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情结优美散文

2024-04-10

家乡情结优美散文(精选9篇)

篇1:家乡情结优美散文

来上饶,已有一个月时间。过去每年都在慈溪,从没有在上饶呆过,可能也就是因为此,我总疑自己现在不是在上饶,而是在慈溪。可能也就是这种感觉,让我没有了回家的念想。但我心里明白,我不回家乡真实原因,是我感觉到无颜见人。回到村子里,村里肯定会好奇问我为什么这个时候回家乡,是不是有什么原因,他们当然不知道我在上饶。我很不喜欢回去惊动了村里的人,实际上也根本惊动不了,这是我多虑了。我是个畏惧家乡的人,这个畏惧的心里早已无比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去年在家乡的时候,我几乎没有出门,出门了也是低头的,不敢和人打招呼。

我是个不敢回家乡的人,但我也有想念爷爷的时候。他老了,不知他现在一个人在家里如何生活。我无法帮助他,没有能力帮助他,回去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我还是想念家乡的一片土地。春天到了,家乡的春天肯定要比县城的春天来的早些。因为在故乡随处可见春天的象征,油菜花开了,田地里一片汪洋的油菜花在风中翻滚,在风中歌唱,引来了蜜蜂蝴蝶和一群可爱的小孩;桃花也开了。门前的桃树是否已开花,还等待从故乡来的人告诉我;我喜欢站在屋后的小山上,站地高,看得远,一切景物尽收眼底。

虽然我思想在家乡的土地、油菜花、桃花、屋后的小山,但我还是思来想去,我不能回去。这样做,是不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我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什么了,总有一种恨家乡情结在里面,别人都恋家乡,为什么唯独我一个人对家乡没有了感情,反而是反感,逃避。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年,离开故乡时间久了,陌生了,更主要是我的失败。我总在反复地想一个人问题,这是不是一种错误的,今后会不会后悔将会受到惩罚的思想。这个问题,折磨了我很长时间,最终不知出于累了还是出于实在找不到答案,就不了了之了。

甜甜今天回家乡了。他好像是代替我回了家乡似的,来时,他好像又是代替我从故乡来,可我很少提起故乡,但看到他却是很亲切。我很羡慕甜甜的工作,工作稳定,每到双休日就准时不回去,似乎从来不会在这里度过双休日。其实,我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自他大学毕业工作以来,还没有真正出过远门,最远的地方也是景德镇,去年到现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都在这县城工作,回家习惯了,他不回家乡反而不习惯。他能回家乡多好啊,生活是丰富而新鲜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多姿的,我多想要他的生活啊。每次看到他毫不犹豫地要回去,就会添加家乡的想念。“老肚,你不想回去,是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他开玩笑说。

家乡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呢?其实,我根本不用回家乡,因为我的满脑子里的家乡比看到的家乡更清楚,更直接。不知为什么,每次想起家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别的地方,而是屋后的一所橘子院,橘子的叶子密密麻麻,浓绿;然后,想到那里有我小时候的故事,脑海里出现一条小路,学校,村里的人。家乡是激起一个人回忆的地方,不能依依写下来,只有在脑子里依依过虑。

我一个人坐在阳台上,傍晚的阳光渐渐退却,微弱了,感到微凉。来自马路上的车器声,“叭叭”个不停,是让人反感讨厌的,没有比下午好到哪里去。我一个人坐在这里,叫我怎么不想起今天的生活,想起了回家乡的甜甜,想起家乡呢?

篇2:家乡情结优美散文

多年来一直埋怨在家呆的时间太少,总想把前行的脚步停住回归我的田园,与邻里乡亲朝夕相处静品日月,沐浴乡风。二十年前为生计曾迂回往返于外地乡村之间,临行前酸涩难言无法言表,家里没有锦衣玉食,没有亭台楼阁。但心却在此停放,女人一旦嫁人有了自己的家,这是她唯一的方向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把它珍藏。前几年为儿子的教育搬来城里居住,走过大街小巷,看过栋栋楼房透出的光亮都不如俺那山村里的灯光温馨明亮。偶有空闲,不论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一个劲儿的往回赶。回到村子,总觉得阳光是那样的暖,风儿是那样的柔,人儿是那样的亲,毫无距离的感觉就像庄稼挨着泥土一样亲,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没有霓虹闪烁,没有觥筹交错,只是一排一排的民房错落有致的斜倚在牛山脚下的岭坡上,煎饼小豆腐的香味顺着炊烟飘荡。

前些年交通闭塞,只有一条通往乡镇的土路,四处坑洼不平。记得我刚结婚时,附近那片是县里的黄烟基地,所有田地一色种植。烘好的烟叶装在推车上前往乡镇的烟叶站排号出售。天不亮就出发,烟帘高过人半头,村民凭着经验摸索着推车前行,跟头骨碌的倒像是车在载人难以掌控。雨天的泥泞拔不出鞋子寸步难行,车子像庞然大物会越陷越深,需几个人帮忙用力拽出泥潭。有次骑自行车赶集走的匆忙,邻村浇地挖了一条埋管子的横沟。看着并无大碍,继续前行连人带车一头栽进泥沟里。那次骑着踏板摩托载着女儿走亲戚突然摇晃,车人分家跑进矮过路面半人深的麦田里,这都是那些坑洼不平的道路惹的祸。虽有惊无险却惊出一身冷汗,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几个村子也曾试着治理,填过石头,扬过石子,洒过沙子只是暂时缓解。近几年公路修道庄里,大街小巷也已硬化,村村相通已归东城。东红公路离村五百多米,进城不用绕道仅需十分多钟。石头搁脚踩泥的日子渐远,村庄面貌不断改善,但相对绿树红花街巷通达的县城还是有天壤之别的。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牵动着我的神经,邻里乡亲的一声甜言,一句笑语总让我动容,心也自然的安放在此。每次回家总觉得时间短暂,恨不得别让时光流逝,任自己在此缱绻缠绵。

