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旅游的英文作文

2024-05-13

哈尔滨旅游的英文作文(精选8篇)

篇1:哈尔滨旅游的英文作文

Last year, the cold windy winter, I and the north to Harbin to travel, sitting in the car, you do not feel cold, and some warm and warm feeling. In a short time, the radio was sounded on the train. “Harbin is a beautiful city with a long history. It has the name of” Oriental small Paris “. The beautiful central street has a history of 100 years, and the urban architecture is integrated with Chinese and Western styles. Baroque style and European architecture are everywhere. The beautiful and enthusiastic Harbin drinks the visitors all over the world! ”

In the car, I felt the cold, the cold wind whistled, the north wind whirled, it seemed that Harbin was a world of ice and snow. Harbin four seasons, the warm spring sunshine is dazzling, it seems like a summer breeze; the glare of the sun was burning, hot air strikes, the body is like a piece of hot carbon; autumn, red maple leaf gradually fall on the ground everywhere, people flying kites, fishing is leisurely, the wind is not hot it is not cold, but cool cool feeling; the winter in Harbin is do not have a unique charm...... winter can not only see the beautiful snow, more can swim in ice world, there is a beautiful fairy tale kingdom, there are all kinds of amazing tasks. Walk in the center of Harbin street, Tomatoes on sticks eating delicious sweet cool, enjoying the winter scenery, indescribably beautiful.

The world of snow in Harbin, the heaven of people...

篇2:哈尔滨旅游的英文作文

A hairy, shiny silver and fluffy, heavy snow on both sides of the street branch. In the snow in the siege of the trunk, covered in snow, snow covered branches, branches with snow, the snow falling leaves, holding snow. The scene is beautiful.

Of course, the park is more beautiful. The most famous is the snow and ice, attracted many tourists come to watch. Snow like a sculpture, after some professional staff carefully crafted a beautiful sculpture was born: character, animal, plants and buildings, all carved perfectly. Of course, the ice is more beautiful. A piece of glittering and glittering ice, with a five light bulb in it, is particularly beautiful. The most interesting one is the ice slide. The longest one is dozens of meters. After you go up, you will feel very exciting to take a straw mat and sit down in a straw mat.

篇3:哈尔滨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探析

近年来, 哈尔滨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会展旅游, 并将会展业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产业之一。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的省会城市, 拥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 便利的交通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为哈尔滨会展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形成了以旅游带动会展, 以会展促进旅游的格局。在这种形势下, 探析哈尔滨会展旅游的发展优势, 对于更好地开展会展旅游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 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理位置, 是东北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 也是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重要枢纽, 被誉为欧亚大陆桥的明珠, 具有明显的东北亚区域中心优势和地缘优势, 是东北亚地区经贸中心, 也是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的旅游城市。

二、良好的交通条件

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 哈尔滨交通初步形成以铁路为龙头, 公路为重点, 水运和航空为补充的综合性运输网络。在铁路方面, 拥有5条铁路连通国内外。公路方面, 有绥满、京哈、哈佳、哈大、哈同公路 (同江) 、哈黑公路 (黑河) 等高速公路。哈尔滨水运航线遍及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和嫩江, 并与俄罗斯远东部分港口相通, 船舶可直达日本、朝鲜、韩国和东南亚地区。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开通国内、国际航线82条, 通航城市47个, 初步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 辐射国内重要城市, 连接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欧洲、美洲主要国家的空中交通网络。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成为哈尔滨发展会展旅游的最大优势。

三、稳步的经济增长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龙头,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发展战略, 整合资源, 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中区, 极大地促进了哈尔滨经济的发展, 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也逐年提高。2011年, 哈尔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43.4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2700元。同时, 哈尔滨不断加快发展旅游、文化、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 哈尔滨文化中心、音乐厅、群力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规划建设取得进展, 龙运物流园区、哈药集团物流配送中心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取得成效。经济的高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商贸活动的增加, 也为哈尔滨发展会展旅游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四、丰富的旅游资源

