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状渐变动画》教学设计

2024-04-23

《形状渐变动画》教学设计(共10篇)

篇1:《形状渐变动画》教学设计

形状渐变动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1、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概念与适用条件;

2、了解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

3、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几何图形渐变动画的制作,掌握形状渐变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两种渐变动画不同点的比较,能够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动画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形状渐变动画的整个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对动画制作的求知欲;通过探究任务,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态度。

[教学重点]1、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2、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

[教学难点]1、形状渐变动画的适用条件;

3、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区别。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是flash动画制作课,是应用于flash软件来制作完成文字渐变动画的课程,在初中flash软件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课设计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并完成flash作品。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微机室多媒体 adobe flash mx professional cs3

相关动画 相关素材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动欣赏flash动画。 2、我们所看到的渐变和上节课学习到的渐变是一样的.么? 3、指导“对学”讨论交流,分析动画中的几个渐变。1. 学生欣赏动画作品。思考“渐变”形成过程 2. “对学”讨论交流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思考动画是如何做出来的?教学过程在很多电影的特技里,经常看到这样形状的变形:一只小鸟变成一只蝴蝶,一条鱼变成一个乌龟等等,具体这个“变”是怎样做出来的呢?

1、“群学”:如何实现“形状渐变”? 2、指导小组讨论 3、出示学习任务一:制作”圆”变“正方形”渐变动画1、小组讨论,归纳渐变要点:渐变动画只需要制作起始关键帧和结束关键帧,创建补间中间部分由flash自动完成。 2、组内展示准备“任务一” 3、优秀小组代表演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进一步理解渐变动画制作的原理和制作方法。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教学过程

1、形状渐变动画的原理:某一个关键帧中的图形形状逐步过渡到另外一个关键帧中的图形形状。 2、演示动画 “太阳”(圆)变 “日”(汉字) 3、帮助学生分析各帧内容,加深理解。 观看动画、组内交流动作渐变与形状渐变的异同进一步明确原理明确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教学过程 任务二:创建图形与文字的形状渐变动画任务三:制作文字渐变动画“滴”变“翠”。指导学生自学、实践教师演示指导学生上机自学探究:制作文字渐变动画(p50至p54页)共10步骤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文字渐变的实际动画制作明确文字渐变动画的制作过程教学过程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并分享给大家 优秀小组学生展示作品其他学生欣赏、评价 展示作品 任务四“蜂”变“莲”、“舞”变“香”。看谁做的又快又好又有新意展示优秀作品教师小结完成 “蜂”变“莲”、“舞”变“香”。 欣赏优秀作品点评 交流、协作分层教学教学过程 分享与交流:优秀小组作品的创作思路和过程简介。介绍作品,评价、鉴赏他人创作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作品创作观。

归纳总结 归纳: 思考与总结动作渐变动画制作要点:(1)在场景的起始和终止关键帧;(2)设置形状补间动画。 再次加深学生对动作渐变动画原理的理解。明确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区别。

篇2:《形状渐变动画》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广州市信息技术教科书《信息技术》初中第二册第4章第5节《形状渐变动画》的内容,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介绍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并对形状渐变动画和动作渐变动画的不同点进行总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了一点调整,其中增加了“文字渐变动画”的制作,并简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绘图工具。“形状渐变动画”是flash动画的最基础的部分,因此,本节课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flash的基本操作,理解关键帧动画的原理,学会制作简单的动作渐变动画。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课前准备自主学习网站,以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课堂任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概念与适用条件;

2、了解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

3、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几何图形渐变动画的制作,掌握形状渐变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2、通过两种渐变动画不同点的比较,能够选择和运用适当的动画制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会形状渐变动画的整个制作过程,激发学生对动画制作的求知欲;通过探究任务,让学生形成积极探究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2、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教学难点]

1、形状渐变动画的适用条件;

2、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区别。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通过对比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的连贯性。教学重点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反复练习来解决,教学难点通过交流讨论、表格归纳来突破。根据初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在导入时选择了较简单和有趣的例子,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于本节课知识是Flash中的最基础的部分,因此,任务的设计注重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并通过设计探究任务和拓展任务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帮助学生归纳总结,通过学习网站提供的操作指南来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制作方法并且完成任务。

六、教学媒体

电脑室、投影机、局域网。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用时

设计目的创设情景 导入课题

首先让同学们欣赏老师制作的flash圣诞贺卡,然后通过分析贺卡中的几个形变动画导出课题。【课件演示01】展示课题“形状渐变动画”。

欣赏作品 积极思考

2分钟

以圣诞题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贺卡中的动画引出课题,激发学生求知欲。

对比分析 温故知新

先介绍Flash中的两种渐变动画【课件演示02】展示渐变动画分类。再回顾动作渐变动画【课件演示03】展示动作渐变动画实例。最后介绍本节课知识点【课件演示04】展示简单几何图形渐变动画实例。

认真听讲 观察实例 学习新知

1分钟

通过对比两个渐变动画,让学生对两种渐变动画有个感性认识,为下面的对比分析做好准备。

讲解分析 突出重点 【课件演示05】展示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教师详细讲解及演示几何图形渐变动画的制作过程。

认真听讲 观察演示

3分钟

通过讲解和演示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和过程,让学生初步学习设置形状渐变的方法。

布置任务 小试牛刀

【课件演示06】任务一:制作一个几何图形的渐变动画。教师布置任务,并指导学生如何使用学习网站,同时展示拓展练习,兼顾先完成任务的同学。

动手实践 积极探究 完成任务

5分钟

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渐变动画的制作,让学生初步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1、演示制作成功的学生作品。

2、指出学生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演示分析原因,指出“形状渐变动画中关键帧上的对象必须是矢量图形”,【课件演示07】展示形状渐变动画的对象。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文字和图片在变形之前要“打散”,使之成为矢量图。

3、请做错的同学把错误的地方改过来。

认真听讲 理清思路 及时修改 强化巩固

5分钟

通过指出一些常见的错误引起学生注意,并通过让学生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对象条件,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让做错的学生及时修改作品,加深他们的理解。

学生探究 完成任务

1、通过圣诞贺卡上面的文字渐变动画,引出文字变形的内容。教师简单分析制作要点,布置任务【课件演示08】展示任务二:制作一个文字渐变的动画,将“圣诞快乐”四个字母逐个变形显示。

2、先让学生上台演示作品。

3、教师表扬学生,并进行小结。

动手实践 积极探究

15分钟

通过文字渐变动画的制作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和将对象分离成为矢量图形的方法,突破难点。

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

1、通过设问“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有哪些不同点”,打开两种动画的源文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再让学生回答。

2、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课件演示09】展示动作渐变动画和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

观察思考 交流讨论 归纳总结 理清思路

6分钟

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交流、讨论,培养他们观察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两种渐变动画的原理及其适用范围的理解,突破难点。

保存作品 自主学习

1、要求学生保存任务二的作品,并上传。

2、鼓励完成任务二的同学尝试探究拓展任务。【课件演示10】展示拓展任务:制作一个由矩形变成三角形的形状渐变动画,并通过形状提示来控制形状变化的效果。

完成任务 积极探究

3分钟

通过鼓励学生实践拓展任务,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态度。

《形状渐变动画》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环节

内容

教师活动

今天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个用Flash制作的一张圣诞贺卡,下面我们边欣赏,边思考下面问题: “圣诞贺卡”动画里面有哪几个动画? 它们是怎么动起来的?

