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樱花情结散文欣赏

2024-04-18

我的樱花情结散文欣赏(共10篇)

篇1:我的樱花情结散文欣赏

散文欣赏:雨樱花

“我还记得你,说樱花很美丽……”

当所有的记忆纷至沓来,曾往的流水经年仿如着了迷样,依依涌现。像雨

一样纷纷飘落的樱花,香雾弥漫,祭奠追忆。母亲,我永恒的挂念,同樱花一样。

零六年,下。

母亲把我送进了一所离我们家有好些远的学校。校园里有鸟语花香与立邦漆味。

就像前面诉说那样,由于远,我便要早些乘“包车”去。母亲便也一大早起来,帮我弄吃弄喝。俨然一个“跟班”,和我一同在挂在半醒半梦之间起来。我洗刷的时候,她则帮我准备早饭。待吃饱喝足后,时针指向六点,我便出发了。妈妈看着我乘上了车,此时她会舒一口起,微笑着。她的笑会带动岁月印记,有稍许苍老,但更多的却是活力。只因为她是一位母亲。

零七年,上。

踏入五年级的我,当起了班里的弄潮儿。在那一年的我生日当天,我向母亲提出了买MP4的`要求。

母亲寒蝉地摸了摸口袋,她舍不得用皮夹,总是把钱揣兜里,僵持了两三分钟,还是点了头。

于当天下午,我收到了MP4。屏幕上显着:雨樱花。

我记得“樱花”。“妈!那朵樱花好漂亮!”我大放异彩,冲母亲叫道。她看了看,嗅了嗅:“老了,没当年香了!”我知道,她曾经常常和我爸来,所以她记得每一年樱花香。

……我马上拿起MP4,跑到母亲那里。

母亲握着笔,统筹下个月的生活开支。我把耳机塞进了她的耳朵。

好听的音乐,传来,阵阵复阵阵“雨后落下一地的忧伤,溶化偷偷想你的伪装

落叶排成思念的形状……”

她只哼了一句:“我还记得你,说樱花很美丽……”

夜光如水,我的母亲看着她载的樱花树,对树言语。微风过处,我父亲的照片由风带起在空中舞跃;又一阵风,吹落了粉色樱花,像雨一样纷纷飘落的樱花瓣夹杂着相片,舞出许多美之极致,像两个人的热情相拥。有泪掠过,静得像仲夏夜的露水,最后悲伤蒸发。

第二天,像什么事都未曾有过,依旧如前年、前天。只因为她是一位母亲。

雨樱花,好似一只谜歌。像雨一样纷纷飘零的樱花,依旧如前年、前天、前时、前分、前秒。像歌里唱得迷样。母亲,我永恒的挂念,同樱花一样。

篇2:我的樱花情结散文欣赏

惊蛰过后,春的脚步还在冬的余寒里缠绵。在第一场春雨里,一声春雷,惊醒了春的酣梦。

那一树一树的花开,在细雨里酝酿着春日的风情。放下那些缚心的矜持,走进三月的田园,和我一起去聆听那些美丽的花儿在春天里做的清梦!

春天里住着许多美丽的花儿:黄色的迎春花,粉白的杏花,娇艳的桃花,雪白的梨花,粉艳的海棠,还有那如霞似雪的樱花。春雷过后,一个个以动人的模样,盛开在你的眼前,撩拨着你那蛰伏了一冬的情愫。

“嫣然一笑媚东墙,绰约终疑胜海棠。颜色不辞污脂粉,风神偏带绮罗香。”在春日诸多美丽的名词里,我偏偏和清代名儒郑孝胥一样,最爱那“昨日花如雪,今日雪如花”的樱花。

与樱花的初识,是来自小时后教科书上富士山中那些美丽的图片。后来,从图文并茂的.德国樱花小镇的介绍中,又对美丽的樱花有过模糊的相识,然,并没有近距离的接近那心仪的花树。

与樱花的深知,源于友人拍摄的樱花图片和生动的樱花风情的介绍,那如雪的花树,那如霞的彩云,深深的吸引了我的眼眸。那份与樱花相遇的美丽和心动在生命里定格为永恒。

“ 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一阵清风拂过,漫天的樱花纷纷扬扬地洒落,飘舞到地上,留下一地的粉色。阳光为樱花镀上温柔的金色。好一地的绚烂书写的桃色小笺,不知惊艳了多少世人的眼眸。

生命中,一些美丽的相遇就是一树花开。一些暗香盈袖的美妙,称意最好。每年的三月末到四月初,中原小城的樱花便会在春日里竞相争艳。小城的公园内,一树树,一枝枝白如雪,粉如霞的樱花把小城装饰的异常美丽。

人们趁着周末便三三两两相约,争着与樱花相依,用相机定格那份永恒的美丽。倘若,你从树下经过,不用攀折花枝,那暖风中的旖旎,定会让你花香满衣。

眼前的花树,迎着春风在暖阳下次第开放。我的心里充满喜悦的芬芳。只想,轻捻缕缕花香,和成一池淡淡的水墨,给春天写一封桃花小笺。刚好,这时,你打马从春风里经过。

春天,你如一朵多情的花儿,落在我的心间。 因为你的身影已经浸润我的生命,虽然你的音容只出现在我的梦境。可是,那些不离不悄悄里弃的执念,已在一池春水里埋下永恒的伏笔。

樱花,又在三月的春风里打开一朵泛着花香的梦。我知道,你已无法走出我的今生。我湿漉漉的情怀里,一直有你的温暖相伴。

春暖花开,我只想,用你的牵念晕开的欣喜的眉眼,留恋我一字,一墨,一尘缘的思念。用你的柔情,填注我人生的空白。期待,在一朵盛开的樱花里与你重逢!

篇3:关于描写樱花散文随笔欣赏

放眼望去,许许多多染了色的棉花糖在空中飘浮,那是高大的樱花树上的樱花,让人看了忍不住地想起了学校门口缠在棍子上卖的棉花糖,真想吃几口解解馋;走近一点,樱花开得一团团,一簇簇,更象一支支快要溶化了的冰淇淋;更近一点的地方看它,在半空飞舞,还白里透着粉红,就象冬天的雪花化了妆一般美丽。我思忖谁人不醉?看那一枝枝鲜嫩的花骨突犹如婴儿白嘟嘟粉嫩的小脸蛋,能不醉!

