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管理论文

2022-04-28

摘要:大学计算机课程是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计算机分级考试进行成绩分析,提出了实施大学计算机课程分级教学的思路,并对关键性问题和教学方案提出了教学策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管理论文 篇1:

海淀区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现状分析和对策

摘要:文章基于对北京市海淀区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建设的现状调研,分析课程建设现状和原因,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对策。

关键词: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项目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大中城市社区居民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需求逐渐增多,许多城市在社区教育中相继开展了计算机类课程。自2006年起,北京市海淀区的社区教育也开始开展计算机类课程。纵观国内各地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的开展现状,课程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教育课程是社区教育的核心问题,其建设优劣对于社区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此,笔者和课题组成员以海淀区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建设为个案研究,通过对海淀区多个街道社区的居民和社区工作者发放问卷约500份,经过近两年的调研,我们发现社区教育中计算机课程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

一、海淀区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1.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建设不规范,缺乏整体知识体系

纵观海淀区各社区教育机构关于计算机课程的开展,多集中如下内容:基础入门、上网基础、收发邮件、Office办公软件,数码照片处理、视频处理、动画制作、网页设计等。在社区教育中,计算机学科课程的挖掘还只是冰山一角。课程参与者多为中老年退休居民或下岗居民,其他学习者甚少。

目前,各社区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安排还较为随意,没有形成常态。据调研,各社区管理者对于本区居民的学习安排往往按照行政学习计划,根据大多数居民的学习愿望临时安排。例如,本阶段大多居民希望学习上网知识,由于课程开设没有规范指导,所以在社区管理者联系好教师之后。考虑到学习周期、管理成本等因素,通常将所有不同基础具有同一学习愿望的居民组织在一起学习,势必导致教师授课过程中很难把握教学内容和进度,居民收效甚微。笔者也发现,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居民甚至不断重复学习,占用了其他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使得教学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此外,由于课程开发较少,居民没有更多的选择,也导致了学习者单一的普遍现象。

2.教学形式单一,不能惠及所有社区居民

目前,海淀区社区教育的开展主要以海淀区市民文明总校(依托海淀区职工大学为办学机构)为龙头,各乡镇街道和驻海淀区的一些高等学校开办的老年大学为二级办学单位,此外,还有街道下属社区居委会的教育机构为三级办学单位。教学方式有两种:一是送教上门;二是在教育机构内进行。经调研,各级社区教育机构开展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仍是传统的面授学习,由于计算机学科本身的特殊性能否送教上门受所在社区的硬件资源制约。以市民文明总校为例,计算机课程开展按上述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在校内学习,校内常年滚动开设计算机类课程,校内良好的硬件资源为居民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由于受时间和地理位置限制,能够到校内学习的人数有限;二是对较远地区居民采用送教上门,不同社区硬件资源差别较大,有些社区拥有较好的硬件资源,为满足居民学习完全可以送教上门;有些社区还较为落后,如海淀北部山区的一些村委会,社区中没有提供丰富的硬件资源,即使送教上门,众多居民仅靠听教师讲解,不能亲自动手实践,学习收获甚微;况且,师资力量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送教到每个社区。总之,由于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时间受限,限制了许多居民的学习。

3.缺乏针对下岗职工、城市新市民、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教育课程

海淀区在北京市无论区域面积还是居住人口数量,都是一个大区,常住人口340.2万,其中,外来人口超过百万,593个社区。84个村委会。海淀区人口素质复杂,既有高薪科技人才、普通工薪阶层、本地下岗职工,也有本地农转非的新市民、边远地区农民、外来务工人员、在校学生(大中小学生、幼儿园)等。目前,海淀区各街道社区教育中针对中老年群体设置了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的社区教育课程,计算机类课程也普遍受到这些居民的欢迎。但是,针对下岗职工、城市农转非的新市民、村委会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这类城市弱势群体,他们在生活、求职过程中经常面临各种困境,其综合素质再提高和再就业教育却很少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是目前社会各类教育机构所忽视的,他们在海淀区人口中占有相当比例,海淀区是一个集科技、科研、高校的大区,在海淀区的社区教育中如果开展针对上述四类弱势群体的中低端计算机类职业技能教育,提高其个人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对于海淀区的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区显得尤为重要。

