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辛探索

2024-05-03

艰辛探索(共6篇)

篇1:艰辛探索

艰辛探索

——1956-1978年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党中央、毛泽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努力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开展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探索过程中取得了伟大成就,也经历了严重的曲折和挫折。

一、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56年4月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在此前后,党还提出了新形势下对知识分子政策、“向科学进军”的任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规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并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性决策。八大以后,中央按照“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方针来调整经济关系取得了初步进展。在如何对待新出现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的观点。在邓子恢的主持下,进行了朝向农业生产责任制创造性的尝试。1956-1960年,初步进行了以简政放权为主要内容的国家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方面,中共中央发文对地方各级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作出了具体部署。1957年2月,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题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的重要讲话,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理论,特别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理论。

探索的开端是良好的。但是从1957年起,出现了一系列失误。首先反右斗争扩大化。1957年4月7日,中央发出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这次整风采取“开门”形式,既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欢迎党外人士参加。随着整风运动的开展,一些怀疑、否定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右倾思潮开始冒头和蔓延。5月中下旬至6月初,国内政治生活的气氛十分紧张,社会上极少数人乘“大鸣”“大放” 之机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地发动进攻。6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中共中央下达了《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反右派斗争正式开始。由于当时党对阶级斗争和

右派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并且沿用民主革命时期大规模的急风暴式的群众性政治运动的斗争方法,致使反右斗争被严重扩大化。到1958年夏,整个运动历时一年,全国共划右派55万多人。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给党内政治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受到极大损害。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其次是大跃进运动。1957年10 月,莫斯科会议期间,毛泽东提出,中国可能在15年后,赶上或者超过英国。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提前五年完成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目标,通过了“苦干三年,基本改变落后面貌”等口号。会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从各方面开展起来,并进入了高潮。钢产量指标不断提高,农作物产量指标严重浮夸。第三是人民公社运动。1958年8月,北戴河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当年钢产量翻一番的指标,确定了全党全民大办钢铁工业的方针,决定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会后,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在全国范围内严重泛滥开来。人民公社的基本特点被概括为“一大二公”,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实行供给制和工资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还大力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劳动组织方式和生活方式。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仅造成了对农民的剥夺,而且使农村生产力受到灾难性的破坏。

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党中央、毛泽东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中“左”的错误。在此过程中,对社会主义问题产生了一些新认识: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出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第一次明确提出以“农、轻、重”为序的战略思想;经济工作中,综合平衡是个根本问题。但是由于党内对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1959年,庐山会议从纠“左”转向反右。会后,各地各部门开展了“反右倾”的斗争,并继续“大跃进”。一系列错误,加上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其义撕毁合同,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粮、油和蔬菜、副食品等极度缺乏,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为扭转严峻的形势,1960年11月,中央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1961年1 月,党的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节、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毛泽东提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七千人大会、西楼会议和五月会议,党中央对国民经济施行全面调整。同时,对知识分子政策以及科学教育文艺政策作了进一步调

整,对农业生产责任制积极探索。从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改善。基础科学研究和尖端武器的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在继续调整的三年中,党还进行了某些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较为突出的是在工业交通部门试办托拉斯和关于劳动制度、教育制度改革的试验。

从1962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开始,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扩大化错误又迅速发展起来。为了清除党内外大量的阶级敌人,毛泽东于1963年发动了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城市五反运动。1965年统称为四清运动。当运动中发现的阶级敌人越来越多,当毛泽东发现中央一线领导人在经济调整中的所作所为越来越背离他所坚持的正宗社会主义目标,发现中央一线领导人与他在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冲突越来越大时,他断然认为阶级斗争已渗透到党内,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过去一切斗争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文革这种形式全面的、公开的、自下而上地发动群众揭露党和国家的阴暗面,才能把走资派夺去的权力夺回来。对于文革不能简单理解为个人权力之争。如果只是解决刘少奇的问题,对毛泽东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事。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的一场雄心勃勃的运动,这就是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保持某些革命目标,防止因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导致的道德退步和社会腐化。

1976年,7月和9月,朱德、毛泽东先后逝世。江青等人加紧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的活动。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毅然采取行动,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发动了对四人帮的揭发和批判。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蓬勃开展,形成思想解放的洪流,有力地推动了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在邓小平的推动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1978年底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作出了正确的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二、科学认识这段历史

1956年——1978年,这是一段的复杂的历史,是一段正确与失误相互渗透、成就与曲折交相发生的历史。如何看待这段历史,不单纯是历史研究的问题,而是与现实有着直接关联的问题。

