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2024-04-24

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共15篇)

篇1: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本次问卷的目的为了解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基本情况和影响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可持续发展的心理环境因素及对策,以达到为推动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的目的。设计本次问卷调查均系匿名调查,请您根据自己的情况如实回答问题。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协助!

1.性别(B)

(A)男(B)女

2.你的专业是(A)

(A)理工类(B)医学类(C)社会人文类

3.你正在攻读或已获得的最高学位(B)

(A)专科(B)本科(C)硕士(D)博士

4.你正在读的年级(D)

(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

5.你的政治面貌(B)

(A)党员(B)团员(C)群众(D)民主党派 6你所在的院校类型是(C)

(A)高职专科院校(B)普通本科院校(C)重点大学

7.你的家乡是(C)

(A)农村(B)乡镇(C)中小城市(D)省会城市或直辖市

8.你的志愿者经历(D)

(A)无(B)一次(C)两次(D)三次以上

9.你在做志愿者活动的时间、频率上(C)

(A)一周一次(B)一月一次(C)一学期一次(D)一年一次(E)其他[请注明]

10.你希望每次参与志愿服务的服务时间是(E)

(A)2小时及以下(B)2—4小时(C)4—8小时(D)8小时以上(E)不固定

11.希望做什么类型的志愿者(多选)(ABC)

(A)爱心捐助类(B)各类大型运动会与会议(C)支教类(D)免费专业服务

类(E)紧急救助类(F)国际合作类(G)其他[请注明]

12..你认为本校志愿者在做志愿者服务时最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多选)(C)

(A)服务积极性不高(B)服务责任心不强(C)服务不够专业

(D)服务的内容不符合现实的需要(E)服务次数少(F)服务时间短(G)

服务安排不合理(H)其他[请注明]

13.你认为你参加过的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组织管理(多选)(D)

(A)服务内容贴近社会现实且有长远性(B)行政化管理色彩浓

(C)活动脱离社会现实,没有什么意义(D)团队人员间沟通配合良好

(E)培训机制健全(H)其他[请注明]

14.你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多选)(E)

(A)时间与学习工作冲突(B)工作强度大(C)团队配合不协调

(D)不被他人理解(E)专业知识要求高(F)培训对服务起的作用不大

(G)其他[请注明]

15.促使你想去参与志愿者活动在于(多选)(ACD)

(A)实现自我价值,令人生更有意义(B)社会责任感(C)想多结识些

朋友(D)锻炼自己,帮助以后找工作(E)想帮助有需要的人(F)自己的同学、朋友、亲戚都参加了(G)消磨空闲时间(H)其他[请注明]

16.提供志愿者服务活动时,你看重的方面是(多选)(A)

(A)服务内容(B)服务环境(C)服务地点(D)服务次数(E)服务质

量(F)其他[请注明]

17.影响你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因素有(多选)(A)

(A)与个人生活工作学习相冲突(B)参加志愿服务还要花钱

(C)家人不支持(D)朋友们不理解(E)多数人对大学生志愿者有偏见

(F)对大学生志愿者权益的保障比较缺乏(G)志愿服务中涉及的法律

责任不清楚(H)其他[请注明]

18.影响你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团队因素有(多选)(A)

(A)团队的奋斗目标(B)归属感(C)人际交往(D)共同协作

19.影响你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校园因素有(多选)(CD)

(A)学校是否提供活动物资(B)教师的态度(C)同学与朋友的反应(D)校

园宣传倡导情况

20.影响你参与志愿者活动的社会因素有(多选)(AB)

(A)社会大众对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态度(B)社会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志愿者经历的重视程度(C)社会媒体舆论导向(D)社会保障机制

21.影响你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服务对象因素有(多选)(AB)

(A)服务对象的进步与成长(B)服务对象对志愿者的尊重与支持

(C)不能满足服务对象多样性的需求(D)彼此间的人际交往关系

22.你认为大学生志愿者行动长期坚持下去需要获得的支持有(多选)

(BCB)

(A)资金上的支持(B)宣传上的支持(C)保障制度上的支持(D)组织管

理培训方面的支持(E)精神激励方面的支持(F)其他[请注明]

23.你认为促进大学生志愿者行动长期坚持下去的对策有(多选)(B)

(A)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需求(B)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满足社会服务对

象的需求(C)整合社会资源,赢得各界支持(D)增强长远与实效意识,创

新管理

24.你认为推动大学生志愿者行动长期坚持下去的对策还有哪些?

增强志愿服务意识的宣传培养。

篇2: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1、请问您参加过青年志愿者活动吗?

A、是

B、否

2、您认为,现今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突出特点是(按首要程度排列):

4、社会参与面广,参与程度高

3、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多元化、多样型,社区化、持久化

1、党团组织的倡导与推动提供了强大的组织资源

2、在谁来管、如何管两个基本问题上,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已取得重大突破

5、经费筹措的灵活有效和资金管理机制的严格与规范化

3、您认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意义有(多选):

A、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B、充实业余时间,丰富生活体现

C、提供学习机会

D、促进自身发展

4、您认为:在短的时间内,青年志愿者行动得以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多选):

A、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各阶层的需求与当代青年的心理认同

B、活动内容和形式在基层的可操作性和不同社会群体中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C、组织系统有效的运行机制和民间机构的热情支持

D、活动本身所追求的价值理念

5、您认为,目前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存在的问题有(多选):

A、组织机构不够健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B、活动过于简单,活动主体的自我价值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C、激励机制不完善

D、专门的培训、指导工作不到位

6、您认为出现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组织者或学生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此项活动对于育人的重要意义

B、组织者为了响应号召,急功近利,缺乏长远的目标,对开展活动缺乏干事业的精神

C、学校没有建立健全有效机制,无法保障活动的正常运转

7、您认为解决上述志愿者组织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案有,并具体举例说明:

A、加强志愿者思想政治教育,纯化志愿者动机

举例:

B、创新管理模式,使志愿者队伍管理规范化

举例:

C、加强项目策划,打造志愿服务特色,发挥和巩固专业优势

举例:

D、加强宣传教育,培育志愿文化,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举例

篇3: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一、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内容是我校学生的国学知识水平、对国学的认识和需求以及对国学经典英译作品赏析课的建议等。本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涵盖大一、大二、大三本专科生, 专业覆盖土木、理学等理工科, 商学、会计、文化传播等文科以及外语专业。发出问卷264份, 收回264份, 有效问卷252份, 其中理工科70份, 外语学院69份, 其他文科类学生共计113份。

二、统计结果

1.对国学的认识及兴趣。在对学生国学水平的调查中发现, 仅仅0.4%的人表示对国学非常了解, 近一半 (48.4%) 的人表示对国学了解一般, 37.3%的人表示对国学不太了解, 6.4%的同学表示自己根本不了解国学。

