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俄狄浦斯情结

2022-07-18

第一篇:我的俄狄浦斯情结

论俄狄浦斯情结

摘要

俄狄浦斯王,这一英雄人物是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虚构出来的。该神话故事讲述的是一位从小被自己生父生母丢弃的孩童,阴错阳差的长大成人后,在一次偶然的争斗中毫不知情的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而后娶了自己生母的故事。后来,活跃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神经病理学界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得提出俄狄浦斯情节。从时空跨度和虚实真伪等都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超凡智慧夹杂着自我灭亡、显赫荣誉伴随着离经叛道的命运却是相差无几的。更进一步来说,他们都甘冒性命之臾,努力摸索着人类心理的秘密,都在尝试说破由斯芬克斯之谜引出的更多人性机密。在这恋母情节的背后,我们其实都能见到虐待性父亲的形象。作家文学与民间文学中在古希腊悲剧《俄底浦斯王》中,较早地反映了父亲虐待儿子这一母题。中国的神话传说中,哪吒、孟君等弃子英雄故事,也有这个母题出现。

关键词: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虐待性父亲原型 第一章

俄狄浦斯情结,通俗地讲就是指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节。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是忒拜城的国王拉伊俄斯和王后伊俄卡斯忒的儿子。他生下来就被抛弃了,因为在他尚未出生时,阿波罗的神谕便昭示他注定会成为杀父娶母的凶手。拉伊俄斯将刚出生的婴儿(即俄狄浦斯)交给一个牧羊人,让他把婴儿弃于森林。但是牧羊人出于怜悯之心,把婴儿交给了邻国科任托斯国王的仆人,那仆人又把婴儿转交给了他的主人科任斯托国王。国王收养了婴儿并认作自己的儿子。因为婴儿有一双肿脚,取名为“俄狄浦斯”(俄狄浦斯在希腊语中有肿脚的意思)。长大后,俄狄浦斯偶然得知神谕昭示他以后注定要弑父娶母。为了逃避神谕,俄狄浦斯毅然选择离开。在出走途中,他遇到了生父拉伊俄斯,双方在互相不知道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发生争执,俄狄浦斯杀死了拉伊俄斯。随后,俄狄浦斯走至忒拜城,而且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拯救了忒拜城人。因忒拜城人曾允诺说,任何人只要能够解开斯芬克斯的谜语,就可以成为国王。于是,俄狄浦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忒拜城的新国王,并与国王遗孀伊俄卡斯忒结了婚。他在位多年,国泰民安,受人敬仰,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和自己的母亲伊俄卡斯忒生养了两儿两女。后来,忒拜城遭受瘟疫,神谕说只有把杀死前任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驱逐出境瘟疫才会终止。最后,真相大白,俄狄浦斯发现自己就是杀死拉伊俄斯的凶手。为了惩罚自己的罪恶,他刺穿了自己的双目,离开了忒拜城。由此,俄狄浦斯在全然不知情的状况下,逐步完成了“弑父娶母”的神谕。

对多数人而言,这种观念对于道德伦理是一种侮辱,所谓的乱论对许多人造成极大的恐吓。“俄狄浦斯情结”是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概念之一,自 20 世纪初由弗洛伊德提出至今,仍然是文学作品的热门话题,在文艺学领域方面,它更是一直被关注。俄狄浦斯情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文艺学价值,它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分析一部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以及作品主题。对其内涵、价值的深刻理解有必要建立在对俄狄浦斯情结及其相关理论面的认知基础上,包括对无意识理论、人格结构说、力必多和幼儿性欲等多方面知识体系的系统把握,弗洛伊德本人也正是通过不断建构与之相关的理论体系才使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不断得以充实和完善。同时,学界针对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讨论和质疑也不容忽视。针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合理性、俄狄浦斯情结的普适性、俄狄浦斯情结的泛性色彩和俄狄浦斯情结的男权意识等方面的讨论。批评者认为,俄狄浦斯情结以生物学为基础,导致文化、环境、家庭、个人经历等因素对人类行为和心理产生的影响被忽视了。然而,尽管遭受了众多非议,俄狄浦斯情结理论却一直是心理学、精神病理学、精神分析美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难以回避的话题,在众多学科研究和拓展的过程中,俄狄浦斯情结理论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同时,俄狄浦斯情结对人类深层心理和童年经验的深度挖掘使之在文艺批评领域较其他文艺批评理论更具优势。在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启发下,不仅许多经典文艺作品得到了重释,相当多的新的文艺作品不断被批评家纳入这一理论的观照之下。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的《哈姆雷特》,这部戏剧的基础是哈姆雷特在完成复仇任务时的忧郁不决。长期以来,对哈姆雷特复仇时的优柔寡断,流传着几种不同说法,如歌德认为哈姆雷特代表了一种类型人物,这类人物的行动力量被过分发达的智力麻痹了。歌德这样评价哈姆雷特:“一个伟大的事业担负在一个不能胜任的人的身上。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他没有坚强的精力使他成为英雄,却在一个重担下毁灭了,这重担他既不能掮起,也不能放下。他被要求去作不可能的事,这事的本身不是不可能的,对于他却是不可能的。他是怎样地徘徊、辗转、恐惧、进退维谷,总是触景生情,总是回忆过去,最后几乎失却他面前的目标。”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哈姆雷特身上有一种病态的优柔寡断的性格,可归之为“神经衰弱”性格,这一性格导致哈姆雷特犹豫不决,复仇延宕。弗洛伊德否定了以上两种解释,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戏剧的情节表明,哈姆雷特绝不是一个不敢行动的人物。我们在两种场合下可以看清这一点:第一次是他在一阵暴怒之下,挥剑刺杀了挂毯背后的窃听者;第二次是他蓄意的、甚至可说是巧妙的,以文艺复兴时代王子般的无情,处死了两位谋害他的朝臣。然而他为什么对于自己父王鬼魂给予他的任务却表现得犹豫不决呢?这个答案只得又一次归之于任务的特殊性质。哈姆雷特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只除开向那个杀了他父亲娶了他母亲、那个实现了他童年欲望的人复仇。于是驱使他进行复仇的仇恨为内心的自责所代替,而出于良心上的不安,他感到自己实际上并不比弑父娶母的凶手高明。”在分析《哈姆雷特》的主题时,该剧中的俄狄浦斯情结被宫廷的王位争夺战掩饰了。因为剧中本该由哈姆雷特完成的“弑父娶母”行为被其叔父完成了。因而,于读者来说,哈姆雷特并未犯下乱伦的罪恶。然而,哈姆雷特的俄狄浦斯情结实则反映在了其叔父的罪恶对他的影响之中。正如弗洛伊德对哈姆雷特复仇时的延宕原因所做的分析,即哈姆雷特内心潜藏着“弑父娶母”的冲动,他叔父的行为实际上是变相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对于这个替自己实现愿望的人,哈姆雷特内心的罪疚感使他不能对之进行复仇,因为他自觉实在不比凶手好多少。我们认为他应该复仇,十分奇怪的是他发现自己不能那么做。我们知道在这里是他的罪疚感麻痹了他。”也就是说,《哈姆雷特》的主题实际上是俄狄浦斯欲望的满足,只是通过文学上的升华机制,掩藏在了宫廷王位争夺之中。

弗洛伊德认为,哈姆雷特无法杀了那个杀了他父亲娶了他母亲的人,因为那个人实现了他本人童年时便已存在的欲望,做了他自己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由此看来,《哈姆雷特》与《俄狄浦斯王》其实有着同样的悲剧源头,在哈姆雷特内心深处同样压抑着“弑父娶母”的冲动。而复仇时的延宕也因此变得合理,因为这一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被叔父完成了,对一个完成自己愿望的人进行复仇当然会使哈姆雷特陷入犹豫不决的困境,因为杀死叔父就等于否定自己,杀死自己。 第二章

通过对俄底浦斯情节的分析,以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的作品为例,我们也可以了解所谓的虐待型父亲原型。本文所指称的“虐待型父亲”,是中外文学作品中一种典型形象。他们在处理父子关系时,或自私狠琐、或暴力虐待、或压制剥夺、或控制占有。总之,表现了一种对子女的敌对态度和肉体精神上的压迫。这类形象以其鲜明的特点而成为一种文学典型,又以其在文学史上的反复出现而构成一种文学原型。该文学原型以一些模式化的情节母题得以再现和继承,成为一种文学传统在作家文学中,这样的弃老母题也反复的被书写。从俄狄浦斯王从小被父亲遗弃的故事中,父亲对儿子的虐待,充分体现了虐待性父亲原型。相反,虐待型父亲原型也可变现为子女能对父亲的压迫与欺诈。

