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转让合同

2024-05-13

农村宅基地转让合同(通用8篇)

篇1:农村宅基地转让合同

房产及农村宅基地转让合同

转让方:(简称甲方)受让方:(简称乙方)

甲方自愿将坐落于房产及宅基地永久性有偿转让给乙方,经双方平等、友好协商,现达如下成协议:

一、该宅基地及房产四邻至:东邻 西邻:、南邻: 北邻:建房及宅基地总面积平方米。

二、甲方保证房产及地籍的产权真实合法,证明人(保证人)应保证受托事务真实有效。甲方保证该宅基地的使用权权属甲方使用,在转让使用前甲方保证没有将该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抵押,也不存在其他纠纷和债权、债务纠纷,如上述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交接后因甲方发生在转让前存在的债权、债务纠纷,甲方承担全部责任,按甲方违约处理。

三、双方责任

1、甲方责任:因乙方所购房屋为农村集体土地拆迁赔偿安置房屋。该房屋买卖过程中所发生的交易或过户需要本村村民委员会同意或有关部门审批的手续问题,甲方应当积极全力配合乙方一起解决妥善。如因此发生相应纠纷的,由甲方负责处理。

2、乙方接收房屋后,在法律、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甲方必须无条件配合乙方办理,土地使用证、房屋产权证过户等手续到乙方手中,所需税收、费用由乙方承担。如因甲方责任没有过户,按甲方违约。

3、乙方责任:在使用期限内,如遇国家或者有关政策部门依法对该地征收时所赔偿的全部资金归乙方所得,相关费用均也有乙方负责承担。

四、转让金额

转让价格为人民币万元(大写:万整)。

五、付款方式、房产及宅基地证明:

签订合同之日,乙方一次性向甲方付清转让金额。同时甲方需向乙方提供宅基地换购现有房屋土地证(原老房子的宅基地土地证),换购房屋时的补的差价金额的发票(收据)和证明材料,及一切有关转让房屋的证明材料和过户时需要的材料。

六、产权归属

协议双方签字付款之日起,房产及宅基地使用权属归于乙方所有,乙方有权在此宅基地上改造修建房屋,或再行转让他人,甲方无权干涉。在乙方修建房屋过程中,所有费用由乙方承担。

七、违约责任

本协议从双方签字当之日起任何一方不得反悔违约,如甲方违约必须在原转让金全额的基础上加倍赔偿乙方,如造成乙方损失(如基建费、装修费、安装费),甲方应负责赔偿给乙方,如乙方违约,甲方在收取乙方的转让金全额不退回给乙方,作抵消乙方违约金。

八、未尽事宜

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九、协议生效条件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按手印后生效。

十、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为据。甲

方: 身份证号: 证明人: 身份证号: 乙

方: 身份证号:

月3

篇2:农村宅基地转让合同

转让方(以下简称甲方):

身份证号码: 受让方(以下简称乙方):

身份证号码:

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甲方将自己合法拥有的一栋房屋转让给乙方事宜,达成转让协议,以共同遵守。为明确甲乙双方权利和义务,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规定,订立以下合同条款:

第一条

房屋的基本情况

1、本合同转让的房屋坐落:。

2、该栋楼房共

层,房屋建筑面积共计

平方米。

3、该房屋的《房产证》证书编号为:

,《土地使用权证》证书编号为:

。该栋房屋所在的土地系以划拨方式取得,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随该房屋一并转让,房屋的相关权益随该房屋一并转让。

4、甲方合法拥有该栋楼房的所有权,不存在任何的权属纠纷,且该栋楼房不存在设定任何抵押,不在国家政府拆迁、征收范围内。

5、房屋现有装修及其他配套物品、设备一并转让给乙方,除另有约定外。

第二条

甲方对该栋房屋产权的承诺

1、甲方对该房屋合法拥有完全的产权,不存在任何的权属争议纠纷。

2、甲方对该栋楼房未设定任何抵押、担保等抵押权,且不存在任何与 1 该栋楼房有关的债权债务纠纷。

3、甲方承诺该栋房屋不受任何人合法追索,保证乙方能够合法地享有该栋房屋的所有权、使用权等用益物权。

第三条

转让价格、付款方式

1、转让价格

双方经协商一致,商定该栋房屋整体转让价格为人民币

万(大写)(¥:)。

2、付款方式

乙方以

(银行转账或现金)方式分三次付款:

(1)签订该转让合同书时,乙方支付人民币

万元(包括签订合同前已付的定金人民币

万元)。

(2)甲方交付该栋房屋全部钥匙,并将该栋房屋交由乙方占有时,支付人民币

万元。

(3)甲方将该栋房屋产权过户到乙方名下时,乙方支付余款人民币

万元

(4)甲将该栋房屋转让给乙方过程中产生的一切费用,原则上由乙方承担,但双方另有约定除外。

(5)甲方在收款时,均应当出向乙方出具甲方本人签字、盖章的收据。第四条

房屋交付

双方协商议定甲方应于本合同生效之日起

日内,将上述房屋的全部钥匙交付乙方,并在双方在场的情况下由乙方对房屋进行验收。乙方如无任何异议,视为该房屋情况符合本合同约定,甲方完成房屋交付,上述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归乙方行使。同时应移交有关房产的全 2 部资料。

