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的优秀论文

2024-05-08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的优秀论文(精选8篇)

篇1: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的优秀论文

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是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教学难,教育实效不显著,达不到教学目的,常感到“黔驴技穷”,更没有成功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偏低,他们几乎都是没有考上普高的落榜者,综合素质不高,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机缺失,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思想松散、行为习惯不良,自信心不强,心理素质较差。由于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良,常受家长、老师批评,自尊心常受打击,心灵容易受创,自信心普遍不足,普遍具有失败心理,对前途感到悲观迷惘,常引发自卑、少言寡语、孤独甚至自闭等心理,由此强烈的抵触情绪,把读书当成“混”日子;中职学校的教学强调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思想政治课教学日益边缘化,使思想政治课在整个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变成可有可无,结果,学生道德无知,是非漠糊,行为失范,自卑疑惧,忧学怨学,扩大了“问题学生”的范围。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学生开展道德、理想、行为养成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中职思想政治课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德育,就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一定的转变。

(一)教学必须针对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当前社会变化对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市场经济中利益突显所引发的金钱观、消费观、享乐观、婚姻观、理想观等冲突,以及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的变化,虚拟社会技术支持下的个性过分张扬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关注并引发思考,增强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种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课应给予学生一种信念、一种做人准则、一种强大精神动力,因而必须针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着力解决普遍存在的诸如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指导他们如何为人处事,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忍让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指导他们勤俭节约、自尊自爱;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品质,如:勇敢、果断、坚强、自信等心理品质和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风险意识、冒险精神等,树立终身教育观。

(二)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首先,坚持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课的“灌输”、“说教”的传统教法。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对学生而言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以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讲授的弊端是以教师为主体,师生缺少互动,沟通较少,是一种“填鸭式”方法,导致学生兴趣不高。针对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兴趣教学法就是一种必然选择。兴趣教学要求教师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需要的满足,是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主要由质疑、探索、反馈、评价几个环节组成。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思考、分析、交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师生双向活动,教与学变为合作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学习案例材料,围绕教师的问题或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处理、整理,以探究学习等方式得出最佳的结论,教师对结论进行开放评价,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当启发引导者和探究者的角色。

其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本位 的教学模式,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强化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参与,忽视感性知识的获得;教师习惯于按照预设方案将其所拥有的书本知识尽可能“和盘托出”,而不管学生是否愿意和能否接受,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情感和体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掘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教材的教育话题和案例,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来,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推动学生的自主建构。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程度,关注他们的态度和需求,及时激励、点拨和帮助学生,使他们在“真看、真做、敢想、敢说”的自主与互动的生命活动中学习、体验、感悟和发展,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突出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主体地位。针对职业教育和中职生的特点,通过教学创新把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见解、问题、困惑、创意引进教学内容,把教材同生活实际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2: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的优秀论文

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是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但是教学中普遍存在课堂教学难,教育实效不显著,达不到教学目的,常感到“黔驴技穷”,更没有成功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整体偏低,他们几乎都是没有考上普高的落榜者,综合素质不高,普遍存在学习态度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动机缺失,学习态度不端正;他们思想松散、行为习惯不良,自信心不强,心理素质较差。由于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不良,常受家长、老师批评,自尊心常受打击,心灵容易受创,自信心普遍不足,普遍具有失败心理,对前途感到悲观迷惘,常引发自卑、少言寡语、孤独甚至自闭等心理,由此强烈的抵触情绪,把读书当成“混”日子;中职学校的教学强调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思想政治课教学日益边缘化,使思想政治课在整个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变成可有可无,结果,学生道德无知,是非漠糊,行为失范,自卑疑惧,忧学怨学,扩大了“问题学生”的范围。针对中职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学生开展道德、理想、行为养成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中职思想政治课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德育,就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一定的转变。

(一)教学必须针对当前的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当前社会变化对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市场经济中利益突显所引发的金钱观、消费观、享乐观、婚姻观、理想观等冲突,以及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的变化,虚拟社会技术支持下的个性过分张扬等。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关注并引发思考,增强学生对多种意识形态、多种价值取向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思想政治课应给予学生一种信念、一种做人准则、一种强大精神动力,因而必须针对学生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着力解决普遍存在的诸如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指导他们如何为人处事,克服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忍让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及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卫生习惯,指导他们勤俭节约、自尊自爱;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进取品质,如:勇敢、果断、坚强、自信等心理品质和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风险意识、冒险精神等,树立终身教育观。