莎士比亚在其悲剧代表作《李尔王》中塑造了一个被遗弃的昏君的形象。李尔王有三个女儿,他要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她们,而条件就是让她们表述对父亲的爱。大女儿和二女儿口甜舌滑,骗得李尔的信任,而三女儿则是深沉地爱着自己的父亲,但她并没有用任何恭维的言辞去取悦父亲,结果遭到李尔的唾弃。他把自己的国土一半分给了大女儿,另一半分给了二女儿,而三女儿则没有任何财产作为嫁妆。然而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先前把自己对父亲的爱吹得天花乱坠的两个女儿则把父亲当作皮球踢来踢去,而本是国王的李尔反倒无处容身,露宿风雨之中。最后还是三女儿在父亲落难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助他起兵收复国土,可惜以失败告终,而三女儿也死于非命。在巴尔扎克的小说中也有一个这样的形象—高老头,他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给她们每人丰厚的陪嫁。那知不到两年,女婿竟把他当作要不得的下流东西,把他赶出家门。高老头为了获得他们的好感,忍痛出卖了店铺,将钱一分为二给了两个女儿,自己便搬进了伏盖公寓。两个女儿只要爸爸的钱,可现在高老头已没钱了。女儿因此也不来看他了,他一个人孤独的死去。他临终前清醒了:两个女儿抛弃他了,她们也从未爱过他。上述的两个作家文学材料都是子辈虐待父辈的,他(她)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从肉体与精神上面残酷的对待父亲,让人觉得世界的疯狂与可怕。 第三章

综上所述,尽管关于俄狄浦斯情节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仍存在不足。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尤其是中国学者对俄狄浦斯情结的研究远不及西方文学作品。中国学界以俄狄浦斯情结为切入点的研究著述和论文还不多见,学者大多数以精神分析美学流派为研究主线,“俄狄浦斯情结”只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被谈及。导致中国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研究产生弱势局面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与在西方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不同,弗洛伊德思想在中国掀起热潮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仅有三十几年。另一方面,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俄狄浦斯情结具有的乱伦本质较难令人接受。五千年的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有根深蒂固的教化作用,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观念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思想中。由此,子女对父母的爱恋多被看作出于孝心,而对父母的仇恨多出于对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男尊女卑”、“父为子纲”等伦理纲常的不满。而且,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从根本上抑制了父母与子女间的冲突和乱伦。

因此,在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俄狄浦斯式的人物较少出现在文艺作品中, 学者在文艺活动的创作、接受和批评过程中也较少以俄狄浦斯情结为切入点。 总之,尽管学术界对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一直众说纷纭,论争不断。然而它之于文艺活动的重要效用在其作为作品主题、创作动势、情感纽带和批评武器的特殊价值中得以全方位彰显,尤其在探索文艺创作的深层动因和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方面,俄狄浦斯情结具有其他理论无可比拟的优势。相信随着俄狄浦斯情结理论的日益完善,它在中西方的学术价值将得以更广泛更全面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1-8 卷)[M].车文博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1997. [2][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M].廖运范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林尘、张焕民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4]汪文学:《民间文学中的父子疏离现象解读》,《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7 [5]朱福芳:((<俄底浦斯王>中的神话和父亲原型》,《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4.12 [6]叶舒宪:《孝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分析》,《文艺研究》,1996.6 [7][美]卡伦•霍妮.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M].冯川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8][美]卡伦•霍妮.我们内心的冲突[M].王作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9]林文钦:(‘父与子’西方文学的一个永恒母题—从“俄底浦斯之谜”谈起,《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7.12 [10][美]斯蒂芬•A•米切尔.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现代精神分析思想史[M].陈祉妍、黄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1]叶舒宪:《孝与中国文化的精神分析》,《文艺研究》,1996.6 [12]朱生豪,译莎士比亚悲剧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13]安·汤普森,尼尔·泰勒,哈姆雷特[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篇:由俄狄浦斯情结引发的思考

姓名:闫雪班级:10文13班学号:10011137

在当代中,一提到悲剧艺术家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俄狄浦斯王》,人们就很容易想到俄狄浦斯情结,是弗洛伊德将俄狄浦斯这个名字推向普通人的生活,成了一个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无论是在心理学、文学还是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社会科学领域都为人所熟知的名字,俄狄浦斯情结也成了一个多学科使用的术语术语。但用“俄狄浦斯情结”来指代弑父娶母到底有多少的可信度?在以往自己的阅读经验中,虽然也曾对此表示过怀疑,但由于阅读深度不够再加上理论修养不深厚,对此的怀疑也只能作为一种简单地思考。在听完老师的讲课之后,自己一直以来的疑惑和怀疑都有了一个完整的令人信服的理论解释和支撑。在此我就简单地把老师讲的总结和复述一下,以证明“俄狄浦斯情结”的不合理性。

从俄狄浦斯的母亲伊俄卡斯特那方面来说,当俄狄浦斯与她相遇,她当真不知道那是她的儿子吗?而且俄狄浦斯这个名字本身就是“肿胀的脚”的意思,他们夫妻同床共枕,难道真的发现不了吗?从作品中她的一些话可以知道她是一个权欲的女人,这是她“杀子”的动机,也是她“嫁子”的动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维护她皇后的地位。

从俄狄浦斯方面来说,他的所有的行为都在表明一点:极力避免弑父娶母悲剧的发生。他离开科任托斯是因为他爱戴养父母,这表明他是反对弑父娶母的,在知道所有真相之后他刺瞎双眼,自我流放。

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俄狄浦斯真的弑父娶母了吗?在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源头-俄狄浦斯神话中我们得知,拉伊俄斯是俄狄浦斯的生母,而伊俄卡斯特是其继母。因此从以上的方面来看,弗洛伊德把“俄狄浦斯情结”代指弑父娶母的原始冲动是错误的。

而且,在学习完这个之后,我在自己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在俄狄浦斯情结提出一开始就有很多的反对意见,但自己由于阅读的匮乏,理论修养和理论意识不浓厚,对于这样现在看来很明显的错误一直置之不理,让其一直在内心深处影响自己低于作品的更深层次的把握。

了解到这一点,对于我来说有很重大的启发意义。在以后的学习和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阅读体验,注重自己的独立思考,不要被所谓的流行的或大众化的观念所误导,以至于不能客观的分析与评价作品。

第三篇:俄狄浦斯王

《俄狄浦斯王》(《Oedipus the King》)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俄狄浦斯王》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剧作家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但他对命运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英雄。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继而,他猜破女妖的谜语,为民除害。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剧作家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

希腊悲剧的题材大都从神话传说或荷马史诗中来,“宿命”是始终贯穿剧本的最重要线索,用神化的英雄人物与曲折多难的命运的冲突、争斗来反映当时社会日益复杂的阶级矛盾和社会冲突。完整的希腊悲剧形式于公元前5世纪初形成,它的全盛时代也是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巩固和发展最为繁荣的时代。

索福克勒斯处理的主题是伟大人物的悲剧命运,他一方面哀叹人类的命运多舛,一方面又感叹人类的可怕力量,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时常充满着特殊情感的张力。剧作取材于神话和传说,多描写理想化的英雄人物与命运的冲突,但终究不能挣脱命运的摆布而走向毁灭的悲剧结局,索福克勒斯的命运观,有它必然形成的客观基础。剧作家生逢盛世,曾与著名民主派领袖伯利克里友善。然而物极必反,盛极一时的雅典城邦,横征暴敛,滥行霸权,直至发动伯罗奔尼撒战争;内部挥霍奢侈,分崩离析,终于迅速没落。索福克勒斯站在民主派领袖的个人立场上,无法理解忠诚的服务、善良的动机、无私的作为、一帆风顺的坦途,究竟为什么全部走向了反面?他迷惑、悲愤而无从解脱,只好归之于“命运”安排。他觉得包括自己在内的民主派志士仁人,与俄狄浦斯王太相像了。这是剧作家创作《俄狄浦斯王》的动机之一。俄狄浦斯王的命运悲剧,影射着雅典奴隶主民主派英雄的历史悲剧。《俄狄浦斯王》一剧中,俄狄浦斯正视现实,刚毅勇敢,体贴民众,敢于承担责任,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也是一个理想的民主派领袖的形象。这样的英雄和领袖,下场竟如此悲惨,贴切地表现了英雄意志逃不脱命运桎梏的痛苦惶惑。这里,索福克勒斯对命运的合理性提出了怀疑,还表达了个人反抗命运的思想。在俄狄浦斯王身上,寄托着剧作家对民主派领袖的崇高评价和深厚同情。剧本热烈歌颂了俄狄浦斯的坚强意志和对国家的责任感,并对当时流行的命运观提出了怀疑。

