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需要观察些什么? 文档

2024-04-08

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需要观察些什么? 文档(通用6篇)

篇1: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需要观察些什么? 文档

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需要观察些什么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 “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通过游戏可以完善幼儿的心理素质,健全幼儿的人格。而在游戏活动中,观察则是教师了解、掌握幼儿的兴趣点、思维和学习方式的一种基本方法。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需要通过观察来了解认识幼儿。在此,我就想根据我自己的个人经历谈谈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如何去进行观察:

1、观察幼儿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活动的引导者,教师通过观察孩子在活动中的兴趣点调整相应的策略。

案例:早上8:25,角色游戏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进入了自己所感兴趣的区域进行游戏。忽然,小医院里的小医生对着我大声地说:老师,今天没有小朋友做小护士。我一看,原来平时一直做小护士的欣欣今天却跑去了娃娃家。不一会儿,娃娃家的“妈妈”也对着我说:老师,我是娃娃家的妈妈,可是欣欣今天也要做妈妈。我于是上前问:欣欣,今天怎么不去小医院做小护士了呢?小朋友说你穿上粉色小护士服的样子可漂亮呢。我想着小家伙可能会在我的言语“刺激”下再次进入小医院做小护士。可是欣欣突然皱着眉、咬着小嘴唇对我说:老师,为什么一直都让我做小护士呢,我喜欢到娃娃家做妈妈。我忽然有些诧异,想着原来之前欣欣并不是十分喜欢“小护士”这个游戏啊,怪不得小家伙每次穿上护士服并不是那么自豪和骄傲,相反有一丝不情愿。有一次,甚至被小朋友投诉说,护士台的欣欣护士没下班就跑出去了,害得小病人都没拿到药。也许之前我都没有好好尊重欣欣的想法啊,只是我感觉懂事又细心的欣欣会很好地胜任小护士的工作,所以我就自作主张让欣欣来到小医院。看着冷清的小医院和人多热闹非凡的娃娃家真是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只见欣欣来到了娃娃家的卧室,从小床上抱起小娃娃,一边拍小娃娃一边拿奶瓶给小娃娃喂奶,嘴里还轻轻哼着什么歌谣。那样子真像是一位妈妈在哄自己的小宝宝。过了一会,欣欣突然用手摸了摸娃娃的额头,然后紧张地说:呀,好烫呀,小娃娃好像发烧了,我要带她去医院。说着,欣欣找来了小推车,把小娃娃放在小推车里,然后推着娃娃去了小医院。

分析上述案例,可见欣欣其实是个很有自己主见的小女孩,虽然之前她可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小医院进行游戏,可是能看出小家伙内心深处最喜欢的还是娃娃家的游戏。这次她没有盲从于老师和小伙伴的话,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兴趣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娃娃家”游戏,因为是孩子自己所选择的一个感兴趣的游戏活动,加之欣欣在平日里从妈妈照顾小弟弟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相关经验,所以在娃娃家扮演妈妈照顾娃娃的游戏中,欣欣投入、专注并且乐此不疲的神情可见一斑。对小班孩子来说,娃娃家相对于小医院更贴近她们的生活经验,更能激发孩子心灵对家的渴望之情。所以,孩子更喜欢娃娃家的游戏。通过观察,我也发现,理发店里去的小朋友更是寥寥无几,即便有一两个小朋友去,也是做理发师,很少有小朋友愿意做顾客。想来是与小班小朋友害怕理发、不喜欢去理发店理发的生活经验有关。于是,后来我和搭班老师一起商量,把班级中的娃娃家先撤去,重新布局后也变成了温馨的娃娃家,这样就有两个娃娃家,可以融入更多的孩子进入娃娃家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娃娃家等的游戏中交流互动,克服小班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促成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促成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

2、观察幼儿游戏中的特殊行为。

幼儿的游戏行为是幼儿发展水平的反映。因此幼儿的任何游戏行为都能作出发展意义的解释。教师在游戏中根据自己对幼儿发展方面的知识经验,去关注幼儿的每一个尤其是一些特殊的行为,作为自己了解幼儿、指导幼儿的依据。

