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及答案

2024-04-18

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及答案(共10篇)

篇1: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及答案

外语实小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2、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3、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4、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5、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等。

6、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7、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8、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9、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包括(我的徤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

10、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

11、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教师应对(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方式加以重视。

12、本课程主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

二、选择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B)。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

2、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请问一条主线指以(B)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 B、学生的发展 C、学生的体验 D、学生的实践

3、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A)的基本特征。A、实践性 B、开放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4、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C)。A.感受 B.感情

C.感悟 D.感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为指导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

C.学生社会生活

D.道德情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三、判断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3、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

4、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人是课程的基础。(×)

5、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四、简答题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什么?

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3、品德与社会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4)充实教学内容(5)拓展教学空间

4、请简要介绍品德课程开放性具体包括哪些方面的开放?

答:开放性具体包括了以下几方面:教材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教学活动时间、场所、人员的开放性;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5、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分别有哪些?

答:品德与生活课程常用的教学形式有:

A: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 B: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2)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答:(略)

篇2: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及答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

7、品德与社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5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等是存在于这些领域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儿童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

7、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

8、《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为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式采用()()的评价,老师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或综合运用()()()与()等方式进行评价。

10、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方法有()()()()()。

二、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1、品德课程的评价是教师和儿童共同合作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过程,儿童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等方式和家长以及其它有关人员的参与。()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3、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遇教育于活动之中。()

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5、品德与社会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价,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三、简答题:(共24分)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6分)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6分)

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建议包括哪五个方面?(10分)

4、品德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有哪些?(8分)

四、论述:(15分)

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

1、学生生活、螺旋上升、学生社会性发展

2、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学生良好品德形成

4、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5、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社会关系、主动学习

6、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活动、学生社会生活

7、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

8、个性品质、社会性、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爱心、责任心、良好品德

9、多主体、开放性、学生相互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 家长、社会参与评价

10、教师观察记录、描述性评价、学生互评、作品评价、个案分析

二、判断题

1、√

2、×

3、√

4、√

5、×

三、简答

1、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答:(1)综合性(2)实践性(3)开放性

3、答:

(一)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二)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充实教学内容

(五)拓展教学空间

4、答:

(一)老师把品德课上成讲授课、吞图说话课、手工课、表演课、自由游戏课等。

(二)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教师活动表现为既定程序的再现及教师忙于催促、转化、统领。

(三)过于关注教材,而忽略了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四)缺乏及时总结与反思。

四、论述 答题要点:

品德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是: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存在的问题:实际不当、分组不科学、规则不明、时间不足、评价不全。对策: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构建结构合理的

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2011版小学品德课程标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程 D.生活课程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3.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A.110 B.122 C 119 D.120

4、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请问一条主线指以()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 B、学生的发展 C、学生的体验 D、学生的实践 5.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A.彝族 B.布依族C.傣族D.蒙古族

6.“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 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C.报纸 矿泉水瓶 D.烟头 建筑垃圾

7、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的基本特征。A、实践性 B、开放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8.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清明节

9.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

篇3: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发展性突出———一脉相承, 与时俱进

1. 一脉相承:

新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对旧事物的继承, 从整体着眼, 2011版新课标的结构框架和内容体系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和改动, 基本继承了2003版课标的体系框架和精神内容。由此, 从“整体”这一层面上来看, 新版与旧版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2. 与时俱进:

新事物总是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与新颖, 从具体部分来看, 新课标在页数方面就增加了2页;导言中增加“时代背景”和“课程作用”;重新定义了思想品德的课程性质;删除课程目标中的总目标;重新整合课程内容中的三大模块;适度修改教学建议与评价建议等。以上变化都是由于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初中生出现新情况以及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面临新困惑的背景下合理修改与添加的。例如, 在“认识自我”这一部分, 新课标中增加了“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这正是为应对现行应试教育下学生出现的新问题而做出的调整。这些变化同时是思想品德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新课改向纵深发展;也是贯彻落实《 (2010-202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举措。2011版新课标的修订在突出思想品德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确立全球化的视野, 注重情感发展对学生良好品德养成的重要性, 适当增添生命教育、公民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价值观等内容, 与时俱进的精神特性得到充分体现。

