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德育探索

2024-04-19

新德育探索(共6篇)

篇1:新德育探索

创办德育银行

探索德育工作新模式

泗洪县第四中学

一、创办德育银行背景

我校创办于1984年,地处县城南郊。当时由于生源差,管理不到位,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怎么好。后来,经过几任校领导的不懈努力,四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我校的变化更是社会公认的,校风正、学风浓,在2000~2001年连续两年全县教育综合考评中,我们都获得了一等奖,2001年中考,我们又创佳绩,全县中考个人总分冠、亚军都出在我校,省重点中学第一批免费录取我校80名同学,达线考生近200名。几年来,我校无一例违法犯罪,并多次被上级表彰为县德育先进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浓厚的德育氛围,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四中孕育出了舍己救人的小英雄彭召来,拾金不昧的好少年莫凡等。四中已不再是以往人们记忆中的那个破败落后的四中,四中的德育工作,经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已经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面对成绩,我们冷静地思考:四中之所以得以健康发展,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应得益于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首,实行以德治校。但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传统的德育手段存在诸多不足,难以适应新的形势,用传统的方法来解决现实工作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比较困难,收效不够理想。为此,我们尝试探索新的德育途径。传统的德育工作,强调“他律”,注重在“管”字上做文章,这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现代教育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在学生的“自律”上做文章,以前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而现代教育则主张张扬人的个性,为社会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所以作为教育教学中首要任务的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我们在认真总结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校初二⑽班做法(开学初,初二⑽班就把学生的表现细化成具体分值,实行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参照外地的一些成功经验,于2001年9月正式创办了四中“德育银行”。

二、德育银行的具体做法

⒈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作用,彰显我校德育工作的优势;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⒉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

①董事会:由校长,分管副校任正副董事长,主要负责对总行工作的指导和评估,制定具体的方针及政策。

②监事会:由校团委副书记和学生会主席任正、副理事长,主要负责对总行、各分行工作的监督,负责对银行“存款”户监督、检查、评估。

③总行:由政教处副主任任行长,负责每月和各分行“结帐”,对分行工作进行指导、评估;每月公布结算结果,表彰先进。

④分行:由各班班主任任分行长,负责在每位同学“存卡”上记帐,总结评比。每月将本行的“存款大户”上报总行。

⒊“存款”和“支出”细则:我们将“有利他人,有利社会,体现诚信”等行为具体细化成分值,作为“存款”存入“银行”。如助人为乐一次记2分,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对人有礼貌的一次记2分;捡举违纪行为的一次记5分„„

对违纪行为也具体细化成分值,从“存款”支出。如迟到或早退一次扣除1分;违反“四无一齐”的扣2分等等。⒋操作措施 ①全校所有同学人手一本存折(由总行提供),同时存入100分作为道德基本分。②各分行行长每次根据同学举报,自我申请,在“存户”的“存卡”加减存款数值。

③每月各分行向总行“报帐”一次,总行评出当月存款最高的前五名,予以表彰,对三次以上攻存款前五名者,总行上报董事会由董事会进行表彰,频发荣誉证书、奖品。校园之声小记者对其进行采访、报道其先进事迹。

④总行每学期对各分行进行评比一次,得分最高的分行确定为“标兵银行”,发给奖状,奖励分行行长。对效益差,管理不力的分行,将责成其限期整改。

三、德育银行初见成效

四中道德银行自创办之日即已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并积极参与。现在是:遵纪守法的多了,违纪违规的少了;勤奋读书的多了,乱跑乱玩的少了;助人为乐的多了,漠不关心的少了;诚实守信的多了,愚弄欺骗的少了;爱护环境的多了,乱丢乱画的少了;热爱劳动的多了,懒散拖拉的少了;团结友爱的多了,拉帮结派的少了;尊敬师长的多了,不讲礼貌的少了。据总行统计,2002年五、六两个月份,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为零,违纪率分别为2.3‟和2.1‟,远远低于德育银行创办前的3.1‟的违纪率,相反,同学们在校园内外做好人好事却层出不穷,如初二⑷班莫凡同学在上学路上捡到一部价值2500余元的手机,立即上缴政教处,失主领后,非常感激,主动到电视台打字幕致谢;中考期间,由学生会牵头,初

一、初二年级45位同学自愿组成“中考志愿者”服务组,在校园内捡纸,帮考生送茶、送水、看管自行车等;2003年10月我校顺利通过省专家组的验收,获得省德育先进学校称号;连续多年保持零犯罪校园;多年获市县安全文明称号等等。这些足以说明了四中德育银行的创立以顺应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新形势,有力地推动了我校德育工作前进的车轮。

四、推广普及和社会反响

2001年创办以来,在全校范围内推广。2003年7月,全县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我校就德育银行工作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具体做法与成效。与会者还观摩了我校德育银行有关活动现场,县教育局肯定了我校这一做法,准备在全县推广。社会各界对我校德育银行普遍赞同。周边群众说:“四中真是一天一个样,一年一个大变样。”学生家长也说:“孩子在四中,不仅知道学习了,而且也学会了怎样做人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德育银行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校各项工作将绽放出更加艳丽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不断探索,形成德育特色 泗洪县第四中学