案例:辰辰是糖果屋的营业员。游戏进行了一半后,他出现在娃娃家,趴在地上汪汪的叫着,娃娃家的爸爸不停的摸着辰辰的头。我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就问:“辰辰你不是在糖果屋上班么,到这里来干什么呀?”“爸爸”抢着答:“他是我们家的小狗。”我更不解了:“他不是糖果店的营业员吗?”辰辰歪着脑袋看着我说:“我下班了,到娃娃家玩,他们不让我进。变成小狗就可以进来了。”……(我们有这样一条游戏规则:娃娃家外面的脚印放满鞋子了,幼儿就不能进去了。)“爸爸”用盘子装了两块三角形的积木放在“小狗”面前:“这是肉骨头你快吃吧。”辰辰趴在地上点点头,摇头摆尾的吃了起来…… 辰辰从营业员变成“小狗”趴在地上的特殊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观察时我以此为切入点,留意事情发生的背景、时间、有关的人物,抓住孩子的每一个细节如实观察,为今后分析评价幼儿的游戏水平提供了真实的依据。

3、观察游戏中孩子出现的问题,适时介入予以引导。

辉辉来到了花店。他手里拿着几朵“假花”对着来往的小朋友们喊:谁要来买花?谁要来买花?可是没有顾客小朋友来买花,辉辉有些失落了,他耷拉着脑袋很不高兴地对我说:张老师,她们都不来买我的花。我于是假扮顾客来到花店对辉辉说:老板,我想要买5朵郁金香。辉辉那双明亮的大眼睛瞬时充盈着一丝喜悦与希望,他麻利地帮我拿来了郁金香,可是一看只有3朵了,于是小家伙和我商量:只有3朵了,你可不可以只买3朵呀?我笑着摇摇头:不行吧,3朵太少了,我要送给5个好朋友呢,3朵不够呀。辉辉咬了咬小嘴唇,转身从小篮子里拿出了手工纸和吸管,对我说:那你等一下。说完,他开始认真地折起了郁金香,不一会儿辉辉拿着先前的3朵和刚做好的2朵郁金香十分开心地对我说:张老师,这些花都给你吧。说完,小家伙又仔细地数了一遍:1、2、3、4、5,是5朵。这才放心地将花塞到我手里。我看见辉辉的小脸蛋红扑扑的,额头上分明还闪烁着晶莹的汗珠,可是那双乌黑的大眼睛里却满满都是自信和喜悦的神情。

上述游戏中,一开始,没人去花店买花,花店生意冷清使得辉辉倍感失落,在他觉得无助时,他转而主动地向老师寻求帮助,这时老师适时地介入游戏,以顾客的身份推动游戏情节的发展。接着在后续买卖花的过程中当孩子第二次遇到困难(花店暂时没有足够数量、相应的花提供给需要的顾客时)辉辉先是和顾客商量能否少买几朵,但在商量“未果”的前提下,小家伙通过开动脑筋又制作了一些漂亮的郁金香,最后,顾客买到了合乎心意的花朵,辉辉也体验到了游戏成功的快乐情绪。在后续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能让花店生意更好时,辉辉及其他几个小朋友说:可以提供预约电话,大家只要打花店的电话订花,老板就会送花上门。(这个经验肯定也是孩子们联系了生活中外卖外送等方式给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便捷才联想到的)。也有小朋友说可以通过降价、买一送一等方式使得花店的生意好起来。角色游戏是未经任何粉饰和掩盖的活动。孩子们在其中自然而然地会接触到一些困难,通过这些接触,他们会明白,生活本来就有顺有逆,有苦有乐,而逐渐从中学会想各种办法战胜挫折的本领。

作为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我们普遍都已经认识到对幼儿游戏观察的重要性。教师在游戏中如何进行观察,观察什么,反映了一个教师的基本技能。实施教育,观察先行,科学观察幼儿,是需要每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和学习的的基本功。我们教师应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成功的幼儿游戏活动的观察者和教育者。以上也只是我在具体实践中梳理出的零星的关于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观察的几个点,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张梅萍

2012-8-14

篇2: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需要观察些什么? 文档

一、明确指导重点,选择观察流程

(1)伞状式流程。教师以某一区域为中心带动周围区域来实施观察,新出现的主题或矛盾较多的区域是教师观察的中心和重点。如我班新出现的游戏主题 “出版社”中,图书出版的页面分工和故事主题、页面内容等,对幼儿的协调合作性要求非常高,而且还涉及制作后的销售问题。“经理”管理起来问题纷杂烦多, 幼儿易各持己见,难以开展活动。因此, 笔者则对这一主题实施定点观察,引导经理带大家通过讨论协商开展工作,逐步解决各个问题。先讨论“画什么故事? 是现编还是用以前听过的?故事里该画些什么情节更吸引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故事分几页画,每页画什么?由谁画哪一页?最后由谁收集装订?”在图书制作成功后,再讨论“由谁销售?可到哪些地方销售?该如何推销才能让客人买?”通过协商讨论,帮助幼儿把复杂的问题一步一步简单化,进而深入解决,在这基础上,对其他的游戏主题进行扫描观察,在“中心”与“四周”的关系中,分清主次,同时避免顾此失彼的现象发生。

