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结散文

2024-04-24

情结散文(精选8篇)

篇1:情结散文

运河情结散文

我曾跋山涉水地去找寻远方绮丽的风景,却忘了来邂逅这身边触手可及的一场美丽,亦如人生此番种种的寻求中,亲情,友情和爱情也大抵都是如此吧,以为属于自己的爱会在远方某个未知的角落里,却总是习惯了去忽视眼前人给予的温暖!

——题记

昨天傍晚五点,一家三口一路幸福着,朝着古运河的方向前进,要去看传说中的花船,行至东关古渡时,已是暮霭沉沉,华灯初上了。虽身在扬州,却是第一次和古运河这样亲密接触,据说这是隋炀帝下江南时途经的地方,心中自有一种感慨无以名状,如果这个世间真的可以有一种方式来穿越,我也想穿越一下,在时间隧道里慢慢徜徉。

沿河的两岸已然站满了来观看花船的人们,大都三五成群,结伴而来,虽然花船还未行于此,但欢声笑语却如潮般涌动在了运河上,有个十七八岁的少女站在一株柳树下,耳朵上戴着耳麦,和电话那边的人在轻声地絮语,半晌竟“咯咯咯”地笑出了声来,那笑声清脆而嘹亮,让人忍不住回望,看见她的青春在四处飞扬!有两三个六七岁的孩子围在大人的臂膀下,嬉笑追逐,把那银铃般的笑声洒落在了河面上,我看见有碧波在荡漾!

间或看见一位坐着轮椅的老者,神情有点落寞,可能他是在伤悲自己不能像平常人一样可以自由地行走吧,连带她身旁的老伴神情也是那种淡淡的忧伤,让人看了忍不住心生怜缅。我不知道平常没有花船的时节中,这里会不会有这般热闹,我见到了有个背着吉他的年轻小伙子在弹唱,歌声深远而悠扬,他的眼睛不看任何人,但我却看见有月光在他的眸子里闪动,可能他是一个有着不同故事的人吧,想背着吉他在异乡流浪着,用歌声来演绎心中的爱与痛,我想只有在心中溢满感情的人,才能唱出那么动人心魄的曲子。有那么一刻,有一丝丝一缕缕的忧愁便会随着那歌声悄然萦绕上我的心房,让我在无限怅惘中,跌落进一片怅然的思绪里,忍不住热泪盈眶!

七点,沿河的两岸早已是霓虹闪烁,那五光十色的光影倒映在河面上,和着天穹上的.星辉闪烁出斑斓的光芒,如梦似幻!静下心来,隔着嘈杂的人声,也能听见那潺潺的流水声,如天籁般纯净!我是多想永远驻足在这里呀,将我那一颗在尘世里早已疲惫不堪的心,留在此间放逐,去找寻隋炀帝曾遗留在这里的足迹,去找寻他曾经遗留在这里的一场梦境,只是运河的水终究没有我多情,始终不愿停下它匆匆的步履,让我且歌且行!

宝贝非要走到前岸去,我知道前岸有卖卡通玩偶和电子玩具的,那忽闪忽闪的灯彩一直在诱惑着宝贝的眼睛和占有欲,在买了不到两分钟的电子表时,又嚷着要其他小朋友手里的东西,最后我提议大家交换着玩手中的玩具,这才罢休!

一晃,八点了,传说中的花船还没看见影子,于是提议去对面的东关街边逛边等,于是三人便行致古色古香的巷子里,发现满目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巷子的两侧都是个性鲜明的小店,琳琅满目的陈列着各种花色繁多的商品,有色彩艳丽的刺绣旗袍,在灯光下流光溢彩,有不知年代的古玩字画,泛着久远的气息,那捏糖人的老者,雪白的大胡子一直绵密至胸口,他就着那橘红色的灯光,在一根木棒上,娴熟地上下缠绕,浇注着粘稠的蜜糖,只转眼的功夫,你的眼前便会出现一幅“武松打虎”的画面,看得人眼花缭乱,让人忍不住发出啧啧的称赞!在沿街的小店里,宝贝喜欢随手挑些小玩艺攥在掌心里,不肯松开,只好一一买单,一路看见一两个小酒吧,里面的灯光是神秘而魅惑的,有音乐缓缓响起,刹那间便能穿透人心……这样的一条巷子,有些丽江的味道,让我忽然忍不住感慨:我曾跋山涉水地去找寻远方绮丽的风景,却忘了来邂逅这身边触手可及的一场美丽,亦如人生此番种种的寻求中,亲情,友情和爱情也大抵都是如此吧,以为属于自己的爱会在远方某个未知的角落里,却总是习惯了去忽视眼前人给予的温暖!

宝贝在经过了小小的兴奋后,已然显有睡意,不停地打哈欠,开始囔囔着要回家,我开玩笑说不回去了,今晚睡大马路上,她连连摇手说不能睡,说她怕冷,还有地上脏,哦,我可爱的宝贝,妈妈怎舍得让你风餐露宿呢!

八点半,依然没有花船影子,决定打道回府,一路小遗憾,运河,我们一定会改日再来的,等着……

篇2:情结散文

多年来一直埋怨在家呆的时间太少,总想把前行的脚步停住回归我的田园,与邻里乡亲朝夕相处静品日月,沐浴乡风。二十年前为生计曾迂回往返于外地乡村之间,临行前酸涩难言无法言表,家里没有锦衣玉食,没有亭台楼阁。但心却在此停放,女人一旦嫁人有了自己的家,这是她唯一的方向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把它珍藏。前几年为儿子的教育搬来城里居住,走过大街小巷,看过栋栋楼房透出的光亮都不如俺那山村里的灯光温馨明亮。偶有空闲,不论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天一个劲儿的往回赶。回到村子,总觉得阳光是那样的暖,风儿是那样的柔,人儿是那样的亲,毫无距离的感觉就像庄稼挨着泥土一样亲,这里有我的父老乡亲。没有霓虹闪烁,没有觥筹交错,只是一排一排的民房错落有致的斜倚在牛山脚下的岭坡上,煎饼小豆腐的香味顺着炊烟飘荡。