哈尔滨是我国十大城市之一, 地处富庶的松辽平原, 松花江沿岸, 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城市风景优美, 四季分明, 独具特色。高品位的冰雪旅游资源, 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 博大精深的黑土文化, 别具一格的欧陆城市风貌, 粗犷豪放的北方民族风情, 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一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冰灯游园会、冰雪大世界等大型活动显示了哈尔滨深厚的文化底蕴。2011年, 哈尔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65.6万人次。其中, 国内游客4537.9万人次, 入境游客27.7万人次。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58.9亿元。拥有A级旅游景区54家、S级滑雪场12家;星级宾馆91家。旅行社288家, 出境组团旅行社40家, 入境接待旅行社248家。丰富的旅游资源不仅吸引了旅游者和参加展会的客商, 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会展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完善的会展设施及成功的办展经验

随着会展经济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哈尔滨现代化的会展设施已初具规模, 展会的软、硬件建设也不断地完善。2003年,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建成, 占地面积63公顷, 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为承办国内外大型会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场所。近年来, 哈尔滨成功举办了各类展览和会议, 如:“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哈尔滨国际汽车展”、“哈尔滨农业博览交易会”、“哈尔滨国际啤酒节”等。2011年, 哈尔滨完成会展项目195项, 国内外参会参展和参观人数达315万人次, 会展业直接收入9.8亿元, 拉动相关产业增收90余亿元。成功引进了“全国图书展”、“香港时尚购物展”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大型会展活动。这些展会的成功举办, 不仅提高了哈尔滨的知名度, 还促进了哈尔滨会展旅游的快速发展。

摘要:会展旅游被人们誉为“旅游皇冠上的宝石”, 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提升城市形象, 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章详细分析了哈尔滨发展会展旅游的优势条件, 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交通条件、稳步的经济增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完善的会展设施及成功的办展经验。

关键词:哈尔滨,会展旅游,优势

参考文献

[1]程雪梅.会展旅游的发展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 (7) [1]程雪梅.会展旅游的发展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 (7)

[2]杨华, 刘永昌, 田园.哈尔滨发展会展旅游的基本条件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7) [2]杨华, 刘永昌, 田园.哈尔滨发展会展旅游的基本条件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7)

篇4:哈尔滨旅游的英文作文

关键词:体验;冰雪旅游;开发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83-02

一、体验式冰雪旅游的提出

(一)体验与体验经济

体验,顾名思义就是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验,也叫感悟或体会,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约瑟夫·派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认为:体验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第四种经济形式,已成为现在世界上成长较快的经济领域。体验经济具有娱乐性、教育性、审美性和逃避性的特征。

(二)冰雪旅游

冰雪旅游属于生态旅游范畴,是以冰雪气候旅游资源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体验冰雪文化内涵的所有旅游活动形式的总称,是一项极具参与性、体验性和刺激性的旅游产品。冰雪旅游具有参与性、体验性、较长的逗留时间、对资源较强的依赖性、健身性和休闲性的特点。冰雪旅游可以分为:一般冰雪旅游、运动休闲类冰雪旅游、节庆类冰雪旅游及赛事类冰雪旅游。

(三)体验式冰雪旅游

体验式冰雪旅游,就是在冰雪旅游中自己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所得来的感悟。体验式冰雪旅游是在体验经济发展大背景下和冰雪旅游存在缺乏体验式模式状态下提出的,很有市场开发和丰富冰雪旅游文化内涵的价值,值得深入研究。体验式冰雪旅游可以分为:娱乐的体验、体育锻炼的体验、参与大型赛事及其他与冰雪旅游有关活动的体验和多种类型冰雪景观的审美的体验四种方式。这四种体验方式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但当前强化冰雪旅游娱乐方式是吸引旅游者最好的方式。

二、体验式冰雪旅游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分析

哈尔滨体验式冰雪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应当承认哈尔滨目前在冰雪旅游方面体验式色彩越来越浓,活动内容越来越多,冰雪旅游市场通过强化体验式模式也越来越宽广,体验式冰雪旅游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后开发地区的跟进,哈尔滨市民参与程度高、滑雪期长、雪质好等优势逐渐在减弱,体验式冰雪旅游开发还不够拓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由于体验式冰雪旅游开发不够深入,哈尔滨本地市民缺乏参与热情