动画中的物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活动

回答:3个动画;一个是圆形变成了正方形,一个是“祝同学们圣诞快乐”这几个字在逐个变化出现,还有一个是苹果变成了雪梨等等;物体的外形在变化。

教师活动

这几个动画中的物体都是形状发生了改变。这一类动画就叫做形状渐变动画。

在flash中,可以建立两种渐变动画,一个是动作渐变动画,一个是形状渐变动画。同学们上节课学过了动作渐变动画。展示课件并说明:象这个小球沿着直线运动的动画就是一个动作渐变动画,如果我们要改变物体的位置、大小、透明度、旋转度的时候,可通过创建动作渐变动画来实现。而这个由圆形变成正方形的动画是一个形状渐变动画,这种动画可以实现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的效果。

学生活动

认真听讲,理解概念,了解渐变动画的分类。

教师活动

引导理解: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讲解: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步骤可概括为“三步法”。第一步,确定起始关键帧的画面。第二步,确定结束关键帧的画面。第三步,通过补间完成动画过程。如果我们要做一个由圆形变成正方形的形状渐变动画,第一步中起始关键帧的画面是什么内容?第一步中结束关键帧的画面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活动

回答:圆形,正方形。

教师活动

讲解:确定了开始和结束的画面之后,再通过在flash窗口的属性面板中选择“形状渐变”来实现由圆形变成正方形的中间变化过程。演示圆形变正方形的动画制作过程,提示形状渐变动画建好后,时间轴面板的背景色由原来的灰色变为淡绿色,并且在起始帧和结束帧之间有一个长长的箭头。

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老师操作,观察时间轴的变化。

教师活动

布置任务一:参考学习网站,制作一个由圆形变成正方形的形状渐变动画。

学生活动

动手实践,通过参考学习网站中的操作指南来完成任务一。

教师活动

演示学生作品并分析:有的同学很快就完成任务了,有的同学总是出错,做不出形变的效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同一帧出现多个对象,导致未能产生渐变效果:如在插入关键帧后没有删除圆形,又画正方形。②使用右键快捷菜单创建渐变动画,时间轴出现虚线,未能产生形状渐变的效果:因为使用右键快捷菜单创建渐变动画时,系统默认的是创建动作渐变动画而不是形状渐变动画。提醒同学在属性面板中创建形状渐变动画。

③不能产生形变:同学们把用绘图工具画好的圆形、正方形转换成元件,这时时间轴出现虚线。问题是:形状渐变动画中关键帧上的对象必须是矢量图形。选中矢量图形的状态是没有方框的(展示课件:选中矢量图形和选中元件时的状态图)。如果出现这个方框应该通过点击“修改”菜单中的“分离”(快捷方式Ctrl+B)把对象“打散”,使之成为矢量图(展示课件:分离元件后的状态图),这时才可以创建形状渐变动画。

学生活动

认真听讲,理清思路,及时修改。

教师活动

布置任务二:制作一个文字渐变的动画,将“圣诞快乐”四个字母逐个变形显示。

提示:一共建立四个关键帧,每一个关键帧上的内容分别是这四个字,然后在这四个字之间分别创建形状渐变动画。再次提醒学生:文字在变形之前要“打散”,快捷方式是Ctrl+B。

学生活动

观察实例,思考制作要点。动手实践,通过参考学习网站中的操作指南完成任务二。

教师活动

提问:下面结合老师演示这两种动画的源文件,思考这节课学习的形状渐变动画和之前学过的动作渐变动画有哪些不同点?

学生活动

细心观察,交流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主要有三方面不同点,1)时间轴的背景颜色;2)适用范围;3)适用的对象

教师活动

展示课件:表格归纳动作渐变动画与形状渐变动画的不同点。

布置拓展任务:通过自学网站内容,尝试完成拓展任务,制作一个由矩形变成三角形的形状渐变动画,并通过形状提示来控制形状变化的效果。

◆教学反思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初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这节课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的:

1、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兴趣。本节课选用了学生感兴趣的圣诞话题导入,通过展示Flash圣诞贺卡来引起学生兴趣,并通过贺卡中的几个形状渐变动画引入课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由于本节课的内容跟前面学过的动作渐变动画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所以对于已经学过动作渐变动画的学生来说并不难,而且也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因此我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进行教学,重难点知识精讲,简单知识让学生自己实践或通过阅读网站提供的资料和课本知识来解决。如学生在学习制作几何图形的形状渐变动画时,由老师讲解和演示主要的制作方法,至于如何使用绘图工具画图则由学生自己完成。

3、提供学习网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次课准备了一个学习网站,网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目标和课堂任务的操作方法,同时还提供了拓展任务的制作方法,一方面可以帮助全体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可以让那些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完成基本任务后继续自主学习难度更高的拓展内容。例如,学生在制作作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需要通过浏览网页中的“操作指南”来完成任务,而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不但能够较快地完成任务,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学网站中的拓展内容来学习更多的知识,从中满足了学习的求知欲和成功感。因此,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主动学习的态度。

4、分层教学,任务驱动。本节课以任务驱动作为贯穿课堂的核心。考虑到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能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我把学习重点分拆为若干个任务,任务的设计分层递进,角度多样。例如,布置的形状渐变动画的任务中,既有几何图形渐变动画,又有文字渐变动画;在设计几何图形渐变动画的任务时,既有基本任务,又有拓展任务。设计这些多角度和递进式的任务,既可以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掌握Flash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篇3:对外汉语形状量词教学初探

本文以汉语量词中的形状量词为研究对象, 在对形状量词的定义和分类进行归纳的基础上, 选取了某些常见且意义相近的形状量词, 并对这些量词进行了区别分析, 以期能为形状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形状量词的界定和分类

