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自行车的情结散文

2024-05-06

对自行车的情结散文(通用10篇)

篇1:对自行车的情结散文

对自行车的情结散文

看见院子里摆着的几辆自行车,思绪里突然反应出了自己过去与自行车的一些画面,索性就写一下自行车吧。

对第一辆自行车印象应该是在十岁左右,那大约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左右,那时村里根本没有自行车,而父亲当时却拥有过一辆旧自行车,是什么牌子,哪里产的根本不知道,只知道父亲那时候是骑着它去十几里外的中心校教书。

可是这辆自行车在我们家好景不长,因不久五八年大跃进就开始了,紧接着便是连续三年全国大面积自然灾害,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到不能再低的水准,把人们饿得叫苦连天,常言说:树挪死、人挪活,所以就有了在那个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致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人们向东北大迁徙,一时之间老百姓在本地走的走、逃的逃,纷纷背井离乡投亲靠友、自寻活路。

父亲开始没有走,还坚守在当地带领着我们全家八口人在饥饿中煎熬着、坚持着、挣扎着。

每次父亲放学回来,看到我们兄妹多人那种期盼的眼神,听见爷爷奶奶那声声的长叹,他就感觉到自己肩上的那付担子是多么的重,他感到简直就压得他喘不上气来,甚至有几乎窒息的感觉。

又挨过了一段时间,在把家里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得一无所有时(包括装在枕头瓤子里的高粱壳子、谷瘪子之类),父亲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打起了他自行车的主意。

经过几番讨价还价,父亲忍痛把那辆他自己代步的自行车与人家换了一口袋碱蓬籽(1、口袋,类似于麻袋,但没有麻袋装的多,2、碱蓬籽,即一种野生植物的籽,吃起来味咸、涩),从此父亲就只好步行去中心校教书了。

此时已经到了实在没有可吃的东西之时,一口袋碱蓬籽对于一个八口之家简直就是杯水车薪,碱蓬籽掺着大食堂领回的淀粉之类的食物勉强又维持了一段时间,父亲终于忍耐不了饥饿的煎熬及我们那些乞求眼神的刺痛,在一个风高夜黑的夜晚,父亲放弃了自己喜爱的工作踏上了去北大荒闯关东的逃荒之路(闯关东的人都是黑天偷着走,否则被人知道后就走不成了),几个月后,我们全家也分期分批逃到北大荒去了。

我们来东北落户的这个村子,这里比我们老家还落后,村里人不要说拥有自行车,那些不出门的妇女儿童们根本就没有看见过自行车是什么样,这个时候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

大约是到了一九六五年左右的秋天,在镇里来我们家两位老师(父亲由于原来是教学的,所以来了东北也愿意接触这里的同行),由于我们居住的村子周围都是芦苇荡,他们是骑自行车来我们家住着割烧柴的。

这是在我们家自行车换碱蓬籽吃了后,来东北好几年才第二次看见自行车。

记得那好像是读小学四年级,天天与伙伴围着那两辆自行车看,那时自行车在人们心里不亚于现在的奔驰,所以这两位老师也是十分的喜爱它们,割烧柴回来时尽管很累,但他们还不厌其烦地天天擦拭自己心爱的自行车,擦拭完了便锁上,唯恐有人霍霍它们。

我们几个半大小子天天围着自行车看,他们就额外注意我们了,并且警告过我们,不许打他们自行车的主意。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句话用在这里好像不太适合,但意思差不多。

他们自行车白天骑走去割芦苇,我们去上学,所以也没有时间与机会琢磨他们的自行车,唯有到了晚间,他们割烧柴回来了,我们也有时间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天晚间他们由于太累忘记了锁自行车,一见之下心中大喜,急忙去找来了一个伙伴,一人偷了一辆自行车就去了村头的空地。

记得那天晚间还有月亮,我们便在空地里偷偷的学着骑自行车。

常言说:看花容易绣花难是一点不假,平时看人家蹁腿骑上就走的自行车,到了我们手里就变了样,怎么也不听我们摆弄,我们一骑上不是摔跟头,就是骑不走。

后来明白自己学自己的不行,于是轮班给对方把着,经过一番摸爬滚打后,总算是骑上可以向前走一段路了。

就在我们热火朝天的学着骑时,父亲领着两位老师来到了村头。

原来一位老师躺下后想起来自行车没锁,在出去想锁自行车时发现自行车没有了,与父亲一分析便知道是我所为,并且猜想到去村头了,所以他们来了便逮了个正着,由于当着客人的面,父亲这次倒是没有打我,不过也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此后就再也没有接触过自行车,时光过去了五、六年后,大约是二十岁左右,某天去乡里办事,回来时恰遇村里在邮局工作的某某骑自行车回家,那天回家是顶风他不愿意骑,于是我们俩就调换的一下,他坐车、我骑自行车。

接过了自行车,知道自己多年前所学那几招骑车把式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说不会骑一是唯恐人家笑话,二是怕人家一看我不会骑就不让我骑自行车了,所以就告诉某某让他先坐车走,我去办点事后再在后面追。

待他们走了一段时间后,算计他们是看不到我了,便开始骑自行车。

果然如我事先料想到的那样,果真是不会骑了,自行车骑上后使劲一蹬它不是向前走,而不是左右瞎拐就是把我弄倒,好在此时已经长大成人无论自行车怎么倒也摔不到我,两腿一劈开就站住了。

就这么一会歪倒,一会骑上的一番折腾,在走了十余里地时算是可以骑着自行车走了。

可是那些山路都是窄窄的小路,根本不容我骑自行车左拐右拐,所以一拐就被迫离开了小路,离开小路就是坎坷不平的山路,再想骑上是要费很大劲的。

乡里离小村三十里路,一路学自行车累得满头大汗,到家竟然没有追上那辆马车。

自己拥有自行车是一九七七年,那个时候还是吃大锅饭,是计划经济,什么东西都凭票供应,自行车更是如此,不要说那时人们没钱,你就是有钱也不是随便就可以买到自行车的。每个供销社(或是商店)上面下拨的自行车是有数的,自行车还没有到货指标早就分派了下去,当然都是那些有头有脸的人,供销社头头们的皇亲国戚等人买得到,平民百姓想买自行车门都没有。