第五条

房屋过户

合同生效后,甲方应立即配合乙方办理房屋转让手续到事宜。办理产权证转让手续等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甲乙双方应积极配合办理过户手续,乙方负责办理房屋过户,甲方予以充分协助,因甲乙任何一方不配合所造成的损失,由责任方赔偿守约方。

第六条

关于房屋产权的约定

甲方将本合同约定的房产转让后,按双方签订的转让合同履行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假如所转让房产目前未办理房产证、土地证,今后条件允许办理房产证、土地证,则按照以下几款执行:

1、在办理此房屋产权证,土地证及其手续时,甲方应协助乙方将此房屋产权证,土地证产权办理为乙方名下,所需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

2、如因政策原因不能将房产证、土地证直接办理为乙方名下,甲方须协助乙方办理房屋产权证、土地证及其过户手续,过户手续所须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

3、如在本房屋转让合同成立后,无论是否办理房屋产权证,土地证及其过户手续,乙方有权将此房屋出租出售,甲方不得干涉。

4、本房屋转让合同成立后,因国家、政府征收该房屋所得的补偿归乙方所有。

第七条

甲方对转让房屋的保证

1、甲方保证自己对该转让房屋拥有完全的处分权,转让该房屋不存在法律上的障碍。甲方保证本协议转让之房产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转让、抵押、变卖等事宜,不受任何第三人主张任何权利,如发生上述任何原因所产生 3 的纠纷,一切责任由甲方承担,因房屋产权发生的经济纠纷及费用等亦由甲方承担。

2、房屋移交前,甲方应保持房屋原有结构,负责搞好通水、通电、公共设施给乙方使用,保证乙方不存在任何房屋正常使用的瑕疵,房屋移交前所发生的水电费、物业费等相关费用由甲方负责,移交后由乙方负责。

3、甲方在房屋及房产证书交乙方后、房产过户办理前不得实施有碍乙方正常使用房屋的行为,更不得将房屋再卖他人。否则,应向乙方支付违约金,并承担由此给乙方造成的一切损失。

第八条

权利与义务

1、甲方保证出售房产符合国家房产上市的规定,并保证产权清晰,无抵押、查封和任何纠纷,保证所提供的材料真实有效,不含虚假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造成的责任由甲方承担。

2、甲方应在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将该房产交付乙方。

3、甲方结清该房屋交接日期前的所有费用,交接后发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4、甲方在本合同生效之日起_________日内将户口迁出。

5、乙方应按照合同约定付款,超过合同约定付款期限

天,视为违约。

6、乙方办理房地产转让登记手续,甲方应予积极协助。第九条

违约责任

1、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视为重大违约,乙方有权解除合同,要求甲方返还已付购房款,并按购房总价款的 %支付违约金。(1)甲方提供关于虚假资料、证件,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

4(2)甲方违反本合同第二条、第七条内容的;

(3)合同签订后,甲方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该份合同约定,经乙方三次通知依然不履行或者消极履行的;

(4)合同签订后房屋交付前,房屋被甲方认为的损毁、破坏的。

2、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有权解除合同,要求乙方返还房产,并按购房总价款的 %支付违约金。

(1)合同签订后,乙方无正当理由拒绝不履行合同的;

(2)乙方不按合同约定支付购房款,经甲方两次书面通知后依然拒绝支付购房款,甲方要求解除合同的;

3、若因政府政策性原因,致使该栋房屋无法办理过户手续,合同无法履行,甲乙双方均有权解除合同,并有权主张返还财产。

第十条

合同变更

1、在合同履行期间,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若需变更合同内容,应书面通知对方,征得对方同意后在规定时间内(书面通知发生三日内)签订变更协议,否则造成损失由责任方承担。

2、本合同的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一条

关于房屋其他事项的约定

今后若因政府规划建设需要,或因其他政策性调整,对该房屋进行有偿拆迁,则拆迁所得补偿均为乙方所有。若房产未过户乙方,甲方应积极配合乙方办理相关补偿手续;若已过户乙方,办理相关手续与甲方无关。

第十二条 本合同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并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和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三条 合同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履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甲乙双方应协商解决,解决不成时,可向有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四条 本合同自甲、乙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

第十五条 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提交房屋权属登记机关一份,三份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共有人):

乙方: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 住址:

住址: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合同见证人:

身份证号码:

职务:

联系电话: 合同见证人:

身份证号码: 职务:

联系电话:

合同签订时间:

****年**月**日

篇3:农村宅基地转让合同

(一)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规定大多直接或间接的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中

1.2004年《宪法》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当今, 我国允许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 而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并未完全放开。

2.《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 再申请宅基地的, 不予批准。”根据这一条款可以看出, 允许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人对地上建筑物 (主要是房屋) 进行出租、出卖。然而, 我国《土地管理法》针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否可以转让, 却未做出明确的规定。

3.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行使和转让, 适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由该规定可以知道,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转让, 却没有明确指出它的转让条件、范围和程序, 而是暂时依赖于中国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法规。

4.国土资源部在2004年l1月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中第13条明确指出:“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 严禁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违法建造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这一具体规定, 特别指出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进一步限制, 即禁止农村宅基地向城镇居民流转。

综上, 我国现行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相关法律制度, 在形式上看比较零乱, 效力层次不一致;而从内容上看, 并未禁止农民买卖房屋, 也并非绝对禁止而是有限禁止农村宅基地的买卖。除此之外, 法律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 实际上已经排除了以自主自愿的市场交易进行宅基地使用权自由流转的适用空间。

(二)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在理论上的缺陷

1. 违反用益物权原理。

根据用益物权原理, 用益物权是所有权派生的权利。但是用益物权的这种派生性并不影响用益物权作为一种独立的财产权的存在。用益物权一旦产生, 其权利人就在设定的范围内独立的支配其标的物, 进行使用和收益。用益物权人不仅可以排除一般的人对其行使用益物权行使的干涉, 而且用益物权人在其权利范围内可以依据用益物权直接对抗物的所有权人对其权利的非法妨害。但是, 用益物权之一的宅基地使用权, 却背离用益物权基本原理。农民对宅基地使用权并非同其他用益物权一样, 只可进行有限制的处分, 如转让的限制。

2. 限制了农民对房屋所有权的处分。

物权法规定农民对房屋享有所有权。根据所有权原理, 所有权人对该物权有完全的处分权。虽然《物权法》中规定了房屋的所有权主体是农民, 但是由于我国对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制度进行了限制。而又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享有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在转让房屋的时候决定了农民只能进行有限制的转让即只能转让给本集体村民。而这无形中就限制了农民对房屋所有权的行使。因此, 我国现行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制度, 限制了农民对房屋所有权的行使。

3. 违反公平、平等原则。

公平、正义是法律和司法的宿命或根本追求。《物权法》虽打开了“公私财产平等保护”理念, 但是我国对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制度规定却仍违背平等公平原理。基于平等保护原则, 国家的土地能设立用益物权, 集体的土地也应允许设立用益物权。

(三) 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1. 不登记现象严重。

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发现, 大部分农村村民在进行有限制的转让时很少进行不动产物权的变更登记。其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现行的立法中未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必须进行变更登记, 如《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五条中只规定:“已经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者消灭的, 应当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另一方面是登记的程序、机关等未进行明确规定。当然还有就是农民法律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这诸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农村村民在进行有限制的转让时不登记现象严重。

2. 私自买卖现象严重。

在农民的意识中, 买卖房屋及宅基地不需要经过任何人同意。因为那些都是属于自己的家产, 自己有权进行处分。并且随着城市放地产热的发展, 农村中也兴起了买卖宅基地及房屋的热潮。有些村民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出现一户几宅现象。

3. 纠纷数量显著增多。

随着城市房地产热的发展,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也开始升温。在转让过程中, 只注意其中的经济利益, 而忽视了依照法律规定按照正当程序进行转让。由于买卖房屋及宅基地数量的增加和非法买卖现象的严重程度的加大, 我国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纠纷数量也日益增多。

4. 纠纷争执激烈, 矛盾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

在我国,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 也是农民意识中最主要的财产之一。此类纠纷一旦发生, 农民争执激烈程度也就不同与一般的小型财产纠纷。并且此类案件牵涉主体也很多。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 如不及时处理就很有可能引发刑事案件或群体案件。

综上, 当前我国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制度由于立法上的不足及理论上的缺陷, 以致于大多数农民在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中产生了很多矛盾和纠纷。因此在立法上加快完善我国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制度显得极为迫切。

(四) 几点建议

1. 尽快加强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登记发证工作。

对于合法所建的房子, 市、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快宅基地土地登记发证工作, 作到宅基地登记发证到户, 内容规范, 使农民集体和农户的土地权利有法律的凭证。房子连同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以后, 要把变更登记作为法律生效要件。加强宅基地登记工作有利于保障交易的安全性。

