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分析论文

2022-05-11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文学作品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考点分析“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对于“披文以入情”的读者来说,必须抓住“第一要素”。文学语言是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文学手段,他是作者主体意识的刻意追求,因而表现出与一般语言不同的特色:准确、鲜明、生动。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一篇:文学作品分析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意境特征分析

意境是指文学作品表达的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形式,人们通过这种表现形式,能够对作品产生一种令人感悟的虚无缥缈的艺术境界,作者在表达的过程当中,将自己的主观情感与客观实际相联系,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种表现形式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读者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强烈共鸣,营造出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意境在现代文学中并没有固定的概念与含义,但是在作品当中蕴含了多种表达内心情感的表现方式,从而创造出一个更具生命力的多维的情感世界。

一、对意境概念的认识

意境的形成可以看作是一个通过结合文学形象借助文学表达而描绘出来的一个思维空间。意境主要产生在古代,而且在古代的运用源远流长,在很多著作中都有明确体现。比如《周易》对意、象,《庄子》对言、意等均有所阐述。对于文学而言,文化作品体现的东西都无法用语言表现、理解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语言再精妙,也要有“意”的结合,通过这种方式来真正体现出作品里面的情感。进入清朝,人们对意境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清代学者王国维对意境的研究非常深入,《人间词话》中对意境有更清晰的认识。意境可作为我国古代诗歌作品发展的终极目标,不同作品体现出不同意境,而意境的创造要“得与语文之表”,但是其最终效果要“言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达到景外之景,达到情景交融,心与物的结合,从而创造出更生动的艺术形象。

意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结合不同的文学形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出自己丰厚的情感世界,从而形成一种意味深长具备想象力的空间。在当前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就是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这一本著作中阐明意境的理论,以及对意境的不同种类进行全面分析,证明在词中使用意境是一种高超的表现手法,有意境的词可以凸显出作者的情趣与品位,意境可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历史上无数诗人和词人都非常重视对意境的描写,这种重视也体现在流传下来的无数作品中。在文学作品中意境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但是人们对意境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诗词歌赋方面,研究范围相对较窄。这个问题在进入新时期之后得到了改变,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重视对意境的研究,在这个时期内相关的意境研究也非常多,并且不再局限于诗词歌赋,同时涉及书法与绘画等领域,范围不断扩大。

二、意境特征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一)情景交融

这是作者将眼前的景物与情感融合之后表现出来的一种表现手法,主要是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以高超的手法来表现,当读者在读到诗词的时候与作者产生共鸣,影响思绪、感染读者。在常见的文学作品当中这一类的表现非常多,比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先生将山水田园诗词发展到了高峰,在这样一句词当中,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一句“悠然见南山”,使整个过程显得怡然自得,也将作者内心的情感直接表露出来,在阅读这一句词的时候,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情感上的怡然自得。而在古代诗词中,有一些情感是间接性表达出来的,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藏在描写的景物当中,而通过景物又可以看出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比如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当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种情感比较隐晦,是李白在送别自己的好友孟浩然时所写,他并没有直接写出对好朋友的依依不舍,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友人离开、无人陪伴的留恋与孤寂之情。看着朋友的船慢慢消失在长江的尽头,浩瀚的长江与友人孤独的船只作为主要背景,渲染了一种孤独的气氛,构造出一种凄惨的送别画面。这就是非常隐晦的表达,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感情,而是通过对远行的孤帆、对天际一线的长江的描写,将内心波涛汹涌的情感蕴含在其中,真正达到诗中有情。同时部分作者也能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也就是将景物和情感融合在一起,让作者的情感与景物在融合当中得到相互沟通与交流,也就是所谓情景交融,比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夜半钟声到客船”。诗的前两句对月落、乌啼、晚霜满天、江枫、渔火、客人六种意象进行了简单描写,宛如中国山水画中的一種素描,仅仅是将景物的轮廓描写出来,就已经使人感受到一种迎面而来的凄凉气息,作者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哀愁。而这里重点应该在“夜半钟声”,半夜的钟声不仅衬托出夜晚的安静,同时通过这种对比的方式,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情感活动,通过对比表达出诗人内心浓厚的情感,同时这种情感也在夜晚的静谧中无法言尽。

