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探索

2024-05-15

制度探索(精选十篇)

制度探索 篇1

一、征转同步向征转分离的征地审批模式转变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5条规定:征收农用地, 应当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其中, 经国务院批准农用地转用的, 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 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征地批准权限内批准农用地转用的, 同时办理征地审批手续, 不再另行办理征地审批, 超过征地批准权限的, 应当依照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另行办理征地审批。这条规定实际上确立了“征转同步, 先转后征”的审批制度。而所谓"征转分离", 即土地征收和农用地 (未利用地) 转用相对分离, 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 将重点发展区域和近期建设项目用地涉及的集体土地先行征收, 再根据开发需要和年度农用地 (未利用地) 转用计划指标等情况, 适时实施转用。实行征转分离并不是否定先行征转同步的审批制度, 而是对现行的审批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它总体上使得整体审批制度更加灵活, 更能适应实际的需要。

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株洲市重金属污染土地有关问题的复函》 (国土资函[2008]748号, 2009年2月14日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了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实施征传分离促进镉污染土地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高塘村开展了征转分离改革试点。天元区马家河镇高塘村全村面积约6.5平方公里, 现有基本农田1800亩, 专业菜地400亩, 林地6000亩, 有19个村民小组, 人口1893人。2005年, 高塘村被列为开发区欧洲工业园二期规划建设用地范围。2008年5月, 天元区政府在全市率先实行以“村组整体征收、整体拆迁;村民整体安置、整体转城;农村集体土地征转分离、先征后转”为核心内容的“征转分离”试点工作, 正式启动了“新高塘安置小区”项目建设, 以实现征收、安置、发展同步推进。

二、征转分离的征地审批模式的优势

(一) 加速了城市建设。

高塘村大面积地征收土地, 大规模地安置农民, 并实行征转分离, 极为有利于城市建设, 加速城镇化进程。一是降低了用地成本。现行征地拆迁政策已运行多年, 征地拆迁成本继续攀升已成必然趋势。适度超前进行征地拆迁, 可以有效降低政府征地成本和相关运作经费。与宗地征地拆迁相比较, 高塘村的成片征拆、整体征转无需以路网为片, 无需进行二次安置, 避免了山地纠纷、二次拆迁等常见矛盾, 有效降低了征拆成本。目前, 高塘村土地的征收成本约12万元/亩, 相对于以前工业用地开发29万元/亩的征地成本, 优势相当明显。二是加速了资金周转。“征转分离”模式下, 天元区社保中心可以将失地农民社保的个人补建补缴资金直接从征迁补偿款中代扣, 使其同步获得完善的社会保障;村级置业公司也可以将拆迁户意向购买安置房的费用从房屋拆迁补偿款中扣除, 直接转入安置房建设, 解决安置房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问题;先行征收的土地完成土地转用手续后, 可以依规用于公开出让、地产招商、银行抵押贷款等土地融资活动, 盘活了资源, 大大缩短了资金流转流程, 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三是加快了供地速度。正常情况下, 一宗项目用地, 从土地报批到征地拆迁、平整土地、交付用地, 需要半年至一年时间, 极不利于项目建设, 甚至有可能贻误项目发展机遇。从实际操作看, 高塘村仅用4个月即完成了2700亩土地的征转分离工作, 大大缩短了项目交地时间。前瞻性的土地集中开发使“土地等项目、熟地招商”成为现实, 创造性地突破了发展中的土地供应瓶颈问题。由于高塘村大面积土地的征收, 使天易大道等一批重点工程顺利施工。

(二) 发展了城乡经济。

从城市经济来说, 高塘村处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天易示范区的省立项目“欧洲 (湖南) 工业园”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随着“欧洲 (湖南) 工业园”企业用地需要, 高塘村的集体土地将不定期由集体变国有, 土地集中成片开发, 可拉开园区大规模开发、产业集中布局框架, 能有效解决宗地开发中项目随机落户, 零散布点而导致产业集聚水平较低等问题, 有利于统筹考虑, 主动对接主导产业和配套产业, 选择、规划、布局一批“两型”产业项目, 建设一批“两型”园区, 有利于集聚优势产业、形成特色园区、降低产业配套成本、提高区域竞争力。一次性征收大面积土地以来, 天易示范区内5个集群企业、北京瑞泰科技、冀东水泥等项目得以顺利动工。从农村经济来说, 依托城市带动, 该村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占地60亩的“大中华无公害蔬菜基地”, 引进了水泥制管厂、陶瓷加工厂等四家企业, 成立了村级置业公司, 有效地盘活了村集体闲置土地, 壮大了集体经济, 400多名剩余劳动力找到了就业门路。

(三) 保障了农民利益。

高塘村没有征收土地的村民, 依托城市大力发展种养、农家休闲业, 或者到市区打工经商, 基本找到了致富门路。土地征收转为城市居民后的村民, 入住高标准安置小区, 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享受免费就业创业培训, 实现了“住有所居”、“劳有所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整体征转获得的大量集体土地收入, 为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村级置业公司提供就业岗位, 村民入股分红, 使失地农民的利益与工业化、城市化紧紧连在一起, 并由此拥有了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成为资产的所有者、开发建设的受益者、工业化城市化的拥护者, 解决了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为构建和谐社会找到了一个多赢的切入点。据统计部门预计, 今年, 高塘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可突破1万元, 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

三、征转分离征地审批模式的保障措施探讨

(一) 法律保障

征转分土地审批制度的重大改革, 需要充分的法律支持。目前国家正在考虑对《土地管理法》进行新一轮的修订, 征转分离制度、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度等无疑是这次修订的重点内容。在审批环节允许先征后转, 在供地环节两项审批手续齐备, 将管理重点从审批转移到供地上来。有了明确的法律规定, 征转分离工作将开展得更加规范和顺畅。

(二) 资金保障

对于成区连片实施的征转分离项目, 由于没有确定具体的用地单位, 因此征地时大量的补偿安置费用和税费需要政府或授权机构垫付, 对于经营性用地也可采取债券、股票、合作等面向社会融资的方式筹措资金。天元区制定出台了《天元区实施“征转分离”区域内的人员社会保障和就业培训实施办法》, 对“征转分离”人员将实施养老、医疗、生活补助等等一系列基本生活保障措施, 率先在马家河镇高塘村进行土地“征转分离”试点, 实行对土地征收、人员安置、发展同步推进。高塘村村民按每人2万元的份额作为原始股入股高塘大禹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以原始股向村民分红。此次试点涉及高塘村8个组2700亩土地, 814人。至9月底, 发放各类养老、医疗待遇、补贴近1200万元, 其中养老保险补贴1000多万元, 生活补助费、医疗保险补贴、老年生活费166万元, 发放养老金等30万元。征转分离缓解了被征地农民安置房滞后, 就业难度大, 保障制度不健全的突出矛盾, 为系统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探索出了新的路径。

浙江省腊口镇高坟岗村全面启动项目征地实地丈量工作 (文章来源:腊口镇)

(三) 论证保障

对于大规模的征转分离项目, 在实施前应当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论证, 调查核实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开展经济测算、编制资金筹措方案, 制定建设计划, 制定征转分离期间的管理措施等内容。征求当地群众和政府职能部门的意见, 并报人民政府批准后再具体实施, 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做好预案。针对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出台的“征转分离”方案, 深入高塘村农户进行实地调研, 发放问卷调查, 高塘村的群众对市里提出“村组变社区, 农民变市民, 集体土地变国有”的政策持支持态度的为84%, 理解的为16%, 持无所谓和反对态度的没有, 反映了大部分群众是拥护支持的, 也才使得征转分离的征地方式才得以顺利的推进。

(四) 监管保障

省、市两级国土部门要加强征转分离实施期间土地利用状况的执法监察力度, 不允许耕地撂荒, 不允许违法建设, 并且要制定最长分离周期, 对批准征地后长期不办理转用和供地的项目要撤销批复。

总之, 征转分离作为一种新理念, 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大形势下应运而生, 将使土地审批制度更加灵活, 符合构建保障科学发展观的新机制的要求, 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够从试点逐步推开, 成为土地管理的主要模式, 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探索建立权力清单制度 篇2

探索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

记者今天从大检察官研讨班上了解到,为深入推进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试点,检察机关将探索建立权力清单制度,明确应当由主任检察官行使的权力。

按照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部署,检察机关要以落实和强化检察官执法责任为重点,探索建立突出检察官主体地位的办案责任制。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在大检察官研讨班上就推进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提出五点要求:

一要健全检察机关办案组织。以主任检察官为主体,配备其他检察官和辅助人员,组成主任检察官办案组或办公室,为完善办案责任制提供组织保障。

二要根据检察职能配置,同步优化整合内设机构。

三要依法科学划分主任检察官、部门负责人、检察长及检委会在执法办案中的职责权限,赋予主任检察官执法办案相应决定权。

四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办案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各个办案组织之间、执法办案各环节之间的监督制约作用。健全案件集中管文章来源:德州律师34ls.com