(一)历史的主线

这段历史的主线就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在探索过程中有许多曲折,犯了许多错误。

(二)必须直面历史上的错误

这些错误主要有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反右斗争的严重扩大化、八届十中全会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升级、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左”的错误、意识形态领域的过火批判、“文化大革命”。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对我们党、国家和民族造成的危害是全面而严重的,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党的建设等方面都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直面历史上的错误不是去渲染错误,更不是去追究犯错误的领导人的个人责任,而是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包括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历史原因、理论根源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等等,目的是从中汲取教训。

(三)充分认识党带领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尽管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发生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错误。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仍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大跃进”给工农业生产和建设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浪费。然而,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那个时候开始布局的。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严重困难,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和高昂的精神状态,在各行各业都涌现出大批模范先进人物,以及由他们凝聚而成的鲜明时代精神。如:“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言行一致”、“公而忘私”、“甘当螺丝钉”的雷锋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等等。这些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仍然取得了进展。粮食生产保持了比较稳定的增长。工业交通、基本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就。外交工作实现了新的转变。所以必须把“文化大革命”和“文革十年”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分开来。文化大革命是十年中发生最大的一件事,必须彻底否定文革,但在这十年中,我们还干了其他事,在某些领域也取得了成就。

(四)必须刻骨铭心的警示

恩格斯有句名言:一个民族通过从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中学习,会进步得更快。邓小平也曾多次强调:“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的财富。”他还说:“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①对于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付出的惨烈代价,应当这样认识: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将其转化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使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好的历史教科书。20年中所犯错误给我们的警示有:必须科学对待马列主义,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从实际出发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而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必须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健全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而不能实行“大民主”和“造反有理”;必须制定正确的党的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不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而不能把阶级斗争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

(五)艰难而光辉的历史

之所以艰难,是因为党面对1959年至1961年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前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我们遇到的困难世所罕见;是因为我们遭到美国等国家的经济封锁、军事威胁、政治孤立和外交压迫,我们与前苏联党和国家的关系破裂后,遭到前苏联的威胁和指责,受到的压力世所罕见;是因为我们是在极为落后,缺乏充分的实践经验条件下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任务世所罕见;是因为我们曾发生和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失误,遭受的曲折也世所罕见。

之所以光辉,一是因为我们党带领人民经受住了考验,挺过来了。在这一段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我们党不信邪,不怕压,不怕鬼,带领人民不屈不挠,自强自立,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进步和成就。如果没有当时奠定的基础,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发展。二是因为不管当时的处境多么艰难,最后都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起来纠正错误,走出困境,并且总结出深刻的经验教训,而不是由任何其他力量来纠正的。由此不难看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应对困难和风险中展示出的巨大勇气、巨大智慧和巨大力量。同时也可以看到,中国

人民在经历了许多痛苦后,依然坚决地相信这个党,愿意团结在这个党的领导下,继续万众一心地共同奋斗。

当前国际风云急剧变化、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而中国共产党尽管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却是永葆青春活力,越来越壮大,坚强有力地领导着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向着自己的目标阔步前进。这是为什么?从这段历史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注: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72页

篇2:艰辛探索

1.知道“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雷锋、邓稼先、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2.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掌握“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全国**局面的出现、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先进人物的贡献。过程与方法

归纳分析“左”倾错误在新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表现及其所造成的危害;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重点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及其所造成的危害。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其灾难性的后果。

社会主义新壁画,新农村里把根扎。农民热爱新壁画,村村都把壁画画。跃进车,跃进马,处处都是跃进画。新壁画,会说话,教育人心向灯塔。农民思想得鼓舞,生产劲头比天大。实现建设总路线,人人心里笑开花。

这首歌谣反映了什么现象?出现于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对我们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一起走进《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追溯这段历史。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史料1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史料2 我们党现阶段的任务,就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沿海各省的有利条件……以帮助内地工业的发展,加速全国的工业化。

——刘少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 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八大提出了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学生: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师:为什么说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中共八大的决策完全符合国情,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体现了人民的利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所以,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2.探索中的失误

史料1 “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多快好省的中心环节”“速度问题是建设路线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针问题”。——《人民日报》

史料2 中国经济落后,物质基础薄弱,使我们至今还处在一种被动状态,精神上感到还是受束缚。——毛泽东

史料3(在钢产量等方面)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和超过英国。……在15年后,在我们阵营中间,苏联超过美国,中国超过英国。

——毛泽东1957年11月18日在莫斯科 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发言

教师:总路线强调什么?毛泽东的话说明了什么?