(一) 形状量词的界定

汉语形状量词的界定和量词的定名一样, 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争论研究才慢慢得以确立, 后为各专家学者所认同接受, 但针对形状量词下各小类的具体细分至今仍存在分歧, 而且各家有各自的标准和依据, 都存在其合理性。下面就有关形状量词的界定过程, 简单概括如下表:

某种事物因其占有的空间范围而显示出来的特征称为物体的形状特征,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以上几位学者都强调了部分汉语量词具有显示事物外形的语义特征。因此, 在语义上能够体现出这种空间性特征的名量词称之为形状量词。

(二) 形状量词的分类

事物在外形上是千差万别的, 我们基于事物的外形特征对和其搭配的量词进行归纳分类, 提出大致可以将汉语中的形状量词归纳为以下四类:

1. 点状形状量词:仅把物体所占的空间范围定位为一个点, 忽略其在三维上的特征。如:颗、粒、滴、丸等。

2. 线状形状量词:把物体所占空间范围定位为一条“线”, 忽略其在宽度和高度上的特征。如:条、股、根、丝等。

3. 面状形状量词:把物体所占空间范围定位为一个“平面”, 只考虑物体在长度和宽度上的特征, 忽略其在高度上的特征。如:张、片、面等。

4. 体状形状量词:考虑物体在三维, 及长、高、宽上的特征。如:块、团、堆等。

二、部分常见易混的形状量词分析

汉语中存在很多量词意义相近, 这些意义相近的量词在使用过程中既有区别又有交叉, 对外国学生学习量词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由于他们对汉文化了解不够, 汉语知识不足, 母语知识负迁移等诸多因素, 在量词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误用、错用、逃避等各种偏误, 这就要求我们对外汉语教师在量词教学过程中注意对那些常用而且容易引起混用的量词进行细致的讲解, 以帮助外国学生很好地加以区分并正确运用。下面列举几组常见的易混形状量词进行详细阐述。

(一) 常见点状形状量词分析——以颗、粒、枚为例

“颗、粒、枚”都是名量词, 都可以用来修饰那些外形具有“小而圆”特征的物体, 如:一颗水晶、一粒药丸、一枚徽章。由于这三者修饰的物体在外形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共性, 外国留学生学习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混淆,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就其不同点作讲解及区分。

首先, “颗”在三者中是应用范围最广的一个。它称量的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人体的部分器官。如:一颗心/牙齿。

(2) 天体。如:一颗恒星。这两点是量词“粒”和“枚”不具有的。

(3) 弹药。如:一颗炸弹。在这一点上, 它和量词“枚”一样使用。

其次, “粒”则是一个相对口语化的量词, 常与量词“颗”替换使用, 但“粒”比“颗”称量的物体更小, 且更偏向“圆珠形”的物体, 如:一粒大米/大豆。需指出的是, 量词“粒”与“枚”的称量对象不存在交叉。

而“枚”常用于偏正式的书面语中。它称量的物体常具有“细长”或“圆面”的特征, 且没有大小的明确限制, 如:小体积的“勋章”, 大体积的“火箭”。和“粒”不同的是, “枚”要求的是“圆面”, 即它所称量的物体往往是平面的圆形, 这区别于“粒”要求的立体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加以区分。

(二) 常见线状形状量词分析——以条、根为例

量词“条、根”, 常用来计量典型的细长条状物, 如:绳子、鞭子等。而外国学生往往分不清在具体的语句中到底该选择哪一个来修饰那些在外形上类似细长的物体, 这也要求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要注意讲解二者间的不同之处。

首先, “条”强调事物在一维上的延伸性, 有柔软、可弯曲的语义特征, 它可以搭配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称量范围比“根”宽泛, 如:河流、信息等。

而“根”多强调对象在三维上的空间立体性, 有硬度强、不易弯曲变形的语义特征。搭配对象主要有以下三种:

(1) 金属制或木质材料。如:一根棍子/钢筋。

(2) 有根系的植物或人体动物的毛发。如:一根枯草睫毛。

(3) 有一定硬度、圆柱形的条状物。如:一根棍子、一根甘蔗。

(三) 常见面状形状量词分析——以面、片、张为例

“面、片、张”作量词的时候都可以用来计量有一定平面的物体, 但三者之间的区别也是对外汉语教师需要引导留学生注意区别的。

首先, “片”所计量的物体多呈片状, 强调本身平薄的形状, 且物体体积一般不会太大。另外, 量词“片”还可与以下两种情况搭配:

(1) 一些大范围的空间或面积。如:湖水、田野、成群的建筑物等。

(2) 声音、语言、心情、神态、景象等的抽象名词搭配, 数词限用“一”。如“一片”有“完全、全部”的意思。

其次, “面”所计量的物体平面一般比“片”所计量的要大, 而且大多是由这个面来发挥物体的主要功能, 如:一面镜子/旗子/墙/鼓, 使用范围比较狭窄。

而“张”所计量的对象大体有以下几种:

(1) 延展性好, 可张可卷的物体, 大多为纸制或皮制。

(2) 某些表示人或动物脸面的名词。如:一张脸。

(3) 那些在外形上各异, 但都有一个发挥主要功能的平面部件的物体的名词搭配, 如:一张桌子/椅子等。

(四) 常见块状形状量词分析——以块、团为例

“块”与“团”一般用来计量一些立体物体, 如:面疙瘩、泥巴等, 然而二者在搭配对象上同样存在细微区别。

第一, “块”所计量的物体一般棱角分明, 在外形上多呈规则的长方体或立方体, 有长、宽、高三个维度值;它还常用来计量一些片面状的物件, 更体现出口语化的色彩, 如:饼干、手帕等;也可用来计量一些表示占有一定面积或一定空间的事物, 如:田地、店面等。另外, “块”还可计量诸如“心病”等抽象事物。

第二, “团”一般用来计量粘连在一起, 在外形上多呈不规则的物体, 其在长、宽、高上的维度值通常难以确定。也可计量一些色彩、光线、影像、气氛等抽象事物, 这时它泛指事物的全部量, 具有夸张色彩, 数词仅限用“一”, 比如:通红、光芒、和气、糟等。

三、结语

形状量词只是汉语量词中的一小类, 但仅是这一小类的学习就给外国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出现了各种偏误。这就要求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注重细节的讲解和区分, 不单单是指出量词之间的共同点,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找出相近量词间的不同之处, 以便帮助外国学生正确使用量词。由此可知,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量词研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郭敏.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现代汉语形状量词词义考察.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杜艳.现代汉语平面量词的认知研究.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3]孙义山.圆状量词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4]王晓蕾.颗、粒、枚的比较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篇4:《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是黑龙江省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前几节课中学生已经掌握了Flash的工具面板、时间轴、关键帧的创建方法;掌握运用时间轴特效制作动画的方法、创建逐帧动画的方法及影片测试方法。

