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的形成(讲话稿)

2024-04-10

素养的形成(讲话稿)(精选8篇)

篇1:素养的形成(讲话稿)

素养的形成,从学会道谢和应对致谢开始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很高兴同大家一道,就本次文明素养教育主题宣传周活动,共同交流和探讨,诚信知理,与人为善,良好素养的形成,从纵向看贯穿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从横向看,从个人成长延伸至家庭生活,到工作环境,到社会风气,从小了看是一个人意识自觉的修持,从大了看关乎民族文化的弘扬,和民族复兴的大业。

是立命行事的根本所在,所以有人觉得畏难,很困难啊,哪里是利己利他的分水,如何取舍,想说,一个真正成熟的人,一定是有着很好的界限感,知道分内和明辨是非,自私自利绝对不是,自己蓬头垢面的也很难帮助别人整理鞋带,是接受了帮助,要感谢,是收到了致谢要还原初心。

素养的形成,是从学会道谢和应对致谢开始,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守纪律,讲规矩,以身作则,修身,治家,然后才能平天下,万望同学们恪守心中的道德底线,然后,做一个善良和高素质的人,以此共勉。

篇2:素养的形成(讲话稿)

语文素养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可谓基础中的基础。在语文学习中,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学科知识既博大又零碎,既简单易记又复杂抽象,不像数学学科那样系统而有规律,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心存芥蒂,总是难以提起兴趣,语文知识因此而贫乏匮缺,语文素养也就无从谈起。其实,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多方面、多途径的。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入教材,在教材的学习中培养兴趣。编演课本剧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好方式。对于《将相和》《皇帝的新装》《西门豹治邺》等故事性极强的文章,我们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编演课本剧的方式,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表演中,对教学素材中有趣、生动的形象有所认识,从而心生向往,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对语文学科“情有独钟”;对于枯燥单调的“生字教学”,我们可以根据字形特点,用猜字谜游戏、部首加减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既让学生从有趣的猜字谜游戏中获得了学习的兴趣,又加强了对字形的认知和记忆,可谓一举两得;对《咏柳》《春晓》等一些色彩鲜明的诗词学习,我们可通过绘画描摹的方式,让学生从色彩的描画中产生兴趣,从而克服对诗词学习的畏难情绪,激发诗词学习的兴趣,培养并提高学生诗词学习的素养。其次,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培养兴趣。语文是一门庞杂的语言运用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语文的学习更离不开生活这个源头活水。生活中,随时随处都可见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我们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去观察、去发现、去倾听、去感知,在生活的感知认识中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并提高语文素养。纷繁芜杂的行业门店两边张贴的异彩纷呈的门联,就彰显了语文学科的魅力,彰显了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走进广阔无垠的田野,看到那星罗棋布的“田”字状或“井”字状的田地,我们就知道了“井”与“田”的产生;倾听大自然中的鸟鸣虫唱、风吟雨啸,让学生学会了对“唧唧、哞哞、啾啾、沙沙、呼呼”等各种声音的描摹;连绵起伏的群山、波涛汹涌的江河让学生知道并理解了“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南飞的雁阵、漫山遍野的红叶让学生理解了杜甫“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牧“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意……

二、重视语文积累,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

篇3:高中美术课程与人文素养的形成

人文素养是人本教育的核心。人本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视人格完善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将人文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部过程中,使整个教育人性化、人格化、个性化。强调学生主动思考、感受和发现,体会人生道理和文化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尊严和人格,重视学习者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及发展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求知、自主探索、自主澄清,形成个人的判断力和价值观,从探索和澄清中获得知识和成就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尊重、相互接纳、相互关怀。在人本主义教育中,倡导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有效交流、和谐共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高中美术教学课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形成人文素养。

1. 从美术作品的文化情境中形成人文素养

美术作品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在美术鉴赏教学时,尤其是中国美术鉴赏时,可指导学生联系作品创作时期的文化背景,认识作品的内涵、意义、形式和风格特征,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

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相关的历史与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美术作品的内涵。如北魏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壁画《鹿王本生图》、《萨埵那太子本生图》、《尸毗王本生图》,这些作品通过对生离死别、水淹火烧等悲剧性场面的描绘,将所谓“忍辱牺牲”、“施舍”等大慈大悲的主题思想形象地表现出来。早期壁画中佛本生故事最为流行,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故事的主题正切合了南北朝这个分裂、苦难时代的社会需要,人们在黑暗的现实中将希望寄托于虚幻的彼岸世界,盼望着像尸毗王、萨埵那那样“以天下为己任”的救世主的出现。宗教绘画将现实的污浊与苦难形象地展示出来,并以此衬托出佛祖的高尚和佛国的美好。

2. 把美术作品与文学联系起来形成人文素养

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极具魅力,它可以创造充分的意境,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南宋山水画极力追求诗的意境,许多作品的标题就很富有诗意,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尽管题材、场景、画面比北宋作品小得多,但是大胆的艺术概括,以少胜多的艺术手法,使得作品的意境更为浓厚、鲜明,显示了中华民族美学传统的重要特色。

又如魏晋时期顾恺之的《洛神赋》,以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为脚本加以描绘,曹植的原文描绘梦幻之境中人神恋爱,抒发爱情失意的自我感伤,表现了在封建礼教束缚之下,男女爱情受到压抑的悲剧主题。顾恺之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再创造,形象生动地将原文的精神实质拓展出来。

