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领导能力研究

2024-04-07

大学生领导能力研究(共8篇)

篇1:大学生领导能力研究

试论特色化发展下的大学校长的领导能力建设研究论文

摘要:大学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特色化发展正在成为大学发展的一种自觉追求,这同时对大学校长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首先阐述了大学特色化发展中校长领导能力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大学校长领导能力的结构,其中包括科学完善的组织经营能力、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能力以及超越常人的执行能力,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校长提出了几点价值诉求,也就是如何提升大学校长的领导能力,希望能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所裨益。

关键词:特色发展;领导能力;执行能力

一、特色化发展对大学校长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出拔尖人才、创新人才,高校办的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大学特色的内涵向来都指大学作为整体或是个体所显现出的独特性,或者说是关于大学的一种质的规定性。一所高校想要办出特色,关键在校长。校长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已经成为各大学校长、教授、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共识。如今,特色化发展的大环境对校长的领导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校长应该能够面对大学里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成为主动的管理者。具体而言,校长领导力是校长在实现学校愿景、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全校教师、员工和以学生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的能力,以及与全校教师、员工和以学生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笔者认为大学校长的领导是从本校校情出发的,而又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超越现实情况的。他们不断在管理活动中检测相关规范并且反思目前所做是否就是应该做的事。校长的领导能力体现在校长的管理方式上,是校长的个性在领导过程中的实际应用,实现大学特色与校长的领导能力的和谐统一是至关重要的。校长的领导能力在面对学校的各种变化时总是积极调整的。在笔者看来,大学校长的作用都凝聚在他的领导能力上,例如,学校是否拥有适合本校发展的学科群、是否有高水平高素质高品格的教师团队、是否形成优秀而独特的校园文化、是否能够培养出一批创新型人才,是否能更好发挥大学职能为社会服务等等。一所优秀学校必然有一个优质的校长,高校特色化发展必然要依靠具有鲜明个性、高尚品德的校长。学校特色化发展,其实就是体现在校长的领导能力上,如果一所大学的校长既能够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条件,提出系统科学并富有创造性的办学理念;切合学校实际对学校进行战略规划,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合理地配置学校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并能够调动全校师生和员工的积极性,为实现学校的共同奋斗目标而努力实践,发挥其领导能力,那么学校就能进入良好的运行状态,教育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办出其特色。可见,校长在学校特色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是非常重大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大学校长领导能力的结构

1.科学完善的组织经营能力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大学的认识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的发展应该自我完善和自我突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也就是需要大学校长有科学完善的组织经营能力。学校组织经营与企业组织经营是有区别的,大学校长在领导学校的过程就是实现对学校的组织经营,实现“知识增值”和“资本增值”的双重目标。大学校长完善的组织经营能力包括校长在领导学校的过程中组织协调好学校内外部的关系,并且从自身实际出发,提高学校资源效率和效益。也就是说大学校长为了实现本校的目标,要在学校内外部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协调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并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而来实现学校效益的最大化。大学校长科学完善的组织经营能力就是应该明确学校经营的理念,理顺与政府的关系,推动学校市场化运作,有效进行学校经营,促进学校人力资本价值实现。具体说来,明确的经营理念能够促使学校树立责任意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推动学校自主的市场化改革,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学校品牌的知名度,也就是要求校长具有完善的组织经营能力,具有市场意识,善于发现教育市场,开拓教育市场,培育教育市场甚至创造出教育需求并进行教育供给,善于在教育市场中经营学校。

2.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能力

大学战略规划是指对大学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规模、速度,以及实现的战略步骤与战略措施等所拟定的长远而全面的计划。笔者认为大学校长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能力,就是立足长远,有深邃的前瞻性;着眼发展,有科学的指导性。校长能着眼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环境,不断把握国内外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外大学环境对自身有哪些积极影响。大学校长要致力于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保持学校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从而保持在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中的战略地位。大学校长高瞻远瞩的战略规划能力既是大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大学之间相互竞争的需要。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教授提出,大学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是战略目标,大学战略目标要能反映学校自身的特色。在客观分析南京大学的优势、劣势之后,确定了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是先建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然后经过若干年努力,力争建成以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为重要标志的世界一流大学。周济在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期间,十分重视战略,亲自组织学校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在分析学校发展的宏观背景和学校自身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之后,华中科技大学提出了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这个远景目标分两个阶段实现:到2020年左右,建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到2050年,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总的来说,校长的战略规划应该是对学校以往发展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使学校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并根据变化作适当的调整。在对学校进行战略规划时,大学校长要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科学谋划,合理部署,引领大学特色化发展。

3.超越常人的执行能力

大学校长的执行力,是指大学校长为了实现大学的奋斗目标,组织实施学校的发展战略,运用治校理念科学地组织和协调学校各种资源,推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能力和力度。大学校长治校办学的能力包括研究制订和组织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能力、构建有效的执行力组织的能力、选人和用人的能力、对执行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以及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能力。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无论多么好的学校发展策略只有在校长成功执行后才能够显示出其价值,因此,作为大学校长,必须既重视策略,又重视执行力。执行力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简单来说,执行就是一门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现在管理学认为,一个成功的组织,30%靠正确的战略,70%靠正确的执行。超越常人的执行能力体现在校长要能在高等教育的挑战下自如地应付日趋激烈的学校之间的竞争,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拓宽学校的经费来源渠道,这就要求大学校长在付出时间和精力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战略规划之后,也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对战略进行实施和执行。