学生:速度。说明了我国经济落后及“大跃进”的发动。

教师:结合史料1,我们不难看出总路线过分地强调了速度,而毛泽东的话也反映了当时人们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普遍愿望,正因为如此,大跃进才能得到全国人民的响应。史料4 1958年6月8日的《人民日报》报道,河南省遂平县卫星农业社有5亩小麦亩产量达到2 105斤;过了四天,又报道该社发出第二颗“卫星”,2.9亩小麦亩产量达3 530斤。又过几天,湖北省谷城县星光社小麦试验田亩产4 353.8斤的报道,又传遍全国。史料5 《人民日报》的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教师:你认为史料4的数据真实吗?你怎么看“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学生1:不真实。

学生2:这种宣传是错误的,违背了客观规律。

教师归纳:(1)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2)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教师:三大改造后期就已经出现了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现象,这时人们的思想情绪更加狂热起来,终于导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史料6 粮食极度短缺,以至于城乡居民和国家干部普遍营养不良,浮肿病人比比皆是,有的地区甚至出现饿死人的现象……1958-1963年,全国非正常死亡人口约2 158万人。——《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教师:根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失误造成了什么后果? 学生:由于这些严重失误,加上自然灾害,使国家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

3.探索中的调整

史料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八届九中全会。李富春作了《关于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和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的报告》,报告肯定了1960年经济工作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1961年起,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教师:此次调整取得了什么成效?

学生: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二、“文化大革命” 1.“文化大革命”的兴起

史料1 毛泽东认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他要求全党对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 教师:“文化大革命”是什么时间由谁发动的? 学生:1966年、毛泽东。

史料2 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最最最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我们心中最红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毛主席。——林彪

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全国人民的口号 教师:“文化大革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学生:各地到处出现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教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学生: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开除出党,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2.两大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史料1 九一三坠机现场。

史料2 若有妖魔兴风浪,人民奋起灭豺狼。

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天安门诗抄

教师:史料1与哪一事件有关?史料2中的妖魔、豺狼和鬼是暗指什么人? 学生: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是指四人帮。

教师: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四人帮却加快了夺取最高权力的步骤。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采取果断措施逮捕了四人帮,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此为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3.“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史料 “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的变化。

工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总收入 1966 2 534亿 558.7亿 比上年增加 17.3% 24.4% 1967 2 104.5亿 419.4亿 比上年下降近10% 25% 1968 2 015.3亿 361.3亿 比上年下降 4.2% 13.9%

教师:这一时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学生:呈下降趋势。“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教师:“文化大革命”带来的**造成工农业生产出现倒退。大批的青年学生走出学校和工厂到城市中“闹革命造反”,以至于城市中人满为患,城市的承受力达到了极限。于是毛泽东发出号召“全国1 600多万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数以千万计的青少年,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丧失了继续学习的机会,“文化大革命”毁掉了不止一代人。4.“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教师:毛泽东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学生联系前面所学知识,谈自己的想法。教师归纳:“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十年的探索中,我们的国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有严重的失误。虽然后来这种错误得到了很大的纠正,但在政治上仍然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并在后来发展严重。加之毛泽东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最终做出了发动“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决定。

三、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教师:阅读教材,找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哪些成就?

学生: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首先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世界领先。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模范人物

教师: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他们的主要事迹是什么?体现了什么精神? 学生讨论回答:

工人阶级——大庆铁人王进喜——艰苦创业的精神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

教师:正是这些模范人物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3.“文化大革命”时期

教师: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

学生:1967年6月,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教师: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人民在抵制“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中坚持奋斗所取得的成果,这绝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今天我们了解了三大改造之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错误。历史是一面镜子,它可以昭示过去启迪未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相信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富强。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2.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调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二、“文化大革命”

篇3:艰辛探索

一、新闻法出台的现实困境

“任何的法律都必须是和一定的历史环境保持必要的张力和联系。”有人把新闻立法称作“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皇冠上的一颗明珠”, 其实, 这些都是一定的历史环境的折射。

(一) 第一阶段:1979年—80年代末

在1979年5月, 复旦大学新闻系学生率先提出了制定新闻法的问题。1980年9月, 赵超构提出了制定新闻法的口头建议。1983年6月, 纪卓如等人提出了《在条件成熟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的书面建议。之后, 新闻法起草小组在北京成立, 新闻法的制定工作正式开始。

1986年, 我国第一部新闻法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法试行稿》起草完毕。到1988年, 产生了三个《新闻法》的草本, 但1989年后起草工作停止。之后随着改革开放深入, 人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于是就有了新闻纳入法治之议, 因此形成了第一个高潮。但是各种争议也比较激烈, 各种担忧接踵而至, 主要是顾忌新闻立法会削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二)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90年代末

进入20世纪90年代, 随着中国实行市场经济, 特别是自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以来, 对新闻法的呼声一直不断。这是因为“市场经济体制是法治社会形成、发展的最具基础性、广泛性、深刻性和现代性的强大动力源泉。”

这个时期, 主要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从研究新闻侵权纠纷中寻找突破口。“但是, 由于新闻法学理论研究的明显滞后, 新闻活动中相关因素的法律关系和新闻领域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尚未理清”, 因此, 这个阶段, 新闻法难以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 是对新闻法的目的认识不清。