看那刚张花瓣,初露花蕊的樱花宛若小姑娘的洁白肌肤一样可爱,能不醉!看那于枝头轻盈而舞、恰似青春美少女一样阳光的一朵朵浪漫,能不醉!春季,纷飞的樱花是最美的时刻,亦是最后的辉煌。璀璨的樱花开满枝头,微风拂来,白色的花瓣随风舞动之后悠悠飘落,地面上散落着洁白的花瓣,风起,卷起的樱花漫天飞舞,如梦似幻,落得很美,却又如此的哀伤,凄艳,令人心碎的艳美,落花如泪,是在为谁哀伤?为谁哭泣?

啊,不说那年月,风掠过,樱花半开琉璃暖,青叶萋萋犹遮面,香气欲染,恍如一位曼妙佳人,着粉色轻裳,留下一路残影一般,浪漫而美丽。看哪;花随人舞,人醉花舞风中。澹澹花香起,是谁的眼神又重温了我季节的梦,像个玩耍的孩子信手涂鸦,憧憬着美好的人生。樱花,不会为谁流连,不会为谁驻足;她倾国倾城,却也薄命。樱花是爱情与希望的象征,代表着高雅,质朴纯洁的爱情。

樱花宛如懵懂少女,安静地在春天开放,满树的白色粉色的樱花,是对情人诉说爱情的最美语言。站在桥上,一片温暖的粉白在眼前铺展开,那飘落的柔软碎屑,是上帝那承着幸福的口袋漏了么。那些可爱的樱花热闹的挤攘着,意图让那香气浓成一团令人窒息的诱惑,他们无所顾忌的绽放,奔放的纷飞整个世界,却含蓄地颤抖着花蕊迎着风低语,轻轻的去抚摸人们的脸庞。

啊!这樱花!我已没有时间再去形容她,只有此刻我与他共融一景才是我的真心!。我轻轻走向一棵樱花。花色宜人,一阵微风轻拂而起,洁白如雪的花瓣在空中飞舞着,犹如纷落的雪花,空气中浮动着樱花特有的澹澹清香,令人不禁心生愉悦之感。假如纷飞的樱花和皎洁的雪混在一起,然后用手接住,过一会儿,手中就只剩下澹澹的樱花花瓣和一丝余香,那香味,仿佛有着雪的香味和樱花的香味,还有一丝澹澹的忧愁,多美。

春风送走寒气,轻轻地吹过,宁静中带着澹澹的爱怜,悠然地划过樱花的脸颊,洁白的或粉色的樱花,仿佛在一夜间绽满了枝头,双瓣的艳丽高雅,超脱了桃花的俗气,单瓣的素雅轻盈,犹如无需施妆的少女,面含羞涩的微笑,轻盈地随风摇曳,如梦般圣洁清秀。樱花,开在初春,落在初春。开出的是一片春光,落下的是一片春景。没有自己的遗憾,更没有自己的结论。

篇4:我的北京情结散文

我的老家在北京的南边大约有四百来公里,不远,也不太近。但是在二十四岁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北京。那个时候,北京给的我印象就是课本上的天安门和万里长城,要不就是那神秘而古老的故宫。可以说,我对北京的印象是纯粹而天真的,是心中最美丽的向往。

虽然我小时候没有去过北京,北京给我的信息却是铺天盖地的。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都住在北京城里,这些可都是经天纬地的伟人呀;戏匣子(收音机)里、报纸上也经常说着北京的消息,天天有,时时新。我感觉,那个时候的北京离我们很远,很远,可能是我这一辈子也不可能到达的地方。

其实六岁那年,我是有机会去逛北京城的。我爷爷的姐姐也就是我老姑的女儿在解放前就嫁进了北京城,听说还嫁了一个老革命,死后还进了八宝山,日子过得还可以。我六岁那年,爷爷要进北京城去看望他的姐姐。我是爷爷的大孙子,爷爷也想带我去北京城见识一下,开阔一下眼界。爷爷反复地叮嘱我,叫我准备好,和他一起去北京。

那个时候,我们农村没有公共汽车,更没有私人跑交通的个体户。要去北京,得先在村里、公社里开好证明,再早早起床,去我们地区坐通往北京的汽车。那天,爷爷是凌晨四点钟就起了床,当他叫醒我,说要去北京时,我看了一下黑乎乎的天,对爷爷说,天太黑了,我不去北京了。说完,我就又倒下睡着了。

虽然过了好多年,爷爷还一直用这一句话来开我的玩话。爷爷生前经常说,呵呵,当年叫你去北京,你被叫醒了,用手揉了一下眼,说天太黑了,不去北京了,话一说完就倒在炕上呼呼地睡着了,呵呵,呵呵。我小时候,对当年的情况还有一点印象。随着年纪的增大,我对当年的情景印象就越来越模糊了。有的时候,我都怀疑这到底是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

我的进北京情节,在没有开花时,就烟消云散了。后来,我和众多的同龄人一样,开始了紧张而艰苦的求学生涯,开始了从农村到城里的长征。小学、初中、高中,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下来,对进北京这件事也早就束之高阁,无瑕顾及了。只是到了高三,我在县高中里,碰见了一个北京来的插班生韩勇。

韩勇说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儿语音特别显眼,和我们说的话差别很大。韩勇戴一副金边近视眼镜,脸很苍白,人也很瘦,平时和我们的话也不多,上完课就走出校门,回自己在县城大街边上租住的地方睡觉。韩勇说,你们住的宿舍也太脏了,哪有二十多人一起住在一大间房里的,那是人住的地方吗?!我才不敢去你们宿舍睡觉呢。

韩勇说的话叫我们吃惊非小,因为我们当地的农村人,一家子都是睡在一个土炕上的,自古如此。就是

我们上学回家,还是这么睡的`,韩勇怎么会这么说呢。韩勇说,在北京,孩子从小就睡在自己的房子里,不和父母一起睡的。听到这些,我大吃一惊,心里想,原来北京人是这么讲究呀。

韩勇还说,你们可能感觉你们的县高中不怎么样,可是在我们北京,你们学校的名气可非同小可。韩勇还说,他之所以跑了三四百公里来这里读书,是他爸妈通过熟人走门子、托关系才来到我们学校当插班生的,当个插班生可真的不容易。后来,我听说,韩勇的爸妈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在医院里好象都是主任级的。

