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2024-05-03

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精选8篇)

篇1: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鸽血染红的求救信

(教科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

哈尔滨市松北区松浦中心校 崔桂芬

【摘要】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告诉我们动物也是有尊严的,为了救人他们宁愿牺牲自己。

【关键词】海域、困境、白浪滔天、乌云漫卷、悲剧、悲哀、疲乏、停泊、精致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鸽血染红的求救信》是教科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课文围绕“人与动物”这一主题,主要讲述了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动人故事,告诉我们动物也是有尊严的,为了救人他们宁愿牺牲自己。这一个单元的几篇课文表达了同一情感——作者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对生命真诚的赞美。学习时要引导学生从小关注“人与动物”,感受每种动物的可爱可敬,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两只军鸽舍生忘死、勇敢顽强的高贵品质。渗透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人文思想。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了解语句的深刻含义。

3、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默读、快速浏览课文的能力,增强阅读能力。

3、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两只军鸽舍生忘死、勇敢顽强的高贵品质。

2、能够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句子,体会两只军鸽舍生忘死、勇敢顽强的高贵品质。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人与动物”这个话题都能够理解,同时也都能有保护动物的意识,课堂上的情感调动应该比较自然、饱满。本课将针对以上情况,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穿插想象训练的教学,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学生质疑问题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在品词析句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谈感悟,把对词语的理解内化。把文本知识内化,提高学生感悟语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把握中心、倒叙入课

1、在《悲伤小夜曲》中,(出示墓碑的画面)师饱含深情地叙述:“在加拿大空军司令部的一个山坡上,静静地埋葬着两位特殊的英雄,墓前庄严地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学生齐读碑文)“神勇军鸽奥斯卡和维娜之墓,它们曾于危难中救过六名军人的性命。”

2、从这段碑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3、碑文中的哪些词引起了你的注意?

4、什么是危难?神勇这个词一般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今天神勇这个词用在了一对军鸽身上,可想而知这对军鸽的与众不同。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感人肺腑的 1 真实故事。(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绕口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哪些自然段在写六位军人遇到危难,哪些自然段写军鸽神勇?

2、(课件出示文中的字词)指名学生读、全班齐读。

3、默读课文第一段。六位军人遇到了怎样的危难?

4、让我们来看看北极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出示图片)

5、北极一年四季白雪覆盖,没有人烟,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唯一能与外界能取得联系的无线电也中断了,这就意味着什么?于是六位军人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谁的身上?

6、两只军鸽将带着重任飞向目的地,现在你就是罗伯特中将,即将和你朝夕相处的爱鸽分别,你会带着怎样的感情祝福它们呢?把你对两只爱鸽的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从罗伯特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配上音乐:大屏幕出示第2段中的部分文字)师配上音乐全班读。

5、谁说动物不懂人的语言,谁说只有人才懂感情,两只军鸽看看主人的脸,又看看机窗外的风雪,似乎明白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是多么的重大,于是它们毅然振翅冲向风雪漫卷的长空。一路上,他们是怎样冲破暴风雪的?(板书:冲出 暴风雪)

三、指导学习“冲破暴风雪”

1、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冲出暴风雪的句子,画下来。

2、指名读这段话。

3、听老师读这段话后问学生“老师把哪些词读了重音?”(出示这段话)

4、可以去掉这些词吗?从这些关键词中你体会出什么?

5、抓住关键词“不停、奋力、足足、三个多小时、才”指导全班再有感情朗读。

四、指导学习“勇斗北极鴞、忍痛完成任务”、奥斯卡和维娜整整飞行了三个小时,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可更大灾难又降临到这对军鸽的身上。它们遇到了谁?

2、同学们了解北极鸮吗?(屏幕出示北极鸮的有关介绍)在文中我们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北极鸮的凶猛呢?生汇报预设:(外形:铁钩嘴、利爪、浑身雪白;动作:伸、扑、转、追、抓)

3、作者描写北极鸮的外形和动作仅仅是为了突出北极鸮的凶猛吗?是为了突出谁的勇敢?象这种写作方法是衬托的写作方法。衬托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如果你能在作文中恰当地使用这种方法,你的作文一定会增色生辉。

4、作者对北极鸮的描写如此传神,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凶猛,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出这只凶猛的北极鸮。指名读。

5、(出示这段话)指导学生朗读。

6、(屏幕出示北极鸮与维娜体型的对比)这只凶残的北极鸮让我们不寒而栗,维娜明知不是北极鸮的对手却不顾一切地撞向北极鸮,这不是以卵击石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7、维娜甘于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奥斯卡赢得了时间,保证顺利完成任务,他死得是那么悲壮,那么惨烈。此时此刻,你想对维娜说些什么?

8、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这部分。

9、维娜的牺牲让我们悲痛不已,作为她的战友、她的偶鸽的奥斯卡又会怎样呢?

10、(课件音乐《悲伤小叶曲》)师:孩子们,如果你就是奥斯卡,看到自已的偶鸽(战友妻子)维娜因救自己而成为北极鸮午餐的时候,你会对维那说些什么吗?(师相机引导,使学生想象到这是难过的叫声,这是内疚的叫声,这是感激的叫声,并指导读)

11、如果你就是奥斯卡,为什么又“转”身,毅然决然地向赫尔辛那森林飞去?

12、奥斯卡孤身一人又整整飞行了两天两夜。终于看见了一个桅杆林立的军港,它带着极度 的饥饿和疲乏,一头栽了下去,它为什么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为什么不停下来吃点东西?

13、奥斯卡撞在了停泊在英国罗默军港里的“威尔逊”号巡洋舰的旗杆上。水兵们发现了一封--------鸽血染红的求救信,接下来的故事不说你也猜到了。

14、鸽血把求救信染红了,求救信被鸽血染红了,孩子们,在你的内心里,在你的情感中,求救信上的单单是鸽血吗?

