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程复习大纲

2024-05-06

多媒体课程复习大纲(共6篇)

篇1:多媒体课程复习大纲

北京工业大学

“软件工程”课程复习大纲 英文名称:Software Engineering 课程类型:选修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硕士生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使用教材及参考书:《软件工程技术与实践》,刘志峰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实用软件工程》,郑人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教学基本要求

1、要求掌握基本知识:软件工程、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测试与维护、项目管理、质量管理、CMM等。

2、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项目管理方法、质量管理方法、CMM基本理论等。

3、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MICROSOFT PROJECT2002使用,计算机软件国家标准文档编写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软件工程基本观念' 基本内容: ●软件工程的目标

●软件工程的基本模型 ●软件开发的基本策略

●开发者中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一些有争议的观念。●软件的生命周期主要阶段 ●中国软件业概况 重点、难点: ●软件开发的基本策略(复用、分而治之、优化---折衷 ●软件工程的基本模型 ●软件的生命周期主要阶段 第二章'软件开发相关知识' 基本内容: ●项目生命周期阶段 ●项目属性与目标 ●项目管理方法 ●项目管理软件 ●CMM简介及体系结构 ●CMM与ISO的对比

●印度软件开发概况,包括组织结构、重点、难点:

●项目的生命周期阶段 ●项目管理方法 ●项目属性与目标 ●CMM体系结构。

第三章'项目计划与项目工具' 基本内容: ●软件项目规模估算方法 ●项目进度计划方法 ●CPM关键路线法 重点、难点: ●软件项目规模估算方法 ●CPM关键路线法 第四章'可行性分析' 基本内容: ●可行性分析的要素(经济、技术、社会环境、人 ●可行性分析案例之

一、之二

●可行性分析文档软件国家标准(GBT8567-88 重点、难点: ●可行性分析的要素(应该了解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去了解;

●可行性分析文档软件国家标准(GBT8567-88;第五章'需求分析' 基本内容: ●需求分析为什么困难,需求分析的目标和任务 ●需求分析原则

●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应该了解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去了解 ●需求分析工具 ●需求分析过程 ●数据流图的画法及使用

●需求分析文档软件国家标准(GBT8567-88 重点、难点: ●需求分析为什么困难,需求分析的目标和任务 ●需求分析过程 ●需求分析工具 ●数据流图的画法及使用 第六章'系统设计之概要设计' 基本内容: ●系统设计原则和过程;●软件体系结构设计及类型

●模块设计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重点、难点: ●体系结构设计(层次结构,Client/Server结构;●模块设计(信息隐藏、内聚与耦合、封闭------开放性;第七章'系统设计之详细设计' 基本内容: ●详细设计的任务

●详细设计的描述工具(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PDL语言 ●文件设计 ●用户界面设计 ●菜单设计 重点、难点: ●详细设计的任务

●详细设计的描述工具(程序流程图、NS图、PAD图、PDL语言第八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基本内容: ●面向对象设计特性之继承与组合 ●程序编写原则

●良好的编程风格,命名约定,其它建议 第九章'软件测试' 基本内容: ●测试目的和原则 ●测试与设计的关系 ●测试的主要内容与常用方法 ●软件测试完成的原则

●软件测试的四个测试阶段或策略

●测试计划与测试分析报告文档软件国家标准(GBT8567-88 ●W eb下测试的主要内容 重点、难点: ●测试与设计的关系 ●测试的主要内容与常用方法 ●软件测试完成的原则

●软件测试的四个测试阶段或策略 ●W eb下测试的主要内容 第十章'软件的改错(纠错';基本内容: ●改错的目的

●改错的主要方法 重点、难点: ●改错的目的 ●改错的主要方法 第十一章'软件的维护 基本内容: ●软件维护的分类

●维护的工作量及其影响因素 ●软件维护的问题及其策略 ●维护成本及维护过程 ●修改程序的计划 ●可维护性及其度量 重点、难点: ●软件维护的分类

●维护的工作量及其影响因素 ●软件维护的问题及其策略 ●维护成本及维护过程(三考试

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方法,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题型:填空、判断、计算、画图、简述、论述

篇2:多媒体课程复习大纲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小学语文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按照通行的课程分类法,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分为核心课程、知识课程和技艺课程。而小学语文课程则是核心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程对于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特征,丰富生活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在未来社会中谋取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文”与“道”的争论,语文教学中政治思想教育和语文知识教育两者都重要。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于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一段话: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不仅强调了语文本身是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各种外在目的,其中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人文性不仅强调了人不是一个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中核心的意义在于人文精神。

第三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任务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就是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学生语文素养包含的具体内容: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大致可以把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分解成四个方面:

一、人文素养方面

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德。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3、具备开放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4、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热爱祖国的文字,热爱用这些语言文字写成的优秀文学作品;景仰写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伟大作家,景仰这些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