一、创办德育银行,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一)、创办德育银行背景

我校创办于1984年,地处县城南郊。由于生源差,管理不到位,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不怎么好。后来,经过几任校领导的不懈努力,四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我校的变化更是社会公认的,校风正、学风浓,连续两年全县综合考评,我们都获得了一等奖,今年首次全县中小学等级认证中,我校被确认为A级学校。03年中考,我们又创佳绩,全县中考个人总分冠、亚军都出在我校,省重点中学第一批免费录取我校66名同学,达线考生近200名。几年来,我校无一例违法犯罪,并我次被上级表彰为县德育先进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03年我校顺利通过验收并已公示为“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浓厚的德育氛围,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四中孕育出了舍己救人的小英雄彭召来,拾金不昧的好少年莫凡等。四中已不再是以往人们记忆中的那个破败落后的四中,四中的德育工作,经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已经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取得丰硕的成果。

面对成绩,我们冷静地思考:四中之所以得以健康发展,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应得益于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德育为首,实行以德治校。但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传统的德育手段存在诸多不足,难以适应新的形势,用传统的方法来解决现实工作中发生的一些问题比较困难,收效不够理想。为此,我们尝试探索新的德育途径。传统的德育工作,强调“他律”,注重在“管”字上做文章,这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现代教育教学强调以人为本,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在学生的“自律”上做文章,以前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而现代教育则主张张扬人的个性,为社会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所以作为教育教学中首要任务的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我们在认真总结学校德育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我校初二⑽班做法(开学初,初二⑽班就把学生的表现细化成具体分值,实行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参照外地的一些成功经验,创办了四中德育银行。

(二)、德育银行的具体做法

⒈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德育工作在学校常规管理中的作用,彰显我校德育工作的优势;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独立自主的能力。⒉机构设置及主要职责

①董事会:由校长,分管副校任正副董事长,主要负责对总行工作的指导和评估,制定具体的方针及政策。

②监事会:由校团委副书记和学生会主席任正、副理事长,主要负责对总行、各分行工作的监督,负责对银行“存款”户监督、检查、评估。

③总行:由政教处副主任任行长,负责每月和各分行“结帐”,对分行工作进行指导、评估;每月公布结算结果,表彰先进。

④分行:由各班班主任任分行长,负责在每位同学“存卡”上记帐,总结评比。每月将本行的“存款大户”上报总行。

⒊“存款”和“支出”细则:我们将“有利他人,有利社会,体现诚信”。具体细化成分值,作为“存款”存入“银行”。如助人为乐一次记2分,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对人有礼貌的一次记2分;捡举违纪行为的一次记5分„„

对违纪行为也具体细化成分值,从“存款”支出。如迟到或早退一次扣除1分;违反“四无一齐”的扣2分等等。⒋操作措施

①全校所有同学人手一本存折(由总行提供)同时存入100分作为道德基本分。②各分行行长每次根据同学举报,自我申请,在“存户”的“存卡”加减存款数值。

③每月各分行向总行“报帐”一次,总行评出当月存款最高的前五名,予以表彰,对三次以上攻存款前五名者,总行上报董事会由董事会进行表彰,频发荣誉证书、奖品。校园之声小记者对其进行采访、报道其先进事迹。

④总行每学期对各分行进行评比一次,得分最高的分行确定为“标兵银行”,发给奖状,奖励分行行长。对效益差,管理不力的分行,将责成其限期整改。

(三)、德育银行初见成效

四中道德银行自创办之日即已获得同学们的认可,并积极参与。现在是:遵纪守法的多了,违纪违规的少了;勤奋读书的多了,乱跑乱玩的少了;助人为乐的多了,漠不关心的少了;诚实守信的多了,愚弄欺骗的少了;爱护环境的多了,乱丢乱画的少了;热爱劳动的多了,懒散拖拉的少了;团结友爱的多了,拉帮结派的少了;尊敬师长的多了,不讲礼貌的少了。据总行统计,五、六两个月份,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为零,违纪率分别为2.3‟和2.1‟,远远低于德育银行创办前的3.1‟的违纪率,相反,同学们在校园内外做好人好事却层出不穷,如初二⑷班莫凡同学在上学路上捡到一部价值2500余元的手机,立即上缴政教处,失主领后,非常感激,主动到电视台打字幕致谢;中考期间,由学生会牵头,初

一、初二年级45位同学自愿组成“中考志愿者”服务组,在校园内捡纸,帮考生送茶、送水、看管自行车等,03年10月份,我校初一⑾班以胡颖为首十几位同学,从电视看到大刘小学,五年级学生许全英同学不幸遭遇后凡动捐款、捐物,帮助小全英树立信心,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受到小全英家人和社会的一致称赞。这些足以说明了四中德育银行的创立以顺应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新形势,有力的推动了我校德育工作前进的车轮。

