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学校课外阅读计划

2024-04-26

新代学校课外阅读计划(通用9篇)

篇1:新代学校课外阅读计划

高三学生高考压力大,各科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因此课外阅读以短阅读、自由阅读为主,每周由教师或学生推荐好书好文,以分享快乐、交流思想,提高素养。

从这几年我们学校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来看,成绩达到120分以上的可谓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时,我们常常把它归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没有时间学习语文,或者说学生对学语文缺乏兴趣。因而,在学生、家长、老师、领导、甚至语文老师自己心中都形成这么一个偏见:语文是很难在高三短期内提高的学科。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该好好的反思一下这种现象。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学生语文成绩不能突破高分,主要是学生语文素养不深,阅读量不够,知识积累得少,文化底蕴不足。而我们高三阶段的语文复习,都是按照考试大纲,按部就班的分块复习。教师讲知识,分析考点,归纳解题方法,总结解题步骤,学生做大量练习。一年下来,学生老师都疲惫不堪,效果又不见佳。就起原因,我们把高三语文教学局限在高考知识点上,使学生成了“井底之蛙”,大多数学生患了“贫血症”,也使语文课变得无趣乏味。导致语文这两大硬伤的原因是我们在高三阶段忽略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训练。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老祖宗早就形象凝练地道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借鉴名校的经验,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和训练,把课外阅读落实到高三总复习中,为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语文能力走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具体做法:

1.每周推荐一期美文

每周由一位老师或由其所任班级同学推荐几篇自己欣赏的好文章,印发给全年段同学阅读,我们把它命名为《每周美文》。也可根据每周练考题中涉及到的作家抑或文章灵活选取印发,每期时文可以印4~6篇,一年下来学生可以阅读到二十万字的文章。

2.引导学生喜爱一本杂志

老师利用平日的教学时间向学生引用讲解有关杂志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每位同学能喜爱一本杂志。比如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人文性较强、国内知名度和发行量较大的杂志。近两年,我们向学生推荐的杂志主要有:《读者》《青年文摘》《视野》《中国青年》《青年博览》《散文》《环球》等等。其中《读者》是我们首推的杂志。因为《读者》是以人性、人道、善良、美好为基本标尺的国内最具人文性、最具温情的杂志,被读者喻为“温暖灵魂的阳光”。余秋雨先生这样评价《读者》:“它的大多数篇目,只是挖掘出了许多普通人蕴藏在心底的点滴美好;这些美好并不壮丽却纯净得不羼杂质,因此可以一篇篇、一期期地融合在一起,组成一个独立的精神天地;执掌这个天地的主角不是悲剧英雄,凌势超人或深思智者,而是平民百姓;平民百姓不再是呻吟者、诉苦人或抗击者,而是心灵光亮的点燃者。”

3.鼓励引导学生欣赏一个作家,一位诗人、一本书等。

要求学生买或借自己喜爱的一个作家的作品进行潜心阅读,深刻品味这个作家的思想风格,加深对作家的感情,并对其作品写出自己的体会,以此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欣赏水平,形成相应的语感能力。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放任自由,教师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作家和书目。老师可根据所教内容适时的向学生介绍推荐相关作品。比如讲苏轼词时,可向学生推荐康震的《评说苏东坡》等。我们决定向学生推荐的主要作家作品有教育部规定的名家名著以及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推荐的名家名著。比如:《论语》/孔子、《史记》/司马迁、《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围城》/钱钟书、《文化苦旅》/余秋雨、《随笔集》/蒙田、《扶轮问路》/史铁生、《好运设计》/史铁生、《活着》/余华等。

4、对于名著阅读,由高一高二的阅读提升到高三的品读交流。推荐书目《刘心武解红楼》、《于丹〈论语〉心得》、《解读〈西游记〉》、《煮酒论英雄》等

5.完成阅读积累

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语文积累本,把阅读到的有用的知识随时摘抄下来。这里说的积累摘抄,不是单纯的孤立的词语积累,而是内容和形式统一的动态的语言知识积累。实现积累要达到三个要求:一是量要多,量的保证才能达到质的变化;二是范围要广,阅读视野要开阔。《读者》杂志的视野开阔,涉及的领域广泛,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三是要坚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高三学生时间紧,学生课外阅读积累的时间有限,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间的边角时间和休息日来阅读积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就是胜利。

6.做好读书笔记

在做好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适当做一些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阅读和积累的升华,是为高考作文做准备,更是为自己的人生做积累。鼓励学生写一些读书笔记,一方面积累了素材,另一方面又提升思想。学生如果能坚持写一些读书笔记,把自己最深刻的体会写出来,对于提高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来说,比练习一般文章见效要快一些。写读书笔记有利于读书,也有利于写作。

把课外阅读切实落实到高三总复习中,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只要我们改变观念,讲究方法,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探索,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提高语文课实效的路子来。