3. 从作品的背景故事中形成人文素养

很多美术作品创作的背后都隐含着这样或那样的趣闻轶事,让学生用智慧的双眸去看大师,去看大师背后的故事,更有利于对美术作品的认识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从故事中学习,更容易进入情节,被情节中的戏剧冲突所吸引,这种情感甚至会占据整个心灵,让心潮为之澎湃和感动。如徐悲鸿的《愚公移山》,画家试图借这个故事表达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画中的愚公是一白发白须的清癯老叟,他侧面扶锄,正与儿媳说话,占据画面主要位置的壮汉们是他的儿孙,挖山者在横长的构图中左右排列,半裸身躯,高举铁耙。再如,五代时期顾宏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描写南唐高官韩熙载,为免遭政治迫害而故意纵情声色、夜宴宾朋,是一幅描写当时的现实生活,反映真人真事,揭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具有深刻主题思想和较高艺术性的作品。

通过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地域文化背景,学会尊重多元文化。人类社会的神话、史诗、传说、典故、宗教、寓言都有着不同的象征性。如苹果,是夏娃从智慧树上摘取的禁果,象征人类的堕落;耶稣手拿苹果,象征赎救人类。这些象征关系的规定性来源于希腊神话,如果我们不理解这些规定性,就不可能真正解读作品,甚至还可能对作品作出错误的解读。

4.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文化的效益形成人文素养

整合社会、社区、家庭对教育的影响,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走向社会。通过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对比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民俗馆,了解民族民间美术、艺术等文化,了解它们与其他地区或其它民族文化的异同;通过参观、座谈、调查、访问艺术家工作室等参与活动,了解中外艺术家的艺术思想、生活及作品诞生的过程,或结合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相关国家的地理、历史、风俗人情、社会风貌,增进对不同国家、民族,不同风格画派的了解与尊重。

5. 联合其它学科内容形成人文素养

未来社会需要具有探究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人才。融会不同学科内容,使各种知识与技能相互融通、彼此联系,使学生真正获得探究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求得和谐平衡,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在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学生对跨越美术学科的课程进行综合与探索性的学习,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及美术发展规律与趋势。

美术与文学的结合可以创作童话故事的插图、连环画;与地理结合可以绘制地图、自然或人文活动模型;与物理结合可以设计与制作物理模型;与自然结合可以创作居住地区昆虫、植物、风景的图鉴,创作反映居住地区风貌的美术作品;与历史结合可以表现文化遗产、传统艺术等;与信息技术结合可以运用摄影、摄像、影视、电脑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创作活动,或利用国际互联网资源检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视野,展示美术作品,进行交流等。

高中美术课程还可以积极配合学校活动,设计与布置艺术节、运动会、音乐会的会场,设计与布置平时的教室和节日中的教室等。

篇4:素养的形成(讲话稿)

关键词:中学美术;核心素养;教育观念;教学方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部负责的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战略已经正式启动,以今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正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新趋势。

核心素养是每个人发展与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基础性素养,是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个体应具有的起基础和支撑作用的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时期下,中学美术教学应该从知识本位转向核心素养本位,核心素养不是基础素养,也不是全面素养,是关键素养,教师应如何致力于从对“知识技能”重视到对“核心素养”重视的转化?如何围绕美术学科培养人的“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提高对形式美的感受力,培育创造能力,使其获得审美提升,陶冶其审美情操呢?选择有利于形成核心素养和获取知识的方式,在将知识与技能放在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基于核心素养时期,从“三维”到“素养”的转变也需要教师和教学的转变,通过这次课程转变,我觉得教师的问题是这次转变的关键,尤其是教师的理念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教学方法。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是制约课程改革转变的重要因素,由于不能深入了解课程变革的深度,吃不准课改的基本思路,也害怕自己的创新之路中途夭折,一些教师在新的教学中往往采用老的教学方式应付新的课程,从而使新课程的实验在局部又回归到了老路上。

尹少淳老师经过与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的深入讨论与探究,我们美术学科提出了培养人的五大核心素养,也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只针对美术专业人才而设定的,而是面向全体公民,尽管美术专业人士可能在五个核心素养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的视觉形象是美术学科素养的生发之源;美术表现和图像识别美术学科的个性贡献 ,而创意实践、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是一些学科的共性贡献。(如图1)

美术基础教育从“双基”到“三维目标”的过程,知识与技能本身无可厚非,问题出现在于知识与技能并没有转化成人的素养和能力。只有关注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知识与技能,才有可能将其转化成为素养和能力。

教师对核心素养这一新理念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决定了教学实践的水平。真正的核心素养是应该把美术课程纳入到人文文化课程中,只有教师在意识上理解核心素养,他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把知识与技能培养成学生的素养,实现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师应加强对核心素养的解读和理解,坚持人文素养和学科素养综合的美术教学目标,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发挥学生原有的特长,培养个性,统整教学,经验化教学,问题情境化教学。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以主题为统整,进行系列或单元教学

“统整”绝不是内容上的叠加。所谓“统整”其实是“统筹”与“整理”,其核心是立足主题的教材,确立目标,合理运用,有序呈现。规划主题模块,按教学主题需要。我在每学期开学前备课时,先观察教材的目录,把课程统筹整理成单元型,再根据本学期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每一单元教学。