五、诉说敬重和感激之情。

1.两只军鸽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如果你就是获救的那六位军人,此时的你又会怎么想,怎么说?

2.快速浏览第8自然段,看看军人们为这两只军鸽做了些什么?从军人们为军鸽举行的隆重的葬礼你体会到了什么?

六、播放音乐,溶情碑文

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小议动物和人类、人文情感升华。

两只普通的军鸽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六位军人的生命。每年的这一天,我想六位军人一定会像祭奠自己的战友一样来缅怀这两个救命军人。在六位军人心中奥斯卡和维娜已经不是普通的军鸽,他们是自己的战友,他们是真正的军人,他们为军鸽立碑寄托永远的敬重与哀思!孩子们,如果说这两只军鸽是动物的代表,六位军人是人类的代表,对于动物和人类,人类和动物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引导: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动物和人类同样值得尊敬)

附:板书设计

鸽血染红的求救信

冲出

暴风雪 奥斯卡----------顽强不屈 维娜------------舍己救人

【自评】

这节课,我既落实了听、说、读、想多项训练又紧扣语言文字来理解内容,根据内容来体会语言文字的作用。为了让学生体会两只军鸽那种勇敢顽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我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描写军鸽的语句,通过对关键词“奋力”“不停”“足足”“3个小时”……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课堂是学生语言实践的主战场。我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读的训练、想象说话等形式,引导学生充分地、准确地感知文本、感悟语言。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要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上,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反复有感情地朗读品悟,通过感受文中描写军鸽的句子理解课文,感悟军鸽不怕牺牲、勇敢顽强的品质,从而受到教育。

【教学评析】

这是一篇十分感人的描写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记叙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架起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通过语言文字训练构建起了师生与文本间的和谐关系,达到了学习知识、训练能力、熏陶情感的目的,使师生沉浸在军鸽奥斯卡和维娜惨烈悲壮的送信故事中。

针对文章重难点部分的教学,教师采用以读带讲的方法进行处理。在重点部分的教学中无论是“冲出风雪圈”、还是“血染求救信”都抓住了其中的重点词语进行朗读感悟,读出了军鸽飞出北极之难、奥斯卡的悲痛与果断。训练步步加深,层层深入,以关键词带动读出了孩子们的个性感受。教学中教师充分把握情感点,落实情感目标。首先在6位军人为这对军鸽壮行时让学生感知罗伯特等人把军鸽当成军人来看待;最后在奥斯卡也为完成任务而牺牲的时候令学生感动于军人的意志与品格,感动于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凸现对学生心灵之弦的点拨。教学设计中的不足还是非常明显的。教师的引、领、扶的过程比较扎实,而“放”的还不够。这些都需要在进一步教学设计中去修正、完善。

哈尔滨市松北区松浦中心校

石云丽

篇2: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研究方案

初中语文教学中信息化教育资源运用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计算机已经逐渐地深入到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利用,其作用越来越明显,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信息时代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不仅仅是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化,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有利于培养这些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内在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邹进在《现代法国文化教育学》一文中也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乐西,而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是“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三、研究的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内容、方式、方法、途径、保障、影响进行系统研究,丰富信息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具体的目标是:

1.建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开发课堂教学信息化教育软件; 2.探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运用与开发研究

研究方案

3.确立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的机制,提高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4.探索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运用与培养创新型人才途径和方法; 5.探索信息化教育资源利用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6.探索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方法;

7.探索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改革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的模式和方法。

四、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旨在通过实践研究,认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而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基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目标,达到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观念的目的。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研究这个课题:

1.调查了解初中语文教师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运用情况和学生在学习中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现状与特点;

2.在以上调查的基础上,对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初中现行教材进行认真分析,寻找适合或者需要在课堂上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内容,包括教材内容和非教材内容,课堂内容和非课堂内容,并分年级进行详细的策划,建设语文信息化教育资源库。

3.针对初中各年级学生和教学内容特点,研究初中各年级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进行探究的方式,比如个人自主探究、在老师指导下的探究,在同学协作下的探究,合作探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等。

4.针对各个年级、各种形式、各类内容,研究其合适的探究方法和途径,使研究成果能指导学生的学习。

5.针对初中语文教师、学生、资源等特点,研究课堂教学用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运行机制。

6.经过实施课堂教学运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跟踪调查等方式,对学生在品行、意志等方面在探究学习中(后)发生的变化即影响进行研究。

7.后进生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学习的研究。

五、研究方法设计 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运用与开发研究

研究方案

因本课题属于行动研究范畴,因此主要采取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对学校、学生、老师、教材、环境等进行调查,得到一组初始数据和信息,然后进行整理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客观依据;在研究中期,对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方法、积极性、参与程度等进行调查,以便总结经验、调整研究方法;在研究后期,对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质量、影响等进行调查,并与前期、中期调查情况进行对比,以便得出理性的实验结论。

2.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种文献(书籍、网络资源等),对国际国内在探究性学习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研究,一是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同时也可以丰富和发展探究性学习理论。

3.观察法:对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表现进行观察,以便适时地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同时也可随时调整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4.对比法:由于本研究没有选择平行参照系,旨在通过研究,改变教师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的行为,因此,对研究成果,将通过对研究前后的教师、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以便确定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通过对比法,也可以随时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方向问题。

六、研究过程设计

本课题研究规划为四年,分为四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1.调查研究,论证课题的科学性和可行性;2.成立课题组的各个机构,聘请研究顾问;3.对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学校、学生、教师、教材、环境、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等进行调查,对课题研究提供依据,制定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案,向县提交立项申请。4.制定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案,对实验教师进行培训;5.运用调查问卷,收集、整理与本课题有关的素材并写出调查报告,对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等分年级进行研究。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究,收集各类个案,取得研究的实验材料,具体做这样一些工作:

1.继续培训参加研究的教师,采用各种方式,提高参研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信息技术水平。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运用与开发研究