初进门时,本族的几个老嫂子和现在的我差不多岁数,按年龄应是长辈。在当时的村里家大业大儿女成群,比之她们我懵懂无知的可爱可笑,好多事情边学边干。她们更是多看我一眼,针线营生庄稼地里的活计手把手的教毫无保留。初为人母啥也不懂,她们把我也当作孩子一并爱怜点滴指教。长嫂如母啊!一点一滴累积的情感就像农家屯里的存粮丰厚着呢。如今她们几个都已白发苍苍褶皱满脸,岁月无情催人老。其中一个已驾鹤西去,只留下一脸的慈祥在我的记忆里;一个血栓堵塞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要强要好了大半辈子心气很高。可病魔会把棱角磨去一脸猥琐,总把生不如死挂在嘴上,令儿女或探望的人听了心酸。前几年夏日回家,几个老嫂在街口乘凉齐声笑着问我:“还不回家来住?看来等你一起经常坐坐大街唠唠嗑有点难!你在外熟识的多了住的惯了,早把俺这些老骨头淡忘了。”我无法接言只是和几个嫂子笑笑,目光对接亲情荡漾。自知这前行的脚步一时还是难以停下,自然语短。几个如花的`弟妹也已人到中年,农家的忙碌赐予了她们一副铁肩,成了名副其实的半边天。东家娶媳妇西家白公事她们都会利索索的帮着干,又是一茬年轻人的楷模,村内妇女活动的骨干。同出同进管理几亩责任田,浇灌下的真情,走到哪里也不会变。过个月儿半载一个电话一句戏言,都会让我回返。回家一聚,在外的负累就会被酒香肉香冲淡,这是自然的聚焦这是情的驿站更是心的兑换。

篇3:家乡情结优美散文

一、乡土校本课程建设的定位

1. 作为统一教材 (课程) 的补充。

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内在联系中寻找最佳契合点, 全面开发、实施乡土校本课程, 建立“知识化学习”与“生活化学习”整合的课程形态, 以克服基础教育课程严重脱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倾向, 彰显学校的独特个性和鲜明特色。乡土校本课程理应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 凸显乡土的特色。

直面当前青少年漠视民族文化的实际情况, 把在历史进程中融合和体现传统文化和美德的乡土文化引进校本、引入课堂, 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形成具体而微的体系。

结合地域实情, 不断发掘优秀的乡土文化资源, 构建相对完备的乡土文化校本课程体系势在必行。着重从校本课程内容、校本课程计划、校本师资体系、学生分类、校本教学评价等方面形成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且可立体操作的校本课程体系, 可深入推进学校的人文教育向纵深发展。

4. 铸就实用型素质。

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差异性, 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 尽可能地培养学生了解家乡、心怀家乡的情怀, 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和情感素养。通过校本课程建设, 学校力求做到利用乡土校本课程整合的资源, 培养学生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共性, 形成二者相统一的文化品格, 为其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乡土文化的特点及资源选择

乡土文化就是在某一特定地域发端、流行并且长时期积淀的, 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的总和。

1. 乡土文化的特点:

一是文化标签, 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地域性是乡土文化最主要的特点, 它是一个地区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劳作以及社会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无论是名胜古迹、文化遗存等显性文化, 还是社会风俗、道德传统等隐性文化, 无一不渗透着浓郁的地域色彩。二是地域情感的凝聚, 具有可传承性。极具人文性的乡土文化, 是本地区内人们成长的精神家园, 对人的精神滋养和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其丰厚的人文性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和自豪感。

2. 资源的选择:

一是资源分类, 利于选择。乡土文化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乡土的地形、气候、动植物等为主的自然环境类, 第二类是人类在乡土中如交通、聚落等有形建设和如文化、风俗习惯等无形建设为主的人文环境类, 第三类是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团结、包容、合作等为主的社会环境类。二是注重选择, 形成体系。广泛收集乡土文化资源的素材和资料, 进行客观科学的选择。以历史为经, 以特色为纬, 选择、整合乡土文化资源, 形成较清晰的脉络及相对完整的体系, 做到稳定性与修订性相结合, 加强历史与现代的融合与传承。

三、结合乡土文化开发校本课程

地方文化以显性的地方性知识和隐性的地方传统精神影响、塑造着个体, 因此, 开发和实施乡土校本课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改变重应试轻人文的观念。

受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 乡土文化知识的比重仍相对过小, 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 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乡土文化的有意识学习和传承。教育部门对乡土文化的学习未作明确规定, 社会各界也普遍缺乏传承乡土文化的历史责任感和教育意识, 导致大量乡土资源利用率低。

2. 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目的。

基于乡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目的就是让学生触摸到乡土文化的深层内核, 充分认识和挖掘优秀的乡土精神, 同时, 对落后过时的东西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批判, 从而形成一种对待乡土文化的理性态度, 形成对家乡持久而有真挚的热爱, 让乡土文化精髓在教育中传承。

3. 有体系、多途径地推进课程。

在收集、把握课程素材和资料之后, 进行课程组织和教材实验, 科学统筹确定课程开设、教材编写的整体结构, 制订较为严密的教学和教材撰写计划, 落实各环节的具体任务。务必让学生从乡土校本课程中有体系、多途径的获得提供其成长过程中所必需的乡土文化资源。

4. 课程必须具有可实施性。

学校作为传承乡土文化的主阵地, 关键是要把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乡土文化资源相结合形成网络体系, 将各学科所涉及的千条万缕的乡土资源整合, 再把整合的乡土资源有机融入到各学科之中, 选择恰当的方式, 灵活多样地推进乡土文化校本课程;将文本阅读与实地体验的方式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文本阅读和实地体验中去学习、感悟、体验。

5. 加强校本课程实施的监管与评估。

基于乡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要建构具有个人意义的评价方式和发展性评价体系, 把态度、情感、精神等方面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一是评价要注重个体差异与个性化发展。二是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地方精神品质、情感取向做出客观、公正的点评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三是评价方法要灵活多样。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 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摘要:学校结合乡土文化资源的优势, 促进校本课程开发, 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以增进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了解, 能够真正激发和培养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的热情。本文着重就乡土校本课程建设的定位、乡土文化的特点及资源选择、乡土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探究

参考文献

[1]陈文强, 许序修.立基地域文化的校本课程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 2010, (07) .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42.

[3]石中英.如何建构校本课程[N].现代教育报, 2001-07-11.

篇4:将军们的“家乡情结”

这已经是刘源退役后第二次捐赠上将军服了。两个月前,他也曾向母校首都师范大学捐赠了上将军服(07式冬常服)。两次捐赠,刘源都写了亲笔信,一封题为《光荣属于母校》,另一封为《光荣属于人民》。用刘源的话说,“军服象征着忠勇、责任、义务与荣誉”。

除了军服,不少将军都曾向故乡赠送过物品,其中不乏文艺作品、书籍以及个人珍藏。在赠与被赠之间,以及在所赠之物方面,除了情怀,我们还可以看出一种“将军文化”。

情结

赠送什么?送给谁?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将军,自然需要倍加考量。上一次,刘源将上将军服赠送给了母校,想借自己珍爱的军装表达对母校的感激,感恩母校对自己的包容、爱护与栽培。

当年,刘源虽然分数过线,但因身份特殊未被北大招收,最终是北京师范学院伸出了橄榄枝,于1978年向他寄去了通知书。在刘源看来,母校对他有“再造之恩”。

那么这次,原籍湖南宁乡的将军,为什么要把军服赠给河南?