我校使用的是人美版(新版)教材,在初一开学进校时,学生一般都会对崭新的教室进行布置美化,美术的教学就可以结合这一活动进行单元教育,并且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布置美化自己的教室和寝室环境;七上教材上的9《艺术节策划与美术设计》、10《宣传品的设计》、11《吉祥物的设计》、12《面具的设计制作》、13《展示设计》,这几课可结合初一上期学校将要举办的运动会、元旦晚会一起进行教学,在这个单元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某一个活动的策划和宣传等,展示各小组的设计作品,评出最佳设计师团队,可以采纳最佳设计的一组在全校范围内使用,以后这样的校园大小活动就完全由学生来策划宣传,使得孩子“学以致用”,极大地锻炼学生的策划宣传能力。一旦学生走上社会,他的组织策划宣传活动的能力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在没有统整教学时,每课知识点是零碎的,没有整合,这样学生也不会把前后知识紧密联系起来,碎片式的知识利用率也不高,甚至是无用的,无法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教学应该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已学知识联系组织起来,统整单元教学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统筹整理组合成一个知识网络体系,知识网越大利用率就越高,所以单元教学可以完整地教会学生系列知识技能,使这个知识技能能够在生活中“做中学”,越是能够理解知识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就越会将学过的知识技能转化成为一个人的素养,这样才能使学生“核心素养”的逐渐形成。

(二)问题情景化教学

美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的,也是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美术教学应该着眼于生活情境化的教学,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带着问题学习美术课程。让学生知道学到知识的实际意义和用途,这样学生学起来才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在讲到美术技能的时候先介绍知识技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学生就会觉得非常实用,并且也有足够的动力和兴趣进行学习,在每个单元教学中可根据实际生活创设一个情境,认识中华优秀民间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例如在初中阶段学习手绘线条图像的时候,先介绍线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再带领学生走进学校校园环境、贴近生活,用会说话的线条表达校园的空间、多角度,充分领略生活中的美和自然界中的艺术之美,善于发现美。在学习大自然界的色彩时,也可以让学观察生活的城市、学校、校区等自然界中的色彩,感受生活环境本身就是色彩,发现认识色彩,运用色彩表达自我。还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来讲解美术作品,如讲标志设计部分,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中国联通、光大银行等标志,帮助学生加强对标志设计在生活中实用价值的理解。

在每个单元教学中可根据实际生活创设一个情景,比如模拟在博物馆进行教学,或者在设计的情境下教学,这样都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美术其实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民间美术部分,可以设置一个情景,比如在民间艺人的家里或者工作坊里,让学生能够亲眼看见制作过程、触摸到民间美术作品,这种在实际课堂中并不难,教师准备一些民间美术作品或者半成品,让学生能够有机会触摸到这些身边的民间美术。

(三)学习的经验化教学

美术学科和其他学科很多是融合的,尤其是与语文和历史很多知识是可以结合教学的。教师要养成职业敏感,及时捕捉与学生互动过程中呈现的有价值的经验参与,及时调整教学流程;如在初一上课时,精心制作的课件在某班电脑上无法使用,但课程还要继续,机智地变换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先自行学习教材内容,再小组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并记下来,接下来让同学们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有个同学提问题是所有的建筑都是建筑艺术吗?问题非常好,学生就会想自己住的房屋是不是建筑艺术?我先让全班同学集体思考,分享大家答案,最后我再总结答案,这个过程既让同学们思考,又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来分析问题。还有同学问到什么是影像艺术,大地艺术是人为的吗?我在平时常规的教学中有时并没在意去讲解这些问题,殊不知这些正是学生们想知道了解的,所以让学生提问,这给了教师一个掌握学生已学知识和未学知识的过程,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寻找促成学生的理解习惯,借助教学资源,形成正确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设计并实施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可跨学科或结合某学科章节进行有效教学,学生能感觉到学科之间融合,也可根据学习知识建造自己的知识网络体系。如人美版美术教材九上最后三课《壮美三峡》,学生在八年级语文上学习了文言文郦道元《三峡》,文中既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描绘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学生已基本掌握了三峡的自然风光,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再体会三峡的诗情画意和人文风情。由于重庆是游览三峡的起点,已有部分重庆同学亲身目睹过三峡的壮美,所以再来学习这一单元教学的时候可以根据已有的学习,加入美的体验和历史文化的积淀,这一次三峡之旅就完美了。

学生经验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教学设计中,依据教学设计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为学生设计教学”,可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教学班,运用各种方法(问卷、谈话、作业反馈、课堂观察等),全面地“吃透”学生的情况,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才能选择最佳策略,设计最有效的教学,帮助学生向前发展。

三、结语

“核心素养”背境下,中学美术教学的转变是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将教学实践逐步深化,将教材案例进行梳理、分类归纳、寻因,整合教学资源,形成适应学生和实际情况的教学体系,知行合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在生活情境中学习,使得他们能够实际运用,这样有的放矢,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有效指导今后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师观念和教学方式这一关键性的转变,最终实现学生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李东风.艺术课程研究[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2]钟启泉.课程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对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的访谈[J].中国中小学美术,2016,(01).

[4]石鸥.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

[5]尹少淳.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J].教育导刊,2015,(09).