二、逻辑性明显———删繁就简, 优化重组

1. 课程内容:

2011版新课标在课程内容方面本着“删繁就简、优化重组”的原则, 一是标题用“课程内容”来取代“内容标准”, 删除“目标要求”栏目;二是将课程内容的三大板块调整为“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把本属于第三板块的“集体”移到第二板块, 这使其更具有逻辑性, 因为我与他人的关系就包括我与集体的关系的内容, 这样可以避免内容的重复;三是新板块下的具体课程内容表述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增添和删除了部分内容。例如, 在“自尊自强”这一部分中增加“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 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等, 这些新增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删除“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等, 这些内容范围界定不太规范, 与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距较远, 在教学实践中也不方便进行举例讲述;最后将“活动建议”一栏的数目由34提高到36, 并且这些建议的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基本理念:

按照课程的核心、基础和基本原则, 2011版新课标对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念作了顺序上的调整, 对原来三个课程理念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修订与补充, 使其更加通顺逻辑性明显, 以“课程核心”为目标, 以“课程基础”为条件, 以“课程原则”为方法来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这符合逻辑性和最优化原则。

三、指导性增强———明确核心, 丰富内涵

1. 课程性质:

与2003版课标相比较, 2011版新课标对思想品德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地清晰而全面, 即“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这样核心目的明确的课程性质表述符合“德育生活化”的要求, 使其更加具有规范性和指导性;另外在“思想性”中还增加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 这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教材的编纂提供了具体明确的方向性指导。

2. 实施建议:

2011版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丰富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内容, 专门在开头对教学和评价的内涵与功能等作了概括与总结, 使教学和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立场进一步明确, 指出了教学的组织与其实施的详细要求, 点明了评价工作的功能及其定位。例如, “教学建议”中增加“准确把握课程性质, 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优化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等指导性很强的要求。又如, “评价建议”中增添了四项评价实施要求使思想品德评价工作更具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篇4: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及答案

本次培训会由江玲主任主持,首先由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贵亮致欢迎词,他表达了对来皖讲学的各位专家、主会场培训200名体育骨干教师、16个地市教研员的以及全省16市105个县区280个分会场收看主会场远程实时视频的体育教师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专家谭华教授作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说明”的专题讲座。谭华教授从课程目标的修订、关于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争议、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三个方面对新课标进行了详细解读,使大家在原有课改理念认识的基础上又更新了对课程标准的认识,对新课程标准认识变得更加清晰、明确。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一中张金生老师主讲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学习与理解”和“将体育与健康教师转换教学行为的思考”,张老师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用一个又一个的教学实例和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使大家在感悟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艺术体育室江玲主任为大家作了“安徽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2011版)暨新教材实施建议”的报告,江老师的报告虽然时间很短,但讲解到位、透彻,解决了大家在平常体育教学中的难题和困惑。体育与健康课改组核心成员、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潘绍伟教授又从新课程下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实践方面做了精彩而又翔实的分析,为大家今后的教育教学如何扎实、有效地开展做出了明确的指导。

本次培训工作全省统一组织,采用集中培训、远程实时视频培训及在线自主收看培训视频等多元的培训方式和方法。参加集中培训的人员有:各市学科教研员、2012年9月担任起始年级教学的骨干教师。培训采取专题讲座与分组讨论、大会发言的形式,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形式。虽然时间短,但形式新颖,并且以参与式培训为主,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大家对此次课改的重要性、紧迫性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新认识。

篇5: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共40分,每空2分)

1、品德与社会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_____、_____转变。

3、小组学习是调动所有学生参与学习,培养_________ 和________ 的途径,提供了开展探究学习所必需的交流平台。

4、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_____ 和_____,为学生____、_____、_____,成为具有____、____、良好的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5、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不限于_____上的教材,要是学生广泛的____和____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学校____的各种资源,以利用_____的实现。

二、选择(共10分,每题2分)

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A、核心 B、基础 C、前提 D、目标

2、评价内容不包括()

A、学习态度 B、学习能力 C、拓展空间 D、学习结果

3、在本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A、支持者 B、合作者 C、知识传授者 D、引导者和组织者

4、下面表述正确的一句话是()