三、如何提升大学校长的领导能力

1.完善校长遴选制度

大学校长的选聘,归根结底是要找到适当的人来办好大学,使大学办出特色。那些对高等教育作过深入研究的学者往往提出相反的看法,坚持大学校长领导作用的重要性。中国大学校长的遴选采用任命制,校长对学校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笔者认为,既然是完善遴选制度,也就是说在保持原有制度优势的情况下,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制度中精华的部分,使我国的校长遴选制度更加适应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一方面,坚持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这样做有利于稳定民心,有利于校长领导管理的效率,使大学始终在党的领导下,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近几来年,我国进行了公开选聘大学校长,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对于大学校长的选拨是一次突破性的变革和有意义的探索。另一方面,完善校长的遴选制度要设立专门的遴选机构,美国是非常重视大学校长遴选的,美国有专门特设的校长遴选机构,也就是“校长遴选委员会”,遴选委员会既可由校董事会成员组成,也可由董事会加上教授、学生及其他代表组成。该委员会主要负责确定机构的组成人员、制定遴选资格与标准、考察比较候选人等。相比我国单一、封闭的遴选机构而言,更具科学性与民主性,更能有效地遴选出大学真正需要的领导者。以美国为例,我国也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遴选机构,这样就可以广泛的征求意见,使遴选公开公正。大学校长遴选机构,从组织上有效地保证遴选过程的合法性、民主性和科学性,保证了所选出的校长能够在平衡各方要求和促进学校顺利过渡并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领导作用。所以不管是政府还是学校都要严格重视科学严格的遴选,将那些具有潜质的校长挑选出来。

2.更新校长办学理念

随着高等教育对校长个性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校长有很强的管理决策能力和实践能力,还需要校长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更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独特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的特征,才能使学校特色发展。大学校长办学理念是在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大学校长根据自身学校的文化积淀及实际情况而形成的对本校有指导意义的思想或实践行动。大学办学定位理念是关于大学校长希望把大学办成什么样子的一种教育理念,是他们持有的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关乎自己所在大学的方向选择、角色定位和特色所在的大学理想和价值追求。由此可见大学办学定位理念是影响校长治校的关键因素。美国大学的魅力在于它们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来自于各个学校不同的办学定位和各自独特的办学理念。正如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在哈佛大学的一次讲话中所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那样;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我们相信民主的活力在于多样化,在于各种思想的相互补充,相互竞争。”笔者认为,大学校长实现其领导能力必须从办学理念开始,一所高校的校长,尤其是追求超越的校长,要使学校办出特色,充分发挥自己的领导能力,需要确定和把握住学校超越的办学理念。大学校长只有科学定位了办学理念,才能把大学特色化发展到最高境界。

3.加强自身能力建设

校长作为一所大学的最高领导者,必须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使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笔者认为大学校长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是势在必行的,这要求大学校长重视其非权力影响,充分展示人格魅力;要努力打造自己的人格品牌,形成独具风格的人格魅力,注重校长自身的内在品质与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始终保持自己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才能使全校师生和员工感受到校长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要做好校长就要认识我们这个时代、认识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全局情况、了解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了解本学校的学科发展情况、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认识自己的优势、弱项和问题,此外,既要认识形势、判断形势,还要把握机遇、作出决策。更重要的是,大学校长应该在其领导学校的过程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也就要求校长既要掌握和遵循教育规律和学校管理规律,校长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情况、现状、问题与发展空间,自主规划学校特色的发展,积极开展学校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开展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建设,重建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关注学校全体师生和员工生存发展方式的转换,不断丰富、拓展特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体现出应有的价值。

四、结语

大学特色化发展要求大学不断适应大众化阶段下社会公众对大学的期待,人大校长纪宝成指出,确立和实践特色发展战略,走特色强校之路,应当成为我们大学发展的本质追求和必然选择。大学特色化发展实际是社会公众对于大学校长提出了更高更符合实际的要求,是对校长的领导能力的权衡。哈佛大学前任校长德里克博克指出:大学要在现代社会的多种挑战之中取得成功和进步最关键的一环在于大学校长能够发挥有效的领导作用。笔者认为校长的领导能力应该在具体的治校过程中体现本校的特色,实现超越性发展,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实现特色发展,独树一帜,成为我国高校的楷模,进而影响全国的发展,成为一流大学。

