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半日活动观察

2024-04-24

幼儿园半日活动观察(通用8篇)

篇1:幼儿园半日活动观察

活动目标:

1.尝试按物体颜色、形状的特征寻找排序规律,进行排序。

2、学习按要求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粘贴有大小相同红绿间隔排序圆形纸片的卡片一张。

2、粘贴有颜色相同方形、三角形间隔排序圆形纸片的卡片一张。

3、每人学具一套。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1、卡片上有什么?

2、它们是怎样排列的?红圆片—绿圆片—红圆片—绿圆片┉┉方形—圆形—方形—圆形┉┉

二、制作彩带

1、提出制作的要求

2、分组活动:

①一组幼儿做红绿圆形间隔排序的彩带,另一组幼儿做有颜色相同方形、三角形间隔排序彩带。②两组幼儿交换进行③指导个别幼儿学会间隔排序粘贴图形④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进行3个物体的间隔排序。三、展示幼儿作品1、教师的示范与幼儿的操作材料应不一样,教师的范例可换成其它颜色或形状,只做图示这样幼儿就有推理能力的发散。2、幼儿能观察出以排好的排序规律,但不了解实质,对3个物体间隔排序较困难。可用其它内容的范例作暗示。

实施者:

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我发现,我奇怪实施日期04.4.19设计者王晓蕻

活动内容艺术活动:染花布调整

活动目标:1、尝试印染画,体验印染的乐趣。2、学习用宣纸蘸色进行印染的技能。3、感受色彩的美,发现颜色相互混合后会产生变化。

活动准备:1、红、黄、蓝三色颜料若干。2、宣纸若干,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一、自由探索印染,发现宣纸吸水的奥秘;1、介绍宣纸:a、看,这是什么?b、它和我们平时见过的纸有什么不一样?2、了解操作方法。3、自由探索4、表达自己的发现:a、你是怎么玩的?b、你发现了什么?二、印花布1、教师示范印染宣纸2、提出操作要求。3、幼儿印染。a、幼儿印染,教师指导。b、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印染。c、教师随机根据幼儿作品,引导幼儿发现颜色互相混合后会产生变化。三、展示作品打开宣纸也是一个较难的步骤,也应有相应的要求。第二大点中的“c”点由于操作中不明显,故很难达到这个要求,还是放到其它的玩色活动中较好。

实施者:

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虫虫乐园实施日期04.6、29设计者王晓蕻

活动内容语言活动:蚂蚁飞上天调整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图书了解图中人物表情变化,感受、理解图片内容。2、学会用完整话描述图书主要内容,懂得在别人困难时应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蚂蚁飞上天》图书幼儿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一、出示蚂蚁图片引起幼儿兴趣:1、图片上有谁?2、小蚂蚁有什么本领?3、你听过蚂蚁飞上天吗?蚂蚁是怎么飞上天的呢,看了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二、幼儿自由翻阅图书:1、要求幼儿用正确方法翻阅图书。2、初步了解图书内容。三、阅读讨论:1、小蚂蚁抬头看什么?2、它心理怎么想?3、发生了什么特别愉快的事?4、你从哪里看出来的?5、小蚂蚁飞呀飞,发现了谁?6、小蝴蝶为什么哭?小蚂蚁该做些什么?7、小蚂蚁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怎么做?四、讨论主题:1、提问:你们喜欢小蚂蚁吗?为什么?2、小结:蒲公英使小蚂蚁实现了会飞的梦想,但小蚂蚁为了帮助翅膀受伤的蝴蝶,把蒲公英给了蝴蝶,使蝴蝶重新飞上了蓝天,小蚂蚁是个关心别人的好孩子。3、如果你看到同伴有了困难,你会怎么做?

实施者:

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清洁宝宝实施日期5、25设计者王晓蕻

活动内容健康活动:难受的大拇指调整

活动目标:1、知道吮手指是一种坏习惯,会影响身体健康。2、能克服吸吮手指的不良习惯。3、了解手的用处,并懂得经常洗手,保持手的干净。

活动准备:制作痛苦和高兴表情的、相同服饰的大拇指纸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一、出示痛苦表情的指偶,引起幼儿兴趣:1、教师以纸偶口吻自述:我叫大拇指,本来和其他手指一样长得直直的,又有劲又漂亮,现在我病了,病得很厉害。因为我的主人总把我放在嘴里吸呀吸,有时还用牙齿咬我,我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多难看呀!皱巴巴的、光秃秃的,做起事来也不方便了,我真难受呀!2、谈话:大拇指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这样做好不好?我们怎么样帮助大拇指?二、师幼讨论:1、手指有什么用?为什么不能吸吮大拇指?2、当你看到别的小朋友吸吮手指时你怎么办?三、出示高兴表情的手指。1、猜一猜,现在大拇指为什么笑了?2、讲师大拇指现在的待遇和感受。(小朋友好,现在我可高兴了,我的主人再也不咬我了,而且还经常帮我洗澡,瞧我多干净、多漂亮呀!四、互相看看小手,说说自己的手指是否漂亮、干净。

实施者:

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图形碰碰乐实施日期6、8设计者王晓蕻

活动内容语言活动:仿编儿歌《圆、圆、圆》调整

活动目标:1、能根据原有儿歌格式替换儿歌中圆形物体,仿编出新的儿歌。2、进一步感知圆形物体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准备:1、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找找看看更多的圆形物体。2、幼儿已初步学会儿歌。3、常见圆形物体图标若干,《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