A、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 B、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家庭生活为基础 C、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学校生活为基础 D、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个人生活为基础

5、关于评价方法表述正确的是()

A、搜集整理能力 B、教师观察记录 C、促进儿童发展 D、拓展教学空间

三、判断(共12分,每题2分)

2、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1、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学生与教 其主要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师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

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3、体验学习是学习者通过生活体验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

4、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5、学生评价不一定准确,不提倡学生互评。()

6、学生、教师、家长、社会人士等都是本课程的重要资源。()

四、简答(共20分,每题10分)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五、论述(共18分)

谈谈现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答案

一、填空

1、一条主线

点面结合综合交叉

螺旋上升

2、引导者

组织者

3、合作交流能力

民主意识的途径

4、良好品德

社会性发展

认识社会

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

爱心

责任心

5、传统意义

接触

了解

内外

课程目标

二、选择

1、A

2、C

3、D

4、A

5、B

三、判断

1、×

2、√

3、×

4、×

5、×

6、√

四、简答

1、(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4)作品评价

(5)学生自评与互评

五、论述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1)观察记录

(2)描述性评语

篇6: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及答案

测试题

一、判断题

1.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学生。(×)2.只要有兴趣,就可以发展成为特长。(×)3.自己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努力做好。(∨)4.交往中人人平等。(∨)5.自己的家里人不必客气。(×)6.处处留心皆学问。(∨)

7.在班集体里,如果个别人不合作,不自觉,不会影响全班的荣誉。(×)

8.每月的水电气费属固定支出。(∨)

9.祖国要强大,科学家比工人的作用更大。(×)10.因为是好朋友,所以小明不会做的题,就可以抄小红的。(×)

11.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后,就要学会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之处。(∨)12.明明学习差,同学不愿意同他玩。东东和他一起玩,还帮他补习功课。(∨)

13.一个同学走路不小心摔倒了,小刚看见了,马上跑过去把他扶起来。(∨)

14.亮亮不小心把东东的铅笔盒弄坏了,东东非要亮亮赔。(×)

15.乘车时不能把头、手伸出窗外。(∨)16发生火灾要拨打 110 报警电话。(×)17.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

18.考试时,小红有一题不会做,她就给小明传纸条,希望得到帮助。小明:不理不睬,下课后再教小红。(∨)接到纸条后,趁老师不注意,把答案告诉他。(×)

19.我很想和小红她们一起玩,但她们不理我,我就把小红的铅笔盒藏起来。(×)

20.老师不许大家去游戏厅,但是小明经常去。我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

21、小明只顾踢球,把爸爸交代的事情忘记了。(×)

22、我们还是小学生,社会上的事情不需要我们来负责。(×)

23、我们每个人都应在现实生活中当好自己的角色。(√)

24、遵守规则要靠自觉。(√)

25、规则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6、社会变化真快,要不断学习新知识。(√)

27、小光说他只把学习成绩提高就行了,别的等长大以后再说了。(×)

28、为了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每一所学校都设计了自己的校园文化。(√)

二、填空

1、(家庭)(学校)(社区)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我们每天在这里生活、学习和游戏。

2、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家是我们生活中最(亲近)、最(熟悉)的地方。

3、在家中,我每天与(家人)生活在一起。我们一起(做事),一起(游戏),谁生了病,(家人)都(着急)。有时也会闹点儿别扭。家庭成员总是互相(关心)、互相(惦记),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4、学校是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在这里愉快地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游戏),茁壮成长。

5、除了小学还有(中学)(大学)(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聋人学校属于(特殊教育)学校。

6、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地方。社区里有各种(公用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7、小区健身器、车站站牌、小区路灯、垃圾桶、公用电话、信筒等属于(公用设施)。

8、我们应该(爱护使用)社区里的公共设施,(尊重)社区里的工作人员。

9、我们的成长进步,离不开(学习)。自觉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提高自我的过程。

10、这两年,我们学到的东西真不少。(知识)增多了,(本领)增长了,比过去更(懂事)了。

11、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有(第一次)。有第一次(成功)的喜悦,也有做不好、失败的烦恼。