二、开展星级评比,帮助学生自我完善

(一)指导思想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成功的喜悦中不断进步。

(二)评选细则

⑴一星级:期中、期末统测,各门功课均达及格分数以上,平时表现较好,无违纪、违法记录。

⑵二星级:期中、期末统测,各门功课均达及格分数以上,平时表现良好,无违纪记录,能主动帮助他人,有助人为乐记录的。

⑶三星级:期中、期末统测,各门功课均达优秀分数,平时表现很好,优秀班团干部,三好学生或优秀团员。

⑷四星级:期中、期末统测,各门功课均达优秀分数,平时表现很好,德育银行卡上有关心集体的加分或助为为乐、拾金不昧的加分(一次加10分以上),被评为德育银行标兵一次以上的。

⑸五星级:期中、期末统测,各门功课均优秀分数,平时表现很好,被评出德育标兵两次以上。两次以上被评为优秀班、团干部或连续三次以上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团员。(三)评选办法

“星级”学生每学期评选一次,由班主任推荐,政教处审核,条件符合者发给证书、证章,政教处备案。

(四)享受待遇

⒈一星级、二星级称为初级,凡被评为初级的同学,由政教处备案,并发级证书,作为下次晋级的条件。

⒉三星级称为中级,凡被评为中级的同学,学校发给证书、证章和奖品,政教处备案。⒊四星级、五星级称为高级,凡被评为高级的同学,学校发给证书、证章、奖金,政教处备案,到初三毕业时将其推荐进入省重点高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德育银行和星级评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我校政教工作将绽放出更加艳丽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以我们扎扎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成绩,把四中办得更好!

篇2:新德育探索

3.2创新德育工作载体,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创设德育活动课。学生处利用国庆节、教师节、环境日、消防日等重大的、有纪念意义的或有宣传教育意义的节日期间在全校师生之中进行宣传、倡导,以达到一定的教育意义。我们成立了班主任研究小组,请老师到学校来给我们讲解,讲专家给我们指导,指派班主任到兄弟院校去学习,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我们在高一、高二学年开设了德育活动课,一学年下来,收获颇丰,学生中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礼仪习惯。违纪现象少了许多。为了拓展学生的活动,假期组织学生走进社区,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参加公益劳动,让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接触社会,接近生活。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爱劳动、能吃苦的意志品质,提高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高三的学生,利用假期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走入职场,让学生体会学校生活同职场的区别,以提高走入职场的心理准备。

3.3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是指技能训练以外的从业能力。主要包括对事物的认知和创造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组织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要给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机会,要把较多的自由思考、自由活动、多方面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学生会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基层组织,长期以来,我校积极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自主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学校的升旗仪式、校园广播、校园值周、校园卫生、寝室管理、体育比赛等都由学生会自己组织和管理,我们在学生会中设立了实践岗工作,学生会正常的值周工作外,增设了实践岗,成立“爱校值勤礼仪服务队”和“校园文明礼仪督察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注重发展学生道德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促进他们的自我道德完善。学生干部负责早自习、午休、晚休时间管理整个校园的卫生、纪律、安全等工作,学生会全体成员四人为一个小组,每天有三个小组同时工作,全程对学校的`各个角落进行巡逻和督导,遇到问题及时同学校各部门取得联系,及时处理问题,在工作中,学生会的全体学生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水平都得到全面的、综合的发展。

3.4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为基础,构建德育教育体系。在国家示范校建设中,我们学校实现了数字化校园管理,在充分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网络作用的同时,精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工作。学生处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职能部门,密切关注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要求,保持与其他学校的联系,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每学期组织学生走进社会、服务社会,进行义务劳动,每个寒暑假学校都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根据不同的专业,学生深入到幼儿园、汽车修理厂、广告公司等单位进行深入社会活动,以班主任为“桥梁”,加强与学生家庭特别是家长的沟通,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致信、打电话等方式,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携手教育学生。从而形成合力,营造出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的德育工作氛围。

4结语

4.1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的道德成长。现在学校到处呈现出学生礼貌待人,学生违纪现象明显减少。今年董金竹、孙贺楠、赫名娜、钟悦等七名同学被评省级“三好学生”,张欣、崔世强、刘雨、付佳等八名同学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13级计算机2班被评为市级“好习惯示范班”,耿宇鑫、盖宏坤、沈尚奇、谢克洋四名同学被评为市级“好习惯示范生”,姜莹莹、张艳辉、孙浩元、付赵明等二十六名同学被评为校级“好习惯示范生”。切实提高了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4.2德育队伍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拓宽。通过德育活动课的开展,使班主任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更清楚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在德育活动课的学习和研究中,班主任提高了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有效地促进了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提升。

4.3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通过“四分段渐进式”德育工作模式,实现了对学生严格规范和亲情指导的统一、“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统一,构建了和谐校园。推行半年来,学校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教育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家长、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拓宽了学校德育的渠道,家庭、社会的参与,构筑了多维的德育网络,形成了德育工作的合力,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