文章来源:德州律师34ls.com

理制度,完善执法办案责任体系,严格执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确保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

五要研究不同部门如何协调推进主任检察官制度问题。依照诉讼、诉讼监督及职务犯罪侦查等不同检察职能的运行特点,科学设计主任检察官办案机制和工作制度。

中央巡视制度的探索 篇3

1925年中央扩大执行委员会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明确提出“应当增加中央特派的指导员,使事实上党对于区及地方实行指导全部工作”。

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从中央至地方建立并实行巡视制度,会议通过的《最近组织问题的重要任务议决案》,明确指出“应当开始建立各级党部的巡视指导制度”。1928年10月8日,中央专门制定了巡视条例,以中共中央通稿形式下发,要求各级党部切实执行,成为我们党巡视制度的起源。

1931年5月,中央通过《中央巡视条例》,并要求各省各地参照该条例建立自己的巡视制度。《中央巡视条例》分五章,包括巡视员的条件、基本任务、工作方法、职权等。巡视员的主要任务是了解和传达党的决议并检查各级党组织对决议的执行情况,检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成分和领导方式,了解各地政治经济状况,了解各地群众组织状况,教育和提拔工农干部。《中央巡视条例》的颁布和执行标志着党内巡视制度正式形成。

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各级党部的工作规则和纪律的决定》,明确提出“上级党委得向下级党委派遣巡视员,传达上级党委的意见,考察下面的情形报告上级党委”,为巡视制度的实行提供了推动力。

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指出“中央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可根据需要向各地、各部门派出巡视工作小组,授以必要的权力,对有关问题进行督促检查,直接向中央和省、区、市党委报告情况”。党在新时期的巡视制度进入探索、建立和发展的新阶段。

1996年1月,十四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通过了关于重申和建立巡视制度的决定。同年3月,中央纪委制定了《中共中央纪委关于建立巡视制度的试行办法》,对巡视干部的选派、巡视组的任务、职权、纪律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于当年派出两批巡视组,赴广西、四川、辽宁、煤炭部开展了巡视工作,这也是中央纪委第一次开展巡视。

2001年5月至2002年10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联合派出两批巡視组,对辽宁、云南、河北、安徽、河南、广西等6个省(区)开展巡视工作。

2003年,中央批准在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设立了巡视组和巡视工作办公室。同年,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其中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写入条例。巡视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新时期。2004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也陆续设立了121个巡视机构。这一时期的巡视工作,完全不同于以往临时抽调人员组建临时性机构的办法,中央巡视组组长均由中纪委、中组部刚离开工作岗位、还没办理退(离)休手续的正省(部)级干部担任。

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完善巡视制度”的要求,新修订的党章把“党的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委员会实行巡视制度”纳入党的组织制度体系。这是巡视制度首次写入党章。

2009年7月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2009年1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成立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并将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和巡视工作办公室分别更名为中央巡视组和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也相继成立了巡视工作领导小组。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36条明确提出,“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2015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巡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情况的专题报告》。

2015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修订稿)》。8月正式印发。

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索 篇4

一、政府主导的现代学校组织体系

必须将中国长期以来的政府主导型的行政管理制度, 即政府主导整个教育运行限定在法律框架下。行政权力的行使应该在法律框架下, 以法律为依据, 以法律为手段, 受法律的保护, 同时又受法律的制约。这是完善法律体系、公共治理结构创新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为此, 必须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程序法和法律制度。

现代学校组织制度大致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建立学校权力机构, 由权力机构决定学校的管理决策和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免等。

二是建立教育管理专业队伍 (机构) , 全面行使管理权和经营权, 负责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经营活动, 并逐步建立校长职业化, 实行校长经营责任制。

三是建立独立的教育监督评价机构。通过相应的规章制度, 形成权力制衡机制。

为此, 必须建立政府主导的现代学校组织体系、学校主体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社会导向的现代学校质量体系、多元协调的现代学校评估体系。

目前, 政府既是教育的举办者、管理者, 又是教育的监督者, 要使政府对学校的举办权与教育管理权、教育监督评估权适当分离, 学校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主体, 增强学校的办学自主性和自律性,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是运用立法、拨款、政策指导参与教育监督评估, 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宏观管理, 促进教育公平, 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 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 应当充分尊重学校教育活动的自主性和专业性, 发挥教育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作用, 通过教育中介组织开展教育决策咨询、监督评估, 促进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体现现代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

构建现代公共教育财政制度, 从生产性财政制度转变为公共财政制度, 调整公共教育的支出结构, 明确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责任, 建立以地 (市) 为单位的省级统筹教育财政体制。

建立决策咨询审议问责制度, 从部门的内部决策转变为开放的程序化决策, 实行重大决策的专家咨询制度, 建立政策听证制度、政策问责制度。

建立社会 (中介) 监管评估制度, 实施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监管评估制度, 保证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权益。通过建构现代学校组织体系, 明确政府部门、管理部门、教师、社会和评估机构的职责。

政府部门:实施开放的程序化决策, 决定学校发展规划和投资方案, 听取学校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报告, 聘任 (派遣) 或解聘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并决定其奖惩, 参与市场运作的监管评估, 调整公共教育的支出。

管理部门:学校应配有专业、专职的管理人员, 依据政府部门决策, 制定管理目标, 实施办学, 监管教育质量。

教师: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并参与教育质量的评价。

社会:提供人才状况与发展需求, 明确人才需求规格和人才培养进程。

评估机构:独立于上述四个教育职能部门之外, 监督办学流程, 评估教育质量, 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学校主体的现代学校管理体系

1. 管理与管理者

教育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激励、控制等手段, 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 从学校发展战略、学校管理结构与制度、教育教学模式、学校文化等系统, 达到高效组织目标的过程。

教育管理者通过协调个人的活动达到人与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教育管理者是具有职位和相应权力的人, 教育管理者的职权是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的资格。教育管理者的权力又总是和责任相联系的, 当组织赋予管理一定的职务和地位, 从而形成了一定的权力时, 相应地教育管理者同时也就担负了对组织一定的责任。

不管什么类型的组织中的管理者, 也不管他处于哪一管理层次, 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如下四种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对从事教育管理活动的方法、过程、程序或技术的理解和操作。它包括管理知识、教育知识, 分析能力、运用能力。

人事技能:是指教育管理着从事有效工作的行政能力, 并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建立起合作机制, 使教育者能够自由地无所顾忌地表达个人观点的能力。教育管理者的人事技能是指为完成组织目标应具备的领导、激励和沟通能力。

思想技能:把学校看成一个整体, 识别学校中彼此互相依赖的各种职能, 能够总揽全局, 判断出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关系的能力。

设计技能:是指以有利于学校利益的种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管理者必须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管理职责

学校管理者依据和聘任 (派遣) 方———政府的协议, 在国家法律框架下, 实施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担负有如下几方面的工作职责:

全面负责、主持学校的日常行政事务和教学活动;组织召开校务办公会议, 贯彻落实会议决议。

确定学校发展规划, 负责完成责任目标和年度计划。

制定学校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制定学校基本管理制度并制定完善的规章;负责各项制度落实。

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和凝聚力工程, 提高学校知名度;加强班子团结, 充分发挥团队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校发展环境。

定期向政府部门提交财务状况报告;拟订学校财务预算分配。

负责实施学校内部的检查和绩效考核;聘任、解聘、调配下层工作人员。

在上述职责中仅有“定期向政府部门提交财务状况报告;拟订学校财务预算分配”一款应该提交政府教育部门, 并由政府教育部门依据市场运作的监管评估报告, 决定学校财务预算分配。

3. 目标管理

学校管理的目标是建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目的、面向社会需求的管理体系。为此, 在学校内部实施目标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 根据办学目标, 通过民主协商, 确定一定时期内学校发展的总目标, 由此决定各级的责任和分目标, 并把这些目标作为学校管理、评估和奖励部门和个人的标准。

实际上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 而是相反, 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所以教育管理的功能必须转化为具体的目标。因此, 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 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 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 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个人的分目标, 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在实施目标管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重视人的因素: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 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 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的, 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 将学校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 转换为各部门、个人的分目标。从学校目标到部门目标, 最后到个人目标。在目标分解过程中, 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 而且相互对称。这些目标方向一致, 环环相扣, 相互配合, 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 整个学校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重视成果: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 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 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 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 上级并不过多干预。所以, 在目标管理制度下, 监督的成分很少, 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4. 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实施制度化管理。所谓“以人为本”的制度化管理模式, 就是将人当作了管理中的首要因素, 按照既定的规划来推动学校管理。当然, 这种规划必须是大家所认可的带有契约性的规划, 同时规划也是责权对称的。因此, 未来的学校管理的目标模式是以“以人为本”的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人本管理, 首先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继而围绕着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的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 调动人性的内在作用。