(三) 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新闻立法工作又一次引起人关注。

2004年3月,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 在现行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 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至此, 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但是, 这个阶段人们对我国新闻立法的理论和可操作性存在很多顾虑, 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所以, 这阶段虽然呼声不断, 但新闻法终究呼之未出。

二、新闻法应有之义

新闻法难以出台的个中缘由是多方面的, 其中有一点可能是“许多人想当然地以为《新闻法》是单纯保障记者和传媒权利的, 它的通过就意味着必须保障不受限制的新闻自由, 怕与现行制度相违背, 因而陷入认识误区”。

那么法律究竟是为保障个人的自由而存在呢?还是为限制个人的自由而存在呢?对这个问题给予很好的解答就能理清它们间的关系。

(一) 新闻法应该保障新闻自由

自由在法律价值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 自由是法律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 追求自由的真谛是法律的价值理想之一。”所以, 新闻法的核心价值应该是保障新闻自由。

在马克思看来, “没有关于出版的立法就是从法律自由领域中取消出版自由, 因为法律上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法律必须体现和保障自由, 才能使“个别公民服从国家法律也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即人类理性的自然规律”。

(二) 新闻法应该限制滥用新闻自由

但“自由从来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美国拉扎斯菲尔德和罗伯特·默顿指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 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而总的来说, 如果不加适当的控制, 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

“从法理上来说, 立法的宗旨就是保护一项权利, 同时防止对这项权利的滥用。世界各国的新闻立法要解决的也是这样两个方面的问题, 即一方面保护新闻自由, 另一方面防止滥用新闻自由。”

利益冲突有时在所难免。“庞德谓20世纪法律之目的, 在以最低限度之牺牲, 而求最大的社会需要的满足。”21世纪的今天, 法律也是如此!

(三) 新闻法应该符合法治精神

一切新闻活动都应该在法治化的环境下展开。“只有符合法治精神的价值和形式的新闻法才能为新闻自由创造良好的传媒生态, 促进其健康发展。”

实现新闻法治化, 一方面是对整个新闻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 另一方面也是对新闻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层面的明确。法治建设、舆论监督的根本动力来源于人民群众, 媒体界、法律界都在呼唤法治和新闻自由, 根本上说, 人民群众都在呼唤、期待法治建设和新闻自由。这是时代脉搏不安跳动的声音, 是历史车轮滚滚而来的声音。

三、新闻法的未来走向

舆论环境、法治环境, 到底哪一环境创造哪一环境, 什么环境保障什么环境?说到底, 相对于其他环境, 法治环境还是根本。法治环境的恶劣, 会导致各种环境的恶化。没有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也就没有自由平等、充分表达、正义得张的舆论环境。但法治化又谈何容易?

“法律作为一个整体而言, 不可能在朝夕之间产生, 而是有一个发展、过渡的过程。”我们呼唤新闻法的出台, 但这并不是说可以把中国积习已久的痼疾的祛除都寄托在一部新闻法的出台上。一部新闻法并不能解决所有或大部分问题, 这有待于这些问题自身的解决。

一部新闻法是不可能协调好记者和利益群体的关系的, 换句话说, 中国需要新闻法的出台, 但新闻法出台了, 情况也许并没有很大的不同。新闻法的出台只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徒法不足以自行”, 法律只有被遵守、被不折不扣执行才能真正树立权威。法治思维的确立、法治意识的形成, 相较于法律文本的起草、修订而言, 任务更为艰巨。当所有社会成员自觉守法, 全社会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 就会形成巨大的法治力量, 法治中国的梦想就不再遥远。

参考文献

[1]尹晋华.法律的真谛:写给执法者的书[M].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6.

[2]张西明.充满艰难与希望的历程[J].法律与生活, 1998 (7) .

[3]徐显明, 刘瀚.法治社会之形成与发展[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3.

[4]顾理平.新闻侵权与法律责任[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1.

[5]黄波.《新闻法》出台宜早不宜迟[J].同舟共进, 2006 (4) .

[6]张振华.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的关系[J].青年记者, 2007 (8) .

[7]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95.

[8]李彬.传播学引论[M].新华出版社, 1993.

[9]姜红.2003年度中国新闻与法治研究综述[J].新闻记者, 2004 (5) .

[10]何勤华, 李季清.民国法学论文精粹[M].法律出版社, 2004.

篇4:整体上市:艰辛的探索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才让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斌

上海荣正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前独立董事郑培敏

整体上市难在哪里?

