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2024-04-09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通用14篇)

篇1: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这本书讲的是老卡尔•威特把出生本是弱智的儿子教育成为一个天才。小卡尔维特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1883年逝世为止。

回顾老卡尔威特育儿成功经验,不妨我们可以看得总结出老卡尔威特在对小卡尔威特实施教育的几个原则:

一是“成人化”教育: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老卡尔威特在很多时间从来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而是以成人的方式来交流。

二是“民主化”教育:在老卡尔威特眼中,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没有绝对权威的,相反孩子的“面子”却应是父母特别关注的。

三是“快乐化”教育:卡尔威特的博学多才,并没有建立在与我们一样痛苦的学习训练基础上的,相反对他来说,学习是一种快乐。

四是“个性化”教育:教育一个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仅如此,因时而教、因事而教都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法则。

读了这本书,我获得最大的启示是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要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开发孩子的智力,引导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鼓励孩子敢于向成人提问,同时培养了孩子对读书的好奇心、发现问题的恒心、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篇2: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浦北小学 阮建敏

对《卡尔 威特的教育》早有所耳闻,几年前也将其纳入我的书架中,但一直没机会好好读。几个星期前,我从书架上取下这本带有些许灰尘的书,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开始了阅读。

单看卡尔威特取得的成就,对于我们这样的平凡人,不得不对其肃然起敬。少年天才不是没有,但其辉煌大都短暂得很,要不就是单一发展,像卡尔这样能够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的却不多,真可称得上是百年难得一见。这当然得归功于其父老卡尔威特。

老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很先进,与现在所提的素质教育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令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从兴趣出发进行教育;二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书中老卡尔非常重视对儿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好地验证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

老卡尔尊重儿子的意愿,当儿子不愿意学习数学时,他并没有强迫儿子学习,而是帮助儿子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怎么培养学习兴趣呢?那就得靠游戏了。孩童最爱游戏了,我们平常所说的“寓教于乐”就是要把教育融入到玩耍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这一点老卡尔反复强调,也一再证明了游戏能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受到教育。还是学数学,小卡尔起初不愿意学,老卡尔通过生活中的交易买卖、玩纸牌等游戏学习数学,淡化了学习数学的痕迹,让儿子感觉是在玩。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已经在学习数学了,而且学得有滋有味。

他的教育行为很多都是在生活实践中完成的。学习地理时,他带儿子走遍了周围的村庄、道路、山坡,甚至到各地旅游;学习外语,他带儿子去听音乐剧;学习天文,他带儿子用望远镜观察星空„„其耐心和爱心,是很多父母少有的,令人敬佩。

从他的教育中,我觉得他是在把孩子当作一个成年人对待,一个和他平等的人对待。他始终相信孩子的能力,反省这一点我觉得我还做不到,总觉得学生还太小,这个做不到,那个做不到,总是以自己的意愿取代他们的想法。

但我又不免困惑:老卡尔非常追求完美,他认为和一些习惯不好的孩子玩,是浪费时间。因此,他觉得卡尔可以不需要和同龄人一起玩耍,他同样会快乐。这一点我不很苟同。生活本身不是完美的,这种不完美也是人生体验的一部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生活中的善与恶,我们都无法完全回避。就像现在的父母尽力地把孩子圈养在一个安全的环境,然后变成一朵朵“温室的花朵”。就像老卡尔自己所说的,父母不可能保护子女一辈子,那就该让他们学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不应是回避。

篇3: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站在教师的角度,我觉得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和其他教育类书籍刻板枯燥的文字不同,该书的语言通俗浅显流畅,正如作者在原书说明中所说的那样:“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虽然琐碎,但我会尽力让大家看得生动有趣,使诸位既获教益又不嫌烦闷。”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尽管它是19世纪的产物,但绝大多数的教育理念至今看来也是很正确甚至是“时髦”的,它所蕴含的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真谛。

老卡尔·威特说:“我认为,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都得到良好发展的人。”所以在保护孩子的自尊、时刻夸奖孩子妙处的同时,他从不随便过多地表扬、惯坏孩子。他非常重视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比如专心致志、敏捷灵巧、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当孩子的“恶习”出现苗头时,他会用巧妙的方法杜绝。在用科学方法培养儿子智力的同时,他也重视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书中谈到卡尔的父亲怎样培养卡尔的各种良好习惯,使我大受启发。书中谈到的几个习惯都是有益学习的。介绍如下:

1. 专心致志的习惯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每天回家及时做作业、背书,而学习却丝毫没有一点长进。应该说,能及时做作业就已经是一个比较好的学习习惯了,但仅做到这一点还不够,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好的结果。学语文时就只考虑语文,学数学时就专心于数学,如果在学习时想着玩,玩时又担心学习跟不上,不能用心一处,即使学生整天坐在书桌旁,那也只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这是一种对时间的任意糟踏,也是对自己和别人的一种欺骗。

2. 敏捷灵巧的习惯

常听有的教师抱怨,怎么上午布置的一点点作业到放学后才交起来?是题目太难学生不会做吗?显然不是。因为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不可能出太难的题目。那原因是什么?是因为一部分学生认为时间还多着,不拖到最后就不想做,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形成了习惯,作业一直迟交,甚至不交,其实这些学生不明白,迅速完成作业之后,多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发展自己的爱好。

3. 精益求精的习惯

学习知识就如同砌砖一样,如果不严格要求,就绝不会收到好的效果。一篇文章要经过多少次推敲,才能成为佳作;一道难题要经过多少时间的深入思考才会有巧妙的解法;一幅画要经过多少次描画,才能让人赞叹……可是在学生当中抱有完成任务就万事大吉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4. 坚持不懈的习惯

在学习上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困难,但是只要有恒心,只要能够坚持,那么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要知道,一道难题也许就因为你少思考了一分钟而与答案擦肩而过,一篇课文也许就因为你少读了一遍而背不出来……只有坚持不懈,成功才会与你有缘。

书中给我的启迪很多,当我在教育教学感到困惑、为难、不知所措的时候,只要捧起这本书,优秀的老卡尔·威特就会耐心睿智地向我娓娓道来他成功的经验。我想,有了这种手把手的教,心对心的交流,很多教育问题都会峰回路转、迎刃而解了。

篇4: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卡尔·威特教育全书》出版200多年以来,一直被冠以“家教经典”的标识流传于世,当我被封面上的作者译名(老卡尔·威特、小卡尔·威特)所吸引,并带着好奇心去窥探这对父子的言论,才发现它存在更广泛的读者群——每一个在未来有可能为人父母、师长的人,都能在书中找到与孩子的相处之道;甚或是幼子早已成年的老父母,也可以据此反思之前教育的得失。

