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教育心》有感

2024-05-01

读《我的教育心》有感(通用11篇)

篇1:读《我的教育心》有感

读《我的教育心》有感

汪集街中心中学 胡慧

我是一名新进教师,之前有过带小学的经验,可是从今年开始,我接触到的却是一群比我个子还高的初中生,这让我产生了一种无形的压力与紧张。本想教数学的我,来到一所农村学校,在这个英语老师极度缺乏的地方,我自然而然地被安排带英语学科,要知道从小到大我最讨厌的就是英语,虽然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感觉命运总是如此的爱捉弄人。

正当我带着些许抵触情绪来上班的时候,一本《我的教育心》放在了我的桌上,带着一丝不耐烦,看都没看,就把书扔进了抽屉。

一次闲暇,无意看到了这本书,随手翻了几页,没想到的是,一拿起来便放不下去了。这本书与很多其他这种类型的书不同的是:这本书里没有套话、空话,讲的都很实在,字里行间都是李老师30年如一日的“教育心”,也就是一颗“童心”。而作为中小学教育的主体,中小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对国人灵魂进行“原始塑造”的作用。一名优秀的教师,必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想着我之前那么自私地怨天尤人,只把教书当成一种工作,一种任务,顿时惭愧起来。

那么,一个好老师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己心中“好老师”的标准。而在苏霍姆林斯基、杜威、叶圣陶等中外教育专家眼中,对此,总有着一个响亮而明确的答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正如书中李老师所说,教师无论从事任何学科,首先想到的自己是一名教育者,其次才是教学工作。从事班主任工作,从事教师工作,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更加丰富,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成长。正如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生长,教育就是互动与相互成全。从阅读中,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要从“心”做起,教数学也好,教英语也罢,最关键的是不能失去那颗纯朴的爱学生的心。至于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只有让学生对自己、对专业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尽可能的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失败。如果继续像我这样,仅仅局限于把每日的教学工作任务认真完成,便认为能做一名好老师,那我必将是一名失败的教育工作者。

身为中国众多教学名师中的一员,李镇西先生是以一名中国传统教育的变革者,一名中国教育新思路的探索者,一名勇敢的新理论实践者的身份出现的。在他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其为我们做出了表率,也积淀了诸多的经验和实用理论。《我的教育心》凝聚了一个为人师者的心血结晶,其内不但阐述了教育的方法论,更是详尽阐释了 “心”的含义。阅读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以洗礼。

正可谓是“用情润心,以爱促教”。深深的感悟之后,必将对我的教育活动是一个新的促进。正像他说的:“教育没有那么多的花样,没有那么多的特色。特色不是包装或打造出来的,而是需要实践和时间自然而然形成。” 但这并不意味着李镇西老师没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让自己永远守住一颗朴素的教育心”就是贯穿李老师教育生涯的质朴的教育思想。这颗心不需要任何修饰,不需要任何包装,它是如此质朴,却又如此真挚。

李老师最后总结为: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教育的确是爱的奉献,是幸福的升华。爱学生的过程,也是爱自己,教学生的实践,也是在教自我,学生获得了认同和幸福感的同时,也会累积为师者的成就感和幸福指数。

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名新进教师,犹如一盏黑暗中的灯塔,为我点亮的前进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会时时刻刻以李老师为榜样:用心教育,用爱灌溉。

篇2:读《我的教育心》有感

大岙小学 朱倩慧

这本书里没有套话、空话,讲的都很实在,字里行间是李老师30年如一日的“教育心”,也就是一颗“童心”。正如李老师在书中讲到:“童心”意味着理想、纯真、热情、好奇、良知……一个平庸教师和一个优秀教师的区别可以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平庸教师的童心会很快随着时间的退役而泯灭,而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就是直到最后一次站在讲台上,他依然怀着一颗纯洁的童心。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我对教师的角色有了客观的认识。教师无论从事任何学科,首先想到的自己是一名教育者,其次才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不能就经验来处理事情,不能只看事情的表面现象,而要深入地考虑自己是否从科学的教育手段来解决问题。从事班主任工作,从事教师工作,能让自己的教育人生更加完整、更加丰富,能从另外一个角度来促进专业成长。正如我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生长,教育就是互动与相互成全。从阅读中,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的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尽可能的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我们的教育才不会失败。

教师的责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必先修身。因此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多学习理论知识,记好笔记,认真写心得体会。要认真备课、上课,同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对照新课改精神,明确不足,找准差距,争取提高。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像李老师那样向我们的孩子学习。“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在为不可知的未来服务,教师和孩子间的代沟从来没有像今天那么大,教师第一次不得不抛去因经验丰富而摆出的架子,虚心向孩子学。这是我们怕见到而不得不见到的一幅图景。教师此时有‘一桶水’也是不够用的”。面对我们的孩子,面对他们突然冒出的新花样、新想法,我们常常会发出感叹:现在的孩子啊,我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这时,你的脑海里应敲响警钟:你已经落后于你的孩子了。因此,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做一个不断进取专业性的教育者,只有这样我们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