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几节的学习,学生熟悉Flash软件环境、创建逐帧动画的方法。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中保证学生学习动力和吸引学生注意的关键。

教学重点

形状补间动画的创建方法。

教学难点

“分离”元件的操作。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形状补间动画创建的步骤,学会创建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形任意转变”的动画,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分析形状补间动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励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动画制作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索过程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1.演示作品,引入情境

教师演示形状补间动画作品(三角形变矩形的补间动画),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激发热情,教师引导

(1)讲解形状补间动画定义:

形状间补间动画是Flash中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形状补间动画是补间动画的一种。在改变一个矢量图形的形状、颜色、位置,或一个矢量图变形成为另一个矢量图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形状补间动画。

(2)讲解形状补间动画特点:

在Flash时间轴面板上的一个时间点(关键帧)上绘制一个形状,然后在另一个时间点(关键帧)更改该形状或绘制另一个形状,Flash根据二者之间帧的值或形状来创建动画,从而产生形状变化的效果。在形状补间动画中,只需创建起始和结束两个关键帧,中间帧则由Flash通过计算机自动完成。在创建形状补间动画时,如果需要对组、实例或位图图像应用形状补间,则必须首先将这些元素进行“分离”。

(3)示范创建形状补间动画:

在时间轴面板上动画开始播放的地方创建一个空白关键帧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绘制图形,一般一帧中以一个对象为好,在动画结束处创建或选择一个关键帧并绘制另外的图形,再单击开始帧,在“属性”面板上单击“补间”旁边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形状”,此时,可以看到时间轴上发生了变化,淡绿色背景和简头,一个形状补间动画创建完成。

①在时间轴上创建一个空白关键帧,选取工具面板中的三角形工具,然后在舞台上拖动鼠标画出一个三角形。

②在第25帧插入一个空白关键帧,选择工具面板的矩形工具,在舞台上画一个矩形。

③单击三角形所在的帧(选中第1帧),单击属性面板上“补间”旁边的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形状”选项,如图:

成功建立形状补间动画,按Ctrl+Enter键测试动画效果。

3.兴趣激发:你能让三角形变成圆吗?

4.学生实践: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指导,直至完成作品。

5.学生完成作品后,各小组间比较各自的作品

【教师布置任务一】两个任意形状间的变化。

【教师评价】挑选学生作品,给予积极的评价。

【教师布置任务二】“计算机”变成“Computer”英语单词,深入探索研究。

【学生实践】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尝试一下,对遇到问题进行总结。

教师提问:你们的作品变了吗?为什么没有像之前的那样变化?

【教师引导】教师提示“分离”元件的操作,讲解新知识。在演示中逐步引入“分离”(打散)的概念,指导学生如何对文字进行“分离”操作。

【作品展示,点评交流】教师与学生交流,然后让各小组内推选作品,之后各小组依次展示推荐作品。通过展示交流,加深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6.回顾知识要点,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知识要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内容,教师对本节知识要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对所学内容不断积累与完善,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课后积极练习,将学习的时间延伸课外,创作更多更优秀的作品。

教学反思

篇5:制作形状渐变动画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出自电子工业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一单元第2课。本节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制作图形渐变动画的基本技巧,学习图形渐变动画的制作过程。同学们可以发挥想象力,制作自己喜欢的图形渐变动画。本节是Flash动画中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教材中设置的重点内容,为下节课制作运动渐变的动画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极其基础和重要的。在指导学生学习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本节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图形渐变动画的概念与适用条件;

2、学会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3、掌握形变提示点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简单图形渐变动画的制作,掌握图形渐变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2、掌握为图形渐变动画添加图形提示点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动画在表现主题、表达思想、呈现信息方面的魅力;

2、体验成功制作动画作品的喜悦,增强学习幸福感,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3、学会欣赏大自然,通过动画描绘美丽的大自然。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渐变动画的特点和制作方法;通过添加形状提示点,使图形渐变动画更精确。

难点:.添加形状提示点。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演示讲解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设置 情景引起学生 兴趣)

播放视屏(西游记中孙悟空金箍棒变大变小),如下图:

(二)新知传授

1、画笔工具的使用(变化的云朵)

新建图层,并命名为“云”,用画笔工具在第1帧和第20帧分别画出形状不同的云彩,参考如下:

第1帧

第20帧

2、图形渐变动画(文字的变化)

(1)绘制起始帧——输入“一”,CTRL+B打散为图形(2)绘制结束帧——输入“山”,CTRL+B打散为图形

(3)生成过度状态——右击结束帧之前的任何一帧,选择形状渐变。

3、添加形状提示点(形状提示点的功能:设置精确规则的形状渐变动画。)

给“云”层的云添加形状提示点 添加步骤:

(1)单击开始帧,单击“修改”——“添加提示点”。(2)调整形状提示点到合适位置。

(3)单击结束帧,调整形状提示点到合适位置。(三)自主学习,完成任务

1、椭圆变方,如下图所示:

2、制作笑脸

(四)合作探究,创作实践 综合任务,主题创作

(设计意图: 主题任务结合时事,与时俱进,触动学生内心的思考,让学生学会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方式表达思想主题,交流情感,学以致用,渗透德育和人文内涵。)玉树地震、西南旱灾(3人为一组,小组合作)(五)展示成果,评价交流

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分别从动画创意、使用技术、动画效果等方面给予评价。(六)课堂小结

Flash图形渐变动画的制作原理;图形渐变动画的制作步骤;图形渐变动画的技术要点。

篇6:移动渐变动画教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 移动渐变动画

一、案例主题:

当前,是信息时代,现代信息化教学,有着更鲜明的学科性和时代性,更彰显了其独特的魅力。而信息技术教育课,却往往被忽视,成为游戏课,或者是教师的演示,学生的照搬照做,模仿,不能体现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信息素养的提升,常常看到,多数时候一部分学生急急忙忙的完成了课堂的教学实例,就去玩游戏,老师没有给他们创设拓展的空间和挑战的平台!基于此,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把握教学知识点,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动手实践,二、案例背景:

本节本节课是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是利用FLASH制作移动渐变动画的入门课,课上利用3个例子层层展开移动渐变的移动、淡入淡出、旋转与缩放等功能。从而使学生掌握移动渐变的动画制作方法和原理。

