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的论文

2024-04-26

中外文化交流的论文(通用6篇)

篇1:中外文化交流的论文

中外饮食文化论文

摘 要 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文章分析了中西文化的特点、差异的原因、观念的差异等等,跨越文化交际障碍,又能培养人们在跨文化交际时的适应能力,有效地避免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误解。

关键词 中西方 饮食文化

一、中西饮食文化 特点

(一)中国的饮食文化

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中国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中国的饮食文化令人拍案叫绝,赏心悦目。这种悦目,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成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中国的传统饮食有四大特点:

1.重食:古人就有“民以食为天”之说。见面常问“吃了没有”,可见饮食文化的地位。朋友离合,送往迎来,人们都习惯在饭桌上表达惜别和欢迎的心情。感情上的**,人们也往往借酒菜平息。这是饮食活动对社会心理的调节功能。

2.重养:以“五谷”养“六脏”,饮食中重视人体养生保健。中国的饮食注意各种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等阴阳调和之理性认识指导烹饪。

3.重味:中国的饮食最注重食物的味,讲究“色、香、味、型”。孙中山先生讲“辩味不精,则烹调之述不妙”,将审美视作烹调的第一要义。

4.重理:对于饮食活动中的情感文化,有个引导和提升品位的问题。中国的饮食提倡健康优美、奋发向上的文化情调,追求一种高尚的情操。

(二)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西式餐饮的主要特点是: 一.是生, 如牛排带血丝; 二.是冷,如凡是饮料都加冰块; 三.是甜,无甜不餐,无餐不甜。

此外西式餐饮不讲究精细,追求快捷方便,也不奢华,比较大众化。西餐还有以下显著特点:

1.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根据人体对各种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

2.选料精细,用料广泛。西餐烹饪在选料时十分精细、考究,而且选料十分广泛。如美国菜常用水果制作菜肴或饭点,咸里带甜;意大利菜则会将各类面食制作成菜肴:各种面片、面条、面花都能制成美味的席上佳肴。

3.讲究调味,调味品种多。西餐烹调的调味品大多不同于中餐,如酸奶油、桂叶、柠檬等都是常用的调味品。

4.注重色泽。在色泽的搭配上则讲究对比、明快,因而色泽鲜艳,能刺激食欲。

5.工艺严谨,烹调方法多样。西餐十分注重工艺流程,讲究科学化、程序化,工序严谨。西餐的烹调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煎、烩、烤、焖、焗、炸、熏、铁扒等十几种,其中铁扒、烤、焗最具特色。

6.器皿讲究。烹调的炊具与餐具均有不同于中餐的特点。特别是餐具,除瓷制品外,水晶、玻璃及各类金属制餐具占很大比重。

二、中西方饮食产生差异的原因

中西方在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思想、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1.中国传统文化。早期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很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中国文化的温床———黄河流域,土地比较肥沃,但是气候条件比较恶劣。尽管先秦诸子百家,相互诘难,殚精竭力,却殊途同归,目的都是要建立一个没有争斗的理想世界。中国文化还具有另外的两大特征是追求适用和仁爱特征。追求适用表现在所有的实用的技术十分发达,如农业科技和医学十分发达。仁爱是由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表面出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2.西方文化。广义的西方文化是指产生于西半球与东方文化相对应的文化体系。狭义的西方文化即仅指欧洲文化。她的源头在地中海东北部的爱琴海。由于这种文明的发源地里所提供的天然生活资料不是那么充裕,人们必须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因此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人类就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在征服自然、培养科学意识的过程中,西方人特别重视发展理性思维,理性成了西方文化的典型特征。同时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人也不断地认识自己。西方文化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以个人为社会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人格的尊严。众人之间利益界限划分明显,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空间,互不干涉。

三、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力求口味清淡和膳食的均衡。西方人认为饮食只是一种手段,因而享受在饮食中并不占重要位置,故而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菜只有一种味道,无艺术可言,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色彩上对比内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然而,中国人却是一种感性饮食观念。中国人很重视“吃”。人们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不仅维持生存,还用它维持健康,即“药补不如食补”;同时人们对美味展开了孜孜不倦的追求。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可见,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从餐桌上各式各样的菜色中就不难看出。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

四、中西方饮食方式的差异

(一)就坐形式的差异

中美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的宴席,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

西式饮宴上,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二)用餐工具的差异

中国人用餐使用的是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而西方人则是盘子盛食物,用刀即切即吃,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刀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筷子。筷子可说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中国以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西方的野蛮武士。一双筷子和一张要滋味的嘴巴造就了富于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

(三)就餐方式的差异

通常中国人请客吃饭采取的是一种“共享”的方式,大家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上桌,在主人的殷勤招呼下,众人通力合作,共同“消灭”盘中之物,最后结账也是争相付钱。一切行为都强调突出的是一个“合”字。

而受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西方人请客吃饭的习惯是每人一份,且主客双方各自点自己的饭菜,不必考虑他人的口味和喜好,用餐时也只吃自己的盘中餐,付钱也往往采取AA制,各人自付各人账。

