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埠幼儿园半日活动教研小结

2024-04-30

双埠幼儿园半日活动教研小结(共5篇)

篇1:双埠幼儿园半日活动教研小结

双埠幼儿园半日活动教研小结

一、教研情况:

12月8-12日我们对六个班进行了半日活动的跟踪。跟踪活动是从早上幼儿来园接待开始,通过区角游戏、早操体锻、加点、教学活动、户外活动等方面进行观察记录。

本次半日活动,老师们能按照幼儿一日生活作息时间表安排活动,活动动静交替,既注重了幼儿智力的发展,又锻炼发展了幼儿的体能。小班幼儿入园刚三个多月,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常规,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较强。配班老师能协作主班老师开展活动。

二、下面就我观察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做一个总结:

大班:能热情地做好晨间接待工作,使幼儿能开心地入园开始一天的新生活,但与家长沟通较少。区角游戏时,老师提供了多种游戏材料,并给予了游戏指导,但有一小部分幼儿对活动不感兴趣,无所事事(建议可增加一些图书、智力开发的玩具)。早操体锻能认真做好操前准备工作,引导幼儿脱掉外套,做操时,大部分幼儿注意力集中,动作有力整齐。幼儿加点比较有序。教学活动音乐《国旗红红的哩》,教学过程清晰,活动流程环环相扣,教学目标完成好。体育游戏在活动中能以幼儿为主体,提高锻炼幼儿的快跑能力。

中一班区角活动目的性、计划性差,教师指导不到位,娃娃家游戏情节单一;分享交流比较啰嗦,经验提升不够。中二班相对来说幼儿活动有一定的目的性,教师能有目的进行指导,分享交流有一定的价值。集体教育活动《生活中的标志》教学流程设计比较合理,环环相扣,小班:小班的小朋友能高高兴兴地来上幼儿园,老师能热情地接待幼儿。整个早晨来园秩序井然,已形成了良好的常规。配班老师配合默契。桌面游戏材料单一,教师缺乏指导。在出操时,整队的动作较快,秩序较好;律动、早操教师示范动作整齐到位,大部分幼儿注意力集中,能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规则性游戏要求双脚并拢行进跳,幼儿能完成动作要领,并能遵守游戏规则。区角活动内容单一,须加强指导。

小一班教学活动是:美术《汽车开来了》,整个教学过程比较清晰,但教师对重点教学目标把握不准,重难点讲解不到位。小二班美术活动《点画苹果》教学过程比较清晰,幼儿操作比较有序,但活动内容不符合本周主题。体育游戏活动《搬豆豆》,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游戏,锻炼发展幼儿手脚并用爬行的能力,完成了教学目标。

通过这次半日跟踪活动,发现教师们各自有自己的特点,但又都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存在,接下来会对全园的年轻教师作一个半日活动的跟踪,想全面地了解这些老师的状况,以促进年轻教师半日活动组织的有效性。

篇2:双埠幼儿园半日活动教研小结

早操,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幼儿一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它既能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更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个性。因此,编排一套科学、合理的早操,让幼儿身心更健康的发展,是幼儿园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不容推脱的责任。结合区、接到早操比赛精神,我园开展了早操教研活动,现将活动情况作作结如下:

一、召开教研会议,讨论分析当前我园幼儿早操存在的问题。1.早操编排结构不合理。

2.缺少游戏的成分,幼儿学习、参与积极性不够。3.小型体育器械种类少,缺少吸引力。

4.教师带操意识不强,情绪状态不足以带动幼儿。

二、组织教师学习科学合理的早操具有的特点以及编排的要求。

通过学习,教师对早操的内容、音乐编排、不同年龄段的运动量和教师带操要求等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三、学习区早操评选活动要求。