篇3:读《我的教育心》有感

一、清晰明确的结构、易于阅读

1、编排循序渐进

该书先向我们介绍内心游戏的本身,学习它的基本理论;然后,将意识、意志和信任这三个内心游戏的基本技能逐渐展开;进而,介绍这些技能如何运用到成功的演出、学习中,将直接对话与音乐鉴赏者、老师和孩子;最后,再到探索内心游戏在创造力方面的运用,挖掘存在于每个人心中难以置信的潜力。让读者更快的理解作者传达的内容,运用到实践过程中。

2、结构紧凑明晰

通过目录就可以清晰的了解本书的框架。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作出简单的注释,让读者提纲挈领的把握每部分的主题,而它每个单元分出的小标题又是其精华内容之所在。如第十单元的“教与学”,意识指导可能将学生置于一个截然不同的思想框架下,它们从不会提出超过身体所能处理的能力以外的要求,也不要引发怀疑,它们把学生从怀疑、困惑和沮丧中释放出来。作者从身体对视觉、听觉、感觉和意识指令的理解来对本单元作出详细的讲解。第十一单元“内心游戏的听众”,倘若想平息那些从中作梗的内心谈话和担忧,可以赓续进行三个步骤。第一,明确自己为何听音乐;第二,信任自己理解音乐、融入音乐的能力;第三,全身心的投入音乐中,让音乐的力量触发那些深刻、微妙的情感反应,这些反应几乎能让音乐的魔力发挥到极致。而作者将它写成三个小标题:你为什么听音乐、信任自己听音乐的能力、使用意识深化你的音乐鉴赏。层次脉络的清晰,小标题的合理运用,既涵括全局又细致入微的关照各部分。结构鲜明,一目了然。

二、生动形象的语言,易于理解

1、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

纵观全书,整体结构清晰,语言叙述流畅、有条理,是释放音乐天分技巧的一本非常优秀的著作。例如文中提起的“留住最美好的记忆”,会问一些你曾经最美好的音乐体验。“也许是一堂课、或者是一次音乐会?这次体验如何?演奏的时候脑海中闪过的念头,你现在还能回忆起多少?”与往常看的书籍不同,这种自代入感的表述,仿佛和老朋友畅聊,更有画面感,循序渐进引导读者参与到书中相应的练习中。

虽然文中会有一些“p.e.l三角”等抽象词汇,但是作者通过文字介绍进行了相应的阐述:表现(成果)、体验(包括乐趣)和学习。当外在游戏的表现目标和内在游戏的体验、学习目标达到相互平衡的状态,我们更可能在这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取得成功。书中把这些目标汇成一个三角,图文并茂,博眼球、益理解。

2、独具特色的丰富见解

在巴里∙格林《你的音乐潜能》一书问世之前,没有音乐家能够如此创造性阐释过类似的内容,这填补了之前音乐界的空缺。很多音乐家不会脱离传统的道理,而巴里·格林通过内心游戏的体验给自己带来从未奢望过的新技能和兴趣。他也不再执着于自己“严肃的”古典音乐家形象,扩展了曲目范围,提升了乐器的魅力。甚至把自己新的见解和交流技巧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改善餐桌礼仪,将音乐的意蕴层升到生活品质的各个角落。

巴里·格林将意识、意志和信任加入内心游戏,这是普通人很难联想到的。这些技能可以让我们轻松的集中注意力,让我们平衡p.e.l三角(表现、体验、学习)。当我们只是意识到,而非断定自己行为的结果在何种程度上符合自己的意图时,自然的学习便由此展开。毕竟,这是我们学会行走的方式。意志在尝试和犯错中产生作用,它运用意识给予的反馈来提升自己的目标。信任是与其余两个技能并驾齐驱的。产生纯粹的意识,而不随即用批评和判定炮轰自己,这都需要信任。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从内在资源中获取信心,开发它。事实上,在内心游戏中旗开得胜将会给你带来所需的自信。作者巴里·格林凭借自己的见解著成了《你的音乐潜能》,这是音乐界运用内心游戏的开篇之作,更是其独具匠心之处。