七拐八拐认识了一位亲戚,此人当时是某镇供销社的会计,与他说明了想托他买辆自行车。

他感觉很为难,但又不好拂了我面子,于是就说:“自行车、缝纫机指标都是主任掌握,我这个会计无权批啊,不过我可以找主任协调一下,大概也差不多,飞鸽、永久的那两种牌子就不用惦记了,根本不会买到,每次拨一、两辆来都不够那些当官的人们分,我尽力吧,但不敢打包票答应你,你回家听信吧。”

没办法,只好回家等待消息,一个月过去了没信,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信,过了近半年,有人捎来了消息,告诉我去县城某某批发站找某某人取自行车。

一听消息大喜过望,急忙与队长请了假,先到镇供销社找到这位亲戚,亲戚告诉我说:“我们镇供销社的自行车指标在县里就被分没了,镇里根本连一辆也没有弄回来,无奈之下我打电话找了我批发站的一位同学,好歹是为我摁下了一辆沈阳产的白山牌自行车(没有飞鸽、永久牌子的好)。

当即千恩万谢了这位亲戚,然后坐上大客车就去了县城,到了批发站找到了亲戚的同学,他又向我述说了一番为我留下这辆自行车怎么怎么难,我又是向他表示一番感谢,然后推出自行车支在批发部的院子里好一番欣赏,欣喜之情难以言表。

还在边欣赏边检查自行车有没有需要维修的地方,亲戚的同学出来说:“推出批发部再鼓捣吧,我这是把某某供销社的自行车擅自给了你,如果他们来了见没有了货,你又没推走那就不好办了啊……”

听他一说,吓得我急忙推起自行车就走,边走还边左顾右盼地看着,就像是做贼偷了自行车似的。

自行车一骑回村,把小村人羡慕坏了,因为我这辆自行车是本村第二辆在商店买到的新车,另一辆是飞鸽牌的.,是一位村里在某县武装部当官的人为其弟弟买回来的,其余几辆都是在个人手里,或是在寄卖商店里买的旧自行车。

平时在村里狗的屁不是的我威信一下子就蹿起来了,这些人不知道我有多大能力了,一个个挤出笑脸来求我,让我去找人为他们买自行车。

于是便直言相告:“你们就死了这份心吧,我自己的这辆自行车,还不知是怎么求爷爷叫奶奶买到手的呢,我没有那个金刚钻,所以不敢揽你们这些瓷器活,阴天下雨不知道,我自己多大能力还不知道吗……”

这些人一听我说出这些话,那真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所以当即一个个又对我不屑一顾了。

天天去生产队地里干活,离家约有五、六里之遥,每逢在干了半天农活回家时还得扛着工具走那么远的路,所以到家时就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故此就小村里很多人家买了自行车,但都是旧的。

每逢出工的时候也是,队长扛着锄头已经走了半天了,在窗户玻璃里看着队长的位置,然后再骑自行车追去也赶趟,一天来来回回四趟,队长需要比骑自行车的人多挨很多累,但他没办法,队长家孩子多生活困难买不起自行车。

但队长就如那个奸臣张士贵,蔫嘎咕咚坏的心眼多得很,他见我们天天骑自行车晚出早回心里便不平衡了,于是他就想方设法算计我们。如果是按正常的铲地,是铲到地北头就正好回家,因我们的自行车也就在北头便正好骑着走。

可队长这个坏种偏偏不那样,他在家来的时候先去南头开始,这样到收工时我们就必须走去南头骑自行车,而他们就直接在北头回家了,待我们走到南头,再返回来时,他们也离家不远了。

对于队长的这种行为人们是干生气也没办法,大权在人家手里,他说在哪里开始就得在哪里开始,说什么时间收工就什么时间收工,那是他拥有谁也无法抗拒的神圣权力。

好在这个阴损坏的队长因事不久就下台了,换了一个有自行车的人当了队长,这样我们就借了光,队长有自行车当然就考虑怎么利用自行车节省他的体力,如此一来就坑了那些没有自行车的人,人们为了减轻体力消耗被逼之下便陆续都购买了自行车,每逢出工时人们全是骑自行车去,每个人的服装各异,就如电影《敌后武工队》里那些特务骑车下乡时差不多。

此时想起来那辆白山牌自行车,自行车那一幅幅画面在眼前浮现,那些画面是那么的清晰如昨,是那么的滑稽可笑,有雨天摔跟头的,有雪天打哧溜滑的,有顶风骑不了推着走的,有沼泽地没法骑抗起来跋涉的……

那辆自行车一直陪伴了我好几年,直到一九八零年我离开小村时才被村里一位村民留下。

到后来买了上海250B型还有C型幸福牌摩托车,乃至后来花了近十八万买了辆崭新的捷达轿车,虽然买这些车辆也是为了代步,但是,无论如何也没有找到当年对那辆白山牌自行车的感觉,摩托车与轿车的那种喜悦之情在心里一闪即过,或者说稍纵即逝,不像自行车那样久久地在记忆里永存。

篇2:对自行车的情结散文

两个轮,急驰而过,踏过街道上片片落叶,发出细细微微的声音。每个城市,不同的自行车,拥有自行车,点燃心中一场梦。——题记

我的家乡,一座小城,交通不很方便,于是我就重温我的热爱——自行车。在一串汽车的鸣笛声中,自行车总能为我辟出一条小道,在快速中,与风撞击,头发仿佛在风中飘,车轮在地上辗一条条细纹,记录着自行车陪伴我走过的这些路。

我爱骑自行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从很小的时候就很乐于骑那带有辅助轮的小型车。用双脚带动轮子,用手控制行走的方向,愿意从哪里过就从哪里过,假如你愿意,黑暗的小巷也丝毫不成问题,这也算是一种自由吧。

每每去一个城市,总想骑骑属于这个城市独有的自行车。

有一次,去一个岛上骑城市旅行。那里的海是清澈的蓝色,天也亦如那么蓝,装点这个城市的自行车也是那么的蓝。在环海小道上骑车,风在脸际吹飘过,隐隐,有股海的味道……

在上海这个一线城市就有“共享单车”这一智能的`借车系统,与那么多的人一同分享骑车的乐趣,这无疑是一种分享的快乐,回首从前,曾有多少个人也同我现在一样骑着这辆车,穿梭在这座城市的角落。

