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

2024-04-14

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共6篇)

篇1: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

《河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已经2017年12月7日省政府第12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省长 许勤

2017年12月21日

河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的救助准备、应急救助、灾后救助、救灾款物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群众自救的原则,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的方针,使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

第四条 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省减灾委员会为省人民政府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领导、协调开展全省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减灾委员会为本级人民政府自然灾害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自然灾害救助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自然灾害救助联动合作机制,加强各级减灾委员会之间、本级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之间、相邻行政区域之间的联动与合作,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自然灾害救助信息共享,提高自然灾害救助能力。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承担本级减灾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管辖区域内自然灾害风险排查、隐患治理、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自救等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协助人民政府开展自然灾害预防和救助工作。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与自然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将人民政府安排的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建立各级财政自然灾害救助资金投入分担机制。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结合各自实际,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

学校、幼儿园应当加强对学生应急救助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防灾和应急救助培训。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第八条 鼓励、引导单位和个人参与自然灾害预防和救助活动。

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预防与救助准备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在预案中明确有关部门职责,有关部门应当按照预案规定的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指挥系统,统筹调配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并根据自然灾害种类、发生频率、危害程度等情况,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提供必要的交通、通信等设备和查灾核灾装备。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快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和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自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自然灾害立体监测和早期识别能力。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综合运用地理信息、卫星、遥感、通信等现代科技手段,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数据汇总、信息收集、灾害趋势分析预测、灾害风险与损失评估、效益效率评价等服务。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本行政区域自然灾害风险调查工作,根据自然灾害风险调查情况划定灾害风险区域,在自然灾害易发区域、重点防御区域设立警示标志。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利用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统筹规划设立应急避难场所,提供必要的应急避难设施,设置明显标志牌、指示牌,并明确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管理单位。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实际设立应急避难点。

启动自然灾害预警响应或者应急响应时,需要居民前往应急避难场所的,县级以上减灾委员会应当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互联网、微信、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及时公告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地址和到达路径。

第十四条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和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的原则,设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自然灾害多发、易发且交通不便地区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根据当地实际设立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合理确定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的储备类型、品种和规模,加强救灾物资储备管理。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自然灾害救助队伍建设,组织成立自然灾害救助专家队伍、专业救援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村(居)民委员会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设立专职或者兼职的自然灾害信息员,负责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救助人员的业务培训,有计划地组织管理人员、专业救援人员、自然灾害信息员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管理人员和志愿者进行培训。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市场主导、政策引导的原则,建立自然灾害保险制度,推进农业保险、农村住房保险工作,加快地震等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发挥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章 应急救助

第十七条 减灾委员会应当根据自然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及时启动预警响应,向社会发布规避自然灾害风险的警告。当地人民政府在必要时,应当开放应急避难场所;

情况紧急时,应当组织危险区域人员紧急避险转移,民政等部门应当做好应急生活救助准备工作。

第十八条 自然灾害发生并达到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启动条件的,减灾委员会应当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组织灾情会商,现场了解灾情,协调有关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救助措施,保障受灾人员应急期间的食品、衣被、干净饮水、临时住所、医疗防疫等基本需求。

第十九条 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期间,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当保证运输线路畅通,保证救灾人员、物资、设备和受灾人员优先运输和通行,必要时,可以采取开辟专用通道、实行交通管制等措施。依法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抢险救灾任务的车辆,免交车辆通行费。

第二十条 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期间,减灾委员会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征用社会物资、运输工具、设施装备、场地等,应急救助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

第二十一条 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前,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每日逐级上报自然灾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动态等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发布。

灾情稳定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减灾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会商,评估、核定并发布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第二十二条 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就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行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对受灾人员进行过渡性安置。

鼓励受灾人员采取投亲靠友、自行筹建确保安全的临时住所以及其他方式自行安置,民政部门对自行安置的受灾人员应当给予适当补助。

对自行安置确有困难的,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通过搭建帐篷、篷布房、活动板房或者借用公房、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作为临时性过渡安置点集中安置受灾人员。

第四章 灾后救助

第二十三条 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后,省减灾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受灾人员过渡性生活需求,研究制定救助政策和支持措施。

省民政、财政部门根据受灾地区人民政府申请和对受灾人员过渡性生活需求评估情况,及时拨付过渡性生活救助补助资金和物资,指导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做好人员核定、资金和物资发放等工作。

第二十四条 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部门,帮助受灾人员开展生产自救,恢复生产。

第二十五条 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研究制定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规划和优惠政策,组织修缮或者重建因灾损毁的居民住房,对恢复重建确有困难的家庭予以重点帮扶。

居民住房恢复重建应当因地制宜、经济实用,避开自然灾害多发、易发区域,确保建设质量并符合防灾减灾要求。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等部门按照规定程序,向经审核确认的居民住房恢复重建补助对象发放补助资金或者物资,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为受灾人员修缮或者重建因灾损毁的居民住房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第二十六条 自然灾害发生后的当年冬季、次年春季,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为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救助,保障受灾人员吃饭、穿衣、取暖等基本生活需求。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做好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救助和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对基本生活救助后受灾人员仍有其他特殊困难的,可给予临时救助。对因灾导致长期生活困难,符合低保、特困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保障范围。对因灾发生疾病的,给予必要医疗防疫救助。

第二十七条 对遭受重大自然灾害的地区,财政、民政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可按规定程序向省财政、民政部门申请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省财政、民政部门根据灾情制定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补助资金分配方案,按照有关规定拨付资金。

第五章 救助款物管理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民政部门负责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的分配、管理和监督使用,应当制定本级自然灾害生活救助标准,并建立与物价变动挂钩联动机制。

财政、民政部门应当对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不得挤占、截留、挪用、擅自扩大资金使用范围,确保专款专用,无偿使用。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自然灾害救助物资的调拨、分配和管理工作。