3、清晰明确的自我定位

巴里·格林的这本书适用于已经涉猎音乐技能的学生,通过书中大量的练习,挖掘内心的音乐潜能。在这些练习当中,有些涉及音乐的解读,不过大部分的练习并非如此。有些依靠想象就可以完成,其它的则需要积极的参与。可以自由的利用适合个人水平的练习,也可以适用自己感觉最称心如意的音乐风格进行练习。例如,学声乐的学生可以在键盘上敲敲打打;键盘手和其他乐器手可以想象自己发声。虽然书中给的只是一个例子,但是通过它们可以更熟悉书中的概念。当然,本书也为那些欣赏音乐的爱好者而著,倘若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了听众。因此,这本书也有相应部分介绍了音乐鉴赏技能。

三、音乐潜能的价值,易于学习

1、改变枯燥的音乐学习

之前学习音乐的学生在演唱或演奏时喜欢盯着谱子的每个音符,生怕出现错误,而这本书介绍的学习方法与以往不同,首次提出一系列与游戏结合的方法,“玩”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德彪西曾经说过一句话“音乐就是音符间的空间”,印刷纸上的谱号犹如一幅蓝图,让你明白应该如何弹奏,帮助你理解怎么划分乐句。然而,它们的功能也止步于此。每一位指挥家对于每一首特定的乐曲都有着自己的解读。例如赫伯特·冯·卡拉扬力图的指挥动作洒脱大方,时而充满激情,时而又细腻精致。在指挥台上他经常闭目深思,使得乐队各声部之间达到了演奏室内乐般的默契。

本书中针对每一个问题都会有相应的练习,而这里提到五点来讲解“不死盯乐谱,给双眼自由”的方式:“1)弹奏或演唱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演奏的时候紧盯每一个音符。2)再弹一遍,直至感觉自己熟悉了乐曲和它的标记。现在重复这段旋律,这一次当你已经回想起本小节的音符和标识之后就让眼睛提前跳到下一小节。3)现在在没有乐谱提示的情况下弹奏这段旋律,用音乐的内在感觉指引自己。4)再次不看乐谱弹奏这段旋律,这次用你的视觉想象感知演奏时手指和身体的状况。5)想象你就是巴赫本人,在烛影摇曳的舞厅弹奏着小步舞曲,舞池里满是头顶假发、身着丝绒外套的贵族和他们身披褶皱礼服的女伴,再奏响最后一曲,也许你可以闭着眼睛,看见翩翩起舞的人群。”在这个练习的过程中,演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看完这本书后,我也做了一定的练习,发现确实会有不一样的收获,从刻板演奏,到注入情感思考,渗透理解和合规的创造,将别人的乐谱延展成自己眼睛、情感自由的“创作”。契合了很多音乐家所秉持的“离纸上乐谱的音符越远,就越能表达自我内心”的阐述。这个练习将纸上的乐谱当作一系列音乐提示,并且探索了熟悉、内化乐谱和不受乐谱束缚的可能。此外,本书还涵括其他新颖有效的练习方法供我们学习借鉴。

2、发掘自身的音乐潜能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在巨大的潜力库,包含着天生的才华和能力,如果合理引导,自由发挥,完全可以以优雅、从容的姿态外显出来。内心游戏技巧可以消弭甚至屏蔽自我不当干扰,引导我们达致一个理想的状态。进而激发我们的兴趣,增强自我意识,教导我们发现和信任自己内在的资源和能力,从而能够使我们的表演技术臻于纯熟,演出潜能发挥到极致,这是一种灵敏和专注的状态,是一种“放松集中注意力”的状态,在这种自然的全神贯注的状态中可以进进出出。

这本书中穿插了大量的练习,但不是针对某种乐器,而是探索孩子内心游戏的可能,并且发现自己的潜能。要允许自己的失败,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困难的任务,当我们的音乐目标清晰的时候,会发现与此类似的力量对我们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去尝试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发掘自身的潜能。

3、体悟音乐带来的乐趣

音乐需要一个有利于触及创造力源泉和允许自由表达的环境。学习音乐最终带来的是愉悦,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通过探索内心最真实的状态去接触音乐,发掘自身的音乐潜能,学习如何乐在其中。

练习似乎都是无聊枯燥的,但我们还是可以享受练习的时光。事实上,最有效果的学习就是在我们最快乐的时候,也许是在你没有意识自己学习什么东西的时候产生。本书中介绍了双簧管学生用爵士风格吹奏音乐,效果几乎同样出彩;号手通过室外练习,为自己的音乐注入了全新的视野;大提琴手用左手拉琴,会对琴弦的反作用力关注更多。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如果你在练习的同时也玩得开心,那么你也许会学到更多,表现得更出色。

当一个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音乐体验的时候,他的意识就实现了最大化。内心游戏的最大发现就是人类的心理会严重妨碍自身的表现,战胜这些障碍,会将音乐学习和体验的质量提升更高的层次。《你的音乐潜能》这本书会让你明白挖掘潜力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探寻自己的内心。提升表现和成就,也许享受更胜于享受结果。

