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2024-04-25

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精选6篇)

篇1: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http://.cn 2006年03月06日05:03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城市建设新一轮竞争实际上就是城市文化的竞争。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开始的时候,有必要对城市文化建设作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以城市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新一轮城市竞争在现阶段出现有着深刻的经济、历史背景。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仅靠物质生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提高“中国制造”产品的文化科技含量,发展文化产业,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历史选择。从理论上来说,这也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上世纪50年代,一批美国的科学家注意到,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2%的人生产的农产品,3%左右的人生产的工业产品就满足了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于是当时就提出一个问题,当5%的人已经满足了我们社会的基本需要的时候,那另外95%他们生产的是什么呢?最后他们研究发现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产的和消费的全都是文化。因此,21世纪的城市经济主流是文化经济,在传统产业里增加的是文化价值,在新兴产业里突出的是文化产业。这种总体趋势决定了新一轮的城市竞争是文化建设之争,是文化产业之争。

城市文化建设有什么特点呢?就一个城市来说,首先它必须承载历史,反映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有的文化积淀。其次要展现现实,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现实文化产业、产品、承载的城市文化内涵。其三,昭示未来。顺应城市的文脉,发展、革新、创造属于一个城市独特的新文化。根据上述特点,我们在研究城市文化建设的时候,首先要深入地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历史遗产,深入分析文化遗产中可以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的要素资源,通过市场物化要素资源,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还要深入地研究城市现实的文化生产力,研究影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观念、体制等生产关系要素,进一步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对城市文化建设作出总体发展战略的规划。

当我们研究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时候,也必须像研究其他建设一样,始终把握住它的文化定位,既要反映城市文化建设的普遍性,又要反映其特殊性,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防止千城一面,重复建设。深入比较研究不同城市文化建设的不同内涵,找到属于自己城市的文化发展路径,打造本城市的文化名片。香港特别行政区聘请世界著名的浪涛设计公司为香

港设计“动感之都”的城市品牌,成都市聘请高级策划人员进行“大成都城市发展战略和成都市形象品牌策划”,厦门提出建“海湾型城市”,大连把自己定位于“最佳生活地”,青岛市把城市导入形象设计系统,以“和谐、卓越”为理念,提出了打造“帆船之都”、“名牌之都”的战略构想。聊城则对外亮出“江北水城”的牌子,进行策划运作,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城市文化建设要抓住重点。一是要抓城市区域文化建设的规划。二是要抓城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要注重打造城市休闲空间。一个时期以来,由于我们认识上的误区,在城市休闲空间的打造上基本上是一个空白。最近一个时期,人们终于认识到休闲也是生产力。有人享受休闲,就要有人提供休闲服务,休闲又是一种产业。我们在做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的时候,一定要把打造休闲空间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来抓。四是要抓城市文化建设的政策制定。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的工业、商业建设一样,也需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文化是文化人的事业,还要出台吸引文化人才的政策。五是要抓城市文化建设的配套建设。旅游产业被誉为最大的文化产业,古都开封高峰时每天有百万旅客,但是滞留时间不足5小时,原因就是缺乏与之配套的宾馆、娱乐、购物、休闲等行业。六是要创新文化产业建设。要结合本城市的特点,努力创造具有丰富城市个性的文化产品,形成独特的文化产业。⑦6(作者系许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篇2: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祁嘉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文系(陕西 西安710055)

摘要:城市建设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必由之路。如何处理好西方的建筑规划理念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城市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将西方的建筑规划理念视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终极标准,不顾当时当地的文化条件原封不动地加以移植,忽视本民族历史上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都是令人担忧的危险倾向。反之,系统地研究和总结当代中国建筑领域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成果,把握其中的精髓,从中华民族用几千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建筑遗产和相关资料中获取丰富的思想、智慧和力量,才是中国城市在现代化过程中保持自我魅力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城市建设;文化意义;忧思对策

The cultural thinking of city construction

Abstract: The modernization of city construction is the only way to civilization of mankind.It’s a key to tackle the relation between program idea of western architecture and Chinese culture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city construction in China.It’s thought-provoking that many people take the western architectural planning idea as the ultimate norm of city modernization of construction, regardless of the local culture of that time and copy mechanically and apply indiscriminately, neglecting the national heritage.Conversely, to study systematically and summariz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excellent theoretical results, to grasp the soul, and to seize the excellent idea, wisdom and power from architectural heritages and relevant data are very important to keep China’s own style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urban construction.Key words: city construction,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ought-provoking countermeasure

一、发展中的忧虑

应当指出的是,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建设是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中起步的,不认真地学习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就不可能跟上形势的发展,达到国际认可的水平和程度。从实际情况看,经过几年的城市化改造,作为现代文明程度标志的城市面貌可以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形象的整体现代化水平有了极大提升。然而,面对比比皆是的林立高楼,闪亮霓虹,人们沉醉其中,难免在恍惚中联想到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标志性城市的街景市容,明显感觉到我们的城市越来越“洋”了。“重庆原来是两江交汇美丽的山城,而今超尺度的高楼林立,杂乱无章,令人窒息,很多原来颇有特色的地段——山景、江景、场所,而今都不见了”。①“一些城市的特色在消失,地域特征在弱化,西方建筑的盲目效仿造成建筑风格的千篇一律”② 这种情况也普遍存在于国内建筑理论研究和高等院校的教学活动中,不要说近年涌现出来的一些新学者头脑中的建筑理念是西方的,即使是仍活跃在学术圈子里老一辈学者的研究成果中,西主中附的倾向也十分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说,在城市化建设的大潮中,中国建筑正在经历着一场从理论到实践的全方位洗礼。

