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课外阅读论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有关课外阅读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实质上就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能力是学生的首要能力,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教师必须设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一、搞好阅读动员,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第一篇:有关课外阅读论文

重课内阅读指导,辟课外阅读途径

摘 要: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课内指导和课外延伸相结合。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只做好阅读指导即可,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博读精读,并深入社会生活,注重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

关键词:课内指导;质疑探究;课外延伸;深入生活

如果说知识是人类的营养品,那么阅读则是人类获取“营养”的主要途径。持久、专注地投入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提升学生的意志,健全学生的人格。但是,现在的初中生阅读现状不尽如人意,令人担忧。语文新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下面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浅作探讨。

一、提高课内阅读质量

1.角色定位

事实证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靠教师讲出来的,而是靠学生在自身的阅读实践中练和悟出来的。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观念,摆正自己的角色,淡化应试分析,把阅读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进行局部精彩片段的赏析,最后再去理解文章的内涵和写作技巧等,使阅读活动成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教师一味讲解、学生机械记录答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在体验、理解、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阅读、积极探讨、乐于欣赏的个人阅读观念。

2.学法指导

(1)质疑探究

“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导,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教师要注重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例如,教学《伤仲永》时,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实践证明,围绕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得很认真,回答很积极。有的说是后天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的说是“其父不使学”,有的说是仲永自己不努力,还有的说是众人的追捧毁了仲永,并说出了各自的理由。这样的阅读、思考、探讨,边读边议,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能使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得到提高;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學习的能力,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2)读写互动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一味阅读远远不够,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实施以下方法:①以填空形式对文章精彩地方进行分析;②写读后感,利用课上时间(10~15分钟)当堂写。这样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提高了,阅读能力也会慢慢增强。例如: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指导学生用“__________美,表现在__________(课文原句)”的形式进行阅读品味,写出安塞腰鼓三个方面的美。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能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此外,还有迁移法,即在阅读教学中以课本内容为基点向课外延伸。这也是课内阅读教学中很有益的方法。

二、开辟课外阅读途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教学也是如此。学生的阅读量不够,感性认识不足,哪来理性的飞跃?语文新课标规定,学生必须“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初中生每天阅读量不少于2600字,三年阅读14部名著”。新课标明确告诉教育者,阅读教学必须向课外延伸。

1.博读精读

教师要指导学生博读群书,不要只凭兴趣阅读,那样会使自己“营养不良”。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们看自己喜欢的书(健康的),同时也应培养他们对其他内容作品的阅读兴趣。不仅读今人书,也读古人书。要养成相对完善而健全的人格,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书海浩瀚,因此,择书精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不能把珍贵的时间浪费在垃圾文字上。在这方面,我建议学生择书应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有生活哲理的、有文化底蕴的、有利于阅读写作的。除教学大纲推荐的篇目外,《语文报》《作文与考试》《意林》《文摘》《小小说》等也是很好的读物。

此外,还可以把平时和月考的好作文整理成册,挂在班内,便于学生随时翻阅学习,形成资源共享。

2.深入社会生活

“处处留心皆学问。”课外阅读应深入社会生活,这样不仅能开辟阅读阵地,更重要的是能向学生提供课本上没有的学习方

式,使学生阅读社会,阅读生活。正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总之,教师应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精读博读;学习课本文章,也要扎根广阔的社会生活,让学生爱上阅读,从阅读中受益。

参考文献:

谢文新.论后现代语境下阅读模式[J].语文教学研究:综合天地,2009(1).

(作者单位 河北省黄骅市第三中学)

作者:刘玉霞

第二篇:设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实质上就是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阅读能力是学生的首要能力,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课外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教师必须设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一、搞好阅读动员,触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率先垂范,催生学生阅读欲望。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真正认识到做一件事的价值和意义的时候,才能更加迅速地萌动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更有热情与激情。教师要搞好读书动员,通过举例说明广泛阅读的重要性。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动员,让学生不仅明白阅读的重要性,而且能很快地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二、根据性格特征,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具有天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对新奇的事物他们总想看一看、试一试的特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口味”的课外读物。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从他们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入手,这样,既增加了他们课外阅读量,又满足他们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创设阅读环境,催生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环境的创设在阅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会给儿童带来阅读的激情,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教师要在学生常规的校园生活中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故事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最喜欢听故事,故事人人爱听,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是学生乐不及彼的事。特别是一些童话、寓言等更是百听不厌。因此,教师就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从讲故事入手,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故事中体验到阅读的快乐,阅读的兴趣就会由然而生。

五、经常问“难”解“惑”,维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阅读指导课上,要善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老师要给学生的阅读搭好“脚手架”,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困难,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排忧解难。