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前面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绘图工具、文字工具、颜料桶等工具的使用要领,能够绘制一些基本图形,制作彩虹文字、中空文字、荧光文字,并且在第二章的前两节学习了逐帧动画、形状渐变动画的制作要领、制作方法,学生头脑中已经建立了图层、元件、帧(关键帧、空白关键帧、普通帧)等概念并会应用。本节后将探究多图层动画、引导层动画、遮罩动画等,都与形状渐变动画、尤其是本节要学习的移动渐变动画密不可分。移动渐变动画是使元件、图形、图像、文本和群组产生动作渐变的动画。本节将这一主题分成3个实例,让学生分析完成,意在分解难点、各个击破,最后达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想,提升信息素养、体验成功喜悦。

三、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关键帧、元件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分析实例理解移动渐变动画的原理,掌握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动画的设计思想和制作时所采用的方法,在创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体验FLASH动画制作的快乐;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新事物,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合作交流,在合作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修养;从视觉角度,引导学生体验多媒体动画的魅力,对学生进行艺术修养方面的熏陶和培养。教学重点:1、2、3、4、移动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 运动补间的设置

帧属性面板各参数的含义 任意变形工具的灵活使用

教学难点:

属性面板参数的设置和作用,不同类型帧、元件的正确应用,中心点对齐的意义,“分离”与“组合”的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FLASH MX版,多媒体教学平台,演示动画,局域网和相关任务材料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自主探究 互助合作 作品点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观看了老师做只的《孙悟空七十二变之——变超女》,今天老师又带来了孙悟空与小车赛跑的动画,请大家观看——《赛跑》,播放动画(这一动画将本节中三个知识点集中于一个动画里,分图层设置的,以便学生分析时隐藏某些图层,显示某一图层,逐一分析动画制作时的原理和要领),好玩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移动渐变动画的制作方法,你会有更多的惊喜和收获哦!

(二)探究学习:

1、出示观察要求:引导学生观察教师自制动画《赛跑》,注意:观察某一图层时,只显示该图层,将其他图层锁住并隐藏。重点观察该图层的时间轴上:有几个帧是什么类型帧?每一帧上是什么内容?(图形、图像、还是文本或元件?是打散的还是组合的?元件的类型有无区别?)每一帧的属性面板上各参数的设置有无变化?(比如:补间、简易、旋转、颜色中的Alpha值)

2、指名回答上述观察所得,为尝试操作扫清障碍

3、尝试练习,6人一小组,小组成员分配一下,分别选择教材30页到34页的例一到例三—《滚动的小球》、《淡入淡出》、《旋转与缩放》,争取每组中都能有两个同学完成同一例子,便于交流制作体会和供其他成员在制作时少走弯路及评价作品。(教师监控并及时个别指导)

4、作品展示,交流制作体会,教师适当点评,给予鼓励 得出小结:

(1)制作移动渐变动画的关键或必要条件是:至少有两个关键帧,在关键帧中包含必要的实体、组合体、文字等,最后设定移动渐变的动画过渡。

(2)移动渐变动画与形状渐变动画的主要区别:形状渐变动画必须对文字、图形等做分离(打散)处理,是物体的变形动画;移动渐变动画必须是组合,是两个不同位置间的移动动画。

(三)拓展演练:

1、从不同选题中任选一个,利用FLASH MX进行设计创作,要求:色彩搭配合理,图形、动画效果美观,用上本节所学相关知识。选题一:制作“不倒翁”,可自制相关图形替代“翁” 选题二:制作“划过天空的流星”(图形)

选题三:制作“魔幻时代”(可用图形或文本—文字)

2、学生独立完成,之后小组成员间可先评价,互相修改,最后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室平台在教师机上让部分学生演示作品,评价。

(四)课堂总结。

四、案例评析: 教后记:

本节学生在探究实践学习中,出现以下问题:

1、学生在移动渐变动画之所过程中常常忘记将绘制的图形、输入的文字转换成类型为“图形”的元件,再导入使用,造成帧格以虚线显示,无法完成动画。

2、课堂上发现有部分学生随意插入帧,或关键帧,使动画失败。

3、在把元件拖入场景时,元件的中心点没有和场景的中心点对齐,在测试影片时出现图片或文字偏离轨道,或其他不规范的动画效果。

4、有的学生在属性面板中的设置项目中常常有遗漏,要一次次修改、补充,影响了动画制作的效率。

5、对图形绘制、及图形、文字的色彩填充,有的同学很随意,不如小球的绘制,不是正圆,用团员工具绘制时没有按住Shift键,使动画很不美观。

6、教师没有强调学生测试影片和及时保存文件、最后导出图像,有的学生很忽视。

7、本节课对洋葱皮工具的了解和应用不够深,有待今后细细体味。

篇7: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为江苏省2007年审查通过的初中信息技术(下册)第8章第3节第2课时的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影片剪辑元件、什么是场景,掌握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方法,能够区分“动作补间”动画与“形状补间”动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动画的技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动画制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画面设计与加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学会与同学相互协同完成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养成正确的审美观。

行为与创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能够区分“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

教学难点:“形状补间”动画与“动作补间”动画的区别,能够较灵活地使用元件与场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类型的动画(“动作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以及综合运用的动画。

学生准备:依据就近与互补原则,每5~6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并推选一名为小组长。

硬件准备:连接因特网的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请同学欣赏一段动画,播放综合运用动作补间与形状补间的动画。

生:欣赏动画。

师:同学们,刚才那个动画好看吗?你们想不想做一个这样的动画呢?

生:好看,想做。

师:那老师请同学们再看几个动画,请同学们思考它们都是什么类型的动画?(老师播放“逐帧”动画及“动作补间”动画)

生:欣赏动画,查看动画源文件。思考问题。

师:请同学们回答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动画?

生:口答,第一个动画是“逐帧”动画,第二个是“动作补间”动画。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在第一个动画源文件中可以看到在每一帧上都有不同的动画效果,所以说它是“逐帧”动画。而另一个动画源文件中,在属性面板中可以知道是“动作补间”动画。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请同学再仔细看属性面板中的“补间”选项,还有另一种补间──“形状”补间,这一种补间动画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精彩的动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利用不同类型的动画引入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动画类型。)

二、自主探究,尝试制作动画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本第16页至第19页的内容,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形状补间”动画?(2)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主要步骤是哪几步?(3)你怎样理解“影片剪辑”与“场景”?