研究方案

2.进一步完善方案,并把工作目标细化,分年级、学科制定相应的研究计划并开展工作。

3.确定实验对象和参照对象,并对实验对象和参照对象进行比对分析,掌握实验的原始数据。

4.研究人员明确分工,做好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学校资源库的建设做准备。

5.课堂教学实验,实验教师要把信息化教育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做到每节课都有效果分析,并与参照对象的效果进行比对,认真分析实验效果。

6.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要求必须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题研究。

7.课题组安排上好实验观摩课,首先要集体备课,然后上公开课、示范课,课后实验教师共同参与评课、修正教学设计,分析实验效果。

8.邀请课题组顾问或市县专家指导课题组工作,征求意见修订研究计划。9.做好研究过程的调控和监测,以及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第三阶段-----反思矫正阶段。

总结第二阶段的所取得的成果,修正实践中的错误,修订研究计划和方案,继续进行实践研究。

第四阶段----课题结题阶段。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收集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申请课题检测,申请结题验收。

1.整理信息化教育资源,建立信息化教育资源库。2.对预期实验效果进行验证,进行自我检测。

3.整理个案资料、实验对象和参照对象相关文档资料,并据此撰写分析报告。4.撰写研究报告、实验成果报告,申请课题检测和成果鉴定。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

本课题属于校本研究,在经费上投资大约需要1万,全部由学校提供,其中5000元用于购置硬件,3000元主要用于研究资源(文献、素材、软件等)、教师培训、考察、调研、研究活动开支、在研究方面购置书籍和培训,其它方面支出2000元。

学校已经开通Inter宽带,有卫星IP接收资源,校校通资源,已建成校园网,农村学校信息化教育资源运用与开发研究

研究方案

远程教育模式一、二、三俱全,这些设备设施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保障。

篇3: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笔者详细查阅了相关资料, 经过系统地统计, 到2008年哈尔滨市共有景区 (点) 119处。哈尔滨市旅游景点、景区数量较多, 资源类型比较齐全, 按照旅游资源分类统计, 哈尔滨市主要旅游景点、景区有120余处, 其中地文景观类23处, 占19%;水体景观类14处, 占12%;文物古迹类19处, 占16%;传统文化景观类16处, 占13%;现代人文景观类48处, 占40%。种类多样, 数量丰富的旅游资源有利于哈尔滨作为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的形成。从数量上看, 哈尔滨旅游资源中以现代人文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占绝对优势, 表明其资源生态价值高、时尚文化内涵丰富, 有利于特色景点、景区和优势资源的开发, 从而有利于打造鲜明独特的城市旅游形象。

二、哈尔滨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一) 演变方式

作为城市旅游和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包括横向演变和纵向演变。横向演变即增量拓展, 是指在原有的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旅游产品导致旅游空间结构在空间上的扩大, 如新的景区 (点) 的开发等;纵向演变即存量重组, 是指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 原有的旅游区域内空间承载的旅游活动的性质和强度不断发生的变化而实现的空间演替, 如同一景区 (点) 内旅游产品类型的挖潜等。

(二) 哈尔滨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演变过程

笔者通过查阅《中国旅游景区景点大辞典》及实地调查, 并根据哈尔滨市旅游景区 (点) 演化的特点, 将哈尔滨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归纳为:

注:因有一处景点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还有待考究, 所以本表涵盖的是118处景区 (点) 。

从表2中可以看出:

1980年以前, 景区 (点) 主要是呈点状分布。但在建国后, 景区 (点) 的数量相对建国前明显增多。

1980—1989年, 景区 (点) 主要集中于现在的市区范围内, 并且仍以点状分布, 而数量的增多主要以呼兰和阿城两个区较为明显。

1990—1999年, 景区 (点) 的分布初步形成了两条轴线:市中心—宾县—方正和阿城—尚志。

2000年以后, 第一, 旅游景区 (点) 的空间结构中, 又新增了市中心—五常 (第三条轴线) ;第二, 各县 (市) 的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开始纵向演变, 旅游产品的类型逐渐呈现多样化, 尤其阿城和呼兰两个区。

可见, 哈尔滨的旅游业发展较晚;且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发展并不快, 但之后飞速发展。哈尔滨的旅游业呈现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平衡发展态势, 总体符合“点—轴系统”理论, 但目前仍处于级别不高的非均衡状态:中心区旅游资源分布相对过于集中, 而市郊外县旅游资源分布又相对过于分散, 不利于旅游线路的空间组织。宾县、方正和尚志的旅游发展趋势良好, 但区位相对较差;而近市区的巴彦、木兰和双城并没有充分挖掘其旅游资源, 未能很好地辅助和补充市区的旅游发展, 同时也限制了哈尔滨市旅游的整体片状发展。

三、哈尔滨城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设计

(一) 旅游布局

哈尔滨市呈献给游客的旅游产品总的理念是“沿 (彦) 哈通寿长 (常) ;双篮 (兰) 致 (志) 正宾”, 十字思想不仅涵盖了哈市的八区十县, 而且也表达了对八方游客的祝福—通过来哈旅游得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享受从而延年益寿。而这核心理念的实现在空间上表现为“114”, 即“一芯+一根+四瓣”的“点—轴系统”结构。依据哈尔滨市特有的旅游资源, 打造三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度假养生旅游区、古今文化都市旅游区和松花江历史风情旅游带。

(二) 构造哈尔滨“点—轴系统”旅游空间总体结构

根据《哈尔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年》, 全市旅游总体框架为:一区、四带、五线, 形成贯穿全市、辐射全省、延伸边境、跨越国界的大旅游网络。再结合前面对哈尔滨市旅游资源分析的结果, 笔者提出, 哈尔滨市应构建“114”式的独朵鲜花型的旅游资源空间发展格局。