(2)钟摆式流程。在各个游戏主题都玩到一定熟悉程度的基础上,教师以几个相关主题为观察重点,来回于既定的两三个区域实施定点或追综观察,而对其他区域也进行远距离扫描。这适用于几个不同的游戏主题,也适用于同一游戏主题的不同方面。如大酒店游戏玩到一定程度时,笔者便以设计师、厨师、服务员为观察重点,引导他们创新设计、烹煮、宣传服务互相配合,如设计师将设计的新菜谱及时送到厨房烹饪, 并及时与服务员商量如何向客人介绍、宣传新菜; 服务员及时将客人的要求反映给厨师、 设计师,以便尽快满足客人的要求,使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大大提高,而对于娱乐室、温泉室、小卖部、收银台等实行扫描式观察。这样教师可以较为详细而全面地了解幼儿在这些联系密切的游戏中的互动情况,为进一步指导和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提升幼儿的游戏经验作准备。

(3)卷地毯式流程。在活动中教师对每个游戏区域都给予关注,巡回进行扫描或追踪观察。这一流程可以综合了解各区域情况,在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测查时常用到。这一流程的特点是面面俱到,但在具体实行的情况下,在面面俱到的同时应有条不紊追踪观察的线索,使观察有所侧重点。如在测查幼儿的语言发展情况,就应针对幼儿使用的语言,在各个游戏间进行巡回扫描或追踪观察, 有系统、有重点,如厨师与服务员的对话、服务员与顾客的对话、顾客与收银员的对话,否则会出现“蜻蜓点水”的现象, 使观察结果流于表面。

(4)自由式流程。在游戏开展中,某个游戏玩了一定阶段,常出现游戏的发展、情节停滞的现象,这时,教师可用“自由式”流程观察。主要是为了让我们发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发展趋势,促进游戏发展。教师可以不受线路的限制,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 如大酒店游戏玩了一定时间后,生意渐渐冷清,大家都被新的游戏所吸引去了, 大酒店游戏出现了停滞状态,但我却发现厨师们仍热衷于煮菜,只是一盘盘美观漂亮的菜煮好后放在厨房无人问津, 于是笔者引导幼儿回忆参观酒店自助餐的情况,在我的启发引导下,服务员把这些煮好的菜一盘盘在餐厅的大餐桌上摆成“花”“火车”的形状,开展自助餐活动。 这一新的活动形式马上吸引了不少幼儿,使大酒店的生意恢复了红火,促进游戏发展。

在上面这些流程中,较常用的是伞状式、钟摆式、自由式这三种流程,它从新游戏开始—游戏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游戏进一步深入发展等一系列方面,帮助我们更好地开展游戏的观察指导,为促进游戏发展,开发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二、引导游戏主体,巧妙指导游戏

(1)游戏介入法。这也是大家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方法,即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游戏。这一方法又可分为“平行式介入”和“交叉式介入”。平行式介入是指教师和幼儿玩相同的游戏材料或情节,提供示范作用,常用于游戏能力弱的幼儿。如与能力弱、游戏意识弱的幼儿一起到旅行社当游客,随导游到机场坐飞机,到处游玩,使他们在了解掌握每个游戏的游戏玩法、坐飞机的程序等的基础上,了解集体游戏的游戏规则,感受到集体游戏的乐趣,引导幼儿从每次游戏的无所事事,从破坏型人员逐渐转变为合作型、参与型游戏人员。交叉式介入是指教师主动参与或接受幼儿邀请参与游戏,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来达到指导游戏的目的。这也是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如教师作为顾客到大酒店点菜、到超市买东西,教师作为游客到旅行社游玩,作为观众观看民俗表演团的表演,这些都能让作为工作人员的幼儿获得充分的成就感,并隐性地指导幼儿游戏,有利于充分调动幼儿游戏积极性,发挥幼儿创造性、 主动性,促进游戏的发展。