在被问到国学知识的重要性时, 54.8%的人认为比较重要, 21.4%的人认为非常重要, 仅一人认为一点都不需要, 可见同学们对国学知识的重视, 同时分别有29.0%和58.7%的同学认为中国古代思想中有非常值得学习或有比较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可被问到对国学知识的兴趣时, 23.4%表示比较感兴趣, 5.2%的人非常有兴趣, 47.6%的人表示有一点点兴趣, 由以上三个问题可以看出, 同学们认为国学很重要可自身兴趣却一般, 这就需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2.现有国学知识水平。65.1%的人表示自己仅读过几本国学书籍, 12.7%的人表示从未阅读过任何国学书籍。在阅读国学经典《论语》、《诗经》、《孟子》等书籍方面, 高达18.7%的人承认自己从未阅读过, 而阅读过《论语》的人有43.3%, 有27.4%的同学表示自己阅读过不只一本以上书籍。仅仅2%%的人明确表示自己能背出很多国学的句子。而在英文版的国学作品阅读中, 高达50.8%的同学表示自己从未阅读过;在交流方面, 27.4%的同学承认自己完全不会和外国人用英语交流中国国学。

在进一步对同学们的国学知识调查中发现, 我校学生的国学水平不甚理想。15.9%的人甚至不知道是谁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仅仅52.8%的同学知道“天人合一”的思想由谁提出;在对四书的提问中, 62.3%的同学知道《论语》属四书, 但是仅仅22.6%的同学明确知道《孟子》、《论语》两本经典也在四书之列。

3.对国学知识的需求。通过对同学们的国学需求的调查发现, 19.4%的人认为学习国学知识非常有好处, 45.6%的人认为比较有好处, 绝大多数人认为好处主要在于提高国学修养, 部分人认为可以完善知识结构或提高自身素养, 也有极少人认为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从同学们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学习国学持非常肯定的态度。当被问及对哪类知识感兴趣时, 40.9%的人表示喜欢文学类, 38.9%的人喜欢社会生活类, 而国学知识中最吸引大家的是其思想及智慧 (46.0%) , 然后是其对于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42.1%) 及其趣味性 (9.5%) 。当被问到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国学时, 69.5%的人认为, 除学习英语外, 很有必要或有必要学习国学, 以增加对外交流的话语内容, 增强对外交流能力。

4.现有的获取国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同学们获取国学知识的主要渠道中, 35.7%的受访者是书籍, 28.6%的同学的国学知识依旧来自课堂, 18.3%来自电视传媒如世纪讲堂等节目, 同时网络也成为同学们获取国学知识的一大途径 (16.3%) 。

5.英文国学课堂的需求和建议。在以英文的形式学习国学方面, 40.9%的受访者表示以古汉语形式出现的国学经典在被翻译为现代英语后, 会变得简单易懂, 37.7%人认为多少会简单些, 也有14.3%的人认为更难。而被问到影响理解英文国学经典的因素中, 36.1%的人认为是自身语法知识差, 看不懂句子结构, 32.9%的同学受词汇量的限制, 27.8%的人认为是国学经典本身的句子意思。将外语与国学相结合, 5.6%的人认为对他们非常有吸引力, 18.3%和44.0%的人认为比较吸引他们或一般。

对于开设英文国学经典课程, 31.0%的受访者表示此举很有创意, 希望语言和国学知识同时得到提高, 37.7%的人认为有创意并希望能调动学习国学的热情, 此结果印证了同学们认为国学知识很重要的观点。对于外语学院开设英文国学课程, 44.0%的人表示很新鲜很想体验。30.2%的人表示很新鲜却不想尝试, 也有16.3%的人持怀疑态度。

在开课形式及范围问题上, 51.6%的受访学生表示有必要作为选修课, 14.3%的人认为很有必要作为必修课;至于如何开设, 45.2%的同学认为全校不分专业全部作为选修课, 30.2%的同学认为文科类学生必修, 理科类学生选修, 也有15.1%的学生认为全校不分专业作为必修课开设, 认为不开设的学生仅仅占7.1%。如果开设国学经典英文赏析课程, 71.4%的同学表示可以尝试, 11.9%的同学表示肯定会选修。对于开课时间, 同学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在大一开设的占40.1%, 支持大二开设的占36.5%, 大三开设的占15.5%, 也有7.9%的人认为在大四开设。开设英文国学课程, 6.0%的同学认为自己是为了凑学分, 94.0%的同学期待自己国学思想以及语言能力的提高。对于英文国学课的上课形式, 68.7%的同学希望由学生课后阅读指定书籍, 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13.5%的同学认为老师和学生集体在课堂上诵读, 9.1%的同学希望将前两种形式相结合, 仅仅8.7%的同学希望完全由老师讲解。通过开设国学课程, 同学们希望自己能用英语表达一些浅显的国学思想 (41.3%) 或能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讨论一些国学问题 (24.6%) , 23.8%的同学希望可以陶冶情操, 颐养性情。

三、总结分析

1.开设课程、激发兴趣。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 我校学生现有的国学知识水平比较低下, 这就需要开设适当的课程, 补充学生的国学知识, 提高学生的国学素养;受访者虽国学知识薄弱却充分肯定了国学知识的重要性, 这展现了大学生们学习理性的方面。在学习意愿的调查中发现, 学生的兴趣不是很浓, 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要的一个环节, 将国学中的精髓以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呈现, 如学生在受访中提到的讲国学小故事、阅读国学书籍以及开展其他形式的兴趣活动等。对于英文国学课堂, 同学们给予了肯定, 大多数人认为是很值得的一次创新和尝试, 因此如何将英语与国学巧妙地融合, 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如调查中提出的词汇、语法结构、国学本身的意思等影响学生理解的因素, 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又传输国学知识, 对授课教师也是一次挑战。

2.文理交融、完善知识结构。在调查中发现, 理工科学生的国学知识水平比文科类差, 但是学习兴趣及意愿却高于文科生, 因此调动理工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弥补国学知识的空缺, 完善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 培养既有理工科知识又具较强国学素养的文理交融的学生, 对于提高学生日后对外交流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中西合璧、适应需求。对于用英文的形式开设国学课程, 大多数人同学表示支持并愿意尝试, 对开课时间、形式、范围以及课堂组织形式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对于后期在我校开设英文国学课程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根据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开设课程, 采取学生能够接受的上课方式授课,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的国学思想和英语能力, 将培养语言能力与传承传统文化相融合, 不仅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也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国学素养, 增强对外交流能力。

篇4: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1.您的年级是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分析:一.大一接触支教时间不是很长,还存在较高的 热情,有较高的积极性

