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

2024-05-08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精选8篇)

篇1: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小学语文课堂已开始较普遍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文就当前普遍开展的多媒体教学进行研究和探讨,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点。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小学语文 教学 利弊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的语文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在课堂上,广大教师已开始较普遍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给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带来了新的变革和发展。多媒体技术以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作为表现形式进行教学辅助,不仅优化了小学语文教学手段,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由于多媒体技术自身存在的缺点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不当造成的问题,我们认为:多媒体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有利也有弊,并非多多益善。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利与弊

1.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将“说”与“识”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它包括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每一板块又涉及到诸多的内容。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识字、学词、学句更是枯燥无味。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技术不仅优化了原有的教学手段,也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的变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更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一下《识字4》时,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介绍动物的图片,然后自由介绍这种动物,或是用一个词来说,并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在给动物找名字的的游戏中,再用合适的词来说各种动物。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既运用了原有的知识,又可将别人说的 新的词语积累起来。让学生在练说的过程中,扩展对一些其他动物的了解。(2)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并达到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都具有优美的环境描写、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等内容。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面有限,对很多内容都感到陌生,如年代已久的历史文物,罕见的自然景观等等,使之不能较好地进入状态。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这些内容构建出真实情景,让学生闻其声、见其人、观其事、临其境,唤醒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我在教人教版二下《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我先播放庐山瀑布的录像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学生了解欣赏了庐山瀑布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一节课中,如果能巧妙地创设情境,就能让学生既快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3)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在教学时,我先展示一组1961年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图片,让学仔细观察,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边思考边观察,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心里的感动。描述后,再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怎样让大家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通过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2.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1)为表现多媒体而滥用多媒体

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象、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是被多数人认可的。但部分教师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教学,有些运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的表达就能达到很好效果,却也要想办法制作成课件。如在上《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文中涉及了乌鸦喝水的过程。部分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这个动画,然后拿到课堂上让学生欣赏。相反,如果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乌鸦喝水的一些用具,到了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 2 课文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吸收,也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2)淡化了学生的听觉记忆

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虽然将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课件在屏幕上进行了直观地展示,尤其是大量的资料,如诗词中的地点介绍,类似的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迹等等。但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听觉,只是让学生通过视觉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的知识点。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正常人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视觉和听觉,两者都占据了较大比例,听觉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听话也是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但就目前而言,要使多媒体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配音分析比较困难,工作量也比较大。所以,多媒体技术在直观展示的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听觉记忆的淡化,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3)盲目追求艺术美感,华而不实。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美是要分场合的。我们发现很多教学课件的第一张图片无一例外的是一张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或秀美柔和、浪漫绝伦的风景照,搭配着鲜明醒目的三维立体动态文字:一些画面上简单的文字说明,甚至是一个选择答案却要费尽心思地在课件中制作出带阴影的浮雕效果,一些线条柔和的画面边框搭配着一大排色彩绚烂的动态按扭,把教学内容局限在小小屏幕中央。如我在教学二下《北京亮起来了》,因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较多,我利用了北京夜景的图片教学,如金碧辉煌等,但是课堂中的效果是学生更多的关注于一幅幅图片,而对于生字的学习却不在意。这时所达成的效果就是与我原先的教学目标相反的。

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软件虽然一上来确实能吸引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适得其反,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把多媒体软件设计得尽量美一些是必要的,但有一个尺度和场合问题。实际制作中,应从多媒体软件的学科、内容、用途等方面进行考虑,切忌华而不实。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丰富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清醒地看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努力避免多媒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克服教师运用不当所产生的问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只有这样,多媒体才能帮助学生在获取更多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理念,成为促进孩子全面协调发展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彭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王梅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要求.文教资料,2006年9月中旬刊.[3]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杨九俊,姚烺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概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刘明华.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1)

篇2: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

【摘要】本文论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方法及其作用。首先,对与多媒体的应用及其价值作了系统的介绍;其次,对多媒体应用中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防止对教学造成影响;再次,介绍了应用方法。有力的促进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一、引言

在以信息化和知识经济为主要标志的当今社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传递和接收信息。随着新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已得到了广泛运用。这给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技术带来了新的变革和发展。多媒体技术以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作为表现形式进行教学辅助,不仅优化了小学语文教学手段,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然而由于多媒体技术自身存在的缺点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不当造成的问题,我们认为:多媒体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有利也有弊,并非多多益善。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利与弊