艺术特色

《俄狄浦斯王》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特别是在情节的整

一、结构的严密、布局的巧妙等方面,《俄狄浦斯王》堪称希腊悲剧的典范。故事集中写俄狄浦斯追查杀害前王凶手这一中心事件。究竟谁是凶手?形成戏剧的“悬念”。接着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发现”、“突破”,使矛盾一个个地揭开,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惊心动魄的结局,紧凑生动,悬念迭起,扣人心弦。索福克勒斯不写神而写理想化的人,而且把人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使之动作性强,性格鲜明。他把演员从两个增加到三个,这样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扮演各种人物,表现人物的多方面性格。他又以对白代替合唱成为戏剧的主要成分,使悲剧成熟为真正的戏剧艺术。由于索福克勒斯对希腊悲剧的卓越贡献,赢得“戏剧界的荷马”的美称。

作者一方面表现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一方面也表现人类心智的局限和命运的强悍有力。俄狄浦斯的遭遇是悲惨的,但他的自我结构上首创倒叙式的范例,剧情从故事将近结尾处展开,在向高潮推进的同时向前回溯,布局谨严,结构紧凑,情节起伏跌宕,发现、突转、悬念等技巧运用得恰到好处。

文化赏析

对于整个西方文明来说,俄狄浦斯始终是一个不解之谜。不过,不管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王》的中心主题是什么,对于truth(真相、真实、真理)的探寻无疑是这一悲剧事件的基本推动力:俄狄浦斯对自己身世的追寻和人对自己命运的探寻。因此,海德格尔说:这出戏剧的展开就是“在外表(歪曲和遮蔽)和敞开(真实和存在)之间的一场斗争。”在《俄狄浦斯王》中,这种探寻的过程和结果都归结为一个中心的意象——盲目的俄狄浦斯。

在悲剧的一开始,盲目的意象便通过人的无知与神的全知之间的对照展示出来。瘟疫把底比斯人笼罩在黑暗和混乱之中,甚至连城邦的拯救者,“在所有人眼中最伟大的”俄狄浦斯王也无法看出灾难的缘起。这种置身于黑暗和混乱之中的恐慌,威胁着城邦的安全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其实,如恩里克指出的:“全部文明就是一场对抗混乱的斗争。„„在任何情况下,混乱总是指向相同的危险:一个失去了路标,失去了约束的世界„„”

对于底比斯人来说,面对这种失去了路标和约束的世界,“惟一的解救”便是去求助阿波罗——太阳、光明、知识、理性和秩序之神。于是,克瑞翁前往阿波罗神庙求得了神谕。神指明了瘟疫的起因,却拒绝指出谋杀者的名字。这时,合唱队(在此剧中是由底比斯最有智慧的老人们组成的)指出了“第二条最好的”途径:去询问盲人预言者泰瑞希阿斯。因为,“泰瑞希阿斯所见常常就是阿波罗所见。”

泰瑞希阿斯指出了灾难的缘起,俄狄浦斯却无法相信。他对泰瑞希阿斯说:“你的头脑、耳朵和眼睛都是瞎的。”被激怒了的泰瑞希阿斯答道:“你有眼睛,你却看不到自己罪在何处,看不到自己生活在哪里,也看不到自己和谁生活在一起。”在这里,对俄狄浦斯的谴责直指他的乱伦及其后果,即对家庭秩序的破坏,但同时也强烈暗示出俄狄浦斯已经不再具有作为政治领导者的资格,即他无法在一个有序的历史/谱系基础上把城邦凝聚在一起。因此,泰瑞希阿斯对俄狄浦斯的命运作出了一个可怕的预言:“富贵成乞丐,明目变盲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最为强烈的对比:一个有眼睛的国王的盲目无知和一个失明的预言家的洞悉一切。

泰瑞希阿斯是一个预言者,因而他同神更为接近。对于凡人而言,他们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因此,合唱队中的安提斯特罗菲坚持道:“一个人可能在智慧上超出他人,但在见到那些言词得到证实之前,我还是不相信那些诋毁国王的人。”这暗示出了俄狄浦斯命运的另一方面——一个受害者和替罪羊。不幸的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泰瑞希阿斯所说的话变得越来越清晰可见。甚至俄狄浦斯自己也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说:“我有一种要命的恐惧,那个老预言家是有眼睛的。”当俄狄浦斯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时,他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命运。当他弄瞎了自己的眼睛时,他便获得了一种内在的视觉。

对于俄狄浦斯自己弄瞎眼睛这一事件,人们已经谈论了太多太多。但以往的解释似乎大都过多地强调其冲动的、自虐的、自我惩罚的方面,而忽视了这一行为的深思熟虑的、心理满足的、自我肯定的因素——超越自我的胜利。的确,对于以往内在盲目的征服是可怕的和代价惨痛的,但俄狄浦斯还是选择了它,而正是这一选择使俄狄浦斯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如多德所言:“俄狄浦斯是伟大的,但那不是因为一个伟大的尘世地位——他的尘世地位是一个将如梦一样转瞬即逝的幻觉,而是因为他的内在力量:不惜任何个人代价去追求真实的力量,一旦发现后去接受和承受它的力量。‘这个恐怖是我的,’他喊道,‘除我之外无人能有足够的力量来承受它’。”

这样,俄狄浦斯还是胜过了泰瑞希阿斯。在这里,实际上有一个未言明的对比。虽然都是盲人,但俄狄浦斯是为了拒绝去看见和知道他不想看见和知道的东西而把自己弄瞎的,而泰瑞希阿斯却是因为看见了和知道了他不应该看见和知道的事情而被变成瞎子的。这部分地说明了何以泰瑞希阿斯的失明不是一个悲剧事件,而俄狄浦斯的失明却是一个悲剧事件。

更重要的是,在剧中是阿波罗以其神谕解开了俄狄浦斯的罪恶之谜。这暗示了他肯定早就预见到了,甚至可能正是他安排了这一切。后来,俄狄浦斯自己明确意识到了这一点。他谴责众神道:“我并不知道我以前做的一切,他们[众神]知道。那些给我设置了陷阱的人,他们知道!”不过,俄狄浦斯之罪并不在于他无意识地做出了杀父娶母的事情,而在于他没有为自己无意识犯下的罪行负起责任来。这就是何以整个西方思想史一直企图证明俄狄浦斯无论如何是有责任的。因此,一旦他决定以有意识的行为为自己无意识的罪过负起责任,其自我戕害的行为便被视为一种带有男子气概的英雄举动,那恢复了他对城邦/政治和家族/伦理责任的认识和承担。

我们知道,对于黑格尔来说,俄狄浦斯是哲学认识的原型和代表,是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的确,在神话中,他是自我反思的第一个例证,是阿波罗神庙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的第一次实现。这也就是为什么荷尔德林认为,对于俄狄浦斯王来说一只眼睛也许都太多了,而尼采则对俄狄浦斯那“无畏的眼睛”大加赞颂。因为,纯粹的哲学观照是不需要环视四周的,对于自我存在的意识也不需要尘世的荣耀加以证实。于是,在女儿安提戈涅的陪伴下,失明、落魄和年迈的俄狄浦斯于自我流放的岁月中历经苦难,却仍旧保持着一种精神的高贵和思想的洞彻。

弗洛伊德也是对的。从一开始俄狄浦斯就是一个怀有欲望和恐惧的人,他的神圣地位从始至终就同他的情欲和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在这个意义上,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伟大之处在于:它并没有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俄狄浦斯,但它的确使俄狄浦斯变成了一个同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的人,具有人性的全部卑微和脆弱。

