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散文的审视和界定论文

2024-05-02

谈文学散文的审视和界定论文(通用5篇)

篇1:谈文学散文的审视和界定论文

谈文学散文的审视和界定论文

论文关键词:散文;文体;界定

论文摘 要:长期以来,散文这一概念含混不清,时至今日,人们对其功能的认识依然扑朔迷离,一是无法将其与非文学散文区分,一是无法与小说、诗歌区分。要真正认识散文,必须在了解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从其基本功能和具体功能入手,重新审视、梳理和界定。

长期以来,散文是一个十分含混的概念。对散文概念的模糊认识,直接导致了人们对文学的模糊认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通行的、貌似简单的概念,重新审视、梳理,做出较为清晰的界定。

一、欧美对散文的界定

古希腊时代,人们把文字作品分为两大类:韵文与散文。韵文音韵优美,文采洋溢,常称为诗(史诗、抒情诗、悲剧、喜剧);散文是无韵体散、缺乏上述特征的文字作品(历史、哲学、科学,以及其他学术著作)。在《牛津英语辞典》中,散文(prose)意指区别于韵文的文体。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英语中的“Prose”都是指:(1)散文、散文体,如Newspapers are written in prose(新闻是散文体);(2)平凡,单调,无聊,如:escape from the prose of ex-istence(逃避平淡无奇的生活);(3)乏味的话,无聊的议论,如:He delivered a long prose,(他发表了一篇冗长乏味的演讲)。散文明显地指平铺直叙、平凡单调,缺乏想象力的文体。古代欧洲人对这种枯燥乏味的文体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印象,不少学者用韵文来撰写学术著作,最著名的如卢克莱修的《物性论》,竟然是用六步句写成的万行长诗。威・佩・克尔分析这种现象时指出:“蒙昧的人对于去听任何不是用叙述的连续故事有自然的反感,沉闷乏味的一大堆诗体百科全书、带韵文的科学、历史和道德教科书,就足以证明人们是不愿意接受散文去做那种普通平凡的单调乏味的工作的。”尽管如此,古代西方仍然产生了一批不朽的散文作品,如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塔西佗的历史著作,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著作,《圣经》基本上也是用散文写成的。当然,此处所指的散文,只是一种“散体文”,并非本文论述的文学散文。在西方,古人对散文的认识实际上是对一种散体文的认识,并未区分散体文与文学散文。

文艺复兴时期,散文的一个分支开始进入文学领域,这就是小说,如薄迦丘《十日谈》、塞万提斯《唐,吉诃德》等。当然,这也不是文学散文,而只是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

法国人在文学散文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580年,蒙田出版《试笔》(又译为《随笔》),突破了枯燥乏味的传统散文体式,开创了一种新型文学散文体式的最初尝试。其主要特征如下:不求哲学、史学等散体文的结构宏大、气象森严、逻辑缜密,舍弃抽象晦涩的论说和繁琐枯燥的推理,赋予文章以形象、智慧、理趣,行文生动活泼,轻松自然,情调亲切优美,诗意盎然。《试笔》成为一块里程碑,标志着一种新文体――文学散文在欧洲正式诞生。不久,《试笔》被译介到英国,立即在英国开花结果,培根《随笔集》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在蒙田、培根的影响下,文学散文风靡欧洲,孕育出了一大批文学散文名作。

不过,随笔仅为若干散文中的一种,又常常游离于学术论文的边缘,故西方文论中并未将它视为独立的文学文体,甚至对它是否属于文学也不置可否。西方将文学分为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似乎并无文学散文的明确位置,更无明确的文学散文定义。以《大英百科全书》版为例,该书指出:“给非小说性散文下文学定义,是一项具有很大挑战性的任务”,“它的定义只能规定得很松弛,以它不是诗歌、小说、戏剧来表示”,并无明确的散文定义,只有“prose poem”(散文诗):“短篇作品,可以具有抒情诗的各种特性,但形式上却是散文。”意大利出现过与文学有关的散文:“文学中的本土散文出现于13世纪,尽管拉丁语继续用于神学、哲学、法律和科学的写作”,“意大利语艺术散文风格的创始人波洛尼亚修辞教授吉多・费伯使用从拉丁文改编来的例子作为课堂例证。吉多・费伯最出名的追随者吉奥特恩,阿利罗,倾向于采用充满修辞格的华丽风格。和W特恩风格迥然不同的是里斯托罗,阿利罗笔下清晰明了的科学散文《论世界的构成》(1282年)和朴实叙事风格的故事集《百篇老故事》(写于13世纪末,1525年出版)。13世纪散文的杰作是丹蒂的VitanHova。虽然没有完全自如地使用本土散文,丹蒂把简朴的文风融入极度的精致和诗体文中。这种诗歌的力量源于超越某些关键词语的神秘的深度。”可见欧美并未在文学散文上做出明确界定。