刘源从母校毕业后,便主动要求到河南农村去。从1982年到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公社报到,到1992年被调走,他在河南工作共10年。

36岁那年,他在不是候选人的情况下,被人大代表联名推选为副省长,当时这在全国属于首例。刘源曾坦言,他被选为副省长后,好多人都说,你爸爸在开封要是在天有灵啊,他看到我们河南老百姓把你给选上了,肯定高兴!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刘源的父亲刘少奇就是在河南开封火化场被火化、存放,直到1980年5月,王光美和子女到河南迎取了他的骨灰。

河南对于刘源,有着别样的意义。

故乡

赠送是方式,表达感情才是“赠与被赠”间的题中要义。同刘源一样,“不能忘本的家乡或母校情结”是“将军圈儿”中的一大特点。

“一定要挤时间回老家一次,向家乡人解释一下,请他们谅解,我是个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是曾参加过抗美援朝、人民解放军原六十八军军长黄在渔将军在生命最后时刻再三叮嘱孩子的话。

他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当他的职务越来越高,他的家乡人民、儿时伙伴曾想找黄在渔办点事,但他并没有对这些要求一一满足。当地媒体称,不少人对他有了看法,说黄在渔对家乡没感情,后来就连表弟妹妹的两个儿子在沈阳当兵,也没去请表舅舅帮忙。

同黄在渔一样,曾任国防部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的李东辉对家乡也充满“愧疚”。

李东辉曾对媒体表示,由于军事外交工作的特殊性,他过去回家乡的次数很少,和家乡方面的联系也不多,没有为家乡做更多的事。退休以后,他一直想把这笔良心债还上,于是他加入了绥化(北京)人联谊会并积极参加活动,在绥化军分区筹建军史馆时,他积极出力献策并提供了很多珍贵的资料。

在他看来,向家乡赠送珍贵资料是为家乡添砖加瓦的一种手段。

书里人生

文字传情。九年之前的2007年,开国将军李中权曾委托儿子李洋,把亲笔题词赠送给家乡,上面写着“红军精神永放光芒”。

除了简短的题词,有人选择把自己的军旅生涯记录下来,作为岁月的见证。去年4月,解放军中将、广州军区原副司令员龚谷成就曾携夫人刘雪英回到新化,专程来到他的母校新化一中,将150册个人传记《将军随处是战场——龚谷成将军军事生涯纪实》赠送给母校。这本纪实书籍,他还曾赠送给自己家乡娄底的党史办等单位。

在这本书中,他记录了1998年长江抗洪经历和一些军事斗争准备、对外军事交流等事件。这位长江抗洪抢险前总指挥,曾领导10万官兵与湖北人民共同战斗。1998年8月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曾亲临湖北灾区视察灾情,与龚谷成紧紧拥抱的照片,感动过不少人。

说起将军文化,不能不提一位老人,就是被称为“诗人将军”的朱增泉。这位曾任总装备部副政委的将军,是享有盛誉的将军诗人和散文家,先后出版多部诗集、散文集,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奖项,著有《战争史笔记》(五卷)等作品,同时也有诗作问世。在向家乡赠送档案资料时,他希望为后辈留下真实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文化财富。

对赠送物品的选择,不难看出将军们的价值取向与感情倾向。近些年来,许多退下来的曾手握长枪的将军,开始重拾笔墨纸砚,有人从头开始接受艺术熏陶,刚毅将军与艺术结缘的情况时常见诸报端,可以说,这样的“将军文化”已成为中国的一大文化现象。

篇5:莲的情结优美散文

对于莲的喜欢,倒不是因为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印象中,莲是坚贞和洁身自爱象征。

曾经很喜欢席慕容的作品,她喜欢画莲、写莲,甚至她的那本《信物》中,所有的插图都是清姿素容的莲,读她的《池畔》,再读她的《莲的心事》,被她的文字所感染,渐渐地,我也喜欢上了莲,喜欢莲的与世无争超脱凡世,喜欢莲的朴素高洁清丽和谐。因为喜欢,不由地,对莲也心怀了一份深深的怜爱,怜爱莲的只身孤影,怜爱莲的.来去匆匆。太多的喜欢太深的怜爱,对莲,油然升起一份惦念来。

每去户外,总要留意那一个个小小的池塘。不知是时节不对,还是与她无缘,总难遇上,即使见到,也不过是一池碧绿,心形的绿叶遮蔽着整个池塘,怎么也找不出一朵莲来。只好坐在池边,想着《莲的心事》:现在正是/最美丽的时刻/重门却已深锁/在芬芳的笑靥之后/谁人知我莲的心事/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

―――无缘的我,真的是无缘了。“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有些无奈,更多的却是疼惜,疼惜她楚楚动人、美丽如华的时刻,竟无人欣赏无人呵护,隐约中,我仿佛听到莲幽幽的唉叹。

那年夏天,只因同事无意中一句“那公园的荷花现在大概开了”,本可推托的事务,我就这么欣然接受了。清晨,催着单位司机早起,途中加速。我的心急让师傅有些莫名奇妙,他打趣:“去办事又不是约会?”

百余公里的路程,总算在太阳升起时赶到,直接去公园,直接奔向那池边。远远地,我见到一池的碧绿,大而肥硕的荷叶被高而细长的根柄支撑着,仿佛阳光下一把把遮荫的小伞,在千层万层的荷叶之间,开着千朵百朵莲花,粉红在绿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润泽。花苞如熟睡的婴儿,待开如娇羞的少女,绽放如风韵的妇人,她们亭亭而立,端庄清雅。那一刻,我明白了一路奔来的心急,原来自己真的是来“赴约”,赶赴莲的“约会”。那么急着追赶时间,原来我潜意识里还记着席慕容的提醒:“盛开的荷花是容不得强烈阳光的,除非刚好开在一大片的荷叶底下,不然的话,近午的阳光一来,开得再好的荷也会慢慢合拢起来,不肯再打开了。”―――原来,我是那么地害怕再和她错过哟。

支走师傅,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池边。不远处的那朵莲,许是微风拂过,矜持中竟朝我嫣然一笑,在她的浅笑里,我的心开始荡漾,屏息将她凝视。这就是那朵“始终在等待着我的莲”吗?我已经不需要再去多问,话语在这凝视中已成多余。那天,我伴她身边很久,直到她花瓣慢慢收拢。我不忍心再扰,悄悄离开,走出很远,再回首将她凝望。只是,有些担心,我们还会再相逢吗?如果再相逢,她还能认出我吗?

