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

2024-05-04

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精选6篇)

篇1: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材分析

一、知识逻辑框架

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唯物主义何者为本原唯心主义可知论哲学的基本问题有无同一性(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与生活的关系不可知论为什么从生活实践看:首先遇到且无法回避从哲学研究看:不能回避且必须回答,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对哲学的影响 通过前面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哲学有所了解,知道了哲学的含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本节是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的第一节,在哲学的发展和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而如何正确认识各哲学派别的本质,就需要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学习,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及理解为什么。本节从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谈起,通过古今中外哲学思想的交锋,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而学习其包含的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不可知论。在知晓哲学的基本问题后,进而探讨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由于哲学本身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需教师进一步引导。所以,对为什么的学习,就先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说起,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教学生活化的特点,这在基础上,再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的深刻影响,从理论层面上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就更能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本节内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2)理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看,要求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学生要不断参加考试,所以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必考点。

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理论来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高二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其心智水平和经验的限制,对于哲学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缺乏理解,不能很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性分析和思辨能力较差,所以需要教师加强引导,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来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哲学兴趣,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由于哲学本身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加之学生的知识积累还不够丰富,对哲学的相关知识理解较困难,容易失去对哲学的兴趣。再者因为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对古今中外哲学思想探究较浅,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能正确区分,易走进误区。因此,教师要将哲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明白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通过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析,让学生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重点

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看,要求掌握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再者从应试角度看,这也是考试的必考点。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看似简单,但如果学生大意,就容易理解为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所以教师要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进行区分。由于哲学本身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加之学生的知识积累还不够丰富,正确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较难,特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都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三、教学难点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二学生由于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辨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较低,加之哲学本身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要让学生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的关系还比较困难,学生更多还是以实际论实际,将理论与实际脱离。再者百舸争流的哲学思想,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要把握其本质,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本身的影响,这抽象的理论知识,更会让学生感到难懂。

篇2: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

(附教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都是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尾顺序相接而组成的封 闭图形。它们相互之间不仅在特征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三 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 生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获取这些知识的能力又为进一步学习梯 形面积、圆的面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要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方面进行考虑,以体现学科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思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述结合起来。也就是说,首先把学习知识应有的思维活动“外化”为动手操作,然后通过这个“外化 ”的活动再“内化”为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把操作、思维、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这一教学 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是理解面积公式的算理。

华罗庚说过,“难处不在于有了公式去证明,而在于没有公式之前,怎样去找出公式来。”要培养学生的 空间观念和创造能力,就必须重视推导公式的过程教学,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组织学生去大胆地操作实践,探求规律,推导出公式。二

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过程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和学习经验,积极主动地参与探求的过程。把教材的间接经验通过自身的活动去重新发现、完善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1.抓住新知识的基础,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

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是选取复习内容的依据,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复习的重点。三角形面积这个新知识的基 础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是图形的转化和变换。在教学新知识之前除了要复习好以上的内容外,还要指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唤起“ 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学习方法的认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知识的、能力的以至情感方面的准 备。2.新知识的教学可以分为4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操作学具。启发学生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全等)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第二层,观察与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三角 形的底和高与正方形的边长、长方形的长与宽,以及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关系?

第三层,推导公式。利用图形之间各部分的对应关系,思考它们面积之间的关系,最终推导出: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两个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所以,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

2第四层,深化认识。

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进一步启发学生,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割补的办法推导出三 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再次动手,动脑,相互交流,得出(如下图)如下计算公式:

(附图 {图})

三角形面积=底×(高÷2)

三角形面积=(底÷2)×高

经过学生两次动手、动脑、交流,运用转化和变换多向探索,把求三角形面积这一探索过程充分展示出来。不仅深化了对公式的理解而且渗透了转化和变换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操作能力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发展 了学生的空间观念。3.新知识教学后要及时组织练习。

练习可从4个方面进行。口答题(理解算理的练习),(1)已知图形的底和高,可以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那么,这个图形可能是什么形?这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面积有什么关系?(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 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看图口算(运用公式计算的练习)。下图中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6× 5÷2求出,为什么(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 {图})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高是5厘米。求它的底?如下图,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中,有一 个三角形(阴影部分),求三角形的面积(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附图 {图})

新课后的练习一定要练在重点上和关键处,以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为学生创造主动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 过操作,观察,推导和深化4个教学层次,使学生不仅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而且进一步体会运用旧知 识去研究新问题的学习方法,从“学会”逐步到“会学”,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2)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的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推理的能力。使课堂教学 的过程成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过程。