篇2:新代学校课外阅读计划

1、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天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加学生的语文积累。

二、阅读书目(30本)

1、必读书目: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让孩子着迷的100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365夜故事》、《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十万个为什么》、《唐诗三百首》、《三字经》。

2、选读书目:

《克雷利洛夫寓言》、《伊索寓言》、《中外现当代童话》、《中外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百家姓》、《增广贤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冒险小虎队》系列3本、《心灵咖啡》系列4本。

三、阅读安排

1、阅读时间:利用课余时间和中午静读时间进行阅读,每天不少于30分钟,双休日每天不少于1个小时。

2、阅读笔记:每周重点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认真填写《课外阅读卡》,读书体会不少于100字,如果超过100字的可以另外附纸书写;做好摘抄,每周不少于500字。

3、背诵要求:每学期背诵《三字经》的四分之一,古诗词20首。

四、实践活动

1、每周检查一次《阅读卡》和摘抄笔记;

2、每2周召开一次阅读汇报会(交流读书体会),

3、每1个月进行一次阅读评比(检查阅读卡、评选小组阅读标兵),

4、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评比(课外知识比赛、评选班级阅读标兵和阅读之星)。

5、每学期出2期课外阅读手抄报或黑板报(专版)。

五、阅读管理

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以及检查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要求:

1、每天的中午静读或课外活动为自由阅读时间,语文老师负责指导。

2、阅读要做到教室内无打闹现象,认真读书,认真做笔记;

3、每周末由每班组长检查《阅读卡》,每月末由每班学习委员收集《阅读卡》交给语文老师进行评价,语文老师应随时抽查学生阅读情况,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

篇3:新时期农村学校课外阅读研究

多年来, 许多农村学校积极探讨了课外阅读的策略、方法或管理方式, 获得了许多可借鉴的宝贵经验与理论。然而时代的变化要求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发展, 很多地区进入城市化加速的初级阶段, 城市扩展速度日益加快, 许多农村学校随着区划调整, 融入了城市之中。这些学校的阅读条件、阅读环境均发生了重要变化, 他们既不同于传统的农村学校, 也远远没有达到城市学校的阅读水平。在这样一个转型的环境中, 去探寻迅速融入城市中的原农村学校如何去开展课外阅读, 有着更现实的意义。

一.城市化背景下, 农村学生课外阅读条件的改善与学生未加改观的阅读现状

一直以来, 农村没有课外阅读的氛围, 农村学校藏书有限, 农村家长的文化素养不高, 农村社会也缺少阅读的条件, 绝大部分学生都将时间花在了“看电视”和“玩”上。这是传统农村学生阅读现状的真实写照。许多教师开展课外阅读, 陷入只能依靠学生自己带书相互交流的窘境。如今这种状况在在迅速城市化的大背景下, 现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传统的农村区域, 经济相对薄弱, 信息相对闭塞, 观念相对落后。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进程, 则逐步打破了这种相对安静的状态。农村经济从“封闭型”走向内引外联的“城郊型”, 农村的居住环境由传统的村落型急剧向社区型转化。传统农村没有图书馆, 没有书店, 没有报刊亭, 学生无书可读的局面迅速得以改变。往往以安置小区或学校为中心, 形成一条文化带, 农村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 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课外阅读机会。

城市化背景下, 原农村学校在阅读教学方面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尤其是学校图书得到了极大的充实。多数农村中学都建有相当规模的图书室, 并且藏书相当丰富。从中外文学名著、人物传记、科技、军事、历史、地理等均有体现, 大多数书都很适合中学生阅读。相较于几年前, 学校的图书严重不足, 图书室内多为陈旧的教辅书籍, 已是巨大的进步。

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在家中完成的, 传统的农村家庭, 很多学生是在无任何课外书或报刊杂志的环境中长大。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 农村家庭的物质生活也在趋向宽裕, 尤其是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 融入城市中的农村家庭获得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为家庭阅读提供了条件。很多农村家庭因拆迁、务工、经商等因素, 面临着回迁安置、进入社区的问题, 部分家庭已安装了有线电视, 配置了电脑。多数家庭已有足够的经济条件为孩子建设书房, 购置图书, 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然而在农村学校阅读条件改善之后, 学生的阅读现状是否就已得到极大的改观了呢?通过我校在学生中的调查情况来看, 有欣慰, 但更多的是焦虑, 更增添了继续开展课外阅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课外阅读成为初中生最喜欢的课余生活之一, 但大多数学生阅读量依然极小, 阅读时间严重不足, 课余时间大量被电视、网络等占用。阅读资源不再奇缺, 学校的图书室也有书可借, 但由于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 往往只对部分学生开放或干脆不开放。