那以后,我真的没有再遇见莲,那莲从此开在我的心里,洁净纯真、脱俗不凡。

还是与莲有缘的。一天,电话给朋友,巧遇她正在拍摄睡莲。她应该也是喜欢莲的,记得她曾经为拍摄莲花而赤足趟入泥塘,便恳请她多拍摄些莲的图片。与朋友的相通,意念中,感觉自己与莲又有了一次“约会”。

收到朋友传来莲的图片,是睡莲。“怦然心动!”尽管我知道睡莲和荷花的不同,我对她却还是爱屋及乌的喜欢。那墨绿的圆叶平铺在水面上,睡在水面上的还有那朵朵莲仙子,自外而内,渐开渐红,那花蕾那含苞,那初开的那绽放的,还有那莲瓣上晶莹透亮的水珠,花心里细细嫩黄的花蕊,静美,清纯,娇媚,无处不显她的灵气和幽婉,给人一份说不出的雅致,宁静,还有一份隐隐的疼痛。不禁又想,朋友在拍摄时会是怎样的心情,也如我一般吗?

篇6:我的音乐情结的优美散文

音响里正播放着轻音乐《神秘园》。美妙悠扬的音乐声在耳边轻轻流淌,仿佛把我带到一个遥阔的空灵地带,令我沉醉其中。全身的血液在沸腾,身体内所有细胞都活跃起来,思绪也随之任意飞扬,任意飘缈。

这张《神秘园》的CD碟片是二十年前从个体音像店淘来的。听了二十年,喜欢了二十年。乐曲空灵幽怨,超凡脱俗,像小溪里涓涓的细流,原野里柔柔的轻风,大山里啾啾的鸟鸣……

“神秘园”,是一支由挪威音乐家罗尔夫?劳弗兰和菲奥诺拉?莎莉组合而成的国宝级乐队的名称。其音乐恬静深远,自然流畅,融合了爱尔兰空灵飘渺的乐风以及挪威民族音乐及古典音乐。为何称“神秘园”?罗尔夫?劳弗兰认为: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空间,当一个人处于痛苦或消沉之际,就需要抒缓情绪,寻找心里的平静和安慰,“神秘园”就是深藏在人们内心的一块净土。

音乐感应该是有遗传倾向的。因父母没有音乐爱好,所以自己骨子里没有音乐细胞。只是,年轻时是个非常安静的女孩,只喜欢做安静的事,所以就这么静静地喜欢上了文学,静静地喜欢上了音乐。

对文学的爱好,走得稍远一点,而对音乐的爱好,仅仅停留于欣赏。学生时代喜欢听的音乐就是电影插曲,像《让我们荡起双浆》《在希望的田野上》《人说山西好风光》等,因为看过电影,对主题歌有了第一印象后,觉得好听便喜欢上了。

渐渐地,开始欣赏起一些纯音乐。早先,最喜欢的一盒音乐磁带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命运》钢琴曲。乐曲包括《致爱丽丝》《秋日的私语》《蓝色的爱》等,流畅华丽,优雅动听,每个曲子我都喜欢。就因为自己不懂音乐,又想对下一代有所影响,我在怀孕期间天天听这盒钢琴曲,目的就是想到通过胎教培养孩子的音乐细胞。

后来,搬迁新居时,先生自制了一套纯功放的音响,我们便开始到处淘宝购买CD碟片。瑞士音乐公司出版的班得瑞作品,是一组以环境音乐为主的最纯净、最柔和的轻音乐。我从第一碟《仙境》开始欣赏,觉得音乐很美妙,让人有一种进入如梦如幻仙境的感觉。后来发现班得瑞有一整系列的乐曲,陆续又欣赏到《寂静的山林》《迷雾森林》《雾色山脉》《月光水岸》《梦花园》等等。那是音乐家们置身于瑞士山林,收录自然的天籁之声,在大自然中寻求创作灵感,汲取存在于天地间最贴近人心的原始节奏而创作的乐曲,是那种让人听着就能深深烙在心底的音乐。每每听着班得瑞悦耳动听的音乐,感到自己仿佛回归到了大自然,不知不觉中已经融入在山川原野之中。后来,也挑选过一些贝多芬、肖邦等音乐大师的作品,但终究觉得太深奥而不会欣赏。

不知是胎教的作用,还是潜移默化的原因,儿子从小乐感非常好。幼儿园时带他到少年宫学电子琴,第一堂课老师就看好他,可惜的是没上几节课,因感冒脱课就半途而废。上小学后,他又报名参加了小提琴兴趣班,饶有兴致地学了一学期,又因学校停办中途夭折。到了初中,原本应该学习很紧张的他,执意要到琴行学吉他,一学就是三年。所幸的是儿子最终与吉他结了缘,在大学里就开始教起了吉他。

音乐世界如同文学,很辽阔,也很深奥。如果说,我可以在文学的殿堂里欢快地遨游,但我永远只能在音乐的大门外朝里张望。好在,音乐可以人人喜欢,不懂音乐的我,当然也可以倾诉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非常喜欢中华民族轻音乐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曲子,如《梁祝》《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曾听到过一则故事,说日本一个知名人士评价中国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一首需跪下来听的音乐,于是每每听这乐曲时,我总会怀有一种虔诚的心情。

耳边又传来蔡琴老歌《痴痴地等》:“不知道是早晨,不知道是黄昏。看不到天上的云、见不到街边的灯。黑漆漆,阴沉沉,你让我在这里痴痴地等……”蔡琴那略带沙哑的歌喉,饱满丰厚,带着沧桑之感。这盘蔡琴经典老歌的.碟片,常常是我闲暇之余翻出来听的音乐,在淡雅的心情里,一边做家务一边听音乐,仿佛真的是在等一个人、等一份情似的。

心中又想起了邓丽君的歌,那一首首充满爱的歌,那一声声甜润的嗓音,还有杨钰莹、孟庭苇、姜育恒、张雨生……

音乐是什么?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是人们高层次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它像蒙蒙细雨滋润着枯燥的心田,像缕缕阳光温暖着冰冷的心扉,像阵阵柔风吹拂着躁动的心潮。它是心灵的安慰剂,带给你愉悦和安静;它是快乐的源泉,让你开心和振奋;它是力量的源泉,使你充满信心和力量。所以说,音乐是精神的,是永恒的,是不可代替的。如果我们的生活中缺少了音乐,就如同大自然缺少鲜花,森林里没有小鸟,小溪里没有流水,实在显得太无趣了。也许,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