四、初步以级部为单位讨论编排适合本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的早操。

五、教研组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意见。

六、定下编排方案后各级部加强排练。

七、举行幼儿园早操比赛。本次比赛结果:一等奖 大二班

二等奖 大一班 中一班 中二班

篇3:双埠幼儿园半日活动教研小结

师幼互动作为一个师幼双方双向建构的过程, 不仅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教师也可以从中积累经验, 并获取专业成长的养分, 在不断地反思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作为教师要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提供良好的班级环境, 这些互动不仅是互惠的 (如, 教师行为影响着幼儿的行为, 反之也是一样的) , 而且对师幼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Sameroff&Mac Kenzie, 2003) 。[1]

尽管学龄前儿童与教师的互动经验很重要, 但是国内外在幼儿园以及小学开展的有关课堂互动质量以及相关的研究却很少。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师幼互动的研究文献搜索整理后发现, 在幼儿园的师幼互动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有关师幼互动的理论层面上的研究, 其中包括: (1) 有关互动、师生 (幼) 互动的概念界定; (2) 有关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本质的研究; (3) 有关师幼互动的类型和内容划分的研究。二是有关师幼互动实践方面的研究, 其中包括: (1) 有关师幼互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研究; (2) 关于师幼互动的影响因素与指导策略研究; (3) 我国有关某一活动中师幼互动的分析。

综上, 从目前我国师幼互动的研究现状来看, 大多数研究集中于师幼的理论研究、师幼互动的结构、机制、类型以及特定活动情境下的师幼互动分析, 对于师幼互动的研究, 经验描述得多, 实证性的资料较少, 很少涉及多角度全面的分析。因此, 本研究将采用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 (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 从情感支持、班级管理、教育支持三个维度来对当前幼儿园半日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现状进行观察分析, 从而为教师与幼儿更有效、更高质量的互动提出建议。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分析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样本教师的选取主要是示范园14所、一级园15所、二级园12所, 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4名中班教师, 最终样本量确定为161名中班教师。所有样本教师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约为35岁, 平均教龄为13年。教师的教龄、学历、职称、所在园所级别等信息如表1所示。

2.2 研究工具及运用

本研究采用《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为研究工具[该工具基于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院 (NICHD) 与国家早期发展和学习中心 (NCEDL) 对3000多个从学前到五年级的班级课堂评估的运用和验证, 不仅在美国也在本土文化以外的情境中应用的信效度和预测性都得到了可靠的验证], 采用非参与性观察对幼儿园半日活动中教师在教学活动、区角活动、运动活动、生活活动时的互动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计分。CLASS评估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大的维度:情感支持、班级管理、教育支持, 其中三个大的维度下面又划分为10个小的维度, 具体如下图所示:

本研究的观察从早晨8:30分进入幼儿园开始直到上午11:30结束, 每20分钟为一个片段, 确保每位教师4个片段, 并进行相应的记录, 在20分钟的详细观察和记录的最后, 观察者根据自己在整个观察过程中记录下来的备忘录以及各个维度的描述性定义为CLASS的每一等级得出分数。

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大, 共有12位观察者参与, 每位观察者经过多轮培训、预观察, 最后截止到161位教师的互动观察评分结束, 其两两之间的一致性维持在kappa.>.60。

3. 结果与分析

3.1 161名教师在幼儿园半日活动情境下师幼互动的整体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 161名教师在“情感支持”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为5.2分, 整体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在“班级管理”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为4.62分, 整体表现为中等水平。在“教育支持”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为3.9分, 整体表现为中等偏低的水平。聚焦到10个小维度上, 161名教师在“积极氛围”这一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最高, 得分为5.39分, 是所有维度中平均得分最高的, 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而在“认知发展”这一维度上, 教师的平均得分最低 (除“消极氛围, 因“消极氛围”为反向计分) , 为3.63分, 整体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