5结语

篇3:探索新时期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 强化实践体验, 培养自主意识

从学生实际出发, 去实践去体验, 就是贴近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水平,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 满足他们的需要, 让他们从身边得到真实感受, 产生一种自我意识。几年来, 我校每学年每学期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五自”实践活动。如:把为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 把当爸爸、妈妈作为扮演的角色, 根据家庭生活的实际情况做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具体事务, 然后召开班会, 交流当爸爸、妈妈的感受。通过亲自实践体验, 学生受益匪浅, 获得了家庭生活的真实感受, 体验到了父母生活的艰辛, 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道理, 养成爱劳动、负责任的好习惯, 学会为父母分忧、生活自理的本领。记得在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上, 一位家长感慨地说:“当我下班回家, 发现凌乱的房间早已经被整理好;当我偶尔有病, 一杯热水递到我手中;当我和妻子发生矛盾, 是来自儿女的涓涓细流化解了矛盾。此时我没有惊讶, 因为我知道是我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负责。”家长的肺腑之言是对我们的教育效果最公正的评价。

二、以体验为核心, 激发情感, 培养健全美好的心灵

以理育情。以认知为起点培养健康的情感。情感的通畅能促使认识的提高, 认识的提高又能促进情感的升华。学校在每年清明节举办的英烈事迹演讲会, 每学期一次的法制报告会, 每周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班队会, 掀动了学生情感的涟漪, 震撼了学生的心灵, 收到了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

以境育情。境指的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 环境是教育的重要因素。几年来我校利用自然和社会环境教育学生。如每年校园的墙壁画, 每学期班级走廊的壁报, 每月班级的黑板报, 不定期的展示窗、评比台等, 已经形成了内外结合、层次分明、动感交错、会说话的风景线。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得到的是情操的陶冶, 心灵的净化。他们觉得是一种美的享受, 唤起了他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以行育情。情感可以转化为行为, 行为可以培育情感, 它们互为因果, 相辅相成。学校注重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的持久开展, 潜移默化地培育起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

以情育情。没有情感的教育, 不是成功的教育, 只有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他人的尊重、关心、宽容、理解, 学生才能以自己的思想、真实的情感、独立的人格投身于学习和生活之中。几年来我们坚持以情育情, 用心育“心”。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如举办“心理讲座”、建立心理咨询室、开辟知心专栏、开通“知心话廊”广播等, 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了学生的爱心、耐心、坚持不懈的精神及克制宽容、勇于战胜困难等良好意志品质以及健全的人格, 并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三、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深化体验, 创新进取

开展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能促进学生深化体验, 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创新。创造性活动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来设计, 要想得开、想得活、想得奇。

近年来, 我们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 针对学生实际, 开展了富有创意的系列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得到发展。如自办壁板、手抄报, 自己设计制作广告牌, 模拟“人才招聘会”, 模拟“法庭辩论”, 模拟“建造科技园”“作品拍卖会”“新闻发布会”等, 使学生从狭小的学校圈子和书本中走出来, 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感受社会、感受自然、感受人生, 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生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创造性的活动中, 突出强调学生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自主实施、自主体验。如“记者行动”, 小台长、小编导、各负其责, 行动迅速自如, 抓住焦点及时采访, 自编、自导、及时报道, 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在“探索大自然, 体验劳动乐趣”实践活动中, 学生在农村认识了各种植物, 了解了它们的生长规律, 并采集制作植物标本;在农家院舍, 学生第一次割草、喂猪、放牛, 第一次尝到了别有风味的农家饭, 也第一次了解了农村小伙伴的生活、学习环境。学生收获最多的则是他们在手工劳动的同时, 目睹了现代化生产的高效率, 理解了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树立起用科技和智慧建设农村的信心和决心, 因为他们有了亲身实践和体验。

篇4:新时期中学德育探索`

关键词:新华中学;德育;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6-0034-0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德育为先”的重要思想,这给学校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天津新华中学赋予了“德育为先”新的内涵,并且在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富有成效的探索。

一、“德育为先”的内涵

德育是指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内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这是广义的德育观。“德育为先”中的“先”是指先行、先导、处于首位,最重要的意思。

(一)从德育和智育、体育等的关系来看

天津新华中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五育”并举。但是又认为德育是最重要的。在处理德育与其他各育关系的时候,强调“德育为先”。认为德育最重要;但是认为德育最为重要不是说德育可以大于一切,冲击一切,而是与其他各育相辅相成的。在兼顾各育的同时突出德育,在其他各育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着德育。在安排学校各项事务的时候,把德育所需要的人、财、物优先考虑。