(2)材料提供法。这种方法是教师提供材料来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如我在大酒店游戏中提供了纸和彩笔,便有孩子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画画,那画些什么呢?在我的鼓励下,幼儿设计起新菜,于是,大酒店游戏中便多了个设计室,使幼儿的合作难度系数又进一步提高,从厨师与服务员的两方面合作到设计师、厨师与服务员三方面协调,为他们的协调合作提出新的更高难度的要求,即设计师新设计的菜谱要与厨师交流,请厨师烹饪;也要与服务员交流,告诉服务员该如何向客人宣传介绍;服务员要将客人的要求及时告诉厨师、设计师,请他们设计、烹饪。这同时也为大酒店游戏注入了新的创造力和活力。通过材料提供法,游戏情节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发展幼儿某些方面的能力, 帮助幼儿进一步完善和迁移经验,提高游戏水平。

(3)语言指导法。是指教师在游戏中运用“建议”“鼓励”“邀请”等不同形式的语言,达到指导游戏的目的。例如在开展 “地瓜干加工厂”的游戏活动中,刚开始时,幼儿扮演“地瓜干加工厂”的工人,他们生产了大批量的“地瓜干”,后来却不知道如何处理了。而老师则在这时扮演一个参观者的角色,问幼儿这些地瓜干是否要进行包装,然后再拿到商店中卖? 于是,游戏的情节进了一步,一部分小朋友开始包装“地瓜干”,一部分则把包装好的“地瓜干”送到即将开张的“闽西八大干店”中卖,而有些小朋友则当上了售货员和顾客,一系列的活动把游戏推上了高潮。幼儿玩得开心、玩得快乐。由此可见,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语言的有机引导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角色游戏的指导没有固定的模式, 也没有一成不变的程序,它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与幼儿的互动,提高游戏水平,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三、畅述游戏体验,积极游戏讲评

游戏的讲评是组织指导游戏的重要环节,它能对游戏起导向作用。教师对游戏的成功讲评可为幼儿下次活动时发展游戏情节,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提高游戏质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游戏的讲评中,可把游戏的评价变为“分享快乐”,重视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体验,尽量做到注重游戏过程而不注重游戏结果。从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参与度以及愉悦的程度看幼儿对游戏活动的体验;对游戏的想象力、创造性的表现和反映的知识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从与伙伴交往中看幼儿是否具有组织能力。在评价中以幼儿为主体,从幼儿的实际体验出发, 展开讨论。

篇3: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需要观察些什么? 文档

1.幼儿教师观察的重要性

幼儿教师的观察不仅有利于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使幼儿教师进一步了解幼儿的发展,还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观察能力,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行为表现的同时,了解不同幼儿的兴趣、个性、个体需求等,从而进行有效的师幼互动,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然而,幼儿受年龄的限制,语言和概念发展不成熟,对于周遭发生的事情不能准确认识和理解。幼儿教师的观察正是观察幼儿的言语、举止、表情等,这些行为反映了幼儿的真实内心世界,是他们思想、情感的载体。通过观察,教师有效地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水平,了解幼儿现有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设计合理的活动,及时满足和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的更好发展。

2.游戏中,幼儿教师常见的观察方法

供幼儿教师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在游戏活动中,针对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如何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是有效观察的关键。

(1)扫描法。

即时段定人法。教师需要对班级全体幼儿平均分配时间,在相等时间长度内对每位幼儿轮流进行观察。教师在游戏观察中处于主动地位,使得教师更好地了解游戏活动开展了哪些主题、每位幼儿选择的主题、使用的材料等。这种方法适用于全体幼儿进行游戏,一般在游戏开始和游戏结束时选用较多。

选用这种方法,一般使用表格记录的形式。将所要观察的内容事先用表格的形式准备好,游戏开始时,教师直接将所观察的内容在表格内做记号即可。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可以重复使用,方便前后比较。

(2)定点法。

即定点不定人法。教师固定在游戏中某一区域进行观察,只要进入这一区域的幼儿都可被视为观察对象。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常常使用此方法,教师处于较被动的地位。这一方法适合于了解某一主题或者某一区域幼儿游戏的情况,可以获得一些动态信息,了解幼儿在游戏中使用材料的情况、人际交往的情况及游戏情节的发展等。

运用定点法,一般采用实况详录法记录,也可以使用抽样法记录,将所看到的内容情节或某一情节真实地、详细地记录下来。教师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某一主题的开展情况,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及在游戏中的表现等。这使得教师的游戏指导能够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

