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教育生活——读朱永新《新教育》有感

2022-09-11

新教育, 意味着一种教育的理想, 一股教育的激情, 一份教育的诗意, 一项教育的行动。它是原来教育的传承, 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新的教育, 是一种创新、改革与革新意义上的新。

新教育实验, 是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 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的重点课题。它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 六大行动为途径, 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这是我对“新教育”的理解与感怀。为了更能胜任我的岗位, 在暑假期间我认真研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为此, 笔者谈谈心得体会。

一、新教育核心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认为, 儿童的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做准备”, 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 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 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 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

新教育者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 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越来越多的人高呼“素质教育”的同时, 部分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是充满失败、没有美好梦想的, 他们早已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 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 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所提出“教育幸福”, 就是针对这些畸形教育而言的。

新教育提出的“完整”, 首先, 指幸福的完整。教育既要满足学生相对低级的内在需要, 如安全的需要与被爱的需要, 更要促进学生萌发高级的需要, 如爱他人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社会认可的需要。其次, 指受教育者“身、心、脑”的完整。当前过于偏重静态学科知识而忽略了心灵与身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即便在智育中, 割裂的学科、分裂的知识本身也已经不再是完整的。新教育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实现“全面和谐的成长”, 能够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 整合的智慧, 高尚的德性, 丰富的情感。

二、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方法

在当前教育的大环境下,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仍然只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理想境界, 一个必要的乌托邦;而重申教育理想, 重建理想教育, 恰恰是新教育共同体成员理想的追求。在现阶段, 这一追求主要体现在新教育者试图实现的“四个改变”上: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 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 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而实现这“四个改变”的方法与途径, 是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 师生共写随笔, 聆听窗外声音, 培养卓越口才, 构建理想课堂, 建设数码社区。

三、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新教育认为, 一次次教育改革之所以最终走入形式主义的老路而成效甚微, 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作为教学的主导者, 课程、知识的传递者, 教师的态度和专业素养在教育改革中举足轻重, 是整个系统中最难突破和改造的部分。所以, 新教育实验将行动的起点放在“改变教师行走方式”上:一是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生活也应该是教育的目的, 应该是幸福完整的。

1.专业阅读。与不同年龄、生活经历的儿童需要不同的阅读材料一样, 不同学科与发展阶段的老师, 一样需要阅读不同的专业书籍。新教育者认为, 存在着阻碍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短的木板”, 即, 可能存在着一个教师专业知识的合理结构 (主要是通过经验内化了的默会知识) , 而可能部分教师在某一方面形成了“短板”, 阻碍自身的发展。因此, 需要在充分考虑到个体成长的特殊性和序列性的基础上, 构建一个理想的教师知识结构模型, 从而更有效解决读什么和怎么读的问题。

2.专业写作。新教育实验逐渐将教师的专业写作细化为五种形式:日常教育叙事;教育感悟;师生通过日记批阅、贺卡和书信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教育案例及剖析;教学案例及剖析。这五种形式的教育写作将引导教师从各个层面对教育实验与自身进行反思, 提升自己的教育思想, 改进日常的教育实践。

3.专业发展共同体。在实验过程中, 新教育者已认识到:个人的摸索往往由于自身的思维假定而无法看清问题的本质, 教师的反思往往无法对自己导致问题的思维方式进行反思, 而要突破自身的“见障”, 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对话, 利用专业发展共同体。所以, 新教育实验提倡建立各种同一教研组、教学组的, 或者是本校的、校际的, 以及利用网络的各种专业发展共同体, 在共同体中利用对话来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

四、新教育生活方式

(一) 晨诵

新教育者认为, 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 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 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在于通过晨诵, 既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 又能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 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二) 午读

午读, 代表的是整个儿童阶段的非学科性质的阅读。其中的核心内容就是阅读属于学生自己的童年书籍。午读, 就是和读同一本书的人真正生活在一起。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 让大家真正地感受到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从某种意义上, 新教育实验是将共读传统的恢复, 视作改良教育的突破口。

(三) 暮省

暮省, 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 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 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 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用词语相互激励、抚慰, 成了新教育实验重要的组成部分, 达到了“三省吾身”的效果, 引领儿童逐步走向自主与成熟。

晨诵、午读、暮省, 将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整体, 它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 同时也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一种矫正。新教育者认为, 素质不是知识与能力的拼板, 而是一个人的完整的理解力与创造力。通过一种整合的生活方式, 并结合学科课程的学习, 新教育有望实现素质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五、新教育的理想课堂

(一) 第一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新教育者认为:这是成为新教育人进行课堂框架研究的起点。“预习”被称为是这个框架的一个特色, “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机会, 不应只是为课堂教学做一些准备工作, 而应尽可能地针对所有教学目标, 是真正的自主学习。”这就确立“教为学服务, 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课堂的真正核心”的思想, 让每一分钟都有所计划、富有成效。

(二) 第二重境界: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

这里所涉及到的“知识”, 不能理解为静态的写在书本上的知识, 而是一个动词, 一个有待重新发现的事物奥秘, 以及发现这种奥秘的方法和过程。新教育者认为:优秀的课堂教学, 就是要重现这一神奇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核心是智力挑战和思维训练。

(三) 第三重境界: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

朱永新认为, 理想课堂不会停留于人与知识的对话这一维度, 而要展开三重对话:人与知识 (世界、文本) 的对话、人与他者 (教师、学生、其他读者) 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 (反思性的)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说, 课堂教学不仅实现了知识的复现, 而且也实现了人的复活——师生生命的复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面旗帜, 它用理想的方式向当下的中国教育说“不”;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追求, 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营造中国教育的“桃花源”;新教育实验是一种自觉, 它用行动告诉人们, 中国教育到了该返朴归真的时候了。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新教育的核心价值:为了人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人。

为此, 我吟诗一首:

指尖匆匆溜走的岁月

催促我们整点行囊

听从内心的呼唤

跟随自己的使命

站到涨潮的海上

乘风破浪

向着彼岸

开始人生的又一次出发……

上一篇:腹腔镜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观察下一篇:改进方式,让学生愉快学习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