若要避免“千城一面、千街一面”的现象,树立别具风格的城市特色,就要加强创新能力的建设。举例来说,“合纵连横”是城市创新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全球化和交互的背景之下,加强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战略联动,是城市得以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其中,开展投资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联手打造地区,是城市建设的新趋势,譬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长三角都市圈”、“大上海都市圈”等区域,以及内蒙、河北一些城市所积极响应的“大北京”概念等。这些区域合作、合纵连横的城市策略都突破了以往单个城市孤立发展的局限,有效地优化并整合了区域资源,使城市的效应得以实现最大化。

总的来说,城市文化形象是城市建设的发展前提,城市产业资源是城市建设的经济支撑,而城市创新能力则是城市建设的动力源泉。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和正处于一个从传统城市模式向现代城市模式转型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处理好城市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做好以城市为导向的城市工作,将有助于我国的城市建设朝着更加健康和合理的方向发展,对此我们翘首以待。

篇2:对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形象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覆盖面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伴随着经济成分、利益格局、分配方式的多样性,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和方式,了解和掌握居民群众在想什么,在干什么,有什么疙瘩需要解决,有什么问题需要疏导。从而把广大居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上来,引导到追求共同理想、共建美好家园上来。目前社会上仍有个别深受“法轮功”迷惑,尚未与邪教组织划清界线的人,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对居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覆盖面,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和重要。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先进文化是位于时代前列,具有鼓舞、引导、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能够催人奋发、团结向上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正是为了把社区内各个层次、各个界别、各种人员团结和凝聚起来,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用民族的、科学的、进步的文化代替没落的、颓废的、反科学的文化。形成“共建、共创、共享、共荣”的价值观念和“同地而居,共创繁荣,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把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适应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党政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大量社会管理、居民服务、公共事务从政府、企业的职能中分离、转移、延伸出来,大量由单位直接管理的“单

篇3:对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形象管理的几点思考

1 校区与城市环境的融入

浙江树人大学桐庐校区的建设是浙江树人大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它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浙江树人大学的进一步发展。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校址的选择。如中国古代著名的五大书院都设在依山傍水之地,以“引起学者清醇之兴趣,高尚之精神”(蔡元培语),据记载:“白鹿洞书院在庐山五老峰下有林泉之胜;岳麓书院在岳麓山抱黄洞下,背陵向壑,木茂而泉洁;嵩阳书院在太室山南;书鼓书院在回雁峰下;茅山书院在三茅山中”。浙江树人大学桐庐校区位于著名风景区大奇山脉余脉的末端,大奇山像一道弧形的屏障,怀抱着整个校园,校园北面富春江,依山傍水,地理位置可谓极其优越。

整个校区秉承“奇山秀水、育英尚贤”的现代校园建设理念和“开门见山、显山露水”的生态校园设计理念,再现了江南校园以山、水等自然元素为特征的传统风貌,融入和延伸到自然山水中,大奇山的怪石、溪瀑、鸟语花香、茂林修竹、平湖芳草、果园等自然的山景、水景是校园环境营造中最宝贵的财富。

按照溶解校园的原则,校园与外界的边界采用栅栏、围墙、防护林等,其中南面、西面位于山林内,北面临近320国道,边界可采取植物种类多样、季相明显、层次和色彩丰富的带状边界绿地,既形成丰富的景观,增强了校园的可识别性和意象性,又营造出“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文化意境。校区的建设充分体现对社会开放和与资源共享的理念。

高等院校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国外,一些著名的大学如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德国的海德堡大学等,都十分重视将校园自然美景(山川、运河、湖泊)、历史建筑(博物馆、书店)和文化活动(民间艺术节、书画展览节)作为所在社区和城市的重要的游览观光资源善加利用,这恰恰印证了校园景观环境与城市生态的互动和共生。

同时,校园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望子成龙的父母可以带孩子看看大学,以激励孩子读书的决心;已经参加高考的也提前感受一下大学生活。当然,除了学生和家长外,校园还给一些喜欢到高校去参观的人提供了各种机会,如欣赏高校的美景、参加体育锻炼、借阅书籍、旁听大学讲座和感受文化氛围等。

2 校区的建设带动当地的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是以知识为经济发展的基础,以高科技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以知识创新为知识经济的灵魂。拥有知识,拥有科技,拥有高科技人才,而且能不断创新知识和新科技的大学,在知识经济时代,将可能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所拥有的知识资本、人力资本,可以直接转为生产力要素,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直接成为经济运作过程。也就是说,大学将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进经济社会的中心。如何进入经济社会的中心,产、学、研一体化应是一条途径,这不仅是合作,而且是一体化。

有人计算了诺丁汉大学对诺丁汉经济的影响,其中教职员工在当地支出的比重是22%,学生在当地支出的比重是43%,学生中在当地支出的最大部分是住房与租金85%(教师这部分的比重为15%,这意味着教师流向了诺丁汉以外的地区)。完全可以让研究生做同济对杨浦以及上海的经济影响,包括对当地企业的影响(需要的以及替代的服务等)、对当地家庭的影响(当地人的就业与收入等)、对当地政府的影响(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等。

大学对区域经济的前向关联有下列主要影响:1)一个区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保留住其大学生,大学将通过对这些大学毕业生进行所需的培训来增强当地劳动力的素质;2)大学的存在能够刺激企业在该地区扩展活动,以充分利用它们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企业的进入);3)大学里高素质的教职员工可以为地方发展部门提供专家建议,也可以为当地企业的各种与商业有关的活动,例如营销、财务以及产品开发,提供专业咨询。比如,经济学家经常参加其大学所在地区的区域发展项目的评估,工商管理学院为本地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定制的课程,工程学院可能参与到当地企业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开发等;4)一个地区大学的存在能够加强该地区的文化与经济吸引力,因此能够提高该地区在流动企业和高素质人才中的形象。