生:学生大声朗读课本,并动手在课本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内容。

师:请同学们来回答一下刚才的问题。

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进行回答相关问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在制作形状补间动画时,关键要把握好开始帧与结束帧的制作,然后在中间的过渡帧中选择“形状补间”动画即可。另外,影片剪辑元件是可以多次放在不同场景中加以运用的。

师:现在同学们能自己先尝试制作一下吗?

学生自主尝试制作动画,边看书上的操作步骤边结合计算机上的软件加以制作。

教师在课堂进行巡视,指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注意发现个别做得优秀的学生。请有代表性的学生加以演示。

师:请几位同学来尝试演示一下你的制作过程好吗?

学生到教师机前来演示动画制作过程,在演示操作的过程中边说边操作,当遇到困难时请其他同学给予帮助。教师适机提醒学生注意关键点,如开始帧与结束帧的制作、属性面板中“形状补间”动画的选择等。

教师对示范操作的学生进行简单小结与补充,特别要强调有关操作解说方面的情况。

(设计意图:由刚才欣赏的动画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及自主探究尝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用语言表述软件的使用过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欣赏动画,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小组合作交流,分解动画制作任务

师:刚才同学们都尝试制作了动画,并且也观看了几位同学的演示操作,但还有部分同学遇到了困难。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将制作“盛开的小花”分解成4个小任务,交个5个小组加以完成。任务1:制作花的茎干。任务2:制作三个花朵的形状。任务3:制作“形状补间”动画。任务4:制作动画的背景。小组合作完成时可以由一位同学提示操作步骤,另一位同学操作,其他几位同学在另外计算机上加以尝试。操作时,注意总结制作要点。

教师依据刚才的自主尝试情况适当调整学生座次,进行分组布置各小组任务。

教师板书各小组任务,并提供每一小组需要制作动画的素材及不同程度的半成品动画。教师将整个动画分解成不同程度的半成品发给每个小组,在半成品的基础上完成各组的任务。

生:分小组进行活动。

师:进行各小组个别辅导。并观察各个小组进展情况。

师: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来操作示范并讲解完成情况。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演示讲解,教师提醒其他各小组认真听讲。

教师强调要点,并讲解规范用语。

师:刚才我们都看了各小组演示的过程,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整地把这个动画做一遍呢?

生:有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完整动画制作。

(设计意图:通过分解任务在半成品基础上完成各自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的方式,互帮互助探究新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成果展示,共同促进

师:请每个小组选一名小组长来汇报你们的成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体会。

生: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认真听讲,共同学习。

根据每组发言情况,教师给予必要的补充和讲解。

师:现在在小组与小组间、同学与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生: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各小组的展示与交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8:肋片的形状和尺寸优化设计

现今各类形状的肋片及肋片管已经广泛使用在各类传热设备里,比如中央空调,工业空调等。肋片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可以强化传热,减少设备占用空间;二是间接快速创造人或设备所需的环境。为了对肋片有更深入的研究,本文将着重对肋片的工作原理以及最佳形状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肋片设计。

1 肋片对流传热原理

1.1 对流原理

由肋片对流换热速率方程φ=h A∆t可见,要增强对流传热量,可以通过增加温差、增强表面传热系数以及增加换热面积三种方法实现。对肋片来说,用于传热时肋管内外温差已经定死;对于对流传热系数,受到肋管,流体,以及周围环境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定性;因此我们考虑的主要还是通过改变肋片的表面积从而强化传热。

1.2 有肋管道与无肋管道传热比较

对于无肋管道,传热系数[1]为:

对有肋管道,即在A处加一等截面矩形肋片,于是有肋面积大于无肋,即增加肋片后对流热阻远远小于原热阻。此时传热系数:

式中:λη为肋壁效率,近似等于肋片效率,λη最佳=0.6~0.65;β为肋化系数,2β=F/A。

在实际上,肋片一般都很薄。所以β一般大于2。所以;所以K有肋>K无肋,加肋后的管道传热大于无肋管道。

2 通过等截面直肋的导热量

2.1 肋片的形状和尺寸

工程上常用的肋片如图1所示。为了说明肋片形状和尺寸对强化传热的影响,必须弄清楚肋片传热过程。

现以等截面肋片传热为例,左边端点温度为t0大于右端流体温度t∞,这里有一项假设,因为肋片很薄,我们假设整块肋片里的温度是相等的,即假设肋片截面温度处处为t,此时肋片存在关系t0>t>t∞,热量Q从最左端导入,一边向右传递,一边由肋片向上向下发散热量。如图2a所示,进入肋片的总热量为各个面向外的热量的和Q=Q1+Q2+Q3[2],同时越向右端传递,向外散出的热量就越少,即满足关系式:Q1>Q2>Q3

为了节省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保证肋片每个截面内都发挥最大的导热效果(单位截面上热传导率始终保持最大值)。那就需要随着可传递热量的减少,截面面积也相应减小。所以截面形状逐渐变化的“变截面”肋片比等截面形状肋片更为合理。这样便充分发挥了截面导热能力节省了材料,减轻了重量,同时还去掉了不必要的导热热阻。

变截面肋片比等截面好,在多种类形的变截面中,到底哪一种形状最好呢?从传热分析知,在同样条件下(根厚、肋高、肋宽都相等情况下),哪一个与流体接触的表面积最大,换热量就最多。选用肋片,就选用表面积最大的那种类形。在忽略肋端换热量情况下,只要比较它们的侧表面积。它等于反映形状特征的线长H与宽度l的乘积。因此只要比较反映形状特征的线长即可。

从图2b可以看出,弧段1=弧段3>弧段2,相应他们的面积与弧段有相同大小关系,所以换热量也满足关系Q1=Q3>Q2,但比起弧段1,弧段3体积小的多,也就材料省的多,所以弧段3类型的肋片强化传热效果最好。但考虑到工艺上制造的困难,一般企业会采用弧段2的肋片。

2.2 肋片或肋管强化传热的设计

对于肋片和肋管形状和尺寸的设计,在上文已经提到过关于肋片的最佳设计,即始端δ大,终端δ小,中间以弧段3过渡,如图3a。

此种设计理论上可以最大程度上提高材料利用率,强化传热。对于肋管,其原理上与肋片基本相同。但是这样的设计有一项缺点,就是增加了肋片占用的空间[3]。

在工程中,相对两片肋片的长度和2H往往大于肋管的直径d,占用设备里的空间,减少了肋管束的数量,降低传热效率。因此采用肋片弯曲的肋管,如图3b所示,此种布置可以减小肋片所占用的空间,同时不影响肋片与流体的接触面积,这样一来就可以布置更多了管束,强化传热。