管理首先将人作为一个基本的价值倾向性判定, 然后再确定管理途径和手段。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和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的实践, 来锻炼人的意志、脑力、智力和体力, 达到完善人的意志和品格, 提高人的智力, 增强人的体力, 使人获得超越受缚于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

将人本管理的理念和管理对策渗透到学校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去, 使学校的一切工作在人本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架构框架内进行, 即让人本管理统领学校的一切工作。为了使学校的一切工作取得预期绩效, 人本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坚持学校组织首要的管理是对人的管理的原则。

坚持重视人的需要, 以激励为主的原则。侧重于使教职工受到尊敬、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 即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的重大问题的决策, 在团队中与领导协商制定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 实施目标管理。

坚持创造更好的培训、教育的条件和手段, 优化和完善学校人心智模式的原则。

坚持人本管理组织的设计与构造应遵循统一有效、幅度合理、职权和知识相对应、直线主管和幕僚相结合、集权和分权的平衡与适宜、组织和地位弹性的原则。

三、社会导向的现代学校课程体系

现代学校应该适应社会化大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改革, 以学校法人制度为主体, 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 以教育管理专家经营为表征, 以学校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以及新型的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校体制。

1. 现代学校课程

现代学校是社会化大教育系统的有机构成部分, 必须把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作为办学管校的根本目的。现代学校课程体系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学校以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方法, 反映出国家的意志和政策导向。教育的现代化, 必然要求课程体系的现代化, 现代学校的创建也必须建立在现代化的课程体系之上。

课程, 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和安排。广义上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某一门学科。课程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概念, 它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它的目的、内容、范围、份量和进程的总和, 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现代学校课程是以社会的需求为目标, 重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目标驱动为过程, 重在行为能力的培养;以教学内容为载体, 重在知识和能力的协调。

2. 现代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

(1) 对现有学科课程体系的“解构”

对现有学科课程体系的“解构”不能单纯以学生和社会 (企业) 现实需求为依据, 还要关注社会 (企业) 需求的发展, 关注学生的发展。要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培养、知识教学的普遍规律, 同时还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个体发展的特殊性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既有对社会的认同, 实现社会化的过程, 同时也存在着个体发展的特殊性, 与个体心理、生理发展密切相关。虽然不同个体发展依赖于社会发展, 但是不同个体都具有特殊性。

个体发展的局限性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个体在自身心理驱动下, 通过符号化的方式去理解和加工外来信息, 逐步形成和完善自我知识、技能结构, 根据自我设定、自我评价, 使个体发展在社会整体中发生同化或异化。在个体和社会的共同作用下, 必然导致个体发展的局限性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性的不一致。

个体发展的时限性和社会发展的延续性: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一个延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任何个体只是这个过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点。个体发展必须和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这种结合不是将个体并列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之中, 力图使个体掌握所有的知识与技能, 而是将个体当作整个社会发展延续过程的一段时间内的相关内容。

个体发展的随机性和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一个整体的必然设计, 但是作为个体, 在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在某一特定的时段、地点、人群和个体的心理驱使下, 个体发展呈现随机性。这种随机性往往是不可驾驭的。

(2) “重构”现代学校课程体系

“重构”不是“无中生有”, 而是有的放矢地创新。

“重构”的目的是“天人合一”, 是个体“量其才、尽其能、劳其智、食其力、乐其心”, 使社会得以和谐发展。“重构”的依据是基于实际生产实践环节的逻辑认识过程。“重构”的过程是个体的发展过程, 即认识思维、熟能生巧、循环向上的发生、发展、创新过程。“重构”的评价是个体和社会的“双元”评价。

现代学校课程的开发流程如下:社会需求———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领域 (即能力描述的课程体系) ——教学实践。

四、多元协调的现代学校评估体系

教育质量是学校培养人才的水平状况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教育质量评估不能在教育系统内部, 以行政手段为主, 针对学校诸多内部事务而开展, 要形成校内外结合、以校内为主, 以校外促校内的开放性、综合性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现代学校教育评估应体现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重现状, 更看重发展趋向:明确发展目标, 制定阶段目标;创设发展的环境, 营造发展的机遇, 确保教育质量。

重指标, 更看重发展潜力:构建职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应与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相一致, 帮助学校建立发展的内驱力, 达到结构优化、资源优化、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办学条件改善和职业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重外延, 更看重发展内涵:以规模快速发展为标志的扩张式发展阶段转向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效益的内涵发展新时期。

更新运行机制, 增强评估的社会性:教育质量评估的社会化是相对独立的评估机构在价值主体的广泛参与下, 尊重多元化价值取向, 以大教育价值观为准则, 对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实际价值作出判断, 从而使学校与政府、社会、学生之间发生关系, 并对其关系起协调作用的社会活动。

发展及社会的需要为质量内涵:面向市场, 适应社会需求, 以就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 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

鼓励创造性, 出特色, 出个性:突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品牌;突出学校专业背景创造品牌;突出学生特长创造品牌。在创品牌的过程中, 稳步提高教育质量。

全方位的监控与发展性的引导机制相结合:凸现发现特点、亮点, 明确发展重点、难点, 为学校发展创设条件, 为教育质量的提高构建支撑点。

社会化的教育质量评估的人员组成和活动开展, 需广泛吸纳社会成员参与, 一方面可使社会大众增加接触教育的机会, 同时也可以让学校汲取社会对自身办学的各种信息反馈, 形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关系, 促进和满足全社会共同关心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现代学校教育评估应该建立适应自主办学, 完善自我约束, 推进学校自我评估的机制。

引入社会评估机制:专业评估机构参与;强势教育机构参与;社会企业参与;学生家长参与。保障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

健全学校常规评估体系: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学校教育督察制度。建立规范的学校发展规划自评制度, 形成学校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互动的监控机制。学校要把自评作为促进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和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尹后庆, 余利惠, 朱世锋, 等.继往开来, 深化发展——关于深化上海民办中小学管理改革的几点意见.教育发展研究, 2000 (12) .

[2]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3]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课程与课堂管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温江探索” 篇5

(2008-12-1

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四川成都市温江区自今年2月被列为全市首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区县以来,在坚持和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通过“还权赋能”,让产权明晰、要素流动,实现农村土地、房屋资本化,逐步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要素流动”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并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产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可持续增收和农村可持续繁荣。

“五证一卡” 还权于民,还利于民

“五证一卡”即集体土地所有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房屋共有权证)、集体土地使用证以及耕地保护卡。为确保确权颁证工作顺利进行,温江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挂帅、区长总体负责的区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将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的确权工作分解为宣传动员、调查摸底、确权登记、公示发证4个阶段,认真把握好方案制订、村组公示、公告发证3个关键环节。

在抓好国土、农发、房管、花卉园林等职能部门以及试点镇街产权“操盘手”专业培训的基础上,温江区组建宣传动员组,深入各村(居)民小组,采取召开党小组长座谈会、村民代表座谈会、院坝会、逐一走访农户等形式,宣讲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精神和政策。为把改革的主动权和决策权交给群众,试点各村(居)组成立了村民代表议事会,具体处理产权改革相关事务及纠纷。在万春镇某社区小组,村民要求颁证的愿望很强烈,但组长工作不力,村民便自发组织起来,用投票方式罢免了组长的职务。今年4月22日,温江区首个确权颁证仪式在寿安镇东岳社区活动中心举行。到10月初,全区已领取农用地承包经营权证的农户达1.8万余户,全区范围内的确权颁证工作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成。“五证一卡”的颁发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真正“还权于民”的重要标志。率先建成流转服务中心,第一单抵押贷款“温江造”确权后,如何把手中的“本本”转变为资本,进行市场化运作?温江区坚持市场化取向,搭建农村产权流转

平台,创新金融服务手段,以建立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为载体,推动农村产权合理流转。

今年5月31日,温江区成立了成都市第一家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积极为农村房屋、林权等产权交易提供评估、担保、抵押、保险、法律咨询等方面的服务。6月13日,温江区公平街道办刘光福、永盛镇罗正中、和盛镇杨建彬3户农民在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进行了成都市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以来第一单房屋所有权、林权抵押融资业务。刘光福说:“以前我明知自己的房子值钱,就是贷不了款。现在办了房产证后,就可以在信用社办理抵押贷款了。”

为使农村产权与金融资本实现有效对接,温江区出台相关配套文件,成立区商会投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构建农村产权流转抵押还款风险保障机制。在吸收以往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温江坚持以组为单位,对资产和土地进行股份股权量化,对集体经营性净资产按1元1股、集体土地收益权按0.01亩1股量化到人,由农民持股组建股份经济合作社。各股份经济合作社根据市场需要就近或跨区域、跨层级组建股份经济合作联社,形成自主经营、民主管理、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与运作机制。