4.社区教育课程配套教材匮乏

教材是承载课程内容的载体和传递课程内容的媒介,其在社区教育中的意义不言而喻。经调研,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授课过程,往往是这样一种情形:教师在授课时,通常根据个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从市面选择几本教材,从中筛选合适内容,自行编写教案;对于参与学习的居民来说,上课时或没有任何辅助学习资料,或是由教师将学习内容打印成手册分发给学员,这种教学形式在社区教育中较为普遍,如果课程内容是文体类,居民的学习可能不会受到太多影响;但是由于计算机学科知识特点:理论性强、逻辑性强、较为抽象,学员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仅凭听课学习知识,没有相关辅助教学资源,会给居民的学习带来一定难度。考察市面图书,虽然有许多针对大众编写的计算机基础类教材,这类教材通常内容翔实、文字烦琐、专业术语多。而社区教育是一个面向大众的教育,参与学习的居民通常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并不需要一个大而全的教材。市面上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居民学习需求、实用且针对性强的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的教材还相当匮乏,可见教材的编写也不容忽视。

除了上述主要问题,还存在诸如:课程开发团队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弱、现有资源整合不够、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纵观海淀区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的开设现状,不难发现,计算机课程的开设还停留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教学形式单一等,课程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可见,开发一个适合社区教育的计算机知识体系结构势在必行。

现阶段,计算机学科教育在我国的信息化进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信息技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普及社区居民的信息化知识,提高信息化使用手段、提升生活质量、提升综合素质和再就业技能水平,在海淀区的社区教育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意义。

二、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开发策略

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社区教育特点,坚持以人为本,课程目标应着眼于社区发展和每位社区居民的发展需求,课程实施要注重居民学习特点、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通过对海淀区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建设现状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下对策实现对海淀区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的规范化建设。

1.以居民生活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为导向,搭建立体化学习知识体系

通过对海淀区社区居民调研发现,可将居民学习群体分为六大类:第一类是在职人员,业余时间较少,其学习目的是提高职业技能,以期提升个人工作竞争力或改变现有工作环境;第二类是非在职人员:主要是离退休或赋闲在家居民,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其学习目的是解决生活问题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以期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第三类是本地下岗人员,其学习目的是掌握职业技能,为再就业增加筹码;第四类是分布在海淀区边远地区的各村委会农民,其学习目的是增加职业技能,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第五类是涌入城市的大批外来农村务工人员(含本地农民),据调研,这类人员群体文化水平较低,基本是初中或以下文化水平,较为年轻,多从事保安、建筑、家装、保姆、保洁、服务等行业,有些因为工作不固定,经常处于求职奔波的困境中,其学习目的是更期望提高个人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第六类是残障人员,学习目的是增加职业技能或满足个人兴趣爱好,提升个人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分析海淀区各类居民的学习需求,可将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内容按学习需求划分成两大知识体系:生活类和职业技能类。其中:生活类课程是针对为提高自身素质和满足生活需要的居民开设,而职业技能类课程是针对需要提升个人求职技能的居民开设。基于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我们以居民生活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为导向,采用自上而下、逐步细化的方式设计计算机学习课程体系,每一类知识体系下的知识内容再按照兴趣或职业倾向划分成不同的知识模块,每个知识模块根据其内容可划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自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根据课程模块的难易度,再按照低、中、高等三个层次区分为不同难度的课程单元。在教学过程中以课程单元为教学单位,由于课程单元涉及内容少,相对独立,针对性强,学习周期短,因此,能够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选择。例如:在海淀区的社区教育中,我们设计如下课程体系结构:第一类是生活类课程,主要包括如下知识模块:基础入门、网上生活、个人娱乐、开发与创新等,而每个知识模块下又划分成不同的课程模块,比如,“个人娱乐”知识模块可划分为“动画制作”、“图像制作和处理”、“视频处理”、“音频处理”等课程模块,每个课程模块下又分别区分成三种不同难度的教学单元。第二类是职业技能类课程,主要包括如下知识模块:基本信息技能、常用办公软件、小型数据库、微机组装和维护、网络安全和维护等,同第一类设计类似,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2.以解决生活问题为中心,基于项目式课程模块开发,满足居民个性化差异