活动过程:一、朗诵儿歌,激发兴趣1、出示《圆圆圆》儿歌的符号图例:看,图上有什么?2、你能把它变成一首儿歌吗?3、请个别幼儿朗诵儿歌《圆、圆、圆》。4、集体朗诵。二、仿编儿歌1、提问:还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呢?2、幼儿每说出一样圆形物体教师立即出示该物品的.图标,覆盖原有儿歌图标(每五个组成一首新的儿歌)3、集体朗诵新编儿歌,体验共同仿编儿歌的快乐。三、朗诵仿编儿歌1、展示仿编的图标,请幼儿朗诵。2、集体朗诵创编的儿歌。3、反复创编四、延伸幼儿在家中寻找圆形物体继续仿编儿歌,请家长记录后,带回园与同伴交流。

实施者:

小班活动设计方案(集体)

主题名称图形碰碰乐实施日期6、15设计者王晓蕻

活动内容语言活动:方脸盘和圆脸蛋调整

活动目标:1、对生活中圆形和方形物体感兴趣。2、理解故事主要内容和情节,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圆和方相结合的物体。3、能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如:**是**形状的。

活动准备:1、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图片各一张。2、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出示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图片,引导幼儿欣赏人物,并为人物取名。二、引发思考:1、方脸公公喜欢什么形状的物体?2、圆脸婆婆喜欢什么形状的物体?3、有一天,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进行了找圆形和方形物体比赛,到底谁赢呢?让我们来听故事吧!三、完整讲述故事: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一遍。提问:方脸公公和圆脸婆婆找到了哪些东西?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二遍,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提问:桌子、录音机是什么形状的?果汁瓶、门是什么形状的?3、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圆形和方形的东西,它们合在一起就变出许多有用的东西,圆形和方形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四、延伸:课后请幼儿寻找哪些东西是圆形和方形的,哪些东西是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分也分不开的。

篇2:幼儿园半日活动观察

一、基本情况

1、观察班级:育才幼儿园蒙大大班,即蒙氏的幼小衔接班。

2、老师3名(笑笑、英英、佳佳),幼儿30名(5-6岁),师生比为1:10

二、观察记录

(一)7:30——8:00:幼儿入园

三个值日生7:30就在班门口等着了,其他幼儿大多在八点左右陆续到班里。

(二)8:00——8:30:幼儿吃饭

值日生拿着抹布给小朋友擦桌子,等小朋友吃完饭还要把再擦一遍;每个小朋友们吃完饭后,都要自己洗碗,尽管小朋友的碗洗地并不干净,需要老师再次返工,但是幼儿园仍然坚持这项活动,因为这项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尤其在现在独生子女普遍被娇生惯养情况下,显得尤为必要。

(三)8:30——9:00:帮我早读书

英英老师采取让小朋友单个读、分组读、女孩男孩分开读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小朋友们集中注意力来读书。大部分小朋友都很认真、大声地读书,只有极少数的小朋友不张嘴或者在玩手指。

(四)9:10——9:20:小组工作

1、英英带领红卡的小朋友做语文教育区的工作:认识反义词。

在认识完之后,英英为了检测他们掌握的程度,快速的出示卡片,让小朋友来回答,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地举手。

2、佳佳带领黄卡的小朋友做数学教育区的工作:邮票游戏(做四位数的加法)

3、笑笑带领蓝卡的小朋友做感觉教育区的工作:认识几何形体

佳佳和笑笑说话地声音很轻,要求孩子们盘腿坐好,不能发出任何声音,中间请幼儿帮忙取工作毯和教具。

(五)9:20——9:50:个人工作

除了有未完成作业外,每个儿童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具中进行工作。

1、数学教育区(2人)——练习性游戏

选择教具:邮票游戏、金色串珠

借助这两项教具,两个幼儿(一男一女)在算四位数的加法,这是他们前一天的未完成的作业。通过我几次的观察,我发现如果老师不强制的话,幼儿一般不会选择这两个教具。

2、感觉教育区(20人)——结构性游戏

选择教具:几何学立体分组、彩色圆柱体红组、棕色梯、长棒、金属嵌板、色板、三项式、100板

四个男生把教具——几何学立体分组、彩色圆柱体红组、棕色梯、长棒当做了积木,玩起了建构游戏,建造出了大炮、飞机、摩天大厦,而且在建造的过程中孩子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

全班有七个小朋友选择了金属嵌板这一教具,用不同形状的嵌板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图画。不难看出,小朋友是很喜欢画画的,但蒙氏

教育并不重视艺术活动,所以幼儿园应根据幼儿的真实情况增加一些美术活动。

3、语文教育区(1人)——练习性游戏

选择教具:字的分解卡片

子涵(老师眼里的乖女孩,语文和英语很好)在小组工作开始时,立刻开始拼字,但是拼了大概五个字后,开始观望别人,不再拼字。

4、水区(6人)

工作:泡茶、拌黄瓜、香蕉沙拉

幼儿选择水区工作的积极性很高,在老师的指导下,幼儿根据不同食材做出好吃的食物,然后和全班幼儿一起分享。孩子们在准备食物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想起自己妈妈准备食物的样子,模仿的心理应该占了很大的心理吧!