因为我的学习还可以,帮韩勇讲过几道数学题,因此我曾经幸运地成为极少数被邀请进入韩勇宿舍的男生之一。我至今还记得,那是一个单间,就在县城十字大街边上,好象是个二楼,位置很繁华,是当时我们县城的中心区。虽然现在想起来,那个房间也不怎么样,可是在当时我的眼里,自己能够有一间房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里简直就是天堂。

韩勇的学习成绩很是一般,一考试,我们经常在总分上把他拉下二百来分。这个成绩按照我们河北的高考成绩,什么学校也上不了的。可是,韩勇却一点也不在乎,还说自己进步太大了,考上大学一点问题也没有。高考前一个月,韩勇被他的爸妈接回了北京,并一举考上了北京医学院,这个消息把我们班的全体同学惊了一个目瞪口呆。这样的好学校,我们尖子生也不一定能够考得上,而韩勇竟然能够考上了,太不可思异了。

后来我们才明白,原来我们河北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和北京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原来北京城里的孩子,比我们拥有多得多的特权。后来,我还听说韩勇大学毕业后去了德国留学,后来就回国做医疗器材生意,听说发了大财,是最早富起来的那一批人。再后来,就再也没有听说韩勇的消息了。

高考后,我去上海上大学,在我们班三十七个同学中就有三个北京同学,说话和韩勇的腔调完全一样,做派却各不相同。他们是三种性格、三种脾气、三种人品,一个孤傲,一个随和,一个好强,以至于就有了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孤傲的,全班没有一个朋友,男女同学都烦他;随和的,和全班同学的关系都不错;好强的,在班里有多少朋友就不知道了。

三个北京同学的命运也各不相同。孤傲的那个,因为在大二旷课被开除了。这个同学一点也不可惜,因为他根本就不正干,绝对的一个泼皮无赖,据说现在德国流浪,音讯皆无。好强的那个,毕业后去中国公安大学教书,不久就辞职,当了律师,现在好象去加拿大陪孩子读书了,也没有什么联系了。

随和的那个,进大学一个月就因去外边饭店吃饭和一伙刚劳改回来的人打架,被学校记了四年的大过,在大学毕业前一个月,又因故与我班一个男同学打架被开除了,这个就十分可惜。因为我班的那个男同学本来就十分欠揍,人品太差。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那个男生大学毕业不到一年,就因徇私枉法,收了人家的钱,被关进了班房。而这个被开除的同学,虽历经磨难,现在却也是事业有成,在全国各地开了十几个店,相当兴隆。

毕业后,我就来了海口,好象是来到了天边,离北京的距离是越来越远。可是真的没有想到,不到半年,我就有了去北京出差的机会,终于在一九九二年第一次进了北京。当时的北京,四处也是破破的、旧旧的、脏脏的、乱乱的,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第一次到达北京的晚上,我就喝醉了,醉了个一塌糊涂。我好象记得,第一次进北京,住的是京都饭店。

从此以后,我去北京的机会就越来越多了,也顺便逛了好多地方。北京的天安门、故宫、长城、十三陵、颐和园都已去过,可是,不论我逛多少地方,再也找不到那种童年时的感觉了。特别是近几年,北京的车越来越堵,人越来越多,空气越来越污浊,雾霾越来越浓,环境越来越差,人际关系越来越淡薄。我感觉,现在的北京,早就不是我小时候一心向往的北京了。小时候的北京,早就悄悄地离我而去了。

特别是最近两年,我母亲去了北京,儿子也在北京读书,我进北京的频率越来越勤。这两年去北京的次数,几乎超过了前些年的总和。前几天我去了一趟北京,专门看母亲和儿子。可是,我没呆上几天,就感觉鼻子特别难受,头整天晕晕的难受,象喝醉了一样,一个劲地疼,连呼吸都感到困难。因为亲情使然,我还是咬着牙呆了几天,没有给母亲和儿子说。

我现在越来越感觉到,北京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既深爱又有恨,既熟悉又陌生,既向往又背离。我之所以仍然爱着北京,是因为北京城里有我的至亲,有我这一辈子永远也无法报答的人。我之所以恨北京,因为我对这个污染得如此厉害的城市越来越没有感觉了,因为它早就将我小时候的美好向往破坏得体无完肤、支离破碎。说实话,我对北京已经没有感觉了。

我是一个单纯而善良的人,小时候如此,长大后也如此。我喜欢读书,诸子百家,无所不喜;我也喜欢写作,各种文体,都会信笔乱来。但是,我有我的原则和底线,绝对不搞网恋,绝对不会异想天开。我喜欢我现在的生活,我也向往我心中的美好。平时有空闲的时候,我喜欢把我的所思所想付于笔端,在夜深人静时,洋洋洒洒,一蹴而就。

篇5:我的拉芳情结散文

天气已经正式进入到了冬天,早晨的空气都渗透着寒冷。由于昨天晚上很累,在桌上趴着睡了一会,结果却很没本事地感冒了。打算要洗头的,只好拖到今天。

打了一桶温水,在水池边准备好好洗洗头。因为是在大学宿舍里,所以什么都是公共的。这里,每天中午有人洗衣,有人洗头。当我挤出洗发露,正在头上轻揉的时候,满头的泡沫发出了悠悠的清香。我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不仅可以去除头上的污渍,令人神清气爽,还可以闻闻这美妙的香气。突然旁边的一个同学说,你是用的什么牌子的洗发露?刚开始,听到这话,还有几分纳闷,这有什么好问的呢?但别人无恶意,我回答道,拉芳啊!她好像不信,放下手中的衣物,特意转到我边上来,端起我的洗发露,仔细地瞅了瞅,确定了是拉芳,这才信服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洗衣服。

其实,她不知道,我一直都用拉芳洗发露。在当今这个商业发达,各种物质充斥的市场上,好品牌的洗发露,可以说数不胜数。我却独独钟爱拉芳。我不是觉得拉芳有多么多么的好,其他商品无法匹敌。老实说,一方面,拉芳的洗发露效果确实还不错,而且价格也比较合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它在我的心里,有着别样的意义。

三年前的那个冬天,天气也和今天差不多,虽然阳光普照,却还是寒冷干燥。我的外祖母她一个人在农村住着,其实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自从她踏上离开城市回归农村的的大巴,这就是在暗示说,外祖母身体不行了。回老家只是说在她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里,她的后人希望她能在自己的老房子里度过。这是传统的落叶归根思想。要说在医院就诊,直到离世,这是万万不可能的。只要医生说可以不治了,一般都会回到自己的老家,安详的度过余下的日子。可是那时我不知道,我不明白大人们的用意。我以为,她在老家会等我放假,等我回家,给我做好吃的。后来事实证明,这就是小孩子幼稚的想法。