无论身处哪座城,哪条街,对自行车的热爱从未改变。

篇3:对自行车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探讨

1 自行车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

自行车是典型的周期性运动项目,比赛时间短至11 s以内,长者达数小时。比赛时 能量释放过程中, 有氧和无氧代 谢的相对比重,主要取决于运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通过自行车比赛能够进一步促进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与无氧代谢能力的提高。在自行车比赛中,公路与场地对自行车运动成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1]。

自行车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指的是通过能源物质的有氧氧化作用,为运动员体力的维持提供所需的能力,从而为运动员实现运动负荷的完成提供能力。在对机体有氧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其主要的评价要素包括机体摄氧能力、机体利用氧能力及机体有氧代谢的工作效率三个方面。通过相关的研究表明[2,3],在对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指标包括通气无氧阈、乳酸阈和最大摄氧量等几个方面,其中依据无氧阈强度进行训练是实现自行车运动员有氧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4]。研究发现[5],在生理指标方面,一名优秀的青少年自行车与一名经过良好训练的耐力运动员相近,两者的相对最大摄氧量平均为75.5 m L/kg/min,通气无氧阈为最大摄氧量的83%。由此可知,一名优秀的自行车运动员必须具有一定的通气无氧阈水平,长时间保持最大有氧能力的能力对于自行车运动员而言非常重要。

自行车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指的是运动员摄入的氧量不能够满足其机体在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中的需氧量,这就导致了体内的能源物质不得不通过无氧酵解的方式向机体提供维持运动的能量并产生乳酸。在运动员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运动是,无氧代谢是机体的主要供能系统。此外,无氧代谢也是一些体能项目中要求比较高的能力之一。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与自行车部分项目的成绩有着直接的联系,通过相关的研究可知,我国优秀男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在无氧能力方面平均水平较低,在训练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无氧能力的提高。

2 自行车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力量训练

2 . 1 自行车运动员的专项力量

在自行车运动的训练及比赛中,很多特殊动作都需要运动员有强大的体能,尤其是运动员的下肢力量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动作效果。在短距离比赛中,需要的就是运动员下肢的快速力量和下肢力量的爆发。在长距离比赛则有所不同,要求的是运动员下肢力量的耐力及持久力。因此,力量对自行车运动员非常重要,自行车运动就是一项力量与体能的对抗。自行车运动员力量的强与弱对运动员成绩有着巨大影响。

但目前由于我国自行车运动中,体能训练水平低下制约了我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虽然我国也有一些自行车运动教 练对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十分重视,但无论从训练思想还是训练手段来说,都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因此一直以来训练效果都不理解。邵慧秋等提出,在对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其专项技术特点相互结合。如果在训练的过程中没有实现力量训练与专项技术训练的相互结合,这将导致训练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她指出,在对自行车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其训练的重点应该集中在蹬踏动作肌群力量的强化。因此,训练方法和手段都应以训练自行车技术、战术练习为核心,使用在坡道上的力量训练(改变齿轮变速的不同组合),以改善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的股四头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体能训练的目的,才能巩固运动员的自行车技术和技能。另外,郑建国调查了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出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应以各种快速动作作为基础。

2 . 2 自行车运动员的核心力量训练

有关核心方面的力量训练近些年来逐渐被认识并重视起来,核心实际上指的是人的腰、骨盆与髋关节形成的一个整体,总体来讲就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在自行车 运动中运 动员大部 分时间需 要保持稳 定的骑行 姿势,核心肌群主要的作用与四肢肌肉直接完成人体动作不同,主要是通过较为稳定的收缩为四肢肌肉的收缩创造较为稳定的支点,通过这个“支点”促进四肢肌肉收缩力量的提高此外还能够对不同肌肉之间的运动进行协调,实现力量传递速度的加快。

在自行车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式有:单人的不借助器械的徒手练习、使用单一或综合器械的练习以及人力辅助的练习等。这些力量的体能练习方式,利用的是小负荷多次数的训练的理论。随着运动员能力提高,可采用加大难度或提高强度的方法,适应训练需要。

3 自行车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应注意的一些原则

3 . 1 体能训练应结合专项

体能训练中通过结合自行车项目的专项特点以及专项本身的技术动作,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将体能训练的效果迁移到专项中去,从而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自行车不同距离的项目应根据运动中的能量代谢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此外应注意选择与自行车相结合的一些训练手段,比如发展机体有氧能力应以长时间的骑车训练 为主。

3 . 2 体能训练要注意阶段性

人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并不均衡,其身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非常明显的敏感期。体能训练的阶段性至关重要,只有科学安排体能训练阶段,才能保障体能训练的科学性。阶段安排应结合自身情况,科学分配运动强度,避免盲目训练给身体造成的伤害,一旦运动员身体受伤在正式比赛中就无法发挥出原本的实力,科学安排训练阶段十分有必要。阶段的安排应根据人体在运动时体能消耗与恢复规律进行合理的安排,劳逸结合。

3 . 3 体能训练应重视个体差异

对于处于不同水平的队员,训练中应根据,训练动机、心理特征、训练水平、训练年龄、承受负荷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全面了解、掌握运动员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分配不同的训练任务,有区别的安排训练过程。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和策略,让每一位运动员都能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训练方面。

4 结语

篇4:世界各地的公共自行车“情结”

与此同时,中国某知名汽车网站也推出了“中国十大城市汽车保有量排名”。其中,北京以537.1万辆位居榜首。对北京而言,一方面,是“APEC蓝”走后,雾霾天的再次袭来,以及政府考虑北京是否应该将单双号限行纳入常态的研究;另一方面,是数量可观的公共自行车在租借网点成摆设的尴尬。

公共自行车,本意是政府打造“低碳环保”的重要工具,不过在各个城市受到的待遇却不尽相同,为何在一些城市备受冷落,却在另一些城市备受追捧?未来它又该如何真正发挥其功效?或许可以从各地民众的“用户体验”便可窥见一般。