据统计数字表明,近几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和雪博会的接待人数呈上升趋势,近两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的接待人数突破百万人次,雪博会的接待人数突破三十万人次,但均以外国和外地游客为主,本地市民所占比重偏低。哈尔滨发展冰雪旅游必须要重视本地客源问题,哈尔滨本地市民参与性低已经成为制约哈尔滨市冰雪旅游市场扩展的一个瓶颈。

(二)体验式冰雪旅游开发服务设施建设不够理想

过去,一些自然因素影响给哈尔滨体验式冰雪旅游项目的进一步拓展带来损害。例如亚布力的风灾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再加上融资效果较差,资金投入规模较小,使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与体验式活动设施还不够完整,旅游产业链开发进程比较短,基础设施发展不够快,综合配套工作不到位,导致体验式冰雪旅游产品很难深入开发。如滑雪产业的上游产业,滑雪服、器材、缆车、索道及人工造雪系统等生产企业和产品明显欠缺。

(三)体验式冰雪旅游市场意识、产业创新理念跟不上国内外发展形势需要

很多冰雪旅游景点设计的视觉审美较少、现代科技技术应用不广泛。比如,许多冰灯雪雕景点还停留在冰建筑、雪景、灯光等原有水平上,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了一些,但不高端、不新颖、不大气,远不如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等集灯光、投影、激光技术于一体的大场景、大制作、大气派,尤其缺少新奇和特色冰雪景观制作。近两年冰雪大世界推出的“林海雪原”景区表演利用雪上、冰上运动项目,利用舞美、视频、灯光、特效等手段,举办的大型冰雪实景演出,游客观看后反映也较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它和杭州的“西湖印象”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四)体验式冰雪旅游发展的管理体制制约自身发展

冰雪旅游发展的管理体制存在相互制约、衔接脱节、多头管理等种种弊端,不适应进一步推进冰雪项目发展需要。哈尔滨市冰雪旅游产品主要以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冰灯游园会、滑雪、极地馆建设为主,主要产品在行政上分别隶属文化、园林等部门。由于缺乏全面的调控手段,行业管理和行政约束能力很弱,出现了很多管理上的空白点,加上利益关系等影响,许多冰雪旅游产品被人为分割,冰雪旅游资源的统筹开发和冰雪旅游产品的整体设计难以进行,使得冰雪旅游业缺乏整体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滞固了其发展的脚步。

三、体验式冰雪旅游发展的对策

冰雪旅游开发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笔者仅就体验式冰雪旅游提出发展对策建议。

(一)在冰雪旅游发展上要大力强化和增加体验式内容

首先,强化审美式体验冰雪旅游。通过实现集原始风光、人造景观与现代灯光、投影、激光于一体的、具有动感效果的特殊的冰雪人文景观产品相结合的冰雪景观制作,改变当前的大型冰雪景观制作虽美观但现代化科技手段应用不足的局面。

其次,强化参与开发民俗型冰雪旅游的娱乐活动娱乐式体验冰雪旅游。在开发冰雪观赏景观的同时要使一些具有民俗色彩的活动参与进来。如:满族人喜欢的冬季活动滑冰车、拉爬犁、冰上踢石球等;达斡尔族的打冰哧溜,锡伯族的蹬冰滑子、撑冰车;赫哲族的滑雪、狗拉雪橇、森林狩猎等,要以“编织”故事为切入点,提高现有产品的创造力,促使这些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构成一幅多彩的民族风情,增加游客可参加的娱乐式体验活动。

再次,强化参与冰上休闲型体育冰雪旅游体育体验。除了滑雪项目外,可在冰上拔河、雪地碰碰车、人拉爬犁、打冰尜、冰地开江冬游等方面进行拓展性探索。同时,使游客能在体育冰雪旅游中既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又能采购休闲娱乐的体育旅游相关产品。体育冰雪旅游者,可通过消费亲身体验和感受体育冰雪旅游活动的魅力,满足其体育冰雪旅游心理需要。