也是一个中午,外祖母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至于是什么颜色,我已然记不大清,只知道是一件深色的。她也是刚刚从城里回老家没几天,由于老家长期无人居住,更无人料理。所以,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不齐备。当时,她想洗洗头,在自己自制的布包里好不容易才翻出了一袋儿洗发露,这是很小的散包的洗发露。每一小包刚刚只够一个人的量。她很开心,赶忙烧了一壶热水,便在农院里忙活起来。架凳子,端盆,拿毛巾。我说我帮忙,外祖母不肯,她一生都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自己能干的事,坚决不让别人干。很快,她就洗完了头发,拿着干毛巾在拧。透过天上的太阳,我分明看见,在阳光背景下的外祖母,显得很神圣,温馨而祥和。阳光照耀着她的花白的头发,发梢的水珠,因为阳光的缘故,星星点点,亮晶晶的。外祖母边弄她的头发,边和我说话,问我要不要洗头,她舍不得用完一包洗发露,还剩一半,让我去洗洗,说洗了清爽很多。我想也好,就照着她的样子,拿着剩下的半包拉芳洗发露简单的洗了洗。我记得,那天的洗发露,显得很珍贵。

之后,外祖母就和我一起在农院里,晒太阳,一起等头发晾干。依稀记得,她抚弄我的头发,那双因农活而变得厚实而粗糙的`大手在我头上抚摸的感觉,很温暖很温暖。她的笑容,也在我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外祖母一生老实,大半辈子和土地打交道,她的性格似乎也受到这仁慈的大地之母的影响,实在谦和,纯朴真实。她笑的时候,总会露出一排洁白而整齐的牙齿,眼角的褶皱更深,额头的皱纹,也挤到了一起。所有这一切,是她留在我记忆深处的回忆。

我不知道,那个冬天之后,我再不能和她一起洗头发,一起晒太阳。

拉芳,是她留给我的最后的记忆。

后来,每次买洗发露,我都只买拉芳。护发素也是。以前,我喜欢什么都尝试下,各种牌子的洗发露,没用过的,都想试试。可是,关于洗发露,我想我是不会变的了。不是它多么多么完美无缺,仅仅因为,它像一根线,这一头连着我,那一头,连着那个冬天,外祖母和我一起的场景和她抚弄我发丝的温暖。

很多时候,我们会特别喜欢某个东西,别人不了解,会不理解。其实,只有我们自己明白,某些东西,不是别的可以替代的。它代表了另一种东西,一种深入我们情感的东西,维系着我们的某根神经,只要一看到,就会本能的联想到曾经的某个场景,一个难忘的场景或者情感。在我们的心里,它不再只是它,而是一种美好,是一种回忆。

篇6:我的秀发情结散文

来回一百二十里的路途,我全是在盯着摩托车的后视镜瞧着自己的头发了。一路上,长发随风飘扬,感觉好极了!

记得小时候,我的头发很长的,而且发丝较多,随便用手一挽便是一大把。小学快毕业时,鬼使神差,我背着母亲偷偷来到邻居家将那一头秀发剪了去,成了所谓的“学生头”,母亲也无可奈何。后来头发慢慢长长。初中时候,因为学习比较紧张,和同桌商量,我俩都把一头秀发剪成了那种短短的很男式化的“青年头”,我俩低着头来到教室,就怕同学们嘲笑。果然不出所料,我们刚进教室门,班里就掀起轩然大波。有同学戏称说班里现在多了两个男生,弄得我和同桌好一阵子别扭。那时候我们这儿的女孩子是不兴剪短发的,男不男女不女成啥样。然而剪了就很难再蓄养起来,这样“不男不女”一直持续了十年。记得后来结婚时,因为没有那一头长发,当然也插不上漂亮的花朵,新娘子的娇媚仿佛一下子逊色很多。于是心中发恨一定要留长发。可惜婚后事情繁多,家庭,工作,孩子,学习,考试……女人的千千心结终究没有时间去梳理。

后来在合肥学习时,看到众多妩媚女郎,心里痒痒。我难道没有女性的温柔么?这样想着,便愤愤然,觉得自己大大咧咧的性格纯粹是因为头发所致。因为发短,所以感情仿佛也就不细腻。你看《红楼梦》中的女子,哪一个不是秀发翩翩?哪一个不是情意绵绵?《长生殿》中,唐明皇和杨贵妃闹别扭,唐明皇将杨贵妃贬出宫门,贵妃娘娘伤心至极。当高力士去看望娘娘时,贵妃唱到:“思将何物传情悃,可感动君?……哦,有了,这一缕青丝香润,曾共君枕上并头相偎衬,曾对君镜里撩云”,于是剪下一绺青丝,装在匣子里,作为她的残丝断魂。那皇帝老儿觑青丝肠断魂迷,重新召见娘娘回宫。可见,青丝对于女人来说极其重要。看《长生殿》这一小段,更让我对长发痴迷。仿佛看到杨玉环悲悲戚戚惹人怜爱的`样子,于是,心中升腾起对长发的渴望。留吧!

同学笑我,说我的性格不适合留长发,可是,自从稍微知道修饰自己的时候起,就有留发的渴望。于是,在理发师的摆弄下,我的三寸短发马上变成了“鸡窝”,枣红色的,卷卷的。姐姐看到我第一眼就说:“嗯,挺不错的,很像玩具洋娃娃。”就这样,我顶着“洋娃娃”的脑袋每天来往于教室寝室之间。“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成了我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看着这“洋娃娃”的头发一天天变长,心中就满是欢喜。那么短的头发,每天梳过来捋过去,以为如何如何漂亮,现在想来,当初扎起来的小辫怕真的像老鼠尾巴了。不知道是不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呢?头发和渴望一样疯长,半年时间,我的头发就很像样了,长长的秀发披在肩上,自我感觉真的很好!

