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024-05-06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8篇)

篇1: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沽源县小厂镇寄宿制学校 赵维

一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概况,知晓其典型例证: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及其重要影响;理解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唐代中国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

通过听讲,研读课文及相关史料,思考探究等系列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提高分析总结的能力;

感受、崇仰鉴真六次东渡、玄奘西行求法体现的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通过了解居当时世界第一流地位的唐文明的世界意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本课三大历史事件,重点是遣唐使与玄奘西行;以此为例认识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思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活跃的原因,理解唐代中国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圈中心的地位。三 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

/ 5

2008年5月1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日期间访问了奈良县(奈良古称平城京,唐朝时为日本国都),会见日本奈良县知事荒井正吾,并赠送鉴真塑像。这是胡锦涛主席同荒井正吾为塑像揭幕。

思考:你知道何为遣唐使吗?鉴真在日本备受尊崇,被认为是“日本文化的恩人”又是为何?

(二)新课展开

整体感知:读《唐朝中外交通图》

唐朝以其强盛的国力,先进的政治制度,高度繁荣的文化,博大开放的胸怀,不仅吸引着周边少数民族,也令周边邻国仰慕。大唐盛世对外文化交流广泛、频繁,对外来文明采取兼容并蓄的开明政策,使得唐朝文化呈现繁花似锦的景象。上节课我们也了解到,唐朝时少数民族甚至外国人在唐朝为官者为数不少,长安城内波斯商人聚集,本节课进一步了解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遣唐使

/ 5

Ⅰ自读课文:遣唐使 部分 结合教材思考讨论: 问:什么是遣唐使?

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Ⅱ 史料研读:

(1)从唐朝回日本的僧人说:“大唐国者,法式定备之珍国也,常须达。”

—— 《日本书纪》 日本为什么要派遣唐使?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

(2)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使团官员是正使﹑副使﹑判官﹑录事。使团成员除约半数的舵师﹑水手之外,还有主神﹑卜部﹑阴阳师﹑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造舶都匠﹑船师﹑船匠﹑木工﹑铸工﹑锻工﹑玉工等各行工匠。随行有长期居留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同一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

结合材料并教材归纳遣唐使的特点?

人数多,规模大,呈使团形式;批次多,往来频繁;人员组成全面,便于开展全方位学习。

(3)查看下表,观察教材《日本的和同开宝》图:

问:遣唐使的历史影响?一目了然。对日本国家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鉴真东渡

除了遣唐使西来求学,亦有中国文化使者东渡传法,在中日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中国高僧鉴真。

/ 5

Ⅰ速读课文,及【相关史事】栏目内容,了解鉴真事迹。补充材料:

当时从唐朝去日本的困难是难以想象的。由于造船技术的局限和对季风规律掌握的差距,从扬州穿越东海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故,和尚道福、义向、圆载先后在遣唐和归途中为风涛吞没。没有视死如归的冒险精神是不敢扬帆启航的。…… 唐招提寺建筑群,为鉴真及其弟子留下的杰作。整个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唐代建筑的特色,是日本现存天平时代最大最美的建筑。鉴真及其弟子大都擅长书法,去日时携带王羲之、献之父子真迹,影响所及,至今日本人民犹热爱中国书法艺术不衰。他依靠嗅觉辨认药物,定名称及疗效,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Ⅱ 以郭沫若诗总结:(学生齐读)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唐朝时,朝鲜半岛的新罗、中南半岛的林邑等国与中国交往也非常密切,新罗使者、留学生甚至超过日本,先进的唐朝制度、文化对他们影响巨大,并且逐渐形成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儒家)文化圈。

玄奘西行

遣唐使、鉴真东渡显示了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核心是唐文明传播日本,日本民族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敬重。唐朝与天竺的交往也非常频繁,“天竺”是唐朝时对今印度半岛的称呼。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取经成为历史上中印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玄奘就是《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

Ⅰ(提示学生注意教材正文说明)(教师询问并讲述)玄奘在全国各地从师学佛,通过学习,许多佛典译著不善,致使义理含混,理解不一,注解也不同,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分歧很大,难以融合。为明佛理真谛,决定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求法。玄奘西游的时间是?贞观元年。他的西行求取真经、弘扬佛法之路可分为四个阶段:

艰难险阻,四年跋涉,初到天竺 →遍访名寺,游学十年,名扬天竺 →谢绝挽留,二年归国,宰相相迎,天子召见→潜心译经,凡十九载,弘扬佛法,交流文化

指导学生读《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注意其中经过的重要地点河西走廊、4 / 5

葱岭、曲女城、那烂陀寺等。并结合上述提纲简要介绍相关史实。

Ⅱ总结:玄奘西行的贡献:一是取经、游学、译经,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中亚、印度半岛、西域等地一百多个国家的历史,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Ⅲ 教材问题思考:鉴真和玄奘都经历了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困难的,你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什么精神?(学生自由回答)

为实现目标不畏艰难、持之以恒;信念坚定、矢志不渝、百折不挠的精神等。分析探究(难点突破)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

Ⅰ 读《职贡图》(反映外国使节纷至中国,向唐朝皇帝进贡)并课后唐朝墓葬出土大食人俑、东罗马金币、非洲黑人俑图片。

思考:这些反映了什么?(唐朝时中外交往的广泛、活跃。)

Ⅱ尝试分析总结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分析总结,教师给以适当引导)

(1)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对各国产生很大的吸引力,创造了前提;(盛唐气象)