作者单位:

篇5:素养的形成(讲话稿)

2.1 进行心性修养

《周易》认为君子修己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持久地进行心性修养”。《系辞传》有言“子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这句话表达了古人做人做事“尽善尽美”的追求。要想实现此目标,首先要做的是“安身”,安身是养心的前提。这与《大学》中“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的观点是相通的。《周易》认为“安身”以“养”为主,《颐卦》主张“凡养贵静”,养身的过程也是养心的过程。除“静”之外,修养心性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乐于助人。《益卦》的卦辞说:“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提供帮助是于人于己都有帮助的事情,但对他人的相亲相助不可强求,应以自己宽容仁义的心对待别人,就像天子狩猎,网开一面(“王用三驱,失前禽”),因而助人的过程也是感化他人、升华自己的过程。第二,去同取和。《睽卦》重点讲的就是有所差异的两种人交往时,“不同”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应做到“去同取和”。所谓“和”就是各种异质东西的和谐统一之义(徐复观,1987)。《坤卦・文言传》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认为将内在的中和表现于形体,发扬为事业,是最美不过的。“君子以正位凝命”,君子只有心正才可肩负使命、行使职责。 2.2 坚持知识学习

“易其心而后语”,君子心性稍定之后,学习是重要的一步。《周易》十分强调君子要不断学习,认为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是君子获得美德、养成“知几”能力的重要途径。《大畜卦・象传》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提出了学问与人格素养的关系问题。人格素养由学而至,由学而大,多多学习前贤的言行,美德会由此而养成。美德来自学问,学问须落实到美德上。具体而言,《乾卦・文言传》中提及获“知”的方法有“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也就是通过学习积累知识,通过询问来辨别知识,以胸怀宽广来包容知识,以存心仁厚来实践知识。如果不学习,后果就是“童观”――看问题片面简单,这对于小人而言“无咎”,但对于君子而言就是“吝”。学习知识也能使君子获得“知几”的能力,做到“知微知彰,知柔知刚”,把握事物之间内在的规律,从而达到“知而获智”(汪凤炎,2009)。这一点后来被儒家学说继承和推崇,如苟子所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校释・劝学》),《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是讲智慧的根基在于学问,可见君子优良素养的形成和知识学习有密切联系。

2.3 加强情绪管理

在学习前人经验和知识的同时,君子要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惩忿窒欲”是君子的重要修养。《节卦》和《损卦》为人们阐述了这个道理。“节”即节制、控制,《节卦》提醒人们做事情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其有一定的限度,不宜过分。君子要做到“安节”和“甘节”,方能获得美满人生。《损卦》中提到君子要适当控制自己过激的情绪或者贪婪的欲望。苏轼《留侯论》中说的“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I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唐宋散文选评・留侯论》)正是“惩忿”的意思。儒家向来主张人应当控制私欲,而不是消除一切欲望,因为“好底欲”是正当的,可以拥有的。正如《朱子语类》卷十三所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食,人欲也。”(黎靖德,1986)如何加强情绪管理呢?《震卦》认为情绪的控制需要历经一个过程,起初可能“震来虢”,之后是“笑言哑哑”,而有了经验之后就可以做到“震惊百里却不丧匕鬯”。在这个过程中君子的做法就是“以恐惧修省”,平日里在头脑中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做到处惊不乱。如果是能够进行良好情绪管理的君主,在突发事件降临之时就能在众人面前镇定从容,就起到安抚民心的效果。合理的情绪控制能够使君子做到“知礼”,时时保持谦虚的心态,也有助于持之以恒品格的形成。“小不忍则乱大谋”(《四书章句集注・论语》),一个成熟的人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长久的计划,控制好情绪是使计划按时完成的保证。

2.4 磨砺坚强意志

除了管理情绪,《周易》认为“磨砺坚强意志”也是君子形成良好人格素养的必要条件。“困,德之辨也”,困难正是可以辨别一个人品德的好机会,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困境可以磨砺人坚强的意志,“困,穷而通”。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当心志、筋骨、肚肠、身体等方面都受到磨难,行事也不顺的时候,这才能触动灵魂、坚韧意志、增长才干。身处困境时君子应向尺蠖和龙蛇学习,“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一方面要保存实力,耐心等待,另一方面要寻找契机使自己能够实现“飞龙在天”的梦想。当生命与信仰不能兼得的时候,君子要做到“致命遂志”,豁出性命,实现夙愿。因此,困境中的磨砺有助于勇气和正义等品质的形成。这种磨砺不仅体现在逆境中,也应在顺境坚守。《易经》倡导在顺境中的君子应做到居安思危。《乾卦》和《坤卦》都有这方面的提醒。“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要求终日谨慎、朝夕戒惕;“履霜,坚冰至”提醒防微杜渐,务必使自己保持在顺乾而行的坤柔状态。《周易》所指的“居安思危”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感官享受的愉悦不能长久,“盱豫,悔”;二是,自我克制才是使和乐局面保持下去的关键,因而“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周易》认为唯有“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种居安思危的状态有助于谦虚、谨慎、自强不息等品质的养成,具有忧患意识的君子才能使百姓过上美好的生活,国家长治久安。

2.5 养成良好习惯

君子在心性、知、情、意四方面都具备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周易》认为培育积极人格必须要养成良好习惯,付诸行动的努力,具体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多为善事,不为恶事;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上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周易》认为常为善事抑或常为恶事是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区别,若想成为君子需要牢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因此“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在出现过错的时候,小人往往执迷不悟,君子却能及时改正。“频复,厉,无咎”,通过改正能最终避过灾祸。君子对过错还有一种“能担当”的责任感,即使不是自己犯下的错误,只要不利,就会及时处理。《蛊卦》中的一个细节就是父王一代的问题被继位的儿子发现了,及时弥补,最终排除隐患。“复,德之本也”,知错就改是修养道德的根本,也是君子面对过错的积极态度。第二,行动前考虑周密。“君子以非礼弗履”,君子没有正当的理由、成熟的考虑就不要贸然行动。《需卦》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需”在此有“等待”之意,“停留在野外,有利于久处,无害”表明当时机未成熟时需要养精蓄锐,慢慢积蓄力量。第三,采取行动时要果断坚决。《蹇卦》描述的就是一个在国君处在困境之时,冒着生命危险解救国君的君子最终获得了好的命运,正如《蒙卦・象辞》中所言“君子以果行育德”。第四,言而有信。《系辞上传》提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认为言语行动是作为君子的关键,将影响到君子或荣或辱的名声,因此必须要谨慎对待。《乾卦・文言传》关于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这样说的:“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表示“言信行谨”是君子存其诚的重要修养。 3 《周易》君子人格观对当代中国积极人格教育的启示