二、语文学习习惯、方法和态度方面

1、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2、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3、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自信心

三、语文能力方面

1、识字写字能力

目标: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2、阅读能力

目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3、习作能力

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4、口语交际能力

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说小学语文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2、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结合自己语文学习或语文教学时间谈谈你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

3、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节 语文课程标准的涵义

1、课程目标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和学科内容,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从小学语文学科的角度规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质量要求。

2、国家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区别

从浅层次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民称的变化和政治形势有关。

从深层原因看,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名称的变化,实质上表达的是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认识的变化。

二、现行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认识的深化

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学习体验。

3、更加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

4、更加关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连贯性。

第二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概述

一、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1、注意语文课程的思想教育。

2、重视写字教学。

3、重视说话练习。

4、阅读、写话的要求比较偏重联系的形式,对质量要求比较笼统。

二、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学科的目的任务。

2、强调语言规律的学习。

3、比较注重文学因素的教学。

4、正式提出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在于提高儿童听、说、读、写的能力。

5、写字教学的地位开始削弱。

三、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明确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

2、强调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即落实“双基”。

3、淡化了汉语知识教学的要求。

4、明确反对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

四、1978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全面、明确地提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2、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3、重视语文的基础训练。

4、强调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

5、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要求比较高是这部大纲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五、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明确概括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2、在教学要求的编制上比原大纲更加具体明确。

3、适当降低识字教学难度。

4、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提出,并且强调“学习语言和发展认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

六、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1、重视学生的一般发展。

2、对语文训练方面的要求作了较大调整。

3、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4、总结并推出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

第三节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理念就是指导思想,是从教育实践中提炼出來的,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基本观念、理性认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核心理念)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第四节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实施建议

1.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是一个多元的、分级分层的集合体。(1)时限层面—多级系列,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总目标、学段目标、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2)要素层面—多元结构,基本构成:知识教学目标、能力培养目标、智力开发目标、情意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目标。

2.我国现行小学语文课程目标由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组成。总目标: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世纪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阶段目标分四个学段介绍,其中小学阶段目标分为三个学段,每个学段都是按“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写话或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次序排列表述的,有以下特点:纵向的整体性、横向的协调性、三维的交融性。

一、语文课程的总目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度目标)

第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主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第二是“过程、方法”的目标。第三是“知识、能力”的目标。

二、语文课程的分学段目标

1、汉语拼音降低了要求,减少了内容。

2、重提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3、强调阅读的兴趣、积累和语感。

4、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5、将小学阶段的“作文”改为“习作”。

6、增加了综合性学习。

三、语文课程目标的教学实施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

1、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其次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第三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语文的综合性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综合。其次是跨学科学习内容的综合。再次是学习方式的综合。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1、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2、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思考与练习:

1、与历年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较,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有哪些变化?

2、比较本章介绍的建国后6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你认为这些文件中哪些教学理念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并就其中的一点或几点陈述自己的看法。

3、建国后历次大纲对小学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分别提出了比较具体的教学要求。请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分析它们的发展变化,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它包含着丰富的内涵。谈谈你对语文素养内涵的认识。

5、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是如何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方法”和“知识、能力”三个唯独来阐明语文课程目标的?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材

第一节 语文教材的功能及编写要求

一、语文教材的功能

1、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

2、语文教材是教师知道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

3、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

二、语文教材编写要求(要展开)

1、鲜明的时代性

2、丰富的文化内涵

3、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4、突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5、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概述

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

二、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

三、建国后的小学语文教材

1、选文上注意入选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

2、注意课文载体的丰富多样

3、以阅读材料为主体,将识字、写字教材,听话、说话、作文教材合而为一。

4、教材结构体系渐趋合理

5、作文教材设计逐步完善

6、教材练习系统设计逐步完善

第三节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介绍(综合应用:分析一套自己熟悉的教材的特点)小学语文教材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构成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凭借,是发挥语文教育功能的物质基础。

语文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文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书、教学参考书、补充教材、课外阅读教材、各类语文练习册、教学挂图、音像材料、多媒体教学软件、光盘等。狭义的语文教材就是语文教科书。

构成语文教科书的基本要素: 课文系统

又称范文系统。这是语文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选文标准或原则所选取的课文系列。该系统在语文教学中起示范例子、信息传递和凭借的作用。导学系统

又称助读系统或提示系统,是对学习的要求、学习的重难点和学习方法的提示,是对作者的介绍、对疑难问题的解释(注释)、对相关资料的引述。作业系统

这是教材为帮助学生巩固、运用所学知识,按照一定目标,有计划地提供的各种思考和练习。作业系统中一般有四种类型:(1)以消化理解有关知识为目的的理解性作业。(2)以背诵记忆有关知识为目的的记忆性作业。(3)以训练运用有关知识为目的的应用性作业。(4)以深入思考有关知识为目的的研究性作业。知识系统

