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格式

2024-05-08

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格式(精选7篇)

篇1: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格式

自然灾害救助,在中国,指为保障因遭受自然灾害及其他特定灾害事件而陷入生活困难的公民的基本生活,各级政府和社会为受灾人员提供现金、实物或服务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灾民自救的原则。6月国务院发布《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对救助准备、应急救助、灾后救助、救灾款物管理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

篇2: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格式

慈善救助申请书是困难家庭向慈善机构书面提出救助请求的专用文书,在格式和内容上有一定的要求。那么项目补助资金申请书如何撰写呢?

1、标题应写明“慈善救助申请书”,抬头应写明“xx市慈善总会”,这样一看标题和抬头就知道是向xx市慈善总会申请慈善救助。

2、正文开头应写明申请人(困难家庭的户主)的基本状况: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通讯联系方式等。

3、其次应写明申请救助的理由,即家庭困难的状况及造成困难的原因。包括家庭人员以及经济收入情况,是否属低保家庭(低保证号码);申请慈善医疗救助的要写明患何种疾病,是否参加医保或合作医疗,自负医疗费数额;申请慈善助学金的要写明就读大学名称,是否属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证号码,期末成绩及在校表现状况等。

4、最后是落款,即申请人姓名及申请日期。

尊敬的慈善总会,政府,社会各界人士:

我叫xxx,家住xxx,农民,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18岁,学习成绩很好但因供应不起读完初中就辍学了,二儿子今年15岁,自幼体弱多病,读完小学因为身体不好就不能在读下去了。幸福的家庭大致相同,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多年来,我的家庭就遭遇了重重灾难,困难和不幸总是缠绕着我的家庭。首先是20XX年春季我的妻子卜二秋右眼视网膜脱落,虽经多方诊治耗尽家庭所有,最终仍是右眼失明,左眼受此影响视力只有妻子的病还没治好,20XX年7月二儿子郝兴波又突患肾病,经河南省人民医院确诊为“神经性膀胱结核”“梗阻性肾病”“肾性贫血”,三年在省人民医院进行了“膀胱造瘘术”。欠下了6万多元的债。20XX年11月孩子再次发病,入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梗阻性肾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入院一周就花掉了凑来的几万元,使原本就困难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因为这是能救孩子命的唯一方法,但高昂的医疗费用我们根本付不起,无奈之下,只得转回夏邑县人民医院,在亲朋好友的资助下进行化疗。这种保守的治疗方法,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延缓孩子的生命。医生说,因为不能及时治疗,孩子的各个器官都在逐步衰竭,使原本就不容乐观的生命更加脆弱,孩子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眼看着孩子鲜活的生命在慢慢靠近终点,我们身为父母深感无奈与无助。能借钱的亲戚朋友都借了几遍,村里的父老乡亲家家户户也都给予了救助,是在没有一点办法了,深切恳求慈善机构,社会各界人士,政府能给予救助,伸出您的援助之手,救救我们可怜的孩子!

我们一家将不胜感激!诚心期待您的佳音!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申请时间:

一、申请对象持相关材料到户口所在地社区居(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石家庄市慈善紧急救助申请表》,由社区居(村)委会人员对申请对象的家庭收入、生活状况和有关灾种、病情等进行核实并公示3天,公示无异议后报街道办事处(乡镇)。

二、街道办事处(乡镇)接到申请材料后,要及时对申请对象家庭情况进行复查,符合慈善紧急救助条件的,上报县(市)区民政局或慈善协会。

三、县(市)区民政局或慈善协会收到申请材料后,要及时对申请对象家庭情况进行审核,情况属实由相关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同时,建立申请对象家庭档案和相关信息登记汇总工作,并以县(市)区为单位每季度末上报一次,并附相关负责人签字和加盖公章的汇总表。

四、如遇特殊情况的家庭,县(市)区民政局或慈善机构要责成相关人员入户调查,核实后写出书面材料,及时上报市慈善总会。

五、申请对象需提供的相关材料:(1)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2)县(市)区民政局灾情证明,县级以上医院本诊断证明和医疗费用收据(个人自费3万元以上,发票姓名和申请人姓名需一致)。(3)书面申请《石家庄市慈善紧急救助申请表》等必要的材料。

篇3: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格式

关键词: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防灾减灾

1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现状

自然灾害救助俗称“救灾”, 指当社会成员遭受自然灾害袭击而造成生活困难时国家和社会紧急提供援助的一种社会救助[1]。2007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亿人 (次) 不同程度受灾, 因灾死亡2 325人, 紧急转移安置1 499万人 (次) ;农作物受灾面积7.3亿亩, 其中绝收面积8 620万亩;倒塌房屋14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 363亿元[2]。2008年才过了近半, 全国自然灾害已频发, 雨雪冰冻灾害、四川大地震、南方雨灾, 等等。尤其是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湖北、河南、贵州、山西等几省60 560人遇难, 352 290人受伤, 紧急转移安置1 438.564万人, 累计受灾人数4 550.9241万人, 汶川地区房屋80%—90%倒塌, 交通系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3]。这些灾害的发生使得1—5月份民政事业费中用于救灾的支出已高达40.1亿元。如果考虑5月份发生的汶川地震在内, 救灾支出更为巨大。截至6月23日中午12点, 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543.13亿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496.01亿元, 地方财政投入47.12亿元。2008年中央财政还安排了700亿元恢复重建资金[4]。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得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压力剧增, 为此, 党中央、国务院已把防灾减灾作为实现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1998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 (1998—2010年) 》, 2005年5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 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 国家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自然灾害救助逐渐走上了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道路, 明确了生产自救、群众互助的方式, 自然灾害救助事业日趋成熟, 管理部门的设置更加科学, 社会成员的参与更加广泛, 救助水平也逐步提高。自此, 我国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基本成形, 主要包括:组织指挥系统, 国家灾情会商机制与预警系统,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系统, 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系统, 救灾物资储备与救灾装备系统, 灾害救助的社会动员系统, 全国恢复重建工作管理系统, 春荒与冬令救助管理系统, 国家减灾组织指导系统, 救灾与减灾的科技应用推广系统[5]。