不过,从政治的、意识形态的、乃至性的角度来看,俄狄浦斯又不能等同于一个普通的因而也就是普遍的人。就像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的神话已经清楚表明的,他在回答斯芬克斯之谜时所说的那个“人”字(Man)指的是一个西方的、文明的、男性的人。正如米切尔·格林伯格指出的:“同俄狄浦斯与那个作为混血的、祸害的和浑浊的他者的斯芬克斯的相遇联在一起的,是斯芬克斯的被打败和自城邦的被驱逐。这个他者以其异质性所代表的不仅是那种以她们青春的繁盛诱惑男人的危险的女性特质,而且在更为普遍的意义上代表着全部东方的、女性的野蛮文化。以其致命的回答,俄狄浦斯确立了古典的,即男性仪式的统治。”

因此,以最后的自我肯定,俄狄浦斯挽救的不仅是城邦,而且是古典的男性仪式的统治,这使其成为西方最伟大的悲剧英雄。

命运悲剧《俄狄浦斯王》和性格悲剧《哈姆雷特》的语言特点比较

一、语言文本内容体现时代特点。

古希腊时期人们对宇宙、对自然知之甚少,坚信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在主宰命运,于是,悲剧的主人公大都是神或英雄,他们崇尚事迹和精神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戏剧创作也同样与命运的不可改变性有着必然的联系。悲剧《俄》就是一部典型古希腊时期的悲剧代表作,“也是命运悲剧的最高诠释。”〔1〕所谓命运“代表着一种人对其无能为力反而被其支配的巨大的‘客观势力’。”〔2〕这里的客观势力是指在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神灵崇拜或族权、君权崇拜至高无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人们无法克服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实。“由于在氏族社会时期,人们相信神的力量,认为神主掌一切,因此产生了命运观。”〔3〕《俄》我们通常把它称为命运悲剧,讲述的是一位被国人视为救星的俄狄浦斯王在命运的安排下,铸成杀父取母而不自知的大错,一旦真相大白,他经受了巨大的痛苦,愤而自残双目,自我放逐,归于毁灭。主人公虽然不屈不挠的与命运相抗争,但最终还是逃不过命运的摆弄。当男主人公俄狄浦斯王面对现实、面对命运,他无能为力,面对两位女儿,他哀鸣:

“什么耻辱你们少得了呢?‘你们的父亲杀了他的父亲;把种子撒在生身母亲那里,从自己出生的地方生了你们。你们会这样挨骂的;谁还会娶你们呢?啊,孩子们,没有人会;显然你们命中注定不结婚、不生育、憔悴而死。”

莎翁的《哈》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典型悲剧作品,这一时期神学的地位不断下降,对人的价值的认知不断提升,尊重人,尊重生命,追求价值等观念深入人心,肯定“人”,“叫人觉醒、发扬主体性的戏剧〔4〕”主题表达在戏剧《哈》的台词中发挥的淋漓尽致: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此剧是莎士比亚作品中的经典,通常被我们称作是一部性格悲剧。丹麦老王突然驾崩,王子哈姆雷特得知叔叔克劳狄斯继承王位并娶了自己的母亲——王后为妻,心中充满了忧伤和愤怒。父王的鬼魂出现,诉说了克劳狄斯谋杀自己的罪行,要哈姆雷特替父报仇。证实了鬼魂的冤情后,气愤的哈姆雷特却误杀了自己恋人的父亲——大臣波罗涅斯。最终,王子与波罗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决斗,克劳狄斯为王子安排的毒酒被王后误饮而亡,克劳狄斯准备的毒剑刺伤了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也刺到了克劳狄斯自己身上。《哈》剧的最大成功在于它对人物复杂的心理和性格描写。主人公哈姆雷特是一个思想深邃而行动软弱的人,让具有如此典型性格弱点的人作为复仇任务的承担者,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戏剧冲突的曲折性,由于哈姆雷特的性格原因使得剧情异常复杂、激烈、难于琢磨和出乎观众的预料。

二、语言表现形式各有侧重。

两部悲剧作品虽然都有着对白、独白、旁白和唱等基本方式,但二者的侧重大不相同。《俄》多以问答形式出现的对白和歌队的合唱平分秋色来完成剧作。例如:

“俄狄浦斯王:你说什么?难道波吕博斯不是我的父亲?

报信人:正像我不是你的父亲,他也同样不是。

俄狄浦斯王:我的父亲怎能和你这个同我没关系的人同样不是?

报信人:你不是他生的,也不是我生的。

俄狄浦斯王:那么他为什么称我做他的儿子呢?

报信人:告诉你吧,是因为他从我手中把你当一件礼物接受下来。

俄狄浦斯王:但是他为什么十分爱别人送的孩子呢?

报信人:他从前没有儿子,所以才这样爱你。”

整部戏充满着如此适合于表现人物个性的质朴自然、富于行动性和潜台词的对白,丝丝入扣、层层递进,明快质朴,与优美的合唱形成相互辉映的“悲剧诗”。合唱包括:进场歌、第一合唱歌、第二合唱歌、第三合唱歌、第四合唱歌,并且配有歌队队长,可见,“白”和“唱”在剧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哈》则以诗化的性格语言和众多大段的独白见长来揭示人物复杂的心理过程,使人物性格更加深刻丰满。“从写人到刻画富有个性的戏剧性格,再到描摹独特的灵魂,显示了人类戏剧艺术创作不断深化的趋势,同时也表明了古典戏剧向现代戏剧的历史性转型。”〔5〕《哈》剧正是按照人物的身份和处境不同,用不同的语言塑造不同的人物性格。人物语言或文雅或粗俗,或哲理或抒情,或朴实或华美。主人公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渴望冲破封建势力的束缚,但由于早期英国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导致这种人文主义思想与现实的不可调和性。所以,哈姆雷特的性格特点既忧郁绝望而又充满理想,既行为踌躇而又语言果断,既向往平等的人际关系又蔑视平民,不懂得发动群众。性格决定命运,哈姆雷特的性格悲剧导致了他命运的悲剧。例如,第三幕第三场末了哈姆雷特的独白

哈姆雷特:现在容易动手了, 当他在祈祷时; 我现在就下手杀了他...[拔出佩剑]

... 然后他就直接上天堂; 这就算是复了仇?这还需三思:一个恶徒杀了我的父亲,

而我--父亲的独子--却保送此恶徒登上天堂;什么, 这等於是成全了他; 这不算是复仇。

他在我父亲未经悔过、罪恶贯盈时把他杀害;

上帝对他的这笔账此时是如何的看法, 除了神之外, 有谁晓得?

依凡人之推理, 这应算是个重罪; 但是,假如我正当他在忏悔时把他杀死,

那他为此旅程已作了充份的准备工作;

我能算是复了仇吗? 不!

回鞘去罢, 宝剑呀, 让我寻个更好的机会: ”

此段独白是哈姆雷特犹豫杀不杀克劳狄斯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性格的优柔寡断和行动的软弱,其实是在为自己的不知所措寻找借口,这也使剧情更加具有了戏剧效果。再如:第三幕第一场“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

“哈姆雷特:{自言自语}

生存或毁灭, 这是个必答之问题:

是否应默默的忍受坎坷命运之无情打击,

还是应与深如大海之无涯苦难奋然为敌,

并将其克服。

此二抉择, 究竟是哪个较崇高?

死即睡眠, 它不过如此!

倘若一眠能了结心灵之苦楚与肉体之百患,

那么, 此结局是可盼的!

死去, 睡去...

但在睡眠中可能有梦, 啊, 这就是个阻碍:

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

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梦来临?