5、日常生活教育区(1人)

选择教具:毛线拼盘

婷婷(爱臭美的小女孩)很专心地在缠毛线。

(六)10:00——11:00:户外活动1、10:00——10:20 听广播体操活动——练习性游戏

在轻快的音乐生活中,小朋友们一起做广播操,涉及走、跳、弯腰、伸展手臂、相邻伙伴间搭肩、握手、抱抱、以及模仿小动物等动作。

班级前面有老师示范操作,大部分女孩子都很认真地做操,但男孩子只有几个在做,很多幼儿都以阳光下晒得很热为由站在树荫下或是在原地一动不动。

2、10:20——11:00各班自由活动

(1)玩攀登架、翘翘板、编花篮——练习性游戏

大约有五六个女孩子在玩编花篮的游戏,她们把腿盘在一起,然后一边拍手说着歌谣,一边转圈,但转着转着她们就摔倒了,试了几次都是这样的结果。编花篮主要是加强下肢的力量和耐力,发展平衡、协调能力,对于大班的儿童来说,可能是比较困难的。玩攀登架主要为了锻炼小朋友们的大肌肉动作,玩跷跷板则更需要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观察中,玩跷跷板的人数要明显多于玩攀登架,而且在整个户外活动时间里,跷跷板一直有人在玩,而攀登架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是空闲的,而且幼儿在玩攀登架时并不按原有的规则从两边爬上去,而是从中间爬上去,而这需要幼儿更多的体力和勇气。

(2)老狼老狼几点了、三个字、红灯路灯停——规则性游戏

幼儿在玩这三个规则游戏时很投入,一帮人叫着、跑着、追着、躲着,吸引了很多小班幼儿的注意。从男女所占比例来看,男孩子要明显多于女孩子;总体上幼儿对规则掌握和理解并不全面,但并不影响游戏地顺利开展;在追逐的过程中,一些幼儿已经懂得利用突然转身向对手突然扑过去的计策来取得胜利。

(七)11:00以后:吃午餐、午休

专业:学前教育2008级

篇3:幼儿园半日活动观察

师幼互动作为一个师幼双方双向建构的过程, 不仅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积累经验, 并获取专业成长的养分, 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作为教师要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提供良好的班级环境, 这些互动不仅是互惠的 (如, 教师行为影响着幼儿的行为, 反之也是一样的) , 而且对师幼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Sameroff&Mac Kenzie, 2003) 。[1]

尽管学龄前儿童与教师的互动经验很重要, 但是国内外在幼儿园以及小学开展的有关课堂互动质量以及相关的研究却很少。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师幼互动的研究文献搜索整理后发现, 在幼儿园的师幼互动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有关师幼互动的理论层面上的研究, 其中包括: (1) 有关互动、师生 (幼) 互动的概念界定; (2) 有关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本质的研究; (3) 有关师幼互动的类型和内容划分的研究。二是有关师幼互动实践方面的研究, 其中包括: (1) 有关师幼互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研究; (2) 关于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与指导策略研究; (3) 我国有关某一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分析。

综上, 从目前我国师幼互动的研究现状来看, 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师幼的理论研究、师幼互动的结构、机制、类型以及特定活动情境下的师幼互动分析, 对于师幼互动的研究, 经验描述得多, 实证性的资料较少, 很少涉及多角度全面的分析。因此, 本研究将采用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 (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 从情感支持、班级管理、教育支持三个维度来对当前幼儿园半日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现状进行观察分析, 从而为教师与幼儿更有效、更高质量的互动提出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分析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样本教师的选取主要是示范园14所、一级园15所、二级园12所, 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4名中班教师, 最终样本量确定为161名中班教师。所有样本教师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约为35岁, 平均教龄为13年。教师的教龄、学历、职称、所在园所级别等信息如表1所示。

2.2 研究工具及运用

本研究采用《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为研究工具[该工具基于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院 (NICHD) 与国家早期发展和学习中心 (NCEDL) 对3000多个从学前到五年级的班级课堂评估的运用和验证, 不仅在美国也在本土文化以外的情境中应用的信效度和预测性都得到了可靠的验证], 采用非参与性观察对幼儿园半日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活动、区角活动、运动活动、生活活动时的互动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计分。CLASS评估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大的维度:情感支持、班级管理、教育支持, 其中三个大的维度下面又划分为10个小的维度, 具体如下图所示:

本研究的观察从早晨8:30分进入幼儿园开始直到上午11:30结束, 每20分钟为一个片段, 确保每位教师4个片段, 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在20分钟的详细观察和记录的最后, 观察者根据自己在整个观察过程中记录下来的备忘录以及各个维度的描述性定义为CLASS的每一等级得出分数。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大, 共有12位观察者参与, 每位观察者经过多轮培训、预观察, 最后截止到161位教师的互动观察评分结束, 其两两之间的一致性维持在kappa.>.60。

3. 结果与分析

3.1 161名教师在幼儿园半日活动情境下师幼互动的整体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 161名教师在“情感支持”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为5.2分, 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在“班级管理”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为4.62分, 整体表现为中等水平。在“教育支持”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为3.9分, 整体表现为中等偏低的水平。聚焦到10个小维度上, 161名教师在“积极氛围”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最高, 得分为5.39分, 是所有维度中平均得分最高的, 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而在“认知发展”这一维度上, 教师的平均得分最低 (除“消极氛围, 因“消极氛围”为反向计分) , 为3.63分, 整体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

注:每个维度包括1-7分

3.2 教师在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中10个维度之间得分的相关性

本研究中161名教师在10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相关。教师的“反馈质量”与“语言示范”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4, 相关系数最高, 表现为极强相关。其次是, “教师敏感性”与“反馈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2, 也表现为极强相关。再次, “认知发展”与“反馈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2, 也表现为极强相关。“产出性”与“教育学习安排”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04, 也表现为极强相关。

**P<0.01;*P<.05

3.3 不同的活动类型和组织形式中师幼互动的整体情况

在本研究中将活动类型概括为:教学活动、运动、区角活动以及生活活动 (研究者认为游戏是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的, 不宜与其他各类活动生硬地分开) 。同时, 将师幼互动的组织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时间。