中国北京

周末去菜市场买菜的刘大娘,看着停在菜市口门前的一排自行车不无心疼地说,“这些车子没人骑,也没个车棚,风吹雨淋的真让人心疼。”她眼里的自行车不是没有主人去认领的失物,而是免费提供给民众骑行的公共自行车。

“这样的雾霾天,再让我骑个自行车,我还活不活?”35岁的张小齐向记者埋怨道。与此同时,他也表示,“天蓝时也不是没有想要骑车出行的冲动,只是一想北京那么大,骑个自行车还得找半天停车点,闲情逸致了然全无。另外,北京机动车霸占自行车道的现象非常多,骑车很不安全。”

此外,他的一位李姓朋友也曾向他灌输骑公共自行车“糟心”的理念,而这“糟心”缘于办卡的遭遇。“办卡时间是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点半到11点半,下午的1点半到4点,而且不是所有的公交充值卡处都能办。平常大家都在上班,根本没有时间去办理。倘若办卡处下午晚点下班也好,我那朋友跑了几次冤枉路后,折腾的想骑车的心情都没了。”张小齐一脸苦笑。

其实,与张小齐一样被折腾到没有骑行快乐的人群,还有生活在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的民众。

英国伦敦、法国巴黎

在伦敦和巴黎,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当地民众都对公共自行车倾注了满腔热情,最开始的欢乐也是来自公共自行车的低碳、环保、共享等理念,但在“共享”的过程中,不能避免的“糟点”也来自公共自行车本身。

伦敦的公共自行车数量达到8,000辆,并被伦敦市长定为“自行车革命”计划的重要工具,但伦敦自行车重达46斤(普通自行车约20斤)的重量还是让有些民众承受不起。有网民调侃,在找不到租借点时,拖着这样的“庞然重物”是一件相当糟心的事情。

而巴黎的第一个公共自行车项目命运则令人唏嘘,它们的现状不是因人们对其不热衷还躺在租借点“睡大觉”,而是有80%以上的自行车被损坏或者是被盗。试想一下,当你骑着一辆刹车不灵的自行车在马路上时,前一秒还在高兴天公作美,下一秒却要面对无法刹车的恐慌。这样的情形是否会留下心里阴影我们不得而知,但公共自行车的美好必然会荡然无存。

不过,公共自行车除了这些糟心的事外,也并非没有快乐的回忆。像在中国太原,就曾被民众唱在深情的歌曲里。

中国太原

在中国太原,民众对于公共自行车的喜爱都唱在一首《幸福单车》的歌曲里,歌里这样描述,“车来车往笑语欢声,方便快捷改善环境,随用随还轻轻松松,租车成功多么新颖,低碳生活快乐如风”。

哼着这首歌,骑行上班的太原市尖草坪区张文先生,对公共自行车如同对待自己的“爱车”。作为一名私家车车主,放弃四轮的“一脚油”,选择撅起屁股坐在两轮上,他调侃道,“之前开车时间久了,腰、脖子、屁股都不舒服,再不运动我怀疑自己会忘记空气是什么味道。”

工作的忙碌让他很少有时间去做健身,虽然也曾把自己的自行车塞到后备箱中试图有机会时去骑行,但总是敌不过内心的不安全感。“我的那辆山地车专业配备,4,000多元,到目的地后不知该停到哪里。现在连最普通的八成新自行车都可能丢,我这个宝贝更不知道会被谁看中”。对此,他很苦恼。不过,他的苦恼在2012年9月太原加入到打造公共自行车之都的行列后,逐渐消散。“从单位,到回家的一路上,大约隔四、五百米就有一个借还点,连大型超市门口都有,我这一路不用花任何行车费用,既逛超市买了生活用品,又减了身上的‘五花膘’,一举三得。”他笑言。

与许多国内城市的计费方式相同,太原市的公共自行车租用凭借公交IC卡,缴纳200元押金(可返还),卡内预存30元租车费即可使用,收费标准是第一小时免费,1-2小时内收取1元,2-3小时收取2元,超过3小时按每小时3元计算。

由于太原公共自行车租借点多,目前已呈网状分布。张文对此证实,“网点密布,我使用的每辆车时长都不超过半小时。”另外,由于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太原公共自行车作为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实现了24小时运行,这让公交停运后仍能骑行的人们大呼“过瘾”。数据显示,太原市无论是单车周转率,还是单日租车量,目前均位居中国第一,创出了公共自行车的“太原模式”。

当然,除了“太原模式”外,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以及西班牙巴塞罗那公共自行车也获得了当地民众和外来游客的交口称赞。

美国纽约

出生在纽约的迈克·瑞班卡,提及纽约车身一水儿蓝的公共自行车两眼闪光,“我喜欢骑单车穿行在城市之中,听着耳边响着的风声,感觉棒极了。”提及之前总是要把自行车搬至楼上的麻烦,他对公共自行车提供的便利点赞。不过在骑行过程中,他也表示了自己的担忧,由于纽约地面交通发达,车水马龙的街头想要“呼呼生风”的骑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要小心”。

虽然比起伦敦、巴黎等城市,2013年才投入运营的纽约公共自行车系统可谓“后来者”,但用迈克·瑞班卡的话说,“在纽约这样的大都市,汽车拥堵几乎是家常便饭,公共自行车的出现就成了‘超车利器’,是短途代步的最佳选择。”

nlc202309040621

此前,据美联社报道,在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区有超过300个驻车点,6,000辆公共自行车可供人们选用。而纽约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从网络预订到自行车站租车、管理已全面实现了自动化、数字化。

在纽约,不论是当地市民,还是外来游客,都可以通过使用智能手机从网络下载专用软件,来获取纽约市自行车路线图以及相关各种服务。收费制度分年卡会员,前45分钟免费,第1个半小时收费2.5美元,第2个半小时收费9美元,接下来每半小时收费9美元;日卡和周卡会员,前半小时免费,第1个半小时收费4美元,第2个半小时收费13美元,接下来每半小时12美元。

西班牙巴塞罗那

提起西班牙,你会想到什么?热情的斗牛曲,还是奔放的弗拉明戈?事实上,西班牙与红色相连的还有当地的公共自行车。以巴塞罗那为例,2008年建起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由6,000辆红白相间的自行车组成,在当地曾一度引领了骑行风尚。