12、我们学到的知识、本领和道理,不仅是课上学来的。我们还可以向(老师)(书)、(媒体)、(他人)学。

13、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我们就会学到很多东西。

14、我们在学习中也遇到过烦恼,但是只要动脑筋,(想办法),总会克服困难的。遇到不会的事情时,应该(多想)、(多问)。

15、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只有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有效率。

16、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的社会,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

17、不论是日常生活、学习还是游戏,都要有(规则)。

18、规则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我们安全有序地生活、学习的(保证)。

19、我们都喜欢游戏,游戏要有(规则),否则无法进行。20、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处处有规则。

21、在学校上楼的时候,我们要遵守(右行礼让)的规则。

22、规则是为了保证活动的(安全),规则是为了保持我们学校和教室的(卫生),(安全)。规则是为了保证学习的(井然有序)。

23、学校规则可以保证我们(健康)(安全)(愉快)地学习。

24、我们每个人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享受着规则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25、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当各方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就要互相(协商),定一个大多数人拥护的规则。

26、规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大家都要(遵守)。不遵守规则可能会造成很多的(恶果)。

27、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在不同场合下的社会角色是不同的。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社会要求)和(责任)。

28、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剧场我们是(观众),在公共汽车上我们是(乘客)。在商店我们是(顾客),在家里我们是(孩子)。

29、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生活场所,都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社会角色)。

30、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应该(积极参与)。

31、我们生活在班集体中,感受着集体给我们带来的(温暖)和(力量)。

32、班集体获得荣誉,有每个同学的(功劳)。班集体的事情,就是我们(大家)的事情。

33、集体的活动我们都要(积极参加)。

34、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有许多事情也需要我们来尽责,要积极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35、火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报警电话(110)。

36、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

37、你想要别人关心你,别人也想要你(关心)他。

38、“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父亲节”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39、黄金法则:几乎所有民族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信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你希望别人对你怎么样,你也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40、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比如游戏规则、交通法规、班级规则、学校规则等等。规则对人有(约束)作用,但同时也是为(大家)服务的。

41、在爸爸妈妈劳累的时候(给他们倒杯水,捶捶背)。

42、多发的意外事故有(溺水、触电烧伤、烫伤、中毒、窒息、摔伤)。

43、请你设计一条交通安全用语(你让我让大家让,交通安全有保障)。

44、你知道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有(报纸、课外书籍、电视、新闻、书本、生活、网站)等等。

45、家庭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爱护)子女,子女(孝敬)父母;年长的(照顾)年幼的,年幼的(尊敬)年长的,这些都是我们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46、我发现(1)(夏天)总是天亮得很早,而(冬天)则比较晚(2)猫的眼睛变化很有规律,光线(强)时眼睛眯着,看不清眼前物体;光线(暗)时眼睛睁开,能看清物体。47、1985年,我国把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

48、爸爸的妹妹是我的(姑姑),我是奶奶的(孙子孙女),妈妈的姐妹是我的(姨妈)。

三、问答题

1、你知道怎样做学习的小主人吗?

答:我知道这样做:①会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②会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③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④能独立思考,不随便请教别人⑤做功课时,能管住自己。

2、你知道哪些尊敬长辈的礼节?你做得怎样?

答:我知道尊敬长辈要做到:①“出必告,反必面。”就是:出门时一定要告诉长辈;回家后要与长辈打招呼,向他们问候。②“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就是:无论是吃饭,还是就座、走路,都应该让长辈在先。③主动帮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④见面要主动问好。

3、你一个人在家时,一个陌生人来敲门,说他是你爸爸的同事,要求进屋,你怎么办?

答:我会从门缝或猫眼中看看来人是谁,然后问他有什么事,最后打电话问问 爸爸是不是有这回事,再决定是否开门。

四、简答

1、写出你知道的五种职业的名称? 答:我知道:教师、农民、工程师、司机、营业员、警察、医生、护士。

2、请列举出你能为家里做的一些事情? 答:我会做:扫地、洗碗、整理房间、拣菜、洗衣服等事。

3、有什么办法使我们做事做得更快些?请你说一说。答:做事时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一定会做得更快。

4、请你说一说学校有哪些规则?