结果表明, 师幼互动的部分维度在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存在显著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尊重幼儿观点”、“产出性”、“教育学习安排”、“认知发展”、“反馈质量”、“语言示范”六个维度上。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这六个维度的平均得分最高, 其次是区角活动, 再次是运动, 生活活动的平均分最低。在这六个维度上, 生活活动中教师的互动水平明显低于其它活动情境, 运动中教师的互动水平明显低于教学活动和区角活动 (P<.01) 。

在不同组织形式活动的互动中, 教师在师幼互动的“产出性”、“认知发展”、“反馈质量”、“语言示范”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在“产出性”的维度中, 小组活动的形式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水平明显低于在集体和个人之间这两种形式的活动中的水平。在“认知发展”、“反馈质量”和“语言示范”这三个维度中, 小组的活动形式中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水平明显低于在集体和个人之间这两种形式的活动中的水平 (P<.01) 。

由此可见, 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组织形式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4. 讨论

4.1 幼儿园半日活动情境下师幼互动的表现性特征

从CLASS整体10个小维度的得分描述看来, 161名教师的师幼互动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其中, 在“情感支持”这一大维度上教师整体水平中等偏高。根据对观察单的文字记录进行分析, 发现多数教师在积极氛围上基本上都能做到“教师和/或幼儿有时表露出积极的情感”, 在消极氛围上, 也很少表露出对幼儿严重的否定或惩罚, 但在教师敏感性的维度上, 多数教师的得分明显较低, 一方面与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经验有关, 另一方面与班级环境有关, 如:Clawson, M.A. (1997) 研究发现班级容量也是影响师幼互动的一个因素, 当班容量较大时, 教师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或小组活动, 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幼互动发生的频率。[2]因此, 可能由于班级的幼儿较多, 教师在集体教学中无法顾忌到每一个幼儿的需要, 而导致教师无法关注到那些需要特别支持、帮助和关注的幼儿。在尊重幼儿观点方面, 多数教师还是做到鼓励幼儿进行表达, 特别是在集体教学中教师都会鼓励幼儿“请你来说一说, 你是怎么想的”, 或在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等。可见, 多数教师基本都能与幼儿保持相对积极的师幼关系, 对幼儿有基本的尊重, 教师基本具有支持班级中积极社会性和情感氛围的能力。

在“班级管理”这一大维度上, 教师整体在“行为管理”上的水平较高, 主要表现在教师能够提供清晰的行为期望、能使用有效的方法来防止和修正幼儿的行为;而在“教育学习安排”上水平则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在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幼儿的兴趣, 让幼儿最大程度地参与和让幼儿从课程和活动中获得最多的学习能力上的匮乏。与“班级管理”这一维度相比, 在“教育支持”这一大维度上教师的整体水平最低, 其中“认知发展”上的平均得分最低, 其次是“反馈质量”。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得分离散程度较大, 这表明在“教育支持”方面的师幼互动中教师的水平差异较大。同时, 也说明教师在“教育支持”上的互动能力最能体现其师幼互动的水平。研究者认为, 这一大维度上包含有丰富的评估内容, 各个内容对于教师来说都极具挑战性, 大多都属于比较隐性的能力, 很难通过学习或者培训来提高, 而是需要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细致、深入地观察幼儿, 同时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和敏感性, 动态地把握幼儿的发展, 从而增加师幼间互动的机会。

4.2 师幼互动各维度能力的相关性、交融性

聚焦在师幼互动的具体方面, 10个维度上均存在着强相关, 从中可见教师的师幼互动能力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交融性。如“反馈质量”和“语言示范”之间存在着极强相关, 是由于二者均属于“教育支持”这一维度下, 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 对幼儿进行的反馈, 多数需要以语言为中介, 教师的语言技巧在对幼儿的反馈中尤为重要, 语言示范正是评估教师在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方面的指标, 因此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足以体现;再如“教师敏感性”和“反馈质量”之间的极强相关, 正体现了教师在互动中的敏感性直接关系到与幼儿互动的机会和反馈的回路, 当教师的敏感性不强时, 就很少会抓住互动时机, 同时和幼儿之间启发性的对话也不多;而“认知发展”和“反馈质量”之间的极强相关是由于“认知发展”主要是评估教师怎么使用教育讨论或活动, 促进幼儿高级思考技能的发展, 而非关注机械教育, 而教师对幼儿的反馈中常常会体现教师的语言机智, 即教师是否在把握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启发式的回应, 以促进幼儿更进一步的思考, 反馈质量较好, 则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几率越大。“产出性”与“教育学习安排”之间也表现为极强相关。在“产出性”方面, 在前面的研究结果中显示, 多数教师也是能够保证幼儿学习时间最大化, 即教师为幼儿的绝大多数的时间安排了活动, 可见教师对于教学的安排是否充足与其对幼儿提供的学习时间有密切的相关, 教师在活动前准备充足, 则在活动中更能有较多的机会指导、启发幼儿。

4.3 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多样性因素

本研究的统计结果显示, 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师幼互动水平明显低于5~15年教龄的教师, 而5~15年的教师水平最高。这说明教师的师幼互动水平并不是随着教龄的增长而进步的, 反而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在职称方面,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教师的职称不同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师幼互动行为差异比较明显, 教师的职称越高, 其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师幼互动能力越强, 职称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教师工作能力的高低。职称高的教师积累了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和经验, 教育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也较高, 就更容易抓住师幼互动的机会, 有效地进行互动。在学历方面,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在师幼互动的“尊重幼儿观点”和“教育学习安排方面”的互动能力明显高于专科或本科在读的教师。学历较高的教师, 在自身的专业学习中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学科知识, 积累更多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这就为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 研究者认为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可能性因素是多元的, 既包括了如上所述的教师主观方面的因素 (专业素养、知识背景、教育观念与期望、性格特点等) , 也可能包括幼儿自身的因素 (性别、气质类型、性格等) 以及客观环境 (园所文化、师幼比、家长与社会期望等) 。