桐庐县距杭州市58 km,具有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近年来,随着“工业强县、环境立县、开放活县、和谐兴县”战略的不断推进,全县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增长,总量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全县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不断推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桐庐县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已成为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活力的重要途径。建设浙江树人学院桐庐校区,是桐庐县在举办高等教育机构领域进行的探索和尝试,项目拟通过由县政府提供土地,并与树人大学共建校区建设领导小组的方式,与浙江树人学院联合共建树人大学桐庐校区。项目的建设不仅能为桐庐县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提供有力依托,还能通过校区建设,带动教育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促进桐庐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教园区、高科技园区打成一片,营造起浓郁的现代科技文化氛围,必将激发起教师和学生献身科学的强烈愿望,成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选址理念的最佳典范。

3 结语

浙江树人大学桐庐校区的建设是浙江树人大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它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浙江树人大学的进一步发展;浙江树人大学桐庐校区的建设是桐庐县发展的有力引擎,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城市向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使其更符合整体生态的原则。浙江树人大学桐庐校区的建设在合适的时间选择了一个合适的地点采用了合适的方式,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是值得借鉴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朱宇恒.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规划概述[J].建筑学报,2004(1):29-31.

[2]于文波.美国蔓延之后的规划运动及其事实[J].人文地理,2004(4):55-59.

[3]宣勇,单玉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建设中高等教育理念的融入[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2,30(3):302-307.

篇4:对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形象管理的几点思考

首都城乡环境问题作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综合反映,由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制约和各种社会矛盾的影响,加之当前又进入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综合性和紧迫性。

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复杂性、交叉性和综合性涉及到产业、规划、建设、人口管理等诸多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与城市治理已超出单一部门管理范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实际需求提高,城市管理与环境建设中的社会、人文等因素越来越重要,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力量越来越凸显,人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以及自然之间的协调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最终还是人的行为管理和社会管理。

因此,推动首都城乡环境建设的发展需要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客观分析环境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制约因素,从战略层面提出整体思路和对策。首都环境建设应着眼于大环境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建设世界城市为目标,注重把奥运环境建设成果转化为长效机制,注重人与城市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和谐、宜居、绿色、环保的首善之区。

一、建立健全首都环境建设的统筹协调机制

在北京奥运会筹备期间,北京市成立了“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负责统一指挥、组织协调和督促落实城市环境景观、市政设施等建设和整治任务,有力推进了城乡环境建设,明显提升了首都整体形象。前不久,经中央批准成立了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作为首都层面的高层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负责统筹全市环境建设资源,开展相关规划研究,协调中央单位、驻京部队、各部门、各区县开展环境建设工作。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进一步明确综合协调、督促落实首都城乡环境建设、市政设施建设、环境秩序整治等职能。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作为一个议事协调机构,正积极探索和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

环境建设需要政府与全社会共同行动,需要建立政府与社会协同联动的环境建设新机制,从而使党委、政府、人民团体、事业单位、企业、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和广大公众紧密结合自身的职能任务和系统的实际特点做起,从自身做起,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多管齐下、群策群力、群管群治,从制度和体制上使环境建设落到实处。

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协同联动,关键是完善政府内部即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只有建立起政府内部的协同联动,才能更好地带动和推动政府与社会的协同联动。建立政府内部的协同联动,关键在于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如何准确定位和切实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如何调动和发挥国家有关部委和中央有关单位在环境建设中不可替代、不可多得的作用。在这方面,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可借鉴首都绿化委员会多年来形成的一系列的经验。

同时,政府与社会协同联动是推进首都环境建设的关键所在,但政府与社会协同联动的关键是各个部门如何立足部门职能参与和推动环境建设,特别是作为国家部委和中央单位如何支持和参与首都环境建设,建立起国家部委、中央单位与北京市、区县、街道相关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推进首都环境建设科学发展。可以借鉴一些部委支持地方相关建设的范例,如民政部支持深圳市推进民政改革和社会管理的做法,让各部委积极参与和推动首都环境建设。另一方面,社会各界如何参与和支持环境建设问题,如从社区垃圾分类处理、公共环境卫生维护等方面入手,动员和鼓励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逐步形成社会与政府协同、公众参与环境建设的良好局面。环境建设与社会诸多方面密不可分,这就需要市住建委、市环保局、市教委、市社会办、市农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与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密切合作,率先动员公众特别是城乡居民、学生、团员青年、工人、妇女儿童、志愿者等积极参与环境建设,探索统筹协调、互助互动、合作共赢的新机制与新模式。

二、不断创新首都环境建设的理念

城市生态环境、市容环境、秩序环境和市政设施环境等共同构成首都城市运行与生产生活的公共空间和环境体系,作为整体环境构成城市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形象和城市竞争力。因此,北京城市发展需要确立首都大环境、大管理的理念与内涵,需要把单一环境建设、城市管理转变为综合环境建设和城市综合治理,需要把技术层面的环境与城市治理转变为技术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层面的综合的环境与城市治理,亟需把简单的环卫理念、城管理念转变为科学系统的环境建设与城市治理内涵、外延和价值理念,需要把人的生存发展与环境建设、城市管理统筹考虑,明确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扫清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法制体制机制障碍,这些都对原有的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理念、发展目标、体制机制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战。在应对挑战中改革创新,在改革创新中推进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实现新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宜居、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发展理念,树立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围绕建设“人文北京、绿色北京”、宜居城市、和谐首都,做实做优首都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新规划、新目标、新战略,实现首都环境建设新治理、新协同和新发展。