(二)虚实相生

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是作者为了更好地凸显出主体,通过这样一种表达方式来展现整个作品的意境,凸显出作者内心情感的表现方式,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表现意境的一种特殊方式。比如“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一句诗中很好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方式,前面两句描写作者寻友不遇无法观赏园内的情景,正在很沮丧的时候,发现有一枝红杏从墙内伸出来,这就让作者对园内的景物产生了联想,因此使用“红杏”“春色”来将整个园内的风景拟人化,用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来表现出作者内心情感的一个变化过程。比如在《剑客》当中,贾岛写到“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诗表面上是写作者十年磨一剑却从来没有试过宝剑的情况,今日拿来看看是否可以派上用场。但是实际上是作者表现自己十年寒窗苦读却无法得到重用的苦闷,作者内心有远大抱负,却无法施展出来,但是这层意思并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通过“十年磨一剑”的联想得到的结论。

三、清幽明丽的淡雅美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种非常清晰的美,一种朴实无华的冲淡美,远离华丽的辞藻,过于风尘和歌颂功德,只是一种简单的生活记录,一种非常朴实的生活感悟。我们之前所说的田园诗人陶渊明先生,他醉心于山水田园之间,将自己融入自然,面对人生的种种困扰,面对城市的各种诱惑,毅然决然地离开城市,回到自己的家乡,写出了“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诗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各种欲望而陷入烦闷苦恼、七情六欲当中,常常悲哀痛苦而无法自拔,也因此变得郁郁寡欢、沉默寡言。但是诗人面对这些人生苦难并没有发牢骚,而是以博大的胸怀关爱苍生,以高尚的情怀与宁静的心境去面对贫瘠的人生。诗人的纯净与质朴的田园风光相交融,创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精神世界。在雨中享受自己的人生,只为守护自己的一方净土。自古人们崇尚学而优则仕,但是诗人看透了政治下的黑暗,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也没有遁入空门、悲观厌世,而是选择以淡雅的生活方式、以淡雅的意境来面对人生。诗人醉心田园生活的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在《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就。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营造出一种动态的山水田园意境,创造出诗中有画的场景。在清新宁静的山水当中感受万物生生不息的乐趣,使精神得到了升华,与环境的美相融合,如同老庄哲学的天人合一,达到了一种纯美的意境。

四、超脱意境

诗人最大限度地平静思想和情绪,由此得到意境上的创造,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达到了静极生动、动及归静的禅心,达到了无心云影,空灵而且自然。很多诗人仕途的不顺利,使他们得以皈依宗教,而宗教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精神寄托,将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寄托于外物,开始求仙养生,留恋在山水之间,这为诗歌的创造提供了条件,也为丰富纷呈的意境增添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让诗歌成就创作对象。

在汉代以后文化创作受到经学的影响,成为儒家立世的工具,在汉末魏初之间成为表达自己悲欢的重要方式。进入南北朝之后佛教兴盛,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快速和中国文化结合,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嵇康崇尚庄子,曾说过“吾之师也”。他也是第一个将庄子诗化,用来赞美隐者的人,后来越来越多文人将佛道思想带入到诗词意境当中。唐代诗歌发展进入高峰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诗人,比如前面我们说过的“诗仙”李白,虽然能够“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但是他追求功名和一展抱负的初心始终没有实现,也许他恃才傲物,但是我们不妨理解为艺术家纯洁孤高的心无法适应官场的黑暗,即便“天生我材”,也无法如愿以偿,因此“明朝散发弄扁舟”。后来的李白沉醉道教,渴望自然、渴望融入自然,对人生充满了自由的向往。李白的诗歌对自然有莫名的亲和力,无论漫游山水,还是求仙问道,也不过是寻找不受约束的逍遥仙境罢了,终究梦一场。

五、结语

中国古代意境的美多种多样,意境作为一种与审美艺术、情感认识等相联系的精神世界,通过作者的表达,逐渐变得深刻而多情。诗词歌赋被作者赋予情感,诗人借此抒发壮志,流露出千回百转的情感,将人带到那虚无的意境当中,领会更深刻的感悟。

作者:崔冽

第二篇:怎样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

考点分析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对于“披文以入情”的读者来说,必须抓住“第一要素”。

文学语言是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文学手段,他是作者主体意识的刻意追求,因而表现出与一般语言不同的特色:准确、鲜明、生动。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优美隽永,能够给人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

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品析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由于内容和结构的需要,文学大师一般都会注重于作品语言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具体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结构上的作用,包括渲染、铺垫、衬托、对比、过渡、呼应或点题、深化等;二是内容上的作用,即所运用的某些语句对表达文章内容有怎样的意义。因此,对作品语言尤其是对关键语句的品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文本展示