前些年交通闭塞,只有一条通往乡镇的土路,四处坑洼不平。记得我刚结婚时,附近那片是县里的黄烟基地,所有田地一色种植。烘好的烟叶装在推车上前往乡镇的烟叶站排号出售。天不亮就出发,烟帘高过人半头,村民凭着经验摸索着推车前行,跟头骨碌的倒像是车在载人难以掌控。雨天的泥泞拔不出鞋子寸步难行,车子像庞然大物会越陷越深,需几个人帮忙用力拽出泥潭。有次骑自行车赶集走的匆忙,邻村浇地挖了一条埋管子的横沟。看着并无大碍,继续前行连人带车一头栽进泥沟里。那次骑着踏板摩托载着女儿走亲戚突然摇晃,车人分家跑进矮过路面半人深的麦田里,这都是那些坑洼不平的道路惹的祸。虽有惊无险却惊出一身冷汗,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几个村子也曾试着治理,填过石头,扬过石子,洒过沙子只是暂时缓解。近几年公路修道庄里,大街小巷也已硬化,村村相通已归东城。东红公路离村五百多米,进城不用绕道仅需十分多钟。石头搁脚踩泥的日子渐远,村庄面貌不断改善,但相对绿树红花街巷通达的县城还是有天壤之别的。但是这里的一草一木牵动着我的神经,邻里乡亲的一声甜言,一句笑语总让我动容,心也自然的安放在此。每次回家总觉得时间短暂,恨不得别让时光流逝,任自己在此缱绻缠绵。

初进门时,本族的几个老嫂子和现在的我差不多岁数,按年龄应是长辈。在当时的村里家大业大儿女成群,比之她们我懵懂无知的可爱可笑,好多事情边学边干。她们更是多看我一眼,针线营生庄稼地里的活计手把手的教毫无保留。初为人母啥也不懂,她们把我也当作孩子一并爱怜点滴指教。长嫂如母啊!一点一滴累积的情感就像农家屯里的存粮丰厚着呢。如今她们几个都已白发苍苍褶皱满脸,岁月无情催人老。其中一个已驾鹤西去,只留下一脸的慈祥在我的记忆里;一个血栓堵塞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要强要好了大半辈子心气很高。可病魔会把棱角磨去一脸猥琐,总把生不如死挂在嘴上,令儿女或探望的人听了心酸。前几年夏日回家,几个老嫂在街口乘凉齐声笑着问我:“还不回家来住?看来等你一起经常坐坐大街唠唠嗑有点难!你在外熟识的多了住的惯了,早把俺这些老骨头淡忘了。”我无法接言只是和几个嫂子笑笑,目光对接亲情荡漾。自知这前行的脚步一时还是难以停下,自然语短。几个如花的`弟妹也已人到中年,农家的忙碌赐予了她们一副铁肩,成了名副其实的半边天。东家娶媳妇西家白公事她们都会利索索的帮着干,又是一茬年轻人的楷模,村内妇女活动的骨干。同出同进管理几亩责任田,浇灌下的真情,走到哪里也不会变。过个月儿半载一个电话一句戏言,都会让我回返。回家一聚,在外的负累就会被酒香肉香冲淡,这是自然的聚焦这是情的驿站更是心的兑换。

篇3:情结散文

刘长铭说, 我觉得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非常深刻的教育价值观变革, 培养这种创新型人才, 我们必须彻底放弃科考的情节或者状元情节。长期以来, “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始终在我们的文化中“剪不断, 理还乱”。就人数来讲, 中国的科举状元与诺贝尔奖得主大体相当, 然而不论是对国家, 还是对人类的贡献, 两者绝不可同日而语。今天, 我们的教育仍然有着深深的“科考情结”和“状元情结”, 许多教育者仍然关注的是怎样制造“状元”。

刘长铭坦言, 这个状元今天得了很高的分数, 并不能够证明他以后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曾经认为现在的学生优秀, 那么将来一定会优秀的, 但是实践证明上学成绩优秀的人, 事后可能并不是最优秀的。这就如同跑马拉松, 你在前100米、前200米的时候可能跑得非常领先, 但是并不能够说明你20 000米以后还能够领先。大量统计研究表明, 人的创造高峰期是在40岁左右, 也就是说, 多数人是在基础教育完成20年左右、高等教育完成10年左右进入创新成果的高产期。尽管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创新成果产生的时间有早有晚, 但无论如何用学生在校考试成绩来评价创新教育成功与否, 都显得幼稚和不足。

今年我向北大推荐了5个学生, 他们在某些方面都有过人的地方。比如有一个学生在高一的时候, 由于意外, 腰受伤了, 在家养伤期间一直不间断地学习。他提出要回到学校趴在地上参加考试, 后来得了第一名。我觉得这个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而且还有超出常人的毅力。我相信他的这种行为不是出于对痛苦的承受和对抗, 而是他非常乐于这样做, 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只有这样的人, 将来才有可能做出创造性的工作来。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总是把学习和工作描绘成比较苦的事情, 我小时候也经常接受到这种教育。其实一个人在痛苦的心境中很难焕发出创造性的思维。只有迷恋工作, 视工作为乐趣, 才有可能创造出好的成绩。我们常常把幸福描绘为“黄金屋”, 而西方人理解的幸福是那种“视工作如同享受”, 而非受苦。

我们今天的高考是不能够取消的, 因为高考维持了一种最低底线的公平。如果我们取消了高考, 那么这个社会可能就会一定程度的混乱。同时对于农村孩子来说, 也不公平。但另一方面, 通过一张试卷, 把所有不同类型的人都筛选出来, 这永远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所以高考在维持其公正公平, 给每个人提供机会均等的前提下, 我们也应该给在某些领域有特殊发展和才能的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近几年, 大学开始进行自主招生方面的探索, 去年北京大学提出了校长实名推荐, 我觉得这些都是对如何挑选在某方面有培养潜力的学生的一种思考和探索。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 这需要我们媒体, 包括像新华网这样的媒体不断宣传这种正确的价格观。北京四中在开家长会的时候, 一定会全面地向家长汇报学生发展的情况。老师们会非常精心地准备能够说明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很多材料, 而绝不仅仅只说学生考试的成绩。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实是在40岁左右, 我希望四中培养的学生能够在那个时候得到很好的发展。今天的拔尖并不能说明日后的拔尖, 如果我们过度地强调今天的成绩, 那么我们的教育很可能会失去许多对孩子发展非常重要的东西。所以我始终不太赞成用高考的成绩和升入某大学的人数来评价学校, 四中从来也不宣传这些。