全书叙述的脉络中隐藏着两条“情感线”:一是“心”,二是“爱”,这也正是达到亲子目的必备的两大元素。卡尔·威特父子的“心”体现在细心、耐心等诸多层面上。老卡尔为了保护孩子的胃,制订周详的喂养时间表,以便孩子形成规律的饮食习惯;为了教会孩子纯正的发音,老卡尔与家人(包括仆人)都不使用土语和方言;为了让孩子有面对失败的勇气,他与妻子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多尝试几次……与父亲相比,小卡尔的“心”则较多用于调查、研究上,因此他的教育理论更具科学性。他依据现代生理学对父亲的喂养方法进行改良,不再将婴儿的生理需求等同于成人和大孩子,而是细心观察孩子发出的饥饿信号,及时给予食物。除了用“心”亲子,卡尔·威特父子还让教育的过程充满“爱”的味道。一方面,他们的所有行动都出于对孩子真挚的爱,而非世俗的心理——或将孩子变成“完美人物”,满足家长的虚荣心;或使孩子乖巧温顺,成全父母在家中威信十足的梦想。另一方面,该书作者也注重“爱的教育”,如老卡尔经常从《圣经》书籍中选取爱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在流浪汉需要帮助时则支持小卡尔行善。这种教育的影响直观地体现在小卡尔日后的早教理论中。

当越来越多的人抛弃造就天才的心思来读这本亲子书,这个世界上将有更多平和、睿智的父母,以及健康、快乐的孩童。

篇5: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周招娣

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我仿佛见证了小卡尔成为天才的过程,他八九岁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国语言;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14岁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或法学博士学位并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小卡尔的惊人成就,来源于父母长期的教育有方。

尽管这本书重点讲的是卡尔威特的父亲是怎样培养孩子的,但是,对我们教师照样有启迪作用,因为孩子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发展,挖掘每个孩子的潜力。好多父母对孩子可能很了解,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所作为,但是有的方法不得当,有的则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适得其反,更有的家长用暴力促使孩子的成长,按自己的意愿来教化孩子。这些现状的出现,都和家长们的认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作为我们,有责任来帮助家长教育好孩子。这本书充分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卡尔〃威特的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老卡尔面对有缺陷的儿子,身为父亲的他,刚出生就开始对他进行有计划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并不是注入式的教育,而是一种以培养兴趣为主的早期教育,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来实现的。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家庭所忽视的。虽然中国很早就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教育思想,但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只注重智力。如,现在的小孩都争着给自己的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别让他们输在起路线上,但是孩子真的喜欢的能有几个呢?但是《卡尔〃威特的教育》给了我最重要的一个启迪就是:用最适合孩子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摘录:教育开始的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的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其实只要有心,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随时成为教育的素材,自然界新诞生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孩子认识和关注的对象。

孩子是否拥优良的性格,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着他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也决定着他将来是否有所成就。以下是我自认为书中的一些经典教育思想,摘录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1、同一个灵魂支配着两个躯体,母亲的愿望对其腹中的胎儿不断产生影响,母亲的意志、希望、恐惧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对胎儿的严重影响,大大超过对母亲本身的影响!所以,教育孩子,首先从改造孩子的母亲开始。(达芬奇)

2、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爱尔维修)

3、人如同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他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卡尔威特)

4、教育开始得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就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5、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玩出各种能力,性格就是能力

6、以身作则尊重平等相处,绝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7、不要随便表扬孩子,绝不过多地表扬。

书中有这样一件小事让我特别感动。小卡尔开始学德语时,为了怕他受方言的影响,卡尔威特先生只能忍痛辞退了一位已工作几十年的老仆人。书中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如果换成别人,早忽略到一边了。小卡尔的成功,正是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中逐渐积累的。这些小事,像一颗颗种子藏在沃土里积蓄能量,直至种子冲破泥土,才让人发现他的存在,他的生命。这深深地启示我:教育无小事。

不能强迫教育这是老卡尔维特主张的教育的一大法则。小卡尔在学习语言的时候,他和孩子一起掷带有字母的骰子;学习历史的时候,他和妻子、孩子一起演历史剧;为了让孩子学习音乐,他首先为孩子买来了小鼓,然后是木琴,循序渐进;他让孩子帮妈妈拨豌豆,练习数数……一个一个有趣的游戏,一点一滴的积累,小卡尔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神童。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无论我们传授什么知识,首先一定要尽力激起孩子的兴趣,平时注意及时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孩子一旦有了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再用孩子乐意接受的方式,运用游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我想孩子们会非常快乐的,在不知不觉中很快的掌握所学知识的。比如:我们在教授故事时,可以采用情境与角色表演的游戏方法,可以配上形象鲜明的大挂图等;科学活动中,带每位孩子进行动手实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快乐。

篇6: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卡尔威特在这本书中谈到了很多可行的教育方法。他倡导“寓言教育于游戏”中,他说“不能强迫施教”,这也是他所推行的教育法的一大原则之一。只有孩子兴趣盎然,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而要唤起孩子的兴趣,最好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教育。游戏是动物的本能,同样孩子也喜欢教育。譬如说在教授《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时,如果能加入音乐这个元素,教导孩子学唱这首歌,孩子的兴趣肯定也是高涨。孩子自然而然地把这篇课文背诵出来了,从而也完成了教学目标。卡尔威特还说:“孩子模仿写字还是教育的好机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应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这样可以记载孩子的进步和发育情况。这也是留给下一代的宝贵财富,让他们在培育自己孩子的时候能够从前辈的教育中得到教益。许多孩子不明白为什么老师总是要求写日记。诚然写日记对于刚接触作文的孩子来说确实有点困难,但当孩子们成年之后再来看自己的日记点滴可能会有另外一番感触。同时每周能坚持写下自己的感悟,对于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

卡尔威特提出不要随便表扬孩子和绝不过多地表扬,表扬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是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手段。他说:“孩子信心的源泉是父母的夸奖,‘夸’不仅仅表明了父母的信心,同时也让孩子鼓足勇气。“当孩子取得成绩时,适当的表扬能激励孩子积极进取,激发他们的上进心。特别是对于一些后进生,如果在他们有了些许的进步,即使只是很小的一点进步时,你能恰如其是地对他表扬。对于这些孩子来说这些表扬就像是一场及时雨,会让孩子信心十足,加倍努力学习,改善他们的学习状况。但是如果过度表扬反而容易滋生孩子的骄傲情绪。