传统教育的计算机学科教学是以解决学科知识为中心,要求学科的完整性、严谨性、理论性,而在社区教育中开展计算机课程更注重以满足社区全体居民的学习需求、满足个性化差异、促进社区发展为目的,其教育重点应该放在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居民综合素质等方面。因此。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内容不要求学科的完整性、理论性,它更强调学科的实用性。

基于此,课程模块的设计应采用以解决生活问题为中心,基于项目式的课程内容设计。所谓项目式课程内容就是将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汇总提炼,从中分析出计算机相关知识点,按生活场景,将相关知识点的问题按学科知识逻辑顺序设计成一个个具体项目,课程内容的实质就是带领居民身临其境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即:以“居民生活中的某个场景”为横线,以“解决生活场景中的某个问题”为纵线,形成一种系统的整体。让学习者在行动中获取知识,笔者经两年教学实践验证较为有效。

社区教育是一种大众教育,居民的学习往往是自发自愿,不同居民对学习内容、学习需求、学习时间的要求都不尽相同,且大多数居民在学习期间还多有其他安排,不可能长期坚持学习下去,因此,教学单位应以课程模块下的课程单元为独立教学单位,课程单元的设计要小、相对独立,每位居民能够根据个人需求灵活选择不同模块下的教学单元,组合成一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3.依托学校终身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整合现有课程资源,添加新资源,提供永久学习支持服务

目前,网络化建设在海淀区已得到普及,各级单位工作场所基本都能够联网,各社区也已开通了小区宽带上网。凡在有网络接口的地方,只要提供一台终端机,居民便能够随时随地上网。

海淀区市民文明总校(海淀区职工大学)计算机系教师不仅从事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还一直从事高等成人教育计算机专业本、专科的教学工作,无论是社区教育还是专业教学,都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教学成果。如果将专业学科教学资源和社区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依托学校终身数字化网络学习平台,按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知识体系进行分类梳理,同时添加新的教育资源,如录制视频课程、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开展网络教学、现场视频转播、实时或非实时在线答疑,突破时空和地域限制,将丰富的学习资源送到海淀区各个社区,不仅可以克服资源、设施、师资不足的瓶颈,实现人人、处处、时时能学的教育环境,尤其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和边远村委会农民学习,为海淀区社区计算机课程教育提供了永久学习支持服务,提升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

4.基于项目式内容的教材编写,打破传统教材知识结构,帮助居民学习

社区教育类教材面对的读者是社区大众,教材内容的确定必须适应社区终身教育人群现有的知识基础,同时还需满足相应的学习需求。社区教育计算机类课程配套教材在编制时可分为生活类和职业技能类两大系列,可以以教学单元或教学模块为单位成书。在教材编写时,应摒弃传统计算机教材的编制特点:学科的完整性和理论性,应有针对性地选择实用知识点,将所有知识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教学项目,并辅以多媒体学习光盘。笔者曾与课题团队于2010年出版一本计算机教材,通过近两年的使用,教材的编写形式和内容深受居民欢迎。

总之,社区教育课程的建设必须符合社区教育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海淀区社区教育计算机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海淀区,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居民生活问题和个人发展需求为导向,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探索符合社区教育特点和规律的计算机课程,进而提高社区教育质量。

作者:何庆霞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管理论文 篇2:

大学计算机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大学计算机课程是大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由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计算机分级考试进行成绩分析,提出了实施大学计算机课程分级教学的思路,并对关键性问题和教学方案提出了教学策略。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分级教学;教学改革;教学策略

Key words: University computer; graded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strategy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接受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是大学生公共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文化意识,使大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能夠通过计算机去解决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学计算机》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校的招生从最初的面向全省发展为面向全国招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各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一部分学生在上大学以前很少接触计算机,甚至连开机、关机都不会。一部分学生虽然开设有计算机课程,但是由于面对高考的升学压力,很多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课程增加了教学难度,使教师难以很好地把握教学的深度和教学进度。