篇4:乡土情结与市民情结

先来说说文中所凝聚的乡土情结。

老舍在他生命的67年中,有42年生活在北平,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北平滋养了老舍,老舍也以自己的笔墨来回报北平的养育之恩,以一生的创作讴歌北平,以自己一生的心血描画北平的风土人情,以此种方式来表达对北平的爱。看看他一生中创作的小说戏剧就可以明白这一点: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文博士》《骆驼样子》《火葬》《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正红旗下》(未完),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等,都是表现老北平的人和事,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北平社会风情,语言上也都散发着浓浓的“京味”。

在《想北平》这篇散文中,老舍是这样表达自己对北平的深情的。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事讨她老人家喜欢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言语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

这是老舍一段如痴如醉的内心独白。所谓“大音希声”,对于最深的感情,人们往往显得拙于言辞,似乎无论用怎样的语言都无法完整地传达心中的情感。真正深沉的情感,往往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在不经意的一举手一投足间自然地流露出来的。

同样,老舍也遇到了这个难题,他“要说而说不出”,于是只能用一个不知被人们用了多少遍的比喻——“母亲”,将北平比作“母亲”。这个比喻打动人心的力量不在于“新”“奇”,而在于“真”。的确,这个比喻早就为世人所惯用,比如“母语”“母校”“祖国啊母亲”等,但老舍用这个比喻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应该读读他的另一篇散文《我的母亲》,才能感受到老舍对自己的母亲是怎样的一种深情:

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人家洗衣服、缝补或裁缝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盆。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八国联军入了北平城后)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老舍一岁半时丧父,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被养活长大的有三女二男,老舍是其中最小的一个。我们可以想象在缺衣少食的年代里,在兵荒马乱的岁月中,一个妇女要将这一大帮儿女拉扯大,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因此,老舍将北平比作“母亲”,所表现出的对故土的爱是多么深沉:那是一种无以言说的,只能用心体味的深情,是一种溶于血脉又自然流淌出来的挚爱,是一种渗透肺腑的真情,是蕴于灵魂深处的苦涩而又甜蜜的滋味。

老舍将北平比作母亲,不仅表现了一种血脉深情,也有对“母亲”——北平——历经沧桑风雨磨难的心痛之情,甚至还有只能看着“母亲”受苦而自己无力施以援手的无奈,以及无以回报的遗憾和歉疚。

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不在北平,在青岛,而此时的北平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这使得老舍更加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自然更为强烈。

在散文的结尾,老舍写道:“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这句简单的话里,蕴藏了丰富的心理密码,远远超出其字面的含义,耐人寻味。“要落泪了”,这是一句极朴素平静的叙述,然而字面下涌动着的是沉甸甸的情感,借用诗人艾青的诗句,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老舍怎能不为自己的故乡担惊受怕忧心如焚?那份牵肠挂肚的苦涩的思念又怎能不深深地打动读者?

同时,老舍在散文中,处处流露出自己对北平那种“家”的依恋感以及自己与北平水乳交融血脉相连的关系。请看文中的这些语句(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我所爱的北平)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

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

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它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

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我的北平。

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

nlc202309031429

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在这些语句中,老舍多次使用了“家”“摇篮”“心”“血”“我的”“我心中”等词语。这些用语虽然看似平淡朴素,却字字句句浸润着老舍对北平那种溶于血脉铭心刻骨的深情。只有在北平,他才能感受到家的温馨、温暖、平和、满足,才能有安全感和皈依感。“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从这句话中,读者仿佛能看到老舍就像久别的游子匍匐在慈母膝下一般的温暖、恬适、平和与满足。只有北平,才是老舍可以寄托灵魂的地方。

这种乡土情结使得老舍对北平的爱显得近乎偏执。他在散文中写道:

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所谓“月是故乡明”,艺术家笔下的世界是不客观的,一切只为表达感情的需要服务。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未必就不如北平,上海和天津也各有自己的特色。但在老舍的眼中,它们都无法和北平相提并论,自己也无法爱上它们。这简直是带着孩子气的执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对于这些城市来说,老舍只是一个观光客,老舍也无法将自己融进这些城市,这些城市同样也无法融进他的心灵世界。“我心中有个北平”,只有北平,滋养了老舍生命的北平,陶冶了老舍性情的北平,才能与老舍水乳交融血脉相连心灵相通。老舍对故乡北平情有独钟。

老舍曾经不止一次地坦言自己对北平的爱。

一九四九年年尾,我回到故乡北京。我已经十四年没回来过了。虽然别离了这么久,我可是没有一天不想念着她。不管我在哪里,我还是拿北京作我的小说的背景,因为我闭上眼想起的北京是要比睁着眼看见的地方更亲切,更真实,更有感情的。这是真话。(老舍《我热爱新北京》)

我的老家是北平。我可是已有廿年没在北平过年过节了。这廿年来,每逢佳节,特别是新年,我就分外地思念北平。北平的年节是多么花哨有趣呀!一闭眼,我就走回记忆中的世界,那里有百果的腊八粥、什锦糖、红白蜜饯、走马灯、带琴的风筝,和多少多少别处见不到的东西。越想北平,越觉得苦闷,倒好像只有北平会过新年似的!(老舍《新禧!新禧!》)

再来说说散文中所凝聚的市民情结。

在散文中,老舍一直是以一个平民的身份在叙述自己对北平的感情的,因此,老舍的乡土情结中又自然地表现出鲜明的“平民化”特色,老舍的“乡土情结”集中外化为一些朴素的平民化生活细节。《想北平》是一篇散文,在一篇短短的散文作品中,如何表现北平,老舍觉得很为难:“北平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写什么?他又不愿只“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不知道的”,更怕挂一漏万,埋没了北京的种种好处。如果只是机械地罗列,平铺直叙,写成一篇北京地方风光的指南就更没味道了。老舍决定写出“我的北平”——一个平民眼中心底的北平。