(四)一日三餐的饮食差异

中国人的早餐是以主食一般应吃馒头、豆包、稀饭等,还要适当增加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豆浆、鸡蛋等,再配以一些小菜。午餐一般主食就是在米饭、面制品中任意选择。副食品的种类很广泛,如:肉、蛋、奶、禽类、豆制品类、海产品、蔬菜类等。晚餐全家三餐中唯一的大家相聚共享天伦,这一餐大家都煮得非常丰富。但是中国人没有吃夜宵的习惯,而且一天遵循的是一日三餐的习惯。

而西方人的早餐以面包、牛奶、鸡蛋、果汁、麦片、咖啡、香肠等为主。午餐一般在工作地点用快餐,一般有三明治、水果、咖啡、汉堡包、热狗等。晚餐是正餐,比较丰盛,如牛排、猪排、烤肉、炸鸡等,配面包、黄油、青菜、水果、点心等。美国餐馆很多,一般供应自助餐、快餐、特餐(固定份饭)、全餐等各种形式的餐饮,价格一般比较低廉,也可点菜,点菜价格最高。他们在临睡前有吃点心的习惯,成人以水果、糖果为主,孩子则食用牛奶和小甜饼。周末或假日,许多家庭只吃两顿饭。他们将早餐和午餐合并为一顿,称为早午餐。

总结: 研究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文化人类学意义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现象众多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其分析研究,可以培养人们积极地接受西方的饮食文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时候把握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其次在跨文化交际之初,往往会感受到文化冲突的力量。通过对饮食差异的分析研究,可以有效地避免交际双方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不理解或误解。

篇2:中外文化交流的论文

有交流才能有发展,有发展必然会变异。所以,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固有的中国文化不可能不面临新的挑战。挑战之一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传承性。

这是几千年特别是1840年以来中外文化交流中遇到的一个老问题,也是今后中外文化交流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新问题。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为使中国的新文化既包容现代性,又接纳好的传统,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主以中学,辅以西学”;“新学为体,旧学为用”;“建设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新文化”;“中国文化的充分现代化”;“全盘西化”,等等。这些模式都试图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中找到一个科学而带有永恒色彩的不变的框架,但皆含有很强的主观因素。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新文化涌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就是说无法去事先设定一个人为的范式。当强调“中学为体”的时候,往往会限制去吸收外来文化;当呼唤“全盘西化”的时候,又会忘掉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其实,中外文化的交流是一种自由的选择。能够交流的东西,自然可以融合在一起;还不具备融合在一起的文化,人为地去促进,也见不了多少成效。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从西方引进的共和国理论、多党政治等,费力可谓多矣,但中国不具有实行的社会条件,仍然以失败而告终。况且,文化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人来创造的,也是由人去自由交流和选择的,让众多的民众去按一个范式去进行文化的交流和选择,只能是异想天开。因此,只有充分把握文化交流中的自由特征,才能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以广阔的开放的胸襟,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洋为中用,才合乎文化交流的一般规律。划主次、定比例的方法,是根本不可能的,必然是一种误导。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必然会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未来文化;而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文化也会逐步现代化。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进程中,自然要去处理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自然要用现代的理念、现代的价值判断去重新解析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传承顺理成章地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得以实现。所以解决现代性与传承性的问题,应该以现代驾驭传承,最后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归宿。然而,真正科学地做到以开放促交流,以交流促现代化,以现代化促传承,非常困难。往往讲现代化时,就忽略了继承传统;弘扬民族传统时,又和文化的现代化对立起来。忽略了传统的继承,会导致对外来文化的不准确的选择;忘记了现代化,又可能出现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因而,在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中明确提出注意处理现代性和传承性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值得进行长期研究的。

挑战之二是如何处理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所谓文化的“世界性”,就是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具体来讲,就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文化要保持先进地位,跟上世界前进的步伐,始终维持一种高势能的文化。这种世界性,没有文化的交流是无法实现和保持的,特别在世界已成为“地球村”的21世纪更是如此。所以,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只有充分的世界性,才能具有时代性。从目前看,其中最主要的是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关系。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明清以来已经走过了近5的路程,但仍然没有处理好。五四运动时期,不少高水平的思想家致力于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解决方案。但多数人试图在中西文化上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西方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又如何,然后取长补短,自然就使两种文化结合在了一起,中国文化在这种结合中自然就具有了时代性。这种思维模式使他们苦思冥想,妄图用几个字或一两句话概括中西文化。如李大钊曾明确指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苟安的,一为突进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一为保守的,一为创造的;……一为自然支配人间的,一为人间征服自然的。”[1]这样的区分,似乎有道理,但只要仔细去推敲,则会发现许多漏洞,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进入了简单化的误区。因为,无论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宏大而驳杂,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了的。东方文化中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其是积极的,而非消极的;西方文化也能够找到很多实例,指出其消极的成分,说明其并非全是积极的。正确的思维应该是认真而全面地去研究东西方文化,以博大的胸怀去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在碰撞与融合中创造新文化。李大钊在《新青年》的一篇文章中讲得好:东西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但这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于进化有益。”[2]中外文化在交流中新陈代谢,才可以使中国文化具备世界性。但实际运作起来相当困难。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突起的时候,知识界又在重复五四时期的旧思维,又花大力气去讨论东西文化的优劣所在,试图用几个字或几句话来讲清楚两种文化的差异。这当然无法如愿。所以,在中西文化的研究和交流中想简单一些或省力一些,都是不现实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刻苦而持久地进行中外文化的研究,同时持久不懈地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才能使中国新文化和世界接轨,才可以具备文化的时代性和先进性。当然,也不能忽略文化的民族性。外来文化在中国真正扎根,必须具备了中国的民族特点,才有可能变为现实。利玛窦等西方的传教士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几千年的中外文化交流也证明了这一点。民族性是外来文化存在的必备的形式。相反,文化的民族性,只有具备了时代性或先进性之后,才可以传播、发展。文化的先进性或时代性是内核,文化的民族性是形式。时代性必须依赖于民族性才能生存;民族性只有寄托于时代性才可以保持。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挑战之三是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大家常讲的国民性的改造问题。