答:上课规则、下课在走廊行走规则、眼保健操规则、食堂就餐规则。

5、日常生活、学习中学到好多知识和本领。请你说说是向谁学的。

答:我和妈妈学会了洗衣服;我和爸爸学会了擦地;我和数学老师学会了乘法; 我和语文老师学会了读课文;我和音乐老师学会了唱歌。

6、如果今天家里你当家,你会怎么做?请你说一说。答:把家里收拾干净,买好菜,给爸爸、妈妈做一顿可口的晚饭。完成父母交给的其它任务。

7、你知道的学校有哪些?请写出至少5种学校。答:小学、中学、大学、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

8、我们的社区里有哪些机构和设施?

答:机构:商店、邮局、派出所、医院、照相馆、幼儿园。设施:垃圾桶、公用电话、信筒、小区健身器、车站站牌、小区路灯。

9、我们该怎样当好学习的主人?

答:给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努力克服困难,自己不能解决时,可以向其他人求助。

篇7: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46分,每空2分)

1.外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_______课程,英语是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之一。

2.《英语课程标准》第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_______级为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_______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

3.《英语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___________”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这中设计旨在体现基础教育阶段能力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课程要求的有机衔接,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4.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_______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_______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

5.7—9年级和普通高中的英语课程建议每周不少于 _______课时。

6.___________在学期、学年和结业考试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20%。笔试应避免单纯语音知识题和单纯语法知识题;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_______。

7.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__能力。

8、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9、《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10、三维学习目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 1.必修2.五、八3.能够做某事4.形成性、终结性

5.四6.听力测试、主观题7.综合语言应用

8、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9、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

10、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判断题: 1.正确

2、正确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10.正确

8、正确

9、错误

7、正确

6、错误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思想。()

2、基础英语语言知识是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3、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等于考试,考试是评价的唯一手段。()

4、任何一门现存的自然语言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从小至单个的词到大至语篇的各个层面都体现出文化内涵。()

5、提倡探究式学习是排除语言知识的学习,只是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和途径。()

6、听和读是由内部语言转换为外部语言;说和写是由外部语言转换成内部语言。()

7、少年儿童具有成年人不可比拟的语言学习优势。()

8、我们提倡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全面素质以及他们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评价。()

9、评价就是指考试。()

10、考试成绩统计常常要做的是通过计算集中趋势,了解考生的典型的或是普遍的应试表现。平均数是计算集中趋势最常用的方法。()

三、简答题:(30分)

1、什么事高效课堂?

2、高效课堂的基本流程包括哪几个教学环节?

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2)建立情感态度的沟通和交流渠道。3)结合英语学习内容,讨论有关情感态度的问题。4)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态度方面的困难。

4、英语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与发展方向是什么?

1)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评价理念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2)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3)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与平衡。4)对学生的平评价重激励、重发展、重能力。

5、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四、综合题(14分)

运用《英语课程标准》阐述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1)任务驱动型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互式活动,在活动中所学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其价值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对学习英语的价值的直接感受,有利于提高学习的自觉性。(2)任务驱动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3)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励学习积极性。(4)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到自我的不,有助于激发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5)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因此有利于培养责任心。(6)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有较多的人际交往,有较多的机会思考、决策、应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性格和情感,发展运用交际策略的能力。(7)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扮演着一个角色,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利于语感的生成。(8)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不可能单纯使用一种技能或一项语言知识,因此有助于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学生更注意语言的恰当性、得体性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9)学生在任务驱动型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有利于把所学语言较顺利地应用于真实交际。(10)采用任务驱动型学习的方式可以改变目前教学中仍然存在着的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甚至单纯讲授语言知识的现状,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测试题

一、多选题

()1.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

A.语言技能B.情感态度C.教学评价 D.学习策略 E.文化意识

()2.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_______的重要工具。

A.文化意识B.国际交往C.科技交流D.文化交流

()3.英语教材是指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科书以及与之配套使用的______

A.练习册B.录像带C.挂图D.教学实物E.计算机软件

()4.平时的教学要避免_____________的倾向,特别要避免采用题海战术干

扰正常教学的做法。

A.为考而教B.不考不教C.考也不教D.以考代教

()5.学习策略包括_________________

A.认知策略B.调控策略C.交际策略D.资源策略

()6英语课程应根据教和学的需求,提供______的英语学习资源。

A.贴近教师B.贴近学生C.贴近生活D.贴近时代

()