(二)坚持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首先,坚持探究性学习。自主探究学习有利于改变思想政治课的“灌输”、“说教”的传统教法。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对学生而言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塑造完美人格,以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讲授的弊端是以教师为主体,师生缺少互动,沟通较少,是一种“填鸭式”方法,导致学生兴趣不高。针对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兴趣教学法就是一种必然选择。兴趣教学要求教师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习不是负担,而是需要的满足,是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主要由质疑、探索、反馈、评价几个环节组成。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调查、思考、分析、交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师生双向活动,教与学变为合作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主要通过学习案例材料,围绕教师的问题或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进行信息收集、加工、处理、整理,以探究学习等方式得出最佳的结论,教师对结论进行开放评价,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当启发引导者和探究者的角色。 其次,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在强化和突出学科知识、强化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过于注重学科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对于学习活动的参与,忽视感性知识的获得;教师习惯于按照预设方案将其所拥有的书本知识尽可能“和盘托出”,而不管学生是否愿意和能否接受,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情感和体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掘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以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教材的教育话题和案例,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和探究活动中来,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习,推动学生的自主建构。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参与热情、参与程度,关注他们的态度和需求,及时激励、点拨和帮助学生,使他们在“真看、真做、敢想、敢说”的自主与互动的生命活动中学习、体验、感悟和发展,使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篇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的优秀论文

关键词:高校,思政工作,创新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高校学生剧增。他们具有较多的支配时间,但是却把时间浪费在网络等娱乐场所中;思政工作者没有充分认清当前形势,未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这就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趋利避害,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不断提升高校高等教育思政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具有的两种意识

(一)服务意识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应该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支配现代课堂,要对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尊重,有每一位学生都能成才的意识和观念,自觉地关心、尊重每一位学生。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重视他们的发展和成长,又要尊重学生的特异性,考虑问题的时候以学生的角度进行,对学生的利益需求切实的保障和满足。树立较强的以人为本意识,不断强化自身建设,提升自身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定信念和信心。

(二)创新意识

解放思想并不是一句口号,必须在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全面落实。如果我们还沉浸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之中,在工作的过程中用过去的经验和方法来指导,思政教育工作必然如一死水般古井无波,没有活力。这就要求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以学生的角度,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和学生良好的互动。辩证统一内容创新和学生的多元需求,有机的结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师生、生生互动,在创新的同时提升高校思政教育队伍的质量和水平。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敢于抛弃和现实情况不相符的做法和观念,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

二、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完善思政工作队伍

面对新的情况和形势,如果仅仅依靠专职的思政队伍无法满足新社会的需求,不现实的增加专职政工人员也难以实现,这也是当前各高校应该自觉践行的任务。

当前,一些高校实行班主任、教师、辅导员一体化的思政管理、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校牵头,聘请具有较高责任心、政治素养过硬、教学水平突出的教师为导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导师聘任期间的工作量要科学的确定,指导学生花费的精力不能影响教师教学功能的发挥;以年级、专业为基础合理编配班主任,学生和辅导员的最佳配比为200∶1,择优录用,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三者不断优化、不断融合,在院党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工作。

通过上述措施,不仅让人力资源得到优化,也让教师、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提高工作的创造性,培养一支高质量、高素质、高水平的政工队伍。同时重视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建设,培养一批学生骨干,深入学生之中,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向教师反映。很多高校的实践表明,这种政治教育队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专职教师所长,保障全方位的覆盖思想政治工作,对这种组织需要高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更改,如可以把学生党员融入思政教育队伍之中。

(二)搞活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其一,对工作目标有明确的认识并进一步拓展,在学校相关部门的领导下,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思想和内容,以学校的任务为中心开展工作,在育人核心的引领下,全面引导学生,促进其成人、成才;

其二,很好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把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进一步突出,不仅灌输理论知识更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唯有如此,才能给学生“把好脉,治好病”,明晰工作的抓手和发力点;

其三,勇于突破现有机制,拓展思政工作领域,创新思政工作场所和传播信息的渠道;

其四,学校多部门联合,形成党、政、团、学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各团体的分工,四者相互配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最终靶向提升高校思政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三)把宿舍作为最小的思政教育单位

在高校中,学生在宿舍的时间比较多,同时宿舍人员集中、传递信息的速度较快、稳定性较强,因此我们在管理的时候以宿舍为最小单位,把宿舍变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社会化管理学生生活区的物业管理,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缺失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进一步扩大其覆盖面,在公寓楼中建立学生党团支部,深入贯彻执行“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就在那里”。

(四)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技术优势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获得极大的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被数字化、网络化以及虚拟化所影响。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群体,他们在排斥传统事物的同时又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自从高校普及学分制之后,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利用网络及时性、开放性等特点,搭建更科学、更合理的思政教育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被校园网等主流媒体所吸引,在其中被熏陶和教育。寒假、暑假等假期,由于学生不在学校,通过微信班级,能够进一步延伸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让学生的思想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高校管理人员要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给予重视,在其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物力。作为在高校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人员,我们要深知自身所肩负的责任,勇于抛弃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武装和完善自己,为培养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宁丽慧,张晶,张哲思.网络环境背景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J].才智,2016(09).