任何美妙的设计,任何精心制定的方针政策,最终都要人来具体实施,都要由人来完成。何况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交流,新文化的建设,就更和人的水平、人的特性、人的素质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了一起。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已经证明,人的素质决定着文化交流的风貌。21世纪的中外文化交流还将继续证明这一点。有鉴于此,历来的有识之士都注重民族素质的提高和国民性的改造。梁启超一生呼吁开发民智,鲁迅毕生去解剖国民性,致力于国民性的改造。在今后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华民族能否立于不败之地,能否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要看民族素质的高低。但是,提高民族素质,改造国民性格,是相当难的一件事情。俗话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国民性的改造要多种因素去综合运作,还必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去实现人的本能的提高。那种为改造人而“改造”人的做法,靠“灵魂深处闹革命”的办法,不但提高不了人的素质,反而会更糟。一个民族国民性的变迁,只能随着人民的富裕和社会的进步而变迁。在当前,就是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而逐步发展。现代化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石。而且,随着人的素质的提高,又反过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现代化和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人的素质和中外文化交流也是这样的辩证关系。民族文化素质高了,既可以放眼全球,将高水平的文化引进到中国,又可以向世界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种高素质、高水平的文化交流还会造成一大批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将中外文化的研究推向新的境界。归根到底一句话,21世纪中外文化交流的面貌主要是由中国人的素质来决定的。

【参考文献】

[1]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言治[J],北京,1918,(3).

[2]李大钊:新的!旧的!,新青年[J],北京,第4卷,第5期.

篇3:中外文化交流的论文

《中外企业文化·智库》汇集国内外专家及成功企业家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 着重关注经济、文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追求高品位、高品质, 悉心为广大企业和读者服务, 力争成为思想文化工作者、经营管理者、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者及广大读者的“智库”。

《中外企业文化·智库》的座右铭:行动的思想者思想的行动者。

《中外企业文化·智库》的特色:聚清华、北大、人大、中国社科院、国研中心等顶层智库资源;融理论探索、案例研究、价值引领、品牌展示于一体;呈研究性、实践性、文化性、交流性、可读性、收藏性;在杂志即将出刊之际, 面向各界人士征询宝贵意见和建议!一经采纳, 我们将赠送3个月杂志以示感谢!

联系人:李文杰王京平电话:010-82251245/1246

传真:010-82252201

E-mail:l.wenjie@126.com marywjp@126.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裕民路12号元辰鑫大厦E1座218

篇4: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杨澜

杨澜与杭州的情缘

让时间倒回到2006年,在杭州世贸中心举行的杭州世界休闲博览推介会上,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将一本装帧精美的杭州世界休博会“形象大使”的红色证书,颁发给了时任阳光文化媒体总裁的杨澜女士,现场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身穿印有绿叶图案旗袍的杨澜亭亭玉立,靓丽大方,她在致辞中高兴地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能成为2006年杭州休闲博览会的‘形象大使’,是一个不能拒绝的邀请,也是我的荣幸。杭州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都市的繁华。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在杭州举行适逢其时,这不仅代表着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也表明国际社会越来越了解中国。借助我多年从事媒体工作的经验,我将尽可能将杭州推介到世界各地,为杭州的休闲产业尽一份绵薄之力。”

在随后接受采访时,杨澜向记者介绍了她与杭州乃至浙江的情缘。1968年6月30日,杨澜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有一半的血统则来自浙江,因为她的母亲是浙江绍兴人。早在她上小学时,父母就带她游览过美丽的西湖,去过虎跑,爬过六和塔,喝过龙井茶,拜过灵隐寺的如来、观音和笑口常开的弥勒佛,杭州的山山水水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后来她担任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和上海东方电视台、凤凰卫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曾多次到杭州采访。每一次她都感到杭州有新的变化,她觉得杭州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干净,就像一个天然的大花园,她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以她在新制作的旅游文化系列片《一生要去的66个城市》中,将杭州排在前列,并取名为《杭州,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极力向世人推介和展示。

同时,在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前后,无论是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世界休博会接旗仪式上,还是后来在上海旅游节花车大巡游时,或者在香港举行的杭州世界休博会推介会中,杨澜都出现在现场,作精彩的文化推介,热情邀请中外朋友来参加杭州世界休博会。在2006年4月22日杭州世界休博会开幕之际,她又从北京飞到杭州,为休博会加油添彩。2007年6月18日,她再度来到杭州休博园,主持浙江文化创意商业论坛,出色地发挥了休博会“形象大使”的重要作用。