天津新华中学在处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的时候,总是把德育放在首位。因为拥有了专业知识就使人具有了工具性,再用这种知识干什么,干好事还是干坏事却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事越大,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就越大;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事越大,就越有能力为非作恶。德育不仅对智育起着导向作用,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智育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好坏与快慢与本人学习目的性是否正确有着极大的关系。以为人类造福为目的,具有远大理想的学生,就会产生社会责任感,就会不畏惧艰难困苦,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天津新华中学在处理德育与体育的关系的时候,也上把德育放在首位。因为一个人可以通过锻炼拥有强健的体魄,但是,如果他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没有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缺乏责任感和同情心,那么他也难以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人。反之,他会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人。德育对体育也有促进作用,崇高的理想和信仰会让人自觉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二)从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来看

“德育为先”是指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由于人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占据支配地位,在人的全面发展中起着导向作用。而德育担负着培养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重要任务,所以。天津新华中学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贯彻“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强调德育是最重要的。

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要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我国当前正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更应该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把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

(三)从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

和谐社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德育要先行、先导,就是说在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渗透着德育,以德育为指针,让德育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因为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时候,德育不先行,没有德育指明方向,就可能导致和谐社会的建设迷失方向,是注定要失败的;德育不但要先行,而且要先导,要发挥导向作用,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德育观起导向作用,指明方向。

天津新华中学深深懂得社会的和谐需要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天津新华中学力图建设成和谐的学校。天津新华中学在建设和谐学校的时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同时,贯彻“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德育放在第一位,把德育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

二、天津新华中学“德育为先”的新探索

(一)“以爱育爱”:实施“德育为先”的理念

“以爱育爱”就是用爱心培育爱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以自己的爱心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要有爱心;二是学生以自己的爱心、充满爱心的行动来自我教育。天津新华中学把“以爱育爱”作为实施“德育为先”的理念是源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一个人如果得到来自于其他个人、团体、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关心、支持、帮助,得到了其他人的爱心,那么这个人也会因为得到了别人的爱而具有更多的爱心,他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对别人富有爱心,这样一个富有爱心的人的思想一定积极健康向上、政治立场坚定,并且在维护社会行为规范、树立社会正气、恪守道德准则、遵守国法校规、弘扬民族正气等行为一定有积极有益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有利于学校开展“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天津新华中学在把“以爱育爱”作为实施“德育为先”的理念时候,总是把爱贯串于其中。天津新华中学强调老师应该把满腔热情的爱心倾注在学生身上,让每一次活动都充满了老师的爱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强烈的爱心,也希望通过老师给予的爱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通过这些包涵爱心的活动把德育渗透进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毫不动摇的政治立场、良好的道德品质、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心理,力求取得德育的最佳效果。

1心灵互动:以爱育爱的着眼点。天津新华中学花巨资建成了400多平方米的“心理辅导中心”,并配备两名心理辅导专职教师,每周二上午还请专家来校咨询、指导。另外,还在全校范围里招聘一些心理辅导志愿者。心理辅导中心每天中午12:30—13:30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实行面对面和电话两种形式进行交流。通过这种心灵互动,很多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不愿意当面说的问题在这里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了,德育也得以开展下去,“德育为先”找到了着眼点。

2情感沟通:以爱育爱的手段。天津新华中学培养学生非常注重情感沟通交流,如双休日,一些班主任将学生带回家中吃饭、看电视,形成亲如一家人的关系;通过这科手段,老师给予了学生真诚的爱,学生也爱上了老师,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盛行起来,“德育为先”得到真正的落实。

3身体力行:以爱育爱的基石。2007年4月,天津新华中学一名同学不幸身患白血病,这对于一个本不算富裕的家庭来说无异于遭受晴天霹雳一击,学生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天津新华中学首先在校广播台播放这个学生的不幸

遭遇,唤起学生的同情心;然后在每个教室设立一个募捐箱,老师上课前亲自带头捐款,通过老师的言行师范,学生受到了感染后也情不自禁地捐款起来。这位学生病愈回到新华中学后,老师召开全校大会,让学生宣读自己对新华中学师生的感谢信。新华中学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心,把德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二)德育处:实施“德育为先”的组织保障

天津新华中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时候,以组织机构为保障,通过专门的机构确保德育方针政策的制定、德育活动方案的批准、德育活动经费的充分保障、富有爱心品德高尚的德育教师任职、德育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此,成立了天津新华中学德育处,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德育为先”工作。有了经费来源,实施“德育为先”就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有富有爱心的专职德育教师任职,就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心,就能够把党的德育方针政策迅速地落实下去,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办学方向、为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三)充满爱心的专题活动:实施“德育为先”的载体

天津新华中学以各种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把学生组织起来,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凝聚学生的心,把德育开展下去,把“德育为先”实施下去。因为活动不仅是锻炼学生能力的载体,也是塑造学生品性的载体,在活动中可以发现学生的心理、性格、意志和品行等问题。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品行要予以强化;反之,则要予以纠正。空洞的说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基于此,天津新华中学把充满爱心的专题活动作为实施“德育为先”的突破口。

通过上述一系列行为,成立组织机构、通过开展专题活动并且把“以爱育爱”的理念渗透于其中。天津新华中学在实施“德育为先”思想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被评为“天津市德育模范校”。

参考文献:

[1]闫小柳,赵忠义,师德修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

[2]王东莉,学校德育的人文关怀价值研究[J],中国德育,2008,5

[3]李水山,新时期的韩国德育:人性教育的发展趋势[J],中国德育,2008,8

篇5:新德育探索

【摘 要】本文从言传身教,示范引领;传道解惑,教书育人;拓展延伸,潜移默化等三个方面对如何在中学语文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作了深度思考、科学诠释和初步尝试,提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好大语文、大课堂、大教育学科的平台,将德育融入教学全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覆盖到所有学生,以开放的视野把握新课堂人本、生本、学本的教育理念,共同研讨和探索开放、创新、人文的高效课堂,构建以高效课堂为中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多位一体的德育格局。

【关键词】课堂教学 德育理念 渗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3B-0122-02

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育人平台。新版语文教科书中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和挑战。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言传身教,示范引领

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教师是传播德育的使者,教师在教学中应处处言传身教,示范引领。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3册,以下简称高中语文第3册)中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中的“传道受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的职责是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归根结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实说的就是德育。在新课标中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列作为三维目标之一,显示出在现代教育中德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单要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教育。言传身教,身教重于言教,通过基本的人格素质教育和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榜样,以模范行动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发挥公众人物和先进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发社会正能量,经过学生的独特体验和领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清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古人尚有如此忧患意识,作为21世纪的教师和学生,我们应怎么做?(启发学生:应将振兴中华作为已任)再如在教学范仲淹《岳阳楼记》一课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时,先评价范仲淹本身文如其人,这句千古名言就是他的一生的生动写照,接着启发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更应有超越前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和担当。广西都安高中莫振高生前是校长,三十几年如一日,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他用自己的微薄工资及向社会各界募捐到的3000多万元善款,资助近两万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在中央电视台2015年度举办的10名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大型评选活动中入选。莫振高用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一生践行了新时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理念。

二、传道解惑,教书育人

抓好传道解惑的每一个细节,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引导学生赏析杜甫七言律诗《登高》(高中语文第3册)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名句时,先极其传神逼真地渲染整个秋天的萧条气氛,接着遐想“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气势,再结合“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联诗的八层意思作扩展理解,宋代学者罗大经《鹤林玉露》称:“此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用此精辟独到分析来引领学生感知全诗前半部分写景为铺垫,后半部分抒情为主体,慷慨激昂,激情澎湃,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跃然纸上。教师引领学生进入意境,多角度品读鉴赏古诗词,将作者生活的时代与学生自身体验有机结合,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例如在教学语文七年级下册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教师借助多种电教媒体设置情景教学,运用提示、设问、反问、转问、设置悬念、合作、探究、点评等手段教学,导学要做到层层递进和步步深入。对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等主要人物进行立体式、多角度的剖析,深入挖掘作品思想深度,通过品味和鉴赏作品,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有机融入教学过程:

(一)结合普法战争的历史场景播放法国国歌《马赛曲》,随着雄壮的音乐,激动人心的旋律,战火纷飞的场面,紧抓特定的时代背景、景象描述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导入新课,可更快地引领学生进入对作品的思考和领悟,激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感情。

(二)结合小弗郎士心理、环境、细节描写和情节发展逐渐变化的四个阶段(上学路上、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导学。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内容和情景教学方法要相应变换。第一阶段:上学路上:为什么小弗郎士会出现“我想就别上学了……”的念头?(幼稚、贪玩、不爱学习、怕提问)作品中美好的自然景像(“天气那么暖和,……画眉在……唱歌”)与遭受深重灾难的社会景像(“……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和“镇公所前传出一切坏消息的布告牌”)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小说的悲壮气氛,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第二阶段:课前教室里异常肃静,没有平时的喧闹,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殊的氛围,使小弗郎士感到疑惑、诧异。第三阶段:课中韩麦尔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小弗郎士受到深刻教育,心情难受、懊悔。“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表达了小弗郎士对最后一课和祖国语言强烈的依恋之情。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强大动力使小弗郎士眼前出现“这些字帖……就好像小国旗在教室飘扬”的幻境,将“字帖”比喻为“小国旗”则是小弗郎士爱国情感的深刻体现。作品通过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表达其对侵略者的极度嘲讽、仇恨及对自由的渴望之情。第四阶段:经此最后一课,小弗郎士思想渐渐成熟,悲愤、懂事。爱国情感升华,深化了作品主题。

(三)作品塑造的另一主人公韩麦尔先生则是通过外貌(服装)、语言、表情、动作等来表现其对祖国人民和语言的热爱及其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心情。韩麦尔先生的情感波澜起伏,经历了深情――严肃――悲痛――思索――自责――赞美――悲愤的变化,从一系列描写体现了他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首先是外貌(服装)的描写:“……老师今天穿上了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这个外貌描写深刻体现了韩麦尔先生同祖国的语言及工作了一生的地方即将诀别时的悲愤心情;生动的语言描写(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赞美法国语言,永远别忘了祖国语言。牢记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之门的钥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坚定的爱国信念和不屈异族统治的意志;最后使出全身的力量在黑板书写“法兰西万岁”大字的动作描写则是韩麦尔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最强呐喊!至此强烈的“亡国痛、民族恨、爱国情”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