篇4: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的优秀论文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转变

作者简介:孙芳(1976-),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4)。(河北?保定?0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华北电力大学教改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0-0126-02

微博作为一种开放式互联网社交平台自2006年诞生以来就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尤其是受到青年网民的追捧。发展到今天,微博已经成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在高校大学生中“全民织‘围脖”的景象蔚为壮观,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信息圈、交际圈、舆论圈、娱乐圈。在微博以其强大的功能将言论引向深入自由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必须改变,以直面这一鲜活存在且呈爆发式发展的教育背景。

一、“微时代”的即时交互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挑战

微博具有即时交互性的特点。只要有发布的终端设备,对问题不需要做深入的思考,不需要系统的组织语言,就可以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发布到网络上。再加上现代手机强大的智能功能,微博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的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上网,这些信息还可以通过“关注”功能迅速扩大传播范围,甚至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号召力的社会舆情。这种信息的即时网状传播,虽然使个体意志得到了充分的张扬,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信息的不可测、不可控。在“人人都能发出声音,人人都能被关注”的微时代,大学生这个处于特殊环境、特殊年龄、特殊心理的群体,成为对各类文化观念嬗变最为敏感的群体。在微博中,大学生接触到各类形形色色的信息,其中也包括各种社会思潮,甚至虚假信息。于是,课堂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单一向度,教师不再是理性的传统代言,学生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感受自由选择“言论导师”、“励志偶像”。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并非想要把学生培养成整齐划一的盛满美德的模具,把教师塑造成拥有权威、不可置疑的完美先生,但是,毋庸置疑,在学生还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深入地接触到主流价值观时,“微时代”的信息交互与开放,无疑会干扰大学生对事物的判断,造成对主流价值取向的误读、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缺失。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种观察方法并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而且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现实的个人”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阐述的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和出发点,具有丰富、深刻的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研究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一门学科,更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今天,“现实的个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生活在“微时代”的个人。如果我们还固守着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不能从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的个人”出发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何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微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启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思维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效果,“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要实现五个转变。

1.实体型思维转向关系型思维

众所周知,西方哲学研究的旨归即对实体的追问,这源自于本体论哲学和认识论哲学的“形而上”的追求。曾几何时,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哲学和智慧的发展,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哲学问题的深入,实体思维日益暴露出其缺陷。“实体思维即以‘实体看待事物的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看待事物,事物由若干个实体构成。这些实体彼此不相关联,每个个体是孤立的、固定的、静止的。事物间的关系是一种外部联系,不是发自于事物的内部。”[2]这种实体型思维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呈现表征就是追求教育中的一个最高实体、一种绝对者,欲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规律;其思维逻辑就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实体型思维方式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对被教育者理解的单一化、简单化、固定化,看不到人与环境、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四重关系,看似是最重视人的教育,而实际效果却是“人”仅仅被赋予了政治的手段,远离了价值的诉求。被教育者距离自我、距离社会渐行渐远,成为与周围事物“绝缘”的孤立存在的名副其实的“被”教育者。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并非是“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的,人类正是通过活动形成了客观的社会关系,进而又在这种社会关系中形成、完善自己的性格特点、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的存在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是“关系中”的教育活动。由此可见,关系思维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种本原思维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理解一个事物时,不是从此事物去理解此事物,而是从与此事物相关的他事物去理解此事物,即从彼事物的存在去把握相关的此事物,或从此事物的存在去把握相关的彼事物。”[3]21世纪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微时代”的即时交互性,在互动关系中动态追问“人成为怎样的人”、“人怎样成为人”,利用各种介质的互渗互斥发挥对被教育者的导引作用。思想政治教育需从“不食人间烟火”回落到“凡尘俗世”,与现实的世界相联系,与现实世界的个人相联系。重视“现实的个人”的需求、尊严、价值和发展。

2.主客分离型思维转向主客统一型思维

实体思维在教育实验研究中预设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分离。主客分离、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它把主客体当成对立的、分离的,看不到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表现为教育者把被教育者当成纯粹的管控对象和施教对象,对其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只管“传经”不管“入心”。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很少交流或者没有交流,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际脱离,没有针对被教育者关心的热点问题和思想实际,无的放矢,一厢情愿。

主客统一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马克思特别指出,“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们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4]“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只有从这种普遍的相互作用出发,我们才能达到现实的因果关系。”[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主客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这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清醒的认识到,一方面要在工作中注重和受教者谈心、交流、对话,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采用互动、对话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受教客体也可以转化为主体。古有孔子所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今有毛泽东所讲要当好先生,先当学生。这些至理名言都深刻反映了教学相长、主客统一的思想。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不宜做长官,而应是一个有头脑的服务生的角色。我们不能只按教育者的意志和观念去塑造学生,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需求,应把大学生当做平等对话的主体,充分利用微博的即时交互性,引导其学习、修养。教育者与受教者的关系应是在人格上平等融洽相处的新型伙伴关系。

3.静止型思维转向过程型思维

过程型思维是关系型思维的一种动态表现。马克思历史生成的观点明示我们,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自然、社会、思维、个人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正因为“现实的个人”存在于现实的、可感知的、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关系之中,所以他才是能动的、活生生的、持续的存在。从赫拉克利特的“无物常住,一切皆流”到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再到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莫不投射着这种哲学光芒。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型思维,更是实现了思维方式的革命性变革。“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6]“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7]“一切都存在而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生成和消逝。”[8]“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9]这些经典而又深邃的阐释,都为我们理解“社会化的人”,理解“人化的社会”找到了入口。

