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2024-04-24

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共10篇)

篇1: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的作者,是教育专家林格。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亲自走过1200多所学校,考察过20多个国家的教育状况,探究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被誉为“坚持用脚做学问的人”。书中的一些鲜活的案例和观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

有这样一个案例:以前农民种水稻需要人工插秧,就是把培植好的秧苗,按照事先牵好的绳索和格子,整齐地种植到农田里。这个方法在我国沿用了约三千年,农民插秧后腰酸背痛,苦不堪言,但是水稻并没有因此而增产。20世纪,我国开始了一项重大的农业改革,应用抛秧技术,把培育好的秧苗一把一把“天女散花”似的随意地抛向水田里,结果彻底解放了生产力,且实现了增产增收。

“插秧”?还是“抛秧”?初看起来十分奇怪,勤劳的没有得到相应报偿,悠闲反而享受着丰收的果实,这似乎不符合“天道酬勤”的古训。细想想,密植插秧固然贯注了人们丰收的意愿,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反之,看似放任的抛秧却为秧苗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保护它的自然生长。

原来,抛秧是一种比插秧更科学、更有效地方法。看来,抛秧不仅解放了人,而且也解放了秧苗!仔细一想,教育也同此理。我们的老师、家长如农民,我们的孩子就是秧苗,而今天的教育却更像是“插秧”,那么多的规矩,人为控制孩子的生长,结果老师和家长累得苦不堪言,而我们的孩子也“长势不良”、“产量低”。不是吗?

现在的学校教育如同“插秧”。教育的根本是育人,不是训练人。而我们的学校总有许多的校纪班规,要求学生“不准这样”“禁止那样”,甚至连上课时学生的坐姿也有统一的要求。而至于学生的学习,学校早已经牵好了一根绳索,那就是上课、作业、考试,沿着这根绳索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得更高的分数,考取更好的学校。

现在的家庭教育更像是“插秧”。父母给孩子定好了各种各样的计划,学习这样,学习那样,要怎么怎么吃饭,该如何如何做事。甚至有的父母连孩子的未来都已经设计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按照自己早已经牵好的绳索按部就班地长大、生活。

插秧式的教育,最终的结果是苦了老师和家长,害了孩子。学生完全为提高成绩而学习,夜以继日地做着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时间去感受自然界的神奇,没有精力去感知世界的人文变化,机械地围绕一本书、一支笔、一张课桌度过天真的青春。

时代要求把儿童从片面追求升学率中解放出来,不用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让他们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使他们的知识、情感、意志、能力及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要创新就要有足够的时间去积累、去实践、去思考。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当然,我们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巧妙地安排时间,以真正达到解放的目的。

教育,呼唤抛秧式!给孩子适宜的土壤,充足的条件,然后给孩子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主发展,孩子的生命终将长得生机勃勃、积极向上。

篇2: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反思自己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是否给予学生过多或者过于主观的评价,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不自信,或者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原本以为对学生的责任必然在于多提醒他们的过失,让他们时刻铭记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没想到,也许正是这样潜意识的压力,反而让他们更加摆脱不掉以往的坏习惯,反而给自己贴上了坏学生的标签。想想真觉得可怕。

在教学中最常遇到的问题,就是学生兴趣培养与应试现实的矛盾。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中学老师,我和学生都无法回避中考这件初中生的一生中遇到的第一件“头等大事”。读了这本书,让我对目前的教育工作进行了积极而深刻地思考,可谓受益非浅。

一.林格先生的“又好看、又好吃”的双效教育理论

林格先生认为,“在新时期的养成教育理论实践体系指上下,成绩和分数应当是人学习成功之后顺带的结果而已。”所谓“又好看、又好吃”就是说,“终端考试成功并且解放了教育者,学生主动学,素质全面提高”的双效教育。

初中生的年龄在12~15岁,这三年中一个孩子从童年进入了青春期,成为了青少年。孩子在这三年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老师,不仅要思考学生的“中考大事”,更是肩负起孩子思想的引导与教育大任。青春期的孩子面临最大的变化,就是“叛逆”,如何让学生在这三年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是我最常思考的问题。

林格先生认为“孩子的反叛,往往因为教育者说话太多”没有一个孩子喜欢“唠叨”的父母和老师,即使长辈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他们好。在我们以往的教育观念中,教育者就是要“诲人不倦”。在学校里,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回到家里,父母又耳提面命。这也是导致孩子在这一时期产生叛逆心理的重要原因。因此,“无声的行动”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交流,能够体现对孩子的爱和赏识。