2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发展至今, 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问题, 这些问题已成为实施有效灾害管理、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 是中国自然灾害救助管理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结合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汶川的抗震救灾, 笔者总结出我国自然灾害救助的几个问题。

2.1 政府及民众防灾意识不强, 防灾减灾教育欠缺

四川汶川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带, 但当地的房屋建筑设计并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同时对地震相关知识缺乏系统的认识, 而且在地震后才组织编写地震救灾手册, 由此可以看出当地政府的防灾救灾意识比较薄弱。由于灾害及其防御和救助知识在社会上的普及率低, 民众对灾害的提前防御意识也比较薄弱, 主动有效的防灾减灾行为不多。防灾抗灾知识的欠缺大大限制了政府和民众对灾害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力及救灾技能, 从而影响到整个灾害防御和救助的效果。灾害现场最好、最有效的救助是自助, 但这种救助是和平时的培训、平时的演练, 包括预案、法规演练以及装备操练紧密相关的, 而这些恰恰是我们长期忽略的。

2.2 灾害救助缺乏法律依据

对在发生灾难时、在灾害救助时、在灾后重建时, 政府、公民的义务和受灾群众的权利、灾害救助的程序缺乏明确的规定。我国在自然灾害方面仅有的法律分别为1998年颁布的《防震减灾法》和2007年颁布的《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出台10年来, 我国并没有发生较大地震, 该法也未得到现实的充分检验, 而经过汶川地震则暴露除了许多问题, 比如有关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灾后管理、救灾资金和物资的监管等许多内容, 都需要在汶川地震后重新充实和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关于灾害预警、救灾和重建制度的建立等也有比较详细的规定, 但这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法律, 对于处理巨灾缺乏法律依据, 解决不了地震遭遇的大量法律问题。立法上的缺失导致司法的无序和低效, 地震局、气象部门、民政部门等各个部门从单一角度认识应对自然灾害, 以部门为界划分救助灾情。

2.3 救灾应急队伍和专业救援队伍的数量和素质亟待提升

从汶川地区地震救助工作就可以看出, 我国专业紧急救援人员无论数量和素质都非常缺乏。国家和相关地区对于专门的灾害救助的培训的缺失使得现阶段救援队伍的素质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我国国家地震局的专业救援人员仅200多人, 而日本的专业救援人员有1 500多人, 所以汶川地震中很多救助是靠着救援人员的双手去刨得鲜血淋漓地去救援。国家必须建立强大的专业救援队伍, 同时还要建立强大的专业救援设备, 要有更科学的搜救技术, 要提高搜救效率, 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2.4 灾害救助资金筹集运作困难, 救灾储备不足

尽管这次四川地震引起了国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国家不断增加投入和人员设施开展救援工作, 但由于汶川地区经济不发达, 群众财富积累不多, 特别是受灾户多是生活和居住条件较差的困难户, 灾民的自救能力极差。民间公益慈善组织发展滞后, 开展社会募捐活动也有较大困难, 即便是筹集到足够的救灾资金, 也会因为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去管理监督救灾资金的运作分配而使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目前, 我国救灾物资储备品种较为单一, 现有10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中储备的主要是救灾帐篷, 地方储备的救灾物资也仅限于帐篷、棉衣、棉被和少量的救生装备, 难以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救助的需要。在汶川大地震中最缺乏的是基本药品, 而国家和当地物资储备库却几乎没有。在种类和数量上, 现有的物资储备库都无法适应大型自然灾害的需要。

3 日本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3.1 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经常受到强地震、强台风、暴雪和海啸的袭击, 强烈的灾害危机经历和意识使日本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灾害危机管理机制, 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灾后救助和重建经验。

3.1.1 多层次的地震灾害危机管理体系

日本的国家危机管理体制大致是这样的:以法律为依托, 内阁总理大臣为最高指挥官, 内阁官房长官负责整体协调和联络, 通过安全保障会议、中央防灾会议以及相关省厅负责人紧急协商会议等决策机构制定危机对策, 由国土厅、气象厅、防卫厅和消防厅等职能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在这一体制下, 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建有各自的危机管理体系, 当危机发生时, 一般是根据危机的类型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机制。