2. 加强对宅基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完善。

我国现行法律对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规定太零散且模糊, 不利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有序转让, 也不利于审判和纠纷的解决。从法理角度说, 社会现状总是先行于相对固定化的法律, 而在固定化的法律不适应当前社会现状的发展的时候就必须修改或制定法律。《土地管理法》已经不适应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 且《物权法》对此规定的也相当模糊。现实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现象又特别严重因此我国应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或出台一部新法律专门规定农村土地。《城市房地产法》现在已经发展的相当完善, 在制定农村集体土地相关法律的时候可以借鉴。《物权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的规定有了很大进步, 虽未明确规定, 但允许其转让, 为以后修改法律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的出台留下了很大的空间。物权法只能对某些内容做基本的规定, 不可能对每个制度都作出详细的规定。因此, 笔者建议应出台一部《农村集体土地法》对该制度及相关内容进行具体的规定, 明确规定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条件、范围及程序等。

3. 加强国土资源部门对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执法监督。

国土资源部门要定期地对农村新建的房屋核查, 对违规的转让进行纠正。同时要对闲置的宅基地权利人要进行宣传指导, 使其认识到对宅基地充分利用的重要性。对严重违规违法的转让, 相关行政主体可以依法进行处罚。

4. 提高农民对农村宅基地转让的法律意识。

农民对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 不懂法现象很普遍, 对农村土地相关法律规定更加不了解。基层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可以对审理完结的典型土地纠纷案例归纳总结后由农村司法联络员对村民进行讲解及宣传。

摘要: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 也是农民意识中最主要的财产之一。我国现行法律对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规定太零散且模糊, 不利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有序转让, 也不利于审判和纠纷的解决。现实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现象又特别严重, 因此, 我国应尽快修改相关法律或出台一部新法律专门规定农村土地。

关键词:宅基地,使用权,转让

参考文献

[1]梁慧星.物权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

[2]赖泽源.比较农地制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6.

[3]孙宪忠.论物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4]高富平.土地使用权和用益物权——我国不动产物权体系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5]李建华, 杨代雄.我国用益物权体系的立法构建[J].民商法学, 2004, (8) .

篇4:论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

一、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概述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享有的在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住宅的权利,它是农民维持其生产、生活的一项重要权利。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主体的特定性。在我国,农村宅基地仅限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享有使用权,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申请宅基地只可以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提出。

(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取得的无偿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农民申请宅基地使用权,需要经过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原则上是无偿的。这充分体现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福利性,即保障农村村民“居者有其屋”。

(三)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范围特定。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规定:“宅基地转让须符合规定条件,购买人必须为房屋所在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一般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由此,我国法律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限定于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

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主体的特定性、使用的无偿性、数量的有限性和转让范围的特定性等特点,具有浓厚的福利性质和较强的社会保障功能,是维系几亿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

二、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自由转让的利弊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闲置房屋不断增多,农村房屋所有权转让也越来越频繁。伴随着农村房屋所有权的转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隐性转让也在不断增加。《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规定》:“宅基地转让须符合规定条件,购买人必须为房屋所在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一般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因此,我国只允许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严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城乡之间转让。

关于如何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学界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转让;反对者则主张,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只能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

(一)自由转让论者的理由及评析

赞成者认为自由转让可增加并充分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1.以农民为“弱者”,而由立法者充当其“监护人”,未必真正维护了其利益。“弱者”并非“弱智”,农民自有农民的智慧,立法者不必杞人忧天。保护农民的利益,真正的症结不在于防范城市居民对农村集体土地的“侵入”,而在于防范国家和行政机构对于集体土地的“侵入”和肆意剥夺,后者才是真正的农民利益的威胁所在。仅在农民所在集体内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的农户间流转,无法形成有效的市场,无法体现房屋的实际价值,会损害出卖人的利益。

2.现实中,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多为隐形转让、随意定价。一方面,农村宅基地的价值不能得到合理体现,农房的出租或者转让,只是房屋的收益,农村宅基地近乎无偿使用;另一方面,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权不能得以实现。农村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只有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则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转让的收益应在集体和农民之间分配。在现行条件下,如果农户转让住宅的所有收益都归个人所有,那么集体经济组织想要分配增值收益不可能实现。禁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交易的制度,在建立之初,对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该制度已经暴露了其弊端,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允许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一定范围内转让。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是法律界不可回避的问题。

3.强行禁止城镇居民取得农村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权,在操作上十分困难。尽管目前宪法尚未赋予公民迁徙自由,但在户籍制度已经放开的情况下,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区分已经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强行禁止城镇居民取得农村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权,在操作上也是十分困难的”。城镇居民受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必须符合农地转用审批制度的规定,同时要经过本集体同意,进而对我国农业生产和耕地保护不会造成损害。

笔者认为,顺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扩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范围是必要的。然而,在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具有社会保障功能,农村宅基地是维系几亿农民基本生存权利的基础,为此,必须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予以充分保障。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还不全面,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农民的私有财产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增长速度上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居民,其住房安全保障在农村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允许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将会造成农村宅基地的不断减少,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禁止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合理限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是使“居者有其屋”、保证农民不会成为流入城市的无业游民、避免两极分化的需要。