它令我们踌躇„„”

此段独白使我们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他的烦恼和失望,苦闷和彷徨以及他对周围现实的深刻揭露和批判。

三、语言表达方式体现性格化。

性格化的语言决定了语言表达的性格化,《哈》剧语言的基调沉闷、压抑和悲愤,主人公哈姆雷特思想的矛盾和性格的优柔应以语调低、语气沉、语速慢的性格化语言表达方式来展现。

而戏剧《俄狄浦斯王》的语言基调先是勃勃向上,激烈的与命运抗争,主人公开始不相信命运,不屈不挠、不放弃任何一个与命运抗争的机会,此时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语气沉、语速适中、声音浑厚有力而且充满激情。但当还是逃脱不了命运的捉弄,此时又转为语调更低、语气更沉、语速转慢、内心依据丰富,基调充满着悲壮和豪放。当俄狄浦斯王创痛巨深的面对命运所呈现的一切时,他痛彻心扉,绝望而又无助的哭嚎出:

“婚礼啊,婚礼啊,你生了我;生了之后,又给你的孩子生孩子。你造成了父亲、哥哥、儿子,以及新娘、妻子、母亲的乱伦关系:人间最可耻的事。”

在如此惨烈的现实面前、在百般抗争而不可改变命运安排的情况下,他彻底绝望和崩溃了,声嘶力竭、悲愤至极。

“悲剧是强力撞击情感的艺术,是提升精神、净化灵魂的艺术。不论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或社会悲剧,都充满着高洁甚至神秘的意味,隐含着人生的教训和哲理。[6]”让我们欣赏悲剧、感动悲剧、思考悲剧,尽情的在悲剧壮美的语言艺术里比较和提炼。

第四篇:俄狄浦斯王

悲剧向来被认为是最高的文学形式,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是悲剧的典范,它充分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的不朽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无穷无尽的思考。本文旨在分析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与根源。索福克勒斯通过俄狄浦斯的不幸遭遇揭示了导致其悲剧的原因是无处不在又无时不在地主宰着人的不可知的“命运”。 探讨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及根源有利于更加深入、客观地了解古希腊文化,激发对古希腊文化的兴趣,启示我们正确理解悲剧的本质,引导我们对人生命运的终极思考。 在命运的强大力量面前,人的力量是那么渺小。人虽解不开命运之谜,但却勇敢地行进在茫茫的人生征途上,去挑战命运 ,反抗无涯的苦难。

关键词: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

特征

根源

一、俄狄浦斯悲剧的特征

1. 主人公命运的特征 ①主人公命运的独特性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古老的传说。故事情节极其特殊,骇人听闻:传说俄狄浦斯出生后,其生父忒拜王拉伊俄斯从神谕中得知他长大后将会杀父娶母,因而用铁丝穿其脚踵, 令一个仆人把婴儿抛到荒郊野外。仆人怜惜这个无辜的孩子,把他送给科林斯的一个牧羊人。科林斯国王因为没有儿子,于是就收养了他。成年后,当俄狄浦斯从神那里得知自己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为了躲避神示的厄运降临,就逃离了科林斯,因为他以为科林斯国王和王后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可是俄狄浦斯万万没想到正是这种刻意的躲避加速了他人生悲剧的步伐。他离开养父母,朝忒拜城走去,在逃离的路上俄狄浦斯受到了一伙路人的凌辱,一怒之下杀了四个人,其中就有他微服私访的亲生父亲——年迈的忒拜国国王拉 伊俄斯。不久之后,俄狄浦斯以其非凡的聪明才智除掉了危害忒拜民众的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人民拥戴为王,并且娶了前国王的王后——他的生母为妻,还和她生育了两个孩子。 俄狄浦斯就这样成为了杀父娶母的罪人,可他自己对此却毫不知情。为了平息忒拜国内流行的瘟疫,按照神的指示,俄狄浦斯寻找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结果发现要找的凶手就是自己,而杀父娶母的命运还是降临到了他的身上。俄狄浦斯的母亲伊俄卡斯忒在悲痛中自尽,来洗净自己的罪孽。俄狄浦斯在百感交集中刺瞎了自己的双眼,然后自我放逐眼,然后自我放逐,与他的两个女儿远离了忒拜城,到处流浪,以求忏悔。在《俄狄浦斯王》之前,希腊悲剧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俄》剧把主人公锁定为不具备任何神力的凡人,其独特命运更是世界文学作品中绝无仅有。

②.主人公命运的典型性

俄狄浦斯的命运是独特的,骇人的。但是作者索福克勒斯又赋予这个独特的悲剧英雄以一定的典型性。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其他主人公一样,俄狄浦斯出身高贵。所不同的是,他虽然是神的后代,但是他已经是人间的英雄。索福克勒斯对俄狄浦斯充满赞赏,赋予他非凡的智慧,性格刚毅勇敢,敢于承担责任,一心要解救他的城邦于困苦之中,可以说是集人类理想的出众品质于一身。为了逃避可怕的命运,避免对父母的伤害,他放弃王子的地位去流浪。在瘟疫肆虐下的忒拜城郊,当走投无路的人们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俄狄浦斯身上,聚集到王宫前向他乞援时,他成了忒拜人心目中的救星。为了挽救濒于毁灭的忒拜城,他派出妻舅克瑞翁亲王到阿波罗神庙乞求神示,乞问究竟怎样的言行才能拯救黎民。如果用民众的标准衡量他的行为,他称得上是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一个理想的民主派领袖的形象。因此,在俄狄浦斯身上,已经可以看出英雄人物正从传统的神的家族体系中分离出来,走向人化,超人的色彩在渐渐淡化,俄狄浦斯真正成为依靠自我力量的“人”的典型。

2. 《俄狄浦斯王》中不朽的悲剧魅力

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之所以被推为古希腊戏剧的典范,它忠实地表现生活中最黑暗的一面,却又不让人感到压抑和沮丧;相反的是,让观众从有限的人体与无限世界的冲突中体会生命的激情和对真理的渴望。主要表现于主人公以下几方面的独特的抗争和矛盾:

①. 智慧与无知的矛盾

俄狄浦斯虽然集英雄人物的勇敢、无私、智慧于一身,但对于自身的命运,他始终是无知的。在对外部世界的关系上,他处于被欺骗的地位,他始终想要离真相近一些,即使隐约预感到结果的可怕,他还是不顾劝阻,用自己的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谜底,却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和自己的生身母亲结婚,他成为和他同住的儿女的父兄,他生母的儿子和丈夫,他父亲的凶手和共同播种的人。全剧最后俄狄浦斯刺瞎双眼有着双重寓意,一方面预示只有靠刺瞎双眼进行自我惩罚,他才能看清这个无法令他接

第 1 页 共 6 页 受的世界;另一方面暗示他在命运中其实早就相当于一个盲人,对一切茫然无知。在古希腊神话中,俄狄浦斯是自我反思的第一个例证,是阿波罗神庙墙上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的第一次实现。

②. 自我与伦理的抗争

俄狄浦斯的出生就是同伦理相悖的,这也是该剧主要的矛盾之一。女妖斯芬克斯的谜语谜底是“人”,俄狄浦斯猜到谜底,也正是他自我理性的强烈表现。他是忒拜城的国王之子,一出生即面临被亲生父亲杀死的厄运。也就是说,他的自我是有罪的,与他人冲突的。而他的亲生父亲则是自私的,为了保全自己,意图杀死刚出生的亲生儿子。如果俄狄浦斯死去,这个可怕的神谕可以避免,但是他的父亲老国王则犯了伦理大罪。希腊神话体系中一向有杀父夺权的传统,例如宙斯就是杀死自己的父亲之后成为众神之主的,但是俄狄浦斯的杀父行为却是无意的。为了保护养父母,同时也保存自我,他回到了忒拜城,但他更快地陷入了杀父娶母的命运。追查杀害老国王的凶手时,他完全是想按照自我意志,依靠自我力量完成,但是已经无法从进退两难的窘境中脱身,因而使得自我的个性毁灭。当使者从科任托斯带来老王波吕玻斯病逝的消息时,俄狄浦斯感到的是很大的安慰。并不是他真的不悲痛,而是他害怕犯伦理禁忌,这个消息毕竟让俄狄浦斯感到逃脱了杀父的命运。这是西方伦理学上DILEMMA(进退两难的困境)的一个最典型例子,这也说明,当时希腊社会中的伦理体系刚刚建立,尚未完善。

③.接受与逃脱的抗争

希腊人看到人间的苦难,命运的残酷,但是他们没有像佛教徒一样对现世否定,而是做出悲壮的反抗。英国美学家斯马特认为:“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陷入命运罗网中的悲剧人物奋力挣扎,拼命想冲破越来越紧的罗网的包围而逃奔,即使他的努力不成功,但在心中却总有一种反抗。……如果苦难落在一个性格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就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有真正的悲剧,哪怕表现出的仅仅是片刻的活力、激情和灵感,使他能超越平时的自己”。面对命运,俄狄浦斯也竭力逃脱,但是他越是挣扎,越是被步步紧逼,被命运的绳索捆得无法呼吸。无论怎样逃避,神谕仍然一步一步地实现,而俄狄浦斯本人始终是盲目的,他的每一个努力都使自己反而更加接近厄运,尽管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责任,可他却无法逃脱这命运的最后审判。人类的英雄的悲壮的抗争在神谕的力量下显得那么渺小。至此他已经完全陷入了人生最大的悲剧之中,但是最可悲的还在于,命运让他亲自来揭穿这个悲剧。尽管他的母亲在揭穿悲剧的过程中已隐隐地察觉到了什么,而且极力地阻止他揭穿这个事实,但他还是固执己见地让真相大白于天下,俄狄浦斯惊慌、恐惧,但是他始终不曾退缩过,所以他的抗争具有了普遍性。俄狄浦斯的命运让人感到恐惧,他的无知令人同情,而他的英勇又无畏的抗争则令人深深体验到《俄》剧的独特魅力。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悲剧理论》中指出的,恐惧与怜悯带给人的震撼正是悲剧的快感。