3.1.2 相对完善的灾害危机管理法制

作为重灾大国的日本是全球较早制定灾害管理基本法的国家, 并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应对灾害的法律法规体系。目前, 日本拥有各类危机管理法律40余部, 其中涉及减轻地震灾害的法律就有10多部, 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对策基本法》、《防止海洋污染及海上灾害法》、《活动火山对策特别措施法》、《水灾防止法》、《灾难救助法》等。针对可能发生的大规模地震灾害, 日本政府还专门出台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和《关于地震防灾的国家财政特别措施法》等相关法律, 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应对措施、信息传递、灾后重建以及财政金融措施等作出了具体规定。

3.1.3 覆盖全面的灾害管理信息网络

日本国家气象厅是主管监测地震和海啸的专门机构, 建有24小时制的监测系统, 以确保在地震发生的瞬间计算出震源、规模、是否引发海啸并发出海啸警报和预报。根据《气象业务法》规定, 地震发生后要马上把有关信息传递到警察机构、地方政府、通信公司、电视媒体、海上保安厅、消防机构等, 并由此迅速传递到学校、居民家、医院和船舶。普通百姓察觉到地震, 打开电视或收音机, 就立即得知地震发生的详细情况。

3.1.4 高效先进的应急信息化建设

日本的应急信息化建设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充分应用各种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 构筑起了高效、严密、适合实际国情的应急信息化体系。首先是严密的防灾通信网络, 还建立起各种专业类型的通信网, 包括水防通信网、紧急联络通信网、警用通信网、防卫用通信网、海上保安用通信网以及气象用通信网等。日本是世界上信息通信技术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信息通信技术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中的应用方面同样走在了国际的前列。

3.1.5 强烈的灾害预防危机意识

日本警方不断印制和更新地震宣传手册, 介绍应对地震灾害的各种知识。此外, 日本把每年的9月1日定为全国防灾日, 全国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举行灾害宣传、防灾演习等活动, 其中日本首相和各重要大臣都要参加, 形成全民宣传。同时, 日本各地还有许多模拟地震、火灾等情景的防灾体验中心, 免费向市民开放。在日本等国家很注重把灾害遗址作为灾害教育基地, 同时也作为旅游胜地。日本的社区组织更是承担了对本地区居民的防灾知识教育培训普及工作。

3.2 日本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笔者认为, 借鉴日本自然灾害救助措施, 我国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3.2.1 建立、健全灾害救助法律体系和系统可行的防灾规划

目前日本共制定了防灾救灾以及紧急状态等有关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约 227 部, 而我国在灾害救助方面显然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因此我国应尽快制定《灾害对策基本法》及《自然灾害救助法》, 并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灾害和灾害的不同阶段, 制定更加详细的灾害预防、应急和灾后重建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5个专项和80个部门预案, 以及大部分省级应急预案编制已基本完成, 但是防灾规划的体系仍不健全。笔者在2008年8月份参加了绵阳市的一个地震灾后重建座谈会, 与会工作人员普遍反映我国目前的灾害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不同类型灾害应急预案大同小异, 只有原则性的规定, 缺乏具体有针对性的操作措施。

3.2.2 尽快明确各部门职责, 完善灾害综合管理的组织架构

在灾害频频的趋势下, 如何理顺制度, 建立一个基于法治基础之上的、权责明晰并有专门机构负责落实的、中央与地方分工明确的巨灾防范管理体系, 是当前的重任之一。我国防灾工作主要由国务院下设的应急救灾办公室领导, 抗灾、救援分别由民政部、财政部和商务部等经济主管部门承担, 在紧急的情况下还常动用军队参与救灾。为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有必要对现行综合应急管理体系加以完善。除建立中央级灾害应对常设机构和省市级突发事件办公室外, 还要把众多民间组织纳入到应急体系中来, 构建社会公众救灾体系, 以便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动员和整合资源, 弥补政府救助体系的不足。

3.2.3 建立布局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网点和高效的调配体系

目前, 我国已基本形成全国救灾物资储备网络, 设立了天津、沈阳、哈尔滨、合肥、成都和西安等 10 个中央级救灾储备物资代储点。但有关研究和实践表明, 现有的中央级储备点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我国至少需要设立 15—17 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 大约 1 个储备库可覆盖两个省。此外, 目前的储备仅限于中央, 地方政府只是提出了应急预案, 因此, 应设立中央与地方的二级储备体系:小的灾害以地方应对为主, 大的灾害则以区域援助和中央应对措施为主。同时, 救灾物资不一定有大量的物资储备, 可采取实物储备与合同储备相结合的方式。合同储备是指由有关部门提前与提供主要救灾物资的企业签订采购供应合同, 一旦灾害发生, 供应企业可迅速提供优质低价的救灾物资, 这样既可降低物资储备的风险, 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此外, 要通过制度建设加强对灾害的预防管理, 对各个方面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系统整体评估, 然后通过系统的机制来有效应对。要建立灾害信息收集体系, 实施及时、准确的抗灾减灾信息报告制度;要健全专家咨询制度, 加强抗灾保供研究工作;要建立巨灾的风险转移机制, 比如巨灾保险;要出版防灾救灾的普及性读物, 增加百姓的防灾知识, 开发中国式的救援包, 增强百姓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等。

4 进一步健全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的对策建议

综上, 针对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结合日本较为完善的灾害救助体系, 笔者有以下思考。