二.大二的接触支教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正逐步失去支教热情,以没有积极性

解决方案:因南中社区这一支教点受到梧州市较大的关注,这对我们计算机科学系青年志愿者来说是一个较好的向社会各界展示的机会,因此分会考虑再三决定接下南中社区这一支教点,由大二的同学负责对其进行支教。但至开班以来,听到了很多大二同学的怨言,我们一直在力图解决,但未能得到一个较好的方案,请同学们见谅。

2.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分析:男生和女人性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支教过程中可能会得到不同的效果,并且拥有不同的想法。

3.您的家乡是

A.城市 B.农村 C.县城

分析:城市与农村和县城,因经济发展的不同和环境的差异,导致三者在性格和处事方面会有较大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在支教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一. 城市的同学在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上较好,因此对各种新鲜事物的把握与了解较多,能够较好的开拓孩子们是视野。二. 农村和县城的同学在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上较艰苦,因此他们能给孩子们带来一种艰苦奋进的感知,能够在性格上给与孩子们一种别样的教育。

4.您有无受到过同等类型的支教 A.有 B.无

分析:很高兴看到我们有小部分的志愿者曾经获得过这样的支教,那么他们在支教过程中就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支教的方法上就会有曾经接受支教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在支教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5.您讲课的内容是 A.学生问什么就教什么

B.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拓展性的教学 C.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D.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

分析:有一半的志愿者能够在孩子们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的教学,这对孩子们学习的提高产生较大的帮助。但也有一部分的志愿者只是帮孩子完成作业,这对孩子们的学习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对其产生不好的影响。

解决方案:部分志愿者缺乏一定的责任感,需对志愿者队伍进行一定的规范以及精神文明建设,需对我们的志愿者队伍进行一定的培训,提高志愿者队伍的整体素质。但这样的队伍建设和培训对于分会来说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需进一步的探讨和落实

6.学生听课的反应是

A.热情很高,能主动的发现并提出问题 B.学生不太配合

C.完全没有兴趣,不搭理志愿者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 分析:绝大部分的志愿者给与了肯定,但也存在小朋友不配合,不搭理志愿者的现象。

解决方案:小朋友的不配合不搭理,既有他们的问题,同样也有我们的问题,我们不能很好的和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让他们感到对我们的生疏,因此我们自身必须提高我们沟通与交流,拉经我们与孩子的距离。同样的,这些需要分会给以志愿者们一定在于孩子们沟通与交流上的培训。

7.您是否与学生有过课外的交流以及辅导 A.有过网上以及电话的交流 B.有过上门辅导 C.没有

分析:能有小部分的志愿者能和孩子们有课外的交流,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能够很好的拉近与孩子们的关系,对支教的进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绝大部分的志愿者不能与孩子们有这样的交流。

解决方案:志愿者与孩子们的交流对于我们的长期支教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这这不仅能够增进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友谊,也能推动支教的发展。因此,我们分会必须着力提高志愿者与孩子们的交流,一志愿者培训课的方式提高志愿者与孩子们交流的能力,让志愿者能够很好的掌握与孩子们的交流和相处的方式。

8.您自己认为您的教学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A.让学生在学习上得到了许多帮助 B.让学生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 C.什么都没有学到 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重在了解志愿者对孩子的给与问题,大部分志愿者仅在学习上帮助给与孩子们帮助,有极少数的志愿者在课外知识上有所拓展,有小部分的志愿者觉得支教只是徒劳。

解决方案:我们必须严厉杜绝志愿者去而无所作为的现象,鼓励志愿者给孩子们进行课外拓展学习,同样的,我们分会必须对志愿者队伍进行一定的团队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支教志愿者的整体素质,并且以培训课的方式,拓展志愿者的知识面,使志愿者能在教学过程中给与孩子们更多的课外知识。

9.您对学生的评价是 A.表现很好,很好学 B.表现一般,需要监督 C.表现比较差

分析:大部分的孩子能够自觉的学习,但也有小部分的孩子需要监督学习。

解决方案:孩子不可避免的有些顽劣,这是他们的天性,我们也没有必要去遏制他们的这一天性,志愿者只需要管好自己所教的孩子,让他们在学习的的时候不要过多的玩闹,尽量让他们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切勿让他们打扰到身边其他的孩子

10.您对我系青年志愿者分会的评价

A.比较能体谅志愿者,给志愿者带来了较多的帮助 B.不能很好的体谅志愿者 C.与其并无交流 D.其他_______ 分析:感谢大部分志愿者对我们分会给与了肯定,但也有志愿者对我们的工作持否定态度,这是我们工作上的缺失,是我们对志愿者的关心太少,这是我们必须自我检讨的。解决方案:一.对调研进行深刻分析,严肃发觉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不足。

二.在分会内部进行自我检讨,自我发觉工作,将以往工作中的缺失放到会议桌上严肃探讨。

三.会议探讨发掘以往对志愿者工作关心程度的缺乏,并且给出如何提高对志愿者工作的关心的方案。

四.根据发觉出来问题的严重性,适当的召开志愿者座谈会,让志愿者当场指出我们分会的不足。

11.您觉得您在支教过程中获得什么样的学习和帮助

(1)认识到自己基础知识的欠缺;(2)做事情要有耐心和细心;(3)学会了应该如何他人更好地交流,积累一些基础经验;(4)再次感受到童年的乐趣。

12.您在支教过程中有什么想法以及困难,并且想要得到我们什么样的帮助

想法:(1)将所学知识系统化交给学生,引导学生拓展性思维;(2)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我们的支教的当中来;(3)希望志愿者能教学学生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

困难:对中小学有些知识记忆模糊,不知从何教起。

帮助:(1)志愿者分会能否提供学生的一些基本信息,让我们对学生有所了解,对教学也有帮助;(2)提醒学生带课本来上课。

13.请您为我们提出其他宝贵意见以及建议

篇5: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关于请求协助开展平安志愿者深入 各镇(街)开展问卷调查的函

团市委:

为了解我市各镇(街道)平安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同时进一步扩大我市平安创建工作的宣传覆盖面,市平安办请求贵单位于9月下旬及12月下旬协助组织平安志愿者深入各镇(街道)开展群众安全感、群众对政法工作满意度和平安创建群众知晓率(两度一率)问卷调查活动,并结合开展平安宣传工作。调查活动结束后请贵单位组织人员统计问卷调查结果分别于x月x日及12月30日前报送至市平安办。组织开展调查活动所需的经费(不含宣传费用,宣传品由市平安办准备)由市平安办负责,请贵单位在调查活动开始前两周将所需宣传费用明细列表以报告形式报送至市平安办。如活动开展有困难,请在9月5号前将问题书面答复至市平安办。

市平安办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xxxx。

xx市创建平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6: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调查问卷

1,您认为大学生是否有必要参加志愿者活动?

A,有B,没有

2,在大学期间,您是否关注志愿者活动?

A,经常关注B,偶尔关注C,有时关注D,从不关注

3,在校期间,您参加过几次志愿活动?