我班上有一个F大男孩,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叛逆,对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老师和父母都充满敌意,情绪暴躁、易怒,经常和同学有矛盾,轻则骂脏话,重则拳脚相向。升入初中来到我的班级里,自然也成为了我的头痛对象。对于他的种种“恶习”,我每天都要几次找他谈话;然后再给他妈妈打电话,回到家中,他自然也少不了被妈妈狠批。无论是严厉的批评,或是温柔的鼓励,每次的`狂轰乱炸后,他都毫无改善,照常捉弄同学,气跑老师。最后我也不得不投降,之前的路走不通,就一定要另寻出路。看完了《教育是没有用的》之后,我知道了有时候说的越多,孩子会越叛逆。于是我尝试了“冷处理”,在对他的学习放松的要求的同时,尽量减少对他批评的次数,尽量不给他妈妈打电话,在班级活动中不忽视他,反而让他担任比较重要的工作,尽情发挥他在运动方面的特长,让其他同学和老师都更加认可他,让它慢慢地融入到集体中来。对于他的过失,我更加关注他的优点,在全班面前经常表扬,打电话给家长表扬他的进步等等。到现在为止,虽然还有一些坏习惯没有改掉,但是他真的进步了很多,见到老师能够主动问好,在课堂上也不会再干扰其他同学或者顶撞老师了,虽然学习成绩还不如人意,但是大家都说他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

二、I卫孩子的主动性

格林先生认为,“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I卫孩子的主动性。”作为老师,要做到真正的“无为”,不刻意地去做什么,维护孩子的天性。格林先生在书中比较了国内和美国中小学生的教学状况,美国学生的“自由散漫”与中国学生的“勤奋严谨”形成鲜明的对比,甚至在80年代有人预言30年后中国的科技发展必然超过美国的观点。可是30年后的中美两国在科技知识领域成就的巨大差距,让我们不得不去反思,如此严格的教育究竟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不可以给我们的孩子彻底“松绑”?所谓松绑,即教育者的无为,让孩子学会自理,学会自觉管理。格林先生认为“人只要实现了自觉管理,就会为自己而努力,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孩子建立起了责任心,就很有可能迁移到学习上来,就会逐渐到学习上来,就会逐渐明确:我为自己学”。

这一点我也是深有体会。在平时的教学中,相信每个老师都想把40分钟的课堂充分利用好,尤其在“有效性教学”理论提出之后,教师的教学更加重视高效。但是,高效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消化多少,他们获得了学习的快乐了吗?还是只有被动地接受老师安排好的既定的任务?如果一节课都是按照老师的预设的程序下来,没有有效的互动或者有趣的片段,只是完成了所谓的教学目标,这样算是一节成功的课吗?我想一定不是。记得某老师展示的一节复习课的公开课上,老师生怕复习的大量的内容讲不完,时间不够,提出的问题都找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回答以避免浪费时间,对于一些应该给与时间思考的问题也是一笔带过。我想,对于复习课来说,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的难度应该是倾向于中等学生的,如果这个程度的学生在复习课上没有得到查漏补缺的机会,这个复习课似乎也失去意义了。而且,这样的课多了,大部分的学生也就慢慢地失去了发言的兴趣,只有几个反应快的学生才能跟得上老师的节奏,这样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主动性就没有了,课堂只是面对少数学生了,这样也就违背了有效性教学的要求。

篇3: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最初翻阅这本书, 让我感兴趣的除了震撼的标题——“教育是没有用的”, 还有开篇的这段话。

沉静下来, 我读着它, 如同和一位师长对话。本书的作者, 我国教育专家林格, 为探究中国教育内涵发展与突破之路, 用了10年时间进行教育新探——他踏遍了全国将近1000个县, 走进1200所学校, 拜访了400余位教育专家。在书中, 他通过例举诸多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 阐述教育不能迷恋教育技术的观点。林格先生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 细节末梢和教育技巧上的创新已经不足以缓解目前的全民教育焦虑, 真正需要创新的是教育观念, 他呼唤教育者能够尽量减少干预和一厢情愿的规划。

作为一名从教20年的教育工作者, 怀着对教育的使命感和敬畏心, 反复捧读这本书, 不由得怦然心动。回想自己从事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的实践经历, 思绪如柳絮般纷纷扬扬, 牵动我这颗为实现教育理想而搏动的心, 欲罢不能。

观点一:教育不是摁着牛头吃草——教师应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孩子学习的主动性

涉足如今的教育现状, 真有些“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尴尬。教师明明知道此路有“虎”, 可又找不到通幽的“山道”, 只好硬着头皮往前冲。于是教师和学生便“望虎兴叹”, “老虎”打不死, 还累得自己浑身是伤。究其原因是教育者喜欢“摁着牛头吃草”, 一厢情愿地训练“牛嘴”要张开多少度、如何吃草, 岂不知“吃草”是牛的本能!正如, 一个人天生就具有学习的本性, 人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说话, 学会了走路, 学会了与人交流。可是面对学校教育, 许多孩子怎么就苦不堪言呢?这就是教育方法出问题了, 一味“灌输”, 把“草”硬往“牛嘴”里塞, 这不是对孩子学习本能性的蔑视吗?他们被动地学习, 被动地接受知识, 久而久之, 便逐渐失去了这种本性, 丧失了原有的学习热情。