篇7: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醒,原来他也是有如厕需要的。在保育员老师的指导下,又成功避免了一次尴尬。在一日日的带班、相处中,我学习到了这样那样的经验,当然要迅速把它记到脑海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补充,以后再面临类似的状况,可就不会手足无措了。

老卡尔的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教育方法,但最深有体会的却是真实经历过教育实践后再反观的教育方法,它更能发人深省。这里我要说的,就是书中第十三章提到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其实我们都了解,在幼儿园阶段我们的目标也是专注于培养孩子的各种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学习品质。比如,我在组织学习活动时,一直致力于培养孩子能够认真倾听、不插嘴的好习惯。有一次,班级里在开展语言活动《胖熊吹气球》。在我提出“胖熊会把气球给哪个小动物”的问题后,孩子们积极踊跃地举手回答了这个问题。当然,孩子们的想法很棒,我也进行了肯定。但当我们继续进行到下一个环节后,却听到坐在一旁的毛毛在和坐在左边的裕琳、坐在右边的茗茗一直说悄悄话。我当即进行了阻止,“毛毛,学本领的时候要认真,不能讲悄悄话知道吗?”毛毛被我严肃的表情吓住了,她慢慢地点点头说“知道了”。但是我关注到,毛毛在后面的活动中虽然没再说过悄悄话,却一直没精打采的。这显然不是我想要的。联想到老卡尔在小卡尔学习走神时的举动,我在自由活动时找来了毛毛聊天。“毛毛,今天学本领时为什么讲悄悄话呀?”毛毛耷拉着脑袋说,“老师我错了。”我拉着毛毛的手继续问道:“没关系,跟老师说说你在说什么悄悄话,我也想听听呢!”毛毛看着我的眼睛,慢慢说道:“我家也有彩色气球,我想送给小朋友们。”“哦,原来是这样啊!那很棒啊,你和胖熊一样懂得分享!但是如果等认真学完本领再告诉他们,或者举手告诉老师你的想法就更棒了!”毛毛听完笑眯了眼睛,“老师我知道了!老师你喜欢气球么?我也送你一个!”就这样,在愉快的谈话氛围中,我成功挽回了孩子一颗差点被我伤害的心。我们致力于培养孩子各种好习惯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选对方式才能让孩子在这方面具有更强的主动性。找到症结所在,用一个巧妙的方式,那么一切事情都变得顺其自然了。

以上就是我在阅读《卡尔・威特的教育》后的些许感悟,相信在以后更多的实践中我们都会慢慢体会到不同的教育方式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效果。也许我们也能在多种经历后发现属于我们的特别的教育方式,让我们为之共同努力吧!

篇8:读《小飞人卡尔松》有感

这本书非常精彩,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卡尔松了,虽说卡尔松有些捣蛋、贪吃,但是他很聪明、有趣,而且我很羡慕他。他的背上有一个螺旋桨,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非常自由。

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什么家务活都不让我做。我刚拿起扫帚,妈妈就跑过来把扫帚抢走,还心疼地说:“你现在时间这么宝贵,还是让我来吧,你去看书吧。”当我收拾碗筷要去清洗的时候,妈妈又总是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拿走我手里的碗筷,说:“不是不让你洗吗?怎么这么不听话……”我只好躲进自己的小房间,拿起书本,无奈地看起来。

上学了,我多么想像别的同学一样,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结伴一起去学校。可当我背着书包要出门时,妈妈又急忙跟了出来:“还是我送你去吧,现在坏人那么多,你一个人去,我不放心,再说我还能帮你背一下书包,你的书包那么沉。”说完,不由分说地挽着我的手,向学校走去。我多么想跟妈妈说:“我想和小伙伴儿们一起去上学。”可是望了望妈妈憔悴的面容,话到嘴边,我又咽了回去。

爸爸妈妈,你们总有一天会老去,而我总有一天会离开你们,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不想成为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我不想做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一点自由也没有。我想像卡尔松一样,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自在地生活。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我吧,经过风吹雨打,我一定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评点】

这是一篇不错的读后感。小作者读书后,抓住书中主人公想飞到哪儿就飞到哪儿、十分自由这一点有感而发,联想到自己在家中,受到爸爸妈妈的过分呵护,没有自由的现实,通过典型事例,娓娓道来。文章情感流露自然、真实,体现了小作者的无奈与渴望得到自由的心理。

篇9:读卡尔威特教育有感

细细读下《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我被老卡尔深深地震撼。这本书讲述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德国乡村牧师创造了一个众人认为不可能的神话。老卡尔在52岁才生下了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这个孩子在出生后,比一般的孩子还要瘦弱,甚至有些痴呆。大部分人都认为孩子的禀赋是天生的,后天的培养对孩子的影响不大。但老卡尔却坚持虽然每个孩子的天生资质有所不同,但是通过有效合理地培养教育,就算是禀赋一般的孩子也可以成为天才。他坚信: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在老卡尔威特的精心培育下,最后这位众人眼中的痴呆儿变成了闻名全欧洲的神童,造就了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少年大学生,也使原本注定拥有不幸人生的儿子度过了幸福而长寿的人生,所以小卡尔.威特的成才完全是他父亲教育有方的结果。书中谈到的许多教育理念对我有很多的启示。

1、高尚的情操:老卡尔威特认为,理想的人是品德、健康、才能都得到良好发展的人。只重视他的身体,孩子将成为四肢发达的可悲的愚人;只重视智力孩子会成为弱不禁风的病夫,或者成为社会上的恶棍。因此,他在培养儿子高尚的情操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乐于助人和行善,有同情心,与人为善,活泼开朗,讲文明,讲礼貌的人。但老卡尔.威特从不强迫儿子去做他不愿做的事,而是将工夫下在让孩子以此作为一种乐趣上,让孩子享受做了好事和克制自己时的喜悦。

2、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的孩子天生很聪明,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聪明伶俐,灵气逼人,但由于没有父母良好的教导,他们容易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想学,如果没有正确的指导,他们很有可能什么都要学,但什么都学不好。老卡尔.威特注重对儿子进行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主要有:专心致志的习惯,敏捷灵巧的习惯,精益求精的习惯,坚持不懈的习惯等等,这些良好习惯的养成让他儿子受益终生。如果我的孩子也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习惯,那对孩子今后的学习、工作将会有多大的帮助啊。

3、良好的心理素质:老卡尔.威特认为,替孩子做太多的事,会使孩子失去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不仅如此,更严重的是过分地为孩子做事,实际上等于告诉