摘要:这是一部将“自然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游戏法则运用到音乐的书籍。这本书用全新的内容阐述了音乐学习道路上有趣的方法。探索着独特的学习方式给予的可能方案,向我们提供了一条通往技巧学习的康庄大道,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音乐表达方式。

篇4:读《我的语文人生》有感

一、感受大道无形

触摸着书中鲜活的文字,我深切地感受到张老师对教育之道的独到见解。

震撼:“宁丢三分,不丢方针”的悲壮

张老师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站在学科本位的角度,去压抑学生的天性与特长,可能我们会暂时获得几个分数的提高,但失去的却是孩子的兴趣和理想,是孩子的快乐童年……”张老师中肯的话语背后是他对教育本质的深刻认识——“让孩子感受读书的美好”“教育是为了促进每个人健康自由地发展”!

如果说李承龙校长在1979年喊出“宁丢三分,不丢方针”的口号需要勇气,那么口号的践行更需要一种定力与魄力!试想,时至今日,面对考试,理论归理论,行动归行动,又有多少校长、教师能真正响应这样的口号呢?

共鸣:“语文就是浓缩的生活,学语文就是为了生活。”

的确,教育只有与生活相融,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张老师大胆提倡学生读书阅报,听广播看电视,我想,这不仅是为了增加积累,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关注身边时刻变化的城市、国家、世界和未来。对此,我深有同感。我觉得只有这样,学生才是“站起来”读书的。

“应生活的需要而作文是愉悦的,如果只是为了作文而生活将会是痛苦的。”张老师认为学生们所喜欢、感兴趣的生活才是他们最好的学习素材,才能成为他们对生活的一种享受。离开了学生喜欢的、需要的生活去写作,作品必然是苍白无力的。张老师开创了“谈天说地”课,将语文还原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还原成了真实的生活。“写作和生活真实地亲密接触,足以让学生们感到骄傲和振奋!学生对为什么要学语文、为什么要写作文的认识会有质的飞跃。他们会认识到,学习语文不只是为了考试,而是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认识社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地干预生活,更多地为社会服务……”

行走在字里行间,我不禁为张老师对教育真谛的透彻领悟而拍案叫绝!同时,也为自己与张老师的观点产生共鸣而欣喜。

二、感叹大法无痕

教育的最大技巧是无技巧,是妙到不露痕迹,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位教育家说过:当孩子意识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教育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魅力。捧读师傅的书,我经常感叹师傅的匠心独具、教育无痕。感叹之余,我发现,在这无痕的教育背后是有形的目标,是他对教育目标的高瞻远瞩、准确定位。

目标有形: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带着走的素养

张老师把三维目标形象地比喻成三个同心圆,最核心的圆是情感、态度、价值观。学校应当教育孩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只为他们的就业做准备。然后是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是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样的次第、这样的目标序列非常值得我们去反思。

张老师又进一步将语文教学目标浓缩为一句话: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带着走的素养。短短的一句话,没有深奥的理论,却揭示了教育的真谛。这正是一位教育大家40多年无痕教育的观照与皈依。

教育无痕:“把玩进行到底”

亚里士多德说过“休闲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英国的下午茶喝出了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儿童的玩和专家的闲暇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在思想放松的前提下”,进入无意学习的状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撬动深藏的那根神经”。

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太把课堂当课堂了。其实课堂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平台之一,教师应当是引领学生在这个广阔的平台上“玩语文”的人。张老师在上《草船借箭》时,学生产生了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让学生们学着30个士兵的样子擂鼓呐喊。开始时,学生边喊边笑。张老师问:“像你们那样擂鼓呐喊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形?”学生们很快就发现,这样喊曹操会发现是一个骗局,是无法“借”到曹操的箭的,而且很可能被曹营的人所伤。他顺着学生的“玩劲”,让学生在玩中有所领悟。

正如张老师写的:在玩中赢得欢乐,在玩中获得乐趣,在玩中探究奥秘,在玩中激活潜能。是的,只有学生喜欢,他们才会学得开心,学得印象深刻。回顾历史,我们中国传统的学习观,赞许的是“苦学”,从“头悬梁,锥刺骨”到“囊萤映雪”,从“板凳得坐十年冷”到“学海无涯苦作舟”,无一不在强调学习是个艰苦乃至痛苦的历程。

我们不得不感叹张老师“把玩进行到底”的睿智与淡定。在玩中得到快乐,在玩中得到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三、感动大爱无边

感动于“每个孩子都是宝”

张老师说:“在生命所有的态度中,只有教育爱才是理性和久远的,也只有教育爱才能真正改变生命。”

美丽的花儿谁都喜欢,我们会毫不吝啬地把爱撒向优等生。然而,在书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张老师对“后进生”的关爱。张老师给“后进生”制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享受成功,享受快乐。让灿烂的阳光照耀每一个孩子,张老师做到了!