怎样把知识变成孩子内心渴望的“青草”, 是所有教育者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说:“成功的教育应该是无痕的。一旦成人摆出教育者的架势, 居高临下, 盛气凌人, 要求孩子如此, 不准孩子那般, 其时, 双方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被教育者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这样的教育, 必然会以失败而告终。让孩子在宽松、愉悦、无拘无束的状态下, 给他讲一则美丽的故事, 剖析一个动人的事例, 告知一条感人的新闻, 以启迪孩子的智慧, 点燃他心中的火花, 激发他强烈的求知欲望, 让他自己明理,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他的这段话巧妙地告诫我们教育工作“无招胜有招”的深奥哲理, 值得我们好好推敲, 细细琢磨。

观点二:教育不靠吹胡子瞪眼——教师应自觉自动地让内心柔软起来

一次, 我讲到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时, 播放了班得瑞的乐曲《童年》。当宛如天籁的乐声在会场回转时, 我见到两百余名骨干教师眼睛里闪烁着明净的、孩子般的晶亮光泽。这是一首让人很容易回想过去的曲子, 我仿佛看到教师们尘封的记忆随着婉约、清幽的乐声慢慢拉开帷幕, 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美丽的音乐让大家的心柔软起来。

是的, 每位教师都应该是一首柔软的乐曲。

林格先生在书中写道:“要孩子的心灵乐于依靠, 教育者应有一个美德, 那就是———让自己的心变得柔软起来。因为, 只有自己的内心变得柔弱了, 才能缩小孩子的心灵与你的心灵之间的距离, 才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曾见过, 教师训斥犯错孩子的声色俱厉;曾见过, 教师讥讽咬笔孩子的怒目圆睁;曾见过, 教师厌恶调皮孩子的冰冷面孔……他们的言语、声形中流露的是霸气、煞气和怒气, 哪里看得见一点柔软的影子。于是乎, 孩子的创新意识、童真童趣消逝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怯懦、自卑与盲从。惊呼, 教育的希望何在?

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在《教育就是服务》中指出, 教师应将“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落实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 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让他们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 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与自豪, 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 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最具服务精神的教育。

谈到体现教师的服务精神, 很容易让我们想到服务行业的那些服务生, 见到客人笑脸相迎, 躬身问候, 和风拂面, 艳阳暖身。在这样柔软的服务下, 哪位顾客不会“大开胃口”呢?如果孩子的“精神”是失魂落魄, 是委靡不振, 是痛苦煎熬, 是得过且过……那孩子还有什么“欲望”?还有什么“胃口”?还有什么追求?还有什么未来?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博士论文《全面发展人的培养问题》中有这么一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 甚至是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有困难的学生面前, 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的领域, 使他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 显示自己, 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 从人的自尊感的泉源中汲取力量, 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 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由此可见, 柔弱甚至示弱是一种崇高的教育素养。成功的教育就是在教育者水一般高贵柔和的气息滋养中形成的, 伟大的柔弱才能培养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 不断地走向成功, 使每个学生成为相信自我, 敢于挑战, 像爱“吃草”的小黄牛。

观点三:教育不能一把尺子定乾坤——教师应实施个性化教育以唤醒学生自觉

林格先生摘《易经》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来说明教育之道不在“器”, 而在于“道”, 这里的“教育之道”指的就是如何洞察、处理人的内在自觉。孩子的自觉意识一旦产生, 就将获得主动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与热情。这就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所在。

我曾读过这样一个故事——“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 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 一句普通的话, 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调皮捣蛋的小学生罗杰·罗尔斯, 出身贫苦, 由于受到不良影响, 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 校长皮尔·保罗将从窗台上跳下的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 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 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当时的罗尔斯受宠若惊。从那天起, “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他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 语言不再肮脏难听, 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40年如一日, 终于在51岁那年, 他成了纽约州的州长。

这位校长根据孩子独特的个性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 成就了一个孩子的伟大梦想。这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好好反思。

“人之初, 性本善。”孩子的心都是向善的, 让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善良本原得到弘扬, 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只要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那么, 每一个孩子心中的巨人都将被唤醒。即使天赋极普通的孩子, 身上也蕴藏着极大的潜力, 大声告诉他们吧:“你的大脑就像一个沉睡的巨人!”再笨的孩子也会飞扬梦的翅膀。

“或许他没有英俊的外表和娇媚的容颜, 但是他自然朴实, 乐观自信, 不卑不亢, 能够平等与所有人交往;或许他并不高大, 却有人格的挺拔与伟岸, 有坚定的意志, 强烈的责任感和纯净正直的品格。”这就是北京师范大学肖川博士对教育的最好诠释。

