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习资源观研究

2022-09-12

我国高校教育事业正处在高速发展、与国际先进教育技术接轨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自主创新经济的高速增长, 对人才的要求的越来越大, 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面临着如此严峻的人才需求阵容, 如何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子培养成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 并从单一的专业技能知识型向综合性、实践多能型发展, 学习资源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应用价值。

1 构建学习资源观的基本要素

学习资源是指支持学习的资源, 具体包括支持系统、教学材料与环境, 从更宽泛的意义上来讲, 甚至可以包括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硬件和软件设施。

音乐教育虽然是一个特殊的专业, 同其它专业相比, 在构建学习资源观的基本要素时都处在一个平台之上, 即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学习环境。

1.1 学习内容

它包括两大部分: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实践。理论是学习专业技术的基础。技术的掌握是检验理论学习的标准。基础理论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如果不懂得所学内容的含义, 什么是音乐就会无从谈起, 支持音乐表现的相关知识就会淡然失色, 更谈不上掌握专业技术了。基础理论是一个较大的学习主工程。在这个主工程下又设设两个子工程:横向和纵向, 横向的内容指的是同本专业有联系的相关内容, 如乐理、和声、曲式分析、中外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史学、中西音乐文化、戏曲、民音乐等等;纵向的内容是指出同所学的专业技术有直接联系的学科和技能, 如钢琴、声乐、舞蹈、器乐、作曲等相关的理论支持。专业技术又有相关的知识连锁, 如声乐技术基础课的理论范畴:声乐基础理论、声学、生理学、物理学、力学、心理学、美学、史学、语言学等等。学习资源观内容的基本要素涵盖很广。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地去探讨或树立一个有效的观念, 就会发现音乐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 需要认真地探索与研究。

有了音乐学习的基础理论作铺垫, 专业技术实践的掌握相对而言较容易些, 但也不能忽视它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横向和纵向。例如声乐艺术的表演, 他纵向内容包括所有和专业技术表演有联系的唱法流派, 如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唱法及传统戏曲等 (就风格而言) 。而纵向的内容是指专业技术的操作术语及要领, 如美声唱法中所讲的“开、支、送”;“开”指的是“喉咙的打开”或“腔体的舒展”, 需要的支撑理论是生理学、美学;“支”指的是“气息的支持”或“参与唱歌器官某部位的支持”。理论支撑是力学、物理学、心理学;“送”指的是“支持与协调”或“松、紧”有度, 理论支撑是声乐心理学、声乐美学、语言学、文学等。

在构建学习资源的基本要素时, 学习内容的确是重中之重, 师生必须准确地把握学习内容, 并做到准确有效地寻找资源。

1.2 学习条件

音乐教育是一门特殊的应用实践学科, 无论是学什么专业 (技巧和理论) , 条件的具备是很关键的。就声乐而言, 重要的是有一幅音质优秀的嗓子和健康的身体, 有与生俱来的音乐悟性和聪明的头脑。加上客观具备的先进科学设备、优秀的师资队伍、丰富的音乐资料、良好的学习环境等条件, 具备了这些条件者会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3 学习环境

在学习内容及条件充分的条件下, 营造一个充满学习氛围的环境相当重要。环境有别, 给学习带来的效果也肯定不同。就目前来说, 我们生质资源、师质资源、教学设备都是令人满意的, 都会把学习者带到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很好的学习环境中。生质资源指的是具备良好素质的优质生源;师质资源是指专业水平高、教学质量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音乐专业学科比较特殊, 如果把优秀的师质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会给渴望学习的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资源, 同时会使优质生源得到强化, 使久已存在的专业学生私有化现象得以遏止和根除, 回给不同专业学生营造一个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环境。