(2)唐朝实行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为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儒道释共存共荣,基督教、伊斯兰教也在这时传入中国)(3)唐朝统治者在对外交往中高度自信,胸怀博大;(4)发达的陆路海路为中外往来带来了便利。

四、课堂小结

/ 5

篇2: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备课组长

邹旭文2017、2、18

第4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讲学稿

教学目标:

1、了解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通过对玄奘、鉴真等不畏艰险,出国远行,学习交流的事迹介绍,启发学生不怕困难险阻、勇于开拓以及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

2、认识我国的经济、文化在唐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政府采取鼓励对外交往的政策,这些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教学重点:

遣唐使、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主要目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一个师傅仨徒弟》。提问:歌中的“唐三藏”指谁?“西天取经上大路”中的“西天”指哪里?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西游记》是以玄奘西行天竺求学问取真经为背景而虚构的一部小说,故事中的唐僧原型就是历史上的玄奘,《西游记》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玄奘一样吗?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五课《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就会给你答案。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展示学习目标)

二、新课内容:

1、遣唐使

唐朝时来中国的日本人很多很多,日本先后10多次派赴唐使者来到中国学习交流,这批人叫遣唐使。回答: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哪些影响?

(唐朝的官制、法律制定等影响了日本。日本的文字、建筑、服装、习俗等都颇有唐代遗风。可见唐文化全方位的影响了日本。)

2、鉴真东渡

玄奘西行为取佛经,唐朝时还有一名高僧是东渡日本传播佛学,他就是著名的鉴真和尚。(投影《鉴真坐像》这时供奉在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坐像。)让学生看书鉴真东渡一部分内容,结合鉴真东渡图,⑴说说鉴真东渡的经过,他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⑵鉴真为什么被称为“天平之甍”?

不畏艰难,持之以恒,终成大业的志向。

鉴真在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

3、玄奘西行

篇3: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任何工艺品的产生都与它所处得独特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唐朝陶瓷的兴盛与唐朝所处的独特的文化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下面就从唐朝独特的文化背景这一角度来探讨唐代陶瓷兴盛的原因。

一、文化宽容政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一) 唐朝文化宽容政策

唐朝文化宽容政策陶瓷艺术呈现品种丰富、瑰丽多彩的面貌是基于道, 儒齐肩、文化宽容政策造就的, 这种活跃场面促使唐代在思想意识领域方面实行全面的开放政策, 这种开放政策促使唐文化及陶瓷向着多元化、丰富化方向发展。

尽管李渊、李世民父子出身于北朝的关陇军事集团, 但是北朝基本上为胡人政权, 所以李氏父子因为害怕被怀疑成汉族身份, 又为了提高李唐政权的权利地位, 在当时就选择尊李姓的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李渊后来宣布:道第一, 儒第二, 佛第三,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道家在唐朝中的地位。

(二) 唐朝文化宽容政策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隋文帝在位期间实行科举制度, 这一政策后来得以继承和发展。在唐代, 儒家的地位在唐代初期就确定了其统治地位。我们都知道, 儒教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孝, 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生, 事之以礼, 死,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这种思想使得从两汉、六朝以来就非常盛行的厚葬延续到唐代, 而正是这一延续使陶瓷业尤其是三彩釉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

与此同时, 佛教势力也开始渐渐发展起来。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土后, 其势力逐步蔓延扩大。到了唐代, 其蔓延速度更是快得惊人, 据记载, 唐代佛教已经发展的十分强大, 佛教系统体系也更加完善, 自唐朝建立以来, 除武宗灭佛外, 其余全部是崇佛, 由于佛教佛理本身非常重视逻辑严密的论证关系, 这给儒道的思想形成非常大的影响和威胁, 所以儒、道不得不在多方面向佛教学习。

在唐朝一时期胖女俑便是当时社会女性以胖为美的逼真写照。其衣饰线条的飘逸流畅与气质的高贵典雅, 不失为佛教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但是道、儒两家的思想的存在都发展了那么长时间, 最后所说的佛教的发展也必然得到儒道的支持, 因此道、儒、释的融合便成为唐代思想的主要特色。

外来风气下的陶瓷精神气质

(一) 唐朝风气中的外来风

唐朝风气中的外来风在上一节中, 我提到了中国唐朝宽容的文化思想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但是, 由于唐朝实行非常宽松的对外政策, 所以外来文化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总的来说, 唐朝的对外政策以安史之乱为界限划分为2个阶段, 安史之乱以前, 唐朝社会盛行胡风, 由于许多皇帝与北朝有着密切的联系, 使得整个社会明显带有鲜卑和匈奴背景。安史之乱以后, 唐朝整个风气有所改观, 如脱胎换骨一般, 其精神气质焕然一新, 在当时的整体精神气质中我们可以看到饱满和阳刚之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 使得整个社会气氛非常轻松自由, 这使得人们愿意接受外来文化。在这种独特的风气的影响下, 唐代中前期的陶瓷造型往往具有圆浑饱满、器宇轩昂、气势磅礴等特点。

由于唐太宗、高宗连年的扩展自己的疆土, 使得西域最终为唐朝所控制, 这使得对外交易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外来文化通过各种方式传入到中原, 胡乐、胡舞、西方金银器等文化艺术就是在此时传入的。