这是语文教材提供的语文基础知识系统。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知识、文体知识、语言知识。小学语文教材的四大功能

凭借功能: 语文教材是师生教学语文的凭借

教育功能: 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各种教育的素材

发展功能: 语文教材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平台 范例功能: 语文教材是学生表达思想、运用语言、训练语言的范例

小学语文教材的类型:“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科书

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3、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4、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5、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台

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

1、以主题的形式组合单元的教学内容

2、拓宽识字渠道,让学生主动识字

3、扩大阅读量,强调课文朗读和整体感知

4、设计丁丁和冬冬两个人物

5、编排“金钥匙”系列

三、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

1、新。首先是教育理念新,其次是内容上“新”

2、实: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作了落实。

3、简。首先表现在教学目标的明确集中

4、美:色彩美;思想美;情感美;意境美。

四、熟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重点)

第四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关于课程资源

概念: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语文教科书是小学语文教材资源的核心。

二、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4、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

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其次,要根据地方特点开发课程资源。

第三,要根据语文课程特点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第四,要加强理论学习,重视实践研究。

思考与练习:

1、语文教材有哪些方面的功能?教学中如何发挥好教材的功能?

2、与建国后人教社出版的七套教材相比较,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在教材编写理念或呈现方式上有什么新的突破?

3、分析一套自己所熟悉的语文教材的特点,谈谈你最欣赏这套教材的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特点。

4、举具体的例子说明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第四章 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发展

第一节 发展理论的概说(略)

一、发展的概说

比较科学而全面的发展概念应该包括三个特征:

1、全面性。发展是身心全面的变化。

2、整体性。发展是身体、心理每一个方面在整体结构上出现的变化。

3、积极性。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积极变化,不是衰退消亡的变化。对教育发展性有两种极端的看法:

1、遗传决定论。

2、环境决定论。

除了这两种极端的看法外,还有几种比较先进和科学的看法。

1、皮亚杰的观点。

2、维果茨基的观点。

3、赞可夫的观点。

二、小学语文教学和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小学语文学习与学生智力的发展

一、智力概说

二、小学语文学习与智力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可以从培养智力的五个组成因素入手。

1、观察力

首先,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其次,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

2、记忆力

3、想象力

4、思维力

5、注意力

三、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

知识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础,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节 语文学习与情感态度的培育

一、情感态度概述

二、语文学习中情感态度的培育

(一)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要途径:

1、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感受汉语的语言美

3、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美

5、在习作练习中创造美

(三)提高道德情操修养

1、爱国主义情感

2、高尚的理想情操

3、健全的道德伦理

第四节

语文学习与学习习惯的形成(重点)

一、学习习惯概说

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5种特征:

1、自然性。

2、稳定性

3、习得性

4、两重性

5、差异性

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形成必须具备下列要素:

1、严格规范

2、身体力行

3、毫无例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应该培养以下几种习惯:

1、认真读书的习惯。

2、勤动笔的习惯。

3、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课外读书读报的习惯。

三、语文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1、阐明意义,反复教育。

2、点滴抓起,逐步积累。

3、严格训练,持之以恒。

4、言传身教,表扬激励。

第五节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论(重点)

一.小学语文学习特点:实践性、真实性、持续性、反复性、渐变性、整体性、文化性、思维性。二.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的含义:

2、自主学习的特点:能动性、独立性、独特性。

3、自主学习的实施策略:(1)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前提(2)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基础(3)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支柱(4)教师适当的指导与点拨是保证。

三、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含义

2、合作学习特征:互动性、目标性、合作性、情境性。

3、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四、探究性学习

1、探究性学习的含义:广义:泛指学生主动研究的学习活动。狭义:从语文科学领域或社会生活现实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特征: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互动性、过程性、超越性。

3、实施策略

思考与练习:

1、为什么说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目标的阐述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

课程标准所体现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首先,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加强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重要维度。

其次,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应突出课程目标的实践性,将“过程和方法”这一维度也作为目标的组成部分。

再次,从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出发,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这一维度也有新的理解。

2、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理论及案例分析。

第五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重点)第一节 语文教学设计概述

语文教学设计指的是语文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作出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

一、语文教学设计的分类

根据课程的内容维度,语文教学设计可分为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两个方面。

根据时间维度,语文教学设计可分为短程教学设计和长程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设计的创造性程度,语文教学设计可分为忠实执行类、相互调适类和参与创造类。

二、语文教学设计的功能

1、能突出教学双方的主体地位

2、能增强语文教学工作的科学性

3、能提高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三、语文教学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遵循“以学定教”的设计理念

2、体现“实践性”和“体验性”的设计特点

3、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为良好设计的实现提供保证

第二节 学期和单元教学设计

一、学期教学设计

(一)学期教学目标

(二)学期教学实践

二、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节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定义和功能