★ 探讨管理者的核心能力

★ 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镇建设论文

★ 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项目化管理研究论文

★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的建设研究论文

★ 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策研究论文

★ 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

★ 研究生经济学学科科研能力研究论文

★ 论文化生产力

★ 娱乐化体验的民俗文化传承研究的论文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论文

篇2:大学生领导能力研究

一、提升理念创新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顺应我国社会建设进程,善于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努力创新工作理念思路。一要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的关系,社会管理与群众工作的关系,真正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紧迫而又重大的战略任务来抓,努力构建符合时代特征、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二要从重政府单一管理、轻社会参与向更加重视政府主导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有序参与共同管理转变,切实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的工作格局,改变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包揽一切的做法,既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不断壮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群众基础。三要从重管理、轻服务向更加重视管理与服务并重并在服务中推进管理转变,真正将服务的思想体现在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从而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人性化管理。四要从重行政手段、轻依法治理向更加重视全面依法管理社会转变,努力把各项社会管理活动纳入法制轨道,积极推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更好地运用法律规范、经济调节、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等手段,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抓好源头预防,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五要从重“以管为主”、轻“以人为本”向更加重视协调社会各群体利益,不断满足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上转变,始终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使社会管理创新的每项举措,都实实在在地顺应民意,惠及民生,保障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二、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干部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要提升群众工作能力。首先,要增强群众工作意识,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同做好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变化对群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把群众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其次,要畅通群众工作渠道,建立和延伸有效的群众工作渠道和社会管理网络,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掌握思想引领主动权,善于运用群众路线的方式、民主管理的方式、服务为先的方式,教育引导群众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着力解决社会问题。其三,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基层组织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提高基层组织了解民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使基层组织成为我们党执政为民最重要的组织基础,使基层领导干部在创新社会管理实践中,在解决群众问题服务群众岗位上得到提升锻炼。其四,要改进群众工作作风,大兴服务群众之风,增进与人民群众感情,增强密切群众关系,掌握群众思想脉搏,把群众思想引领工作与创新社会管理、解决群众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以正确的权利观和事业观执政为民,并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引领作用。

三、提升管理服务能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把着眼点放在更加有效提升社会管理服务能力上,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构建新型社会管理制度体系为支撑,从而增强社会管理和维稳工作的效能。一是抓好民生保障制度建设。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着力解决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保、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二是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决策不当是引发一些社会问题的重要因素。要不断完善和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在事关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中要相信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社会风险、环境影响、矛盾纠纷及各类不稳定因素,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安全性,从源头上预防化解矛盾。三是抓好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畅通高效、规范有序的诉求表达机制,是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提高社会动态平衡能力的重要条件。要进一步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民主决策制度,提高群众参与程度,畅通诉求表达渠道,关注民生、民意、公平,主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积极引导教育群众依法有序表达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四是抓好矛盾预防排查化解机制。有效预防化解矛盾是当前有序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运行动态优化的重要措施。要建立矛盾纠纷滚动排查机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时期、重点人群的监控排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形成社会管理合力,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累积、叠加、激化。五是抓好人口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做好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难点重点。各级政府要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地化,为他们体面尊严的生活工作创造更好条件。加强特殊人群的关怀帮助,认真落实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政策,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覆盖面,加强对社会闲散人员、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严格落实对高危人群预警、管控、帮扶,确保社会安全和谐可控。六是抓好社会公共安全防控机制。这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健康运行的重要支撑。要加大投入,扎实推进社会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对社会面的防控,预防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加强重点区域和突出治安问题整治防患,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和监控,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发生;加大平安创建力度,营造和谐发展环境。七是抓好信息网络管理服务机制。积极探索新兴媒体管理办法,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动态,有效引导主流媒体和舆论,切实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八是健全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各级党委政府要把人力、物力、财力更多的投入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提升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的功能。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积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同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参与力量互动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管理网络,努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四、提升应对处置能力。一要增强应对防范意识。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有效宣

传及应急管理工作培训等,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的社会风险、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可能出现的困难、危机和突发事件,做到未雨绸缪,预防在先,临危不乱,积极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和突发事件。二要建立预警处置机制。主要通过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反映灵敏、运作有效的预警监测机制,信息报告机制,应急救援机制,舆论引导机制、决策指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等,一旦发生危机、风险和突发事件,能快速反应,应对自如,有效处置。三要建立组织保障制度。各级领导干部是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社会风险的组织者、领导者、指挥者,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学习和锻炼,不断提升管理和促进社会事务、社会秩序、社会发展的本领,提升科学判断形势,应对复杂局面,有效组织处置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加大科技支撑和保障力度,提升应对处置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篇3:大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研究

(一)什么是领导能力

人们热衷于“领导能力”这一主题,他们想知道:是什么造就了伟大的领导者,所有行业的不同层次的领导者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他们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将会有助于组织绩效的改进与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功。他们希望获得这种技能,以使自己从一般水平的管理者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那么什么是领导能力呢?对领导能力的解释多种多样,英国将军蒙哥马利曾经说过:“领导力就是能够召集人们迈向共同目标的能力与意志力,和能够激发人自信的品格特征。”每一个人对于领导能力的理解是不同的,如果简单地概述领导能力的话,笔者认为,领导能力就是一种集中的向心力,一种能够使之让人精神聚集的凝聚力。领导能力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是后天所历练的结果。领导能力是可以传授的,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

(二)领导能力的要素

大体来说,领导要具备4项基本技能:人际交往技能、概念技能、技术能力和战略战术技能,这是比较专业的几项技能。简单地说,从人际交往技能引申出来就是领导所具备的性格以及领导者的知识力、决策力及公信力。从概念技能来说,领导者比一般人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就是领导的概念化能力,而技术能力和战略战术技能却因人而异,但都要有其独到之处,这种独到之处与其所处的行业有关。