A,0次B,1~4次C,5~9次D,10次以上

4,您参加过哪些类型的志愿者服务?

A,义务支教、西部支教、义务助学等B,奥运会、亚运会、其它运动会、博览会等

C,社区服务、扶残敬老等D,无偿献血E,其它

5,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志愿服务信息的 ?

A,学校相关部门、学生会相关部门、志愿服务社团

B,同学、朋友或其他志愿者介绍

C,自己上网了解或主动向他人咨询

D,社会志愿团体或机构的宣传

E,其它

6,您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奉献爱心,回报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B,增长见识,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认识更多的朋友

C,随众参与或非自愿参与

D,其它

7,您至目前未参加志愿活动的原因是什么?

A,工作学习忙,没有时间B,对志愿者活动不了解,不知道怎样成为志愿者

C,觉得参加是浪费时间,没有必要D,其它原因

8,您是怎样看待志愿服务活动的?

A,这是公民的社会责任,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很有必要B,虽然很多活动流于形式,但还是有开展的必要

C,虽然能帮助少部分人,但没太大必要去开展

D,纯粹是劳民伤财,完全没有必要

篇7: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一、研究方法

(一) 统计数据来源。

数据资料来源于2010年5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对桂林市三所高校的问卷调查。该调查采用PPS抽样, 对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学生做了问卷抽样调查, 共计发放调查问卷850份, 回收有效问卷800份, 有效回收率高于94%。

(二) 样本的选取及容量的确定。

调查中我们选取的客体为在桂林市四所高校的在校学生。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下, 将置信度设定为90%, 允许抽样误差控制在3%的情况下, 样本规模n为:undefined。因此, 抽样的样本容量必须在756人以上。为了保证抽样结果的回收率, 将样本容量即所需调查学生的总体人数确定为800人。

(三) 研究假设与统计方法。

假设大学生对志愿者形象的认知与大学生在高校志愿服务的收获具有相关性;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对参与者作用方面的认知与志愿服务中的收获具有相关性;大学生在高校志愿服务中有收获将对于今后继续热衷参与高校志愿服务有积极影响。采用SPSS15.0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首先, 对问卷调查结果做频数统计;第二步, 运用列联分析和卡方检验来确定大学生对志愿者形象的认知与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收获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第三步, 运用卡方检验来确定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对参与者作用方面预期的高低是否会对收获产生影响;第四步, 运用双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证明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收获是否会有助于在今后热衷参与高校志愿服务。

(四) 核心概念和测量指标。

为证明研究假设, 便于体现大学生从高校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的收获。在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方面的认知细化为两个维度:一是对大学生志愿者形象的认知, 二是志愿服务对参与者作用的认知。

1.大学生在高校志愿服务中收获的测量。

通过与受访者的访谈, 对志愿服务给大学生的作用进行概括总结, 将大学生在高校志愿服务的收获细化为“个人发展”、“道德品质提升”和“幸福体验”二个大的方向和十个指标。分别为:

方向一:个人发展。 (1) 学到新技能; (2) 提高实践能力; (3) 提高组织协调能力; (4) 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5) 有助于未来就业。

方向二:道德品质提升。 (1) 待人诚实守信; (2) 处事更加包容大度; (3) 更倾向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4) 言谈举止更符合主流价值观。

2.大学生对于高校志愿服务志愿者形象的认知测量。

首先我们就大学生对高校志愿服务志愿者形象的认知做具体的划分, 以方便调查测量。 (1) 品德高尚的人, 频数为248, 占总人数的比值为31.3%。 (2) 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的人, 频数为536, 占总人数的比值为67.6%。 (3) 充满爱心的人, 频数为567, 占总人数的比值为71.5%。 (4) 乐于助人的人, 频数为508, 占总人数的比值为64.0%。 (5) 热情开朗的人, 频数为493, 占总人数的比值为62.1%。 (6) 理想主义者, 频数为89, 占总人数的比值为11.2%。 (7) 廉价劳动力, 频数为70, 占总人数的比值为8.8%。 (8) 头脑愚笨的人, 频数为19, 占总人数的比值为2.4%。 (9) 闲散无聊的人, 频数为17, 占总人数的比值为2.1%。 (10) 不合时代潮流的人, 频数为10, 占总人数的比值为1.3%。

二、数据的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 对高校志愿服务志愿者形象的认知与

“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经数据分析得知, 大学生对志愿者形象的认知程度与“个人发展”收获之间显著相关 (X2=9.9533, P=0.069<0.1) , 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 大学生对志愿者形象的认知与其“个人发展”之间的关系具体为:对志愿者形象的认知与“个人发展” (6个指标量) 收获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对大学生志愿者形象认知度高的大学生中有95.6%在高校志愿服务过程中收获“个人发展”。因此可知:随着大学生对志愿者形象认知度的提高, 他们能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收获“个人发展”。

(二) 对高校志愿服务的认知与“道德品质提升”的关系。

经数据分析可知, 大学生对志愿者形象的认知和在志愿服务对参与者作用方面的认知和道德品质提升之间显著相关 (X2=52.7854, P=0.0000<0.1;X2=52.1618, P=0.0000<0.1) , 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 大学生对高校志愿服务的认知与“道德品质提升”的关系如下:

1.对志愿者形象的认知与“道德品质提升”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在对志愿者形象认知度高的学生中, 认为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助于道德品质提升的比例高达93.6%;在认知度低的学生中, 有65.5%认为有助于道德品质的提升。因此对志愿者形象的认知度越高, 就越能在高校志愿服务中促使其“道德品质提升”。

2.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对参与者作用方面的认知越高, 越能通过志愿服务使“道德品质提升”。在认为志愿服务对参与者没有作用的学生中, 有65.8%通过志愿服务促进“道德品质提升”;而认为志愿服务对参与者有作用的学生中, 竞高达87.3%通过志愿服务促进“道德品质提升”。所以, 越是认为参与志愿服务对参与者有作用的学生越能通过高校志愿服务促进其“道德品质提升”。

(三) 在高校志愿服务中获得收获对于今后继续热衷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

1.对学生今后是否会继续热衷参与志愿服务进行频量统计分析。对受调查的大学生今后是否会参与高校志愿服务的意愿进行频量统计分析后, 发现在未来仍旧热衷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学生, 占到调查总数75.6%, 不再参与志愿服务大学生为6.3%。

2.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收获“个人发展”“道德品质提升”有助于在今后继续热衷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对志愿服务中收获“个人发展”“道德品质提升”与于今后是否热衷参与志愿服务的数据进行分析后, 发现大学生在参加高校志愿服务中获得收获与今后继续热衷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是显著相关的。具体为:获得“个人发展”“道德品质提升”的学生在今后继续热衷参与高校志愿服务的比例高达77.2%、79.4%、84.3%。所以可知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收获的学生, 在今后的岁月中将继续参与高校志愿服务。