二、教学目标的体系

三、教学目标的分类

1、认知目标

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

2、情感目标

包括接受、反应、价值判断、价值组织、价值个性等五个层次。

四、教学目标的表述

1、行为主体,即谁能完成所预期的行为,通常指学习者。

2、行为本身,指达到目标的具体学习行为,一般用行为动词来加以描述。

3、行为条件,是指影响学习者学习结果产生的有关情境或条件。

4、行为结果,指行为产生的结果,如能理解3000个词语。

五、确立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

1、目标表述要清晰、具体,并有一定的层次。

2、既要明确知识和能力目标,也要根据课文的实际情况,确立情意目标。

第四节 语文教学提问的设计

一、问题的类型

1、认知记忆性问题

2、理解性问题

3、分析性问题

4、归纳性问题

5、演绎性问题

6、评价性问题

7、创造性问题

二、问点的选择

1、围绕关键点的质疑

2、围绕疑难点质疑

3、围绕矛盾点质疑

4、围绕兴趣点质疑

5、围绕空白点质疑

6、围绕延伸点质疑

7、围绕迁移点质疑

三、问法的设计

1、选择恰当时机,注意提问的针对性。

2、2、确定合适的量和度,注意提问的科学性。

3、3、适当使用逆问、曲问,提高提问的艺术性。第五节 课堂板书的设计

一、板书的类型

1、线条式板书

2、纲要式板书

3、表格式板书

4、图示式板书

二、板书设计的原则

1、准确概括原则。

2、精密计划原则。

3、因文制宜原则。

4、生动形象原则。

5、书写规范原则。

三、板书设计的方法

1、从促进理解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板书

2、从辅助运用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板书

第六节 语文课堂练习的设计

一、课堂练习的类型

按照语言运用的不同,可将课堂练习划分为口头练习和书面练习。按照练习的复杂程度,可将课堂练习划分为单项练习和综合性练习。

按照练习目的的不同,可将课堂练习分为基础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和运用性练习。

二、练习设计的方法

1、从语文基础知识入手,设计多层次的练习

2、从语文基本技能和语文素养入手,设计综合性的练习

3、从学生的思维能力入手,设计发展性的练习

4、从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入手,设计可供选择的弹性练习思考与练习:

1、请分析《山行》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合理。

课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物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诗。

2、结合实例谈谈如何选择问点。

3、从现有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任选一篇课文,设计一份板书。

4、从现有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任选一篇课文,设计一套课堂练习题。

第六章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

第一节 讲授法及与其他教学法的融合

一、讲授法

二、优势及劣势

三、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的要求:准确性、形象性、情感性、精炼性、趣味性。

四、与其他教学方法的融合

化讲为问、化讲为演、化讲为练、化讲为画等 第二节 导入的艺术

一、导入的作用

篇3:多媒体课程复习大纲

根据大纲考试要求的说明,考前该如何复习英语呢?

一、听力

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2) 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3) 对所听内容做出简单推断; (4) 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提高听力,关键在于平时多听多读,且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考生应找一些信息量大、信息交叉点多的听力材料坚持每天不间断地进行听力训练。

平时要养成有效的听力习惯,就要采用正确的听力策略:1.树立信心,沉着冷静,全神贯注,积极思考。2.利用听录音前的时间及对话之间的十秒钟的停顿,迅速捕捉信息浏览问题,预测可能涉及的内容。3.对有把握的试题应快速作答;对无把握的试题要在所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优化处理;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4.重在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注意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 (who) 、事件 (what) 、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原因 (why) 、方式 (how) 、程度 (how long, how soon, how much) 、数字 (how many/how much) 、选择 (which等,边听边记下要点。5.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首段。6.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及关键词即实词上,千万不能只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单句上。7.根据平时积累的英美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知识、逻辑、常识,以及文章的题材结构和主题思想,来猜测没有听懂或漏听的意思,或者通过推断、排除来选出正确答案。8.录音结束时选择也应该结束,即使吃不准也不要想它,马上看下一个题的选项。9.正式考试前在家听英语磁带十分钟“热身”,再进考场考听力。

二、单项选择

内容覆盖面广,考查范围均为大纲中所列的所有语法项目———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形式、情态动词、名词、冠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数词、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倒装、省略、主谓一致、构词法、习惯表达法和交际用语等;重点突出、强调动词的考查;突出语境的作用,提供语境间接考查语言知识的运用。

因此,考生必须对语法部分进行全面、细致的复习,增强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单选题的复习不能靠简单地死记硬背,要做到先理解语境再考虑语法,语境是选择判断的最重要依据。在单选题上,不宜采用题海战术,但要把做过的一些题,特别是错题,反复地看,同时简单的题要总结规律,不要在难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要重视语境题、时态题、动词短语相关的单选题。