5. 结论

5.1 161名教师师幼互动的能力在“情感支持 (ES) ”方面整体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 在“班级管理 (CO) ”方面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在“教育支持 (IS) ”方面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调查对象之间水平差异比较大。

5.2 161名教师的师幼互动能力在“情感支持 (ES) ”、“班级管理 (CO) ”、“教育支持 (IS) ”三方面都存在强相关。

5.3 幼儿园不同类型的活动及不同组织形式的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具有不同的特点。

篇4:幼儿园半日活动观察

[关键词]半日活动 生活活动 区域活动 集体活动

G615

一、问题提出

北京市某幼儿园主要开展的是主题课程,一月一主题,从数学、语言、艺术、社会多个领域展开,采用发现游戏、小组活动、集体讨论会等组织形式。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是建构知识经验的主体,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决定了他们学习的有效性。国外研究表明,参与是幼儿学习的关键,是幼儿发展的前提,是早期教育机构中评价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1]。高参与度可以引发高发展度,低参与度则可能导致低发展度。为了提高课堂交往的有效性,必须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深层、实质性参与,在参与中使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获得发展[2]。本研究力图通过观察幼儿半日活动的情况,了解幼儿参与活动的现状,进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研究方法

文献法:通过文献法搜集科学教育活动的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是对幼儿园半日活动的相关文献梳理力求从已有的文献中寻找本研究开展的理论依据和启示。

观察法:主要进行非参与性观察,采用事件取样的观察研究法,实地观察记录儿童在班半日的在园生活。

三、研究结果

(一)生活活动

每天老师都有指导重点,以教育笔记形式将内容与要求写出来,更有侧重点。以吃饭为例它的指导要点是快速完成餐前准备,以免进食过凉。但实际情况是早餐供应15分钟后,保育员送回食物,一些来园的孩子就会吃不上饭。对于进餐,让孩子快速进餐,保育员会平均每一分钟说一名孩子让其快点吃饭或者制止孩子之间的聊天而进餐时间只有20分。

(二)区域活动

主要以图书馆为例,(同时开放拼插区、美术区)每5分钟观察一次儿童人数看书及教师指导状况:

在这个活动区内开放时间比较充足,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区域。但是阅读区中的幼儿教师全程几乎无参与,只在最后10分钟内有实习教师进行指导,但是给幼儿讲故事,对其他孩子的关注比较少。并且本班各个区域的划分不明确。

(三)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的实际情况是每周三、四每天都会有进行英语活动。有时老师会进行与周主题相关的一些集体谈话活动,但是活动较少,因此本研究只以英语活动过程为例。活动开始前英语老师为每位孩子准备好材料,教师读一边教材上的内容,幼儿跟着朗读,每个孩子根据材料上的内容粘贴画,贴好后活动结束。操作简单,对于年轻教师容易上手。但是教师只运用教材,机械性强;幼儿的个体差异照顾不到;教材设定与幼儿认知水平不符。

四、教育建议

(一)生活活动

依据幼儿实际状况,未吃完的孩子由保育员照看,吃完饭的孩子可以由带班老师组织活动或幼儿游戏。保育员、老师各司其职。

打破过去幼儿园把“生活”局限在具体生活环节的做法,强调幼儿获取生活经验途径的多样性,加强“生活活动”在幼儿园游戏、运动、学习等各种活动及家庭生活中的渗透; 强调“生活”不仅要关注幼儿做人做事的行为与习惯,还要关注幼儿做人做事的态度与情感;不仅要关注幼儿个人生活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幼儿共同生活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幼儿园的生活教育,还要关注家庭生活对幼儿的影响。

(二)区域活动

教师对区域活动应进行适当指导。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幼儿便于参与,选择,因此在活动每个区域都设立的一个标志性的标志牌,在区域活动的标记符号设计上,要求教师精心思考,标志力求新颖,幼儿一看就明白,便于幼儿活动,告示栏和识别证能真正发挥作用。孩子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区并有序进入。做到与主题活动紧密相关,孩子可以随时进行自由选择活动区域、活动材料,自由找合作伙伴,但是每个班级必须要创设两个固定的活动区域,为幼儿随时使用。

(三)集体活动

教材的选用要依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教师不要为了方便,只用一套教材。教师要注意到每个孩子的接受情况。教育活动组织和设计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主体性。幼儿的自主选择是幼儿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我们应把幼儿看作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幼儿的自由选择,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而获得真正的发展。

五、结论与讨论

总体来说,该班老师可以根据班级孩子年龄特点来组织半日活动的开展,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的要求进行活动。集体活动中,老师虽然组织的很有条理,可是如何让幼儿的参与度的提高不是被动的接受,这才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生活活动并不保育员一个人的工作,它其中也蕴含着教育,也需要老师的加入,为孩子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让孩子的身心都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原晋霞.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7).

[2]张希希,徐继存.论有效课堂交往及其意義[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1.(4):31.