二、忧虑中的思考

《辞海》中将洗礼一词解释为:“基督教的入教仪式”。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入教者便可以洗去以前的“原罪”和“本罪”,成为教派的正式成员,有权从事宗教活动了。③ 显然,“洗礼”不仅是一种仪式,其文化意义是改换门庭,重新开始。用“洗礼”来形容中国建筑

目前的状况,虽然有些无奈,但是却比较符合实际。如果再翻看一下亚洲其他国家的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我们还会发现,像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在没有形成自己的城市建设定位之前,一些城市也曾经出现过将“西化”等同于“现代化”的倾向,甚至为此还付出过不少代价。时至今日,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建筑批评的专门著作中,看到当时的学者们对一些建筑师不顾本土情况,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时一味西化倾向的指责与批判,看到这些国家的建筑师们面对各种批评所表现出来的清醒反思。的确,在建筑师的眼里,建筑不是房子,而是承载着某种民族精神的文化符号。用挪威建筑理论家诺博格·舒尔茨的话说就是:西方建筑“都是特定时期宗教和哲学主导思想的物质表现,并因此成为表达和传载(西方)人对世界和自己的存在意义之理解的象征形式……”④ 我们也可以将诺博格·舒尔茨的理论运用于解释东方的情况,将东方的建筑视为东方人主导宗教和哲学思想的物质表现,是表达和传载东方人对自己存在意义理解的一种物质形态的象征。在这样的层面上来认识建筑,我们不难发现,目前中国城市化建设中出现的“西化”不仅是现象性演变,而且是一种文化的游离: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积淀有丰富的优秀建筑理念,足以成为古老东方建筑文明重要源头之一的中国,却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另起炉灶,用西方的建筑理论和模式来改变自己的建筑传统和城市面貌,完全用西方人的思路去设计自己的家园。这样的文化悖论,显然是让人忧虑的。

西方的建筑理念与模式,是对欧美社会历史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进入现代社会以来,更是伴随着高科技而出现的工具理性在建筑领域的集中体现,其中不乏对现代化城市建设规律的总结。我们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理所当然地要认真学习和不断吸取,尤其是活跃在建筑第一线的专业人士,更应当下功夫全面了解和掌握西方现代建筑的理论和实践,以开阔自己的学术视野与设计思路。但是,作为中国建筑的业内人士,决不能就此止步,将西方的建筑理论与实践看成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唯一标准和依据。

首先,西方的建筑理念与实践,是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总结,不管如何先进,也只能是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部分或阶段,并不是人类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终极标准,更不可能成为各个国家走向城市现代化的万能良方。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传统的国家,任何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都必须首先考虑国情因素才可能深入人心。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西方的建筑理念只有依据中国的历史文明、现实条件,充分考虑民族文化传统才可能得到国人的理解和支持。前些年在一些城市不顾当地人口条件出现的“广场热”,不顾居民消费水平而出现的“别墅热”,不顾历史文化条件而出现的“高层热”……可以说,每一个项目在申请立项时,都曾经以增加城市现代化水平为理由,显得那样理直气壮,而今,当这些建设活动成为历史时候,面对那些因为不顾实际,脱离民族文化背景而造成的经济上的浪费,尤其是效果上的不伦不类,不能不使我们在陷入不尽惋惜的同时产生这样的醒悟: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仅凭西方的建筑理念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西方的建筑理念和模式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城市时需要参照的重要资源,要花大气力去学习,但是也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和冷静的头脑,以避免重犯“真理逾越一步也可能成为谬误”的错误。我们承认,西方尤其是欧美的城市化水平是非常高的,也积累了比较系统和完备的资料,翻译过来就足以成为建筑师设计时的依据和大学课堂上的教材。这样做确实可以迅速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但是,如果不对这些来自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东西加以消化,进行因地制宜的理解和运用,出现北京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中的“鸟巢事件”当然就再所难免了。“鸟巢”中凝聚的是西方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作为一个建筑产品,我们完全可以原封不动地移植过来,可是我们却无论如何无法将形成这种产品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也原封不动地移植过来。于是,这样的建筑尽管十分“现代”,却因为与中国的社会条件和文化传统之间距离太大而很难在我们的城市化建设过程扎下根来,广泛推广。

再次,对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来说,城市化建设绝不是当代社会才遇到的新事物,而是一个与这个古国有着同样悠久历史的老问题,并积累下了丰富的经验。不管是当年秦始皇建造都城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设计思路,汉唐都城规划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恢弘大气与严格的层次感,还是明清王朝留给我们的宫殿遗址,至今仍然可以成为我们设计和规划城市环境时的重要参照。也就是说,像北京、西安这样一些保存完好的历史古城,不仅有其丰富深厚的历史文物价值,同时还对我们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保持民族特色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这些城市以文献资料和实物形态体现出来的建筑理念,同样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因为这些古城之所以被世人称为“世界的奇观”,正是因为它们“平面布局匀称而明朗,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象征着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 ⑤ 在我们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不管是具体项目的规划,还是基本思路的展开,都应该将这些视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来利用,而不是完全用西方的理念取而代之。