附 :《三角形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它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指导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创造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可以转化和变换的。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平行四边形,复习它的计算公式。

2.投影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看图辨识三角形各条边上的高?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那么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这节 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新授 1.操作学具。

师:你能用学具袋中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熟知的平面图形吗? 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操作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

(附图 {图})

出示学生拼出的图形。2.观察与思考。

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①用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一个学过的平面图形?②平行四边形、长方 形、正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③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与正方形的边长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讨论、相互交流、弄清楚面积关系以及底、高之间的关系。

师小结板书: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2个三角形面积=底×高

三角形面积=底×高÷2 3.推导公式。

(1)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

(2)平行四边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都是由几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组成的?

(3)怎么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师随着完成上面的板书并引导学生小结:怎么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

4.深化认识。

师启发回忆

(附图 {图})

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们运用割补的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那么运用割补的办法能不能 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呢?

学生动手操作、研究、讨论、相互交流,教师辅导提示,得出下图。

(附图 {图})

积=底×高的一半 三角形面积=底的一半×高

=底×高÷2 =底×高÷

2(1)说一说你是怎么割补的?

(2)议一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长方形面积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方形的长和 宽与三角形底和高的关系?得出什么结论?

(3)师整理公式(完成上面的板书)

(4)师总结: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板书字母公式:S=ah÷2),可以理解为底×高乘积的 一半,也可以理解为底×高的一半,还可以理解为底的一半×高。

四、巩固练习

(一)理解性练习(口答)

1.三角形的底乘以高得到的是什么图形的面积?再怎么求才能得到三角形面积?

2.三角形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对不对?为什么?

(二)运用公式的练习(口答列式)

(附图 {图})

(三)选择条件的练习

(附图 {图})

哪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6×5÷2?其它两个为什么不是?

(四)灵活运用知识的练习

已知:(如右图)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求阴影面积?

(附图 {图})

篇3:选择体育教材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一、体育教学内容与体育教材

“体育教学内容指的是在体育教学活动中, 传授给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术技能、培养的思想品德、发展智力、体力的总体系”[1]。而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内容是不是体育教学内容的全部呢?答案是肯定的:“不可能”。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内容是什么呢?是体育教材。就像散文是教学内容, 而《荷塘月色》是教材, 通过《荷塘月色》这一教材, 要教的是散文。通过一棵树木要认识的是森林, 通过前滚翻, 要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前滚翻, 而是前滚翻所背负的能对学生发生影响的一切。所以, 体育教材是实现体育教育目的的手段, 它和教师的行为目标有着重大联系。教具、教材和教学内容均是手段, 但唯有教材和体育教师的行为目标有最密切的联系。

由此可见,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 教学内容是教材的上位概念。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 教学内容才是作用于学生的有效因素。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使学生掌握的具有体育文化价值的内容都是体育教学内容。在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前提, 成为具体的负载着体育文化价值的教学材料的时候, 才具有体育教材的意义。

采用什么事实和现象——教具, 教些什么——教材, 解决哪一领域的课题——教学内容。“教材是根据教育目的, 在学习中被选择的、必要的教学内容。”[2] (城户潘太郎[日]) 。通常把教育实践理解为目的和手段两个部分, 前者的规定范围称之为教学内容, 而把后者的规定范围称之为教材[3]。“实质上教材是典型性的、具体性的教学内容。” (高村泰雄[日]) [4体育教学内容必须从具体教材的制限中不断扩散和深化, 回到它反映客观规律的本源, 避免体育教学中, 就教材而教材, 见树木不见森林, 导致体育教学与目标偏离。只有搞清和体育教学内容的密切关系, 体育教材的意义和界限才能明确, 只有以教学内容为根据, 才有可能开发出最新、最优秀的教材。

二、体育教材的层次

体育教材是在《体育教学大纲》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中, 根据体育教育目标给予的制限确定教学领域, 将各教学领域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 提炼出各领域典型的、具体的教学内容, 即体育教材。体育教师根据《大纲》或《课标》规定的教材, 进行再创造。如100米跑是《大纲》根据“跑”的教学内容提炼出的典型的跑的体育教材, 但是, 100米跑的练习形式、辅助练习、课堂上出现的具体教材及组合形式等是体育教师再创造的结果。