2、长期坚持的阅读人群偏少, 阅读内容更是偏窄, 教辅类图书在学生阅读中所占的比重大, 读物的不加选择更是让人担心。由于受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限制, 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正确判断选择的能力, 使部分粗糙、低劣甚至淫秽的文学作品大行其道, 中外名著并非广受欢迎。传统的言情、武侠小说依然有一定的市场, 而玄幻小说、鬼故事、口袋书成为学生的新宠, 黄色小说等不健康的书籍也时有发现, 更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与健康。

3、学生有阅读, 教师无指导或指导不到位, 阅读方法不够科学。很多学生不清楚该如何去阅读, 大多数学生从来不记读书笔记。语文老师开展了一些课外阅读活动, 可是, 这种阅读活动也只是停留在教师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扩大视野的阶段, 而对于指导学生怎样阅读, 为学生创造阅读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就感等方面却很少去关注和尝试。

4、学校开展了阅读活动, 但学校缺少读书氛围。绝大多数农村中学并未真正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 课业负担过重仍是一个严重问题, 很难形成浓厚的读书气氛。学习紧张, 课余作业量大, 阅读时间被大大压缩, 部分学生完全放弃阅读, 整天埋首于作业与教辅资料中。许多农村中学的教师和学生误认为课外阅读会影响功课成绩, 将其拒之门外。

5、农村家庭的阅读意识淡漠的现状依旧。农村经济条件的改善为课外阅读的开展提供了家庭阅读的可能, 然而农村学生家庭文化氛围的淡薄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农村家长阅读意识极其淡漠是其主要原因。农村有相当多的学生家长还缺乏培养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增进孩子多元文化知识的富有远见的思想意识, 更谈不上有方向有目的地培养孩子形成读书看报的兴趣, 养成喜爱读书的习惯。家长所接受教育的水平较低, 没有报刊和藏书, 孩子可利用的家庭学习资源十分有限。家长们对孩子成绩关注度高, 功利性强, 对课外阅读则不闻不问, 以为只要学好了学校发的教科书再读点作文书就足够了, 甚至有不少家长认为读课外书影响学习而加以反对。

6、在农村迅速融入城市的过程中, 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便利的同时, 教育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 如游戏室、台球室、网吧如雨后春笋般, 处处都是。视听文化的冲击对学生阅读的影响更为直接, 与书本相比, 现在光碟、录像、电视、网络等渠道接受方式多样化, 且直接作用于视听, 满足人的感官刺激, 更受学生欢迎。在这样的环境中, 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或沉迷于网吧, 玩电子游戏, 或整天只顾着玩或看电视, 学生的课外阅读质和量总是达不到要求。因此, 为城市化农村学生打造一个优质的课外阅读环境就极为必要。

二.城市化进程中, 农村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的实施

在迅速融入城市的背景下的农村学校, 阅读条件改观了, 但学生的阅读现状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家庭经济改善了, 但家庭阅读意识却还没有形成;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为学生阅读提供了便利, 却难以抵挡网络、娱乐等诱惑。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 旧有农村体系被打破, 为我们语文教师更好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契机。在这样一个转型的时期, 语文教师无疑应承担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组织、指导、监督任务, 并力争为城市化农村学生打造一个优质的课外阅读环境。

我校 (芜湖市安流学校) 原为县属农村普通中学, 在2006年区划调整中划入芜湖市, 在芜湖市东进的浪潮中, 正感受着农村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我校充分利用城市化进程中有利条件, 开发学校活动资源,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营造“书香型”校园的阅读氛围, 以期走出一条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学校课外阅读开展之路。

1、借鉴传统农村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成功经验, 遵照学习的自主性、综合性原则, 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将阅读活动真正开展起来, 并坚守下去: (1) 办好图书室, 充分发挥图书室的阅读功能, 努力让每个学生在阅读的世界里寻找精彩, 有所收获; (2) 印发《推荐书目》, 积极向学生宣传推荐格调高雅、质量上乘、可读性强的好书, 达到“开卷有益”; (3) 优化读书环境, 营造阅读的良好氛围, 使学生感受到校园浓郁的书香气息。 (4) 开设阅读指导课,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 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4) 举办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读书竞赛、征文活动, 营造校园热烈的阅读氛围, 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 让更多的学生在读书中进步; (5) 强化节假日管理, 节假日期间适当布置课外阅读作业; (6) 利用文学社团来引领课外阅读活动, 探讨以读促写的方法与途径, 鼓励学生投稿;等等。传统农村学校开展阅读活动的成功经验, 是前人留下的宝贵财富, 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学校依然要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 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2、利用城市化所创造的有利条件, 结合我校的原有阅读基础与实际, 开展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外阅读尝试。

(1) 继续开展“我们与《读者》有个约会 (2) ”的课外阅读活动。利用《读者》作为学生读物来开展阅读活动, 在我校部分班级, 已进行了三、四年,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读者》作为中国销售量最大的杂志, 一直在实践着“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理念, 始终坚持“真、善、美”的阳光主题, 以人性、人道、善良、美好为标尺, 以强烈的人文关怀为主调, 许多故事都宣扬了“爱”的精神。它成功地营造了“情感关怀”的环境, 使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获得尊重与肯定、宽容与关爱, 正是我们进行课外阅读的好帮手。“与《读者》的约会”, 作为交给学生打开阅读之门的一把钥匙, 能培养学生自主性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 培养了审美情趣和“爱”的教育。