盖茨退休我感觉既留恋,又替他感到高兴,他又开始投入一项让他充满激情并对整个社会都有益的事业当中去了。盖茨是微软的灵魂人物和大家长,另一方面也是我的朋友,我们在很多问题上都有过争论和探讨,有时达成共识,也有出现分歧的时候。当然,盖茨并没有完全离开微软,他还是微软的非执行董事长,他每个星期会来公司一天。

(节选自《南方人物周刊》)

对于盖茨退休,作者为什么“感觉既留恋,又替他感到高兴”?请作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必须注意从文段中寻找答案。世界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或恨,“我”为什么对盖茨退休“感觉既留恋,又替他感到高兴”?“留恋”盖茨,必定是得到盖茨朋友般的关心、爱护和有益影响,以致心存感激;“替他感到高兴”,应该是对盖茨退休以后投入对整个社会都有益的事业的美好祝愿。

参考答案: ①为工作中受到了盖茨很多帮助和有益影响而心存感激;②为盖茨退休后自己不能与之共事受益而难舍;③为盖茨退休后能全身心地致力公益事业回馈社会而感到高兴。

二、品析语句所表达的情感

文学是作家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文学作品是作家思想感情的结晶。所以,通过品析作品的有关语句,可以了解和把握作家寄寓于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爱憎立场或审美倾向。品析时,需要从全文的感情基调出发,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手法,进而探析到某些语句所蕴涵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文本展示

文赤壁在黄州,武汉向东,车子开一个来小时就到了。一下车,我就远远望见苏东坡,是山坡下一尊高高站立的汉白玉石雕像。文赤壁的名声犹胜武赤壁,苏东坡是这里的主角。大家走近前去,仰视这位千古文豪。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即便恣肆汪洋如苏轼,他那眉宇间,襟袍临风处,拂袖挪步,毕竟已少了那份气质。他的醉态浪漫呢?他的才情风骨呢?他的失意豁达呢?一尊石像纵然万古不朽,终究已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难怪,苏东坡这样豪放的人,也曾在这里感叹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节选自朱增泉《文赤壁》)

这段文字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需要从前后文段的对比阅读中寻求答案。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的原因,可以从文段的后半部分看出来:一个人一旦被刻成一尊石像,就会少了他往日的气质和神采,就不再是有血有肉的那个人了。出于对苏轼的热爱,作者才如此说。

参考答案:强化(或“强调”“突出”等)了作者对苏东坡的热爱、崇敬之情(或“强化了苏东坡在作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三、品析语言的突出特点

文学大家无不力求其作品语言的生动传神,富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和准确精炼。具体说,叙述性语言力求具有概括性、具体性和饱含感情色彩;描写性语言力求具有描绘性、寓意性并富有感染力;议论性语言力求简明、概括、准确、详实、合乎逻辑、富有形象性;抒情性语言力求富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富有感染力,简明精炼,有真情实感。因此,品析语言的突出特点绝不可马虎。

文本展示

一群白鹭就在那时飞来,从阴绿模糊的背景划过,银白的身影如同闪电,在老牛四周上下翻飞盘旋。一动不动的老牛连眼都不眨。白鹭越飞越低了,通红细长的脚爪伸出来,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老牛“哞”地叫了一声,给老朋友打着招呼:地我刚犁过,有的是虫子!白鹭叽叽喳喳地齐声欢呼,盘旋俯冲终至落定,一如几页湿透的情书,撒在老牛的四周。那只胆大些的竟在牛背落下,单腿而立,引颈而望,活像个临时风向标。然后它开始走动,好似淑女优雅的碎步,在牛背上从尾部踱到双角之间,然后再次返回——或许它眼里的牛背根本不是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

这段文章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请从修辞手法的运用上说明理由。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需要从描写方式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探求答案。就景物描写的方式说,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工笔描写和简笔勾勒等,如果运用修辞手法,就有拟人化描写,用比喻进行描写等等。很显然,对白鹭的描写都是动态的。“如同闪电”“ 像飞机降落前放下了起落架”, 牛背“怎么走都是一条宽敞的步行街”用的是比喻;“老牛‘哞’地叫了一声,给老朋友打着招呼” “单腿而立,引颈而望”用的是拟人。