体育教材的创建过程中, 可以看到体育教材的不同层次。第一层次:广义的体育教材, 可以说是被《大纲》或《课标》制限出的体育教学内容领域, 如田径的跑领域、跳领域、投领域、篮球领域、灵敏领域。第二层次:《大纲》或《课标》按照制限的体育教学内容领域, 选择和规定的典型化的、具体化的教学内容, 即体育教材, 并将它编成体育教师用书、学生用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辅导材料、教学辅助材料以及视听教材等, 是体育教学中最主要的媒体。第三层次:是体育课教案和体育课上, 经过体育教师对第二层次的体育教材进行再创造, 真正出现在体育课上的具体的练习方法和手段。这一层次的体育教材是从范围广泛的体育教学内容和规定较宽泛的体育教材中选择出来的具体的、特定教学对象的典型教学内容。

第四层次:是体育教学中具体应用的硬件和软件,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材教具”。如篮球、排球及相关的体育场地器材等。它包括多媒体教学的硬件和软件、体育教学实践中的体育场地及相关器材。

三、体育教材与运动素材

运动素材的教材化思路更为宽阔, 和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体育文化形态均可作为素材。选择和《大纲》规定相适应的内容, 作为学生要学习的内容, 并把它改造成为适应学生主体条件和典型性的内容。如短距离跑等。

运动素材泛指人类的一切体育文化, 或者说是成为教材之前的文化性的运动游戏, 而体育教材则是实际进入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材料。由此可见, 运动素材是教材的“母体”, 它是教材的原材料, 因而不可能等同于教材。运动素材广泛存在于各种体育文化形态之中, 只有经过运动素材教材化的过程, 即经过被选择、加工、改造, 成为适应学生条件, 并成为典型的内容时才会成为教材, 例如搏击操是将拳击这一运动素材进行了教材化改造出现在体育课堂上的。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 还有许多体育教师把运动素材等同于体育教材, 这些未经过精心加工的原材料与学生所需要的、符合他们身心健康和兴趣发展需求的体育教材区别太大, 如将竞技体育的练习方法不经改造, 直接进入体育课堂, 如小学2年级课上, 枯燥的蛙跳上了半节课, 也难怪会出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尴尬局面。因此选择一项体育教材, 不仅要考虑到其锻炼身体的价值, 而且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身心的教育和培养。体育运动素材千千万万, 但这些素材又不可能都成为体育教材, 更不可能直接等同于体育教材。只有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既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又要结合实际的物质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体育运动素材的教材化过程, 才能使那些具有终身体育价值的、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走进体育课堂。

四、教具与体育教材

由于体育学科的特点, 使得体育教材与教具的关系很密切, 有时候缺乏必要的教具就不成为体育教材了, 可以说教具本身就是体育教材的一部分。例如, 羽毛球运动是教材, 而与羽毛球运动本身所必备的羽毛球、球拍、球网及羽毛球场地等就是羽毛球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 也可以说羽毛球的基本知识、技战术、规则和裁判法等内容是教材, 而与羽毛球运动相关的场地和器材等是教具。教材是被引进教学过程中的“实事、现象和材料”等, 教具则意味着向学生提示这些事物和现象时的一切物质手段。因此, 教材中借助某种物质手段提示的那部分教材所具有的物质侧面可以视为教具。

五、体育教材构建

体育教材构建的过程是一个体育教材重新创造的过程, 就像演员重新创作角色的过程。像不同的演员演林黛玉, 在人物基调不变的原则基础上, 会演绎出不同的林黛玉来一样, 体育教师对教材的再创造, 会创造出不同特点的教材, 而教出自己特色来, 将教材教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所教教材应是经过体育教师的再创造, 是具有鲜明特点的该教材, 不能同一教材, 所有体育教师教出来都一个面孔, 必须要根据教学需要、学生特点、教师教学风格等条件进行教材的再创造。

体育教材构建的过程是一个什么过程?首先, 要从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来研究创造教材。根据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设计教学步骤、练习方法系列、活动形式等。其次, 要从运动文化的功能来创造教材, 使之成为运动文化最典型的代表。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运动技术的学习, 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运动文化、观念、意识、价值取向等身心的教化, 这更有教育价值内涵。这些需要教师对体育教材进行更深一步的理解, 并通过教材的再创造将其转化为体育课堂上的有文化内涵的体育教材;体育教材的构建实际上也是教学内容教材化的过程, “教学内容的教材化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 进行选择, 成为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 并把它改造成为适应学生主体条件和典型性的内容”[5]。