最后,强化参与大型活动的体验式冰雪旅游。尤其在地方特色的体育盛事、大众体育比赛等具有体育冰雪旅游特色的活动或非日常发生的体育冰雪旅游特殊事件等,都要突出体验式冰雪旅游的特点。如:哈尔滨国际滑雪节、冬季奥运会、亚冬运会、世界锦标赛等有影响的国际比赛所需的赛事类冰雪旅游产品。尤其是要大力挖掘日常旅游与开展节庆类假日冰雪旅游相结合的体验式冰雪旅游项目。节庆型冰雪旅游包括利用元旦、冰雪节、春节、元宵灯节的机会,开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充满喜庆色彩欢庆活动。

(二)整合冰雪资源,实现为开发体验式冰雪旅游服务项目的延伸发展

通过引资合作,发展雪具、滑雪服装、索道、缆车、造雪机、压雪机、雪地摩托等滑雪用品和装备,逐步发展壮大体育冰雪旅游配套产业。哈尔滨打造精品景区景点,扩大和提高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太阳岛雪博会的规模和档次,使哈尔滨冰雪旅游始终处于国际前列。城市的冰雕、雪塑、冰灯文化艺术不仅要有规模和数量,更要体现冰雪文化艺术的品位。根据不同游客的需要,精心设计精品主题旅游线路,展示哈尔滨的冰雪特色,增强对外埠游客的吸引力。充分利用我市冰雪运动的传统和优势,组织速滑、冰球、冰舞、花样等比赛和表演,提高全民参与冰雪运动水平,开发更多可供游客参与的娱乐项目,增强旅游的趣味性。

(三)不断完善体制和机制

围绕哈尔滨冰雪旅游,打造冰雪经济产业链,建立产业链条延伸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做强和拓宽冰雪核心产业,构建冰雪观光、冰雪运动、冰雪度假、冰雪艺术、冰雪民俗、冰雪餐饮等冰雪旅游产品体系,积极拓展冰雪旅游的下游产业,打造冰雪旅游综合体,提升哈尔滨旅游集群化发展水平。完善冰雪旅游的市场机制,冰雪旅游的竞争已经由产品竞争走向品牌竞争,提高哈尔滨冰雪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客源市场,争取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建立吸引、利用、培训人才的机制,充分挖掘哈尔滨在项目策划、冰景制作、组织实施及冰雪技艺人才,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专门人才,并培育各类人才新的增长点,建设哈尔滨冰雪旅游培训基地,真正承担起为国家和地方提供各级各类冰雪旅游人才培训的职能。要建立体验式冰雪旅游项目建设的责任机制与奖惩机制。通过层层落实责任制,使体验式冰雪建设项目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监督、有奖惩,做到项目有人负责,责任能够追究。

(四)不断完善体验式冰雪旅游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内容

提高体验式冰雪旅游产品的档次和提高冰雪旅游的服务质量及运用价格机制调整市场,实现“食、住、行、游、购”之间的有效配合。旅游者在“食”的方面,通过味觉体验,使其享受到哈尔滨独有特色食品味道,叫响“龙菜”,形成自己吸引人的独特菜系。同时把哈尔滨原有的香肠、面包、酒糖、“一手店”和“裕昌店”、“老鼎丰”、“肉联”、“秋林”食品做大做强,提高味觉在体验式冰雪旅游的感召力。在“住”的方面,整合高、中、低档酒店,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在“行”的方面,要把解决道路交通问题作为推进体验式冰雪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一方面加大投入,增加出租车数量并进行出租车驾驶员职业道德教育,解决出租车打车难的问题;一方面要发挥好公交车的作用,可借鉴大型超市有多条线路招揽客源的做法,开辟滑雪场、冰雪大世界等专门线路。

总之,哈尔滨体验式冰雪旅游有潜力、有优势、有市场,我们不能丧失信心。当前,最主要的是迎接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挑战,解决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不断完善自身,不断改变弱势环节,我们就能赢得竞争中的主动权,营造体验式冰雪旅游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张丽梅.冰雪旅游策划[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1.