长久以来,中国教育的关注点有二:知识技能的教育与道德教育。从德育实践看,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缺乏道德自修的动力,教育者苦口婆心,学生却不感兴趣,教师的价值引导无法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自主构建。如何促使学生进行道德的自主构建?从道德发生学的角度看,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到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存性,因此“培养积极人格”不失为一条可以探索的路,也就是说,道德教育可以从积极人格教育开始。《周易》中丰富的君子人格观点为积极人格教育提供了诸多值得借鉴之处,具体而言主要有三点启示。

3.1 关注真、善、美辨识能力的培养

《周易》认为“天地,生生不已”,只有对天道和地道加以适度把握方可获得“生”的真谛,因此对天地万物规律的体察能力是形成积极人格的重要前提。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在《周易》看来关键在于“感”、“应”二字,所谓“感”即“类天下万物之情”;所谓“应”即异类排斥,同类相从,去除自身与天相异者,设法与天同声同体(叶岗,)。实质上这种“感”、“应”能力即是对真、善、美的辨识能力。“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而“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可见真、善、美辨识能力是“君子”、“小人”重要的差异所在,也可以说是对积极人格和消极人格区分的重要标准。这就提示我们在积极人格的教育中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通过学生与自然环境的接触的增加,提高其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达到以自然之生养积极之心的目的。

3.2 重视内在动机的作用

《周易》认为积极人格素养形成的根本途径是“反身修己”。许多杰出的仁人志士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我素养,如曾国藩立“课程十二条”,以早起、静坐、读书、谨言等为恪守之道日日坚持。这一点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和培养个体自尊是积极人格形成的最主要途径(张文新,高峰强,司继伟,2006)。因此应在培养青少年积极人格的过程中,重视内在动机的作用,充分调动青少年塑造积极人格的主体意识,从心性修养起步――适应现有环境、乐于向他人提供帮助、求和而存不同,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通过健康的日常修为增强积极的自我体验、提高自尊水平。

3.3 持有积极人格的整体养成观

《周易》在论述积极人格培养途径时有两个显著的“整体观”:一是没有出现偏废一方(单独强调某种品质的培养)的现象,而是兼顾整体;二是强调与环境相一致的人格体现。这与全书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的――强调个体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同时要保持心理受动性和主动性的统一,即在接受着客观条件的影响的同时也在改造客观条件(燕国材,2004)。具体到对青少年积极人格的形成,要注意对其仁、义、礼、智、勇、自强、谨慎、谦虚、诚信、持之以恒等多方面的培养,重视与社会环境相容性的方面,综合培养出善于交往、乐于合作的性格。同时,积极人格的教育离不开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双管齐下才有助于积极人格的养成。因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应坚持知识教育同道德教育的统一,将两者共同整合进积极人格的教育中。

篇6:素养的形成(讲话稿)

1.1通过个人学习积累形成职业素养

空乘人员在进入大学前经过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考试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在经过大学课程的全面学习,为形成个人良好职业素养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1.2通过专业课程的职业培训形成职业素养

在校期间学校通过安排各种专业课程对空乘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例如空乘形体训练课、形象塑造、商务礼仪、沟通技巧等课程。通过一系列的课堂实践,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提升与巩固;另一方面为空乘学生走向企业实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全方位的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形成。

1.3通过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促成职业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空乘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的关键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拥有良好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切实走进企业进行实践操练,利用好校企合作的平台,在实践中促进职业素养的形成。

2形体课对空乘专业学生的职业塑造

形体课作为空乘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学生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培养效果,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职业塑造。

2.1审美情操的形成与完善

形体课程的专业训练能够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符合航空公司对人才的需求。此外,又使学生通过训练纠正自身的不良体态,也让学生认识了美与美的体态对空乘职业以及空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还丰富了学生对于美的理解,增强了对自己仪容仪表仪态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2.2职业化技术能力的专业性训练

空乘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礼仪训练,形体训练,在校期间学习仪表、日常交往中的礼仪、学生礼仪、职场礼仪、部分国家的习俗礼仪常识等。除了良好的形象外,他们还应该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处理应急事件和化解矛盾的能力,达到形体内外兼修的最终目的。2.3良好人格的形成空乘专业的培养本质就是要加强学生的专业化职业性教育,为航空运输和客舱服务提供所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学生毕业后在一线为乘客服务时,会面临各种困难、不适应、甚至危险,通过形体课的综合教育,可以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宽容、坚强等人格素质,在遇见各种困难和危险时,运用在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和方法,沉着、冷静、及时的为乘客解决各种困难,从而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锻造出好的性格,更好的服务乘客。