二、俄狄浦斯悲剧根源的一些观点

1.自由意志和理性精神缺乏

是否因为俄狄浦斯理性精神缺乏、自由意志不足导致了其悲剧呢?答案是否定的。在这部作品中,我们看到,作者着力表现的是人是有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俄狄浦斯对斯芬克斯之谜的破译,意味着古希腊人自我意识和理性精神的觉醒,。当忒拜国王拉伊俄斯从神谕里得知他的儿子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时,他竭力逃避这一命运,命人将襁褓中的儿子弃于荒野。俄狄浦斯更是被当作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象征与化身进行塑造。当成人的俄狄浦斯从神谕里得知他必将杀父娶母时,他放弃了王位继承权,离开“父母”,前往“邻国”忒拜,以反抗这可怕的杀人逆伦的命运。他不仅反抗杀父娶母的无理命运,而且运用智慧解开斯芬克斯之谜,为忒拜人解除了灾难。在他当上忒拜国王后,又勤政廉洁,一心为民。当他得知忒拜发生瘟疫是因为杀死前任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仍逍遥法外时,他发誓一定要将凶手抓住。他不顾一切劝阻,包括知情的预言者忒瑞西阿斯的劝阻,一味地追下去。特别是当他得知杀死前任国王的凶手是他自己时,他也没有逃避,而是勇敢地承担了责任,刺瞎了自己的双眼,自我流放。这些都是理性精神与自由意志的体现,因此说将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因归结为理性精神缺乏,自由意志不足是不符合剧情的,也不符合索福克勒斯的创作宗旨。

2.性格上的弱点

亚里士多德将俄狄浦斯的悲剧归结为他性格上的弱点,《俄狄浦斯王》就是他的“过失说”理论的主要依据。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俄狄浦斯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因为他“不十分善良,也不十分公正,而他之所以陷于厄运,不是由于他为非作恶,而是由于他犯了错误” 。由于俄狄浦斯一时动怒,导致判断上的失误,给他的命运带来了不幸。是否这样呢?我们所见到的俄狄浦斯,尽管他有时有些武断,猜疑他人,喜欢动怒,但总的来

第 2 页 共 6 页 说,他正直、诚实、勇敢、民主,信守诺言,尊重神,相信神,爱护人民,有责任感,视城邦的利益为生命,是一个深受人民尊重与爱戴的好国王,是忒拜人心目中绝对的强者。的确,他一怒之下杀死了前任国王,即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然而他杀死拉伊俄斯完全是出于自卫,而且他也不知道他所杀的是他的父亲。他是按照忒拜国的风俗(在一个历史时期,继任者要将死去首领的财产连同诸多妻室一同继承)娶王后为妻的,同样,他也不知道他娶的就是他的母亲。况且,在他未杀父娶母之前,他的悲剧命运已经被决定了。再者说,古希腊悲剧的主题是人与命运的抗争。这同莎士比亚笔下人物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导致其自身悲剧有本质的不同。将其悲剧归结为他性格上的弱点,不符合作者的创作宗旨。因此可以说,他是无罪的,他性格上的原因决不是他悲剧形成的最根本原因。 3.伦理禁忌的破坏

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认为:这出悲剧在当时的意义在于教诲,即用生活中的事实告诉人们乱伦将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要求人们严格遵守这一禁忌。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人类在伦理道德建设进程中付出的代价,反映了古代希腊人的伦理观念的演变过程。索福克勒斯极力渲染乱伦的悲剧性后果,其目的在于警示乱伦的禁忌是不容破坏的,乱伦是一种污染,是要被清除掉的。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他犯罪的对象的特殊性,即杀的是自己的父亲,娶的是自己的母亲。如果不是这样,最多只是犯罪而已,但有可能不会导致他的悲剧。也就是说,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并不是他命中注定要做某一件事,而是他做的这件事的性质。所以,真正导致俄狄浦斯悲剧的并不是他的命运,而是他所犯罪行杀父娶母的伦理性质,是他破坏了当时的伦理禁忌。他在戳瞎双眼后寻找自己的妻子。他是在寻找自己的妻子,还是在寻找自己的以及自己儿女的母亲?他永远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为这个有关人间伦理的问题比斯芬克斯的谜语更难让人回答。

俄狄浦斯破解斯芬克斯之谜实际上是第一次给人下的定义。虽然对于俄狄浦斯的智慧而言,回答这个谜语根本算不了什么难题,但是对于这个谜语被解开却意义重大。既然俄狄浦斯能够给人下定义,这说明俄狄浦斯具有了人的全部理性,说明他已经依靠人的理性摆脱了兽性,并且彻底从兽转变成了人,从而具有了人的伦理意识和伦理禁忌。当他得知自己命中注定要玷污他母亲的床榻,生出一些使人不忍看的儿女,而且会成为杀死生身父亲的凶手时,他流亡他乡,在流亡中看不见亲人,也回不了祖国。当使者从科任托斯带来老王波吕玻斯病逝的消息时,俄狄浦斯感到的是很大的安慰。并不是他真的不悲痛,而是他害怕犯伦理禁忌。正是因为他有了强烈的伦理意识,他才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伦理犯罪,才能产生沉重的罪恶感,并残酷地惩罚自己。俄狄浦斯对自身失伦罪过的惩罚是触目惊心的。在“我成了不应当生我的父母的儿子,娶了不应当娶的母亲,杀了不应当杀的父亲”的自责声中,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目,并且请求放逐作为罪过的代价。他把与母亲的乱伦关系视为人间最可耻的事。这一切都说明,他在主观上并没有破坏伦理禁忌。倘若我们再继续追问下去:俄狄浦斯为什么会犯此禁忌?恐怕很多人都给不出答案。也可以这样说,导致俄狄浦斯犯伦理禁忌的因素才是其悲剧的真正根源。所以,伦理禁忌的破坏不能作为其悲剧的真正根源。

4. 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学说

关于俄狄浦斯悲剧形成的原因,还有许多解释,但都带有这样那样的片面性。比较典型的是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1900年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一书中探讨了《俄狄浦斯王》中的恋母因素及其对观众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弗洛伊德相信,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冲动,在男性表现为“杀父娶母”,在女性表现为“杀母嫁父”。他把这种现象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和“厄勒克特拉情结”,又称为“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这个理论对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它的影响下产生了20世纪文学批评的一大流派,即精神分析学派。他认为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并非命运注定,而是他指向母亲的无意识性欲冲动所致。他推而广之地认为幼儿都有这种本能倾向,把初发的性欲冲动指向异性别的父母,同时把初发的嫉恨指向同性别的父母。他强调幼儿的人格发展都必须经过俄狄浦斯情结这一意义重大的阶段。在弗洛伊德看来,除了父亲的阉割威胁之外,促使幼儿最终放弃乱伦幻想,克服俄狄浦斯情结,从而基本完成社会化、道德化过程的原因是这样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慰藉: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位父亲,把他早期散乱的力必多通过俄狄浦斯情结以一种集中于生殖的性行为方式而组织起来。这就是说一种更现实的考虑,一种父亲的角色期待:到那一天他可以象父亲那样占有一个女人 ( 妻子) 以夫妻性生活的方式把集中起来因而更加强烈的性欲