1.“一芯”—中心都市旅游区

范围:哈尔滨市区。主要依托良好的区位条件、现代国际大城市及其综合城市功能、中西文化交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阳岛风景区、森林植物园、天恒山生态休闲旅游区、冰雪文化艺术、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遗址、犹太文化历史遗存、以及“冰雪节”、“哈夏音乐会”、“哈洽会”等旅游、经贸、文化相结合的节庆活动。旅游功能:接待集散、商务会展、冰雪艺术展示、休闲娱乐、商贸购物。

2.“一根”—松花江沿岸

范围:松花江两岸的县市 (哈尔滨市区、巴彦、木兰、通河、依兰、宾县和方正) 。它们通过松花江连接到一起, 构成了松花江历史风情旅游带。沿途分别有金、元和清代的遗址。这里需要新建明代文化和风貌的旅游节点, 目的是构建“金元明清”历史文脉的旅游带, 从而进一步拓深哈尔滨旅游的文化底蕴, 起到“根”的作用。同时, 两岸还可以辅助发展都市农业、休闲产业、坝区风光及体验休闲游;增设高尔夫休闲基地、夏季快艇和冬季雪上越野车等旅游项目。

3.“四瓣”—四大特色旅游带

(1) 观光度假旅游带—哈尔滨市区←→阿城←→尚志

主要依托沿301国道, 阿城金源文化旅游区、森林动物园、玉泉 (国际) 狩猎旅游度假区、松峰山旅游区、平山旭东高尔夫旅游区、尚志碑林文化旅游区和乌吉密滑雪旅游区、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旅游功能:假日休闲、观光度假、文化旅游、冰雪旅游、避暑旅游、森林旅游。

(2) 山水森林旅游带—哈尔滨市区←→呼兰←→巴彦←→木兰←→通河

主要依托沿松花江, 萧红故居、哥特式教堂;森林小火车、香磨山旅游区、乌龙狩猎场、二龙潭湿地。旅游功能:假日休闲、文化观光、森林小火车观光、避暑度假、漂流。

(3) 绿色休闲旅游带—哈尔滨市区←→宾县←→方正←→依兰

主要依托沿哈同公路, 天恒山旅游区、二龙山风景区、长寿国家森林公园、方正森林公园、中日友好园林、得莫利休闲旅游区、响水河漂流区、莲花湖公园、丹清河风景区、“坐井观天”遗址。旅游功能:冰雪旅游、假日休闲、观光度假、森林旅游、漂流探险、生态旅游、文化旅游。

(4) 原始生态旅游带—哈尔滨市区←→五常

主要依托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磨盘山风景区、龙凤山国家森林公园、拉林河漂流、拉林京旗文化旅游区、石刀山旅游区。旅游功能:冰雪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京旗文化、漂流探险、蒸汽机车旅游。

参考文献

[1]Aspa Gospodini.Urban Designs, Urban Space Morphology, Urban Tourism, an Emerging New Paradigm Concerning Their Relationship[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2001, 9 (7) :925-935

[2]Aspa Gospodini.Urban Waterfront Redevelopment in Greek Cities[J].a Framework for Redesigning Space.Cities, 2001, 18 (5) :285-295

[3]LI Li-mei, TAO Wei.Spatial structure evolution of system of recreation business district-a case of Suzhou city[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3, 13 (4) :370-377

[4]汪德根.城市旅游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 2007, 14 (1) :21-26

篇4: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湖湘语文  教育资源  区域文化特色

湖南语文教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从远古时期潜语文教育的萌芽到近代湖南语文的兴盛繁荣,再到当代语文教育的吐故纳新,湖南语文教育始终以鲜明的湖湘特色走在中国语文教育的前列。因而,探索和挖掘湖湘语文的内涵、特点和精华,并进一步传承、转化,努力使语文教学成为湖湘文化传播的大课堂,打造极具湖湘特色的语文教育湘军,既正逢其时,更是我们湖湘学子的应尽之责。

一、“湖湘语文”的内涵与特色

1.“湖湘语文”概念的提出

“湖湘语文”是相对于全国已经形成影响的“苏派语文”、“浙派语文”、“闽派语文”提出的一个语文教学流派概念。“湖湘语文”这个概念产生于2008年年末,概念的提出者为湖南教育报刊社数字出版中心主任、湖南省教育专家黄耀红老师。这一概念的提出,体现了湖南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新时期语文教育发展相对沉寂状况的忧患意识和立志打造语文教育湘军的使命感。

2.“湖湘语文”的内涵和特点

湖南语文教育生存并发展于根基深厚、万物昭苏的文化沃土,与湖湘文化一脉相承、共生共荣,因而“湖湘语文”是指以湖湘文化为根基和底蕴的语文教育。“湖湘语文”的内涵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湖南语文教育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沉淀和显现出来的特征;二是借鉴湖湘文化中蕴含的语文教育理念,总结和提炼出湖南语文教育应有的理想特征。

与其他地域的语文教育相比较,“湖湘语文”具有以下鲜明特点:一是典雅厚重。崇尚程朱理学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它主张格物究理,如周敦颐探道源以辟理窟,王船山创立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谭嗣同、杨昌济等探究“大本大源”,这势必影响了湖南教育的价值取向。湖南语文教育历时千年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重视学思并重与知行统一,重视独立思考与理性批判,形成了“敦厚雄浑、典雅厚重”凸显内在文化精神的湖湘特色。二是经世致用。湖湘学人所倡导的教育宗旨,从胡宏提出的“致知力行”、张栻的“贵实用而耻于言”、王船山的“知以行为功,行为知之效”到陶澍强调的“有实学斯有实行,斯有实用”都体现了湖南人不尚空谈、求实尚践的学风,对湖南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良性影响。三是朴质无华。湖南民性淳朴敦厚、刻苦耐劳,骨子里有一种实干精神。因而在语文教育中,湖湘学子不浮夸、不张扬,践履务实,形成了“质朴笃实”、“勇于任事”的士气文风。四是通变求新。湖湘教育中深藏着吐故纳新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开放思维,因而湖南语文教育不存在门户之见,不固守宗派,择师而从,提倡不囿成见、兼容并包、博采众长,这也是历代湖南语文教育兴盛的重要原因。