(3)追踪法。

即定人不定点法。教师事先确定一两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观察他们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情况。不管被观察者进入哪个区域进行游戏,教师的观察都应追随,固定观察对象而不固定地点。这一方法适合观察个别幼儿在游戏全过程中的情况,了解其游戏发展水平,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运用这种方法,可用实况描述法进行记录,就是将被观察者置于游戏活动的全过程,在事后详细地记录下来,不仅仅包括实况记录,更可以有教师的评述、分析及对策。

3.幼儿教师在游戏观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1)幼儿教师对游戏观察认识的局限性

在游戏活动中,由于班级人数多等原因,使得班级游戏情况复杂,部分教师认为:观察本身应该随着幼儿行为的发生而产生,每一位幼儿的任何行为都必须进入教师的视野。这样的观察缺乏目的性、观察对象模糊,使得游戏活动的观察没有实际意义。

另一部分教师停留在理论层面,认为游戏的观察应该具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借助观察工具,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收集资料。这样的观察没有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排除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之外。

(2)教师的观察技能缺乏

幼儿教师通常采用班级观察记录的形式,记录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发生的特别事件。教师作为观察者,在观察幼儿游戏活动时难免掺杂主观因素,因此在保留稍纵即逝的观察结果时,笔录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实际观察时,教师习惯性地将观察的结果迅速分析并做出判断,并不能将归纳总结的观察经验付诸实施,多半将其停留在纸上。

(3)教师对观察方法的掌握能力存在差异

大部分幼儿教师对游戏观察方法的了解来自有关“学前教育游戏”方面的书籍,在此类书籍中,观察方法被视为“系统的研究方法”,不通过系统的培训和练习很难把握。事实上,作为评价幼儿和改进教学的手段的观察,教师掌握到的观察方法主要集中于轶事记录,这种非正式的叙述性记录方式简单、易行,适合教师日常工作需要,但耗时且需要观察者拥有相当程度的耐力。其次,在重视观察者敏锐度的同时,为维持观察的信度与效度,观察者必须付出更多的心力。

(4)教师的知识经验储备存在差距

幼儿教师对幼儿信息的辨别、选择性获得、评价与利用,都来源于教师的已有知识经验。新教师在游戏观察中往往关注的是观察技能,老教师更关注幼儿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就知识经验而言,老教师不仅从理论上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而且通过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某一表现,准确判断该幼儿在这一年龄段的发展水平,更有效地给予观察和指导。

4.对策及建议

(1)加强幼儿教师游戏观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观察技能。

幼儿教师在游戏活动中面对班级全体幼儿和对幼儿安全问题的担心,往往失去观察的目标或缺乏辨别观察动机的能力。因此,要提高教师观察的效率,必须加强幼儿教师的观察训练。观察训练需要从观察目标的选取、观察方法的运用、观察记录的书写及观察活动的反思四方面进行,提高教师的游戏观察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改善教师知识结构。

篇4: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需要观察些什么? 文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仔细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观察幼儿不仅仅要看表面现象,更重要的在于研究、总结孩子的行为表现,采取适宜的教育措施,为他们发展提供条件,满足于幼儿自身发展或“最近发展区”的需要。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进行观察研究,从而更好的指导幼儿,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区域活动 教师观察 幼儿 能力

在幼儿园里,我们大部分老师都喜欢观看孩子,看他们活动,看他们游戏。有的孩子喜欢结伴游玩,有的喜欢自娱自乐。在观看幼儿的过程中,老师了解到幼儿的性格特点,喜欢什么活动,是否有自己的伙伴,喜欢什么阅读材料,不喜欢什么操作材料等等,日复一日,幼儿不断的成长,教师就是在目睹幼儿变化的过程中,每天不知不觉观看幼儿,并成为一种习惯。

一、区域活动中的教师观察,基于幼儿的发展水平

区域活动,是幼儿一种重要的自主活动形式。它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以操作、摆弄为途径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可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幼儿自然、自由、快乐、健康地成长,实现“玩中学”、“做中学”。观察是教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也是教师把握幼儿已有经验、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基本途径。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幼儿,往往观察往往难以深入和系统。而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活动具有任务选择的自主性,操作时间的灵活性以及材料设置的针对性等特点,能为教师提供细致、深入地观察幼儿的机会。在区域活动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的认知水平,了解这个年龄段幼儿认知发展的一般特征,以确定所观察对象的发展与其他普通幼儿相比较是否正常,是否需要特殊照顾和帮助。横向比较确定所观察对象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及班级中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特点,为集体活动的设计、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等提供依据。