三、思考中的突破

当今时代,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话语,每个国家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实际才可能顺利完成这一历史进程。著名学者钱穆先生在总结历史发展时曾经指出:“人和社会制度都需不断生长,又须在现实环境现实要求下生长,制度决非凭空从某一理论产生,而系从现实中产生的。” ⑥ 钱穆先生这里虽然没有谈建筑,但是,切实可行的社会制度需要适合现实国情,一个好的设计规划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不重视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不重视当时当地的现实情况,而是以“洋”为主,以“己”为辅。不但不符合现代城市建设整体发展的规律,也很难适应现代中国城市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因此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建中国自己的城市建设理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构建中国城市现代化建筑理论体系,首先要系统地研究和总结当代中国建筑领域涌现出来的成功经验和优秀理论成果,把握其中的精髓。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城市现代化决不是这几年才提出来的新问题,而是在上个世纪初期就先后有梁思成、莫宗江、吴良镛等一大批学子从事这方面的探索了。所不同的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积贫积弱的同情,他们的目光还主要集中在如何将西方的经验用于富国强民,比较侧重于理论层面的研究和技术方面的引进。但是,从他们设计和指导完成的大量建筑实物中,尤其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大量著作和文稿中,那些既闪烁着智慧,又凝聚着厚重中国文化底蕴的设计思想,不仅因为符合国情而为当时的城市形象增光加彩,在中国建筑史上产生了里程碑式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为当代中国城市现代化提供着最直接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当代西方的任何建筑著作中找不到,可能也不完全符合西方现代建筑理论中的公式和原理,但确实奠定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的基础,开拓了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路径和形式,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创造。面对这种创造,今天的设计师绝不能视而不见。要知道,只有坚信并运用这些符合中国国情的建筑理论和实践成果,面对城市化建设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我们才可能脚踏实地的做出合情合理的回答。反之,如果我们丢下这些宝贵经验,一味地从西方移植来的“建筑概论”、“城市规划学原理”中去寻找思路和方法,那就难免在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因理亏气短而陷入迷惘,最终迷失了自己的建筑风格。今天,我们在国内不少大中城市看到的一些不中不洋,缺乏个性的建筑景观,不能不说正是这种迷失所造成败笔的形象体现。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还应该从深厚博大的建筑遗产中传承其中的各种财富。经验证明,“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任何民族既立足在自己的经济实力里,更立足在自己独有的文化中。” ⑦ 经济实力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而文化基础则构成社会发展的立足之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把主要经历放在了经济发展上,而不太重视对民族文化之根的保护与挖掘,导致了建筑领域一度出现了以洋为尚、以洋为美的千篇一律倾向。其实,中国古代在建筑方面留下了丰富的宝贵经验,这其中有像《考工记》、《营造法式》、《工程做法》等带有很强操作性的文献资料,也有像以《周易》、《葬经》、《堪舆金匮》为代表的一套从哲学角度来研究景观文化的理论思想,还有保存在神州大地上浩如烟海的实物形态的古建遗址。这些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结晶,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化之根本。在很大程度上说,脱离了这一根本,中国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就有可能成为空中楼阁。

近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国建筑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重视。在天人合一的理论框架下注重环保、注重健康的传统建筑理念自不必说,即使是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绿色建筑”、“人居环境科学”等新理论,也都可以在古老的中国建筑思想中找到文化基因。正如有的西方科学家所指出的:“只有东西方科学的结合,才是当代全面的科学。”这说明,中华民族用几千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建筑遗产和相关资料,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实现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绝不能忽视的一个资料源泉,值得现代中国建筑业尤其是研究领域的人士认真研究,从中获取丰富的思想、智慧和力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地继承和发展这些历史资源,我们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但不会唯洋是瞻,而且能够充满自信地去创新和发展中国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人类达到“诗意栖居”这样一个带有终极性的生活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英国拉夫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彼得·泰勒到过上海之后说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意见:要去了解一个城市,不光要看它那些宏伟的建筑,更要去理解这个城市带给世界的信息和文化。⑧的确,如果我们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多地从文化的角度去构思,而不是陷于某种眼前的某种功利或任务的需要,那么,我们的城市才可能因为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底蕴而变得更加耐人寻味。

参考文献:

①、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在中国新建筑的探索道路上〔J〕.中华建

筑,1998,(1)。

②、扬永生.现状与出路——记建筑论坛第三次研讨会的对话〔J〕.中华建筑,1998,(1)。

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44页。

④、『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著.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三联书店,2004年版。

⑤、转引秦红岭著.建筑的伦理意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⑥、钱穆著.中国历代政治得失〔M〕.三联书店,2005年第2版。

⑦、冯骥才著.思想者独行〔M〕.花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⑧、社会科学报,2006年9月28日,第6版。

篇3: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

保定市位于河北中部,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历史名城,保定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具有诸多优势,但也不可否认在利用这些优势方面也存在各种问题。

1. 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的优势

(1)传统文化“底色”充足。保定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且保定自古就是京畿重地,保定之名,就是保卫大都、安定天下的意思。宋朝时期,保定就是个大城市,元朝在这里设郡,明朝建府,清朝建了直隶总督府,此后一直就成为河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此悠久的历史给保定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文物古迹较多,例如清西陵、直隶总督府等。优秀的历史也造就了大批的历史名人,如荆轲、赵匡胤、刘墉、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可见保定的传统文化“底色”充足,这为保定的城市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历史基础。

