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拜师教材分析

2024-04-22

孔子拜师教材分析(精选7篇)

篇1:孔子拜师教材分析

最新版

孔子拜师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

第一部分,孔子决意拜师。用简练的语言交待了孔子当时的身份,以及他拜师求学的愿望及原因。虽然当时他已经是“远近闻名” 的老师了,却还要拜师求学,更可见他对知识的渴望。

第二部分,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先讲孔子的旅途之苦。作者使用了几个词语:“相距上千里”,表明路途之遥远;“风餐露宿”,表明途中生活艰苦;“日夜兼程”,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迫切心理;“终于”,说明孔子虽然在路上遭遇了许多困难,但凭着毅力和信心,最终还是来到了洛阳。课文接着详细描写了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景,通过人物间的对话,表现出孔子和老子的谦逊有礼。

第三部分,写孔子认真求学。他虚心向老子请教,老子则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授给他。

第四部分,写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们的人品。

编选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2017.3.1

篇2:孔子拜师教材分析

一、走进文本

《孔子拜师》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精读课文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扇大门,是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的时候,能够从多个侧面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这篇课文是叙事性文章, 线索非常清楚。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通过对孔子和老子的语言、心里和动作的描写,来突出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文章中有两个人物,两条线索,不同形象,相同品质。一条是以孔子不远千里、风尘仆仆拜老子为师为主线,另一条以老子诲人不倦为暗线,两条线索相辅相成,互为渗透。文章的语言朴实易懂,应该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来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二、走进学生

作为孔子故里曲阜的小学生,学习本课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课前,我把我校的诵读活动图片和我校的校园文化照片一起呈献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由这些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本课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愿望。课堂上,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通过广泛地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让学生走进孔子、老子。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多层次,多角度地去解读文本。

我们曲阜的小学生,虽然从小在孔子的思想氛围中长大,但他们对孔子、老子的思想认识是肤浅的,本着语文课堂以语言文字的训练为主的原则,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准确地认读“兼”等7个生字,规范书写“闻”等12个生字,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式,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了解孔子的求学经过。

3、学会用抓重点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老子的品行。

4、学会借助课外资料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篇3:孔子拜师教材分析

一、联想品味, 感悟品行

1. 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读

准字音, 读通句子后, 我引导学生用“远近闻名”“学问渊博”等词介绍孔子、老子, 既高度概括孔子、老子的品行, 又让词语的理解运用训练得到落实。

2. 从文中哪些句子中可以

看出孔子不辞劳苦, 虚心求学的品行?请画上记号, 认真读读, 体会体会。

A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 三十岁时, 他离开家乡曲阜, 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师:“还不够渊博”, 怎样理解?

生1:孔子嫌自己知识少, 不如别人, 故还想学习。

生2:孔子爱学习, 总想多学点知识, 超过别人。

师:大家说的有道理, “还”说明了什么?

生:孔子博学已经远近闻名, 但他还认为不够, 觉得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与大思想家老子相比还有要学习的地方, 所以, 他才去拜师。

师:这就是学无止境!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人么?

B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孔子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读了这个句子, 你体会到了什么?相距上千里说明什么?这让你想到哪些成语?当你读到“风餐露宿”这个词语时, 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孔子的求学之旅是多么辛苦呀!什么叫日夜兼程?这一切都表明了孔子求学心切呀!

二、读、演之中, 研习品行

1. 读出一路艰辛, 求知若渴

品味“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 孔子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一句, 学生感受到孔子虚心求学, 不辞劳苦的品行之后, 我设计了以下引读环节:

不惧山高路远, 不管风雨阻拦, 孔子一如既往, 读———

不分白天黑夜, 不畏路途艰辛, 孔子求知若渴, 读———

一路爬山涉水, 风尘仆仆!如此不辞劳苦, 虚心求学的孔子, 怎不令人感动?怎不令人心生敬意呢?