例如,在小班的语言区《小蝌蚪找妈妈》活动中,老师仅仅利用集体教学15分钟的时间并不能很好的让幼儿掌握,也不能知道幼儿到底掌握的程度。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我们老师首先要了解小班幼儿喜欢模仿、语言讲诉不完整、游戏水平高,角色扮演中角色不清晰等特点,作为老师在观察幼儿进行此表演活动时,关注幼儿的情绪、语言讲诉情况、幼儿之间的互动性,游戏时间水平、游戏发展状况等,对比指南中的指标将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反思。

二、区域活动中的教师观察,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兴趣、需要而创设的具有操作性和探索性的环境,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在动手操作中与材料相互作用,从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发展能力和个性。在区域活动开展前教师是创设者和设计者;在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活动后教师是倾听者、评价者和支持者。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教师观察,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才能为区域活动持续开展做好基础。

例如,以《我是故事家》表演区活动中,我们要观察所提供的区域材料是否满足于幼儿的需要,是否适宜故事情节发展需要,材料数量是否足够,材料是否安全等;其次观察在活动中幼儿互动、角色扮演、持续时间、关注的问题、故事完整性、幼儿的情绪以及遇到问题所采取的策略等等。只有教师发现问题,才能够为我是故事家活动提供解决方法和策略。

三、区域活动中的教师观察,积极调整幼儿游戏的内容

《指南》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要对不同层次幼儿进行观察,才能对幼儿的学习和活动进行正确的解读、分析和反思,从而才能根据观察到的内容与观察目标以及活动目的进行匹配,进而积极调整幼儿游戏的内容。

例如,大班《美丽的纸盘鱼》美术区域活动中,我们提供给孩子的操作材料主要是纸盘和一些彩纸等,起初幼儿制作纸盘鱼时,基本都一个模式就是将彩纸剪成不同的形状装扮成鱼鳍鱼尾等造成材料的浪费。发现问题后,在评价环节我们用多种图片形式与幼儿交流沟通,倾听幼儿的想法以及建议,从材料上进行调整增加如纸盒、纸绳等,在纸盘鱼的造型上我们也提供多种参考图片和音像资料如撕纸类,黑白画风格,剪纸类,青花瓷系列等等,用不同造型风格冲击幼儿的视觉感官,为他们新的创造提供素材。因此等到第二次活动时,幼儿呈现的纸盘鱼风格多变富有创意。

四、区域活动中的教师观察,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蒙台梭利曾对观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作过精辟的论述:唯有通过观察、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的成长需要。我们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解读,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解读幼儿提供素材和依据,同时根据观察我们进行分析反思,再进行调整和指导,从而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

例如,大班《5以内分层》区域活动,我们观察中发现幼儿会将雪花片按照两个箩筐进行分一分并且会用语言表述出来,但是能力强的觉得没有挑战性。于是我们在操作提示卡中进行贴标设计,级别越高贴的星越多,提供每份不同量的雪花片如6,8,9,并提供操作记录纸(随意记,按照左边从小到大记,从大到小记)及不同的份数。幼儿就可以自主的选择需要进行操作,渐渐的幼儿会进行到10的分层,知道10除了分成2个数以外也可以分成334这样的结果,另外10以内的加减以及混合加减法口算能力的提高。

区域活动是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有利于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要在区域活动中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来抓住能够反映幼儿活动水平的表现,根据这些表现来准确地把握幼儿在活动中的实际发展水平,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调整区域活动的内容,指导幼儿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区域游戏水平的提高。

【参考资料】

【1】【美】Janice J Beaty.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第7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011(3)

篇5: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需要观察些什么? 文档

我作为我园《区域活动组织与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组成员之一,常常走进教学现场进行观摩,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产生的这些困惑主要基于这样几个原因:第一,与集体教学活动不同的是,自主游戏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教师难以应对,缺乏现场观察、指导的经验;第二,教师能捕捉到自主游戏中的一些现象,但不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缺乏解读、分析幼儿行为的方法与思路;第三,教师比较关注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性、创造性的表现,但仅仅知道等待与观察,不知道如何与幼儿进行现场互动,缺乏有效互动的方法与策略。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教师的困惑就要从这些原因入手,让教师在观察与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时能做到有思路、有方法、有策略。

一、共体验——走近教师,建立“指标”

对于如何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现有的一些文本材料给教师提供了参考,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具体提出了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要点及其发展提示。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教师即便手中拿着这些文本材料,却依然不知道在游戏中该看些什么。因此,管理者首先要对已有的文本材料进行分析,然后走近教师,体验他们的困惑,再来分解目标、细化指标,帮助教师找到具体、可操作的观察点。