二、“湖湘语文”教育资源开发的价值和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因此,开发和利用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湖湘语文教育资源,具有及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对无知的好奇心。在语文教学中开发本省的教育资源,让学生了解领略长沙岳麓书院千年学府的文化魅力、湘潭韶山伟人故里的风采、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谛、“天下独秀”南岳衡山神奇的佛庙文化等等,这些来自家乡的课程资源能使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在丰富语文学习素材的同时,更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而变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了解并接受知识。此外,本地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具有湖湘特色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文化等,主动去发现、探究问题,提高语文学习和实践应用能力,有效促进其人文素质的提升。

2.培育学生的故土情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风俗民情、意识形态等都会有本土烙印。生在湖湘大地的学子,面对熟悉的家乡,也许并未真正体会家乡之美。而将湖湘文化融于语文教学中,重视地域文化教育的熏陶,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湖湘风采,激发学生对生我养我的家乡和本土文化的热爱,培育学生对故土浓厚的亲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并将湖湘精神发扬光大。

3.传承地域文化特色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语文教育与湖湘文化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湖湘文化的精髓为湖南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湖南语文教育又是传承湖湘文化的重要途径。教育的特殊功能对湖湘文化的定型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社会重要交际工具的语文教育,又是弘扬地方文化和精神的主要载体。因而开发“湖湘语文”教育资源能为湖湘文化的繁荣、继承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4.打造独具湖湘特色的语文课堂

近年来,湖南大力实施科教兴湘战略,全面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湖南省建设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第一章就明确提出“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湖湘文化教育”,保持和发扬湖南教育优势与特色成为其迫切需要。开发和利用“湖湘语文”教育资源,就是在总结湖南语文悠久传统的基础上,从湖湘文化的精髓中提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彰显湖南语文教学的特色。构建这样开放而有活力的湖湘特色语文课堂对于凸显特色研究,打造教育“湘军”,推动湖南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三、开发“湖湘语文”教育资源的途径

开发和利用“湖湘语文”教育资源,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解当地的一些名人故事、风土人情,而是要以明确学习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宗旨,突出湖湘文化的特点,挖掘有语文价值的内容,在语文课程实施中自觉、合理地开发利用湖湘文化课程资源作为语文课程内容。endprint

1.在课程设计中下功夫

湖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宝库,但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够被列作为语文课程资源,比如同样是名胜古迹,有些只能作为地理资源或历史资源来开发利用,而语文价值并不明显,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程设计中下功夫,用专业的眼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挖掘有价值的资源。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湖湘文豪流芳百世的作品。如古代的周敦颐(道县人)、王船山(衡阳人),近代的陶澍(安化人)、魏源(邵阳人)、曾国藩(湘乡人),现当代的毛泽东(湘潭人)、沈从文(凤凰人)、丁玲(常德临澧人),新时期的韩少功(长沙人)、王跃文(溆浦人)、阎真(长沙人)等。二是彰显湖湘地域特色的作品。如杜甫“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归雁二首》)、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中的衡阳;柳宗元《永州八记》、《捕蛇者说》中的永州;李白“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杜甫“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桃源行》)中的张家界;沈从文《边城》、《长河》中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传统民俗;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张孝祥“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念奴娇·过洞庭》)中的洞庭美景等。三是蕴含湖湘精神的作品。如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左宗棠自箴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中体现的济世安邦、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屈原《离骚》“伏清白以死直兮”、谭嗣同《狱中题壁》“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夏明翰《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中体现的敢为人先的牺牲精神;张栻《岳麓书院记》“以传道而济斯民也”、魏源《海国图志》“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体现出的学以致用的务实品质;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陈独秀《欢迎湖南人底精神》“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中体现的百折不饶的奋斗精神等。我们可在语文课程设计中引入相关著作为教材范例,甚至可编制一套湘版语文教材或湖湘语文读本,让语文教育成为湖湘文化传播的大课堂。

2.在实践活动中下功夫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和渗透外,还应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湖湘文化多姿多彩、新鲜可感的生动材料能极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一是组织学生亲身感受湖湘文化。带领学生参观当地有特色的名胜古迹、寻访名人故居、感受民俗风情,让学生亲身体会这些实实在在的文化载体,更深刻地领悟湖湘文化的精髓,并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鉴赏、审美等能力。二是开展有关湖湘文化的调查研究。比如湖南各地区都有谚语、习俗、文学典故、诗词对联等,老师可按学生的籍贯进行分组,布置学生进行归纳整理,最后以黑板报、专题展览、文学社刊物等形式加以汇总,并进行交流、传播。又比如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岳麓山不仅风景秀美,更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历代诸多文人骚客汇聚于此并留下了千古绝唱。老师可指导学生对这些文学作品进行收集调查,并通过召开讨论会进行鉴赏和总结,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感受,既可锻炼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三是举办各类有湖湘特色的专题活动。学校可邀请文化学者来校进行湖湘文化讲座,组织语文教师进行湖湘语文的专题研讨,引导学生阅读湖湘文化经典并举办读书报告会,带领学生观看蕴含湖湘文化气息的影片、戏曲并撰写观后感等,让湖湘文化渗透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