年初去了一趟六安,在白云商厦一楼,趴在栏杆上向地下超市望,竟然痴痴地看着服务员小姐的长发入了迷。所有的服务员都是长发,而且都用那种咖啡色的带着浅浅的丝网的发卡将头发挽住,现出一个蝴蝶结,显得清爽利索。那种不修自来的气质因为头发的衬托,表现得淋漓尽致。干练,整洁,连人的内心仿佛都梳理的井井有条。当然,一个成日里头发乱蓬蓬的女人是不讨人喜欢的,给人的感觉是不优雅的,最起码反映出她目前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比如说《诗经伯兮》中云:“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因为思念的人儿不在眼前,没有心思装扮自己,就难免蓬头垢面了。于是不觉抚摸自己的头发,这三千万的烦恼丝我该如何去打理呢?女人的心思纤细如发丝,这所谓“剪不断,理还乱。”唯有将这这些丝丝缕缕紧紧编扎捆绑成髻,秀发如云一般高耸,才仿佛将心事打点。

呵呵……女人真是种奇怪的动物!

女人和秀发仿佛天生就有一种难解的情缘。古人有诗云:

朝起采花对晨妆,褪去金钗三两行。

非是爱他摇曳态,聊借鬓边一支香。

古人借云鬓来展现自己的女装,娴熟和柔媚。现代女性也知道秀发是女人极其重要的装饰,多种多样的发型可以衬托出女人的无限魅力,或柔情似水,或动人心魄。殊不知,每每听到歌曲中有关秀发的唱词内心有多大触动。“你那美丽的麻花辫,缠那缠住我心田,叫我日夜地想念那段天真的童年……”“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你想,当柔软的发丝参差地如瀑布般地披在肩上时,体现出来的那种婀娜多姿该是多么美妙!

篇7:我的野菜情结抒情散文

我们家乡流传下来最好采野菜的时节,要属五月“端阳节”,据说五月节采的野菜可驱鬼祛邪,除瘴避疫,叫“百样菜”。凡是山间田野的植物花草大都可做菜入药,所以百样菜也叫“百样茶”。

于是每年一到端午,人们便赶前一夜备好网袋子或蛇皮袋置于床头,早早躺在床上,约好与谁结伴,美美想着明朝往哪个山头或哪条沟圳进发。

次日大早,公鸡“喔喔”一啼,便听见村里各家各户“吱吱呀呀”的打门声,“悉悉索索”的脚步声,连脸也顾不上洗、牙也顾不得漱就悄悄上路,好像怕被人采走似的朝各条沟沟壑壑奔去。

瞬间,嘈杂声、喧闹声打破了山的沉寂,鸟儿也被惊得四处扑楞楞飞鸣,好像责备人们惊扰了它们的清梦,鸣虫也忽然闭口,生怕恐怖的灾难会降临自已头上。

满山遍野都是影影绰绰的人影,隔山隔溪有人遥相呼应。

有的问:“阿二麻,你那边有没有啊?”

那边答:“涯这里有是有,就是很单一,全是鱼腥草!”

这边回:“你鱼腥草多采滴,我这里多地胆头,两种草细人子寒烧感冒用得着,回去我们互换些哦!”那边应:“好啊,好啊,就这样讲好个啊!”

有的则边采边抱怨:“涯昨天还看过今朝又被鬼足先登咩!唉!”

有的却为一朵百合争得面红耳赤,一个说:“我先看到个!”

另一人毫不示弱:“我还更先看到!我先见先摘,食露水子的植物是阿公的须大家都捋得!”

这时情景有点像“五子夺莲”,人人一个心肝百个肺,常常是顾此失彼.于是就有人打趣道:“百灵喳喳叫空肚,黄哏咕咕得肚饱”!那意思有“蟹蚌相争,渔翁得利”之意。引得满山满坡的人哈哈大笑,笑声在山旮旯里一遍遍回荡。

有激情的热辣山妹子就放声山歌:

五月五日是端阳,家家户户采草忙。

采得菖蒲配雄黄,采得艾叶插门框。

采得莲花并蒂香,采得菱角两头长。

采得葛藤缠阿郎,采得后生心又痒。

后生若是有心肠,摘把粽叶裹衣裳。

衣裳送妹披身上,乐得妹妹喜洋洋!

这山歌一唱啊犹如带路公鸡啼天光,满山会唱的不会唱的,雅的俗的到处是山歌,处处震天响,真个鬼都会被人吓走呢!

家乡的野菜就是如此的诱人啊!

还有一种令我记忆犹深的野菜叫“毛冷”,是根茎滕蔓植物,果实埋土里,形状像“药胡”,藏在花草树木间,一般难觅其踪,但懂行的就只要拔开草芒树叶就可见其节节枝叶上长有“小葫芦籽”。然后顺滕摸瓜揪出“毛冷王”,浑身根须犹如捕获只“小土鼠”,就用根须倒吊着它往家飞奔。

母亲死后,我们尚幼,常常没米下锅,特别是青黄不接之时,左邻右舍都借遍了,又放不下面子去讨饭,兄弟几个只好提着砂锅来到溪畔,就地取材,用几块石头支起沙锅当炉灶,拾些柴火,在溪中舀一锅水,在田坎上扯些车前草、蒲公英、大水前、鱼腥草……

下锅煎滚后撒把粗盐,清香扑鼻,我们兄弟几个围着砂锅,从身边折两段树枝当筷子,戏称“兵”,几兄弟异口同声“一二三!”就像小猪拱食手扒手拽,一不小心碰歪锅,汤流了一地……

大哥一边吃一边给我们讲起了“红军长征过草地吃野菜”的故事,见锅歪汤倒,喜欢吟打油诗的我就即兴来了首“顺口溜”:

兄弟合围一孤城,一心想把敌将捉。

谁料冷炮把城摧,城内乱成一锅粥。

水将仓遑把命逃,草兵被我兄弟捉。

恰逢弟兄腹内空,一枪一个挑肚中。

不嫌野菜甘和苦,只道肚饱文章出。

二哥一听哈哈大笑:“不押韵,不押韵!听我的:

黄毛鸡子假老成,胸无墨水作诗魂。

牛头不接驴嘴唇,罚你研墨诗才成!

