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023-01-14

在当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就是要把重视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 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长期的奋斗目标。面对社会变革的挑战和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 如何深化和创新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1)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能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 构建和谐校园。大学生面临着社会现实与教育理念的冲突, 认知与实践的不协调, 目标与理想的缺失, 自我与社会认知能力的欠缺等问题, 在社会适应、处理人际关系、应付压力和挫折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不适应。

(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持续的阶段性教育, 它具有导向、激励、评价、凝聚、调节与转换等多方面的功能。它能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 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将国家与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希望融入学习过程中, 内化为大学生们的精神内核, 塑造他们的理想, 健全他们的心智,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荣誉感, 提高他们的人生哲学境界。这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的系统性与政治的敏锐性, 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 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指出,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又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完整人格的塑造与社会伦理的互动为主要方向, 又要有体现民族特质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能促进和完善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因此, 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就要培养他们的伦理情操, 完善道德建设, 关注精神家园, 构建和谐社会。

2 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塑造良好的精神风貌, 而且还能为学校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学术氛围。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与实际情况, 把握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同时要以社会环境、国家民族观为支点, 把握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时代性和民族意识。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性、阶段性的特点,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通过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 人文环境的塑造, 办学特色与潜质的发掘, 走一条良性发展的办学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以学生为“本”, 认真把握人的本质特征, 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说服力, “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 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把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和有机结合起来。因此, 有必要以人为本, 创新教育模式,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 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 大学生身处于社会深刻变革、价值观复杂多样的时代, 他们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生活方式, 以及所面对的现实问题, 都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面对新的形势,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要培养学生探索新真理的方法, 培养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与创新精神。因此, 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不仅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还要转变教育模式, 以更新颖、更丰富、更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来打动学生, 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

3.1 以学生为主题, 丰富教育形式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 要树立全程化、立体、多方位的教育理念, 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放下姿态、走下讲台、走出教室、走出误区、贴近学生、贴近现实, 在教学上赋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和课程的主体地位, 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3.2 以需求为导向,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 而且也涉及其他各个学科的方方面面。因此在教育过程中, 教师要以需求为导向, 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纵深理解。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理性分析方法, 还要将实践性教育与对社会的认知、人格影响与主体间的互动认同、健全人格与心理健康等多方面因素统一起来, 共同营造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环境。

3.3 建设沟通平台, 优化互动模式

解决需求多样化与高校在硬件和师资上的矛盾, 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以方法、渠道、模式为内容的自我教育手段, 引导学生科学利用电视、报刊、网络资源, 利用校园门户网站、报纸开辟和拓展课程, 实现教育课程的超市化。同时, 建设畅通的沟通平台与渠道, 确保主体之间的互动影响和交流, 有效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

3.4 以活动为载体, 掌握学生情况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学生工作面上的共性教育和点上的个别教育相结合, 广泛开展谈心活动, 了解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以平等相待、以理服人、双向沟通的方式, 创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时, 还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一方面,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将“教师言传口授”与“学生能动思考”有机结合, 贴近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维习惯, 让真理为大学生从乐闻到信服;另一方面, 通过一系列创新性校园实践活动, 使大学生在实际参与中获得自我提升。另外还要注意把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做到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

总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调动人的积极性, 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 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机制,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努力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 真正实现培养学生以“主体性道德人格”为根本的“完全人格”的思想政治工作目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培养人、塑造人、转化人、发展人、完善人的社会性教育活动为内涵和方向的。通过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保证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以积极的态度迎接社会变革与挑战, 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持续

参考文献

[1] 谢晓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创新问题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12) .

[2] 王芳.吴德波.从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6) .

[3] 文大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6) .

上一篇:妇科肿瘤术后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下一篇:酉阳县苦荞农业气象试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