教育真的没有用吗?不是。这本书字字句句都在告诉我们:说教是没有用的, 教育者应该懂得静静地等待, 慢慢地渗透, 教育是教育者一生的追寻。

篇4:靠想象是没有用的

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自己去尝一尝。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尝试的过程,不跨出勇敢的第一步,一切美好的梦想都只不过是虚无缥缈的幻想。有的事情只有自己去做了,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道理,靠想象是没有用的。

——爱gaag噜

很多事情。当你不能“解决一下”的时候,就只好“克服一下”。这个前提甚至跟这件事的重要性、唯一度或者其他啥……都无关。——风息神泪

虽然说我一直说要放松一点,但是,还是会对没完成的事觉得很抱歉。所以,新世界啊,我们都要变强大,不留遗憾地去长大。——安倍智久

有些时候不要太在意做一件事是否有意义,只要现在你想做就去做,做了你想做的事,就是最大的意义所在,随性一点没什么不好!——李雷雷

表哥今年在香港大学毕业,看到他们毕业的照片,超感动又超憧憬!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并完成梦想,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妈妈对我说:“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看到你也有这样成功的一天。”嗯,我不会让你失望的!——Kristin

【自省】仅有一股冲刺的猛劲,是跑不完万米远程的。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平凡的人,从别人身上获得很多力量和勇气然后自己走下去,如今得知我也能给别人带来正能量,这确实很鼓舞我,曾经那个敏感多愁的女孩终于也能成长为一个乐观积极安稳的人。感谢那个成长的自己。每个人都要学会爱自己。每天都进步一点,成为更好的自己。——安娜

在你为一个梦想奋斗时,遇到一些在外人看来蛮大的挫折时,其实当时的你自己是没有知觉的。因为知道,挫败为我打开了另一个更大的门,让我对世界的理解又深了一步。——不当当

【青涩】年轻人需要指点,但不需要你们指指点点。

人生大概就是这样,每到一个阶段想法都会发生变化,以前看来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看来也变成无所谓的存在了。不过人这种生物,大概就是在不断地敲碎自己的壳,然后去长出适应目前的新壳,再等待敲碎这层壳的一天。也许壳会越来越大,也许越来越小,但是舍弃过去,我想也许不是坏事。

——星河shinho

六姑娘说,“没有”的人才妒恨“居然有”,潦倒的看不得别人成功,没才能的看不得人家努力,庸碌的受不了旁人骄傲。而“有”的人才不特别在意人家“也有”,就像李碧华说,有权利的表现,从不在有资格杀,而只在有资格赦。六姑娘是我的醍醐。——顾锦妍

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是即使我又穷又宅,还是有一帮关心爱护我的朋友。半夜听我发神经,白天与我一起闹,跋山涉水来看我,生病握着我的手,难过借我肩膀靠……有时候想,一辈子就算这么窝囊也无碍,因为爱我的他们从来不曾嫌弃我。谢谢你们,我的朋友。

——陈晓艺

【光阴】时间,你有时真的太苗条啦,麻烦你吃多点!

最近对雷恩有点依依不舍。对一个城市的感觉往往不取决于地面建筑,而是你和它的互动。碰到的天气、朋友,都能改变对城市的印象。在雷恩我呆了3个月,从刚来时习惯性挑剔法国的习俗制度,到现在学会去接纳它发掘有意思的一面,雷恩见证了我的成长,也记录了我在异国他乡,语言不通情况下的喜怒哀乐。——NANA在法国

所有人在儿时,都应该拥有过伟大的梦想吧。只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被改掉了,被偷走了,或是因为给予的滋养不足,梦想的种子仍深深地埋在±里,难以发芽。从现在开始,每天我都要坚持施肥浇水,我想早点看到梦想开出的花。——bora-zhang

在家中,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童年时的梦想,想开一家书店,不规整,有些凌乱,我不会做手工,但是我的朋友会;我想和你们在一起,开一家咖啡店,只卖我们的东西。——cu先森

从昨天上午就一直泡在自习室,直到晚上十点被锁门的大爷催走,回宿舍做题到两点。今天六点多又来自习到现在,这是自己度过的第几个如此单调而又忙碌的周末了?呵……耳机里突然传来老男孩,手下的笔一顿: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花开花落又是雨季,春天啊你在哪里……

——pluto喵崽

编辑/杨明珠

篇5:读《教育是没有用的》有感

这几天中午在我姐家吃饭,也忘了是我的推荐,还是我姐自己买的。她的床头放着林格著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的一书,我又翻开看时,真有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它可以是教育人剥去现在教育的迷雾,仰望教育的晴空,为所当为,少为或不为“没有用的教育”,诸如:仅要分数的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摁着牛头吃草的强迫教育;被动灌输、机械训练,毁坏学生想象力的教育;加班加点的恶补,损害学生健康的教育等等,这样的教育是没有用的,甚至从长远看是有害的,赶快像山东省那样对“伪素质教育”强力叫停,出重拳,规范办学行为,寻找有用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那么,什么是有用的教育呢?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心中春意盎然。真正有用的教育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心灵感应心灵的过程。林格先生认为: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有用的教育是一种鼓舞、一种激励。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用洁净的灵魂去感应另一个灵魂,传递精神力量,宁静致远。