(三)领导能力的重要作用

1.带领组织朝向正确的目标发展

优秀的领导者拥有果断的决策能力,能够带领组织成员向正确的目标前进,提高组织成员的向心意识,使组织成员认识到自己对组织的价值以及组织对自己的回馈,良好的组织能力能够带领着组织朝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不仅能够宏观调控组织大局的走向,还能够使组织内部的群众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技能,为组织内部做出贡献。领导者通过组织文化的传承、创新、营造来影响组织成员。

2.协调成员的行动与激励个体的发展

优秀的领导者能够协调组织成员的行动,弥合分歧和解决冲突,使之朝向共同的目标,为组织营造出良好的氛围,这种氛围有利于每个人能够把个人的长处最大化,实现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的双赢而不是矛盾,并激励员工的成长。

二、大学生培养领导能力的必要性

(一)当代大学生急需独立及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1.独生子女的环境影响使当代大学生缺乏独立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了30年,减少了人口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但是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到2015年中国大多数的家庭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家受到两代或三代人的溺爱,在大学的新环境下有很多的不适应,在面对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当下,他们表现为高傲、自负、不合群,心理却很脆弱,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在面临巨大困难的时候,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承受能力上也产生巨大差异。所以当代大学生急需培养适应社会的独立管理能力。到大学后离开了家庭的温室,更多的需要自我管理能力的锻炼。

2.围绕分数的教育弱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美国如果孩子想上大学就要参加SAT考试,也就是相当中国的高考,但是区别在于美国的学生每年都有7次参加考试的机会,而且各种分数对于他们来说都很重要,考试算分,平时的作业算分,做实验算分,课堂讨论算分就连课外活动也是算分的,这样对学生的考查会更全面。对学生参与社会活动以及其领导力(leadership)和社会责任感(socialresponsibility)的考核也会进入到面试中,对能否被录用都起到作用,这样家庭、社会和学校及学生更注重对学生自身全面的锻炼与培养。而我们从小就面临着各各层面的升学考试,全靠分数的情形一直没有大的改变。中国的学生如果想上所谓的名校,就单单看其学生的高考成绩,分数的高低决定着能不能上大学。而学生的生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及与人交往的能力都不在上名校的考量范围之内。对比美国来看,中国的应试教育弱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眼高手低,还缺乏社会责任感。

3.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亟待提高

(1)提高大学生对于时间的管理能力,为步入社会的生活做好了准备

对于中国的大学生来说,上大学不同于上高中,在大学的时间相对来说较为宽松,很多时间都可以自己利用,所以大学生如何掌握空余时间,就造成了每个同学最后的差异,时间管理对步入社会后的发展也意义重大。

在经历高考的洗礼后,很多学生觉得,上大学就是学生生涯的放松。实则不然,在相对宽松的时间下更加考验人,有些学生在逃课,甚至考试挂科,但同时学校的图书馆总是座无虚席。有目标的人永远存在,在大学的这几年中,是我们人生的最好时刻,是人的智力、体力达到最高的时间段。这个时候,学生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应该干些什么。有的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英语上,以应对四级、六级以及托福和雅思考试;有的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上,与老师一起搞搞研究,参加一些含金量高的证书考试;有的同学参加校内的一些社团活动或社会兼职实践,既增长了才干又有一定的收入,这对自身的成长非常有益。

(2)大学生对于金钱的合理利用也为今后更好的生活打下了基础

大学生创业已经屡见不鲜,在充足的时间支配下,通过自己打工的社会实践来寻找商机。再通过对自己的生活费和零花钱的管理与利用,学生慢慢学会理财,是参加一种技能的培训还是用于人际交往,这是需要学生做出决策的。

(二)领导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进入社会更好地发展

1.领导能力与先天的性格和后天的教育培养及工作实践有关

(1)领导者的先天能力,从性格上包括:具有成熟的个性、较高的情商和智商。较高的情商又包括具有宽广的胸怀,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具有换位思考能力,较强的社会技能等等。而智商则包括较强的逻辑性对事物的分析推理能力、对事物的想象洞察及分析能力。

(2)对于领导能力来说,后天的教育培养和工作实践显得更为重要。很多人并不具备天生的领导能力,成功的领导者也不一定天生就具备这项能力。后天的教育培养和工作实践显得更为重要。很多时候,大环境能够改变一个人,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下,后天的组织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可以培养出来。在工作生活中能够教会人很多书本上不具备的经验。

(3)自我管理与沟通协调是个体幸福不可缺少的素质。学生的时间管理、资源管理、情绪管理,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内容,它会使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同时沟通协调是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与自身外部世界的沟通是一种重要的领导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团队中的生存与发展。当学生对自我管理与他人的协调沟通能力提升的同时,学生就会全面地发展,更好地适应社会,有利于协调自身与环境的协同,提高幸福指数。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能力

(一)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1.做好自我管理的计划

首先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好习惯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生活习惯,还包括社交习惯。单从生活习惯来说,每天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按时吃饭增强自己的体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些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是最基本的小事,可是往往有很多人连这些小事都不能养成习惯,何谈成就呢?当然良好的生活习惯肯定包含很多要素,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从社交习惯来说,养成淡定,从容的心态。宽容他人、拥有容人之心更是领导者必不可少的素质。