3.在训练考试中下功夫

目前专门针对地域文化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评机制尚未形成,因而改变语文教育的评价机制势在必行。一是在训练中内化湖湘文化知识。在阅读训练、作文训练、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要根据课程需求有意识地渗透湖湘文化知识内容,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要解决口语交际训练中远离生活实际、学生无话可说的局面,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湖湘文化的氛围中进行口语训练,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光、美食、风俗等,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用口语表达出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掌握湖湘文化知识。二是在考试命题中凸显湖湘特色。高考是引导教学方向的“指挥棒”,自2004年起湖南实行高考自主命题。“典雅厚重、务实创新”是近几年湖南语文高考试题的命题原则,如2006年文言文选的是曾国藩的《湖南文征·序》,内容涉及文法、文风、湖南文化源流等;2014年的作文题以湖南“最美乡镇干部”为人物原型,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这都体现了坚持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和湖湘文化特色的追求。但“突出湖湘文化特色”并不只是选湖南本土作家的作品或者典型的事例,更应该体现在湖湘文化精神上。因而在高考命题上要在“考什么”和“如何考”的问题上彰显湖南人的智慧,内在文化精神,逐步形成高考湖南卷的浓郁湖湘风格和一套科学、合理的命题体制和运行机制。

4.在媒介宣传中下功夫

信息化传媒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学校语文教育教学机制的转型。要推动“湖湘语文”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学校教研机构的力量,还必须整合学术机构、媒体机构的力量。一是可借助传统媒介平台。学校、研究机构和电视台可合作举办“湖湘语文名师课堂”、“湖湘论坛”、“湖湘名人讲座”等活动,出版“湖湘文库”等书籍,在主流报纸开辟“湖湘文化”专栏,大力宣传湖湘名师、湖湘特色,进一步提升湖湘文化影响力;还可拍摄“湖湘文化名人纪录片”,举办“湖湘文化知识竞赛”等,强化推广普及湖湘知识;甚至可以利用娱乐“湘军”的优势,在娱乐节目中通过介绍湖南各地方的风景、方言、茶道、民俗等,传递宣传湖湘文化信息。二是可依托新兴媒介平台。学校可介绍学生关注有关湖湘文化研究的网站,如“人文湖湘”网站和湖南省图书馆网站等,并引导学生通过微信、微博、QQ平台等新兴电子媒体宣传湖湘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

湖湘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我们湖南语文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当务之急就是要秉承湖湘文化精神,以心忧天下的情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折不饶的奋斗精神,既注重物化形态的湖湘文化资源开发,更充分地挖掘湖湘文化中深层意蕴的、隐性的语文课程资源,从而推动湖湘语文的建设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 黄耀红.湖湘语文:地域文化下的语文课程建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

[2] 周秋光.湖湘文化宏观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李山林.论湘派语文教育的特征.当代教育论坛,2013(1).

[4] 李学.论地方文化中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5] 中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 吴玲.湖湘文化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士论文,2012(11).

篇5: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2008-2009)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现在农村中小都配套了三种模式,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系统,主要用于播放光盘。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可以从卫星上下载课件,用于平时教学。模式三:是多媒体网络教室系统。

有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师可以用教学光盘以及卫星接收下来的课件进行教学,图文并貌,使学生享受了与大城市一样的优质教学资源“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如何应用好的教学方法,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最大作用,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课题研究的意义是:我们想通过不短时间和研究,探求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方法,真正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重要作用,并使教师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

1、教学观念的改变。杜绝纯粹依赖资源现象,用好资源,用活资源。明确资源的作用是为课程服务,不是为了”课堂秀”;

2、备课方式的改变。备课不只是被学生、教材、教法,还要备资源,有效地将远程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充分运用校园网、远程教育光盘,将光盘上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

3、教学方法的改变。远程教育资源可以使用在课堂教学上,还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课外拓展的平台,让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在课堂,而是随时、随地能够学习,构建学生学习的大课堂,真正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远程”作用。

二、研究的目标和思路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使教书育人工作迈向规范化、网络化、科学化、现代化,让远程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

1、营造学习气氛,激发兴趣。将现代教育技术恰当地运用于语文教学中,借助电脑画面等教学手段,以语文内容为本,用图画配上音乐为辅助,创设模拟情景,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

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2、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词句,文段往往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在教学中从直观、形象的教法入手,有利于学生在观察、思考中发展形象思维。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课题领导小组和课题实施小组。

课题领导小组:

职责: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开展课题的研究,收集有关实验材料与数据,汇集研究资料、文件,完成研究报告与研究论文,总结本校课题研究的经验,积极推广应用。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时,要求学生全面参与教学活动,每项活动的时间要合理安排,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要得到保证。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设计学生的活动,而且要设计教师的活动,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活动的方案还可以多设计几种,以便在教学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佳的活动方案。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教学活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活动和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特点和形式也不同。因此,教师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的,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活动方案。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0月)成立课题实验组,研究课题实验方案;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制定子课题实验方案,制定工作计划;培训实验教师,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确立实验课例。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08年10月-2009年5月)落实课题管理、研究职责,利用教学示范、经验交流、论文、实验报告、课件展示等形式,总结阶段性教学实践。制定各子课题实施方法与策略,开展实验课教学,并收集实验过程中的数据资料,检验实验效果,探索制定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支持环境的新型因为教学策略的有效途

径。每年将工作落实情况向县课题管理机构进行一次汇报。并请县课题管理机构进行指导。

第三阶段:课题结题:(2009年5月-2009年7月)整理分析实验数据资料,研究远程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推广实验成果。申请县课题领导小组对课题研究过程、研究资料、理论体系及研究成果进行鉴定,全面完成课题研究成果评审工作。

七、预期成果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工程为平台,结合本地实际,让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服务教学,使资源得到充分应用。

1、利用配发的光盘资源和模式二学校接收下载刻录的光盘资源,构建学校光盘资源库,实现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让资源“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

2、提高学科教师对模式一设备的操作水平,教师主动性得到调动,构建平等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师改变现状、自信心和自主的能力,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提高师生的人机互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师生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张扬,将资源交流与合作学习应用于课堂教学。

篇6: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再生资源回收,规范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商务部《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哈尔滨市再生资源管理办法》,《哈尔滨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是指由收购站点、社区回收亭、机动车收购站组成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点。

再生资源包括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如废纸、废棉等)、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

第三条 在哈尔滨市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站点应当遵守本办法。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回收站点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第二章 回收站点的设置及标准