1.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的优点

(1)转变角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过去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预习、教师讲解、然后巩固练习。遇到那些具体介绍某一事物的文章时,这种学法就显得很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情势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我们在学习仇春霞的《万紫千红的花》一课时,课前,先告知学生:让我们一同去寻找美丽的花,看谁找到的那只最美丽。于是孩子们就千方百计地去寻找,去研究。实际上,授课前我们就已经共同走近“教材”探究“文本”了。而在过去,这一 过程只是在课堂教学中才得以实现,我确实花了时间去网上寻找多姿多彩的花,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制成的课件,一展示出来,就赢得了孩子们的一片喝彩声。自然探究起来也格外来劲。他们除了仔细观察花的色彩、形状外,还十分认真地研究了它的成长特点、生活习性。小图片带来了大收获。学习方式也由原来静止的、被动的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参与式的。这些生动、逼真的东西,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唤醒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使许多课文的学习成为一个颇有意思的探究过程。

(2)巧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重难点,将“说”与“识”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它包括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写话与习作教学、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每一板块又涉及到诸多的内容。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单纯的识字、学词、学句更是枯燥无味。因此,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一直是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技术不仅优化了原有的教学手段,也促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结构的变革,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更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一下《识字4》时,利用课件让学生观看介绍动物的图片,然后自由介绍这种动物,或是用一个词来说,并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巩固生字字音。在给动物找名字的的游戏中,再用合适的词来说各种动物。这样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既运用了原有的知识,又可将别人说的新的词语积累起来。让学生在练说的过程中,扩展对一些其他动物的了解。(3)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并达到情感共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大多数课文都具有优美的环境描写、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等内容。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面有限,对很多内容都感到陌生,如年代已久的历史文物,罕见的自然景观等等,使之不能较好地进入状态。而多媒体技术可以将这些内容构建出真实情景,让学生闻其声、见其人、观其事、临其境,唤醒学生潜在的主体意识,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我在教人教版二下《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我先播放庐山瀑布的录像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学生了解欣赏了庐山瀑布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一节课中,如果能巧妙地创设情境,就能让学生既快又好地进入学习状态,产生情感共鸣,形成心理上的最佳状态。(4)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在教学时,我先展示一组1961年周恩来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图片,让学仔细观察,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边思考边观察,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图中洋溢的热情,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心里的感动。描述后,再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怎样让大家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通过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2.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

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作用是应当肯定的,随着教学方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运用的广泛化,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刻意重视教学手段的制作,而轻视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只重视过程,而忽视了教学结果,过分地强调了多媒体的体现,造成多媒体运用不当,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经过长期观察、思考,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经常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为表现多媒体而滥用多媒体

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象、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是被多数人认可的。但部分教师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教学,有些运用简单的语言或动作的表达就能达到很好效果,却也要想办法制作成课件。如在上《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文中涉及了乌鸦喝水的过程。部分教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做这个动画,然后拿到课堂上让学生欣赏。相反,如果教师在课前准备好乌鸦喝水的一些用具,到了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吸收,也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2)淡化了学生的听觉记忆

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虽然将所要表达的内容通过课件在屏幕上进行了直观地展示,尤其是大量的资料,如诗词中的地点介绍,类似的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迹等等。但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听觉,只是让学生通过 3 视觉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的知识点。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正常人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是视觉和听觉,两者都占据了较大比例,听觉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听话也是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但就目前而言,要使多媒体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配音分析比较困难,工作量也比较大。所以,多媒体技术在直观展示的同时,也造成了学生听觉记忆的淡化,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3)盲目追求艺术美感,华而不实。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美是要分场合的。我们发现很多教学课件的第一张图片无一例外的是一张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或秀美柔和、浪漫绝伦的风景照,搭配着鲜明醒目的三维立体动态文字:一些画面上简单的文字说明,甚至是一个选择答案却要费尽心思地在课件中制作出带阴影的浮雕效果,一些线条柔和的画面边框搭配着一大排色彩绚烂的动态按扭,把教学内容局限在小小屏幕中央。如我在教学二下《北京亮起来了》,因为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较多,我利用了北京夜景的图片教学,如金碧辉煌等,但是课堂中的效果是学生更多的关注于一幅幅图片,而对于生字的学习却不在意。这时所达成的效果就是与我原先的教学目标相反的。

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软件虽然一上来确实能吸引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适得其反,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把多媒体软件设计得尽量美一些是必要的,但有一个尺度和场合问题。实际制作中,应从多媒体软件的学科、内容、用途等方面进行考虑,切忌华而不实。

三、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应双向兼顾(一)、给学生留足时间不抢思维空间:

课件教学有其容量大,速度快,易操作、课堂教学效率高的优势。然而若画面的切换太快,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象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容学生细看和思考,那将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在课件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活动时间,确保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二)、机下留“情”、板上有书:这里的“情”,即是“师生情”,我们教学一贯注重“言传身教”,先进的教学手段不应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板书、语言描绘、手势比划、模型展示、实物演示、师生情感交流等传统做法仍然是十分有效的,所有那些企图用屏幕来代替黑板的所有功能,缺乏板书、言传身教的做法都将会事与原违的,一个考虑多么完善的课件,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个班每节课的教学需要,黑板的作用仍是极其重要的。只有教师和多媒体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三)、还真实感于课堂:要尽可能使多媒体教学中的内容富有真实感,不能过分地夸大或缩小,学生与机器交流,本身就缺乏一种真实性,如果我们的画面过于夸张、虚拟,那无疑是一种“雪上加霜”,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科学失去信心和丧失科学能力。