三、注重完善首都环境建设的法制体系

不论环境卫生还是整个环境建设,不论市容市政管理还是整个城市管理,其核心和实质都是管人和管事。管人、管事就离不开政策法规。为此,要健全完善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发展规划体系、折子工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尤其是要建立健全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配套法规制度,完善保障目标化发展、机制化运行、社会化参与、市场化改革的法规制度,形成具有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反映首都特点、切合北京实际的科学发展制度体系,做到细化、量化、优化、规范化、标准化、配套化、可操作化、可持续化,确保依法规划、治理、建设、保护、使用环境与城市,依法推进首都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科学创新发展。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特别是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国土资源、财政等部委应该在政策支持、规划审批、建设投入等诸多方面给予必要支持。

四、着力理顺首都环境建设的体制

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的成立,使首都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有了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构。科学定位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职能,建立健全首都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统筹协调、综合治理、合作共赢、科学发展的体制,当务之急是要研究探索如何把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作用发挥出来,把工作开展起来、把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统揽起来。过去“08办”是借筹办奥运契机,以行政手段来整合行政资源,推动环境建设,加强城市管理,但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不完全具备这样条件,因此应当在理顺体制、整合资源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善用统筹协调和规划,整合各方面资源,把相关部委和部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二是要善用改革创新手段,加大推进政府购买环境服务与城市管理的力度,把市场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三是善用社会动员,把志愿服务与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有机结合,把社会力量调动起来;四是要善用中央和地方财力,争取中央和市、区县财政的更多投入,把公共财政投入增长起来。同时,各区县也应在理顺体制方面,结合实际需要做些努力和探索。

五、健全完善首都环境建设的机制

要健全包括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政府主导机制、分工负责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统筹协调机制、预警应急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沟通协商机制、监督评价机制等创新发展机制,依靠健全机制推进政府主导、分工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市场调节、协调发展的首都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新格局。当前尤其要重视和加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机制,推动社区居民、大中小学生、干部群众和社区、新社会组织、新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等参与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实现共建共管共享。因为这些主体都有积极性,关键在于如何发动和调动,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与相关部委办局应在这方面共同做些探讨性的工作和努力。要重视推动和创新政府购买城市管理与环境建设服务,通过服务外包、市场竞争、委托经营等方式,使政府购买服务有更多更大的突破,发育发展足够市场主体,真正形成城市服务和环境建设的市场机制,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增加绩效。

六、努力形成善治

不论城市管理还是环境建设,都涉及到政府、企业、社会等诸多方面,都离不开政府主导、舆论引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综合治理。必须把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发展方式转变、发展理念转换有机整合,把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把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专业推动有机结合,把政府决策与公众听证、专家论证有机运用,把环境管理、城市管理与社会管理、社会动员、社会服务有机互动,把信息公开与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有机协调,把政府整合、社会整合、制度整合、资源整合和利益整合有机统一,切实达到环境善治和城市治理的责任性、透明性、参与性、有效性、一致性、回应性和法治、公平与包容。

近年来,由于大面积旧城改造、市政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使首都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成效显著,但同时也存在小广告治理、垃圾处理、“城中村”脏乱差、城乡结合部有待整治等现实问题,严重影响了首都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协调化发展。首都环境建设委员会应抓住这些重点难点焦点问题,依靠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综合治理,科学整合各方面资源、力量和优势,形成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合力、动力和活力,更好地促进首都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科学发展。需要强调的是,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更需要把维护最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公众真正拥有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善察民情、善听民意、善聚民智、善用民力,努力实现民有、民建、民治、民享。

七、科学分类分级管理

把经济功能分区概念引入首都城市管理与环境建设,划分首都政务和社会功能区来科学分类管理。首先,界定首都政务功能区,如政要服务区、政务活动区、政务影响区等。这些地区的范围不一定公开,首都环境委建设委员会也不需全部介入其管理,但应与中央相关部门沟通,明确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的管理职责、任务和标准,同时通过立法等机制解决这些地区特殊管制的法律依据。其次,划定不同社会功能区,制定不同的环境建设标准和管理措施。社会功能区划分可以区域功能和人口活动特点为主要依据,如商业中心区、交通枢纽区、居住区、公共活动区等。但同类地区因其地位、区位、职能不同,应制定不同的环境建设和管理标准。如首都机场作为国际窗口,应按国际标准和水平进行建设与管理;西客站、北京站、北京南站等作为面向国内窗口,应以满足国内游客需求为主,实行国内一流管理;金融街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其区域城市形象、环境建设和管理更多体现国家金融区的特色;中央商务区,应突出繁华兴旺的商业氛围和充满活力的都市文化气息。再次,运用科技创新手段科学管理。在注重提高城市管理与环境建设队伍综合素质,善于学习、借鉴和吸收域外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同时,坚持依靠科技创新管理手段,注重城市管理和环境建设的信息化建设,把GIS、RS、GPS、CA与视频、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集成运用于城市管理与环境建设,加快推进智能城市管理与环境建设,切实把不同功能区建设好、管理好、服务好、维护好和发展好。

总之,首都北京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加速现代化和日益国际化的过程之中,不论是加强城市管理还是推进环境建设,既要考虑现代大都市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一般特点,更要关注首都的特殊地位、独特特征和特有职能,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四个服务”和批准的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不断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形成环境建设与城市管理的新格局,进一步加快推进“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科技北京”和世界城市建设。