(2) 坚持“常态阅读”, 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坚持快乐的固定时间的持续的阅读, 将课外阅读搬到课内, 使阅读真正变为学生每天的行为, 使之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我们语文老师习惯于将阅读放在课外, 然而, 农村家庭阅读观念依然淡薄, 在许多学生的家庭中, 常态阅读根本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电视、网络, 凭借自身的优势, 已经让常态阅读难以持久。常态阅读是主动的阅读状态, 依靠读者独立探求, 来获得自己的心得, 进入此种阅读状态, 有利于激发阅读兴趣, 充满着对书的渴望。学生会变成安静的、自愿献身的阅读者, 他们会对阅读更加投入, 最终会在阅读活动中获益终身。

3、城市化背景下, 农村课外阅读的开展与家庭文化的共建:

“如果说孩子是种子, 那么家庭就是土壤, 家庭文化氛围就是空气和水分。”家庭教育同样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阅读阵地, 所以在语文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 共建家庭阅读文化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语文教师及学生家长用心筛选一些健康的优秀书目向孩子推荐, 指导他们有选择的、有思考的、有方法的读书, 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从而让孩子植根于人类文明智慧的精华之中, 陶情益志, 健康成长。

在农村迅速迈向城市化的过程中, 大量被征地的农民回迁安置, 为农村学校迎来了家庭文化共建的很好的机遇。学生家长往往会为学生设计一个安适的住所, 为他购买电脑等贵重物品, 却未必会想到为孩子装潢一间适用的书房, 为孩子购买有价值的图书。在阅读的调查中, 当问及“回迁时, 你有为孩子装潢一间书房的打算吗?”70%的学生家长的回答是:“在遇到这个问题之前从未想过, 现在有这个想法了。”可见, 向学生家长解释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引导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共建家庭阅读文化是必须的, 也是可行的。

(1) 引导家长重视课外阅读。培养家长的阅读意识, 让家长认识到大量的课外阅读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 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更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2) 要求家长加强督促与检查:督促学生在必要的游戏之余, 认真读书。检查学生所读的书是否合适, 并常与老师进行交流。

(3) 提倡家长和学生共同阅读。在尽可能的情况下, 要求家长抽出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 而不是把时间放在打麻将、上网等娱乐上, 这是实现“课外阅读与家庭文化共建”的最佳途径。

(4) 尽可能地充实家庭藏书, 为学生创建一个书房, 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由老师向家长推荐书目, 帮助家长选择征订适合自己家庭实际的教育书刊。

城市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农村城市化的过程, 是农村走向城市的一种过渡。在这一过程中, 农村与城市在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日益紧密的联系, 一向封闭的、处于社会边缘的农村教育不是世外桃源, 处身于其中的语文老师不仅要能敏锐地体察这种变化, 更应主动适应、探求。充分开发农村学校的阅读资源, 充分调动学生、家长、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 充分利用农村学校在在此过程中的种种机遇。探讨一条适合农村学校教学现状的阅读方法, 探讨一条能有助于学生终身阅读的阅读形式, 对于提高城市化农村学生语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方面无疑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试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篇4:新代学校课外阅读计划

【关键词】农村学生;课外英语阅读;策略;有效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的目的,而且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英语阅读技能不仅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技能之一。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中学英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近年高考考查的重头戏。就考试来说,语言最难、内容最深的部分,也正是阅读理解。题量最大,分数最多的部分,还是阅读理解。历年的《考试说明》都强调突出阅读的重要性。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必须要以大量的阅读为基础。也就是说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量的保证,才能有质的效果。笔者认为,读好几本英语课本当然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但能认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对这一能力的培养无疑会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我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全县在读高中生有11000多人,其中80%来源于农村地区。相比而言,本县英语教学水平不高,中学尤其是初中,科班出身的英语教师严重不足,学生可接触到的英语阅读材料几乎全部依赖学校提供的教材。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高中英语学习,提高学生的高中英语成绩,并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2015年秋季开学开始,我和几位同事进行了一个有关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

一、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条件,以此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创造阅读条件