(2)古代特色建筑众多。保定的古代特色建筑以明清时期的建筑居多。在保定的老城区,裕华路东西大街两侧汇集了古莲花池、大慈阁、钟楼、光园、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淮军公所、清河道署、清真寺等各种古代建筑,这些建筑都承载了保定悠久的历史,具有鲜明的建筑文化特色,为保定的城市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3)人文色彩基础浓厚。保定教育比较发达,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高校都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校。数以万计的学子为保定的发展的到了推动作用。保定也是闻名全国的体育之乡,截止目前,全市各类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88所,保定市籍世界冠军16名,亚洲冠军22名,全国冠军100多名,培养了如郭晶晶、史东鹏、庞伟等著名运动员。可见保定市重视教育,发展体育,人文色彩基础浓厚,为保定市的城市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

2. 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古建筑保护不力。尽管保定古建筑众多,但是在对古建筑的保护上和中国大多数城市一样,处于保护不力的情况。保定市内淮军公所、光园等目前破旧不堪,裕华路两侧各式各样的现代建筑与古城区的整体形象不相协调。而且很多的古建筑现在成了小商贩的营利场所,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使保定缺乏城市个性。

(2)文化基础设施不足。尽管我们有很好的人文基础,但是保定的文化基础设施却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保定的娱乐休闲场所发展不合理,没有形成种类齐全、布局合理、符合各个年龄段的休闲场所。体育设施分布不合理,还没有形成全民性的大众体育文化。图书馆、文化宫等场所规模小,利用率不高。而且文化基础设施缺乏主题内涵,千篇一律,缺乏鲜明的个性特征。

(3)市民文化生活匮乏。市民的文化生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一些文化广场、会展中心、体育中心等物质表现上,另一个就是市民的文化生活,在这两个方面保定市都明显匮乏。尽管保定市有一些广场,中心等,但是内涵不够丰富,不具备吸引力。而在市民文化生活上,没有形成满足人们需要的完善的文化生活体系。网吧、歌厅等娱乐型文化几乎成了城市休闲文化的主要内容。

二、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战略分析

1. 整合各类建筑,展现城市个性

要展现城市个性,就要在城市建筑上下功夫,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1)要做好古建筑的保护,一部建筑史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民族文化和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因此要对保定市的古建筑进行保护性开发。对裕华路两侧的古建筑进行保护和修复,例如可以修缮开放光园,恢复莲花池的原有景观,重现古莲池的“小中见大、宛若天开、城市蓬莱”的庭园胜景。总之对所有的古建筑进行修缮,在修缮过程恢复古建筑原貌,对周边不和谐建筑进行拆除或改造。保持城市个性。

(2)做好新建筑的开发。任何古城都不是孤立的,只有在符合城市整体形象的基础上延续城市发展,才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保定市应该充分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设计兴建一批能把保定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奥运精神元素融入其中的场所,诸如文化广场等,这样既能够做到新建筑的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又可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另外,诸如楼房、道路、河流、公园的建设无论是从色彩到造型都要和裕华路古建筑的整体形象相匹配,构成完整的城市形象。这样,既能够提高城市品位,又能展现城市个性。

2. 更新观念,把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

建设一个城市首先应考虑城市的文化建设,因此有必要对政府的观念进行更新,把城市文化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这就要求政府在研究城市文化特征,分析现有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和确定城市文化定位,寻找城市未来的发展道路。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就要求政府一方面以城市文化建设为中心,开展如何经营城市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从城市规划到人才培养到资源开发等都围绕城市形象制定有效的措施,努力开创城市文化建设新局面。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发扬民主,规范城市文化建设制度,鼓励市民在城市重大建设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在市民中广泛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城市形象宣传,提高广大市民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广大市民认识到他们的城市文化建设主体地位。

3. 塑造城市精神,增强市民凝聚力

有精神的城市才是一个有灵魂的城市,才能有所发展,这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笔者认为保定市的城市精神的塑造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下功夫:

(1)从现实角度来说,尽管保定市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城市,但是保定市广大人民从来没有放弃对保定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方面。保定市近年来提出了要建设“太阳能之城”、进行城中村改造、拆除违章建筑、治理城市内环境以及对保定市内护城河进行规划等。这些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保定市市民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城市氛围。尽管经济不够发达,但是要让保定市市民在一个美好的环境中生活。要达到这些目的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所以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宣传保定的环保政策,使每个市民都能够为这一政策而努力。

(2)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保定历来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保定最近的宣传战略中也提到保定市是“京南”城市。因此历史上要打北京先打保定,保护北京,先清剿保定,这也就是为什么受常年战事的影响,保定在北宋时期就是一个大城市,可是到现在仍然没有发展起来。所以应该从这个方面下功夫,让广大市民认识到保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宣传保定的奉献精神,对市民进行爱国教育,激发市民的自豪感。增强市民凝聚力。

总之,保定城市精神可以总结为“奋斗为环保,奉献求安定”,希望让这一城市精神通过政府的重视,媒体的宣传,深入到每个保定市市民心中,激发所有市民共同努力,为城市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把保定建设成一座幸福之城。

摘要:城市文化对现代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的优势及问题两个方面分析了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的现状,并且从城市文化的三个方面分析了保定市城市文化建设的战略。

关键词:保定市,城市文化,城市精神

参考文献

[1]吕晓华:天水市城市文化建设思考.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第3期

[2]孙猛:谈大庆市城市文化建设.大庆社会科学,2003第2期

[3]高芙蓉:安阳城市文化建设中得传承与塑造.安阳工学院学报,2001.4

篇4: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城市化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城市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话题。与具有大约40多亿年历史的地球相比,人类的历史是短暂的。而与具有大约300多万年的人类历史相比,城市的历史也相当短暂。从新石器时代算起,城市至今只有6000多年历史。然而,当人类一旦走进城市,人类文明便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进程。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园。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像一部部史书,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岁月,唯有保留下来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才会使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才会使今日人类发展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也才会使城市永远焕发悠久的魅力和时代的光彩。