(二) 外来风气对唐朝陶瓷的影响

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唐代陶瓷带有浓郁的西方情调。唐代陶瓷中许多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异域风貌, 比如造型、图案、装饰等。青釉凤首龙柄壶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件初唐时期的陶瓷作品, 该壶的壶口和壶侧都有象征着汉族传统的吉祥装饰, 壶身的形状结构是中东地区的铜瓶常见的样式。壶体表面被联珠、宝相花、蔓草纹装饰的满满的。一个满脸髭须、深目高鼻大力士形象更是中东波斯一带金银器常见的装饰图案。

由于唐代烧制瓷器的迅速发展, 陶瓷的使用与往年相比更加普及, 陶瓷的品种也越发多样, 从茶具、酒具、文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到处可见。瓷器的器类品种与造型新颖多样, 制作精细, 远远超越前代。种类的增多使得生产陶瓷的窑也随之增多, 其中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为唐朝两大瓷窑系统, 这两者统称为“南青北白”。越窑在南方浙江省绍兴, 主要生产青瓷。邢窑在北方河北省邢台, 主要生产白瓷。

唐代陶瓷器也受到了西亚波斯文化的影响。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龙柄凤头壶, 造型巧妙, 器身堆贴瑰丽纹饰, 壶盖塑成一个高冠、大眼、尖嘴的凤头, 与壶口相合, 由口沿平底部连以形状生动活泼的蟠龙柄, 这是唐以前所未见的新样式。双龙耳瓶的器形, 也同样可以看出是吸取了外来“胡瓶”的特点, 壶身与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鸡头壶大体相同, 无头, 而用一对龙形耳作为装饰, 这种双龙耳瓶与凤头壶均盛行于初唐。

三、茶文化及文人对唐代陶瓷的影响

(一) 唐朝茶文化的兴盛

唐代陶瓷业的质量大幅提高后, 引起很多文人墨客的关注, 随之而来带动饮茶业的迅速发展。受茶文化的影响, 唐代人对嫩绿的纯茶色非常钟爱, 制陶师们将这份喜爱很好的反映到陶瓷器皿中, 一些瓷碗通常为青白色。《茶经》为唐朝非常著名的茶著作, 这里面列举了煮茶、饮茶的器具, 并对各种陶瓷茶具哪些宜茶哪些不宜茶做了非常详细的分析。文章指出:“越州瓷、岳州瓷皆青, 青则益茶, 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 茶色红;寿州瓷黄, 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 悉不宜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得唐代人们对茶的认识不在停留在解渴这一初级定位, 他们更多的把品茶放在第一位, 这从陶瓷器皿中的盏托中就能得到体现, 在唐代, 人们不仅广泛使用饮茶专用的盏, 而且还开始使用了盏托, 这正说明品茶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另外, 据史书记载, 唐朝人们不但达到了“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的实用目的, 还增加了装饰性。这更说明当时的人们不光是为了饮茶, 更多的是在“品茶”。

(二) 文人对待陶瓷的态度

由于文人墨客青睐瓷器, 为生产自己满意的瓷器, 另外唐代达官贵族为了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也开始挑选质地优美的陶瓷, 据调查, 越窑在唐朝后期开始大量生产“秘色瓷”,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进贡的瓷器, 这种瓷器的大量出现显示了当时贵族阶级对陶瓷的喜爱程度, 同时也为宋代官窑系统的观赏瓷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吸引了很多文人工匠, 他们大都以工匠的身份参与到陶瓷的生产中, 并在陶瓷上题诗作画, 提高瓷器的品味来吸引更多的爱好者。

(三) 茶文化与文人对唐代陶瓷的影响

由于唐代陶瓷在造型与装饰上面都处理的非常好, 加上唐代陶瓷的主题通常为具有生活的主旨, 使得唐朝陶瓷的造型装饰都非常得体, 风格也非常明朗。造型简沽, 线型流畅、灵巧, 如有一陶瓷茶具, 这件茶具的外表是用玉青釉作底色的, 表面上绘有梅、兰、竹、菊的画面, 从这件作品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另外, 茶具设计时, 还可注重运用不同材质进行配套设计。具体表现在:动物装饰题材的陶瓷渐渐被以线为主的卷草、莲花、牡丹等生活气息浓厚的植物纹饰所替代;器型也由汉魏的仿动物器型渐渐转向仿植物器型, 制成瓜形、花形。

四、总结

瓷器作为日常生活器皿与时代和社会的外来风气密切相关。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 促进了茶具的发展。唐代的陆上与海上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瓷器的发展, 当时出口商品中的瓷器大量随之销往国外。为适应外销的需要, 以及西亚文化的影响, 瓷器的造型、纹饰也吸取了一些外来的因素。

篇4:当个有文化的唐朝人

唐朝普通话到底什么味儿

唐朝的普通话是什么模样?很多人想当然,觉得既然现代普通话是以明清两代的首都——北京话为基础发展出来的,那么唐朝普通话,大概也就跟首都长安的本地方言差不太多吧?

哼哼哼,大错特错啦。

您要不信,穿越之前咱们就先搞个集中加强恶补培训班,让您学会一口标准的唐朝长安语音——当时叫“关中秦音”——然后再开始时间旅行回长安去,看看会有什么效果?

穿越初落地,您发现自己姓唐名穿,是一位世居长安的中级官员,业务能力平平,人缘不错,见谁都能打招呼说上话,成天跟朋友同事一起喝酒吃饭。好了,前半天您是在自己家里混,跟亲人、仆人都说秦音,毫无障碍,大家腔调一致。可等您饱餐完一顿,走出家门去官署上班,麻烦就来了。

进衙门,看到一个老家在江南的熟人同事张三,人家是正经考科举、进士出身来做官的。您笑眯眯地打招呼:“三郎万福。”

张三一愣,寻思您大概没睡醒,还以为在家里呢,口音一时没倒过来,也就客客气气地回一声:“螳螂面部(唐郎万福)。午食否?”