六、联系写作指导,升华学生的阅读兴趣。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就是阅读的收获。利用课堂教学,带动课外阅读,做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可以起到升华课外阅读“兴趣”的效果。

七、交流读书感受,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后,往往会滋生出一种表达读书收获或者感受的欲望,希望自己的读书收获,得到老师、家长或同学的认可与赞许。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读书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从而发展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八、适时评价鼓动,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外阅读与课堂学习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老师应善于抓住契机,利用课堂评价促进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及时鼓励和表扬学生课外阅读这种良好行为,必定会激起孩子自己及其他孩子今后更大更高的课外阅读热情。

九、倡导亲子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育好一个孩子需要家校携手。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同样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因此开展亲子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十、开展评比活动,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课外阅读要进行评比激励,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鼓励,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比方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

作者:方 瑛

第三篇:课外阅读与习作共舞

摘 要:读课外书和写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课外书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写作文奠定基础,写作文将自己的积累表现出来,学生阅读的课外书越多,就更容易写出好的文章,相比,那些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写作文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并且写出来的作文没有内容。所以读课外书对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对阅读进行积累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课外书籍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就课外阅读和习作的关系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作;关系;意义

一、拓展学生视野,为写作奠定基础

课外书与课本不同,课外书包含着大量的语文知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学习到很多在语文课上甚至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而写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外书学到的或者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学习到的东西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如果学生阅读的课外文章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表达的内容就越多,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就越丰富。写作文不是幻想,也不是编造,只有真正的经历过才可以写出有灵魂的文章,有灵魂、有内容的文章才会更吸引人。但是对于学生来说,每天的生活只是在学校度过,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那么作文内容又该如何丰富呢?所以,阅读课外书是学生进行写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通过阅读课外书,学生可以了解很多事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读课外书的时候,可以了解一些没有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将这些事情作为例子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使自己的作文更有说服力。

通过阅读课外书,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为写作文收集材料,在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时候会对自己在课外书中看到的故事或者情节进行联想,从而产生自己的见解。阅读一本好的课外书还可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积极的性格,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以及创造性思想能力,最终提高学生写作文的能力。

二、丰富学生写作材料

语文和别的科目不同,语文的主要要求就是写和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可以提升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老师应该怎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在语文课上,老师可以与学生一起读课文,对于那些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以后的阅读中都会好好表现。时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当学生喜欢上阅读课外书的时候,老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几本好的课外书,并为学生设定阅读任务,就是把自己在读课外书的过程中,遇到的生词记录下来并且通过查词典的方式对词语进行解释,这样一来学生养成了积累的习惯,在写作文的时候就能将自己的积累应用到作文中。

对于一些高年级的学生,虽然相比小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和自己的想法见解了,但是写作文对于他们来说,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开始害怕写作文了,害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就是不知写什么,这就是学生平时没有注重积累造成的结果,所以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还要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书,来丰富自己的见识,逐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只有把阅读课外书当做生活和学习的一部分,才会喜欢写作文,才会有东西写,在写作文的时候就能把在某本书上看到的与之有关的句子写进去,还可以适当地把句子内容进行转变,使句子与自己的文章内容相符合。比如学生在写与科技有关的作文时就可以想到自己读的《航天科技》的这本书,就可以将课外书的内容写进作文中。老师在平时的阅读中,也要注意积累,可以把这些积累应用到语文课堂上,学生会把实际情况与积累相结合运用到写作文中。

三、阅读课外书可以丰富学生情感

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作文没有内容,没有情感,给读者一种“干瘪”的感受,这是因为学生不善于观察,没有将写作融入实际生活中去。学生写作文的思想感情应该来源于生活,只有真正的体验过,才会使文章表达出感情真实。比如在让学生写关于“季节”的文章时,可以将学生带领到课堂外,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季节。在读课外书的过程中,学生在无形中就丰富了自己的情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让学生閱读大量的优秀的课外书,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写出好的文章。

四、阅读课外书有利于学生生成写作风格

通过每作文来看,每位学生的写作风格都是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写作风格是因为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的种类不同,喜欢看报刊的学生就喜欢用议论文陈述事件,他们的作文往往更加真实,而喜欢诗歌、散文的学生更注重对细节进行描写,这些都是良好的写作习惯。对于这种良好的写作习惯需要老师正确适当地引导,使学生在写作中找到自己擅长的写作方法。

综上所述,阅读和写作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在日常学习中,多为学生推荐好的课外书,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写作奠定基础,使学生的作文质量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美.走进课外阅读教学,引领学生习作教学[J].信息记录材料,2016,17(6):70-71.

[2]马金梅.为习作插上课外阅读的“翅膀”[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1):116-117.

编辑 刘瑞彬

作者:张春梅

上一篇:现代农业课程论文下一篇:思想法律基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