注:每个维度包括1-7分

3.2 教师在CLASS课堂互动评估系统中10个维度之间得分的相关性

本研究中161名教师在10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相关。教师的“反馈质量”与“语言示范”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4, 相关系数最高, 表现为极强相关。其次是, “教师敏感性”与“反馈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22, 也表现为极强相关。再次, “认知发展”与“反馈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2, 也表现为极强相关。“产出性”与“教育学习安排”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04, 也表现为极强相关。

**P<0.01;*P<.05

3.3 不同的活动类型和组织形式中师幼互动的整体情况

在本研究中将活动类型概括为:教学活动、运动、区角活动以及生活活动 (研究者认为游戏是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的, 不宜与其他各类活动生硬地分开) 。同时, 将师幼互动的组织形式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时间。

结果表明, 师幼互动的部分维度在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存在显著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尊重幼儿观点”、“产出性”、“教育学习安排”、“认知发展”、“反馈质量”、“语言示范”六个维度上。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在这六个维度的平均得分最高, 其次是区角活动, 再次是运动, 生活活动的平均分最低。在这六个维度上, 生活活动中教师的互动水平明显低于其它活动情境, 运动中教师的互动水平明显低于教学活动和区角活动 (P<.01) 。

在不同组织形式活动的互动中, 教师在师幼互动的“产出性”、“认知发展”、“反馈质量”、“语言示范”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在“产出性”的维度中, 小组活动的形式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水平明显低于在集体和个人之间这两种形式的活动中的水平。在“认知发展”、“反馈质量”和“语言示范”这三个维度中, 小组的活动形式中教师与幼儿互动的水平明显低于在集体和个人之间这两种形式的活动中的水平 (P<.01) 。

由此可见, 不同类型的活动中师幼互动有不同的特点, 不同组织形式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4. 讨论

4.1 幼儿园半日活动情境下师幼互动的表现性特征

从CLASS整体10个小维度的得分描述看来, 161名教师的师幼互动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其中, 在“情感支持”这一大维度上教师整体水平中等偏高。根据对观察单的文字记录进行分析, 发现多数教师在积极氛围上基本上都能做到“教师和/或幼儿有时表露出积极的情感”, 在消极氛围上, 也很少表露出对幼儿严重的否定或惩罚, 但在教师敏感性的维度上, 多数教师的得分明显较低, 一方面与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经验有关, 另一方面与班级环境有关, 如:Clawson, M.A. (1997) 研究发现班级容量也是影响师幼互动的一个因素, 当班容量较大时, 教师经常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或小组活动, 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幼互动发生的频率。[2]因此, 可能由于班级的幼儿较多, 教师在集体教学中无法顾忌到每一个幼儿的需要, 而导致教师无法关注到那些需要特别支持、帮助和关注的幼儿。在尊重幼儿观点方面, 多数教师还是做到鼓励幼儿进行表达, 特别是在集体教学中教师都会鼓励幼儿“请你来说一说, 你是怎么想的”, 或在区角活动中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等。可见, 多数教师基本都能与幼儿保持相对积极的师幼关系, 对幼儿有基本的尊重, 教师基本具有支持班级中积极社会性和情感氛围的能力。

在“班级管理”这一大维度上, 教师整体在“行为管理”上的水平较高, 主要表现在教师能够提供清晰的行为期望、能使用有效的方法来防止和修正幼儿的行为;而在“教育学习安排”上水平则相对较低, 主要表现在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幼儿的兴趣, 让幼儿最大程度地参与和让幼儿从课程和活动中获得最多的学习能力上的匮乏。与“班级管理”这一维度相比, 在“教育支持”这一大维度上教师的整体水平最低, 其中“认知发展”上的平均得分最低, 其次是“反馈质量”。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教师在这一维度上的得分离散程度较大, 这表明在“教育支持”方面的师幼互动中教师的水平差异较大。同时, 也说明教师在“教育支持”上的互动能力最能体现其师幼互动的水平。研究者认为, 这一大维度上包含有丰富的评估内容, 各个内容对于教师来说都极具挑战性, 大多都属于比较隐性的能力, 很难通过学习或者培训来提高, 而是需要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细致、深入地观察幼儿, 同时不断地反思和总结, 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机智和敏感性, 动态地把握幼儿的发展, 从而增加师幼间互动的机会。