三、研究结果与对策探讨

(一) 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出结论: “大学生对志愿者形象的认知”与在高校志愿服务中的收获即“个人发展”、“道德品质提升”明显具有正相关性。而且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对参与者作用方面的预期越高, 越能通过大学生志愿服务获得收获。同时, 大学生在高校志愿服务中获得收获, 将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继续热衷参与高校志愿服务。

(二) 对策讨论。

提高大学生对于高校志愿服务的认知将会有助于大学生参与高校志愿服务, 促使高校志愿服务在开展的过程中保持队伍的稳定性和服务活动的持久性, 从而促使高校志愿服务的事业健康的发展。提高大学生对高校志愿服务认知的具体对策:

1.严格规范管理制度。高校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工作是高校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的保障, 良好的组织管理工作将促使大学生对于高校志愿服务保持较高的认可度。通过制定志愿组织章程, 明确对于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培训、权利、义务, 实现以制度促规范, 以规范带发展。

2.丰富高校志愿服务的形式。针对高校志愿服务内容的简单、机械雷同、缺乏创新的问题, 组织者应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程度, 重视对于志愿服务形式的策划与创新。同时, 要注意打造一些具有“品牌效应”的高校志愿服务 (如广西师范大学的“金凤计划”、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灵田支教”计划) , 这样既可以强化高校志愿服务在社会公众心中的个性特征, 又可以强化大学生对于高校志愿服务的整体评价与认知。

3.系统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高校志愿服务工作不应是随机性的, 要建立高校志愿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 系统化志愿服务的出勤记录、绩效评估及成效反馈;还要加强高校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 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加强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与社会志愿服务组织联系, 从而推动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2].唐钧.志愿者状况研究——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志愿者状况调查[J].青年研究, 2001, 6

[3].谭建光.深圳青年志愿者的个案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1, 11

[4].刘珊, 风笑天.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类型及问题[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2

篇8: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务情况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您好,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看法,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本问卷的填写采取不记名形式,对于您填写的任何资料,我们都将为您保密,敬请认真详实填写。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问卷内容

您是否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B)A:是B:否

卷一

1、你参加志愿活动的频率为:每学期(A)次

A、1B、2C、3D、更多

2、您认为您参加的志愿活动频率(Ba)

A、偏大B、偏小(原因是:a没时间b没兴趣c参加多

和少没区别缺乏激励)C、正好

3、您认为参加志愿活动最主要是因为:(A)

A、爱好习惯,具备志愿精神B、学校要求

C、社会求职要求

4、您是否关注过学校社会的志愿服务激励政策:A

A、是B、否

如果是,您觉得对于去西部就业的大学生,该政策如何:(C)

A、很好(好在哪里:)

B、有好处但不多

C、有待改进

D、没什么想法

5、假设取消相关激励政策和强制政策,您是否愿意参与志愿活动?

A

A、是B、否

如果您选择是,那么您最大的动力在于:

A、实现自我价值,实践志愿服务精神

B、获得人生经验

C、其他()

6、您认为大学生应该大量从事志愿服务活动吗?B

A、应该B、不应该(原因:学业为重)

C、无所谓

7、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时,是否了解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

A、是B、否

8、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B

A、学分B、工作实践经验C、实现自我价值

D、其他()

9、是什么原因使您没有参加志愿服务活动(G)

A、对服务活动的内容没有兴趣

B、没有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

C、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浪费时间

D、付出却没有得到报酬

E、我的权益得不到报酬

F、时间上安排不过来

G、觉得很多都过于形式主义

10、您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动机是什么(BF)

A、认识更多的人,提供社交能力

B、可以获得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增长才干

C、收获帮助别人时的快乐和满足感

D、可以让以后的简历内容更加充实

E、可以活动社会实践学分或在综合测评上有加分

F、希望挖掘自身潜能,了解自己的长处

G、响应组织单位的号召

H、消磨空闲时间

I、热心公益事业

J、其他

11、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得知有关志愿服务活动的(A、学校的志愿组织B、大型志愿者网站

D)

C、有关活动的宣传海报D、通过同学、朋友或老师等得知E、其他

12、您认为志愿者服务需不需要有专业知识或能力(B)

A、必须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能力B、不必有专业知识但要

进行一定的培训

C、不必有专业知识也不用培训D、不清楚

13、您周围的志愿者大都持怎样的态度?(B)

A、积极,会主动留言这方面的信息B、有机会才参与

C、想做,但没有机会D、做不做都无所谓E、厌烦、厌倦

14、您认为当一名志愿者,最应该具备哪些素质?(D)

A、专业知识完备,可胜任工作B、交流能力好

C、应变、处理能力强D、甘于奉献精神

15、你认为大家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原因是什么?(E)

A、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B、学校德育的规定

C、对找工作有好处D、活动一定的物质补贴

E、锻炼自己,提高自我能力F、消磨空闲时间

G、使人生更有意义,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寻找精神愉悦和快乐

16、您愿意参加哪方面的志愿服务?(BDFG)

A、社区服务B、灾难服务C、秩序维持

D、助老扶幼E、服务活动或大赛F、下乡支教G、扶贫建设H、公益环保

17、您认为大家不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原因是什么?(A)

A、想去,但自己的时间不多,怕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B、对志愿活动完全没有兴趣,认为志愿者活动只是单纯地付出,一点收获都没有

C、报名参加但未入选

D、还没有碰到感兴趣的项目

E、缺乏对志愿者的专项法律、法规保障,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了解

卷二

简答题

1、您未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最终原因是什么?

从来没有了解到有志愿者活动,学校志愿者服务总队宣传不到位,学校志愿者活动都是队员参与。

2、您认为学校的志愿服务政策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2、作为一位大学生,您是否认为您有义务去志愿服务?

义务和权力是等同的。

篇9: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A 男B女

2、你所在的年级

A 大一B 大二C 大三D 大四

3、你的政治面貌

A 群众B 党员C 团员

4、你的专业

A 文科B 理工C 农林D 其他

5、你是否参加过志愿者活动

A 有B 没有(跳至10题)

6、你参加过哪些志愿者活动(多选)A 社区服务、扶残敬老志愿者服务

B.义务支教志愿者服务

C.各种赛事、大会志愿者服务

D 校内青协活动

E 扶贫

F 无偿献血

G 其他

7、你参加志愿者活动的频率

A 一周B 一个月

C 三个月

D 半年

E 一年或以上

8、您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志愿服务的信息的?(可多选)

A 社会志愿服务机构

B 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社团

C 朋友、同学及其他志愿者

D 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

*

9.您一般利用什么时间参加志愿服务?(可多选)*

A 双休日

B 课余时间

C 节假日(包括寒暑假)

D 只要需要,任何时间都可以

E 其它

10、你至今未参加过志愿者活动的原因(可多选)