二、中国对散文的界定

中国古人最早运用“散文”这一概念,是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引用周益公的话:“四六特拘对耳,其立意措词,贵浑融有味,与散文不同。”这是与“骈文”相对应的概念,即散体文。清人罗融清晰地梳理了中国古代散体文的发展变化历程:“文之既起,何殊骈散?西汉以前淳朴敦雅,骈不虑杂,散不病野”,“周秦逮于汉初,骈散不分之代也;西汉衍于东汉,骈散角逐之代也;魏晋历六朝至唐,骈文极盛之代也;古文挺起于中唐,策论靡然于赵宋;散文兴而骈文蹶之代也;宋四六,骈文之余波也;元明二代,骈散并衰,而散文终胜于骈,明末迄于国朝,骈散并兴,而骈势差强于散。”孔广森《答朱沧湄》也说:“六朝文无非骈体,但纵横开阔,一与散文同。”可见,中国古代凡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一概可称为“散文”,并无文学散文与非文学散体文的区别,虽然也有了“散文”这一概念,却并非今天的文学散文。

“五四”前后,人们开始从功能角度重新界定散文。19,周作人以“美文”概念第一次清晰地界定和确立了文学散文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外国文学里有一种所谓的论文,其中,大约可以分作两类,一批评的,是学术性的。二记述的,是艺术性的,又称作美文。这里边又可以分出叙事与抒情,但也很多两类夹杂的……中国古文里的序、记与说等,也可以说是美文的一类,但在现在的国语文学里,还不曾见有这样的文章,治新文学的人为什么不去试试呢……有许多思想,既不能作为小说,又不适于做诗(此只就体裁上说,若论性质则美文也是小说,小说也就是诗……),便可以用论文式去表他。他的条件,同一切文学作品一样,只是真实简明便好。”

作为卓有成就的散文家,朱自清从文体和功能两方面给散文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按诗与散文的分法,新文学里小说、戏剧(除掉少数诗剧和少数剧中的韵文外)、‘散文’,都是散文。――论文、宣言等不用说也是散文,但通常不算在文学之内――这里得说明那引号里的散文。那是与诗、小说、戏剧并举,而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部门的东西,或称白话散文,或称抒情文,或称小品文。这散文所包甚狭,从‘抒情文’、‘小品文’两个名称就可知道。小品文对大品而言,只是短小之义,但现在却兼包‘身边琐事’或‘家常体’等意味,所以有‘小摆设’之目。近年来这种文体一时风行。我们普通说散文,其实只指的这个,这种散文的趋向,据我看,一是幽默,一是游记、自传、读书记。”

其后,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进一步界定了文学散文的四大特征:

现代散文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任何散文都来得强。

现代散文的第二特征,是在它的范围之扩大。从前散文被局限于尊君、卫道、孝亲,现代的散文,宇宙之大,苍蝇之微,无可不谈。现代散文的第三个特征,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粹的诗人的抒情散文里,写到了风花雪月,也总要点出人与人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书怀抱,一粒沙里见世界,半辫花上说人情。

最后要说明到近来才浓厚起来的那种散文的幽默味了,这当然也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而且又是极重要的一点。

1930年代,中国文坛上习惯于将散文称作小品文,并将源流推及古典与西方。周作人说:“中国新散文的源流,我看是公安派与英国的小品文两者所合成的。”胡梦华称小品文是“散文中的散文”,主要特点是作者的人格融入其中:“它的特质是个人的,一切都是从个人的主观发出来,和那些非个人的、客观的批评文、议论文、叙事文、写景文完全不同,因为它是个人主观散漫地、琐碎地、随便地写出来,所以它的特质又是不规则的、非正式的,又从表面看来虽然平常,精细的观察一下,却有惊人的奇思,苦心雕刻的妙笔,并有似是而非的反语,是非而是的逆论,还有冷嘲热讽,机锋和警句,而最足以动人的要算热情和诙谐了。”当时,围绕着小品文的功能问题也发生了激烈的论争。林语堂提出,小品文应当“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鲁迅则针锋相对,主张:“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此后,学术界、创作界在散文的界定问题上都几乎没有新的进展。

三、对散文的再界定

考察了散文概念与特征的发展历史,再界定散文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散文的文体功能性特征

时至今日,人们认识到,散文主要是作为文学概念来使用,文学散文的功能是审美而非实用的,这是散文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那么,要廓清文学散文概念的主要工作,首先应当从功能人手,而非从语言文字的排列形式和音韵节奏等人手。