参考答案:侧重对鹭作动态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四、品析语言的独特风格

成熟的作家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其独具一格的风格,而作品语言必是某种风格的载体,当然,风格还体现在语义以及修辞手法的使用上。常见的有绚丽、平实、明快、庄重、含蓄、幽默、诙谐、简洁、细腻、豪放、柔婉、辛辣、质朴、深刻等。因此,品析语言的独特风格,不说要甄别出风格的细微差别,但至少要分清语言风格的基本类型和突出特色。

文本展示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注】,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节选自鲁迅《忆刘半农君》)

【注】指刘半农于193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凤凰砖斋小品文》等。

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中,作者为什么在“古文”前用“弄”字和“烂”字?请从字义与情感两个方面分析。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需要借助课内对鲁迅语言风格的认知和积累,然后紧扣“语义”和“情感”两个方面去探求答案。据阅读常识可知,词语加上引号后就会临时改变它原有的意义而表示一个新的临时的语境义,而在品析出新的语境义的同时,作者的情感也就和盘托出了。

参考答案:①“弄”是“写”的意思,还有“玩弄”(游戏)的含义,“烂”是“陈旧”的意思。②从前刘半农投身文学革命,提倡写白话文,是一名勇敢的战士。“五四”退潮后,思想发生了变化,日益走向保守,写古文是其表现之一。鲁迅用这两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是要表现对刘半农的批评。

五、品析语言的运用技巧

多从修辞角度思考,例如:比喻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借代能产生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夸张能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对偶在形式上能使音节整齐匀称、增强节奏感;在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排比可增强语势,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设问能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应根据每一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准确地进行品析。

文本展示

从红门到中天门一段,薄雾在风中婷婷袅袅,若轻纱缠绕于古松脖际,如轻烟出岫于山谷岩隙,为山色平添许多妖娆。更有鹧鸪唱和,湿风润面,真是无比清爽。过了中天门,雾气突然变得沉重了,简易雨披上的积水愈来愈多。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幢幢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象它们的风采了。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得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那险峻无比的十八盘,在我而言只是喘气更重、流汗更多而已。记得照片上的十八盘如蛇一般蜿蜒在峭壁上,在蓝天苍山下让人望之凛然。可是现在,无论是抬头仰视还是回首来路,我看到的最多也不过十来级台阶,丝毫感觉不到它的气势。原来,失去了烘托,巨人和矮子其实也没有分别。如障的浓雾掩盖了这一切,让我只能在想象中获得慰藉。上到天街,天空下起了小雨,雾更是浓得黏手,四五步开外就看不见人影了。摸到瞻鲁台边,睁大了眼睛,自然仍然什么也看不见。

(节选自蔡家园《泰山之恩》)

请分析这段画线文字的语言表达技巧。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需要从巧用修辞上寻找答案。阅读这个文段尤其是划线部分的文字,你会觉得它们极富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文句有意蕴,都是富有文采的具体表现,而善用修辞手法则是增强文采的常用手段之一。只要侧重从修辞的角度品析划线语句,就不难得出此题的答案。

参考答案:①通过排比、对比、夸张的使用,突出了泰山雾气的浓重,表达了作者对浓雾笼罩泰山的遗憾之情。②通过叠字的使用,突出了雾中古树、山石的特点。

应考锦囊

提问模式

各类考试试卷中,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这类题型的表述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文中划线语句的意义和作用。

2.文章中的某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文中划线部分突出的语言特色是什么?请举例略作分析。

4. 本文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语言各有哪些特色,举例分析。

5. 试分析本段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解题攻略

一、分析文学作品语言的一般方法

分析文学作品的语言首先要准确理解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

1.准确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常用方法是:在弄清词语“词典义”的基础上,(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义项;(2)根据语境揣摩词派生出来的新义,分析词语所隐含的内容;(3)准确指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或指出某词语所指的对象或范围;(4)弄懂语境中词的比喻义、借代义、反语义;(5)辨析同义词、近义词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方法是:抓住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如主旨句、概括句、过渡句等。理解这类句子一要注意分析句子自身的结构;二要注意分析句间关系以理解它的含义;三要透过某种修辞手法弄清它的言外义。

当然,句意的理解仍然离不开上下文语境的限制。重要语句的位置有时可能在文章开头或结尾,有时在文章中间,也有可能分散于文中,须将它们综合起来理解。

在准确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品析作品语言的表现手法:

第一步,明确作品中用到了哪些表现手法;

第二步,结合原文说明这些手法的具体运用;

第三步,分析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

二、分析文学作品语言的注意事项

分析文学作品语言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不说外行话,用语准确。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真正理解其含义。