三、完型填空

要求考生:1.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来确定选项的能力。2. 具有较强的快速阅读和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通篇考虑。3.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4.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词汇、短语的能力。

提高完型填空能力要做到:1.不断积累并熟练掌握词汇(包括词性的转化、多义词、同义词的区别、词义程度的深浅、所表示范围的大小或感情色彩的不同等)、短语搭配、惯用法及一些重要句型、语法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把零星的、分散的知识加以总结概括。2.加强训练,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真正培养出较强的语感。每日做两篇完型文章,同时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难度由适中到偏高,逐步过渡。3.重视短文的关键句、主题句,从而尽快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态度和观点。4.注意分析错题,总结出错的原因,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熟练的解题技巧。

良好的完型填空解题习惯和解题技巧是:1.细读首句。2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粗选答案。3.仔细斟酌,上下文连贯,精选答案。深入分析空格前后句,确定空格意思。语法问题,考虑时态、语态,以及整个词法、句法;语义问题,依据短文自身完整的语言环境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但应注意:决不能停留在局部死抠,应以整体的大致把握为原则。选择答案时既要把对语境的理解和词的用法结合起来,又要考虑句子结构是否完整、正确,还要注意句子意义上的连接和照应关系,有时还应在段与段之间、情节与情节之间或更大的范围内关照上下文。同时还应注意行文逻辑、生活常识及事物发展的规律。4.复读全文,消除疏漏,验证答案。在复核过程中,看全文是否连贯畅通,内容清晰,主题突出。凡遇不通之处必是有待推敲的疑点。对平时易犯的错误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个别拿不准的答案,应当根据自己的语感,尊重第一次选择的答案,若无充分依据,切勿轻易改动。

四、阅读

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 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默读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其次要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养成每天阅读英语的习惯,注意要大量阅读,精泛结合,广泛猎奇;要快速阅读,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要整体理解,重视文章的题目和主题句,学习掌握作者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技巧及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要积累词语,反复记忆。考前最好每天做3—5篇阅读理解题,培养熟练的阅读技巧,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不懈。

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与策略:1.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2.速读全文,了解大意,明白主题。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3.详读细节,理顺思路与文章脉络。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论述文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详读细节,以动词、时间、地点、事件、因果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运用“画图列表法”,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4.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以偏概全。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础。推理题在提问中常用的词有:infer, imply, suggest, indicate等。5.猜词悟义,扫除阅读拦路虎。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中常用的题型。它不但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较大的泛读量,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考生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6.养成良好解题习惯,保持好的心态。

五、对话填空

要求考生掌握所给对话大意,并根据所给首字母的提示,在标有题号的右边横线上写出一个英语单词的完整、正确形式,使对话通顺。

做好这一题,有必要提醒考生把2009年高考英语词汇表反复背熟。还应充分利用听力材料,大声朗读、复说,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并注意在特定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语境里接受、掌握词汇,还应重点注意常用词的实际运用。

六、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基本书面表达能力的具体要求:内容表达清楚,体现活跃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句式和词汇丰富,语法和用词准确,语篇连贯,交际得体。

写作是考生容易丢分的部分,越是到最后越要重视写作,要多看一些范文,熟练掌握30多个连接词语,非常流利地背出100多个句型,这样在写作当中才能表现出比较好的水平。另外还要用一些常用动词和句式,做一些汉译英的练习。

写作步骤:1.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审好题。2.确定格式、题材及基本要点。3.丰富、扩展要点,将句子补充完整。4.把写好的句子联成短文,打好草稿。5.检查草稿,修改拼写、标点符号错误,修改人称、时态、语态错误,修改句子结构和逻辑错误。考虑语篇结构、考虑句式的变化和词汇的丰富。6. 规范书写。

七、综合模拟训练

高考冲刺这一阶段时间里,考生还应结合外地的信息和资料,精心地挑选十几套长度、难度和高考试卷基本相同的试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自己的临场发挥的能力和应试的心理素质,提高解题技巧和熟练程度,合理地把握分配在各题上的时间,从而提高解题速度,进一步查漏补缺。

篇4:关注考试大纲,提高复习实效

一、2015年高考考试内容梳理

2015年历史考试大纲中“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必修课程内容具体见下表,选修课程(略)。

二、典型考题解剖

例1.(2012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下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2年历史考试大纲将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的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与“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合并后改写,与教材相比综合性更强,意在强调这个时段的阶段特征。复习时要归纳分析两条主线贯穿这个阶段:一条是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具体表现为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另一条是中国社会开始向近代化迈进,具有表现为中国各阶级、各阶层由无意到有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习西方。

本题是紧扣考试大纲的变化设计的,形式新颖、视野开阔、综合性强、开放度高、思维力度大、能力要求高,典型地体现了考试大纲中的四个考核目标与要求。本题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具体表现为历史阅读能力,即读懂历史材料,正确理解题意,并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具体表现为知识迁移能力,即运用已有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以认识和理解新的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描述和阐释事物”具体表现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即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纳、综合等方法对“冲击——反应”模式进行解释、总结,作出合理的分析和正确的评价。