接着四兄弟笑翻了场,那情那景浸透到了骨髓里了。

家乡的野菜啊!一枝枝一叶叶,一条条一根根!根深蒂固铭刻在心中,把山村的田野装点得格外鲜艳美丽。时时蛊惑游子的乡愁。哪怕走遍天涯海角,也要在记忆的心壁上烙下野菜的影子,让我像牛反刍那样反复咀嚼回味,几许梦回,依稀浓浓的野菜暗香浮动。

篇8:我的葫芦丝情结散文

不知从何时起,我悄悄地喜欢上了葫芦丝音乐。现在,不但爱听,还喜欢在写作之前自我陶醉地吹奏一曲葫芦丝再动笔。似水流年,聆听时光,品味美好,喜欢的文慢慢品,喜欢的歌静静听,愿文字和音乐相伴一生。

汪国真诗中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是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是啊,在孔雀起飞的地方,彩云之端,钟灵毓秀,人间仙境,那里传说着天上人间不老的故事。在傣族民间流传着一个非常美丽的传说,至今让人感慨和向往:很久以前,一次山洪暴发,一位傣家小伙子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佛祖,佛祖就把竹管插入金葫芦,送给了勇敢的小伙子。小伙子捧起金葫芦,吹出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都在祝愿这对情侣喜结良缘、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便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不管男女老幼都会吹奏,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歌,时时处处都可以听到美妙的葫芦丝声。

十多年前,单位同事从云南旅游归来送给我一盒“月光下的凤尾竹”葫芦丝音乐光盘,还向我绘声绘色地讲起西方版纳的风土人情,听后真让我眼谗,恨不得马上生出一对翅膀飞过去看一看。当时条件差,我家里还没有电脑和网络,只好利用晚上值班的时间在单位办公室一台老式电脑光驱上一遍一遍放着听。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被称为“东方萨克斯”,略带鼻音的发音,犹如抖动的丝绸那样飘逸,让人听起来即优美又亲切。古人曾赞“彩云之南独神韵,绕梁三日音不绝”。就着那份皎洁的月光,吹奏着葫芦情丝、梦里水乡、山寨情歌,那婉约浪漫的韵律,令我如醉如痴。

如今,我已人到中年,沧海桑田,花开花落,往事早已淡淡如烟,心事也已淡淡如菊,放下了许多爱好和梦想,唯独对葫芦丝情有独钟。听着葫芦丝那柔和、婉转、淡雅、缠绵、细腻、圆润的音调,脑海中总会出现一幅幅优美的画面和场景,越过时空,透过千山万水,仿佛看到了清清的山泉、皎洁的月光、葱郁的凤尾竹林和独具特色的竹楼。月光如水,洒在西双版纳这片美丽富饶的地方,微风轻拂凤尾竹,像一层绿色的薄雾在舞动。美丽的月色透过竹林,如梦如幻,和着光影的斑驳,摇曳生姿;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竹楼里,美丽的.姑娘深情地凝望窗外,竹楼外,痴情的小伙吹奏起婉转、缠绵的葫芦丝,表达着温柔细腻的情感,倾诉着心中的爱恋;风吹竹动,竹林与风儿一起翩翩起舞,多么优美的旋律,悠远中带着飘渺与空灵,如一壶月光老酒,醉了今夜相约的人儿。葫芦丝那种超凡脱俗、和谐优美、亲切自然的表现力和穿透力,柔肠百转,摄人心魄,醉人心魄!

没有音乐的世界将会一片荒芜。音乐,确实是一种让心灵得以安静和充实的东西。雏鹰,因有翅膀而在蓝天自由飞翔;人,因有梦想而奏响生命的乐章。有人说:“很多的梦,无法遥望,还可以遥想;不能相守,就梦想翅膀。”绝美绝仑的葫芦丝曲子,如月光下静水般天籁之声,就与我的写作梦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它不但能解除我烦恼的心绪,而且还能修身养性,激发生命的活力。当我夜灯下伏案写作时,一边敲打着键盘,一边放着葫芦丝曲子,那委婉曼妙的乐曲入耳入心,心有一种被丝丝缕缕缠绕的奇妙感觉,激发了我写作的灵感,文字伴着曼妙的音律汩汩而出,行云流水般在屏幕上流淌着,那悠扬委婉、意味深长的音律,清新而柔美,绵长而回旋,引领我走进了一个浑然忘我的自然纯美空间。

走近葫芦丝,就走近了一种高雅的情怀。在生活比较困难的日子里,我用稿费买了一支心仪的葫芦丝,闲暇时间,到书店查阅关于葫芦丝入门的资料,在熟悉了基本指法后,很快就学会了第一支葫芦丝曲子《婚誓》,音符在指尖滑落,浪漫在心头燃烧。一首灵魂最深处的完美音符,犹如良师诤友,让我心静,令我陶醉,所有的烦恼忧愁,皆在葫芦丝的旋律中得到化解。闲暇时间,我就搬一个马扎坐在阳台上,闭上眼睛静静聆听那幽幽的葫芦丝音律,让心灵在一杯香茗中回味,在一首乐曲中沉醉。

葫芦丝就像一件为健身而设、为养生而制的神器。职场的竞争、工作的压力、快节奏的生活,身心疲惫不堪,让优美的旋律在指间流淌,就成为了最好的减压方式。中医学上早就有五音通五脏的医学理论,“脾好音乐、闻声即动而磨食。”葫芦丝演奏中有三大技巧,那就是气息、指头、用舌,这些与经典养生健身方法相一致,养生中有“呼吸到脐,寿与天齐”之说,而吹奏葫芦丝时气息收放正好气沉丹田,是一种极好的有氧运动,增加肺活量。都说“十指连心”,手指与心脏、大脑密切相关,吹奏时手指灵活运动,且舌尖轻抵上额,呵出秽气,鼻引清气,有效地促进了大脑血液循环,减缓大脑萎缩,有助延年益寿。

岁月因经历而懂得,生命因懂得而精彩。现在,我经常在网上下载葫芦丝乐谱,学习演奏生活的乐章。每次吹奏葫芦丝,都会将全身心融入到音乐的世界里,忘掉了年龄,忘掉了烦恼,获得了快乐。如丝绸般飘逸的葫芦丝声,声声入耳,激情和灵感盈满心怀,伴着美妙的音律潜心写作,即使清贫也是一种美妙幸福的享受。在这初冬温暖的阳光下,将成长的每一步串成一首诗行,书成一段文字,组成一曲旋律,在点点滴滴的幸福中感悟生活、享受人生。

篇9:我的农民情结多么顽固优美散文

我十六岁之前没有走出过麟游县城半步,读初中时从来没有读过课本以外的文学书。在写一篇《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的命题作文时,我写的书竟是《中学政治复习纲要》。我对宝鸡市充满了无限的向往和好奇心。当时县城到宝鸡来回车票只有四元多,这个数字对我这么一个穷学生来说已经很贵了。我给县运输公司写了一下午标语,经理答应我免费坐车去宝鸡逛逛。一路上,售票员对我怒目而视,我反复给他解释这是经理的意思。那是我第一次去宝鸡。