第 3 页 共 6 页 冲动释放出来以满足性的欲望,无须现在犯乱伦大忌。于是,传说中的俄狄浦斯无意中弑父娶母的过错便被他赋予了精神分析的普遍、必然的意义。

弗洛伊德从这个悲剧中为他的俄狄浦斯情结概念找到了灵感,但这出戏描绘的是人类意识的局限性而不是俄狄浦斯与其母亲的乱伦欲望。他的“罪过”实际上是不知道或没有“看到”。他没能充分观察到周围的许多迹象,其中有些是潜在的迹象。如果他知道了当然就不会这样做了。弗洛伊德的性本能理论是把人的心理生活生物学化了。他虽然看到了人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却很不重视;他完全无视人的历史性;他轻视人的理智性,夸大本能、性本能冲动在心理生活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大大减弱了悲剧带给我们的审美情趣。任何将俄狄浦斯定性为主动的杀父娶母的罪恶个体从而试图对个体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的尝试都是非常的不科学的。因为俄狄浦斯内心所想的只是失伦行为的避免,杀父娶母行为的发生是社会驱动的结果。而其将恋母情结命名为俄狄浦斯情结,也将高雅的文学变为心理学分析的材料。尽管它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俄狄浦斯悲剧形成的原因,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但其局限性是明显的,就像许多评论者所指出的那样,他将悲剧的根源解释为人的生物本能,否定了悲剧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精神活动中悲剧性现象的反映,对于俄狄浦斯悲剧形成的原因的分析显得牵强附会。

三、俄狄浦斯悲剧根源的真正原因—-命运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俄狄浦斯的悲剧呢?为什么这样一位具有理性精神与顽强自由意志的人,一个无罪的人却最终也无法冲破命运的罗网。他的智慧,他的求知求真,他的诚实勇敢,他的责任感,所有的一切,不仅没有使他逃脱命运的魔掌,相反使他陷入到命运的怪圈中。正当防卫成了凶手, 荣誉带来的婚姻是乱伦,主持正义的人是凶手, 明察秋毫的人是瞎子, 解救城邦的人成了污染源。 解开谜的人,却解不开自己。为什么崇高变成了丑陋,智慧变成了愚蠢,无辜变成了有罪?这到底是为什么?答案只有一个:命运,他的悲剧是命中注定的。

1.什么是命运

命运到底是什么呢?是否像许多人所说,命运是某种超越于人之外的而人对之又不可抗拒和无法解释的主宰人乃至神的神秘力量呢?这一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又带有局限性。它肯定了人的有限性,承认世界的无限性,具有辩证的观念。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它泯灭了人的主动性,过于悲观,陷入到神秘主义与虚无主义的泥淖中。如果说俄狄浦斯解开斯芬克斯之谜意味着古希腊人的自我意识和理性精神觉醒的话,那么俄狄浦斯的命运悲剧则是古希腊人在自我被再度放逐后对人的追问与反思,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反思,对人的悲剧性处境的朦胧理解,是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的形象表达,它昭示着西方文学中信仰拯救之维的萌芽。命运是一种冥冥之中超越于人之外、支配人的力量,人虽然看不到,却可以感觉到。它其实就是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

在神话中,命运作为神意志被表现出来。命运往往借助神来体现,如运女神。但是命运往往又凌驾于神之上,因为不仅人要接受命运的安排,就是神也要服从命运安排。按照现代人的观点,命运是一种来自社或自然的抽象和普遍的力量,一种来自未被揭的寓于偶然之中的必然性。古希腊人的命运只属于人的想象的概念范围,而且是对抽象物想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样评价希腊人眼中的命运:“命运好像一个喜欢表现自己的威力的任性的权势人物,常常预先对他打算加害的人说,„我就预备那样干,你倒试试来阻挡我‟,它就是这么干的,他预先宣布自己的决定,向我们证明,我们无力与他抗争,也无力躲避;同时在嘲笑我们的软弱、笨拙以及从我们失败的抗争中体味恶意的快感。”毫无疑问,在希腊人眼中,命运是最无法蔑视的事物。而《俄狄浦斯》正是把这种古希腊的命运观以最形象的方式图解了出来。人生而自由,然而枷锁却无处不在,这枷锁就是“命运”。

2.命运观在《俄狄浦斯王》中的体现

俄狄浦斯一方面认为自己有罪,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无罪。他悲剧的根源在于他无视人的有限性与世界的无限性,夸大了主体性的作用,过分相信和依赖理性的力量。他将经验形态的一切——智慧、力量、勇敢、对神的信仰、自由意志与世俗化的价值规定——正直、诚实、民主、信守诺言、爱护人民、有责任感等,看做世界的终极尺度。妄图通过它们穷尽世界的奥秘,摆脱人悲剧性的处境,寻找到人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用自由意志反抗这一厄运,只要遵循了一切世俗化的价值规定,就可以摆脱悲剧性的处境。然而,人企图通过主体的力量走出封闭性自我,就如同用自己的手托起自己的身体一样不可能,人性中的魔性也势必在这种精神的迷误中显现。就在他企图通过主体的力量走出封闭性的自我,通过自由意

第 4 页 共 6 页 志反抗杀父娶母的厄运时,厄运却降临在他的头上。就在他负起道德责任,宣布他对杀死前任国王的人的诅咒的时候,他也就宣判了自己的罪行。就如同罗念生先生所说:“他之所以遭受苦难,与其说是由于他自身的过失,毋宁说是由于他的美德。” 他用智慧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自以为世上最大的智者。然而他只解开了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人,而并未弄清人是什么,既没有认识自己,也没有真正认识和主宰外部的世界。否则他就不会迈出人的界限,陷入毁灭的深渊。在人是什么、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上,他是无知的。他面对自己的父母,却不认识,做了杀父娶母的事也不知晓。他的遭遇表明,人越是企图通过理性与自由意志摆脱人悲剧性的处境,就越是制造了更大的灾难。人越是企图自我拯救,就越是陷入毁灭与虚无的深渊。人越是企图解开所有的谜底,就越会变得无知。有限的,有限的“理性和道德都不是精神的最后宿地。” 对于那些企图以理性与自由意志执著地追求自己所肯定的价值和穷尽世界的无限与永恒的英雄们,悲剧的命运是注定的。

古希腊人是敬畏命运的,命运总是变幻无常,无法预测,许多人因此而浑浑噩噩打发日子,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无力承受命运的重轭,他们或者蒙蔽双眼及时行乐,或者犯下过错却想逃避惩罚。正如俄狄浦斯的母亲伊俄卡斯忒所说:“偶然控制着我们,未来的事又看不清楚,我们为什么惧怕呢?最好尽可能随随便便的生活。别害怕你会玷污你母亲的婚姻;许多人曾在梦中娶过母亲;但是那些不以为意的人却安乐的生活。”索福克勒斯在悲剧的最后也写到:当我们等着瞧那最末的日子的时候,不要说一个凡人是幸福的,在他还没有跨过生命的界限,还没有得到痛苦的解脱之前。 当俄狄浦斯意识到他的遭遇是命中注定时,他也就理解了人的有限性。承认了人的有限性,也就承认了世界的无限性。在世界的无限性中,包含着他性拯救意识。俄狄浦斯一方面执著地追求自己所肯定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在不自觉中摧毁了他所肯定的价值。在摧毁他所肯定价值的一刹那,他触摸到了所肯定价值的极限,看到了它被否定的可能性,意识到了人性中的魔性。也就在这一刹那,他意识到了世界的无限。

俄狄浦斯之所以陷于悲惨的命运,不是由于他有罪,而是由于他竭力逃避杀父娶母的命运,无视人的有限与世界的无限,自不量力地与命运抗争,最后陷入到悲惨的命运中。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人的有限性的体现。悲剧并非仅指悲剧事实的发生状态,也包括精神的存在状态。就个体而言,俄狄浦斯是无罪的。他杀父娶母的预言降临之前,他并没有做过错事。他杀父娶母也并非有意。而就整体而言,他又是有罪的。人性中的魔性潜藏在他心中,他的罪行是预定的。即使他避免了杀父娶母的厄运,他也无法摆脱作为人类整体中的一员的悲剧性处境。

3. 《俄狄浦斯王》中人与命运的抗争

命运总是轻视甚至嫉妒人的智慧和理性的,它以其变幻莫测的神秘性和人神共惧的可怕力量给人以致命打击。俄狄浦斯的父母担心自己亲生的孩子会犯下神谕中杀父娶母的罪行,就策划了谋杀亲子的行动,命仆人把刚出生的孩子丢弃深山荒野,他们以为这样就避开了命运的打击,从此过上逍遥快活的日子,而却因此承受了更惨痛的命运。俄狄浦斯最终找到了他要的真理,代价却是父母的生命和自己的一生。在真相被揭穿后,俄狄浦斯用母亲的胸针刺瞎了双眼,对此举一般有两种说法 。一是俄狄浦斯恨自己的双眼看不到真相,于是惩罚自己生活在永久的黑暗中 ;二是怕自己的双眼看到真相被揭穿之后身处的尴尬境地 。但不管哪一种说法,都证明俄狄浦斯没有放弃生命,没有听任命运的摆布,没有诅骂命运的残酷,而是维护作为人的高贵和尊严,以尊严的方式去和命运抗争,他要看看命运还能给他带来什么更大的灾难。