世纪之初,无论对于世界,还是对于我国,都是城市化发展的转折点。从这一时期,世界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了城市,在全球范围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也是从这一时期,我国脱离了城市化历史进程的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照此发展,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现代化城市格局。将城市化率从30%提高到60%这一发展阶段,英国用了180年左右的时间,美国用了90年左右,日本用了60年左右,而在我国大约只需要30年左右时间就将完成这一进程。可见,在我国这一发展阶段,时间过程短,建设强度大,投入密度高。

在我国城市化率每增长1%,就意味着有1200万以上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住房、就业、出行等方面的需求,引发城市规模的持续扩大。但是,城市规模扩大的另一方面原因,来自于每一个家庭生活支出结构的变化。即当人均GDP在1000美元以下时,家庭生活的主要支出是衣、食;人均CDP在3000美元以下时,主要支出是家电产品;而当人均CDP在8000美元以下时,主要支出中住、行的比例开始迅速增加,即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购买住房和汽车。城市化快速发展和人们家庭支出结构的改变等因素相互叠加,必然引发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

从表象看,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聚集的现象,引发城市“摊大饼”式地无限蔓延,造成对城市住房、交通、能源的巨大压力。实质上,城市化所带来的最主要问题,已经不完全是城市物质环境或空间形态的问题,而更多的是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问题。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现期”。西方一些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出现过的种种弊病,我们应该引以为戒。我国城市化浪潮对应城市建设高潮,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是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规律作用的结果,它不可抗拒,也不能阻止,只能通过科学发展观进行正确引导,去其弊,扬其长,才能保证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对于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来说,城市化也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这一时期,大规模持续地城市开发改造与地上地下的文化遗存之间,矛盾非常集中、异常激烈。如果没有对建设与保护研究过程的积累,面对如此疾风骤雨式的建设和发展,要想不出现偏差是不大可能的。事实上,我们恰恰缺乏这种积累的过程以及过程的积累。由此成为文化遗产保护最危险、最紧迫、最关键的历史阶段。今天,经过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证明,可供我们选择保护的文化遗产已经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们应当争分夺秒地既为当代,更为后代,把更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抢救下来,列入保护之列。

今后十几年间,我国城市经济必将继续以较快速度增长,城市建设还将大规模展开,这些在给城市发展带来难得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将提出更为严峻的挑战。事实上,城市化的各个因素都与城市文化有非常直接的关系,也涉及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方面。就此而言,如何在城市化加速发展进程中,在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持续推进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这一问题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尖锐地提了出来,成为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成功跨越转型期这道门槛,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是横亘在每一个经济发展达到此阶段的城市面前的新挑战,而跨越门槛,战胜挑战的核心力量就是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精神和创造力的历史凝聚与积淀,具有施加广泛影响的功能,能够让人们接受良好的道德规范及生活方式。此时,城市文化体现在诸多方面,如社会民众的文化意识、生活环境的文化内涵等。尽管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的指标体系比较复杂,但是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两类指标。物质生活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完全可以逐步达到小康社会指标。但是,文化生活的指标相对抽象、比较复杂,要真正实现难度更大。这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性所决定,由于人们对文化形式的认知不同,文化生活的需求不同,文化价值的评价也不同。因此,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是文化生活的进步。

二、城市文化建设应该避免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一些城市在物质建设取得成就的同时,在文化建设方面却重视不够。归纳起来涉及8个方面的情况或应该避免出现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城市文化建设,避免城市文化危机加剧的紧迫性。

一是避免城市记忆的消失。城市记忆是在历史长河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的,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从传统技能到社会习俗等,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也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但是,一些城市在“旧城改造”、“危旧房改造”中,采取大拆大建的开发方式,致使一处处文物保护单位被拆迁和破坏;一片片积淀丰富人文信息的历史街区被夷为平地;一座座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无情摧毁。由于忽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这些历史性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社区邻里的解体,最终导致城市记忆的消失。

nlc202309020802

二是避免城市面貌的趋同。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是城市外在形象与精神内质的有机统一,是由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座城市的文化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的个性就越强,品位就越高,特色就越鲜明。但是,一些城市在建设和发展中,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走向趋同。由于抄袭、模仿、复制现象十分普遍,毫无特色的城市街区占据着越来越显著的位置,导致“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的文化危机。各地具有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风貌正在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几乎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千城一面”的现象日趋严重。

三是避免城市建设的失调。城市建设是为了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文化环境。而城市规划则是合理配制公共资源,保护人文与自然环境,维护社会公平。它的根本目的不仅是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功能城市,更在于建设一个社会和谐的文化城市。但是,一些城市在建设中缺少科学态度和人文意识,往往采取单一依赖土地经营和房地产开发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幅度扩充城市用地,大面积增加建设量,导致出现“圈地运动”和“造城运动”。一些城市盲目追求变大、变新、变洋,热衷于建设大广场、大草坪、大水面、景观大道、豪华办公楼,而这些项目却往往突出功能主题,而忘掉文化责任。