A 工作学习忙,没有时间

B 不了解志愿者活动

C 认为浪费时间,没有必要

D 没有考虑过做志愿者

E 其他

11、你如何对待志愿者活动的态度

A 积极

B 无所谓

C 厌烦

12、在课余时间,如果选择参加兼职和志愿者活动的机会平等的情况下,你的态度是

A 做兼职赚钱

B 做志愿者

C 两者兼顾

13、对于志愿服务期间的补贴,您同意下列哪种看法?*

A 不需要任何补偿

B 只报销与志愿行为相关的开支

C 报销的基础上,有适当的奖励

D 报销费用、有适当奖励,且在个人经济困难或支出较大时有一定的报酬

E 说不清

14、如果志愿服务期间有适当的补贴,对你参与活动的态度的影响

A 提高个人积极性

B 无所谓,保持以往的态度

15、你认为参加志愿者活动对于自己的影响(可多选)

A 了解社会,拓展视野

B 拓展人际关系

C 提高交际、处事等综合能力

D 学以致用

篇10: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态度,把握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意向,帮助我们开展志愿活动提供有力支持。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如实填写这份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填答要求:

1、填答时请认真阅读问卷题目,并按题目要求进行填写和选择。

2、问卷中的选择题若未特别注明,均为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您在您所选的答案题号上打“√”。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是:

(1)男 (2)女

2、您的.年龄:__周岁

3、您的年级:

(1)大一 (2)大二 (3)大三 (4)大四

二、对志愿服务的看法:

1、您是否喜欢志愿者服务活动:【了解其是否喜欢志愿活动】

(1)很喜欢 (2)喜欢(3)一般 (4)不喜欢(5)很不喜欢

2、您以前是否有参加过志愿者服务工作?【了解其是否有志愿服务的经验】

(1)有,参加过很多次 (2)有,参加过一两次

(3)没有,但有参加的意愿 (4)没有,一点也不想参加

3、您愿意参加哪方面的志愿服务:(限选三项)【了解其倾向的志愿服务项目】

(1)社区服务 (2)灾难救助

(3)秩序维持 (4)助老扶幼

(5)服务活动或大赛 (6)下乡支教

(7)扶贫建设 (8)公益环保

(9)其他____

4、您对参加志愿服务的态度是:【了解其参加志愿服务的意向】

(1)积极,会主动留意这方面的信息

(2)有机会才参与

(3)想做但没有机会

(4)做不做都无所谓

(5)麻烦,厌烦

5、如果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您希望是下列哪种方式:【了解其倾向的志愿服务方式】

(1)集中一段时间参加

(2)时间分散但比较有连续性的参加

(3)两种都有

6、您希望每次参加志愿服务的服务时间是【了解其参加志愿服务的服务时间】

(1)2小时以下 (2)2-4小时

(3)5-8小时(4)8小时以上

(5)不固定

7、您想利用什么时间参加志愿服务【了解其愿意参加志愿活动的时间】

(1)双休日 (2)课余时间

(3)节假日(包括寒暑假) (4)只要需要、什么时间都行

(5)其他____

8、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最期望获得【了解其参加志愿服务的期望】

(1)政府部门给予的证书或称号

(2)学校的德育评分奖励

(3)亲友、社会的支持鼓励

(4)新闻媒体的宣传

(5)服务对象的衷心感谢

篇11: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价值研究

1.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个人价值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是由团中央发起并在全国高校中广泛开展的以倡导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 志愿无偿地参与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 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学会包容和接纳, 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时培养了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道德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 为未来人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有利于缩短大学生社会化进程。

社会化是个人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学习获得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知识、技能、习惯、价值观、态度、理想和行为模式, 成为具有独特人格的社会成员并履行其社会职责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N·鲍尔指出:“学生除了要在学校学习一系列课程外, 还要意识到, 他们是社会的参与者”。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公益性和志愿性的社会服务, 是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志愿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与帮助的活动方式。高校青年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主要活动场所都在校外, 能够让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国情, 了解社会, 增加与不同层次不同身份人群的交流, 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发展其社会性。在此种社会交往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和对活动的整体把握能力不断提高, 同时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和对弱势群体的了解, 增强了社会主人翁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志愿者行动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有意或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可, 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2)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

大学生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以及个人所具有的专业特长, 在服务社会的活动中为人们提供专业技能服务。如医科学生为社区居民进行常规体检, 开展医疗与卫生、保健与康复等方面的服务;理工科学生为社区居民维修保养家用电器等方面的服务;另外, 通过法律宣传、文化科技、卫生服务等行动, 将国家政策传达给社会公众, 同时开展与大学生专业知识相联系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等, 这些志愿者活动都体现了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知识化、专业化的特色。大学生志愿者在这种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 激发了他们对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兴趣与爱好, 有利于检验和巩固专业理论知识, 发现不足, 有针对性的弥补自身知识技能的缺陷, 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同时, 这些活动提高了他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掌握的专业技能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 有利于满足大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

现在, 不少人把青年志愿者行动仅仅看作学雷锋做好事, 把大学生志愿行动看成单方面的给予, 不尊重志愿者的动机、劳动和价值等。而事实上,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正如于海和李亚平在《第三城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文选》所说的, “志愿者付出额外的时间, 并不期望经济回报, 其植根于道德的义理之中, 他们也获得了神圣的自我形象和人格、以及某种有能力改变的浪漫抱负”, 因此, 他们需要获得来自政府、公众、企业等多方面的认可和支持。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 “志愿者”具有很高的社会评价, 义务工作的价值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政府大力投资志愿组织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企业为在社会上塑造良好的公益形象而积极资助公益事业, 非志愿机构为人们参与义务工作提供机会、培训和嘉奖, 从而形成了政府、志愿机构和企业相互协调、互相补充的社会服务体系。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迫切渴望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提升自身价值、赢得社会尊重、获得荣誉、愉悦身心、挖掘自身潜力、获得自身满足。大学生志愿者热衷公益事业, 关心社会弱势群体, 在公众对他们进行首肯的同时, 也使他们获得了价值认同和精神满足。志愿服务的过程既是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的实践过程, 也是传播与人为善、服务社会理念, 并通过实际体验, 磨练性格和升华心灵的过程, 大学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过上了有意义的集体生活, 从而获得了高级情感满足。