7、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开发和利用______资源。

A、教材B、学校C、网络D、学生

()

8、教材的编写就体现__________原则。

A、思想性B、科学性C、趣味性D、灵活性

()

9、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与课堂教学活动接近的形式以及_________等形式。

A、平时测验B、学习档案C、成长记录袋D、问卷调查()

10、终结性评价应采取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A、口试B、听力C、笔试D、面试

二、填空题

1.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具有 工具性 和 人文性 双重性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3.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

4.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 渐进性 和 持续性 特点。

5.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 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和 教学资源 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6.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7.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英语学习资源,积极利用音像、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网络信息等,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三、简答题

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总目标要求是什么?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2.英语学业考试的命题应遵循什么原则?

(1)要依据课程标准来确定考查内容与标准;

(2)要着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避免单纯考查语言知识;

(3)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

(4)要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素材,根据语言实际使用情况命题;

(5)要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杜绝繁、偏、旧的试题,要控制题量;

(6)要根据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制定评分标准。

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4.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二)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三)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四)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五)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六)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四、论述题

阐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二)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六)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七)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

篇8: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前言

导语增加了思想品德课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为适应初中学生成长的需要, 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 旨在促进初中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较之“实验稿”, 更能让人对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一目了然。《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增加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 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是思想品德课程设计的基础, 课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直面他们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这一段话, 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更加人性化, 更加贴近初中学生的实际, 重视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现在的初中学生, 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和单亲家庭的孩子, 父母或限于自身文化, 或限于自身的精力, 无法与孩子较好地交流和沟通, 心理问题很多, 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 与时俱进, 在教学之余更多地了解学生个体的心理状况, 真心关爱学生, 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疏导, 做家长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帮助学生走出成长中的困惑。

二、课程目标及内容标准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分类目标》里, 三维目标的表述较之“实验稿”更加具体和有操作性, 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用法律维权”, 知识目标增加了“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认识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 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目标中, 更加注重对环保知识的灌输, 让学生树立更加牢固的环保意识。内容标准表述更加成熟, 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能体现社会的发展变化。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三处: (1) 《认识自我》板块增加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游戏观念,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这一内容标准切准了现在很多中等生和学困生的脉, 因为这类学生, 没有学习动力、沉迷于游戏、怕困难而厌学的多, 但他们仍然希望体验到学习的成功,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努力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 再加上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 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他们重新鼓起学习的勇气的。 (2) 法律知识板块增加了一句“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可不能小看这一句话, 由于初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逐渐增多, 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很多学生恰恰缺乏平等意识, 所以才会在与同学相处中“拼爹”、攀比。我想, 从学生开始灌输平等意识, 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甚至全社会的素质。 (3)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板块中, 增加了“合理利用网络等传播媒介, 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 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在网络等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 指导学生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已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念。

三、实施建议

我认为, 2011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最出彩的部分莫过于《教学建议》了。与“实验稿”相比, 新课标脱离了方向性的大框框, 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有机联系融通, 形成教育合力;提倡教师教学中增强课程的开放性, 合理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主动探索或在合作中扩展自己的经验, 增强道德学习的能力。这些建议, 进一步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开放性和民主性, 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道德的内化。《教学建议》里的理念和方法, 正是老师们前些年课改中苦苦探索得到的经典方法的集大成。我从中感悟到:面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情境和开放互动的教学过程, 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运用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教学艺术, 才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 促进学生的最佳发展。

篇9:2011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竞赛试题及答案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改革

新课程要求改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边缘化的教学格局,本着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结合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调整和改善,显得尤为必要。

一、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问题

1.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价值认识不清

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价值认识不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造成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边缘化的根本原因。具体体现在:其一,不纳入统考,不纳入教学质量评估,不纳入小升初考试体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副科的形式存在的,在这种功利性的学习价值观下,教师和家长都忽视了品德与社会学科,进而影响了学生的想法;其二,学校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价值认识不清,课程安排上一直在挤压课程数量,课程目标中也很少能看到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任务,使得该学科处于随意教学的状态。