《国企》:时至年底,年初曾经传出要整体上市的几家央企如今并没有达成目标。您认为这是为什么?央企推动整体上市在具体操作上究竟面临哪些困难?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王斌:今年多家央企至今尚未完成整体上市,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表现在经济层面。世界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尤其欧债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同时中国也正处于宏观经济调控阶段。全球和中国股市总体情况不佳,导致中国股市的不稳定。整体经济形势不好,自然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也影响到资本市场,今年的A股市场一直处在下行当中。而央企盘子太大,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会影响到整体上市的进度,央企需要找到一个较好的时机窗口。所以,今年一些央企没有完成整体上市,有其客观原因。

从主观原因分析,央企整体上市涉及较多的利益关系,面临很多难点。具体到操作上,一是资产问题,二是人员安置问题,三是思想认识问题。

在资产问题上,例如改制企业的土地资产,在改制前可能属于划拨地,一旦央企整体上市,在土地资产的确认上就可能与地方产生利益冲突,影响到整体上市进程。在人员安置上,改制企业的职工安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过去在改制企业中,往往出现剥离出来的企业职工与留在上市公司的职工在收益上存在较大差异,过去我们有些改制企业通过分红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不可持续。在思想认识上,到目前为止,央企改制仍然存在思想认识问题。企业改制上市后,经营管理的透明度大幅提高,有些企业的高管有后顾之忧,这也影响到上市步伐的加快。

才让:如果央企条件成熟的话,可以说整体上市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央企整体上市存在两方面动力。从政策方面来看,国资委积极倡导,各部委支持鼓励;从企业自身来看,如果主业突出,条件成熟,整体上市可以获得优势资源、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因此,央企整体上市主要考虑两个影响因素。一是资本市场可能会对某个阶段整体货币供求、价格、指数走向等有一定影响,需要考虑时机、条件、标准等因素;二是具体到企业,各家央企的情况不一样,条件成熟度不一样。

李保民:无论哪一个企业推动整体上市,都必须达到上市的基本要求,例如要做到主业明确,股权多元化,对股东负责,能进能退等。

就具体操作来看,一是考虑业务板块的发展前景;二是考虑在实现股权多元化的过程中,能否找到合适的战略投资者;三是存续问题,包括存续资产问题,存续资产涉及人员如何安置等。此外,在产权多元化的基础上,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独立董事的选择,董事会对职业经理人的选择和管理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郑培敏:对于之前媒体报道部分央企今年将实现整体上市,但至今仍没有实现,我认为,在证监会和国资委的鼓励之下,他们还是很想上市的。但整体上市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包括资产评估、人事资源调整、企业资质、管理层分歧以及各类复杂的技术因素。

在具体操作上,管理机制比较好,产权结构比较清晰,業绩又比较好的公司,可以优先整体上市,例如宝钢、东方电气等。

在东方电气的上市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国家特殊行业如核电资质的问题、法人代表以及未上市资产等大大小小的问题,通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摸索中慢慢解决。正因为东方电气的整体上市模式复杂独特,由来被业内称为“东电模式”。

《国企》:很多人认为,目前没有一家央企真正实现了整体上市,最多可以说是一些央企的主营业务实现了整体上市,因为几乎所有央企都留有集团母公司这个“壳”。央企整体上市是否“卡壳”了呢?

郑培敏:一个多元化的集团公司,下面可能有几个子公司都已经上市,但由于集团的多元化产业结构决定了企业很难做到整体上市,所以也不必强制实施整体上市。如中粮集团下属的中粮地产和中粮屯河,因为涉及的领域不同,要打包在一起上市是不能实现的市场行为。所以对于控股型的央企集团公司,不能形而上学地理解整体上市,不能本本主义地要求全部整体上市。

对于“目前还没有一家真正的央企实现整体上市”的说法,要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比如宝钢、东方电气等央企都基本完成了主营业务整体上市,但宝钢还有华宝证券、华宝信托等非主营资产,就不必强求整体上市。能够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就可以理解为达到了国资委的整体上市目标。

王斌:有人质疑“现在没有一家完全整体上市的央企”,我认为不能这样理解。我们的企业改革推进到这一步后,制度也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把这个“壳”去掉,谁来做股东?国资委是一个行政单位,按照《公司法》规定是不具有经济功能的,如果国资委直接持股,承担不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民事责任。

现在有些经济学家只看到了一些经济现象的表面,却没有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的本质。在这种情况下的个人言论自由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些言论不符合央企的现状。央企采取这种带“壳”的方式,是现在中同特色制度下的一种特色安排。

无论如何,国资委在“十二五”期间会实现制度上的一些突破,至少会做一些尝试,可能国新公司会承担持股职能。至于具体怎么突破,现在正在探索中,诚通集团也希望在“十二五”期间为此作出贡献。

整体上市是个过程

《国企》:对于整体上市一直存在争议,您如何理解“整体上市”这个概念?