孩子他什么也不会做,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一旦走上社会便会无所适从,到处寻找帮助,独立意识无从谈起,实际上是害了他们。老卡尔.威特认识到勇气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动力,在儿子的教育中,把对他勇气的开发和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让儿子的心目中形成这样的概念:勇敢和坚忍是受人尊重的,懦弱和胆小是被人瞧不起的。另外,独立意识,磨练儿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玩“平静下来”的游戏,尽量争取与果断放弃,儿子的精神卫生等方面的培养,也是他对儿子心理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理念更是对我们做父母有很大启迪。

4、学会与人相处:一个再聪明的孩子,如果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那只能是一个“孤家寡人”式的神童。这种孩子不可能在将来有所作为。他认为“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5、劳动光荣:珍惜劳动成果,并创造劳动成果;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不能不劳而获。老卡尔的做法比较简单:表现好就给一个戈比做奖励,这样做是为了让儿子切身体会到获得一点报酬是多么艰难。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极为重要。

篇10: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赵爱丽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八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这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丁的权威。德国的著名大学里授学,在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一直讲到世为止。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恰恰相反,全是依赖他父亲到14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通过读这本书我认为他的教育观点和一些具体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目的,坏事,洞察出社会上的矛盾和缺陷。进行教育时一直坚持的一大原则。14---老卡尔的教育有方。此书就是老卡尔把小卡尔16岁获得23岁成为研究但威特一生都在1883年逝之所以能成功,首先必须努力唤

0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与那些过早失去后劲的神童们不同,卡尔、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岁的教育记录整理而成。书中详细记录了卡尔·威特的成长过

他在“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一章中写道:我教育儿子的真正就是要为他打开智慧的天窗,使他能够敏锐地观察到社会上的“不能强迫施教”是我在对儿子

现在我们在教育中也一直提倡:不管教什么,起孩子的兴趣,因为只有当孩子有了兴趣,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怎样唤起孩子的兴趣呢?老卡尔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游戏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

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曾经提出:“游戏是幼儿的第二条生命。”

确实,游戏不仅是幼儿不可剥夺的权利,而且还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幼儿时期,幼儿对游戏最感兴趣,在游戏中,幼儿的身体可以得到锻炼,良好的品德可以得以培养,智力可以得到发展,从而轻松而没有负担的接受许多知识,可以这样说:游戏是幼儿最佳的学习途径,合理有益的游戏往往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我们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利用游戏去激发幼儿学习与活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对活动的过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和参与的欲望,促使他们主动的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交往。

篇11:读《卡尔・威特》有感

它从这几方面来阐述天才是教出来的道理。一是胎教不容忽视,二是独立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三是父母是孩子的最好榜样……卡尔威特出生的时候,近乎一个弱智婴儿,卡尔威特的父亲很是担忧.幸好获得牧师的帮助,他说:“如果教育得法,他照样可以变为天才。”卡尔的父亲因此有了希望,他决定从早教开始改变小卡尔的命运。卡尔的父亲从小卡尔出生3个月就开始教他运动。他把一个铃铛绑在小卡尔的腿上,让小卡尔好奇,让他学会踢腿。一岁时开始学说话,3岁时跟牧师学法语,6岁多学西腊语,这时的小卡尔粗心大意,以致跑了好久,卡尔的父亲教会了小卡尔小心谨慎。

小卡尔喜欢交朋友。有一次,他和朋友玩,来了个大孩子,他说小卡尔“和尚”,他的朋友帮他“伸冤”。他回家后,他妈妈不让小卡尔和他交往,第二天,他居然和那个大孩子玩到一块了。小朋友交朋友会自己辨别好坏,有独立人格。独立是让小朋友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父母是小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的性格形成取觉于父母培养。父母要尊重和鼓励孩子,让孩子有自信心。

篇12: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天才。他八九岁时就熟练掌握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等6国语言;并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同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卡尔.威特能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并非他有过人的天赋,婴儿时期的卡尔反应迟钝,是人们公认的痴呆儿。他的成功,完全得益于他的父亲---老卡尔.威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村庄的牧师。现采撷书中部分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与关注孩子成长的年轻父母共享。

1、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有的人则变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2、教育开始的越晚,儿童的能力实现越少。这就是儿童潜在能力的递减法则。

3、给3岁以前的记忆时期“硬灌”些什么呢?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灌输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4、最不幸的人就是不善于想像的人。

5、不要强迫施教,不管教什么,首先必须努力唤起孩子的兴趣。6、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都可以随时成为教育的素材,自然界诞生的一

切都可以成为孩子认识与注意的对象。

7、一个只拘泥于书本知识的人,会变得目光短浅,头脑狭隘,不可能成为有创见的学者。

8、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行为,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9、做一个高尚的人是最大的幸福。高尚的人能够理解别人的思想,能够体会别人的情感,能克制自己,能减轻他人的痛苦,能替他人分忧。

10、一个人的性格的形成完全取决于其幼年时期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是说,最初几年的生活习惯、家庭环境及父母的态度都是孩子形成某一类性格的关键因素。

11、孩子是否有优良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能否成为一个全面的人才,也决定着他是否能在将来有所成就。

12、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尽最大力气去培养完善的人,这是所有父母以及施教者应尽的责任。

13、雅典时代希腊文明的伟大,是自由教育的结果;反之,拜占庭时代希腊文明的贫乏,正是清规戒律的结果。

14、撒谎一旦形成,在其长大后就会变成罪恶的源泉。想去改变,只会是徒劳。

15、尊重是相互的,要求孩子尊重父母,父母应该首先尊重孩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让他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16、没有责任感和价值感的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从而失去创造成就的动力,容易被其它一些物质性的轻浮事物所吸引,沉溺其中。

17、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对事物的好坏有一个始终如一的定见,无定见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禁忌。

18、作为父母,应该培养孩子敢于犯错误、敢于失败的行为。孩子和成人一样有能力去犯错误,也同样有能力去纠正和改正错误。19、不蒙蔽孩子的理性,不破坏孩子的判断力。

20、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21、没有比什么在孩子的心灵中产生仇恨更加可怕的事。仇恨能让一个人虚待他的父母,蔑视周围所有的人,更会让他陷入孤立无助的境地。

22、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帮助就是孩子最好的娱乐。

23、孩子的潜能是否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关键在于父母而不在孩子。只要父母及时发现并夸奖孩子的天赋,孩子一定会扬帆前进。24、对于孩子好行为的夸奖越早越好,孩子年龄越小,实施起来效果越明显,也越容易。

25、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是父母的翻版。

26、不理智的饮食习惯会对孩子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27、勇气是一个人积极进取的动力。

