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2022-10-20

我国加入W T O后,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参与全球竞争的领域更广、层次更高、交流更频繁, 这大大刺激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冲动, 从而使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这必然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因此, 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不断改进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增强实效性和针对性, 具有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

新时期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 由知识经济的特征所引发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的改变, 必将赋予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涵。在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纪观教育内容的基础上, 必然增添新的内容。

(1)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首先要把社会责任感作为重要内容。这种社会责任感是基于促进人类幸福、全社会发展的, 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一种思想行为规范。只有在大学期间形成思想认识上的积淀, 才能在将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变成自觉的行动。其次要引导大学生的兴国情结, 让大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领会到党和人民的期望, 教育他们把危机感、爱国心、民族情融合在一起, 形成为振兴中华而无怨无悔的奋斗终身的人生抱负。再次要教育大学生具有团队精神, 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团队精神是个人创造性与集体协作精神的高度统一, 它要求把个人艰苦奋斗, 充分发展与献身国家、献身事业融为一体。这样正符合江总书记提出的“四个统一”中“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的要求。

(2) 高素质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创新意识。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校必须将创新意识的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和训练, 以使其适应以创新精神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其次是要有科学思维。科学思维能使人才深刻认识客观事物的辩证本性, 提高人才的科学洞察力, 使人才作出更多的发明创造。科学思维的训练当然是理论课的事, 但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在第二课堂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发挥作用。再次是个人特长。高等学校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必须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个性化教育, 充分发展大学生的个性特长。这不仅是智育上的事, 也是德育上的事。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特长。思想政治工作要建立鼓励、支持、正确引导个人创造性发挥的激励机制及管理办法。

(3)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知识经济时代, 人们要承载较大的心理负荷, 既要有敢拼敢闯的竞争意识, 又要有敢于承担风险的大无畏精神;既要有争取胜利的信心和勇气, 又要有理性地对待失败和挫折的心理准备。心理品质的培养, 完全应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之一。这样才能使人文底蕴更丰富, 学生素质更高。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就必然要求高校有新的对策, 要找出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工作思路, 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实现三个转变:

(1) 从单一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向综合素质教育工作方法转变。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使得教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 广阔的知识视野, 合理的知识结构, 而且要使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下, 一般定位于“政治工作”、“思想工作”, 关注更多的是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过分强调它的政治功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改变传统的政治化倾向, 从单一的“政治教育”、“思想工作”转变为综合素质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综合素质教育是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几方面协调发展。综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是一脉相承的, 是全面发展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补充和发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素质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2) 从外在化为主的工作方法向内在化为主的工作方法转变。当代教育的缺失就在于教育的外在化, 不能让人们从人生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认识和改变自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外在化表现为只注重个体与他人、群体与社会的适应关系, 只注重满足他人、社会集体的需要, 比较强调为社会、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有时候思想政治工作被认为是做好学校稳定工作的手段或当作管理学生的一项措施, 使学生服从某种约束, 规范自己的言行。知识经济时代, 应该从德育的根本任务出发, 培育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不但需要注重“适应”、“功利”、“手段”, 而且更要注重“超越”、“崇高”、“完善”, 以实现物质与精神, 手段与目的完善统一。人们将逐渐以道德完善作为追求目的。新的时代, 不仅教育要注重其内在的、本性的、精神的价值, 而且思想政治工作应首先完成向内在化的转变, 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培育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 从模式化工作方法向个性化工作方法转变。科学技术创新的基础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和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个体潜能的挖掘, 强调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 特别是把丰富的个性发展作为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源泉。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与个性化相对的是模式化。以往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分强调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忽视学生个体的主体性, 压制学生个性的发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要把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 就必须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个性化教育新观念, 就是要强调对学生个性及其发展要求、发展条件的尊重, 以基本成熟的个性作为实施教育的基础和对象, 创设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的育人环境, 培养具有主体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要明确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主体作用, 创设有利于创新的育人环境, 培养多样化规格的人才。

总之,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等学府,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以社会的需求发展为依据的, 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不断创新, 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才不会显得落伍, 才更能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 才更具成效。

摘要:面对新时期知识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进行内容、方法等的创新, 同时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只有如此, 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的建设者。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 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4) .

[2] 赵艳.全球化背景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难题[J].思想理论教育, 2002 (9) .

上一篇:提高档案管理利用效率的研究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