4.2 师幼互动各维度能力的相关性、交融性

聚焦在师幼互动的具体方面, 10个维度上均存在着强相关, 从中可见教师的师幼互动能力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交融性。如“反馈质量”和“语言示范”之间存在着极强相关, 是由于二者均属于“教育支持”这一维度下, 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 对幼儿进行的反馈, 多数需要以语言为中介, 教师的语言技巧在对幼儿的反馈中尤为重要, 语言示范正是评估教师在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方面的指标, 因此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足以体现;再如“教师敏感性”和“反馈质量”之间的极强相关, 正体现了教师在互动中的敏感性直接关系到与幼儿互动的机会和反馈的回路, 当教师的敏感性不强时, 就很少会抓住互动时机, 同时和幼儿之间启发性的对话也不多;而“认知发展”和“反馈质量”之间的极强相关是由于“认知发展”主要是评估教师怎么使用教育讨论或活动, 促进幼儿高级思考技能的发展, 而非关注机械教育, 而教师对幼儿的反馈中常常会体现教师的语言机智, 即教师是否在把握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启发式的回应, 以促进幼儿更进一步的思考, 反馈质量较好, 则促进幼儿认知发展的几率越大。“产出性”与“教育学习安排”之间也表现为极强相关。在“产出性”方面, 在前面的研究结果中显示, 多数教师也是能够保证幼儿学习时间最大化, 即教师为幼儿的绝大多数的时间安排了活动, 可见教师对于教学的安排是否充足与其对幼儿提供的学习时间有密切的相关, 教师在活动前准备充足, 则在活动中更能有较多的机会指导、启发幼儿。

4.3 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多样性因素

本研究的统计结果显示, 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师幼互动水平明显低于5~15年教龄的教师, 而5~15年的教师水平最高。这说明教师的师幼互动水平并不是随着教龄的增长而进步的, 反而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在职称方面, 根据统计结果显示, 教师的职称不同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师幼互动行为差异比较明显, 教师的职称越高, 其在“班级管理”方面的师幼互动能力越强, 职称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教师工作能力的高低。职称高的教师积累了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和经验, 教育的敏感性和应变能力也较高, 就更容易抓住师幼互动的机会, 有效地进行互动。在学历方面, 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在师幼互动的“尊重幼儿观点”和“教育学习安排方面”的互动能力明显高于专科或本科在读的教师。学历较高的教师, 在自身的专业学习中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学科知识, 积累更多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 这就为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 研究者认为影响师幼互动质量的可能性因素是多元的, 既包括了如上所述的教师主观方面的因素 (专业素养、知识背景、教育观念与期望、性格特点等) , 也可能包括幼儿自身的因素 (性别、气质类型、性格等) 以及客观环境 (园所文化、师幼比、家长与社会期望等) 。

5. 结论

5.1 161名教师师幼互动的能力在“情感支持 (ES) ”方面整体处于中等偏高的水平, 在“班级管理 (CO) ”方面整体处于中等水平, 在“教育支持 (IS) ”方面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调查对象之间水平差异比较大。

5.2 161名教师的师幼互动能力在“情感支持 (ES) ”、“班级管理 (CO) ”、“教育支持 (IS) ”三方面都存在强相关。

5.3 幼儿园不同类型的活动及不同组织形式的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具有不同的特点。