2.参加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提高自身沟通协调能力

在大学生活中,要是让我觉得新奇又有趣的事情,便是大学品类繁多的社团活动,体育社,书画社,英语社,文学社,网络社,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社团,例如,coseplay社,游戏社等等。参加这些社团的目的不仅仅是娱乐,更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社团每年会举行宣传活动,社团成员会依次地展示自己,增强了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不仅仅是社团活动,大学学生会更是锻炼大学生领导能力的好地方。有人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在辅导员老师近距离的示范下,在帮助老师为同学提供服务的活动中,在于学校行管部门的沟通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见识,怎样看事情,怎样办事情,还能增强学生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二)学校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1.在课堂上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不单单给学生灌输知识,教师还会开展一些实践课程锻炼学生的领导能力。同时,课堂教学也应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例如,为学生模拟市场,进行模拟市场买卖。学生的课堂作业就是在淘宝上创立网店,进行网店宣传和策划。成立小组,与大商家和店家合作,进行校园的品牌宣传。

2.在团队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领导能力和素养

大学很多都组织了校园实习,有的学校的校园实习是组织学生一起参加的,而有的学校的校园实习是让学生独立参加的。在进行团队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团队内部的协调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对外部的沟通能力。工科类院校会组织很多设计大赛,在准备大赛及参赛过程中,学生团队动手能力、协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还能接触到比自己更为优秀的人,拓展自己的思维和知识面。

3.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和行动力

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简单来说是培养学生的创意与组织、制订计划的能力。大学生要有能够号召大家的创意能力,并为大家所接受,认为合理,切实解决问题,进而追随你这个人的思想。这是一种决策能力,它会把有共同想法的人组织到一起,这也是一种号召能力。而行动力是解决问题的,必须要提高执行能力。在成为领导者之前,人们往往首先是追随者,就必须有很强的行动力,形成立即做事、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自身的综合素质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兴衰荣辱。当下的中国,留学与移民的潮流从未减弱或间断过,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教育的改革是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大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高校自己不能独善其身,要调动全社会的资源,为大学生成长创造环境条件和氛围。

摘要: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能力以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这不但是高校教育应有的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领导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乃至未来国家综合国力的发展都具有战略意义。学生的领导能力将为其发挥潜在的创业能力奠定基础。因此,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领导能力的重要性、大学生培养领导能力的必要性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领导能力,以及如何充分发挥综合因素提升大学生的领导能力。

篇4:关注高校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

关键词:领导能力高校学生干部

1. 引言

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当代大学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能力是诸多能力当中非常重要又非常特殊的一种。领导领域的权威人士沃伦· 本尼斯(Warren G. Bennis)曾提出人人都应该有领导能力,国内也有人提出领导能力应该从娃娃抓起[1]。刘峰教授曾言人人需要领导,首先需要自我领导,然后通过自我去领导他人[2]。因此,领导能力對于高素质的社会建设人才来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沟通学校与班级、老师与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正常实施。

2. 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研究现状

2.1 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的研究现状

高校学生干部是学校校园活动中的积极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是学校育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干部应该具有的一般能力为:宣传鼓动能力、谋划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专业知识结构水平。另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生干部应具有以下能力: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正确利用和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一定的开拓能力。高校学生干部同时应该具有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以身作则、带动同学共同进步。

2.2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的研究现状

领导者是一个有人自主自愿跟随的人,是在权力之外仍有着某种能吸引人们加以跟随的东西,是有着真正能力及魅力的人。单纯依附于组织所赋予的权力之上,而加以发号施令,只能被称作是管理者,而非真正意义的领导者。国外在20世纪后20年曾对高校学生的领导能力进行了一些研究。其中包括对领导能力的实践、领导有效性、性别角色在领导行为中的差异等方面。[3]巴特菲尔德和帕维尔(Butterfield and Powell)曾对马萨诸塞大学的616名大学生(其中男生372名,女生244名)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男女学生干部具有相同的领导风格,在性别上不存在差异。

有别于以往对领导风格的研究,布罗斯基(Brodsky)采用领导能力实践调查表(LPI)对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编制出了学生领导能力实践调查表(Student Leadership Practices Inventory ,SLPI)[4]。之后SLPI在不同的学生干部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利用[5]。博斯纳和布罗斯基(Posner and Brodsky)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干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五个纬度(参与性、授权能力、挑战性、思维方法、鼓动性)上高效的学生干部要比低效的学生干部得分高(p<.001),男女学生干部在领导能力实践上不存在差异。

亚当斯和克姆采用学生领导能力实践调查表(SLPI)和领导能力效能量表(Leadership Effectiveness Survey)对一些联谊会的学生干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女生比男生对其会长的评价高,男女生都对他们自己的会长比其他组的会长的领导有效性评价高[6]。

弗里德里奇(Friedrich F. K.)在1993年,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6名美籍非裔学生干部的领导有效力进行了深度访谈,得出结果他们对领导能力的定义包括:领导目标、领导魅力、领导风格、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与沟通能力的动态结合、领导行为等[7]。

3.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展望

在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文化日新月异。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作为即将走向社会,担当社会建设栋梁的当代大学生们来说,再局限于基本的书本知识,没有广泛的能力、综合的素质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能力是综合素质中很重要的一环,领导能力又是能力中的尖端成分。高校学生干部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方面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对已有文献的检索,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的研究还没有,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比较少。已有的研究也多局限于学生干部的领导风格、男女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的差异等方面。近年也有学者通过改编领导能力实践调查表对高校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进行了研究,这对加深关于高校学生干部领导能力的理解是很有益处的。但我们知道,由于文化的差异,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涵义,人们对其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尤其对于有五千历史的中国文化来说,人们对领导能力的理解和国外对于领导能力的界定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中国高校的学生干部由于其接受的教育和受文化的影响不同,其在领导能力上的表现必定也存在着其独特的地方。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在高校学生干部的领导能力内容和结构方面做出实证性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吴乃欣.培养领导能力也从娃娃抓起.领导文萃,1994,(4):81-82.