3 结论

本文对肋片和肋管的强化传热进行研究,通过改变肋片的形状和尺寸以达到强化传热的作用。本文首先通过比对有肋管道与无肋管道的比较,总结出有肋管道具有强化传热的作用,接着对肋片对流传热原理进行追根究底的探索,计算出肋片的散热公式,进而分析出肋片强化传热的条件;接着分析肋片上各点散热能力的变化,提出肋片具有最佳尺寸,通过改变肋片尺寸和形状,从而节省了空间与材料,但传热能力始终不变。最后给出了最理想的肋片形状,作为实际工程应用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2]范治新.工程传热原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

篇9:形状补间动画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学生,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和制作方法。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正逐渐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因此,教师要以学习的问题作为出发点,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序列,通过“设疑导入-情景激趣-小试牛刀-解决疑问-深入创新-作品展示-教师总结”几个环节,设计在内容上有适当难度梯度的实例,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下学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使用工具箱中的工具绘制图形。2.能制作出形状补间动画。

过程与方法:学会总结与归纳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原理、步骤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运用信息技术创造作品的乐趣。2.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形状补间动画。

教学难点:创作形状补间动画。

三、教学过程

复习:

教师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演示复习Flash逐帧动画的原理与制作方法,即在时间轴的每一格插入关键帧,分别绘制不同的内容,使其连续播放而成动画。

学生边看教师演示,边回忆逐帧动画的原理与制作方法,为本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学生刚刚接触Flash软件,在还没有入门的情况下,遗忘相对较快,又因为信息技术一周两堂课,相对时间间隔较长。通过简单的复习,让学生迅速回忆起学过的知识点,进入学习状态。

新课:

1.设疑导入:给出任务,引入新课

师:下面有一个弹球动画(如图1),请同学们思考这个弹球动画是如何完成的。

一位学生回答操作步骤。教师根据回答演示,其他学生边听边观察和思考。

师:用上堂课学习的方法(即逐帧动画)完成弹球效果,步骤多,且都是机械的重复(如图2),造成了时间与精力的大量浪费。有没有新的方法?

[设计意图]:基于上堂课的知识,学生很容易想到用逐帧动画完成“弹球”效果。但随后,师生发现这种做法相当不科学,从而形成认知冲突,学生的求知欲很自然地被激发出来了。“弹球动画”这一导入设计正是为了激发学生求知欲,以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中学习新知识。

2.情景激趣:Flash里的魔术箱

教师以进行“圆变正方形”(如图3)为例进行新知识的讲解。边讲解边演示方法与步骤,并强调:在绘制某个形状时,它的颜色有两个部分——外部线条称为“笔触颜色”,它描绘形状的轮廓;形状内部的着色称为“填充颜色”。在绘制图形之前,通常要先设置“笔触颜色”和“填充颜色”。

学生边听讲边思考,尝试总结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直接利用工具箱中的工具就能绘制圆与矩形。用简单的图形,突出“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这一重点,从而让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形状补间动画原理与方法的总结归纳上。

3.小试牛刀:制作五角星变成五边形的形状动画

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五角星变成五边形(如图4)形状补间动画,在实践中进一步尝试总结形状补间动画制作原理与步骤。

教师在班内巡视,用鼓励、表扬等手段,引导学生完成五角星与五边形的绘制,进而完成动画。

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归纳出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与制作方法。以学生回答为主,教师归纳为辅。

[设计意图]:由于工具箱里没有直接可以绘制五角星与五边形的工具,需要对工具箱中“多角星工具”进行属性设置,才能正确绘制出五角星与五边形。实例在难度上的层次递进,可以使学生面对适度困难,“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

4.解决疑问:利用新知识完成“弹球”动画

学生自主探究,用形状补间完成“弹球”效果动画。教师在班内巡视,帮助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趁热打铁,在学生学会了形状补间动画的原理与制作方法以后,完成课堂开始时教师用以“设疑导入”的弹球动画。该实例的难点在于要将多段形状补间动画首尾相连。实例的设计体现了教学内容呈现的循序渐进原理。

5.深入创新:魔术师的“变脸秀”

学生自主探究,完成变脸秀。学生发挥想象,可以是笑脸变哭脸,也可以是狮子变老虎(如图5)。教师在班内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设计意图]: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变脸秀”这一情境,诱导能力较高的学生创新,绘制生活中的变化。学生已经对方法与原理有了充分的理解,因此教师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

6.作品展示,师生互评

教师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分别从动画创意、使用技术、动画效果等展开师生互评。

7.教师总结,知识延伸

教师总结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与制作方法。

师:可以为你的变脸秀加上背景(如电视机)吗?你认为电视机背景应该和形状渐变放在同一个图层吗?(知识延伸1:多个图层。)

师:Flash远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聪明”。当形状补间的首尾关键帧的图形差异较大时,渐变结果会显得乱七八糟,这时,“形状提示”功能会大大改善这一情况。(知识延伸2:形状提示。)

四、教学反思

人的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活动的需要和动力应当是首要的。为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我在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时,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以问题作为出发点。教师通过设置“学生急于解决,但利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却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并产生迫切的学习需求,掌握教学重点就很容易。

2.面对适度困难。实例的设计并不是水平的,而要有一定难度梯度。这样,学生的思维兴趣将始终保持在最佳的状态。到最后创作“变脸秀”时,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教学难点很顺利被突破。

3.向学习的结果学习。利用“作品展示,师生互评”环节,及时了解教学效果的信息。对做得慢和快的学生给以不同的下一步学习目标。

篇10:“形状补间动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动画制作》对初二的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本课主要学习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比较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形状补间动画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其中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及“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以下将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1、FLASH的认知方面

初二绝大部分学生是刚刚接触FLASH内容,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FLASH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该软件的窗口、面板、工具、图层等基础知识有一些初步认识,但是对FLASH软件还不能较全面的掌握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2、信息能力方面

我校初中生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参加过了信息技术竞赛,而有的却是刚接触计算机;实验班和平行班的设置使得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异加大,就这些的现状,对教师的教学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形状补间动画制作,针对实际情况,具体将以3个任务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首任务——基本任务:圆变矩形再变五角星;次任务——分组任务:第一组:文字变文字,第二组:文字变图片,第三组图片变文字,第四组:图片变图片;提高任务——综合任务:制作FLASH动画卡片。三个任务的设计切合学生的学习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浅入深,层层提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入新的知识点,用各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将知识点传授给学生,最后突破难点,完成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想与策略

本课的教材中给了一副动画卡片“盛开的小花”的详细制作过程。但实际教学中还是应该遵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思路,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节课我个人的思考是: 设计思想

围绕教材设计基本任务,并适当加以延伸,而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设计拓展任务;让所有学生各有所得,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教学策略