(四)、灵活的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教学特点: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是统一模式,教师要依据教学对象的变化不断改变教学方法、统筹全局,引导学生适时开展各种教学活动,从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开展适合个性化教学活动的需要,从而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重要矛盾。教育对象的发展往往是很不平衡性,个性化教学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潜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整个教学模式富有探索性和研究性。

总而言之,教学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单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对待,事实告诉我们,当前多媒体教学在基层已形成热潮,但却只“热”了教师一头。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一哄而上,势必带有盲目性。人人赶时髦,难免产生负效应。多媒体不是惟一选择,三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为何要费力做成多媒体呢!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能本末倒置,陷入误区。教学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眼光不能盯住多媒体不放,而应该提倡“土”、“洋”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教学。避免“两张皮”,力求“二合一”。教师要真正懂电脑,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人与机的结合上做文章,把着眼点放在结合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能力上。多媒体教学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代之以多媒体,搞教学手段的“一刀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丰富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清醒地看到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努力避免多媒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克服教师运用不当所产生的问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只有这样,多媒体才能帮助学生在获取更多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理念,成为促进孩子全面协调发展的有力手段。

参考文献

[1]潘光辉.借助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j].成功(教育版), 2008,(7)_2.[2]王梅菊.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要求.文教资料,2006年9月中旬刊.[3]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韦军,赵飞,付雅军等.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多媒体技术制作小学语文积累运用《趣联巧对》教学课件有感 [j].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7,(29)_2.[4]刘明华.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6(1)

[5] 张秀芳.让我们的课堂更高效更精彩——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优化作用 [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 19(6)_1.[6] 李庆会.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0,(2)_1.润物无声

————后进生的转化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 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去年我单的班级有个学生叫吴传鹏。一开学后,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下课胡乱打闹,同学间甚至与老师也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老师更是厌恶他,经常不做作业,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是班里有名的“捣蛋鬼”,真让人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合格的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这学期第一次单元考试各科竟然不及格。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可是不理他的那几天,他便变本加厉地闹起来!甚至用语言秽语辱骂科任老师。

此时,我觉得逃避不了,必须正视现实!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我决定先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然后首先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几次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但他的纪律等并无多大改进。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张。

后来,我便加强攻势:一边与他玩一边与他交流讨论生活,进而讨论学习。不动声色地教他遵守纪律,学会与他人相处,努力学习,做一名好学生。在路上遇到他,有意识地先向他问好;只要他的学习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 感到老师在关心他, 信赖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

通过半学期的努力,他上课开始认真起来,作业也能依时上交,各科测试成绩都能达到及格。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改善了。

由于纪律表现不断好起来,学习成绩也不断好起来了。趁着良好势头我不断加强巩固,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与他交流讨论学习生活。

通过与科任老师几个月的共同激励、启发及同学们的共同帮助。奇迹出现了:午休及预备课,他不仅开始遵守纪律,还管起那些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在良好的纪律保证之下,他的学习成绩得到迅速的提高。

中段考试之后他主动找到我表示剩下的这段时间将更加努力学习争取期末三科都上红分。在以后的日子里,相信经过老师们的不断努力,他将被转化为德、智、体、美、劳均全面良好的学生。案例解析: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小黄这样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高年级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我与小黄同学从交朋友做起,让他感受老师对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师是自己的良师益友。让他感受到老师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后进生的实际情况是不同的,必然要求我们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小黄的情况比较特殊,主要来自家庭的溺爱,因此,搭建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然后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从而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篇3: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英语教学,利与弊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教学手段日趋现代化的今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 多媒体已悄然进入了课堂教学阵地, 并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和相关技术设备形成图像、声音和动画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 它既能向学生快速提供丰富多彩的集图、文、声于一体的教学信息, 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交互方式。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还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实现创造性学习的目标。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双边的信息双向化, 也有利于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英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这一先进的教育教学手段。

一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

1. 多媒体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学生一旦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 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有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 使教学活动情理交融, 有张有弛, 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 多种感官共同参与, 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 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多媒体课堂教学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直观性、丰富性、趣味性等特点, 正好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多媒体教学可以活化教材, 使语言教学情境化