案例1:“指标”的产生

游戏活动时间,我进入了游戏现场,发现有的青年教师一直在来回走动,似乎在仔细地观察孩子,但却看不到关键点;也有的青年教师运用“角色介入法”参与孩子的游戏,仔细倾听教师与孩子的对话,发现只是留于形式与表面的对话。教师还是不知道游戏中该看些什么,观察哪些要点。

在制订“指标”时,我们重点将观察要点转化为教师能够操作、可执行的显性内容(见下表),帮助教师找到观察的方向,同时为每位教师提供“观察本”,将“指标”贴在上面,起到导向和指引的作用。

当然,“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对其加以完善与充实,在运用“指标”的过程中不断用案例积极地去诠释内容,真正发挥“指标”的效用。

二、共分享——走近现场,寻找方法

游戏中的讲评是提升幼儿经验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组织游戏时的一个难点,为了提升教师的讲评能力,积累有效的师幼互动经验,我们特意请来了宜昌市幼教教研员杨美艳老师,开展“对话式”讲评,即经过现场观察后,先请青年教师讲评,然后再来倾听杨老师的讲评,并通过“对话”了解讲评中的思路与用意。

案例2:“对话式”讲评

一次大班主题区域游戏“我的家乡宜昌美”中,孩子们在角色区“宜昌美食一条街”中开展了打折促销活动,教师抓住孩子在游戏中产生的这一全新内容进行提问:“你们为什么要采用打折促销的方法?”从孩子的各种回答中,教师梳理总结了孩子的游戏经验:当生意不好时,可以采用打折促销这种好方法。杨老师在讲评时则首先问道:“什么叫打对折?打对折是让东西更便宜还是更贵了?”

杨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基于对孩子行为的深入分析,孩子们在生活中虽然常常见到“打折促销”,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理解什么是“打折”,杨老师的讲评让孩子们在获得游戏经验的同时丰富了知识经验,也拓展了青年教师的思路。这种基于现场的指导,能够直面教师的问题,帮助教师找到有效讲评的思路与方法,体会如何在分析幼儿表现的基础上及时跟进与加强互动,从而形成一些有效的策略。

三、共推進——走近故事,提升能力

在开展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他们每天遇到的现象不同,他们对此的感受也就不同,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他们的指导应该是个性化的。为此,我园还确定了每月一次的“课题日”,请每位教师在这一天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看到的故事,谈谈自己的体会、困惑与方法,鼓励所有教师共同分析和思考,并采用“专家坐堂”的形式帮助每位教师解决困惑。

案例3:课题日

小班教师的问题:娃娃家中的小“妈妈”已经连续给娃娃做了十几次饭了,还是乐此不疲,看到孩子如此投入到游戏中,教师应该怎么办?——说明这个孩子已具有角色意识,但缺乏角色认知,需要教师的帮助。

中班教师的问题:个别孩子在游戏时总是出现选择困难,心不定,怎么办?——先得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孩子的习惯问题,还是游戏的内容对他没有吸引力,然后据此采取不同的对策。大班教师的问题:“理发店”“茶吧”都没有生意,孩子们又不想撤,怎么办?——考虑形式、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可以更换材料,如尝试在“理发店”里增设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别的器材。

每一次的“课题日”我们都会听到许多小故事,由于这些故事是每个教师都可能会遇到的,更能引发教师的共鸣,在集思广益中寻找解决对策,每位教师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我们还邀请专家对教师的这些案例进行点评、归纳,帮助教师学会分析、解读案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作为一名工作在幼教前沿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我感到只有走近教师、走近现场、走近故事才能发现教师的真问题、真困惑,只有和教师一起共体验、共分享、共推进,才能给予教师真帮助,从而实现教师的真发展。

篇6: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观察方法

一、整体观察

整体观察主要是为了解各个区域中幼儿不同的学习兴趣、不同的发展水平、不同的学习方式、活动中幼儿的情绪、规则的遵守以及物品的整理等。常用的方法是扫视和巡视,所花费的时间较少。在区域游戏的起始和结尾两段,教师常采用整体观察,因为活动开始时经常会有幼儿对操作要求不了解和对自己活动目的不明确,教师要对全体幼儿逐一蜻蜓点水式地关心一下,即可了解幼儿的活动状况了。活动结束时,也应整体了解一下,以便确定结束的时间,并注意个别幼儿的活动进程,以帮助他们做好结束活动的心理准备。