就这样,杨澜迷上了杭州,杭州也记住了杨澜,彼此的情缘越来越深。

当主持人后的成功转型

采访杨澜,自然要谈到她当主持人的那段经历。1990年,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正好中央电视台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开办的《正大综艺》节目需要一位女主持人,台里便对外公开招聘。杨澜经考试在众多的应聘者中因英语和历史、地理知识扎实脱颖而出,顺利考进了《正大综艺》栏目组。这档节目最初是旅游知识类的节目,有世界各地的风情文物展示,也有各国的文化生活介绍,还请一些国内有知名度的嘉宾参加,开展一些文艺表演和知识竞猜等,以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和知识性。当时男主持人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他的口才好,舞台经验也很丰富,当然在电视节目主持方面只是半路出家。最初,杨澜除了英语出色外,在主持方面经验不足,但出资方正大集团对节目主持的业务要求很高,这对杨澜是个严峻的挑战。杨澜在学校里经常参加文体活动,是同学中的“活跃分子”,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主持,加上她平时虚心向姜昆老师和同在一个办公室的资深播音员赵忠祥请教,并认真阅读了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专业书,进步很快。不久,她便以清新脱俗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上,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

1990年底,姜昆因怕长期主持电视节目影响相声表演,就告别了《正大综艺》节目,重操相声表演旧业,这对刚刚开始上道的杨澜又是一场考验。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和正大集团商量后决定主持人分别由杨澜和她的一位老师搭档,另有青年演员方舒姐妹俩一道轮流主持。这种“走马灯”式的主持让观众不知所措,节目的收视率明显下降。不久,因方舒出车祸住院,杨澜便向国际部建议,请播音经验丰富的赵忠祥出山。这一老一少很快在节目主持中形成了默契,主持得有声有色,收视率迅速上升。1993年除夕,杨澜与赵忠祥、倪萍一道主持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后来还主持过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开幕式和大学生辩论会等有影响的活动。1994年,她荣获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杨澜的名字从此家喻户晓。

正当杨澜开始走红时,她却激流勇退,在《正大综艺》办完200期后,她离开了《正大综艺》,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杨澜告诉记者,当时去美国读书主要原因是主持《正大综艺》节目5年多来,由于每一期都要创作不同的串词,有知识“透支”的情况,同时也想去国外看看国际上电视节目主持的情况和发展方向,以汲取国外电视节目主持的先进经验。

在美国学习和生活了两年多时间的杨澜,以优异的成绩如愿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系硕士学位。毕业后不久,她就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多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制片人莫利德先生共同导演制作了一部有前瞻性的电视纪录片《2000年那一班》。该片在哥伦比亚电视网晚7点黄金档向全美国播出了两小时,一下子引起美国观众的注意,评论界人士对该片充分肯定。对杨澜来说,这还首开了中国人乃至亚洲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的先河。她在美国结识了后来成为她丈夫的企业家吴征,他对她的事业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1997年更是杨澜大丰收的一年。这年1月,她出版了一本题为《凭海临风》的书,发行量超过50万册。这年4月,她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光荣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同年7月,她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董事,成为这座世界名校最年轻的董事。是年11月,她又应邀出席联合国“1997世界电视论坛”,向世界同行推介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和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情况。在这期间,她又在上海东方卫视台开设了《杨澜视线》专栏,这个节目被一些观众称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电视节目”。

杨澜在美国的出色表现,引起了凤凰卫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的关注。经双方多次接触和沟通,1997年7月,她进入了香港卫视中文台,开设了《杨澜工作室——名人访谈录》。这个节目由杨澜主持和制片,以世界著名人物访谈为主。她先后采访了金庸、黄永玉、龙永图、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英国查尔斯王子、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等200多位全球各界名人。有人把她称为“中国的华莱士”,杨澜却说:“我跟华莱士的风格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华莱士采访是属于进攻型的,有些问题是直来直去,显得有些生硬,犹如驾着轰炸机来开矿,先炸开地面再说;我却喜欢‘绵里藏针’,好比开矿时先用钻机将地面钻一个洞,然后再将地下的石油抽上来,所以我不是‘中国的华莱士’。我始终认为深刻的问题也可以用温和的方式提出来,主要是看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和采访的经验。”虽然各自风格不同,但杨澜的人物访谈却做得像华莱士一样成功,她至今认为最喜欢主持的就是《名人访谈录》节目。

后来,杨澜又兼任《百年叱咤风云录》专栏的主持工作,把20世纪的百年风云事件真实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得到了观众的的广泛好评。

出任阳光公司董事局主席

在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工作期间,她所主持的栏目都成为台里的名牌栏目,刘长乐总裁曾这样评价杨澜:“她是一个优秀的电视人才,所以才会推出如此优秀的专栏。”1999年12月8日,杨澜告别了工作两年的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次年1月她与先生吴征一道出资4000万元,收购了一家香港上市文化公司“良记”后,于这年8月8日创办了一个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卫星频道——阳光卫视,并由她担任了阳光文化影视公司董事局主席。