篇7:我的长发情结的优美散文[推荐]

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到大,我基本上都是留长发,尽管从小我就很笨,不会梳出漂亮的头发。很小的时候,我就会经常跑到住在公路旁的大姑家,然后站在公路边看那些有着一头飘逸长发的姐姐或是阿姨们从路上经过,我会目送她们走出很远很远。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爸妈在村里开了家饭店,整日的忙碌。妈妈每天早上还得帮我梳头,梳着梳着,妈妈就心烦了,说要给我剪短头发。(在我小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过关于理发店的概念)我哭着闹着不让妈妈剪,妈妈不由分说,拿起家里的剪刀,三下五除二就剪去了我的长发。我拿着镜子哭着不去学校,妈妈就手里拿了根木棍,在我后面挥舞着让我去学校。我丢下镜子,哭着跑开了。但只有我知道,我根本就没去上学,躲在村子里的玉米地里哭了一晌。自此以后,我暗暗发誓:再不让妈妈碰我头发一下,哪怕我自己梳出来的头发再难看,我也要留长发!

应该来说那是我记忆里的第一次剪发,也可以说我18以前就没踏进过理发店一步。18岁那年,没能考上高中的我,在姨父的帮助下,去了市里工作。那时都是老白班,每天晚上吃完饭或是到了周末,我就和燕、玲两个闺蜜到留养或是轵城去玩。记得那次到了轵城,燕去理发,一直习惯了清汤寡水的直长头发的我,忽然有了想剪去长发的冲动。于是,那天那我剪去了一头乌黑的长发,留了个当年很流行的学生头,也就是齐刘海,齐耳短发吧。并且乘兴去照像馆留下了一张照片作为纪念。

记忆中的第三次剪发,就是1995年了,那年结婚怀孕后,快到儿子出生的那个月份时,我又走进了理发店,再次剪去一头长发。如果说第一次剪发我是被迫的,第二次剪发我是一时冲动,而第三次剪发却是我心甘情愿的。因为那时候,婆婆和妈妈一直在说生孩子后的一个月内,不许洗头或是梳头。那时我想,一个月不能洗头和梳头,那样的我将是怎样的一个狼狈和难看啊。

记忆中的第四次剪发,是在2012年,我的人生和命运发生急剧变化的那一年。2009年,我因为意外,右小腿开放性骨折,手术后,腿上被打了一层厚厚的石膏,腿里被放置了钢板和钢针,于是我的卧床生涯开始了。三年后,我去医院取了钢板,只是我再也不可能跑步了。同年夏天,身心备受煎熬的我走进了一个快乐向上的销售环境,为了彻底的改头换面,我再次剪去了一头长发,并做了平生第一次烫染。

而2015年新年到来时,我再次剪去了由于不曾好好护理,都有些枯黄了的长发,新烫了一个理发师说是今年最为流行的“沙宣头”发型。回到家里,看着镜子里短发的我,心里暗暗后悔。问正在电脑旁酣战的侄子好看吗?侄子回头看了看了我,嘟囔了一句:“姑姑,我怎么不适应现在的你呢?”晚上给好友发过去我今天的照片,好友愣了半天,给我留言:小婷,怎么想到把头发剪了呢?我回道:心血来潮了。侄子还在说有点不适应呢。好友在那边哈哈大笑,发来一段语音给我:小婷,别说你侄子不适应,恐怕你也不适应现在的你吧?

昨晚好友优幽之善若水在空间里发了一个说说: 剪短了我多年以来的齐腰长发,花耗了整整一个下午的大好时光,心情居然一点都不美好。

于是,我给若水留言: 若水,我也把长发剪了,还真有点后悔。呵呵,再等着它慢慢长长吧。

若水回了我一句: 真心觉得,婷的短发好看。

摸摸自己的这头短发,苦涩地笑了笑,回复若水: 好看与否都不重要了,关键是不习惯了。

篇8:家乡情结优美散文

美, 是人类的理想。如何把新闻作品写得更有文采, 更美, 更有情感, 更受读者的欢迎, 进而能感动读者, 走进读者的心里?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用其一生的实践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穆青的新闻作品, 尤其是其通讯的散文化写作特色, 给人留下强烈而又精彩的印象。

在上个世界的六十年代, 新闻界著名的老前辈穆青就曾经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的观点, 这一观点打破了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束缚。穆青说:“我觉得, 从广义上说, 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散文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 也可以那样写, 为什么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我看只要事实能交待清楚明白, 在写作上可以突破老一套的公式, 不一定非得第一段写导语、第二段写背景、第三段写……可以百花齐放, 大胆创造。”

以穆青之道, 我们赏析其新闻作品, 笔者认为散文化新闻的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穆青的新闻报道语言似散文般优美,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反映一个个不同的人、一件件不同的事这才是新闻作品的特点所在, 每一个人之间的性格不同, 所说的话自然也不相同。介于此, 新闻老前辈穆青非常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 对于不同的人物形象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例如在作品《两张闪光的照片》中对人物的刻画, 简单几笔, 就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不惧怕生死的农民英雄刻画得栩栩如生, 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好奇心, 另外也增加了其感染力。

许多的新闻界朋友都认为, 新闻作品不等同于小说需要纪实, 只要说清意思就行了, 没必要过于追求语言的华丽、优美。穆青则不是这么想, 所以我们看他的新闻作品, 文章都充满诗意, 字里行间之间充满深情。在他的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 作者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与一体, 悲愤与苍凉并存, 发人深省。

第二, 使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有一段关于周总理与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对话, 其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可谓是穆青作品中的典范。在文章中穆青通过对两位老人白描手法的运用, 一方面描绘了周总理对吴吉昌的期望很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身上的担子沉重而艰巨, 更深度刻画了吴吉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绝。穆青把两位老人家的对话这一段放在了报道的开头, 这样既起到了引子的作用, 也为下文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在文革被当作“敌人”时仍不屈不挠地为科学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做了铺垫。