28、替孩子做太多的事,会使孩子失去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29、要想让孩子具备能够勇敢面对挫折的能力,必须从小磨练他们的心里承受力。

30、能够争取的就尽量争取,应该放弃的就果断的放弃。这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也是对人生的一种考验。

31、在幼儿时期灌输到孩子头脑中的恐怖和迷信,如同病菌一样,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恶劣蔓延。是致使孩子异常的病因。它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篇13:阅《卡尔威特的教育》后感

优秀是从小管出来的。——孩子的优秀是“从小”开始,有详细周全的计划“管”出来的。

这本书令我领悟最深的则是教育的意识,当新生命即将来临的前期,应当有详细周全的教育模式形成在家庭的计划中,似乎,这本书更适合未来父母的一本教育手册。当然,教育孩子不是一撮而就的。毛润之在建党前与几位热血青年相约去法国学习革命,为中国找到新的革新出路,他说:“中国有自己的特性,学习其他国家的革命模式,只能借鉴,不能治本。”而其放弃了去外国学习。

影响孩子的一生,完全取决于家庭教育的意识觉悟。

也就是说教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不是这个孩子的聪资有多好,而是最少两代人以上,花上最少十几年的时间,同时付出一定的精力一起努力换来的成果。

“婴儿犹如一张白纸,成人在上面画什么样的画,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图画。”那么一个家庭的教育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普通的家庭,要为孩子的未来,或许要有取舍因素,必要时改变现有的状况,卡尔威特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预先进行了精心的布置,甚至通过搬家来选择孩子的居住环境,当孩子能享受怡人的环境,他的心情才能处于愉悦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融入学习的氛围会格外容易。

卡尔威特的教育更加体现着,培养孩子每个细节都是要有父母的指引方向的。从孩子落地开始,智力的开发就已经逐步开始张罗了,孩子初始的学习方式都是模仿式的,既是孩子的“模型记忆”,凭直觉吸收知识,书中提到,莫扎特之所以3岁就会弹钢琴,主要原因莫扎特出生后,不断听他姐姐的练习弹奏名曲,听多了自然牢牢记住了这些曲子,同时也呈现了世家易出英才的道理,这也是环境造就人才的效应。

选择孩子的朋友、孩子的游戏、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学习习惯、孩子善行道德等等都离不开父母精心的规划,简单的说,孩子的一点一滴都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管制。引导和管制只是培养孩子的辅助功能,徐徐渐进将其转型为自觉行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那就已经达到教育的有效性了。

这是一本家庭教育改革的实践手册,有很多的实例,以及具体的方法,因人施教,值得借鉴。

篇14: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书笔记

第一章:更多的爱留给孩子

良好的早期教育应该在孩子还没有出生时就开始,所以给孩子找对好父母——提升自我修养很重要。

一个健康、勇敢、坚强、善良、优秀的母亲,是孩子健康优秀成长必不可少的条件——好老婆de 自我修养? 牵涉到孩子的正常成长,夫妇都必须努力克制自己,不要有过激以及有害的行为——还好我不抽烟哈哈哈。

锻炼、亲近自然,让孩子拥有自然地胸襟 怀孕女人最希望得到的就是丈夫的体贴和关怀,她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到腹中胎儿的情绪——怀孕的夫人是公主,一点儿都没错。

母亲的工作无人可替,母亲不但要注重孩子身体上的健康,更要注意孩子美德的培养,合格的母亲要教导孩子如何去爱。——母亲的伟大之处。

第二章:环境的不同造就了天下与蠢材

合理的后天教育能将孩子的才能完全发挥出来,天赋来源于父母的基因和自我完善——优生优教都很重要。

急功近利的教育只会毁掉孩子,父母应该让孩子在幸福、自由、快乐、与大自然为伴的环境中自然地、健康的、全面的成长——童年没有玩过泥巴、捉过蛐蛐还真是凄惨啊!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行和气质、和这个人幼年时期受到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幼儿教育一定要尽早——直接从胎教开始总不会晚了吧。

教育的目标是发掘孩子身上的潜能,这种教育要很早就开始深入、细致、有效、合理的开发和诱导孩子的自由天性——潜能——果然应该和孩子一起玩泥巴。

孩子潜能打发挥是递减的,越早教育,潜能发挥越多;反之越少——幼教真是一个责任巨大的词啊!

小孩三岁前并不存在理解判断能力,但有很强的整体事物的瞬间直感,所以这个时期也是婴儿的“强灌”时期,及模式教育时期。灌输的内容为:一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二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和对待人生的态度——总感觉三岁后才都是强灌啊!

第三章:我抓住了儿子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父母教育孩子最快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一种牢固的感情关系,让婴儿在他需要你的时候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抚

孩子的饮食,在他出生后前半个月采取严格的定时定量制,努力使他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在两顿之间只喝一点儿水而不许吃东西,避免血液老是集中在胃部工作而不能充分供给给大脑,也避免胃得不到休息而患上肠胃疾病。就算是肚子饿没到时间也不许吃东西,不然会养成依赖事物的习惯。——婴儿饮食学问博大精深啊!

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不要过分担忧孩子,在做好准备之后,让孩子自由的玩耍。身体团锻炼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来制定,比如孩子抓大人的手指来垂吊。生活细节也必不可胜,要让孩子在很小就懂得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何物。——这就是身心共同发展!

不是孩子一哭就要去关心他,孩子希望得到重视,但哭泣只是在祈求别人的重视。在一次次哭闹钟,让孩子明白,光靠哭泣和哀求是办不到的。想要在别人不理睬是得到快乐,就得自己努力。——哭吧哭吧!我是不会管你的。

训练孩子从五官开始,首先是听力,胎儿就开始发展听力了,所以怀孕时期,听听优美的音乐,出生后,给宝宝反复朗诵诗歌、阅读优美的有教育意义的书。视力训练开始于孩子出生两三星期,在家里布置颜色丰富的家具玩具图画,并不断教孩子认识颜色。为了保持味觉敏感性,该孩子清淡的事物。

在有一定的探索能力后,还是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去观察自然是不错的方法。

手的训练也很重要,给孩子手里塞些东西,能减少很多坏习惯——孩子的游戏小屋。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培养孩子最好的手段。

语言训练得到最佳时期是三岁前——所以快快的教孩子叫爸爸吧@!

教导孩子发音一定要标准,两岁左右的孩子能发出准确的读音了——要不要考普通话二甲呢??