阳光卫视定位国际视点,开设的栏目有《历史与文明》《人生在线》《未解之谜》《战争攻略》《岁月留痕》《谈古论今》等,同时保留了杨澜在上海卫视和凤凰卫视创办、主持的《杨澜视线》和《杨澜工作室——名人访谈录》两个品牌栏目,仍由她亲自担任主持人,并与东方卫视、凤凰卫视、湖南卫视开展了业务上的密切合作。后米,她又新开了一个《天下女人》谈话节目。阳光卫视创办以来,始终将镜头重点关注中国各地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热点,并不断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持续不断地向世界推介中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2000年和2001年,阳光文化影视公司两次入选由世界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评定的全球最佳企业名单。

经过几年的发展,阳光文化影视公司已改名为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前些年又注入更多资金在香港上市。公司现持有11家亚洲地区媒体类企业的股份,包括31种杂志、3家报纸、10个广播电视频道、3个门户网站,还有在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的教育、体育、娱乐、商业等多种业务。作为公司董事局主席、阳光卫视主持人和拥有两个孩子的母亲,杨澜在社会上、公司里和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她总是不停地奔波,辛勤地工作,出色地完成她所承担的各项工作和家务,让社会各界的人们十分敬佩,因而在业界有“女精英”“贤内助”“好母亲”之称。

北京奥运会的“形象大使”

除了做好阳光公司的管理和阳光卫视的节目监制、主持等各项工作外,杨澜还积极参与许多社会公益活动。早在2001年,她就被北京奥申委聘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形象大使”。北京时间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大剧院隆重举行,北京申奥代表团成员李岚清、刘淇、袁伟民、楼大鹏、杨澜、王伟、邓亚萍和国际奥委会前第一副主席何振梁先生向国际奥委会作陈述报告,并就环境、反兴奋剂、交通、语言等问题回答了国际奥委会委员的提问。其中杨澜代表北京奥申委作了文化主题方面的陈述,她说:“北京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都市,3000年的历史文化与都市的繁荣相呼应,除了紫禁城、天坛和万里长城这几个标志性的建筑,北京拥有无数的戏院、博物馆,各种各样的餐厅和歌舞场所,这一切的一切都会令您感到惊奇和高兴。我相信在坐的许多人都曾为李安的奥斯卡获奖影片《卧虎藏龙》所吸引,这仅仅是我们文化的一小部分,还有众多的文化宝藏等待着你们去挖掘。除此之外,北京城里还有千千万万友善的人民,热爱与世界各地的人民相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北京历来是各个民族和各种文化的汇集地,北京人民相信,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推动中国文化和全世界文化的交流……我相信北京和中国将向运动员和全世界的电视观众证明,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杨澜用多彩的中国文化打动了奥委会委员们的心,为北京申奥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后有媒体评论说她这个“形象大使”既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有现代中国人的自信气质,非常得体,非常出色。

近年来,杨澜还担任了中华慈善总会的“慈善大使”和义务献血“形象大使”,并在宋庆龄基金会、中国环境文化理事会等多家公益机构中担任理事,积极参与了四川大地震和台湾“莫拉克”风灾的救灾工作。她积极向人们传播中华民族的“慈善文化”,呼吁人们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高尚品德作贡献。

由于杨澜在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不仅被人们誉为中国文化的优秀“形象大使”,而且还获得很多光荣称号:1999年2月她被《亚洲周刊》评为“亚洲20位社会和文化领袖”之一,2000年被评为“能推动中国前进、重塑中国形象的12位代表人物”之一,2001年度被评为“海内外10位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之一,2002年被评为“中国女性风云人物”之一,2003年3月她作为文化界的著名人士担任了全国政协委员并积极参政议政,2005年她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名列“中国最美50人”。

篇5:中外旅游文化论文

摘要:浓郁而独特的纳西民俗文化促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是丽江古城的灵魂。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有利于纳西民俗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文章探讨了两者关系,指出目前丽江古城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结合特定民俗文化发展丽江古城旅游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俗文化;古城镇;旅游开发

一、相关概念

(一)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故有人称它为“文化”或“社会生活文化”。民俗文化源于传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同时也随着时代的渐进和外界的影响产生一定的变化。民俗文化包罗万象,大致包括3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以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为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民间艺术等。并有着教化、娱乐和心理的功能。

(二)古城镇

古城镇,是指“需要或是已经给予保护要求的城区或城镇”(吴承照,1998),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经生活不断延续与演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物、古迹点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二,现代生活在具有历史传统特色的古街区、古建筑群、城市地段依旧延续;第三,城市的遗存具有自身的特点,区别于其他城市而具有明显特殊的意义。由此可见,古城镇一般是民俗文化相对发达,保存相对完整的地方。

(三)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县,又名大研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它始建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因为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在城市格局、街道布置、民居建筑极具特色。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丽江古城就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旅游者。古城蕴藏着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纳西文化内涵,是吸引世界各地游人到丽江游览的主要文化资源。这是丽江人民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造就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古城纳西族人特有的人生观、道德观、生态观和审美观。

二、纳西民俗文化与丽江古城旅游开发双赢

(一)纳西民俗文化推进了丽江古城旅游的发展

1、独特的纳西族民俗文化是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丽江古城借助有800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建筑、独特的历史氛围、淳朴的居住环境和特殊的民族艺术等,通过古城的修复与文化保护,把有形的文化载体和内涵丰富的纳西民俗文