您脑子里飘过午餐案上那几盘大菜:清蒸蒜泥猪肉、生鱼片切……、煮驴肉丸子……忙不迭点头炫耀:“已鸡(已吃),已鸡嘟(猪)、鱼、驴,还有咩(米)饭……”话没说完,张三再也忍不住,当场哈哈大笑。

这时候旁边一个官员李四听见笑声也走过来,问出啥事了,张三就把您刚才那句话按字音学说了一遍。这位李四脑筋转得比较慢,想了一会儿,才恍然大悟:“唐郎莫不是说:已鸡兜(猪)、哟(鱼)、喽(驴),还有美(米)饭?”

说完,老家在山东的李四也笑了起来。张三点头认可李四的发音——因为他俩说的才是在官场上通行的“普通话”,或者更确切点叫“官话”“正音”。您那满嘴“鱼”“驴”的,倒是跟现代普通话比较接近,可在唐朝就算是“首都本地土话”,跟卖菜的、种地的、开饭馆的、家里仆人、上门化缘的僧人之类说这种“秦音”正合适,在官衙跟同事官人们这么说话,不被嘲笑至死才怪。

那么,唐朝的“官话”,到底是以什么地方的语音为准呢?严格地说……其实它跟当时任何一地的方言都不大一样。

您在衙门待了半天,听着来自天南海北的同事互道“面部”(万福),斯斯文文、抑扬顿挫地用这种官话交谈办事。听时间长了,您会发现两点:

1.虽然大家相互之间交流顺畅,但不同地方的人,所说的官话发音还是颇有不同的,就像我们现代普通话推行力度都这么大了,社会上还是存在着所谓川普、广普、温普……

2.各位官员说话时的遣词造句,当然不会跟书面语(就是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唐代文言文)严格保持一致,但是似乎跟正常人在家里说话也不太一样。说好听点叫“出口成章”,说难听点略似现在的公文体、官腔套话,大家都是文绉绉的,之乎者也的,句式语法过分规矩整齐,很少能听见零碎的口头语或残句。

您觉得别扭吗?其实大家也都觉得这么说话不舒服,真的……如果运气好,下班以后各位官员家里的仆人来接各自主人,您仔细偷听一下张三、李四跟自家老佣人说话,很可能会听到山东大汉李四正粗声豪气地讲着跟官话差异很大的方言,而江南书生张三口中快速流出的吴语更让您如听鸟鸣、一个字都不明白。别人也差不多都是这样,官话这玩意儿嘛,都要经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

唐朝也背小九九

要成为一个唐朝的文化人,最基础的幼儿启蒙教育仍然不可或缺。特别是那些打算穿越成婴儿从小在唐朝长大的,“上学发蒙”这个环节必不可少。

发蒙?对,唉,不是您说的“昏头昏脑”的“发蒙”啦,这里的“蒙”字要读二声,是“启蒙”的意思,在古代是指幼儿刚刚开始认字念书的过程。

您觉得小孩子学认字、写字、背诗文没什么可说的?太天真了吧,不信您数数自己能背出多少古代幼教内容?看这张口就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如果您穿越的时代是武后之前,李白恐怕还没生出来呢。

或者您打算仿效什么历史正剧,让唐朝的儒生学童们开诵《三字经》《百家姓》,谢谢,这两部书唐朝都还没有呢!

老老实实的,您还是跟着亲身体验一下唐朝儿童上学的过程吧。

先说上学年龄,这个在唐朝没有统一规定,全由家长们做主。根据孩子的智商高低和家庭经济情况(上学读书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从四五岁到十几岁都可以,极端情况,比如初唐著名诗人陈子昂,据说到了18岁才开始读书认字,也没耽误人家成名成家。

请人看黄历挑了个宜发蒙入学的黄道吉日,家长带您去村学拜见老师,给供在学堂正中的“文宣王尼父”孔夫子牌位叩头行礼,完成一系列入学仪式。在学堂里找个书案坐下来,先生可能先教你写几个简单汉字(比如自己名字),也可能先教你背一首最简单的五言诗。等到上了几天学,对教学环境比较熟悉了,正式进入用功阶段,当时最流行的启蒙教材就纷纷登场。

首先要介绍的是抑扬顿挫、十分好听的——“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这部跟《三字经》《百家姓》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经典启蒙教材的《千字文》,不知道您穿越之前在现代听过学过没有。所以,如果您穿越到了宋朝以前,别动不动就拿“人之初”和“赵钱孙李”来卖弄,真正好用的是《千字文》,在古代现代知名度都挺高。还有一部书也可以用用,是西汉人史游写的《急就篇》,不过似乎知道这部蒙书的现代人就不多了。

对啦,《九九乘法歌》也是唐代儿童要学要背的重要内容,这个发明得非常早,在春秋战国已经见诸文献了。不过要提醒您,您要是按现代习惯从“一一如一”开始背到“九九八十一”,那在唐朝真的算“倒背”,因为唐朝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一路从大往小背的,好玩吧?