白描的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很容易起到一个传神的作用。以少胜多, 不作过多的雕饰, 寥寥数语, 声态毕现。白描的手法在形式上与叙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经常被人混为一体, 所以我们有时候听人说, 所谓的白描就是描写与叙述的高度结合,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白描只是以单纯的质朴的文字, 淡淡几笔抓住对象的重要特征, 通常不设喻, 少修饰, 简明生动不加渲染地勾画出形象来。使用白描手法, 正是写散文化新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 注重描写对象的细节。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在事件中, 那些细枝末节的部分。要知道事件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细节, 细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事件上, 无细节就无事件。对于一个事件的描写就该恰如其分地运用细节描写, 如果缺少了细节描写, 就会缺少形象, 形象就没有血肉。众所周知, 文学上的细节描写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典型性细节描写, 二是非典型性细节描写, 它们之间的运用也不相同, 要是想突出文章的主题, 描绘人物形象就应该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要是想反映现场面貌、事件背景就应该运用非典型性描写, 采用非典型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加文章情趣。

穆青一直很看重细节描写, 而且他认为细节描写最具有表现力, 要想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准确而又生动地运用细节描写, 就应该在平时的采访中多留心观察, 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细节描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强的现场感, 现场感对于新闻报道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语言文字并非是电视机, 能够直观明了地动态展现给观众, 但是借助于细节, 我们就可以把场景写得充满画面感。在穆青的文章《铁人王进喜》中有一个细节, 铁人王进喜开始的时候, 不会写“矛盾”这两个字, 就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贫农, 一个地主, 用来表示矛盾的意思。这个细节道出了千言万语, 表面上平平谈谈, 其实则是暗流涌动, 让人对于王进喜的细节过目不忘。

仔细阅读穆青的作品, 发现他在很多的作品中都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表现主题。新闻叙述不能虚构, 它是对真实事件的真实刻画, 但你的文字又不能写的太过于贫乏, 要深刻感人就需要花大力气思考,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第四, 采访写作饱含热情, 情感奔放。对祖国的热爱, 对党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对劳动者的热爱, 使穆青的笔调一直饱含着激情。用他的话说:“我一直主张记者应该拥有激情。我完成一些新闻作品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激动的过程。”

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深受迫害, 却顽强与之斗争, 不屈服于困难险阻, 穆青在对其进行报道的时候, 常常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愤慨。而焦裕禄的事迹, 作者是流着泪采访, 流着泪写作的。在其《历史的审判》中, 对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 作者嗤之以鼻, 无情地鞭笞与声讨。面对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 穆青老前辈万丈豪情跃然纸上, 唱起了“大江日夜流, 风帆起珠江”的高亢之颂歌。穆青说:“ (写通讯报道) 要积极投身于英雄人物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 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 有一种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加上火一般的激情。”“要使读者动感情, 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穷其一生, 老前辈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新闻名作被读者记住, 除了其爱憎分明之外, 还有其对于新闻报道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真实性是新闻活的灵魂,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新闻必须必备真实性与时效性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在现今社会中,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 有记者的新闻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客观的再现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 不能在报到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己对事件的评述, 这样, 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舆论导向。所以,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 要切实明白自己的角色, 为自己的角色寻找准确的定位, 不能超越角色要求报道新闻事件。

1新闻记者的角色误区

新闻事件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 大到国家政策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事件, 小到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新闻记者作为这些事件的可能主角, 在新闻事件到报道中无形之间就会忽略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 对事件进行评价论述, 有些记者甚至站在一方当事人的立场报道新闻事件, 忽略了自己采访者、报道者的身份, 严重的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与新闻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冲突。

1.1角色越位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越位是指新闻人员在报道新闻事件中, 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态度的表现形式直接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传播新闻事件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 忘记了新闻的基本属性与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报道时混入自己的主观情感, 没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的原始面貌, 使民众在评论新闻事件时, 由于受记者先入为主的扭曲报道评论影响, 社会民众不能客观公正的评论新闻事件, 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事件中的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的社会待遇。

新闻事件中的记者角色定位

文丨武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 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 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 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 所以, 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品质

参考文献

[1]穆青等编.《穆青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篇9:李昌钰的家乡情结

在时隔3年之后,美籍华裔神探李昌钰携夫人宋妙娟于今年3月24日至25日第六次回到家乡如皋进行考察。此次返乡,李昌钰特地带来了克林顿、连战等名人给自己的亲笔信、一次成像照相机等大量珍贵资料,捐赠给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并认真题下了“回家真好”四个字。74岁的李昌钰依旧神采奕奕,走路健步如飞。他开玩笑地说,自己沾了长寿之乡的福气,身体一直很好。虽然长期在国外生活,但时刻想念家乡、关注家乡,将尽自己力量为家乡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

此前的2009年5月18日,李昌钰博士携夫人宋妙娟回到故乡江苏如皋,参加筹建两年多的“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的开馆仪式。

“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位于如皋市如城镇东大街历史街区,毗邻著名景点如皋水绘园。博物馆以李昌钰的“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人生名言为主题,根据馆舍南北对称的分布特点,将博物馆辟为两大功能展示区:馆舍南侧重点展示李昌钰博士的成长史、发展史和如皋情节;馆舍北部则重点展示了李昌钰博士侦破的震惊全球的七大经典案例。李昌钰博士为博物馆捐献了大量的图片、声像以及实物资料,其中尤以李昌钰所使用过的破案鉴证工具和所获得的各类奖章最为珍贵,很多展品都是第一次在国内亮相。

“虽然在全球各地都有很多以我名字命名的博物馆和科研中心,但都没有在家乡的这座博物馆令我感动。”“我常说,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家乡如皋真正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身为如皋人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

那次,李昌钰欣然题字:“以实为人、以事为证”。

一生最怕母生气 全家都讲如皋话

李昌钰在警坛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言,但有一句话最能体现他无比真挚的孝心,这位世界著名神探说:“我不怕任何杀人犯、恐怖现场,只怕我的老妈生气”。2009年5月18日参加完“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开馆仪式后,李昌钰随即携夫人前往东方大寿星园,祭拜其母亲李王岸佛。

2005年5月28日,李昌钰回到家乡如皋,参加他母亲李王岸佛铜塑像揭幕仪式,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江浙沪约20家媒体的聚焦。短短一两个小时内,这位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首席刑事鉴识专家和美国警界历史上职位最高的亚裔人士,让家乡人民和诸多媒体记者充分感受到一颗滚烫的游子心。

当天下午3时半,在如皋市委书记陈惠娟等陪同之下,李昌钰和夫人以及美国纽海文大学校长施蒂文夫妇等来到了位于204国道边如皋市如城城西村的东方大寿星园,参加母亲李王岸佛铜塑像揭幕仪式暨岸佛园落成仪式。乡音不改、鬓角斑白的李昌钰一开口就盛赞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这是我第三次回如皋,每一次回来,都感受到家乡变化很大。这几年家乡建设得这么好,充分体现了如皋人的精神。”