李保民:过去人们片面理解了整体上市的概念,实际上,整体上市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有多种方式:可以完全整体上市,例如中交建;可以是分拆上市,主营业务成熟一块上一块;也可以剥离非主营业务整合上市,例如不属于主营业务房地产业务,可以剥离给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企业,成立上市公司。所以,整体上市其实就是企业资本化证券化,通过市场来评判具体模式。

郑培敏:所谓整体上市,是指央企中同一类产业、同一条产业链应该只有一家上市公司,在上市公司之外不应该有同类资产、关联资产。从整体上市的完全意义上说,无论是宝钢、东方电气还是华侨城,中国还没有一家真正的整体上市公司,最多只是实现了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因为国资委没有直接持有上市公司,中间还隔着集团管理这个层次。

才让:推动央企整体上市,是国资委这几年针对企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出的主要思路。但整体上市应该是一个过程,需要量力而行,国资委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中央企业都必须马上达到这个目标。整体上市目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企业内部资

源整合,搭建平台、突出主业,形成适当的业务板块,减少板块之间的关联交易,消除同业竞争。即多业并行,但相互独立;第二阶段,达到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如果整体上市有困难,必须把优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做强做优;第三阶段,条件成熟的企业可以推动整体上市。

就中国钢研自身情况而言,集团有三家上市公司,各上市公司涉及新材料产业、冶金工艺工程产业、工业电气自动化等多个不同行业和领域,其对人员的要求和管理方式都有所不同。此外,中国钢研还承担着国家研究机构的责任和使命,而研究机构的考核目标和方式与一般的企业又有所不同。所以,在现阶段和“十二五”期间,集团的主攻方向是整体上市目标的第二个阶段,即把优良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消除同业竞争、减少关联交易,实现资源整合,通过上市公司的平台做强做优。

《国企》:2011年初,国资委强调,推动央企整体上市是今年以及“十二五”期间工作的重点。您如何理解国资委推进央企整体上市的意义?

王斌:推进央企整体上市意义重大。目前国有企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现代企业制度。很多企业出问题,都是企业高管监管不到位所造成的。同资委在央企推行的“外部董事”试点就是要解决央企的管理问题,但这种制度在某种程度存在不足。因为外部董事多数还是体制内产生,在管理上,央企的透明度不够,有可能还会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

现在看来,推行整体上市是最好的管理办法之一。整体上市可以将企业完全置于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包括高管的行为,有利于国资委加强管理。这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推行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一种延续,是国家更好地管理中央企业的一个有效途径。

才让:整体上市的好处有三方面。第一,监督范围更广了。国资委要求整体上市的初衷,主要是希望更规范、更科学、更有效地推动央企健康发展,引进社会监督、证券资本的监督和股民监督。第二,筹资范围扩大。过去企业发展靠自身积累和贷款,而E市公司可以通过股份制争取战略投资者,通过一级市场争取社会资本,获得大量发展资金实现快速发展。第三,管理方式更有效了。企业上市后,既按照《企业法》来运营,又按照公司法来管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班子三驾马车各司其职、相互制约,保证了科学决策和风险控制。

郑培敏:整体上市比较难办,但一定要办,市场经济在中国也一定会实现。整体上市对各方都有好处:对于国资委而言,国资委推进央企整体上市,缩减了管理层级,多了证监会和股民、媒体来帮他们监督上市公司,将使国资委的管理更为简便、透明和规范;对于央企而言,相对于分拆上市,整体上市的优势在于协同效应会更好,可以融资扩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资产扩容,运行透明,具有积极意义。

东方电气是一个成功的整体上市范例。它的整体上市完成了两个重要改革:第一,把未上市资产上市,实现资产证券化,利用整体上市平台,一次性成功融资几十亿元;第二,把两个小上市公司并成一个大上市公司,企业管理更加规范,效率得以提高。

李保民:企业做强的根本在于产权制度,这是我们改革的方向。产权主体多元化是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根本保障。推进整体上市使我们在多年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中,有了更明确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改制上市有两个好处:一是筹集资金,优化资源配置;二是推动资本化多元化,产权结构更加合理。

创造条件,政策推进

《国企》:国资委一旦实现所有央企整体上市,将产生哪些巨大影响?对于企业自身而言,该如何更好地实现整体上市?