(二)自由转让吾定论者的理由及评析

反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自由转让的学者则认为,自由转让会导致失地农民流离失所,而将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限制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可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利益,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1.农村宅基地交易与农村宅基地分配制度互不相容。农村宅基地分配制度有两个含义:其一,农民有权基于生存的理由无偿取得定量的宅基地。每户居民只能分得一处宅基地以及每户用地标准,确保了每户农民都能得到一块栖身之地。无论贫富,结果均等,富者不能多占,贫者不会少得,体现了强烈的社会公平,实现了基本的社会保障。其二,宅基地分配必须真正起到使农户安居乐业的作用。宅基地使用权不得抵押、转让或被强制执行,确保了每户居民不因贫穷而流离失所。按户分配一处住宅决定了宅基地的不可交易性,宅基地的不可交易性决定了按户分配一处住宅的有效性。如果农户可以多次或多处分得宅基地,就没有必要禁止宅基地交易,反正卖地不怎么影响农民

的安居;如果宅基地可以交易,就很难坚持按户分配一处宅基地,因为卖了地后农户还得生存下去,总得有存身之处。

2.农村宅基地交易主要是满足强势群体的利益诉求。财产并不是因为流通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财产,农村宅基地交易可以解农民的燃眉之急,却带来农民无家可归的后果,这种救济的代价过于昂贵。得益于农村宅基地交易开禁的是中国社会中属于强势群体的那些人:有本事分到多处或超标准宅基地的农民,有能力在农村买地盖房的城里人,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商人、掮客和投机者,农民并不能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3.土地管理法应当坚持农村宅基地不得交易,其他形式的流转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必须以自用为目的,以身份为前提,不得以买卖、抵押、租赁、赠与及其他方式移转给集体组织以外的自然人和法人。除继承外,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集体组织内部的移转必须经过集体组织的同意,并且必须具备土地管理法及其他法律规定的移转事由。禁止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取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笔者认为,鉴于农村宅基地的福利性质及社会保障功能,不允许农村宅基地在城乡之间自由转让是可行的。然而,从实践来看,农村承包权转让机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不宜再局限于本集体内部,否则,当外来人员受让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后,其建造住房所需的宅基地,只能通过受让本集体农户的宅基地使用权来解决,而允许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房屋转让取得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利于保证农地承包权的顺利流转。对宅基地的转让施加过多的限制,是与经济规律相违背的。

三、完善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制度构想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充分保障农户“居者有其屋”,合理体现农村宅基地的资产价值,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应区别对待,即区分单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和农村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单纯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应该限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之间,而农村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则可以发生在不同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之间,这种区分对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制度设计将有重要的意义。

(一)把未建房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限制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一方面可以解决有两处以上宅基地或确有宅基地转让需要的农户的房屋转让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需要宅基地的农户提供便利。为了规范单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集体组织内部的转让,法律应该对此作出规定:曾经申请过宅基地使用权,因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而没有宅基地的农户,不得再申请宅基地使用权;因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而拥有两处以上宅基地的农户,应该向集体缴纳一定的宅基地使用费;因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而拥有一处以上住宅的农户,仍然可以申请宅基地,但应该缴纳宅基地的使用费。

(二)允许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权在不同经济组织的农户之间转让,有利于保证农地承包经营权的顺利转让。随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异地承包现象逐渐增多。转包方将土地转包出去后,多会外出务工,其宅基地和房屋便闲置下来。若允许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在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流转,于异地承包、规模经营的农民,可以通过购买或租赁当地农房,降低生产成本,更好地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或经商的便利;于进城务工的农民,则可以增加一条融资渠道,降低城市务工生活成本。法律应该对此作出规定:允许集体经济组织以外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农户向外转让宅基地使用权的,必须经本集体同意且本集体内符合宅基地使用权分配条件的成员享有优先受让权;通过转让取得宅基地使用权,但应该向该集体缴纳一定的宅基地使用费。

四、结语

通过区分未建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和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将单纯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限于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农户之间,宅基地上有房屋的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则发生在不同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之间,来完善我国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制度。我国农村宅基地的资产价值将得到合理的体现,农村经济的活力将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农民的生存权益和经济利益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篇5:宅基地转让合同

乙方购买甲方房屋,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一、甲方转让的宅基地位置为_____________,该宅基地登记面积共___平方米;

二、该宅基地的附属设施同时转让,附属设施包括:___。

三、甲方对该房屋状态陈述和承诺如下:

1、保证对该宅基地有处分权;如有共有权人,甲方已经取得了共有权人对转让该房屋的一致同意;

2、该房屋的抵押状况为:___。

3、该房屋的使用状况为:___。

四、转让的价格为人民币¥___元(大写___元)。

该价格不包括转让产生的契税、和该宅基地过户等费用,所有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五、乙方付款方式和期限:______________。

