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朗读”——朱自清语文教育论著重读

2024-05-20

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朗读”——朱自清语文教育论著重读(通用2篇)

篇1: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朗读”——朱自清语文教育论著重读

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朗读”——朱自清语文教育论著重读

王荣生 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 2007年 第11期

朱自清的后半生是在学术研究和大学的讲座中度过的,学术的主项是“中国文学批评”。1942年之后,始终关注文学鉴赏教学和语文教学的朱自清将精力集中地投放到了教学研究,相继出版了以给教师树立教学示范的《精读指导举隅》《略读指导举隅》和全面论述语文教学问题里程碑式的《国文教学》(以上均与叶圣陶所著的同类文章合编成册),出版了文艺论与教学论文对半开的《标准与尺度》和对文学鉴赏教学有示范意义的《新诗杂话》集以及与语文教学有关的《语文零拾》。朱自清对语文教育有许多真知灼见,重读朱自清语文教育论著,对我们认识当前的语文教育问题,尤其是文学鉴赏教学,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关于“分析”

朱自清对文学教学的认识,建筑在他的文学批评观的基础上。朱自清的文学批评观,大约形式于1936年。在这之前,他对“内容”与“形式”已经有了比较确定的认识,并自觉地将这种认识向语文教学、文学鉴赏教学延伸。1925年朱自清在一篇读后感中写道:“文字里的思想是文学的实质。文学之所以佳胜,正在它们所含的思想。但思想非文字不存,所以可以说,文字就是思想。”他接着说:“文字载着它们的一切意义以行;无论普通说话里,无论特别讲演里,无论一个细微的学术的含义,无论一个不甚流行的古义,凡一个字所曾含有的,他都保留着,以发生丰富而繁复的作用。”[1]1934年,朱自清为夏丐尊和叶圣陶合著的《文心》写序,就自觉地以“文字就是思想”为基础来立论,把从文艺学着眼的“有机论”联贯到了语文教育,朱自清指出:“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Jdz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学生读书而只取思想,那便是将书中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2]

1936年,朱自清新开设了“中国文学批评”这门课程,对中国文学的传统“分析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审视,从《毛诗》到金圣叹,从比兴派到评点派。研究和审视的同时,也多方吸收着外来的文学批评理论,在《诗多义举例》中,朱自清特意提到了燕卜生,“去年暑假,读了英国燕卜生的《多义七式》(Seven Types of Ambiguity),觉得他的分析法很好,可以试用于中国古诗”。[3]1942年之前,朱自清的文论和语文论文中的“意义”“分析”等词就严格地在文学批评学的含义上使用,对“分析意义”的理解也取与燕卜生大致相同的认识。

燕卜生以为,诗的效果可以通过理l生加以分析,而非那种只有在静静欣赏时才能体会的神秘东西,“一行诗予人以愉快的原因..正同其他事物的原因一样,是可以通过理陛加以分析的”,“分析”的目的是“展示诗的效果的活动方式”。[4]对此,朱自清取为同调,并在多处强调:“就一首首的诗说,我们得多吟诵,细分析。有人想,一分析,诗便没有了,其实不然。”“一般人以为诗只能综合地欣赏,一分析诗就没有了。其实诗是最错综的、最多义的,非得细密的分析功夫,不能捉住它的意旨。若是囫囵吞枣的读去,所得着的怕只是声调词藻等一枝一节,整个儿的诗会从你的口头眼下滑过去。”[5]这样,朱自清将以前已确立的“文字就是思想”与此时的“分析”挂上了钩,“诗是精粹的语言”,朱自清论证说:“因为是‘精粹的’,便比散文需要更多的思索,更多的吟味,许多人觉得诗难懂,便是为此。但诗究竟是‘语言’,并没有真的神秘;语言,包括说的和写的,是可以分析的;诗也是可以分析的。只有分析,才可以得到透彻的了解;散文如此,诗也如此。”[6]燕卜生的这种观点,即诗的效果可以通过理性加以分析,可以用语言的效果来加以描述,据罗吉·福勒等人说,“已成为当代文论的公理”。[7] 正像季镇淮在《朱自清年谱》中申明的那样:“从分析意义人手,是先生的文艺批评的根本方法。”[8]唯朱自清看来,“有时分析起来还是不懂,那是分析得不够细密,或者是知识不够,材料不足;并不是分析这个方法不成”。[9]而自己解诗的“出错”,则正好证明了“分 1 析又确实必要”。[10]按照我的理解,朱自清所用的“分析”与当代文论的“阐释”大致对等,因此维姆塞特对“阐释”的解说应该是适用的:“对作品的深刻内涵的阐释,或者说对作品的整个结构与形式,对浑然一体的诗的真谛的阐释。”[11]瓦特对阐释的定义也可以参照:“阐释是一个逐渐深入地揭示文学作品的内蕴的意义的过程。”[12]据简·汤普金斯的说法,“对意义的确定是文学批评的最终目标”,[13]这种批评观是当代文学批评与古典文学批评最本质的区别标志。那么,朱自清的文学批评观是属于“当代的”。