有用的教育应使孩子像野花一样生长。著名文学家冰心老人说:“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教育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有用的教育就是教育者要成为麦田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的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的责任就是像农夫看护自己的庄家成长一样,让庄稼合乎时令自然成长。

有用的教育是唤醒人性光辉的。有用的教育是把学的知识都忘记后仍保留的那些东西,那些东西是成长和发展的元素,诸如:善良、正直、自信、包容、进取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记者提问:“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有用的教育就是合作共享、学会思考等,这些是终身受用的。

有用的教育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作者经过实验论确定了六大行为习惯是家长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的: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5)认真写字;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好的习惯可以成就精彩的人生。

篇6:读教育是没有用的心得体会

偶然的机会,在某中学看到“学生是脚、教育是鞋”的条幅,联想到著名教育家林格先生新近出版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些许思绪涌动,陆续记下,望能给望子成龙的老师、家长一点启示。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教育还是“填鸭式”猛灌法,教育战线的同志们按照教育目标,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努力完成。如能在会考中得到名次,就有希望获得殊荣。至于学生最后被教成了什么样子,难以成为教育者最终的目标。中国教育应该怎么搞呢?是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还是中西结合,建立新的教育体系?是继续沿袭“填鸭式”,还是采取更好的方法呢?

林格先生认为,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和种树、种庄稼一样,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根系得到自然发展,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

伟大的启蒙主义学者卢梭说的,教育就是生长,这就意味着生长本身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并没有其他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做出成就之类我们耳熟能详的教化,其实并非教育的目的,而是教育者,尤其是家长的强大期望。这些目标,原本应该由孩子去规划,但是现在教育者更喜欢做的事就是,替孩子设计好了未来,然后要求孩子去实现这幅图景,这恰恰是对教育本质和孩子天性的劫持。

林格认为,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但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探讨中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最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的话,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

关于教育的本质,林格先生的体会是,正如卢梭所说,教育就是生长,这和甲骨文中“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是高度一致的。“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文”字,“文”在甲骨文当中中间有一个“心”,“育”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长,指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能不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宽,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才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高,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高”决定这个器的容量,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可以说,林格先生的观点,首开了对传统教育观念说“不”的先河,让人耳目一新,仔细想来,却是一种理念的回归。当他把“教育是没有用的”作为一个命题来阐述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忐忑的,担心师长们批评他“没良心”。最终,回归到教育的根上来、为中国教育进步寻找突破口的顽强理念,战胜了他个人的得失,通过走访了数以千计的学校,拜访了大量的知名教育者家,林格先生以其大胆的言论、全新的观念警世。既是对老祖宗教育理念的诠释,是对当前教育方式的提升,甚至有点“叛逆”。但是,我喜欢这种“叛逆”。

老子曾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而灵”。其中的“一”就是教育之根,也就是提升生命质量,寻求教育之根。随着物质条件的日渐丰富,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关心了,吃要生态,住要生态,玩也讲究生态区,等等。大量的事实表明,返朴归真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最爱。“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是鞋子去适用脚,还是脚去适用鞋子?还是相互去适用?脚去适用鞋子,难免重踏“郑人削履”覆辙,肯定不可取。那么,用鞋子去适用脚呢?不同的学生智力、控制力、自觉程度、理解能力等等肯定不同,用鞋子去适用脚,意味着教育者要根据所教育学生的数量做不同的鞋子,一个班按照50人计算,老师就得做50双不同尺寸的“鞋子”,即采取50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可能吗?显然是当今为师者难以或无法做到。是因为人多吗?还是采取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对于升学率没有把握,影响了学校的声誉还是自己的利益?

篇7:教育是没有用的

于英杰

《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把教育和教学两个内涵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用“教育”涵盖了几乎全部办学行为,包括教学。而教学问题,据说均可沿书中所指路径一一打通,不禁令人深感玄虚之至。至于此书将“颠覆现行教育观念”、“化解全民教育焦虑”、“拯救孩子,解放家长和老师”诸说,尤有忽悠之嫌。

内行人都明白: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生命培育,教学则以培养其学科能力为己任(它也关注生命培育,但非“主业”)。前者偏重人文,后者注重科学,二者有着不同的理念、方法、流程、艺术手段和目标指向等。据此,书中诸多论说对教学是无意义或基本无意义的。