如果将散体文的功能分为实用性与审美性两类,那么,古代那些浩如烟海的散体文如哲学、历史、科学以及学术著作则属前者,而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山水游记、私人书信、杂言随感则属后者。文学散文的功能是传达感情,感染读者,体现审美价值;非文学散体文的功能是传播知识、弘扬真理以及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具体事务。

当然,也应注意到,有一批散体文精品,产生在尚无文学散文的古代,其中多半是实用的散体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功能逐渐发生了变化,初始的实用功能淡化乃至消失,文学审美功能凸显并逐步成为主要功能,这样,它们失去了实用文体的基本特征,成为脍炙人口的文学散文。如晋代李密的《陈情表》,本为奏章,是公文写作中的请示报告,有极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实用性,而在今天读来,其情真意切、婉曲动人的审美特点,实属一篇不可多得的美文。

因此,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文学散文的首要特征是:情感性和审美性。

(二)散文的文体兼容性及其尺度

界定文学散文还要从表现特征来考察,同具情感性和审美性的文学作品还有小说、诗歌、戏剧剧本等,它们有着明显的不同。

先看小说。从语体看,小说与散文颇为接近。但小说的审美功能是通过虚构的人物、情节、场景来实现。尽管虚构,却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可以进入、旁观、参与而又十分安全的虚幻空间,将人物及其生活遭遇、内心历程作为基本和主要的描写对象。散文则不然。第一,散文的基本写作手段是写实的:真人、真事、真景物、真情感。第二,散文不以人物、情节、场景为必备要素。第三,散文可以向读者展示虚幻的图画,但却并不像小说那样向读者提供虚幻的生活空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曹雪芹的《红楼梦》的区别有多大,散文与小说的区别就有多大。

再看诗歌,表面上看,诗歌与散文的区别在形式上即已简单明了,但事实上,散文的语体比诗歌散漫、灵活、自由,不像诗歌那样注重语言的结构和形式,典型的`散文没有格律,比诗歌更接近日常生活语言。诗歌与散文都讲究意境,但二者在营造意境上有所不同:诗歌营造意境的主要秘密是为读者安排若干心理空白,让读者的思维在这一块块信息“飞地”中自由驰骋;散文营造意境的方式则是通过展示外物完整真实的印象,诱发读者的生活经验,使读者对该外物的体验和认知泛化为对外物之外的体验和认知。试以某大学作家讲习班专业教师为学员布置的散文作业为例说明,韦应物《滁州西涧》中有这样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学员依教师的要求将其改写成“散文”:

傍晚,春雨如注,春潮拍岸,荒野的渡口阒无人迹,只有一条小船孤零零地被江水冲荡着横在岸边。

教师指出,此段还不能称为真正的散文,它只是将诗句散化,仍是原诗的“翻译”。学员再次将其改写:

到了傍晚时分,春雨下得更紧了,在沙沙的雨声中,隐隐听得到江水涨潮的声音,空气里充满了雨水、江水和荒野特有的泥土、草根、树叶混合的气味。再往前,就是渡口。江水在上涨,岸边水浅的地方,绿绿的野草从水中探出头来,疲惫地挣扎着。迷蒙的雨幕加厚了暮色,对岸的山和江岸线变得遥远、幻,若隐若现。一条小船就像一片掉到水中的树叶,横在岸边,随着江水动荡起伏……

此段并非佳作,但却展示了前景、背景和细节,是真正的散文。与原诗相比,它主要不是语体不同,而是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情境,传达了更加丰富的信息,缩短了读者与规定情境之间的心理距离,与诗歌已有了本质区别,

相对来说,散文与剧本在形式特征和功能特征上都有明显的区别,这里不予展开。

由此可知,通过对即文学散文与其他文学形式的联系与区别进行考察,可以看到文学散文的文体特征。但问题是,在把握“散文文体兼容性”的同时,也要注意其中的区别尺度。散文既然已经是文学家族中的一员,它与小说、诗歌等就必然具有共同的血缘和遗传基因――审美和怡情功能,拥有共同的表达符号――形象、生动、感人的语言,拥有共同的表达手段――形象化的描写和浓烈的抒情气氛,拥有共同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象征……它们常常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移植和交配。它们之间的区别,不是总体功能的区别,而是具体功能的区别;不是精神形象的区别,而是具体表现形式的区别,因而也就形成了不同文学品类的区别。

(三)本文的散文观

综上所述,本文对散文的认识是:

其一,散文是一种与韵文相对的文学形式,无需像诗歌那样句式整齐、音韵优美,无需押韵。

其二,散文有文学散文与非文学散文之分,非文学散文指与文学无关的散体文:论述文、应用文、哲学、历史、科学以及其他学术著作等;文学散文(本文简称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剧本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情感性和审美性来表现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感情和理趣。与其他文学形式不同的是,散文取材随意,体制灵活,它通常不以虚构为基本或主要手段,而是常用真实的人、事、物、景为创作对象,从中发掘或注人情、理、趣、韵,构筑优美的意境,注重表现性灵、意气、智慧、情感之美。

其三,散文是一个动态文体,对文学散文的深入理解,我们既不能囿于散文字面上的意义,更要注意这一文学形式在不断发展变化。例如,19代的“美文”,1930年代的“小品文”,1990年代的“文化散文”,21世纪的“博客散文”,都是散文动态性表征的明显例子。散文家族一直处在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之中。

篇2:谈文学散文的审视和界定论文

一、利得和损失的特征

非经营活动是利得和损失的出处, 可以理解为非经营活动中的收入与支出, 因为二者的产生都是业务出现了边缘性以及偶发性的变化, 所以从严格意义的角度上来分析, 二者是不具备配比关系的, 这就使得二者同收入与费用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其次, 所有者的权益会因为利得与损失而造成增减的变动, 这些变动中有直接的变动, 也有间接的变动。另外, 业主的投资与分配时不会同利得和损失之间形成关联的, 可以算作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组成收益的部分, 再加上收入和费用, 就构成了企业所有的利润总额。

二、利得和损失中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部分的会计核算

(一) 投资性房地产

当企业将存货或者是自用房地产变成利用公允价值这种计提模式来计算的投资性质的房地产时, 就需要依据转换之日的相关的公允价值来对价值进行计算[1], 如果当天的公允价值没有账面价值高, 那么就需要按照其间的差额来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这个科目标记成借记;反之, 则应当按照其间的差额对“资本公积”这个科目进行标记成贷记。

(二) 以权益法进行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以此种方法进行核算的股权, 对于被投资单位将净损益除去之后剩下的所有者权益中的那些其他的变动, 企业应当按照持股比例来计算可以享受到的份额, 所得结果若是利得, 那么就在“长期股权投资”这个科目中标记成借记, 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中标记成贷记;相反若是损失, 那么就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标记成借记, 而在“长期股权投资”这个科目标记贷记。

(三) 可供金资产出售部分发生公允价值变动

在此情况下发生的利得与损失应当计入与所有者的权益中, 结果若是利得, 应当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标中标记成贷记;若是损失则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标中标记损失。

(四) 用权益来结算的股份支付

以这种方式来换取职工亦或是其他方面的服务的, 则需要在授予当天, 依据权益工具具有的公允价值来对“管理费用”这个科目标记借记, 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标记贷记。另外, 在行使权力当天, 应当在“股本”或者是“实收资本”中转入用具有实际行权的工具数量来计算得到的金额。

(五) 可供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出售的汇兑差额

对于该部分, 如果公允价值在期末是按照外币进行反映的, 那么就需要依据公允价值对该外币即期的汇率进行确定, 并折合成记账本位币, 随后同原来的记账本位币进行对比, 结果若是汇兑损失, 那么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标记为借记;反之若是收益, 那么在“资本公积”这个科目标记贷记。

(六) 金融资产的重新分类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重新分类到可以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中, 而且后续的计量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算, 并与充分类之日, 需要计算出投资的账面价值同公允价值存在的差额, 并在“资本公积”中计入, 当可供出售的这部分金融资产一旦减值亦或是不再转出时, 需要在当期损益中记入。

三、利得和损失中计入当期利润部分的会计计算

(一) 关联交易差价

在企业会计准则内, 如果涉及到上市公司同其关联方之间由于关联交易存在明显不公允现象而形成差价的, 需要将其看作是捐赠资产进而进行会计核算, 并将由于关联交易而形成的这部分差价在“营业外收入”这一科目中即为贷记。

(二) 资产捐赠

企业在接受了捐赠之后而产生的利得就是捐赠利得, 应当对相关科目标记借记, 对“营业外收入”这一科目标记贷记;公益性质的捐赠支出指的就是捐赠支出, 也就是指企业进行外部公益性捐赠时产生的支出, 对于这部分支出应当在“营业外收入”这一科目标记为借记。

(三) 政府补助

企业不能将政府给予的与资产相关的补助全部记作当期的收入, 而是需要依据相关资产的不断使用而在后续各期的收益中计入, 也就是说需要首先将其确认成递延收益, 随后从能够对相关的资产进行使用时, 平均的将该项资产的使用寿命进行分配, 并在当期的营业外收入中计入。当企业取得的政府补助是与收益相关时, 那么就需要在产生补偿的相关费用或者是损失式将当期损益进行记录。