例2.(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 的价值

2013年历史考试大纲将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中的“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拆分为“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与“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与教材相比考试大纲细化了知识要点。本题就是依照考试大纲拆分出的京剧为切入点,通过京剧脸谱突出对基本文史知识的考查。

例3.(2014年高考天津文综卷)5.达尔文《物种起源》一出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这种观点( )

A.正确。社会科学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B.错误。社会科学不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理论

C.正确。自然科学理论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D.错误。自然科学理论不可以移植到社会科学领域

2014年历史考试大纲将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的“探索生命起源之谜”改写为“进化论”。考试大纲与教材相比更为具体,针对性更强,对考生复习的指导作用更为明显。本题就是以“进化论”为主题,引伸出“社会达尔文主义”,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平时掌握的理论、知识、技能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例4.(2014年高考北京文综卷)(节选)37.(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

2014年历史考试大纲将教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中的“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写为“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并补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本题以联系的世界和多样的世界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

三、复习备考启示

考试大纲是备考复习所需的重要素材和依据,其中蕴涵与高考命题的相关信息、资源和动向,考试大纲中提到试题“有一定的覆盖面”,“问答题的设计,将在考查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的考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备考中我们需要研究考试大纲有关知识和能力这两方面的变化,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关注考试大纲中考试内容的变化。2015年新课标历史考试内容(必考部分)与教材内容相比,变化的方式有合并、拆分、改写和补充四种。合并的部分强调历史阶段特征,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复习过程中要把握知识线索,宜粗不宜细;拆分的部分强调教材中重要的历史概念、史实,复习过程中应细化这些部分;改写的部分强调知识要点,突显主干知识,复习过程中要举一反三深化知识要点;补充的部分是将教材中重要历史事件加以补充和完善,复习时注意补充部分与教材内容的联系,通过补充内容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综上所述,我们要结合考试大纲,将教材作为复习资源,灵活运用教材,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学科知知识和能力要求,由浅入深、由点到线再到面,构建历史学科的知识网络。

2.关注考试大纲中题型示例的变化。

篇5:多媒体课程复习大纲

一、课程说明

【课程ID】【课程修习类型】必修 【学分数】3 【适用专业】文科类专业

【开课学院】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建议修读学期】第二学期 【学时数】总64课时(理论32/实验32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1.课程介绍: 《多媒体网页设计》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满足专业对多媒体信息处理和网站运用的实际需求。

多媒体技术适用于绝大部分文科类专业,着眼于培养学生将媒体技术直接运用至其本专业实际需求中的能力,如文学创作、音乐创作、舞美设计、体育运动教学、全民健身推广、赛事记录与传播、各类视觉设计等众多方向,以成就感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将计算机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其本专业实际需求中。而网站开发与制作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能,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对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在大量工作岗位中能体现其价值,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

2.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课时安排: 章次内容(宋体五号字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 一网页编写基础理论8 4 4 二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4 2 2

三数字图像、图形处理12 6 6 四网页动画创作8 4 4 五结构化网页制作16 8 8 六基于CSS的页面样式与布局控制16 8 8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多媒体网页设计》是一门面向文科类专业的计算机“进阶型”技能课程,主要讲授适用于各个行业的最新的多媒体技术,以及如何设计规划网站、制作符合行业标准的多媒体网页。这两类技能对于文科类学生来说尤为可贵,既能满足本专业在媒体类作品创作方面的需求(例如制作精美的展示图片,拍摄和编辑产品的演示视频,并配以画外音与字幕,然后创建主题网站,并将这些内容以网页的形式加以展示, 还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真正体现计算机作为一个工具在其他专业中的应用价值。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及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本课的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5.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相结合。利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学生的集体讨论,并结合大量的实例与练习,加强实际动手能力。

6课程政策:(对课堂纪律、到课、作业等要求

遵守学校课堂纪律政策,按时到课,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内外作业,自觉进行课外实践训练。

7.推荐教材及参考文献:

[1] 《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8.学生成绩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标准、原则、方法、要求 本课程为必修课。

本课程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考核方式采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其中平时成绩(来自于平时的作业、实验练习及考勤等占50%,期末考试占50%。

9.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实验1(2课时:利用记事本制作符合web标准的简易网页 ●实验2(2课时:图像处理技术之基础训练 ●实验3(4课时:图像处理技术之网站效果图绘制 ●实验4(4课时:简单网站动画制作