比如考试,该书特别强调“素质好,何愁考(中高考),为了好,偏不考(过程中的统考)”,并认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就在于区域性和学校统考„„管理者往往借助这种评价方式防止质量下滑,实现教育活动主体之外的人对学习者的把握和监控,从而使所有教育中人疲于被动应付,失去了激扬生命主动性的改革热情”,因此,“关键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下决心取消平时的统考,以中高考终端考试为目标”。这就有两个问题需要探讨:其一,所谓“素质好”的标准是什么,内涵是什么,该书并没有告诉读者。我们知道,孔夫子门下尚且“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可见人的“素质”不可能一样“好”。既然如此,那些素质“不好”的学生面对高考怎能“何愁考”? 又怎能做到“为了好偏不考”? 学校必要的、阶段性考试对这些学生、包括所谓“素质好”的学生又有何妨? 其二,现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一般是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考,其实替代了学校期中期末考试。可见,即使教育行政部门不统考,学校也必须“自考”。这

种正常的期中期末统考何罪之有?何必欲除之而后快? 学校以统考“实现教育活动主体之外的人对学习者情况的把握和监控” 错在何处?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总得有起码的、最基本的考查手段,这是教育之必需。在强调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怎能革了正常统考之命? 取消统考,即可“化解全民教育焦虑”?

统考无罪。恰恰是泛滥成灾的月考、周测验、单元测验等让学生苦不堪言,恰恰是作业太多,许多作业太无意义、太无聊让学生不堪重负,恰恰是因学业负担过重、体育锻炼时间太少使学生体质体能下降。这些亟待强力关注的热点问题,该书却忽略了。所以,无论应试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罢,取消统考,只让学生天马行空,中高考时潇洒走一回,这种只问结果不管过程、闭塞眼睛捉麻雀的“教育”,岂非幽天下之大默? 自中高考恢复以来,有谁听说哪一所学校哪一个学生“为了好偏不考”? 西方许多国家崇尚教育自由,但又有谁听说哪个国家取消正常考试? 更何况,该书不是也承认“学生时期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成绩,谁的成绩好,谁就是胜利者”吗? 没有统考,哪来成绩?书中特别强调“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要下笨功夫”,并言之切切号召“聪明人”做“有决心下笨功夫的愚公!”(叹号为原文所有),然后,隆重推出本书作者“经验”:当年“学文科,曾经把历史教材抄过7遍”,“抄过7遍之后,发现很多历史上的细节题目都可以轻松答出来”。呜呼哀哉!果真如此,那么,其一,作者显属“素质好”的聪明人无疑,聪明人尚且甘做“有决心下笨功夫的愚公”,那些“非聪明人” 的“笨功夫”该下到何种程度? 他们该如何去“激扬生命主动性热情”?他们在取消统考的情况下该怎样去面对高考? 其二,把历史书抄7 遍,若是老师的硬性布置,那这位老师必定是疯子。如是自愿,那作者堪称“勇士”无疑。因为不管如何,这都比“教育中人疲于被动应付”更残酷、更可怕、更令人毛骨悚然。其三,以“抄7 遍”作为“经验”

加以宣扬,那我们是否也要让学生尤其是那些素质“不好”者把政治、地理、语文也抄它个天昏地暗(据说,许多年来许多老师就是这么做的,许多年来许多学生对此深恶痛绝)? 该书宣扬这种“经验”,宣扬“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要下笨功夫”,到底想要说明什么? 说明这样即可“激扬生命主动性热情”?这样即可“拯救孩子,解放家长和老师”? 岂不又是幽默一场———当今许多人把“拯救孩子”越喊越时髦,搞得我们这些听众反倒越听越糊涂了: 我们到底该怎样去“拯救孩子”?

与该书主张不同,我们提倡,越是聪明人越是要学会下巧功夫,要让青少年一代在科学的教育中少一些“笨愚公”,多一些“蓝精灵”,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希望所在,这才能“激扬生命主动性热情”!

更有趣的是,该书在“作业的阶梯”部分,特意列出完成家庭作业的“五级”要求:认真完成、提高效率、自我评审、经验作业、发展作业。这五级内部又有十分复杂的程序和十分严格的要求,然后作者说,完成这些作业,必须“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精神”,“不仅需要孩子持之以恒,更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要持之以恒,”否则,“都是没有意义的”。人们不禁要问:对绝大多数未成年孩子而言,完成这繁琐的五级作业,如果离开老师和家长持之以恒的监督检查,他们凭什么精神能支撑下去?这不同样令其“疲于被动应付”?这五级要求(加上“抄7遍”)下的“教育”,如何能“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实现“以心灵感应心灵”的教育? 又怎能避免书中所云“孩子的本性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当孩子意识到他是在受教育时,教育的意义就已经失去了”? 教师和家长捆绑在一起的这种“教育”,正是一直深受社会诟病的错位家教陪读!它如何能“拯救孩子,解放家长和老师”? 该书又何必悲天悯人,大喊“现在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书中还特意谆谆告诫学生:必须“要像考试一样去完成这些作业”。