省民政部门负责全省自然灾害救助物资的调拨,根据受灾地区紧急需求,可跨区域调拨各地救助物资进行紧急援助。对用于自然灾害救助准备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依照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的有关法律规定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 对于重大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视情组织开展救灾捐赠活动,并及时公开捐赠款物的数量、使用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对定向捐赠的款物,应当按照捐赠人的意愿使用。政府部门接受的捐赠人无指定意向的款物,由民政部门统筹安排用于自然灾害救助;

社会组织接受的捐赠人无指定意向的款物,由社会组织按照有关规定用于自然灾害救助。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和捐赠款物监督检查制度,及时受理投诉和举报。财政、民政部门应当对下级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对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和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民政、财政等部门和有关社会组织应当予以配合。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给予处分;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及时发布突发自然灾害预警、采取预警措施,导致灾害损失严重的;

(二)未及时组织受灾人员转移安置,或者在提供基本生活救助、组织恢复重建过程中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

(三)不及时归还征用的财产,或者不按照规定给予补偿的;

(四)迟报、谎报、瞒报自然灾害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造成后果的;

(五)挤占、截留、挪用、擅自扩大资金使用范围的;

(六)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

第三十三条 骗取自然灾害救助款物或者捐赠款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限期退回;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抢夺、哄抢自然灾害救助款物或者捐赠款物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限期退回;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救灾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需要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开展生活救助工作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七条 法律、法规对防灾、减灾、救灾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8年2月1日起施行。

(本文来源于河北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篇2: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

来源:财社〔2011〕6号

【摘要】

本办法所称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解决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农村居民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临时困难,紧急转移安置和抢救受灾群众,抚慰因灾遇难人员家属,恢复重建倒损住房,以及采购、管理、储运救灾物资等项支出。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方针,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应主要通过灾区群众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和互助互济,以及地方政府帮扶等方式加以解决。地方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可能,确定对受灾群众的救助项目和补助标准,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中央补助地方项目和补助内容:灾害应急救助,用于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灾后应急期间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医等临时生活困难。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用于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过渡性生活救助,用于帮助“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解决灾后过渡期间的基本生活困难。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补助,用于帮助因灾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的受灾群众重建基本住房,帮助因灾住房一般损坏的受灾群众维修损坏住房。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用于帮助因旱灾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解决口粮和饮水等基本生活困难。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用于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冬令春荒期间的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财政部、民政部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救灾工作实际需求,适时调整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项目,并确定相应的中央补助标准。

地方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实行专账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擅自扩大资金使用范围。

则:省级财政、民政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地区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报财政部、民政部备案。本办法自文件下发之日起执行。《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救灾款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民救发〔1999〕7号)和《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规范特大自然灾害救济补助费分配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2〕127号)同时废止。

关于印发《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来源:财社〔20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民政局:

为了加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落实自然灾害分级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根据国务院颁布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务院令第577号)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有关规定,财政部和民政部制定了《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民政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分担机制,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务院令第577号)和财政部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解决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农村居民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临时困难,紧急转移安置和抢救受灾群众,抚慰因灾遇难人员家属,恢复重建倒损住房,以及采购、管理、储运救灾物资等项支出。

第三条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方针,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应主要通过灾区群众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和互助互济,以及地方政府帮扶等方式加以解决。

地方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可能,确定对受灾群众的救助项目和补助标准,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包括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省),中央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受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承担。

第四条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使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分级管理,分级负担;

(二)专款专用、重点使用;

(三)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四)强化监督,注重时效。

第二章 自然灾害等级划分和灾情核查、评估

第五条 受灾省一次自然灾害过程出现《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情况的,视为特大自然灾害。

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牧)业人口15%以上,或100万人以上的,参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视为特大自然灾害。

第六条 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应核查灾情并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及时统计和逐级汇总上报灾情,同时根据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及时启动地方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第七条 民政部接到灾情报告后,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和组织专家会商分析灾情。对确认为特大自然灾害的,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待灾情稳定后,民政部应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评估小组,采取抽样评估、典型评估或专项评估等办法,并参考各类灾害主管部门评估数据,对灾区的灾害损失情况进行评估。

第八条 地方各级民政部门在统计核查灾情过程中,应做到及时、科学、准确,并保存好统计核查工作的原始档案,接受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章 中央补助地方项目和补助内容

第九条 中央财政对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地区,按以下项目安排补助资金:

灾害应急救助,用于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灾后应急期间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医等临时生活困难。

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用于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

过渡性生活救助,用于帮助“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解决灾后过渡期间的基本生活困难。

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补助,用于帮助因灾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的受灾群众重建基本住房,帮助因灾住房一般损坏的受灾群众维修损坏住房。

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用于帮助因旱灾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解决口粮和饮水等基本生活困难。

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用于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冬令春荒期间的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

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采购和管理费,用于采购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补助民政部和财政部指定代储单位管理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费用支出,按每年实际代储物资金额的3%核定。

第十条 财政部、民政部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救灾工作实际需求,适时调整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项目,并确定相应的中央补助标准。

第四章 资金预算安排、申请和拨付

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常年灾情和财力可能编制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预算,并在执行中根据灾情程度进行调整。

第十二条 遭受自然灾害后,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会同民政部门根据灾情制定地方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分配方案,并根据资金分配方案及时拨付资金。

第十三条 必要时,地方各级财政、民政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可按规定程序逐级向上申请补助资金。对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的地区,省级财政、民政部门可向财政部、民政部申请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其中:

灾害应急救助和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申请补助资金报告应包括内容:一次灾害过程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人数、死亡(失踪)人数、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安排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情况,并附受灾市县灾情数据统计表。

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补助,申请补助资金报告应包括内容:一次灾害过程造成倒塌和严重损坏住房户数和间数、一般损坏住房户数和间数、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安排灾后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情况,并附受灾市县灾情数据统计表。

过渡性生活救助,申请补助资金报告应包括内容:一次灾害过程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户数和人数、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安排过渡性生活救助资金情况,并附受灾市县灾情数据统计表。