网格化管理将耕保责任落实到人到地块

很多学者担心,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地方政府可能会为了短期和局部利益,肆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进而加剧耕地短缺矛盾。温江区充分考虑了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此类风险,把保护耕地确立为改革的核心,运用网格化管理,将耕保责任落实到人到地块。

按照国家土地调查规程,全区统一按1︰500比例尺,对试点区域进行调查测量并制图,明晰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利用现状和分类土地面积。区国土局与承担耕保责任的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签订《耕地保护合同》,对耕保地块、地类、面积、补贴资金标准以及违约责任等作出约定。6月15日,全区已完成对寿安、万春、和盛、公平等镇街29个组的耕地保护面积调查确认工作,确认一类、二类耕地面积共4735.07亩,确认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户3050户。

为充分保障承担耕保责任农户的权益,温江区根据全区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将耕地分为一类、二类耕地,分类别予以保护和补贴,并设立耕保基金专户,由区政府垫付耕保基金62万余元,主要用于承担耕保责任的农户的养老保险补贴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现金补贴。

早抓配套,城乡多种改革齐头并进

为避免农村产权改革“单兵突进”可能造成的“脱节”和“短板”现象,温江区在改革中深化“大统筹”理念,及早运筹了以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城乡社会保障和就业、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等为重点的综合配套改革。

按照“靠近城市、靠近城镇、靠近产业集中发展区”的原则,分城镇型、集镇型、独立型三种类型进一步优化全区农村新型社区规划,构建城乡一体的基层公共服务组织体系,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逐步形成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参与机制。

取消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身份限制,允许从业年龄阶段的农村居民参加城镇保险,建立城乡一体的基本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项目业主共担、政府适当补助的多方资金筹集机制,减轻农村居民缴费压力,将年满60周岁以上城镇孤老对象和农村五保对象纳入城镇养老保障范围;在镇街、社区建立劳务派遣合作社,加大对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的扶持,签订3年以上承包土地流转合同的农民可办理《再就业优惠证》,享受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探索 篇6

摘要:近年来,随着政府公信力的下降,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成为必然,如何能够真正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本文通过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革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完善政府审计等三方面具体措施,希望对现实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政府执政能力 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 财政透明度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宁和稳定。政府会计信息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公众对政府会计信息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人民强烈要求政府职能由高高在上命令型向服务型转变。政府当中有相当一批有识之士也认识到政府会计信息作为政府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财政透明度的关键一环。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以及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表达了增加政府信息公开透明以及构建全面、系统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决心。目前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尚处于正在构建当中,政府预算透明度要提高到何种水平取决于政府本位利益放弃的程度,政府的勇气和胆量以及其执政能力决定了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和质量,本文针对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并完善的措施。

2 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会计准则体系不完善 ①预决算报表编制范围过广,会计制度混淆。各省财政厅部门决算编制范围包括本年度部门预算编制范围的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和企业集团。不同部门之间,同一部门不同下属单位之间,执行不同的会计制度,就会导致决算报表指标口径不一致。另外预决算编制部门涵盖单位过多,公布出来的报表仅仅是汇总表,单位本级和下属单位明细表却不公布,造成数据粗糙,观察不到明细信息。②部门预决算报表体系衔接度不够。大部分省份在部门决算报表体系上,无法反映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只公布决算数字,缺乏与预算信息的对比,造成预算执行情况得不到有效判断。部分部门决算报表的分析中虽然涉及部门预算数据,但其内容还是远远不够的。③部门决算报表的口径均不包括偿还性资金。随着社会发展、经济不断增长,地方政府部门在履行部门职责的同时,往往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从而产生了融资、借款需求,如果部门决算报表不反映部门的负债情况,那么它提供的财务状况信息是不完整的,无法全面反映政府部门的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容易误导会计信息的需求者。

2.2 会计信息披露具体工作有待优化 ①信息获取的便捷度不高。政府信息公布的分散会给信息使用者带来许多不变。一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网站,罗列本级各单位的各种政府会计信息,而是需要分部门的在各自部门网站内寻找;另一方面,各部门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发布,没有集中分类,往往会计信息包含在其他政府信息内,使用信息工作十分繁杂。另外,目前政府会计信息的主要披露方式是通过部门网站进行披露,对其他途径的披露方式较少。②部门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调查中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2012年预算公告中,没有提供下载数据要求的附件,导致无法获取详细表格;在各省商务厅“通知公告栏”常见信息缺失等。这些状况的出现,反映出网站维护人员的工作职责疏忽,有损政府形象。

3 完善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的措施

3.1 改革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①推行全口径预算决算管理。全口径预算管理是财政预算管理的一种模式,预算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的监管,而且包括政府性债务和或有负债的监管,是防范财政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口径预算可以解决预算完整性的两个主要问题,即政府收支全部纳入政府预算和所有纳入预算的政府收支都可以收到同样严格的预算管理与控制。②构建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由于部分政府因会计信息披露数据不完整、过于笼统、解释含糊,而受到公民质疑,究其原因是没有形成完整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严格规范。我国政府可以比照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框架并结合政府部门的特点对政府会计准则体系进行构建,具体准则应当以政府部门的服务职能类型和相关财务特点作为指向设计。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政府会计发展的必经之路,可以提高政府收支透明度,为我国公开的会计信息提供质量保证。

3.2 完善政府审计 目前政府会计信息审计,由政府的审计机关来进行。但政府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由政府部门来发表审计意见显然有失公允。借鉴企业的成功经验,政府的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应由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中介机构来承担,以发挥政府年度报告审计的鉴证作用,要具体明确对审计人员未严格履行审计独立性要求的责任追究机制,对绩效审计实务作出具体的指导与规范等。

3.3 提升政府会计信息披露水平的具体措施 ①要培养行政人员的“阳光”意识。长期以来,由于政府机关工作的特殊性,对政府信息保密在一个时期内是一种工作要求,但部门机关内部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依旧保密的惯性思维。政府部门行政效率的提升,行政参与人员的意识影响占主要成分,在落实中央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要求下,要加大对行政参与人员的观念和工作作风转变,培养行政人员“阳光”意识,政府的会计信息要主动向社会公开,勇于接受公众监督,并且鼓励公众全程参与。政府部门之间上下协调、通力合作,对部门之间责权范围进行明细划分,避免由信息公开工作引起的相互推诿现象。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信息公开的主动性,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②会计工作人员要提高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会计是整个财务工作的基础环节,数据整理、财务报告的编制,都是由具体的会计工作才能完成的,规范会计日常核算,不仅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更能从源头上加强监管,确保会计信息的质量,所反映出来的信息真实有效,能够被社会公众所利用,也可以对以后的工作做好规划、分析。这是确保信息公开质量的关键。③信息披露的工作人员,要注意发布信息的维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和部门虽然都按照要求调整了组织结构,在政务网站上开辟了专门的信息公开板块,但是过不了多久,有的板块就出现了更新延迟,内容陈旧,甚至只有标题的现象,成为了“睡眠网站”、“面子网站”,这种现象的产生不利于政府树立良好的形象,将政策流于形式。作为信息披露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及时更新政府信息,而且也要保证往期数据的延续性,保证信息需求者获得数据的及时性、连续性。④拓宽会计信息公开的形式和内容。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会计信息都是通过政府的政务网站发布的,但是另有部分人群不能达到使用互联网查阅信息的条件,资料索取点等设施,有的部门考虑到人员配置和成本问题,都有进行配置、给公众查阅资料带来不便。政府部门要善于利用现在的信息传播媒介、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创新公布形式,例如:可以与微博、微信相结合,也可以将政务公开与开展作风建设评比活动相结合。此外,现在政府信息公开的主动权还是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对社会公众在信息上的需求度未必了解,造成公布的数据或者太简单,或者没有需求度,这就需要政府部门积极转变执政理念,探索新的公开方式,如:在信息公开前期,引入听政问政制度,征集信息需求方意见,变被动公布为主动公布,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信息反馈不畅造成的压力,还可以提高政府的资源利用率。⑤建立政府会计信息公开的绩效考核体系。为了加快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政府部门可以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建设绩效考核体系。对政府会计人员和政府审计人员建立诚信档案在内的职业道德档案,形成职业道德奖惩机制,对制造政府会计信息的公务员监督。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细化,只有做到更详细的公布,才能更好实现公布工作的初衷。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政府绩效评价与政府会计[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5:378-379.

[2]张琦,张娟,程晓佳.我国政府预算会计系统的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1(1):30-31.

[3]李建发,陆军伟.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若干问题[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6.

[4]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持编制的《中国财政透明度报告》.

[5]李建人.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维度[J].南开学报,2012(2):44-

45.