如今一晃荡,我成了靠舞文弄墨混饭吃的人。我成了市民。一张银行工资卡。一本城市户口本。住上单元房。本该属于我名下的那份责任田早已划到别人名下了。我在城市里已经生活工作了十多年。李广田在《画廊集·题记》中说:“我虽然在这座大城市里住过几年了,我几乎还是像一个乡下人一样生活着,思考着。”感觉李广田这话好像是为我而说的。

这些年在一些场合和报刊上,我被称为“著名文学评论家”、“教授”时,我脸红的心里发慌。恨不能地上裂出一条缝赶快钻进去。在“家”的帽子满天飞,教授满街走,博士一操场的今天,我什么时候成“家”了,而且“著名”了。我算什么“教授”。我要说的是,我的真实身份是:陕西麟游县常丰乡武申村村民。

我到了三十五岁才一捅一破一张纸,所谓“学术研究”,所谓“科研成果”,其实就是几篇文章而已。长长短短的句子简单的排列组合,充其量也就是能够熟练利索运用文字的手艺活,也就是个文字搬运工。扛着大包小包的文字在稿纸上爬坡上坎,这跟那些奔忙于码头、车站、工地的搬运工从根本上毫无二致。

走进富丽堂皇的大厅,我人模狗样的混迹在一群西装革履的专家学者中间,与跟我父亲年龄相当的人,拍着肩膀,碰着酒杯,称兄道弟。一次在学术大厅的圆桌周围,讨论后现代主义语境下“乡下人进城”的文学策略。几个从京城来的“后主”豪情满怀,抡圆胳膊,唾液四溅。我透过宽大明亮的落地玻璃窗,看见不远处的工地上,头戴安全帽的农民工兄弟,正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地站在脚手架上忙着施工。脚手架像巨大的蜘蛛网,民工在蜘蛛网上艰难地爬来爬去。我顿时黯然神伤。民工们不知道他们正是我们正在讨论的对象和话题。我们的言说对农民工兄弟来说,是那样的无奈和无力。

读着《华商报》上农民工跳楼讨薪的报道,面对自己几篇底层文学的“乡下人进城”的“科研成果”,我不禁扪心自问:我研究炮制的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呢?袁隆平的研究让水稻亩产达到一千斤,给整个人类带来了福音;刘殊威一篇六百字的文章,终结了上市公司蓝田股份的业绩神话。这么想着的时候,我不禁悲从心中来。我们这些一天到晚鼓捣搬弄文字的人,我们这些在课堂上、在学术会议上唾沫四溅、滔一滔一不一绝讨论什么后现代主义,什么现代语境下“乡下人进城”,我们的“学问”又能影响什么呢?其实我们什么也没有做,一种文字的乌托邦想象而已。

夏日持续的高温总会让人望而却步。看着城里的人们悠闲的在空调的.丝丝冷气中,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发着牢骚。我总会想起家乡三夏大忙的情景。这个时候麦地里满是收割机的轰鸣声和吆喝声。男一女老少齐上阵,抢时间收割,忙着虎口夺粮。瓢泼大雨,不期而至,驱散了酷暑,让人享受到难得的清新和凉爽。我却站在陽台上望着密集的雨帘,心急如焚。大量的麦子收割后不能及时晾晒,阴雨连绵,更容易发芽和发一热霉变。

在城市里混日子,也灯红酒绿过,也风光虚荣过,却常常面对丰盛的美味宴席没有了胃口。总想起那一大碗扯面,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种面要擀厚、切宽。煮熟后捞在大瓷碗里,浇上半铁勺肉臊子,再加上红萝卜、蒜苗、土豆、豆腐、鸡蛋炒好的菜。盐、蒜泥、味精等调料,腥油拌的辣子,醇香柔绵的岐山醋,大疙瘩蒜。面要搅开,这样味道才能进去。吃起来筋道、滑一爽、热火。下面的菠菜面汤。青中泛绿,绿中透亮,呼噜噜吞进一口面,再喝一口菠菜面汤。在我看来,人生的极致享受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外几天,嘴里没了面味,便淡出鸟来,觉得这人活得实在窝囊。出了火车站,打的直奔家外家面馆,人还没坐定,就对服务员说:干扯面,要大碗,来碗面汤,两瓣蒜!

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开会用餐,每天早餐是自助西餐。看到临桌吃一道,取一道,右手持刀,左手拿叉。吃牛排时,先将叉子朝上,用叉子背部压住肉,使整片肉固定,再用刀沿骨头插人,将肉切成小块,用叉送入口内。边切边吃。吃西餐的礼仪我根本学不来。我找来一个铁盆盆,将三文鱼、寿司、贝类海鲜、牛排、鸡翅、烫青菜、金针菇弄了半盆盆,服务员专门给我找来筷子。我一阵风卷残云,喝一口木瓜猪骨汤,吃毕一摸嘴,一下子找到吃面的感觉。

二十来岁时曾迷恋过牛仔裤、花格子衬衣。这些年,我莫名其妙的对平底圆口布鞋、中式对襟褂分外喜欢。老北京布鞋一买就是好几双,除了雨天、雪天,布鞋从不离脚。几件长袖短袖对襟褂,穿着上课、买菜、开会,出没于大街小巷。一位同事说,你穿这身衣服有儒家气质。我不禁哑然失笑。我爷爷穿了一辈子圆口布鞋、对襟褂子,没有人说他有儒家气质。他也不知道儒家是哪一个村的?看来,所谓“儒家气质”也就是“农民气质”。

闷得心慌,我就喜欢到菜市场到处晃悠。停放的农用车满载着土豆、萝卜、白菜、大葱、青椒、葱头、韭菜、蒜苗。看着它们闯入我眼帘,我顿觉得神清气爽。是这菜市场,让我进入到一种对菜园、土地和收获场景的追忆和憧憬中。我仿佛回到小时候家乡自留地那一片菜园子里,赤脚从田垄上走来。想起菜园里的蚂蚱和蜻蜓,想起菜园里的蜜蜂和花朵。也是这菜市场,让我时时沉醉于泥土的芬芳,感受生活的纯朴和厚实。书架两旁挂两串红辣椒,再放上一个金黄饱满的老玉米棒,一个橙黄鲜亮的南瓜,把田园留在了室内,朝夕相伴,让我心生暖意。