篇4:幼儿园半日开放活动中的家长教育

关键词: 幼儿园 半日开放活动 观察记录表

有一次参加某所幼儿园开展的大班幼儿家长半日开放活动,活动之前,各班级教师向家长提出的要求是:管住自己的手和嘴,用眼睛观察孩子。活动之后,请家长交流感受,一位幼儿的妈妈激动地表达了她的惊喜:她发现孩子与平时自己眼中的有许多不同和优点。而这些惊喜要得益于班级老师一再向家长强调的观察,以前自己根本不会观察孩子,只要孩子遇到问题和困惑,赶快就会帮助解决掉,觉得这样才是一位好妈妈,从这次活动,她真正认识到观察孩子是一件多么重要和快乐的事,让她更爱自己的孩子了。从这位妈妈的话中,我感到观察改变了家长的一些错误教育和观念。

幼儿园半日开放活动是将家长请到幼儿园,让他们走进自己孩子所在的班级,向他们展示幼儿在幼儿园生活、学习、游戏中的状态的一种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开放活动。其是家园合作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能够使得家长全面、直观地看到幼儿在幼儿园发展学习的状况,既体验孩子的在园生活,又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方法、策略,感受幼儿园专业性的教育,从而引导家长逐步理解、掌握早期教育的正确观念和教育幼儿的适宜策略,促进家长更加重视、支持、配合幼儿园教育工作。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不少家长是不会科学地观察了解幼儿的,而且不是说只要观察就能够了解孩子,只有明确为什么要观察孩子、怎样观察、观察什么、如何通过观察解读孩子,才是真正了解孩子。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引导家长学会运用观察发现孩子的变化和成长,让家长学会科学的育儿方法。

一、幼儿园利用各种互动平台,指导家长做好观察的准备

能够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体验幼儿园的活动,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状态,这应该是半日开放活动深受家长期待和喜爱的原因。我在深入幼儿园观摩半日活动时,发现家长参与的积极度很高,幼儿的身边总是有一位家长的陪伴,有的甚至是几位家长:父母、祖父母等。在活动中,经常看到家长们的一些做法: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完成遇到困难或有状况发生时不由自主地伸出“援助之手”,将一些方法和策略直接告诉幼儿,或者是直接上手帮助孩子完成。究其原因,家长会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进行比较,想的是“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就能做好,我的孩子就不行呢?”“快帮他吧!不然太丢人了,这么多家长在看呢!”,导致的结果就是剥夺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如,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相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做起来比较慢,家长就会插手“帮助”,就怕自己的孩子不能按时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有的孩子对于这种“帮助”感到很高兴,变成了旁观者;有些孩子不愿意大人介入,会向家长抱怨,家长就训斥起自己的孩子来,弄得孩子情绪低落,不愿意再做下去,等等。在区角活动中,看到孩子自由学习和游戏,有些家长在孩子旁边,一会儿给孩子那这个玩具,一会儿指挥孩子应该怎么玩,要不就是直接动手,俨然变成一位“指挥家”、“决策者”等。在户外活动中,亲子游戏较多一些,家长代替孩子取器械、大人小孩一起参与的双人体育竞赛,变成了家长抱起孩子跑的成人赛;孩子游戏时,总在旁边不断提醒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危险……在生活、卫生习惯上,有些家长直接代办擦鼻子、送碗筷、穿衣服、端来孩子的水杯让喝水,等等。家长往往从自己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活动,不会从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活动。因此,幼儿园应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如,在开学的家长会上,将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安排通报给家长;在半日活动之前,利用“家园校信通”发布活动通知,便于家长做好安排;利用家园联系栏中、校信通、白板上公布活动内容安排表,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等,比如提示家长不要打扰孩子;认真观察孩子;观察孩子时,要把孩子的表现和以往的表现作对比,不要和其他孩子做横向比较;不要在活动现场对孩子进行指责和批评;对孩子的进步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表扬,等等。目的是让家长有准备地参与到半日活动中,对家长提出一些需要做到的事宜,幼儿园利用半日开放活动,不仅指导家长学习科学的育儿理论知识,而且为家长提供可供支持的策略和方法,促进家园共育与幼儿发展。