独立学院人事制度创新探索 篇7

一、独立学院的生源

独立学院有别于普通本科院校, 其生源大多为普通本科。不同于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 独立学院生源的独立性较强、思维较为开放活跃, 但同时也存在着基础不扎实、自觉性较差等缺点。独立学院学生的这些特点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院对教师的要求, 进而影响着学校的人事构成。独立学院如果想要培养教师人才, 就要选用适合学校建设要求的、对其专业有一定研究、学科基础扎实的技术型教学人才。

二、独立学院人事管理的现状

独立学院从本质上来讲是公有民资的普通本科高校, 其投入主要由合作方承担或以公有民资共同筹措。而独立学院的投资者也主要是我国各个领域的企业家或其他人士。他们往往有着一定的商业管理模式, 跳出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但是毕竟商业模式不同于教育模式, 所以商业模式与教育模式的融合与磨合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相应的弊端。就比如, 目前多数独立学院都会启用教师聘用的制度, 这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选用的制度。独立学院的这种制度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些很有能力的教师, 但是与此同时, 相应的风险也会提高。如教师的突然解聘、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就会对教育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这会使得教学质量下降, 教学进度脱节, 更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学生消极厌学。由于独立学院发展的时间不长, 它并没有普通高等院校的那种经年沉淀的文化和已经定型的固有模式。独立学院目前仍然正处于最初的探索期, 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属于已相对成熟的体制, 但仍有很大发展空间的阶段。再加之由于近几年独立学院的大幅兴起, 独立学院的数量迅速增加, 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独立学院走向了一种模式化的进程, 这让其原有的“创新”特质逐渐消失。由于原本在独立学院的发展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 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趋于成熟的人事制度体系, 但是作为独立学院投资者的众多企业家中, 许多人都拥有着突破传统的创新想法, 当然这也往往是企业家能够成功的关键。可是这会导致很多投资者并不会受传统教育模式和已有学院经营模式的束缚, 他们大多都有着自己的管理理念与管理办法, 并强行加到独立学院的经营与管理模式中, 这就会给独立学院的人事体系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独立学院的整体构成中, 师资力量不仅是学院人事体系的主体, 同时也是能够展现学院能力与水平的重要部分。一支稳定优秀的教师队伍对提升一个学院的整体实力至关重要。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基本上是由外聘教师、本校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这三个部分构成, 这也就使得学院的人事成员的构成与关系变得复杂, 并且加大了人事管理的难度。教师内部存在着严重的竞争现象, 教师之间的待遇往往不能够达成完全的统一, 这种非良性的竞争很容易影响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甚至影响到教学的质量。有些独立学院在建立之初教师数量相对较少。近年来高等教育大众化, 使得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生源多、教师少会导致教师资源分配不合理, 同一位教师身兼多门课程的情况时有发生, 很难保证高水平的教学质量。

三、独立学院人事制度的创新策略

(一) 聘用教师的注意事项。

1.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教师资源是作为独立学院的重要元素存在的, 是建设高质量的独立学院所必不可少的要素。由此看来教师资源的富足与否直接关系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对独立院校的师资力量作出良好的规划是必要的。从各种因素上来讲, 独立学院相较于普通高等学校, 本来就处于相对不利的情况, 正是在这种状况下, 独立学院才更应该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2. 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独立学院为了保障教师资源的稳定以及教师水平的提升, 就更应该采取各项相应措施。独立学院都是在国立大学的基础上建立的, 所以拥有很多“天生”的基本优势, 本校的历史资源、教师资源以及教学资源会为独立学院提供丰富的资源供给。本校教师资源必然是稳定的, 稳定的教师资源会提供稳定的教学环境, 而稳定的教学环境会提高学校的整体质量, 长此以往, 会形成一个良性的上升式循环。在提高学校整体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做到节约教学资源, 提高教学与办学效率, 从而做到两全其美, 这对于提高独立学院的整体水平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3. 引进高技能教师。

创建独立学院的最终目的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 这需要教师拥有较普通高等院校教师更精良的专业技能, 这也需要独立学院聘用更加适用于社会的专业技能较强的教师。当然也不能因为这些理由就盲目引进, 引进教师之前更重要的是要看清楚本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的是什么, 学校发展的侧重点是什么, 只有看清这些, 找准自己的定位引进教师, 才能更好提高独立学院的整体水平, 落实自己的办学目标, 最终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

4. 返聘有资历的优秀退休教师。

一些退休老教师虽然已经上了年纪, 但是依旧能够继续健康地从事教学活动, 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非常好的教师资源。因为这些教师本身拥有比较深厚的教学功力以及相对丰富的教学资历, 他们对于教学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而且这些资历深的教师大都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有些资历深的可以作为宣传, 来扩大学院的知名度, 同时也能对很多年轻的教师进行监督和提醒。

但是凡事都具有两面性, 在享受反聘教师所带来的丰沛成果的同时, 也要做好承担相应风险的心理准备。反聘教师所带来的弊端还是有很多的。上了年纪的人通常有思想保守, 固步不前, 不愿接受新鲜事物的惯性思维, 虽说不能以一概全, 但是这种情况也不能说不存在。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返聘的退休教师会用自己的方法教学, 无视高科技的教学手段, 这往往会造成无法回应学生对教学过程的期待的现象, 使学生生厌, 降低对学习的兴趣。也有些返聘退休教师不了解实事, 所说的话题、所举的例子、所提出的观点往往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 会降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率, 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学校的办学质量有所影响。

(二) 教师教学的创新。

对于独立学院来说, 其在办学模式上本身就存在着不利因素, 它们不如普通高等院校那样拥有着自己的历史沉淀, 自然也就没有普通高等院校所拥有的成熟的固有办学模式, 所以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这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独立学院不但要面对办学瓶颈, 还必须要面对所有学校都普遍拥有的教学诟病, 这更加加大了独立学院的办学难度。不可否认的大多数的教师都拥有共同的缺点, 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照本宣科、填鸭式、应试型的过时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觉得没有兴趣, 难以接受上课的氛围, 更让教师本身也为这种行为感到无奈。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这是所有学校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自然独立学院也面临着这种基本的矛盾, 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要想实现办学模式的创新就要对教师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比如说能够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手段, 多媒体所展示出来的多彩的画面会使课堂氛围变得更活跃、更生动, 能够感染学生, 利用自身的特点带动学生的情绪, 点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生动幽默地运用语言也是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所必不可少的能力, 幽默生动的语言会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记忆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这样教师就能够做到不留痕迹地引导学生, 且学生也不会感到乏味。

(三) 行政的创新。

除了教师队伍的创新以外, 还有行政部门的创新。独立学院行政管理人员也是学院人事体系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行政管理人员虽然不是教学人员, 但他们负责学校的行政与管理工作, 肩负管理、指挥、协调、决策学院各项工作的任务。其工作对保证学院正常运转, 开展各项工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部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工作意识以及执行能力都对整个学校的发展起着直接作用。行政部门的创新需要拓宽视野, 大范围选拔合适的工作人员, 形成一个有行动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人才小组, 然后在其中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筛选。要运用多种模式进行管理, 这样才能多向发展。当然也不能一味运用专职人员, 应该将专职人员与外聘人员结合起来双向运用, 实现人才利用的多轨发展, 充分开发职员的职业优势, 从而达到有利于行政部门综合发展的目的。

四、结语

独立学院作为一股新生的力量, 其发展之迅速、办学之成功、教学之进步, 让人们看到了教育事业新的活力。在人事制度方面独立、有序的发展是保证独立学院提高办学质量的前提。师资队伍、人事部门的运转、人事管理的创新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培养, 这仍然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和独立学院自身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徐莉.我国公办高职院校人事制度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 2012

[2]李丹文, 杨宏斌.民办独立学院的人事管理新思路[J].团结, 2005

民营医院工资制度改革探索 篇8

关键词:民营医院,薪酬制度,改革

医院改革是当前时期非常重要的课题, 企业职工医院改制类型有多种, 但改制后走向却是千差万别。改制中面临诸多问题, 薪酬制度是其管理中遇到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作为大型职工医院, 原有体制带来的诸多痼疾和弊端, 导致投入不足、决策效率低下、人才吸引力不够, 医院综合竞争力不高。原医院员工收入结构固定部分低, 不能较好地体现员工岗位特点和员工能力差异性。带来了诸如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内部分配平均主义、员工不思进取等问题, 制约了医院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长期持续发展。改革旧制度, 建立新的基本工资制度势在必行。

一、改革设计

根据医院现状, 改革与员工队伍稳定并重, 因而必须稳中求进。整体改革需要坚持以下原则:薪酬体现员工能力、贡献的原则;医院同集团战略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内具公平性、外具竞争性的原则;薪酬总额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

(一) 基本思路

以员工职称、取得职称年限、学历、工作年限等核心要素为基础, 同时结合员工能力及岗位差别确定员工基本工资。

(二) 基本工资结构

基本工资=工资基数×岗位系数×员工能力系数。

1.工资基数。将员工岗位按医师、护理、医技、行政、工勤五个职系划分类别, 根据员工职称、取得职称年限、学历及工作年限分别确定工资基数。员工工资基数按职系分若干等级, 并对应一定金额。