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申请补助资金报告应包括内容:一次灾害过程农作物受旱面积、绝收面积,因旱造成群众基本生活困难需政府救济人数、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安排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情况,并附受灾市县灾情数据统计表。

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申请补助资金报告应包括内容:因灾基本生活困难需政府救济人数、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安排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情况,并附受灾市县灾情数据统计表。

在上述申请报告中,省级财政、民政部门要按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科目如实上报地方救灾资金安排情况。不得将其他渠道安排的资金作为地方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上报。灾情稳定后,民政部门应及时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上报救助对象信息。

第十四条 根据省级财政、民政部门申请报告,财政部、民政部按灾情评估结果、中央财政补助项目和补助标准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分担比例,核定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

第十五条 财政部、民政部应在两部核实有关情况后及时办理拨款通知,同时报送国务院办公厅,抄送国家审计署、省级人民政府办公厅和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第十六条 收到财政部、民政部下达的补助资金拨款通知后,省级财政、民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央有关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要求,统筹地方财力及时分配和拨付补助资金,增强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并按规定分列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和地方自然灾害生活补助科目,同时将拨款文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财政部和民政部。

第十七条 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需要,在本级预算中安排必要的管理工作经费,支持灾害救助能力建设,确保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章 资金分担比例和考核

第十八条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地区所需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由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具体分担比例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和自然灾害特点等因素确定。

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以及大连、青岛、宁波、厦门和深圳:中央负担50%、地方负担50%;

辽宁、福建、山东:中央负担60%、地方负担40%;

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中央负担70%、地方负担30%。

中央财政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则上按中央补助项目和补助标准,以及核定的灾情予以补助,不适用按比例分担办法。

第十九条财政部、民政部每年年底按中央和地方分担比例对地方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年中执行期间,在一般情况下,对地方未先安排资金的,中央财政原则上不安排补助资金;在紧急情况下,中央财政可根据国务院要求和省级财政、民政部门的申请,按照民政部、财政部核定灾情和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标准,先行安排一部分中央应急补助资金,同时,地方应根据救助工作需要,及时安排应急补助资金;中央财政在每年年底安排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时,将把当年地方落实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情况作为一项分配因素考虑,按中央和地方分担比例对地方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落实情况进行考核。

第二十条省级与省以下地方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分担比例和考核办法,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制定。

第六章资金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地方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实行专账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擅自扩大资金使用范围。

第二十二条 县级民政部门要规范救助款物管理,严格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工作规程,通过“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四个步骤确定救助对象。采取现金救助形式的,要遵守财务管理有关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应将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纳入“一卡(折)通”发放;采取实物救助形式的,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管理有关规定,及时采购救助物资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第二十三条 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和纠正。

第二十四条 财政部、民政部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违法行为,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省级财政、民政部门可参照本办法,制定本地区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报财政部、民政部备案。

第二十六条 用于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的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捐赠资金,其使用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篇3: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

关键词: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防灾减灾

1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现状

自然灾害救助俗称“救灾”, 指当社会成员遭受自然灾害袭击而造成生活困难时国家和社会紧急提供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1]。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 (次) 不同程度受灾, 因灾死亡2 325人, 紧急转移安置1 499万人 (次) ;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 其中绝收面积8 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 363亿元[2]。2008年才过了近半, 全国自然灾害已频发, 雨雪冰冻灾害、四川大地震、南方雨灾, 等等。尤其是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湖北、河南、贵州、山西等几省60 560人遇难, 352 290人受伤, 紧急转移安置1 438.564万人, 累计受灾人数4 550.9241万人, 汶川地区房屋80%—90%倒塌, 交通系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3]。这些灾害的发生使得1—5月份民政事业费中用于救灾的支出已高达40.1亿元。如果考虑5月份发生的汶川地震在内, 救灾支出更为巨大。截至6月23日中午12点, 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43.13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96.01亿元, 地方财政投入47.12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还安排了700亿元恢复重建资金[4]。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得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压力剧增, 为此, 党中央、国务院已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 (1998—2010年) 》, 2005年5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 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自然灾害救助逐渐走上了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道路, 明确了生产自救、群众互助的方式, 自然灾害救助事业日趋成熟, 管理部门的设置更加科学, 社会成员的参与更加广泛, 救助水平也逐步提高。自此, 我国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基本成形, 主要包括:组织指挥系统, 国家灾情会商机制与预警系统,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系统,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系统, 救灾物资储备与救灾装备系统, 灾害救助的社会动员系统, 全国恢复重建工作管理系统, 春荒与冬令救助管理系统, 国家减灾组织指导系统, 救灾与减灾的科技应用推广系统[5]。

2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发展至今, 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已成为实施有效灾害管理、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是中国自然灾害救助管理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结合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汶川的抗震救灾, 笔者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几个问题。

2.1 政府及民众防灾意识不强, 防灾减灾教育欠缺

四川汶川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带, 但当地的房屋建筑设计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同时对地震相关知识缺乏系统的认识, 而且在地震后才组织编写地震救灾手册, 由此可以看出当地政府的防灾救灾意识比较薄弱。由于灾害及其防御和救助知识在社会上的普及率低, 民众对灾害的提前防御意识也比较薄弱, 主动有效的防灾减灾行为不多。防灾抗灾知识的欠缺大大限制了政府和民众对灾害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力及救灾技能, 从而影响到整个灾害防御和救助的效果。灾害现场最好、最有效的救助是自助, 但这种救助是和平时的培训、平时的演练, 包括预案、法规演练以及装备操练紧密相关的, 而这些恰恰是我们长期忽略的。