您说这不习惯,您就喜欢从小往大里背。小心,看先生的棍鞭戒尺“嗖”的一下就抽过来了——别躲啦,躲也躲不过去,因为在唐朝“体罚”这种事太常见了,学堂里很少有哪天听不到淘气学生的号哭声。

书房里没有线装书

穿越回唐朝立志要做个文化人的您,在接受启蒙教育以后,很快表现出不错的读书天赋,这让您的家长也很高兴。一咬牙一跺脚,父母决心下血本培养您读书考科举将来去做官,于是在各个方面都为您创造着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某一天,家里通知你,专门腾出了一间清静屋子给你作为“书房”,已经布置完毕,以后你可以安安静静地在那里写字念书诵习典籍了。

家里为您准备的书房里,到处放置的是一袋袋、一堆堆、一轴轴、一柱柱类似于考试卷子的东西。一踏进这地方,您仿佛又回到了高考前那魔鬼几年,没日没夜疯狂地做模拟题的苦逼日子里。而且环顾整间房,连一本长得像您预想中的“书”那样子的东西都看不见——这不但是要考试,还是闭卷考不让抄书呢!头皮发紧要炸毛了吧?

拍肩,放轻松,别妄想过度。这房间满堆的圆柱体纸卷就是唐朝的“书”啦,不信您取过一卷来展开看看,上面写的都是“五经正义”等知识内容,而不是“已知XYZ”等考题。至于您所熟悉的、在所有“古装剧”里从大禹治水到溥仪退位四千多年间持续出现一成不变的那种“线装书”,在唐朝那是基本看不见的。

您失望了吗?还想着轻轻开启纸匣,优雅地取出一册麻线装订的蓝皮书,矜持地翻开薄薄的泛黄的纸页,凝神诵读纸上那些从右至左竖印在朱丝栏里的墨字,嗅着满页书香,不时呷一口清茶,魂游宇内,神交古人?可惜呀,至少“翻书页”这种乐趣您在唐朝很难享受到,改成“卷书轴”比较可行。

现在我们拿出一卷书来仔细看看吧。您身边的书架上,有一束束平着堆放的卷子,也有一些盛装书的布袋,袋口开着,露出5支或者10支书轴。这种专门装书的袋子叫“帙”,形容书籍多的成语“卷帙浩繁”到现在还很常用哦。

露出袋口的书轴上,吊系着标签,您拈起一个标签来看,入手沉甸甸的,据说皇室藏书里有很多标签是用象牙做的呢——标签上写着“尚书正义卷四”,这是标明这一卷书的内容和次序。因为卷轴书打开查看比较麻烦,也容易弄坏纸面,所以为了便于快速查找书籍内容,在书轴头上系签是很有必要的。

我们把这卷书抽出帙袋,您看,最外面一层粘裱着布帛或硬纸,这个叫“褾”,作用类似于我们给课本包上的书皮,既能保护书籍也能装饰外观、彰显个性。书皮外沿还要连上一条丝带,用来把整卷书捆缚住,以防止纸张随便散开损坏掉。

纸卷完全展开以后,在末尾那里,您终于能看到“书轴”的全貌了。这一般是根不太粗的木杆或竹筒,纸卷的末端裁成梯形,粘缠在这根轴杆上,收起书时以它为轴心向前卷动。普通廉价书籍也就粘一根硬木杆随便用用,稍微讲究点的,会给轴身两头另装上“轴头”,用木头雕出好看的形状,涂上油漆啥的。因为两端的“轴头”是始终突出在整卷书之外的,把它们搞得讲究些,整卷书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了。

(待续)

摘自《唐朝定居指南》

森林鹿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篇5: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目标

1、了解隋唐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能力和归纳能力。

2、通过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的奋斗精神,使学生更加崇敬为各国友好交往做出巨大贡献的伟人,通过唐文化对各国影响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

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如此频繁的原因,以及它与当今的开放的区别。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指出:唐朝时期,许多外国使节远道而来,向中国皇帝进献他们的珍稀宝物。上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盛唐的繁荣气象,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唐朝的对外关系。【讲授新课】

一、遣唐使

过渡:我们首先学习唐朝时与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的交往。请学生就下列问题合作学习“遣唐使”部分。

首先我们学习唐朝时与日本的交往。唐朝时与日本交往很密切,并且中国唐文化对日本产生重大影响。探究问题:

1、从什么时候开始日本有使者到中国来?

2、唐朝时遣唐使来中国基本概况。

3、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政治、生活有影响吗?

4、日本对唐朝是如何评价的?(从文献资料中提出问题)

二、鉴真东渡

唐朝到日本去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谁?他什么时候去的?他东渡日本第几次才成功?

教师活动:展示《鉴真坐像》:

1、针对学生关心的鉴真六次渡海,让收集了这一资料的同学复述鉴真渡海故事(或教师介绍);

2、师引导学生读20页的“曾回国‘探亲’的鉴真坐像”让学生明确日本政府和日本人民对中日文化传播使者鉴真的敬意和怀念他。塑像回国“探亲”说明中日人民传统友谊代代相传。

三、玄奘西行

过 渡:你知道玄奘哪些故事吗? 讲述玄奘决定在集纳天下名僧的法门寺——这一片莽莽苍苍(人才济济)的大林子,苦心潜修,研读佛经,终成一代名僧的故事。

教师活动:设置问题①那么玄奘是何时去的天竺?他为什么要到天竺去? 他去的顺利吗?他在天竺有何成就?他回国后又有什么重大成就? 教师设置上述问题后,让学生读课文,探究这些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唐太宗时,成为那烂陀寺著名的佛学大师,带回并翻译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亲历的110国,传闻的28国情况。内容丰富生动。)教师活动:教师让学生翻到课本21页,观看《玄奘》人物画像:①介绍玄奘从印度学成后归国的情景。

比较探究:同学们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喜爱,想一想书中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不同?