2.岗位系数。根据医师、护理人员所在科室、所需技能要求、资质水平、行业风险及白夜班性质等综合因素确定岗位系数。一线人员:1.0;二线人员:0.9;对医技、行政、工勤职系人员岗位系数为1.0。针对不同职系的人员采用了不同的工资基数序列, 因而岗位系数体现的是职系内部的比较。

3.能力系数。根据五类职系对员工能力要求的不同, 分别制定能力评估指标、权重及标准, 从而确定员工能力系数。首先建立《医院员工能力评估标准》, 各科室根据标准评定员工能力。按得分在科室按2∶6∶2 (对应为A∶B∶C能力级别) 强制分布。最后按A赋值1.2、B赋值1.0、C赋值0.8, 确定员工能力系数。

(三) 调整机制

每年定期医院针对员工职称、取得职称年限、学历、工作年限的变化作一次清理, 并对基本工资进行调整;对能力系数, 医院每两年对员工能力进行一次评估;岗位系数随岗位调整及时调整。

二、改革实施

搭建组织机构, 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委员会。沟通宣传阶段:开展制度讨论, 宣传解释, 收集意见, 对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修订完善。基础资料准备阶段:核实基础信息数据并得到确认。试运行阶段:按新的工资酬制度运行, 并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分析、研究。评估阶段:对试运行工作进行小结, 对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确定薪酬改革最终方案。正式实施阶段:正式实施改革方案, 做好数据统计分析及工作总结。

三、改革效果

通过基本工资制度改革, 医院系统梳理了薪酬项目, 建立了参考性的薪酬预算制度, 为医院全年预算规范管理提供了支撑。

优化了薪酬结构, 为稳定人才队伍、吸引人才将会产生积极影响。原薪酬工资制度固定部分比例很低, 对员工队伍长期稳定及人才引进带来很多不利影响。通过改革, 增加了基本工资绝对数量, 总体上提高了固定薪酬的占比。原工资在700~2 200元区间, 不同岗位人员薪酬差距很小, 优化调整后为1 600~6 800元;原基本工资在薪酬总额中占比从1∶4, 调整后为1∶1.3。通过改革调整, 为稳定队伍, 特别是吸引人才产生了积极影响。

新的基本工资制度将员工分为五个工作职系分别确定基本工资, 较好地体现了岗位差异。并且将员工能力作为基本工资决定因素之一, 建立了员工能力评估标准, 有利于激发员工提升自身能力及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适应了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

四、问题与思考

通过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员工的工资, 增幅最大的达到了原来的三倍。但根据改革原则, 应该是结构性调整, 固定部分增加, 必定带来浮动部分减少, 员工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应进行大量的宣传和沟通。

固定部分增多, 可能带来“养懒人”现象。医院须建立岗位说明书, 进一步加强考核。员工岗位职责不明确, 可能造成“在其位未谋其政, 但享受了在其位的待遇”的不良现象。医院要建立健全员工考核制度、员工职称评聘分开制度, 特别是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能力评估制度, 杜绝高资历低能力现象。

五、结语

医院体制改革是当前社会热点, 民营医院成立初期要想在竞争中稳住脚跟, 需要从企业实际出发、从适应市场发展出发, 着眼于员工队伍稳定, 着眼于更大范围的竞争力, 主动调整, 以适应时代变化。作为民营医院, 要想在改革浪潮中异军突起, 更好地分得市场一杯羹, 必须从市场入手、从稳定人才队伍入手, 把握改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才能收到积极效果。时代在变化, 一个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机制不是一成不变的。适时顺应发展, 改革企业管理制度, 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也是一个企业腾飞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制度探索 篇9

一、各地征地安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国1999年启动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各地对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展 开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多种安置方式,取得了一定的安置成效,但征地安置远未能实现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政策目标,征地安置在导向、操作及实施等层面都仍存在突出问题。

首先,在总体导向上,各地存在 “重拿地、轻安置”的问题。在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为了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完成征地,往往容易轻视征地安置,其主要表现有两方面。一是政府征得土地后普遍不再重视征地安置的效果。虽然在征地中政府通常以合同的形式先确定征地安置的方式和内容,但是征地完成后一般就较少关注安置具体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因此,在征地安置实践中容易出现安置补助费没及时到位、留地指标无法落地、农民再就业困难重重等问题,并因而诱发了大量征地事件。比如,2010年,惠州市潼湖镇赤岗村43名妇女为求征地款夜宿政府大门;〔1〕2010年,苏州市虎丘区通安镇村民因征地补偿安置款被侵吞克扣而集体到镇政府上访;〔2〕2010年,大同市南郊区新旺乡红旗村和新旺村村民因安置补助费一直没有到位,养老、医疗等问题也迟迟没解决而先后集体上访;1 2011年,揭阳普宁市燎原镇乌石村多位村民因征地补偿安置款被拖欠了4年而上访。〔3〕二是一些地区出现了征地不安置、 “要地不要人”的强行征地情况。据我们调查,2013年,广东省云浮市都杨镇政府在还没有办好征地批文,未张贴征地公告,也没有支付好征地补偿安置费的情况下就征占了桔坡村200多亩农地,而引发了村民的激烈投诉行为。〔4〕可见, 高度注重 征地效率 而催生的“重拿地、轻安置”问题容易使大量失地农民难以得到妥善安置,出现了政府征到土地,土地完成了城镇化而被征地农民却无法参与享受城镇化成果的现象。

其次,从具体操作层面来看,征地安置缺乏科学、统一的操作制度规范,出现了征地人员安置行为主观性、随意性较强的问题。对于征地安置,现行法律仅对安置补助倍数作了规定,而没有其它关于安置办法的表述,更没有对许多地区已实践多年的就业、社保、留地等涉及农民长远生计的安置方式作相关的规定和要求。不完善的制度增强了地方政府征地人员在征地补偿安置操作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并容易因此产生不同的安置形式和结果,进而诱发农民的对比心理和不满情绪。据广州市番禺区石壁街石壁四村被征地农民反映,在新客站周边储备用地征地项目中,该村被征地农民不仅获得了较高的安置补助费,也得到了社保安置及征地面积15%的村留地安置,还获得了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182.9万元,农民对征地安置方案较为满意;而广州市番禺区东涌镇小乌村海丰生产队被征地农民则反映,该生产队约有土地400亩,经多次征地后仅存70多亩,但村民分配到的征地补偿和安置费仅约为10000元,村民在对比中产生了严重的不满情绪,并因此反复上访,要求政府出台合理的补偿安置方案。〔5〕

再次,从安置方式的实施成效而言,各种安置方式在实践中都存在一些问题,较难达到预期的安置目标。其中货币安置操作简单、方便,但具有政府 “一脚踢”的特点,存在被征地农民用完补助安置费后可能难以找到谋生途径而成为 “三无”农民的问题。具有保障功能的社保安置,因其有效实施受限于不完善的制度、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性矛盾及农民自身淡薄的参保意识等因素,而难以让被征地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水平的社保福利。在就业安置中,具有就业弱质性的被征地农民被推进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后,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即使找到了岗位也可能很快面临再次失业,并陷入了失地又失业的困境。而留地安置、土地入股安置则一般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能较稳定地让被征地农民分享到土地增值收益,但出现了留地落地难、易产生新的 “城中村”等问题,而且它的实 施受约束 于土地资 源状况,也存在土地经营管理风险,故用留地为被征地农民换保障也面临一系列亟待解 决的难题。据调查,在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练溪村征地中,由于政府采用了一次性发放补偿安置费的安置方式,而且该村在以前征地中留下来的留地也没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村民失地后又失业,生活难以为继,只能通过反复信访,要求政府解决征 地后村民的补偿、社保及就业等补偿安置问题。

二、征地安置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经过多年的征地安置实践,各地征地安置仍存在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征地安置总体导向仍受制于地方的发展目标。地方政府在我国简政放权过程中成为了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和经济管理部门,因而有了地方资源的配置与控制权,也有了追求地方利益和地方政府官员利益最大化的 “理性”目标,而且政府总想以最少的交易成本去实现其目标。在我国现行政绩考核体系下,大力发展经济,保障经济增长仍是地方政府的主要目标。在征地中这种目标导向就体现为地方政府往往努力争取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征到土地,确保能快速让项目落地,顺利推动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同时,争取较快地从低价征地与高价出让土地过程中赚取差价利润,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需要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这与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显然相悖,因此,各地仍存在“重拿地,轻安置”的问题。