与过程思维相对的是静止型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只关注“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关注“怎样生成”的问题。其结果是道德成为一种预设的目的、技能,静止的过程,僵化的体系,而非靠精神、感情、意识的智慧因素去获取的品性。“道德与生活被割裂了,人被物化了,道德教育让位于道德知识教育,工具合理性僭越了价值合理性,科学的霸权遮蔽了鲜活的生活世界。”[10]培养出一大批只会考试而不会“做人”的人。过程思维打破了这种僵化和静止的道德教育模式,注重用动态的、生成性思维去考量处于历史境遇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尤其是要注重处于“微时代”下的大学生群体,从“micro blog”不断变化的思想和情感,去实施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样才可以有的放矢,才可以有成效。

4.灌输型思维转向体验型思维

目前,在我国各个行业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来讲还是一种“灌输”的思维模式。“灌输论”是由列宁提出来的,列宁在《怎么办?》一书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工人不可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列宁所提出的从外面灌输是指“从经济斗争范围外面”向工人灌输人们原来不了解的先进政治思想和“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阶级意识,使工人阶级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11]列宁“灌输论”产生在俄国经济派“自发论”极其泛滥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笔者绝对不是否认建国以来我们坚持向青年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方法,这种教育方法曾经对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起到重要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21世纪,在文化濡化与场域视域的大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和对象都和列宁时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实的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状态,他们的生活实践和所处的社会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型思维应适时的转向体验型思维。

体验型思维方式强调“行”的过程,就是重视“现实的个人”的过程。中国古人推崇浃洽之功,即在义理融会畅达的基础上,经由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之后,身体力行中获得的一种体验,已熟的经书义理与实践操履相结合,在交融印证中获得对于义理的真切感受,身心与义理水乳交融。思想政治教育也应遵循这个思路,“微时代”的到来虽然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了挑战,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微博也可以为我所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微博上搭建思政教育的平台。“微时代”下我们可以尝试教育目标更贴近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教育内容避免“宏大叙事”或“绝对真理”的灌输,克服单纯政治化、功利化的倾向,走出一条务实、亲民的教育之路,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做起,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着力,力争润物无声。“微时代”下的体验型思维可以保持政治教育强烈的渗透性和持久性,增加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使人们在良好的大小氛围中接受精神的洗礼。

5.形式说教型思维转向情感内化型思维

马克思在《形态》中批判费尔巴哈时指出:“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12] “现实的个人”不是抽象的个人,是鲜活的生活在当下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情绪体验,有自己的爱恨情仇。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思维却把“现实的人”最为丰富的生命情感排斥在教学之外。忽视生命情感的教育,说教是唯一的形式,而这似乎永远不能达到相依相融、和谐共生的景象。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情感效应,它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重要的工作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养成过程始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在认知活动的准备阶段,还是在进行阶段或结束阶段,受教育者的认知过程与情感培养过程始终是交织在一起的。而我们以往的思想教育在目标定位、内容体系、教育方式方法上都过于强调“主体—客体”的单向注入过程,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情感内化的思维范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超越困境的新视角。我们在情感型思维转换的过程中首先要关注师爱的情感效应。“亲其师,信其道”是中国古人的思想,今天我们重温这句话,感慨万千。爱,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打开受教育者心灵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施教者这种特有的爱的情感是教育要求内化的催化剂。只有对受教育者献上爱心,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信任和亲近,才能奠定良好的感情基础,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其次还要关注期望的情感效应,共同的愿景能唤起人们内心的希望,并具有一种内在的张力使得全体成员具有神圣的使命感和为其奉献的精神;它是情感交流中的理性思考,是情感、认同与努力三者有机结合形成的,具有更强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教育家要从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微时代”不仅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情感沟通与交流的平台。这种沟通还是一种师生精神相遇的过程,彼此走进各自的精神世界,在相遇中创生着关爱与和谐,在相遇中感动彼此,接受彼此。

参考文献:

[1][4][6][7][9][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当代课程思维的转向[J].教育科学论坛,2007,(10):10.

[3]王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关系思维[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

(2):6.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28.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59.

[10]蒋文昭.“过程”视野下高校德育的困境与超越[J].江苏高教,2009,

(1):92.

[11]赵甲明.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实现的矛盾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6):133.

篇5: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的优秀论文

——以怀化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为例

摘 要:

地方高校从地位资源、发展目标来说处于一本院校与地方职校之间,要想在两者的夹缝走出一条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发展之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其创建特色和提升质量的关键环节。怀化学院提出并实践了“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新模式,即在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内容和人才培养途径三者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分析了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对“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并系统阐述了在“三位一体”人才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在教育目标、途径、内容等方面的具体转变。

关键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转变

一、“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将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内容和人才培养途径三者融合一体,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人才,从而成为有广泛适用性的应用型人才。从人才培养规格上来讲,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从人才培养的内容来讲,融学生的“公共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发展迁移能力”为一体;从人才培养途径上来讲,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

以上关于人才培养的基本思想可以简称为“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特点,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确保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大人才培养平台的协调统一,通过学习能力教育、适应能力教育、专业实践能力教育、专业创新能力教育、就业能力教育、创业能力教育等,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上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统一,实现人才培养内容上公共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发展迁移能力的协调统一[1]。