[2]约瑟夫·派恩.体验经济[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

[3]王晶,邸春光.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和日本札幌雪节比较研究[J].学理论,2012,(4).

[4]王晶,徐淑梅,张德成.哈尔滨冰雪旅游未来发展路径研究[J].冰雪运动,2008,(3).

篇5:哈尔滨旅游的作文

哈尔滨冬天的天空白得耀眼,大朵大朵的雪花从天上飘落,那雪就像柳絮一样,在空中旋转起舞。雪;落到地面上,软软的,踩上去“嘎吱嘎吱”的响;学飞到树上树枝便像是戴上了晶莹的王冠;雪落在田野上,田野像披上了一望无际的地毯。我们完全被这冰雪世界震住了!

最令人叫绝的要数精美绝伦的冰灯。冰灯是冰雪家族中独具风格的成员,它有绚丽的色彩,有精致的工艺,好似五彩的星星,加上造型别致,有小桥、凉亭、宫殿、阁楼,可谓是美轮美奂,独一无二。夜晚灯亮时,只见冰灯如翡翠般绿,宝石般蓝,金子般黄,又是那样晶莹剔透,犹如神话中仙女居住的琼楼玉阁!我们尽情地欣赏,尽情地拍照,想把这一切都带回家,深藏在心里。

篇6:哈尔滨旅游的作文

到了哈尔滨,当然首先要去滑雪了!我们来到了有名的亚布力滑雪场。听导游说,亚布力在清朝时期就曾作为皇帝和满清贵族狩猎的专用场地,而现在,它可是全国著名的滑雪旅游胜地。妈妈给我请了个滑雪教练。穿上沉重的雪鞋,踏上滑板,我的第一次滑雪开始了!教练先带我在平地上练习滑行,然后带我从上坡滑到下坡。很快,我就掌握了滑雪技巧:在下坡时,脚要摆成倒“V”字型,身体慢慢向前倾。练习了几次,我就能独自滑了,技术也越来越好。风在耳边刮得呼呼地响,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小鸟,都要飞起来了,那种感觉真是太棒了!

在亚布力滑雪场滑完雪后,我们来到了世界第一旱滑道。听介绍说,这条旱滑道是从海拔999.88米的山坡上铺设下来的,共有四十多个弯道。我和妈妈坐上滑板,由我来控制车速。我们的滑板忽快忽慢,开得太快害怕撞到地面,慢了又怕被后面的同伴赶上。我控制车速时,妈妈一会儿说:“哎呀,快一点,前面都走远了!”一会儿又说:“慢一点,会撞上的!”唉,这个妈妈到哪都不忘“唠叨”,不过,这“唠叨”的指挥还挺管用的。

第二天,我们开车到了中国雪乡——双峰景区。那里的雪好深啊,几乎都有一米了!房屋都穿着厚厚的“雪大衣”,每间“雪屋子”形状都不一样,有的像兔子,有的像羚羊,有的像白马,我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我兴奋地一脚踩在雪地里,妈妈在一边急得大叫:“绵密小心,别乱踩,你会被淹没的!”我只能乖乖地坐上马拉爬犁,和大家一起来到了山上。

我与伙伴金旋、雪妙合力堆了个可爱的雪人,还合了影。我们回去时,天正下着大雪,纷纷扬扬的大雪,直往我脸上扑!我坐在前面,满身全是雪花,自己也快变成小雪人了!回到小旅馆,我迫不及待地躺在火炕上。火炕暖暖的,我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梦中仿佛又回到了白雪皑皑的童话世界……

篇7:哈尔滨旅游的作文

全家开始着手准备,二婶她们去买了装备,像什么雪地鞋、棉手套、暖耳、帽子、围脖等一样不能少。二叔他们又去买了十几套军大衣一切准备妥当,出发前我们把带的衣服全都穿在了身,可真是里三层,外三层。