篇5:对城市品牌建设与城市文化形象管理的几点思考

蓟县市容园林管理委员会

张红静

摘要:本文概述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在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城市园林绿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简要的提出了几点思考,为逐步实现园林绿化和城市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绿化 存在问题 思考

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

一、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园林绿化是创造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要求满足其物质上的需求外,还要求满足其精神生活需求,这种需求当到了小康阶段后就变得日益强烈了。例如目前,每天清晨都有大量人员涌入公园、绿地,有的爬山;有的打拳、舞剑;有的跑步;有的歌咏。不少公园仅进园晨练的就数以万计。在其他时间里进园赏景、观花,从事露天跳舞和开展拉琴、唱戏、打扑克、下棋等自娱自乐活动的人也是络绎不绝。特别是老人和康复中的人则把公园视为每天必到之处,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处场地,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返朴归真、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园林绿地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绿色的环境可以使人们产生安宁、祥和的感觉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2.园林绿化可以调节气候监测、改善环境。尤其是在现今全国各地出现雾霾天气数量日益增多,空气质量下降,PM2.5空气质量指数(AQI)多次出现严重超标,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植物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其自身构成的绿色空间还对烟尘和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另外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的作用。园林绿化还可以通过植物地下根系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即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等城市的带状绿地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季节的城市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使风速减低起到防风的作用。还可利用敏感植物监测环境污染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理。

3.园林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景观,展现当地独特的文茂风情。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是城市园林绿化的总体目标。城市绿化不仅具有优化城市环境,营造良好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同时也能促成建立文化历史、地理空间相互融洽与和谐的氛围。它可以丰富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内涵,体现城市的绿色文化特色。如穿行于椰林夹道的城市街道就会体验到南方沿海城市特有的风韵,而徜佯在白桦掩映的林荫道上便会感受到北方城市的风格。例如:日本北海道静内町的20间樱花大道长达7公里,是日本首屈一指的樱花林阴街路。这种道路绿化,充分体现了日本的北海道樱花文化。反映了日本道路绿化的特色。因路宽达20间(约合36m),道路也因之被命名为“二十间道路”。

二、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园林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绿化行业规范缺失。二十一世纪是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以城市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成为二十一世纪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二五”城市绿化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法制化进程;全面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城市绿化条例》和配套的《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规范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管理制度,建立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养护管、质量监督制度。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城市园林绿化法制化和标准化工作迫在眉睫.目前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尚缺乏统一的《园林工程监理规程》、《屋顶绿化规范》、《立体绿化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养护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合同》等行业规范。而且除了北京等少数几个省市发布了地方规范外很多省份尚未发布此方面的地方规范,因此造成部分的绿化规划、设计、建设、监理和养护工作缺少具体可参照的标准,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2.此外城市园林绿化的总体规划滞后,设计理念陈旧、落后、缺乏创新。很多城市还是停滞在先建设后规划,城市的绿化没有总体的规划,没有准确的绿化设计定位,设计还是停滞在“管绿”的阶段,停滞在种草、栽花、植树的阶段,不能有效的为城市增光添色,不能满足美化人居环境、美化市容的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城市绿化设计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绿化设计人员,他们的自身技术素质和业务水平相对薄弱也是制约城市绿化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设计方案粗制滥造、园林设计人员鱼龙混杂,致使园林设计水平良莠不齐。在设计问题上,当前有的城市绿地刚刚走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误区,又踏进盲目投资、铺张浪费的旋涡。以园林铺地为例,许多城市广场的铺地,面层花岗岩材料只需选择20—30毫米厚就能够满足使用和观赏要求的却要以更厚的花岗岩代替;花坛、台阶用20毫米厚的花岗岩贴面就能够满足使用和观赏要求的却要采用整块花岗岩块石砌筑。此外,对水资源的浪费也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甚至在水资源严重匮乏、游人量少的地段还建设大面积的水面和喷泉,这种“逢园必水”的做法很多时候造成了资源浪费。

3.老城区绿地率不高,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不广。通过近年来的绿化建设使城市绿化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城市绿化面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特别是老城区中的中心城区绿地率低下。我国1998 年城镇人口约占30%,据预测,到2030 年我国城镇人口可达60%。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会使小城市增多,大城市扩大。城市是人口大量聚居的地方,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对市民的身心健康影响至深。而老城区又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因此提高和完善这一区域的绿化尤其重要。目前城市绿化最大的难题是旧城区缺少可绿化土地,而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但屋顶绿化建设屈指可数。

4.城市园林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近年来,城市绿化建设已被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绿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步伐进一步加快。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已被政府和市民所共识。但应充分认识绿化养护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已成为城市绿化工作的当务之急。绿化养护资金缺少、绿化养护管理体制不顺是当前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绿化养护资金是决定养护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出现一部分城区的绿化养护仍由政府承担绝大部分,居住区无物业管理造成绿化无人养护,部分居住区有物业管理但养护费用标准偏低的现象使得居住区绿化养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甚至出现了一年绿、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此外部分地区绿化管理机构设置也存在问题。5.广大人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保持、爱护绿化成果思想意识淡漠,公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国家制度、法规还不健全。随处可见城市的绿地、公园、道路绿化带内的草坪、植被、树木被肆意践踏、毁坏、甚至遭到恶意砍伐。