学生活动:各抒己见,教师引导: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最后取得成功,从这点上是相同的,至于小说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人物和一路上经历的具体情节则都是虚构的。小结:

教师置疑:今天我们学习了唐与日本、天竺的交往事实后,想一想,为什么隋唐时期对外交往如此繁盛?它与当今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

(1)唐朝政治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交通畅通

(2)唐朝对外交往十分频繁,但封建时代的交往,多在政治、文化方面,经济交往的比重还很小,相互间的赠品和回礼,与当今的国际贸易无法相提并论。

篇6:唐朝繁荣文化的启示

金女院 胡晓 06090319 中国是一个很有历史特色的国家。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无时无刻不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辽阔无边的中华文化惊叹不已。然而自从我们接触历史,我们就知道,贞观之治,大唐盛世。强盛开放的唐朝对我们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借鉴与启示。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它给后世留下的印象至深,除了国力强大、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天下太平外,更突出的亮点就是辉煌灿烂的文化。解密唐朝文化繁荣基因,我们不难发现,其间政府的引导功不可没。

1.在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不断调整政策对宗教加以扶植

佛教、道教与儒学,并称“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南北朝时期,释、道、儒三教为了维护各自的地位,既相互争斗,又相互渗透。到了唐朝,在统一、开放的背景下,统治者不断调整政策对宗教加以扶植,使这种局面得到较大改观。

唐王朝对释、道、儒三教并尊的做法不仅形成了以儒家政治伦理观为基准、佛道学说兼收并蓄的盛唐独具的统治思想体系,大大巩固了帝国基业,而且也促进了三者间的相互吸收,不断完善。佛教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走向成熟,进而成为中国式宗教的。

2.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

贞观初期,天下初安,太宗励精图治。他深知“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须以德行、学识为准。他采纳魏征“偃武修文”的建议,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唐太宗重视文教、修文兴学的事迹给后世开了个好头,以后的高宗、武后、玄宗也都代代相传,使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这不仅给帝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成为唐王朝兴旺发达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惠及友邦,给周边国家及部族培育了许多英才,促进了那里社会的发展。

3.规定在科举考试中加试诗赋,更加推动了文化的普及

唐代文学,诗赋散文,传奇小说,千姿百态,盛极一时。尤其唐朝的诗歌,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气势恢宏,流传千古,深受珍爱。是唐文化中芬芳的奇葩,璀灿的明珠,是冠绝古今的诗歌高峰,也是唐朝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

唐朝文学繁荣的原因,首先在于它植根于盛唐这片沃土之中。国家的统一与强大,社会的安定与宽松,新兴中小地主势力的崛起与经济的全面发展,使文人、学子充满自信、理想与追求,给他们抒发情怀,表达思想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空间。其次,与唐朝皇帝的爱好与提倡有很大关系。唐太宗不仅擅长政治,而且喜好文学。处理国事之暇,常与大臣赋诗唱和,清人编辑的《全唐诗》、《全唐文》里收有他的许多诗赋。继太宗之后,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也都大力倡导文学。特别到后来,规定在科举考试中加试诗赋,更加推动了文化的普及,刺激并影响了文学创作。然而科场里那种规定过死的考试方式,往往使举子们的才智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4.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

唐朝对外奉行开放政策,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发展外交关系;对内则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在归附的民族聚居地区,采取怀柔做法,设立856个自治性较强的羁縻州、县。唐太宗抱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各族人民,他曾讲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为此,他通过和亲与吐蕃、吐谷浑等民族发展关系,加强团结;通过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在朝廷做官,在军队带兵,表示对他们的信任与重用。太宗以后的继位者也都沿袭这些做法,这对中外文化交流,胡汉民族融合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开元、天宝时期,大量外国人及周边少数民族充斥长安,长期与汉人杂居,相互习染,社会风气一度甚至出现了“胡化”苗头,引起世人的担忧。但唐王朝不但没有禁止,反而积极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自身营养,将胡风夷俗,融聚为中华文明,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盛唐文化。

篇7:唐朝文化繁荣的表现是什么

1.百花齐放,丰富多样。

这个时期是继先秦后又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黄金时期。文学艺术门类多样,有诗歌、散文、传记、唐传奇等,特别是诗歌,现在遗留下的有5万首左右,产生了大量诗人和其他文学家。其它艺术如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都得到发展;思想上儒释道都兼容发展;修史繁荣,首开官方组织修史,对晋南朝隋历史进行多种修史,产生了很多史书;和政治文化、商业文化、外交文化都体现出不一样的胸怀,具有辉煌大气之美。

2.繁荣发达,富于创新。

文学艺术得到高度发达,整个唐代,产生了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有几十上百位,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的大家;诗歌类型多样,出现了成熟的格律诗并构成唐诗主体,也孕育了产生宋词的产生;内容扩大,视野广阔,风格多样,如边塞诗、山水诗、田园诗、游侠诗等;散文上古文运动推动了传记、杂文、游记等的发展,出现了杂文大家韩愈,游记小品大家柳宗元;小说上产生了唐传奇,成为后代小说的直接源头,开拓了后世文学的道路。这些,可以说“衣披词人”,代代而远。

其它艺术门类如绘画、音乐、书法、舞蹈、雕塑等。书法整体水平很高,出现了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这样的楷书大家,成为后世书法楷模,他们所创立的书体成为后世汉字的主要形态——正楷。