盘锦离哈尔滨有八百公里,我们开车差不多走了一天,天黑到达了哈尔滨。一下车,真冷啊!虽然穿的很厚可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气,一会就把衣服打透了。再看大家都缩起了脖子,赶紧往酒店跑。

第二天,我们全副武装,在导游的带领下,去了亚布力阳光度假村,坐着一匹马拉着的雪橇,感受到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又去了亚布力滑雪场,那里是亚洲最大的滑雪场,很多国际上的比赛都是在这儿举行。我们虽是初步滑雪,可也滑的不亦乐乎,很快就忘掉了寒冷。然后又坐了缆车、滑道,感受到了冰城的魅力。

接着我们去看了浪漫迷人的俄罗斯风情小镇,漫步在洋滋洋味的迷人风情中仿佛置身于异国梦幻之中……从这儿出来,又登上了千禧年被评为亚洲第一高钢塔——龙塔。千禧年落成的龙塔总高度为336米,是亚洲第一高钢塔。印象最深是里面的恐龙化石,据说是白垩纪的,保存的非常完整。下了塔去了虎啸声声的野生自然园林。坐在窗户上安着铁棍的游车里,园内放养着百余只斑斓猛虎,漫游于群虎之间,真是太刺激了!让人难忘。

最后一站是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这是拥有近三十年历史的冰灯游园会,是哈尔滨冰雪文化的发源,已成为世界冰雪艺术的三大奇葩之一。冰灯艺术以冰为载体,融多种艺术于一身,并运用高新技术,创造出了珠宫琳馆、琼榭瑶桥……白昼间千姿百态,晶莹剔透,入夜后流光溢彩、万紫千红,而且年出新意,岁岁景不同,走在这扑朔迷离的仙琼阁,如梦如幻的水晶宫阙之间,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仿佛在童话故事里。

篇8:哈尔滨旅游新亮点——会展旅游

一、会展旅游

(一) 会展业的含义

会展业是包括会议业、展览业和奖励旅游业为一体的产业, 是世界上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 根据国际展览业权威人士估算, 国际展览业的产值约占全世界各国GDP总和的1%, 如果加上相关行业从展览中的获益, 展览业对全球经济的贡献则达到8%的水平。国际会议同样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根据国际会议协会 (ICCA) 统计, 每年国际会议的产值约为2 800亿美元。在香港、德国等会展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会展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达到1∶9的水平。会展业也是当今世界都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各国旅游部门非常重视会展旅游业的发展。

(二) 会展旅游的含义

会展旅游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是都市旅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国际上关于会展旅游的统一说法是MICE (Meetings, Incentives, Conventions and Exhibitions的简称) , 即包括会议、展览以及奖励旅游。虽然在我国学术界对会展旅游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但随着会展旅游影响的日盛, 它所涵盖的范围正在不断地拓宽。一般说来, 它是指各类专业会议、展览会与博览会、奖励旅游、大型文化体育盛事等活动在内的综合性旅游活动。

(三) 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天然的联系, 其中的奖励旅游和参加展览、会议人员的接待服务一直都是传统旅游业的范畴。对此, 其他行业也无疑义。但将会展业完全纳入旅游业的范畴则是有争议的。由于我国会展业的审批、举办等是从外经贸部、贸促会或相关的职能部门等开始的, 因此, 很多人仅仅将参加会议和展览人员的会后观光游览看成是旅游业的一部分, 而不认为会展业总体就是都市旅游的组成部分。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狭隘的。

首先, 从旅游者统计口径上看, 游客是“指任何为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 离开常住国 (或常住地) 到其他国家 (或地方) , 其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 并且在其他国家 (或其他地方) 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取得报酬的人。”按照上述定义, 参加会展人员绝大多数属于旅游者的范畴。

其次, 从旅游收入统计口径上看, 旅游收入是指“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支付的一切旅游支出就是国家 (省、区、市) 的旅游收入。”因此, 参加会展的绝大多数支出都属于“旅游过程中”的支出。