人们又是一头雾水:其一,所有统考全无,学生何处体验“考试”之感? 其二,学生天天置身于考试的心理环境中,何谈学习之乐?书中一直呼吁唤醒孩子的自觉,可任何一位一线教师都会再明白不过:老师有什么样的魔力,能唤醒本来就缺乏自控力的未成年孩子,每天像考试一样地完成平时作业这种“自觉”?可见,上述种种“教育”,恰恰是该书所抨击的“教育实践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 的最真实的写照。据此,我们必须指出:

篇8:读《教育小语》有感

《晏阳初教育论著选》指出:要做一个“现代人”, 一方面不要忘本, 换句话说, 就是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 一方面要应用欧美的科学, 要有驾驭自然的本领, 一扫从前那种靠天吃饭、信赖命运的行为, 换上一副创造新天地的气魄, 这才能有办法。古人说:“民为邦本”。一个共和国的基础稳固不稳固, 全看国民有知识没有。国民如果受到相当的教育, 能够和衷共济, 努力为国家负责, 国基一定稳固。

杰斐逊《反对愚昧无知运动》一书中说:“除了教育外, 任何东西都不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繁荣、强大和幸福。”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国家富强在于开启民智, 人的发展取决于教育。国家的强大, 人民的幸福与教书育人密切联系。一个国家, 少年强则国家强, 少年兴则国家兴。作为一名教师, 一名普通的教育者, 我深感肩上担负的重任。要真正地与孩子很好地相处, 你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上的特点, 懂得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孩子喜欢具体的东西, 不能理解比较抽象的道理, 所以无论是什么东西, 以生活化的形式出现, 其效果总是令人满意的。就如:

一、生活化、趣味化的课前研学单

学生毕竟是孩子, 更多的是喜欢与生活实际相符合的东西, 或者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知识。我们都是数学老师, 我们都经历过布置预习作业, 该做的会做, 不做的还是不做, 甚至久了, 都不做了的情况。不怪学生的不完成, 而是我们的作业真的提起不了他们的兴趣。所以我的课前研学单虽也有知识性的东西, 但是我更多的是将知识结合到生活中去, 提高课前研学单的趣味性和神秘性, 激起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比如本学期, 我在教学负数的时候, 知道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 就在研学单中提出:“今天的温度是多少?我记得去年6月份时是20°C, 它们区别在哪?能分别说出它们的意义么?”还有, “一个朋友, 最近买房, 钱不够, 找银行贷款了20万, 于是其他朋友都叫他“负二贷”, 这是什么意思?”等等。这比让学生预习了解什么是负数, 负数的意义等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比如教学简算时, 我会提供我的购物清单, 让学生通过笔算, 找出最好的计算方法, 研究简算的技巧, 也让他们知道简算在生活中如何使用。

学生的想象和创意是无限的, 得力于家长和网络, 在得到我所想让他们知道的知识同时, 他们给我的意外却也是巨大的, 尤其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

二、丰富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

课前研学单的设计, 我会根据工作日与节假日进行设计, 工作日的设计偏于理论和研讨, 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得到了解, 而节假日的研学单我更侧重于实践活动的开展。一般在这个时段, 我会布置很少的理论作业用于巩固知识, 将大部分作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教学表面积的时候, 学生对于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认为太简单了。在假期我就布置任务, 让同学们去测量学校的门卫室, 我们要刷门卫室的里面。结果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直接 (长×宽+长×高+宽×高) ×2算的, 有算五个面的, 有减去门窗的, 甚至有人考虑到房檐的等等。在课堂上, 各小组就开始争论谁对谁错, 一个一个发言, 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不足, 找到最合理的。当最后的结果出来时, 我知道是我上场的时候来, 所以在作出结论前, 我告诉他们,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有的时候是生活的理想化结果, 不要以为我们学了知识, 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我们要谦虚谨慎, 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知识, 这才是真正的学会了、学懂了。

其实任何学科的教学只要我们用心, 只要我们善于了解孩子, 只要我们善于关注他们的需求, 引起他们思考, 就都能上得让他们所喜欢, 上得富有美感, 上得带有生活的启迪。

篇9:跟宝宝说,哭是没有用的

当豆豆想通过哭来达到一个目的时,我们会跟他说:当你不哭了,再来跟爸爸妈妈说。他会调整一会儿情绪,然后带着些许哭腔说:豆豆不哭了。

平时,我和老公总是跟豆豆好好说话。很多时候,都会答应他的要求,让他明白,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哭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但并非他的每个要求,我们都会答应。跟豆豆说明不行的原因时,有时他会哭上几个来回。我们既不会抱他,也不会哄他,更不会屈服;我们会耐心等待,让他自己把事情想明白。最后,他会无奈地说一声:好吧。就像大人一般,一下就明白了生活的不容易。这个世界,不是他想怎样,就怎样的。

慢慢地,豆豆长大了。4岁的他,相对于两三岁时,其实并不算叛逆。只不过他懂的东西越来越多,性格越来越自信与独立,越来越爱证明与表现自己,于是形成了一种反抗意识。在反抗过程中,哭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