(1)教师为学生证订了《英语周报》《21世纪报》《双语报》等英语报纸。

(2)选用与人教社配套的《阅读训练》作为精读教材,此书文章大多数选自英美出版的英语读物,题材较为广泛。

(3)新概念英语的学习,培养学生四会能力。

(4)配备外国文学简写本,要求每人手头配备一本英语简写本(即英汉对照本)。

(5)班上配备书橱一台,由专人负责保管,学生通过管理员进行书籍借阅。

2.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风气

刚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困难挺多,大部分同学没有阅读的习惯。首先要求老师必须在班上做动员工作,向同学们讲清楚课外阅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在班上选几个喜欢英语阅读并且英语成绩好的同学做示范,指导他们坚持进行英语课外阅读。一段时间后,这些同学自然就会在平常的学习交流中,使用在阅读中学到的成语、句型、谚语、经典的句子,并运用到作文中。老师批改后,对这些同学作文中的亮点大加赞赏,其它同学受此影响,会以之为榜样。老师趁机做进一步工作,强调阅读必要性和重要性,并继续在班上挑选十来名基础相对好一些的同学作为“种子”选手,让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实践。一段时间后,对他们的英语考试成绩做出对比。有时也可以进行一些英语课外沙龙活动,那些参加了阅读的同学,在沙龙活动中,自然就会得心应手。这些进步,班上的同学们都有目共睹,老师就再做宣传,再扩大一些阅读人数。慢慢班上进行课外阅读的人数就会越来越多,良好课外阅读风气就会形成。

3.教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

(1)从易到难。刚进行阅读时,只要求学生能看下去就行,不作更多的要求,学生读完一本再换一本,等他们养成一定的习惯以后,就要求他们在口头上,简单说出读物内容;接着就要求他们用英语写出大意。同时还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由讨论,要求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2)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对学生进行限时训练,要求他们讲求实效,提高阅读效率。

(3)指导学生勤动笔。学生可以选择性阅读等,对阅读过的地方做批注,养成勤做读书笔记和多摘抄精美句子的习惯。

(4)激发学生兴趣。在学习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同时利用寒暑假与同学交流的办法,每人读1-2本英语简写读物,然后写出读后感,字数不限,待开学后让教师检查。教师把好的作文张贴在墙上,供同学阅读欣赏。

二、开展课外英语阅读的好处

1.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学生选读的这些读物,内容丰富,有的是有趣的小故事,有的是体育新闻,有的是科技小介绍或者是优秀的文学读物。通过阅读,学生增加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读懂了一本又一本的名著,由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得到了乐趣,阅读的兴趣得到了极大提高后,从而更加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同学们感到原来枯燥无味的英语现在变得有趣了,大家学习英语的态度也完全转变过来了,不再畏惧英语学习了。

2.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大,缩小了两极分化现象

原来班上英语分数,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成绩差距大。如果教师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差距大的同学英语成绩会进一步下降,两极分化趋势会继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因材施教。我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水平差的同学就读较简单的读物,每当取得一点成绩时,给予鼓励,让学生能坚持读下去,这样参加阅读的同学成绩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3.扩大了词汇量,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仅靠课本和课堂是很难巩固课本上的常用词汇、惯用法,且有的句型复现率很低,学生更不容易掌握。开展课外阅读后,学生与英语接触多了。他们普遍反映从课外读物中学到和补充了不少新的词汇,同时也复习巩固了课本上学到的词汇、词组。还有课本中的所谓文学读物都是较短一段节选,学生读了不着边际,印象不深,引不起兴趣,而学生课外进行的读物虽是简写本,但情节完整,具有原著风味,读了之后印象深刻。如:现在学习一篇新课文,开展课外阅读前,学生不会阅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都谈不上。教师上课很吃力,读了课文就没时间讲解。现在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后,课前都能预习课文,课文未教就能读。这样教师上课就轻松了,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解决课文中的难点和要点上了。

4.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为日后学好英语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许多同学刚开始阅读时,一天只能读一页,一本几十页的书要读一两个星期。现在同样的一本书,阅读能力好一点的同学花一节自修课的时间就读完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借到一本情节曲折一点的书,爱不释手,非要一口气读完才肯罢休。经过一年的课外阅读实践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自学、互学、互查、展示、拓展、自测,学生们都能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学习任务。同学们普遍反映,是课外阅读使他们的基础更扎实了,学英语的信心更足了。

篇5:五班课外阅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要求,小学5—6年级学生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为了脚踏实地践行这一要求,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我决定以《课程标准》为准则,以学生的年龄、兴趣特点为参照,大力开展“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创建“书香班级”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性情。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3.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性情。4.每月读书不少于一本。

三、活动措施

1.做好动员,提高学生思想认识

阅读活动是否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思想认识很关键。我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多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为阅读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2.给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自制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较差,往往不能正确选择课外读物,作为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的推荐工作。

3.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

留有充足的课外阅读时间,是保证课外阅读质量的一个重要条件。我要利用好每天的晨读、中午静校时间,以及每周一节的“阅读与习作”课,并鼓励学生在家也要抽时间读书,让学生每天读书不少于一小时。

4.正常检查读书进度和读书笔记

把班级学生分成八个读书小组,设小组长一名,每天检查组内成员的读书情况和读书笔记,在记录表上做好记录,促进学生不断提高阅读的自觉性。

篇6:课外阅读活动计划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2、养成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以及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逐步做到眼到、心到、手到,不懂就问,善于思考。