其次,要有问题意识和得分点意识。要做到认真审题,围绕问题有针对性地回答,一问一答,对应作答。题目分值往往和答案要点有关系,根据分值可以推断回答要点。一般情况下,2分题目多为一个要点;6分题目一般有2至3个回答点。

其三,要有格式意识:回答问题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须有讲究,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要求。如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某段话运用了何种修辞,有什么好处?我们须先回答修辞方法是什么(因为问题是何种,回答当然只能是一种),然后说说这种修辞本身的好处以及表达思想感情的好处。再如,表现手法题一般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时应按照“使用的手法+内容+效果/作用”的格式,并且应该掌握常见手法的类型和基本作用。

海是深绿色的,说不上光滑,排了队的小浪开正步走,数不清有多少,喊着口令“一、二——一”似的,朝喇叭口的海塘来了。挤到沙滩边,啵澌!——队伍解散,喷着忿怒的白沫。然而后一排又赶着扑上来了。

三只五只的白鸥轻轻地掠过,翅膀扑着波浪——一点一点躁怒起来的波浪。

风在掌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像个大眼睛,闪射着金光。满海全是金眼睛,全在跳跃。海塘下空隆空隆地腾起了喊杀。

而这些海的跳跃着的金眼睛重重叠叠一排接一排,一排怒似一排,一排比一排浓溢着血色的赤,连到天边,成为绀金色的一抹。这上头,半轮火红的夕阳!

半边天烧红了,重甸甸地压在夕阳的光头上。

愤怒地挣扎的夕阳似乎在说:

——哦,哦!我已经尽了今天的历史的使命,我已经走完了今天的路程了!现在,现在,是我的休息时间到了,是我的死期到了!哦,哦!却也是我的新生期快开始了!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地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

呼——呼——

风带着永远不会死的太阳的宣言到全世界。高的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汪洋的太平洋,阴郁的古老的小村落,银的白光冰凝了都市,——一切,一切,夕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

两点三点白鸥划破了渐变为赭色的天空。

风带着夕阳的宣言去了。

像忽然熔化了似的,海的无数跳跃着的金眼睛摊平为暗绿色的大面孔。

远处有悲壮的笛声。

夜的黑幕沉重地将落未落。

不知到什么地方去过一次的风,忽然又回来了,这回是打着鼓似的;勃仑仑!勃仑仑!不,不单是风,有雷,风挟着雷声!

海又动荡,波浪跳起来,轰!轰!

在夜的海上,大风雨来了!

4.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与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境相同。

B.本文巧用象征手法,把抒情同黄昏的景物描绘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勾画出一幅壮美的时代画卷。

C.文中的“海浪”象征的是凶恶的反动势力。

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未来革命的热情礼赞和坚定信念。

训练二:

泰山很大

汪曾祺

描写泰山是很困难的。它太大了,写起来没有抓挠。三千年来,写泰山的诗里最好的,我以为是《诗经》的《鲁颂·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岩岩”究竟是一种什么感觉,很难捉摸,但是登上泰山,似乎可以体会到泰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詹即瞻。说是在鲁国,不论在哪里,抬起头来就能看到泰山。这是写实,然而写出了一个大境界。汉武帝登泰山封禅,对泰山简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好发出一连串的感叹:“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惑矣!”完全没说出个所以然。这倒也是一种办法。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杜甫诗《望岳》,自是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句话就把泰山概括了。杜甫真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伟大的现实主义者,这一句诗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的忠悃。相比之下,李白的“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就有点洒狗血。李白写了很多好诗,很有气势,但有时底气不足,便只好洒狗血,装疯。他写泰山的几首诗都让人有底气不足之感。杜甫的诗当然受了《鲁颂·宫》的影响,“齐鲁青未了”,当自“鲁邦所詹”出。张岱说“泰山元气浑厚,绝不以玲珑小巧示人”,这话是说得对的。大概写泰山,只能从宏观处着笔。郦道元写三峡可以取法。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刻琢精深,以其法写泰山那不大适用。

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徐志摩写泰山日出,用了那么多华丽鲜明的颜色,真是“浓得化不开”。但我有点怀疑,这是写泰山日出,还是写徐志摩?我想周作人就不会这样写。周作人大概根本不会去写日出。