王斌:对企业自身而言,一旦实现整体上市,影响巨大。其一,上市后企业的股东结构发生变化,不良资产和冗员剥离;其二,企业从资本市场获得筹资渠道,资产负债率下降,资产规模扩大,竞争能力会提升;其三,上市后企业机制发生变化,透明度提高,运营更加规范化。

目前,诚通已经把主营业务基本注入上市公司。但是,诚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企业,是在央企结构调整中发挥独特作用的战略性投资控股公司。诚通在母公司这一平台按照国资委的要求承担了管人、管事、管资产、管战略、管风险、管资本市场的责任。我认为“十二五”期间可能还无法将整体上市提上议程,但是最终会走向整体上市。

李保民:央企实现整体上市所带来的影响必然是积极的。在企业改革的方向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最好地体现了公司制度的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资本的结构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央企能有今天的成就,首先是因为改制上市转换了经营机制,使资本要素得到了优化配置;其次,政府下大力度解决人员、债务等社会负担问题,使企业能轻装前进;再次,在强大的国有资本实力的基础上,我们加大了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力度;最后,培养了一批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队伍。

所以,在国企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不僅能优化国有资本的资源配置,而且使整个社会资本也得到优化。央企的发展关系着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通过资本市场,可以更好地发挥央企的功能和作用,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利。

郑培敏:国资委一旦实现所有央企整体上市,对于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央企通过国家优惠政策,能保持很好的利润率,可以让股民分享中国经济的成长,如中石油、中石化上市后,股民购买他们企业的股票获得了很好的收益。其次,上市之后有了监督机构和市场竞争,使企业更加市场化,人事调整也更加合理化,财政开支也更加透明化,每个公司都要提升自己在市场上的市值,所以上市之后企业会更有效率。最后,长远来看,最近几年国进快而民进慢,如果将来实现证券化,市场有公平的定价,股民可以持有股票并且随时买卖,国进民也进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国企》:您认为作为主管部门的国资委,应该出台哪些相应的配套措施,为央企整体上市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才让:在政策性的指导方面,应该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例如,作为承担不同使命的央企,在证监会、发改委等部门的审批过程中,是否能建立更加通畅的渠道?作为承担不同社会责任的企业,对整体上市的审批标准是否应该与外资企业区别对待?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央企,证监会是否可以考虑其特殊性?

对于国资委而言,央企之间相互独立,在处理整体上市方面不一定有丰富经验。如果国资委能站在所有央企的角度,集众家之长,及时推广成功经验,以供我们学习、效仿,那么效果会更好。

郑培敏: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国资委应该为央企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帮助央企剥离不良资产。上海国资委的做法可以借鉴,他们成立了专门的资产管理公司,帮助企业承担不良资产,使企业更能放手发展。国新公司在某种意义上承担了这样的角色,但是落实的力度不够,目前还只能承担小型企业的不良资产。

李保民:除了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之外,最重要的是人才创新。因为再好的整体上市方案,再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最后都是要靠人来完成。目前央企也在通过公开招聘吸引全社会的人才,为央企实现整体上市和做强做优打下基础。

篇5:艰辛探索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继成功地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全面确立后,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正确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正确认识新中国建立后的30年的历史,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我们今天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可贵的探索 严重的失误 深刻的教训 建设成就与探索成果

一、可贵的探索

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毛泽东以苏联为鉴戒,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毛泽东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当时形成了两个重要成果:一是《论十大关系》,二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这两篇重要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我国开始破除对苏联模式的迷信,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进行改革探索。

在经济上:首先是正确处理各个产业部门的关系,由优先发展重工业转变为按农、轻、重秩序协调发展;其次是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强调在中央的领导下,适当扩大地方的权力,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第三是关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关系,提出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但是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这种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第四在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独立自主、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

在政治上:首先是加强执政党建设,防止和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健全民主法制;其次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在两类矛盾中,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强调对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第三是正确处理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关系,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要“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在思想文化上:提出“双百”方针,即在科学研究领域实行“百家争鸣”,在文艺创作领域实行“百花齐放”的方针。

三大改造完成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展开之际,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基础上,提出的这些精辟见解,是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重要发展。

二、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和曲折

从1957年开始,随着三大改造和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的提前完成,毛泽东的思想认识逐渐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发生了严重失误。毛泽东的失误主要有两个,一是政治上的阶级斗争扩大化,二是经济建设中急于过渡和急于求成。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

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在短时间内彻底改变祖国“一穷二白”面貌的斗志,增强了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经济建设的自信心。在胜利面前,毛泽东以及中央和地方的不少领导干部滋生了骄傲自满情绪,夸大了主观意志和努力的作用,忽视经济规律,急于求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估计严重不足,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错误的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对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地破坏,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严重地灾难。

2.“反右倾”斗争的深入开展

由于党内的高层领导对1958年以来的工作和当前形式的估计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毛泽东错误的认为这代表了党内外的右倾势力对“三面红旗”的猖狂进攻,毛泽东停止了经济建设上的纠“左”的进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反右倾”的斗争。

这场斗争,打断了经济建设上的纠“左”进程,是错误延长了更长时间,造成了更加严重的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尤其是使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地破坏;由于把党内正常的意见分歧当成阶级斗争来处理,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理论和实践进一步升级,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了严重损害。

3.“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这场革命的发动由多方面原因造成:(1)“左”倾错误的影响;(2)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3)毛泽东等国家的错人误判断(4)毛泽东被他人利用等。“文化大革命”使中国共产党、国家和人民遭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三、建设的成就 探索的成果