在他目盲之后 ,我们看到了一个强烈的对比 :一个具有无上智慧与权威的有眼睛的国王的盲目无知和一个因得罪了神而失去了视力但却因此被赋予预言能力的老人的洞悉一切。也可以说俄狄浦斯因失去了双眼而多了一只眼睛。他对自己的命运和价值有了清醒的认识 。俄狄浦斯自行戳瞎双眼,反而使自己走进光明。但俄狄浦斯最后也没有摆脱命运,没有做成文明人,但他还是个失败的英雄,是文明放在蒙昧祭坛上最高贵也是最后的祭品。俄狄浦斯最后戳瞎双眼,自行放逐,用这种悲壮的斗争的照亮了人生阴暗的一面,命运可以剥夺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却不能贬低他们的精神;可以把他们打倒,却不能将他们征服。“命运”和俄狄浦斯王既两败俱伤,“命运”因其邪恶无理招致人们的批判、厌恶,俄狄浦斯王因其主动抗争招致苦难;又获得双赢,“命运”的不可避免性让人们认识到了人生的必然性:有限性和悲剧性 (缺憾性) ,俄狄浦斯王的抗争让人认识到了人的命运其实就在自我书写的过程中,而不是结局。命运所代表的世界的无限性是人们永远都欲超越的梦想。而在这种永恒的超越中,人性一次又一次的得以升华。

第 5 页 共 6 页

第 6 页 共 6 页

第五篇:观《俄狄浦斯王》有感

《俄狄浦斯王》是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他剧中最具作震撼力的一部。也许是片子年代距离现在比较远,这部片子给人的感觉是很压抑的,整个光线都是很暗的,人物的对白也很少,看这部片子一开始似乎就知道了这个不好的结局。

在这部剧之前我看过《满城尽带黄金甲》和《雷雨》,我觉得前者和后者非常之雷同。再看完这部剧以后,我才知道《俄狄浦斯王》才是这些剧的鼻祖,是家庭伦理剧的鼻祖。 这部剧讲述的是:太阳神谕示国王拉伊俄斯必死于儿子之手,儿子一出生,他便命令牧羊人将其抛弃荒山,但牧羊人见婴儿长得可爱,所以将婴儿送给了科林索斯国王的仆人。孩子遂由国王收养,取名俄狄浦斯。太阳神谕示俄狄浦斯成年后要杀父娶母,为逃避这一可怕命运,他长大后逃开了科林索斯。在路上,他因争吵偶杀一名老人,不料正是自己的生父拉伊俄斯。在忒拜城郊,他猜破司芬克斯之谜,解除了忒拜城的灾难,而被拥立为王。他娶了王后为妻,殊不知这正是自己的生母伊俄卡斯忒。多年以后,忒拜城瘟疫流行,太阳神谕示必须严惩杀死前王的凶手才可消除瘟疫。俄狄浦斯认真查处,结果发现追查的对象正是他自己,杀父娶母的预言应验了。伊俄卡斯忒自杀,俄狄浦斯悲愤欲狂,刺瞎双眼,请求自我流放。俄狄浦斯是一个英雄表现在,他害怕那个预言,他逃离了他的养父母。他很有智慧,他能够猜中了斯芬克斯的谜语,解除了特拜的灾难,他在位时让老百姓生活富足,老百姓十分敬仰他,爱戴他。

然而悲剧的是命运,俄狄浦斯终究逃脱不了那个预言,从众人高高捧起的神人到千夫所指的罪人。所以俄狄浦斯用金别针刺瞎了双眼,“你们再也看不见我受的灾难,我所造的罪恶了!你们看够了你们不应该看的人,你们从此黑暗无光。”实现自己的惩罚放逐到边远地区。我很佩服俄狄浦斯的承担精神,他刺瞎双眼不是懦弱,是一种反抗,是对于命运的反抗,也是勇敢的承担自己错误的表现。

索福克勒斯通过这个故事,似乎想告诉人们命运固然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俄狄浦斯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展开英勇的斗争,他的品德,他那种完全不顾自己痛苦的行动,他那种不惜任何代价去寻求真相的决心,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可以说,这是一曲人与命运作殊死斗争的悲歌。在这个层面上确实有他的进步性,但是从剧我们似乎仍能感觉到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俄狄浦斯越是伟大,越是无畏的与命运的抗争,他最终的失败就越惨烈,命运也就越神圣不可违抗,对一个英雄来说命运都是如此容不得丝毫逆行,那对我们寻常百姓来说呢?其中充分反映了古希腊人强烈的命运观,索福克勒斯的进步在我眼中可以理解为对人与命运抗争的赞美,也可以理解为人们意识上的紧箍咒,无形中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上没有逆天改命一说。

执意去与命运抗争,只为了实现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我拥有我的人生,为何又要受到别人的摆布?神,决定了众生的命运,被众生膜拜,完美无缺。作为普通的人,任何猜测神的旨意都是悖论。但是,若神不贪,为何容不得一点对其不敬,神不恶,为何要将千万生灵命运握于手中?原谅这种不敬的猜测,但是,就如此的顺从命运,那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在希腊的悲剧里,俄狄浦斯是英雄。在中国,孙悟空也是英雄。一样的道理。记住我是一个人,因此不用学做神,我的本性比所有神明都高贵。

如果说命运要将人摆布,那么在这么短暂的人生里,为何不能像俄狄浦斯一样去追求自己的真理呢。原来一生一世那么短暂,原来当你发现所爱的,就应该不顾一切的去追求。因为生命随时都会终止,命运是大海,当你能够畅游时,你就要纵情游向你的所爱,因为你不知道狂流什么时候会来到,卷走一切希望与梦想。最后被命运刺瞎双眼的俄狄普斯,尽管被带走了美好的一切,但是,自我拯救之后的他应该是无悔的吧。他的惶恐、不安、愤怒以及自我戕害,并非出自内心,而是盲目的对抗命运,知道最后失明的一刻,反而真正的看清了

自我,用有意识的自我惩罚来承担无意识的罪,在盲目抗争犯下的无意识的罪。也许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了。或者说也看透了命运,死是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会想,就像未出生时一样。

人只为自己解脱,却不能算得成果。这一路上,看到的众生,心中梦憧一片,爱欲痴缠,丢下不得,苦也由之,乐也从之,却抛不下一个欲字。劝人清心忘欲,可生由空而生,又教之向空而去,不过是教来者向来处去。苍生之于世间,如落叶纷纷向大地,生生不息,本不用导,也许还有别的真义。就像我惧怕命运,又怎能够说顺其自然。我不能掩藏我心中的本欲,正如我心中爱你美丽,又怎能嘴上装四大皆空。坦荡过我一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实我认为俄狄浦斯的故事本身就有一个悲剧性的开始,因为这个世界上毕竟没有无因的惩罚,俄狄浦斯的父母和母亲本身就是表兄妹的关系,就是他们这种血亲间的乱伦导致了上天的惩罚,俄狄浦斯只是上天惩罚他们的工具,可以说俄狄浦斯无意识的乱伦悲剧的源起是其父母有意识的乱伦闹剧。

虽然这是一个悲剧,但是我们能从这个剧中体会到什么呢?我们应该从悲剧中体会美,悲剧里的俄狄浦斯是无辜的,因为还在他出生之前杀父娶母的悲剧就已经安排好。他的智慧、他的求知求真、他的诚实勇敢、他的责任感,所有的一切,不仅没有使他逃脱命运的魔掌,相反使他陷入到命运的怪圈中。既然俄狄浦斯没有选择的机会,就不应该为罪恶承担责任。那谁该为这出悲剧承担责任呢?

命运!到底什么是“命运”呢?所谓“命运”,就是先定的生命过程朝向某一目的的趋近,这种趋近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改变的。“命运”就是外在于人且支配人的一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不管个人怎么抗争都是无法改变这种力量的。

虽然在剧中人物的悲惨结局是被命运所掌控的,但是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我并不认为命运就可以主宰一切。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就可以改变生活。主宰生活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命运。

上一篇:我的村官生活感悟下一篇:问的成语小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