语言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语言的使用和交际。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轻松创设各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较好地导入新课。一般来说,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每一个单元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话题, 这些话题都由每一个单元的主情景图导入, 这个情景图的作用是一个单元所有知识的总揽, 教师可以据此来告知学生在本单元需要学习哪些东西, 并逐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层层深入。单元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每一单元其他环节完成的好坏。要做好导入, 需要充分挖掘其相关的背景知识, 创设相应真实的语言环境, 方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参与意识。而利用课件可以多管齐下, 向学生真实地展现所学语言的背景和使用环境,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种在课堂上创设逼真的交际情境和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 而且也大大拉近了教学和实际生活的距离。

3. 多媒体教学能加快教学节奏, 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长期以来, 英语课大多由老师讲、学生听, 学生语言实践机会少。尤其有些课程语言点多而烦琐, 40分钟下来, 教师的板书密密麻麻, 学生也只能机械麻木地记笔记, 对一些知识点只能囫囵吞枣, 根本来不及消化, 就更谈不上对语言的运用了。而多媒体教学正好能克服这一缺点, 它可事先把重点、难点、要点、练习题等一并存入课件内, 并可用其超文本功能, 任意调用, 反复重现。这大大节省了讲解和板书时间, 避免了教师对重难点烦琐的讲解。这样, 教师可以精讲多练, 加快课堂节奏, 为新材料知识点的操练、巩固腾出时间, 加大课堂训练的密度, 提高课堂效率。

我校刚开始普及多媒体“一体机”时, 为了避免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的浪费, 学校规定所有的多媒体室及“一体机”尽可能经常使用, 不能当作摆设, 并且要求上公开课时必须使用多媒体。经过笔者的亲身体验及所见所闻, 认为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局限性

1. 过多过滥使用多媒体容易造成本末倒置

有些教师为了刻意追求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 把课件的展示变成作秀表演, 同一课件同时使用好几个不同的软件制作, 不时地插入一段音乐或动画, 整堂课不断切换, 把原本简明的教学内容弄得花里胡哨。课堂气氛虽是活跃了, 学生实质上收获甚微。有些教师放着生活中随手拈来的例子不用, 一味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 连自己多年来形成的教学风格都弃之不顾。他们甚至误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 学生参与率就越高, 所教授的语言材料就越易于让学生掌握, 效率就越高。从表面上看, 学生的兴趣很浓, 但实际上变成了教师搞“杂耍”, 学生看热闹, 造成教学中的本末倒置。

2. 多媒体教学容易使教师忽略自己的主导作用

部分教师在课前费时费力地制作课件, 在课中只是充当“放映员”的角色, 完全依赖课件做展示。这种做法既不利于师生的交流, 也不利于学生做笔记, 教师的主导地位被忽略殆尽。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 是一种心灵之间的沟通。教师要牢记自己的角色:我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 更不是课件的“放映员”, 我们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安排者和合作者。

3. 多媒体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媒体

众所周知, 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它运用的环节和选用的软件要适时适量。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操练, 从而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优秀的板书不仅要精练, 而且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 就会影响多媒体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所发挥的优势。

新课改“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观念,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继承传统的优秀的东西, 也要与时俱进, 用新的理论来指导新的教育教学工作。英语教师应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使之趋利避害、扬长补短, 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篇4: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利弊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阶段很多教师们都在运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多媒体技术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无限魅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动态、色彩的事物总比静态、单调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难免枯燥乏味。多媒体教学创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或是在优美的音乐中,磁性朗诵引领下,抽象的文字成为具体的图像,如梦如幻;或是在影像中,演员夸张的表情、潇洒的动作带领学生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如《一碗清汤荞麦面》一课,利用投影仪让学生观看根据本文拍摄的电影片段。学生看着日本的异域风情,看着雪夜,听着日本面店的老板和老板娘的交谈,看到了穷困的母子三人一次又一次吃面的情景。丰富的画面将学生的情感细胞都调动了起来,学生就会随着故事的情节时而伤心,时而感动,时而疑惑,时而大笑。观看中,学生欣赏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明白人生的哲理,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生活中的甜酸苦辣,提升了思想。多媒体技术以其丰富、形象、简约的特点,营造了很好的教学氛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二,信息量大,方便快捷。讲一篇课文,如果靠教师一个人在台上讲解,常常是教师用尽浑身解数,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趴在课桌上呼呼睡觉。多媒体在作者介绍、历史背景、细节分析、复习练习以及一些课外资料的展示方面省去了大量板书时间,资料的展示方便快捷,点点鼠标就能迅速调节进度,从而大大扩充了课堂容量,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遇到的问题

但是笔者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及与同事们的交流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

1.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可能会淡化甚至忽略了老师的主导地位

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多媒体是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有些教师把多媒体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教师的讲课成了“放片子”,学生上课成了“看片子”,学生兴趣自然不高。以《项链》为例,在分析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文章主旨的深远性、写作技巧的艺术性等方面,如果也是放片子,学生就很难有所收获,需要靠教师教学的设计、有效的步骤来实现。