体育教材的构建过程有6个阶段:1.通过教学目标的研究, 了解培养何种技术和能力;2.分析作为教材背景的素材的结构与功能, 特别是分析教材固有的趣味性和功能, 各种要素的技术结构;3.对《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确定教学的具体内容;4.分析学生的主体条件, 衡量必要的指导时间, 规划设施、用具与必要的教学条件;5.确定为落实教学内容而设计的具体教材;6.对教学过程或学习过程的展开进行探讨[6]。

六、我国体育教材存在的问题

我国体育教材存在的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

1. 没有进行教材化改造的竞技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教材的主要内容。

应将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化改造后再出现在中小学的教材中。例如, 日本的体育教学大纲虽然也使用运动项目教学内容体系, 但已将竞技运动项目改造成了“亚竞技运动项目”[7]。也可改造成适合不同青少年的, 动作结构与原运动技术结构相似的各种练习。

2. 体育教材内容中确实还存在着一部分“低水平重复”的问题。

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体育教材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是必然的, 但是“从小学一直滚到中学的前滚翻”、“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学起跑”等奇怪现象就属于低水平重复了。大中小学体育教材的衔接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3. 体育教材内容庞大, 各教学学段教材雷同。

对每一个学生来讲, 无论哪个年级的每个学生都面临着体操、田径、武术、球类、舞蹈、多个大项目的内容繁多的学习, 而且这些内容在大中小学体育教材中雷同现象严重。

4. 学校体育教材与社会体育脱节。

学校体育教材与社会体育开展的运动项目脱节, 学生学习了体育教材规定的内容, 可是毕业后, 却不能直接融入社会体育的活动中。因为学校开展的项目基本不能与社会体育接轨。

七、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

体育教材编订的核心环节就是教材内容的选择, “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 是体育教材内容构建最大的困难之一”[8]。如何选择体育教材的内容, 一直困扰着体育教育界, 也是一直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选择体育教材应从体育育人的实际需要出发, 应该具体, 并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过于务虚, 会在教材选择中无所适从。体育教材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 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体育的动机。一味强调体育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 把学生当成三基的“工具”和传承运动文化的“载体”, 忽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是对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压抑。

2. 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 使其通过努力能够完成。

教材内容过于简单,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 产生厌烦;教材内容过于繁杂和高难, 又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 丧失信心。只有教材内容适应学生的实际身体活动能力和运动技术基础, 通过学生努力能够完成的, 学生才有信心, 有努力的动机和愿望。

3. 与学校特点相适应, 充分发挥学校体育课程现有资源的作用。

基础教育正在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 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力量和场馆设施, 开发校本课程是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各地、各校体育课程资源丰富, 在选择和制定教材内容时, 应与学校的特点相结合, 有利于发挥校本的优势资源。

4. 贴近学生生活, 便于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运用。

贴近学生生活, 简便易行的体育活动容易走进学生的生活。终身体育要求学校要培养学生不间断地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如果学生走出校门, 在社区和家庭中不能利用在学校学习的体育课程内容进行体育锻炼, 只能说明学校体育没有很好地奠定学生终身体育活动的基础。

八、对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相关问题的思考

1. 如何解决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系统性

一般学科的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基础性, 逻辑关系明确。但是体育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强, 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无法完全按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来排列教材, 而且教材存在一定的重复现象。体育教材内容的划分通常是以运动项目来划分, 划分以后的教材之间又都是平行和并列的关系。如篮球和排球, 它们看似有某种联系, 但又看不清楚是什么样的关系, 更说不清这些教材应该谁先谁后, 谁是基础谁是提高。同一个体育教材内容, 可以在小学开始, 也可以在中学或大学开始, 甚至出现了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到大学不间断重复同一项目的现象。

2. 竞技运动项目如何转化为教学内容

长久以来, 竞技运动项目成为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出现了学习内容枯燥、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又一味地按照竞技体育的标准要求学生。应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 大部分的专家和学者认为, 当务之急是对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化改造, 以适应体育教学的需要。

