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语文教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教育方针的贯彻归根到底要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因此,努力建设一支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只有教育者的高素质,才有素质教育的高质量。

第一篇:语文教育研究论文

践行叶老语文教育思想 彰显语文创新教育成效

我校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与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践研究》是苏州市“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践行叶老语文教育思想,领悟其精髓,并不断反思,这对促进教师专业的再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再提高,推进我校的语文创新教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 落实措施,践行叶老语文教育思想

1. 加强学习,理解内化。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依靠教师,学校要求教师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把教学的立足点转到指导学生、点拨学生上来,让学生发挥潜能,敢于动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为此,学校对所有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学习理论与付诸实践相结合,坚持个人自学与集中辅导相补充,坚持开设讲座与组织讨论、观摩、汇报相促进,坚持参与式培训与研讨式培训相统一。使教师在学习中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并且能在教学中运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和创新教育的理论,大胆实践研究。

2. 改进方法,优化课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旧教学模式,采用开放型的新教学模式,即“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的模式,提出“课文自己学,问题自己解,难题大家攻”的口号,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管理,提倡发现学习,注重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的训练,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辨别等方式,积极、主动、独立、深入地进行思考和探究,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开展教后反思活动,检查“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创新教育”落实情况,使其植根于语文课堂教学。

3. 动手实践,合作学习。实践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惟有实践,才有创新;脱离实践,就会扼杀创新。因此,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思考、认真分析、独立解决问题。坚持每天让学生实践,可以动口说,动手做等。此外还要求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与他人交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捕捉对方的新思想。在合作中,迸发创造的思想火花,品味成功的喜悦,激发创新的热情。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培植学生的创造力。

4. 调整方向,弥补缺失。我们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调整偏离的方向,弥补研究中的缺失。自主识字上,要加强对高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尽快编写一套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趣味性的识字教学校本教材,各科目(阅读课、电脑课)和学生自主识字要紧密结合。对于阅读和作文,根据“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个最终目的,我们的教学研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让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教师扮演好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采用强化预习、导思质疑、自主探究、启发创新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并编写一套系统性的作文教学的教材。要尽可能考虑学生的层次性,时常对写作困难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感化,帮助他们克服懒惰和冷热病。在情感体验与口语交际训练上,教学设计应该准备详案,在情景的创设上既要适合学生,又要新颖时尚。同时,利用“一课三议、三课一评”的形式,举行“口语交际课”研讨活动,打破阅读教学几乎“一统天下”的不合理局面。

二、 反思提升,彰显语文创新教育成效

1. 领悟其精髓,善变自探,实践提升。教师对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和创新教育理论进行了再认识,确定了语文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研究性、整合性、个性化的智慧学习方式。三年多来,总体上完成了各阶段研究目标。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学生高举 “课文自己学,问题自己解,难题大家攻,争当学习小主人”的旗帜,运用“读、查、搜、思、疑”的预习方法,善变自探。教师以“质疑——探疑——释疑——练习——总结——再质疑” 教学模式,“既严格,又宽容,富有爱心”的待生之道,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扎实、有效,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养成了自觉阅读和自然交流的习惯。同时“情趣化,个性化”的创新作文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探索学生作文个性化的途径、方法及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总结了作文教学一般规律,丰富作文教学理论,优化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写作能力与个性发展水平均有所提高,在市、省、全国级报刊上发表和获奖的作文共有130多篇。研究中也提高了教师相应的教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有近50篇论文在《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上海教师》《辽宁教育》《黑龙江教育》《教育周刊》等报刊上发表、获奖。实验教师每学期在校、镇和市上了展示课和观摩课,课题组成员还上了4节课题中期汇报课。两位老师在苏州市“叶圣陶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优秀研究课评选中荣获二、三等奖。