我是写不了泰山的,因为泰山太大。我对泰山不能认同。我对一切伟大的东西总有点格格不入。我十年间两登泰山,可谓了不相干。泰山既不能进入我的内部,我也不能外化为泰山。山自山,我自我,不能达到物我同一:山即是我,我即是山。泰山是强者之山——我自以为这个提法很合适,我不是强者,不论是登山还是处世。我是生长在水边的人,一个平常的、平和的人。我已经过了七十岁,对于高山,只好仰止。我是个安于竹篱茅舍、小桥流水的人。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而写高大雄奇之山,殆矣。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要“小鸡吃绿豆——强努”。

同样,我对一切伟大的人物也只能以常人视之。泰山的出名,一半由于封禅。封禅史上最突出的两个人物是秦皇、汉武。唐玄宗作《纪泰山铭》,文词华缛而空洞无物。宋真宗更是个沐猴而冠的小丑。对于秦始皇,我对他统一中国的丰功,不大感兴趣。他是不是“千古一帝”,与我无关。我只从人的角度来看他,对他的“蜂目豺声”印象很深。我认为汉武帝是个极不正常的人,是个妄想型精神病患者,一个变态心理的难得的标本。这两位大人物的封禅,可以说是他们的人格的夸大。看起来这两位伟大人物的封禅实际上都不怎么样。秦始皇上山,上了一半,遇到暴风雨,吓得退下来了。按照秦始皇的性格,暴风雨算什么呢?他横下心来,是可以不顾一切地上到山顶的。然而他害怕了,退下来了。于此可以看出,伟大人物也有虚弱的一面。汉武帝要封禅,召集群臣讨论封禅的制度。因无旧典可循,大家七嘴八舌瞎说一气。汉武帝恼了,自己规定了照祭东皇太乙的仪式,上山了。却谁也不让同去,只带了霍去病的儿子一个人。霍去病的儿子不久即得暴病而死。他的死因很可疑,汉武帝究竟在山顶上鼓捣了什么名堂,谁也不知道。封禅是大典,为什么要这样保密?看来汉武帝心里也有鬼,很怕他的那一套名堂并不灵验,为人所讥。

但是,又一次登了泰山,看了秦刻石和无字碑(无字碑是一个了不起的杰作),在乱云密雾中坐下来,冷静地想想,我的心态比较透亮了。我承认泰山很雄伟,尽管我和它整个不能水乳交融,打成一片。承认伟大的人物确实是伟大的,尽管他们所做的许多事不近人情。他们是人里头的强者,这是毫无办法的事。在山上呆了七天,我对名山大川、伟大人物的偏激情绪有所平息。

同时我也更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微小,我们平常,更进一步安于微小,安于平常。

这是我在泰山受到的一次教育。

从某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价值。

(节选自汪曾祺散文《泰山片石》,有改动)

A. 文章中作者情绪由开篇的偏激转为愤懑,最后归于平和,这种情绪变化的过程实质是作者坎坷人生经历的艺术象征。

B. 作者的气质本不适合写泰山,但本文却写出了泰山之大,其巧妙之处在于作者独辟蹊径,回避了对泰山风光的描写而从文化角度去揭示其博大的内涵。

C.作者以惯写小桥流水之笔,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选取了泰山上的秦刻石和无字碑两处小景进行描写,成功地表现了泰山的雄伟恢弘。

D.本文多处引用古诗、典故,提及不少名人轶事,不仅丰富了文章内涵,而且提升了文章品位,是一篇优秀的文化散文。

作者:向明康

第三篇: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思维与视角分析

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性非常突出,因为它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一种彰显形式。这些作品中蕴含着古代人的精神层面,彰显了其中的内涵,能够对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面对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现代人在鉴赏的时候,其思维和视角要实现有效地联系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源源不断地积聚力量。

现代社会对古代文学进行解读,吸收其中的精华内容,能提高整个社会人民的综合素质,帮助社会文化变得更加丰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日新月异的技术更替,人们思想观念产生的碰撞和冲突愈发激烈,多样化的社会发展给文学作品鉴赏也带来一定的机遇,但在机遇背后隐藏着重重挑战。面对这些情况,人们就需要学会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思维和视觉进行有效转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并结合新时代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古代文学作品进行新的解读。