“每个孩子都是宝”,读到这样的文字,我想,温暖的不仅仅是我们的眼睛。由此,我还想到了自己。2009年11月25日,正式成为张老师的徒弟之后,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张老师太“高大”了,师兄师妹们太强大了,在这个团队里,我无疑是“后进生”。我曾一度非常沮丧,甚至想过逃避。难忘2009年12月7日上午,我收到了张老师第一次集中作业的两次通报,张老师的严谨深深地震撼着我,深深触动我的还有张老师的宽容与仁爱!张老师极具教育智慧的“通报艺术”,恰到好处地保护了一位拖欠作业的“后进生”的自尊心。在这严厉与宽容之间,我感受到的是暖暖的爱!正是这爱,鞭策着我,也唤起了我奋起直追的信心与决心!

后来,张老师讲了三个小故事让我们思考三个问题:“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我们敬爱的师傅,一开始就极有预见性地让我们重新定位,找准方向。

于是,我又想起了每次上课时,抬起头,总能遇上张老师暖暖的目光、暖暖的笑,还有整个冬天,我心里暖暖的幸福味道……

感动于“用好人生的每一张日历”

“人生由昨天、今天和明天构成。再辉煌的昨天也终究是历史……明天又毕竟不好把握。唯一可把握的就是今天,属于自己支配的实实在在的时空。我不奢望明天是什么,但将踏踏实实珍视今天的分分秒秒。尽管我已经没有年轻人的敏捷,中年人的睿智,但是我会善待自己的生命,老老实实地用好人生的每一张日历。”这是我在这本书最后一段话中摘录的。

张老师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一路走来,让自己的人生与语文紧紧融合在一起,不停地实践拼搏,不停地自觉反思,不停地超越自我!一直以来,他就是这样认认真真地用好人生每一张日历,爱学生、爱学员、爱家人、爱自己,爱着一生追求的语文。在书中,我们读的是语文,更是人生!

(作者单位:浙江永康市实验学校)

篇5:读 李镇西 《我的教育心》有感

青岛基隆路小学 王洁琼 最近,我读了他的新作《我的教育心》。这是的李镇西 老师“教育自传”,他说,这是他30年从教经历的全程写真。

作者再三强调:这绝不是一次次“成功”的炫耀和一个个“荣誉”的堆砌,不,该书首先是真实地展示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展示我是如何一步步在教育山路上攀登:一次次身心投入的班级活动,一次次心心相印的灵魂交融,一次次山穷水复的踌躇迷茫,一次次峰回路转的绝处逢生,„„有精彩的成功案例,但更有不少令人叹息发轫深省的失败教训——对真诚的教育者来,这些失败的教训同样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全书中贯穿一个主题:反思、乐趣。

作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教育经历,告诉同行: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当作一门职业,那将是很累的,而且累得很被动――为学生累,为家长累,为领导累,为社会累„„但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那么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愿的!

我从这些朴素文字里,看到一个成功者的“成功秘诀”:那就是和学生一起成长,体验成长乐趣,就可以拥有一颗快乐之心!

在李镇西的眼里,理想的教育就是让孩子现在就幸福,幸福的含义不单以成绩的高低论英雄,而是以孩子的内心所体验到的名目繁多的快乐的总和,只有心情愉悦,一个人的学习才是真的有效,只有天性被无限制地激发、放大,这样的快乐才会持久,只有快乐的教育才有资格去谈触及生存的最高境地------幸福,为孩子终生幸福奠基的教育才是真正美丽的教育。

篇6:读《我的教育心》有感

有感

我的中国心‐‐读《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有感

吴天宇

每当我抬起头,看到那一轮炽热的太阳,那因为它的渲染而振奋人心的九九艳阳天,那因为它的照耀而朝气蓬的金枝玉叶,我心中总会涌起自豪,温暖的春潮,升起一面光辉的旗帜。因为我知道,我有一颗热血沸腾的中国心!