(4)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

如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 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 它的负面效应也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 在注重竞争、效率、利益的时期, 我们同样要注重公平、道义和爱心, 需要道德准则的规范, 需要人与社会的协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大环境对高校德育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 信息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体以快速而新颖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接受商品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思想, 单一化的高校德育模式不再能适应新的社会现实。同时, 当代大学生处于开放的现代社会, 有个性追求, 情感强烈、生动而富有活力, 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如果还习惯于灌输说教的老一套, 就必然不能使我们的道德教育产生预期的效应, 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主体意识较强, 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自我教育的良好基础。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根据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在活动中大学生体验道德交往、积累道德经验、激发道德情感、陶冶道德情操, 提高了道德认识、判断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志愿者走出校园, 投身社会实践, 必将使高校德育从“封闭的校园”走向“开放的社会”, 教育对象的大学生由客体变为主体, 教育过程由单向变为双向, 教育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 从而拓展了高校德育的育人空间, 为高校德育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生活气息, 使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成为高校德育的有效载体。在志愿实践活动中, 学生通过奉献自我、服务他人与社会的行动, 充分表达了社会参与的愿望, 并进一步深刻理解自己的责任, 体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和评价, 理解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如托克维尔所说, 对公共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增进不是靠强迫和说教, 而是大众在正确追求个人利益过程中的结果, 它是一种内生动力的外溢结果, 较命令强迫和动员说教更具持久长效性。

2.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社会价值

2005年2月19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党校, 正式向外界全面阐述了“构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理论, 他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友爱, 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 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 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 创造活动得到支持, 创造才能得到发挥, 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 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 社会管理完善, 社会秩序良好,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是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作为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学生, 应当时刻表现出应有的公民道德休养和良好的人格形象,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 就是应有恰当的社会角色表现。我国的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是高校应对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开展起来的, 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弘扬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促进了城乡之间、东西之间、区域之间的共同发展, 完全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 因此, 大学生生志愿者行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英国苏塞克斯大学发转研究所研究员戈登·怀特认为:志愿服务可以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媒介物或 (双向) 传送带, 在一种乐观的场景中, 通过传送民众中各个不同部分的需要和表达他们的利益, 而有利于改善民主政体的运作, 推进国家和社会政治沟通。

(1) 推动城市社区及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江泽民同志高度评价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当代社会主义中国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 是大有希望的事业。高校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工作是传递文明, 传播文明的一种新方式, 大学生志愿者为大型活动提供各种志愿服务。社区是社会的窗口,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走进城市社区, 以社区为依托, 以社区公共服务为主要领域,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发挥高校专业优势,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服务市民的志愿者活动, 例如群众性科普活动、群体性文体活动、普法宣传活动、医疗卫生活动等, 与社区进行文化共建, 运用先进文化有效服务于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需求, 为实现社区“两个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区道德氛围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拓展了大学生作为一个责任群体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空间。另外, 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服务活动, 为农村送去先进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 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这是立足现实, 着眼未来的服务, 通过传授知识、传播文明, 利用服务对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 实现区域经济飞跃和社会全民进步。

(2) 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

在市场经济和生产社会化及生产专业化条件下, 社会竞争较为激烈, 原有社会阶层和群体发生分化, 分化后的阶层、群体之间存在着利益矛盾, 如社会阶层的贫富之间, 社会群体的强弱之间的利益矛盾等, 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不可能照顾到贫穷、弱势群体的方方面面, 如果这些人长期在物质精神等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安慰和救助, 就会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加剧了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人际关系紧张, 从而引发某些社会问题, 影响社会的稳定。大学生志愿活动具有建立社会合作与互助, 促进社会团结与友爱, 促进社会交流与进步, 促进社会和谐, 改善社会公共服务, 推动社会服务多元化等作用。大学生志愿者为弱势群体服务, 定期到社区的敬老院和福利院看望、慰问、照顾孤寡老人, 残疾人, 为他们送去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志愿者的付出和努力, 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弥补了政府在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方面的不足, 防范了某些社会问题的发生和恶化, 维护了社会稳定, 发展了社会公德, 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围, 从而促进了社会和谐。

频频发生的自然灾害表明, 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随意破坏, 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 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直接影响。1993年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必须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的支持与参与。公众、团体和组织的参与程度, 将决定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进程”。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一直是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重要领域, 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植树造林、环保调查、水污染整治、清理白色垃圾、保护动物栖息地等行动, 利用摄影展览、主题讲座和文化晚会等形式, 动员广大青年和社会各界力量投身环境保护, 倡导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调动了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3. 扩大宣传, 促进发展, 实现价值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作为一项社会性的事业, 志愿服务的开展始终离不开宣传。就高校来说, 要特别注重做好志愿服务的宣传工作, 学校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 侧重不同的主题, 确定相应的宣传重点, 通过杂志、广播电视, 互联网、广告牌、专题讲座、橱窗等各种宣传阵地, 通过发布权威信息、宣传品牌项目、树立优秀典型等宣传方式, 通过自我教育、课堂教育、社会公益教育等多种途径, 加强舆论宣传和典型表彰, 加大志愿者服务的公益性宣传力度, 积极培育志愿文化, 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 使志愿服务的理念深入人心, 让全体大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心支持志愿者服务, 为志愿者服务营造一个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和社会环境。社会的认可、公众的赞誉满足了个体对自我的肯定, 让志愿者获得更高的认同感, 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大学生参加到志愿者行动中来, 使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始终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倡导的期待理论所指出:人们在预期他们的行为将会有助于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 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已达到目标。只有社会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社会作用, 尽最大努力呵护和支持正在兴起的大学生志愿者行动,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才能蓬勃发展, 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价值才能充分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春宏, 王兴珍.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文化内涵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8, (2)

[2]于海, 李亚平.第三城的兴起—西方志愿工作及志愿组织理论文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36.

[4]托克维尔, 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馆, 1988.

篇12: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请问你是否有创业的想法()

A.有B.没有

4.您对对待创业的态度()

A. 支持B.量力而行C.反对D.无所谓

5.您觉得大学生创业的目的是()

A.积累经验B.获得财富C.缓解就业压力D.自我价值的实现

6.您觉得您毕业后创业的几率()

A.非常大B.有可能C.很小D.完全不可能

7.如果您能创业您希望选择什么行业()

A.与专业有关B.感兴趣C.认为有前景的D.热门行业E.小成本

8.您认为什么外部因素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创业()

A.学校B.家庭C.朋友D.社会

9.对于大学生而言,您认为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有()

A.创业资金B.创业知识和经验C.创业技能D.创业团队E.家庭社会F.政策支持力度

10.您认为大学生创业应具备什么素质和能力()(多选)

A.自身的能力B.良好的沟通能力C.组织能力D.心里因素 E.适应能力F.专业知识背景

11.您对学校里关于创业方面的和培训关注吗()

A.非常关注B.有时关注C.不怎么关注D.一点也不关注

12.您了解以下哪些学校提供的创业平台()

A.创业街B.创业大赛C.创业班D.创业基地E.其他

篇13:关于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择业就业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

为了更好地为大学生就业服务,我们正在进行一项有关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调查。你所填写的任何资料,我们将为您保密。您在此问卷上所做的调查,不会对您产生任何不利影响,所以请您不必有任何顾虑。大约占用您5分钟的时间,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性别学校学院(专业)学历

1.步入大学,请问您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有无规划?()

A.很认真地规划B.有一些简单规划C.不知怎样规划D.没做过

2.您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持何种态度?()

A.乐观B.一般C.悲观D.比较焦虑E.不知道

3.如果您还未签约,您毕业后更倾向于?()

A.考研B.考公务员C.自主创业D.留校E.其他

4.您认为用人单位最看重大学生的哪些素质?()(限选三项)

A.专业知识B.学校名气C.学习成绩D.社会实践经验E.工作交际能力F.品德、特长爱好G.身高、相貌

5.您觉得自己在就业求职的过程中,最具竞争实力的方面是()

A.学习成绩B.专业技能C.实习经历D.考试证书/技能认证

6.请问您在择业时优先考虑的因素是()(限选三项)

A.社会地位B.专业对口C.发展机会D.工作地点

E.薪酬待遇F.为社会发展做贡献G.实现个人理想和价值H.其他

7.毕业时您更倾向于在什么地区就业?