我们来看看散文中所出现的老北平景象:

住的,是小胡同、平房四合院、小房子、小院子。

城市景观,是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北山和西山。

赏玩的,是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花不多的钱而种的一院子的花;便宜的草花儿,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且足以招来蝴蝶;雨后什刹海的蜻蜓。

吃的,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和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的韭菜;爱进了城还带着一层霜儿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新鲜的蔬菜;带霜儿的玉李;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

老舍坦率地说:“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这句话也许带着些许自嘲的意味,但更多的是一份赞许和满足。这些裹挟着最真挚的市民情感的田园都市物象,蕴含着老舍心目中的北平城的文化魅力,让他直想得要落下眼泪。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份赞美,那份满足,令人感动。平静温和敦厚的叙述中充溢着动情的微笑和泪光。正是上述这些看似极端平常、普通、微末的物象,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的“市井化了”的老北平所独有的整体风貌和气氛。

这就是老舍眼中的北平城,是一个平民眼中的北平城,是平民的生活世界里最真切的北平城,是实实在在平民化的生活细节,是北平市民的社会风情画。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它们真正融进了老舍的生活,渗入到了老舍的血肉肌肤之中直至灵魂的最深处。如果老舍是北京的一个观光客,即使对北京再喜欢,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难怪他在述说北京的种种好处时不禁“要落泪”,禁不住深情地呼唤:“真想念北平呀!”

北平是天子脚下皇城京畿,多的是豪宅名园宝物美食。但在老舍的《想北平》中,故宫、长城、庄重巍峨的宫殿楼阁、秀丽多姿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满汉全席、全聚德的烤鸭……这些全不见了,或许是因为这些是贵人生活世界里的北平城,或是观光客眼中的北平城,不是“我的北平”吧。

然而,最打动读者的,恰恰是老舍笔下那些平民化了的物象,因为这些物象浸润了老舍的深情,是真实的力量在感动读者。

老舍逝世后,舒乙给他写的墓志铭是这样的:他是北京人;他是一个满族人;他是穷人出身的一个人;他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生活在国外;他生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的确,这是对老舍的人品与文品的最合适的概括。

nlc202309031429

其实,在乡土面前,谁不是一个“平民”?富贵、权势、名誉、地位等人生的附着物都悄悄淡退,人还原为“本我”,表现出一种“赤裸裸”的最真实的赤子情怀。恰如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写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洗尽铅华,还我本真,当褪去华丽庄严的权势的外衣,最后剩下的只有一句亲切的乡音最令人感动。“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最让诗人王维牵挂的是老屋窗前的那株老梅树,因为这是在少年时候关于故乡最深刻的记忆,陪伴着诗人的一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正是“遍插茱萸”这一寻常生活情景凝聚了诗人最深厚的思乡之情。“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这个异乡游子对故乡的回塘凫雁情有独钟、念念不忘。至于晋朝的张翰,在洛阳做官做得好好的,突然秋风起来了,想起了家乡的鲈鱼莼菜,口水就流了下来,连官也不做,回家吃鲈鱼莼菜羹去了,真是率真可爱之极。

站在故乡的面前,你切不可显摆自己这一生有过多少的财富或多高的地位,也不必羞愧自己碌碌无为所获不多,你只是一个“赤子”,这就足够了。文学家们都深谙此理:唯有真情,才有永恒的魅力。因此,在表达乡土之思的文学作品中,他们都自觉地将自己还原成“真我”。唯有如此,才能引起他人的共鸣,因为在物质化的世界中,人与人有着太多的差异,唯有这个“真我”才具有一种共性,最容易引起所有人的心灵共振。

故乡对于我,它不仅是出生地,还是一个人的生存和精神居所。

(刘亮程《村庄的事情》)

我们汉民族没有宗教,死亡成了每个人单独面对的一件事情。这时候,故乡便是全部唯一的宗教。从古到今,回乡一直是中国人心灵史上的一大风景。

(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

人在旅途,精神与心灵的归宿却永远指向生养自己的那片故土。在人类情感世界的锦囊里,有一颗由甜蜜、温馨和苦涩凝结成的珍宝,那就是乡情。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一株遍身疤痕的老树,一声熟悉的乡音,一缕袅袅的炊烟,都是引发游子乡情的催化剂。老舍的《想北平》,也许算得上是对乡情最真诚的诠释之一。老舍有一首七律《乡思》,同样让人感动:

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

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

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

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

篇5:家乡情结散文

人的一生,前半截走的是离家的路,后半截走的是回家的路。

几年前,母亲去世。清明节上坟后,我坐在故乡旧居大门口,仿佛又看见了爷爷荷锄的背影,母亲厨房的劳碌,乡亲饭场的热闹,最是姥姥唤我回家吃饭的声音,一直在耳边回荡。东望母亲的坟头,春草萋萋,风自东方来,泪从心中流。

家乡,是我们的人生起点、支点、结点,也是原点和终点。

乌骓马,天子剑,当年的西楚霸王是多么威风,他屠咸阳,杀子婴,烧宫室,本可称王于天下,谁料他心怀家乡:“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衣锦还乡的强烈愿望,让刘邦后来居上。也是项羽,当他兵败乌江,又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失去东山再起的机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成功荣归故里,失败死不归乡,这是项羽的家乡观。

初唐大诗人宋之问以文学言语被天子顾问,出入侍从,礼遇尤宠,是武则天面前的大红人,但就是这样的显贵名流,却是“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在外大红大紫,归乡情怯心慌,因为自己心中有愧(时宋之问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弃),这是宋之问的家乡观。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热恋故乡,不改乡音,即使两鬓斑白,反主为客,也无怨无悔,这是唐代位高权重而又才华横溢的大诗人贺知章的家乡观。