三、拓展延伸,潜移默化

探索和塑造开放、创新、人文的高效课堂拓展延伸德育。在八年级语文上册的《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单元教学中,可结合历史科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是一部被侵略和反侵略的历史。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为主题,结合实际,向学生推荐抗战历史、抗战名著书目和影视剧,组织学生开展开学第一课、读书征文、诗文朗诵、演讲比赛、爱国歌曲大合唱、校训朗读、集体宣誓、主题班队会、参观抗战纪念馆、向烈士敬献花篮、主题升旗仪式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人格、励志、体验、创新、实践等主题拓展延伸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情感价值、理想道德、做人做事、教育理念等主题立德树人,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潜移默化育人功能,大力提升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崇高品质和道德情操。

教师可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人格、心理和道德成长特点,运用名言警句、名著和名人事迹拓展迁移渗透德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民族气节令人荡气回肠!陆游的“事定犹须待阖棺,位卑未敢忘忧国”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不惧生死令人视死如归!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雄心壮志令人正气凛然!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宏伟誓言令人激情澎湃!

展望未来新课改之路,让我们将德育融入教学全过程,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覆盖到所有学生。以开放的视野把握新课堂人本、生本、学本的教育理念,师生共同研讨和探索开放、创新、人文的高效课堂,构建以高效课堂为中心,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多位一体的德育格局。

【作者简介】罗 云,男,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教学研究室

篇6:新德育探索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环境问题已日益受到人们的瞩目。环境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浅表化、知识化和单一化的倾向,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还没有真正发挥好。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方案开始实施的新形势下,我们想借这股东风,依托环境教育,从实际出发,在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上作深入探索。

我们学校是鞍山市绿色学校。几年以来,在生态环境教育方面初步形成了绿色环保教育特色,也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这一切,为这一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从2006年3月开始,组织开展了“依托环境教育,加强综合实践,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新途径”的课题研究,以此为切入口,初步探究了一条切实有效的学校德育之路。

二、理论依据

按照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理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学校应成为最好的小环境之一,并对大环境的优化作出积极贡献”。因此我们认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环境保护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和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是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需要。《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指出:环境教育工作,教育部门要起主导作用,重视以学生为对象的基础教育,要把环境教育作为学生各种素质的重要载体和显现形式,提高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让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小学教育,更应以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启蒙教育、常规教育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为基本内容,努力在素质教育中体现环境教育的功能,培养他们具备善待环境的道德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发展主要是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的,儿童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感知、体现、学习、提高,教

育从儿童当前实际出发,因而具有实效性。学生的道德过程,同样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内化道德意识,并在实践中外化为道德行为。所以,为学生多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更能体现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三、研究内容

1、提高全体学生的环保意识,研究如何在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

2、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如何让学生去参与环保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校本课程的开发。

3、校园环境建设中隐性功能的研究。

4、环境教育与少先队活动实践结合的研究。

5、校外德育基地实践活动与环境教育的研究。

6、心理健康、信息化教育与环境教育相互交汇的研究。

四、研究过程概述

我们于2006年3月正式成立了课题组,组织开展“依托环境教育,探索新时期德育教育新途径”课题研究。由校长亲自任课题组组长,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制订出课题研究方案,由学校骨干教师担任科学实验。课题研究持续了一年半。学校的每位实验教师均设置了子课题,如:班主任老师的课题是《心理健康教育与环境教育相互交汇的研究》;英语老师的课题是《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语文教师的课题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以及《校外德育基地实践活动与环境教育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环境教育与少先队活动结合的研究》等。我们以校园环境为基地开展环境教育,明确校园是地球环境中与我们关系密切的小环境,爱护地球就要从身边做起,组织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德育综合实践活动;整合了各类教育资源,创设环境教育的学生活动、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开展了系列活动;让孩子走出校园,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环境教育的课堂;有关学科列出相关科目和教育重点,在教学中实现环保科学知识教育,让学生懂得相应的知识及应有的规范行为;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成立了相关兴趣小组和志愿者队伍,学生围绕这一些专题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实验等;把保

护环境教育列为校本课程,收集资料,列出大纲、教学目标和目录,请有关专家指导;结合课题研究,我们还开设了学校网站的环保主页,班级主页有环保内容,同时及时发布环保新动态;在学校的硬环境建设上也不断提升档次,使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制度环境建设上不断有创新。具体汇报如下:

1、优化校园环境。

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可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鼓励和提高学生环保意识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十分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建设。近几年,学校投资20多万元,植树木、铺草坪、建雕塑,对整个校园进行了美化,使校园一年四季绿树常青,三季鲜花吐艳,使人徜徉其中,留连忘返。一进学校校门,满目都是绿意。校园内的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净化了空气,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活动的环境。优美、清洁的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在于大家的保护。学校提出“校园是我家,清洁靠大家”的响亮口号,做到“弯弯腰”:随手拾捡废纸;同时,各个班级分别有各自的“绿化责任小区”,校内分区到班,班级分工到人,学校师生值日护导员天天检查评比,从而使整个校园变得亮起来,绿起来,美起来,学生徜徉在优美的环境里,进一步增强了绿色环保意识。