2.2 灾害救助缺乏法律依据

对在发生灾难时、在灾害救助时、在灾后重建时, 政府、公民的义务和受灾群众的权利、灾害救助的程序缺乏明确的规定。我国在自然灾害方面仅有的法律分别为1998年颁布的《防震减灾法》和2007年颁布的《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出台10年来, 我国并没有发生较大地震, 该法也未得到现实的充分检验, 而经过汶川地震则暴露除了许多问题, 比如有关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灾后管理、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监管等许多内容, 都需要在汶川地震后重新充实和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关于灾害预警、救灾和重建制度的建立等也有比较详细的规定, 但这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法律, 对于处理巨灾缺乏法律依据, 解决不了地震遭遇的大量法律问题。立法上的缺失导致司法的无序和低效, 地震局、气象部门、民政部门等各个部门从单一角度认识应对自然灾害, 以部门为界划分救助灾情。

2.3 救灾应急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的数量和素质亟待提升

从汶川地区地震救助工作就可以看出, 我国专业紧急救援人员无论数量和素质都非常缺乏。国家和相关地区对于专门的灾害救助的培训的缺失使得现阶段救援队伍的素质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我国国家地震局的专业救援人员仅200多人, 而日本的专业救援人员有1 500多人, 所以汶川地震中很多救助是靠着救援人员的双手去刨得鲜血淋漓地去救援。国家必须建立强大的专业救援队伍, 同时还要建立强大的专业救援设备, 要有更科学的搜救技术, 要提高搜救效率, 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2.4 灾害救助资金筹集运作困难, 救灾储备不足

尽管这次四川地震引起了国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国家不断增加投入和人员设施开展救援工作, 但由于汶川地区经济不发达, 群众财富积累不多, 特别是受灾户多是生活和居住条件较差的困难户, 灾民的自救能力极差。民间公益慈善组织发展滞后, 开展社会募捐活动也有较大困难, 即便是筹集到足够的救灾资金, 也会因为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去管理监督救灾资金的运作分配而使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目前, 我国救灾物资储备品种较为单一, 现有10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中储备的主要是救灾帐篷, 地方储备的救灾物资也仅限于帐篷、棉衣、棉被和少量的救生装备, 难以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救助的需要。在汶川大地震中最缺乏的是基本药品, 而国家和当地物资储备库却几乎没有。在种类和数量上, 现有的物资储备库都无法适应大型自然灾害的需要。

3 日本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3.1 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经常受到强地震、强台风、暴雪和海啸的袭击, 强烈的灾害危机经历和意识使日本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灾害危机管理机制, 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灾后救助和重建经验。

3.1.1 多层次的地震灾害危机管理体系

日本的国家危机管理体制大致是这样的:以法律为依托, 内阁总理大臣为最高指挥官, 内阁官房长官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 通过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以及相关省厅负责人紧急协商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 由国土厅、气象厅、防卫厅和消防厅等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在这一体制下, 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建有各自的危机管理体系, 当危机发生时, 一般是根据危机的类型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机制。

3.1.2 相对完善的灾害危机管理法制

作为重灾大国的日本是全球较早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的国家, 并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应对灾害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 日本拥有各类危机管理法律40余部, 其中涉及减轻地震灾害的法律就有10多部,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对策基本法》、《防止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法》、《活动火山对策特别措施法》、《水灾防止法》、《灾难救助法》等。针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地震灾害, 日本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和《关于地震防灾的国家财政特别措施法》等相关法律, 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应对措施、信息传递、灾后重建以及财政金融措施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3.1.3 覆盖全面的灾害管理信息网络

日本国家气象厅是主管监测地震和海啸的专门机构, 建有24小时制的监测系统, 以确保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计算出震源、规模、是否引发海啸并发出海啸警报和预报。根据《气象业务法》规定, 地震发生后要马上把有关信息传递到警察机构、地方政府、通信公司、电视媒体、海上保安厅、消防机构等, 并由此迅速传递到学校、居民家、医院和船舶。普通百姓察觉到地震, 打开电视或收音机, 就立即得知地震发生的详细情况。

3.1.4 高效先进的应急信息化建设

日本的应急信息化建设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 构筑起了高效、严密、适合实际国情的应急信息化体系。首先是严密的防灾通信网络, 还建立起各种专业类型的通信网, 包括水防通信网、紧急联络通信网、警用通信网、防卫用通信网、海上保安用通信网以及气象用通信网等。日本是世界上信息通信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信息通信技术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的应用方面同样走在了国际的前列。

3.1.5 强烈的灾害预防危机意识

日本警方不断印制和更新地震宣传手册, 介绍应对地震灾害的各种知识。此外, 日本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全国防灾日, 全国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举行灾害宣传、防灾演习等活动, 其中日本首相和各重要大臣都要参加, 形成全民宣传。同时, 日本各地还有许多模拟地震、火灾等情景的防灾体验中心, 免费向市民开放。在日本等国家很注重把灾害遗址作为灾害教育基地, 同时也作为旅游胜地。日本的社区组织更是承担了对本地区居民的防灾知识教育培训普及工作。

3.2 日本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笔者认为, 借鉴日本自然灾害救助措施, 我国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3.2.1 建立、健全灾害救助法律体系和系统可行的防灾规划

目前日本共制定了防灾救灾以及紧急状态等有关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约 227 部, 而我国在灾害救助方面显然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灾害对策基本法》及《自然灾害救助法》,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灾害和灾害的不同阶段, 制定更加详细的灾害预防、应急和灾后重建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5个专项和80个部门预案, 以及大部分省级应急预案编制已基本完成, 但是防灾规划的体系仍不健全。笔者在2008年8月份参加了绵阳市的一个地震灾后重建座谈会, 与会工作人员普遍反映我国目前的灾害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不同类型灾害应急预案大同小异, 只有原则性的规定, 缺乏具体有针对性的操作措施。