一、鉴赏思维与视角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彰显

围绕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解读,常用到几种方法:手法分析、作者分析、创作背景分析和题目分析,这些分析对作品的各个方面都有所涵盖,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对作品内容进行理解。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因为現场思维的局限,导致鉴赏缺乏多样化,这样就无法对整个文学作品进行把控,让文学作品脱离时代和社会,显得过于单薄,导致鉴赏的饱满度非常有限。对作品的鉴赏过程中,鉴赏者的思维被束缚,无法对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因为过去针对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中,大多是引用单一的解读方法,这样不利于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方法的融合,让古代文学作品的内涵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大多是结合当时社会的环境、风俗和美学等角度开展的,联系现代社会进行鉴赏时,没有将其精髓引入其中,缺乏对其进行鉴赏的深度和广度。这就需要结合当前的古代文学作品鉴赏角度和思维进行转化分析,将原有的思维模式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鉴赏能力,对古典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为现代文学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古代文学作品鉴赏中存在的鲜明困境

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教育教学方面,都强调发挥学习者的主观性,调动其主动性,才能使学习取得突出成效。在鉴赏古代文学作品时,因为不同人的理解不同、经历不同,所以会将这些不同带入到整个文学作品鉴赏中,这些浓重的个人色彩会造成学习者的思维被束缚。古代文学作品有着较为深层的内涵,也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故学习者在对其原文进行翻译、欣赏的过程中,难度非常大。这导致整个鉴赏存在断章取义、盲目否定、忽略背景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古代文学鉴赏处在被动的境地。

(一)局部欣赏,将创新思维过度融合

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宏观性。文学作品是一个整体的展现,是一个整体的概述,可是在利用创新思维和个性化学习中,在对文章进行把控时,围绕着古代文学作品的某一个章节进行反复赏析,这样就导致学习中出现了断章取义的情况。例如,在古代文学作品《季氏》中“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蔷之内也”这话的意思很明确,就是祸起萧墙,季康子想要攻打兼并颛臾,会导致国家内乱,这才是他应该担忧的问题。但是学习者在进行学习之后,因为缺乏对宏观的把控,认为他的担忧在于无人扶持,这样就和整个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偏离,虽然思维创新,但和整个文章的鉴赏内容是偏离的。

(二)个性欣赏,对作品深度理解不足

目前教育大背景下,对学习者而言,批判性思维的应用是非常突出的。虽然学习强调个性化,但在围绕着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不能陷入误区,完全让学生以自己的个性、想法为主导进行学习,这样就会导致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某一方面的言论和某一方面的认知存在完全肯定或者完全否定的倾向。例如,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中,有很多处人物的描写,一些学生认为这些显得格外多余。如贾母元宵节点戏时,其中对三出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也介绍了表演情况。其实面对此处描述,一些学生认为在前文中已经提及了贾母本身就有听戏的喜好,此处再次描写显得格外多余重复。作为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没有任何一处是多余的情况,加上这一段的目的在于说明贾母出身显赫,从小接触的都是士族之家,经过家族的精心教养,对各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借助这一处的描写,可以将贾母个人形象更丰满地展现出来,她不仅会穿、会吃、会享受,还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水平,所以如果删去这一段的描写,文章就会显得格外单薄,只是显示出贾母是一个对戏曲格外喜欢的人,就无法将这种深层的内涵展现出来。

(三)忽略时代,缺乏宏观层面联系

在对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最大的误区,就是学生们鉴赏作品时只单纯围绕着自己的理解来对作品进行分析,虽联系了作品的整体性,但却忽略了整个创作背景,这样就导致理解作品时缺乏一定的深入。还是以《红楼梦》为例,《红楼梦》的创作是处在清代,清代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信奉的是皇权和三纲五常,其中描述的很多行为举止,在现代人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例如,现今的孝道,讲究的是父母和孩子双方,而在古代元春回府探亲时,贾母虽已是祖母的身份,但仍然要穿着诰命服出府迎接,这是行君臣之礼。面对府内逐渐败落,作为府中的老祖宗贾母在吃穿住行方面仍然是上等,这是“打肿脸充胖子”吗?不是的,并不是她不了解府内的情况,而是自身无能为力。这些复杂性都需要联系时代背景才能有更深的了解,否则便会无法把握人物的整体形象。

(四)宏观分析,缺乏针对性把握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中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围绕整体宏观进行把控,缺乏对细节的分析。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字词佳句无法被发掘,也让整个课堂教学显得较为枯燥。对于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应当把握的重点就是详略得当,将宏观和微观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先对宏观写作有一个整体了解,然后再聚焦于微观的字词佳句,这样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才能得到全面提升。在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每一处的描写都绝非容杂,而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的设置。如果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仅仅对宏观进行了解,就无法把握作者描述的内在深意。