篇5:幼儿园中班半日活动

班级:中二班教师:时间:年月日

一、生活活动:

目标:培养幼儿有良好的进餐常规。

内容:安静进餐、正确使用餐巾。

二、区域活动:

目标:指导幼儿利用搭高、延长、盖顶等技能进行合作搭建。

内容:积木、辅助材料。

三、教育活动:

活动名称:《颜色朋友》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三种颜色进行排序,发现其轮流重复的规律。

2、尝试使用记录表的形式记录探索结果,并能与大家分享探索结果。

3、提高幼儿的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记录表、三色圆形纸片若干、插板三色子、白纸、胶棒、水彩 笔、插塑玩具。

活动过程:

一、发现颜色规律。

1、范例导入:老师这有条项链,你们看看它是什么样的?出示两种颜色的排序。

2、提问:你们发现它的颜色有什么特点吗?(绿黄 绿黄在重复)

3、出示第二条范例项链(三种颜色重复排队)。

二、学习使用记录表。

1、按照颜色把顺序记录下来,引导幼儿两条项链从左右不同方向记录。请幼儿观察。

三、操作。

1、请幼儿选择不同的操作材料。

2、个别指导。

提问:你用了什么方法,是怎样记录的?是怎样重复的?

四、小结。

请幼儿拿出自己的记录表讲述操作方法。

四、过渡环节:

目标:练习幼儿的手指灵活性。

内容:手指儿歌——抢打四只鸟

五、户外活动:

目标: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并能主动探索自制玩具的多种玩法。

1、基本动作练习。

2、游戏:“我们都是机器人”、“大风吹”。

篇6:幼儿园半日活动方案

>方案一:幼儿园半日>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增进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

2、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开展各项教育保育工作。

3、培养幼儿在成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

一、晨间活动

(一)入园:引导幼儿用英语主动和老师、小伙伴打招呼。提醒幼儿主动插牌,并将自己的小书包放进柜子里。

(二)区域活动:

1、区域活动内容:

益智区:七巧板拼图,训练左右脑思维。

绘本区:提供绘本《小象欧利找弟弟》引导幼儿阅读。

美工区:线描装饰大象。

科学区:串珠子,能够有运动各种颜色有规律进行串珠。

棋类区:象棋,飞行棋,引导幼儿自由结伴,培养幼儿做事的坚持性。

英语区:提供英语单词卡,复习police stationrestaurantsupermarket等单词。

2、重点指导:美工区线描小雨伞,引导幼儿欣赏周围生活事物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

二、晨间户外活动

1、分散活动:

给幼儿提供小尾巴、纸棒、梅花桩、踩高跷,沙包,呼啦圈,垫子、鼓励幼儿自主选择,重点指导:呼啦圈,指导幼儿运用手腕的力量使呼啦圈转起来。

2、集体游戏:小小接力

目标:练习在间隔物上行走,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准备:平衡木、梅花桩、篮子、垫子、拱门。

具体规则和做法:游戏共进行两次,将幼儿分成男女两队,听到老师口令时,每位队员通过跳过小河,走过平衡木,爬过垫子,穿过拱门,跑回到队上和后面一位幼儿击掌,被击掌的幼儿继续前进,轮流下去,哪队先进行完毕为获胜,第一遍结束后老师讲解刚才出现的问题,例如,(匍匐前进部分幼儿身体没有贴近垫子,平衡木需要双脚跳等等),此后进行第二次比赛。

3、律动:跟着音乐节奏做动作。

4、早操:动作合拍,精神饱满。

三、生活活动

1、点心:指导幼儿分组洗手且正确的洗手,听音乐安静用点心。

2、自由活动:如厕、交谈、阅读。

四、数学教学活动《看谁数的快》

五、绘本教学活动《艾玛与风》

六:游戏时间

开设“飞机场”

七:英语午唱:《Down by the station》、《I like Candy》

八:午餐

1、分组洗手:强调正确洗手的顺序,用水将肥皂泡冲洗干净。

2、排队取点心:安静排队,不拥挤。

3、享用午餐:随轻柔的音乐安静享用。

方案二:幼儿园半日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创设积极、宽松的环境,帮助幼儿愉快地投入各项活动中,体验在集体中的快乐。

目标:

1、通过参加各类活动,让幼儿拥有一份愉快的心情。

2、引导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探索一些事情,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激发幼儿参加各种活动的乐趣。

半日>计划:

一、来园:晨间活动、生活活动、早操

(一)晨间活动:

1、内容:哈哈乐园及自制运动器械。

2、环境创设:将运动器械放置在玩水池边,便于幼儿选择、取放。

3、观察:幼儿在活动中对运动器械操作的兴趣、及时调整内容。

4、交流:根据幼儿活动情况、师生商量新玩法,开展简单的游戏及竞赛活动。

(二)生活:

1、环境创设:创设便于幼儿自理生活的环境,物品便于幼儿取放。

2、观察:幼儿喝豆浆、点心的情况,鼓励幼儿高高兴兴用完自己的一份点心。

3、提醒和帮助幼儿用纸巾擦鼻涕。

(三)早操

1、环境:提醒幼儿注意上下台阶时的安全。

2、观察幼儿的早操情况,及时表扬认真做操的孩子。

二、科学活动《有趣的纸船》 执教者:钱 麟

(一)活动目标:

1、喜欢操作,体验操作的快乐。

2、初步了解不同的纸产生的吸水速度不同。

3、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1)已认识皱纸、蜡光纸等多种纸。

(2)已学会折双体船。

2、材料准备:(1)各种质地的纸已折好的纸船。

(2)盆、抹布。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出示两只纸船,引导幼儿观察纸船分别是用什么纸折的。

(2)预测两只纸船同时放在水面上,会怎么样?

2、幼儿第一次实验,并表达实验中绿色皱纸折的船先沉。

3、寻找原因:为什么皱纸折的船先沉?