四是避免城市形象的低俗。城市形象是城市物质水平、文化品质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它表现出每个城市过去的丰富历程,也体现着城市未来的追求和发展方向。美好的城市形象可以唤起市民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但是,一些城市已经很难找到层次清晰、结构完整、布局生动、充满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不少中小城市盲目模仿大城市,为了气势而不顾城市环境,至今仍把高层、超高层建筑当作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寄希望于城市在短时间内能拥有更多“新、奇、怪”的建筑,以迅速改变城市的形象。但是大量新的建筑不仅没有增强,反而削弱了城市的文化身份和特征,使城市景观变得生硬、浅薄和单调。

五是避免城市环境的恶化。城市环境是城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城市环境与城市的生态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好的城市环境不但可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研究城市环境的基点应该是如何既宜人居住,又宜人发展。但是,一些城市以对自然无限制的掠夺和征服来满足自身发展欲望,致使环境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空气污染、土质污染、水体污染、视觉污染、听觉污染;热岛效应加剧、交通堵塞加剧、资源短缺加剧;绿色空间减少、安全空间减少、人的活动空间减少。同时,错位、超载开发也使不少文化遗产地及其背景环境出现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趋势。

六是避免城市精神的衰落。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内核,是对城市文化积淀进行提升的结果。城市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发挥着异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城市精神的概括和提炼,可以使人们更多地理解和接受城市的追求,转化为城市民众的文化自觉。但是,一些城市注重物质利益,而忽视文化生态和城市精神的培育,热衷于搞“形象工程”,盲目追求“标志性建筑”的数量,存在盲目攀比、不切实际的倾向。实际上是重建设规模,轻整体协调;重攀高比新,轻传统特色;重表面文章,轻实际效果,表现出对文化传统认知的肤浅、对城市精神理解的错位和对城市发展前途的迷茫。

七是避免城市管理的错位。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实质是人作用于城市发展的过程,应肩负起对未来城市的责任。通过城市管理不但要为人们提供工作方便、生活舒适、环境优美、安全稳定的物质环境,而且要为人们提供安静和谐、活泼快乐、礼让互助、精神高尚的文化环境。这就需要用文化意识指导城市管理。但是,一些城市在管理内容上重表象轻内涵,在管理手段上重经验轻科学,在管理效应上重近期轻长远。由于不能从更高层次上寻求城市管理的治本之策,导致往往城市问题已然成堆,才采取各种应急与补救措施。“城市病”所产生的病根在于城市管理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缺乏应有的文化视野。

八是避免城市文化的沉沦。城市文化是市民生存状况、精神面貌以及城市景观的总体形态,并与市民的社会心态、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密切相关。城市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缓慢演变发展,形成城市的文脉。城市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竞争力,决定着城市的未来。但是,一些城市面对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不是深化自身的人文历史,而是浅薄化自己的文化内涵,使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调低下的行为方式,弥漫在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消解着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继承。种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出现,究其深层次原因,是文化认同感和文化立场的危机。

三、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之“源”

城市化是城市发展之“流”。只有

“源远流长”,才是我国城市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道。因此,城市文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城市不仅要为人们身体的栖居提供物质的场所,还要为人们心灵的栖息提供精神的空间。以人为本就是要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对正处于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每一座城市来说,城市自身具有什么样的文化生态和文化特色,应该是每个城市决策者在“热发展”中的“冷思考”。面对种种问题和挑战,每一座城市都必须以文化战略的眼光进行审视,从全局的和创新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期得出正确的发展理念。

(一)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

1933年,国际社会诞生了关于

“功能城市”的《雅典宪章》。该宪章依据理性主义的思想方法,对当时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张以“功能分区”的观念规划城市,以期使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协调、平衡发展。这一理念对各地城市规划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这一思想是建立在“物质空间决定论”的基础之上,期望通过对城市活动进行分解,划定不同功能分区,然后再通过简单的“模式”和交通系统的连接作用,将分解的功能分区重新结合在一起,从而复原成一个完整的、秩序的城市。但是,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对于复杂的城市系统,仅仅依靠“功能分区”无法解决城市发展的诸多复杂问题。

篇5:关于建设海绵城市的思考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而海绵城市则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放径流雨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问题导向看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雨季一来,城市看海”。我国99%的城市目前都是快排模式,雨水落在硬化地面上只能从管道中集中快排,强降雨一来,修再多管道也不够用。许多城市几十年前的地面径流系数是0.3,现在是0.7,也就是说现在一下雨70%的水要在地面流淌,许多严重缺水的城市就这么让70%的雨水白白流失了。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工程建设做地面硬化使得形成了“铁壳城市”,导致雨水无法渗透到地下。钢筋水泥过多地替代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池塘,裸露的土地成为稀缺的资源,自然水循环系统就被切断了,导致城市无法“自由呼吸”,产生“热岛效应”。

海绵城市强调的是吸纳力,河道就像血管,水来以后有很多大血管、小血管、毛细血管把水排掉。我们现在就是血管没有了,都靠人工支架,全身都是支架怎么能行? 另外,许多城市即使建绿地,也是更多考虑美观“塞上绿地”,没有参与到承担蓄雨的作用,好看不中用。这些都是城市建设中没有遵守自然规律的硬伤,导致城市没有形成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始终讲天人合一,中国人注重风水,其实就是注重空气和水。用不着满眼都是水泥、花岗岩,园林路上铺点碎石、木头,既美观又实用。用谦虚的态度对待大自然,而不是跟大自然对立。

海绵城市中的绿色设施

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就是海绵城市中的绿色设施。包括城市河道、城市公园、野草和草坪等。