2. 演出谦虚好学, 平易近人

出示: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 听说你要来, 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 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 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问渊博, 跟您学习, 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引导学生紧紧扣住两人的动作、语言进行表演, 然后让学生对自己表演的角色进行诠释, 说说自己表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孔子?一个什么样的老子? (孔子有礼貌、谦虚好学;老子平易近人等) 达到以读、演促思人物品行的效果。

三、换词比较, 深化品行

出示:A听说你要来, 我就在这儿迎候。

B多谢老师等候。

篇4:仁爱思想与孔子的主体意识分析

关键词:仁爱思想;孔子;主体意识

一、孔子的思想哲学中的核心

孔子的思想哲学中的核心是“仁”。孔子的本质就是说只有具备了“仁”的才能称其为人,做人的本质是“仁”,恰恰“仁”泛指“爱人”、“爱众”,它反映了春秋时期个人意识的醒悟,这也是孔子第一次规定“仁”为人的本质。最为主要的是在行“仁”的时候,要以自己为主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形成的,就能够“求仁”得“仁”了,孔子自身特别在以个人为主体上的作用,只有做到了自我修养,来推动主观意识,就达到了自我想达到的目的。所以,孔子更以自律的修养论为主张,“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方法”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更在意人内心的体检。就是说,孔子为人们的道德修养指出一条光明之道――只要心存“仁”之心,从我做起,应该说,这是一条既轻松又现实,没有一点狭义之路,而且一定会使人们很快的接受并愿意这么做。这也正是人们所向往的,就像李泽厚所言:“孔子通由仁而开始塑造一个文化心理结构体,如说得耸人听闻一点,也就是在制造中国人的心灵。”

二、孔子的主体意识

孔子的仁爱思想具有强大外在实践性。孔子把自己认可的意识,在社会上去实践,认真关注现实生活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如何实现。所以孔子也认为,在“行仁”的道德修养上,不但要以主体自身努力,还要受“外在”礼数的有效性制约,只有这样,也能做到人“仁”。情感是人不可缺失的,而“仁”就是在讲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情感。在上世纪40年代郭沫若也强调说;对于自己的父母谁都会爱的,对于自己的儿女也谁都会爱的。这样也不能说是仁,还要加大推广到周边的人,对陌生的人也应该有爱,那就是“仁”最顶级的升华了。

冯友兰亦说:仁的基础“人必须真性情,有真情实感。一个人的行为是人的外在表现,也是包含了人的感情。也就是说孔子极大的转变了传统观念对人的看法。以血亲关系的亲子之爱发展到人与人之间交际的相互帮助,相互爱的关系,普遍的突出社会性的相互依存人际关系。如: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概括为其实质来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告诉我们,只有社会性的人才时真正的人,只有把个体的人放在群体之中去研究人与人之间如何更好地相处,如何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才有真正的实践意义。这也就是说中国古代对于人在观念上有巨大的转变。这和孔子作用是分不开的。

为了在个人的人格品质中有“仁”孔子又把礼归为仁。在古代中孔子是第一个把个人的主体意识高度突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高度重视个体人格的主动性、独立性。这充分体现在孔子教书育徒的实践过程中。

三、对仁爱之“道”的执著信念

孔子是一个主张追求人生的现实价值,注重唯人论,轻鬼神论。在他看来,与遥不可及、不可存在的鬼神论相比,实际存在的生活更为重要,人是一切活动和交际的主体,在民本思想勃兴的春秋后期,因此,不能做到仁爱之“道”时,何谈鬼神之说。人不可能离开生活、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道之说。所以孔子是从认识主体:以“人”出来认识的形成及其发展的,再者是有认识成为“道”。就是说,孔子很重视人的存在的意义,认为人是天地最为“贵”,“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论语·乡党》载:孔子家的马棚失了火,孔子退朝回来,第一句话问的是:“伤到人了吗?”根本就没问损失马匹的情况。对于历史上曾存在的以人殉葬、以人祭天现象,孔子更是言辞激烈地给予批评,可见“人”的地位在孔子心目中是那么尊贵。孔子在追求这种以人为“贵”的理想的过程中,以自己的执著精神,克服了种种阻碍,以人的主体意识为已任,充分发挥了主体意识的可行性,个体存在价值的自信来源于对个体人格的尊重。

在君臣方面孔子极力倡导和谐君臣关系下的人格尊严。他认为君臣虽有政治地位之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都独立的主体。他主张君臣关系是可以改变的,通过自己的意愿谁都可以选择谁。正是这时,鲁定公沉迷于美色,不管政事,他选择了离开,辞去官职。

四、结束语

这就是孔子,一个以人的主体意识为出发后,发展到“道”上极为重要的哲学家、教育家。他虽然处处以天下“人”为自己的责任,主张“礼制文明”。在“行仁”中突出了个人的主体意识。“仁爱”的道德品质为后人所学,所用,成为儒家人学思想的学习的哲学大师,写下了我国古代时候精神启蒙的“仁爱”经典篇章。