3形体课程教学对其职业素养形成的影响思考

当前,形体课程教学对职业素养形成中比较受关注的问题是课程内容应与职业特点相结合,笔者通过对6所高校分管形体课教师和教研室负责人进行咨询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学生参加形体训练、师资情况、教学方式等有关情况,整理出目前较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多数教师没有航空领域的从业经验,所教授的内容过于理论化。大多数形体教师来自高等院校科班出身,他们所接受的是专业的舞蹈教育,即使想进入航空公司进行职业体验,由于受到行业限制可能性也较小。因此多数教师还是按部就班的选择专业院校的教材,只是降低难度让学生接受。对学生的职业特点理解较少,从而会影响学生职业素质的发展。(2)注重舞姿训练,职业体态训练较少。多数学校对教师有严格的考核制度,为了丰富课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大多数时间学习各类流行舞蹈,和舞姿组合,忽视了体能和形体基本功的训练,航空公司在选拔人才时对学生体态、体能要求较高,因此必然会对他们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3)多数时间用在对动作的模仿和讲解,缺乏对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引导。在形体课堂的教授中,对于动作的模仿和讲解时间较长,没有触类旁通的与文化和职业素养相结合,让学生对职业意识模糊,更没有标准约束和矫正不良形体。(4)学生自身身体素质下降,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课堂运动量大时,面对困难都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学生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对于职业素养的养成也不能起到好的促进作用。

4理性认识形体课程教学对职业素养的促成(1)深入企业调研。调研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行业最新发展趋势、文化背景、抓住行业特点、提炼具有代表性的肢体语言运用于形体课中。空乘形体教师走出教室了解各个航空公司的特点,搜集有特色的特殊肢体语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面试和就业也有重要影响。每个航空公司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形象塑造,各个公司的制服和服务流程都可以经过艺术加工用于课堂,笔者经过国际航协IATA的培训后,了解了航空公司的服务流程,其中对客舱服务、机上急救、安全设备、安全演示、人事管理、服务礼仪等学习后,对航空公司的环境以及工作的熟悉,结合专业知识,再进行备课会更加符合职业特点,更会影响到学生职业素养的快速提升。(2)需要注重文化背景以及职业素养意识的养成。在传统的形体课堂中为了短时间内看成效,我们往往忽视了作为教师真正应该传达的是什么,教授的组合和舞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很积极地记动作,仔细模仿老师的动作,最后达到老师的标准,能够独立完成一个能在舞台上表演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动作很快会遗忘,留在记忆中的可能不多。教师如果把更多形体动作的形成和所形成的文化背景在课堂中进行生动的讲解,学生会更加记忆深刻,同时内容也会丰富,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增加,形体训练才能做到真正的身心相结合。(3)在课堂中加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除了传统的镜面教学法、示范讲解、观摩视频,还有现代时尚的教学法,美感体验法:挑选优秀的从事空乘职业的学长用优美的富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法:通过视频或者某一张具有职业特点的图片提问,让学生回答如何做出这个动作,并用一段话来形容这个动作,在锻炼学生的模仿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符合职业特点。还有观摩法、归纳法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仅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更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为职业素养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4)设置主题活动增强团队意识。在学习形体训练时,设置有意义的主题活动,能够增强团队意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学生进入航空公司后首先要融入集体,对他们性格的锻炼是必不可少的,集体舞动作的编排和队形的调度,都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在这种磨合和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包容心、耐心、爱心,也是航空公司挑选人才最为关注的,学生同时会在活动中学会成长,增强自信心和审美能力。(5)提高教师素养,增进教学水平。形体教师对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学习会潜移默化的传递给学生,并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学习最新的教学内容,研究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会事半功倍,提高了教学效率。

5结语

篇7:素养的形成(讲话稿)

发掘生物科学史的思想内涵,探索生命科学史在中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新途径,是值得高中生物学教师研究的问题。

一、利用科学实验故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主要是个体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表现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其中包括崇尚真知、理性思维、勇于探究等方面。在教学中,可对生物科学史进行适当的多元化的处理。例如:在必修二《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中,可以让四位学生分别扮演孟德尔、约翰、萨顿、摩尔根。课堂上用二分钟的时间生动地重演孟德尔通过豌豆等植物的杂交试验,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叫做基因;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发现了基因的连锁互换律。以“穿越”的方式将四个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科学家的故事整合一起生动演绎出科学探究中的假说演绎法的过程。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以幻灯片的形式生动的演绎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德国科学家梅耶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恩格尔曼发现好氧细菌是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囡波湾生物

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和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而且让学生形成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态度;不仅让学生学习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规范行为等,让学生体会科学家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二、分析科学家的实验过程,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主要表现为个体在学习态度、方式、方法、进程等方面的选择、评估与调控。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数字学习。生物科学史就是生物科学的实验史,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科学家的探究活动与探究方法。科学研究离不开科学的研究方法,设计思路对了,实验材料选择正确,但没有正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难以成功的。高中生物教材为我们介绍了许多的科学探究历程中的严谨的研究的方法。如在《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用到的构建模型法;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中用到的调查分析法;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用到的假说-演绎法,体会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得出结论的过程;萨顿观察蝗虫卵细胞和精子形成是用的类比推理法等等。学生从中系统学习科学家在探究过程中所采取的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科学方法。领会到科学研究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通过对生物科学史的挖掘,培养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教育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状态,根据不同情境和自身实际,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囡波湾生物

三、了解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

实践创新主要是学生在勤于实践、敢于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包括热爱劳动、批判质疑、问题解决。

在科学研究中,不但要有正确的设计思路,适合的实验材料,好的研究方法,而且必须配合科学探究精神和献身科学的精神。自然科学的每一个成果,都浸透着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汗水,都凝聚着历代科学家坚忍不拔、奋力求索的精神。以达尔文为例,为了研究物种的起源,他不顾生命危险,积极勇敢探索,用了五年的时间进行艰苦的环球航海,收集了各种动植物的资料以及化石材料,出版了《物种起源》的巨著。达尔文的成就融入了热爱科学、锲而不舍、敢于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同时也体现了实事求是、严谨地追求科学真理的态度。许多科学发现史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和判断等全过程,是科学家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