城市的河道

全世界的大城市都有一条河经过,如果没有也造一条人工河。河道是起到对一个城市“清新健肺功能”的明渠,既是景观:游船荡漾游览风光是许多城市必有旅游开发项目;又是主要的城市蓄水池,汇集和存蓄城市宝贵的水资源。关于城市河道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要保护好,有河道就不要填上。前几年有的城市为了建道路,或避免臭河影响,把河道变暗渠,把“绿色设施”变成“灰色设施”。这不仅破坏了城市自然排水系统,还大量减少了人的亲水可能性。

二是现有的河道整治时,不要把河床变成硬铺装。河道的功能就是涵养地下水质,让它渗透下去。补水主要靠城市的水系来解决,不能不让渗透。

三是及时清理河床的淤泥。根据城市清洁程度,隔5-10年清淤一次,保证河道清洁。

四是建立城市的水污分设管道。为什么有的城市河道臭,被污染了呢?就是城市管道雨水污水不分,是一个管道。雨污水直接排到河道造成污染,所以城市一定要把雨水污水管道分离。雨水可以排到河道,污水要排到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才能进入河道。五是不要把河道堵死,变成死水。城市要建立水系,把河道、公园中的水系和管网净化后的水串起来变成活水,流动起来。这样城市的“肺”有活力,呼吸顺畅。

六是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100%全覆盖的污水处理体系。工厂废水及生活污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不能直接排到河里或海里污染环境,农村污水通过小型处理装置达到标准后排放。

七是建立再生水厂。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的污水90%可以利用变成中水,用来冲厕所、绿地灌溉。中水利用要强化推广,不能让它白白流走,特别是缺水城市,节约宝贵的再生水资源。

城市公园

这是城市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地方。这些公园不仅绿化了城市,也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公共空间,如大妈广场舞的健身场所,也是一个城市中的蓄水池。

建设城市公园,这里也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公园的设计严格执行规划。有绿地、有湖、有休闲之地,多种树,俗话讲“大树底下好乘凉”。硬铺装尽量少,道路不要太宽,以人行合适尺度为主。绿地部分要低于道路部分,便于收集雨水。

二是公园中的建筑要严控。前几年为了平衡公园的费用,建了许多会所饭店、展馆,美其名曰为公共服务,实际上为少数人服务,进去要消费。现在到了该清理的时候了,过去林区有退耕还林,公园就应该有“退房还林”,特别是在公园内造的房屋,凡是不是公园初期建的房屋,一律拆除,还老百姓一片绿地。

三是公园周围建的房屋高度与距离,规划布局要严控。要考虑人在公园中的“天际线”,一抬头就看到楼很不舒服,要向扬州瘦西湖那样很开阔。现在我们有的建筑物距离公园两三米,高层四周把公园围起来,把公园当成一景观作为卖点。现在出现问题了,公园是公共场所,早中晚都有锻炼身体、跳广场舞、吹拉弹唱的很热闹。住宅是静,公园是动,一动一静就容易产生矛盾,这就是规划留下的后遗症。

四是建设好郊野公园。城市中土地寸土寸金,除原有的公园,再造大公园不可能,“街心公园”“口袋公园”可以见缝插针,弥补公园的不足,在城市的郊区或新开发的区域,一定要考虑新建公园,特别是贴近大自然,有原生态的郊野公园,使城里人周末有一个去处。

野草与草坪

城市绿地主要是保证绿色,这些在不施肥等情况下自行生长出来的野草,抗逆性、生命力更强大,长出来后修剪就好了,没有必要拔掉。

人工草坪虽然有美观大方的景色,但不节能。一是耗水量大。以年降水量适中的北京为例,一平方米的草年需水量为一吨,浪费了大量水资源。二是养护成本高。人工草坪需要施肥、打药。三是不延年。枯死及更新换代频繁,从维护到长成草坪大约需要3-4个月的时间,草坪寿命一般在8-10年,但维护不好3-5年就换一次,这也不利于生态。

采用野草少了浇水、施肥和打药,减少了人工成本。用野草并不是简单地让土地随意长草,而是从野草中挖掘、培育出抗逆性更强,适合城市用的草种,如“地爬虎”“野牛草”等地被植物。北京推16种野草替代人工草坪,利用野草使综合养护成本下降了2/3。

城市的花卉也不要太多,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城市节日可以摆一些,马路旁还是以绿为主。发达国家的城市中花卉是不多见的。

其他城市设施和建筑

建设透水广场、透水停车场、透水铺装等,让城市地面“透气”“透水”,建设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把学校的操场也变成绿化广场,不要用塑胶铺满广场,城市中要多种树,种大树,中国城市的马路旁的行道树必须坚持,不能一味让给停车场,这一点绝不能学国外,绿茵马路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城市的绿化带要比马路低一些,让水自然流入绿化带,绿化带下面是蓄水池。

城市建筑物也要尽量避免影响雨水的渗透,欧盟对雨水渗透有规定,开发前后雨水渗透率变化要控制在1%以内,小区业主在自家内的空地做硬化要交雨水排放费,如果不绿化就收费了。

海绵城市中的“灰色设施”

相对于“绿色设施”,城市中的“排水系统”则是“灰色设施”,每当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人们总习惯地追问下水道,因为人们耳熟能详——“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

下水道的功能现在看是两个,一是雨水来了及时收集,减少地面的积水,二是千方百计留住雨水并加以利用,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说通俗点就是,下大雨的时候吸水、蓄水,防止内涝;天气晴朗或干旱的时候又能将吸进去的水“吐”出来加以利用。