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使丽江古城成为具有特殊魅力的旅游吸引物,大大提升了丽江古城的知名度,并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人通过开发发展丽江古城旅游,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纳西族民俗文化为丽江古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血液。一个旅游景点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丽江古城也不例外。丽江古城受到游客的追捧,也证明了纳西民俗文化是得到市场认可的。旅游景点的竞争实质是文化的竞争,纳西民俗文化是古城的造血机,能不断地输入新的血液,保持丽江古城旅游发展的竞争力,实现丽江古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丽江古城旅游发展成就了纳西民俗文化

1、纳西民族文化得到较好的挖掘、保护和发扬。旅游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价值,许多濒临失传的纳西族民俗文化在旅游大潮的触动下开始复苏,并融入了旅游市场,得到了新生和“重构”。例如,木府、洛克故居、白沙壁画等古迹的修复;纳西古乐、东巴歌舞、字画等民间艺术的复活;打铜、制陶、民族服饰等传统手工业也获得了新生;一些传统的饮食也得到了开发与发展;传统的纳西族建筑得到了保存。一批专家学者还对丽江的人文景观、东巴经典、史料文献、节日庆典、婚丧习俗、饮食服饰、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音乐歌舞等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和论证,还撰写了一批专著和论文,为纳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丽江古城旅游发展增强了纳西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意识。丽江古城的成功让丽江人尝到了旅游带来的硕果,随着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当地人民的民族自尊感和自豪感在逐渐地增强。他们对自身的文化价值进行了重新审视和定位,他们继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并与时俱进,不断主动地对传统民俗文化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创新,并积极地把它推向全国以及全世界,并以他们的独特民俗文化为荣。

3、以丽江古城为代表的丽江旅游业的发展为传统文化保护奠定了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使丽江古城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推动了丽江的社会经济的进步,使得文化和文物保护部门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当地政府和文物保护部门就可以用更多的经费来支持民俗文化保护和创新,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

三、丽江古城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发展的矛盾

(一)原居民的外迁使丽江古城面临文化博物馆的危险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规模最大的聚居地,独特的纳西民居形式、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环境、亲切宜人的绿化环境、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孕育和承载着丽江的纳西民俗文化。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物质载体,而古城淳朴善良的原纳西居民则是民俗文化的天然守护者和创造者。

古城和古城所承载的纳西民俗文化成为吸引游人的卖点,每年数百万游客涌入丽江,大量的游客打破了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安逸,为了给商户和游客腾出地方,也为了躲避旅游带来的喧嚣,很多的原住民陆续迁出了古城。根据古城开发办公

室提供的数据:1996年前,古城内居住着3万多纳西人,到2005年只剩下不到6000人,且多为老人。古城居民取而代之的是商户,住户多为来来往往的旅客,这些人多没有古城纳西人的民族文化底蕴,也不能真正地与纳西民俗文化水乳相融。文化天然创造主体的缺失使丽江古城的民俗文化黯然失色,古城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文化的展示场,那些店铺和旅游商品多为廉价的道具,古城面临着变为文化博物馆的危险。

(二)纳西民俗文化商品化导致丽江古城文化氛围减弱

独特的民俗文化使丽江古城大放异彩,吸引了全世界的眼球。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把民俗文化推到了风口浪尖,民俗文化通过商品的形式表达出来,一方面文化的商品化是市场的需求,对于民俗文化的传播和扩大影响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另一方面某些开发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文化习惯,把文化作为赚钱的工具,必然导致民俗文化的粗俗化和庸俗化。目前丽江古城正遭受着这样的命运,作为一个纳西族聚居地,古城内却随处可见傣族民乐葫芦丝吹出的乐曲,民族服饰店里的服饰很多也不是纳西族服饰,而是苗族的刺绣、白族的服饰的等,而生产厂家也多是广州、温州等地。民族歌舞被定义为娱乐游客的节目,服饰、动作的文化内涵被削弱,其原来所代表的文化涵义不复存在,丽江古城市场上充斥着的大批量生产的毫无特色商品终会使游客审美疲劳。

(三)民俗文化的真实传承与古城旅游发展遭遇尴尬

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首先是真实的存在与发展,旅游的开发,游客纷至沓来,很多游客要的只是快餐的体验,并不要求深层的真实。但是民俗文化要想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深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按照其发展规律发展,不能急功近利,否则长久以往,必然会产生失望的旅游者和无所适从的变异的民俗文化,从而两败俱伤。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真实传承有两个尴尬:一是旅游的开发使丽江的纳西下一代生活在扭曲的传统文化中。他们对民俗文化的印象很多来自当地的旅游部门对游客的宣传和表演,一开始看到和听到的就是异化的民俗文化。二是原居民的大量外迁和房产的转移,纳西族的下一代失去了继承一个真正的有着丰富的纳西民俗文化丽江古城的机会。纳西下一代儿童大都出生在新城,已经失去了接触原民俗文化的空间,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已经被剥离,再加上强势文化的影响,一种文化的传承面临中断。