3. 大中小学的体育内容应该如何衔接

大、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合理衔接, 是学校体育课程目标得以实现, 实现体育教学科学化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关键。在原《体育教学大纲》、现执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 存在着体育教材区分度不高、针对性不强的问题, 导致大中小学体育课程雷同, 教学层次不清的问题。为有效实施体育教学, 必须建立起科学的有机联系但又各有侧重的体育教材系统。形成“一条龙”, “首尾”分开, 各负其责, 而又连为一体, 而不能“手脚”不分, 责任不分。根据体育的内在价值和本质功能及不同学段学生对体育的接受和发展特点, 构建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材的衔接体系。“我国小学应以发展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主, 初中应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 高中应以学会运动项目发展专项能力为主, 大学应以学生应用体育, 实现体育多方面价值, 实现个性化、自由化的自主体育为主建立体育教材体系”[9]。

九、体育教材资源开发

要使教材丰富多彩, 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 与社会体育、区域体育、学校传统体育接轨, 需要对体育教材进行开发。

1. 竞技体育教材化

不能否认竞技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中的作用, 因为竞技体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学体育教材中, 竞技运动是必须的, 但当它作为教材时, 必须进行必要的教材化改造。从1978年提出“打破竞赛项目编排体系”到90年代“竞技运动教材化”理论的出现, 对竞技运动进教材进课堂进行过冷静思考。学校体育不能排斥竞技体育项目, 因为它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有锻炼身体的价值, 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但作为教材都要将竞技运动作不同程度的加工和改造, 即教材化的改造。教材化可以从简化规则、简化技术、修改内容、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和器材等方面进行。毛振明在《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一书中提出了竞技体育教材化的方向。如:向动作教育方向的教材化、向游戏方向教材化、向理性方向教材化、向文化方向教材化、向生活实用方向教材化、向简化方向教材化、向变形方向教材化、向运动处方方向教材化。

2. 新兴运动项目的引进

同任何学科一样, 体育教学内容也有“吐故纳新”的必要, 而且由于体育运动内容的丰富性和体育运动的“时尚性”、“流行性”, 体育教学内容在更迭方面的必要性就显得更强一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健美、攀岩、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在我国已有一些地区和学校采取了改造、简化时尚运动的做法, 并创造了许多开展时尚运动的条件, 如软式网球场、人造攀岩墙等, 在一定程度上在体育课程中引入了“流行”和“时尚”, 新兴运动项目将会越来越多地走进学校, 给体育教材建设带来无限魅力。

3.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教材开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具有民族特色。民族传统体育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教材资源,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特色和个性, 往往更贴近我们周围的人文环境与生活水平, 至今仍是人们养身健身、休闲娱乐的重要手段, 有着较强的体育锻炼价值和人文教育功能。应该根据本校体育课程实际情况, 开发利用和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将本地的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糅合到体育教材中, 有助于形成各地、各校特色的体育课程, 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课程的学习内容紧密相联。

4. 体育校本课程教材资源的开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2001年的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它表明我国学校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教材资源的开发能够体现一个学校和地方的特色, 是展示学校特色的窗口。

5. 体育教材多样化

什么是教材多样化?“国家提出‘一纲多本’是要求‘多样化’, 而不是‘多本化’, 也就是说不能造成多套教科书基本上是一个模式 (相同的体系、相似的内容、一样的风格) 的现象。‘多样化’是指教科书在符合《课程标准》精神的前提下, 体现出不同的体系、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地区特色等”。“教材多样化”作为课程教材发展的一种状态, 在现实情况下, 体现出教材的多样性和共时性特征, 具体表现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材。“教材多样化”作为一种运行过程, 体现出教材的特殊内部矛盾, 要体现教材发展的动态性、历时性和特色性。因此, 体育教材多样化在本质上就是体育教材的特色化。特色化是追求教材本质属性实现的过程, 而不是追求教材表面性差异的过程。因而教材的多样化并不是简单的实现多套体育教材问题, 而是要进行建材创新, 创编出不同特色的教材, 促进体育教材的繁荣和教材质量的提高。

作者简介:

李树怡, 天津体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学校体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体育) 、学校体育社会学研究。完成课题20余项, 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研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80余篇, 1篇被《新华文摘》转载;获“全国优秀教师”、“天津市授衔专家”等荣誉称号;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副组长。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建绩主编.体育教学新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134.

[2]曲宗湖, 顾渊彦.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149.

[3]曲宗湖, 杨文轩.域外学校体育传真[M].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378.

[4]季浏等主编.体育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1.

[5]王占春.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建设五十年 (上) [J].中国学校体育.1999 (5) :5.