●实验5(8课时:利用可视化工具搭建简单网站 ●实验6(8课时:基于CSS的页面样式和布局控制 10.课程网站: http://jsj.hznu.edu.cn

二、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周次主题内容学时数 网页编写基础理论:网页制作应具备的基础4学时 网页编写基础理论:利用记事本编写符合web标准的简单网页4学时 网站的规划与设计:主题、信息架构、页面布局、色彩设计、导航设计等4学时 数字图像、图形处理:PS基础操作,“米老鼠的诞生”案例4学时 5 数字图像、图形处理:PS进阶操作,“游侠相册”效果图案例4学时 6 数字图像、图形处理:PS进阶操作,“游侠相册”切片与输出4学时 7 网页动画创作:Flash动画基础,“矮人招工”案例4学时 8 网页动画创作:Flash动画制作,“主图切换”案例4学时 9 结构化网页制作:DW基础操作,“我的天空”网站案例4学时 10 结构化网页制作:网页内容的插入与编辑4学时 11 结构化网页制作:多媒体对象的插入与编辑4学时 12 结构化网页制作:超链接编辑与网站发布4学时 13 基于CSS的页面样式与布局控制:CSS基础4学时 基于CSS的页面样式与布局控制:样式的编辑与应用4学时 15 基于CSS的页面样式与布局控制:盒模型、浮动与定位4学时 16 基于CSS的页面样式与布局控制:布局与排版4学时 第1次:网页制作应具备的基础(上 1.教学要求

了解设计、编写网站所需要具备的各项软硬件基础和知识储备。2.主要内容

设计、编写网站的软硬件要求和知识储备;html基础。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1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1 第2次:网页制作应具备的基础(下 1.教学要求

利用记事本编写符合web标准的简单网页。2.主要内容

利用记事本编写符合web标准的简单网页:填充内容、内容结构化、CSS控制格式。

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1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1

第3次:网站的规划与设计 1.教学要求

了解网站规划与设计的知识与技巧。2.主要内容

网站主题确定、设定信息架构、设计页面布局、色彩设计、导航设计、文字编撰。

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2章。5.思考作业题 暂无

第4次:数字图像、图形处理(上 1.教学要求

了解Web图像处理的相关理论知识。2.主要内容

Web图像处理的相关理论知识,PS基础操作,“米老鼠的诞生”案例。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

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3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2 第5次:数字图像、图形处理(中 6.教学要求

了解利用Photoshop绘制网页效果图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1.主要内容

利用Photoshop绘制网页效果图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游侠相册”效果图案例。

2.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3.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3章。4.思考作业题 实验3 第6次:数字图像、图形处理(下 1.教学要求

了解利用Photoshop对网页效果图进行切片和输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

2.主要内容

利用Photoshop对网页效果图进行切片和输出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游侠相册”效果图案例。

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3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4 第7次:网页动画创作(上 1.教学要求

了解基于Flash的动画理论基础和操作技巧。2.主要内容

Flash动画基础,“矮人招工”案例。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4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5 第8次:网页动画创作(下 1.教学要求

了解基于Flash的动画理论基础和操作技巧。2.主要内容

lash动画基础,“图片切换”案例。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4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5 第9次:结构化网页制作(1 1.教学要求

了解基于DW的设计、编写网页的理论与操作技巧。2.主要内容

DW基础操作,“我的天空”网站案例。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

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5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6 第10次:结构化网页制作(2 1.教学要求

了解基于DW的设计、编写网页的理论与操作技巧。2.主要内容

网页内容的插入与编辑,“游侠相册”案例。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5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7 第11次:结构化网页制作(3 1.教学要求

了解基于DW的设计、编写网页的理论与操作技巧。2.主要内容

多媒体对象的插入与编辑,“游侠相册”案例。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5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7 第12次:结构化网页制作(4 1.教学要求

了解基于DW的设计、编写网页的理论与操作技巧。2.主要内容

超链接编辑与网站发布,“游侠相册”案例。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5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7 第13次:基于CSS的页面样式与布局控制(1

1.教学要求

了解利用CSS对页面样式和布局进行控制的理论知识和编写技巧。2.主要内容 CSS基础。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6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8 第14次:基于CSS的页面样式与布局控制(2 1.教学要求

了解利用CSS对页面样式和布局进行控制的理论知识和编写技巧。2.主要内容

样式的编辑与应用。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6章。

5.思考作业题 实验8 第15次:基于CSS的页面样式与布局控制(3 1.教学要求

了解利用CSS对页面样式和布局进行控制的理论知识和编写技巧。2.主要内容

盒模型、浮动与定位。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6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8 第16次:基于CSS的页面样式与布局控制(4 1.教学要求

了解利用CSS对页面样式和布局进行控制的理论知识和编写技巧。2.主要内容 布局与排布。3.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结合上机操作。4.阅读材料

●参考《多媒体网页设计教程》第6章。5.思考作业题 实验8(二、实验课(总32学时,周学时2,16周,每周做一次实验,每次2学时,共16次附件2 实验课内容和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项目 名称 实验内容 学时 分配 实验 属性 实验 类型 每组 人数 实验