中国从开始全面设社会主义以来,尽管经历过严重的挫折,从总体上来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过目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1)较快的发展速度:从“一五”时期开始到1976年的20多年,尽管经历了“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挫折,这个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仍然是比较快的,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打基础的重要发展时期。

(2)从根本上解决了从有到无的问题:这一时期最大的建设成就,是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中的“从无到有”的问题。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障;

(2)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3)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在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主要表现在:

(1)1964年,中法建交;

(2)1950年至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参加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发挥重要作用;

(4)中国同印度、缅甸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公认的国际准则;

(5)20世纪50年代,亚非拉的广大地区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中国在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6)1971年,在广大亚非拉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逐渐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

(7)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8)1972年9月,中日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中日建交;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新中国和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逐步形成或进一步完善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在此基础上,毛泽东等领导人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创造。

篇6:艰辛探索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仁人志士所进行的救国尝试均告失败,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的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出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都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而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原因在于党具有其他政党所不具有的先进性,从而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3)思想觉悟目标:通过重温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历程,使学生从历史与理论相统一的高度认识到“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觉悟。【教学重点】

三次探索说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条件。【教学难点】

太平天国、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是没有一个用先进思想武装起来的先进阶级的政党,他们的领导阶级都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是讲述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救国图存的奋斗历程,与历史联系紧密,课文的大部分内容是在讲述历史事件,对于这部分历史知识,学生在历史课的学习中已经有了很深刻的了解,因此在教学方法的安排上,主要是采取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一些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理论上的思考,帮助学生认识到三次探索失败的共同原因。【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知道,封建时代的中国曾经在世界上长期独领风骚,是当时世界各国艳羡的对象。无论是从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面我请几个同学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列举一下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多媒体显示)(学生回答略,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用多媒体在大屏幕显示答案)

(过渡)封建时代的中国,以其先进的科学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自己突出的贡献,而到了近代,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曾经是世界强国的中国却沦落为一个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多媒体显示)(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总结原因。同时,用多媒体显示“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慈禧太后过生日的豪华场面”和“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困苦”的图片,学生回答后,教师在大屏幕上直接显示原因。)

(过渡)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中国开始了百年屈辱的历史,遭到了无数次的侵略,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被外族灭亡的国家,是什么原因使得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没有得逞呢?(学生自己从教材找出答案)

(过渡)正是由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才使得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未能得逞。为了救中国,为了实现中国的再次复兴,无数任人志士进行了艰苦而漫长的探索,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是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分别代表不同的阶级和派别提出了救国的方案,但这些尝试都失败了。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并分小组讨论它们失败的原因。(多媒体显示)(学生阅读教材,并分组讨论。大屏幕显示讨论的主要问题和有关“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生活腐化”、“谭嗣同以及他的就义诗”、“武昌起义”和“孙中山、袁世凯的图象”等图片)(大屏幕显示讨论提纲)

所代表的阶级或派别 运动的目的 失败的原因 自身因素(内因)外部因素(外因)太平天国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并对他们进行指导。最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归纳,并将答案在大屏幕上显示)所代表的阶级或派别 运动的目的 失败的原因 自身因素(内因)外部因素(外因)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发展资本主义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①清王朝的镇压②帝国主义国家的镇压

戊戌变法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 发展资本主义 挽救民族危亡

脱离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幻想得到帝国主义的帮助 ①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镇压②帝国主义不支持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 建立资产阶级 民主共和国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帝国主义国家和国内封建残余势力(袁世凯)的胁迫(总结)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三次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在中国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来实现救亡图存的目的,但他们都失败了。同时,他们的失败也证明了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在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上的失败。

(引导提问)那么,三次运动的失败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农民阶级、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革命成功,他们有没有共同的原因?那么具有什么特点的阶级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呢?(多媒体显示)

(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别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教师和学生共同寻求答案,最后由学生来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和学生共同归纳总结,并用多媒体显示)

从外因来看:三次运动的失败都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因素所导致的。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谋求强盛;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极力反对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从而导致三次运动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都没有实现。这雄辩地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后果,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的条件,这是由当时的国情所决定的。(要反复强调这一观点)

从内因来看:三次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在于他们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在当时都属于没落的阶级,他们都不是先进的生产力的代表者(要强调),因而不能正确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现状,不能提出正确的革命纲领,也就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才能正确把握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因而中国人民历史性的选择了党的领导、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具有了历史的必然性。这就是下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内容,一是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二是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救国尝试,但由于他们都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因而都失败了,这雄辩地证明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历史得出的结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巩固练习)略。

(布置作业)

搜集历史事实,展现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强的奋斗历程。【板书设计】

上一篇:跟夏天的诗句下一篇:现金报销和货款支付流程20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