训练孩子的三的潜能:记忆力、创造力、想象力——听孩子讲故事了。

第四章: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

兴趣是教育孩子治好的方法,游戏教育——这下必须的脑洞大开了,想想怎么设计游戏吧。学外语,从易到难,先听、在会做、用不同的语言读一个词语(十二语言的早上好)、用不懂语言读同一本书、用不同的语言交流、让孩子制作词源和派生词表——中文—日语—韩语—英语????找一个全球导游当对象得了!!

等到孩子开始模仿写字是,就教孩子写字,要鼓励孩子,满足孩子为了写字提出的要求,让孩子开始写日记,父母也要写育儿日记,记录孩子的点点滴滴——爸爸,我要铅笔!好。爸爸,我要钢笔!好。爸爸,我要毛笔!好。爸爸,我要排笔!......??? 美的教育:日听一曲、日诵一首、日作一画——全才父亲养成日记!!

激起孩子的兴趣,引导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孩子去大自然吧,然后你就知道什么叫做痛苦了。因为你压根都不知道路边的野花叫什么名字,哈哈哈哈!!

积极回答孩子的一切问题,主要孩子能不能理解怒的答案;如果不懂,就如实回答,并和孩子一起解决——爸爸,我是怎么来的?.......额!这是个很难的问题,咋们从人类起源说起吧!!

学数学,用游戏——宝宝,你和爸爸各有3个苹果,你给爸爸一个,宝宝和爸爸各有几个苹果呢?55555,宝宝不要给爸爸苹果,宝宝要给妈妈!.........额!!

生活实践比啃书更有效,将游戏、学习融入生活之中——宝宝,来和爸爸比一比,谁先找到鹦鹉好不好!

第五章:教儿子知道世界的真相

告诉孩子世界的真相,培养孩子辨别和判断的能力

让孩子知道恶,才会懂得善——宝宝,你要小心陌生人,他们有可能是坏人哦!哪些是坏人呢?爸爸妈妈不在场,就带宝宝去玩的、给宝宝吃的,都不要答应哦!!

第六章:教给孩子另一种智慧

教孩子成为聪明的、正直诚实的、灵活变通的人——爸爸爸爸,我悄悄告诉你个事啊!你刚刚忘了把裤子的拉链拉上了。额!!!!

教育孩子要真诚的表露自己的感谢之情,然孩子明白人情世故——丽丽,谢谢你,你帮我打扫卫生,下次我帮你吧!!

教导孩子如何应对现实生活——爸爸,我在**的商店帮他打工。他给宝宝钱了吗?没有。让他给钱,不然就不去了!!

教导孩子尊重赞扬他人——丽丽,你做的饼干真好吃。真的吗?下次我还给你做。

第七章:我的教育理念是全面,不是神童

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而不是保护神——宝宝摔倒了,要自己站起来哦,这样才是男子汗!可是爸爸,宝宝是女孩子!!额!!

娇惯和溺爱是孩子独立自主最大的天敌,要让孩子学会在尊重他人的基础上自力更生,有自我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必须早掉训练他们脱离父母的意识,要叫他们知道克制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些都是父母该做的事——老公,孩子又哭了。没关系,他饿了会自己做吃的的......教孩子学会爱与被爱——爸爸,这个小猫好可怜,它都流血了。宝宝可以去帮助它,但宝宝要自己照顾它哦!!

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取决于幼年时期所奠定的基础,最初几年的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父母态度都是孩子形成某一类性格的关键因素,这些因素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爸爸,你在看什么?我在看宝宝身心发展是不是健康。让孩子全面发展——宝宝,你要成为对什么有贡献的人,懂吗?什么是有贡献的人?就是......就是......就是邓小平爷爷那样的人。

第八章:良好品行从小形成

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展开,从严而治——宝宝,吃饭的时候不能扔筷子,不然就不能吃饭了!!55555!!哭也不给吃饭。

大多数孩子之所以撒慌,是抱着逃脱责任和害怕责难的心理,他们认为承认事实可能带来可怕的后果。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谨慎的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弄清他们撒谎的原因,然后以理服人,然他们有承认并且改正作物的勇气和信心——宝宝,地上的水是你弄得吗?不是。宝宝,爸爸妈妈不喜欢撒谎的孩子,你能告诉爸爸实话吗!那个,是我不小心弄掉的。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打扫干净吧!!

孩子小并不是做错事的理由,一味地纵容只会有跟坏的后果,对坏习惯,要讲清道理或者加以惩罚——宝宝今天偷吃了糖,那么这个星期就不带宝宝去丽丽家玩了。

责任意识始于家庭,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回应孩子的关心,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宝宝,我们来分配一下任务,周一三五七宝宝扫地,二四六爸爸扫地。为什么宝宝要多扫一天?因为宝宝是有能力的人,是能帮助爸爸妈妈的人啊!!父母行为永远是孩子消防的模样,言行一致、赏罚分明的父母,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实现制定的秩序,父母和孩子都要准守。惩罚孩子前,要说明理由,父母犯错,也要接受惩罚——爸爸,你今天起来晚了,所以没有早饭吃了!老婆:哎呀,老公,你可要做好榜样哦!!

第九章:摒弃对孩子有害的教育方法

父母的粗暴和专制会在孩子身上留下永不磨没的阴影,要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严格的教育孩子。

遇到尴尬的场面,如孩子在公共场所指责别人的错误,要用委婉的方式提醒孩子自己的方式是错误的,因为他伤害了别人,而不是否定孩子的判断——爸爸,今天老师讲错了一道题,我该提醒他吗?当然,不过你得在没有他人在场的饿时候悄悄地告诉他。为什么?如果爸爸在你的朋友面前指责你的过错,你会开心吗?

在孩子遇到解不开的问题时,父母一定要及时给予帮助和解答,这样他才不会把问题憋在心中,片面的思考这个世界,从而得不到正确的理解——爸爸,你和妈妈睡觉,然后就有了我吗?额......宝宝,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们解释给你听吧!!