要求 已开 /未 开 利用记事本制作 简易网页

利用记事本制作符合 web标准的简易网 页:“单反小队”和“公 园里”案例。2 技术 基础 基础 性 1 必做已开 2 图像处理技术之 基础训练

利用PS绘制“米老

鼠的诞生”案例。2 技术 基础 基础 性 1 必做已开 3 图像处理技术之 网站效果图绘制 利用PS绘制“游侠 相册”网页效果图案 例。4 技术 基础 基础 性 1 必做已开 4 简单网站动画制

篇6:多媒体课程复习大纲

一、课程考核说明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是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选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多媒体CAI课件理论知识,使用 Authorware 7.0、PowerPoint 2003、Flash MX 2004、FrontPage 2003这4种软件制作多媒体CAI课件的方法与技巧。

现将有关考核的几个问题说明如下:

(一)考核对象:

本课程的考核对象为电大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

课程采用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课程总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

(三)命题依据

本课程依据教材主要内容组织考核,所使用的教材为《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基础教程》,方其桂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五)形成性考核的形式及要求

形成性考核:由平时作业、课程实验及上网学习三部分组成。

a.课程作业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文字教材知识点布置相关的内容,给出5次作业,由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征订和发行。完成这5次作业将是获得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60%。

b.实验要求完成统一布置的实验项目,每一次实验成绩按100分计算,总成绩取平均,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30%。要求学生保存好每一次的实验报告以备检查。

c.每生每门课程每月登陆“福建电大在线”及“分校电大在线”学习时间不少于2.5小时。成绩占形考成绩的10%。

平时作业、课程实验及上网学习的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评定,并分别以60%、30%、10%的比例记入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

(六)终结性考核的要求及形式 1.考试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听课及上机练习,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基本概念;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的一般方法和特点;初步掌握掌握最实用的课件制作技术,快速制作出适合自己课堂使用的多媒体CAI课件的能力。

具体考核要求分为三个层次:(1)了解部分

主要指书中一些概述性的内容,要求学生能根据这些内容简单地回答问题。(1)理解部分

主要指每一章的基本概念,要求学生能理解这些概念的确切含义,并能利用这些概念解决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开发中的一些问题。

(2)掌握部分

主要指每章介绍的Authorware 7.0、PowerPoint 2003、Flash MX 2004、FrontPage 2003这4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利用书中介绍的工具开发一些简单的多媒体课件。2.组卷原则

(1)依据“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主教材的内容及考核说明,按照“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命题,了解占10%,理解占30%,掌握占60%。

(2)试题覆盖面广,并突出重点。

(3)在教学内容范围内,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应用能力的试题,不属于超纲。

3.试题类型及试卷结构

试题题型有填空、选择、判断、简答题和应用题等题型。4.考试形式

采用闭卷笔试,答题时限120分钟。

二、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1章

多媒体CAI课件制作概述 考核目标

了解并掌握多媒体CAI课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原则和环境。

考核重点与难点 多媒体概念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环境

第2章 获取与制作多媒体课件素材 22 考核目标

了解并掌握多媒体CAI课件的各种方法,并且能够对收集的文字、图像、声音及视频等课件素材进行编辑和加工。

考核重点与难点

文字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图像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声音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视频素材的获取与编辑

第3章 使用Authorware 7.0制作课件

考核目标

了解Authorware 7.0的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并掌握在课件中添加各种媒体素材的方法。了解并掌握运动图标、交互图标、框架图标和判断图标的使用方法,能够将其熟练运用到课件制作中。

考核重点与难点

Authorware 7.0的基本操作 在课件中添加文本和图像 在课件中添加图形

在课件中添加声音和视频 使用运动图标 使用交互图标 使用框架图标 使用判断图标

第4章 使用PowerPoint 2003制作课件

考核目标

了解PowerPoint 2003的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并掌握在课件中添加各种媒体素材的方法。

考核重点与难点

PowerPoint 2003的视图种类 制作课件的基本步骤 编辑幻灯片

在课件中添加图形

第5章 使用FrontPage 2003制作网页型课件

考核目标

了解并掌握美化课件,以及在幻灯片中设置对象动画效果的具体方法,并能够对做好的课件进行打包操作。

考核重点与难点

使用模板调整课件外观 给课件配色

给对象添加动画效果

设置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效果 将课件打包为CD

第6章 使用Flash MX 2004制作课件

考核目标

了解并掌握Flash MX 2004的工作界面和操作,并掌握在课件中添加各种媒体素材的方法。应了解使用Flash MX 2004制作不同类型课件的方法,能够熟练掌握Flash MX 2004的视频设置、UI组件设置及教本语言编写等操作步骤。

考核重点与难点 动画制作相关知识 文件操作的方法 课件制作的流程

上一篇:党委公推直选剖析材料下一篇:2010关注教育部印发