[2] [美]詹姆斯·库泽斯,巴里·波斯纳.领导力(第3版).李丽林,杨振东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Ⅵ.

[3] Butterfield, D A., & Powell, G N. Effect of group performance, leader sex, and rater sex on rating of leader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81, 28.

[4] Posner B Z, Brodsky B. A Leadership Development Instrument for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1992, 33 (3):231-37.

[5] Komives, S R. Women student leaders: Self perceptions of empowering leadership and achieving style. NASPA Journal, 1994.31(2): 102112.

[6] Adams T C, Keim M C. Leadership Practices and Effectiveness Among Greek Student Leaders. College Student Journal, 2000, 34(2):259.

篇5:大学生领导能力研究

据信阳日报报道,日前,一封来自吉林省委党校的求助函送到了信阳市妇联主席雷丽萍的手中,函中写到:“吉林省2009年优秀县处级女领导干部培训班,将与2009年10月12日在吉林省委党校举办,为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选定您撰著的《女干部领导能力研究》一书,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和支持,我们深表感谢。”原来,吉林省委为了提高女干部素质,决定办为期三个月的处级女干部培训班,吉林省委党校多方查找一直没有找到有关妇女理论的专著,后得知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女干部领导能力研究》一书,阅读后认为非常适合作教育培养女干部的教材,于是,通过出版社辗转找到了雷丽萍,并向作者发了这封求助函。

《女干部领导能力研究》出版以来,雷丽萍已多次接到类似信函,很多省市妇联及理论研究机构纷纷来电来人咨询并索要此书,媒体和社会各界给予强烈的关注和广泛好评。《中国妇女报》以《妇女理论研究的又一力作》为题对该书进行了点评。称:“该书集理论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为一体,堪称妇女理论研究的又一力作,妇女参政议政的教材和范本。它可以为女干部参政指点迷津,也可以为党和政府制定优惠倾斜政策、培养选拔使用女干部提供理论依据,值得研读和借鉴。”《妇女生活》刊登了题为《文如其人、行如其名》的署名文章,称赞《女干部领导能力研究》:“开启了一扇让社会了解女干部的窗口,为各级党委培养选拔女干部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女干部提高参政议政能力、更好更快地成长成才提供了一把金钥匙。”

《女干部领导能力研究》尤其受到广大女干部和各级党校的青睐。女干部一致认为,该书为她们在从政的道路上开了窍、壮了胆、鼓了劲,使她们少走弯路;各级党校认为该书是第一部专门研究女干部领导能力的系统专业理论书籍,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是一本难得的好教科书,解决了长期困扰他们缺少妇女理论教科书的难题,为教育培养女干部提供了难得的教材。

篇6:大学生领导能力研究

第三讲学生社团干部领导能力培训总结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啦一个成功的领导者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以及要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使我也清楚了自己以后做一个领导者努力的方向。

邵处长分别从什么是领导能力、领导者应具备哪些能力、领导者应培养的几种意识等几个方面对大家做了详细的阐述。培训中,他指出领导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决策能力、用人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等。对于沟通协调和表达能力,他强调要坚持民主与疏导、动态与平衡、统筹与兼顾以及求同与存异的原则,同时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条理性和幽默性、时代性和群众性相结合。最后,邵处长讲了领导者应培养的几种意识,并特别强调了学习意识、民主意识和科学发展意识的重要性。并给我们提出啦宝贵的意见和要求。

这次培训对我来说是非常成功的,他对我的影响不会只是一时的,我相信我会在这次培训精神的指导下把自己的社团工作做的更加出色。

篇7:大学生领导能力研究

从小助理研究员演讲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向

西方世界把“舌头、金钱、原子弹”列为三大武器,因为大到政治家的政治演说、律师的当堂激辩,小到商家的推销、学生找工作的面试都必须进行有效、感染力强的展示,演讲演示能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尤其在信息化时代,有效的表达是获得机会的开始,工作离开了演讲演示,工作成果无法展示,因此,演讲演示能力已成为世界衡量“国际化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西方国家很早就开始培养孩子的演讲演示能力,而我国近几年才开始认识并重视儿童演讲演示能力。近期,由全球最大K12教育集团霍顿〃米夫林哈考特HMHG携手国际六大权威教育研究组织举办的中国儿童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调研及评估项目报告会上,来自瑞思学科英语并担任项目“小助理研究员”的几名小学员们向现场几百人展示了演讲演示能力,流利的英语、清晰的思维、精彩的PPT展示、成熟的台风获得国内外专家、媒体记者和家长们的一致赞叹和掌声。培养“国际化人才”离不开演讲演示能力