网友油墩在巴塞罗那的旅行,就一度被这红色的“精灵”所吸引。在他博客的照片中,一排排整齐的车子明亮醒目。“巴塞罗那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称为BICING,自行车统一配备人工发电车头灯,很人性化。”

与此同时,他也传授了在巴塞罗那骑行的经验,“由于巴塞罗那面积小,政府特别规定了某些街可以骑车,某些不可以骑车,具体情况可以在办理时取阅相关自行车行驶地图来获悉。”当然,这使得骑行的愉悦感最大化,并在骑行顺畅的同时更具安全感。

据了解,巴塞罗那的公共自行车并不是全天候“待命”,只有星期五及星期六的运营时间为24小时。收费标准是半小时免费,超过半小时(使用时间在2小时内的),每半小时0.5欧元;超过2小时的,按照每小时3欧元计算。

后记:

虽然记者仅仅选取了几个城市的公共自行车,但不难发现那些受到民众喜爱的自行车,无不具备综合优势,其中是否可以在需要时顺利租到车、是否和城市生活融为一体,成为民众心里衡量的重要标准。另外,公共自行车的人性化设计更会使得用户体验加分,譬如是否有置物筐、是否有专用自行车道、办卡及交费方式是否合理等。

与此同时,从本文开篇我们提及的全球公共自行车的拥有量,可知越来越多的城市明白对于城市发展,推行公共自行车具有必要性。但是,作为一个服务项目,公共自行车的推进并不仅仅是规模的扩大,数量的增加,它还应包括完善的服务体系,健全的管理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自行车被共享的频次增多,对其及时维修、保养以及后续更新都将考量政府在该项目上的智慧。而在多个城市都将公共自行车列为“民生”项目惠民的同时,对于每个从公共自行车中受益的民众,更应树立起爱护公共自行车,从我做起践行环保的观念。

这样,公共自行车才会可持续的“跑”起来,才会在服务你我的同时,真正关照到地球。

篇5:我有自行车情结初三作文

很早以前的学生时代,就靠两条腿走路,3里地,15里地,乃至晋州一中的50里地时,全靠“11”号。这也为我练就“飞毛腿”打下了基础。那时就盼着有一辆自行车。可是“学费”告急,不答应!

当兵时,用不着自行车,连想都不用想。转业后参加地方工作,主要代步工具就是自行车。看着崭新的自行车,十分惬意,甚至有点激动。整个县域,或远或近,全靠自行飞奔!这,令我爱不释手。

自行车很普通,但却经久耐用,经久不衰,我也就经久不弃。

后来有了摩托车,有人劝我换换“坐骑”。我不为所动。除了公务,依然用我的“专车”奔驰在大道小路上。

代步工具发展变化很快,像闪电似的瞬间得以更新,提升。

近年间,又有了电动车,电瓶车,各种各样的小轿车,面包车,街上跑着公交车,出租车……市民出行的确方便。亲人们多次劝说出门就打的.,乘公交。而我,退职在家,闲居陋室,没有什么大事急事要办,也就没有猴急火燎的情绪冲动。于是,近则“安步当车”,远则“飞轮直下”,即使东驶周家庄园林采摘,西赴东翼市场购物,也是全凭两轮驱动。不为别的,只为方便,随意,安全,坦然,只要不掉链子,不用担心缺油少电。轻步慢行中,还可加强身体锻炼,也能顺便饱览一下沿途的风景,风光,风物,风情。

当然,现在讲究效率,要求快捷。于是,便有了高速,高铁,高飞,都把时间看作财富,都在刻不容缓地争分夺秒。这是创业者的节奏,是事业型的姿态。今后,依然讲效率,依然要提速,依然需要适应时代的交通工具,而且,可以肯定,必是越来越高档,越来越快捷。我们将拭目以待,报以钦佩、赞叹与期盼。只是如我一般无所事事的闲散人员,恋上自行车,抱有自行车情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现在强调环保,提倡绿色出行,以减少尾气,再现蔚蓝天空。于是,开始了对汽车限行限号,尽可能骑车出行,已成为首选。石家庄就有单位以“公务自行车”形式方便大家公干。这既为改变人们出行的思想观念和方式带了个好头,也为公车改革探路进行了有益尝试和便利补充。我当然举双手赞成!只是不可能、也没必要一刀切!

人各有志,人各有好。我的自行车情结,只是我的爱好,我的情趣,我的行为方式。但,燕雀也知鸿鹄之志。我同样赞赏和羡慕宝马香车,希望众多“鸿鹄”能展翅翱翔,搏击在蓝天白云之上,穿行在日月星辰之间;希望众多“宝马”能昂首发力,奔跑在宽敞平坦的高速公路,驰骋在富饶丰美的广阔原野。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气魄和魅力?!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惬意与快慰?!

祝福他们:把握方向,沿着康庄大道,疾驰向前!

篇6:野花情结的散文

我对于野花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这种情结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更不能为异性所理解。

这种情结源于童年。那时,我几乎天天提篮打猪草。要知道,地里除了长草也是长野花的,尤其田梗边的沟渠里,那沟渠里时常流淌着通往各个水稻地的汩汩水流。经水滋润,那沟渠两侧便长出无所动人心魄,惹人心怜的野花儿来。

好多野花在书上是见不到,在街上也是见不到的。只在那沟渠边,真是美极---小小的,细看那花瓣的构造,却是无一多余!

我曾不止一次的用眼细瞅过野花的“裙边”,那小小的裙边,非大自然之手,无以雕刻:很细小的,或圆或锥式的齿痕,把个小花边儿雕饰得那般精致!

我也曾不止一次地认真打量过我摘下来的小野花:天蓝色的、肉粉色的、浅紫色的、花色的等等。但是,我没有能力挑出合适的词汇去形容它们的美。

小的时候我常扎两个马尾巴。看到美极了的小野花,便忍不住摘几朵,夹进辫子里。花儿夹在辫子上,并无人去看,去欣赏。只是,自己知道辫子上有了花儿,心里美滋滋地:仿佛自己一下子美了起来!