[6]李树怡等“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衔接问题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 (5)

[7]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70-7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 (1~6年级) 体育与健康 (7~12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49.

篇4: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

摘 要: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化学》十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的设计。分析其内容选取和编排的设计特点,可为我国高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英国化学教材;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设计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1-0054-03

由宏观深入至微观、由定性至定量、由静态至动态是现代化学发展的基本特点。越来越多的化学家呼吁化学并不再是纯实验科学,须认真审视化学理论知识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1]。化学理论知识在基础化学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化学教育者的重视,21世纪以来出版的英美高中化学教材,都非常重视化学理论知识对教学的有效指导作用。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国高中化学教材《高级化学》(Advanced Chemistry)在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设计方面具有代表性[2][3],分析其内容选取和编排的设计特点,对我国教材建设和教学设计优化有着重大意义。

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中学化学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两方面。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现象本质的反映,是构成化学知识的基础,是化学知识体系中的核心成分,也是学生认知结构中的连接点及学习的核心,更是整个化学知识的“骨架”。我国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概念粗略统计有200多个[4],如物质的量、化学键、溶液、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焓变、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等。学生只有建立清晰、稳定、科学的概念,才能牢固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化学基础理论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对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所起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化学基础理论涵盖了整个中学化学的重要领域,既是认识元素及化合物、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的认知基础,也是指导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中学化学基础理论内容可分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五部分。

二、《高级化学》中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简介

《高级化学》教材内容范围与我国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大致相同,分为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三部分,但它是以模块划分的: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共15章)——即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共5章)——即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共12章)——即有机化学。《高级化学》中的“物理化学”(即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又细分为五个模块: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4章),包括化学的发展变化、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及其发现过程、用结构解释元素周期律;②化学键、物质状态(5~8章),包括化学键、键的极性、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状态变化和粒子间力以及气体;③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和体积以及能量的变化(9~10章),包括对反应中涉及的质量和气体的计算、溶液浓度计算以及酸碱滴定测定浓度及相关计算;④化学平衡、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11~13章),包括化学平衡概念、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平衡常数及应用、酸碱性质、酸碱反应、酸碱滴定和缓冲溶液及其相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以及金属置换规律等;⑤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14~15章),包括向平衡自发变化、熵、Gibbs自由能以及化学动力学相关知识。

总体来讲,英国《高级化学》教材与我国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相比难度偏大,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较高,如其将Gibbs自由能、晶体结构、溶度积、标准电极电势等较难理解的化学概念和理论纳入到高中化学教材中。

三、《高级化学》中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设计特点

1.内容选取。

(1)注重知识的前沿性。

《高级化学》非常重视化学前沿知识素材的选取。例如,第二章第一节“原子核的概念”介绍了可以观察到原子形貌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并在教材特设的工具栏中详细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供有更多学习需求的学生深入学习相关内容;又如第十三章第十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在介绍不同类别的电池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列举了燃料电池、钠-硫磺电池和锌-空气等几种新型充电电池的原理和用途。将前沿性化学知识引入教材,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对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维能力以及为学生清楚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提供了非常真实的素材,这对于培养化学后备人才以及普及化学教育是很有帮助的。

(2)注重学科实证方法。

《高级化学》介绍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时特别注重实证方法的运用。例如,在第四章第一节引入原子概念后,为了让学生认识原子的结构,深刻理解、认识原子中电子的真实存在,编者通过物理实验向学生详细呈现物理学家发现电子的过程,即运用光和电子辐射等物理知识,用分光计测量出波长的数据来确定原子中电子的存在。教材在引入抽象概念时,如果编者能用实证的科学方法将抽象概念的本质特征反映出来,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概念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科学方法的应用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建立抽象概念,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信任感,更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如,第十一章第六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平衡常数Kc”的概念,教材选用两组真实实验数据(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使学生感性地、深刻地理解化学平衡常数。《高级化学》中实证方法的设计,不仅可以证明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是具有科学性的,同时在实证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这种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实验研究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储备的知识,灵活地利用它们解释新现象,解决新问题。