美国人类行为科学研究者汤姆士表示:“说话的能力能使一个人的才学充分拓展,熠熠生辉,业绩卓著。” 纵观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无论是政治领袖如林肯、毛泽东等,还是商业领袖比尔〃盖茨等,无一例外都是思维敏捷、善于表达的语言大师。基于此,西方国家早已将演讲演示能力作为衡量优秀人才的一个标准,演讲演示能力成为国际教育界公认的“国际化人才”必备条件之一。

那么,演讲演示能力是天生的吗?正如西方谚语所说“诗人是先天的,演讲家是后天的”,少儿教育专家呼吁:我国儿童应加强演讲演示能力训练,该能力不仅能明显增强孩子对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和对他人语言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能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统筹规划能力和自信心等综合素养,为“国际化人才”培养垫定基础。

曾在美国执教多年、现任瑞思学科英语学术总监的少儿教育专家Sally称,美国孩子在小学时就要接受演讲演示教育,孩子们在课堂上经常要就命题进行演讲,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国际竞争中美国人通常都能清晰、完整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据理力争,很少出现“怯场”情况,形成潜在强大气场,成为工作的主导者和领导者;但是中国孩子很少演讲演示训练,各学校最多一学期举办一次“演讲比赛”,并且仅有极少数优秀学生才有机会参加,因此许多中国人面对公众展示时,往往过分紧张导致思维混乱、口齿不清,失去一次次宝贵的机会。教育专家建议,我国儿童教育应加大演讲演示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让孩子在思维敏捷度和严密性、沟通技巧和自信心方面与世界儿童同步。“小助理研究员”让孩子赢在未来 记者了解到,目前,演讲演示能力培养已经在瑞思等多家少儿培训机构中落地。但正如教育专家所言:“演讲演示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应用、逻辑思维、技巧把握等基础上的语言表达”,单一的口才培养并不可取,包含信息筛选、组织构思、演讲技巧在内的系统能力培养才是孩子未来制胜的关键。近期举行的国内首个儿童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调研及评估项目中,就让所有人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

据了解,在此次儿童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调研及评估项目中,来自国际六大权威机构的少儿教育专家团面向北京招募4-12岁孩子,通过笔试、面试等环节选拔出100名英语语言能力优秀,性格开朗、乐于沟通的孩子作为该项目的“小助理研究员”,入选的小助理研究员通过参与问卷调查、阅读英文指导手册、制定项目计划、团队协作实施、撰写英文项目报告的方式,共同参与项目管理实践。

在近期举行的项目结题报告会上,这些小助理研究员通过演讲纯英文PPT的方式为国内外专家、媒体记者和家长们展现了他们忙碌3个月的成果,让与会者均感叹。记者在现场看到,7岁小助理研究员Grace面对台下近300名观众毫无怯意,站得笔直的身躯、稳定的语调、适中的语速、不时与听众的视线交流都显示了她的自信,同时全英文的表达、纯正的英文口音,配合逻辑清晰的PPT讲解,让在场观众为之惊讶并给予了阵阵掌声。

Grace父亲表示,Grace已经在瑞思接受了1年的学科英语教育,能够有今天的精彩表现不但归功于国际专家的专业培训,也和瑞思循序渐进的演讲演示能力培养密不可分。据了解,瑞思十分重视孩子的演讲演示能力培养。据老师介绍,孩子的演讲演示能力培养分“5步”进行:首先,在孩子刚进入瑞思时让孩子坐在位置上回答问题,让孩子勇于发出声音;然后,鼓励孩子站起来说,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之后,让孩子以小组形式上台展示,锻炼孩子胆量,让孩子熟悉台前的感觉;其后,减少孩子上台人数为2人,每人说一句,逐步增强孩子自信心;最终,让孩子独立进行演讲演示,教会孩子针对论点和受众进行分析、整理,并且运用图片、PPT等工具辅助展示观点,这时孩子就能够大胆、自信、流利的展示观点,并与观众进行互动和交流。

“我们从来都不单一地去培养孩子某一方面的技能,而是希望能从整体着手,毕竟未来的竞争是综合能力的竞争。”瑞思学科英语高级副总裁赵勇表示,瑞思采用与美国小学同质同步的课程体系,未来领导力的培养贯彻课堂始终,而演讲演示能力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模块,结合团队合作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培养等多个模块共同打造了孩子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让孩子获得与美国孩子同等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变得自信、敢于表现自我,学会分享、合作,为未来的职场竞争加分。

篇8:大学生领导能力研究

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批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 抓好大学生理论学习, 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 让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 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的精神, 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在职业类院校中首次尝试选拔优秀学生, 在这一层面的人才中实施因材施教, 重点培养的方式对优秀学生开展企业领导岗位能力的模拟训练, 成立优秀学生企业领导岗位能力训练班,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今后的快速发展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组建优秀学生企业领导岗位能力训练班旨在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较高思想道德品德, 专业技能与管理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因此, 对于训练班学员的选拔工作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选拔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好、发展后劲足, 能完整参加培训的学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人才选拔的方法及流程