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变对“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意义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和经济基础的建设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遵循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规律的基本要求容,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党和国家审时度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加大对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整力度和频度,在中央16号文件中在指导方针和原则、教育途径和方法等多个方面都给出了明确而具体的意见[1]。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时代特点、环境特征的变化和发展,要与时俱进,适时转变,所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是推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导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先行。“三位一体”是地方高校面对新时期、身处新环境下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怀化学院在推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在学校层面上总体提出“三位一体”的总体框架、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在现有40个本科专业中都有针对自身专业的实际特点制定了相应的 “三位一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案,从培养规格、培养内容和培养途径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保持大同,这主要是因为不管什么专业,对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的总体要求和标准应该是一致的。要想实现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保证各个专业人才思想政治素质达到统一规格,然后再完成其他具有专业特点的培养规格,所以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先导。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是推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想保障。

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培养规格、培养内容、培养途径”为一体,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比,最大特点就是全员育人、全方育人,要想获得改革的成功,首先必须实现思想上的转变,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不仅要在教育主体即教职员工上完成转变,也需要在教育客体广大学生上完成转变,在怀化学院40个本科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中,每个专业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和改革列入培养方案中,因此完成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是“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想保障。

三、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

(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转变

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各个高校往往都是对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生搬硬抄,千篇一律,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并没有具体体现自身学校的实际特点,“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人才为目标,主动适应基层市场需求,广受社会欢迎、具有较高的业应用和操作能力,培养广泛适应性的应用型人才,如工程师、会计师、教师、设计师等体现专业特征的“师字辈”人才,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应该转变为“ 既具备坚定社会主义政治信仰和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素质,同时又具备较高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制意识”,怀化学院许多本科专业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都有体现,如在怀化学院师范专业人文教育专业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人才明确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师德品质,这个具体转变本身也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目标——“以大学生全面发展”在各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转变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从内容上来讲,融学生的“公共通用能力、专业基础能力、发展迁移能力”为一体,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不同于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但它却是培养专业能力素质的基石,也是为培养专业能力服务的。因此,要配合好“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就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转变:

首先要将党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及理论结合专业背景和个人发展,完成抽象到生动、到形象的转变。怀化学院现有40个本科专业,涉及文、理、工、农的等八个学科,现有学生15000多人,专业特色不一,学生特征不同。在对全校近10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中得知,近85%的同学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感兴趣,对其的认识停留在“讲大道理、讲大理论”的层面上,特别是音、体、美、艺等特殊专业学生存在反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之所有会存在以上问题,主要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学习没有联系,可有可无;其次是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太乏味,太枯燥,提不起兴趣。如果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专业特点、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如怀化学院政法系开展的时政讲坛、人文教育系开展的人文大讲坛及音乐系开展的“红五月”学生演唱会,这些本身都是各个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些活动即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也体现了各个专业的特色。

其次,要实现将培养和提高职业道德品质和法制意识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转变。一般而言,国内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纪教育[2],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近来随着高校和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但对职业道德和职业法制意识的教育并没有深入提及,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中,“专业能力素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体内容,在而职业道德品质和法制意识是专业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思想政治素质上体现“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目标和专业特点的体现,为人才在今后的工作中形成良好的专业发展迁移能力提供思想保证。

(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转变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一主三辅”到 “都重要、相联系、互融通”的状态的转变。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一主三辅”,“一主”是指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进师行理论授课为主导,“三辅”一是指充分利用党、团组织的开展各类活动为辅助,如业余党团校、团日活动、主体班会、国旗下讲话及在特定时间段在全校范围内统一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怀化学院开展的“两节一赛”活动)等;二是指教辅人员(政治辅导员等)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为辅助;三是利用省级、校级进行各种思政、德育项目课题的机会不定期开展小范围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辅助。一般而言,理论教学处于主体地位,然后是党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再次是志愿者活动,最后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项目或课题,长期以来,几个方面是各自为阵,缺乏联系,甚至相互扯皮,特别是长期发挥“主渠道”作用理论教学中,教师厌教、学生厌学问题严重,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教师素质差异的原因,有理论课教材内容重叠枯燥的原因,有社会观念上对政治理论课重视不足等原因,但还有一点不能轻视,那就是在我们的教育模式本身中存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不足的问题,即各个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相互脱节的情况严重[3]。

然而,在“三位一体”人才培养途径上来讲,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主三辅”就要转变为“都重要、相联系、互融通”的状态,同时,相关文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明确要求要将实践平台和课堂平台结合起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4]。

要将几个平台融为一体,理论教育为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提供指导,而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又为理论教学提供检验机会,形成一种“理论-实践-理论”的良性、积极的循环,既可以调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可以进一步夯实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怀化学院推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已在这方面做出很多工作,如学校连续两年成功申报省级大学生思想道德提升工程《新媒体环境下校园文化活动课程化》和《地方高校“四成”教育模式实施与研究》,由老师指导、学生申报的省级大学生德育项目成功省报了三项,在学校上、下年的科技读书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都会开展既有课堂讲座性质又有实践动手切身体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广大学生中引起巨大反响,这些都是在“三位一体”人才模式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整合的有效尝试。