三、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思考建议

1.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首先要完善城市绿化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城市绿化工作要有一个新的突破,关键在于有一个前瞻而科学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并结合城市现有的景观风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公共绿地的应急避难功能编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明确近期发展目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城市与自然共存”的原则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城市组团之间、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建设高标准的区域型绿化隔离带,突出各区的独立性。利用城市外围山地、水面、海滨、滩涂、河道谋划建设城市周围大面积的森林和沿河道、道路的生态环境绿廊、高效农田林网,充分利用郊区自然景观建设风景林地和自然保护区拓展人与自然融合的空间。要在城市周边规划建设大型苗圃、花卉生产基地、花卉市场,鼓励和支持郊区农民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城乡一体共同发展。

2.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说完规划其次就要谈谈设计,规划如果是面,那么设计就是构成面的点。首先设计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大力搞好创新。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绿化方式历来都受到人们的喜爱,也被人们所熟识,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继承,同时还必须大力创新,否则就没有了生命。为要实现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绿化设计师要转变认识、放开眼界。说转变认识,就是要从狭隘的绿化中摆脱出来。绿化不但要绿而且要美,并且还要联系周围环境,要将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从位置、体量到色彩,处理得和谐,与绿化效果浑然一体。再之还要放开眼界,就是不仅要注重平面绿化,还要注重立体绿化;不仅要进行地面绿化,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力争搞好屋顶和阳台的绿化。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景观,扩大了观赏面,更重要的是由于覆盖率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能够更好地发挥绿化效果的整体作用。最后因地制宜、优化绿化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城市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绿化设计突出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集中力量在城市主要路口和繁华街头营造一批人文景观结合城市绿化布置有特色的城市雕塑、建筑小品和游憩设施展现城市的乡土风情提升城市品位。新城区以大面积的绿化种植为主,而老城区由于绿地面积有限,其绿化建设应以改造为主,结合城市居民活动休闲的需要做精做细营造不同的城市绿化风格。合理配植绿化树种并大力提倡使用成本低、适应性强、本地特色鲜明的乡土树种,优先选用抗旱、节水、易养护的植物。

3.加强城市园林绿化的管理,绿化工程方案设计、施工管理固然重要,但绿化养护更为关键。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实际上要想获得园林绿化工程的理想效果,还要在园林绿化施工的全过程中始终重视园林养护管理工作。园林绿化养护在绿化工程施工结束后显得更加重要,只有精心养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绿化成果,才能充分体现绿化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人文价值;才能真正成为城市的亮点,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园林绿化养护的投入,合理分配建设与养护的资金,不能出现今年建明年死,后年继续建的局面,要实现建一个养好一个,抓好绿化施工质量的同时抓好养护的质量也同样重要。此外还应进行物权、责权分离,多年来,园林系统都是按事业单位加以管理,这种局面、这种管法很不适应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应该根据政事分离、政企分离、重心下移的原则进行体制改革,从体制上、机制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应该研究解决资金投入、合作经营以及土地使用、农业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应该从政策上鼓励社会、单位和个人兴办园林事业,从事园林设计施工和苗木经营等活动。可以预期,通过改革开放定会激发出巨大活力,定会使城市绿化事业蓬勃发展。建设和绿化管理中,4.要把发动群众参与园林绿化和加强法制相结合。城市绿化是一项公益事业,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离开社会和群众的支持参与是不可能办好的。为使群众能热爱并积极参与,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地进行有关园林绿化和人类关系的宣传教育,进行有关树木花草种养知识的宣传教育,以提高其认识,培育其兴趣,力争把爱护园林绿化形成社会风气,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养护管理法制化--城市里的一切绿地、树木,不论所有权属于谁,都是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做好所有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使其茁壮生长,是发挥绿化效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与发展具有同样意义。我国法律、法规已经规定,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也不准损坏树木、侵蚀绿地。绿化事业发展到目前的水平,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把绿地、树木、养护、管理列为所有者的责任。国外在城市绿化管理中,不乏这方面的先例。需要制定不同的养护质量标准,把养护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市民中去,建立赏罚法规。最后,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关键是靠人的管理,在这个方面我们要做到“两要”:要面向社会需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要加强园林管理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和业务素质教育。城市绿化管理的成败得失,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才的有无和多少,因此要把人才培养工作当作一项根本大事来抓,根据全社会的需要,采取多渠道多方设法加大培养力度。园林绿化事业所需人才是多类型、多档次的,要按所需类型、档次分别加以培养。既要注重通过学校的培养,也要注重通过实践自学培养和继续教育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除了进行知识性、业务性教育外,更要重视品德教育,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没有强烈的事业心,纵有知识懂业务,也成不了对人民有用的优秀人才。

目前,城市绿化建设对城市的名片效应开始日益凸显。“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自然、人文浓缩的精华,是一个城市最具体、最直接、最现实的品牌,是一个城市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缩影。城市名片既能反映城市的自然、人文、历史与现实,又代表城市的形象、气质和品格,引领城市的发展、进步与和谐,彰显城市的精神、内涵与追求。可见,城市绿化管理工作任重道远,我们每一个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人员都要勤恳务实、开拓创新、立足本职、共塑辉煌。

[参考文献]: 姚景权

谈西宁的生态园林建设

生态园林论文集续集 2 王寿

城市绿化事业发展政策的再思考

生态园林论文集续集 3 谢怀建

城市道路美与城市特色建设

重庆建筑 2005/1 4 罗蒙

深圳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策略

中国园林 2000/4 5 杜桂祥

大力推进绿化建设 实施可持续发展

园林 2001/1 6 张宏

强化生态观念 建设生态城市

篇6:关于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建议1

城市建设既是提升地方形象、实现和谐人居的现实需要,又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近几年,江苏省建湖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城市品位明显提升,初步展示了“全国文明县城”的风采。按照建设沿海新兴城市的目标定位,建湖县政协经过深入调研,建议在城市建设与管理中注重把握以下几点:

一、规划与建设相统一

1、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建设,以高起点规划提升城市品位,瞄准苏北苏中一流,准确把握城市定位,彰显独具建湖特色的城市风格,向适宜居住的水乡生态园林城市迈进、向适宜创业的沿海新兴中等工业商贸城市迈进。

2、把产业发展纳入城市规划与建设之中,依托石油装备、节能灯具、航空航天等特色产业的支撑,促进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通过专业市场、现代物流和科技创新服务,构筑共建共享的城市平台,放大产业的集群效应、联动效应和辐射效应。

3、对重要规划建设项目,通过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举行听证、动态巡查和跟踪监管等,增加透明度和认知度,增强执行力和公信力。

4、城市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规划,坚持建一项工程,创一个精品,出一个亮点。

二、新城与老城相融合1、在推进城南新区建设的同时,加快城北片区拆迁改造进程。在改造新建时留足公共用地,增加绿地面积和健身场所,不断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改造一块,提升一块,切实改善老城区的 1

人居环境。

2、新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改造,应注重建筑风格、人文特色、水绿风情的有机融合。

3、县城三环路网体系既要建好干道,也要连接支路,促进县城交通的微循环。

4、严禁乱搭乱建,加大违章建筑拆除力度,降低拆迁的难度和成本,推进城市和谐有序发展。

三、局部与整体相协调

1、沿街建筑应适当退让,高低楼应注意协调,建筑群不宜过密,留足绿地空间。尤其是沿街南侧的高层建筑不宜过高过密,应考虑过渡空间和采光空间,以提高城市的通透性。

2、更多地引进综合实力强、开发水准高的大型开发公司,建设规模较大、功能较全的小区,力求达到开发一个小区、建设一片新城。同时对原有老小区整合改造,逐步解决小区碎片化问题。

3、街道、片区的建筑风格、建筑样式、建筑色彩要相对协调,一街一景、一路一品,打造各具特色的商业街、文化街、美食街。

四、地上与地下相配套

1、根据地面道路和建筑物布局及其功能,超前编制地下管网详规,统一建设地下给排水、供气系统和管线网络,解决地上与地下不够配套问题。

2、供电、电信、广电、移动通讯等部门应加强合作,尽量实行一管多用,使地下管网一次铺设到位。对地下管网建设滞后的地段,要统筹协调,同步施工,避免地面“一破再破”、反复修补。

3、加强城市消防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消防网络,特别应重视高层建筑的消防,确保城市消防安全。

4、在地面增设车库和停车场的同时,加大地下和空中停车场规划建设力度,力求更多车辆进场入库、有序停放,以缓解停车难问题。

五、软件与硬件相兼顾

1、综合利用地域资源,彰显水绿城市特色。应象利用砖瓦厂取土废塘打造“双湖公园”那样,做足水绿文章。定期清洁沟塘河道,正常排污换清,整治滨河绿地,拓展公共绿地,完善道路绿化,管护小区绿化,达到沟河清水流,岸边披绿衣,城市园林化。

2、开办市民教育广场,组织市民轮训,规范市民的日常行为;加大各类文明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市民崇尚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家庭美德、塑造个人品德。

3、大力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社区文化网络,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淮杂“非遗”品牌,打造淮杂传承基地,进一步放大淮杂特色文化效应。

篇7: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

白塔镇泮怀宇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来的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最方便、高效、环保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下谈一些个人对仙居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

一、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认识

1、生态宜居城市提出的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2、生态城市的内涵。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或解释是: 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在2010城

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对城市的生态城市概念进行了解读。生态城市的概念存在了几十年,二十世纪工业文明以后,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而提出的生态城市。邹院士指出,首先生态城市的核心应当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城市是三大系统协调而且良性运行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良性的城市。

3、宜居城市的内涵。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 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臵,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宜居城市又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含义。从宏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良好的城市大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人工建筑设施环境在内,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从中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规划设计合理、生活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和谐亲切的社区环境;从微观层面来看,宜居城市应该具备单体建筑内部良好的居室环境,包括居住面积适宜、房屋结构合理、卫生设施先进,以及良好的通风、采光、隔音等功效等。

因此生态城市和宜居城市从内涵上讲应该是相互交融互通的,生态的才是宜居的,或者说宜居的城市必然也是生态良好的城市。

二、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主要思路

1、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前提。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一是强化规划的前瞻性。要充分认识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纳能力,将生态宜居的理念纳入城市发展规划,认真处理好生态需求与经济需求、产业调整与环境保护、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等关系问题,使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更强。二是强化规划的针对性。要强化规划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做好城市规划“加减法”,使规划更加有的放矢。三是强化规划的制度性。要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城市规划制度,进一步健全规划委员会制度,形成由著名规划专家领衔、规划部门配合的规划体系,实现资源共享,拓宽规划思路,提高设计水平。

2、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基础。狠抓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必须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通过各种媒介大力宣传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意义,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要求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树立起“绿色消费”观念,使公众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二是必须坚持开展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试点工作。以规划环评推动战略环评,从源头上遏制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三是必须加强城市的绿化工作。绿化是体现城市生态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要在目前市区绿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3、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重点。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一是要形成合理的城市开发体系。主要是做好老城区的保护和建设,保持城市的历史底蕴。二是要搞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大水、电、气、路

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垃圾、污水治理等城市要素的短板问题。三是要重视交通畅通建设。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超前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应对道路交通可能面临的爆炸式发展。