常念家乡,就是念贫困、年疾苦、念根本、念人性、念人伦……

唐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面对乡村农民的穷苦,他自己感到惭愧“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幸免饥冻苦,又无垅亩勤,念彼深可愧,自问是何人”。这是白居易的家乡观。

陶渊明少年时期“猛志逸四海”,因不堪“为五斗米折腰”,而最终挂官归田,在“夫耕于前,妻锄于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居生活中找到了真我。唐大诗人元稹干脆在家乡“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只有家乡才能使人不必伪装,不必矫情,不必用豪言壮语包装自己的人生。

更多的时候,家乡是游子的港湾,是纯真的`保留,是人类原始状态的档案,是激发创造冲动的基地……

对我来说,扑腾在一方浅浅的水塘,厮守着一盏昏黄的油灯,玩耍在一片不大的谷场,看那一块小小的荧幕,听一场不懂的山西梆,一句乡亲低低的问候,一群儿时的伙伴们喧闹着奔向人生的远方。村子美,但村民的生活也苦,考大学,进县城,吃白面,总想超越家乡的一切,但几十年下来,却发现占据心灵世界中央的仍然是家乡。

如今,当我们欢呼世界是平的,自豪什么都将“一体化”时,我为家乡真正意义的缺失或者消失而担忧。当小溪不再欢唱,山谷不再葱绿,池塘不再荡漾;当儿童找不到清晰的星空,当土地上长的是水泥森林,当夜的静寂被喧闹代替;当荡秋千、滚铁环、打弹弓都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当那些方言俚语、风情风俗变为遥远的回忆,当城里乡村的孩子都在游戏世界里沉湎,我们是不是还有真正的精神家园,是不是还有创造的源泉。

家乡的符号是特殊的,家乡的回忆是独特的,家乡的文化是个性化的,家是几个人的组合,村是一群人的组合,乡是几千几万人的组合,在这个规律面前,不能搞“标准化”。家乡的真正意义消失之日,就是诗人和发明家消失之时,上帝会为我们这个所谓现代化的千篇 一律的世界发笑,倡导“天人合一”的祖先们会为我们的聪明才智摇头。

篇6:红色情结的散文

每年到了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把大门上的旧对联撕掉,重新贴上新的对联,大门的两旁挂上红彤彤的灯笼。窗子上贴上红色的窗花,显得那么喜庆,那么红火,那么热闹。一下子就有了过年的气氛,年味都浓的化不开了。过年如果不这样打扮家门,打扮房屋,就不像是过年,没有了过年的样子。所以无论是谁家过年的时候都去买上几幅红色的对联,红色的窗花,红色的大福字,让那红色带来一年的好运气。过年的时候做的大饽饽,点上点红颜色,就有了一点喜气。

中国人喜欢红色,对红色情有独钟,对红色的喜爱体现在所有的喜事上。结婚那是一辈子的大事,当然缺不了红色。新房里的东西大多以红色为主,红色的被褥,红色的枕头,枕巾,粉红色的窗帘。没有窗帘的时候,就用红纸把窗子糊起来,家里到处都是红彤彤的,更有新房的样子。暖水瓶是红色,喝水的杯子是红色的。脸盆啊,糖盒啊,果盘啊都是红色的。吃饭用的筷子也是红色的。所有的结婚用品都是红色的,没有红色就用粉红色代替。更不用说新娘的穿戴了,红色的上衣,红色的裤子,红色的鞋子,红色的头花。如果谁家的新娘结婚不穿红色的衣服,是会让人笑话,自己也会觉得不吉利的。所以不管多么穷,结婚那天都要千方百计的做上,或是买来穿上红色的衣服。结婚的时候穿上,显得那么喜兴,那么有新婚的样子。

以前结婚都是一色的红色,不管谁家都把新房打扮成红色的海洋,新娘穿成红人。当白色的婚纱流行开来,结婚的时候新娘穿着婚纱,引来多少老人的骂声。说结婚穿白色的不吉利,死了人才穿白色呢,把个新娘弄的跟穿孝似的。让新娘听见了不高兴,结婚的人家的家人也不高兴。好在婚纱就穿那么一会,等到结婚仪式结束,开始喝喜酒的时候,新娘就换上了红色的礼服,老人才露出笑容,说,这回嘛,还像个结婚的样子。刚开始流行婚纱的时候,许多老人都排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的也就接受了。可是闲暇的时候说起来还是一脸的不屑,说现在的人们都学乖,结婚不穿红色的衣服,偏要整一身白。在他们眼里,只有红色,才是结婚的`时候该有的颜色。

红色在人们的心里显得那么重要,谁家的媳妇生了孩子,在房门上挂上一条红色的布条,人们就知道这家有坐月子的闲人免进。煮上鸡蛋用红颜色,染红了,分给亲戚们,让他们也沾点喜气。谁家盖新房子,亲戚朋友来庆贺,买来红色的被面,没有纯红色的,粉红色的,枣红色的也可以,挂在高高的房梁上,那叫挂红。新房盖好了,能收获一大摞的新被面,多少年都用不完。有过日子仔细的人家可以留到儿子结婚,给他做结婚的被子用。

夏天给小孩子做上一件红色的小肚兜,上面用五彩的丝线绣上五毒虫。小孩子戴着晚上睡觉肚子不会受凉,也不会有毒虫来袭击他。虽然有迷信的色彩在里面可是人们的美好意愿体现着对孩子无尽的爱。刚出生的孩子姥姥会给他做一个红色小枕头,让他枕着,可以枕到五六岁。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太喜欢穿红色衣服,只有上了岁数的老人喜欢穿红色的衣服。一件红色毛衣,一件红色的外套,穿在身上都显得那么精神,那么有活力。银白色的头发映着红色的衣服,格外的美。如果是过去,老人穿红色的衣服,会被人说成是老妖精,老不正经。过去只有年轻的姑娘媳妇,才可以穿红色的衣服。过了四十岁,谁还穿红色的衣服,会被人笑话,自己也觉得不自在。女人一过四十岁就穿黑,灰,蓝,蓝也的是深蓝,一个穿得老气横秋的不老也显老了。而年轻的姑娘媳妇就都得穿红色衣服,深红浅红,粉红,紫红。颜色越鲜亮越好,穿的多艳也没有人说什么。老人看见年轻的姑娘媳妇穿红色衣服都羡慕的说,趁年轻使劲穿红色的衣服,老了想穿也不能穿了。如果谁年纪轻轻的就穿黑色,灰色,蓝色的衣服,会被人笑话,也会受到批评的。特别是父母双全的人家,女儿媳妇,敢穿素色的衣服,家里人都不依。父母健在,你敢穿孝,那是大不孝。