2 加强学习资源观循序渐进的认识发展过程

加强学习资源的认识发展过程必须要从基础做起, 以有利于学习基本功的巩固与加强。在学习资源观的认识发展工程中, 学生必须有清醒头脑科学的态度, 并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 学习者要制定预期学习目标。例如声乐专业这门课程, 演唱是声乐艺术表现的重要步骤。学生者可根据声部选择声乐作品、根据实用音域遴选声乐作品、根据音色遴选声乐作品、根据技术能力遴选声乐作品。学习者可以对一门功课通过多个不同版本的教材施学某一理论概念, 从而达到预期学习目的。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并通过课堂的学习资源的启发, 为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外学习资源中奠定基础。

其次是拓展学习资源渠道。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 学习内容涉及的领域很广, 除了自身专业知识外, 还要学习同本专业相关的边缘学科。例如在学习声乐专业知识的同时, 要学习语言学、文学、美学、史学、心理学、物理学等等。又如, 学生不仅要学习与音乐相关的所有知识, 同时还要学习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等。因此, 在主干学科上通过课内学习资源获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有效地掌握更为科学先进的学科前沿知识, 拓展学习资源渠道, 将多个相关学科之间的隔阂打消, 使学生融会贯通, 使单薄的专业知识得到诸多其他学科的映射、支持、巩固和深化, 从而得出对音乐这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的透彻、独到的理解。要做到这一点, 不仅必须让学生对感兴趣的文史、美学等典籍、声像资料广泛涉猎, 还要让他们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请进来、走出去”势在必行, 唯有如此, 学生才能够在无边的学习资源海洋里享受获得知识与能力的乐趣。

第三, 让学生学会善于采集学习资料。个人的头脑再聪明也抵挡不过其他所有人聪明智慧的总和。学习者必须学会从前人和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中寻找可以化为己用的东西。例如, 要演唱 (或演奏) 一首传统的外国歌剧选曲, 曲意及剧情意味着什么, 只有通过资料的采集才能得到准确的提示, 演唱 (演奏) 者才能正确地诠释作品。音乐教育专业学习者所需采集的资料甚为广多, 如果每个学习者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容和教师所传授的内容, 而是广泛地采集所学专业以外的相关内容, 就会触类旁通, 从不同的角度对所学内容深入进行思考, 体会音乐中展示的深刻情感, 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 加强学习资源观循序渐进的认识发展过程, 在知识领域里必须从基础做起, 坚持不懈地进行点滴积累, 否则无法会树立起科学规范的学习资源观。

3 建立学习资源观的新理念

网络信息已成为学习内容的重要资源。音乐教育专业更是如此,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 其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网络信息的享用已逐渐取代部分传统的学习模式和相关内容。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 滋生出个性化、多元化、人文化、共享化的新的学习资源理论, 从而提高了学习者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因此在建立学习资源观新理念的同时, 必须遵循一下原则:

3.1 学习资源观个性化的原则

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同其他专业的学生有所不同的是, 他们不仅要拥有其他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层面, 并且还要具有一定能力的专业动作技能, 如吹、拉、弹、唱等。在本专业领域里人与人之间的知识结构与动作技能也有差异, 就声乐而言, 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 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不同, 在自然的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 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另外, 造成区别的还有生理和心里因素的不同。因此, 个性化学习原理、知识结构的形成, 起因于一系列客观条件和学习规律, 这是我们在建立学习资源观新理念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加速个性知识结构的形成, 学习资源设计必须依据于支配个性与知识结构形成发展的规律, 采取必要措施, 对知识结构的形成实施定向构建, 以此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尽量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减少学习过程中的曲折与弯路, 以提高学习效果。

为做好学习资源观的个性化原则, 必须确切了解各种知识结构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及内、外条件, 确切了解与应用学习的规律。以学习规律作为选择学习资源的唯一依据, 来运行学习动机、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社会需求的接收规律。

3.2 学习资源观多元化的原则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增加了大量崭新的学习资源, 而且使很大一部分现有的学习资源变地容易获取。现在一年涌现的新的学习资源可能要比以往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的还要多, 过去大部分软资源是以文本方式呈现, 少数通过视听媒体呈现, 而现在对同一资源可以用文本、声音、三维模型等不同方式多角度展现。