青春是一个人充满求知渴望,富于探索和追求的黄金时期。自古英雄多少年,&ldqu;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之&rdqu;!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我可能做不出惊人泣鬼的伟业,但我在从自我做起努力着、学习着。如今,很多青年都喜欢&ldqu;追星&rdqu;,我认为这都是浮而不实的。我读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我认识了他‐‐芮成钢。在妈妈的推荐下,我&ldqu;虔诚&rdqu;地读了他的自传《虚实之间》,使我对他有了深入的认识,也更加佩敬起来。芮成钢是能&ldqu;主动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rdqu;的中央主播,成为中国最富代表性的年轻精英。他自由地行走于中英文之间,与世界名流交谈‐‐与比尔&iddt;盖茨共进早餐,和澳大利亚前总统陆克文的良好关系众人皆知……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独道的见解和独妙的艺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崛起。在一次访谈中他阐述了自己的价值观:以已之力,去向世界表达一个完整清晰的中国。他铿锵有力的声音仿佛是强有力的心跳声,嘭击着世界的胸膛。作为后辈的我们难到不因有所触动吗?

列宁曾说过:&ldqu;爱国主义就是千万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的感情。&rdqu;五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成就了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辉煌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翻开中国近代史,我的眉头却不由自主地蹙起来,手也攥得紧紧的。这,是一部屈辱史。但是‐‐中华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产生了空间的凝聚力!爱国之心支撑着雄鸡的脊梁!

中日甲午战争后,苟且偷生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94年日本向中、美、英、法等盟国降投,并声明无条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同年《波茨坦公告》的发表正式宣布日本归还所有侵占的地域。到这里,我们就已恍然大悟,那些所谓的&ldqu;钓鱼岛问题&rdqu;都是胡诌,都是&ldqu;浮云&rdqu。我们只要记住一点,无论在过去,现在,抑或是将来,钓鱼岛始终是中国的,也将只能是中国的。

我觉得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地&ldqu;仇日&rdqu;,更没有必要划日本车,扔日本家电。我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大家都在同一片蓝天下。古人说&ldqu;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rdqu;去年暑假我报名参加了&ldqu;中国扬州小使者赴韩国交流&rdqu;的夏令营活动,我给韩国的小朋友带去了小礼物和祝福,同时也得到了弥足珍贵的友谊。我想,这微不足道的小事,也算是我为和平作出的一点小小的贡献。因为我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

时代需要行动者,社会需要热心人。每一份微小的爱心,每一份微小的力量,汇聚起来就是爱的海洋,就是改变的强大力量!XX年,无数普通人的名字,感动着我们,温暖着我们,激励着我们:&ldqu;最美教师&rdqu;张丽莉用柔弱的身躯谱写一曲英勇奉献的大爱之歌,&ldqu;最美司机&rdqu;吴斌用76秒的坚守诠释责任,&ldqu;最美路人&rdqu;周冲托举失足女童义举感网友……平凡的人的责任担当演绎着奉献之美,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担负着社会责任。作为一名朝气蓬勃的中学生,我们没用理由吝惜我们的春青和热情,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一切需要爱与扶助的人们,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

新中国的成立,成为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满怀对美好未来的新期待,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令华厦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焕发出勃勃生机。&ldqu;上可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rdqu;一个日新月异,现代化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展示看&ldqu;亚洲雄鸡&rdqu;的雄姿英发。

青少年朋友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将通过我们的奋斗变成现实,这是我们的幸运,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责任。

复兴中华,重任在肩。

篇7: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在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工作和学习中度过的。那么,以什么样的心态、以什么样的价值观、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我们的教学工作?我认为,要把享受工作作为一种主流心境,只有这样,才能轻松的工作,愉快的工作,积极的工作。如何才能达到境界呢?

一、享受工作,需积极心态。

把教育作为一种享受,既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境界。对工作保持积极的心态,带来的是愉快和成功,把工作当做一种享受,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无论环境如何,都会感到快乐。既不因辛苦而抱怨,也不因困难而退缩;既不因不公而嫉妒,也不因打击而沉沦。而且,越干越有劲,越干越快乐。

二、享受工作,需淡泊名利。

对待工作,一旦淡泊名利,工作起来就会没有包袱,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就不会被人在背后搓脊梁骨。一旦淡泊名利,就会想做事,能做事,干成事。在日常工作中,应有一种“谋文不谋名,谋事不谋利,谋策不谋财”的境界。因此,享受工作,更需多存一点淡泊在心底。

三、享受工作,需与人为善。

任何一件工作,都是在周围人的支持和配合下完成,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工作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理解人,多体谅人,多宽容人。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将心比心,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体谅别人的难处,多思量自己的短处。要善于团结于自己不同意见的人,甚至是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与人为善,不仅仅是奉献和付出,同时需要播种和储蓄,最终会收获快乐和益处。

工作随着志向走,成就随着工作来。只有把工作定位在“享受”的高度,才能不断追求高目标。不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机遇多么不公平也会义无返顾,勇往直前,视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把艰苦视考验待工作为锻炼。

篇8:读《我的教育心》有感

宋红玉从小患有先天性腰部脊椎裂, 她刚出生就被医生判定要与轮椅相伴一生。她渴望上学, 可学校无法接收, 一个没有上过学最终竟获得了大专文凭。她几经周折建立了一个网站, 架起了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她在报纸、电台开办的专栏、主持的节目, 让无数残疾人重新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因为她永不言弃, 使残疾人、助残者的心一同飞翔!