4.1 灾害救助要以人为本

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作为自然灾害紧急处置的首要任务, 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的威胁和危害是灾害救助的最基本原则。在汶川抗震救灾中, 生命被作为最高价值诠释着、实践着。“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救人仍是重中之重”、“一线希望百倍努力”,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地震刚刚发生、“黄金救援时间”已过、生命已达极限时间这三个关键时刻及时发出的最高指令, 这充分体现了灾害救助以人为本的原则。但笔者认为, 救助以人为本的原则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保障灾民的知情权, 所以政府的灾害救助政策规定、补助标准、安置模式等要公开、透明, 并充分征求灾民的意见。 (2) 保障灾民的平等参与权, 是指在制定临时过渡性和灾后重建安置方案、灾害移民预案和具体实施的整个过程中, 应具有平等的参与协商、决策方案选择的权利。平等的参与权还表现在灾民在参与各种救助事务时, 其所持的传统习俗、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受到尊敬和理解, 不受歧视。 (3) 保障灾民的表达权, 灾民在参与救助活动时有权表达其作为一个参与者所关注的问题和对于救助工作的有关建议、意见, 灾民拥有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诉救助和重建过程中的问题并获得政策回复的权利, 主要包括监督权、建议权和申诉权等权利。

4.2 多元主体救助

党中央提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 并不是简单地由政府包揽一切, 而是指在党的领导下, 由政府负责动员一切社会力量支持抗震救灾, 形成“政府主导, 全民共建”的协同作战格局。如图1所示, 通过社会捐助的慈善事业, 政府投入的公共资源及财政力量, 受灾群众的互助与当地企业的经济支撑, 形成一个多元化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其中, 受灾群众与政府可以看作是自然灾害救助的主体, 而社会的捐助和企业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政府是公共资源的支配者, 也是重大决策的制定者, 所以面对自然灾害, 在公共资源的调配和财政投入及拨付工作上必须做到及时、公正、透明, 必须承担起相应责任, 对受灾群众负责, 对整个社会负责, 调动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确保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及最大程度地减少受灾损失。目前, 社会成员在面临危机及灾难时的公民参与度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灾害救助绝不仅是受灾地区的事, 也不仅是当地政府的事, 而是所有社会成员参与并积极应对的事, 面对灾害, 不应有国家、地区、民族之别, 整个社会力量对防灾、减灾、救灾事业的支持将使救灾、减灾事业拥有不竭的源泉。受灾群众尽管作为弱势群体, 但不能只顾等待他人救援, 必须积极行动起来, 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政府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在自力更生、重建家园中激发公民精神, 发挥创造能力, 树立战胜灾难的自信与成就感。受灾地区的企业, 必然也会受到一定损害, 但作为一个盈利组织, 不能忽视过去当地群众对于企业的潜在支持及提供给企业无形的资源, 比如稳定的环境、便利的交通等, 所以当发生自然灾害时, 当地企业必须和群众一起抵抗灾害。

因此, 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首先是一个众人参与的体系。当然, 四位一体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需要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协调四个主体间的关系, 同时给以适当的引导、支持和监督, 否则 “主体多元化”会出现“力量分散化”的反面结果。

4.3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成熟的巨灾保障机制应分为三个层次:政府的基础应急机制、保险行业的补偿机制与慈善等民间救助。政府应急一般在快速反应层面, 补偿最大的应该是第二层的保险补偿, 民间救助只是起到补充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巨灾保障机制现状却是政府应急为先, 民间救助为主, 保险赔偿最落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巨灾保险制度, 利用保险手段分散巨灾风险的能力比较有限, 社会捐助与民政救济远不能够满足灾后重建的大量资金需求。只有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才能够建立起巨灾保险的长效机制, 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小巨灾风险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冲击。在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 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与保险公司等机构抓紧协调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地位, 不仅是急需的, 也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2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公布2007年中国自然灾害和救灾工作情况[EB/OL].http://www.m ca.gov.cn/article/zwgk/m zyw/200801/20080100009733.shtm l, 2008-01-10.

[3]民政部.截至24日12时汶川地震已造成60560人遇难[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5/24/content_8243560.htm, 2008-05-24.

[4]民政部.国内外认捐款物到账97.3%达510.78亿[EB/OL].搜狐网, http://news.sohu.com/20080624/n257690599.sht-m l, 2008-06-24.

[5]王振耀.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基本体制[R].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2007-06.

[6]李振炎, 余琼.湖南:规范灾害应急救助体系[J].中国减灾, 2006 (7) :38-39.

[7]吴瑾冰.目观:日本、美国、土耳其自然灾害立法[J].防灾博览, 2004 (2) :7-8.

[8]刘西民.陕西渭南:应对自然灾害的思考[J].中国减灾, 2007 (2) :32-33.

[9]王振耀, 田小红.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5) :28-34.

[10]游志斌.浅析“战略规划型”救灾体系的构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7 (1) :95-102.

[11]徐祖荣.非政府社会救助:社会救助主体多元化的必然选择[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2007 (8) :1-7.