通过两张纸宝宝示意图,了解纸的间隙大,吸水就快,反之,则慢。

4、幼儿再次操作,发现报纸、蜡光纸、餐巾纸等不同纸产生的吸水速度不同。

三、健康活动《小刺猬背果子》 执教者:朱黎黎

(一)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侧身滚等动作,增强身体的协调性。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小刺猬的生活习性。

2、材料准备:(1)红色尼龙搭扣剪成“果子”若干长在三棵数上、“山洞”、“山坡”。

(2)录音机、磁带、刺猬胸饰同师生人数。

(三)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刺猬姐姐”带着“小刺猬”爬到空地上晒太阳,做准备运动。

2、基本部分

(1)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

要求:双手双膝都着地向前爬行。

(2)练习侧身滚

要求:双脚并拢,全身直直地向侧翻滚。

(3)游戏 《小刺猬背果子》

经过山洞、山坡来到“果园”从树上摇下“果子”背果子回家。

3、结束部分

表演:我们真快乐。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四、科学游戏:

(一)内容:小青蛙跳跳跳、吹泡泡、小火箭上天、不倒娃娃、什么被粘住了、纸托杯中水、橡皮钓鱼等。

(二)目标:

1、通过让幼儿亲自操作、探索各种学习材料,使幼儿对各种现象感到好奇。

2、激发幼儿对科学游戏活动的兴趣。

(三)准备:游戏所需的各种操作材料。

(四)过程:

1、导入活动:出示各种操作材料,引起幼儿对科学游戏活动的兴趣。

2、幼儿按意愿选择活动内容。

3、幼儿操作、探索,教师指导。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操作,并把活动情况用简单的语言讲述。

4、评价整理结束。

(1)请幼儿简单说一说自己的操作、发现,表扬认真探索的孩子。

(2)请能干的孩子来帮助老师整理游戏材料,放置在相应的位置上。

五、餐前活动:

1、环境:提醒幼儿在解小便时注意安全,不挤推、洗手后拧紧水龙头。

2、安静游戏: 请你照我这样做

六、进餐:

1、饭前谈话:介绍今日菜单,提高幼儿食欲,请幼儿安静进餐,用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2、餐前管理:帮助个别幼儿,提醒全班孩子细嚼慢咽,不挑食。

方案三:幼儿园半日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1、增进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向家长宣传新的教育观、儿童观,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能主动配合,做到家园互动。

2、立足于幼儿园,放眼社会,充分发挥幼儿园教育的辐射作用,争取社会各个方面对实现幼儿园管理目标的大力支持,协调好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进一步推进我园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3、让小朋友们乐意与同伴、家长一起参加游戏活动,增进家园、亲子情感。感受与父母、同伴共同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大胆的个性,敢于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

二、活动宗旨:家园同乐,健康和谐

三、活动要求:

1、教师在半日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中,要尽量考虑生活环节的合理化,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活动兴趣所在,使幼儿学得轻松、玩得愉快。

2、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们一定要注意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孩子都有发言或者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家长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表现。

3、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中,提倡亲子活动的环节,使我们的家长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

4、活动后教师应有意识地请家长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帮助家长解决疑难问题,使我们的家长开放日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园、家庭的合作活动。

5、亲子运动会力求按照片各年龄段幼儿特点来设计,每个年段运动项目不少于3项

四、活动准备:

1、各班级教学展示内容设定:于11月9日提将教案初稿与本班半日开放活动方案一齐上交

小小班:亲子课教学,可选科目为:健康、社会、艺术

小 班:可选科目为:语言、健康、社会、艺术,设计为亲子活动类型

中大班:五大领域内容自选,要求要亲子参与环节。

2、加强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和活动指导,每个班级至少分为4个以上的区域组织幼儿区域活动

3、做好早早操、早锻炼的展示准备,加强早操练习,动作整齐,有力,秩序井然进退场。

4、做好各生活环节幼儿的处理能力学习指导工作、保育员做好各项卫生、消毒及保健工作。

5、亲子运项目的确定及场地的布置与划分,游戏的玩法与规则的确立并张贴告知家长等。

6、邀请函,家长意见反馈表,签到表,评价表等。

7、活动宣传海报,横幅等。

五、活动具体流程:

1、7:50~8:00幼儿入园,晨间接待2、8:00~8:20晨间活动3、8:30~9:00幼儿早操展示4、9:00~9:20幼儿点心

9:30~10:00集中教学展示

10:00~11:30 家园同乐亲子运动会

11:40~12:20 幼儿午餐

篇7:幼儿园半日活动感想

带着好奇与期盼,2018年1月10日参加了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活动,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映入眼中,一张张纯真无邪的笑脸,一个个活泼可爱的精灵,小二班老师们忙碌的身影,我心中的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这次的家长开放日,家长并不是作为旁观者,而是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的体验者,参与孩子们的课堂和各种活动,这样的家长开放日,让幼儿园老师的工作在家长的脑海中变得更加立体化。切身感受到了老师们的专业性,理解了老师们的良苦用心!