家庭吃饭适合孩子交流的好时机,尽量不要谈不开心的事——果然吃饭时开心的大笑然后呛着是必不可少的经历啊!!第十章:教儿子游戏和交朋友

孩子容易受到空洞词汇,比如勇敢、高尚等的欺骗,因为他们还为具有辨别事物本质的能力。这就要求父母细心、耐心的开开导教育他们,不能让他们因为无知而受到伤害。让孩子尽量远离攻击性的游戏——宝宝,英雄要先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好别人。

孩子交朋友时要注意孩子的变化,因为朋友间的竞争关系可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对孩子的影响比同龄朋友更大。在与父母的玩耍中,通过积极地、灵性的模仿父母,体验父母的感觉,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父母并获得安全感。父母不能用死规矩来研制孩子的玩耍,而是要根据孩子的适应能力和不同的个性来设计游戏方式——宝宝,今天跟着爸爸去看爸爸工作怎么样。。

让孩子远离坏小孩,做孩子交往的监护人——你在干嘛,老公。嘘,我就是看看宝宝是在和那些人一起玩的。哪儿不用偷偷摸摸吧!额!!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玩具并不能该孩子带来好处。孩子给孩子的玩具要能够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而不只是打发无聊时间和发泄不满的工具——当当当,宝宝,看爸爸给你的礼物,一座秘密的小花园哦!!

和孩子一起游戏,交替扮演故事中的人物,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角色,鼓励引导孩子去思考游戏、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宝宝,今天我们开始扮演国王和将军的游戏,宝宝是相当国王,还是将军呢? 我要当公主。额.....将教育融入生活当中——宝宝,今天你带爸爸妈妈去动物园好吗? 第十一章:儿子需要夸赞和奖励

自信心来源与父母适度的夸奖——宝宝画的爸爸妈妈真好看,你看他们多开心啊!!

好奇心是孩子走向求知道路的天使,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对孩子的提问耐心解答,对孩子匪夷所思的想象加以赞赏——爸爸,我要画一只绿色的老虎。恩,那一定非常棒。。允许孩子失败,让孩子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勇于尝试,就会成功。孩子喜欢做的事,只要不伤害他人、危害社会,就放手让他去做。让孩子有行动上的勇气,再加以指导,孩子就会成功——宝宝想要做菜吧?可是我怕做不好。没关系,开始也做不好菜,第一次做不好还有第二次,只要宝宝坚持努力学习,一定会做得和爸爸一样好吃。。

注意、夸奖资质好的行为,淡化孩子不良行为。夸奖的目的要具体清楚,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对于孩子习惯了得某一种获得夸奖的行为,要拉长夸奖的时间,以便让孩子在每一次夸奖中都获得喜悦——宝宝,今天你帮妈妈做了家务,让妈妈不那么辛苦,真是爸爸妈妈的贴心小棉袄,来给爸爸妈妈亲一个。。第十二章:对儿子进行美德教育

鼓励但不强迫孩子行善,给孩子做一个“好事薄”,但要注意在“好事薄”上记下一些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在培养孩子行善的过程中不至于让孩子变得自大——宝宝今天做了一件好事,我们记在本子上;但宝宝今天也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所以我们也要记下来。。

教育孩子有意义的使用自己的东西,告诉孩子花钱的方法,通过正确的金钱观念教育,培养孩子正直、能干、善良的品行——宝宝,今天爸爸来教你如何成为理财小达人、、、给孩子讲明白道理,教孩子学会服从,让孩子明白这是在为他们好,他们就会自觉遵守;责备与强迫反而会起相反的作用。。

第十三章:儿子应该养成的几种习惯

专心一致,用巧妙的方式引导孩子将注意力集中一处 讲求效率,让孩子合理高效的利用每一点学习时间

追求完美,让孩子对自己所做的是力达到完美——你看你画的画,和我们所见到的是一样的吗??

坚持不懈,从小开始培养,从站立、走路开始——来,宝宝,加油加油,在坚持一下,我们就到山顶了。

第十四章:防止儿子骄傲的方法

对孩子的表扬不要过多,也不要随意表扬孩子,制止别人对孩子的表扬——宝宝,你觉得自己很聪明了吗?那你能告诉爸爸蚂蚁为什么要搬家,是怎么搬家的吗?? 第十五章:不要给儿子的恶习创造条件 仔细观察孩子的生活和情绪,尽量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孩子发脾气时,父母要冷静,找出孩子发脾气的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孩子要发脾气的时候,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时孩子平静。对孩子发脾气的行为要给予取消奖励的惩罚。对孩子的不良表现一定要就注意讲究方法,讲究时间场合,不能用大人的思想去考虑他们的情况。不在大庭广众之下教育孩子,不对孩子说过分的话——宝宝,今天你在别人家里发脾气,现在我们该好好谈一谈了@!!

不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行为可以随心所欲、无从管教,也不让孩子觉得在做事时有什么不合理的限制。

让孩子主动去认识自己的错误,不训斥讲大道理好得多。宝宝,今天你做了一件不好的事,你到自己的房间去想一想,看看自己做错了什么。。食物不应该成为一种奖励。

第十六章:培养儿子的健康精神

培养孩子的勇气,让孩子做自己能够做到的事——带孩子去探险吧!!不要代替孩子去做特呢不能做的事——从小就要自己睡觉、自己穿衣服!!

让孩子明白一下道理:犯错误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培养自控能力

支持孩子的兴趣而不是替他们选着,让孩子坚持自己的兴趣

不要给孩子讲述恐怖、迷信的东西——妈妈,爸爸又给我讲鬼故事吓人。什么,看我不好好教育一下他。

第十七章:对儿子进行人际关系教育

与孩子沟通,学会倾听孩子的话很重要。进行家庭会议有助于孩子人际关系的发展——宝宝,今天发生了什么事,都给爸爸妈妈说说吧!!于是一个小时过去了!!和谐家庭:理解(父母和孩子都要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关心(要用行动表现出来)、宽容(既看到别人的缺点,也要欣赏他们的优点)、信任(对自己他人都要有信心)、尊重(尊重孩子的权力、意见、选择)。父母和孩子之间要建立互相配合、积极参与的平等关系——爸爸,我们去踏春吧!哦,宝宝有没有做准备啊!!当然有了。那给爸爸妈妈说说吧!!让孩子知道傲慢的代价,让孩子了解人际交往的法则——爸爸,见到陌生人的时候是不是要严肃些才行?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样才会有大人的感觉啊!!额!!!

第十八章:教育儿子成为多才而有感情的人

艺术培养源于生活:家庭布置、花卉栽种、音乐会......——宝宝,今天我们将要体验一种伟大的艺术。是什么艺术,爸爸?——京剧。

爱心培养:宗教活动、豢养动物、爱护花草——般若波罗蜜!!