3.2.2 尽快明确各部门职责, 完善灾害综合管理的组织架构

在灾害频频的趋势下, 如何理顺制度, 建立一个基于法治基础之上的、权责明晰并有专门机构负责落实的、中央与地方分工明确的巨灾防范管理体系, 是当前的重任之一。我国防灾工作主要由国务院下设的应急救灾办公室领导, 抗灾、救援分别由民政部、财政部和商务部等经济主管部门承担, 在紧急的情况下还常动用军队参与救灾。为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有必要对现行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加以完善。除建立中央级灾害应对常设机构和省市级突发事件办公室外, 还要把众多民间组织纳入到应急体系中来, 构建社会公众救灾体系, 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动员和整合资源, 弥补政府救助体系的不足。

3.2.3 建立布局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点和高效的调配体系

目前, 我国已基本形成全国救灾物资储备网络, 设立了天津、沈阳、哈尔滨、合肥、成都和西安等 10 个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代储点。但有关研究和实践表明, 现有的中央级储备点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我国至少需要设立 15—17 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大约 1 个储备库可覆盖两个省。此外, 目前的储备仅限于中央, 地方政府只是提出了应急预案, 因此, 应设立中央与地方的二级储备体系:小的灾害以地方应对为主, 大的灾害则以区域援助和中央应对措施为主。同时, 救灾物资不一定有大量的物资储备, 可采取实物储备与合同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合同储备是指由有关部门提前与提供主要救灾物资的企业签订采购供应合同, 一旦灾害发生, 供应企业可迅速提供优质低价的救灾物资, 这样既可降低物资储备的风险, 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此外, 要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灾害的预防管理, 对各个方面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系统整体评估, 然后通过系统的机制来有效应对。要建立灾害信息收集体系, 实施及时、准确的抗灾减灾信息报告制度;要健全专家咨询制度, 加强抗灾保供研究工作;要建立巨灾的风险转移机制, 比如巨灾保险;要出版防灾救灾的普及性读物, 增加百姓的防灾知识, 开发中国式的救援包, 增强百姓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等。

4 进一步健全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对策建议

综上,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结合日本较为完善的灾害救助体系, 笔者有以下思考。

4.1 灾害救助要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自然灾害紧急处置的首要任务, 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的威胁和危害是灾害救助的最基本原则。在汶川抗震救灾中, 生命被作为最高价值诠释着、实践着。“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救人仍是重中之重”、“一线希望百倍努力”,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地震刚刚发生、“黄金救援时间”已过、生命已达极限时间这三个关键时刻及时发出的最高指令, 这充分体现了灾害救助以人为本的原则。但笔者认为, 救助以人为本的原则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保障灾民的知情权, 所以政府的灾害救助政策规定、补助标准、安置模式等要公开、透明, 并充分征求灾民的意见。 (2) 保障灾民的平等参与权, 是指在制定临时过渡性和灾后重建安置方案、灾害移民预案和具体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应具有平等的参与协商、决策方案选择的权利。平等的参与权还表现在灾民在参与各种救助事务时, 其所持的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受到尊敬和理解, 不受歧视。 (3) 保障灾民的表达权, 灾民在参与救助活动时有权表达其作为一个参与者所关注的问题和对于救助工作的有关建议、意见, 灾民拥有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诉救助和重建过程中的问题并获得政策回复的权利, 主要包括监督权、建议权和申诉权等权利。

4.2 多元主体救助

党中央提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 并不是简单地由政府包揽一切, 而是指在党的领导下, 由政府负责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支持抗震救灾, 形成“政府主导, 全民共建”的协同作战格局。如图1所示, 通过社会捐助的慈善事业, 政府投入的公共资源及财政力量, 受灾群众的互助与当地企业的经济支撑, 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其中, 受灾群众与政府可以看作是自然灾害救助的主体, 而社会的捐助和企业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政府是公共资源的支配者, 也是重大决策的制定者, 所以面对自然灾害, 在公共资源的调配和财政投入及拨付工作上必须做到及时、公正、透明, 必须承担起相应责任, 对受灾群众负责, 对整个社会负责, 调动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及最大程度地减少受灾损失。目前, 社会成员在面临危机及灾难时的公民参与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灾害救助绝不仅是受灾地区的事, 也不仅是当地政府的事, 而是所有社会成员参与并积极应对的事, 面对灾害, 不应有国家、地区、民族之别, 整个社会力量对防灾、减灾、救灾事业的支持将使救灾、减灾事业拥有不竭的源泉。受灾群众尽管作为弱势群体, 但不能只顾等待他人救援, 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政府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在自力更生、重建家园中激发公民精神, 发挥创造能力, 树立战胜灾难的自信与成就感。受灾地区的企业, 必然也会受到一定损害, 但作为一个盈利组织, 不能忽视过去当地群众对于企业的潜在支持及提供给企业无形的资源, 比如稳定的环境、便利的交通等, 所以当发生自然灾害时, 当地企业必须和群众一起抵抗灾害。

因此, 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首先是一个众人参与的体系。当然, 四位一体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需要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协调四个主体间的关系, 同时给以适当的引导、支持和监督, 否则 “主体多元化”会出现“力量分散化”的反面结果。

4.3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成熟的巨灾保障机制应分为三个层次:政府的基础应急机制、保险行业的补偿机制与慈善等民间救助。政府应急一般在快速反应层面, 补偿最大的应该是第二层的保险补偿, 民间救助只是起到补充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巨灾保障机制现状却是政府应急为先, 民间救助为主, 保险赔偿最落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巨灾保险制度, 利用保险手段分散巨灾风险的能力比较有限, 社会捐助与民政救济远不能够满足灾后重建的大量资金需求。只有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才能够建立起巨灾保险的长效机制, 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巨灾风险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冲击。在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与保险公司等机构抓紧协调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地位, 不仅是急需的, 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2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公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情况[EB/OL].http://www.m ca.gov.cn/article/zwgk/m zyw/200801/20080100009733.shtm l, 2008-01-10.

[3]民政部.截至24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60560人遇难[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5/24/content_8243560.htm, 2008-05-24.

[4]民政部.国内外认捐款物到账97.3%达510.78亿[EB/OL].搜狐网, http://news.sohu.com/20080624/n257690599.sht-m l, 2008-06-24.