篇4:自然灾害救助申请书格式

关键词: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救助目标偏差;瞄准机制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非常规灾害的社会冲击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灾害情形下,政府更容易积极实施应急社会保障的干预政策,采取的政策措施容易达成一致的支持。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灾害救助发挥着救助受灾群体、恢复灾区经济社会生活的中坚力量。灾害救助是应急社会保障的起点与关键环节,是通过国家或社会主体对因灾造成生存危机的社会成员进行援助,为灾民提供衣、食、住、行、医疗等基本生活资料,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保障其就业教育等民生权利,使其脱离灾难的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支持。它既包括灾害发生时对灾民的紧急救助,也包括在灾后重建时维持灾民的基本生活与发展保障。在多次地震等重大灾害救助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灾害救助,以保障灾区人民的生活与生存发展,恢复经济发展,维系社会稳定。然而,在实施灾害救助的过程中,包括政府灾害救助在内的社会救助的实施,却面临着救助对象需要满足的偏差现象,难以达成灾害救助的初始目标,因此需要在灾害救助中给予关注。

一、地震灾害社会救助的目标偏差现象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多次地震灾害,引发了灾害社会救助的大规模实践。通过在灾害区域内采取灵活办法调整社会保障政策,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保障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极大提升了受灾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在地震灾害社会救助中,政府灾害救助承担着社会救助的主要职能,志愿者救援和NGO组织的灾害救援也发挥了积极作用。观察地震灾害社会救助途径的差异,可以发现,政府救助呈现出灾害救助任务重、救助区域集中、救助及时性强、救助对象与救助方式内容复杂的突出特点,这与志愿者救援和NGO组织的灾害救援形成明显的差异,见表1。

地震灾害的社会救助对于灾区的恢复重建与受灾群体的生活保障提供了一种基本的制度保障。这一制度保障实施的过程,从救助目标的角度来看,需要确定具体救助区域、具体救助对象与救助对象的具体需要等不同层面的目标问题。灾害区域是灾害发生导致的受灾比较严重的行政区域,灾害社会救助首先体现为灾区的中心区域的确定。灾害中心区域的受灾人员成为社会救助的主要关注对象,其灾后通常引发媒体的大量关注。具体救助对象及救助对象的具体需要体现为灾害社会救助的落脚点。在实际救助实践中,构成救助目标的区域、救助对象及对象需要满足往往存在偏差现象,救助的制度设计目标与救助的实际满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实际影响了灾害社会救助的整体效果,见表2。

(一)灾害救助区域的目标偏差

近年来的地震灾害现象调查发现,原本贫困的区域与灾害区域往往具有重合的特征。基于汶川地震贫困村重建与扶贫的研究发现,灾害发生产生的风险对贫困村和贫困家庭影响更大。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基本上覆盖了受灾区域。从社会历史发展范畴看,最贫困的人一般都居住在最危险的地方,贫困村也大多位于远离交通干道和偏远的区域,生态和环境比较脆弱,这也导致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区域和贫困区域高度重合[1]。

贫困区域与灾害区域的重合现象值得社会关注。但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灾害非中心区域同样存在受灾人群,其获得政府救助的机会明显缺乏,造成受灾地区的政府救助的区域不均衡状态。

(二)灾害救助对象确定的目标偏差

灾害救助中的对象确定往往受到重灾与轻灾如何区分的实际问题,在救助对象选定上出现目标偏差。据汶川地震后对灾区贫困户受益状况的一次调查发现,灾区近85%的农户认为在道义上应该给予贫困户更多的补贴,但实际上认为贫困户得到了优惠和倾斜的只有不到58%[2]。在住房重建补贴上,农户反映贫困户与富裕户之间得到住房重建补贴没有差异的比例为56%。如果这种调查属实,意味着灾害救助对象的选定上值得注意的问题已经比较明显了。

(三)灾害救助对象具体需要确定的目标偏差

地震灾害对受灾区域的破坏巨大,生命财产损失严重,受灾人群的需要也体现在各个不同方面。政府救助力求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救助,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不同需求的救助有广度与深度的区别。受灾人群对服务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但资源却永远是有限的。据调查,汶川地震导致农村新增残疾人4589 人,占汶川地震致残者的79.73%,地震致残者主要是肢体残疾人,其中,15 岁及以上的地震致残者5063 人,无任何职业的地震致残者1991人,在当地有固定工作的仅361人[3]。不仅残疾康复需求大,就业需要也十分紧迫,实际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地震致残者中,在当地务农的群体较大,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无法更多地从事体力劳动,农村残疾人的就业环境还没发生根本改变。

转引自王学义、徐宏的《地震致残者生存状态与需求分析——来自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的调查》,载《中国人口科学》2010(3):103-110页。

资料显示,康复需求情况不存在地区差异,最急迫的需求是医疗康复和社区康复训练需求。就满足受灾人员全方位全面需求而言,政府的灾害救助面临着的现实资金短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等多方面的困难。据报道,汶川地震灾害三年恢复重建时,需要进行后续医疗康复的伤员中已有6318人完成医疗康复,还有1109人仍在康复中。为伤残人员提供轮椅等辅助器具1万余件,为435人安装了假肢。政府救助面临筹集专门康复后续治疗专项资金的任务,这些后续的资金来源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工伤保险报销,并对需个人负担部分实行救助,以保证所有伤残人员都能完成医疗康复。针对康复救助的后续资金是否可保证需要就不得而知。

(四)灾害救助标准确定的目标偏差

在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中,确定救助区域群体的基本生活救助标准是每天每人1斤米和10 元钱。从救助实际效果来看,仅仅能够满足基本的温饱问题,维持在较低的生活水平。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基本生活救助标准相同,但“三孤”人员和因灾死亡人员抚恤标准有一定的差异。汶川地震灾区的理县,因灾死亡人员抚恤金为5000元;芦山地震在因灾死亡人员抚恤金之外,每户增加了特别扶助及自建房屋过渡补助,见表5。