第四条 原则上市区每2,000户居民设置一个收购站点、回收亭或机动车收购站,镇(乡)每2,000-2,500户居民设置一个回收站点或回收亭。

(1)回收站点:必须是面积不小于40平方米的独立房屋或独立院子,独立院子围墙必须是不低于2米高度的彩钢板或砖混结构院墙,统一标识,大门不能通透,场地平整,上不露天、下不露土,地面要进行硬铺装。

(2)回收亭:采用轻型彩钢板材料全封闭,景观式设计,按照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的原则,实行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完成,标准回收亭面积为20平方米,工作间为6平方米,仓储室为14平方米。建筑主体材料为金属彩钢复合板材,工作间门窗为双层塑钢门窗,仓储室门为手动卷帘门。

(3)机动车收购站:对不适宜建立固定回收站和回收亭的繁华市区地段,采用两吨封闭箱式机动收购车作为移动收购站,既美观又不影响市容环境。机动车收购站采取定试点收购的办法,在告知居民的基础上,按时停放在指定位置,设立收购牌,标注当日的收购价格及电话,收购人员统一着装,在规定时间内 2 及时拉运,不超时停留,既方便了群众,又不影响繁华市区的城市秩序。

第五条 回收站和回收亭可以配备社区流动收购车,每个回收站和回收亭平均配置4—8台以人力三轮车或手推车为主的社区流动收购车,在指定区域内开展社区废旧物资回收的登门服务。收购的废旧物资及时运送到所在的回收站、亭,实行流动收购的定态管理,以方便群众交售。

第三章 回收站点的经营

第六条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站点设置,必须符合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经市再生资源管理部门验收合格后,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第七条 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活动的站点,应当在取得营业执照后30日内,向行业主管部门或授权机构备案。

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30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30日内)向商务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八条 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和回收非生产性废旧金属的再生资源回收站点,除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向商务主管部门备案外,还应当在取得营业执 照后15日内,向所在地区、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备案事项发生变更时,前款所列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应当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属于工商登记事项的自工商登记变更之日起15日内)向区、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第九条 回收站点应当通过与再生资源分拣加工中心签订收购合同的方式交售回收的再生资源。

第十条 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回收生产性废旧金属时,应当对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新旧程度等如实进行登记。

出售人为单位的,应当查验出售单位开具的证明,并如实登记出售单位名称、经办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出售人为个人的,应当如实登记出售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

登记资料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两年。

第十一条 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在经营活动中发现有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时,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对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在经营活动中发现的赃物或有赃物嫌疑的物品应当依法予以扣押,并开列扣押清单。有赃物嫌疑的物品经查明不是赃物的,应当依法及时退还;经查明确属赃物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 再生资源的收集、摆放、储存等应当遵守相 关国家污染防治标准、技术政策和技术规范。

第十三条 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经营者从事旧货收购、销售、储存等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旧货流通的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 再生资源回收可以采取上门回收、流动回收、固定地点回收等方式。还可以通过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居民、企业建立信息互动,实现便民、快捷的回收服务。

第十五条 回收站点的经营必须遵守《哈尔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商务部关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要求,做到“七统一、一规范、六不收”,以及哈尔滨市行业协会通过的“五不准”,即:不准站.外、占道、影响环境及居民生活恣意收购;不准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欺质压价、扰民收购;不准缺斤短两、弄虚作假、欺瞒交售人员;不准随意焚烧、拆解和丢弃废物,造成环境污染;不准收赃、窝赃、销赃或包庇涉嫌盗窃分子的行业规范。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商务主管部门是再生资源回收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的相关政策、标准和发展规划。

公安机关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治安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的登记管理。环境保护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对再生资源回收站点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依法对违反污染环境防治法 律法规的行为进行处罚。

建设、规划、城管等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纳入城市规划,依法对违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和清理整顿。

哈尔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承办单位负责组织回收站点建设的具体实施。

第十六条 各区县和街道办事处、有关乡镇,要根据“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和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要负责本区域内流动收购的日常监督和管理,结合文明社区建设和再就业工程,切实履行宣传、组织、实施工作职责。

第十七条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是行业自律性组织,履行如下职责:

(一)反映回收站点的建议和要求,维护行业利益;

(二)制定并监督执行行业自律性规范;

(三)经法律法规授权或主管部门委托,进行行业统计、行业调查,发布行业信息;

(四)配合行业主管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回收标准。

(五)按照商务部的体系建设规范要求,负责对回收站点的收购人员进行培训,做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协会应当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业务 6 指导。

第五章 罚 则

第十八条 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而擅自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业务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予以处罚。

凡超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由商务主管部门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由区、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视情节轻重,对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可向社会公告。

第二十一条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二款规定,收购生产性废旧金属未如实进行登记的,由公安机关依据《废旧金属收购业治安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发现赃物或有 赃物嫌疑的物品而未向公安机关报告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或屡教不改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严重失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收受贿赂,侵害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合法权益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视情节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生产性废旧金属”,是指用于建筑、铁路、通讯、电力、水利、油田、市政设施及其他生产领域,已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的金属材料和金属制品。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由商务局、公安局、工商局、城管局、环保局、哈尔滨市物资回收行业协会、哈尔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承办单位负责解释。

篇7: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暨讲评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了实现哈市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建立全市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平台,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实用的教学资源,研究探讨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育教学资源的应用策略与手段,促进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拟在哈市范围内开展“体现课改理念,优化学科教学”的教学资源征集暨讲评活动,具体要求如下:

一、参与对象:

哈尔滨市所辖区、县(市)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

二、资源作品要求:

教师原创作品,结合课堂教学,与新课程标准相一致,与新教材相配套。

(一)必交项目:

1.教学设计(以课时为单位,格式见附件1)和说课材料的打印文稿、电子文档各一份;

2.与教学设计相关的教学媒体(课件、教具图片等)一份;