1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分析

针对《大学计算机》课程在教学与学习中确实存在问题。如何设置教学内容,如何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实施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的能力,将内容与专业接轨,以适应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并进行教学改革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掌握入校大学生信息素质的高低,2018年10月,新生入学伊始以《大学计算机》课程内容为考核基础进行了新生入校计算机摸底考试。

在全部参加摸底考试的学生中,因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的差异比大。8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只占到全部新生人数的1%,及格人数只占到新生人数的9%,而不及格人数占到了新生人数的91%。部分学生家庭经济较好,中学阶段开设过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应用水平较高;而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的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从这次新生入校摸底考试分析,绝大多数新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掌握是达不到课程的最低标准要求,通过新生摸底考试,可以从中根据分数段的分布,对《大学计算机》课程采取分级教学模式,杜绝了一个班级学生,无论计算机水平有何不同,教师所实施的都是“齐步走”的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这样就会使计算机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对《大学计算机》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本次摸底考试中大学新生在《大学计算机》课程各个知识点所获得的平均分,直观体现了大学新生在课程中知识点的薄弱环节。操作系统、打字、Internet等内容由于平时学生在使用计算机中会经常使用到这几个知识点,所以学生所获得平均分占总分比率相对较高。Word 2010、Excel 2010、PowerPoint 2010是试卷中分值最高的三道题目,但是在这三个知识点学生所获取的平均分占总分比率是最低的,但是这三个知识点恰恰又是《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核心内容,这三个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好坏是学生信息素质的高低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解决日常问题的重要基本技能。

从不及格学生成绩分数段分布比例可以看出,不及格学生人数占到了学生总数的91%,其中在不及格人数中超过64%的学生分数在35分以下,而50分以上的学生只占到不28%。从图3的分数分析比例说明大部分的学生入校时信息素质能力比较差,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操作能力非常有限。根据分级教学模式,可以在《大学计算机》课程授课中,针对这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开设为基础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目标上通过分级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和调整。对《大学计算机》课程要划分出重点章节,授课内容要通俗易懂,学生浅讲多练,在作业布置上根据“难度”和“数量”两方面出发,要求学生能掌握每个章节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计算机能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开设为提高班,教师在教学深度和教学难度上相比基础班有所增加,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和计算机思维能力,通过信息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运用综合化知识能力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2 基于计算机课程分级的信息素质培养的教学策略

分级教学,就是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知识水平、基本技能、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班,将层次相当的学生集中在一个教学班组织教学,并结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协调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促使学生能再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提高,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去解决日常出现的问题。为此,必须从教育思想、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管理手段等方面对大学生计算机教育进行认真思考和全面改革[1]。

2.1重视计算机教育的地位,以大学生计算机思维为信息素质的培养作为计算机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是大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社会活动等的运用的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时代的发展,世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的发展为获取知识资源和信息资源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计算机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不仅是学习、工作中的便利,甚至在生活上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使用空间,掌握计算机技术成为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本领,大学生要对计算机教育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计算机教育过程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自主利用学校和社会的信息资源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培养。而作为培养现代化人才的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设尤为重要。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大学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基本知识传授,还要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性思维中去培养对科学的追求,能够使大学生具备高尚的人格。随着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成为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大学生通过在学校所学习的计算机相关概念、思想、方法去求解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使学生信息素质得到不断的加强和提高[2]。

2.2 根据信息时代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合理调整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

计算机技术知识发展更新换代非常快,对于大学生知识的掌握要求高,但是由于计算机教材的编写审定滞后,造成计算机教育的体系和内容往往落后于计算机实际应用,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同步,形成“学非所用”的现象。目前《大学计算机》课程主要是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ord、Excel、PPT、网络等内容。人们已经广泛使用Windows 7操作系统版本,Office 2010版本办公软件,但是学生还是停留在Windows Xp、Office 2003版本进行学习,存在严重的知识落后现象,不利于学生毕业和社会的无缝对接。除了必修的公共课程以外,还应该设置选修课时考虑到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问题,针对学校各专业对信息技术需求不同特点,开设一些和专业或者就业相互关联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综合素质能力。