六、宅基地交付时间:________________。

七、乙方已经对所购买的宅基地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宅基地产权、使用等作了详细了解并已知悉。

八、甲方违反本协议导致宅基地不能过户或无故进行交付,甲方应支付给乙方违约金___万元;乙方未按本协议付款,乙方应支付给甲方违约金___万元。

九、本协议一式二份,各方各执一份。自甲、乙双方签字后生效,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十、双方往来通讯方式如下:

甲方:___

身份证号码

年 月 日

乙方:___

身份证号码

篇6:宅基地转让合同

甲方: 身份证号:

乙方: 身份证号: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友好、和谐、平等、自愿的环境下,经双方协议,甲方完全自愿将自己位于: 的宅基地有偿转让给乙方。甲方子女及其亲属均对此无异议,现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协议。

一、该宗宅基地坐落位置及四邻

该宗宅基地位于 县 乡 村,东邻,北邻,西邻,南邻。东西长,南北长,总面积。

二、转让价格及付款方式和期限

转让价格为人民币: 元(大写:)。乙方付清转让费用后,甲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索要有关该宅基地的费用。乙方以现金的形式 日内一次性向甲方支付该宅基地的转让费用,甲方同时向乙方提供收款收据并签字画押。自转让费付清之日起,该宗宅基地所有权归乙方所有。

三、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自本合同签字生效后,甲方失去该宗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建设权及与该宗地的所有权利。今后因该地发生的一切权利归乙方所有,甲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乙方主张。

2、如今后需办理相关宅基地的过户手续,甲方及见证人必须随时随叫随到,配合乙方办理宅基地过户转让手续。

3、甲方必须处理好四邻关系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有土地权属争议、宅基地纠纷、家庭成员之间为该宅基地发生矛盾,由甲方主动调解排除,直到干扰完全排除。

四、乙方权利和义务

1、自本合同签字之日起,乙方拥有该宗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建设权、处置权及与该宗地的所有权利。

2、乙方按约定向甲方交付该宗地转让费用。

五、违约责任

甲方若违反本协议,需承担违约责任,乙方有权解除协议,甲方应全数退还乙方已付款并向乙方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如房屋建设费用、该宗宅基地的增值部分等。

若乙方不按本协议向甲方按约定支付该宅基地的转让费用,甲方有权收回该宗宅基地的所有权。

六、本合同未尽事宜经双方协议,可以补充规定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自合同签订之日起,双方永不反悔。

七、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 电话: 身份证号:

住址: 年 月 日

乙方: 电话: 身份证号:

住址: 年 月 日

见证人: 电话: 身份证号:

住址: 年 月 日

见证人: 电话: 身份证号:

住址: 年 月 日

注:

1、从签字之日起,此宅基地的房产以前的债权债务由甲方负责,以后新发生的一切由乙方负责。

2、甲方把有关宅基地的证件全部交给乙方。

篇7:宅基地转让合同协议范本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经土地发包方同意,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事宜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转让土地基本情况及用途

甲方自愿将其承包经营的位于 固东 乡(镇)和平村中四组的 0.75 亩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乙方,从事(主营项目) 种植 生产经营。转让土地的基本情况如下:

二、转让期限和交付日期

土地转让期限为 16 年,自 20__ 年 3 月 14 日起至 2030 年 12 月 31 日止(最长不得超过土地承包期剩余期限)。甲方应于 年 月 日之前将土地交付乙方。

三、转让价格及支付方式

转让价格为每亩 93333.33元人民币,共计 70000.00 元人币(大写: 柒万元整 )。乙方应按以下第 1 种方式支付转让费:

1、一次性支付:以人民币一次性支付转让费。乙方应在 20__年 3 月 25 日前向甲方一次性支付全部转让费。

2、分期支付:以人民币分 期支付转让费。支付时间分别为: 。

四、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依法享有上述地块承包经营权的转让收益。

2、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及时交付转让土地。

3、甲方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必须经发包方同意。在依法办理注销、变更经营权手续后,甲方与发包方在上述转让地块上的承包关系即告终止,甲方不再享受和承担上述地块上的承包经营权利和义务。

4、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本合同签订生效后,乙方必须与发包方签订新的土地承包合同,经依法登记获得转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证,依法享有受让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并承担相应义务。

2、依法享有对受让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产品收益权和产品处臵权。

3、有权依法流转受让土地。

4、有权享受各级政府提供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补贴与服务。

5、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受让土地,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损坏农田水利设施,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

6、按照本合同约定按时向甲方支付转让费。

7、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和义务。

五、合同的终止或解除

(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本合同可以终止或解除。

1、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发包方同意,并不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的。

2、因不可抗力使合同无法履行的。

(二)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发包方同意,乙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1、未征得乙方同意故意延迟交付转让土地的;

2、交付的土地不符合合同约定,严重影响使用的;