(四) 非流动性的资产处置

这部分的利得应当包括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两方面的处置利得, 对于固定资产处置方面的利得值得就是企业在固定资产出售时获得的价款以及固定资产报废后产生的残料价值或是变价收入等一些将固定资产扣除后得到的账面价值和清理费用并相关税费在处置后的得到的净收益[2]。这部分的净收益应当在“固定资产清理”这个科目中标记为借记, 并在“营业外收入”这一科目中标记为贷记;若是清理将损失, 那么就需要在“营业外收入”这一科目标记成借记, 并在“固定资产清理”这个科目中标记为贷记。

(五) 非货币性质资产的交换

该部分的交换利得就是于非货币性质的置产在交换中获得了无形资产或者使固定资产, 那么需要对换入资产的公允值与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存在的差额, 将相关的虽非进行扣除, 最终将得到的结果在营业外收入中计入;而该部分的损失就是于非货币性质的资产在交换之后获得的资产公允值比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小, 那么就需要用少出的数额减除相关的税费以后在营业外支出中记录。

(六) 债务重组

在对债务进行重组时, 需要令债务人对重组之后债务的账面价值同支付的现金亦或是经过转让的非现金部分资产的公允价值间存在的差额确认到债务重组利得中, 并视为营业外收入对当期损益进行记录。而当转入的非现金资产计算出的公允价值同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视为转让资产损益时, 应当在营业外收入中计入。债权人需要按照相应的公允价值将受让的现金或者是非现金形式的资产入账, 对其与重组债券的账面价值之间存在的差额划分到债务重组损失中, 并在当期损益中作为营业外支出加以记录。

(七) 财产清查以及非常损失

对于企业在清查盘点现金等资产时, 上报并经过批准的盘盈资产应当记录在“营业外收入”中;而对于一些由于客观的因素而引起的非常损失, 需要将保险公司提供的赔偿扣除以后在“营业外支出中”记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由于我国在会计算中并没有对利得和损失作出明确的要素界定, 因此, 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旨在帮助企业对利得与损失之间的不同内涵以及所有者的权益进行准确的界定, 保证企业能够对经营业绩作出正确的衡量。

参考文献

[1]张德刚, 李会山.基于综合收益要素理论的利润表探讨[J].改革之窗, 2013 (3) .

篇3:谈文学散文的审视和界定论文

庄子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学史上浪漫文学之始祖, 他甚至比屈原更早独领文学浪漫的风潮, 浪漫主义强调主观性与个人强烈的情感, 注重由内心世界出发以表达对自己心目中理想世界的渴望与向往。在庄子的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他热情如火的文字;天马行空夸张的想象;缤纷瑰丽的辞藻;极端明显的对比与奇特的见解, 以上每一项都足以表现《庄子》散文中超高度的浪漫气质。庄子《天下篇》“庄周闻其风而悦之, 以谬优之说, 荒唐之言, 无端崖之辞, 时恣纵而不傥, 不以觭见之也, 以天下为沉浊, 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蔓衍, 以重言为真, 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而不敖倪于万物, 不谴是非, 以与世俗处。”

庄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文学作家, 在《逍遥游》中恢宏的描写着“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 其名为鹏;鹏之背,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 则将徙于南冥。”这描写何其壮阔呀!在当时封闭的社会中, 庄子企图想要突破狭窄与封闭的气氛, 学那大鹏鸟扶摇直上九霄, 或者是学那鲲鱼悠游于大海之中。在庄子的文章之中, 我们能够想象他是多希望能够进入自由理想的世界, 他奔腾的情感跃然纸上。

二、以寓言托意, 意蕴深邃

庄子》散文在艺术上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量使用寓言。借助寓言, 庄子将深奥的哲理和生动的形象结合起来, 使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散文意境, 从而加深了它的哲理论述的形象性。庄子的文笔历来被文学界所公认, 庄子在文学创作中也极为善用寓言来表达出文章的整体思想和他自己的一些思想观点。另外一个方面, 庄子文笔中的寓言并非华而不实的, 而是在充分考虑和分析了当时人们心理承受力之后才做出的创作选择。在庄子《天下》篇中, 以天下为沉浊, 不可与庄语”。从这里就看出庄子写作是接地气的, 他认为当时的人们是不会喜欢太过抽象的评论和观点的, 对于人们传播自己的观点如果用过于抽象说法来展示, 反而适得其反, 因此庄子的寓言都是贴近生活的, 且人们可以广为接受的。