4、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核心。提高生态产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主要针对城市近郊的农业发展,除了要增加对农业投入,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农民加大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培育和种植,增加对城市的供应。二是要对引进的工业项目进行筛选。要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高科技产业,无污染或少污染的产业。对已有的工业项目要认真抓好环保工作,切不可做透支式发展。三是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金融、物流、会展、贸易、信息、旅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逐步确立第三产业的主体地位,加速提升城市的功能质量。

5、夯实居民安居乐业基础,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根本。要想使居民安居乐业,首先,在安居方面,应通过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达到“居者有其屋”。一是进一步完善“四房”体系,平抑房价。加大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解决困难家庭廉租房问题。二是规范市场,加强监管。特别要解决消费者和房地产商之问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取缔虚假宣传、炒作房价、非法超建等行为,培育健康、有序的市场正义秩序。其次,在就业方面,通过制定积极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在以经济手段与市场手段调控就业总量的基础上重点解决结构问题。

6、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是建设生态宜居型城市的保证。社会保障主要意义在于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兜底”。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一是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要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贫

困人口的全市统一的社会救助制度,将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人员。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参与社会保障的多种形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安全是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需求。要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的防控能力,提高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处臵能力,提高打击犯罪的能力,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使防范措施前臵,防线前移,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生态宜居城市有无量化标准的问题。目前关于到底什么样的城市叫生态宜居城市还没有一个定论,但关于宜居城市,住建部发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对于这个标准大家议论很多,赞成者多,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诚然用一种标准来检测本市的宜居质量是否提高,以改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怕就怕简单的利用这种标准进行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就会导致各个城市不顾自己条件,甚至盲目的追求所谓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城市建设标准,造成很大浪费,甚至造成城市的“千城一面”。因此在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应慎重对待量化标准。

2、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软环境建设的问题。因为城市的“可见”因素(如交通、环境等)比较直观,所以城市管理者们也比较热衷于对其进行建设和宣传。事实上,诸如经济自由度、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机构的态度等这些城市“不可见”的软环境,某种意义上要远比硬件更能影响公众的生活质量。由于过于偏重经济建设而忽视环境问题,我国不少城市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宜居”现象。要想消除“不宜

居”因素,创建舒适宜人的城市居住环境,必须对城市的各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中人文关怀的问题。一个城市要成为“生态宜居城市”,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就是城市的“人文生态”:即居住在城市中的不同群体,同在一片阳光下,是不是都能感受到城市赐予的同样恩泽。如果城市管理者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对不同群体存在着不平等之处,就必然会给市民带来心灵感受的不同。从某种意义上看,精神价值方面上的不平等,比经济上的不平等,更容易给有着丰富情感的当代市民带来心灵伤害。因此,要让我们的城市在文化反思和自省中,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审美态度、文化立意和城市理念,培育出全新的城市人文精神。只有这样,一个城市才能真正成为“生态宜居城市”。

篇8:省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不同的社区有不同的社区文化特质。因此, 根据不同社区的不同特质, 正确定位本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这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例如福州鼓楼历来是全市政治的中心, 这里居民文化生活, 在品位需求上比较高。台江区是全市商贸活动的中心, 文化的商品性特征比较明显。仓山区地处闽江南岸, 学校多, 居民文化素质相对也比较好些, 而晋安区地处城乡结合部, 在传统文化方面比较有优势。由此可见, 不同社区, 应当由各自不同特质决定其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才能将社区内潜在的文化力开发出来。鼓楼区正是根据自身特点, 不是在传统民间文艺方面建立团队, 而是创立了以传播现代文明为重点, 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三山艺术团”, 在省会历年重大活动中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社区文化建设的另一个方面便是它的硬件建设。硬件建设是一个比较大的范畴, 要有一定的规划性。一个社区合格的文化设施不是只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 而是既要有标志性、形象性的完好设施, 也要有小型的居民生活社区内的文化基础设施, 既要有适合青年人的活动项目和活动场所, 也要有老年人的活动项目和场所。既要有规划地辟出成片的户外活动绿色空间, 也要注意建设好小区室内活动室, 总之, 它是全方位的, 多层次的。

切实搞好社区文化建设, 应该由政府部门牵头, 给予社区文化建设必要的指导和协调。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 主要体现在制定各类长短结合、分步实施、结合居民群众需要的各类社区文化建设计划, 并立足当前, 努力把握其内在、外在的各种联系, 使社区文化建设朝着既定的方向健康发展。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协调是指政府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 组织社区内不同组织和成员密切合作, 形成整体的社会合力, 使之达到条块结合、上下结合, 使社区文化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对于那些有条件可倡导社区自治的, 则可成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 对社区文化建设实行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据一份公众需要的社区服务调查表反映, 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服务的需求率在65%以上。因此, 对社区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共同分享, 应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一是让已有社区内的文化活动设施或场地向社区居民开放, 即从社区文化建设的全局或整体出发, 打破条块分割造成的单位文化资源封闭、利用率不高的状况, 让社区居民充分享受本社区的资源优势。二是通过政府出资、企事业单位集资等途径兴建或改建几个有一定档次的文体娱乐中心、信息交流场所、图书馆等。三是挖掘、利用优势资源营造特色, 如开辟读书角、英语角、社区名人陈列室等, 拟建情景一条街、动画一条街、美术书画一条街等等特色文化街, 让社区居民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 陶冶情操, 对社区产生浓浓的依恋之情。