朱自清形式与内容一体化的认识,原不仅仅限定在文学文本,他对文字多义性的体认,也不仅仅单指所谓的文学语言,分析的方法不仅是朱自清文学评论的根本方法,也是他学术研究的根本方法,不仅是文学鉴赏要用“分析”的方法,阅读一切文章也要用“分析”的方法。在《语文零拾》的序言里,朱自清有一个概述:“因为研究批评与诗歌,我就注意到语言文字达意和表情。这里说达意‘和’表情,因为照现代的看法,达意和表情可以分为两种作用,不该混为一谈。我们说达意,指的是字面或话面;说表情,指的是字里行间或话里有话。书评中论‘历史在战争中’,论‘生活的方法’,论‘修辞学的比兴观’,译文中的论调整语调,都是取这个角度分析语义的角度。”[l4]在《生活方法论——评冯友兰<新世训>》一文中,朱自清评述道:“本书的特长在分析意义,这是本书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他非常感叹地说:青年人该耐着性子读这本书,“那么,不但可得到切实的生活方式,还可以得到切实的阅读训练。”[15]在对文章和文学营垒判别分明的同时,朱自清认为,文章和文学的解读,用的都是分析,只不过它们的“分析点”以及欲从分析获取的东西是不一样的,一是“意义”,一是语义。而意义,“得从词汇和比喻的选择,章句和全篇的组织,以及作者着意与用力的地方,找那创新的与变古的,独特的东西,去体会,去领会”。[16] 朱自清不断地提醒着学生们:“其实欣赏就在正确、透彻的了解里”。[17]在另一处他又强调:“文艺的欣赏和了解是分不开的,了解几分,也就欣赏几分,或不欣赏几分;而了解得从分析意义下手。”他尖锐地指出“只有能分析的人,才能切实欣赏;欣赏是在透彻的了解里。一般的意见将欣赏和了解分为两橛,实在是不妥的。”[18]

二、关于“朗读”

朗读是文学鉴赏的重要途径,与夏丐尊、叶圣陶一样,朱自清对汉语因声求气的民族特点有深切的感悟,他十分重视朗读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在中国现代,像朱自清那样写过这么多以朗读为题目文篇的人为数不多。然而朱自清对朗读的重视,是放在“抽绎意蕴”根基上的,其着眼点与叶圣陶、夏丐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对于“读”,夏丐尊有一个很个人化的解说,他把“阅”与“读”分成两拨,“阅”相当于他所说的“略读”,是了解内容的读法,一般的功课只需阅就够了;而语文学科则还要“读”,相当于他所说的”精读”,是专注于形式上情形的读法,包括默读与朗读。[19]夏丐尊重朗读,多半是因为朗读这种综合性的鉴赏法不但能领略声调的好处,而且能在朗读时容易专注于用字、句法、章法等形式上的情形,因此他讲的朗读有点儿像我们学习外语时的那种读法,与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诵读更为接近。叶圣陶提倡的是“美读”,他重“美读”,主要是因为这种“综合的”读法[21]更易于使读者的自我情感投注到文本中去,读者与文本两个世界在“美读”中交汇融合为一体。[22]而朱自清的重朗读是以反对音乐化为前提的。在朱自清眼里,文学的“意义”是文字所载行的一切,文学的一部分生命就存在于它的声调里,所以“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是欣赏必经的步骤。吟诵时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23]但把握文本“全部的内容”,在不能漏掉点什么的同时,也不许凭空添加点什么,而音乐化、表演性的朗诵,“可以将意义埋起来,或使意义滑过去”,朱自清认为在语文教学、在文学鉴赏教学“可以不用”。圆朱自清所说的朗读,与传统的“诵”不相类,与“美读”也有区别,它是用类似说话义比说话做作一点的“腔”,减去了音乐化,也不具表演性,主要是读给自己“听”的,供读者自己感觉的。朱自清指出:朗读时“要能分辨语气的轻重,要使声调有缓急,合于原文的意思发展的节奏。2 注意本文的意思,不要被声音掩盖了,滑过去”[24] 参考文献:

[1]文学的美[M].朱自清选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3:434—435. [2]文心·序[M].夏丐尊文集.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172.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13:504.

[3][5][6]朱自清选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3:335,366,365. [4](英)威廉·燕卜生.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 [7][11][12](英)罗吉·福勒主编.现代西方文学批评术语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10,11,11.

[8]季镇准.闻朱年谱.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160.

[9][16][17][19]朱自清选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3:365,33,33,366.

[10]f14]f15][18]朱自清选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2:261,337,370-373,26. [13](美)简-汤普金斯.读者在历史上:文学反应的演变.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256,[20]夏丐尊·文心之辑.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569-570,585. [21]叶圣陶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48. [22]叶圣陶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14:14.

[23][24][25][26][27]朱自清选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3:404,238,47,239—241,405.

篇2: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朗读”——朱自清语文教育论著重读

(1)生态伦理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环境的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近代以来,人类活动一直围绕着如何向自然索取更多的资源和能源以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追求更高水准的生活这一主题。因此,维护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类应尽的义务,也是生态价值与生态伦理的核心内涵。从宏观层面来看,与人类未来的生存问题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生态伦理。赞成保护动物、环境和大自然,最终是为了人类自己的利益,被称为人类中心主义派;赞成这些被保护的对象本身就拥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因而人类不得予以危害,则被称为非人类中心主义派。

(2)众所周知,丰富而悠远的海洋文学传统,承载着海洋民族在不同历史进程中的精神与理想,映射海洋民族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与向往。海洋文学浪漫而富有激情,海洋文学崇尚竞争与力量,海洋文学与贸易、武力、征战、殖民等密切相关,海洋文学又与环境、生态、人对自然的尊重等主题不可分离。西方文学史中,《老人与海》、《白鲸》和《鲁滨逊漂流记》都是海洋小说的经典代表作。

本文将围绕以上三篇海洋小说中各自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其所体现的不同的生态伦理观,即人类中心主义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

2 人类中心主义派

(1)人与自然的和谐

《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在小说中,老人桑地亚哥与大海的关系是息息相通的朋友:老人总是把海当作一个女性,当作一个给人或者不愿给人以恩惠的女人,要是她干出什么鲁莽或顽皮的事儿,那是因为她由不得自己。月亮对她有影响,如同对一个女人那样。老人在海上捕鱼,不是什么敌对行为,也不是要夺取什么,而是一种友好关系的表现。那条他追捕了一天一夜的大马林鱼,他敬佩它,喜欢它,为它的死而悲叹。他和它都有自己的生命理由和意义。这种人与海的关系,是20世纪的海洋文学新理念,并将成为人类新世纪的海洋精神。

《白鲸》中,在小说伊始,麦尔维尔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落魄的青年以实玛利,他几乎没有什么钱,在过够了岸上生活后,他决定出海去看看。在这一幕中,大海与人类之间是一种自然的和谐状态。临岸之风的清爽、瞪望塔上所见到的晴空万里、海中游荡的各种小鱼,风平浪静的海洋就像是一个处于原始状态的、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这样的海洋也是以实玛利梦寐以求的灵魂归属地。这时的大海和人类构成了一个生命统一体,每个存在物都真实的感受着彼此的存在,人类体验着自然生活最本真、最灵动的一面。