两次地震救助措施明显不同的地方是“三孤”人员补助期限及后续救助政策。汶川地震的灾区基本生活保障补助期限是三个月,“三孤”人员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受灾的原“三孤”人员补足到每人每月600元,补助期限三个月;补助金由民政部门直接发放给救助对象,实行按月发放[4]。芦山地震中三孤人员补助期限为6个月,且对灾区因灾房屋倒塌和严重毁损无房可住的农户给予每户2000元的自建过渡房补助。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可再增加每户1000元的补助[5]。

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助时,民政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制定了《关于对汶川地震灾区困难群众实施临时生活救助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2008〕66号)的文件,规定救助对象为因灾无房可住、无生产资料和无收入来源的困难群众,但有待明确的是,所发放补助金和救济粮是否只是保障基本生活。

从两次地震灾害救助实施的情形看,我国重大自然灾害救助逐渐形成了较为明确的运行模式,体现在确定救助区域、范围与对象和救助标准,并分阶段实施救助等不同方面,形成了一定模式化的程序与规定。但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救助范围确定有失偏颇,救助对象选定存在疏漏,救助需求满足有失偏颇,救助标准及方式缺乏灵活性,救助效果评估滞后,后续救助判断缺乏跟进手段等政策和灾害救助的管理缺陷,有待进一步给予关注。

二、地震灾害救助实施面临的现实障碍

重大灾害的社会救助管理面临着一对基本矛盾关系,即救助的需要与救助的能力之间存在矛盾。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承担着灾害救助的最后兜底的责任,在处理救助需要与救助能力之间平衡的时候,不得不采取有所选择与侧重的救助政策措施。因此,重大灾害救助面临着四个方面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重大灾害救助的超量任务成为社会救助实施的突出障碍

地震灾害的救助实施面临的首要现实困难是超量的工作任务,政府面临地震灾害救助的紧急任务,管理人员的流动率和超量的救灾任务成为首先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满足受灾人员需求的障碍。参与救助工作的人员因灾害影响程度的差异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交叉与重叠,管理人员的频繁流动会导致灾害救助管理上的困难。灾害救助的理想和公平的做法是对贫困线以下的实际贫困人群的全部覆盖。但事实上灾害救助的资金是十分有限的,往往不可能完全覆盖贫困人群。如何选定那些真正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成为灾害救助计划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与一般常态社会中的客观经济指标评估法发现贫困不同,灾害救助的对象往往不限于单纯的贫困问题。

(二)灾害救助对象的多样需求与差异成为救助实施的难点

地震灾害往往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但这种财产损失与人员伤亡的具体状况却是千差万别,具体需求差异巨大。受灾人员通常存在多个需要,包括住房、就业、医疗等,但政府可能限于时间、资源有限等因素而无法全部满足。灾害救助的一个首要难点在于如何准确地界定或选择救助对象,并满足救助对象的多种需求。从各种重大自然灾害与事故灾难中都可以发现,满足受灾人员需求的救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以汶川地震灾害为例,汶川地震造成大量人员致残,2009年组织的一次入户调查发现,汶川地震致残者在医疗康复、就业、住房等方面有很大的需求,而实际满足情况不尽如人意,地震致残人员还面临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3]。地震致残者特别是孤残者由于自身原因,不同程度地给家庭或自身生活带来负担,导致不能从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进行房屋重建或加固,最后可能只能住危房,这会导致部分地震致残者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

(三)政府救助规则约束可以成为救助的限制因素

重大灾害救助往往受制于国家救助的法律法规与政策的限定,对于灾害救助的对象与救助标准等作出了明确的执行要求。然而,现实救助需要的情形多种多样,政府救助规则的约束性导致形成灾害现场管理者面临救助需求满足的困难。在灾害救助过程中,这种规划约束可能表现为上级对下级政府的监督控制情形,也可能表现为受灾对象与需求的实际目标偏差现象等不同情形。在上级对下级政府实施监督控制情形下,下级官员面临灾害救助情形时,首先得向上级汇报情况,争取上级政府资源,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灾害救助的自主性,影响灾害救助的实际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地震灾害的政府救助通常需要地方政府承担一定的财政支付,灾区政府可以获得上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及对口支持方式的资源支持。据报道,芦山地震下达的中央和省级应急救灾综合补助资金达15亿元,其中的一个重要用途即是进行生活救助、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等灾害救助支出。但在芦山地震中重灾县上报损失1700亿,数额之高引争议,不能否认这其中包括向上级政府争取资源的可能[6]。

(四)技术与信息条件成为灾害救助实施障碍

灾害的社会救助是一项对专业技术素养与社会信息平台要求较高的活动。专业救助人才,如医师、心理援助专业人士等,是实施灾害救助中的重要技术力量,但现实的灾害救助中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等多种原因往往供给有限。在灾害救助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受灾人群信息的及时性和充足性成为灾害救助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条件。不只是灾害的中心区域,受灾害影响的非中心区域也是有效灾害救助的重要区域,都需要广泛的技术与信息条件支持。重大灾害救助的现实情形下,紧急社会救助、长期后续救助及受灾人员全方位的救助需求,受制于救助对象信息交流沟通平台条件。

