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宏观管理方式研究论文

2022-04-30

摘要“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介绍了低碳经济的内涵,提出了政府的重要作用,并分析提出了我国政府的一些不足。笔者提出政府要着力于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担责任的机制,协调社会各界参与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来,并且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四条政策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低碳经济宏观管理方式研究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低碳经济宏观管理方式研究论文 篇1:

区域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路径及策略研究

摘要: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短缺等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将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出发,相应地找出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探寻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对策,从而为相关的宏观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经济;路径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节能减排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区域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因此,根据区域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区域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基于区域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区域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要实现低碳经济在区域中的发展,必须要做到: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指导,加强相应立法工作;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引导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提升固碳、减碳能力,加快区域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变。

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

区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中部地区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腹地的属性和以高能耗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高,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之一。

(二)能源利用效率低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费强度越低,同时单位GDP碳排放量越小。因此,能源强度较高的地区应该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关注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的应用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技术创新步伐缓慢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四)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二)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三)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各区域应立足自身情况,积极引进各种关键低碳技术,如大力创新用煤工艺、采用洁净煤技术,具体包括加大清洁开采及原煤入洗比重,减少原煤输出和直接燃烧;加快煤炭高效转化技术开发,如煤基多联产、先进燃烧、低碳产品合成等技术,降低煤炭消费强度,减少转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大煤炭及煤基产品消费环节污染物排放控制与治理技术的研发,如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储存,实现煤炭及煤基产品的清洁化利用;加快发展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煤层气的开发及利用等技术。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碳技术落后的现状。

(四)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

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结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结合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积极开展区域低碳经济建设,以保证区域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文.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10(14).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5、刘红光等.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CO2减排效果分析——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3).

6、胥巍,安绪蓉.我国东西部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动态比较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13).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003066)。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管 军 刘晓明

低碳经济宏观管理方式研究论文 篇2:

论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摘 要 “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介绍了低碳经济的内涵,提出了政府的重要作用,并分析提出了我国政府的一些不足。笔者提出政府要着力于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担责任的机制,协调社会各界参与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来,并且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四条政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政府 政策 机制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间,全球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气候变化,这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成为解决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迫切需要,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大趋势,寻求以减碳为目的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也正逐步取得世界各国的共识。

一、 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在《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能源白皮书》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表面上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它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知识信息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二、 中国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一)发展现状。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总体思路是:在保证中国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以及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的前提下,采取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社会消费模式,发展并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先进核能技术以及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和氢能技术,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走“低碳经济”的发展合作的道路,并逐步建立减缓气候变化的制度和机制,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

2007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6月初,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意味着中国制定了自己的气候发展战略。2009 年8 月28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这个《决议》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在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反响。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决心和能力。

(二)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正式管理机构刚刚成立,而气候变化问题却极其复杂,涉及面广,责任重大。政府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应对气候变化行政管理主管机构权威不足,人员编制和宏观管理能力薄弱,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等都不尽完善,战略与规划、协调机制不健全,财税政策、市场化改革等相对滞后等。笔者主要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政府管理重视行政手段,对于市场手段使用不足。我国政府的特点是强政府、弱社会组织,强政府在推动低碳经济的投资、发展方面作用是明显的,但是,低碳经济涉及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仅仅靠政府努力是无法实现的,还有赖于整个社会的共识和参与。我国已制定和实施了不少促进节能的法律法规,但多数以行政命令方式推行,经济激励措施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第二,我国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但是各法并不够完善,普法力度仍十分薄弱,无法做到有法皆知、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仍然需要法制保障机制的建设,《低碳经济法》的制定是支持企业走低碳经济道路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我国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建立,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第三,公民低碳意识薄弱,消费观念浪费。中国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人们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在广告和西方生活模式的影响下,许多人形成了奢侈浪费的消费观。近年来,虽然普通公众对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高度关注,但是绝大部分普通民众对包括《京都议定书》在内的国际气候条约并不了解。低碳经济是社会各界共同的义务和责任,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低碳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三、 政策和建议

低碳经济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对于这样的综合性大问题,应力求避免“单打一”的思维和决策,而要充分认识其中包含的不同问题之间的关联并努力寻求“多赢”方案。 这就要求政府长远的、宏观的、整体的、多元的考虑,增强其宏观协调、管理、监督和服务的能力。政府在引导低碳经济发展中,应该理顺政府、企业与公众三方面的关系,协调社会各方广泛参与进来。鉴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全民动员。

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生活就是引导工作反思不良的生活习惯,选择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应对气候变化、珍惜地球资源的问题上,人们往往把目光集中在减少工业二氧化碳排放上,而忽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排放。中国能源资源总量较为匮乏,结构不合理,基本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但能源浪费非常惊人,奢侈消费倾向十分突出。因此,遏制奢侈消费,减少浪费,是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

首先,政府要继续广泛开展“低碳生活”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对低碳经济重要性的认识。在公众生态意识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良好的公众参与机制,就显的更为重要。一方面,我们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加参与途径,确保全社会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设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积极性。防止全球变暖,既需要政府、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每一个普通的公民积极的参与其中。