其次,不完善的征地制度对征地安置实践的指导性和约束力不足,降低了征地安置的实际成效。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不同,我国目前没有独立的征地制度,关于征地制度的内容以制度条款的形式出现于土地管理法。而且现行的土地管理法也没有征地安置的专门制度条款,只有征地安置与征地补偿的混合条款,其中涉及征地安置的规定较少,主要有两方面,而且都存在缺陷。一是现行土地管理法对安置补助费的计算标准及补偿倍数作了规定,但其科学性及合理性有所欠缺,这已被学者们从土地功能、农民权益、土地的资源资产属性、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参与主体及分配方式等不同角度所论证。二是现行土地管理法对征地安置的要求和效果作了规定,即征地安置必须达到 “妥善安置农民”,“保持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但对于如何实现安置要求和效果却缺乏相应的、具可操作性的制度安排,更没有安置的评价、监督和反馈机制。不合理和不健全的征地安置制度对征地安置实践的指导性和约束力明显不足,这导致了征地安置实施人员过强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也直接削弱了政府的安置责任和力度,甚至引发了克扣、挪用、侵占安置补助费等问题。

再次,各种安置方式有效实施受诸多因素约束,加大了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难度。乡差距突出、政府财政支出存在结构性矛盾、社会就业压力较大、被征地农民综合素质较低、土地资源有限等是其中的主要约束因素。这些因素约束了货币、就业、社保、留地等安置方式的有效实施,降低了各种安置方式的实施效率,加大了实现 “妥善安置农民”的难度。

三、征地安置的创新路径

新型城镇化将催生新一轮的土地城镇化浪潮,也将产生新的被征地农民。为了解决已出现的征地安置难题,构建被征地农民多元化的保障机制,需加快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要求相适应的征地安置思路、制度与模式。

1.创新征地安置的总体思路,加快实施多元化的安置方案

征地安置是一个涉及不同代际、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素质的几代农民的复杂难题,妥善安置这一群体需改变 “重拿地,轻安置”、甚至 “要地不要人”的思路,植入新型城镇化 “以人为核心”的理念,形成以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实现失地农民市民化为最终目标的征地安置总体思路,实施分层次、分代际、多元化的安置方案。总体而言,应根据我国农民家庭成员普遍由 “三代”人组成的实际情况,按 “保障第一代,培训第二代,同化第三代”的总体安置策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农民采用不同组合的安置方式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

具体而言,对于被征地农民家庭中45岁以上的年龄偏大、职业技能也较差的 “第一代”被征地农民,采用以 “保障”为核心的安置策略,实施以社保安置为主、货币安置等为辅的多元化安置方案。一是对其实施缴费档次较高的社保安置,使其能享受与城镇退休职工同等水平的社会保障,以保障其长远基本生计。二是对其实施货币补偿安置,以解决其征地后生活转型的短期困难。三是努力实施留地安置、土地入股安置等其他安置,让其能通过领取集体分红等方式获取土地增值收益,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分享城镇化成果。

对于被征地农民家庭中16岁 (没再接受全日制学校教育的青年)至45岁的中青年 “第二代”被征地农民则采用培训并转移就业为核心的安置策略,实施以就业安置为主,社保安置、货币安置等为辅的多元化安置方案。一是对其实施有效的就业安置,通过专业职能培训让其具备职业能力,并提供就业推荐、创业支持等服务,使其能顺利实现转移就业,加快其市民化进程。二是对其实施货币补偿安置,解决其生活生产的转型过渡成本。三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其实施留地安置、土地入股安置等多种安置,以体现和保障其土地权益。四是对其实施缴费档次较低的被征地农民社保安置,并建立灵活的社保转移和转化机制,以有利于这一群体的社保与城镇职工的社保相对接,或者将其直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社保体系,以保障其长远基本生活。

对于16岁以下失地农民子女,则按 “市民化”思路,对其实施 “教育、就业” 双扶持的安置策略。一是由政府帮扶其完成受教育生涯,对其教育给予专项经费支助,甚至减免高等教育学费,通过教育来改变被征地农民的子女,使其拥有在城镇就业的技能,并同时使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素养等在成长教育过程中逐步同化于城镇居民。二是对其实施就业倾斜或优惠政策,助其顺利在城镇就业,使之有条件自然地融入城镇生活,最终完全实现市民化。

2.创新征地安置制度政策,强化制度的指导和规范功能

首先,科学设计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专门制度条款。从解决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和构建多元化保障机制的角度,通过设立科学的征地安置专门制度条款的形式明确规定征地安置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重点明确规定对农民实施货币安置之外,还需因地制宜对其实施留地、就业、社保等其他能解决其长远生计问题的多元化安置方式,以明确地方政府的征地安置任务和责任,防止 “重拿地,轻安置”的问题。同时,需要针对不同安置方式制订具有指导性及可操作性的配套制度政策,确保征地安置操作有法可依,降低征地安置实施人员的随意性与主观性,增强制度政策对安置操作的规范功能和对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功能。

其次,增加征地安置补助费,提高土地城镇化成本。据调查,征地后农民家庭人均支出大约是征地前的两倍。〔6〕为了确保征地后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并顺利实现生产生活转型,可从两方面着手提高征地安置补助费。一是在综合考虑土地增值特性、生产技术进步、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征地安置补助法定倍数,保证每亩安置补助费达到使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降低。二是在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及农民生产生活转型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增加农民的生产生活转型补偿费用,以确保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顺利过渡转型。

再次,建设征地安置的监督、评价、跟踪、反馈及奖惩机制。为了提高征地安置质量和效率,建议从以下两方面建设完善征地安置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一是成立由省土管部门或人大委员组成的专门监督组织,通过问卷抽查、代表访谈、实地追踪、评分考核等方式对征地安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评价和跟踪反馈,实时监控征地安置措施落实情况,及时了解和解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转型难题,减少农民利益受损现象。二是建设实施征地安置奖惩机制,对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相关部门给予增加用地指标、增加财政补贴、退还上缴的部分土地出让金等奖励,对于挪用侵占安置补助费、不落实或不按期落实安置措施等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坚决予以追究责任,并处以减少用地指标、减少财政补贴等惩罚。

3.改革和创新各种征地安置方式的实施办法,提高各种安置方式的实施成效

首先,对于货币安置,除了着重在计算补偿安置费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之外,还应从优化安置费的支付、引导被征地农民合理使用安置费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对于具体的操作办法,建议可推广广东等地试行的预支付、实名支付办法及上海等地实行的分期、分阶段、分用途支付安置费的办法。通过实施 “预支付、实名支付、规划支付”三个举措来确保货币安置费及时足额直接支付到被征地农户,以解决货币安置费可能被截留、克扣、挪用、侵占的问题,并从资金源头上控制被征地农民短期非理性的消费行为,防止出现农民将货币安置费用于短期高消费,尔后其生活又陷入困境的问题。其次,对于社保安置,可在社保资金筹集机制、确定社保水平、拓展社保基金经营形式、优化资金管理及构建社保基金赤字预防和应对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让不同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享受不同的社保水平,以更合理地发挥社保安置在征地安置中的托底功能。再次,对于就业安置,可着力从提高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质量、完善就业优惠政策、优化就业服务管理、建设创业服务和扶持平台、建立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信息反馈跟踪系统、构建被征地农民再失业再就业服务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采取综合措施克服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弱质性,促其成功实现转移就业,并降低其转移就业成本。最后,对于留用地安置,则需着眼于土地换保障的根本目的,并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从理顺操作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包括在明确留地产权、合理确定留地比例、安排留用地选址落地、留用地规划开发与经营管理及引导村集体合理分配、使用留地收益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降低留地开发经营管理风险,避免留地安置可能产生的新的 “城中村”等问题,进而更好地发挥留地安置在保障和提高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促进留地开发对新型城镇化发展发挥良性的推动作用。

美国私募发行证券制度的探索 篇10

美国证券行业从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颁布以来的立法思想是:首先认定所有证券发行与证券交易都需要进行监管,至于一些特例和一些特殊行业,再用例外规定来进行排除。私募制度就是作为例外,由一系列监管免除条款确定的。所以,美国私募制度的核心是豁免制度。

美国的证券发行豁免制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1)豁免证券:是针对某些证券发行人的性质和证券的特殊性所作出的豁免规定。这些证券的发行人在发行和销售证券之前既无必要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上报有关材料,以获得批准,也无必要向市场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豁免注册:也称之为豁免发行、交易的注册豁免。美国注册豁免制度不仅包括发行上的审核豁免,还包括对一般交易行为的审核豁免。

2 证券私募发行的优势

(1)对于发行人而言,私募操作便捷,资金募集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可避免因履行注册义务而错失最佳的发行时机,因而发行进程加快。依照《证券法》,公开发行须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并按规定提交递送“招股说明书”等注册文件。“招股说明书”不是一般的法律文件,披露要求详尽全面,通常篇幅很长而且内容庞杂琐碎,因此制作成本不菲。

(2)私募往往直接针对特定对象销售,可以相应节省大量公开承销费用及发行成本。为避免“招股说明书”信息中的错误、重大遗漏以及误导,《证券法》对发行人规定了严格责任,因此注册文件的准备工作需要投资银行家、会计师、律师等许多专业人士的大量参与。相比之下,证券私募发行享受注册豁免,不必交纳注册登记费。通常情况下,无须制作完整的招股说明书,多由发行人和投资者直接谈判,投资银行、会计师、律师等专业机构参与较少,花费较低。