参考文献:

[1]张明.和谐视域下孔孟仁爱思想与当代人精神家园的找寻[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2]周治金,顾嘉佳,张文雅.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助人行为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03)

篇5:孔子拜师有感作文

我每次见到老师总是低着头,快步的走离老师的身边。还有一次,在大街上,我遇到了爸爸的朋友,他向我亲切的打招呼。我却默不作声地走了。可是学过这篇课文后,我准备彻底改变自己。每次见到老师、熟人主动打招呼问好。

第二不谦虚

我以前是一个傲慢的人。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会。有一次数学考试,试卷全是算式,我居然连错四道。试卷发下来,脸红了,才打了就十二分。可是学过这篇课文后,我要谦虚、认真、不骄傲。

第三不爱学习

一年级的时候,我总是不喜欢上学。一去课堂,老师都要讲许多知识,让我感到十分厌倦。可是学过这篇课文后,我才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孔子为了读书千里迢迢从曲阜去洛阳拜老子为师,这让我自叹不如。

篇6:孔子拜师

我觉得孔子是位好学得老师。虽然他已经远近闻名,但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渊博,去拜老子为师。他可以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地去赶路,到千里之外的洛阳,肯请老子收他为学生。可老子对他说:“你就是仲尼呀!你的学问不比我差,为什么要拜我为师呢?”孔子说:“您的学问深,跟您学习,肯定是有长进的。再说,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老子很感/a>,于是就收下了孔子,读后感《孔子拜师--读后感》。

我还觉得孔子善于学习。在老子收孔子为学生后,孔子就每天不离开老师的左右,虚心学习,随时请教。老子就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老子呢?就不用说了,居然为了孔子这个学生。可以站在车旁迎候,而且他已经七十多岁了,在古代七十多岁已是古稀之年,这也反映出老子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师。

篇7:《孔子拜师》教学反思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篇1

在研读课文学习时,我基本上能通过把握一段话中重点句,重点词语来指导学生学习体会。例如第一段抓住 “远近闻名、不够渊博”,第二段抓住“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终于”指导学生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为求学不怕吃苦的精神。

在体会之后,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这样,既符合三年级重视词句训练的要求,又通过词句的学习,进一步进行朗读的训练,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在重点学习第二段对话时,本想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主的学习,但在学习之后,学生学习的结果,表现让我意外,因此,慌乱中只顾按照已定思路进行,而没有采取能够及时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问题,比如:“再读对话,说说自己体会到什么?” 或“你通过读对话体会到孔子老子是怎样的人?”,以致在第二次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结果,仍然不能令人满意,并且,耽误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没能从整体上使学生把握课文,对于重点学习的词句“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等候、迎候”学的仓促,落得不实。

本课教学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课堂上没能灵活的进行教学操作,只限于备课思路,而没能很好的关注学生学的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来以学定教。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识到无论课备得再好也不能照搬,应随时关注学生学的情况,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服务。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篇2

教学中有些内容的设计,只顾自己教的方便,省事,而没有从教学达到的目的出发来设计。例如对于孔子、老子、曲阜的介绍,我怕学生谈得不够全面,不够生动,只想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没有把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无从表现,学生的学习就不会深刻。再如,对于曲阜的介绍,我只考虑,通过介绍曲阜引出孔子文化节向本单元主题__拢,因而影响了教学的主旋律。节外生枝的教学,并没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益处。我想,今后在教学中,我一定要多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教学,灵活掌握教学,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中年级语文教学一定要落实重点词句的训练,加强朗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中更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根据学生的学,恰当的调整教学策略,真正做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孔子拜师》教学反思篇3

课堂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进步,上完《孔子拜师》以后,心中颇多感受。仔细回想自己的课堂和老师们的点评,我做了以下两方面的反思。首先,这堂课中闪光的有这么两点:

一、情境中理解词语,帮助体悟情感。

字、词、句的理解我们提倡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这也是对学生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堂课中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两个词语的理解。我先请学生展开想象,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联系课文中的孔子说说当时孔子路途中是怎样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难,他又是怎么做的。这样学生说出来的不是简单的词语解释,呈现的是一种生活场景。这不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更好体会情感,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学习方法。

二、抓住主线来贯穿课堂。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在这堂课中我就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节。再回到全文让学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这样以一条线带到整个面上,就是教学现得清晰、连贯。

上一篇:上册劳技教学计划下一篇:演哑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