(二)改革财税政策,鼓励企业参与。

通过政策的引导改善投资结构,确定投资重点与投资结构,对有利于低碳排放的项目进行支持,对高排放的项目进行控制;制定优惠政策,加速低碳科技的产业化,通过减免税收、增加政府的转移支出等手段激励中国低碳产业发展;通过更积极的金融政策,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与碳金融制度,为发展中国低碳经济创造融资条件。中国的财政体系将实现由建设财政、公共财政向绿色财政转型,通过建立新的财税体制,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在宣传低碳的基础上,更多的体现出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使得企业通过收益费用的简单比较,能够体现低碳经济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的增加,变被动为主动。另外,一些国外发展比较好的“绿色证书”制度、商品“碳标签”、碳基金制度等,都能促使企业主动地承担环境责任,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思路,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要求。

(三)完善政府管理,健全保障机制。

中国经济要向低碳转型,就要在政府层面建立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其中,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应积极推动相关法律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使各项行为都有法可依。另外,应建立涉及损害仲裁方面的法律,加强监管体系并完善处罚机制,实现对低碳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监督,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公平性、持续性。通过立法、修改法律和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推动整个社会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

同时,针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行政管理主管机构权威不足、能力薄弱、协调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的作用,建立灵活多样的部门协调机制,针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部署提出建议;另一方面,加强能力建设,争取更多的行政资源,并为今后政府机构调整和进一步提高应对气候变化主管机构的规格做好准备。

(四)借鉴成功经验,扩大国际合作。

目前,低碳经济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还不够高、研发能力不足、市场化程度有待完善,这些因素都使我国的发展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低碳技术,才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我国当前的策略是要加大与国际社会尤其是低碳经济发展较好的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积极从发达国家引入成熟的技术,提升引进消化和再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创新,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积极探索与西方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学术、研究、管理、培训机构之间,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开展具体项目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及能力建设等形式的合作活动。通过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新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的国际标准、标杆;使中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注释:

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等. 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4-19.

纪玉山,纪明. 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研究. 社会科学辑刊,2010(2):83-89.

张坤民. 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7.

庄贵阳. 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 太平洋学报,2005(11):79-87.

李飞,庄贵阳,付加锋等. 低碳经济转型:政策、趋势与启示. 经济问题探索,2010(2):94-97.

黄栋,李怀霞. 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府政策中国行政管理,2009(5):48-49.

作者:夏 瑜

低碳经济宏观管理方式研究论文 篇3:

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及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阐述低碳经济对我国现代服务业产生的影响,分析我国现代服务业低碳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低碳化发展的建议措施,以期为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升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现代服务业 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对现代服务业的影响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为了应对这种挑战,世界范围内正进行一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即努力建立一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多年来,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主要承接中心,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GDP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耗能、高污染等问题。面对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现实,用高新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服务业相对于传统工业发展具有能耗低、污染小等特点,加快金融、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减轻我国的碳排放强度,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碳发展是现代服务业产业升级的要求。随着各国产业经济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升级转化,服务业的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也日益增大。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逐年增长,1995年到2008年年均增长19.5%,但同时期我国的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率为8.1%。前者的增长率明显高于后者,由此可见,虽然相对于传统工业而言,现代服务业的单位GDP能耗是较低的,但由于现代服务业各组成部分的异质性,其部分行业还是属于高碳排放属性。所以不管是从现代服务业的高速发展态势来看,还是从内部组成的碳排放的异质性来看,发展低碳化的现代服务业是当前该产业进行升级转型,提高生产效率的必然选择。

发展低碳服务业是促进第一、二产业低碳转型的有力保障。为了实现低碳目标,新兴的低碳服务业应运而生,该行业以服务低碳经济为目的,为各产业提供节能减排服务。如碳市场交易服务、低碳技术的研发及低碳金融服务等,涉及农业、工业、市政、公共生活等领域。例如,上海市虹口区2011年以低碳服务业作为高端服务业,打造以绿色信贷、低碳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为主要服务模式的新兴产业,带动地区产业结构的低碳转型。低碳服务业作为低碳经济的新事物,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大力支持的新兴产业,其顺应了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第一、第二产业低碳转型的有力保障。

现代服务业低碳发展的困境

低碳政策不完善。首先,气候变化问题非常复杂,涉及面广,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综合协调发展,但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作的努力还不够,无论是从人员编制还是从宏观管理能力方面还非常薄弱,与我国的大国地位很不相称。其次,虽然党和政府对低碳经济相当重视,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法规、战略规划、政策体系还非常不完善。很多领域仍然处于起步状态,尤其是在现代服务业低碳化发展领域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最后,政策的执行力不够也阻碍了我国现代服务业低碳化的发展。