2.多媒体课件制作时,有着资源多而不精、形式和设计难相符等问题

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经常会产生一些“灵感”,想出一些有趣的教学设计。但是在找寻资料时,却常常找不到合适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在应用一些“求其次”的资料时,就会出现教学不流畅、学生反应不好等问题。有些教师自己制作课件时,又会遇到技术性难题,甚至连一些使用多媒体软件的专业教师都难以解决。

三、对策

要想用好多媒体技术,完成好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多努力。

1.注重教师的主导性和主动性,提升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关键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利用各种对提高教学质量有用的方式方法,多媒体技术是其中一种方式方法。要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丰富性,挑选适合的资源;利用多媒体工具的形象性,视觉、听觉,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软件的方便、快捷性,制作信息量大而多的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交流性,提升师生的互动形式和互动效率。

2.提高多媒体应用能力,加强团体协作

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课件的制作是个大难题。教师在收集图片、动画、视频时,常常为素材的挑选、编排而苦恼。教师应通过自学或求助、求教等方式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利用学校的场地、培训、竞赛等多种渠道提高自身的多媒体技术。加强团体协作,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群策群力,各展其能,优势互补。

3.学习互联网思维,树立平台意识

多媒体的盛行是和互联网紧密相连的。互联网成为人人都用的工具,其特点是门槛低、参与强。教师也要具有互联网思维,在教学中加强多媒体工具利用率,加强学生参与性,树立教学的平台意识。

篇5: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

摘要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多地进入小学语文课堂,使单一的传统教学变得多元化、立体化,并使教学内容的音、形、画(动画)得到相得益彰的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创造能力等,给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扬长避短;合理运用。

一、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的完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巧用多媒体手段,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以图形和动画为主要手段,同时可将图形由静变动,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由慢变快或由快变慢。学生通过观察,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不仅可以接受到大量的教学信息,而且能获得清晰明快的感受。画面生动,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因而提高课堂效率。如在教《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懂得不要以静止去看待事物,否则会坏事的道理。在教学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置船动、剑不动的动画效果,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再问学生:“古人到了岸边会找到剑吗?”由于观察了直观、动画的图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不需老师多讲解,学生就能很清楚地明白这一道理,教学的重难点顿时迎刃而解,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巧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能得到更好的体现。由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人机交互、立即反馈是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点。在这种人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课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其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情绪一般说来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多媒体教学人机交互的特点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如我在教《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海底世界的录象片。动听的音乐、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了解欣赏了海底美丽、神奇的景象,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看完了录像片后,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

(三)、巧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多媒体软件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在教口语交际《皮球掉进池塘了》时,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打出的两幅图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两幅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四)、巧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1、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素质,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日月潭》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在教学时,我先用录象放日月潭的资料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边思考边观察:一是日月潭的位置;日月潭名字的来历及清晨和下午,日月潭的风光怎么样?观察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进行描述。描述后,再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体会作者对事物观察的准确、描述的恰当、传神。最后指导学生分别谈谈自己的观察后的感受。通过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2、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蛇与庄稼》是一篇用逻辑推理来探讨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短文。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理清蛇与庄稼之间的因果关系。教学时,巧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巧妙地、一步一步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启发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弊端

世间万事万物皆具有两面性,有利必有弊。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点。

(一)、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

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方法,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那种“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之外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它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想象空间。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果老师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为这是在帮助学生理解,殊不知老师这种教学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使学生省去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说到底,这只是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语言文学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有一定的模糊性,有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因此,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休教学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这种虚拟的想象代替文字的意境。文字的想象远远大于屏幕。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

(二)、忽视了学生的语感培养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朱熹提了“涵泳”的读书方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一种近乎直觉的语言感知和表述能力,是一种语言经验的反映。作为语言经验的这种“语感”的习得,当然得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来实现。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艺术欣赏课。它和数、理、化等别的科学也不同。其它学科,师生双方主要是在课上研究语言媒体所承载着的各种知识信息,而语文则是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语言媒体本身,研究语言媒体的组合规律,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

统的语言文字。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小,以前的那种书声朗朗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

(三)、淡化语文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交流

课堂教学的精妙在于艺术性地激发学生的情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产生顿悟,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的火花,而不是把预先设计的教案表演得如何淋漓尽致。纵观教育名家的实践操作,无不体现一个“活”字。表现出非常高妙的教学机智和导控艺术。即教师的导控、学生的学思,不断优化重组,形成重心始终在学生的动态调控。滥用多媒体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和面部表情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却必不可少的。教师手不离鼠标,学生眼不离屏幕就隔断了这种无声的交流,课堂上的“人气”。师生面对面教学相长的热烈与融洽的交流气氛大减。

篇6: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

多媒体起入课堂,打破了人们固有教学观念和模式,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传统看法,教师和学生纷纷对此感到新奇和兴奋。几年过去了,各学校都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对多媒体的驾驭操作能力迅速增强。但是多媒体在运用中的一些弊病也暴露出来,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有利必有弊,多媒体教学手段也不例外。下面我来谈谈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利与弊吧!