由于媒体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学习方式的变化, 人们通过互联网, 共享学习资源的协作式学习成为在校教学计划的有力补充。不同国籍、不同地域可以对学术性的问题进行交流, 互相研讨, 已达成比较科学的公式。音乐教育专业在遵循学习资源观多元化原则方面已获得了非常有效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针对所学习的声乐曲目, 先从文本上查阅相关学习资料, 如音乐史、音乐家传记、歌曲的创作背景、演唱风格、音响资料等, 进行分析与研究;如果查阅的资料不允许, 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取, 因而使声乐学习者在学习便利的同时, 也享受着学习的乐趣。

3.3 学习资源观人文化的原则

随着人文教育和教育的人性化深化, 教育的人文意义和价值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试验的主流, 教育的焦点越来越多地指向了人, 从而确定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也在沿着这一轨迹把音乐人才培养成人文化人才。

我们的当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 其中包括宗教文化、民族文化 (它可能融合民族——地区文化) 、综合性大众文化、科学文化, 以及我们此处所说的“人文文化”。人文文化在两个世纪前被看作是文化本身, 它主要包括古典文学和哲学。我们将看到, 它还包括人们所说的“人文科学”的一部分。从文艺复兴到十八世纪, 是人文文化的繁荣期。人文文化使神学对自己提出的所有重大问题都活跃起来, 人文文化是人类中心论的, 它热切地需要认清人类状况和人类行为:它关注人在世界中的境况, 关注善恶, 关注社会, 关注着负载人类生活的一切事物。我国第十二次“隆力奇”杯青年歌手大奖赛所设的原生态唱法, 是人文文化的体现, 它以此发掘民族文化的根和魂, 这是课堂所学不到的内容。如果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遵循学习资源观人文化原则的同时, 不给自己套上框架, 而是从人文领域的身后资源中不断取、充实自我, 那他们学习的着力点就会放在人的本质、社会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等根本点上来, 从而深入领悟音乐的精髓。

3.4 学习资源观共享化的原则

太原和水是人类的共享资源。如果没有大自然赋予的恩惠, 人类就无法享受美好的生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习资源如果也能够给学生实现共享, 对学生提高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将大有裨益。音乐是门特殊学科, 最终体现在通过技术操作创作出音响效果。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优与劣的学习资源直接取决于教师, 而教师的水平高低又影响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给学生搭建一个优质资源共享的平台。

首先, 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 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能, 改变过去“我教的学生为我独有, 其他学生与我无关”的私塾先生式的教师立场。要端正教学态度, 把自身作为学生学习资源来对待。

其次, 树立资源共享的理念。学生是国家的、社会的人才, 作为每一位充当学生学习资源的教师, 必须具有爱岗敬业、无私风险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境界。

第三, 建立系统的优质教学体系。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源泉, 优质的教师队伍是学生学习资源高起点的基础, 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而迪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和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层次不齐, 有的连自己所掌握的专业技能都不科学规范, 可想而知, 所培养的学生又如何面对社会呢?所以建立“传、帮、带”优质教学体系,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必然的趋势。

创造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人才, 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 我们只有携起手来, 共同创造扬长避短、才能为学生建立起创优创新的学习资源, 才能为社会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的建设人才。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目标是:为中等学校和中小学输送音乐教育人才和高层次的音乐研究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 对学习资源观研究平台的开拓与创新, 尤为重要。本文从构建学习资源观的基本要素、加强学习资源观循序渐进的认识发展过程, 以及建立学习资源观的新理念等方面, 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习资源观进行了粗浅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资源观,基本要素,认知过程,新理念

参考文献

[1] 韩勋国.声乐艺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 [法]埃德加·莫兰著, 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生境、生命、习性与组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3]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4] 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育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上一篇:对基站通信电源及其监控系统的设计探讨下一篇: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