长大后,发稍长的时候,我就爱买各种带花的.夹子或是发圈。见了有小碎花图案的裙子和衣服也都很喜欢。我的长相一点也不甜美,整个人也没有气质。她们说那样的服饰穿戴在我身上只会显得我更加俗气。

这使得我矛盾起来。这矛盾源自虚荣:我不希望被说成俗气。

我不能通过服饰来满足我对于小野花的喜爱,便只能藏在心里。然而,喜爱就是喜爱,有时是无法抑制的。终于我发现我可以通过袜子略微弥补我对小野花的喜爱---买来带小花的袜子。

妈妈还是姐姐或是其他人,我忘了,总之有一人告诉我:那样的袜子也俗气。

篇7:长发情结的散文

我对长发情有独钟,爱到了心灵极致。因为它是我最美丽的风景,也是我最为愉悦的心情,任凭岁月变化,我始终固执地留着我的长发。

我自幼就羡慕长发,而记忆中儿时的我却没有。母亲因为工作忙没有时间,也就不愿意给我留长发梳小辨,总是将我的头发剪成假小子。因了头型,为了贪玩,整天跟着邻居家的野小子野丫头们冲锋打仗,不滚成泥猴不回家,反倒让我从另一方面找到了乐趣。

我渐渐长大,直到上小学,性格在不知不觉中起着变化,连自己也不敢相信。一向如小大人风风火火、意气昂扬的野丫头慢慢变得腼腆、文静起来。看似开朗豪放、形止随意的外表,内心深处却有着古代娉娉婷婷的仕女风范,而骨子里对飘逸柔媚长发的厚爱更加强烈。我自主地留起了长发,也许真就是这般的神秘与不可思议!

到了初中,我那又多又密已盈尺高的秀发,日渐成了我心中的珍爱。那时,我大多都是将长发高高束起,扎成一个马尾,配上好看的头夹,走在路上左右摇摆着,是明媚的光阴,是豪放的岁月,在身后留下的是一道道灿烂的光影。丝丝秀发,在我的青春里吟歌、旋飞、轻舞。

时光飞逝如箭,等我上高中的那一年,长发已经及腰了。那时学校有要求,学生不留披肩发,我也只好梳成两个长长的大辨子。也许是遗传的因素,我的发质超好,黝黑光亮,头发底端从来不分叉,同学们都说我的`长发象黑绸缎。就是这两条长长的大辨子不知招来了多少爱慕和嫉妒的目光,而我的心情,也在某种淡淡的,美滋滋的愉悦里轻轻荡漾着……

后来不管身居何处,工作状态如何,以至女儿降生,我的长发再没剪短过,依旧是齐腰的秀发,如瀑布般自然潇洒。

虽然自己拥有一头齐腰长发,但每每行走在街头,仍然喜欢观赏留长发的女人,如同欣赏一件极美的艺术品,充满着遐想,从她们的长发里看到了如水的月光,象雾,象诗,又象歌……

平素极其喜爱自己长发的我,总认为,女性的美好仿佛都凝聚于这流动的三千青丝之中。花开花落自有时,漫飞红尘几许回,多少生活的烦恼,多少光阴的绮丽,都会在随风舞动的长发里,或淡然而逝,或翩然凝思。我真希望长发能绾住青春,永不衰老,即使上了年纪仍有一头古典的长发,仍有一颗年轻人现代的心情,在清风里潇洒吟唱,温婉多姿,飘逸吐芳!

发型与社会同步,近些年来东西潮流并进,一时流行卷发,一时流行直发,而且染得五颜六色、老少皆宜了,加上青年男士们推陈出新,五花八门的头型便成了这大千世界里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古人对头发有特别的感情与尊重,许多朝代男人都是要留长发的,其中风俗、生理、政治等原因均有。但我始终认为长发是女人形象的标志,当女人拥有了一头黝黑的秀发,就多了一重美丽多了一份内涵,足以一俊遮百丑,一俊锦上添花了。

篇8:对自行车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自行车运动是人与机械装置相结合的一种体育项目, 属于周期性运动项目, 竞技性强、危险性大, 随着我国自行车比赛水平的提高, 伤病已经成为制约自行车运动员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但由于我国自行车运动发展的历史并不是很长, 所以目前关于自行车运动损伤的文献报告并不多见。

一、研究目的

自行车运动员由于专业特点, 基本功就是体能与技术的练习, 长期的姿势不规范、受伤都会导致运动损伤, 严重影响正常的训练计划。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分析队员在运动中受伤的情况, 找出影响运动损伤的因素。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河北自行车队运动员36人, 其中男队员18人, 女队员18人, 对其在训练中的损伤进行了跟踪调查。

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三、结果与分析

1、受伤情况

对河北自行车队三个组 (山地车组、公路自行车组、场地自行车组) 训练过程中队员的受伤情况进行了统计。三个组训练中受伤人数最多的是山地车组, 其次是公路组, 再次是场地组。这说明运动损伤与项目的激烈性、技术性、项目的训练场地环境和运动强度大小有关。据调查显示36名运动员中, 受伤人次累计64次, 影响训练达221天, 平均每受伤1.8人次, 影响训练7.3天。

2、运动损伤的种类及部位

发生损伤最多的是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占总受伤率77.8%, 肌肉拉伤可能是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 肌肉的生理功能尚未达到适应活动所需的状态, 身体的训练水平不够, 过度疲劳, 技术上有缺点等引起, 在关节韧带扭伤中, 以踝关节的软组织扭伤最多, 占总受伤率的22.2%, 其次是膝关节受伤, 占受伤率的13.9%。

3、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

针对运动员受伤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影响队员运动损伤的因素有技术因素、心理因素、场地环境因素、身体因素。其中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掌握不好、场地环境差、旧伤复发、心理过于兴奋或紧张、运动疲劳时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所占比例为81.3%, 还有一部分是注意力不集中、意外事故、器材故障等原因造成运动损伤。

(1) 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损伤原因之一

准备活动的目的是使人体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入紧张状态, 缩短人体运动的适应过程, 为正式运动做好充分的准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因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受伤在所调查的诸原因中居首位, 主要在于队员对准备活动的作用不明确或不会做准备活动, 错误的认为做准备活动是浪费体力, 往往急于参加运动而致伤。