首先,谈谈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利。

一、多媒体手段能使教学生动形象。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以前学生由于受年龄、地域、阅历的局限,造成了语文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的两个难以克服的缺点:①课堂欣赏难。许多很美的文章,学生在欣赏和理解时只能依靠书本上模糊的插图、数量有限的挂图等,而更多相关的、详细的图片无处可寻。②理解难度加大。许多优秀的文章由于缺少直观感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只能靠教师用语言来描述,学生理解起来显得抽象,费时费力。

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两个难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计算机在学校的普及,使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让许多相关的资料、图片、影音文件垂手可得,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愉快,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文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许多城市的孩子没有见过真正的爬山虎,尽管叶老先生描述的详细生动,孩子们脑海里仍不免茫然。这时,老师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有关爬山虎的资料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经过图文并茂的教学,学生不仅很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也从中领悟到认真观察是提到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并指导自己今后的写作。

二、多媒体能提高课堂效率。在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宽带网”,目的是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利用电脑搜集所需要的学习方面资料,有了充分的资料知识,学生在学习语文来就轻松许多。例如,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五册《

24、香港?璀璨的明珠》一课时,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香港的资料知识。学生搜集的是关于香港的历史资料,有的搜集的是香港的地理位置重要性知识,有的是香港经济发展状况及文化图片。有了这些丰富的关于香港方面的知识,再加上老师适时的引导和点拔,学生在学习时,由于对香港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教学更方便,教学效果大大超出老师的意料。

在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时,在以前传统的语文教学时,一般都是老师带领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讲解为主。但是在对于理解文中好词佳句准确运用时,尽管老师煞费苦心一再鼓励学生联想,学生在品读好词好句中仍感到沉重乏味,不能理解“好”在哪里。我在教学《秋天的雨》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有关秋天果子丰收时的词语“你挤我碰,争着让人们去摘呢!”写的巧妙之处,我利用了多媒体的功能,图片展示枝头硕果累累沉甸甸挂满枝头的情景,然后启发学生想象,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了,争着发言,说丰收的果子多像挤在一起的小朋友,争先恐后着让人们品尝美味的水果,由于多媒体技术进一步的运用,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课文的分析、情感的升华,都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顺利完成,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三、多媒体使语文课堂变得兴趣盎然。多媒体的运用给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一股新鲜的生命力,使课堂变得充满了活力,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手段演示,让他们增强了对学习对象的兴趣,产生并保持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而学习变得十分主动和轻松愉快,学生在语文课堂也变得兴趣盎然。

多媒体教学迅速成为新教学的标志,几乎每个教师都不甘落后,纷纷将多媒体引入课堂,然而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却走入误区,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弊端,下面我也简单地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弊吧!

一、多媒体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不应本末倒置。教师对多媒体手段的盲目崇拜,导致有些教师放弃了课前深刻钻研教材的机会,而把过多精力放到了制作课件上。引发了教师担任的是“课堂的引导者”还是“放映员”?学生到底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什么?……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二、多媒体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实验。有些教师过多地依赖于多媒体的直观性,而间接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思考过程,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讲到他听完一位教师讲的公开课《詹天佑》一文后的感触:这位教师在讲解詹天佑发明人字形铁路上两个火车头推拉火车爬坡的过程中,没有给让学生去读懂文章的时间与思索的过程,而是直接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了漂亮直观的动画演示图,这样学生虽然直观地理解了这次课文内容,但教师却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和机会。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将大大消弱。图画永远无法代替文字!文字的魅力不应消失在信息时代!这些现象是发人深省的。

三、现代多媒体虽然以其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的优势吸引生。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公开课的感情渲染,在学习课文内容时,播放一些悲伤的音乐,并且教师在范读时自己感动的泪流满面,有些心软的学生看见老师哭了,自己也跟着哭,而一下课,学生就抹干眼泪,笑着跑开了,他们其实并没有从文中真正体会到悲伤,人的感情应发乎心,自然流露出来才真实。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感动,单靠牵强的音乐,悲伤画面、教师的表演,只会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显得被动做作,多媒体也在运用上显得失败!