二、局部观察

1、局部观察的主要内容。1)对能力特别强的幼儿或特别弱的幼儿。留意他们学习的动机、目标和困难,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建议,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如:幼儿在美工区中做帽子。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幼儿掌握不好帽子开口大小和头围的关系。面对幼儿的困惑,教师请幼儿尝试桌上的工具和材料,能力强的幼儿有的用双面胶在开口反面的地方粘住,有的用胶水涂在纸条上把开口大的地方粘小一点,还有的用小订书机把开口的两头订掉一些。能力弱的幼儿大部分是模仿别人的做法,也有小部分孩子会请求他人的帮助。教师细致、深入的观察,适时的引导,使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2)对新投放的操作材料。观察孩子操作材料的情形是否和教师的预计相符,进展的步骤、递进的层次是否和计划相同,尤其要对那些意料之外的现象进行收集。如:在家政区活动中小朋友自己制作奶油蛋糕。奶油是新投放的操作材料,当然要作为教师局部观察的重中之重。在观察中发现,虽然教师示范时强调手要捏在三角包的最上面往下挤奶油,可是大部分孩子由于的手劲不够,都捏在中间挤,使奶油从三角包的上面溢出,这是教师在活动前没有考虑到的。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教师及时调整了操作材料,把三角包的顶端用牛皮筋扣紧,这样孩子操作起来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奶油就会溢出来。解决了后顾之忧后孩子的创造更大胆了,他们有的在蛋糕上裱出了漂亮的花纹,还有的裱出了小兔、娃娃脸、小猫等动物形象。3)对和最近主题教育教学目标紧密相扣的活动内容。区域游戏活动往往受到阶段主题活动内容的影响,会爆发出一些共同的关注热点,所以教师一旦发现,即可注意观察有可能作为讲评或讨论内容的素材。如:有一阶段开展“化装舞会”的主题活动,美工区中动作快的小朋友做好帽子、服装后自己拿了彩色纸条串成项链戴到了脖子上,有的孩子见了还模仿着做手链,当教师观察到这一情况后,在讲评时组织幼儿讨论:“我们除了做帽子、服装,还能怎样装扮自己呢?做好这些服饰后又可以玩些什么游戏呢?”小朋友提出可以做包、串项链、手链,做腰带等,还有的小朋友说我们待会儿把这些做好的东西卖给别人或者装扮好区小舞台表演吧。于是教师调整了环境,根据幼儿的谈论热点和创造性的建议,投放了相关的各种材料,供幼儿下一次游戏使用,并且鼓励幼儿和小舞台、超市等其他区域进行互动。

2、局部观察的主要方法。1)旁观:教师不直接参与孩子的活动,不给予指导、建议,只是观看孩子的操作过程或静听孩子的交谈,必要时可进行书面记录。2)参与式观察:教师以观看孩子的活动为主,在孩子需要时才给予指导。3)实验式观察:教师有目的地布置一定的场景,在其中施加一定的持续、稳定的影响,以观察某些材料或因素的作用,或观察某种教学手段的效果。

三、作好观察记录

记录可以有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目的,其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它是观察的一个辅助环节,是观察的必要延续。教师要观察什么,就要记什么,从中可以获得新的观察发现。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的记录,本身隐含着教师对于其教学行为的反思和师生互动过程中所达成的理解。这既可以帮助教师检验活动目的是否明确、手段和目的是否相符合,又可以看到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幼儿的反应是否合乎教育教学的预期、幼儿在活动中有无创新等等问题。观察记录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主要采用的记录形式有:

1、按记录结构分:★开放的日记式(表格记录):根据预先设计好的表格对场景中的内容进行反应和判断。★轶事性记录(个案记录):教师在观察过程中敏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随机进行跟踪了解。

2、按观察的时间分:★现场记录:这使我们所获得的完全是第一手的资料。我们常用拍照、录像、表格记录等方法。★事后记录:由于教师采取深入的参与式观察,要求完全投入到当前的事件中,不能分心去做观察记录,或为了避免对记录对象产生不必要的干扰,事后记录下一些突发事件、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幼儿创造性活动的事例。★现场和事后相结合

在区域游戏中观察是最直接地了解幼儿、研究幼儿的最有效的办法。教师只有沉下心来,通过实施整体观察、局部观察、作好观察记录,来思考幼儿在游戏中表现的不同状态,从中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发展需求,并分析目标、计划的可行性,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调整,才能真正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上一篇:古楼子学校交通安全检查情况汇报下一篇:浅析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