综上所述,“三位一体”是地方高校面对新时期、身处新环境下的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遵循社会主义人才培养规律的基本要求容,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改革实践和特点,科学合理地把握两者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想政治教育先行”,率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变,才能既贯彻和落实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教育方针,又能完成和实现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功转型,在地方院校的发展与建设上创出特色,形成品牌,提高办学水平与质量,形成长久而又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谭伟平,宋克慧,彭庆文.怀化学院“三位一体”通适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

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 2010.(10):67-69.[2]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M].2009.10

[3] 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M].辽宁师范大学博士生论文.2009.32

篇6:浅谈体育课程评价方式的转变

大明镇总校马站小学 代志勇

摘要:新中国体育从成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评价方式也经历了几次变革,但效果甚微。至二十世纪末,体育课程评价的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应试教育的制约下,还是没有超越应试教育的控制。本文在查阅、参考了国内体育课程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过去的体育课程评价模式,通过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对我国将来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进行了展望,并对体育课程评价发展中需要完善和继续研究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体育课程;评价模式; 变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也是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总趋势。课程学习评价是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如何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成绩,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体育学习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有效手段,是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学习评价的定义和功能

(一)体育学习评价定义

体育学习评价是对体育教育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指依据教育目的对体育教育过程及效果进行价值判断,以提供信息,实现它的导向,激励、竞争、协调、控制、管理等方面的功能。体育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体育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和课程建设的评价。

(二)体育课程评价功能

体育课程评价功能就在于可以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并借助它有效的改善教学活动,保持教学平衡。同时,它又是破坏这个平衡的手段,在“破坏”中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体育教学发展,从而又建立新的平衡。这就是体育课程评价促使体育教学遵循“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规律。

二、体育课程评价过去及现状的分析

在我国的过去几十年中,由于场地、器材、理论研究及历史问题等方面的原因,使体育课程评价在很长时间处于滞后状态。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

育课,“带着镣铐的舞蹈”可以形象代表学生处于消极状态时的情景。现在这样的现象在我国某些地区还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一)体育学习评价过去及现状的分析

1、在评价主体上,过去绝对是以自上而下的教师评价学生,而且认为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现在虽有一些学生的自我评价,但总的来说学生还是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忽视了同级、自下而上的多元评价。

2、在评价内容上,过多地侧重体能素质与运动技能,忽视对身心健康、运动参与、创新能力、实践(或动手)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体能健康的科学精神、积极的体育学习情绪等综合素质的评定。重在评价的共性与一般趋势,忽视个体发展的独特性。

3、在评价方法上,注重“量性”而忽视“质性”的评价;采用传统的运动成绩方式,缺少体现最新评价思想的技术与方法,评价过程比较封闭、静态,缺乏灵活性与动态性。

4、在评价结果上,过分强调终结性评价,忽视各个时期个体的体能进步状况和评价结果的科学反馈,因此削弱了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二)教师教学评价过去及现状的分析

在传统体育教育评价中,人们衡量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是运动技能,无形之中把此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水平也就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甚至以点盖面,如:区、市级运动会上的名次靠前学校的体育教师,就是优秀体育教师。这种唯“竞”仕途的教育理念使得学生的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等往往流于形式,因而直接影响体育教育目标的全面达成,现在这一状态也未曾(或不完全)改变。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传统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已根深蒂固,我国体育教师在面对新思想、新观念、新要求时,出现无从下手或盲目表面化的局面。

1、教师教学观念存在着问题,致使学生内在情感和体育学习动机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

(1)一些学校领导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忽视或轻视体育的观念和思想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以致于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目前体育教师工作量大,有些学校每周多则20节,少则十几节,再加上

课余训练,没有多余时间去学习探究存在的问题,只能从形式上去装“象”。包括一些评优课、展示课都带有演戏的味道。

(3)教师为了应付上级的号召和检查,又要教好书育好人,所以只好无奈的从形式上摆出一幅改革的模样。

2、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的选择无法走出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由于观念没有转变和理论上的问题没有解决,缺乏现代教学理念,因此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力求改革和体现改革,但实质上所运用的仍然是以前传统的、落后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还是“老三样”。

3、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行的体育课考核评价能具体量化考核学生,操作起来较简单,所以不少体育教师仍在延用它。这样不但没有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反而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部分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

(三)课程建设评价过去及现状的分析

过去的几十年里,课程建设评价也很欠缺。大纲相同、目标一致,教材的使用都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颁布的,可以说全国上下,无论地域有何不同,教材都是相同的。由于目标、教材的一致,甚至教师用书中都附带完整的教案,教师上课千篇一律。而且师资配备、师资培训、场地器材和经费方面也没有很好的保障。

现在新课标的实施,把内容的安排,教材的选择等方面的权利都下放给了教师,国家只制定了相应水平的目标和实施建议。如今也在施行三级课程管理,在各地方和学校也开始逐渐的开始地方教材、校编教材的研发。但在课程评价制度、课程体系、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先进性等方面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三、体育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随着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制和在全国进行课程实验,我国的体育课程评价也拉开了新的篇章,这也必将成为中国体育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一)体育学习评价的发展趋势