李昌钰现场向大家介绍说,母亲在台湾和美国含辛茹苦将13个子女抚育成人,且个个获得博士学位,学有所成。虽然母亲63岁时通过了美国移民局的英语考试,但老人家在家要求子女和孙辈都要说如皋话;因此,李昌钰的子女和侄辈大多不太熟悉中文字,但如皋话照样说得流利。

岸佛园落成仪式上,李昌钰对家乡为其母塑像一事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妈妈在天之灵,一定会很感动。”“每个人只有一个妈妈,没有妈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妈妈鼓励我们从小奋斗成材,在美国代表华人的精神,也代表着如皋人的精神。”为母亲铜像揭幕之后,李昌钰目不转睛地看着铜像,连声说“像”,三鞠躬;稍后,他与妻子再次三鞠躬;最后向母亲像敬献花篮时,他又第三次三鞠躬,虔诚孝举令在场所有人感动。

2001年9月17日上午,李王岸佛捐赠修建的如皋师范附属小学岸佛运动场正式落成,如皋市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李昌钰受百岁老母之托,再次回到了故乡小城。那一次回乡,李昌钰挑了一块故乡小城的老青砖,装了一小袋泥土,带给了久居纽约、日夜思乡的母亲。2004年,106岁高龄的李王岸佛老太太在美国仙逝,康涅狄格州将其生日定为该州“李王岸佛日”,以永远纪念这位教育子女极其成功又富有爱心的中国母亲。

虽是少小离家的海外游子,但李昌钰的如皋话说得很地道,也非常尊老爱幼。当天在寿星园内,他主动用如皋话与两位百岁寿星拉家常:“你够(念第3声)晓得我的名字?”老人答“晓得够(念第4声)”,李昌钰夫妇会心而笑。他对警察同行的合影愿望有求必应,特别是离开寿星园前,李昌钰看到一队年轻女警察仍在执勤,他携妻子快步上前,问候大家并合影留念,儒雅细心之举赢得警花们一片欢呼。

处处都说家乡好 盛赞南通破案率

尽管很小就离开家乡,但李昌钰对家乡感情非常深,为家乡发展倾注了不少心血。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宣称自己是“如皋人”,尽可能利用各种场合宣传家乡,介绍更多人来家乡投资兴业,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

2005年,如皋代表团到香港举行投资环境说明会。正在香港参加国际法庭科学大会的李昌钰抽空专程前往向香港投资者推介他的家乡,跟来了一大批记者。

2008年4月17日,李昌钰博士携夫人第4次回故乡如皋省亲。第二天中午,时任南通市委书记罗一民专程赶赴如皋光华大酒店会见了李昌钰夫妇。罗一民代表南通人民,热情欢迎李昌钰回故乡省亲。他赞扬了李昌钰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国际上的重要影响,为南通人民争了光,是全体南通人民的光荣与骄傲。罗一民希望李昌钰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对南通公安干警多作指导,对南通城市建设工作多作指点。李昌钰说,身在海外,十分思念故乡。每次回到如皋,看到家乡的变化如此之快、如此之大,心中十分激动。李昌钰对罗一民带领南通人民解放思想、奋力拼搏,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他表示,作为一名南通人感到骄傲,他将利用各种场合宣传南通、宣传如皋。李昌钰还向罗书记赠送了《神探李昌钰》一书和用于破案的特制放大镜。

2008年4月的省亲之旅,李昌钰专程赶到南通参观,并在市公安局作了精彩的演讲。李昌钰上一次来南通是2002年,5年后再次来到南通,南通博物苑、城市博物馆、园博园、濠河……一路走来,李昌钰十分惊叹:“我简直不认识了,完全改变了!这次亲眼看到的南通已经不只是中国的一个城市,已经走向世界,不但人民生活改善,而且国际形象提升,成为一座国际的城市。”几天的了解,让他对南通如数家珍:“除商业、工业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看到很多文化的古迹都保留了、绿化做得很好、对教育很重视,而且南通是一个安全的城市。”他动情地说:“看到家乡的进步、祖国的进步,我们在海外都感到非常骄傲。”

2008年4月21日,在南通市委副书记、时任市委政法委书记陈斌陪同下,李昌钰走进南通市公安局报告大厅,为全市350多位民警代表作了一场题为“新世纪的鉴识观”的精彩报告。评价起南通公安和南通的命案破案率,这位科学神探由衷地翘起了大拇指:“南通的成果太伟大了!连续多年命案的破案率95%以上,特别是我的家乡如皋,已连续16年命案必破,全世界的国家没有一个能这样。美国旧金山只有30%破案率,我们辖区算高的了,也只有80%破案率,没有像国内这么好。”他特别寄语南通的民警,传统的警政业务已经彻底改变,随着城市立体化,平面巡逻制度有时就跟不上,同时,犯罪分子、流动人口越来越多,苏通大桥通了后,很多犯罪分子也就过来了,警察的任务一天比一天重,如何运用有限的警力?只有通过科学侦查的方法。所以,维持南通的优秀传统,就一定要从科学方面着手。

在南通市公安局参观演讲当天,李昌钰博士还与副市长、市公安局长秦剑平,分别代表美国纽海文大学李昌钰刑事司法和鉴识学院和南通市公安局,签署合作意向书。根据协议,南通市公安局每年将选拔10名优秀刑侦专业人才赴美培训30天,其中在美国纽海文大学刑事司法和鉴识学院(李昌钰刑事勘察工作室)、康州警政厅实验室接受刑事技术专业培训不少于20天。培训内容主要是DNA技术、微量物证以及疑难痕迹物证的发现与提取等。培训期间,学员还将与美国相关警察机构开展交流考察。

“血脉相连万里,刑警天下一家。”挥手告别南通警察同行前,李昌钰欣然为家乡刑警泼墨挥毫,再次赢得了家乡同行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李昌钰1938年生于如皋县城长巷,在如皋生活不到两年就随父迁居上海,其父亲、如皋籍商人李浩民1949年海上乘船遇难,倾家荡产。年幼的李昌钰随母举家到台湾。1965年赴美留学;1998年7月,出任康涅狄格州警政厅厅长,成为美国首位州级华裔警政长官;2000年退休后,身兼全球数十所大学教授之职的李昌钰,受聘成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实验室名誉主任、纽约州警政厅总顾问。作为国际知名华裔刑事鉴识专家的他,曾先后协助参与了世界各国8000多宗重大刑事案件的侦查工作,因屡破奇案而被媒体誉为“现代福尔摩斯”、“鉴识大师”、“神探”与“罪犯克星”,获得了世界20多个国家800多项荣誉及奖项,更因参与办理克林顿性丑闻案、辛普森杀妻案、肯尼迪家族强奸案、波黑尸骨案、台湾“3·19枪击案”等重大案件而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李昌钰思维敏捷、智力过人、精力充沛。他一共调查过8000多个案件,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科学神探”。肯尼迪总统遇刺案、尼克松“水门案”、美国足球明星辛普森涉嫌杀妻案、克林顿桃色案、“9·11”恐怖事件、南斯拉夫种族屠杀万人案及陈水扁、吕秀莲“3·19枪击案等轰动一时的大案件的刑事监识都是出自李昌钰之手。