2. 弘扬其思想,汇粹成果,发扬光大。《教育在线》和校园网站为学校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叶圣陶理论实践探讨平台,还为学生创新学习和习作展示提供指导。师生共写日记和随笔,丰富了师生教育实践和教育经验,收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每学期做好课题成果的总结,选择有代表性的课题成果在全校进行交流,以扩大影响力。课题组每月编印简报,每学期编印校刊,出版了论文集《回答未来的挑战》(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一书,丰富了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的内涵,使我校语文教育进入一个富有创造力的阶段。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作者:张正石

第二篇:转变语文教育观念, 落实语文素质教育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富国强民的必由之路,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教育方针的贯彻归根到底要依靠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因此,努力建设一支与实施素质教育相适应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关键。只有教育者的高素质,才有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对此,我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转变语文教育观念,树立人人成才意识

首先要弄清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出发点的教育,是面向全体,让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重视个性培养的教育,学生只有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才能更有利于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才更有利于学习。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我们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在教育实践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指导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各方面潜能的开发,由过去主要根据掌握知识的多少衡量质量的高低,转向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来衡量质量,要由过去的注重学生智力发展,转向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真正树立现代化教育的观念,提高认识,才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提高语文师德修养,树立职业形象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人们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把教育事业称为“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灵魂。所以“师者,人之模范”。提高师德修养,树立职业形象,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甘愿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爱心奉献,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了教师在思想、品德和作风上,必须成为学生的表率,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确立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应该首先做到。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如“学校无小事,处处皆教育,教师无小节,是世界楷模”。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了良好的职业形象,才会改变教育观念,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育出一流的学生群体。

三、提高语文教师业务素质,开发辐射潜能

教师的基本功和良好的素质是成功改革课堂教学的可靠保证。几年来,学校始终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重点展开了过两关活动。

1.基本功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益的基础;是改革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为使教师具备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底,学校启动了“一标、二画(话)、三字、四会”及“一提倡”的基础工程。一标,即教师学历达标。二画(话),即教师能绘美观的简笔画和会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三字,即教师能写出工整的钢笔字、毛笔字与粉笔字。四会,即教师对教学理论会运用,教学模式会提炼,教学经验会总结,教研课题会研究。一提倡,提倡电子阅读和多媒体写作技术。与此同时,注重对教师知识渊博、勤业爱岗、终身追求的人格特点的培育。

2.教材关。学科教学的依据是《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而教材是学生认知的客体,是培养能力的凭借。教师对教材的研究程度和驾驭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使教师对学科新课程标准理解透彻,准确把握教材,挖掘其内涵及外延,我们从实际出发,按照讲座引路、活动探讨、辅导过关的思路,督促教师过好教材关。①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学会举办的学科调整和新教材培训班学习,回校后进行汇报讲座。②逢单周各教研组组织一次教研活动课。教研活动通常是先选定课型、课题,全组教师独立备课,然后交流,多案融于一体,形成最佳方案。由一人执教,试教结束集体研讨。对原备方案、过程及其环节进行修正。再选另一人试教,形成系列备课,教案、教学方法再优化。从不同的试教对象、效果的对比中,获取教材研究的高效益。同时极大限度控制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力求达到教学内容安排纵有序列、横有联系。

通过讲座引路,辅导过关,各学科教师均能做到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依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精心策划,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程序。

四、整体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

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是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一位著名教育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求教师做伯乐,教师应该是园丁,我们要创造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儿童的教育,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作为奠基工程的基础教育,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但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必须在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差异资源,通过教育使某些有天赋和特长的学生,学有所长,也就是不要求人人升学,但要个个成才。为了使素质教育在落实上具体化,我们做了如下工作:①确立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并举的教学体制,这一点主要体现于学校完整的课程体系。②潜移默化利用环境教育学生。③积极开展小学生课外活动,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活动教育过程使每个人都在原有素质的基础上得到完善与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闪光点。活动有三种类型:学科活动课、社会活动课、兴趣活动课。我们开设语文、队日、词语积累活动课。通过活动巩固了学生课程所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对于这些活动课,学生自由选择参与,教师做好辅导,并积极参加,这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和发展,老师也能从中培养出有特长的学生,使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发挥。