篇7: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利与弊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

多媒体技术近年来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多媒体就是运用技术对文字、图像、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通过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使其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言而喻,令学生耳目一新,昔日一些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地直接展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完全被鲜艳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有趣的情节所吸引,从而进入到一种自觉的学习状态。多媒体教学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情境创设,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发展抽象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真正体现其主体地位。我认为多媒体有下面几大优点: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活动过程全面展现出来,创设出生动并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吸引学生多种感观的参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循环小数”一课的教学,概念自身抽象,难理解,概念出现的依次、不断、重复、等词语对于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如果这节课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一上课就出示例题让学生作除法,然后观察除法算式进行概括,学生会学的吃力、无味,而且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索能力的发展,而这里如果根据循环小数中存在的“循环现象”这一特点,上课开始就用多媒体演示春、夏、秋、冬四季风景,配上音乐和图画连续重复进行播放,并告诉学生这种现象叫循环现象,在数学知识中也存在着这种循环现象,从而导入新课循环小数。这时再出示除法式题,让学生去试除、去观察、去发现,归结循环小数的规律。这样的学习,学生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多媒体在此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知识由抽象变为直观、由静变为动,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不仅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依托,而且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在教学四年级“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闪烁,闪动红领巾实物上角的形状,紧接着把实物的表象去掉,只剩下图形的轮廓,抽象出角。随后闪烁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帮助学生抽象概括出角的定义: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画成一个角。从而把知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在实习中我发现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再加上数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对知识的理解接受比较缓慢,因此必须反复练习和巩固。而多媒体教学就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它能逐步增加课堂的训练量。而且,多媒体课件还可复制存储,方便学生课下及考试前复习使用。通过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使问题化难为易,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如:教学三年级“平移和旋转”一课时,从学生实际生活的例子引入,激发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参与“平移和旋转”的学习活动。用多媒体出示物体的录象,开窗的运动、开冰箱的运动、观光电梯、电风扇、转椅等物体的运动,初步揭示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在这个基础上,再从“生机勃勃的森林小动物”晨练情景引入,从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画面中,体验和理解平移和旋转。这堂课一开始的这样设计,就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调动了起来,新知识的学习就成了同学们内心的迫切需要。这种贴近小学生生活的教学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专心致志的学习,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

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一步步创设动态情境,用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把难以理解的过程一一剖析,反复强调,学生在眼看,耳听,脑动三方面结合的情况下,掌握知识的速度就大大提高了。这样既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抽象为具体,又可促使学生的思维由模糊变清晰。

如:我在教学六年级“圆柱体体积”这一课时,如果直接利用教具切、拼,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也比较困难,但要学生直接理解圆柱切割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而利用多媒体就能设计这样一个切、拼过程,让学生能很快理解圆柱进行切割、分解,并合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图形的过程。我还将圆柱体最大限度地多次划分,进而逐步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学会变通,让学生知道学习不仅要注重学习结果,更要注重学习过程,让学生乐意学习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有其长,也有其短。在教学实习期间,我发现利用多媒体教学也还存在一些弊端。随着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有的老师几乎整节课都在不断的按动鼠标,学生目不暇接地盯着屏幕看,根本没有时间思考,开始屏幕上的图片、动画、文字、符号,对学生有着一些吸引力,但是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一部分学生也许就会出现视觉疲劳,很难再集中精力学习内容。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求学生对知识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可是有时候多媒体的使用恰恰遏止了学生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想象力。我经常看到老师们为了上一节课,费尽心机苦战多日,方才磨出一个课件,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我也看到公开课上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小黑板与挂图之类的教具,甚至连数学做图都被多媒体代替了。如个别学生独特的思维、大量计算中的算理、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等,是多媒体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要认识到多媒体并不是万能的,别的教具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我们应正确地地对待和使用多媒体和其它的教学模具,把课堂教学做得更完美。

总之,多媒体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力,使教学有了质的转变,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因多媒体的使用而变得生动活泼且通俗易懂。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不能忘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从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当学生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更大,从单纯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自觉主动的学习探究。教师应认识到只有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备好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把握教学规律,结合实际,利用好多媒体,扬长避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2010.7.2 1.1 更新数学教育观念,是确立有效教学目标的前提

在学校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课程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来实现的。数学课程目标不是抽象的目标,而是表现为在数学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因此,教师要按照《标准》所提出的基本理念树立新的数学教育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时,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数学教育观念,把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的教学仅仅作为数学知识的教学,那么就只需要教师直接将结果(法则)“告诉”学生,记住了,然后进行反复的操练。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训练,对即时性、阶段性的测试也会有明显的优势。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怎样的,他们通过数学学习获得了什么,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是什么,除了得到的那些具体结果学生还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这些涉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目标在传统的理念下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关注、体现和重视。

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地通过对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因此,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的过程”,这样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再创造”的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建构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师生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按照这样的数学教育观念,作为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教学,将会呈现出另一番情景:教师将要引导学生探究数学中这种“规定”的“必要性”、“可行性”、“有什么好处”……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作为知识的“数学法则”,更重要的体会到科学探究的起因、乐趣、方法和精神……,这才是新课程所强调教育的目标:要满足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教师的数学教育观,会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目标的方向,从而直接影响数学教学目标能否真正有效体现新课程的目标。