企业低碳责任的缺失。企业社会责任描述了企业遵守社会文化道德的行为表现,其是一种企业价值体现,当前一些现代服务企业正通过低碳旅游、低碳物流等新型运营模式的开展来承担着社会责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争取利润最大化面前,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仍然处于弱势位置,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屡有发生。低碳时代的到来,中国的企业已经感受到了低碳发展的压力。能源的日益短缺及环境的恶化迫使企业的社会责任观觉醒,中国企业应摒弃利润追逐的短视行为,承担起社会低碳责任,进而获得社会认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低碳消费观念薄弱。服务业相对于工业有更高的消费关联度。因此消费者崇尚健康、生态的低碳消费需求是拉动现代服务业低碳发展的强大动力。虽然目前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旺盛,但是民众的低碳消费增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依然缓慢。主要表现在低碳消费意识薄弱,消费结构不合理,奢侈浪费之风蔓延等。根据资料显示,日本和美国的居民将“绿色低碳”作为其选择商品的重要标准。而在我国多数居民的消费以自己的喜好为主,不顾及环保。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低碳消费的理念还未深入人心。

低碳人才的溃乏。现代服务业其竞争的核心资源是人才,但目前市场上低碳行业人才的供给严重不足。据某招聘网站资料显示,2010年3月份北京低碳行业的需求人数相对于2009年同期增长了117.3%,与企业对低碳人才求贤若渴的态势相矛盾的是高等教育低碳专业的设置还是一片空白。高等院校低碳教育的培养跟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已经严重阻碍了现代服务业低碳化的发展。

低碳经济背景下现代服务业发展策略

完善低碳政策体系。现代服务业低碳化发展已经刻不容缓,由于现代服务业涵盖行业广,直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迫切地需要政府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制定政策框架体系引导我国现代服务业的低碳发展战略的实施、出台促进低碳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规划政策。针对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完善现有税收政策,择机开征碳税,激励企业提供低碳的产品和服务。强化消费税的绿色功能,从宏观上调控市场的消费需求。积极地推进碳金融建设,通过国家财政投资、商业银行绿色信贷、清洁发展机制及国际金融机构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资本在低经济背景下合理有效地进行配置。

由于低碳科技创新具有公共属性,政府有责任牵头搭建低碳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依托该平台发挥整合资源和统筹规划的作用,促进低碳科技信息交流与技术的扩散。建立联席协商机制,协调相关方的低碳科技创新,对外整体布局,协调、有序地开展有关的国际合作活动。积极地承接现代服务业的国际化转移,拓宽我国的低碳服务贸易市场,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CDM项目拓展。政府应当结合市场规律和本地区资源秉赋,明确战略定位,合理布局,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平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最后,一定要加大政策的执行监控,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地推进政策的实施,不要让“政策变成稻草人”。

开展低碳供应链管理。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生态压力,我国现代服务企业必须强化低碳供应链管理,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并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企业从长远利益考虑,确立低碳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地位,积极引导企业以低碳供应链管理为重心,让低碳发展逐步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培育低碳企业文化。将创建企业低碳形象和品牌变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追求。对企业原有供应链进行再造,将低碳、环保理念融入到供应链的设计、采购、集成、交付及回收的过程中,实现资源消耗,高管理效率的闭环运作模式。

例如,服务集成企业在低碳供应链的设计阶段最大限度的考虑供应链的碳排放要求。在采购阶段,选择低碳的供应商作为合作伙伴。核心企业加强对节点企业的风险识别和控制。优化网络设计,实施低碳的物流运输。在交付阶段,对产品进行环境友好式的包装,减少包装空间,强调包装的可回收性和可重用性。通过第三方的仓储与配送服务,提高交付效率,在回收阶段,对不可利用的废弃物要采用低碳环保的方式进行处理,对可回收利用的物料,通过逆向物流的运作渠道重新进入到供应链的循环过程中,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强化低碳消费意识。推行低碳消费方式。首先从观念着手,培育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向公众宣传低碳消费方式。民政部门撰写低碳宣传手册并发放给居民,从细节指导居民的日常低碳生活。加强沟通,听取民众关于低碳消费方面的意见并加以反馈。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引导民众的低碳消费。餐饮业引导顾客适量、适度点菜,鼓励剩菜打包,平衡低碳的饮食结构。完善公务接待制度,推行公务接待公示制度和公务卡结算制度,加大对公务接待活动的监督和处罚力度。扶持公共交通服务,并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效率,鼓励民众选择舒适安全、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出行。严格控制私家车的增长速度,大力提倡对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加强对低碳产品的认证工作,对产品和服务标注碳标签,为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和服务提供参考。

培育低碳技术人才。低碳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和技术的载体,是低碳经济的根基,也是发展低碳服务业的基础。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政府必须从战略高度,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快现代服务业低碳人才的培养。要学习发达国家在低碳创新方面的先进技术与制度,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及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填补在低碳技术、低碳金融、低碳市场等专业的设置空白,培养具有环保、金融、市场及管理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产学研三方合作,提高人力资源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为低碳服务业的发展做好人才培养和储备。

(作者分别为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青岛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与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青岛市现代服务企业低碳供应链发展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51205215,QDSKL130436)

责编/韩露(实习)

作者:杨文红 贠海涛

上一篇:国际金融理论前沿问题研究论文下一篇: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