她以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勇敢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 作为健全人的我不禁汗颜。有一次, 我和家人一起去登山, 爬到一半, 我落后了, 我想放弃, 在半山腰等他们。妈妈看到了, 给我讲起韩红、海伦·凯勒、张海迪等自强不息、永不言弃的事例, 使我有了向上攀登的勇气。

她面对命运的不公选择了坚强;她面对人生的跌跌撞撞, 用残缺的身体走出一条完整的人生之路。是啊!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永远是一帆风顺, 总会遇见一些拦路虎。现在的我们, 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下, 享受着亲人、老师给我们的关爱、呵护, 在蜜糖般的生活中, 不知道什么是挫折。我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决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 经不起风雨, 遇到困难就哀声叹气, 失去前进的信心。其实, 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当困难来临的时候, 要保持那一份勇气, 给自己找一个支撑, 要始终相信风风雨雨会过去, 雨后一定会有美丽的彩虹划过天际。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肩负着建设更加幸福中国的重任。我将从宋玉红身上汲取力量, 努力使自己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意志坚强、富有爱心、勇于创新的新一代, 以饱满的热情、永不言弃的精神, 让生命向着理想飞翔!

篇9:读《我的单位叫文联》有感

笔者先后两次在湖南省郴州地区文联工作。第一次是1979年,地委决定恢复地区文联,组织上把我从地委办公室调到那里去当专职副主席。主席由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刘祖新同志兼任,地区文化局局长马东亚和湖南省湘昆剧团团长李历青两位同志兼任副主席,可见。地区文联的级别是不低的。当时只有3个编制名额,而且没有调齐,实际只调来了我和古华“两条汉子”,财政局每年拨给1万元业务经费,暂借地区文化馆两间小房子,一间作办公室,一间作杂房。我和古华仍居住在各自原来单位的宿舍里,每天上班得步行两三个小时,稍后又调来了一位同志,也就3个人。

1981年,我被调到地委组织部工作,两年后机构改革,组织上又要我到文联去。领导找我谈话,征求我去留意见时。我一如既往抱“我是革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的态度。表示愿意回地区文联“吃回头草”,这一“吃”,就“吃”到了退休,先是任专职副主席,后来还转了正职,成了正处级干部。

就我个人而言。由于底子薄,水平不高,不敢吹牛谈功绩,但就文联这个单位来说。全体同志也白手起家干了些事,出过人才和作品。例如,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芙蓉镇》,就是古华在我们地区文联工作期间创作出来的。再如,1991年纪念建党七十周年,我省举办《共产党人颂》文学征文活动,我们地区文联从一大批参赛作品中挑选了10篇推荐到省里,结果有3篇被评为优秀创作奖(即一等奖),占全省14篇优秀创作奖的五分之一多,其中李宙南的《英雄的村庄沉没前夕》和邓南国的《共产党人的胆气》两篇报告文学分别名列全省第一名和第二名,黄胜发的《信念之光》为第八名。还有李水德的小说《本书记》,虽然那次没在省里获奖,但被《湖南文学》选中,于1992年第二期发了头篇。我们地区荣获了省里授予的这次征文活动的“组织奖”,也是名列全省榜首。这些说明,文联虽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却能创造精神财富,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单位,

文联这个单位,级别虽不低,但既不管钱,也不管物,更不管人,也就没有什么权力,来求你的人很少,知道你的人不多,甚至许多人不知道文联是干什么的,即使文联有什么成绩,也与他们无关紧要,所以,文联在许多人心目中是没有位置的。江月卫先生家乡的村民们看不起他这个在文联工作的副处级干部,而把在医院当护士,在公安、法院当办事员的职工当成“香饽饽”,一点都不奇怪。

不光是江月卫先生家乡的村民看不起无权缺钱的文联,就是在机关干部中也有不少人如此。我第二次调文联时,就有一位朋友对我说:“老兄,你怎么同意从‘管官’的组织部门调到没权缺钱的文联去呢?你不是在银行工作过吗?就是不能留在组织部,回银行也比到文联强得多呀,怎么不要求调到银行呢?我跟你说,老兄你这是‘从银到书’,要吃亏的啊!”朋友把“从银到书”四个字说得又慢又重,这我理解,他说的“从银到书”有双重含义:“银”。既指银行,也寓意着“赢”;“书”,既指书呆子,又寓意着“榆”。他说的意思是。我不想方没法留在有权的组织部门当“管官的官”,也不提要求回曾经工作过多年的银行去,而被调到天天同书呆子打交道、既没权又缺钱的文联工作,就等于在牌桌上手气臭。由赢钱变成榆钱了,能有好果子吃吗?