当我踏入教室,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欢乐的小笑脸,顿时被这种欢乐气氛所感染,仿佛自己也成了这个班级里的一员。九点,户外活动开始,由于天气寒冷,小班的户外活动在教学楼内进行。孩子们在薛老师,赵老师和庄老师的带领下,排着整齐的队伍陆续走出小二班。走廊里有不同颜色的数学几何图形,薛老师温柔的发出指令,时而按照相同颜色跳一跳,时而找相同图形跳一跳,单调的数学图形变成了有趣的跳格子游戏,真是寓教于乐啊!孩子们拉着小朋友的一角,不吵不闹,排着队进入每个楼层不同的教室。让我感觉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每个教室里都变成了不同的游戏区,老师们利用椅子,桌子,呼啦圈等等常见的教室用品,拼摆成各种游戏设施!真心佩服老师们的无限创意,用手边不起眼的东西给孩子们精心搭建了一个个探索的小世界!孩子们在这个充满童趣和温馨的教室里,开心的玩游戏,手脚并用的解决各个游戏难题,感觉他们身体的所有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这样的活动方式最大可能的调动了孩子们积极性和参与性,以此来锻炼孩子们的平稳感、节奏感和跳跃度,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慢慢就学会了掌控身体的协调性。看着小家伙们满头大汗的奔跑着,玩得是多么的投入,正是这样的运动锻炼,让他们有了健康的体魄。

户外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回到教室,站成一排,乖乖喝水,然后去小便,呆萌可爱!稍作休息,孩子们在小椅子上背起小手做整齐,按照老师的要求,我给他们带来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弗洛格是个英雄》,希望孩子们从这个小故事中懂得勇敢和担当!孩子们安安静静的听我讲故事,专心的看着大屏幕的表情,再一次触动了我,如果没有老师平时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说教,每天精心的备课,科学的教研活动,这些入学前顽皮的小孩儿们怎么会这么快的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做起事情来开始变得有模有样?故事结束后,孩子们继续砸教室里在儿歌、背唐诗,做游戏,作为妈妈的我,心中满是柔软和感动。我想,看到这样的氛围,所有家长都是一样的心情。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室内活动结束了,午餐时间到,餐前洗手这个程序孩子们都进行得非常自然,看来这个好习惯都已经养成了。运动后的小家伙们胃口极好,各自端着自己的饭菜,找地方就坐开吃。孩子们吃饭过程真的好安静,看着那些小家伙们那么规矩的坐着吃饭,食不言,我突然好想笑,脑海中浮现出小家伙们在家里吃饭的一幕幕。我也自问,为什么在幼儿园看到的孩子表现与在家里的完全是不一样的两个版本呢。

篇8:大班半日活动:车轮轱辘辘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交流中感受轮子大小、花纹、数量等方面的多样性, 体验轮子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喜欢玩各种轮子玩具, 自主探索轮子在不同材料、不同场地中滚动的现象。

3.在区域活动中能运用轮子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一、晨间活动:车轮乐翻天

师:这几天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有车轮的玩具, 有自行车, 有轮胎, 有轮滑鞋。让我们选择自己喜玩的玩具尽情地玩一玩吧。

(通过创造性地玩有轮子的体育器械, 发展手臂和腿部的协调性、平衡性, 体验玩轮子玩具带来的快乐。)

二、探索活动:轮子的秘密

(一) 室内交流:各种各样的轮子。

师:小朋友, 今天我们带来了许多轮子玩具,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玩具有几个轮子, 它们是什么样的?

幼:我的摩托车玩具上有两个圆圆的小轮子。

幼:我带来的是小汽车, 它有四个大轮子, 轮子上面还有花纹呢!

幼:我们家还有一个独轮车, 它可只有一个轮子。

小结:我们看到的这些轮子都是圆圆的, 它们大小不同、花纹不同, 不同的玩具上轮子的数量也不一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上也藏着轮子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察图片:滑板车、超市购物车、钢琴、行李车、推拉门、食堂送饭推车、飞机等)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东西要装上轮子吗?

幼:汽车有了轮子就可以向前开动了。

幼:小推车有了轮子就可以一次运很多东西, 如果没有轮子我们就得花很多力气。

幼:轮滑鞋的轮子可以向前滑动, 穿上它速度非常快, 小朋友玩得也很开心。

师小结:有了轮子的帮助, 我们做事情就更省力了, 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二) 室外探索:轮子快快跑!

(场景:草坪、小山坡、马赛克地砖、平滑的大理石)

师:你们喜欢轮子吗?让我们带着轮子玩具在草坪上、操场上、山坡上玩一玩吧!

镜头一:草坪上, 幼儿在玩汽车。

幼儿发现问题:老师, 为什么我的汽车在草坪上跑不起来呢?

师:你试着到其他地方去玩一玩呢, 看看在什么样的地方它跑得快。

幼儿在平滑的大理石地面上尝试后与教师交流:我在平平的地面上玩汽车, 它就能跑得很快了。

(发现一:车轮在平滑的地面上开得又快又省力, 而在草地等粗糙的地面上开比较困难。)

镜头二:操场上, 两名幼儿在玩同一种汽车, 但速度快慢不同。

师:你俩的车是一样的, 而且是同时开的, 可是为什么它们的速度不一样呢?

幼:因为我用的力气大, 所以开得快啊!

师:是吗, 那我们再来试一试, 看看这一次谁的小车开得快。幼儿再次试验。

(发现二:相同的车轮在同样的地面上开, 使用的推力不同, 轮子滚动的速度也不同。)

镜头三:小山坡上, 车子发生倒溜现象。

师:你们看, 这辆车子开到山坡上后又怎么样啦?

幼:车子往后倒啦!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幼:因为山坡是斜的, 上面太高啦, 所以车子会滑下来。

(发现三:在有坡度的地方车轮会倒退。)

(在探索活动中, 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地观察, 主动地表达, 在交流分享中发现、了解很多关于车轮的常识。接着引导幼儿在不同的场景中玩汽车, 在玩中发现车轮的秘密, 感受车轮在不同材料、不同坡度的地面上以及受力不同的情况下的行驶状态。)

三、区域活动:轮子变变变

上一篇:教师节送给老师的精选祝福语下一篇:岚山区劳动合同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