3.开明包容,开阔开放。

唐代各类文化艺术的发展繁荣,是融汇了之前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文化交融的成果。同时其文化体现出海纳百川的大气概,具有极其广阔的视野,各类艺术大胆吸收了周边民族文化,例如音乐吸收了外来音乐,创新了西凉、高昌、燕乐、清乐等10部乐曲。

舞蹈吸收了来自西域的类型,如剑器舞、胡旋舞等,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舞蹈艺术的最高峰,出现了内容多样,形式华美,规模宏大,形式壮观的宫廷舞蹈,朝廷还设置了专门的乐舞机构如教坊、梨园等。

这种包容性还体现在政治开明,思想自由,自信大气。对以儒释道三种文化的兼容发展,其中儒、道经典被列为考试内容,佛教也得到提倡,其它各类学说和信仰都得到自由发展,束缚较少,思想活跃。

促进与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的交流。如与突厥、南诏、吐蕃、回纥等,或册封之,或各亲之,或管辖之,兼容灵活处理各民族关系,并加强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间的和睦。实行开放政策,广泛吸收域外各类成果,如吸收高丽乐,派人到天竺学制糖技术,派僧人到天竺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经贸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并让中国的很多发明技术如造纸技术传到西方,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4.世界瞩目的`文学成就

篇8:基于语料库的唐朝的酒文化研究

一.语料库与研究方法

1.《唐诗三百首》

人们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孙琴安《唐诗选本六百种提要·自序》指出, “唐诗选本经大量散佚, 至今尚存三百余种。当中最流行而家传户晓的, 要算《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 收录了77家诗, 共311首, 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 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 这也正是我们选择它建库的原因。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基于语料库的方法, SQL查询, 选用的计算机语料主要是《唐诗三百首》电子版。研究设计步骤主要包括: (1) 制定标准, 收集文本并转换成纯文本格式 (2) 将文本导入, 输入命令, 筛选出符合条件的词目 (3) 标注带有“酒”字的词或是短语 (4) 再根据“酒”字出现的位置, 筛选出的词目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得出结论。

SQL在语料库检索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们把《唐诗三百首》, 转换成纯文本格式之后, 再将其导入到SQL中进行分析, 节省时间, 也避免了人工操作存在的误差, 为字词统计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在操作的时候会自动生成表格, 查询结果一目了然, 更有利于我们发现语言的规律性, 所以本文采用了这一分析方法。

二.研究结果分析

首先我们先将《唐诗三百首》中的324首唐诗转化成纯文本格式, 将文本导入之后, 然后查询含有“酒”字的词或短语, 我们可以以下结果:

饮君酒置酒 (2次) 载酒 (3次) 一杯酒 (3次) 酤酒酒家有酒 (2次) 美酒 (2次) 酒肆压酒酿酒取酒 (2次) 酒舫 (2次) 酒徒脯酒祭酒命酒举酒添酒翻酒使酒清酒将进酒斗酒把酒酒一瓢新丰酒樽酒 (2次) 纵酒酒杯沽酒春酒醅酒一瓢酒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 “酒”字在这个语料库中总共出现了45次, 我们所研究的语料库共有29932个字。我们抽取了8个常见名词:人, 山, 水, 花, 泪, 竹, 诗, 酒。“酒”字的出现频率是0.15%, 而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人”0.72%, 这个是可以理解的, “人”可以独立成词, 也能与其他语素结合, 而“人”又是做任何事情不可或缺的主体, 所以它出现的次数多;而排在第二位的是“山”0.58%, 第三位是“水”0.30%, 接下来是“花”0.28%, 古人饮酒是分场合的, 在游历名山大川, 登高望远, 月下赏花, 与亲友聚会之时, 都会饮酒助兴, 再者, 古人喜欢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情景交融来抒发感情, 所以景物类名词在绝大部分的诗词中都很常见, 并非单就《唐诗三百首》而言;“酒”0.15%, “泪”0.12%, “竹”和“诗”都是0.05%。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在《唐诗三百首》中, “酒”的出现频率相对较高, 我们可以借以研究唐朝的“酒文化”。

(一) “酒文化”出现的场合

唐人嗜酒, 诗人们尤其如此, 酒已经成为他们进行创作的基本条件, 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饮中八仙歌》、王翰的《凉州词》、李贺的《致酒行》等。然而, “酒文化”除了在文人骚客们进行创作的时候出现, 还会在哪些场合出现。带着这个问题, 我对于《唐诗三百首》中出现“酒”字的诗又进行了语料库检索, 得出了以下结果:

1. 感怀

在“感怀”场合出现的共有12次, 占了总数的40%, 分别是:1杜牧《遣怀》2杜牧《泊秦淮》3李商隐《无题》4李商隐《无题》5元稹《遣悲怀三首之一》6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7李商隐《风雨》8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9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0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11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12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

由上可见, “酒文化”在人感怀的时候出现频次最高,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听闻歌女的悲惨身世, 诗人和朋友联想到自己的命运, 仕途坎坷, 竟也泪如雨下, 湿透青衫。这首诗, 既反映了平民百姓的疾苦, 也反映了仕途不如意的官员的无奈。