体育教学能否真正贯彻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评价的方法。在教学评价上要主张全面、整体、积极、有特点的评价学生的学习。

1、对学生要全面、综合的评价,既考查知识,也考查技术和能力;既考查学习

结果,也考查学习过程;既有主观评价,也有客观评价;既有定性评价,也有定量评价;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生自评、互评。

2、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应运用诊断性评价(前置性评价),这种评价学生的成绩与事先指定好的目标和标准进行比较,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

3、要有特点地进行评价,它是指在对学生评价时,既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性,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使不同的学生都“各有所得”。

4、学习评价具有导向作用,由于现代体育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所以全面、整体、积极、有特点的评价,应是现代体育教学观念的具体体现。

(二)教师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教育评价注重他人评价,忽视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在对教师评价中,任课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对教学活动的情况最为了解,对教学质量的优劣也较为清楚,所以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离不开任课教师的自我评价。任课教师自我评价的作用是明显的,但任课教师由于评价的心理压力,以及主观因素,往往过高估计自己的教学工作,评价的客观性不够。因此还需要他评,如同行教师评价,他们熟悉业务,结合任课教师提供的信息,按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能较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既要同行教师参与评价,也要任课教师参与评价,把他评与自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评价顺利地进行,得出正确的评价结论。

终结性评价,是指在某一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种评价,是一种事后评价;其目的是确定达成目标的程度;而形成性评价,是一种事中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方案的实施及学生的学习等情况进行的评价,以明确下一步应如何调节教与学的活动,使教学活动的效果更好。对教师教学过程评价就是改变了以往单一的终结性评价,而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由于终结性评价侧重于教育活动的总体效果,而对教学过程缺乏及时的评价,因而不利于对照教学目标及时地调整教学。所以评价模式应是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终结性评价。

(三)课程建设评价发展趋势

制定了课程规范性文件(包括课程实施计划、课程实施方案、班级教学计划)以及这些规范性文件的完善程度;建立了课程及教材的审查管理制度和课程评

价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的实行情况;完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程度和保障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做好教材建设评价,包括教材建设的完善程度,教材在使用中表现出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学生和学科专家对教材设计和编写的反应等;完善的课程实施保障,包括合格师资配备、师资培训、场地器材和经费方面的保障状况等。

四、变革后的体育课程评价

素质教育需要的评价是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而不是选拔式的评价。要求体育教师注重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把体育学习评价作为手段,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和激励功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十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因此,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必需多元化,体育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还十分强调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在评价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更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意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体育教师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评价,采取了三个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制定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以衡量学生整体健康水平为主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还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进行,即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随时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各方面的评价,以便于学生随时发现问题(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然后再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作一个终结性评价。还应将绝对性与相对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进行评价。在评价形式上倡导既要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学生互相之间的评价,或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等等,从而实现学习评价的多元化。因此,体育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选择正确的评价方法,全面有效地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五、体育课程评价发展中需要完善和继续研究的问题

(一)有许多要培养学生的东西无法用体育考核评价方法全面衡量,如与运动有关的心理素质,体育的道德观念,终身参加体育的态度(不等于上体育课的态度,更不等于出勤率)、体育实践能力(不等于100M跑和跳远的技能)、体育文化素养(不等于体育常识,更不等于体育基础知识考试的成绩)、学生对运动乐趣的理解和体验,还有学生在体育课中形成的自信和成功的体验等等。

(二)考核中的知识考试及技评部分及以教师主观评定为主的内容,这些内容

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公正精神有很强的依赖性,从而使评价学生的客观性具有不稳定性,使得通过体育考试成绩对体育教学和教师的工作情况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更加困难。

(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时,各种评价方法的比例如何分配。

六、对策与建议

(一)体育课程评价的变革,是搞好课改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要做好及时性自我总结和评价,每堂课后坚持写教学日志或教案评述。教师必须学会及时总结,及时分析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哪些是值得发扬或应该纠正的,教师在课后要坐下来认真思考、总结,这对上好课是大有益处的。

(二)教师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注意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三)体育教师必须从角色转变,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等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不能再将自己禁锢在体育这一门学科的壁垒之中,而是要更多地加强体育与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形成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体现平等、自主、互动的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教 学 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 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3] 汪晓赞.《中国学校体育》[J]《如何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成绩》2003.3

[4] 万伟.《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教育科学出版社》

[5] 黄慎 .《体育教学》[J]《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困惑及对策》

篇7: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的优秀论文

寻乌县城关小学 钟菊珍 手机:***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而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古人曾经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爱因斯坦也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学中,鼓励学生“敢问”,教学生“会问”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关注研究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曾一针见血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面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与美国学生的主要差距。”我认为这一评价非常中肯、切中时弊。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于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欲。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了学习主动性的本质是认识主体的主动建构。只有当认识主体意识到是其自身在影响和决定学习成败的时候,生动建构才有可能实现。从认识论意义上看,知识总是情境化的,而且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知比概念化更加重要,因此只有将认识主体臵于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才能促进认识主体的主动发展。