(2) 运动技术掌握程度——运动损伤原因之二

运动技术掌握不好是导致运动损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其中因运动技术掌握不好而致伤的, 占总受伤率的26.6%。首先队员的身体素质差, 特别是力量、灵敏、柔韧素质差, 动作僵硬、不协调, 在训练中遇到技术复杂、难度大、运动量大、强度大的情况下就容易受伤。其次, 运动员对技术理解不深刻, 练习中出现多余的动作或技术掌握不稳定, 也容易受伤。

(3) 训练环境复杂——运动损伤原因之三

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训练是在野外山地上或是在公路上, 地形复杂, 当自行车前轮碰到障碍物或在不规则地面上骑行时, 在沙地或在泥燥中骑行, 尤其在转弯时比较容易出现事故并导致损伤, 很容易造成膝、肘、腕、踝等关节的损伤。

(4) 伤病积累——运动损伤原因之四

旧伤复发、运动疲劳、心理过于兴奋或紧张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旧伤复发是以前受伤治疗不彻底, 运动时隐形伤病急性发作。有一部分人对轻伤重视不够, 治疗不及时, 带伤参加运动造成重复受伤。运动疲劳受伤主要是训练过程中, 反复做同一动作使身体局部负担过大而引起的。队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过度兴奋容易发生损伤, 山地车队员在下坡或上坡难度大, 需要较难技术时, 由于心理害怕, 做动作犹豫不决, 也容易发生损伤。除此之外, 训练内容不合理, 天气不好, 保护不当, 器械障碍等都是引起损伤的原因。

四、结论与建议

在训练或比赛中, 要高度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 充分认识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 重视准备活动的作用, 让运动员充分认识准备活动的意义, 提高思想意识。教练员应当掌握有关自行车运动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的原理和方法, 合理安排训练内容, 科学制定训练计划, 经常进行安全教育、组织纪律性教育, 减少紧张或松懈情绪;加强运动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练习。加强运动员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医务监督, 建立运动员体质档案, 定期检查, 提高设备卫生要求, 掌握好每个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机能变化以及运动损伤的情况;经常检修和维护自行车以免在训练或比赛中因器材而摔跤,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轮胎。头盔对预防损伤是非常重要的, 应该鼓励运动员佩戴其他保护装置, 如眼睛等。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 对自行车运动员损伤产生原因、各项目运动损伤的种类, 以及运动损伤的部位等进行分析, 提出减少运动损伤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自行车,训练,运动损伤,预防

参考文献

[1]杨少锋、姚鸿恩:《对我国自行车运动员运动那个损伤及其规律的研究》,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1999 (3) 。

[2]张德祥:《场地自行车运动员运动损伤规律的研究》, 《宁夏体育科技》, 1992 (4) :10-13。

[3]曲绵域:《全国自行车岗位培训班教材》, 国家体委自行车摩托运动管理中心, 1997:5-7。

[4]布赖恩.J.萨克博士:《运动健康完全手册》,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2年。

篇9:篱笆情结的散文

篱笆,在北方称杖子(障子),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也渐渐地溶在了农村人的记忆里,由于篱笆的用途与院墙具有一样的功能,于是,在有的地方篱笆又名栅栏、护栏,一般都是由棍子竹子、芦苇、灌木或者石头等构成,是用来保护院子的一种防护设施,在我国北方广大农村是比较常见的!于是在我心里也形成一份别样的文字!

垒石缘流一迳斜,寺门幽似野人家。西风黄叶响篱笆。说道篱笆,这也是我人生里一段长长的文字。篱笆看似那么平凡、简陋,可是篱笆内外的人、事,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却大大超出了篱笆功能之外的意义,这也是我今天要写这篱笆的缘故之一!

许多年过去了,我记忆里的篱笆墙,在岁月的河流里渐渐模糊,于是我不停地在梦里寻觅那一个个丢失的字样,老人、小孩、小鸡、小狗、猪崽,还有夕阳下一个个长长的背影,都成为了我对这篱笆墙的`记忆!

一副多好的图画,一首多好的诗歌,可惜,我不是一个画家,不是一个诗人,在这错过的风景里,才突然明白,原来凭借记忆去存留往事,那多么是一个愚蠢的想法呀?

有的作品里,将篱笆,视为农村一份落后、愚蠢文字的见证,可是在篱笆墙内外形成乡人那份朴质、憨厚、平淡的人生,又是多么令人憧憬!

坐在篱笆院内,聆听着四季在院落里的奔走声,夕阳与日落,就像是这篱笆生命里的常客,一次次地从不高不矮的篱笆墙越过,直到在某一天离开篱笆,走进茫茫人海里,思念故里,才不自觉地想起曾陪伴我走过的篱笆、落日!

有时候,我似乎不敢相信,篱笆在自己生命旅途中留下的记忆,可是它却渐渐成为我生命里的一道风景,一份念想!

童年的我就在篱笆院内长大的,无论是祖母,还是我的父母,他们出去,或上地里干活的时候,就把我们这些孩子们放在院子里,坐在院落里,在仰望这天空上的白云时,我们心里唯一的渴望就是自己长大能长上像小鸟一样的翅膀,飞出这篱笆以外的世界,去看看看看和篱笆之内不一样的人生!

然而,这毕竟是一份人生的渴望,一如祖母讲给我的,在某一天某一日,我们永远长不出翅膀,可是,她却坚定地说,自己虽然长不出翅膀,但是我们的心不能停止飞翔,因而祖母的话给了我深深的记忆!

到了初中毕业,和我一块长大的伙伴,都跟着大人去外地做工,前面的路早已被长长的夜影淹没,我心里十分地纠结,坐在篱笆院落里,思索起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路……

夕阳西下,当最后一丝余晖和篱笆擦肩而过的时候,我才被周围一声夜鸟的声音惊扰,篱笆沿着月色,投下长长的影子,这份清静,只有坚守人生一份平淡的篱笆感受最深,我再也安奈不住那颗徘徊的心!

就在这个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蓝天上的鹰,展开翅膀,在蔚蓝天空里翱翔,俯视大地,我看到了长城,看到了黄河,还看到了奔流不息的长江,走了一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村子里那一个个篱笆墙,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被这篱笆的朴质而触动,进而心跳!