《庄子》寓言构思之精巧, 从《养生主》“庖丁解牛”的故事可见一斑。短短的二百多字, 就把一个技艺娴熟的庖丁展现着读者的面前, 引人无限深思。正是因为庄子高超的文笔, 才可以寥寥数语将一个复杂的解牛过程活灵活现的展示在读者的脑海中, 并且人们都会好奇, 拥有这等高超、出色手艺的庖丁究竟在实际生活中是否确有其人呢, 从而引起读者不断的思索下去。

三、语言夸饰惊人, 意境开阔

庄子写作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且这些修辞手法融入到其文笔之下, 衔接十分紧密, 写出来的物、景, 意境深远, 且活灵活现。在几千年前, 庄子写作的《逍遥游》一文中, 其深远的意境描绘, 仍深深的影响着当代文学创作。“北冥有鱼, 其名为鲲。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 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 天池也。”文章一开始就用简单的文笔为读者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景况, 引人无限深思, 把鲲鹏遨游的壮阔之情跃然纸上。通过对鲲鹏翱翔的描绘, 也让我们领悟到写文作者庄子的内心变动的波澜与博大的胸襟。

四、描写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在《庄子》的一些文章中对于客观事物注重细致描绘, 而且写得传神生动。这在“外篇”、“杂篇”中更为显著。在《徐无鬼》有一段“匠石斫垩”的故事:“庄子送葬, 过惠子之墓, 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 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 听而斫之, 尽垩而鼻不伤, 郢人立, 不失容。宋元君闻之, 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 臣之质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 吾无以为质矣, 吾无与言之矣!’”只短短的三十几个字, 把石匠的精彩绝技和庄子的凄然神情极其生动灵活地表现出来。

五、奇特丰富的想象是其又一艺术特点

《庄子》散文的文学特色还表现在丰富奇特的想象上。在先秦散文中, 没有那一家在想象性上达到了庄子的高度。即使是后世散文, 在想象的离奇, 想象的丰富性上也不能与《庄子》媲美。《庄子》的联想是在寓托和比喻基础上, 进一步通过虚构、夸张和奇妙的幻想进行的。这种想象造成了一种极为深邃、极为玄妙的意境。人们常说《庄子》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指的就是这层意思。在《逍遥游》中, 为了追求所谓绝对的自由, 他将特大与特小之事物均有所依待的情况对比起来描写。鹏鸟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 而斥鴳跃起而飞不过数仞而下;坳堂杯水, “置杯则胶”、而“芥为之舟”。寿长如大椿, 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寿短如菌类朝生暮谢。至于那游离、飘逸的雾霭和尘土更是多么沸沸扬扬、变化不定, 使人读后遐想联翩, 思维顿感活跃起来。《外物》写负有大任的人必有大志, 寓设任公子“为大鉤巨缁”, 用了五十头犍牛作钓饵, 蹲在会稽山上, 投竿于浩瀚的东海, 一整年钓不上一条鱼;一旦大鱼上钩, 便“白波如山, 海水震荡, 声侔鬼神, 惮赫千里”。这是何等奇异的想象。其想象力之丰富真可说是无与伦比的。

摘要:庄子是战国时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善于用活泼生动并且富于变化的手法来抒发自己的哲学思想。庄子散文善于用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抒发强烈的情感, 以寓言故事譬喻说理, 语言纵横跌宕, 富于逻辑, 描写细致入微、生动传神, 以及奇特丰富的想象构成了瑰玮諔诡的艺术境界, 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庄子,散文,文学特质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李艳华《庄子》寓言叙事谋略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篇4:谈文学散文的审视和界定论文

现在看来, 各大学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包括三个模块。

1、公共基础课程, 是为学生为未来成为语文教师准备所需的综合性文化知识而开设的课程, 内容一般是政治、外语、体育、美术等。

2、教育专业课。是专门应学生成为老师所必修的一门课程, 一般为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学语文教材教法三门。一般来看,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计划中, 学科专业课程一般占总课时的72%, 教育专业课程占总课时的7%左右, 公共基础课程占21%。根据陈恕平的调查, 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中, 一般公共必修课约占总课时的30%, 专业必修课约占50%, 选修课约占20%。联系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再加上以上的现状介绍, 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在课程观念上, 重语言文学轻文章。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规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科专业课程中, 它们的比例分别为8:9:1。

3、学科专业课程, 是为学生毕业后成为专职语文教师所准备的知识课程, 如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写作等等。从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来看, 在其规定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主要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当中, 语言类课程占8门, 文学类课程占9门, 文章类课程1门 (写作) , 其他课程5门。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对语文教师提出的挑战