我有一颗农民的平常心,明白自己的平凡与简单。单位开会我总喜欢坐在后面角落里,可以打盹、看报纸;一群人坐车我总喜欢坐在后排座,惬意的独享窗外的风景;集体会餐我最不愿意坐主桌,更不会坐上座,总是挑个不引人注目的位置,这饭就吃的自在了。我从来就不是个清高的人,走到那里都不会器宇轩昂,趾高气扬。从不争强好胜,锋芒毕露。不吹胡子瞪眼,也不看人脸色。

一无一党一籍可开除,二无官职可免。粗茶淡饭日三餐,一觉睡到自然醒。偶有文章娱小我,独无兴趣见大人。挟着教案去上课,提着篮子去买菜。我喜欢这种朴素安静的生活。淡然为人处世,静然读书写作。布衣暖,菜根香的日子啊,让我心里踏踏实实的过好每一天。守住自己的田园,种好自己的庄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朝也安然,暮也安然。耕田撒种,锄草施肥。头上白云,耳旁清风。我爷爷是庄稼活一把好手,他的一句话:现在趁风好,多扬几锨是几锨。在我看来,胜过我读过的所有名言佳句,使我终生受益。

篇10:我的年散文欣赏

眼见春节即将临近,我的心又像是遭受一场劫难般的难过,阴郁。

春节,是中国人的节日,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说到过年,那定是一幅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阖家团圆的美好画面。只是,我的“年”却赋予我心中满满的苦涩。

记忆中的寒冬腊月,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母亲早早就合计着手里那点紧巴巴的钱给我们做过年的新衣服,而且依照“年”的习俗,一一安排好过年之前每一天要做的事情。四五个孩子,每人都要做一身崭新的衣服,母亲给我们每个孩子细细量好尺寸,这样做出来衣服穿着可身好看又不会浪费布料。母亲有一双巧手,每一件衣服做出来都和商店里卖的成品衣服一样的漂亮,从选料到裁剪再到一针针一线线的缝制,无不沁透着妈妈的心血。那精致的滚边,那一朵朵雅致精美的小花,那一枚枚别致古朴的小盘扣,都是母亲别出心载的经典之作!比起买的成品衣服又漂亮又节约了开支。几身新衣下来,母亲要忙上几天几夜,保准年三十晚上让我们穿上过年的新衣裳。母亲熬红了双眼,而在新年那天,母亲却依旧穿的是将洗干净的那件发白的蓝布衫。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过年从来就没有穿过一件新衣裳,这是印在我心里的永远的心酸和心痛。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扫尘日。一大早,母亲便张罗着把屋子里的所有家当都搬到院子里,等屋子打扫干净后,所有的家当洗刷干净再一一搬回去。寒冬腊月,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母亲带着我们在院子里进行着扫尘工作。所谓的“家当”也就是一些锅碗瓢盆,瓶瓶罐罐,简易的橱柜,饭桌,板凳等物什,父亲自己盖起来的那两间半土坯屋子,也只能陈放些这样的简单家当了。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那就是我们“日月”。日子贫穷,但年是要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过的,要的是一个弃旧迎新,从头开始向前奔!这是母亲的.心声。母亲的双手冻的红肿了,我们几个孩子的小手也冻的裂开了“蚂蚱口子”。那种难以忍受的疼,直入心尖。在那样困苦的环境下,想着过年就是“过罪”,但母亲的悉心操劳却为我们这个小小的家营造了我们心中的“年味”,淡淡的清苦里充满着浓浓的温馨。

一年一年就这样过着,一年一年的怀念。婚后的第一年,头一次过年离开了父母离开那个暖心的家。也就是这婚后的头一年,我的一句话让父亲和母亲的心难过了。结了婚还有十来天就要过年了,这个所谓的新家其实什么也不齐全,现在想来简直就像是小孩子玩的“过家家”,没有米没有面,更没有肉。父亲问及我,就要过年了,你们俩打算怎么过?是否准备了肉菜米面包顿热饺子?父亲的话语我并没有在意,只是笑笑说,没事的爸,到时候买点冻饺子就行。我这样傻傻的回答,没想到竟戳痛了父亲的心。父亲当时什么也没说,过了几天他和母亲坐着公共汽车,背了满满一口袋年货,蔬菜,肉,面,饺子馅一应俱全。看着父母背那么多东西,大老远的送到家里,我的心一下子隐隐作痛。母亲悄悄地和我说,咱们家再穷,每年过年都让你们几个吃上热饺子,可你刚结婚离开父母,就和你爸说过年买冻饺子吃,能不让我们做父母的心里难受吗?母亲的一番话让我心里更加愧疚,没想到我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语却伤到了父母的心,让他们有多心疼。这件事也一直在我心里挥之不去,可怜天下父母心,更何况是第一次不在父母身边过年。

人渐渐长大,对过年也越来越心有余悸,最怕是触景生情,最怕是年年心疼。记得那是女儿一岁三个月时,我带着孩子跟着他一起回乡下婆家过年,那是一个令人心寒的年。农村的生活条件差,天寒地冻的,屋子里仅仅用一个烧煤粉的小火炉来取暖,睡觉时就把炉子封死了。女儿太小适应不了那样的环境,直至冻的拉肚子,甚至不再吃东西。半夜里抱在怀里哭闹不止,我心急如焚,要求他把火炉打开吧,打开烧旺点,再这样下去孩子会冻坏的。没想到他却是一顿愤愤,人家睡觉都封死火炉,就你娇贵。听了这样的话语,我无力更无奈,我恼恨这所谓的年,我流泪喃喃自语,为什么要过年,这是过的什么年啊!没想到话语未落,他的拳头已经狠狠的砸在了我的腿上,我抱着孩子在床上打了个趔趄,我伤心欲绝,我怎么能接受,怎么能相信?那是我的爱人,那是孩子的爸爸。年,留给我太多的悲伤。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我的樱花情结散文欣赏】相关文章:

情结散文04-24

篆刻情结散文04-17

家乡情结优美散文04-10

桑树情结经典散文04-12

人狗情结散文04-15

归乡的情结散文04-21

长角辣椒情结散文04-22

不了的火笼情结散文04-23

小学生欣赏樱花的作文04-12

有关樱花的美文欣赏:赏樱05-09

上一篇:深化改革发展心得体会下一篇:青工小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