3、初步学习浏览、快速寻找阅读目标的.方法,懂得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有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使学生的读书落到实处,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逐步浓郁的班级阅读氛围。

二、内容设计:

结合三年级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阅读活动:

1、结合教材单元主题,开展“主题拓展阅读”活动。

结合教材单元内容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感受四季”、“漫游神话王国”、“我与名人零距离”、“走进童话世界”等。

2、坚持三个一:每日读一个成语故事(或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文、每月读一本完整的著作。

三、操作办法:

(一)营造读书氛围

1、充分利用好班级的黑板报、墙壁等,围绕主题阅读内容,做好宣传、介绍,开展好书推荐的活动,展示阅读成果,营造书香氛围。在黑板报的一角开辟读书方法介绍,向学生介绍科学的读书方法。

2、学期初,开家长会,动员家长在家中给孩子建立一个自己的阅读小天地,鼓励亲子阅读,家长做孩子的读书伙伴,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二)广开书源,丰富阅读材料

1、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首先,围绕主题阅读内容,及时更新班级图书角图书;其次,平行班级之间互相交流,互借互换,做到优秀图书共享,丰富阅读资源。

2、每月到学校阅览室集体借阅相关的图书,放在班级轮流借阅;

3、动员家长为孩子办理县图书馆的借书证,利用周末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读书或借书。

(三)时间保障

1、晨读:利用晨读时间,轮流进行“好书新书发布会”、“书海拾贝”、五分钟读报、优秀诗文诵读等展示活动。

2、晚上:“睡前阅读半小时”。养成睡前最少读书半小时的习惯,并逐步养成及时记录自己喜欢的新闻;搜集、剪贴自己喜欢的信息资料的好习惯。

(4)双休:小组共读、个人自读、亲子共读,并做好阅读笔记。

(三)上好阅读课,指导紧跟上

要充分发挥阅读课的作用,认真上好阅读课指导课推荐优秀图书,指导读书方法,展示阅读成果,激发阅读兴趣。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每月开展一次读书交流展示活动。结合当月阅读主题,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开展美文诵读、名人故事会、走进神话世界、我最喜欢的童话评比等主题活动;开展古诗文诵读比赛和成语大比拼等活动,展示学生“每周一诗”的背诵情况及词汇积累成果,并评价班级的“读书大王”、“读书小名星”等,在班级阅读专栏张榜。

2、留下阅读足迹。建立学生阅读档案。学生将平时阅读文章、书名、时间等信息记入自己的阅读记录本,做好的阅读笔记,家长、组长、老师定期开展星级评价。

篇7:初二年级课外阅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位外国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忆一辈子,可以影响孩子的进一步的发展。”可见,阅读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的知识面见识面就广了;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就学会了做人;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的品行就端正了;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的理解能力也就强了;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的思维能力就活跃了;一句话,一个人如果学会了阅读,那么,他就是一个会读书的人了。让心灵沐浴书香,做一个有有修养的人,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为孩子的一生着想,为孩子的生命奠基!

二、课外阅读目标

1、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2、通过课外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思想与情操。

3、通过课外阅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4、通过课外阅读,营造浓厚阅读氛围,让校园充满书香的芬芳!让家庭书香四溢。

三、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1、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培养学生勤用工具书的习惯、培养学生勤思考的习惯

3、培养学生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在让学生阅读的同时,我们提倡学生记读书笔记,主要让学生做以下几个方面记笔记:

a.摘录好词佳句 b.摘抄精彩段落c.写读后感言d.写读后感e.写文章小评论

四、具体措施

1、每个同学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阅读量不少于5000字(约10页)、多多益善。

2、推荐阅读的作品应为首选,如需另行选择,则应以内容积极健康、文学色彩浓郁为原则。

3、应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阅读过程中,可将好句、好段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在摘抄本上,每周一次篇,定期上交检查。

4、每读完一部作品,至少要写一篇专题练笔,即阅读体会,可作为每周练笔量的一部分。

5、每周一早上应将摘抄本上交检查。

6、每周一次的阅读课,应在课前先借好书,课上阅读。

7、阅读时要思考。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阅读并不是仅仅把书看一遍,还必须要求学生对书中或文中的内容有整体把握,对文章的遣词用句、中心思想、写作方法、人生启迪等有比

较细致的思考。

对上述一系列要求做到定期检查、不断督促,通过长期强化,培养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至最终成为自身的一种生活需求。