(2)人与自然的斗争

《老人与海》中在茫茫大海中,鲨鱼一次又一次地袭击,老人的胜利成果被无情地瓜分,他只身一人,一不小心便很有可能也被鲨鱼当作美餐,这何等残酷,但老人从来没有放弃,他的"硬汉"性格经过次次搏斗,就像琢磨过的玉石一样,更加光芒四射。

《白鲸》中亚哈率领“裴廓德号”开始了三年环球捕鲸之旅。这一幕中充满着杀戮和矛盾,人与自然关系迅速恶化,人与自然拉开了距离,自然成为只有工具价值的存在物,成为一种客观的存在,成为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在征服中享受着快感。如果说开始时,以实玛利对于大海还怀着敬畏的态度的话,那么在目睹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力量之后,以实玛利初次尝到了征服的快乐。人与自然被撕裂为两半,和谐的关系被打破了。现代文明创造了压迫和奴役自然的工具,人们秉持着所谓的“理性”,开始了全球范围的生态扩张

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以极大的篇幅描写了鲁滨逊落难荒岛,不畏艰难,自食其力,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一幕幕动人情景。他赋予鲁滨逊种种优良品质,比如勇敢、智慧、意志坚强和挚爱劳动;在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前,鲁滨逊本着坚毅的性格,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克服了重重困难,孤身一人在荒芜人烟的岛上生活了28年。落难初期,他除了对大自然充满恐惧之外,还要时刻面临着岛上各种动物的挑战,曾经也绝望过;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生存的本能促使他产生无穷的动力,他不仅制器具,种粮食,还养牲畜,与野人决战,通过这样他与自然和谐共处。最终在这场人与自然的较量面前,以鲁滨逊的胜利告终。他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小说中体现的深层生态伦理意识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为当今生态文明思考如何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人与其他自然物是平等竞争的伙伴关系。人类作为高级物种,只是自然生态圈中的一份子,并无至高无上的地位可言。在生态系统中,万物生存是统一化、多元化的,并非只有人类能作用于大自然,大自然也有反作用于人类的一面。因此,人类不但要懂得合理开发利用大自然,更要充分尊重大自然的权利,维护自然的发展。

3 非人类中心主义派

鲁滨逊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冷漠与功利的态度是个人利己主义的体现。鲁滨逊追求财富及其体现物——金钱。他的追求体现为物的满足,物的背后的人际关系被掩盖了。他需要星期五,但并不依赖他,星期五只是他忠实的奴仆,是一个新的劳动力。他接纳了欧洲人,但是在本质上,他们只是他岛上的臣民,是为了充实他小小殖民地的人丁。总之,鲁滨逊有充实而坚定的内心导向,除了上帝,他甚至不必依附于任何外在的力量,这种导向就是明确而单一的利己主义。

人类与海洋的关系,经历了由惧海(以远古神话为代表)到赞海(以十九世纪前期的海洋诗歌为代表),又到斗海、乐海(以十九世纪的海洋小说为代表)和探海(以海洋科幻小说为代表),最后到亲海(以奥尼尔和海明威为代表)的过程。由惧海到斗海、乐海,表现了人类的勇气和自信;由惧海到探海,揭示了人类征服海洋的决心和能力;由斗海到亲海,则反映了人类一种全新的宇宙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受到严重威胁的当今,探究海洋文学作品中生态伦理思想有其深刻的现实启示意义。了解这些生态伦理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以上奠基之作,更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人们与生态和谐相处的意识,帮助人们建立与自然的文明的合乎道德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程秀波.生态伦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中州学刊,2003(4).

[2]董衡巽.海明威谈创作[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5.

[3]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朗读”——朱自清语文教育论著重读】相关文章:

朱自清的文学贡献05-05

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及文学史价值04-17

语文和文学比较论文04-20

文学教育分析论文04-16

语文和文学研究论文04-17

语文和文学比较论文提纲11-15

文学教育分析论文提纲11-15

语文和文学研究论文提纲11-15

初中语文学情分析06-25

语文学习学情分析07-25

上一篇:思修第2章练习题下一篇: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试题及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