三、古代文学作品中提升鉴赏思维与视角的有效途径

(一)鉴赏思维创新,激发鉴赏的深度把握

古代文学作品带给当代的不仅是对描述方式的感受,而且是对文字本身美的欣赏,另外,还要站在作者的视角,融入作者的感情,结合当时的背景来进行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如果单纯地围绕着作品本身或作者来进行分析和理解,那么就会陷入单一性和片面性。而在正确的鉴赏过程中,需要联系作者、写作手法、创作背景、整个文章来进行全面的分析,这样才能使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在进行鉴赏时,要对作品进行深入挖掘,联系当今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作品鉴赏的质量。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鉴赏中,鉴赏往往是从单一角度来进行分析和欣赏。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会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将一篇古代文学作品,从题目到作者到创作背景,再到中心思想逐一进行讲解。作为学习者,跟随教育者这样被动地思考、鉴赏、学习是毫无意义的,缺乏生动的。久而久之,學习者无法对古代文学作品感兴趣,无法感受到那些传统文化的魅力。漫长的学习只会让他们觉得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格外的无聊。作为教育者本身需要从自身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充实自己的内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引导学习者进行深入的学习,进行主动的思考,真正的让鉴赏发挥突出作用。作为学习者,他们要对每一个古代文学作品保持崇高的敬意,尊重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去鉴赏。在古代优秀文学作品中,儒家孔子的代表作《论语》,至今仍然对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们就可以在对其作品进行鉴赏学习时,联系当前社会,思考儒家所提倡的礼乐之制在当前社会仍然适用吗?如果完全采取礼乐之制,当前的社会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这样就能够帮助他们将古代文学作品和当前社会有机联系,选择自己所认识的方向来进行深入的分析,这对他们鉴赏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立足根本,对鉴赏思维视角清晰认知

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过程,其实是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它和欣赏一幅优美的绘画作品,欣赏一曲动听的音乐一样,都是思想不断深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将审美和实用相结合,这样才能帮助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思维得到有效的应用。

一方面要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围绕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一定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围绕社会现状,将传统文化和外来的文化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习者用更饱满的精神和更丰富的理论来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红楼梦》中至今为人称道的黛玉葬花情节,作者的描述非常细腻动人,由花落联想到人亡,这是一种非常悲观的心态。然而这种心态下不仅是林黛玉个人的孤芳自赏,其中更蕴含着孤独和自卑。联系西方的认知,倾向于弗洛伊德的自恋理论,延伸到创作的社会环境,是因为林黛玉当时所处的环境较为复杂,各方面的压力导致她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些都需要学习者进行综合考虑。另一方面要认识审美与实用结合,因为在对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过程中,还需要将审美和实用相联系。文学作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这是学习者在鉴赏过程中一定要认识的重点,其中还要结合实用性。这样才能将这些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进行传承。也是以《红楼梦》为例,其中可以从探春的理家结合当代的企业管理来进行分析;迎春的早逝,对当前的各种应对方式联系;从巧姐的最终结局联系到当前社会的好人有好报。这对学习者个人心灵的发展有着突出的作用,这也是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最终目的。

(三)时代发展,促进需求与针对性意义结合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的思维与视觉在创新过程中,要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对古代文学采取针对性的研究,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人们更加容易接受古代文学的同时,提高相关的文学鉴赏能力。例如,在鉴赏《逍遥游》时,要结合其创作背景,该文章内容由庄子所作,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无论是从思想角度还是艺术角度进行分析,《逍遥游》都可以被誉为庄子的代表作品。《逍遥游》旨在追求更加自由的人生理念,全文描写充满着想象力,具有较强的浪漫主义精神。《逍遥游》运用大量的寓言、神话等,生动地表达出作者鄙视高官俸禄的思想。通过对《逍遥游》的鉴赏,能够打破传统的认知思维模式,促进鉴赏者思想上的升华,让鉴赏者能够重新认识自我,对加强鉴赏者艺术造诣以及文学修养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逍遥的理解,把握侧重点不同,认知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区别,面对这种情况,可以借助时代的发展情况,将其针对性地与现实意义相结合,来帮助鉴赏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综上所述,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鉴赏,可以达到古为今用、传承经典的效果。想要对这些古代优秀作品的内涵进行不断地传承,一定要学会对作品鉴赏和视角的转化,在尊重作者创作和实际描述的情况下,利用创新性的思维将其和当前的实际社会相联系,坚持将审美和实用相结合,这样才能帮助这些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真正地发挥成效,让作品的内涵得以彰显。

作者:王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