我知道,朋友对我说的话符合实际,也是出于对我的关爱,但是,又的确反映了机关干部中也有看不起文联这个单位的同志这一客观事实。如今的人,讲实惠得多,选职业,择岗位,当然挑权力大、待遇好的,看重看轻一个单位或部门,也往往是与自己的实惠挂钩的。正如江月卫先生所说:“他们看重的是在外工作人员的单位与他们生活中的关联。看他们今后遇到什么与你所在的这个单位扯得上。医院、公安、法院这些单位是他们最为看重的……因此,村子里在医院、公安和法院工作的几位回到村子里便成了香饽饽,不是这家喊吃饭就是那家喊喝酒,比贵宾还要贵宾。其实,在医院工作的只是个护士,在公安、法院工作的也只是个办事员,连副科级都不是。相比之下,我这个在文联工作的职务最高,副处级干部,但因帮不了村上人解决什么问题,就显得有些可有可无,像破落地主一样辉煌而无实际意义。”这种现象,说明我们的社会里、人群中“书香气”还淡薄。

要想营造出“书香气”浓、“铜臭味”淡的社会环境,我看还真的任重道远,必须努力。再努力!

责任编辑:黄艳秋

篇10: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静静地读着朱老师的《我的教育理想》,他心目中“理想的智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谈到智育很多人认为就是传授知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我们要给智育来个观念上的更新,智育离不开传授知识,但传授知识并不是智育的真正目的,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创造能力,为他们今后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基础和能力基础。“理想的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读到这里我思绪万千,心中有无数感慨:我们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吗?我们有没有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诚然,人的天赋、能力和爱好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的表现也是千姿百态的,有的孩子活泼好动,有的孩子内向文静,有的对知识掌握快一点,有的对问题理解得可能就要慢一些,我们不应该用一个标准去要求所有的学生,要看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实施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的成功,也是每个孩子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当读到“理想的教师”那部分时,我陷入了沉思。文章中有这样几段话:“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读完之后,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理想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我感觉自己还相差甚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这种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促进自己。

篇11:读《我的教育理想》有感

读罢朱永新教授《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和精神上的洗礼。朱教授在书里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一一阐述了他的教育理想,我与这本书的很多见解产生了共鸣,只不过我心中的认识是一知半解,缺乏理论高度,而这本书恰似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

尤其是读了“我心中理想的老师”这一章后,我对优秀教师的标准有了重新的认识。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激情、有追求的教师。对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激情一部分来自天赋;另一部分则是需要理想和信念的支撑,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干一行,爱一行。”死心塌地投入,以年轻的心态昂奋地工作。一个优秀的教师还必须要有高的理想,不断给自己提出目标和追求。依靠孜孜不倦地工作,注重点滴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的追求。这样既实现了自我价值、社会价值,更重要是的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不自贬,勤奋不慵懒的教师。

前段时间,听一位教师感慨“进城办事和陌生人闲谈时,宁愿说自己在外打工,也不透露自己是一位小学教师。”目前,这种自我贬低的现象十分普遍,当然。交往过程中自贬一些未尝不可,但在内心深处绝不能自我贬低。一个人对自我的评价,往往是这个人事业能否成功的标志。自信能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能使人成功。只有内在的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取得成功的前提,一个是追求成功;一个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从基础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杜绝浮躁。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成为大家的教师,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对学生有一颗爱心,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的教师。

“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限,正所谓“良师益友。”老师若是放开架子,尊重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学生,这自然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在孩子遭遇失败和挫折时,精心地照料他们,哺育他们。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只要你帮助他们找回自信,挖掘潜力,允许他们自由发展,不被分数、名次束缚,他们有可能就是明天的政治领袖、发明家„„这就需要老师独具慧眼,发现孩子的潜能,引导他们以积极地心态,爱学习,不断探索。我想我们的孩子会学到更有用的东西。

我心中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窗外世界,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作为一个有理想教师,应该非常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有些教师经常埋怨这也不是,那也不好,带着埋怨消极的心态教书育人。试想,这样教出来的学生的心头能布满阳光吗?假如,我们在课堂倡导积极的思想,引导学生讨论环境、人口等话题,让他们的心境变得开阔,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这样当孩子离开学校的时候,他带走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他个人的梦想和对未来的社会理想的追求。

上一篇:“巧巧手”社团活动计划下一篇:教学中心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