(3)注重理论知识的拓展应用。

《高级化学》在引入理论知识后,注重设计真实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第十一章“化学平衡”共有十节内容。第一节和第二节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概念;第三节和第四节主要介绍勒沙特列原理;第五节和第六节介绍平衡常数概念;接下来的四节内容则是关于化学平衡、勒沙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知识,包括应用化学平衡知识求生成物的产量、溶度积常数等等;又如,第十二章“酸碱平衡”共有十二节内容,介绍酸碱平衡理论以及强酸、弱酸、强碱、弱碱后,接下来的四节内容则是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应用,涉及到酸碱滴定、缓冲溶液及其相关计算。认知主义认为,将所学知识进行多元化的应用和解释,学生对知识之间关系与联系的认识就会变得更加清晰,运用知识处理各种问题就会变得更加灵活;同时,当学生发现所学知识在许多方面都有应用时,就会涌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化学学习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内容编排。

(1)注重化学史的运用。

《高级化学》在介绍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时充分运用了化学史的内容。以第一章“化学的发展变化”为例,共有四节内容。第一节从三个方面(化学的起源、早期冶金家和现代化学的建立)为学生勾画出化学动态发展的脉络;第二节引出元素,将元素不断发现及其分类的历程(三素组分类、八音律分类)向学生呈现;在第二节的基础上,第三节介绍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第四节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现代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是以原子结构为基础的。通过以上四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是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的过程,科学理论是在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前人在科学方法、创新意识方面的努力,进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2)重视“前概念”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有意义学习,即指新知识必须和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相互作用,才是有意义的学习。《高级化学》在介绍化学概念时特别重视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的“前概念”的应用。例如: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采用“平衡—动态平衡—物理平衡—化学平衡”四个步骤完成:通过常见静态平衡的例子——压跷跷板时的平衡帮助学生理解“平衡”概念的本质;再以人在扶手电梯上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位置为例帮助学生构建动态平衡概念;然后指出物理平衡属于动态平衡的一种,其前提是物理变化,特征是物质处于各个物理相(气、液、固)的量一定,实质是发生物理变化的两个过程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构建物理平衡概念的基础上,将物理变化迁移到化学变化来帮助学生构建化学平衡概念。

(3)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整体而言,《高级化学》教学内容设计十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例如,教材在第十一章介绍化学平衡后,分别在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介绍了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两种类型,化学平衡的理论知识完全适用于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即化学平衡可以作为学习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的基础;而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又是对化学平衡的拓展和深化。教材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方法、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电池、电极电势内容之后,介绍原电池原理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在原电池中的应用,为学生学习原电池知识做了充分的概念及理论铺垫。建构主义认为,如果教材有良好的内在联系,前一课题的学习是后一课题学习的前提,先前学习知识的概括和包摄水平高于后面学习的知识,那么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固着观念”就有了最大的可用性。

(4)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情境对概念建构的重要作用。

《高级化学》在引入化学概念时特别重视从日常生活入手,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例如,在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时,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银行职员在清点客户的存款金额(便士/硬币)时,并不是逐个清点硬币,而是事先称量10便士、50便士、500便士甚至1000便士的质量,以此作为计量标准。当客户前来存款时,银行职员只需称量客户所带存款硬币的质量,将其与计量标准比较后便可得出金额数目。同样,原子极其微小,我们难以对其进行惯常的计数,为此引入“物质的量”这一表征原子数目的物理量。通过前面日常生活例子的引导,学生便不难理解“物质的量”的意义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能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将新知识理解透彻。

(5)运用图片和原始图表,加强直观形象性。

《高级化学》在扉页介绍了自身特点之一是“为了突出概念的形象介绍,使用了包括创新分子模型软件创造的模型在内的上百幅图片和原始图表”。学生可以从中了解有关概念的某些信息,为内化这些概念奠定感性基础。例如,教材在介绍分子、离子、化学键等概念时,运用了大量的模型辅助学生理解。建构主义主张在教科书中更多地让学生利用各种原始数据、素材进行分析思考,而不是直接接受基于这些数据素材而得出的结论。化学基本概念的抽象性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心理障碍。我国传统教材主要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而当代教材更加注重图文并茂,加大以图代文和利用图画、资料等创设学习情境的力度,帮助学生应用多种感官增强感性认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进行。

四、小结

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改变化学学科只是一门“纯实验科学”的观念,重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思维能力。同时,教材编写者应将化学学科知识与心理学研究成果有机结合,在保证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化学理论知识在教材中呈现方式,发挥其对化学教学有效的指导作用,使教材中教学内容编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化学知识体系,实现教材向学材转化。总之,研究新时代的教材编写和评价,深入研究国外优秀教材教学设计特点,对我国教材建设和教学设计优化均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钮泽富.理论化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化学教学,2003,(3):1~3.