总之,进行素质教育,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朝着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前进,为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作出贡献。

作者:林海放

第三篇: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的发展研究

【摘要】我国有多个少数民族,其中藏族是我们了解比较多的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语言,其语言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特色,因此藏语文的教育也应该具有民族特色,这种教育方式与传承藏族传统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从藏文化开始到现在一共经历了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所处的时代不同其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也不同,本文对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的发展进行分析,为藏语文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關键词】藏语文政策 藏语文教育 发展研究

1.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的初期阶段

1.1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初期成立阶段

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最开始发展的时间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具体时间是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一文件签订之后。在这一份文件中提到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与民族之间要互相的团结友爱,少数民族可以有自己的自治制度,这样就可以形成区域自治,任由少数民族发展其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文化、语言、风俗等等。在解放之后,为了实现民族的自由,依照西藏的相关规定以及民族情况可以实施符合发展的学校教育,这一点对藏语文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意识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发展的最初阶段。

1.2制定相关的藏语文政策

藏语文教育虽然已经初步形成,但是还没有专门的政策来扶持。随着民主改革不断的发展,我国在成立之后,经济、文化、政治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因此藏语文教育与政策也在不断地改变,在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相关的条例规定:“西藏自治区相关人民代表举行会议的时候使用藏语、汉语。”在这之后,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制订了相关民族自治的协议与规定。

2.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的形成阶段

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的形成阶段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八十年代的初期,党和政府就对西藏地区的藏语文教育非常的重视,并且也积极地鼓励和促进藏族群众干部学习汉语,而去藏族地区工作的汉族人员要学习藏语,这样有效的促使了汉藏两方文化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加强两族人们的团结。

在八十年代末期的时候,国家对藏语文提出了新的构建思路,规定藏族人民要以藏语文学习为主,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学习汉语,这样将汉语和藏语有机的结合起来,既符合当时藏语文发展的实际情况又形成了一条促进藏语文发展的重要政策。

3.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的发展阶段

为发展藏区的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藏区领导首先是有计划的在各地藏区开展成人藏语文学习班,帮助那些已经不在学校学习的人学习藏语文。同时还应该积极的让学习人员把所学到的藏语文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宣传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让人人都参与到学习之中,最终提高整个藏族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除了开设专门学习班级之外,政府的财政支持也对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到了就是年代初,随着汉藏双语教学的实施,藏语文的发展逐渐的稳定,各种藏文教材以及藏文翻译书等陆续出版。这种发展使藏语文呈现出多样性,因此为了更好地普及藏语文教育,相关人员开始对藏文进行规范处理,并制定了相应的条文规定,由此藏语文政策与藏语文教育进入了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期,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藏语的使用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且具备了国际编码标准,成为了国际标准的文字。

4.现代环境下的藏语文政策与教育构思

首先应该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当前的藏语文教育中,只有学生对藏语文感兴趣,才能提升整体的藏语文教育质量。老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想法,不管学习好或者不好的学生都应该积极的进行鼓励,从而提升他们的藏语文成绩。

其次是要培养学生的藏语文思维,老师是藏语文知识的传授者,因此不能仅仅从理论的方面来进行教育,还应该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读问题的能力,如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拓宽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藏语文成绩。

5.结语

藏语文的教育经历了复杂的改革和完善,目前已经逐渐的开始稳定的发展,对藏语文教育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藏语文教育的基本发展情况,并且以史为鉴,在现代教育背景的情况下让其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以及更加广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噶哇扎西.藏文的故事——关于藏文的个人话语[J].中国西藏(中文版). 2011(02)

[2]周炜.现代化进程中的藏语文信息处理[J].中国藏学. 2016(02)

[3]曲甘·完玛多杰.关于藏语文名词术语规范化之我见[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13(02)

作者:多杰南加

上一篇:产品质量管理论文下一篇:发表初等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