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多, 要求越来越高。社区文化品牌的打造, 可以使社区成为人们思想、观念、意识交流、活动、聚合的重要舞台, 有利于社区居民公共意识、团结意识、互助意识的培育, 从而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文化品牌的打造, 首先要以人为本, 了解社区居民的结构状况, 体现社区居民的意愿, 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形成社区居民的共同合力。其次是培育几支有特色的团队。组织社区文化精兵强将, 通过以点带面, 以局部促全局的方法, 形成打造社区文化品牌的声势。再次是策划设计创意新、形式活、内容广泛的文化活动, 集中优势兵力, 打造文化品牌, 增强社区居民集体荣誉感。其四是加强交流互通。社区文化不能固守于小阵地、小社区, 而是要通过文化品牌走向大社会, 实现区域间乃至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这几年鼓楼区就是通过“三山艺术团”不断参加省市的大型艺术赛事, 打造自己的品牌, 再通过创品牌的手段, 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 只有社区居民的热心支持和共同参与, 社区文化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人们知识层次、欣赏习惯、审美趣味的变化, 社区居民对文化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饮食、家庭装潢、服饰、礼仪、旅游、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当代科技知识的传播、社会热点的追踪、艺术情趣的培养等等都是社区文化所应涉足的范围, 只有不断地根据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 才能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 才能使社区居民在参与中获得文化意识和价值取向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篇9:对城市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目前,我国城市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制约瓶颈是“问题导向有余,基础规律性研究不足”。城市管理是一个动态平衡性质的系统,其行为的有效性需要具备诸多条件。要基于经济学和管理学交叉的视角,从目标、组织、条件和空间等方面,研究和分析保障城市管理活动增效的若干条件性假设。

合理测算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并基于其承载能力来合理进行城市开发决策,是顺应城市发展客观规律的体现。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要明确城市综合承载力测算的基本思路及城市综合承载力测算中的关键问题。城市综合承载力不仅需要进行定性研究,还需要进行定量测算研究,以便科学确定不同城市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城镇化科学发展。

“匹配”层面和“结构”层面的均衡状态往往意味着城市发展客观规律得以顺应的状态。要从城市与经济、用地与人口、不同职业人、用地结构、规模与资源等方面分析城市发展规律,从城市发展规律的视角深入探索城市发展理论、土地管理、城市社会管理、环境与资源管理、人口管理等城市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要基于对规律性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的把握来实现城市养老住宅的有效供给。城市养老住宅既有一定的经营性特征又兼具某些公共产品的特征。城市管理者需要研究养老地产需求的规律性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

城市空间管理创新

“软性创新”是实现东北地区二次振兴的关键。产融结合是振兴东北工业的新支点,两化融合是振兴东北地区的必由之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是振兴东北地区的重要支撑,国企改革和国资改革相互促进是东北地区改革的重大课题。应以尺度重构理论为视角,着眼于地域空间和社会空间的多维重构,分析在尺度重构过程中的发展制度和治理制度的变革,探究国家级新区的运行机制。

评价和提升城市的中心性要重点关注在城市网络中的关系和影响。由于发展水平、规模及比较优势等条件不同,城市在网络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角色。可以在空间理论和网络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网络中心性来表征城市规模分布,以便更好地衡量城市网络的整体特征。可以用中心度、中心势和网络密度等指标和参数评价城市群网络中心性,进而对我国主要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中心性评价不仅要考虑单个城市的规模和实力,更要强调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在动态的网络关系中衡量城市功能以及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分工的合理性。

要通过多规合一、一体化市场和盘活存量来推动城市土地管理创新。近年来,我国土地城镇化速度远远高于人口城镇化速度。在城市土地利用中应注意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土地利用方式的革新,要通过坚持规划的引领作用,倡导多规合一;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城乡一体化土地配置制度体系;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注重存量土地挖潜,转变土地依赖型城镇化模式;完善土地制度体系,创建城乡土地利用管制政策体系。

城市管理理论与实践创新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行政管理体系的层级中,街道层级的去留饱受争论。城市街道不宜撤销,应以规范化、权责利统一、公私合作化来创新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案例分析表明,在城市街道管理中,撤销街道办事处改革并不成功,需要加快街道组织立法进程,推进街道办事处工作规范化;明确街道办事处的事权范围,制定责任清单,实行责任与编制相挂钩,提升街道层面的统筹协调能力;推进社区居委会与服务站相分离,由社区服务站承担街道交办的事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运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提高公共服务的提供能力和质量,从而完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

要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框架体系。城市管理框架体系包括职能界定、管理目标、路径支撑、协调治理和监督体系等,该框架体系需要不断完善。要从我国城市综合管理的三大职能界定(服务、监督与协调);三级城市管理体制的目标框架设计;四大专业支撑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法制化);多元化社会共治监督体系的构建(企业、组织、社区、媒体、志愿者);三大协调治理机制的建立(规划-建设-管理的问题前置导向机制、城管委领导下的公务协助机制、社会反馈响应长效机制)及各类保障措施的规范、推进与落实(财政、编制、装备)等方面,不断完善城市管理。

要以技术创新推动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创新。近年来,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城市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对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须创新城市应急管理技术。可以通过构建基于案例推理(CBR)的城镇应急管理体系框架,研发基于案例推理的城镇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创新技术,优化基于案例推理的城镇应急管理体系创新的实现思路与方法。

要以技术创新推动城市地下空间管理创新。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深入开发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地下管线信息化采集技术、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开发技术、地下管线Web发布技术、地下管线三维可视化技术、地下管线巡线管理技术、地下管线与物联网结合等一系列技术方案,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施工等行业提供信息化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李静敏)

上一篇: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下一篇:李民同志近三年工作业绩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