1999年6月,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2001年6月8日, 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正式拉开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改革为本质, 创新为目标。以教育内容的更新和整合为基础,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就基础教育的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实施等方面做出了全新的理论阐释。在课程功能方面, 从以前的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更加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课程结构方面, 从以前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转变为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并设置综合课程, 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以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课程内容方面, 从以前的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转变为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密切联系。在课程实施方面, 从以前的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转变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策略

根据目前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各种弊端, 我们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所做的视角提出的几个问题, 对现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以下重构策略。

第一, 调整学科专业课程结构。学科专业课程是经历专业语文教师练习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门类, 基本上包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所必备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 如缺乏其中的任何一门现在的教师考试改革背景下都难以成为语文教师。因此, 构建健全的学科专业课程结构对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完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 它吞没了语文科学的主体内容——文章读写, 造成了语文课程结构的严重残缺。

第三, 它漠视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程序, ‘陵节而施’, 在语言和文学之间裂开了鸿沟。”针对现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弊端和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们认为, 要不断整合和优化语言和文学方面的课程, 增设文章类课程。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明确提出, 语文教学内容要同学生生活以及当代社会的科技发展联系起来, 这就要求未来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然而在目前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 选修课比重还不足20%。很显然, 如果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受狭窄的专业与学科限制, 培养的学生就有可能因为知识面的狭窄而难以适应未来语文教育的发展。美国学院联合会就明确地建议师范大学应最起码在9个方面开设本科选修课:探索抽象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分析、读写听说的基础文化、理解数据、历史意识、科学、价值、艺术、国际和多元化经验、需深入学习的学科。

最后, 针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大选修课的比重。首先在基础公共课范围内, 加进一些有关自然、社会、人文、艺术等方面的选修课程, 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其次, 开设一些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 如哲学和历史等方面的一些基础专业课程, 为学生的专业知识向邻近学科延伸打下一个基础。总之, 拓展选修课程的范围, 加强学生本学科与社会、自然、科学、艺术、教育等知识之间的融合与渗透, 是拓展未来中学语文教师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挑战的一个基本要求。

摘要: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审视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 我们能够了解到它存在着重语言文学轻文章、重学术轻师范、重专业轻基础等种种弊端。所以要调整学科专业课程结构、增加教育专业课程比重、拓展选修课程范围等三方面入手来重新组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田秋华:《从各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设置看师范生教育专业能力的培养》, 《雷州师专学报》, 1990年第1期。

篇5:例谈文学教育的困境和生机

及至到了“90年代以后, 随着社会氛围的变化, 现代文学研究与整个人文学术一道被边缘化, 同时, 由于新一代学者的出现, 以及学位、职称制度对学术工作性质、方式的潜在影响, 这一学科在当代生活中的意义变得多少有些模糊, 随着现代文学意识形态建构功能的降低, 这一学科似乎面临着一种被‘古典化’、书斋化的命运。”[3]吴福辉先生从学科研究者的角度论及了现代文学在历史境遇中所取得的成就及于当下的焦虑。由此引申, 吴福辉先生对学科研究的焦虑也同样适应于当今高校中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

另外, 就历史和目前而言, 我国的文学教育已积存了许多弊病和不足。模糊、黯淡的就业前景、大而无当的“万金油”, 从而让曾经很辉煌的中文专业成了高校里文科学生最不情愿就读的专业之一。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能力培养成为“空谈”或“奢谈”, 让文学专业“从来就不是培养作家的”说法成为文学专业老师、学生的恶梦和耻辱, 从而产生了许多文学专业毕业生文学能力“缺力”或“无力”的恶果。这个严酷的形势对高校中文专业的文学教育提出了迫在眉睫的改革呼声。

现代文学教学在这样的语境下究竟应该如何突围、获得重生呢?笔者认为以文学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中国现代文学教育改革已经势在必行。中国现代文学长期作为文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在高校的文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随着文学专业教育面临的危机, 现代文学教学也要陷于尴尬的处境和巨大的挑战中。文化产业、文学产业的发展, 要求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必须转变思想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新教学评价机制, 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发展。鉴于当下文化产业、文学产业的发展和文学教育的改革趋势, 结合理工科地方型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以为我校文学院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教学改革应主要围绕着“以文学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来展开。

文学能力的初始概念来源于乔纳森·卡勒, 是结构主义诗学的核心, 意指读者阅读文本的一套程式, “文学能力”由“语言能力”发展而来。笔者认为随着时代发展, 文学能力除了专业批评和赏鉴、专业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外, 还应包括文学组织策划、文学传播营销、电子媒介等综合能力。而当今中国文学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就急切需要大量复合型文学能力专业人员。由此,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以文学能力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改革具有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上承古代、下启当代, 与世界文学同步, 跟现实紧密相联, 对它的改革势必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进而推动整个文学专业的教育改革, 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其次,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较之于文学专业其它学科特色突显, 与文学产业、文化产业具更天然的亲缘关系, 学科本身具有的自由、多元、开放的现代品格, 能很好的夯实文学专业学生的文学能力。