3.教学设计附自评材料(300字左右)及学科带头人的点评材料(300字左右,注明点评人的姓名及任职学校);

4.每位作者要填写一份 “资源信息登记表”(见附件2)。

(二)选交项目:

1.与教学资源相关的获奖证书复印件一份。(电子版)2.与教学设计相关的课堂实录光盘,格式为.rmvb或.rm; 特别说明:

<1>引用资料应注明来源,上交资源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作者承担;

<2>凡参评作品被视为同意在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库中使用。<3>所有上交的资源不含病毒。

三、资源作品评选:

对于入选资源库的作品,将给作者颁发市级优质课证书;同时,将给予作者个人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资源库使用权限的奖励。

四、资源讲评活动:

在各个区、县(市)初评的基础上,向市里报送参加讲评活动的教师名单。讲评活动将以现场即时打分的方式评定出奖项,另发证书。

五、具体时间安排:

南岗区资源征集截止日期:2011年11月20日。

参评资源上交地点: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 南岗区初评日期:2011年11月20日。

市里资源讲评活动日期:初步定为12月上旬,具体日期及现场参赛选手名额分配另行通知。

联系人:姜威宇 电话:55525056 手机:***

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

2010年10月18日

(附件1)教学设计文本要求(见样例)

说明:

1.本样例中括号中的字为说明内容,其它为保留内容。

2.页眉左上角为: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页眉右上角为:《(所教学科)》

3.右下角插入页码。

样例:

美丽的小兴安岭(二号黑体)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四号宋体)

哈尔滨市**县***小学校 张某某(小四号楷体、注任职学校全称)

【摘要】(字数在50字以内)【关键词】

【教材分析】(小四号黑体,下同)

(正文用五号宋体,下同)

1.教材地位及作用(五号宋体,加粗,下同)

1.╳╳╳╳,╳╳╳╳。(属于正文,五号,宋体,下同)2.╳╳╳╳,╳╳╳╳。2.教学目标

1.╳╳╳╳,╳╳╳╳。2.╳╳╳╳,╳╳╳╳。3.教学重点、难点 1.╳╳╳╳,╳╳╳╳。2.╳╳╳╳,╳╳╳╳。

【学情分析】

╳╳╳╳,╳╳╳╳)

【教学策略】

╳╳╳╳,╳╳╳╳

【教学过程】(应注明图片、视频等媒体使用的教学环节)

╳╳╳╳,╳╳╳╳

一、标题一(五号宋体,加粗,下同)1.╳╳╳╳,╳╳╳╳。2.╳╳╳╳,╳╳╳╳。„„„„

二、标题二

1.╳╳╳╳,╳╳╳╳。2.╳╳╳╳,╳╳╳╳。„„„„

三、╳╳╳,╳╳╳╳

„„„„

四、╳╳╳╳,╳╳╳╳

„„„„

篇8:滨市教育研究院网站资源 语文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是指依据新课程标准, 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 以学生创新精神和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过程。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包括科学和社会实践, 是结合现行高中阶段的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的, 主要包括信息收集、讲演、竞赛、辩论、论文撰写等等。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就是构建高中语文新的学习机制, 突出实践活动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全面衡量学生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分析和调控, 促进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全面推动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一、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知识, 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教材和书本上的抽象、孤立的知识, 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立体印象,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高中生活泼好动, 比较关注身边和社会的热点问题。这种年龄和生理特点也更容易让他们在主动参与的条件下形成学习兴趣。

二、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传统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侧重于书本知识的获取, 属于间接经验的学习, 缺乏亲身体验和对学习过程的自主控制。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 让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这个意义上讲, 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就具有了更深刻的意义。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沟通了知识和能力, 沟通了学校和社会, 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从而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中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 高中语文教学也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 鼓励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 大胆质疑、开拓创新。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就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开拓视野,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 学生巩固了知识, 锻炼了能力, 增加了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 启迪学生深入思考一些问题, 从而激发了求知欲和创新欲望。

四、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有利于促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发生质的变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受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只是在课堂教学的范围内得到了体现。如何走出课堂, 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则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对的一个新问题。面对这种转型, 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 弥补自己在教学能力上的不足, 锻炼自己的教学机智, 提高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时候的课堂掌控力。开展自主实践研究, 需要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 语文专业性比较强, 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比较多, 研究的范围很广, 跨越的时间尺度也很大, 实践活动往往需要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手段, 更要做好教师的指导工作。

五、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 是有效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关键

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使学生真正从实践活动中促进理解力的发展, 教师要选择好实践项目, 这也是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关键。在确定教学实践活动的时候, 语文教师一是从学生实际出发, 这样学生有能力做, 而且能较快地有所反映, 使得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了知识, 解决了原来感到疑惑的问题, 获得了实践成果, 产生了一种成就感, 并能积极投入到下一个实践项目中去。二是实践项目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 实践能解释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选择这类事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促进学生全员参与实践活动。只有学生认真参与, 实践活动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发展, 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效果, 语文教学才能切实体现其价值。

六、开展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要提倡学生自主实践

教师应要求学生自主选题、自主确定实践计划、自主进行实践活动并能够自主得出实践研究结论。因为高中阶段是人生观形成时期, 他们已经逐渐为自己设立了自我目标, 并为实现自我价值激发自身内在的潜力。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 中学语文学科的内容都是来自生活实际中的知识, 如果单纯地灌输式教学, 让学生死记硬背, 这就违背了语文学科学习知识、学会思维、研究问题的初衷。中学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获得可发展的语文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 体验语文学习的过程, 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学会思维, 学会创新。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不能简单地限定条件、规定操作规程。实践结果仅仅是作为课本知识的再现, 实践的过程不一定要统一, 实践的样式可以多种多样, 实践的成果不一定与课本相同, 实践的结果应该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 最好能再在实践中产生新知识, 真正做到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家骥, 《教育科研方法》, 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仙湖镇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下一篇:用激情点亮校园校长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