[5]王振耀.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基本体制[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07-06.

[6]李振炎, 余琼.湖南:规范灾害应急救助体系[J].中国减灾, 2006 (7) :38-39.

[7]吴瑾冰.目观:日本、美国、土耳其自然灾害立法[J].防灾博览, 2004 (2) :7-8.

[8]刘西民.陕西渭南: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考[J].中国减灾, 2007 (2) :32-33.

[9]王振耀, 田小红.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5) :28-34.

[10]游志斌.浅析“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的构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7 (1) :95-102.

[11]徐祖荣.非政府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的必然选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7 (8) :1-7.

篇4: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

田博是武汉开放职业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三学生,幼时母亲便去世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性格内向,患病拖了近半年直至病危,卧床4天才告诉父亲。1月10日,田师傅回到应城老家,等儿子回家过年,但儿子却推说学校不放假,今年不回了。1月25日,田师傅突然接到儿子室友的电话,说儿子病得很严重,让他赶快到校。田师傅当即将儿子送医,当晚转到东西湖区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病情很快被确诊:肺结核,病情危重。

经过在院近一个月的治疗,田博目前脱离了生命危险。然而后期沉甸甸的治疗费用却成了压在这对患病父子身上的大山。短短一个月的抢救、治疗就花去了十几万,为了救儿子,田师傅四处借钱。因为自己本身也患有癌症,一直拖着,仅仅接受着简单的治疗。据了解,小田后期仍需接受5-6个月的药物治疗,每个月需要近十万元的费用。省慈善总会向社会呼吁,伸出援助之手,帮帮这个孩子。为方便大家奉献爱心,省慈善总会在官方网站(http://www.hbcf.org.cn/)“爱心呼唤”栏目中开通了专项募款窗口,您可以通过网银直接在线进行捐赠。

篇5:福建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管理办法

(经2017年8月24日省人民政府第10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工作,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准备、灾害救助、灾后恢复重建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国家法律、法规对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管理已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台风、暴雨、干旱、冰雹、雪、低温、冰冻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第四条 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工作应当在党委领导下,遵循以防为主、防抗救并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群众自救、社会帮扶的原则。

第五条 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县级以上减灾委员会为本级人民政府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应急综合协调机构,负责协调本行政区域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工作。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工作,承担本级减灾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村(居)民委员会依法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做好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工作,组织、动员本辖区居民开展自然灾害自救互救活动。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资金物资保障机制,并将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资金及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自然灾害救助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适时调整。

第七条 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资金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担,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资金应当用于下列事项:

(一)救灾物资储备库、避灾场所、减灾宣传教育基地等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及维护等;

(二)救灾物资采购、储备和调运等;

(三)灾害应急救助和遇难人员家属抚慰;

(四)过渡期生活救助,冬春生活困难救助;

(五)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事项。

向受灾人员发放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应当采取通过银行账户直接拨付等社会化方式发放。

第八条 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站等媒体应当加强与减灾委员会合作,无偿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公益宣传,及时播报自然灾害预警、应急避灾场所和救灾工作动态等相关信息。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部队、卫生医疗机构、专业救援队伍的作用。

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志愿者有序参与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

第十条 对在自然灾害防范与救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防范与应急准备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灾害风险,编制中长期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并组织实施。

城乡规划及重大项目建设应当符合国家和本省有关防灾减灾标准和要求。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灾情信息共享平台和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并配备必要的交通、通信等装备。

支持和鼓励高等院所、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重大灾害灾情评估、灾害风险调查、防灾减灾研讨和宣传教育服务等活动。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海洋渔业、气象、地震等部门应当建立自然灾害信息员制度。

村(居)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自然灾害信息员,负责协助民政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开展下列工作:

(一)接收传递灾害预警信息;

(二)收集报告灾害灾情信息;

(三)协助群众紧急转移和灾害应急救助;

(四)参与避灾场所的日常管理和防灾减灾宣传。

第十四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对本行政区域内自然灾害危险源、隐患区域进行排查登记和风险评估;对灾害危险源及时进行治理;对处于危险区域的居民及时组织避险转移;对居住在受地质灾害威胁区域的住户,按计划实施搬迁改造。

第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利用学校、广场、公园、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公共建筑设施,设立自然灾害避灾点,建设必要的避灾应急生活、管理设施,并向社会公布。

自然灾害避灾点管理规范由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制定。

第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本级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并根据救助工作实际及时修订完善,每3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村(居)民委员会应急预案应当包含自然灾害救助相关内容。灾害多发易发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会同财政、发改等部门制定全省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建立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按照国家标准建设救灾物资储备库,合理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品种、标准、规模。

救灾物资供应商应当确保救灾物资质量,不得提供假冒伪劣和过期商品。

第十八条 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支持、市场运作、农户参保”的原则,建立农村住房和公众责任保险制度。完善灾害风险转移机制,积极推行政府财政支持的巨灾保险制度。

鼓励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参加自然灾害商业保险。

保险机构应当规范保险理赔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受灾群众及时获得理赔。

第十九条 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减灾委员会应当统筹安排防灾减灾宣传工作,指导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到学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区、农村、家庭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演练活动。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将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学校的安全教育基础内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疏散演练。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海洋渔业、气象、地震等灾害管理部门应当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将预警信息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向灾害可能发生地的人民政府通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落实响应措施。

第三章 灾害救助

第二十一条 灾害发生后,灾害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灾害管理规定,做好灾情信息的收集、分析、上报工作,严禁迟报、瞒报、漏报和谎报。灾害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灾害管理部门可以逐级或者直接上报省人民政府。灾情稳定前,灾害管理部门应当每日逐级续报灾情。

灾情稳定后,各级减灾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开展灾情会商和评估核定工作。

有关人民政府或者授权的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适时向社会发布灾情信息和救灾工作动态。

第二十二条 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灾情,及时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组织开展生产自救。