所以过去的年轻女人都穿红色的衣服,近几年都不在乎了,想穿什么就穿什么,老人也不管了,相反七八十岁的老人却穿起了红色的衣服,整个翻了过来。她们说年轻的时候,家里穷没捞着几件红色的衣服穿,现在穿上还不晚,也没人笑话她们。可见人们心里对红色的喜爱一直不变,不管什么时候,穿上红色的衣服,都那么精神,那么有活力。年轻人不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却会在本命年的时候,戴上一条红围巾,或者是扎上一条红腰带,再不就穿一双红袜子,或者是红色内衣。希望让红色给他们带来好运气,让他们在本命年一帆风顺。

红色在中国人的心里一直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白毛女)里的杨白劳,日子过得那么穷,过年的时候什么都买不起。却没忘了给女儿喜儿扯上二尺红头绳,让她扎辫子。虽然日子穷苦,可是对于红色的喜爱却那么深切。他们也希望红色可以装点生活,让生活中有一点亮色。

红色在有的人的心里也许有点土,有点俗,不是那么高雅,可是谁也无法把红色的情结从心里抹去。有意无意间人们就粘上了红色,春天的桃花红的那么迷人,谁能说它是俗气的呢?大雪翩飞的冬日,穿着红色衣服孩子在雪地里蹒跚学步,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姑娘在雪地里散步,谁能说那不是一幅动人的画卷,迷人的风景,而是俗气的呢?红色是温暖,是热情,哪个颜色也没有红色这么热烈,没有红色这么让人喜爱。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这么一个词,红配绿赛。可是红花绿叶配

篇7:野花情结的散文

我对于野花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这种情结不能为一般人所理解,更不能为异性所理解。

这种情结源于童年。那时,我几乎天天提篮打猪草。要知道,地里除了长草也是长野花的,尤其田梗边的沟渠里,那沟渠里时常流淌着通往各个水稻地的汩汩水流。经水滋润,那沟渠两侧便长出无所动人心魄,惹人心怜的野花儿来。

好多野花在书上是见不到,在街上也是见不到的。只在那沟渠边,真是美极---小小的,细看那花瓣的构造,却是无一多余!

我曾不止一次的用眼细瞅过野花的“裙边”,那小小的裙边,非大自然之手,无以雕刻:很细小的,或圆或锥式的齿痕,把个小花边儿雕饰得那般精致!

我也曾不止一次地认真打量过我摘下来的小野花:天蓝色的、肉粉色的、浅紫色的、花色的等等。但是,我没有能力挑出合适的词汇去形容它们的美。

小的时候我常扎两个马尾巴。看到美极了的小野花,便忍不住摘几朵,夹进辫子里。花儿夹在辫子上,并无人去看,去欣赏。只是,自己知道辫子上有了花儿,心里美滋滋地:仿佛自己一下子美了起来!

长大后,发稍长的时候,我就爱买各种带花的.夹子或是发圈。见了有小碎花图案的裙子和衣服也都很喜欢。我的长相一点也不甜美,整个人也没有气质。她们说那样的服饰穿戴在我身上只会显得我更加俗气。

这使得我矛盾起来。这矛盾源自虚荣:我不希望被说成俗气。

我不能通过服饰来满足我对于小野花的喜爱,便只能藏在心里。然而,喜爱就是喜爱,有时是无法抑制的。终于我发现我可以通过袜子略微弥补我对小野花的喜爱---买来带小花的袜子。

妈妈还是姐姐或是其他人,我忘了,总之有一人告诉我:那样的袜子也俗气。

篇8:情结散文

一、“海”情结

如东地处长江三角洲东北翼, 江苏省的东南部, 东枕黄海、南临长江, 拥有106公里长的黄金海岸。浩瀚的黄海和广袤的沃土赋予了勤劳智慧的如东人民无尽的宝藏。自古以来, 如东就流传两句民谣:“黄海滩上处处宝, 金牛天天出一条。”即使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 三年自然灾害导致全国性的饥荒, 而得益于黄海丰富的海产资源, 如东沿海居民得“消瘦病”和“浮肿病”的极少。所以千百年来如东人民对养育和带领他们走向富裕的黄海有着近乎崇拜的赞美和感恩, 而这也是如东现代民间绘画创作人员的感情基础和艺术创作的源泉。

如东现代民间绘画是对黄海由衷的讴歌和赞美, 黄海不仅养育了千千万万的如东人民, 而且给如东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使如东依靠丰富的海产品资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欣赏如东现代民间绘画作品时, 你可以深深地领略到这一浓郁的“海”情结。如东现代民间绘画的代表作《祭海》、《海上迪斯科》、《海子牛》、《大年三十》都是对这一主题的直接描绘, 还有很多其他作品或间接或暗喻这一主题。