2.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存在不足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形式:其一,教师的传统灌输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常常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开展教学。这样宣读式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造成实际教学效益难以提升;其二,教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创新意识淡薄,不能将新课程的新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去,久而久之造成课堂教学模式固定化,师生互动不断减少,课堂氛围变得死气沉沉。

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机制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效益反馈的重要依据,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通过这个环节实现教学的自我反思,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通过这个环节找到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但是实际上当前很多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过度重视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行为能力和行为习惯;忽视了对教师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的监督和管理,缺乏用科学公正的态度去审视实际的课程教学效益。

二、新课程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从教学方式入手,引导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朝着新课标的方向发展。对此,我们应该着手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实践教学法

新课程要求学生以体验的方式融入教学中去,由此实现课堂向锻炼自我行为能力方面的转变,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此处我们以小学四年级《做聪明的消费者》为例,可以依照以下步骤来开展:其一,要求学生分组列举出自己所欠缺的文具,制定详细的采购清单,为后期开展采购活动打下基础;其二,设置采购问题,询问学生应该到哪里去采购,商场中的文具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不同文具的价格是否是一样的;其三,要求学生以分组的方式去实地购买,在当地主要购物场所中了解商品价格的变化规律,学会判断商品的优劣;其四,回到学校,向老师讲述采购过程,教师对于每个小组的采购行为进行评价,并且融入消费自我保护意识,总结课程。

2.趣味教学法

趣味教学法,就是在教学内容与学生兴趣之间找到切入点,以此为基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一改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此处我们以一年级上册《过新年》为例,为了能够使得小学生全面了解新年节日,教师在课堂开展的时候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环节:其一,以新年相关的动画视频为课程引入,自然过渡到课程主题,并且要求学生回忆自己的新年是怎么过的,大家为什么喜欢过新年;其二,以实物展示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认知新年节日中出现的事物,比如紅包,鞭炮,饺子等,并且讲述不同事物背后的含义,加深小学生对于春节的感受;其三,制作此课程的PPT,要适当增加动漫效果,将声音融入其中,以便营造出更加真实的节日氛围,由此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四,以简单的剪纸活动为课程小结,引导学生回忆课程内容,并且以分小组的方式剪纸,为春节做准备。

3.赏识教育法

小学生往往比较在意教师对其的表扬和赞许,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点,形成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机制,融入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为此,需要从以下角度去改善和调整:其一,实现评价内容的调整,从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情况、学习习惯等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而不是单纯地用学习成绩来进行衡量;其二,注重评价激励作用的发挥,对于学生取得的任何进步都要以语言的方式来表扬,增强其对该课程的自信心,由此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实际的课程中去;其三,对于在品德与社会课堂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以一定的物质奖励的方式来表扬,由此慢慢改变学生忽视此课程的状态。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存在的问题,就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切入点,作为该课程的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品德教育意识,应对当前边缘化的学科局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改善和调整,从而使得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效益得以不断提升,拉近其与新课标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陈智慧.新课改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3):28.

篇10: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身心需要)目标,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我 国 的 国 歌 全 名 叫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曲作者是(聂耳);词作者是(田汉)原名是 ;(义勇军进行曲)。

二、简答题: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2)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3)提高德育的时效性社课程的追求。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是什么?

答:(1)综合性

(2)实践性

(3)开放性

3、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旨是什么?

答: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志远小学品社(生)教师理论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其

中()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B.愉快、积极地生活

C.健康、安全地生活 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型综合课程 D.生活课程

3.品德与社会课的评价功能主要是诊断与调节功能和()功能。

A.强化与教育 B.终结性评定

C.比较与分等 D.提高与尊重

4.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5.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是()。

A.教育的思想性和人文性 B.教育的实践性和有效性

C.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 D.教育的综合性和人文性

6.教学“神奇的手”主题时,教师引导学生做“手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的活动来感受手的神奇。

A.会做事的手 B.会说话的手C.会表演的手 D.会认物的手

7.让学生明白: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乐乐的衣服着火了,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脱下衣服 B.用冷水浇