中国现代文学是我校文学院的专业主干课程, 办学有特色, 但也面临各种具体问题, 必需确立科学的学科建设思路。核心的一条, 就是要用改革的思想指导建设学科, 以科研和写作能力为重点, 兼顾其它层次能力的发展, 推进文学能力培养中各级指标的实践和提升。总体规划目标:以文学能力为导向, 加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评价的的探索与实践。

从文学能力培养机制的建构出发, 我认为有必要首先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开展鉴赏审美教学和知识传授相结合, 纠正以往传统偏重文学史知识讲授、轻文学审美的不足。知识性强的文学史部分的重、难点采取“归纳法”讲授式教学, 而作家作品部分的重、难点则多用体验式和对话式教学, 让学生沉浸在文本细节之中去体味文学的魅力。一堂45分钟的现代文学课, 其教学架构不妨以灵活、机动的方式来安排。给学生1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文本细读, 再给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分组讨论, 然后留出15分钟请学生阐发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最后, 教师用10分钟进行总结评议。尤其是在中国现代新诗的教学上, 对话式教学模式尤其适用。比如在讲授30年代后期新月派、现代派、中国诗歌会诗人的诗歌时不妨各选取各流派中一个代表诗人进行比较读解, 启发学生从具体的诗歌审美分析上去发现30年代诗歌的特征、文艺成就等。在现代文学思潮、文学论争、社团历史、文学现象等复杂的文学史知识点教学上, 适合采用“归纳式”教学模式。可以先从一个具体的人或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在讲授30年代左联时, 不妨先从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的发言切入, 启发学生对此作进一步的思考。另外, 在接触中国现代戏剧板块时, 不妨采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戏剧编排, 在参与互动中体会现代戏剧的魅力。如曹禺的《雷雨》, 就适合让学生揣摩剧情、分配角色, 策划小型演出。有些现代小说或戏剧还先后于不同时期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剧, 这些影像资料应当充分运用到现代文学教学中来。影像资料与纸质文本的比较阅读, 让学生感受多种艺术交叉衍生之美。

课堂上学生对现代作品所作的“当代版”解释常常出乎教师意料, 很多时候表现出了学生强烈的个性色彩。比如在讲到巴金小说《家》时, 有学生认为巴金先生前期的文学成就并不如文学史上所说的那么重要, 认为其主题、技巧、语言、结构等显现不出一个文学大家的风范。这个时候, 作为教师应该允许并鼓励学生多从自己的阅读经验来阐释对作品的理解。巴金小说中的故事背景、观念、人物跟现代已经有所不同, 学生因为不了解, 所以才作出这样的质疑。了解了学生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补课”、引导对教学质量提高就非常重要了。

除了具体的课程改革之外, 相应的全套培养机制也应考虑让学生在研习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期间要打破不同文艺学科的界线, 立足于文学能力又要增强对其它文化艺术的赏鉴和批评能力;教师带领和指导学生踊跃参加各类文学或文艺类竞赛, 形成竞赛常规机制, 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文学、文艺的参与感和现场感。

时代社会曾赋予中国现代文学过多的责任和担子, 现代文学应是一块激发兴趣、引导审美、提升文学能力的敲门砖。因而, 准确定位是提高现代文学教学质量的前提。中国现代文学是五四新文化以后, 中西文化对抗、交流和融合的产物, 它不仅继承了古典文学的优良传统, 而且还大量吸收了西方文化的优秀成分。但长期以来,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在高校文科教学中被笼罩上了一张生硬的面具, 一部流光溢彩、飞扬生动的中国现代文学成了一部中国现代政治经济文化史, 学生接受的是一种缺失性的文学教育。总之, 不同的教学模式应该能灵活地运用在实践中, 切忌僵硬化、片面化、单一化, 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和元素的综合使用方能促使现代文学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里, 我认为无论是阐释还是接受, 无论是学术层面还是教学层面, 我们有必要融进自我的生存体验。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凸现和激活这个学科丰厚的生命内涵, 感受、理解、领悟其中的精彩文本和历史脉动, 达到作家与研究者、学生与文本、历史与当下、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对话, 培养出具有综合文学能力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吴福辉、邵宁宁, 《现代文学:学科历史与未来走向——吴福辉先生访谈录》, 《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2]程丽蓉:《让文学审美回归课堂》,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五期。

上一篇:用区分造句下一篇:同步电机的背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