李昌钰把自己的职责定义为:“科学办案,明察秋毫。”既不能让好人无辜受冤枉,也不能让坏人逍遥法外。刑事侦察的第一步是现场的处理采证,一定要确保犯罪现场完整,只有现场的迹证才是破案的关键。而微物证据的搜集、检测、查核,则要经过实验室精密的分析。他的同行问他:“Dr.Lee,那么多的案子,您是怎么找到证据的?”他说:“我归纳了7种简单方法——站着看、弯腰看、腰弯深一点看、蹲着看、跪着看、坐着看、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看。”下面,我们选取了李昌钰破获的几个经典案例供读者欣赏。

蹲着找到证据破了案

那年暑假,一位13岁的小姑娘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游泳队。一天游泳回来,教练把她放在离家100米远的地方,让她自己走回去。可从那天起,她再没有出现。两年后,小姑娘的尸骨在野外发现。尸体已经腐烂。当时在场的警察,都直着身子站在那里看。我蹲在地上看了一会儿,发现小姑娘的尸骨上少了三根骨头,旁边有一些狗毛。据此推断,那三根骨头可能被狗叼走了。于是,让就近的警察局查找两年来的报告,看有没有狗带骨头回家。警察局发现:一年半以前,有一位女士报告过。李昌钰马上访问报案女士,这位女士说,有一天,她的狗叼了一根人骨头回来。她很害怕,打了狗一顿,第二天,狗又叼回来一根人骨,她向警察局报警,警察没有来,第三天,狗又叼回一根骨头,她对丈夫说了情况。丈夫说:“没有关系,我来处理。”第四天,狗果然没有再叼骨头回来。因为,她的狗也失踪了。答案有了,李昌钰让人把她丈夫找来,经过调查,案情真相大白:原来,是这位女士的丈夫将小女孩强奸后用枪杀死的。发现狗叼回来骨头后,他又用枪杀死了狗,然后把狗埋在草地里。李昌钰找到狗的尸体,将小女孩身上的弹孔与狗身上的弹孔比对,果然是同一支枪所为。

“锯木机”灭尸案

利用DNA技术,李昌钰博士在没有找到尸体的情形下,破获了震惊全美的“锯木机”谋杀案。泛美航空公司的空姐凯莉失踪后,亲友们认为她的丈夫难脱干系,但被害人的丈夫3次通过了测谎试验。后来有人举报说,当晚曾看见被害人的丈夫在街上拖着一台大型锯木机,而且他当天还租用过一台绞肉机。为了寻找物证,李昌钰不得不设法融化两尺多深的积雪,并用一只冻僵的死猪混在树枝中塞进碎木机进行还原实验,终于找到了死者56片碎的人骨,2660根头发,3盎司的肉块和一颗牙齿,这些证据的总重量只有31克,却准确测出了被害人的DNA。警方随后又找到一把编号已经磨损的电锯,李昌钰通过科学方法,将被涂掉的电锯号码显现出来,终于查明凶手正是死者的丈夫。

半个指纹破30年陈案

一个18岁的女孩子被谋杀了。一天中午她到一家购物中心的室内停车场,她把车停在7楼,人家在9楼的楼梯口发现她的尸体。一刀刺在左胸部,刺穿了心脏,死了。女孩子衣服裤子都很整齐,没有任何性侵犯的情形,她的鞋子不见了,皮包不见了。是不是抢劫呢?皮包和鞋后来发现是在车里,没有动过。在车旁边找到一块手帕,送到联邦调查局化验,没有结果;送到苏格兰,也没有结果;到哈佛大学,也没有结果。在车的后边有一只纸巾盒子,我们在看现场照片的时候,发现这只盒子上有血指印。这案件一直没有破。大概十多年前,死者的父亲来见李昌钰,他说,我已经想尽了一切办法,把自己的家产统统变卖了,都没有办法,你是我最后的希望,能不能请你帮一下忙。李昌钰很同情他,就和当地的局长和检察官联络了一下,开始干。李昌钰发现当天她进停车场是12点34分,尸体被发现是12点45分,是很短的时间。李昌钰就找纸巾的盒子,果然找到。但是已经这么多年了,血指印已经变成咖啡色了。当年处理物证的人,用了错误的药品,所以什么都没有了。李昌钰就拿死马当活马医,重新用化学药剂、激光找到了半个指纹。这半个指纹变成很重要的物证。李昌钰在指纹档案中搜查,没有这个人。这个人显然没有犯过案。3年前,死者的父亲病得很重,在医院打电话给李昌钰,他说,我想我大概不会活很久了,希望李博士不要忘记我女儿的谋杀案,我一死,家里就没有人了。李昌钰说,请你好好保重,我们不会忘记的。一段时间后,那个留下指纹的人打女人被抓了。但是指纹比对出来,却并不一定是他杀的,因为可能他要去买这个纸巾,指纹碰巧留在上面,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李昌钰找到留在现场的那块手帕,手帕经过多次化验,整个手帕都是洞,没有多少东西了。但是李昌钰在手帕上找到了一点鼻涕,鼻涕没有人愿意化验,李昌钰就化验鼻涕,鼻涕里面也有DNA。这个案子在春天开审,他被判无期徒刑。报纸头条新闻:30年的冷案破了。很多人问李昌钰的感想怎么样。李昌钰说,我希望我能够告诉死者的父亲:你女儿的案件已经破了。但是我已经没有办法告诉他。

希特勒的沙发布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家乡情结优美散文】相关文章:

情结散文04-24

篆刻情结散文04-17

桑树情结经典散文04-12

人狗情结散文04-15

归乡的情结散文04-21

长角辣椒情结散文04-22

不了的火笼情结散文04-23

我的樱花情结散文欣赏04-18

对自行车的情结散文05-06

家乡景物优美的句子04-10

上一篇:玩电脑的乐趣作文下一篇:房地产广告策划 房地产广告推广 房地产广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