(一) 如东现代民间绘画对黄海丰富的海产品的描绘

如东海域地理位置优越, 盛产50多种名贵海鲜, 其中文蛤、条斑紫菜的品质和产量均列全国第一。如东的文蛤, 当地人也叫它车螫, 是如东沿海滩涂贝类海鲜中的上品, 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在姑苏品尝文蛤后赞不绝口, 御封它为“天下第一鲜”。如东人对它情有独钟, 人人爱吃。由于文蛤营养价值高, 味道鲜美, 如东当地的产妇都用文蛤汤催奶, 它能令母亲和小孩健体强身。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时文蛤是款待客人的最好佳肴。如冒孪庆的《大年三十》 (图1-1) , 一家人年三十聚在一起, 围着一桌的海鲜吃得不亦乐乎。如果没有黄海慷慨的馈赠, 如东人大年三十的宴会上一定少了些乐趣与口福。创作者用文蛤上美丽的花纹来表现如东人对文蛤的喜爱之情, 以及衬托大年三十欢乐的心情是再合适不过了。踩文蛤同样有趣, 在黄海的黄泥滩上双脚轮番踩踏, 身躯上下晃动, 类似跳迪斯科舞而得名“海上迪斯科”, 这一滩涂踩蛤特色旅游项目名扬海内外。唐翠萍用她的画作了这样的诠释 (图1-2) , 金黄的沙滩上, 外国友人跨着提篮, 光着脚丫, 兴致勃勃地在黄海边尽情享受踩文蛤的乐趣, 看, 那个黑皮肤的朋友被螃蟹夹了脚丫子还笑得合不拢嘴。鱼也作为如东现代民间绘画中最爱表现的造型题材之一, “不是因为它的现实形态美观或作为食物味美并富有营养价值, 而是主要在于它在人们心目中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富源不断”, [2]因此在如东现代民间绘画中“鱼”占有很大的份额。的确, 黄海不仅给如东带来了丰富的海产品, 更带来了如东人民发展的契机, 把如东推向了世界, 如东人又怎么会不抒发这一份感激和热爱的情怀呢。

(二) 如东现代民间绘画对黄海带来健康长寿的描绘

如东是著名的“体育之乡”, 尤其是沿海居民, 得益于大海的恩赐, 大多身体健壮。如东人体质好还表现在培养和输送的运动员数量多、成绩好, 曾涌现了一批奥运冠军和优秀运动员、教练员。蔡虹的《佳音》 (图2-1) 运用了分割的手法来展现如东健儿在体育运动项目上的勃勃生姿, 期盼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给家乡人民带来好消息。活中, 也渗入创作人员的生命机体并在心灵生根升华。邬小伟用类似于图案的手法表现了渔民喜获丰收的场景, 一杆再大的秤也称不完黄海对渔民的回馈。《年年有余》 (图3-1) 的主题可谓是渔民最爱表现和看到的恒常主题。

如东也是著名的“长寿之乡”, 据说长寿老人的比例比联合国认定的长寿之乡还要高出好几个百分点。许多老人表示:长寿的秘密就是他们常年不离海鲜, 如蟹、泥螺、鱼、虾等, 如果一天不吃海鲜, 就感到心里好像缺少什么似的。可见海边生活环境与海鲜食品对长寿有很大的影响。另外, 得益于黄海的如东人不仅长寿, 而且在生活质量、体质和智力方面毫不逊色。冒孪国的《爷爷奶奶的新生活》 (图2-2) 表现的就是这一主题。他们晚年的生活可是一点都不无聊, 他们团坐在电脑前, 老奶奶正试着操纵电脑, 老爷爷摸着鼠标, 可能在点击他最爱听着音乐。陈卫华的《老有所乐》中的老爷爷一边给孩子们讲奥运会的故事, 一边将他们共同绘有对北京奥运会满心祝福的大葫芦高高挂起。他们的人生满足感、幸福感及自我价值实现感都是从黄海给他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温馨感、富足感和如意感中发散升华出来的。黄海之滨的老人过着如此幸福惬意的晚年, 这也暗喻着黄海对如东人的厚爱。黄海对如东人来说不仅是经济源泉, 而且是生命的源泉, 对黄海的崇拜是每个如东人心理的潜意识, 这也是为什么如东现代民间绘画能将这一主题表现得如此情意绵绵的原因。

(三) 如东现代民间绘画对黄海渔民的描绘

如东渔民的生活自古以来就深深地结缘于浩瀚的黄海, 一种源于黄海的朴素而自然的情结弥漫于乡间日常生

在如东现代民间绘画作品中你可以惊奇地看到在画者的笔下, 渔家女子是如此的美丽婀娜, 肤白、丰胸而肥臀。民谚云:“南坡高, 北坎低, 沙鱼坝出娇妻。”这不是对她们女性特征的美化, 而是真实的写照。按理说如东海滨渔村妇女生活的环境并无优越之处, 终日海风吹、烈日晒, 但她们能保持其娇容, 特异之处就是她们常食海鲜, 优先的条件可使他们随时可啖。据考证, 蛤蜊、海蛤、文蛤等海鲜具有与珍珠、牡蛎有相似的成分和功用。这也就解释了海滨妇女终日劳作不歇, 却能有一副娇容的难解之谜。

对黄海的赞美之情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已深深地内化为一种如东普遍的社会心态, 成为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在指针, 同时“恒定的艺术创作观念, 导致了特定的审美创造选择, 并保持了稳定持久的题材、形式、色彩、造型”。[3]对如东老百姓来说, 他们的审美感情与和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黄海的感情是相互交织的、相互影响的。对如东民间绘画的创作人员来说, 对黄海风情的描绘能唤起愉悦的生活情感体验和审美情感体验。事实证明, 一种鲜明的审美情感如果普遍地在老百姓中表现出来, 那么它一定会使创作者将这种情感创造性地融会到现实生活需要的主题中。黄海激发了他们艺术创造的冲动和情感体验的热烈, 这就是为什么如东现代民间绘画活动能普遍、持久开展的强大心理因素。

二、“盐”情结

如东濒江临海, 海岸绵长, 滩涂宽阔, 具有渔盐之利。如东沿海海水盐度为30‰左右, 丰富的资源使盐业成为如东地区最早的产业, 相传“如东人烟之初, 即为渔盐之始”, 可见如东的文化以盐文化历史最为悠久。盐作为如东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可避免地反映在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感受的现代民间绘画作品中。在如东现代民间绘画中, 你既可以看到大量直接表现渔民用盐腌制水产品的作品, 又可以看到间接表现盐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作品。从这些朴拙亮丽的农民画背后, 我们可以看到隐藏在如东人民心中的深厚“盐”情结。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盐在如东烙下的历史背景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这样说盐:“卤也, 天生曰卤, 人生曰盐。从卤, 监声。”显然, 盐是“百味之祖”、“食肴之将”、“国之大宝”。早在西汉初年, 如皋蟠溪就为中国盐场之最 (如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有地名郧, 故址在今如皋如城镇东) 。唐太和五年 (831年) 设如皋场, 辖丰利、角斜、东台、白驹等八大盐场。如皋梁盐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之冠, 明清时, 南通地区的盐更是列为淮盐之冠。张謇创立的同仁泰盐业公司所产的精致盐获意大利万国博览会优胜奖, 成为“中国盐发见于世界之代表”。[4,5]