在分级教学模式在,根据学生层次设置不同教学体系。基础班学生要浅讲多练、以掌握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主体,引导学生能通过所掌握的知识逐步学会思考、学会归纳,能利用计算机去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于提高班的学生以“放“为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创造学生独立的学习和思考的机会,通过已知的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学生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以外,可以给提高班学生讲授一些和课程内容有关的知识,比如:Office的高级应用、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等课程,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质的培养。

2.3 应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教学进度的安排,《大学计算机》课程的课时比较少,内容比较多,一般先在教室进行理论学习,然后学生到机房进行上机操作,学生普遍反映是上课能听懂,但是一到上机实验操作时候就发现上课多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随着学习的深入,“集中授课+机房上机”两步教学模式会造成部分学生因为课程的枯燥失去了学习好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这种以老师教授、演示为主,学生被动地听,没有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

将“集中授课+机房上机”教学模式完全搬到具备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教室,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后,让学生积极参与该知识点的操作,及时掌握课程内容和操作步骤,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更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混合教学模式能将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符合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特点;充分整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将《大学计算机》课程生成一个课程网站,将课程的介绍、教学实验指导、教学进度、学习园地、教学讨论等模块构建一个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通过网络课堂,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之外拉近了距离,教师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以通过网络课堂对作业进行布置、收发、批改、建立课程专题讨论、对学生课程进行答疑解惑。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了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能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全方位地对课程内容了解和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

2.4 以NCRE考试为导向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信息素质能力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是由教育部考中心主办,面向全社会用于考查技能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与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考试体系。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行业的普及,NCRE影响面越来越大,社会认可度高。在校大学生迫切需要获得相应的证明自身能力的证书, 它是人才持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水平的证明,也是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岗位增加自身能力的有效凭证。因此目前在全国许多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与英语四六級考试都成为在校大学生必须参加的考试[3]。

目前高校所开设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所设置的级别和科目是吻合的,学生在进行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在获取信息素质培养过程中,以NCRE考试为教学导向,学生通过参加NCRE考试,一方面可以检验所掌握课程的知识点,以考促评,针对薄弱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所学计算机课程获取NCRE相应证书,增强自身的软实力,为将来学生在就业、工作中增加了实力。计算机基础教学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3 结束语

通过新生《大学计算机》课程入学摸底考试,对新生信息素质进行全面分析,以此对学生按照成绩进行课程分级的教学,坚持面向每一位学生,最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传授计算机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呢你,全面提供创新意识和创新的素质。今后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调整和总结出一套适合各类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颖,李华伟,王丽娜.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 电子设计与工程,2012(6):12-13.

[2]李宏岩. 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方法[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8(11):26-27.

[3]朱琳,马蓉,周钧.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研究[J]. 价值工程,2013(15):242-243.

作者:刘钟涛 刘兰琪

计算机课程教学方式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究

[摘           要]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不断推进和发展,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一项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将课程思政和计算机课程进行结合,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思政目标。主要通过高职院校中课程思政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实践进行研究,并且对课程思政在计算机课程融入过程中的基本要求、呈现载体以及效果评价等内容进行分析。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

随着目前我国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推进,教育领域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不仅以教材内容和理论作为主要教学目标,而且更加注重学生德育的培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课程思政内容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在高职院校中对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向就是向着立德树人的目标前进的,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引导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高职院校中实现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就需要抓住课程这一主阵地,利用教学的渠道进行灌输和培养。通过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来实现更加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转变以往传统的以教学为主、忽略育人的状况。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在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进行重点分析,希望在高职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可以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融会贯通。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简介

在我国的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经成为每个学校和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这一课程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重要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信息化应用有着重要影响。在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主要是对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和应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可以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加熟练地运用相关的软件,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属于知识点比较多并且杂的课程,并且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实现课程思政的规范化教育,首先需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容和专业的技能培训融合点进行了解,在教学中实现技能教育和思政教育合二为一的课程体系。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属于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因此,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和班级中的课程是非常密集的,所需的授课教师也比较多。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同时又可以让教师发挥自身的教学特点,因此,相关教育机构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规划,确立了该课程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准则,并且以此为中心,围绕这一中心点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完美有效融合。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具体表现