2. 聚会

在聚会场合出现的有8次, 占总数的27%, 分别是:1王翰《凉州词》2白居易《问刘十九》3杜甫《客至》4孟浩然《过故人庄》5李白《将进酒》6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7李颀《琴歌》8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除了人们在感怀的时候爱喝酒, 聚会上, 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它出现的频率是27%,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三两好友, 在这恬静的小村庄中就着这一片场圃, 一片桑麻, 把酒言欢, 同时寄托了诗人一种安和的心态和美好的愿望, 待到重阳花开日, 再饮美酒看菊花。

3. 送别

在送别的场合, 出现了7次, 占了总数的23%, 分别是:1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李白《金陵酒肆留别》4李颀《送陈章甫》5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6王维《送别》7温庭筠《送人东游》。

在送别的情景中, “酒文化”更是显示出它独特的魅力。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主帅的营中摆上了酒席, 为即将归京的使臣送别。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4. 登高

在登高场合出现的共有4次, 占总数的10%, 分别是:1杜甫《登高》2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3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4王维《渭城曲》。

除了以上三种场合之外, 诗人历来爱游历名山大川, 登高望远时也会以酒助兴, 如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 他登高临眺, 百感交集。望中所见, 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 渗入了他孤老无助的悲哀, 最终诗人将这化作一杯浊酒, 咽进肚里。

不管在任何时候, 任何地方, 人们无论是在高兴, 郁闷, 难过, 还是忧愁的时候, 都会喝酒, 酒在某种程度上来寄托了人们无法言喻的情感, 通过对这些语料的整理, 我们可以看到唐朝“酒文化”博大精深, 盛唐多繁荣, 晚唐多战事, 社会疾苦, 人生百态, 皆在酒中。

(二) “酒文化”的组成部分

也许有人认为, 饮酒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其实饮酒实际上是一种境界颇高的艺术享受, 特别是在古代, 人们对于饮酒的地方, 时间, 酒类, 方法都是很有讲究的。“酒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源于此, 我们通过语料库检索的办法, 以“酒”字在词或是短语中出现的位置为依据, 重新归类分析:

1.“酒+名词”

分别是:酒舫酒杯酒徒酒家酒肆

可以看出来, “酒”字出现的位置与这个词的语义关系是有迹可循的。首先, “酒+名词”的组合, 一般表示的是饮酒之地, 如“酒舫, 酒家, 酒肆”, 或是饮酒之人如“酒徒”, 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本诗是李白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 “酒肆”指酒馆或是酒店, 古人饮酒的地方。

2.“动词+酒”

分别是:置酒载酒有酒压酒酿酒取酒祭酒举酒添酒翻酒使酒进酒把酒纵酒沽酒醅酒

然后, 我们再来看“动词+酒”, 呈现了这样一个流线图“酿酒, 醅酒→酤酒, 沽酒→置酒, 载酒→压酒, 取酒→把酒, 进酒→翻酒, 添酒→使酒, 纵酒”从酒的生产流程到饮酒, 无不包含其中, 也是这类词语在《唐诗三百首》中出现的最多, 占了53%。由此可见, 唐朝的酿酒业十分发达, 平民百姓家也有自酿的酒, 如,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 酒面浮起酒渣, 色微绿, 细如蚁, 称为“绿蚁”。

3.“名词+酒”

分别为:脯酒清酒新丰酒春酒。饮酒之人众多, 酿酒业发达, 酒的种类自是很多, 从我们统计的语料中, 我们看到了四种酒“脯酒, 春酒, 新丰酒, 清酒”。汉代的新丰酒是古代的四大名酒之一。

4.“数量词+酒”

分别为:一杯酒一瓢酒 (酒一瓢) 斗酒樽酒。表示的是装酒的容器或是酒的多少。古人用酒杯, 或是樽来装酒;“一瓢酒, 斗酒”指的是酒的多少。

从以上的总结来看, 唐朝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酒+名词”一般表示的是饮人, 饮地, 其他四种类型表示的则是饮酒的过程和酒的种类。

三.结语

本研究就《唐诗三百首》中出现的有关“酒”字的词或是短语, 从语言学角度对唐朝的“酒文化”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 首先“酒文化”主要出现在感怀, 聚会, 送别, 登高场合;其次, “酒”出现在词首时, 一般指的是喝酒之人, 或者喝酒的地点, 出现在词尾时, 一般指的是买酒或是喝酒的动作, 或是酒的种类。本研究是基于《唐诗三百首》这一微型语料库, 所做结论可能不适用于其他语料库。

摘要:本研究基于唐诗三百首语料库。旨在分析:唐朝的酒文化在哪些场合出现。研究结果发现:1) 唐朝的酒文化主要在送别, 聚会, 登高, 感怀等场合出现;2) 根据“酒”字出现的位置, 我们可以判断它是酒文化的哪个部分;3) 酒文化是唐朝兴盛的一个标志。在文化繁荣的背后, 我们总能够看到酒的影子, 这样就形成了唐朝独特的酒文化。

关键词:唐诗三百首,酒文化,语料库

参考文献

[1]高超,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新闻英语主题词研究[J],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2]胡骄键, 中国酒文化的三重境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05)

[3]李柳芳, 唐代诗歌与中国的酒文化[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8 (04)

[4]梁茂成,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两种范式:渊源、分歧及前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 (3)

[5]刘剑鲲, 酒入豪肠诗自成——浅析唐诗与酒[J].新西部 (下半月) .2008 (03)

[6]苏金智, 肖航;语料库与社会语言学研究方法, 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2012 (04)

[7]朱乐红, 利用语料库研究不确定频度词.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 (03)

上一篇:行走在秋天作文700字下一篇:写给上司的竞选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