C.迎风跑出 D.就地翻滚

8.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A.110 B.122

C.119 D.120

9.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

A.彝族 B.布依族

C.傣族 D.蒙古族

10.《我的同学和老师》单元教学中,设计“我给老师画张像”的活动,主要是培养学生的()。

A.动手能力 B.爱老师的情感

C.创造能力 D.绘画能力

11.“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

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 碎玻璃片 B.废弃衣服 废弃电池

C.报纸 矿泉水瓶 D.烟头 建筑垃圾

12.“我的阳光计划”讲述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这个故事所要表达的主题意义是()。

A.学会负责 B.相信自己C.诚实勇敢 D.学会欣赏

13. “看地图找家乡” 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要指导学生认识简单的图例。地图上“ ”表示的是()。

A.河流 B.公路线C.航道线 D.铁路线

14.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述的是()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端午节 B.中秋节

C.重阳节 D.清明节

15.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为学生树立了一个诚实勇敢的榜样,让学生懂得()也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A.说出自己的想法 B.说的和做的一样C.勇于承认错误 D.敢于说“不知道”

16.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品德与生活(社会)设置了多个有关环境教育的单元。四年级第三单元《我的绿色日记》关注的是()。

A.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 B.校园周边的环境状况

C.全球的主要环境问题 D.中国的环境问题

17.“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是一个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巧妙地揭示了走出困境的一个方法是()。

A.坚持就是胜利 B.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C.相信自己,迎难而上 D.决不回头

18.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中国的“气象名城”就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重庆又称()。

A.“火炉” B.“北极村”C.“日光城” D.“雾都”

19.“富饶的物产”主题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下()不属于东北三宝。

A.人参 B.灵芝C.鹿茸 D.貂皮

20.“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收集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化名人资料,其中有“诗仙”之称的是()。

A.杜甫 B.白居易 C.李白 D.王维

21.“1”和“0”的启示从一个游戏入手,让学生在活动中深刻理解()的重要性。

A.财富” B.智慧C.友谊 D.健康

22.“网瘾”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陶宏开教授根据自己的成功个案,总结出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三大诀窍“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你认为这是()的方式。

A.树大自然直 B.响鼓需重锤C.润物细无声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是炎黄子孙”设置了“话说四大发明”的活动,下列()项不属于四大发明。

A.造纸术 B.地动仪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24.“做聪明的消费者”中设计了识别“三无”产品的内容,“三无”产品是指①无质量检查合格证②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③无发票④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其中正确的三项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5.在《大自然发怒了》单元中,教材以地震、洪灾为例引导学生总结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互救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地震时求生避险正确的一项是()。

A.拥向出口逃生 B.躲到桌子、床铺等支撑物旁边

C.乘坐电梯逃生 D.从窗口往楼下跳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请根据《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课程常用的教学活动形式有哪些?(4分)

②试就其中一种活动形式举例说明。(6分)

2.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活动案例:老师:“今天,我们来吃一次特别的午餐,大家都假装自己的手臂不能弯曲。你需要确定如何不必弯曲手臂就可以进食!怎么办呢?”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回答下列问题:

这个活动表达的是一个什么价值主题?(2分)

②在儿童的生活中,你认为还有哪些价值(或品质)的发展很重要。(至少列举4种品质。8分)

三、材料分析(10分)

材料:在校园里,郭小天常会听到他的班主任王老师对他说:“你怎么又打人了,我看你是改不掉这坏毛病了,跟小流氓没什么两样„„”“以后上课时手不准乱动,再乱动就把你的手剁掉!”“这次考试又是你拖了我们班的后腿,真丢人!”

1.你认为老师对常小天的批评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2.如果你是常小天的老师你会对他提出怎样的意见?

三、论述(10分)

结合近几天所看的讲座和课例,任选一内容联系自己的学科知识,谈谈怎样在课堂上更好的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文昌小学品社新课标测试卷(2012.10)

教师姓名:

一、填空题: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为基础,以()为核心、促进()的综合课程。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性质()、()、()。

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

4、品德与社会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即()、()、()。

5、品德与社会课程以()为指导,以()目标,以()为基础,注重学生在()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6、品德与社会的评价,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个案分析等。

7、品德与社会课程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

()、()、()、成为具有()、责任心、()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简答题: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

上一篇:佛在八公山散文下一篇:我属猫的写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