1.2 全面了解学生,是确立有效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

《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

因此,有效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应符合学生的心理与学习经验基础,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体验开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出发,从直观的、能激发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入手,让数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景之中,使数学教学的目标更具现实性。当今的数学教学活动,过多地注重学生的智力发展,超负荷的训练的数学教学给学生的数学学习经历留下太多的阴影,从而造成许多“失败者”的心态。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数学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气质等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和学生的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影响,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应当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

1.3 准确把握教学任务,是确立有效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数学新课程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如何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的要求已经成为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隐藏在“课时严重不够”、“学生负担加重”等表象后面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任务与目标的严重偏差。

例如关于反函数的概念教学,新的《课程标准》中已经非常明显地淡化了反函数的要求,只要求“以具体的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不要求一般的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许多教师没有能很好地把握这些变化要求,仍然在研究反函数的一般定义、具体函数的反函数的求解方法与技巧,明显偏离了《标准》的内容目标要求。出现这些的原因无非是以下两点:一是抱着原来的体系不愿意改变,教学时感觉不过隐;二是不放心,怕考试。

篇8: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利与弊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

1.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兴趣的提高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象、声音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对所表现的信息产生极佳的效果,在课堂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能让课堂气氛显得轻松、愉快,打下教育现代化的技术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向沙漠进军》的教学时,学生很难理解人类向沙漠进军的方式“阵地战”、“游击战”是怎样的,对此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直观的图片或人们改造沙漠的动画场景,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把目光牢牢地盯在书本上,认为唯有读课本才算是学习。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具有形象直观性,既能提高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能力,使问题的设置和启发易于多样化和综合化,易于知识之间的渗透和条理性,又能使学生的抽象逻辑性与具体形象性相结合,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如在教学《听潮》一文,我根据课文内容制作成“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等三个多媒体演示片段,同时请同学们给每个片段写一两百字的解说词,然后一边演示一边请同学们朗诵解说词,再对照课文内容作出评议。这样既调动了同学们的朗诵积极性,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扩展了他们的想象力。

3. 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是课堂活动的教学,在教学中应体现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互相探讨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掌握知识,这正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体现。无可否认,传统教学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实践证明,它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显著。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复习课中,如果教法陈旧,没有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必然感到枯燥无味。利用多媒体课件交互性强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根据复习的知识点设置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抢答题、答辩题等,采用一题多解、改错、竞赛等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自觉主动地学习,使之成为学习的参与者和探索者。

4. 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多媒体提供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拥有丰富美学信息的学习情境中去,让学生主动探索美,发现美,感受美。如在讲《敕勒歌》时,我制作了一些图片和Flash动画,分别对应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课堂上,我启发学生: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都是什么颜色?哪些景物是这幅草原画面的主体形象?学生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来描述他们“看”到的草原景象,接着屏幕上出现与同学们想象一致的有关草原景色的画面,使他们真正看到了雄浑豪放的北国草原,从而共同感受到诗的美。我进一步启发:牛羊是这幅草原图画的主体形象,是绿色锦缎上托出的明珠,是画中的诗。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倘佯神游于这个广阔的审美空间,尽情地领略这首诗的神韵妙境,充分地品味这“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景。

总之,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多优势,只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其“辅助”含义,分清主次,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恰到好处。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 以视听代替想象和朗读,违背语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语言的魅力在于语言阅读本身,这是语文教材编选中充分考虑和体现的方面。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媒体,它有时候是只可“意会”的,如果在教学中过于强化声音、图像等媒体的作用,就有可能冲击语文教育本体。因此,在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不能“以机代人”、“以机代教”,忽视语文教学的个性。比如,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写字、写作等教学活动,更多的要靠学生实实在在的读和写,与其他活动的形式是相辅相成的,不能代替学生读写本身的具体实践活动的过程。

2. 过多依赖多媒体技术,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但它并不是万能的,教学中以过多的图片、Flash动画和文字板块替代人的思维活动,有可能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多媒体只是实施教学活动的辅助手段,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不能只当“解说员”和“放映师”,而应通过教学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学生、多媒体、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着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在完全符合教育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师要有的放矢地运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过多强调“人机对话”,淡化了情感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键环节,如果在教学中过多强调“人机对话”,忽视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甚至造成隔膜,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甚至造成抵触情绪。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成了单纯的电脑操作员,只关注屏幕、鼠标、键盘,关心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顺利完成,而忽略了师生面对面的探讨交流,心灵沟通。这种不协调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教学质量。另外,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量大、密度强,如果运用不适当,容易造成学生疲倦,特别是由此导致的“题海战术”、“满堂灌”等现象,可能会使学生产生新的厌学情绪。

上一篇:自尊自信1课时下一篇:组织部门干部教育工作者个人述职报告(干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