三、灾害救助实施瞄准机制及其实施策略

(一)灾害救助瞄准机制的关健要素

所谓灾害救助的瞄准机制,是指社会救助主体对救助对象及其需求进行准确甄别和确认,将救助资源集中于最需要救助的灾害受灾人群与受灾对象需求满足的灾害救助管理过程。从政府灾害救助角度看,涉及对救助对象增加限制条件,细化救助范围及持续时间,并将注意力放在重点救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者和弱势者的政策修订方面。在地震灾害情形下,社会救助管理目标是实现对受灾贫困者及其他弱势群体更好地提供现金或实物帮助的制度安排。实现该管理目标依赖于构建灾害救助瞄准机制,需要考虑的关键要素包括:比例问题、动态问题、性别公平性、贫困人员问题、特殊困难人群以及救助资源的制约。瞄准机制实施需要对各影响要素进行界定,并明确实现路径与管理目标。综合归纳表述见表6。

面对众多需要救助的受灾人员,灾害社会救助,特别是政府救助实施过程在面临多方面条件约束或障碍的情形下,客观上要求采用某种筛选与限制的手段及政策,即实施社会救助瞄准的机制,优先满足受灾人群的基本与紧急的救助需要。在救助范围与对象确定的问题上,芦山地震灾害救助过程中开始明确提出了受灾困难群众救助按属地管理原则实施救助,并规定非本地户籍的受灾群众的救助,由安置地县级民政部门负责救助对象政策落实[7]。据报道,芦山地震灾区外地户口受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同样是提供每人每天10元钱和1斤大米的救助,与本地户口受灾群众救助一样[8]。这无疑增加了实施灾害救助的难度,但更加符合灾害救助的管理目标。

(二)灾害救助瞄准机制的实施策略

1. 灾害救助实施的整体方案。

综合考虑灾害社会救助的目标偏差现象与实施灾害救助的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流程设计规划,对瞄准机制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控制。流程见图1。

确定救助区域、救助对象以及救助需要时,最后要体现在救助对象与对象的具体需要的满足上。从有限救助视角而言,社会救助应优先满足那些对成本低、效果好的服务需要,即确定受灾人群对服务的优先需要。确定优先需要,涉及到三个相关的问题,即由谁(救助主体)根据什么标准用什么方法来确定。确定优先的需要可以采用不同方法,这与灾害救助主体的救助政策或偏好不同有关,见表7。

灾害救助瞄准机制的实施实际上是采取一种有限救助模式,在救助中注意通过现金救助方式和非现金救助方式的合理配合来实现救助效果优化。传统贫困救助的现金救助主要包括补充性保障收入和贫困家庭临时援助,而非现金救助主要包括食品券、医疗补助、住房补助、儿童营养、就业与培训、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等内容[9]。灾害救助中可利用的方式还可以采取政策引导,激励社会救助对象积极外出工作等方法帮助灾害救助对象中的低收入者。

2. 灾害救助瞄准机制的实施策略。实施地震灾害救助,构建灾害救助瞄准机制,目的是实现灾害社会救助效果的优化,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注意三个问题。

第一,实现从规定灾害救助到有限规范灾害救助的转变。

我国于2010年正式实施了《自然灾害救助条例》,该《条例》在确立灾害救助工作基本法律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灾害发生的周期和阶段,对灾前救助准备、灾害应急救助、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灾害救助款物管理等各环节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定。然而,地震灾害的救助效果依赖于不同救助主体的规范行为,依赖于设置强有力的地方政府行政机构,实现跨部门的和综合型的救助管理综合协调。现场救助指挥机构也需要由具有现场救助知识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对瞄准机制实施的相关关键要素要能够统筹协调规划。同时,政府应该为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助创造更大的空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服务”、“项目运作”等形式,与各类社会组织及个体志愿者在灾害救助决策、研究、管理、评估、服务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逐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救助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与社会化[10]。尤其要明确政府各部门在灾害救助过程中的职能定位与角色职责,避免对非灾害中心区域的忽视,出现灾害救助的空白区域以至于遗漏对受灾人员的救助。

第二,从优先需要的灾害救助到全方位需要的灾害救助的转变。

灾害救助存在的障碍与受灾人群需要满足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的被救助人员的需要,只能先满足那些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优先需要。对那些优先需要的救助具有最大化的救助效果。另一方面,受灾人员的需要毕竟要尽可能给予救助,因此,在地震灾害的社会救助中,要考虑从满足受灾人员的优先需要到考虑全方位需要满足的转变,设法提供全方位的救助服务。

第三,从重视应急救助向全过程综合救助转变。

在灾害救助的紧急阶段与非紧急救助阶段,灾害救助面临着不同的工作任务需求。有学者从制度角度分析,探讨在国家层面上明确统一救助标准,再配以省级政府实施的地方救助的方案,目的是尽可能考虑到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在提高救助标准的同时、缩小救助标准差异[11]。这实际上是要实现全过程综合救助的制度设计。现有的应急救助时间通常为3~6 个月。后续救助只能纳入民政部门实施的低保救助体系。但限于职权,民政机构难以指挥领导与民政相平行的其他灾害救助管理行政机构,导致灾害救助的一些工作内容难以得到落实和执行,整体灾害救助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将短期生活保障和医疗康复与灾害的后续长期救助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全过程综合救助的制度体系,是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重要问题。以地震致残者为例,核心需求是医疗康复。而实际康复工作中存在康复人员不足、医疗康复人员的工作量大等问题,满足不了致残者的后期康复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康复效果。