[2]田 红,周 青,杨辉详.英国Advanced Chemistry教材有机化学内容编排的评析[J].化学教育,2008,(3):10~12.

[3]陈 伟,周 青,刘光琼.英国高中教材《高级化学》中化学平衡概念构建的四环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1):59~60.

篇5: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

考虑特定的时空,全面评析

一个历史人物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这个环境是既定的,也是历史人物自己所无法选择的。所以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将其放在历史的大环境下,看一下他为什么这样做。就拿蒋介石为什么会选择背叛革命,选择代表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阶级,而不是选择走共产党这条道路?蒋介石原来是个坚定的革命者和民族主义者,他支持国共合作,支持联俄、联共、联农的政策,也曾熟读马克思主义,但是最终选择了背叛革命,我认为这与蒋介石对当时社会环境的考虑是分不开的。但时的中国仍然处在列强的控制一下,而摆脱他们的控制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作为一个温和、软弱的民族主义者,他不敢挑战权威,他不具有毛泽东革命的彻底性。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必然为列强所不容,而建立资产阶级社会可以得到列强的支持,反而有利于他的统治。当然这还与他的“苏维埃政治制度乃是专制和恐怖的组织,与国民党的三民主义的政治制度根本不相容”的观点相关。

视人物为有机体,整体论述

历史人物是一个活的有机体,自己会不断地新陈代谢,不管他的思想多么的变幻莫测,他仍是他而没有变成另外一个人。历史人物的不断变化性是因为自身存在着矛盾性,自身包含着善和恶的品质。历史人物的成长过程在不断变化,也就是说历史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是自己思想斗争的结果。随变化无常的时空条件,一个历史人物会不断地适应环境发扬自己善的品质或发展自己恶的品质。比如说蒋介石原本一直反动,但为什么在西沙海战时帮助解放军?1974年,越南派军舰闯入西沙。蒋激烈拍案:如果中共不出兵,我即出兵。当即指示台“外交”部门“发表中国领土不容侵犯”的声明。中国与越南的海上之战爆发后,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打开探照灯,使西沙海军舰只顺利通过,以免因绕道而贻误战机。这个故事说明蒋介石虽然反动,但是国家一直在他的心中,在关键时刻能撇开政治偏见,这便是他的善的品质战胜了他的恶的品质。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评价历史人物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虽然具体评价历史人物每个活动的标准有所差异,但是我们可以从整体上肯定或否定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需要我们按部就班的认真分析,草率鲁莽不是搞学问人的态度。

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分类法

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

如汉武帝的事迹可概括成: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2.分期法

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例如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迹,大的方面可分为中共创立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等阶段进行叙述。

3.阶级原则

简言之,也就是阶级分析的原则。在历史研究中,运用阶级分析的原则,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是毫无疑义的。即使是现在,也应该运用这个有效的原则。当前,不是运用不运用的问题,而是如何运用的问题。

在阶级社会中,我们当然要站在被剥削阶级一方,讴歌他们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英雄行为。

4.历史原则

这是一个不可或缺而又经常被乱用的原则。历史原则,就是要用彼时彼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我们不能对他们提出过高的要求。这里有两种倾向,一种是把历史人物现代化,赋予他们很多现代色彩。

5.大节原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历史上的伟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伟人往往不是圣人。伟人也有凡人的一面,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

篇6: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

有一天晌午,邵康节(北宋著名哲学家)和他12岁的小儿子邵伯温在院子里乘凉。突然院墙外边伸出一个人头来,朝院子中瞅了一圈,又缩回去了。邵康节问儿子:“你说这个人瞅啥?”伯温说:“八成是个盗贼,想偷东西,看见有人,又走了。”

“不,”邵康节说,“那人是找牛的,不是盗贼。”儿子不信,跑出去向那人问是不是找牛的。“是啊!”找牛的人说,“小兄弟,你咋知道我是找牛的?”试问:邵康节是如何知道这个人是来找牛的呢?

邵康节是这样解释的:伸出头来的人若是个盗贼,见院子里有人,便会立即缩回去。他见院子里有人,还是瞅一圈,这说明是在寻找东西,而且寻找的还是会动的东西;只瞅一下而没仔细看,说明是个大东西;看他的样子是农民,所以准是找牛的。邵康节的回答,其实是一系列的推理,这就是推理分析法。

上一篇:隐瞒初三作文下一篇:北宫国家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