再次, 从现实旅游企业的收入上看, 无论是举办会议还是展览, 会议和展览场所的收入都属于旅游收入的范畴, 比如饭店会议场所的收入、展览场馆的收入、交通民航的收入以及为展会人员提供吃、住、游等服务企业的收入等。 (1993年以后, 国家旅游统计进行了改革, 从收入法改为了支出法。)

最后, 从旅游企业的服务和会展业本身的需求上看, 会展的招徕、组织等工作也是一种特殊的服务, 这种服务也完全可由旅游企业来承担。

会展业的崛起和会展旅游的潮起潮涌, 给旅游业带来了强大的助推之力, 特别是会展旅游业的硬件设施建设大有超前发展的态势, 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因此, 会展旅游业目前正在引起旅游业界的高度重视, 因为会展旅游不仅能够展示旅游资源与旅游形象, 而且每一次的会展本身就是一次商务旅游活动, 这其中的商机正被越来越多的旅游公司看好。会展经济带“热”旅游, 旅游产业与会展资源可以优势互补、特色融合。国内会展业应抓住机遇打造出一批独具特色的会展旅游品牌。

二、哈尔滨会展旅游分析

(一) 会展旅游的优势、劣势分析

哈尔滨要发展会展旅游, 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而且已经具备举办大型会议和展览的诸多条件:

(1) 哈尔滨是国内闻名的冰学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2) 区位条件优越, 交通便捷。

(3) 哈尔滨综合发展水平较高。

(4) 哈尔滨会议展览设施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基础。

(5) 哈尔滨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 为哈尔滨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哈尔滨会展旅游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主要体现在:

(1) 对会展旅游认识缺乏了解, 认识不清。

(2) 会展市场运作机制、统一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缺陷。

(3) 周边城市竞争激烈。

(二) 哈尔滨会展旅游的发展方向

1.形成中央商务区

随着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整体功能的完善, 从而形成以会展景观为中心, 集展览、体育、文化、娱乐、餐饮、购物、旅游商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会展中心。使得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哈尔滨将凭借会展体育中心开放式平台和周边区域优势参照国际化大城市发展模式:CBD。

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落成至今一直吸引着每天四五万人的密集人气, 但这些人流却没有转化为商流, 没有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红博世纪广场的加盟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的加盟使会展中心的含金量大大升值, 不仅彻底解决了中国展览业办展时红红火火, 闭展时冷冷清清的闲置荒废问题。随着三十八层会议酒店的建成, 会展、体育、商务、会议构成的四大强势经济板块, 将确立哈尔滨的CBD格局的形成。

与会展中心相邻的黄河公园建成后, 这里必然成为国际性、现代化、多元化、花园式、多功能的中央商务区与中央休闲区的完美结合。会展经济、体育经济、商务经济、休闲经济, 四者的强强联合, 会展经济与体育经济、会展业与新商业、物流与经贸、旅游与娱乐的互动发展, 构筑了多种经济元素的多面体的多元结合, 汇集东北亚最广义的人流、物流、财富流和信息流, 从而彻底改变了这个城市新地带的经济格局, 形成CBD。

哈尔滨在CBD的建设中将融入文化概念, 使CBD不仅是经济和财富的聚集地, 还有文化氛围和艺术交流。

2.会展旅游与体育相结合

体育盛会因为涉及大众健身运动, 且持续时间较长, 所以受民众关注程度更大, 对当地旅游业的促进与影响也更大。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已发展成为国际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 对旅游业的潜在影响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无法比拟的。据澳大利亚旅游预测委员会的一份报告预测, 2000年悉尼奥运会将为悉尼直接引来包括运动员、官员、贵宾、媒体记者、赞助商和观众11.1万人。而且这仅仅是直接影响, 连锁效应带来的影响更是无以估算, 仅在2000年内还将有34.2万新增游客访问澳大利亚。