初二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目

人物传记

1、《哥伦布传》

2、《牛顿传》

3、《居里夫人传》

4、《贝多芬传》

5、《走进袁隆平》

6、《拿破仑传》

7、《林肯传》

8、《甘地》

9、《毛泽东》

10、《名人传》 文学作品

11、《中华散文百年精华》

12、《唐诗选》

13、《宋词选》

14、《元明清散曲精选》

15、《三国演义》

1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7、《水浒传》

18、《红楼梦》

19、《儒林外史》20、《老残游记》

21、《中国神话》

22、《论语今读》

23、《家》《春》《秋》巴金

24、《繁星•春水》冰心

25、《余光中诗选》

26、《寄小读者》 冰心

27、《沈从文散文精编》

28、《青春万岁》 王蒙外国作品

29、《莫泊桑短篇小说选》30、《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31、《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

32、《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33、《外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

34、《希腊的神话和传说》

35、《培根人生论》

36、《格林童话集》

37、《一千零一夜》

38、《安徒生童话集》

39、《伊索寓言》

40、《鲁宾逊漂流记》

41、《马可•波罗游记》

42、《老人与海》

杂志类

43、《青年博览》

44、《杂文选刊》

45、《读者》

46、《初中生学习技巧》

47、《散文》

48、《微型小说选刊》

49、《中学生阅读》50、《百科知识》

51、《小小说选刊》

52、《爱科学》

初二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报刊

杂志:

《青年文摘》、《小小说》、《中学生博览》、《思维与智慧》、《读者》(校园版)

《青年博览》、《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

报纸:

篇8:新代学校课外阅读计划

一、引导学生阅读时,应用全新阅读的模式

在传统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推荐学生阅读一些课外读物,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会觉得教师推荐给他们读物,他们就必须学习,似乎失去了学习自主权,于是学生不愿意主动地阅读。其次,阅读不仅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享受的过程,但是传统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感受,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欢愉。再次,学生在课外阅读英语材料时,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果他们学习时缺少教师的指引,可能就会产生学习的挫折感,于是不愿意持续阅读。最后,学生阅读完英语材料以后,希望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传统的课外阅读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交流的需求。

有一名英语教师应用引导学生办“英语阅读沙龙”的方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这一名英语教师引导学生挑选一家他们比较喜欢的咖啡馆,以此为英语阅读沙龙的场所。学生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先应用网络的方式交流,共同确定一个学习的主题。比如有一次,有一名学生提出他看过的关于大熊猫的英语书籍,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大熊猫的生活方式及其与人交流的方式。该班很多人都喜欢熊猫,于是将该次阅读的主题定为“panda”。在办阅读沙龙之前,学生共同搜集一些有趣的英语资料,约定在周末的某一天在咖啡馆办沙龙的时候一起阅读。“沙龙”是法国上流社会创设的一种聚会方式,人们可通过主题沙龙共同学习,一起交流学习成果。学生应用沙龙的方式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不仅可以体验到咖啡的浓香,还可以感受到优雅的学习氛围,也享受到了与人共同阅读英语文本的乐趣。

高中英语教师在为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规划时,要引导学生应用全新的阅读模式学习,这种模式必须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英语文本的乐趣,体验到与他人交换阅读心得的乐趣,从而愿意持续地自主地阅读英语文本。

二、引导学生阅读时,培养学生阅读的技巧

学生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如果能够把握好阅读的技巧,便能高效吸收英语文本中的知识,提高英语阅读的效率;反之,学生则无法掌握足够的英语知识,只会白白浪费学习时间。高中英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可以不必过多地干涉学生的阅读活动,但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

依然以一名英语教师让学生应用沙龙的方式阅读课外读物,学生们举办“panda”这一主题沙龙为例。学生阅读的英语文本的片段如下:

……

My favorite animal is panda,it not only cute,but also the national treasure of China!Now let me introduce its appearance and habits.

……

这一名英语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三步学习法”来学习英语知识。第一步,学生要粗读英语文本,结合以往学过的知识应用语境理论理解文本的内容。第二步,学生要圈出英语文本中的生词、生句,应用英语学习工具积累英语知识。第三步,学生要应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的资料,从英语文化的角度理解英语文本。当学生把三步学习法作为阅读方法,持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后,便能积累大量的英语知识。

高中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高效的阅读方法进行沙龙活动,避免沙龙活动变成低效的聚会、无意义的学习。

三、引导学生阅读时,养成学生读写的习惯

学生如果仅仅只是阅读了英语文本,而未将学习的成果保留下来,未必会对学习成果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一边学习,一边记录,应用读写的方法强化课外阅读的效果。

依然以一名英语教师让学生应用沙龙的方式阅读课外读物,学生们决定以“panda”这一主题举办阅读沙龙为例。这一名英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不可以把学习的成果拟成提纲、写成心得,留下一个沙龙学习项目PPT?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发现在学习以后,写下英语文本,制作PPT的方式能让沙龙学习变得更加有意义,于是接受了教师的意见。其中一名学生写下的英语阅读心得的片段如下,他写下了学习完毕之后,内心极度渴望亲自看一看大熊猫的激动之情:

Now we are very excited and eager to visit panda mother Lunlun and her twin babies,of course included her husband Yangyang at Atlanta Zoo.