直到母亲将我从梦中摇醒,这一天的太阳格外的明媚,虽然是初秋的天气了,而在我记忆深处一如是春天青色的延伸!

也从这天起,我便开始离开自己的家,到县城里上高中……

篱笆,从我记忆的时光里轻轻的走来,眼里盛满着我的记忆,心里孕育着我的期待,一根根棍子,犹如记忆里一行行诗句,给予着一份生命的纤巧与温婉,就像是一部童年的经典,深深地埋在我记忆深处!篱笆里那一根根枯萎的干木,在一次次像人们展示一份份生命的力量与信念!

于是,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会想到篱笆给我的力量,生命的距离不是走的路有多远,决定生命意义的是你在这条路上是否能走出一份属于自己的蓝天,这才是生命的本原!

篱笆,看似简单,它却还原了人间一份平淡的快乐,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的价值对于现在高高的围墙而言,一点都不会卑微,一点都不损色,一点都不简单!

社会发展了,农村人渐渐拆除了自家院子的篱笆,继之而来是换上了高高的围墙,然而,这能阻碍住盗者的心吗?

篱笆远去,高墙竖起,看似社会发展的必然,然而,这高墙与篱笆在有着相同用途的功能下,却丧失了农村人原有的一份朴实精神,从这一点而言,真的还不能让我们沉醉在“乐不思蜀”的高墙内!

篇10:玉的情结抒情散文

我喜欢玉,钟情于她,所带的配饰项链手镯都是玉的,黄金柜台络绎不绝人群我不屑一顾,而漫步珠宝店,总是不由自主在玉石柜台前停留,目光被熠熠闪亮的玉吸引,是翡翠,还是和田玉,亦或是我们家乡岫岩哪个品种的玉?我一眼就能分清,而且玉质的优劣,雕工的粗细,玉有否俏色、棉絮、裂痕等大体能辨认出。人们怕买专了,常警告说:“买玉要有内行人引领。”可我不用,一到玉市场,像个行家里手,又像遇见久别的恋人,急急地行走在玉石中,恨不能一下子把全城的玉都赏个够。

在玉石市场,买玉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玉遇有缘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玉好像有通天的灵性,当你一见钟情,即使囊中羞涩,也会久久难忘。

我最喜欢的事儿是看玉,岫岩产玉,在离我家100来里的山区,每次老公答应开车陪我看玉,我都乐得手舞足蹈。那里是玉的世界,更是我的乐园和天堂。

我为什么喜欢玉?从什么时候喜欢的我也不知。小时候,玉的名称引起我想往,她是多么纯洁有内涵而又浪漫啊!古代和氏璧的故事,秦王为得到和氏璧,佯称以十五座城池与赵国交换,遂有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玉是中国古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您走到哪里,各地的古文化博物馆都少不了玉的展厅。因玉集万物之精华,故很多人的名字都与玉有关,如《红楼梦》中的宝玉、黛玉、宝钗、妙玉,浪漫小说家琼瑶等等。玉不仅寄托心怀,也是君子的代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玉不琢,不成器,故把修身至深的君子比喻成打磨的美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玉温润婉转,深不见底,集天地自然之灵气,有瑕也无法掩饰它的美丽,怎能不令我向往?

我爱玉,还因为她象征美丽浪漫纯洁的爱情。“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爱情常常礼物相赠,飞来飞去,因为报答吗?不是,是我喜欢你,愿永结同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来,子宁不来?”你赠给我的青青玉佩,牵动我悠悠情思,纵然我不能到你那里去,为什么你不能快点来?可知她站在城楼眺望,羞答答的`面容,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吗?

我选玉,不注重她的价值,看重的是她的个性和艺术。

那日,我和老公去岫岩买玉,无意中走上一个商场的三楼,这里几乎没有顾客,我们来到,令卖玉的商家眼睛一亮,家家把灯打到最美最亮迎接我们对玉观赏。信步其中,一家以人物雕刻为主的玉件把我吸引,那人物有一定的场景在里面栩栩如生,有拉磨的,有渔翁打鱼归来的,石玉天然混成,少有人工粘连。我当即选了两件,一个笔筒,一个是人物像。笔筒树根的形状,前面盛开俏色的梅花,韵味隽永。人物像刻的是古代一个打柴归来的老头,长长的胡须,宽大的袖子,下山像遇见了熟人,耸着肩憨憨地笑,嘴上还叼个烟嘴,身后的柴禾白灰相间,纹路自然清晰,啊,太美了!对着妙趣横生的老头,你怎能不生出各种神态与之打趣?不由得,我目光转向卖玉的主人,这是一对母子,母亲优雅风度,儿子诚实稚嫩。

“这雕工是谁做的?”

“是我和一个工人。”小伙子说。

我上下打量,真看不出,二十二岁的小伙子有这番手艺。“你雕刻的玉与其它家不同,不落俗套,有个性,我欣赏。”

小伙子憨憨笑着,帮我们把买的玉件送到车上。

“有机会,你要深造学习,好好努力多出精品,我还会来的。”临走,我摆手对他说。

“别看他们现在在一个不起眼费用低的地方卖,将来一定会做起来的。”回去的车上,老公预测。

玉市场,逢迎大众求富贵的玉件比比皆是,如玉白菜等,缺少有个性的精品。为此不少人惋惜,雕工粗糙,寓意平平,白瞎好玉料了。我也深刻体会了这一点,市场上,会说话的玉就是人们谋生工具,再好的玉都是筹码,是流通的商品。比如河磨玉昂贵,为赚钱,当地人把植被完好的河道翻个底朝天,迫使河水改道,时断时续,河石、沙子曝露于天,无人还原。于是市场上,玉价因稀少而疯涨。

“再买玉,我们不买炒得高的玉,就买自己喜欢的,摆在家,百看不厌,和她对话,那心情多好!”多次光顾玉市场,我和老公竟然想法一致。玉,使我们懂得什么是美,对以往的生活更加热爱,对所爱的人更加珍惜。

站在玉的面前,我能感受到玉的呼吸,玉的眼神,我看她脉脉含情,她看我温柔缠绵,她博大的内涵等待慧眼,等上千年,仍然默默无言。

上一篇:2023江苏大学生村官职位表下载下一篇:行政服务中心2013年综治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