科学是在不断质疑不断否定中发展创新完善,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质疑是学生有了新的发现后的猜想,是学生进一步探究的驱动力,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例如:因为有了生物研究者们对罗伯特森提出的所有生物都是三层结构的静态统一模型的质疑。才有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因为有了摩尔根对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和萨顿假说的质疑,才有果蝇的杂交试验,摩尔根才因此推出了遗传第三定律;因为有了对艾弗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质疑,才有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利用这些科学史,让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百家开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既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通过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敢于质疑,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有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能依据特定情境和具体条件,选择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具有创新意识,能将创新理念生活化、实践化等。囡波湾生物

四、点评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启发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国家认同主要表现为个体对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理念、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同和遵从。包括国家意识、政治认同、文化自信。

科学没有国界,每个科学家都是深深的热爱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人民,如果没有这种高尚的情怀,他们将失去科学探究前进的动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被国际上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培育出的新型水稻-两系法,被誉为粮食生产上的一次“绿色革命”,袁隆平放弃国外高薪聘请,怀着提高水稻质量和产量,为国争光的远大理想,留在国内从事水稻,2017年袁隆平宣布水稻亲本去镉技术获突破;我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课题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1989年我国转基因鲤鱼的培育;1995年我国抗虫基因棉花的培育成功、我国生态农业取得的成就等。爱国主义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中根据内容的特点安排了多处我国生物科学的成就,为教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德育素材。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握好,以帮助学生增强爱国信念,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国情历史,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热爱祖国,认同国民身份,对祖国有强烈的归属感;自觉捍卫国家尊严和利益等。热爱中国共产党;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等。了解中华文明形成的历史进程;承认和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欣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

五、学习科学家之间的真诚合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主要是个体处理与他人(家庭)、集体、社会、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包括诚信友善、合作担当、法治信仰、生态意识。

任何一项科学研究不是哪一个学者孤军作战,不是单独一个学者的成就。牛顿曾说过:“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里的“巨人”指牛顿力学来源于伽利略、哥白尼、开普勒牛顿在系统地总结了伽利略、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后,得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三定律。而在生物领域的研究中,往往很多研究成果,都是科学家们精诚合作的结晶。例如:《DNA的双螺旋结构》的研究者克里克、沃森的团结合作在科学史上成为典范,他们国籍不同,性格各异,但为了科学事业,为了共同的理想追求,默契配合,开辟了分子生物学的新纪元,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合作意识的培养与教育起了很好的作用。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崇尚自由平等,坚持公平正义;热爱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行动等。

篇8:牵手生活的语用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一、服务生活,变浅表语用为深度语用

所谓“浅表语用”顾名思义就是语用训练的设计流于形式,缺乏深度,而“深度语用”则是联系生活实际,从内容和形式上深入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以苏教版六年级《记金华的双龙洞》为例,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十分钟,教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中的一部分,将文中的内容改编成导游词为大家做介绍。几分钟后,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有的把书卷成小喇叭,有的把红领巾系在小棒上当导游旗……“大家好!我是本次双龙洞导游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双龙洞的山脚下,现在大家跟我入山,这里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类似游记类课文,教师喜欢在学习课文内容后,让学生做小导游,将课文改编成导游词,以巩固所学内容,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本节课来看,课堂很热闹,书上的内容也得到了巩固,可细想一下却是美中不足,除了开头的自我介绍外,其余的内容都是照着书上搬下来,教师过于强调介绍的形式而忽略了介绍的内容。文中的内容是作者作为一名游客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在实际生活中作者能见到,别的游客也能见到,这样的介绍只是书本知识的“浅表语用”。相比之下,另一位教师的做法就可圈可点。在第一位同学按照书中内容介绍后,教师提出问题:“作为游客,什么样的内容是你感兴趣的?”经过讨论,大家认为自己不知道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有典故的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应该详细地介绍。于是,教师让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在自己要介绍的段落中圈画出相关内容。“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就行驶在通往双龙洞的盘山公路上,请大家从窗口向左看,那满山的花朵大家知道是什么植物吗?对,在你们那里叫杜鹃,在这里叫映山红,看,满山的笑脸正在欢迎大家的到来!那一簇簇盛开的粉红色的花,有哪位游客认识就厉害了!它叫油桐,是本地特有的植物,其实不仅油桐是粉红色的,山上的沙土也是粉红色的。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大家的心情是不是变得明艳起来了!”比较两个教学设计不难看出,第一位教师采用的是机械记忆和复述,没有从语言表达形式上唤起游客的兴趣。第二位教师想游客所想,重点讲解游客不熟悉的映山红、油桐、粉红色的沙土,采用反问、设问调动游客的兴趣。这样的语用结合生活实际,是一种深度学习,是一种创造性复述,语言充满吸引力,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语用训练只有同生活相联系,才能使语用教学生动活泼。语用与生活相联系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客观要求,符合学生语用学习的内在规律。