二、增强信心,让学生乐于提问

有人曾经说过“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我们知道积极地情感体验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地影响。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情感的诱发和融入,对学生的提问给予充分的认可和肯定,对某些问题上自己的失察甚至无知绝不掩饰。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使学生树立提问的信心,产生乐于提问的情感体验。教师还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学生的提问中,比一比谁的问题提的好,给他们一句鼓励的语言或者给他们一次热烈的掌声,就会有效提高问题质量,增强提问乐趣。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可以以问引问,例如,教师在教学“分苹果”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你看到了这个题目想问点什么?教师一一出示后,再追问:对以上分类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思考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比较有价值的问题有:(1)要怎样分?(2)为什么要这样分?(3)还可以怎样分?教师把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挑选问题探索,研究,最后找到答案。这样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引导下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既获得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地,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己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如例:完成下列计算:1+3=?

1+3+5=?

1+3+5+7=?

1+3+5+7+9=?

┅ ┅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应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不仅能将“游离”状态的数学知识点凝结成优化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能将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和条理化,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同时,通过交流去学习数学,还可以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四、引导反思,获得情感体验。

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足够的机会去反思,让学生自己理一理、比一比,让学生在讨论、分析、交流、比较甚至争辩中,亲身体验探究发现的“过程”,通过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使学生逐渐把探究学习作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乐趣。

例如:在学习小数除法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今天我们学的知识与我们原来学习过的整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引导学生通过对发现过程的回顾,去感悟探究发现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学到了如何去探究新知的学习方法,更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篇8: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的优秀论文

首先,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点, 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创业人才是创新型人才的典型代表, 因此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 大力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工作, 对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为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 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观念的转变, 开拓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视野, 对未来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再次,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为一大社会问题, 创业教育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发挥着积极作用。据统计,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700万人, 江苏省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已经超过50万人, 我国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以创业带动就业, 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同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相比较, 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存在许多不足与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

(一) 政府“热”、高校“冷”:部分高校领导决策层对创业教育的认知有误区

在现有高校管理机制下, 不少高校对培养创业型人才有认识上的误区。“985”、“211”高校认为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是学校的主要工作目标, 创业是大学生自我就业的方式, 不属于学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范畴, 即创业型人才不是研究型高校的任务和目标。同样, 非“985”、“211”普通本科高校则认为“应用技能型人才”是各行各业急需的人才, 而创业人才是自谋职业, 不宜大力开展这类教育, 否则会影响学校招生及学校发展。

(二) 高职院校“热”、研究型院校“冷”:创业教育人才培养难进入高校现行人才培养体制

高职院因为面临着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所以相对本科院校而言, 它们更加积极主动开展创业教育相关活动, 鼓励一部分就业困难的学生进行创业。而本科院校特别是“985”、“211”高校, 它们的毕业生有品牌效应, 就业机会远远高于高职院学生, 他们的社会就业竞争力也高于高职院学生, 所以, 这类大学的创业教育积极性明显低于高职院校。从目前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情况综合看, 创业教育的形式大致以创业计划大赛, 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园, 创业项目及团队活动为主, 主要是有学工处、团委、相关学院, 学生会组织等负责, 而学校教务系统、各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校负责人、财、物的职能部门不介入创业教育工作的相关事宜, 从而客观上形成学工系统与教务系统二条线, 创业教育单项活动与学校主流工作分离的现状。

(三) 学生“热”、教师“冷”:没有完整、成熟的创业教育工作体制

在校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创业活动比较感兴趣, 而高校教师缺乏创业教育理念, 他们因为自己所在的专业学科所限, 再加上教学科研的工作任务重, 以及高校教师考核体系的导向作用, 对创业教育的兴趣和参与度相对于大学生明显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各高校对于创业教育缺乏一套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师团队、工作经费等方面的工作机制, 创业教育的工作目标往往流于一种口号式的办学形式。

三、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更好地推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 笔者认为各高校要在政府和社会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的实际情况, 把创业教育同创新教育相结合, 积极探索构建全面、系统、可操作性强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1.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 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建设,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充分吸收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提炼总结创业必备知识与成功规律, 编写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质量教材。

2.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引导部分专业教师和就业指导教师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 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就业指导课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 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

3.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延伸, 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讲座、论坛、实践等方式, 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协会等学生社团的作用, 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 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成果有机结合, 积极创造条件对创新创业活动中涌现的优秀创业项目进行孵化, 切实扶持一批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4.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各级政府和高等学校要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宣传, 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 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 宣传各地和高校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创业工作的新举措、新成效, 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 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

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等特点, 政府、高校、社会等各个方面需要协同创新, 与时俱进, 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和实践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新模式, 以创业教育为抓手, 把中国大学生培养成富有创业精神和具备创业技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变, 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一步。

摘要:当前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 要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 核心是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战略性转变, 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为抓手,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对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方式的意义, 进而梳理当前我国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最后提出了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上一篇:物理讲评课下一篇:项目立功竞赛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