课程思政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具体可以根据实际的专业和学情进行制定,通过不同专业的不同授课方法,在课堂中将专业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将课程思政更好地贯穿到教学过程中,体现传道、授业、解惑的授课价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通过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道德观念的讲授来提高课程中思政内容的具体化和有效性。通过在课程中总结的知识特点以及技能特点,可以将以上道德准则做出详细的分析和规划。

爱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计算机的发展史以及这一行业的发展成就或者行业规范等内容为切入点和载体,将爱国情怀引申出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敬业:这一内容主要是以所在岗位的技能要求、行业的工作风险以及技能要求和工作环境等作为载体并且对计算机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在讲解时引申出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忠于職守的精神等敬业教育内容。

诚信: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标准规范和文档编辑以及数据处理和参数计算等内容的讲解,以此作为载体可以引申出关于诚信的教育,引导学生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需要遵循实事求是、尊重事实、讲信用等诚信观念。

友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任务协调和团结合作等内容进行讲解,以此作为载体给学生贯彻友善和谐的思想观念。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

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的教育,就需要不断对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以判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是否真的影响到了学生的观念和行为举止等。因此,评价也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实施的必要组成。具体也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评价。

诚信承诺书。在考核前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诚信承诺书的撰写或者是诚信承诺的证明,通过学生的承诺书结合在考试中出现的非诚信情况作出比例的计算,以此来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作品成果。作品成果是对课程内容学习程度的检测,同时也是对课程思政学习效果的体现。如果在学生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出一种浓烈的爱国情怀,说明在学习过程中课程思政教育效果显著,同时短视频的呈现还可以体现出团队中的友善和敬业精神。

考核过程和态度。当学生在进行考核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笔试以及机试中学生的答题认真度、团队合作情况以及答题效果等方面仔细观察,以此来对学生在课程思政中“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标准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思政实施案例

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知识点比较多并且复杂的特点,并且有很多思政内容蕴含其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课程思政更加豐富的结合,就需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

1.以史为鉴,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比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改革开放四十二周年为契机,举办“庆祝改革开放四十二周年”活动,让学生利用一些场景制作软件比如兔展、易企秀等来制作关于本次活动的电子海报,并且最后在班级内进行评比。通过这种竞赛可以将我国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使命感。

2.以事为证,增强学生的敬业精神

工匠精神的主要内涵就是敬业精神的表现,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智能手机的讲解来切入。2019年麒麟芯片在无数华为人的不断努力下被研发出来。而在华为这种强大科技力量的背后是七百多名数学家、八百多名物理学家以及一百二十多名化学家和六万多名工程师日日钻研、刻苦奋斗的敬业精神。教师通过这种举例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培养学生在以后工作中热爱自己的岗位,并且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3.以德为纲,培育学生的技术道德

教师可以以信息安全的教学为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精神。在上网时要注意安全问题,不去参与计算机病毒和手机病毒的制造,也不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技能去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要绿色上网,正确使用计算机,做出符合岗位要求和利于社会发展的规范操作,提高自身的技术道德和职业道德。

4.以组为团,树立学生的团结意识

教师在计算机应用的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团结友善精神进行培养,可以从“一带一路”理念进行切入。通过对该理念的讲解和分析,来树立学生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思想。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作业以及集体答辩的活动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团结和团队的重要性,以此延伸到只有拧成一股绳,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可以真正幸福。

三、结语

计算机课程在高职院校中属于一门比较基础的课程,并且这门课程关系到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为了实现我国人才的全面高素质发展,就要对课程思政进行有效教学。因此,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就要对课程思政内容做到有效结合,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来对课程思政进行更加深入的贯彻,在潜移默化间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实现我国未来人才的高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玲.新时期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开展途径[J].山西青年,2020(13):34,36.

[2]宋玲.论基于大思政格局的高职思想政治工作[J].青春岁月,2020(17):327.

[3]张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之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2(3):52-55.

[4]陈霞.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思政工作创新性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24):44-45.

[5]崔寅翔.浅论思政课教师在高职学生党建工作中的角色[J].科学咨询,2020(27):91.

[6]高佳丽.微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山西青年,2020(12):126.

[7]操小霞.增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思政工作的思考[J].才智,2020(14):72.

编辑 郑晓燕

作者:夏林

上一篇: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论文下一篇:关于国画发展的群众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