(三)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发包方同意,甲方有权单方解除合同:

1、逾期不支付土地转让费,经催告后在 天内仍未支付的。

2、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

六、违约责任

(一)因一方违约致使对方遭受经济损失的,违约方除支付违约金外,还应赔偿对方相应的经济损失,具体赔偿数额依损失情况确定。

(二)乙方逾期支付流转费用,每延迟一天,按应支付费用的 %承担违约金。

(三)甲方逾期交付土地,每延迟一天,按流转费用的 %承担违约金。

(四)乙方不按合同约定使用土地,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破坏水利等基本设施或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的,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后,由乙方承担土地功能恢复责任,无法全部恢复的,承担赔偿责任。

七、争议的解决

本合同在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时,甲乙双方应协商决;协商不成的,可提请村民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不愿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当地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八、其他约定

1、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未尽事宜,双方协商一致并经发包方同意后可订立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合同签订后,经双方协商,决定 (是或否)鉴证。

3、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发包方和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门各一份备案(如有鉴证,相应增加一份鉴证机构备案)。

甲方(签章): 乙方(签章): 身份证号: 身份证号: 年 月 日

发包方(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篇8:浅析债权转让合同纠纷

2010年10月, 广州甲公司将深圳丁公司、北京乙公司和广州丙公司列为共同被告起诉至广州市天河区法院。甲公司在诉状中称, 乙公司拖欠甲公司钢材款1000万元, 为偿还债务, 甲乙双方于2010年9月签订债权转让合同, 由丙公司作为担保方, 将乙公司对丁公司享有的到期债权300万元转让给甲公司。后乙、丙、丁均未履行付款义务, 甲公司遂诉至法院。

本案第一被告丁公司在调查案件相关事实后, 在答辩期内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丁公司称, 根据乙丁双方所签《混凝土买卖合同》中的争议管辖条款:“因履行合同发生争议协商不成时, 应向北京市平谷区法院提起诉讼。”据此, 考虑到本案的实际债权人和债务人为乙丁双方, 故天河区法院无权审理本案, 应移送至北京市平谷区法院审理。后天河区法院裁定驳回丁公司所提异议, 称因本案第三被告丙公司住所地在天河区, 该院对本案有管辖权。

丁公司不服一审裁定, 向广州市中级法院上诉。上诉状称, 虽然本案原告为甲公司, 但争议焦点发生在乙丁之间, 甲公司并非核心当事人, 乙丁之间就混凝土款项事宜尚未进行最终清算, 根据合同约定, 本案应由平谷区法院审理。法院终审裁定驳回了丁公司上诉请求, 理由与一审相同。

2011年2月, 本案在天河区法院开庭。丁公司答辩称, 乙公司从未对丁公司享有300万元到期债权, 甲乙双方债权转让的前提不成立, 转让无效。丁公司向法庭提交了2009年10月与乙公司签订的补充协议, 该协议约定丁公司如能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减少水泥使用量, 则节省下的水泥由丁公司委托乙公司消耗, 该部分水泥款每吨扣减20元后, 从丁公司应付给乙公司的混凝土款中予以扣除。2010年7月, 乙丁双方组织财务对账, 丁公司财务人员王某在对账单中写明:“总计应付乙公司商品砼 (混凝土的别称) 款1500万元, 已付1200万元, 欠付300万元。然水泥节余部分双方未定, 故此300万不是最终清算金额。”丁公司发表举证意见称, 因王某在对账单中明确指出300万元并非最终清算额, 乙丁双方还存在节余水泥争议, 由此证明所谓乙公司对丁公司享有300万元到期债权的说法根本不成立。

天河区法院一审判决支持原告诉请, 要求丁公司向甲公司还款, 乙丙二公司对此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院认为, 虽然丁公司提出水泥节余问题, 但并未提交有力证据予以证明, 单凭王某在对账单上的签字, 不足以证明丁公司实际节余了水泥, 被告丁公司有关混凝土款未最终清算的主张难以采信, 因此判决支持原告诉请。丁公司后向广州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 终审仍将丁公司上诉请求驳回, 维持原判。后乙、丙、丁三方均未履行判决, 法院在执行时将丁公司银行存款予以扣划, 乙、丙未承担责任。

二、评析

根据《合同法》中关于债权转让的规定, 当事人进行债权转让, 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到期债权存在, 且债权让与人在转让债权后, 应书面通知债务人向债权受让人偿还。本案中, 丁公司之所以就债权转让提出抗辩, 原因在于丁公司认为乙丁之间的债权并非确实有效, 乙公司无权进行此次转让, 这不符合债权转让的法定前提。丁公司财务人员王某在对账单上写明因水泥节余问题, 300万元并非最终清算金额, 这说明乙丁两方谁是债权人, 谁是债务人并不明确, 如果丁公司节余大量水泥, 其价值甚至超过欠付乙公司的混凝土货款, 那么乙公司非但不享有债权, 反而对丁公司负有债务。原告甲公司在庭审中提出, 混凝土货款结算问题存在于乙丁之间, 与其无关, 这一说法难以成立。根据《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 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 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 可以向受让人主张。这是法律明确赋予丁公司的抗辩权, 丁公司提出所谓300万元到期债权根本不成立, 这一意见完全可以向受让人甲公司主张。