无论是从家到幼儿园,还是从幼儿园到家,豆豆一定会问我:“妈妈,你知道路吗?”我说:“知道啊。”他接着说:“妈妈,我想让你不知道。”我赶紧配合:“我不知道路,怎么走啊?”于是,他热情高涨地走在前面,一栋栋楼房数过去,说明我们家在哪一栋、哪一号。如果某个环节不小心出错,比如我提前说出来了,或者我没经过他同意自己按门铃,让他错过表现自己的机会,那就像一盆冷水泼向了他,他会急得哭起来。

跟豆豆一起玩数数游戏时,有时他真的错了,但一定会坚持自己没错。如果我们也坚持,双方会你一句我一句地辩论。当内心的“正确”答案遭到否定时,对他的自信也是一种摧毁。所以,他干脆哭起来。

豆豆自己做一件事情,如果我们插手帮他完成,他会退到最开始的一步,重新来过。当他觉得我们怀疑了他的能力,打断他的独立探索时,他也会哭。

但是,豆豆每次哭都不会超过1分钟。他的哭,是来自内心的一种反抗,因为他要遵循自己内心的秩序,需要我们肯定他的能力,给予他足够的空间来证明他的独立。

每当豆豆因为“反抗”而哭时,我们会问他:“豆豆,你说哭有用吗?哭能解决问题吗?”他停下哭,哽咽着说:“没有用。”等他情绪稳定下来,我们会跟他说“对不起”。有些情况,是我们操之过急。比如按门铃,我们可以先让着他,先问过他,等几秒钟让他回答。但是,他一定要时光倒流:再按一次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第一”次就按才可以。

然而,他会明白,哭是没有用的,时间不能倒过去,没有按到也只能作罢。同时,他也明白一个道理,如果你真想做某件事情,可以提前说,或者在问他的时候,迅速回答。

他也开始明白,他的生活里确实存在一些无奈,需要妥协。比如大人有时的“不合作”、“不懂事”和“不适时宜”—我们告诉他,爸爸妈妈也不是完美的,有时也会做错事情,你要原谅爸爸妈妈。

我们也告诉他,爸爸妈妈可以让你自己按门铃。但是如果,有其他人在后面等着,你就不能磨磨蹭蹭。因为我们是很多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大社会里,要顾及他人的感受。

我们还告诉他,人不能永远都是第一名,也不一定什么都要争第一。你只要觉得自己做得还不错就可以了,就算有时失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我们还有很多其他机会。

但是,一定要反复跟他强调,哭是最不能解决问题的。我会问豆豆:“你哪一次的哭起作用了呢?”他回答道:“没有。妈妈,以后我不哭了。”

我告诉豆豆“哭是没有用的”,是为了让他更好地解决问题,面对生活。但是,我不会一味地禁止他哭。因为哭泣可以帮孩子发泄负面的情绪。所以我会明确地对豆豆说:“豆豆,如果你真的觉得不开心、委屈、难过,那么就痛痛快快地哭出来吧!妈妈不会笑你的。等你哭完了,心里舒服了,妈妈再陪你一起想想,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还可以怎么办。”所以,在豆豆那里,哭泣只是发泄情绪的表达,而不是要挟大人的武器。

篇10:教育是没有用的

——《教育是没有用的》读后感

我刚拿到《教育是没有用的》这本书时,第一感觉就是奇怪,教育怎么是没有用的呢?于是便怀着好奇心去拜读,感觉不错,并深受感触。先将我感受到的关于他的一些教育观点摘录如下与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林格先生曾经接受过《中国教育报》专访,是一位“养成专家”。《教育是没有用的是作者林格若干年来对中国教育考察、实践、研究的心得。本书内容不仅有高度、深度、有震撼性,同时也有诸多养成教育试点的成功案例支撑,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倡导回到教育的本质,让孩子成为教育的主体,把家长和老师都解放出来,该书立意深远,说理清透,是一本会对中国教育观产生重大影响的教育理念性作品。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林格先生认为,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孩子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关于教育的本质,林格先生的体会是,教育就是生长,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长、宽、高。长指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不断学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宽指与人相处和合作,高指一个人的人格构建,高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可以说,林格先生的观点,首开而来对传统教育观念说不的先河,让人耳目一新,仔细想来,却是一种理念的回归。

这本书让我感受颇深的是教育就是提供给孩子一双合脚的鞋,而我们嘉汇阳光小学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开展三周四节,打造四国文化,注重孩子个性发展,这与林格先生的教育理念正好不谋而合,在这样走在教育前沿的团队里,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绝不能落后,要为打造孩子那双合脚的鞋而努力。我要转变观念,既不能只盯着少数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也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压制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要珍视孩子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细心发掘每个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特长,了解每个孩子发展中的需求,帮助每个孩子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确立发展方向,建立自信,这样才能打造一双真正合孩子脚的鞋。

上一篇:对考生的寄语下一篇:仁兴镇学习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初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