四、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实现丽江古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丽江古城民俗文化的保护要结合纳西族聚居的乡村的民俗文化保护丽江古城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地和物质载体,但是纳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仅仅局限在丽江古城的文化保护是不完整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丽江的几个国际驰名的文化品牌都要依托乡村,如东巴文化的根基和土壤就在乡村,只有保持乡村鲜活的民俗文化土壤,才能保持东巴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乡村里已经没有依托纳西民俗鲜活地留存的东巴文化礼俗,那在古城范围内繁荣一时的东巴文化产业就不可能持久地发展,将日益成为一种仅仅是表演性的民俗展示。为保持东巴文化的“活水长流”,需要选择一些乡村作为纳西族民间的文化传承基地,培养民间艺人,打造具有独特纳西民俗文化的乡村,这样才能保持纳西民俗文化真实的活力。

(二)加强对本土青少年的教育,培养纳西民俗文化传人

当今中国社会,非常重视主流文化的系统教育,为了融入主流文化,同时也

因为少数民族传统知识的教育相当薄弱,很多少数民族的青少年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学艺术、文字、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地理生态、植物动物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连本民族的语言也逐渐在忘记。丽江也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在丽江古城的小学里,已经不能讲或只能讲部分纳西语的纳西学生在增多,很多优美的民间传说和和故事只有一些纳西老人会讲,青少年既不喜欢听也不想去记,而宁愿去看电视。因此要想保持纳西文化的传承,必须先培养文化传人。这个项目的实施可以争取民间基金的支持,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参与拨款。

(三)留住原居民与加强现居民的文化参与性

古城居民的外迁已经是一个不能更改的事实,但是可采取一些措施来留住还未外迁的原居民。同时文化的发展不是一个静止的过程,而是在不断地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和发展的。因此,要想保持古城的文化氛围,需要通过宣传教育,设法加强古城现有居民对纳西民俗文化的认同感,让他们自动加入到古城文化的保护中来。

(四)控制古城的过度旅游商业化

目前游客对丽江古城的商业化氛围过浓的现象反映较多,因此控制旅游过度商业化势在必行。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缓解:将丽江古城的商业店铺集中在传统的商业街,同时控制其他街巷的商业活动;对丽江古城的商品进行控制,摒弃那些毫无特色、与纳西民俗文化无关的旅游纪念品;不要让喧闹的流行乐和歌曲充斥着丽江古城的夜晚,保持高原水乡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氛围;恢复一些“老字号”店铺;开发具有纳西族风土人情的饮食、艺术、土特产品;修复一些文化遗存。

参考文献:

篇6:中外民俗文化期末论文

在人类发展的任何阶段,爱情永远是不可替代的主题。爱情是神圣的,爱情是纯洁的,爱情是伟大的!爱情是文人墨客们吟诵的旋律,爱情是少男少女们追求的爱慕,爱情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需的精神需求。

说到爱情,我们必须提的就是与爱情紧密相关的——婚姻。婚姻是对爱情的一种肯定,也是对爱情延续的一种方式。伟大的领导人毛爷爷曾经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对此我深信不已。

今天我们要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新时代的爱情与婚姻。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地广物博。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生活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文化。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不同民族关于婚姻的风俗文化。

从最初的落后的婚姻风俗说起,这应该就是杂婚。早期人类还保持的一种动物特性,即群体内部男女成员之间实行杂乱的性交关系,此时尚未形成婚姻制度。(引自百度百科名词解释)早起的人类社会发展落后,处在原始生活状态的民族一般都有过杂婚的过程。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兴起一种叫群婚的婚姻制度。原始时代的—种婚姻形式,指一个集团的一群男子与另一集团的一群女子集体互相通婚,而集团内部的男女

则禁止婚配。(引自百度百科名词解释)在东北早起的达斡尔族就曾存在过群婚的状态。

后来慢慢发展到对偶婚。对偶婚,亦称对偶家庭。指原始社会时期,不同氏族的成年男女双方,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实行由一男一女组成配偶,以女子为中心,婚姻关系不稳固的一种婚姻形式。(引自百度百科名词解释)1978年我国名俗工作者在云南发现基诺族。基诺族语言虽属藏缅语族,但有自己的民族特点。如村寨中有寨老、寨母等古老氏族长老,保留了对偶婚和群婚残余的一夫一妻制小家庭,有共耕习惯等。(引自博客《不一样的天空》)

然后就是一夫一妻制的出现。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标志。一夫一妻有利于家庭相处和谐,有利于对子女的抚养,有利于对长辈的赡养,有利于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不过在很多少数民族中还保留有相当多的婚姻风俗。例如在很多少数民族中都认可一个事实就是第N者,也就是婚外恋。也就是说很多民族中允许婚外恋的存在,这种婚外恋是受族人认可的,有的民族甚至以没有婚外恋为耻。如弈车人社会,在弈车族中男女是允许婚外恋的,在他们的社会中,如果男的不去发展婚外恋会使父母没面子的。女的如果没有婚外恋的说明她不漂亮,没有吸引力,越是结过多次婚的女人越值钱,越受男人的青睐。同时弈车人还有不落夫家的习俗,也就是女子出嫁后并不是住在丈夫家,而是回娘家居住,知道生孩子时候才返回夫家并长期生