现在城市的排水的现状不容乐观,普遍落伍,赶不上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城市的容积率一再提高,下水道没有改变,重地上轻地下,规划有但实施跟不上,城市硬化增多,下雨只能是千军万马奔腾到下水道,不负载重,下小雨中雨还可以,下大雨就“城市看海”了。

“灰色设施”如何解决,国家又提出建设地下综合管廊的实施意见,在10个城市试点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是在城市地下建造大口径排水管,排水管两侧及上方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热力、燃气、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通道,将有助于消除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问题和蜘蛛网成架空线的情况,并提升管线水平和防灾救灾的能力。

建设综合管廊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但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规划问题。规划先行,制定规划的现任领导要有“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勇气,虽然当时不出政绩但对子孙后代、城市的发展后劲功德无量,按照100年使用去设计规划,不落伍,世界发达城市都是这么做的,我们要洋为中用。

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旧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等统筹安排管廊建设。

二是加强入廊管理。管廊的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现有管线应逐步有序迁移到地下综合管廊,这一点非常重要,是考量政府的领导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必要时要立地方性法规,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证,很多人不知道,某地造好一个很宽、很大的共通沟,里面甚至可以开汽车,但遗憾的是造好后从来没用过,马路照样挖,照样一遍遍安置水电煤管,为什么,因为碰到一个很大的问题——共同沟谁来管?没有统一部门来管理,各自为政,于是现在就浪费在那儿,这就牵扯到管理体制、改革的层面上,不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没有出路。

三是综合管廊的资金筹措。这是目前遇到的很大问题,综合管廊投资大约要每公里1.2亿元左右。投资很大,要创新投融资模式,金融部门要放长贷款期限,一个管廊从立项到建成支付使用得3-5年时间,使用寿命应在百年,所以银行放贷应以中长期为主,现在的商业银行贷款期太短,工程建完就到还款期了,所以政府压力过大。可以通过发国债和政府债解决中长期低息贷款,通过部分财政资金和国家的政策性银行解决资金问题,商业银行给予中长期贷款扶植,以长期收益的现金流来解决短期资金“强度投资”。再说还款这一块,综合管廊完成后,所有的地上地下的管线要全部纳进去,管线的所有者或经营者向管廊的所有者或经营者交付租金,这个租金时间要长一些,把租金“摊薄”使管线的租赁者承担得起,有“承租管廊”的积极性,这样的资金安排,排水每年政府财政要安排这一块,管线的租金支付一块,形成现金流,“业主的租金”就能偿还起银行的贷款,银行也会有积极性支持综合管廊的建设。四是要确保工程的质量。综合管廊毕竟是百年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一定要建立终身责任和永久性标牌制度。“灰色设施”除了做好城市的下水道,另一点就是要建立城市星罗棋布的“微水库”方案。可参照日本东京的做法,日本东京有超过1000座高层建筑引入了雨水利用设施。两国科技馆8400平方米大屋顶能收集1000立方米雨水,也可以在地下水池,平时用于冲洗厕所,夏天可以用于其冷气设备,冬季降雨时还可以通过喷水把堆积在屋顶的雪融化掉,这些雨水收集设备就地减少下排水管的压力,也把水留住为我所用,这种拦储雨水作为资源,“流走是洪水,拦住是资源”的意识深入人心,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有人曾经问华人作家龙应台,如果被带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如何分辨出是否发达?龙应台说,一场雨足以。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个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一阵,发觉裤脚都不肮脏,交通虽慢都不堵塞,人行道虽滑都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先进城市,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漂到街心来,小孩下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是个发展中的城市,大雨大涝,小雨小涝,不该涝的也涝,这就是城市管理的缺失。

建设海绵体城市,就是不能让雨水排走,水是宝贵资源、稀缺资源,北京去年一场暴雨,流走的水相当于一个密云水库,济南年均降雨量大概600毫米,要是可以补充泉水地下水源,也不需要天天保泉。

建设海绵体城市工程到了刻不容缓的发展时期,把排水变为吸水,重视“绿色设施”和“灰色设施”的建设,城市中的雨水要好好利用,地表水达到A类标准,内涝防洪标准提高到二十年一遇,防洪体系达到百年一遇的标准,水面保持率100%,生态护坡达到50%,形成一套海绵城市的管控体系。

篇6: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覆盖面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对外开放日益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伴随着经济成分、利益格局、分配方式的多样性,也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和方式,了解和掌握居民群众在想什么,在干什么,有什么疙瘩需要解决,有什么问题需要疏导。从而把广大居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上来,引导到追求共同理想、共建美好家园上来。目前社会上仍有个别深受“法轮功”迷惑,尚未与邪教组织划清界线的人,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对居民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覆盖面,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和重要。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先进文化是位于时代前列,具有鼓舞、引导、激发人的内在潜能,能够催人奋发、团结向上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共同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正是为了把社区内各个层次、各个界别、各种人员团结和凝聚起来,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灵魂,用民族的、科学的、进步的文化代替没落的、颓废的、反科学的文化。形成“共建、共创、共享、共荣”的价值观念和“同地而居,共创繁荣,共建文明”的良好氛围,把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三、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适应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当前,党政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大量社会管理、居民服务、公共事务从政府、企业的职能中分离、转移、延伸出来,大量由单位直接管理的“单

上一篇:愿天下父母都幸福下一篇:写景抒情初二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