当时生活在如东这片土地上的人群, 大多是政治流放者和沿江而下的游民, 以及他们繁衍的子孙后代, 也有部分是从江南渡江过来的拓荒者。他们居住在用泥土和芦苇搭建的草棚中, 以烧盐为主, 以姓氏家族组成生产群体, 故如东一些地名就以一个姓氏带上一个灶, 沿袭至今, 流传千载。正是这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灶民, 用盐在如东的政治、经济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使盐与如东的历史、文化、生活息息相关, 密不可分, 也为后来如东现代民间绘画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题材。

(二) 盐在如东烙下的文化内涵

由于盐产业的形成和盐的价值符号融入整个如东的生产生活领域, 因而如东产生了依附于盐业的文化现象, 如东人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盐文化。海滨盐民, 最敬灶神。古盐场以煮海水为盐, 定灶位, 敬灶神, 祈求不败卤, 煮出好盐。清代中后期改煮盐为晒盐, 盐灶才逐步被淘汰。由于地域的缘故, 如东沿海地区的人们有着与内陆地区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 这不仅表现在方言不一样, 而且在生活、民俗习惯也有着不小的差距。就拿吃鱼的习惯来说, 如东沿海地区的人们在吃鱼时, 特别是在渔船上吃鱼时绝对不能将鱼翻身, 否则渔民们会认为不吉利, 因为把鱼翻过来吃有翻船的意思, 还有汤匙不能反扣在碟边, 在其他地区就没有这个习惯。如顾建军的《祭海》 (图4) 中所示, 渔民钉新船要选择黄道吉日“闭龙口”, 由匠人将一枚“子孙钱”嵌入船头向后的中缝内, 并说“合子”讨口彩, 还要挂红布, 赏红纸包, 盼着“顺风顺水”大吉大利。开春以后, 渔民出海, 要摆酒设供、杀鸡挂红等。同时, 在如东地区, 人们在闲暇时创造了不少的诗歌, 描述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 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提到盐就不能不提到与南通地区海洋发展具有紧密联系的名人。一个是宋朝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另一个是清末状元张謇。宋天禧年间 (1017—1021年) , 范仲淹刚过而立之年, 调任泰州西溪 (今东台) 盐仓监。天圣中, 范仲淹满怀“有益天下之心”上书泰州知州张纶, 建议急速修复捍海堰, 以救万民之灾。宋天圣二年 (1024年) , 范仲淹征集兵夫四万余人兴筑海堰, 时值隆冬, 雪雨连旬, 潮势汹涌, 迫岸而来, 兵夫因惊慌失措、四处逃散而陷入泥泞中淹死两百余人。斗转星移, 沧海桑田。范公堤现虽失却其捍海之能, 但范公堤和范仲淹及他的千古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永载史册, 流芳百世。

张謇是中国近代放眼蓝色国土, 首创海洋开发的第一人。他将南通万亩荒芜滩涂变成了良田;他建造了中国第一艘渔政船, 通过渔政维护海洋权益;他第一个以股份制管理模式推进现代海洋渔业发展, 通过渔业发展争取海洋资源;他建造了中国第一所水产学校……

一代名相文天祥曾在南通黄海边上写下“风起千湾浪, 潮生万顷沙。春红堆蟹籽, 晚白结盐花”的诗句, 清人佘仪曾亦有诗云:“海气江声入望偏, 平沙浅渚杂人烟, 东风早晚桃花汛, 鲑菜如泥贾客船。”

(三) 盐在如东烙下的生活印记

高额的盐赋、便利的运盐交通使如东商贾云集, 集镇繁荣。即使在制盐业不像以前那样作为支柱产业的现在, 盐在日常百姓的心里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东人一日三餐都喜吃“盐荠”, 有“三天不吃盐荠汤, 脚踝朗朗酥晃晃”之说。对他们来说, 盐不仅仅是供人食用的功能, 更重要的是它具有腌制海鲜, 防腐抗变的功能。张淼的《女儿情》 (图5) 中表现的就是如东日常百姓家的情景, 母亲一边腌制海产品, 一边在和女儿说着悄悄话。在冒孪国的《晾鱼干》 (图6) 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盐被安排在画面醒目的位置, 由此可见盐在如东人生活中的地位和如东人对它的情愫。如东产出的海鲜数以万吨, 过去交通不便, 每逢大汛期, 海货铺天盖地, 而贝螺之类至海边俯拾即是。城乡居民每天以之为食, “无鲜不下饭”。吃不了的海鲜烂了可惜, 用盐进行腌制, 既可以保存食物, 又可以随时享受美味, 还可以远销海外。有些鲜蟹渣甚至就在海上捕捞作业的渔船上直接腌制, 不仅只只鲜活, 而且不经淡水泡洗, 没有蝇蠓叮爬。在炝制文蛤、泥螺、相思螺之前, 还先要将鲜活之物置于流动的低盐度咸水中冲刷脱沙。盐的防腐功能给如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让如东人民过上了幸福富裕的好日子。

盐供人食用的特征说明了它是生活用品;盐繁复的制造工艺说明了它的工业属性;盐独特的防腐功能说明了它的实用功能;盐能保持身体健康说明了它的医疗保健作用;盐的控油消炎的作用说明了它的美容效果。最重要的是盐给如东带来了文化内涵和经济效益, 使如东的历史与盐的历史交织在一起。它推动了如东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思想意识的更新, 孕育了如东民间文化, 使如东现代民间绘画能得以扎根于深刻的社会根源, 孕育出一幅幅朴拙亮丽的现代民间绘画作品。

参考文献

[1]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5.

[2]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7.5.

上一篇:和李司录喜雨诗下一篇:一处家乡的美景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