至于广州两级法院都认为丁公司无法对水泥节余问题举证并做出详细说明, 笔者认为, 这应该不影响丁公司的抗辩权。既然债权转让的前提是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到期债权存在, 那么只要债务人提出反对意见, 并有基本证据证明到期债权并不存在, 债权转让即不成立。在本案的关键证据———乙丁双方于2010年7月签订的对账单上, 王某的签字足以证明300万元并非是已经到期的、确定的债权, 具体金额尚需乙丁进行最终清算。丁公司在本案中应不必提交具体的水泥节余量, 单凭王某的签字也足可认定乙公司不享有300万元到期债权的事实, 因为这份对账单不仅被丁公司视作关键证据, 同时也是甲公司提交的用于证明其诉讼主张成立的关键证据。不要忘记, 本案是包含甲丙在内共四方当事人的债权转让合同纠纷, 并非只有乙丁两方的一般买卖合同纠纷。

此外, 笔者认为本案的管辖问题也值得斟酌。广州两级法院均认为由于债权转让担保方、也是本案第三被告的丙公司住所地在广州市天河区, 由此天河区法院即对本案享有管辖权, 难以令人信服。就本案而言, 不难看出核心争议焦点存在于乙丁双方, 并非原告甲公司, 甲乙双方之所以在债权转让时将丙公司作为担保人并列为本案被告, 其目的无非是为争取更为有利的管辖。鉴于乙丁双方在《混凝土买卖合同》中已经约定管辖条款, 事后虽然发生债权转让, 不论这种转让成立与否, 最高人民法院已经以通知和审判案例的形式对此做出规定:“债权转让后, 原合同中载明的管辖条款仍为有效。”甲乙双方采取先债权转让, 进而诉讼, 并最终取得胜诉的手法固然可以称之为巧妙, 但这种规避管辖的方法难以获得肯定和认同。

三、启示

纵观本案, 作为一起较为典型的债权转让合同纠纷, 一方原告, 三方被告, 当事人众多, 关系错综复杂。从本案的诉讼过程来看, 存在诉讼保全、保全异议、管辖异议、管辖二审、一审判决、两审终审, 再加上最后的执行程序, 民事诉讼领域所常见的实体和程序性事项, 在本案中都有所体现, 极具代表性。

关于本案的争议管辖机构, 虽然乙丁双方在合同中就争议管辖条款做出明确约定, 但因事后发生债权转让, 债权受让方甲公司以起诉担保方丙公司的形式, 巧妙规避了原合同中的管辖条款。笔者对此虽持保留意见, 但如有类似案件, 处于甲公司的立场上, 可以借鉴这种借助债权转让来规避约定管辖的方法, 当然, 由于法律在这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 尚存在空白, 最终能否成功还有赖受案法院的审理意见和法官自由裁量权。站在债务人的立场上, 建议今后在合同中约定管辖时, 不再约定为诉讼, 而约定为仲裁条款, 仲裁相对于诉讼更具独立性, 不易受到影响, 或者更为直接地在合同中约定“因本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不得转让”, 由此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关于本案庭审时涉及的水泥节余问题, 丁公司在双方合作期间未就此取得乙公司书面确认, 也未及时与乙公司进行混凝土货款抵扣, 由此导致其无法在法庭上出示相关证据, 证明300万到期债权确实并不存在。虽然笔者认为法院判决并不合理, 但丁公司如能提供类似水泥节余数量、价格等关键证据, 或者提供书面证据证明乙公司在此之前就水泥节余问题曾与之进行协商, 那无疑将对本案产生颠覆性作用, 法院不可能在判决中做出前述认定, 以致败诉。

关于本案生效判决的执行, 因丁公司仍旧不服终审判决, 希望通过民事再审程序获得救济, 遂未履行判决, 乙、丙两方则更不可能主动履行判决所述义务。一审法院在收到原告执行申请后, 最终强制扣划了丁公司银行存款, 与丁公司一道承担连带责任的乙、丙两方则未受任何损失, 由此也可印证甲、乙二公司借助债权转让发起本次诉讼的最终目的就是令丁公司处于被动境地, 并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根据法律规定, 尽管丁公司对同样承担连带责任的乙、丙两方享有追索权, 但鉴于之前的管辖争议, 以及并不明朗的再审形势, 其并未向法院提出相关主张, 就此作罢。

参考文献

[1]魏振瀛著.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哈尔滨旅游的英文作文下一篇:水电安装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