2、注重实践活动。

每学期的德育工作安排,我们都是以环保教育作为主打内容来抓。我们发放了人手一册的《环保手册》,制订《班级环保公约》,出环保专刊,举行环保知识讲座等,几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我们抓住一些环保宣传日,开展教育活动。每年植树节,开展“我为家乡添新绿”、“我为学校增新绿”等系列活动:植一棵树,栽一盆花,写一篇环保征文,拍一张“家乡美”的照片,出一期绿色环保专刊,举办一次环保知识讲座,“洁齐美”教室评比,“环保小制作比赛”„„环保征文屡获区级奖。

各中队还举行了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活动设计新颖,内容充实,形式活泼。

学校还提出了控制校园噪声、节约资源从节约用纸做起的要求,提倡说话轻轻声,双面用纸、废纸再利用等。我们把这些要求列入了

良好班集体的评比中,相应的检查措施也紧紧跟上。为进一步减少校园噪声,学校投资1.5万元,将原来的高音喇叭改装成了音池,原先刺耳的电铃声则被优美的电脑音乐声所代替。学校要求各班级设立废纸回收箱,将废纸装箱集中送废品收购站,实行资源再利用。学校还分别举办了环保小制作、环保贺卡展评,这些小制作和贺卡都是用旧挂历、旧包装和旧杂志封面制作而成。据不完全统计,全校共制作这样的环保小制作450多件,环保贺卡500多张,这些制作作品和贺卡既美观,又符合环保理念。

我们还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护绿保洁、护绿宣传、劳动实践活动。我们还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宣传、保洁活动:给绿化带清除垃圾,给花坛当美容师。同时,还在耐火社区宣传黑板上写上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在社区进行绿色环境宣传栏展示,向各界人士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一活动受到社区居委干部和居民的夸赞,称这是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好事。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如何有效利用网络提高活动效率,这方面我们作了重点探索。我们借助铁西教育信息网和大西街网站和学校自己建立的虚拟环保网站,专门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环保小课题研究。由于操作简单易行,深受学生的喜爱,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我们现在至少有2个小课题顺利结题,其中一个小课题《我们身边的水》获得学校好评。

3、学科渗透教育。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我们要求教师以“立足课堂、了解知识、增强意识、提高实效”为指导思想,在不增加课时,不增加学生负担,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积极实施环境教学。除了用好统一的《环境教育》教材外,学科渗透也提到一个重要位置。我们注重各学科中环境教育的内容和知识的渗透,丰富学生环保知识,提高学生环保认识。学校根据各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结合学校提出的各年段环境教育目标,对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全面规划和组合,列出各年级环境教育目标系列要求和各学科渗透环境教学的目标和课堂教学要求,形成庞大的学科渗透体

系。例如:对自然学科主要渗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空气污染、安全用火、节约用水、水的消毒、水域污染、食物链、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水土流失、地球、地理知识等。思品课:主要学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方法、行为和法律法规要求等。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找准切入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环境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保护教育。

五、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工作的畅想

1、要把学校的环保教育带回家,以自身的行动去影响家长和周围的人,让全社会都来参与绿色环保活动。

2、思想道德教育公式化和成人化倾向十分严重,教育内容陈旧,容易陷入脱离孩子实际的误区。而童话教育内容丰富,趣味盎然,童话活动形式多样,易于操作。我校尝试把童话教育与德育教育融为一体,开创学校德育特色。童话,以奇特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动听的故事,陶冶着队员们的情操,开启着他们的智慧。在五彩缤纷的童话世界里,队员们编织理想,放飞心灵,打造出了一片繁花似锦的童话天堂。优秀的童话作品充满了哲理,帮助队员们辨明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

2、廉洁文化“环保”学生思想。

以诚信,责任,正直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品质教育;以清廉,节俭,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以公正,民主,守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意识教育;以规则,程序,公平等为主要内容的监督意识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营造浓浓的人文环境。通过正面引导,使学生乐于和易于接受,在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灌输浸润中,树立廉洁的意识和观念。将清廉之风将随之而吹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3、传统美德“塑”孩子。

长期以来,我国德育教育一直徘徊在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中,孩子们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对最初的道德要求却不清楚,不能判断现实生活中丑恶的东西,有的甚至还受到社会上不良行为的影响。而且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宠爱教育的影响,很

多孩子对传统美德认识不足,如孝敬观念薄弱、不懂得勤俭节约、不懂得从小立志等。为此,在孩子们中开展学习传统美德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利于帮助学生从小认识传统美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建设良好的校风。

上一篇:战役之我是医生观后感作文下一篇:你应该先幸福起来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