民政部门负责保障受灾人员应急期间的食品、饮水、衣被、临时住所等基本生活需求,做好受灾人员及遇难人员家属的抚慰和疏导工作。

卫生计生部门负责组织因灾伤病救治和受灾地区卫生防疫工作。

交通运输部门及铁路、民航等有关单位应当保障救灾应急物资优先通行。经省人民政府或者省减灾委员会批准执行应急救灾任务的车辆,在经过收费公路时,应当予以免费通行。

受灾地区减灾委员会其他成员单位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救助措施。

第二十三条 应急救助期间,救灾物资不能满足应急救助需要的,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可以采取紧急采购的方式就近直接采购。

第二十四条 灾情稳定后,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根据受灾困难人员家庭、灾害损失以及自救能力等情况,制定过渡期生活救助和冬春生活困难救助工作方案,编制救助名册,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二十五条 因灾造成房屋倒塌或者严重损坏需要重建的受灾人员,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为其提供过渡期生活救助,具体救助对象和救助期限由受灾地区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确认。

第二十六条 因灾造成冬春期间生活困难的受灾人员,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为其提供冬春生活困难救助,具体救助对象按照以下程序认定:

(一)受灾人员以家庭为单位向村(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特殊原因不能申请的,由村(居)民小组提名;

(二)由村(居)民委员会和村(居)民代表组成民主评议小组,对受灾人员受灾情况和经济状况进行民主评议;

(三)经民主评议,符合救助条件的,进行张榜公示。无异议或经民主评议认为异议不成立的,由村(居)民委员会将有关意见和材料提交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四)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接到申请救助材料后应当进行调查核实,按照分类施救、重点救助的原则,确定救助对象,并上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五)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接到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上报后,应当组织专门人员进行抽查核实,并根据核实结果予以审批。

对民主评议和审核结果有异议的,受灾人员可直接向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救助或者投诉。

第二十七条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做好灾害救助和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按程序及时向符合条件的受灾人员提供低保、临时救助等其他社会救助。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救灾捐赠制度及救灾捐赠导向机制,落实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的有关规定。发生特别重大等级自然灾害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发布捐赠公告,开展救灾捐赠工作。

救灾捐赠款物的数量、使用等情况应当依法及时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章 恢复重建

第二十九条 灾情稳定后,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当地经济社会、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坚持安全、适用、环保、节约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因地制宜地开展恢复重建工作,重点支持受灾地区的居民住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产业等恢复重建。

受灾地区的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成立由民政、国土资源、规划建设、农业、财政、发展改革、经信、水利、林业、工商、税务、审计、质监、交通运输、电力、新闻出版广电、通信等部门组成的灾后重建工作机构,统一组织、协调和指导恢复重建工作。

第三十条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落实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优惠和扶持政策。受灾地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因灾倒损住房灾后重建工作监督指导。

集中重建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负责指导,县级人民政府作为责任主体,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应当配合支持。

分散重建由重建户根据规划和有关要求自行组织,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应当给予协助。

第三十一条 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立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根据灾害损失程度及范围,组织开展市、县(区)人民政府间的对口支援工作。

第三十二条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民政、国土资源、住建、农业等部门,在灾害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核查住房倒损情况,逐户登记造册。

第三十三条 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对象,应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会同住建部门认定;受地质灾害威胁的搬迁重建对象,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会同住建部门认定。上述认定的具体程序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应当与生态修复、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地质灾害点搬迁、造福工程相衔接。

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选址应当符合防灾减灾要求,避开可能发生洪水、山体滑坡、泥石流和分洪区、易涝低洼地、行洪道周边等自然灾害隐患区。

鼓励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对象选择集中重建或者购买城镇住宅,允许分散重建。恢复重建的房屋依法办理不动产登记。

异地搬迁重建户搬离因灾倒损住房后,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拆除灾毁住房,并依法复垦和利用旧宅基地。

第三十五条 县级人民政府住建部门应当无偿提供集中重建房屋设计图纸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服务,保证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

第三十六条 集中重建房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在收到建设工程竣工报告之日起30日内组织设计、勘察、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县级人民政府住建、民政、国土资源、财政、监察、农业(扶贫)等部门共同参与验收。

第三十七条 受灾地区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下列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一)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

(二)供排水等市政设施;

(三)农田及水利设施;

(四)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

(五)农业、工业恢复生产;

(六)其他灾后恢复重建事项。

对前款规定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应当制定具体实施工作方案,明确恢复重建责任单位和时间要求,及时核实灾害损失,制定并落实恢复重建优惠和扶持政策。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国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迟报、谎报、瞒报自然灾害损失情况,造成后果的;

(二)未及时组织受灾人员转移安置,或者在提供基本生活救助、组织恢复重建过程中工作不力,造成后果的;

(三)截留、挪用、私分自然灾害救助款物或者捐赠款物的;

(四)不及时归还征用的财产,或者不按照规定给予补偿的;

(五)未及时发布突发自然灾害警报、采取预警措施,导致灾害损失严重的;

(六)未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或者落实响应措施的;

(七)未按照政府采购规定采购救灾物资的;

(八)未按照规定储备、发放、分配、调拨和使用救灾款物的;

(九)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其他行为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规定致使防灾减灾工程设施不符合工程质量要求,影响防灾减灾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 自然灾害发生和救助期间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货居奇、哄抬价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第四十一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和核事故应急等突发事件的生活救助工作,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篇6: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

省财政厅 省民政厅关于印发《湖北省自然灾害

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鄂财社发[2012]1号)

各市、州、县(市、区)财政局、民政局:

为加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建立省、市(州)、县(市、区)财政资金投入分担机制,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务院令第577号)、《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11〕6号)、《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鄂政办发〔2010〕61号)和财政部、省财政厅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制定了《湖北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湖北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湖北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二〇一二年一月六日 附件:

湖北省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建立省、市(州)、县(市、区)财政资金投入分担机制,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根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国务院令第577号)、《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11〕6号)、《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和财政部、省财政厅有关专项资金管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是指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安排的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解决遭受自然灾害地区的农村居民无力克服的衣、食、住、医等临时困难,紧急转移安置和抢救受灾群众,抚慰因灾遇难人员家属,恢复重建倒损住房,以及采购、管理、储运救灾物资等项支出。

第三条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方针,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应主要通过灾区群众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和互助互济,以及地方政府帮扶等方式加以解决。

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可能,确定对受灾群众的救助项目和补助标准,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遭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市(州)、县(市、区),中央或省启动Ⅳ级以上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响应后,中央或省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受灾群众生活救助资金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按比例承担。

第四条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使用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分级管理,分级负担;

(二)专款专用,突出重点;

(三)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四)强化监督,注重时效。

第二章 自然灾害灾情核查、评估

第五条自然灾害发生后,受灾地区各级民政部门应迅速核查灾情,并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及时统计、上报灾情,同时根据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启动地方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

第六条省民政厅接到灾情报告后,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和组织专家会商分析灾情。对达到《湖北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响应条件的重特大自然灾害,按规定启动省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灾情稳定后,省民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评估小组,采取抽样评估、典型评估或专项评估等办法,并参考各类灾害主管部门评估数据,对灾区的灾害损失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第七条各级民政部门在统计核查灾情过程中,应做到及时、科学、准确,并保存好统计核查工作的原始档案,接受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三章 中央和省补助项目和资金使用

第八条中央和省级财政对遭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地区,按以下项目安排补助资金:

灾害应急救助资金,用于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灾后应急期间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医等临时生活困难。遇难人员家属抚慰资金,用于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过渡性生活救助资金,用于帮助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解决灾后过渡期间的基本生活困难。

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用于帮助因灾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的受灾群众重建基本住房,帮助因灾住房一般损坏的受灾群众维修损坏住房。

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用于帮助因旱灾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解决口粮和饮水等基本生活困难。

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用于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冬令春荒期间的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

救灾储备物资采购和管理费,用于中央和省级采购救灾储备物资及储运管理费用支出。

第九条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根据中央自然灾害救助项目和补助标准调整情况,结合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救灾工作实际需求,适时调整省级自然灾害生活救助项目及补助测算标准。

第四章 资金预算安排、申请、拨付和发放

第十条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常年灾情和财力可能,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编制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财政预算,并在执行中根据灾情程度进行调整。

第十一条遭受自然灾害后,各级民政部门应会同财政部门根据灾情制定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分配方案,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及时拨付资金。

第十二条对符合第三条规定的地方,地方财政、民政部门经报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可按规定程序向上级申请补助资金。其中: 灾害应急救助和遇难人员家属抚慰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次灾害过程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人数、死亡(失踪)人数等情况。

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次灾害过程造成倒塌和严重损坏住房户数和间数、一般损坏住房户数和间数等情况。

过渡性生活救助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次灾害过程造成“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户数和人数等情况。

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次灾害过程农作物受旱面积、绝收面积,因旱造成群众基本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等情况。

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补助资金,申请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因灾基本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等情况。

上述申请报告均要附受灾县(市、区)灾情数据统计表及地方财政预算安排资金情况。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按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科目如实上报本地救灾资金安排情况,不得将其他渠道安排的资金作为地方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上报。灾情稳定后,民政部门应及时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上报救助对象信息。

第十三条根据市(州)、县(市、区)财政、民政部门申请报告,省民政厅、省财政厅按灾情评估结果、省级补助项目和补助标准以及受灾地区财政落实配套资金情况,提出中央或省级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分配方案,报省政府审批。

第十四条省财政厅、省民政厅要按照省政府批准补助资金分配方案及时办理拨款事宜。拨款通知要同时报送财政部、民政部,抄送省财政厅驻市州监督检查办事处。

第十五条收到省财政厅、省民政厅下达的补助资金拨款通知后,市(州)、县(市、区)财政、民政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央、省有关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要求,统筹地方财力及时分配和拨付补助资金,增强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并按规定分列中央和地方自然灾害自然补助科目,同时将拨款文件报送省财政厅和省民政厅。

第十六条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要严格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要求,通过“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四个步骤确定救助对象。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实行灾民救助卡制度,原则上要通过“一卡(折)通”实行社会化发放;采取实物形式救助的,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管理有关规定,及时采购救助物资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第十七条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需要,在本级预算中安排必要的管理工作经费,支持灾害救助能力建设,确保救灾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章 资金分担比例和绩效评估

第十八条发生重特大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按7:3的比例分担,其中地方财政负担部分,按财政管理体制,由省级财政与市(州)本级、县(市)、林区财政按6:4的比例分担;市(州)本级与所属区分担比例由市(州)自行确定。遭受一般自然灾害的受灾地区所需救灾资金由同级财政承担。

第十九条省财政厅、省民政厅每年年底按第十八条所规定的分担比例对各市(州)、县(市、区)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年中执行期间,在一般情况下,对未先安排资金的地方,省级财政原则上不安排补助资金;在紧急情况下,省级财政可根据省政府要求和受灾地区财政、民政部门的申请,按照省民政厅、省财政厅核定灾情和省级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测算标准,先行安排一部分应急补助资金,同时,受灾地区应根据救助工作需要,及时安排应急补助资金。每年年底,省级财政在安排下拨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资金时,将各地落实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情况作为资金分配的一项因素进行测算。

第六章 资金监督管理和检查

第二十条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切实加强管理,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实行专账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和擅自扩大资金使用范围,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不得用于与救灾无关的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和节日慰问等。

第二十一条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和纠正。

第二十二条省财政厅、省民政厅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工作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对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法行为,依据有关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用于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的彩票公益金和社会捐赠资金,其使用管理比照本规定执行。

上一篇:泄密事件报告和查处制度下一篇:我发现了星星的秘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