《卡尔·维特的教育》心得体会

最近详读了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和预想中的相反,并没有因为陈琐乏味的内容而看的昏昏入睡,而是欢喜的沉浸于卡尔威特令人轻松愉快的词汇以及令人惊叹不已的教育理念之中。于是,仅仅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我就把它看完了,这和我看一本故事情节丰富、写作诙谐的小说所用的时间差不多。可以说,这本书多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教育领域的书,更像是一本记录生活、记录教育琐事的有趣的小说。我喜欢看小说,所以我把它看完了。

我也看过其他的一些教育书籍,但说实话,他们太无聊了,纵然是耐着性子去看也是看不完的。因此多数的内容也记不清了,更不会耐心的做一些笔记,并产生如此多的感叹了。这本书看的时间很晚,是在快要上交作业的时候才看的,本来想网上找一些材料随便交了应付一下,但自己随手翻了一翻之后,变深陷入这美妙的世界当中了。好像自己便成为一位父亲,卡尔是自己的孩子,我使用书中的方法和孩子沟通,教导孩子世界的真理,这种感觉可真是让人愉快,让人不禁想到,教育自己的孩子、看他成才,是多美让人幸福的事情啊。但合上书,却又为卡尔威廉敬佩不已,一个清贫的父亲,是如何在面对所有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不懈,把卡尔培养成了一个健康全面的人。这对与多人来说,太难了。能够让一名父亲如此坚守,大概也只有爱了。想到此处,便不禁感慨,做一名父亲母亲可真是不容易的啊!而我,将来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父亲吗?

我并不是在埋怨自己所受到的教育,我很爱我的父亲。但却也总做不到如卡尔父子一般,总会有些遗憾。常常以来,我都会抱怨自己的父亲,如果他对我的教育更民主合理一点,也许我就于现在不一般的好了。我还会记得高中自己想要学画,却被父亲严厉的拒接的场景,那是的心情还没有忘却。我从小就很怕父亲,大概是因为他属老虎的缘故吧,因此我有很严重的权威恐惧症和社交恐惧症,前者源于我对父亲的恐惧,后者大概是人际交往发育障碍所导致的。因此,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有很深的感悟。我记得小时候被父亲打,打的很厉害,自己怎么被打、挨打的原因、有多痛都还记得很清楚。后面到城里上学,离开了家,父亲也要出外打工,母亲也在上五六年级的时候出去打工了。这时候,父亲就没打过我了。小学初中有6年的时间是爷爷在管教我们,爷爷经历过文革,被当地主子女批斗过,再加上爷爷的爸爸去的很早。所以,爷爷不太会围在我和弟弟身边,然后放学回家做作业看爷爷打牌,是我和弟弟每天都做的事,于是,我就看会打麻将和下棋了,只是自己都没咋玩过,技术很差是了。大学后,爷爷给我讲了一些文革发生的事,讲了一下那个连照片都没留下一张的牛逼的祖祖。这时候会想,要是他没有死那么早该多好啊!

小时候,爷爷和父亲都是很专制的人,不许这个不许那个。所有他们认为有危险的事,都没让我和弟弟做。所以虽然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可却很少做过农活儿,也没爬过数,下过河。所以有时候我挺羡慕表弟的,虽然成绩不好,却也没有一直呆在家里。我已经不记得父亲让我第一次做农活的感受了,但一定是抗拒的、埋怨的。所以说,我即抱怨过父亲不让我做农活,也抱怨父亲让我做那些自己抗拒的农活(抓粪)。所以有时候说自己是农村长大的孩子,还真是会心虚,毕竟作为农村孩子的乐趣,也就只有不危险的那几样了,看蚂蚁是我能记得的最开心的事情了。

对于家人,我很少说自己的感受、想法,因为那都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我实在不是一个外向的人,虽然在班级显示的很活泼,但出了这个圈子,就什么人都不认识了,不愿也不敢认识。这里要感谢我的朋友们,没有他们引针搭线,还真是不知道咋办才好。爷爷对我的交友管得很严,怕我学坏,所以我基本上从来不主动交朋友。上了高中几年了,我记不住一些同学的名字,若不是因为担任了班委,这些时必须的,可能有些人我永远不知道名字吧!而现在,这些同学,也都忘得差不多了。

我是个很感性的人,也是个很薄情寡义的人。对于自己的朋友,我几乎从来都不主动联系他们,我不知道该和他们聊些什么,更因为等人回信的感受太伤心了。有时候,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便在心里感伤一会儿,也就算完了。和弟弟不一样,虽然他的脾气比我暴躁一点儿,但他对朋友的态度比我好,对家人也是。他每周都会给家里联系,问候爸妈、爷爷奶奶。我不是,我常常忘记给家里给父母打电话,因为听着父母、爷爷奶奶的唠叨,感觉自己挺有罪的。我清楚地知道他们爱我,但我不是很能感受到,我不知道该怎样说了,那种感觉。我从来不是一个坚强的人,我害怕很多事;我又是一个冷漠的人,对一切都不关心,包括自己。我想做,想做很多事,但我永远不想行动,我动不起来,我像是被锁在原地的大象,我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要去干什么才行,但我就是动不起来。有时候,想要改变真的很难。所以我常常不去想,冷漠的不去关心那些事情,考三笔、四级、学车......看着大家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证书,我自己却无动于衷。我并不讨厌学习,小学初高中,我从来没有厌恶过学习,英语除外。但上了大学之后,我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是种特别的情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我想写小说,也想了一些故事,但当自己写起来后,就有放弃了。我为自己找了许多理由,文笔太差、知识太少、阅历太浅......纵然我是那么喜欢自己创造的世界,但还是把它交给弟弟去打理了。

别人能轻松地改变我的想法,却又对我的固执懊恼不已。我不太是一个有主见的人,但对于自己想要做的事有抱有苛刻的要求。我参加了一次排剧,说实话有时候并不开心,尽管大多时候都是愉悦的。我是个吹毛求疵的恶人,但时间确实不够用。我讨厌敷衍应付的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又敷衍着做完自己该做的事。

内向的人都渴望交朋友,这确实如此。但我却很少参加朋友间的聚会去巩固友谊。我讨厌ktv嘈杂的氛围,越是开心就越显得孤独。谁真正走进过我的内心,和朋友交心的谈话虽然是真实的,但他依然在房子外面。我并不是想拒绝,也是不知道该如何开门。回想起来,小时候自己还是个活泼,会和同学打架的小孩,如今如何变成这样,记忆却太过模糊了。写这么多,并不是要抱怨父母没有给我足够多的爱,只是伤心自己无法体会到这些爱。看了这本书,本来只是当一个爸爸真难的感慨,也因为自己的沉思也变得深沉起来。每次思考自己每次都会感伤,但事过后却又没心没肺起来。我曾经所过,给我一间小屋、水和食物,我就能活的很好,但依旧会不甘心啊!

上一篇:奥运会作文心得体会800字下一篇:厂矿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