高中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读写学习的方式记录学习的成果,为了避免学生觉得读写的过程过于枯燥,教师可引导学生制作学习PPT、学习视频、主题报告等,应用多元化的方式记录学习成果。

四、结语

篇9:新代学校课外阅读计划

【关 键 词】 有效;课外阅读;课外;语文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内学习是学习的主阵地,但仅仅这样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与一定的课外阅读相结合。作家茅盾曾说过:“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在每个年级段的课外阅读都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对于学校来说,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在当下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环境,营造阅读的氛围

阅读环境大到校园环境的建设,小到教室的布置。学校的整个环境建设要以学生的发展、提高为中心,体现学生是校园的主人,满足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一个书香四溢、文化氛围非常浓厚的学校学习,学生能从自己所观察到“风景”中有所感悟和思考,时刻提醒自己热爱读书。

1. 学校操场上布置“快乐学古诗”文化墙,楼内墙壁上布置读书内容墙报,楼梯处也多是优美的诗句,大屏幕每日播放读书名言警句。

2. 每日课间操前广播播放《警世贤文歌》《新学堂歌》等传统文化经典童谣,让经典名句耳熟能详。

3. 红领巾广播向同学们推荐好书,诵读学生优秀读书征文。

4. 建设以“快乐读书”为主题的教室环境,各班设立图书柜,每个图书角的图书不少于150本,图书来源可以是学生自带、班级添置、学校补充,安排专人管理,进行自主性阅读。

5. 加强学校图书室建设和管理,定期充实学生成长需要的图书,认真做好定期出借图书工作,让学生自由选择喜爱的图书。

6. 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一是每学期召开家长会,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赢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为孩子购买课外书籍,保证课外读物有来源,课外阅读有监督。

二、合理推荐,帮助选择有益的读物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想状况、朗读能力、兴趣爱好,认真地帮助学生选择思想健康、自己喜欢的读物。

1. 分学段推荐书籍。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还是有限的,一般以注音童书和绘本为主。如《安徒生童话》《猜猜我有多爱你》等。三、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识字量,孩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这时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儿童文学,如《时代广场的蟋蟀》《窗边的小豆豆》等。五、六年级的学生对人类谋求生存、征服以及开发大自然的紧张、冒险故事或传记故事发生兴趣,如《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科学家故事100个》等。

2. 选择与语文教材相配合的读物。叶圣陶先生认为:“课外阅读的鼓励和指导必须配合着教材随时进行。”因此,学生的课外阅读应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周恩来》;学习《草船借箭》后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习《蟋蟀的住宅》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昆虫记》;学习《最后一头战象》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沈石溪系列动物小说等。学生在课内学习了某位作者的文章后,教师可接着介绍他的其他作品及有关奇闻逸事,鼓励学生阅读更多有关知识的文章,可以增加阅读量,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对他写作风格的把握。

3. 选择符合学生认同感的读物。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学生读自己喜欢读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学生只有对读物感兴趣,才能主动去阅读,积极去思考。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爱读的书籍,这本身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现在有一些优秀的少年儿童期刊由于图文并茂、激活创新思维、把握时代脉搏也很受学生欢迎,如《智慧少年》《课堂内外》《少年大世界》等,这样的读物会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小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的故事,如《中国神话故事》《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八十天环游地球》等。

三、激发兴趣,促使学生热爱阅读

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皮亚杰说过:“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通过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激起他的兴趣。”很多时候,学生不爱读书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兴趣。学生只有有了阅读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 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要热爱读书,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老师会教出爱读书的学生。一个爱读书的教师,他的言谈举止会流露出浓浓的书卷气,会把每位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教师的示范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 巧讲故事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他可能会觉得看文字吃力,但却热衷于听故事。在家里,家长可在睡前为孩子讲故事,关键时刻戛然而止,引发孩子到书中探寻故事情节的欲望。在学校,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道来,被激化、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或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

3. 畅谈感受,共同交流。每个爱读书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谈起自己看过的书,在相互的交流中,共同积累丰富的读书经验。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讲述读书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四、开展活动,保证阅读进行得扎实有效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是学生有效阅读的一条绿色通道。如开学初举办“读书月”活动,让学生把假期中自己读过的书拿到班级里分享;每月全班同读一本书,并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为学生的阅读搭建共同学习、展示分享的交流平台;学校每年举办的读书节系列活动,“小小藏书家”活动,“我最喜爱的一本好书”推荐,“我与书的故事”征集、“读后感”征文比赛、读书专题手抄报展、争当阅读之星等都是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大舞台。

另外,教师还应该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如精读、浏览、默读及读书笔记等,让他们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只有真正喜爱读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了一定的课外阅读能力时,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做未来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邢真. 中小学课外阅读指导与实践[M]. 天津:新蕾出版社,2007.

[2] 生本教育体系研究课题组. 语文课外阅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篇:2023广东会计电算化真题课件下一篇:2016植树节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