二、利用观察记录表帮助、引导家长学会观察了解孩子

在家长参与度高的开放日活动中,可以利用观察表训练和培养家长的观察能力。活动前发给每位家长一份活动观察评价表,表格中包括幼儿所进行的活动内容、目标和观察要点。活动内容涵盖每个环节:集体教学、生活活动、区域活动、户外活动等,并指明家长在每个环节中所要重点观察孩子的哪些表现、哪些行为,如幼儿遇到困难时是如何面对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以及持续时间的长短,甚至细致到孩子在生活活动(入园、离园、喝水、盥洗、进餐、如厕等)中细微的行为习惯、生活技能等;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兴趣、参与度、互动、行为或是幼儿的情绪等;游戏和户外活动中幼儿的语言、表情、动作、交往能力等,有可能出现的行为及家长所应该有的行为和对策,等等,记录下来。家长在拿到表格后要仔细阅读,理解每个条目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与教师沟通。观察记录表尽量简单明了,多以划“√”和记录时间反映幼儿的活动情况,这样,既方便家长在半日活动中记录,又能够让家长有时间更好地观察幼儿。教师可以适时指导家长做好观察记录,引导家长在观察自己孩子的同时,也观察别的孩子,让家长对自己孩子今后还需要发展的方面做到心中有数。这其中一定要告诉家长不要总是去比较自己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的不足,尤其不要当面斥责孩子,要纵向比较孩子的发展,对比孩子现在和以前发展的改变,多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发放给家长人手一份《指南》制定的对应本班年龄段幼儿的各领域的“目标”和“教育建议”,对自己的孩子这一年龄段的发展状况有一定了解,心里明确观察指向,通过学习也会获得好的关于教育幼儿的知识和方法。

三、活动后要及时组织家长开展交流活动

在家长看完孩子们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家长开展交流活动,目的是更好地指导家长从观察中了解自己的孩子,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方面的教育策略与指导,为家长答疑解惑,解决教育孩子的一些困惑,等等。教师在活动之前应制订好活动方案,确定、参加人员及分工,切忌无准备地开展活动,避免疏漏活动内容和达不到效果。活动可以采用集中或分组的形式开展。集中的形式是将家长集中起来一起交流,班级教师要先准备一些话题,活动时指导家长围绕这些话题展开交流,如“你在观察孩子时发现了什么”、“你发现孩子哪些让你吃惊的变化”、“你的孩子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作为家长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等等,让家长提出参与活动的一些想法、建议和意见,教师应及时做好记录;分组的形式是让家长自由组合分组交流,每组选出一个主持人,一个记录人,家长在小组中发表自己观察后的感想、困惑和运用的策略,记录人做好记录,主持人在最后向全体家长汇报。对每个小组困惑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由班级教师抛出来与家长共同探讨,看是否有家长能够解决的,家长解决不了的,就由班级老师作解答。如果当时不能解答,可以随后解决,也可以邀请专家或园长参与,做好答疑解惑的环节。注意班级教师在与家长交流互动时,要多用具有说服力的事实说话,以观察到的幼儿参与活动的实例和提出具有操作性的方式方法打动家长的心,对个别家长偏颇的做法或是看法,可以提出来让家长讨论提出正确办法,提高家长认识,这样做才会受到家长的欢迎,增强家长观察的信心,从而提高家长观察的积极性。

总之,幼儿园应该利用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这一平台,有效利用一些多元化教育手段开展家长教育活动,有意识地指导家长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使孩子在和谐、统一的教育环境下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篇5:御道幼儿园半日活动小结

“您了解您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多的家长都回答:“我们每天把孩子送去幼儿园,晚上接回来;平时工作繁忙也没有时间陪孩子,对孩子在集体中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真的不是太了解。”

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御道幼儿园于2013年12月6日为家长提供了这个机会,开展了家长半日开放日活动,从而让家长更加真切的了解幼儿在园的一系列情况。

上一篇:的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下一篇:五红旗中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