活下去。

还有一种叫做流浪的女人。看字面意思好像是说女人无家可归。其实也是少数名族中允许婚外恋存在的一种形式。弈车族的女人就像是流浪的女人。女子在成年之后就单独居住,她们在外发展婚外恋,而且是可以同时存在几个车埃,即使是已婚的女人,她们也不住在丈夫家,并和丈夫保持着情人关系,而且双方互不干涉生活,各自有各自的婚外恋。

在我国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中存在着走婚的习俗。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摩梭族的走婚。走婚是情投意合的男女,男方去女方家过夜,但前提是不从正门入,且不能让女方家人知道。在过夜是把帽子挂在门上,表示有人在此过夜。第二天天不亮就离开,此时可以从正门离开,如果天亮后离开被女方父母发现则被视为无礼。走婚男女主要是靠爱情维系,没有经济及其他关系,一旦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不愿意即可中断关系。走婚是摩梭人重要的婚姻制度,因此摩梭人的社会中根本寡妇,光棍的概念。因为摩梭人是母系社会,有东方女儿国的美称,走婚也是繁衍下一代的重要方式。

有些少数民族至今还有保留有一夫多妻制。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很多民族都有一夫多妻制的习俗。像居住在青海,甘肃的回族就有一夫多妻制的现象,其主要是受世界上大多数的伊斯兰国家的影响,因为当今世界的伊斯兰国家都是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在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中有很多规定或者说是陋习。很多少数

民族中等级观念很强,那些比较低下的人群是没有人愿意与其结婚生活的。例如在湘西的少数民族中那些被认为是巫蛊的妇人,她的子女一般都不会有人愿意与其结婚,甚至连日常的生活都不愿与他们有过多的来往。

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中同姓之间不允许结婚。在佤族同姓不婚,这在佤族社会中是严格制约的。否则,鬼神发怒,谷子不生,人畜死亡,犯禁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广西西部壮族中也有这样的情况,同姓同族之间结婚是允许的,否则雷公会发怒惩罚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婚姻陋习,本人了解的比较少。这些婚姻习俗阻碍了许多爱情的发张。但是当一对恋人坠入爱河时,爱情是伟大的,爱情也是盲目的。为了冲破各种束缚在一起,恋人们想尽一切办法。但是在落后封建的社会中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又引出了另一个关于爱情的风俗,这就是殉情。

男女双方不能突破现实的束缚,最后双双殉情为他们的爱情谱写一首壮丽之歌。如纳西族,拉祜族的很多恋人都会相约去结伴殉情。

有“殉情之都”的丽江,每年多会有很多恋人在那里殉情。在玉龙雪山下,一对热恋的恋人挑选一块美丽的风景殉情。他们认为在美丽的玉龙雪山下结束他们最美好的爱情是一种完美的爱情。

当社会慢慢发展,从七八十年代开始,由于受计划时代经济的影响,以及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我国出现了很多包办婚姻,就

是父母替孩子选择配偶。有些时候双方都没有见过面就被父母安排结婚了。这种包办婚姻影响了我们上一代人的幸福。在深圳,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出现有二奶村。大多数都是中年人包养情人的情况。他们在自己的家庭和配偶没有真正的爱情,就寻找属于真正的爱情。当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是就在外面买房养着她。这样的情况不仅是对他已有家庭是一种伤害,对他现有的情人也是一种伤害。这就是包办婚姻所造成的恶果。

由于经济迅速发展,现代人的爱情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下出现了很多不符合道德爱情婚姻观。例如在大都市出现了都市走婚族。他们是夫妻,却只有在周末见面,各有各的生活方式,互不干涉,不生育,这样的婚姻在很多人接受不了。还有很多年轻人的恋爱观,他们不是追求恋爱,婚姻,而是单单追求一夜情,只是追求对性的渴望,完全没有任何情理可言。还有很多当下很多80后90后盛行拜金观念,选择恋人必须是富二代,满足得了她们对物质的欲望,完全把爱情婚姻当做是物质的交换。作为当代的年轻人,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因为我们是未来国家民族的脊梁。我们拥有五千多年的文化,拥有很多不同民族的婚姻风俗,但是我们必须客观的承认自己的不足。正确面对当前的爱情婚姻问题,正视一切矛盾,虚心学习改进。在荷兰人们对婚姻的态度很慎重,离婚对于他们是一种耻辱,只要是离婚的人都会被人瞧不起。所以他们一般都选择晚婚,不

仅体现了他们对爱情的尊重,也体现了他们对婚姻的慎重。尽管我们是历史文化渊源的大国,但是我们仍有不足的地方。用荷兰人的爱情婚姻观只是举一个例子,还有很多国家很多民族的爱情婚姻观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国情,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去粗取精,弘扬树立自身独特的爱情婚姻观。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感觉对于新时代的爱情婚姻观,我们是最有发言权的。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解放,铸就了新时代的我们,对于爱情,婚姻。我们将会慎之再慎的。对于民俗文化,优良的我们加以传承,那些封建陋习我们会摈弃。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即是对民俗文化的一种尊重又是对我们自身未来幸福的一种追求。

姓名;贺淋秋

学号;1104010021 班级;土管1班

上一篇:拟定合同下一篇:公务员制度12章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