二、寓于生活,变简单语用为智慧语用

语用教学主要目标就是指导学生在各种场合表现出最适当的语言行为。学生除了需要词汇和语法的积累,还要懂得运用这些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恰当地以言行事,体现语言的智慧。如《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一文中,其中一段内容是聂将军让警卫员到老乡家给日本小姑娘找奶喝。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项语用训练:“这是抗日战争时期,这是日本军官的孩子,老乡会把奶给她们喝吗?如果你是警卫员,你准备如何说服老乡?”学生说:“我们是八路军,我们是保护你们的,难道你们不信任我们吗?”“老乡,我们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我八路军本着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第三位学生直接引用文中聂将军对战士们说的话:“乡亲们,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但这两个孩子是无辜的,她们也是战争的受害者。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照料,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教师对三位学生大加表扬,满意地进行下一个环节,但学生的发言达到语用训练的目标了吗?符合生活实际吗?首先,这样的语气不是劝说老乡的语气,跟老乡商量事情不应“义正词严”,作为八路军也不会拿“保护”去博取老乡的信任,“国际主义”“至仁至义”这类话老乡听不懂,也不要听,这样的语用经不起实际生活的检验,只是简单的语言平移。乌申斯基说过,“语言并不是什么脱离思想的东西……谁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同样的情况,另一位教师的处理则显得高明许多。教师首先和学生讨论得出:劝说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让人信服,同时要将大道理变成老乡能明白的理,“情”必须站在老乡的角度才能引起共振。一番思考后,学生的语言明显贴近了当时的生活,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我们也有很多的战士在战场上失去了生命,我们也想为他们报仇,我们知道你们很多人失去了亲人,我们理解你们的心情。”“战争是残酷的,但是这些孩子和咱老百姓一样,他们是无辜的,他们失去了父母也很悲伤,况且他们那么小,也不懂事,如果我们伤害了他们,我们和那些残忍的日本军队又有什么区别呢?”“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力在语文学习上主要体现为读得懂和说得明。读得懂就是用思维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意义,说得明就是用思维把自己的理解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本环节的语用训练就是将聂将军的语言用自己的话进行理解,再用老乡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表达,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同身受,道理、情感都经历了“走心”的过程。“语文核心素养的外在行为表现就是一个人的语言面貌,适切、准确、得体的语言决定着孩子的未来社会人的生活水平:更好地做事,更好地生活。”

三、源于生活,变消极语用为积极语用

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教授在《真语文:以语用为目标》中提出:“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决定了语用训练只有同生活相联系,才能使语用教学生动活泼,取得好的成效,达成语用目标。”在日常教学中,以英雄形象或重大历史事件为主题的课文,我们经常采用“××我想对你说”进行读写迁移,如学习《卢沟桥烽火》后,教师让学生以“站在卢沟桥头”为题,写一段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演讲文字。几分钟后,学生开始交流展示:“今天,我站在卢沟桥头,看着那沧桑的桥面,不禁又想起了那一天。‘让我们进去,我们要进城搜查!’……(引用课文内容)”“我现在还能看见以前的悲惨,那日军的顽固,我军的顽强。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我站在卢沟桥头,望着那坑坑洼洼的路面,使我想到‘卢沟桥事变’,日军以失踪为理由,要进宛平城搜查……(直接进入课文)”。这是学生针对所学课文内容的感悟性活动,这样的训练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增长主要体现在对文本范式语言的潜移默化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忆,是经验性的学习,这样的学习学生很难深度表现、运用语言文字,这样的语用训练是以“接受本位”为主的“消极语用”。积极语用教育观认为,母语课程的目标是培育表达力,表达主体基于独立人格和自由思维,以个性言说、独立评论和审美表达等为形式特征,因而是富于表现力和创造力的自觉完整的言语行为,其中语用主体的表达动机、感情和能力三要素决定了语用行为的效度。即是说,语文教育既要养成学生的语用能力,也要唤醒学生自觉的语用动机,激发其主动强烈的语用情感。从本环节的设计来看,教师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把现实和历史做对比,感受卢沟桥守军的英勇和悲壮,从卢沟桥这一历史事件中居安思危,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美好生活。学生之所以不能写出深入的感悟,是因为对卢沟桥缺少应有的现实生活体验,缺少那份抚今追昔的情怀。另一位教师也有这样的类似训练,但训练前,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卢沟桥的短片,短片配有厚重深沉的背景音乐和充满感染力的解说,教师指着定格的画面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看到了斑驳的桥面、弹痕累累的桥墩、如血的残阳、沧桑的石狮子、哗哗流淌的河水……”,教师进一步追问:“穿过时光的隧道,你还看到了什么?你还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将现实和历史通过卢沟桥进行连接,再以“站在卢沟桥头”为题进行写话训练。因为有了之前的视听体验,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激发,此刻情动而辞发,语言表达也就水到渠成。“听着桥下的流水声,仿佛那是当年战士们的呐喊,仔细听,好像又夹杂着日军哭爹喊娘的嚎叫。我抚摸着桥上斑驳的弹孔,仿佛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听到了“嗒嗒嗒”的机枪扫射,鲜血慢慢染红了西天的晚霞……”“抚摸着青黑的栏杆,感受历史的温度,当年你是否也曾沾染守桥官兵的热血?正气凛然的石狮,你是否还聆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疾呼……”从语用的发生过程来看,一般经历由“表达意图”到“语言构思”,再到“语言表达”,这是一个完整的“情动而辞发”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郑板桥画竹那样,由“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课例中,教师给学生创设出生活的情境,学生对“站在今天的视角回望卢沟桥历史”这一表达意图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语言构思有了卢沟桥的场景、解说和音乐作为铺垫,语言表达就有了新的高度,言语内容、言语形式渗透着言语主体个性化的审美活力,语言自然更有表现力。

上一篇:文明礼仪之星个人主要事迹简介材料下一篇:姜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