A.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B.中部内陆地区C.西部边远地区D.视情况而定

8.请问在求职单位取向方面,您更倾向哪些性质的单位?

A.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B.合资与外资企业C.民营企业D.其他

10.您对求职薪酬的要求是(试用期后的月工资):

A.1000元以下B.1000-2000元C.2000-3000元D.3000-4000元E.4000元以上

11.您对本次校园招聘会的满意程度如何?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

12.您最希望得到学校哪些方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限选三项)

A.职业生涯规划与职后发展指导B.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解读

C.个性化的就业心理辅导D.收集和整理社会上有关人才需求的信息E.简历制作、求知礼仪和面试技巧F.其他

篇14:关于大学生军训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是工程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为了了解大学生军训课程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工作的影响情况,同时进一步提高和改进大学生军训课程,特做此次调查,希望得到您的支持与协助。

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调查,所有回答只用于统计分析,您只需根据实际情况,在您认为合适的地方打“√”,或在______填写您认为合适的答案。您的所有回答我们会替您保密,请您放心填写,耽误您宝贵的时间,我们深表歉意。

您的性别:_____专业:___________

1、作为大学的第一课,你是否喜欢军训?

A喜欢B不喜欢

2、你觉得大学军训严格吗?

A严格B一般C不严格

3、你觉得军训对自己学习有帮助吗?

A有帮助B没有帮助

4、你对大学生军训目的的理解?

A,锻炼身体B,提高能力和素质C旅游D 没有目的5、你对大学生军训生活的评价?

A丰富多彩B暗淡无光C黑暗无光

6、你觉得大学生军训多长时间比较合适?

A一个月B半个月C十天D一个星期

7、你对军训中应该增加哪些活动?(多选项)

A个人个性平台B拳脚训练C才艺表演D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觉得大学生军训是否有利于形成班级凝聚力?

A是B不是

9、你对军训中教官的评价为?

A非常满意B满意C中立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

10、你觉得军训中你收获了哪些?(多项选择)

A增强了体质B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C学到了军事技能

D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作风E没有意义

11、你觉得大学军训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篇15:关于数学预学单的问卷调查

关键词:预学单

一、研究背景

预学单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情况而设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方案,与学案相比,预学单强调“预”,即设计的学情出发点是学生新课之前的自主学习; 与教学案相比,预学单也强调“预”,即不包括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后作业的内容.

在“预学,合作,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下,预学单被认为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有效桥梁,但预学单是否会成为学生作业中的另一个负担?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必要设计预学单? 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笔者希望通过抽样研究工作,分析出预学单对于高中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二、研究过程

为了了解学生对于预学单的习得感受,笔者选取高一两个班级和高二两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其结果如下:

注: 1为自己看书预学; 2为结合预学单预学; 3为了解相关资料; 4为完成练习题

注: 1为基本上一致,就是当堂内容; 2为本质上一致,但是综合了其他知识; 3为不是十分契合,但是有本节内容涉及; 4为不一致,基本上没用到预学知识

注: 1为很灵活,很难下手; 2为较灵活,花点时间还是能作出来; 3为比较常规,看过书后做起来很顺; 4为很简单,一看就知道结果

注: 1为很灵活,很难下手; 2为较灵活,花点时间还是能作出来; 3为比较常规,看过书后做起来很顺; 4为很简单,一看就知道结果

注: 1为很灵活,很难下手; 2为较灵活,花点时间还是能作出来; 3为比较常规,看过书后做起来很顺; 4为很简单,一看就知道结果.

三、研究结果分析

( 一) 预学单为学生的新知学习进行了有效铺垫

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预学单对自己最大的帮助是“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使得听课更有重点”,说明通过预学单,学生对课堂的知识大体框架有所了解,同时,也能发现自己在学习新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 二) 预学单对学生数学学习情感起到了正面影响

学生普遍比较认同结合预学单预学的方式,而预学单完成的时间也大都在20分钟左右,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时间内完成. 高一,高二年级的同学对预学单的功能认识有一定差异,高一同学对预学单的功能认同更为多元化,不仅认为预学单能帮助自己确定新课学习的重点,更能自行掌握基础知识,也能提升师生交流的效率,而高二同学则大多觉得预学单能有效帮助自己找到新课的难点,提高听课的效率. 不同能力层的同学对于预学单的认同度差别不大,但是数学能力较强的同学比数学能力较弱的同学对于预学单的功能认同更有多元化趋势.

( 三) 预学单对学生数学学习行为改进起到积极作用

调查发现,教师通过预学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在课前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习惯,给予了学生释放自己独特思维的时间与空间; 同时,有了预学单作为铺垫,课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频率和效率都比传统课堂明显提高. 学生在给预学单意见的部分,比较多的同学提的是“增加提问的区域”,说明学生在经历自主预学后,质疑的意识增强.

调查还发现,预学单的使用提升了学生课堂交流的效率. 由于使用了预学单作为思考和记录的载体,学生在进行生生交流时能迅速的找到共鸣与分歧,对交流问题的关注度迅速提升; 同时,由于预学单作为学生预学成果的报告,也能为老师如实反映学生在预学过程中的难点,能帮助教师更为准确的确定教学的重点,提升了师生交流的效率.

四、研究的启示

1. 预学单的内容设计应紧扣文本

在预学单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教学参考资料》和《课程标准》,从总体把握学习要求及活动建议,厘清双基,即弄清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求; 从细节上,要紧扣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凸显能力目标和主要的思想方法,问题设计应注重知识的本质,进而再拓展与延伸.

2. 预学单的活动设计应凸显多样化特点

预学单的活动设计主要是由学习目标、学习过程、自我检测、学习反思四部分构成,活动设计的多样化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故在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知识,设计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过程,从而更好的让学生投入到预学过程中.

3. 预学单的使用应体现铺垫作用,力争提效

上一篇:《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大纲下一篇:繁忙的后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