采用有趣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力,让学生总有一种想尝试的感觉,不怕学生出问题,遇到困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方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困难,若解决不了,可以发挥组内“学习带头人”的作用(按照教师开学时设定的小组),全组中无论是组长还是组内其他成员,只要完成任务的同学都可以充当“学习带头人”,帮助后进的同学完成任务;若依旧无法解决的问题,在必要时教师设置排疑解难;让学生在尝试中去探索,在探索中获取知识,同时获得能力,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与实践操作,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了解“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而且还要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作用、充分利用本组“学习带头人”的作用,互相帮助,以优扶弱,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互助的精神;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辅导的压力。我想作为教师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点,更重要的是锻炼学生的能力,要“舍得”让学生去碰壁,让他们在碰壁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努力探究问题解决的方法,这样才能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掌握其制作方法;

2、掌握将位图转换为矢量图的操作方法,了解位图在形状补间动画中为何要矢量化;

3、认识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任务驱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掌握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

通过利用所学知识制作FLASH动画卡片,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互助精神。教学重难点

重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掌握位图矢量化方法

难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方法;形状补间动画与动画补间动画的区别;了解图片矢量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分析

一、教学方法:引导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师生互动

二、教学手段

1、任务素材、多媒体教学网络、flash板书课件

2、学生通过极域网络提交作业

3、学生达标自评结果的提交利用excel引用与网络结合方法收集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教师播放一段自制的Flash补间小动画给学生欣赏,由此引入形状补间动画。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内容,了解本课的任务。师:(过渡语)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动画补间动画的知识,那么,在播放的这段flash动画中,骑着笤帚的小巫师在做动画补间动画,这时有的同学已经看到了:狗变成了蚂蚁,鸟变成了兔子;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形状补间动画”,学会了形状补间动画,你就拥有了哈利波特的魔棒,想怎么变就怎么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师生互动

师:(过渡语)那么,现在就请同学们跟我去认识一下什么是“形状补间动画”;

(板书)形状补间动画的概念:使一个对象逐渐变成另一个对象,实现两个对象间(颜色、位置、大小、形状)的平滑过渡。设计意图:让学生有概念认识

师:(过渡语)了解了概念以后,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简单的形状补间动画。

(讲解)以“椭圆—三角形—圆”为例简单讲授制作过程。(提示)flash中绘制的图不需要转化为元件,因为它要发生形状的变化。

教师在讲授 “椭圆—三角形”时,讲正确方法;在讲授“三角形—圆” 时故意犯错;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过程有系统的认识,故意放错可以让学生记忆加深,学生对老师的错误会记得很劳。师:(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练习一与练习二。

生: 完成达标练习一:实现图形—图形间的形状补间动画,并以“自己的姓名”1.fla保存在E盘。(形状可以自选):建议:制作圆——> 矩形 ——>五角星间的形状补间 动画。

(制作五角星提示):点击工具箱中 选择“多角星形工具”,然后打开“窗口”菜单“属性”面板,点击“选项”,修改“工具设置”属性对话框。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基本得形状补间动画制作方法。

生: 完成达标练习二: 实现图片与文字间的形状补间动画,并导出影片并以“自己的 姓名”2.swf保存在E盘。

(疑难帮助):查看FLASH菜单栏:“帮助”->“使用 Flash创建动画 ”->“关于补间动画”

(导出影片提示):“文件”菜单——导出——导出影片

1、文字与文字间形状补间动画:

建议:“南京四中”变成“欢迎您!”(请第1组同学做本练习)

2、文字与图片间形状补间动画:

A、文字“圣诞快乐”变成 “圣诞树” 图片:(请第2组同学做本练习)B、图片“孙悟空”变成“孙悟空七十二变” 文字:(请第3组同学做本练习)

3、图片与图片间形状补间动画:“盛开的小花”(请第4组同学做本练习)(任务2、3素材位置:我的电脑/E盘/形状补间动画素材)(导入图片提示):

1、打开“文件”菜单—“导入”—“导入到库”,选择文件并打开;

2、打开:“窗口”菜单—“库”面板,将需要的对象拖到舞台。师: 请两位学生演示自己的作品:问题作品:孙悟空七十二变” ;优秀作品:圣诞快乐 排难解疑:

师:(过渡语)在完成练习二时,很多同学都碰到了问题: 问题

1、文字、图片的形状补间动画无法实现?

(解难): 教师以“灯笼”图片变成“元旦快乐”文字为例讲解文字必须分离打散。

图片从库中拖出来后必须执行将位图矢量化。(注意为了使形状补间动画更加逼真,请将不需要的点状删除)。问题2:位图为何要矢量化?

(解难): 有的同学非常爱动脑筋,导入位图与flash绘制的图片不一样吗?干嘛要矢量化,这是因为位图用二维象素矩阵描述,而矢量图用指令集合描述;他们的存储结构不同,因此必须矢量化,这样才能进行形状补间动画。

师:(过渡语)那么此时同学们是否思考过制作形状补间动画的关键点是什么?

(板书)形状补间动画制作的关键点

1、插入的帧为空白关键帧

2、首帧与尾帧的对象必须为点状的矢量图

3、补间的实现动作不能放在尾帧上

设计意图:归纳后,避免学生在这些问题上再次出错,而且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学生自评 生: 学生完成练习二以后,打开桌面的“机号.xls”EXCEL文件达标自评,完成自评后保存、提交。

师: 利用excel表格与网络结合方法收集学生的提交结果,将自评结果自动展示在大屏幕

上,并随着自评完成情况不断更新数据。

生: 完成综合练习:制作一张flash动画卡片,以“自己的姓名”3.swf导出,并保

存在E盘。(请在下列三个素材中选择其一制作,内容形式自定。建议

1、在你的卡片中至少有2个对象分别在2个图层中完成形状补间动画,来实现形状补间动画。

2、在你的卡片中出现文字。

3、在你的卡片中含有完成动画补间动画的图层,来实现对象的移动。

素材:

1、孙悟空七十二变;

2、哈利波特魔棒变变变;

3、绿色家园

师(点评)展示一副问题作品,并请学生排疑解难。

排疑解难:

问题

1、多个对象同时发生形变怎么处理?

问题

2、如何让最后的动作能停顿一会?

问题

3、让文字只在需要的地方出现?

师(展示)教师再展示几副优秀作品

小结

师(提问)形状补间和动作补间的区别?

请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总结。(教师用FLASH板书)

生:继续完成综合练习

上一篇:老师的教诲小学作文下一篇:高级工保育员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