四、结 论

在地震灾害情形下,通过对灾区民众基本生活保障、健康医疗、居住保障及就业扶助等多方面的提供过渡安置期生活救助,极大推进了灾区恢复重建。但限于救灾任务繁重、资源有限、信息约束等多种因素,灾害的社会救助需要采取灾害救助瞄准机制,即通过采取一种有限救助模式,对救助对象增加限制条件,缩减救助范围及持续时间,将注意力放在重点救助灾害弱势者、无劳动能力贫困者的优先需要方面,才可以提高整体灾害救助的效果。无论决策者是否意识到受灾人员优先需要的问题,他们作出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均已经反映了其认定的优先需要。然而,救助服务过程涉及提供与接受两个方面。由提供一方所确定的救助方案并不一定能代表接受一方的意见。所以,在确定救助对象及其优先需要时,救助提供者一方要与救助接受者的意见一起综合考虑,合理协调救助瞄准机制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规范灾害救助的流程设计,实现从规定灾害救助到有限规范灾害救助的转变、从优先需要的灾害救助到全方位需要的灾害救助的转变以及从重视应急救助向全过程综合救助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黄承伟,陆汉文.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进程与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1-35.

[2] 黄承伟,向德平.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救援与重建政策效果评估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5-16.

[3] 王学义,徐 宏.地震致残者生存状态与需求分析:来自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10 (3):103-110.

[4] 民政部等部门就地震灾区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有关问题下发通知[EB/OL].(2008-05-21)[2013-05-01].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5/21/content_8220589.htm.

[5] 四川对芦山地震受灾民众实施过渡安置期生活救助[EB/OL].(2013-04-28)[2013-06-28].http:∥www.chinanews.com/gn/2013/04-28/4775942.shtml.

[6] 地震3重灾县上报损失1700亿[EB/OL].(2013-04-26)[2013-07-01].http:∥news.163.com/13/0426/01/8TBNOTIA0001124J.html.

[7] 四川重申芦山外地户口受灾群众可领临时救助[EB/OL].(2013-04-29)[2013-07-01].http:∥news.cntv.cn/2013/04/29/ARTI1367197866635746.shtml.

[8] 外地籍受灾困难群众也可领临时救助[EB/OL].(2013-04-29)[2013-07-01].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3-04/29/c_124647605.htm.

[9] 钟玉英.当代国外社会救助改革及其借鉴[J].中国行政管理,2012(12):74-78.

[10] 张粉霞.从社会政策视角分析《自然灾害救助条例》[J].城市减灾,2011(1):2-5.

[11] 高恩新.自然灾害救助制度框架与实践[J].中国应急管理,2011(11):25-30.

篇5:农村医疗救助申请书格式

(二)城镇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无法定赡(抚)扶养人的人员(简称城镇“三无人员”);

(三)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四)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的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

(五)享受民政部门定期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

(六)总工会核定的特困职工;

篇6:灾害救助申请书

您好!

我叫xxx,xx村xx组村民,身份证号:xxx。

因我家于20xx年x月x日遭到雨夹雪的灾害而蒙受损失,目前生活相当困难,特向领导申请救助,望政府能伸出援助之手,我们全家将万分感激!

20xx年x月连日下雨夹雪,我家两间房屋几乎崩塌,这场灾难使我一生辛辛苦苦经营的财产化为乌有、毁于一旦,我家一天内遭到如此重大的变故,让我呼天抢地、撕心裂肺、痛哭流涕,我真不知以后的生活该如何维持下去。眼前,我一无所有、一贫如洗,一家大小几口人的吃、穿、住都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生活没有了基本保障,上学的女儿的学费也成了巨大的负担。

望领导审查、核实、批准,再次真诚地感谢各位领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篇7:农村遭受洪水灾害后的救助申请

XX乡人民政府:

我叫柳XX,系AA乡BB村C组村民。2015年6月28日,严重暴雨引起了巨大山洪灾害,给我家带来直接经济损失约七千元。

其中,山场滑坡,数十棵树木遭到毁埋;河沟的水位暴涨,致使沿河分布约0.6亩水稻田被彻底冲毁绝收;临河的三块红薯地(约0.3亩)被洪水席卷而空;洪水漫过鱼塘田埂,大约300斤鱼虾随水溜走。同时,洪水还造成堰沟垮塌,约0.4亩的水稻田失去水源,今年肯定会严重减产,就这样,我家今年差不多所有的稻田都被完全或部分毁坏。此外,大约4.5米的堡坎垮塌,洪水直抵我家泥巴房的屋基,约三小时的水中浸泡造成地基严重变形,维修也得需要一大笔资金。以上损失,村两委曾派人前来实地核查和取证。

总之,本次洪灾给我家财物造成巨大损失,对正常的生活带来较大困扰,目前生活相当困难。为此特向政府申请水灾救助,望政府能伸出援助之手,以解我的燃眉之急。

望领导能尽快审查、核实和批复为谢!

此致 敬礼

上一篇:板报自立自强青春飞扬下一篇:酒店客房管理系统的开题报告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