(3)对发行公司来说,私募发行有利于财务信息与控制权的保护。为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证券法》对公开发行公司提出了严格的披露要求。此外,如果《证券交易法》同时适用,则公司还必须定期向SEC、自律性组织(如纽约交易所或NASDAQ)提交并向股东发送材料,公布财务信息。相比之下,私募发行证券的财务及其他信息将只为投资者所知,经营操作空间较大,容易处理所面临的暂时财务困境,在适应商业环境变化上也比较主动。

(4)对投资者而言,购买私募发行的证券可以获得较高折扣。根据1971年SEC对普通股等证券的研究,投资者能够从非注册的私募发行中获得30%的折扣,这一比例高于公开发行时的情况。

(5)私募发行的投资购买群有保障,发行的不确定性较低,易掌握资金来源。

(9)私募一般通过投资银行的中介,由发行人直接与特定对象洽谈,因此发行条件可配合双方需求加以特别设计,使契约内容、条件更具弹性。

综上,不难理解为什么1933年《证券法》实施后,各方面对私募发行变得更为青睐。根据统计,在1900到1933年期间,美国公司通过私募方式进行的证券发行仅占不到3%;而在《证券法》出台后,这一比例即提升至20%以上。SEC颁布的D条例实施后,私募发行的比重更从1980年的22.5%上升到1998年的35.5%。

3 证券私募发行制度

美国的私募制度主要系列地展现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制定的《A条例》、《D条例》、《规则144A》等规定中。

3.1《A条例》

《A条例》就是不涉及公开发行的发行人的交易豁免注册规定。该规定1933—1935年颁发,适宜对象为小额普通证券的发行。

从方便发行者或融资者的角度来看:(1)发行规模:任何12个月内额度不超过150万美元的发行。(2)发行程序:不需要向SEC申请注册,履行一般发行的披露程序即可。

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看:(1)发行人质量:必须是符合“Good Guy”规定的“好家伙”。如果发行人过去曾经触犯过相关法律,或是过去5年内呈报登记文件被SEC拒绝或下令禁止发行的,或是过去5年中受到SEC处分的,或是过去5年中被法院判处有证券犯罪的,就会丧失注册豁免的权利。(2)投资者人数不超过25人。

但是,由于《A条例》颁发在较早的20世纪初,所以,其全面性、灵活性、适用性有所不足:(1)仅适用于在美国或加拿大注册、经营的公司;(2)规定私募发行的证券不能再出售,从而限制了私募证券的流动性;(3)与其后1953年美国最高法院作出的判例等有矛盾。

3.2《D条例》

《D条例》一方面对私募发售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及资格进行了限定;另一方面,它在统一私募发行和小额发行豁免制度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D条例》1982年颁发,适宜对象为小额发行和私募发行。

从方便发行者或融资者的角度看,有三种注册豁免的“安全港”情况:(1)小额发行豁免。(2)小额发行和私募发行的混合豁免。(3)私募发行的豁免。

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看:(1)发行主体必须符合“好家伙”原则。(2)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发行人必须提供不同的文件:如果发行人是已在1934年《证券交易法》下注册成立的公司,只需向受约人提供一般的年报和代理声明并附加最新的需要补充说明的信息即可;如发行人不是在《证券交易法》下注册成立的公司,则视其发行金额的大小,决定是提交发售传单还是注册说明书加招股说明书。(3)明确界定两类投资人有资格参与私募证券认购。

可以看出,《D条例》与《A条例》相比,虽然豁免的范围扩大了,然而,豁免证券的流动性仍然比较差。《D条例》规定这些豁免证券在一年内是不可以转让的,这就大大降低了豁免证券的吸引力和作用力,因为,证券及证券市场真正的价值是其流动性。

3.3《规则144A》

《规则144》特别是《规则144A》的内容相当繁杂,但其核心可归纳为:按照《规则144A》私募发行的“限制性证券”,可以在“合格的机构投资者”之间转让。所以,《规则144》,特别是《规则144A》使得私募证券的流动成为可能,从而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规则144A》1990年颁发,适宜对象为私募发行。

《规则144A》规定私募发行的“限制性证券”或者叫未注册证券,可以在“合格的机构投资者”(QIBs)之间流动,而且全美证券商协会为这种再出让创造了一个专供“合格机构投资者”交易的体系内市场———“PORTAL”专业自动市场。

4 证券私募发行的监管

美国的联邦—州体制决定了其二元的法律结构。在遵守联邦法律的同时,证券活动同样受所在各州规范的约束,即实行二级监管。

4.1 州证券法大多主张“实质监管”

按照多数州的法律规定,监管者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在注册文件生效前拒绝某次发行,并禁止发出要约。更重要的是,州法律一般允许在出售这些证券之前对它们的投资价值进行实体上的评估判断。

概而言之,证券“实质监管”理念的信奉者认为,单凭充分而公平的信息披露不足以保护投资者,因此应当赋予监管者权限:本着“公平、公正和平等”的原则,对所发行的证券、发行条件、发行人等进行实体审查评估,以确定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公平,投资者所需承担的风险是否过大。如果监管者认为存在不公平或者风险过大,则有权禁止、撤消或暂停证券发行。

4.2 联邦法主张“披露监管”

随着经济危机的出现、《证券法》和《证券交易法》相继实施以及SEC的成立运作,美国证券监管的重心转移到了联邦层面。因为证券活动往往跨州进行,因此各州单独监管成效不彰。再加上前所未有的大股灾令整个国家和几乎全体投资者损失惨重,这表明仅靠各州制定的证券法规无法解决问题。联邦法律采取了与以往大多数州法中实质审查不同的“披露”原则,并以此来影响证券行为与公司治理。以联邦法为代表并为部分州法所采纳的“披露监管”,倾向于尽可能地将证券发行交易的买卖双方“置于同一条船上”。这一原则不赞成大包大揽式的全方位保护,无意阻止投资者作出坏的投资决定,而仅希望通过要求披露信息来帮助投资者对融资项目进行评估,以及防止欺诈迷惑的行为。

5 对我国建立私募发行制度的启示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美国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的演化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对效率的追求。(1)法律给予私募发行人豁免注册的待遇。私募发行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发行人享有豁免注册,避免了繁琐的登记程序,也无须支付与注册相关的费用,从而降低了发行人的发行成本,缩短发行时间,提高发行效率。(2)法律降低了对私募发行的信息披露要求。对于属于法律规定的“获许投资者”范围内的受要约人,法律不对其进行强制信息披露的要求,因而省去了他们因披露信息所需要花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3)对于监管者言,对于私募没有强制性的信息披露要求,既降低了监管者的监管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法律执行的效率。

另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就是对公平的追求。在证券法律关系中,发行人和投资人始终是一对利益相互冲突的群体。发行人是消息的直接来源者和掌控者,明显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法律对发行人作出登记注册和强制信息披露的要求以保护投资人的利益,这实际上就是法律对于公平价值的追求。

美国的证券私募制度独特而完善。坚持对效率与公平的均衡追求,这是与美国宽松、崇尚自由化的市场环境、发达的市场经济所相互适应的。

然而随着市场对于私募发行的需求不断提高,我国却没有有关私募发行的系统而完整的法律制度,对于私募发行的法律界定模糊,这给投资者造成了诸多不便与隐患,也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我国与美国的法律传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如果纯粹地照搬美国整套的证券私募法律制度,是不合适的。但是,私募作为证券发行的一种方式,对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现阶段正处于金融市场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正需要大量的资本。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资金,证券私募发行可以作为他们进行融资的很好渠道。同时,大量富裕个人所拥有的资金,因没有良好的投资渠道,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只能闲置。整个市场的资本供求正处于极不平衡的状态,进而阻碍了经济的有效发展。

2004年,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行的若干意见》强调,鼓励合规资金入市。同时指出,要培养一批诚信、专业、守法的机构投资者。可以预见,这些机构投资者一旦具有了一定的资质,对于我国发展私募证券的发行将发挥极为有利的作用。同时,私募发行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可以大大弥补公开发行的不足,从而满足市场的需要。可见,私募发行既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已具备了发展的条件。

6 结束语

总之,美国私募法律制度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的演化始终要处理好均衡把握筹资便利和保护投资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逐步探索出适合不同时期、不同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的制度。

参考文献

[1]郭雳,郭励宏.私募发行在美国证券市场中的重要地位[J].首席财务官,2008,(4).

[2]胡芬.证券私募发行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研究中心,2006.

[3]王占维.中国与美国证券私募法律制度的对比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

[4]王晖.美国证券私募市场的法律规范及相关启示[J].江苏改革,2001,(3).

[5]李建伟,王咿人.美国证券私募发行豁免规则的修正及启示[N].证券市场导报,2008,(09).

上一篇:标准烘干法下一篇:农业兼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