哈尔滨自1996年成功举办第三届亚冬会以来, 先后承办世界杯速滑系列赛哈尔滨站比赛、世界杯短道速滑赛、世界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等高水平国际、洲际单项赛事。而且, 2004年哈尔滨赢得了2009年世界大学生冬运会承办权。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作为全国唯一的一家会展与体育相结合的场馆, 使得哈尔滨的会展业与体育走得更密切。哈尔滨还将申办冬奥会, 会展与体育将密不可分。

三、哈尔滨发展会展旅游的意义

追溯哈尔滨的发展轨迹, 从百年前的“田家烧锅”、道外区的众多“老字号”、道里区的传统工业区, 到南岗区的新商圈, 随着城市商贸中心的次第转移, 哈尔滨的经济辐射力不断提升。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的投入使用, 不仅给哈尔滨乃至黑龙江省的会展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而且改写了国内会展、体育场馆的格局, 它已成为每年承接东北亚商贸盛会——哈洽会的举办地, 是举办专业展览、时装表演、大型庆典活动的首选之地。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将使哈尔滨的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以年10%~20%的幅度增长。

2003年6月18日, 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刚刚落成便初露锋芒, 以会展为依托的礼仪公司全国总动员云集于此。共有省内外100多家企业报名参展。首届全国礼仪汽模以庞大的规模、繁多种类为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所激发的经济浪潮首开先河, 同时又为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作了全国性的宣传, 由会展经济带动的周边经济模式的力量初见端倪。

会展同时还为大型企业的形象宣传提供了重要战地。2003年7月举办的由省委宣传部、文化厅牵头组织的以庆祝建党82周年和我省抗非典成果为主题的“完达山之夜”大型综艺晚会和后期进行的“信恒之夜”宣传活动吸引了近万人观看, 在国庆期间上演的“电信之夜”甚至因为人太多, 而使节目没有演完。人流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众多商家开始真正审视这块聚金宝地, 企业与会展中心实现了战略上的双赢。

2003年7月29日至8月4日, 德国奔驰、宝马, 法国雪铁龙, 美国克莱斯勒, 瑞典VOLVO, 日本尼桑、本田、丰田云集会展中心, 众多名车华光四射, 争先抢位。国内的哈飞路宝、民意、上汽高尔夫等均实现了订单金融飞跃式的突破, 仅哈尔滨工大集团客车公司就签订了52台车的购车意向。共有来自中外的500余家汽车厂商参展, 七天内28万人次的人流高峰更是创下历届车展的记录。汽车工业论坛、汽车模特大赛、中国农业银行汽车信贷宣传周等活动穿插其中, 更使展会上规模、上档次, 并将会展与重工业、金融元素进行了科学融合。

据最新数据统计表明, 自2003年6月以来, 已经有近30余万各界人士前来参观, 更为重要的是, 大型展览活动带来源源不断的商流、人流、物资流、信息流, 在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拉动内需、展示形象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毫无疑问, 会展经济不仅是拉动区域经济的引擎, 而且还给城市生活形态带来深刻的变化, 它将造就一个新的城市中心的形成。

四、哈尔滨发展会展旅游的对策建议

从会展旅游的类型来看, 哈尔滨以文化体育盛事、博览交易等性质的会展市场为主, 以休闲度假、奖励、专业会议为辅助市场。

(1) 加强对会展旅游的宣传推广, 提高认识。

(2) 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 加强会议展览的招徕、管理、接待工作。纵观世界上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城市, 都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3) 旅游业要面向会议市场, 为来访的商务客人提供各种休闲、观光、娱乐、购物类服务。

(4) 提高服务质量, 作为服务业的会展业, 优质的服务是会展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5) 选准目标市场, 大力进行会展旅游的宣传促销。

参考文献

[1]马勇.会展与旅游互动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 2003.

[2]马勇, 王春雷.会展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杨亮.会展旅游业的状况及策略初探[J].山东经济, 2002, (9) .

[4]邹统纤, 吴正平.现代饭店经营管理思想与竞争战略[M].广州:广东出版社, 1998.

[5]戴学峰.会展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中国济信息, 2003.

上一篇:有书的人生是幸福的作文下一篇:农村宅基地转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