(一) 选拔指标分析与定义。

按照企业领导岗位能力的具体要求确定选拔指标。首先确定针对企业领导岗位需要考察的指标, 进而对指标进行分析与定义。例如, 针对建筑类行业工程项目经理岗位, 通过工作分析及相关人员的深度访谈确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经理需具备的素质:战略管理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团队组织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能力、与人沟通能力、授权控制能力。同时针对行业特点, 要求选拔的学员需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 能够适应建筑类行业的工作特点。确定上述选拔指标后, 相对应的对选拔指标进行定义, 分析构成选拔指标的关键行为和每个关键行为的等级区别, 例如建筑类行业工程项目经理的沟通能力分析: (1) 关键指标: 沟通能力。 (2) 关键行为: 主动性、倾听、反馈、表达、技巧、把握机会。 (3) 行为等级:如果能够做到总是先与他人交流;完整倾听他人观点, 并关注对方记录他人观点;反馈滞后, 但会认真考虑他人观点或意见;完整表达自我观点, 语言清晰流畅;表情丰富动作协调;正确分析交流场合和机会, 发言内容使对方接受, 我们将其定位为1级。如果能够做到有时先与他人交流;认真倾听他人意见, 不时插话打断;反馈及时但考虑不深入;表达基本完整, 语言缺乏组织;表情动作根据发言内容变化;把握发言机会, 不会使对方感觉尴尬, 我们将其定位为2级。如果表现为经常等待他人主动交流;不等他人阐述完观点就打断他人;马上反馈意见缺乏必要考虑;语言累赘, 观点表达不直接, 令人费解;表情呆板动作僵硬;不注意场合, 发言不合时宜, 我们将其定位为3级。

(二) 选拔方法选择。

不同的选拔指标适合于不同的选拔方法, 建筑类职业院校优秀学生企业领导岗位能力班根据其选拔指标确立了如下选拔方法:报名方式采用二级学院推荐和学生自荐两种方式。

1.学院推荐。各二级学院推荐不超过本学院总人数的30%的优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积极分子以及表现突出, 能正常参加培训的学生。学院推荐条件: (1) 热爱祖国, 热爱中国共产党, 政治思想发展稳定, 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2) 工作表现突出, 严格要求自己, 积极参与理论学习、社会调研等研究、实践工作。自身素质高, 具有群众代表性。 (3) 组织能力突出, 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有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 (4) 综合素质强, 有一定的理论学习兴趣和基础, 有较好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 (5) 曾担任过校、院、年级学生会、社联等各部门部长 (副部长) 或班长及团支书以上职位, 并具有一年或一年以上工作经验。 (6) 身体健康, 可以完成各项培训活动 (无心脏病史、高血压症、低血压症等)

2.学生自荐。自荐报名条件: (1) 热爱祖国, 热爱中国共产党, 政治思想发展稳定, 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 (2) 拥有锻炼自我, 提高自我的决心, 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精神, 在同学中具有较高的群众基础; (3) 学习态度端正, 学习成绩较优秀, 曾获得过奖学金。 (4) 拥有一定政治理论基础, 在校表现良好, 无违纪行为, 思想上进。 (5) 身体健康, 可以完成各项培训活动 (无心脏病史、高血压症、低血压症等)

(三) 选拔方案设计。

选拔方案的设计要根据选拔方法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拔方案设计, 根据“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用人最少”的原则, 合理安排选拔流程、选拔时间、选拔场地、工作人员分工。制定流程如下:采用淘汰制, 第一轮进行报名者简历筛选, 第二轮进行选拔赛。 (1) 根据自荐者上交简历进行分类整理, 从中筛选合格者进入选拔赛。 (2) 进入选拔赛的名单将在团委网站上公布, 并会另行通知选拔赛时间与地点。 (3) 选拔赛:以笔试、面试、体能测试等形式进行筛选。 (4) 核定笔试、面试、体能测试权重, 采用量化考核, 总分为100分, 分数高者录取。

(四) 实施选拔过程。

按照选拔方案制定的时间计划与分工计划完成选拔任务。在此过程实施中, 尤其要注意在选拔之前, 需要对考官进行细致深入的培训, 要求考官依据选拔指标进行评价, 严格杜绝考官只依赖自身经验对申请者进行评价的现象, 同时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联接性, 同时注意笔试、面试环节的题目联系性, 充分考虑整个选拔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优化全过程。

(五) 选拔结果统计、报告及反馈。

选拔结束以后, 考官要迅速进行测试结果统计工作, 相关的测试统计工作可在计算机上进行, 同时根据核定的权重, 核算出总成绩, 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撰写选拔报告。选拔结果确定以后及时给予申请参加选拔的学生结果反馈。

三、结语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教育改革精神, 不断推进高职教育和学生全面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拓展高职教育内容, 满足经济社会对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需求,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成立建筑类职业院校优秀学生企业领导岗位能力训练班。纵观训练班实施的整个全过程, 学员选拔工作占有重要地位, 制定合适的选拔方法是把好训练班入口关的关键, 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 根据对过程的监控及时调整改进学员的选拔方法。

摘要:近年来, 为适应高校育人目标和新时期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优化教育资源, 促进优秀学生全面发展, 努力建设一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开拓进取精神、较强的业务能力、优秀的管理素质和大局眼光, 能够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及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生力军作用的高素质的优秀学生骨干队伍, 在广大青年学生中树立积极的导向, 选拔一批优秀学生, 开办建筑类职业学院优秀学生企业领导岗位能力训练班。

上一篇:化学课堂渗透德育下一篇:飞仙桥中心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